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神奇的心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4 07:34:28

点击下载

作者:罗智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神奇的心学

王阳明神奇的心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王阳明神奇的心学作者:罗智排版:追风筝的人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8ISBN:9787213084393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向死而生的奋斗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有问学向道之心,以“学为圣人”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孜孜不倦地在典籍中探求这方面的学问。后来在“阳明洞”筑室隐居,因此以“阳明”为号。

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因为上疏言事,替弹劾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的戴铣等人申辩,被刘瑾残酷迫害,判“廷杖四十”,被打得奄奄一息,死而复生,投入锦衣卫狱,最后被贬谪至穷山恶水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赴龙场的途中,王阳明也曾想过逃避现实,一走了之,但经过友人劝说及反复思索,终于下定决心面对这艰难的人生之路,前往龙场,并因此赋诗一首: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那不畏艰难的求道精神,只要心中不滞于事,即使身处异常艰难的境地,一切荣辱得失不过如同浮云飘过天空而已!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海涛拍岸,响彻万里,虽然前路茫茫,其心如皎洁的明月,看淡世间名利,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

王阳明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处于缺衣少食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境况,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他领悟到了儒家湮没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的一门学说——阳明心学。

经过龙场悟道,获得了大智慧的王阳明担负起教化百姓、经世安邦的重任,由默默无闻的自我修养,转为轰轰烈烈地大干,以纯粹“一片天理流行”的身心状态和觉悟,做好了“内圣外王”的人间事业。

同时,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他自“龙场悟道”后,独倡“知行合一”,强调“心即理”,后来提出“致良知”说,发展了系统化的“心学”理论。

所谓“心即理”,意思是人之本心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蕴含着万物之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知行合一,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后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他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王阳明的一生,是知行合一、以生命实践“致良知”的一生。

在他短短五十七年的人生之路中,可谓坎坷多难,但他总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遭受迫害,蒙冤入狱,也不忘给狱友讲习学问:“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更以诗明志:“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欣动!”表明自己要做圣人的志向是非常坚定的,绝不像那种圆滑回转的石头,随便就被悲伤或高兴的心情所改变。

在彻底击溃叛军、活捉宁王后,王阳明说:“自经此大利害、大毁誉过来,一切得失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王阳明悟到的心学,强调心如明镜,不偏不倚,虚而应物,来之即照,往之不究。他对朋友赋诗云:“道自升沉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晏然。”指出一个人的内心只要有一种定见,有一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就能坦然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际遇,不论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正确对待现实,没有过于偏颇、怨天尤人的心理。

而当一个人破除了对一切境界的执着追求后,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抛弃,心与天地万物同体,体验到真正的大勇境界——善养吾浩然正气,“无欲则刚,有容乃大”,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险恶局面,都能保持从容自若的心境,游刃有余地加以处理,等事情过去后,便不在心中挂碍。

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悟到了破除生死一念的关键所在:“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王阳明以极大的勇气打通了生与死的隔阂后,终于能坦然地面对生死了。对他来说,“生死如昼夜”,生与死,就如昼夜交替一般自然,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思想境界,帮助他安然度过了“宸濠之乱”后最大的危机“忠泰之变”,悟出了“致良知”的精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微笑着对弟子周积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而后安然地瞑目逝去。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他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

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自序吾心自有光明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手段层出不穷,人们愈来愈注重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久而久之,就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对生命的意义也无从了解。

在享乐至上的观念下,人们的心灵被物化了,将生命的价值归结为及时行乐,认为人生在世,无非是赚到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权,享尽人间荣华富贵而已。

人生真的就是如此简单吗?一个人满足了自己的物质欲望后,就真的得到了想要的幸福了吗?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拥有巨额财富、衣食不愁、生活非常奢侈的人,其精神却非常空虚,人生中没有了追求,便靠参与赌博、吸食毒品来刺激自己的感官,以找到所谓的“快乐”,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人们都在高喊寻找自我,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他们以为拥有了名利地位,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了。其实他们搞错了方向,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存在于心中,与外在的物质无关。如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赞不绝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始终没有改变他自得其乐的精神,真是太高尚了!

也许有人要说,在这个商品社会中,如果混到颜回那样穷困的境地,那真是太惨了!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处处讲经济的社会里,像颜回那样生活是不现实的,也无法生存下去。那么,难道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要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就不可能了吗?

好在王阳明在五百年前就告诉我们: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一样可以修炼自己的心,找回真正的自我,拥有人生的幸福,同时还能够获得异于常人的大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有一位下属官员常听王阳明讲学,他说:“先生的学说的确很好,只是我日常工作太繁重,没时间跟您学习。”

王阳明听了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日常工作悬空去研究学问了?你既然日常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譬如你审一个案子,不可因为原告、被告任何一方的发言礼数不周,就憎恶他;不能因为对方措辞婉转周密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他的请托,而故意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哀求,而曲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繁重,而草率结案;不能因为旁人诋毁罗织,而按别人的意思去处理。以上讲的情况都是私心杂念,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须仔细反省体察克制,唯恐心中有丝毫偏倚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与审理案件,无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悬空去做学问,反而是空谈、不着边际。”

正因为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强调在“事上磨炼”的学问,所以他的弟子遍布各个阶层,既有当朝大官,也有朋友下属,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其心学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修心与事业冲突这一矛盾的最好方式。

