极简哲学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4 02:20:50

点击下载

作者:(英)莱斯莉·莱文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极简哲学史

极简哲学史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极简哲学史/(英)莱斯莉·莱文著;陈丽芳译. --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4

书名原文:Philosophy in Bite-sized Chunks

ISBN 978-7-5086-9931-8

I. ①极… II. ①莱… ②陈… III. ①哲学史-世界 IV. ①B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10670号

Philosophy in Bite-sized Chunks by Lesley Levene

Copyright © Michael O’Mara Books Limited 2018

This edition arranged with MICHAEL O’MARA BOOKS LIMITED

Through BIG APPLE AGENCY, INC., LABUAN, MALAYSIA.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 2019 CITIC Pres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极简哲学史

著者:[英]莱斯莉·莱文

译者:陈丽芳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字数:100千字

版次:2019年4月第1版

京权图字:01–2018–6804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8087号

书号:ISBN 978-7-5086-9931-8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极简哲学史[英]莱斯莉·莱文 著陈丽芳 译中信出版集团谨以此书献给乔斯、西里尔·莱文、露丝和彼得·斯潘塞。我们都坚信要以哲学的态度看待人生。前言哲学是什么能剖析自己妄想的人叫哲学家,其余的叫疯子。[1]——安布罗斯·比尔斯,《警言录》本书介绍的哲学思想时间跨度长达2 500多年。这足以说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然而,显然人类自有文字记载时起,就在不断提出哲学问题,试图了解世界、了解自身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西方哲学史》(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的引言中指出,哲学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旨在运用人类的理性对一些利用现有知识尚不确定的领域进行思考。有意思的是,虽然人类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完善,问题却一直都存在。不过这没什么,只要你见多识广,就会知道没有什么活动能比深度的思考更令人愉快了。本书回顾了数千年来哲学思想的发展,结合其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阐述了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及其起源,希望读者可以在一览哲学思想发展史的同时,也充分领略哲学的真谛。我要感谢迈克尔·奥玛拉图书公司的露易丝·迪克森和西尔维亚·克朗普顿,感谢你们在本书成稿的过程中给予我的耐心和支持。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们,尤其是安妮·李、理查德·桑多弗和彼得·斯宾塞,你们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耐心听我唠叨,还帮我找资料。我在此郑重声明,我若有一天当了编辑,一定向你们学习,绝不抱怨作者拖稿。[1] 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1842—约1914),美国作家、记者,以短篇小说闻名,语言辛辣。——编者注(如无特殊说明,本书脚注均为编者注)第1章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顾名思义就是在苏格拉底之前出现的哲学家。古代早期的一批思想家可以归为这一类,当然还包括一些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哲人,他们极有可能对苏格拉底的思想有所了解。从公元前7世纪末至前5世纪,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试图以多种方式解释世界的构成,并探索现实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回答“哲学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最早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来自小亚细亚西海岸的爱奥尼亚,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境内。从约公元前1000年起,爱奥尼亚逐渐沦为希腊的殖民地。到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生活的时期,该地区已有诸多城邦兴起。城邦兴起的原因在于这里与周围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频繁,往东与世界最著名的两大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今伊拉克)交往密切,向西与黑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地直至希腊本土互通有无。另外,根据《荷马史诗》这部文学巨著,我们知道爱奥尼亚还与璀璨的迈锡尼文明有一定联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成为推动思想家成长的有利条件,在诸如米利都、以弗所、科洛峰和萨摩斯等各大人口集中的城邦中兴起了阵阵新思想的热潮,对古希腊文明和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泰勒斯(约公元前624—约前545)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明白自己所言的人。在他看来,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是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泰勒斯是希腊哲学乃至整个欧洲哲学的奠基人。可惜泰勒斯没有任何作品流传下来。人们对他所有思想的认知也只能基于后人对他的评述。泰勒斯是一位务实且兴趣广泛的哲学家,他也是著名的工程师、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政治家。据说,他曾远游埃及,在那里研究当时的数学热点问题——三角函数。他利用古巴比伦的星座图准确预测了公元前585年出现的日食。为什么我们称泰勒斯及其后的前苏格拉底思想家为哲学家,而不是才华横溢的数学家或者天文学家呢?这是因为他们都认为世界是内在统一的,是可以确定的实体,人们需要理性地研究和理解世界,才能确定世界的本质。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不清楚世界究竟是由哪些神奇的物质构成的。一开始,哲学家对于世界本质究竟是什么有过诸多错误的猜想。然而,这种研究本身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人们不再用神话来解释所发生的事件。早期哲学家认为诸神的非理性行为并不是万物如此的理由,他们试图以直白的描述和分析来系统地解释眼前的世界。泰勒斯提出了水本原说。泰勒斯看到水呈现出多种状态(比如雾、冰等),认定水是宇宙的基础。他认为整个扁平的地球漂浮于水面之上,如果巨浪拍打陆地,就会引发地震。