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中,王阳明无论是身居官场、地位显赫之时,还是蒙冤下狱、被贬至“瘴疫之地”——贵州龙场的时候,或是担任地方军政大员,挥军用兵时,都没有停止自己正心修身的功课。甚至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进行决战的时候,他都还给弟子和朋友们在军营中讲学,可谓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之中。

平定了宸濠之乱后,王阳明对学生讲学时,感叹说:“我自用兵以来,致知格物之功越来越觉得精透了。”大家都认为王阳明军务繁忙,忙都忙不过来,怎么还有时间做致知格物之功呢?也有人不理解,认为王阳明乃迂腐之辈。

面对大家的疑问,王阳明解释说:“致良知的要点在于格物,正是使心之本体面对外在境界有感而应的时候,为着实用力的地方。”“我们平常没有什么事的时候,精神是懈怠懒散的,等到了策划军务、运筹帷幄之时,情况非常危急,可以说呼吸之间便决定生死存亡、国家社稷的安危,要从非常细微的一念中、镇定的心境中自照自察,一丝一毫也容不得犹豫或放纵。不要有自欺欺人的想法,也不可遗忘、疏漏哪怕一条很细微的情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正确的反应。这就是良知的妙用,顺应万物的规律,而不将我们的主观愿望加于其中。“人的心灵本来就有着很神奇的功用,能按照自然的规律思维运行,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映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做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做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在别人看来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而当我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利害、毁誉时,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身死事败的境地。这时我如果有一点激愤之心,有一点偏激之言,机密稍有外泄,此身恐怕早成粉末了,如何能等到今日!如果有一点假借之心,动作稍有不慎,或判断有一点失误,什么事都办砸了,如何有今日平叛的成功!”

可以说,镇定自若的心境,是能力和智慧的源泉。

王阳明一生用生命践行“良知”,用生命来探索并实践成圣之道,并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晚年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以诗言志,可作为他一生行程和心灵境界的写照:“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我心坦荡澄澈,宛如一轮皎洁的明月,无生无灭,无欠无缺,永放光明。此时心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山河大地无不在我心光明的普照之下,心中的明月随时可见,又何必等到中秋节呢!

王阳明的学说,是一种身心之学,也是一种“救世之学”,注重实践,要求从自我的身心修养做起,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人生中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为人们在完善自我、为人处世和修身立业上提供了哲学智慧。

今天,我们在各方面都应该汲取、运用王阳明思想中的哲学智慧,学习他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这对于成就自己的事业、找到人生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部分心即理——从内而外的人生“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一块重要基石。王阳明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王阳明的这段话,蕴含着高深的哲学问题,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要想洞悉与掌握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就必须先从认识自我、强大内心开始。一个人的强大在于他的内在精神的强大,只有作为主宰的心灵达到安宁了,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智慧,并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超强的行动力,进而影响外在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章内心世界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人生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

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不是靠别人的赞扬或诋毁来实现的,只有不断修炼自己,使内心变得强大,才能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逐渐接近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所以要耐住烦,沉住气,不和别人比,一心在提升自己的身心修养上下功夫,每一天都要比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一些。

我们正处在一个心态相当浮躁的时代。前不久网上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在春节前买了一辆小车,载着全家返乡过年,在乡亲父老一片“这小子混得不错”的夸赞声中,终于圆了一把自己“衣锦还乡”的梦。

然而悲剧的是,由于年轻人刚考取驾照不久,车技不熟,就在快要驾车离开家乡回到打工之地时,误把油门当刹车,小车像脱缰的野马一般,一头冲进了当地的公共汽车站台,酿成了一死四伤的惨剧,他“衣锦还乡”的美梦就此破灭……

其实,按他当时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具备买车条件的,他不仅是贷款买的车,而且连4万元的首付也是借的,之前欠别人的一些债也没有还清。用他父亲的话来说:“上班的地方离住处这么近,根本不需要开车去,平时又没有用车的地方,借这么多钱买一辆车有啥用呢?”

这位年轻人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要买车回家过年,就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堂兄弟们都有了私家车,甚至连姐夫都买了车,自己觉得心里不平衡。自己混得并不比他们差,凭什么他们都有车,自己就不能有呢?然而,最终酿成了一场车祸,自己不仅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还将面临超过一百万元的巨额赔款……

正因如此,他的事例也被媒体争相报道、放大,引起了人们对于当下价值观的诸多思考。

也许有人要说,一个人有点虚荣心很正常呀,哪个人不希望自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朝一日能“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呢?古代的项羽不是也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话吗?如果没有虚荣心来推动人们相互竞争,社会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呀。

乍一看这话是没错,根据心理学家调查,其实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取得成功,或多或少也有一点虚荣心。当然,像古代的老子、庄子、颜回那样经过长久心性修养,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的圣贤人士除外。但是,一心想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妄想走捷径,甚至用“借来的富贵”让自己如愿以偿、梦想成真,那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是一心与别人比,用虚假的东西来掩盖现实,还是自己与自己比,每天努力一点点,让自己慢慢强大起来?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用他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家里的一个传奇人物,才华出众,在科举考试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高中状元,后在京城任职,逐步高升,德才兼备,成了当时青年学者、官员们心中的楷模。

王阳明生长在这样的一个高官家庭中,其家人对他的期望自然是非常高的。据说他出生后,祖父为他取名为“云”,所谓“云从龙”,可见家人真的是“望子成龙”。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尽管王阳明从小就聪颖异常,也擅长作诗作赋,但他的科举之路却十分坎坷。二十二岁时参加会试,在众人看来,以他的功力,贡士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落榜了。

这一下大家傻眼了,亲朋好友以及父亲的同事们纷纷拥进家里来,安慰王阳明,生怕他受此打击想不开而患上抑郁症啥的。

好在王阳明这时早已接触到了儒家的圣贤之学,他以“必为圣人”为人生目标,懂得“动心忍性”的道理,在大家为他的落榜而担心时,他却如此开导身边的落榜朋友:“世人都以落第为耻辱,我们却要以落第而动心为耻辱。”

这是一种“只与自己比”的智慧。在王阳明的心目中,学为圣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也是一种层次非常高的人生境界,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正因为他目标如此远大,明确了志向,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为世人之间的攀比而动心。

其实在事业上有进取心是必要的,但过于强烈的攀比心却会妨碍一个人达到目标。正如在赛马中,如果骑手老想着怎样才能把前面的人都超过,拼命地打马快跑,结果却导致心浮气躁,人与马的动作不协调,自身的潜力根本发挥不出来,反而会落下风。古人所说的“欲速则不达”即为此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必要学习王阳明那种“只与自己比”的智慧。王阳明在第一次会试落第后,接着在三年后的第二次会试中又落第,即使他自己能看淡功名,但在当时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他所受到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

但王阳明却以独特的智慧认识到,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不是靠别人的赞扬或诋毁来实现的,只有不断修炼自己,使内心变得强大,才能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逐渐接近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所以要耐住烦,沉住气,不和别人比,一心在提升自己的身心修养上下功夫,每一天都要比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一点。用我们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后来,王阳明终于在第三次参加会试时以优异成绩考中,迈出了辉煌人生的第一步。心不动,智慧自然出来

佛家有“定能生慧”的说法,做任何事,要做得好,要有智慧,都离不开定力,那些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智慧、能分清缓急轻重的能力,都是由定中生发出来的。只有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懂得摒弃诱惑,让心灵不再过分追逐外物,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才有可能达到泰然自若,发挥出应有的智慧。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毫无例外地有一个共同特点:镇定自若,临危不惧。

晚清时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得其师唐鉴传授静坐修身之法。他笃志力行,博览群书后,得出一个非常有见地的结论:静是贯通诸子百家的一根主线,是天地间最精微的底蕴。他认为那些具有治国经邦大本领的贤能大臣,都是遇到大事情时能保持静气的人物。

曾国藩随师所学的虽是程朱派的理学,但对有着赫赫战功的王阳明也是极为崇拜,而他的老师对王阳明的镇定功夫亦是非常推崇赞许。

确实,王阳明作为心学的一代宗师,在修身养性上下过很大功夫,经过龙场悟道,彻悟心源,已是明心见性之人,其定力之深,非常人所能及。

王阳明身为一介书生,却在军事上有着非常高的谋略智慧,其用兵布阵,可谓有鬼神不测之机,战功赫赫,令人叹为观止。他这种神奇莫测的军事指挥才能究竟是怎么来的,是大家非常想了解的一个问题。

有一次,王阳明的得意弟子王畿回忆说,他曾经问老师:“人们都称赞您用兵如神,到底是什么方法使您获得这种能力的呢?”

王阳明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秘术,只是平生对自己的良知非常自信,凡是临敌对阵时,静下心来,凭借这一点灵明之心去感应洞察形势,一点也不为生死利害关系所扰动,所以我能洞察到非常细微的时机,应对的措施也十分缜密得当,对方当然就不知道我方的对策从何处而来。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事情原是本分之事,自然而然的,世上之人不了解,误以为是神乎其神的事而已。”

王阳明的另一高足钱德洪,也在其自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德洪昔在师门,或问:‘用兵有术否?’夫子曰:‘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就是说,当年钱德洪跟随王阳明学习时,有一次也问老师这个问题:“用兵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

王阳明的答案与回答王畿时的大同小异:“用兵有什么方法?只要学问做得精纯,将自己的心养得不随外境而动,就是最好的方法。一般来说,那些领军打仗的将领都熟读兵书,他们的智慧能力是相差不太远的,但决定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如何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战争中去,而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佛家有“定能生慧”的说法,做任何事,要做得好,要有智慧,都离不开定力,那些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智慧、能分清缓急轻重的能力,都是由定中生发出来的。

对于王阳明“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这一独特的观点,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在现实中,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怎么能说大家胜负的关键只在自己的心动与不动之间呢?

王阳明的这个观点,也是有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可以佐证的。现代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颠覆了大家通常认识的结论:大多数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其实都是处于差不多的水平,之所以看起来差别很大,只是因为他们的专注程度不同而已。

相反,心如果为私欲所蒙蔽,陷入散乱的状态,本来应该具有的智慧就会大大降低。

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取得对明朝作战的节节胜利,眼看就要夺取全国政权后,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在战略方向、政策决策等方面都犯了错误,后来更是在敌情不明、没有建立稳固后方的基础上,贸然带兵进京对明王朝做最后一击。

摇摇欲坠的明朝倒是被顺利灭掉了,但关外的清兵在与吴三桂的勾结下,正欲越过山海关,进逼北京,图谋中原。

李自成由于对敌情判断不明,亲自率军前往迎敌,结果被吴三桂所部与入关的清兵所败。

这时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北京虽然处于劣势,但在全国的实力十分雄厚,如果运筹得当,仍然有很大的机会扭转被动局面的。

然而遗憾的是,李自成遭遇失败之后,方寸大乱,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平静了,连出昏招,冤杀得力干将李岩,不战而退,导致全军丧失斗志,因而形成大溃败的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路往湖广地区狂奔,最终率孤军败逃至湖南九宫山,被地主民团武装所杀……