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Protagoras)中称泰勒斯为“希腊七贤”之一。然而,泰勒斯在奇闻逸事中,更多的是以心不在焉的教授形象示人。据说有一次,他因为忙着观察头顶的星象,一不小心掉进了水沟。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前546)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出生于米利都,据说是泰勒斯的学生。他和泰勒斯一样,有着广泛的科学方面的兴趣。他绘制了世界上的第一张地图(虽然这张地图的精确度不高),从事过气象学方面的研究(他认为云层撞击产生了雷声),还把日晷的指时针介绍给了希腊人。阿那克西曼德还是一位政治家,曾当选城邦在黑海的新殖民地——阿波罗尼亚的领导人。他可以说是继泰勒斯以后的又一位哲学大家,也是第一位著书立说的哲学家。不过,他不同意泰勒斯的水本原论,事实上,阿那克西曼德反对把任何一种物质元素当作哲学的第一原则。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如果水是世界的本质,那么火等其他元素就不应该是世界的组成物质。因为水能转化为雾或者冰,却无法同时包含截然相反的两极,如干燥和潮湿。他想找到一种更加普遍的世界本质,这种物质是不受物理属性限制的。他提出了“无限”的概念——阿派朗(apeiron),无限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属。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当“无限”发生分离时,就产生了宇宙与其所有的要素以及对立。阿那克西曼德详细阐述说,这个未经分化的“无限”由于运动分离出不同的实体,先是热,然后是冷,接着,更沉重的冷雾凝固形成了地球——一个悬浮在宇宙中心的巨大的圆柱体,而热则不断膨胀,形成了围绕地球的巨大火轮。火使得它与地球之间的气体形成了雾,雾中存在间隙,我们才得以看到巨大火轮散发出来的光线,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恒星和行星。世界中存在多个互相关联的两极——干与湿,冷与热等,这些都源自一开始“无限”的分离,但它们反过来又想回归“无限”,这也正是宇宙的节律和统一。阿那克西曼德还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趣的理论。产生了我们所见的这个世界的有序过程很有可能也创造了其他人类未知的世界。他说,人类的皮肤本来有刺,就像鱼的皮肤一样,是在水从陆地上退去时,在沼泽地上产生的。总之,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对水十分迷恋,这一点在阿那克西曼德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阿那克西米尼(活跃时间约为公元前545—前528)米利都还出了一位哲学家,名叫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可惜史书上对其生平的记载很少。他又回归到泰勒斯的观点,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最基本的物质——气,他称之为aer(空气或雾),他还指出按照浓缩的程度不同,这种气可以转化为其他物质。稀释气,它可以变成火;浓缩气,它可以形成水和地球。气与物质世界有明显的联系(天空中的太阳就是火,云产生闪电,雾下落后形成雨)。阿那克西米尼将空气与生命的呼吸和灵魂联系起来,总结了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对于阿那克西米尼而言,地球是扁平的,像叶子一样飘浮在空中,不断升腾的蒸汽则逐渐形成了天体和火盘。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约前490)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出生于希腊的萨摩岛,没错,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的那个毕达哥拉斯。据说,他曾经去过埃及和巴比伦。大约公元前530年,毕达哥拉斯在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克罗顿定居。在那里,他建立了一个最终发展为数学学校和宗教团体的团体。毕达哥拉斯本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有关他的一切,大多数来自后人关于他的著述。由于年代久远,人们难免添油加醋,这些描述最终演变成神话和传说。有传闻说毕达哥拉斯有一条腿是纯金的,他会分身术,还能用一面镜子把文字反射到月球上。相对可靠的说法是,毕达哥拉斯发现音阶的高低会随着琴弦的长短而变化。由此,他断定数学比例是音乐和谐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他提出了音程的概念。他认为数学在现实中居于核心位置,不是水,也不是其他物质,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数界定了物质对象的形状和形式(想一想阿那克西曼德关于“无限”的概念),正如数决定了恒星和其他天体的运动一样。天体间和谐的数学关系,就像是天体间的音乐。由此,毕达哥拉斯主义发展成一种人生哲学。其信奉者遵循谨慎节制的生活方式,他们群居生活,男女平等,财产公有。他们希望通过道德禁欲和身心的宗教净化,寻求和谐的世俗生活,禁食豆和肉类就是手段之一。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信灵魂转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在人死后,其灵魂会转入另一个躯体中,也就是说,我们的灵魂前世曾属于另一个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很多观点在柏拉图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柏拉图尤其强调纯粹现实,认为纯粹现实是不完美的表象的根基。这与毕达哥拉斯关于数学和灵魂不朽的理论不谋而合。色诺芬尼(约公元前570—约前475)大约在公元前546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在小亚细亚地区大肆扩张,所向披靡,将隶属希腊的城邦国家爱奥尼亚并入波斯帝国。同年,色诺芬尼(Xenophanes)离开家乡科洛封,开始在地中海附近游历,并在此度过了余生。他在西西里住过一段时间,还去过意大利南部的埃利亚。埃利亚诞生了众多哲学家,他们后来与色诺芬尼来往密切。色诺芬尼还是个诗人,有一些诗作的残篇流传于世。色诺芬尼兴趣广泛,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及他人的著作中看到这一点。色诺芬尼提出了一个人们困扰已久的哲学难题:对于我们从未亲眼见到的事物,我们何以大言不惭地说我们知晓其真理?换言之,色诺芬尼指出了观点和真知之间的巨大差异,就算真理存在,我们也只能揣测一二。从这一点出发,他谈及了多个话题。在宗教范畴里,色诺芬尼并没有简单地否定用神的随机行为解释事件的发生,而是积极地批评了传统的荷马式的方法,他认为不能把人类身上存在的诸多缺点(比如通奸、偷盗和欺诈)归结为神的旨意。色诺芬尼指出,这种得到背书的非道德行为以及将人类特征归因为非人类因素的人神同性论是一种逻辑谬误。埃塞俄比亚的神是黑头发的,色雷斯人的神是红头发的,这本身已经够让人糊涂的了,那牛和马的神又该长成什么模样?色诺芬尼指出,存在一个万能的神,它如同世界一样是球形的,永恒不变,无论是它的外表还是本质,都与人有根本的区别。神以自己的意志掌控万物。色诺芬尼试图改善民众的道德行为,他公开反对酗酒,驳斥吃穿用度奢靡,反对给予成功的运动员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一切都似曾相识。此外,色诺芬尼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观点,但更加贴近实际。他看到从海上漂来的鱼的化石后,断定大地曾经被水覆盖,从而提出:大地和水以多种形式的混合,形成了万物的基础,这一过程中云则是一种过渡状态。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前475)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出生于以弗所,家世显赫。