古人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心里面杂念纷纭,心里的智慧就会被私欲遮挡住了,这时怎么可能看得清正确的道路呢?只有心静如水,方能对各种细节洞察入微,明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变局。

很多人渴望改变生活,想生活得更成功、更快乐、更有意义。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只有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懂得摒弃诱惑,让心灵不再过分追逐外物,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才有可能做到泰然自若,发挥出应有的智慧。就如王阳明所强调的:“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就是说,心灵是身体及行为的主宰,如果心灵安定,像天地运行一样生生不息,即使平常需要应酬周旋,事务繁忙,也常常能从容自在地应对,这就是所说的“心灵达到泰然自若的境界,人的身体和各种行为就能遵从其号令”。再忙也不能乱了分寸

许多人一生忙忙碌碌,最终却劳而无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实在太忙了,乱了自己的分寸,以至于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上,事倍而功半,白做了无用功。

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能够获得成功的只是极少数人,有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认为自己每天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忙得风风火火,几乎脚不沾地,但总是与成功无缘。这肯定就是命运不好,因为古人有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脱责任的借口而已。古人所说的“命”,可以看作一种规律,而王阳明也早已说过“心即天理”。如果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重新进行阐释的话,那也可以理解为“生死有一定的规律,富贵与否是由自己的心态、性格所决定的”。

可以说,那些成功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个坚定的志向,而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做事的时候保持一种镇定的状态,有条不紊地向着目标前进,即使再忙也不乱阵脚。

王阳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幕僚雷济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王阳明仅带着几个随从,乘船前往福建勘察一股叛军的情况,正走到丰城这个地方,突然得到消息: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了,而且正派一队士兵来追杀自己!

听闻此讯,王阳明当机立断,不去福建了,立即掉头赶往吉安,到那里聚集义兵平叛。但是要去吉安,必须得借北风,眼见宁王的追兵将近,情况万分紧急,王阳明心急如焚,不由得大哭起来,向天跪拜祷告曰:“上天若怜悯百万苍生的性命,就请借我一股北风吧!”王阳明之所以悲怆痛哭,并非是担忧自己的性命安危,而是心系天下苍生性命。

也许苍天真的被王阳明的诚心感动了,不一会儿,吹得正急的南风稍微小了一些,再过一会儿,居然转为北风了!

大家惊喜交加,正忙着开船出发时,王阳明却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东西拿齐了吗?”

雷济和另一个幕僚萧禹对视了一眼,回答说:“拿齐了。”

王阳明却笑了笑,指着船头的罗盖(一种仪仗物,王阳明当时所任官职的凭证)说:“还少一样东西,到了吉安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如何让人相信我们的身份?”于是拿了罗盖才走。大家当时都不明白为什么必须拿这个东西,难道堂堂的王大人进吉安城,还会有人怀疑他的身份吗?

第二天到达吉安城下的时候,大家才知道罗盖的重要性了,原来因为宁王叛乱,吉安城门刚刚戒严,任何舟船不得靠岸,雷济和萧禹忙拿罗盖以示众人,城中众将士顿时欢声雷动:“王爷爷还矣!”于是将王阳明一行迎拜入内。

雷济和萧禹这才对王阳明心服口服,感叹他在如此紧急关头,竟然心思细到如此地步,能走一步看十步。

王阳明就是有这样的本领,尽管面对紧急万分的局势,着急归着急,但丝毫没有影响其心境,仍能“发而皆中节”,不带情绪去行事,内心仍然清明澄澈,明察一切,分清事情的缓急轻重,顺势而行之,奇计迭出。

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一个人的心境淡泊时,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会因那些无关的事物分神;而只有心保持宁静的境界时,才能志向高远,不为外物所动。

拥有宁静淡泊心的人不会为得失所惑,非常善于思考,对事物洞察入微,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和规律,能将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所以做什么都比较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为赶路而走得过快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忙乱的状态,进而弄昏了头脑,不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当你觉得自己劳而无获,感叹命运不公时,请扪心自问:“真的是上天亏欠了我吗?还是我走得太快,心没有静下来?”

许多人一生忙忙碌碌,最终却劳而无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实在太忙了,乱了自己的分寸,以至于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上,事倍而功半,白做了无用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结婚了,请了一位当神父的朋友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神父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人的邀请,他准备雇一辆马车前往教堂,以便能赶上婚礼仪式。

于是在举行婚礼那天,神父找到一个马车夫,说想雇他的马车。

马车夫一口答应,赶出马车,两人坐上后,便急匆匆地向教堂出发了。但是这匹拉车的马实在太老了,还没走出多远,就已经累得走不动了。

马车夫请求神父下来帮忙推一下车。神父是个好心人,却不太细心,当时没想太多,于是便与马车夫一起推着车走。两个人推着车走啊走啊,等走到教堂的时候,朋友的婚礼早就结束了。

这时,神父露出无可奈何的笑容,耸耸肩,两手一摊,对马车夫说:“我知道你送我来是为了赚两个钱,我也知道我来这里是为了参加朋友的婚礼,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带这匹马来呢?”

这个故事,看似有点搞笑,却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匆忙而乱了自己的分寸,以至于耽误了行程。坦荡是一种大境界

君子学习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他不曾担心别人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而已。这样他的良知就没有虚假做作,自然地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良知非常真诚了,本性就能生起光明。而良知光明了,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对天下的事物就能做到自然觉察,洞悉到其中的隐秘细微之处。

人为万物之灵,我们的身体有许多很奇妙的机制,自我保护、自我防卫就是其中一种。

所谓“存在即合理”,自我保护作为一种机制,能在漫长的进化中保存至今,自然有其合理之处。在充满竞争、无比险恶的大自然和社会中,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古人所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当今这个比以往更复杂的时代中,为了金钱利益,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人们的心里更是时刻警惕着,将自我防卫机制提升到了巅峰状态,唯恐自己受到外界的伤害。但是,这样不仅活得很累,也容易导致自我保护过度,影响人际关系及正常交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这样那样的严重危害,有的人甚至患上“自闭症”,有深深的自卑感和孤独感,将整个内心都封闭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在五百年以前,王阳明和学生欧阳崇一讨论良知的问题时,就深入研究了关于“自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欧阳崇一来信说:“人情诡诈多变,要是一味强调诚信,以‘信而不疑’来应对它,往往就会被他人所欺骗。如果我想发觉人情的诡诈,就会预先揣度别人欺诈自己,会猜想别人不相信自己,自己就先陷入不诚信的境地了。要是我不想预先发觉别人的诡诈,又会被人所欺,这又陷入了不能觉察的境地。我想,要想破解这一困局,能够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自己,不事先猜想别人不相信自己,而又常常能预先知觉一切,不受别人欺骗,唯有光明纯洁的良知才做得到吧。”

王阳明在回信中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良知恒通万古,充塞宇宙,每个人的良知都是相同的,具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自动感知一切、洞悉事物规律的特点。古人称之为“不虑而知”(不经过头脑刻意考虑就能知道,类似直觉、灵感)“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等。要想避免欧阳崇一所列举的矛盾情况,只有靠这个良知。

君子学习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他不曾担心别人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而已。这样他的良知就没有虚假做作,自然地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良知非常真诚了,本性就能生起光明。如果一个人领悟到了良知的奥妙,对自己的良知非常自信,那么本性由于没有疑虑也能生起光明,本性光明了,良知也自然非常真诚。所以“光明”和“诚意”是相互促进的。

而良知光明了,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对天下的事物就能自然觉察,洞悉到其中的隐秘细微之处。任何东西在良知面前不能隐藏其美丑,是善是恶一照便知。

为什么会如此奇妙呢?因为良知是没有欺骗而诚明的,它自然也不能容忍别人欺骗,如果有了欺骗,就能马上发现;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自然不能容忍不诚信,如果有不诚信存在,就能及时发现。古人把这些情况叫作“易以知险”“简以知阻”,也就是子思所说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

王阳明所阐述的这番道理,对普通人来说可谓非常神奇,但对于他来说,不仅是在修养过程中已经领悟到的,而且还在实际中亲身体验、实践过。

正德十四年(1519),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虽然立下如此大功,却遭到当权的宦官许泰、张忠等人的妒忌,他们利用皇帝贪玩好功的性格,联合一帮人进言,劝皇帝亲自带兵到江西南昌演一出“御驾亲征,活捉宁王”的好戏,欲将王阳明的功劳占为己有。

正德皇帝素来昏庸无道,果然不顾群臣劝阻,依言行事,带领大队人马南下,浩浩荡荡地欲进南昌。

王阳明知道,要是让这伙人带领十多万人马一起涌进南昌,刚经生灵涂炭的当地人民肯定会被搅扰得苦不堪言,说不定还会激起更大的动乱。

为阻止这场灾难,他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尽量不要让从北方来的大军全数涌入南昌。思来想去,他发现只有一个人能够帮他解开这个危局。

这个人,也就是伴随皇帝前来、与当年害他被贬谪到龙场的权宦刘瑾同称为“八虎”之一的太监——张永!

问题是张永也是当时的权宦之一,如果他与许泰、张忠是臭味相投的一类人,自己找他帮忙,会不会被他出卖了呢?

王阳明决定赌一把,他凭着过人的识见和超人的胆略,单枪匹马去见张永,说:“江西一地的民众受到宁王的荼毒很久了!今年刚经历过大乱,接着又恰逢旱灾,又要供应京师等地边军的军饷,困苦到了极点,必然会逃聚到深山里暴动作乱。以前他们协助宁王朱宸濠还算是被强迫的,现在如果因穷困逼迫无路可走,再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天下将成土崩瓦解之势,社稷危矣!要是到那时才派兵平乱,不是太难了吗?”

张永听了王阳明这番恳切的话,深以为然,于是慢慢地对他说:“王大人啊,我这次出来,是因为一帮奸佞小人在你的身边,我想要帮你一把,以暗中辅助你完成心愿,并非是来抢你的功劳的。但是对于皇上来说,天威难测,我们如果顺其意而行,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不顺着他一点,只是白白地激起那些奸佞小人的怒气,万一他们向皇上一进谗言,火上浇油,挽救天下的大计就泡汤了!”