他似乎向来无心参与公众生活,以不喜奢华为由拒绝了波斯权贵的所有恩惠。他显然更加无意于虚名,总是谴责人类愚钝,竟然敢“挑”色诺芬尼的刺,说他博学多才却并无见地。据说,赫拉克利特撰写了一本名为《论自然》(On Nature)的书,该书仅留存下来一些残篇,加上其他作家对这本书的评论,我们才得以对赫拉克利特的观点略知一二。赫拉克利特最著名的论断让人费解——流乃万物常态,难怪他获得了“晦涩之集大成者”的美名。他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掉进同一条河里,因为第二次你的脚所接触的河水早已不是之前的河水了。世界“看似”是一个稳定统一的整体,正是这样的前提使得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以及其他哲学家努力寻找一个统一的元素。但是赫拉克利特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他认为,世界并非看起来那般永恒稳定,在静止的外表下,只有通过事物所含对立面之间不断的斗争,我们才能理解这个世界。他举的例子包括上下、冷热、干湿、黑夜白昼之类司空见惯的东西,也有生死攸关的事情,比如生死、战和、贫贱等。这些对立的事物彼此依存,都属于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相反的两极有着共同的结构特征,赫拉克利特把这种特征称为逻各斯(logos),即理性。逻各斯就像是永恒的宇宙公平,保持着某种平衡,规范着不断发生的变化。对于赫拉克利特而言,世界的统一位于其内在的结构中,存在于总体的构成方式,而非取决于某种特定要素。他认为火是最原始也最美好的一种元素,是逻各斯呈现的方式。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50)巴门尼德(Parmenides)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埃利亚。人们一直认为巴门尼德是埃利亚学派的核心人物,该学派认为现实具有不变的性质。巴门尼德早年的生平不详。据说,巴门尼德在65岁的时候,极有可能遇见了年轻的苏格拉底。巴门尼德影响了苏格拉底甚至柏拉图的一些思想。巴门尼德是首个使用逻辑和语言而非依靠观察得出有关世界的结论的哲学家。事实上,一碰到观察这件事,巴门尼德恨不得跑得越远越好。通过一首150行的三段体诗《论自然》,我们得以了解他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巴门尼德描述他遇见了一位女神,女神答应他要向他展示真理之道(又称现实)以及意见之道(又称观点)。在此基础上,诗歌引出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从根本上来看,就现实而言,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并谈论某些事物,逻辑上说这些事物是肯定存在的,即它是(is);而人们不可能想到并谈论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即它不是(is not)。巴门尼德认为,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你肯定能推导出:没有所谓的过去和将来,因为过去和将来在当下都不存在,这也就意味着从来就没有变化,将来也不会有变化。运动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有了运动,就意味着当下要变成虚无;也不会有实质的变化,因为如果存在实质的变化,就证明存在着过去。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结论:我们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任何变化都是虚幻的,是表象,而非真理。无论巴门尼德的逻辑如何,这里的推理看起来都不够严谨,他的论点建立在针对动词“存在”(to be)的含糊不清的解释基础上。但是他提出的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冲突却是真实存在的,它一直驱动着后世的哲学家们不断思考。阿那克萨哥拉(约公元前500年——前428)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的祖籍是爱奥尼亚的克拉左门尼。他在雅典生活了长达30年之久,是第一个将理性探讨引入希腊的哲学家,此后,理性探讨一直是整个古希腊的中心。因此,阿那克萨哥拉影响了很多雅典人,包括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和剧作家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在阿那克萨哥拉被问及他存在的意义时,他给出的答案是“研究宇宙”。经过研究,他最终断定太阳是一块比伯罗奔尼撒半岛大且能发光的巨岩。这样的观点让当权者非常头疼。因此,阿那克萨哥拉以不敬神的罪名遭到起诉,在被判决有罪后,被驱逐出了雅典。为了更好地解释物质世界,阿那克萨哥拉接受了巴门尼德关于事物不会形成、消失的论断,他尝试用普遍存在的变化这个证据来调解这个观点,结果形成了努斯(nous)理论。努斯指心灵,它是所有事物中最美好、最纯粹的。整个世界是由各种粒子组成的,努斯驱动万物进行旋转。不同的颗粒整合分离,形成事物的各种形态,整个世界也形成涡流。所有事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努斯不会与任何事物混合。在任何特定的时点,每个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规定了其属性。而旋转颗粒不断的组合和分离不仅使变化成为可能,也使其成为必然。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努斯是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事物运作提供了纯粹机械的解释。后来的哲学家则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开始寻找事件背后的目的。反证法:芝诺悖论埃利亚的芝诺(Zeno,约公元前490—前430)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变的,他是巴门尼德的追随者之一。芝诺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的悖论,来证明运动的不可能。让我们先从阿喀琉斯和乌龟的例子说起。作为希腊的超级英雄,阿喀琉斯以速度著称,而乌龟则是个慢性子,行动迟缓,毫无目的。假设阿喀琉斯和乌龟开始赛跑时,乌龟领先阿喀琉斯100米,那么阿喀琉斯每次努力赶超乌龟的时候,乌龟肯定也往前稍微挪了一点儿。哪怕乌龟领先的距离不长,阿喀琉斯也要努力追赶才能试图超越乌龟。但每次阿喀琉斯到达乌龟先前的位置时,乌龟肯定又往前挪了一点儿距离。如果我们把这种努力赶超和继续前行的任务分解为无限小的分段(芝诺非常喜欢这种分割),阿喀琉斯就得不断努力赶超,才能赶上乌龟之前到达的位置。这个过程就会没完没了。虽然这样解释看起来非常荒唐,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芝诺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按照相同的逻辑,芝诺解释了人们为何无法从赛道的一端穿越到另一端。在完成全程比赛之前,你必须得先走完一半路程,然后再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程,这个过程无穷无尽。换言之,你有无限多个一半的路程要走,以至于你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任何地方。然后,让我们看一看弓箭的悖论。你站好,瞄准目标,然后射出箭。但是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的弓箭始终是要占据一点儿空间的,就在箭欲离弦,将发未发之时,箭肯定是静止的。由于所谓的弓箭的飞行是由一系列静止的时刻构成的,那么从理论上讲,箭矢无法真正地动起来或者被发射出去。芝诺芝诺在和巴门尼德一起前往雅典的时候,曾与苏格拉底碰面。结果芝诺成为柏拉图对话集《巴门尼德篇》中的主角,还被苏格拉底称赞为世界上首个使用辩证法的人。辩证法是一种正式的辩论方法。论辩双方需要找到对方的论证中前后矛盾和荒谬的地方,而这些又会把我们再次带回刚才的悖论中去。