张永这番话也是说得很漂亮的,可谓冠冕堂皇,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换作普通人估计也弄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要是认错了人,那就不仅是赌上身家性命的事了,还会将天下的命运也一起赔进去。

但王阳明毕竟是悟了道的圣人,凭着自己的良知,他相信张永说的这番话是真的,绝不会欺骗他,于是把擒获的宁王朱宸濠交给张永,自己称病离开江西,到西湖净慈寺养病去了。

事实证明,王阳明的判断是正确的,“献俘”一事在张永的斡旋下最终得到了比较完满的解决。而且通过这件事,张永也与他成了朋友,后来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有一种自我束缚叫防卫过度

要是你的心老是处于防范他人甚至以他人为敌的状态,你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肯定会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敌意,别人感受到了,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必然也会采取措施来进行防范、对抗,这样就一步步地将本来没有多大利害冲突的人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如果一个人自我保护过度,一直在提防别人,不仅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严重时还会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肃顺是清朝的一位非常能干的高级官员。他对当时清朝政治的弊端看得十分清楚,力排众议,大胆起用曾国藩、胡林翼等有能力的汉人。但此人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贪权,心胸狭窄,时时防范他人夺取自己的权力,最后反而造成了悲惨的结局。

咸丰帝在位的时候,肃顺是非常受器重的,位居中堂,权倾朝野。原来肃顺与咸丰的弟弟恭亲王的关系很不错,也许是英雄相惜吧,因为恭亲王这个人也极有才干,在那些普遍昏聩平庸的皇亲贵族中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然而,随着权势的增大,肃顺越来越骄横跋扈,不仅慢慢疏远了原来的好朋友恭亲王,也越来越提防他会夺走自己手中的权力。

后来,才三十岁的咸丰帝因病驾崩,去世前特地任命以肃顺为首的八人为“顾命大臣”,负责辅佐年幼的小皇帝。

面对这一重大变故,肃顺不由得悲喜交集。悲的是宠信自己的皇帝今朝永别人间,君臣相知一场,如今生离死别,自然难免悲从中来;喜的是自己身为“顾命八大臣”之首,小皇帝尚幼,一切朝政由自己独断,这一下终于大权在握,可以施展平生的政治抱负了。

咸丰帝归天后,初尝独断乾纲权力滋味的肃顺更加迷恋权力,对在朝中深孚众望的恭亲王更加有戒备之心,甚至到了近乎神经质的地步。

本来当哥哥的咸丰去世,作为弟弟的恭亲王于情于理都应该前去奔个丧、悼个念什么的,那都是分内之事,没什么可顾忌的,但肃顺就不这么看,他太害怕别人夺走他的权力了,生怕恭亲王借着奔丧的机会,和同样迷恋权力的慈禧太后联合起来对付他,那就糟糕了,于是他千方百计阻止恭亲王去奔丧。

在肃顺愈来愈出格的防范和逼迫下,恭亲王被逼到了墙角,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觉得再不反击就只有死路一条。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后,他便下定决心与慈禧太后联手,铤而走险,发动了震惊朝野的“辛酉政变”,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抓起来一块儿杀了。

其实,肃顺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自作自受”。正是他的过度防卫心理,迫使曾经是他的朋友的恭亲王变成了他的敌人,最后不共戴天,也使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

在一个复杂甚至险恶的环境或社会中,有一定的防范心理是很正常的,但过于防范就不正常,甚至走极端了。正如王阳明经常说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我们的心、意、知、物是连在一起的,要是你的心老是处于防范他人甚至以他人为敌的状态,你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肯定会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敌意,别人感受到了,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必然也会采取措施来进行防范、对抗,这样就一步步地将本来没有多大利害冲突的人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王阳明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平定宸濠之乱后,许泰、张忠等人向王阳明勒索宁王府的金银财宝,一无所获后,恼羞成怒,便向皇帝进谗言,说王阳明拥兵自重,收买人心,以后必会谋反。为了激怒王阳明,更令随行而来的京师边军士兵肆意坐在王阳明的江西巡抚官署的大门前,谩骂侮辱王阳明,说他与宁王勾结,图谋不轨,后见形势不对才起兵平叛,攻占宁王府后,又将王府内的金银财宝抢掠一空,等等。

除了谩骂之外,京师士兵还故意寻衅滋事,试图挑起冲突。

面对这一切常人难以忍受的凌辱,王阳明却像没事人一样,仍然对北方的士兵们待之以礼,见面就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不仅如此,由于已到冬天,王阳明还动员城里的居民,叫他们暂时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将房屋腾出来给京师士兵住,以免冻着他们。他又亲自前往驻地犒劳士兵,遍贴告示,说京师士兵远离家乡,难免有水土不服的苦处,当地居民要多多体谅,要把他们当作客人来对待。

每当外出时,王阳明看到京师的士兵有死亡的,不管多忙,他都会停下车马,下来问清原因,叫人准备上好的棺材予以安葬,悲伤感叹良久,方才离去。

久而久之,许泰、张忠再叫士兵们去骂王阳明时,却连一个人也不愿去了。

许、张见此招不灵,又使出了更狠的一招:他们指使盘踞在各个部门的手下纷纷上疏弹劾王阳明,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一时间,群情激愤,谣言满天飞,大有王阳明必反之势,对王阳明身边的朋友和下属都造成了空前的压力,大家都劝王阳明暂时避一避风头,以免给他人造成口实。

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王阳明却一反常态,连夜赶至赣州,检阅士卒,操练战法。他的学生和朋友惊愕不已,纷纷恳请他不要再弄这些事了,马上回到南昌,勿处用兵之地,先避一避起兵谋反的嫌疑再说。

王阳明泰然自若,吟了一首诗作为回答:“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由于王阳明光明磊落,没有什么把柄被许、张等人抓着,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王阳明在这时展现的正是“勿过度自我防范”的大智慧。

这种智慧要求一个人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以坦荡的胸怀解除过度的防卫心理,堂堂正正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难得糊涂的大智慧

要想经营好包括夫妻间的人际关系,就要有点“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智慧,要有一点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良知和能力,信任对方,给对方留一定的空间。如果过于迷信自我保护,在防范他人方面做出过度反应,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世上,我们也应该“勿过度自我防范”。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离婚率逐年高涨,“出轨”成了大家熟悉的一个名词。

在婚姻中,不论男方或女方都很害怕对方“出轨”,都在想怎样把“出轨”消灭在萌芽状态,于是很多人都千方百计地提前预防,采取自我防范的措施,以免到时候弄得自己太受伤。

奇怪的是,既然大家这么害怕对方出轨,也千方百计地进行防范了,为什么出轨的事越来越多,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用“过度自我防范”的反应来解释。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对年轻人结婚了,但丈夫很没有自信,老担心妻子会出轨,于是把她管得死死的,一见她和其他异性说一两句话就疑神疑鬼,整天找机会去查手机微信、QQ等,看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寻。试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丈夫的思想、言语、行为会不会变形?在平常的言行举止中,妻子会不会感受到丈夫的不信任?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发生冲突?

答案是肯定的。在这种情形下,很可能妻子本来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想法和行为,但面对丈夫如此防范的行为,也会感受到一种不信任的气氛。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就基本上完了。

再说,一个男子汉偷偷摸摸地去查妻子的手机,像个特务一样,自己想象一下就会觉得整个人都显得猥琐了,这种有意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气质,在对方的眼里还会有吸引力吗?所以,如此下去,天长日久,肯定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严重的就会导致真的分手。

退一步来讲,万一对方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心真的不在自己身上了,也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理智地对待这件事。要知道,强扭的瓜是不甜的,缘分已尽,感情已不在了,再强行挽留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潇洒、平和地分手。

如果对方是由于爱慕虚荣而离开自己,更不必为此痛苦和烦恼,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对方爱的不是自己,而是金钱,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也不会感到幸福,只会造成无穷无尽的痛苦。这时两人分手,对自己而言,正是一个摆脱痛苦、改变自我、发奋图强的机会。只要你强大了,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选择。正如《三国演义》中赵云所言:“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所以,要想经营好包括夫妻间的人际关系,就要有点“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智慧,要有一点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良知和能力,信任对方,给对方留一定的空间。

如果过于迷信自我保护,在防范他人方面做出过度反应,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就像王阳明所说的:“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吕氏春秋》中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越王有四个儿子,个个都很能干,深得臣民们的拥戴。但是越王有一个叫豫的弟弟,这个人为人非常奸恶,一心想篡夺越王之位,但忌惮他的四个儿子,便想方设法欲把他们全部除掉,扫清自己篡夺王位的绊脚石。

于是,豫便向越王进谗言,说他的三个儿子大逆不道,想弑父造反。昏庸的越王听了这些话后,勃然大怒,很快就把三个儿子杀掉了。

越国的臣民见三个贤明能干的王子无故被杀,大为不满,纷纷指责越王。这时豫又向越王进谗言,想把他的另一个儿子也干掉,以绝后患。

受到国人的指责后,越王也有点后悔了,见弟弟又劝他杀最后一个儿子,心想:这是自己唯一的一个儿子了,自己死后,王位自然就是他的,怎么也犯不着再来害自己,谋这个王位了吧。于是这次就把豫训斥了一顿,没有再听他的话。

没想到的是,最后一个儿子因为叔叔进谗言,三个哥哥接二连三地被父王杀了,十分害怕自己也会被杀,于是便借着越国臣民不满的情绪,真的起兵造反,率大军包围了王宫。

豫见势不妙,赶忙化装成逃难的百姓,趁乱逃出了越国。老迈的越王来不及逃跑,最后被愤怒的军民抓住,当众历数他的罪行。

沦为阶下囚的越王见小儿子真的造反了,长叹一声道:“唉,当初我不听豫的忠告,将这小子一块儿宰了,才有今天的灾难啊。”他直到最后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落到众叛亲离、国破身亡的地步。

越王为什么会犯这种看似低级的错误呢?说到底,就是他的过度防范的心理导致的。他没能看清身边人的关系,连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被别人一忽悠,就在心里嘀咕,儿子会不会真的弑父夺权?假如他们真的造反了,我该怎么办?脑子里净是这些负面情绪,再加上他那奸恶的弟弟从旁煽风点火,就一步步地铸成了大错,不仅害死了三个无辜的儿子,最后把唯一的儿子都逼得造反了,自己也身败名裂、老命不保。

其实,大多数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时,也很容易陷入这种“过度防范”的陷阱里。当你总是在担心别人要怎么对你不利的时候,你的判断就偏离了正轨。老是沉溺于猜疑、揣测中,人际关系又怎么可能融洽呢?再好的关系也会搞砸,许多平时关系很铁的朋友,会因此而闹翻;许多恩爱的夫妻,也会因此而分手。

所以,要想活得轻松自在,就要像王阳明说的那样,与其想提前知道他人的欺骗和不信任,不如保持自己的良知。良知能经常觉悟、经常澄澈。经常觉悟、经常澄澈的良知就如明镜高悬,自然洞悉万事万物之间细微的道理,这样活得坦坦荡荡,富有人格魅力,也不会轻易被别人欺骗。

可以说,一心防范别人的人,除了显示出自己没有自信外,总是处于提心吊胆的境地,十分被动,也是很可怜可叹的。真正的明白人,就要保持良知精明,深刻了解人情世故,有一种明澈如镜的洞察力。只有这样,在人际交往中才能举重若轻、淡定自如,对人性、人情的特点了如指掌。