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约前435)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出生于西西里的希腊殖民地阿克拉加,即现在的阿格里真托。恩培多克勒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诗人,还是有名的医生、科学家和政治家。传说他有非凡的抱负。他曾经纵身跳入埃特纳山的火山口,来证明自己的神力。可惜,据伯特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引用的诗所描述,恩培多克勒的实验最终以自己浑身着火、被烧得一塌糊涂而告终。恩培多克勒的哲学代表作是一首诗,是的,就是我们在前文提过的《论自然》,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流传了下来。巴门尼德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变的,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宇宙是由无限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的,而恩培多克勒则认为世界万物由四种永恒的基本元素或“万物之根”组成,这四种元素是土、气、火和水。在被恩培多克勒称为爱与恨的两种力量的交织作用下,这些元素会聚合或分离,形成不同的物体。宇宙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一开始爱占主导,然后恨来主宰,一段时间后,爱重新赢得统治权。要说恩培多克勒的观点和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直接联系,肯定有失偏颇,但是恩培多克勒的确在以一种类似于进化论的方式讲述生物的起源。关于生命起源问题,恩培多克勒认为在初始阶段,生命的形式更为多样,肢体会自由活动,有些生物呈人面牛身的形态,还有的人类孩子长着牛头,这些奇怪的物种经过逐步演变,成为我们所熟悉的生命状态。他还提出了理论来解释我们的意识:其他物体的分子和我们的感官发生交互作用,进入我们的毛孔,在毛孔里,这些分子被我们人体内相应的分子监测到,从而发生作用。他的第二首诗作《净化》(Purifications,这首诗可能是《论自然》的一部分,也可能不是)的观点则非常宗教化。恩培多克勒似乎已经把毕达哥拉斯及其追随者有关灵魂轮回的思想纳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说,灵魂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开始了身体的旅程,从似神的天真堕落到世俗状态(这是人类和动物流血的结果),而后进入净化和神化的过程,爱恨交织再次推动生命的诞生,于是新的周期开始。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90—前420)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出生于希腊东北部的阿布德拉。他会定期去雅典和其他城市讲学。在雅典,他遇到了伯里克利。伯里克利邀请普罗泰戈拉给雅典在意大利的新殖民地图里撰写法典。这部法典是对普罗泰戈拉关于正义和美德观点的最好证明,下文中将提及。普罗泰戈拉可能是第一位作为智者而闻名天下的哲学家。他对很多哲学和实际问题都有专门的论述。他的理论深受学生敬仰,学生们还会付费听课。普罗泰戈拉主要教修辞学。在古希腊,修辞课是所有打算参与公众生活的人的必修课。此外,普罗泰戈拉还教授诗歌、语法和句法。根据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中的描述,普罗泰戈拉还曾自称能讲授美德。普罗泰戈拉最著名的学说是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他认为,人是衡量一切的度量标准,是所有存在的事物之存在,以及所有不在的事物不存在的衡量标准。他将自己的观点提炼为这世界不存在固定的客观标准,世界万物都会随着个体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观点与巴门尼德的理论截然相反。也就是说,身在夏日的北欧,我可能会感到炎热难耐,而一个在撒哈拉沙漠生活过的人则很有可能觉得北欧的夏日十分凉爽。普罗泰戈拉把这个观点加以深化,提出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美、美德、真理和公正等范畴。在他眼中,从本质上看,这些概念都是相对的。普罗泰戈拉对相对主义的态度比较积极,他认为相对主义是对现有的哲学和宗教束缚的突破,为民主辩论开辟了道路。但因为他允许诸多不讲道德的人玩弄辞藻,让人们沉浸在“一切安好”的假象中,他也遭到了一些批评。这也是如今诡辩术广为诟病的一点,一些人不顾伦理的限制,颠倒黑白。然而,普罗泰戈拉和老一代智者哲学家都以诚实和守法闻名于世。至于诸神,普罗泰戈拉认为他没有办法确定神是否存在,也无法确定诸神存在的形式,这个主题太过深奥,而人生又过于短暂,无法回答。普罗泰戈拉强调,主观性在我们理解宇宙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他使哲学从自然哲学逐渐转移到关注人的价值。为了对包括普罗泰戈拉在内的智者们的哲学理论做出回应,柏拉图开始求索那支撑人类经验的、超验且永恒的真理。第2章希腊的哲学大家如果你去问那些对哲学不太感兴趣的人,他们知道的哲学家都有谁,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他们是有思想的人。他们的出现使哲学从自然哲学转向个人,他们之前的哲学著作和《论自然》都是自然哲学,而他们之后的哲学强调以人类的理性来追求智慧和美德,由此,个人幸福甚至更广泛的政治安宁得以成为可能。据我们所知,这三位伟大的哲学家都曾长住雅典,这当然不是什么巧合,当时的雅典是整个古典世界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公元前4世纪末,由于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二世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掠夺,雅典和其他希腊城邦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伊壁鸠鲁倡导的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和芝诺的斯多葛主义(Stoicism)兴起,并从希腊化时代直至罗马时期持续产生影响。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70—前399)箴言“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出自《申辩篇》出生于希腊的苏格拉底并没有任何文字著作流传后世,也未建立任何哲学学派,没有正式的弟子,却被世人视为古代哲学的第一位哲学大家。因为他的思考标志着与早期有关宇宙本源和性质的哲学思考的决裂,并由此转向了对人们赖以生存的伦理和道德观念的分析。我们对苏格拉底的有限认知有如下几个来源: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军官色诺芬尼和苏格拉底的学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显然这三个人都有自己看待苏格拉底的角度。阿里斯托芬在他的戏剧《云》(The Clouds)将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小丑。而对色诺芬尼来说,苏格拉底是一个战士,行动果敢。我们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的了解大多来自柏拉图,我们应当好好感谢他。柏拉图以对话体记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他用戏剧的手段勾勒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论(辩证推理)和哲学思想(追求美德)。《申辩篇》(Apology)、《克里托篇》(Crito)以及《斐多篇》(Phaedo)都精准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教导。苏格拉底与政客、学生和亲朋好友问答式的对话,篇幅较长,覆盖主题广泛,体现了苏格拉底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看法,包括德性、公正、勇气、谦虚、智慧和虔诚等。