当你对别人的目的、企图、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然知道怎样正确应对,也就不需要整天去提防别人,自然也不会被别人欺骗。这时你要做的,反而是以坦诚的态度推心置腹,消除对方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状态,让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和谐、良好、融洽的气氛中。有时候你必须得接受现实

能够接受现实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超人的胸怀,是一种人生大境界,更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很多时候,所谓的要改变现实,恰恰是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表现,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自信,无法接受既成的事实,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把过错推诿给别人。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话虽然是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说的,用于表达勇敢者的大无畏精神,但是,不论哪个时期的成功者,都要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并具备接受现实的勇气和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他从一个众所瞩目、前途无量的京官,一下子跌到社会的最底层,成为一个流放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可谓是巨大的。

除了将要去的地方环境十分险恶外,他还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流放途中,刚走到钱塘地区时,就发觉有刘瑾派来的刺客欲害自己。这时候,不仅自己以往所拥有的一切都被剥夺了,一不小心的话,甚至还有横尸荒野的可能。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是他至今连“道”的影子都还没见到,他实在不甘心就这么与草木同朽般无声无息地死去……

设计摆脱刺客的追杀后,王阳明毫无目的地徘徊在钱塘江畔,内心前所未有地惶惑起来。一方面是对生的无限眷恋,对求道事业的向往;另一方面是死亡的威胁,对险恶环境的畏惧和担忧。何去何从,他需要做出一个决断。

王阳明早年因慕佛、道之学,四处寻访避世高僧道士,而且在这方面实实在在下过功夫,早已有强烈的出世修道的思想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他退隐山林、隐居修道的冲动更加强烈。站在这个重要的人生之路的岔道上,他徘徊不定,心情越发沉重。究竟是赴龙场还是就此隐遁山林?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内心斗争着,他为此而犹豫不决。

最后,在一位相识的道士的开导下,王阳明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接受现实,以大无畏的心态迎接流放的考验。从此以后,他的心态截然不同了。

虽然在当时王阳明还不知道那样的选择对他意味着什么,但从往后的经历来看,正是当年这个接受现实、勇赴龙场的决定成就了他,让他得以“龙场悟道”,突破了超凡入圣的一道重要的关口——参透生死之念,悟到了“格物致知”的要旨,最后创立了心学。

也许有人要说,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改变现实的勇气和执着精神,如果一味强调接受现实,苟且偷安,不敢再去采取实现梦想的行动,那是不是显得太懦弱了呢?

事实上,能够接受现实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超人的胸怀,是一种人生大境界,更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

很多时候,所谓的要改变现实,恰恰是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表现,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自信,无法接受既成的事实,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把过错推诿给别人。怪命运对自己不公,怪这个世界对不起自己,怪来怪去,就是不怪自己。这样没有担当和勇气的人,你能寄希望于他去改变现实吗?

而且,现实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要想改变现实,不能光凭一己之勇。一个人必须得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才能顺应自然之规律,慢慢地改变对自己不利的现实。

历史上的项羽,号称“西楚霸王”,可谓武功盖世,勇冠三军,在兵法运用上也挺有谋略,堪称文武双全。他凭着个人的勇武之力和过人的胆识,常常能够创造出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令敌人闻风丧胆,望而生畏。

然而,这个不世出的英雄人物,由于不能接受一时失败的现实,酿出了一出人生的悲剧。

在垓下之战前,项羽与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屡战屡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但是他却拒绝接受现实,在垓下之战失败后,对身边的将士们说完上面那一番话后,又接着说:“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可见,项羽即使失败了,也从不认为是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而坚持认为是老天对他不公,而且还用三进三出冲杀敌阵、斩将、夺旗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失败乃是上天要灭亡他的缘故。

正因为项羽不愿接受现实,在后来明明可以渡过乌江,摆脱敌人追兵的时候,他也坚持不过去,而是与追来的汉兵死战到底,最后终于力竭而自杀,留下了一曲令人扼腕长叹的千古悲歌。

相比起项羽来,他的老对手刘邦就显得有智慧多了,这种智慧更多地表现在他能够接受现实上。

刘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他就知人善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和能力来为自己做事。在后来平定天下后,刘邦与群臣讨论自己为什么能夺取天下时就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在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方面,我比不上萧何;在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这方面,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却能够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

在楚汉争霸中,双方的将士经过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已经疲惫不堪,都想尽快结束战争,项羽于是向刘邦提出挑战:“天下纷纷扰扰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我希望跟你单独来一个了断,决一雌雄,再不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跟着受苦了。”

刘邦却笑着说:“我宁愿与你斗智,也不与你斗力。”这也是刘邦能够接受现实的睿智表现。他知道自己当然打不过项羽,如果不接受现实,头脑一冲动答应与项羽单挑决斗,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韩信领兵灭掉齐国后,趁着自己兵多将广,借机胁迫刘邦封自己为“假王”(即“代理齐王”)。

刘邦得到这个消息后,刚开始勃然大怒,正要发作时,张良在桌下踢了他一脚,他顿时醒悟过来,马上接受了韩信势力大增、现在自己正有求于他这个现实,转口对韩信派来求封的使者说:“大丈夫立了大功,就应该封王,还说什么代理不代理的!”于是派张良带着印信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把韩信的心安定了下来,后来借助他的力量一举灭掉了项羽。

人要首先改变自己的心理,有一颗承认自己不足之处、容纳别人长处的宽容之心,这样才能具备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的智慧,才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最后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外界环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