柏拉图说,苏格拉底总是说自己非常无知,他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而是鼓励大家用逻辑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人们就必须直面自己的论证中的矛盾。通过排除法一层一层地剥离伪逻辑,才能让人们接受自己的无知,在揭示更高的善的过程中追寻人类生活的基本德性。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正直的生活是关键。这包括抵制名利的诱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以恶报恶。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灵魂的道德安宁,这是追求真正的幸福的必经之路。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哲学思想:一旦明确并理解了美德的含义,你就会变成一个客观意义上更好的人,不会被亲友影响。不幸的是,苏格拉底不断多次挑战既有的信仰,触怒了当权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鼓动人们信仰新的神,被指腐化青年思想而判处有罪。这些罪名是否成立姑且不提,那个年代政局动荡不安却是事实。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公元前401年才恢复。此前30年的时间里,希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斯巴达击败,从此希腊人民被由斯巴达操纵的三十僭主统治。三十僭主残忍地杀害了许多雅典公民,其残暴统治也因此只维持了一年。由于苏格拉底乐于指出新当权者的错误,又曾经是三十僭主之一的老师,所以苏格拉底不受当权者的待见,并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在审判的时候,苏格拉底并没有背弃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立场。他可以选择支付罚金以免除死刑,但他拒绝了。之后,苏格拉底本来有机会向狱吏贿赂,然后逃跑。但他同样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无论结果如何,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循城邦的法律。为了哲学,苏格拉底一生没有妥协,最后他喝下毒芹汁,为哲学献身。奥斯卡金像奖(学院奖)柏拉图在纪念英雄阿卡德莫斯(Akademos)的果园中为哲学家设立了学校,因此它被称为学园(或学院,the Academy),这进而解释了为什么研究学术的人被称为学者(academics)。如今的奥斯卡金像奖的学名就简称为学院奖。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箴言哲学始于疑惑。——《泰阿泰德篇》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在师从苏格拉底前,柏拉图的人生规划其实是从政。但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亡令柏拉图清醒过来。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历希腊各地、埃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约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建了一个学园,有人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柏拉图创办学园是为了开展哲学、数学和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希腊各城邦的政治生活水平。柏拉图一直主持学园的事务,直至终老。柏拉图流传后世的作品均以苏格拉底和其他各色人等的对话的形式呈现。由于柏拉图本人没有出现其中,我们可以认定,他是赞成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观点的。在早期的对话中,苏格拉底试图以谈笑的方式定义德性,他向每个人追问有关信仰的问题。比如,他和宗教方面的专家尤西弗罗谈论虔诚的问题,和将军拉凯斯探讨勇气。苏格拉底讲话逻辑缜密,他严谨的方式让对话者就算一开始非常自信,但随着谈话的深入,由于前后矛盾,其观点也会逐步瓦解。到最后讨论结束,大家却迷茫了,连苏格拉底本人也是。这种对话对苏格拉底本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令人满足的智力锻炼,却足以让其他人发疯。在中期的对话中,《斐多篇》谈到了苏格拉底的死亡,进而讨论了不朽;《理想国》(Republic)讨论了个人的正义和国家的公正问题。这些对话的方式更加积极,也更有建设性意义。柏拉图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灵魂是不朽的,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负责满足基本欲望,第二部分负责对诸如勇气之类的积极的品质做出回应,第三部分代表智慧);知识是不朽的灵魂被肉体囚禁之前对一个时代的回忆;客观对象组成的世界在不断变化,掩盖了形式方面的永恒现实,这个世界不过是我们通过知觉、观念或者信仰认识到的现实的影子,而形式的绝对永恒超越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力。完美和理想化的形式则是知识的终极目标。著名的洞穴寓言出现在《理想国》中。在这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把人类比作囚徒。这些囚徒终身困在洞穴之中。他们面前是一堵墙,身后则是篝火。换言之,他们看到的只是影子,而非现实。而这些影子就是他们的现实。哲学家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离开洞穴,最终看清世界的真面目。哲学家能够协调灵魂中的三个组成部分,而不让任何一个部分占上风。同理,社会也是一样。柏拉图将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和社会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士兵和普通民众)联系起来。社会存在的前提是每个阶层都各司其职,而统治者必须深谙哲学,完成自己的使命。公元前4世纪60年代,柏拉图两次指导狄奥尼修斯二世(Dionysius II)如何成为一个哲人王,希望将[1]自己的理论在叙拉古付诸实践。很可惜,他不久便被卷入政治斗争,返回雅典。柏拉图后期的对话没有深入研究知识的概念,而是转向对形式的探讨。他修正了原先关于理想化的共和国的设想,试图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探索自然世界。柏拉图学园一直开办至公元529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大帝(Emperor Justinian)试图压制作为异教的希腊文化的发展,关闭了这所学校,但柏拉图的思想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今天我们称之为哲学论证的概念的哲学家,其哲学兴趣的广度和深度至今无人超越。正如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过程与实在》(Process and Reality)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欧洲哲学传统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什么是柏拉图之恋?众所周知,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恋。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定义源于柏拉图有关形式的理论。性欲需要即时满足,并且常常取决于肉体的欲望。超越性欲存在的、理想化的美,才是真正的爱情所追寻的东西。至少,理论上如此。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箴言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不过,还要加上“在一生中”。因为一只燕子或一个好天气造不成春天,一天的或短时间的善也不能使一个人享得福祉。[2]——《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斯塔吉拉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正在发迹的马其顿王室的御医。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一开始是柏拉图学园的一个学生,后来留校任教。20年后,亚里士多德离开柏拉图学园。可能是因为没能在柏拉图逝世后继承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衣钵,他对此有点儿不满。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要担任年幼的亚历山大的导师(当时亚历山大还没有称帝)。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返回希腊,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这所学校地理上靠近纪念阿波罗·吕开俄斯(Apollo Lycaeus,是化身狼形的阿波罗神)的神殿,[3]因而被称为吕克昂学园(the Lyceum)。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学园任教了12年,直到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当时,希腊掀起了一股反对马其顿的浪潮,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影响。他不得不离开雅典,暂避风头。亚里士多德的绝大多数研究是以论文或者演讲稿的形式留存下来的。关于世间的一切,只要是存在的,他都似乎有话要说。他的思考领域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诗歌、文学评论、气象学、天文学、生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亚里士多德的讲稿和注解一开始是为严肃治学的学生准备的,而非普通读者。公元前1世纪,这些著作由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 of Rhodes)收集整理,最终编辑成册。这也说明,亚里士多德作品的首次面世是以后人的阐释为基础的。后来出现的拉丁文译本和阿拉伯语译本自然也是如此。感谢这些编者,我们今天才能读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Organon)、《形而上学》(Metaphysics)、《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政治学》(Politics)、《论修辞》(On Rhetoric)、《诗论》(Poetics),以及其他大量著作。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提炼出可以帮助我们追求知识的普遍推理原则。举例如下:第一:所有人都会死;第二:苏格拉底是一个人;第三:因此,苏格拉底也会死。这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应用了演绎推理。简言之就是假如第一个命题(大前提)和第二个命题(小前提)都为真,则可推导出第三个命题(结论)也为真。接下来我们谈一谈亚里士多德有关形而上学的著作,形而上学是对第一哲学的追寻。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划定为某个范畴,比如实体范畴、质量范畴或者数量范畴(亚里士多德列出的范畴有时多达10类)。范畴与范畴之间存在等级之分。以苏格拉底为例,前面举例的三段论的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这意味着苏格拉底应该归为实体范畴。他个人的品质无法超越他的实体。同时,实体本身是由物质(生理组成部分)和形式(结构,通常由功能决定)构成的。这并不是柏拉图理想化的存在于其他某处的“形式”,而是扎根于此时此地的任意对象的普遍本质。接下来,亚里士多德界定了形成物质的四种根本原因:质料因(组成物质的基本材料),形式因(决定事物其本身样子的原因),动力因(事物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和目的因(事物最终的目标)。就伦理学而言,亚里士多德指出,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但美好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性质。在判定一个人是好人之前,他得先决定自己的作用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他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目标。因为人的作用——他所能做的且其他物体对象不能替代的——是推理,而通过推理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所以在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就会受到伦理或者道德的影响。美德是为了找到恰当的平衡,存在于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的所谓黄金平衡点。我们可以继续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其他观点,但亚里士多德在多个学科领域中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越了他所提出的理论和得出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这些清晰、敏锐的分析令他在一众哲学家中脱颖而出。从中世纪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哲学,到现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人类社会。有人说过你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吗?如果有人这样评价你,那么他们的意思是你是那种认为人纯粹受自我利益驱使的人。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说法其实援引了与锡诺普的第欧根尼(Diogense of Sinope,约公元前410—前325)有关的哲学流派的观点,即犬儒学派。犬儒学派提倡极端的禁欲主义和自给自足,相信美德在于抛弃文明的枷锁,回归简朴纯真的本性。第欧根尼以无心社交、不贪恋物质享受而闻名。他宁可住在浴缸里,也不愿意住在大房子里。当被人问到为何大白天还要提着灯笼行走在雅典的街上时,第欧根尼声称自己是在寻找诚实的人。还有个传说,当亚历山大大帝问第欧根尼他想要什么时,这个哲学家的回答是:“请你不要挡在我面前,你遮住了阳光,在我的身上投下了阴影。”换言之,他对成功的外在形式并不感兴趣。第欧根尼毕生的事业是破坏虚伪的价值观和在他眼中已然道德崩坏的社会制度。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伊壁鸠鲁(Epicurus)出生于萨默斯岛的一个雅典人家庭。他一开始在小亚细亚教了一段时间的书,之后在约公元前307年定居雅典。他在自家花园创办了著名的花园学校,后半生一直在那里担任教师。虽然他的作品只有少数篇章流传下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追随者的著述了解他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罗马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在《物性论》(De rerum natura)中对伊壁鸠鲁观点的阐述。作为一位出名的享乐主义者(该词源自希腊语中的“快乐”),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永远代表美,人们可以通过避免痛苦来获得快乐。快乐关系着身体健康,而完美的健康是快乐主义的最高形式。快乐关系着心灵健康,是免于恐惧和焦虑的自由。虽然所有的快乐都是好的,但有些快乐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痛苦,这就让智慧有了用武之地——智慧令人们得以对快乐做出最佳选择。伊壁鸠鲁采纳了原子论的观点。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由空旷的空间中移动的微粒构成的,这个观点是由古希腊的早期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按照平行直线向下运动,就像雨点下落一样。但是这些原子也会按照既定的方式互相碰撞,从而产生变化。伊壁鸠鲁发展了这个理论。他认为原子可以偏离直线且无须任何理由。也就是说,原子具有自由意志。伊壁鸠鲁是一位坚定的经验主义者,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以观察和演绎为基础。伊壁鸠鲁的这些观点是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一旦没有了既定的秩序,任何神灵都无法控制人类的生活,人类焦虑的潜在诱因之一就不存在了。我们不应该担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意识的终结,人死了,就什么也感受不到了。不过伊壁鸠鲁十分重视友谊,认为友谊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赞美简单的快乐(比如食物和住所带来的快乐),认为其比财富和政治的力量更容易令人快乐。所有这些都让人很难相信,当代的快乐主义以及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竟然起源于完全不同的概念。斯多葛学派这次可不是悖论。斯多葛学派(Stoicism)的创始人芝诺并不是芝诺悖论里的芝诺。斯多葛学派的芝诺来自西提姆(Zeno of Citium,约公元前333—前262)。他20出头时来到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学习一段时间后,芝诺在画廊(Stoa Poikilē)里开始了教书生涯。画廊地处城市广场,也就是市集所在地。正因为如此,芝诺创办的学派被命名为斯多葛学派,该词即源于“画廊”一词。由于政局动荡,到了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城邦逐渐衰落,人心惶惶,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分崩离析。毫无疑问,斯多葛学派正是这种环境的产物。按照现代人对斯多葛学派的解释,他们高度节制、坚忍克制,对生命的哀乐和命运的沉浮保持漠视的态度。具体而言,斯多葛学派认为,人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养成正确道德态度的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学识的基础上,可以与美德相提并论。对于斯多葛派而言,幸福来源于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和情境下,知道做什么是正确的。而追求成功则与幸福无关,不值一提。人们逐渐接受并发展了斯多葛学派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在罗马时期再次占据主流,引人注目。[1] 又译锡拉库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个希腊城邦,曾被狄奥尼修斯二世统治。[2] 参见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3] Lyceum一词意为“学院、学园”。后人称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学校为亚里士多德学园,亦作亚里士多德学院。第3章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公元前382年,随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希腊,雅典在政治上走向了衰落。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12年内征服了波斯帝国,他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俄国的大草原、阿富汗和旁遮普。希腊内部乃至整个欧洲地区的权力平衡发生了变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打下的江山被他的三个继承者——安提柯(Antigonus)、托勒密(Ptolemy)和塞琉古(Seleucus)瓜分。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争斗,他们分别占据马其顿、埃及和帝国东部的广大地区,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王国里继承和发展希腊的文明,更把希腊文明的影响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地方。而雅典依然是所有对哲学研究感兴趣的人聚集的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新的思想家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他的征程时,罗马开始活跃。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已经取得了波河南部意大利的控制权。由此出发,亚历山大大帝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西西里、科西嘉和撒丁岛。地中海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变得岌岌可危。约公元前200年,罗马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罗马文化,再加上它本来的政治体制,共同为罗马共和国的繁荣打下了基础。最初,所有有志于学习哲学的人都涌向雅典,多个哲学流派的活动在雅典陆续开展。公元前87年,罗马政治家和将军苏拉(Sulla)围剿雅典,这座城市遭到洗劫,城中的所有哲学研究活动也被迫停止。哲学家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哲学著作逃离雅典,前往地中海地区的其他中心,包括罗马。公元2世纪初,罗马鼎盛时期的版图罗马并没有自己独创的哲学流派,更多的是借鉴希腊哲学思想家的思想。事实上,在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前,还没有用拉丁文撰写的哲学著作。卢克莱修本人提到,要用恰当的拉丁语词汇来表达伊壁鸠鲁学派微妙的物理学思想其实非常困难。但是,当时已有的哲学学院(学园),尤其是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学校已在多个方面影响着罗马人的生活。他们对修辞和语法的强调为高等教育做出了贡献,其对伦理和灵魂的分析则推动了宗教的发展。公元前27年,罗马内战爆发。这导致罗马共和国瓦解,同时宣告了第一罗马帝国的诞生,而哲学家们提供的思想框架可以帮助罗马共和国元老院的议员们承受丧失权力的后果,缓解他们的痛苦。斯多葛学派的思想影响深远。显然,这个学派的思想顺应了当时的政治局势。1世纪中叶,一位支持斯多葛学派思想的伟大哲学家成为未来皇帝尼禄(Nero)的老师。2世纪,一位罗马帝王鼎力支持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他就是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塞涅卡(公元前4—65)箴言不知如何死得其所的人活得很悲哀。——《论心灵的平静》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吕齐乌斯·安涅·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人称小塞涅卡)出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他的父亲老塞涅卡是著名的修辞学家和历史学家,家境殷实。小塞涅卡一直打算从政,所以年纪轻轻就开始在罗马学习哲学和修辞学。他在罗马结交了很多权贵,30岁时塞涅卡已跻身王公贵族的圈子。在王室宫廷中,面对阴谋和钩心斗角,人很难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点。塞涅卡在卡利古拉(Caligula)统治时受到重用。但在公元41年,塞涅卡被指控与卡利古拉的姐姐朱莉娅(Julia)通奸。朱莉娅是新皇克劳狄的侄女,据说是个放浪形骸的人。塞涅卡因此被流放至科西嘉长达8年,之后被召回担任年幼的尼禄的老师。公元54年,尼禄登基成为皇帝,塞涅卡一开始很受尼禄皇帝的重用。三年后,塞涅卡出任执政官,此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可惜伴君如伴虎。尼禄性情阴晴不定,猜忌多疑,塞涅卡很快失宠,于公元62年辞官隐退。但是这并没有打消尼禄的疑虑,三年后,尼禄命令塞涅卡以死谢“罪”。塞涅卡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塞涅卡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道德论文集》(Moral Essays)和《致卢奇利乌斯的道德书简》(Moral Epistles to Lucilius)中。《道德论文集》里收录了10组对话和124封拉丁文书信,里面详细阐明了塞涅卡对一系列主题的看法,比如天命、友谊、生命的短暂、对死亡的恐惧、莫名的恐惧、愤怒、美德、幸福生活、利益、仁慈、简朴的生活、安宁等。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宽慰》(Consolations),其中有两封非常著名的书信。一封是他在流放科西嘉的时候写给母亲赫尔维雅(Helvia)的信,另一封是写给一个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名叫马西娅(Marcia)的女子的信。这两封信都在努力阐明理性如何通过勇气来帮助一个人承担不幸。塞涅卡所有的著作都说明自我调控非常重要。他认为,一个人必须学会主宰自己和控制欲望,不然就只能是凡夫俗子,与伟大沾不上边。苦难是对人们的考验,可以让人们更加坚强,而愤怒、悲伤和恐惧则是能够奴役人的情感陷阱。有人说,塞涅卡的自我克制主义是他竭力应对苦难并与之斗争的结果,并非源自大家认可的哲学思想。诚然,作为政客的塞涅卡拿着极高的俸禄,效忠皇帝,还要与政敌周旋,而作为斯多葛派哲学家,他过着自我克制且隐忍简朴的生活。这两种身份和形象难免冲突。但无论如何,塞涅卡都在努力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作为帝王之师,他有比常人更好的条件应用哲学思想。尽管塞涅卡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矛盾,但他死时还是保留了尊严,而且十分勇敢。在接到尼禄的命令后,塞涅卡试图用匕首割脉。但这种死法没有让他死去,他又喝下了毒药。这种方法失败后,他只得让仆人把自己放入一个盛满热水的浴缸里,最终蒸汽使他窒息而死。“塞涅卡总是忧心忡忡”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御前大臣波洛涅斯(Polonius)在谈论在艾尔西诺演出的临时演员时,说了句“塞涅卡总是忧心忡忡”。这表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的观众已非常了解剧作家塞涅卡。除了哲学著作外,塞涅卡撰写了8部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悲剧,分别是《疯狂的赫拉克勒斯》(Hercules Furens)、《特洛伊女人》(The Trojan Women)、《腓尼基女人》(The Phoenician Women)、《美狄亚》(Medea)、《菲德拉》(Phaedra)、《阿伽门农》(Agamemnon)、《梯厄斯忒斯》(Thyestes)和《俄狄浦斯》(Oedipus)。这些剧目有些改编自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埃斯库罗斯(Aeschylus)和索福克勒斯(Sophocles)三人的剧本。希腊的剧作家喜欢将暴力设定为剧作的背景,塞涅卡则将暴力冲突、复仇和超自然的力量一起作为戏剧核心呈现在舞台的中央,最后以舞台上的一堆尸体作为结束。这大概让你想起了莎士比亚吧。而对于塞涅卡同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可能更容易让他们联想到尼禄统治下的腥风血雨。爱比克泰德(55—135)箴言哲学是什么?难道不是让我们为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吗?——《论文集》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是弗里基亚地区希拉波利斯(今属土耳其)的一个奴隶。他生来为奴,随主人前往罗马,在那里师从斯多葛派教师穆索尼乌斯·鲁弗斯(Musonius Rufus)。后来,他为自己赎身,重获自由,开始担任教师。但在89年,爱比克泰德等哲学家被皇帝图密善赶出罗马。爱比克泰德决定在希腊西北部的尼科波利定居,并在那里创办了一所非常成功的学院。他的学生阿利安(Arrian)日后成了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把爱比克泰德有关早期斯多葛派著作的评论汇总编成了《论文集》(Discourses)和《手册》(Handbook)。《论文集》原文以希腊文撰写,旨在用哲学的观点探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部著作共计8卷,但是只有4卷流传下来,话题包括友谊、疾病、恐惧、贫穷、获得和保持宁静以及为什么泄愤有错。《手册》是斯多葛学派的伦理学理论,还包括将这些伦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例证。在这两本著作中,爱比克泰德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让人们按照各自的天性并在对他人负责的基础上生活,追求美德、追求幸福。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审视,尽量对生活中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进行评估——我们正是由于担心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才会不幸福。所以我们有权决定自己的观点——喜好、判断等。但是健康、财富和各种各样的公共舆论却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人们需要做出的选择如下:如果用道德意志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由就会手到擒来;如果你被成功的外在标准误导,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奴役。有了自律和自知之明,再面对人生的苦恼和灾难时,就可以做到保持安宁和无动于衷。这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双重目标。引用《手册》的话便是:“不会有人再强迫你或者阻拦你,你不能恨他人、怪他人,你不用违背个人意志做任何事情。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你不会有敌人,也不会有人想要伤害你。”爱比克泰德标榜的实践斯多葛主义不是讲给统治阶级听的。虽然皇帝哈德良(Hadrian)也会经常来聆听爱比克泰德的演讲,但实践斯多葛主义是针对更广泛的普通民众的。当他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在政治领域他们没有多大权力与帝国的国家机器抗争时,听一听爱比克泰德的演讲,无疑会让人更加安心。《写给自己》马可·奥勒留本人并没有使用《沉思录》(Meditations)作为书名。事实上,这些文章并不是他为同时代的人撰写的,在他的那个年代,这些文章也没有问世。它们最早出现在1558年苏黎世的安德烈亚斯·格斯纳(Andreas Gesner)出版的书中,对应的拉丁文译本是威廉·克叙兰德(Wilhelm Xylander)翻译的。当初编写图书所援引的手稿曾经存放在巴拉丁伯爵奥拓·亨利希的图书馆里,现已遗失。而显然,手稿中写有《写给自己》这个标题,这一点表明马可·奥勒留当时是在记录一些私密的个人反思,并非写给他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