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相处与遵纪守法趣味阅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4 20:52:29

点击下载

作者:李勇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和谐相处与遵纪守法趣味阅读

和谐相处与遵纪守法趣味阅读试读:

前言

校园安全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些偶然突发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过失失职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发生的。

校园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校外安全是指学生在校外期间,由于学生年幼无知和缺乏监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学生校外安全是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比如全国每年在暑假期间都有很多因为学生外出游泳溺水而亡的事件发生,还有触电、车祸、烧伤等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在我国,青少年学生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在学校和上学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至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校园内外学生的安全是我们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广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培养他们健康成长,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据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52.8%的认为自身所处环境比较安全,12.5%的认为不是很安全,还有34.7%的认为自己的安全状况“一般”。在调查是什么因素对中小学生安全影响最大时:有47.2%的认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最大,再依次是“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占19.4%、“交通安全”占15.3%、“交友的不慎”占6.9%, “上经营性网吧”占2.8%, “其他”占8.4%。

可见,加强和保护中小学生校内外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必须要做到广泛宣传,让全社会都来保护中小学生校内外安全和关心青少年犯罪问题,特别是学校要担负起重要责任;二是广大家长要正确关心、引导、管理好孩子,要教育孩子随时注意自身安全;三是中小学生要加强校内外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到有备无患,增强人身预防和安全保护意识。

校园内外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降到最低,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那些缺乏辨别能力、行为能力和避险能力的小学生,更应加强校内外安全的教育与呵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安全比天大,成年人的责任比山重。

为此,我们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特别编写了本套“安全趣味阅读”,主要内容包括交通、用电、防火、运动、网络、淫秽、赌博、毒品、诈骗、盗窃、暴力、灾害、犯罪、疾病等安全问题的预防管理与教育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是指导广大学生和学校进行安全知识管理与教育的良好读本,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的最佳版本。第一章和谐相处的常识和谐相处的氛围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合作交往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它的重要性、关键性是有目共睹的。中小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培养起一种和谐的团队精神和正常的合作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中小学生共同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只有培养出博大的爱心,才能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二、利用主题班会,增强交际能力

主题班会是一个能充分展示我们才智的舞台,若想使自己有一种正常的合作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多参加主题班会,多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是我们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必要途径。通过主题班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可以使自己获得快乐,也可以为我们长大成人后走向社会追求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利用班级舞台,培养协作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是共同发展的时代。

只顾一己私利,那将是难以融入集体的孤雁,这样的人只能成小才,不能成大器。

中小学生应该创造条件,同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使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在不断的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达到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的目的。和谐相处的方法

有些同学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甚至一见到对方就生气。其实,同学之间能不能和谐相处呢?答案是肯定的。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可以热心帮助你的同伴。比如说,在他(她)有题不明白的时候,你可以给他(她)讲解;在他(她)铅笔粗的时候,你可以借他(她)一支笔用;在他(她)遇到其他困难的时候,你能够伸出无私的援手……

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而且也让他(她)觉得你很热心善良。“爱是相互给予的”,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她)也会反过来帮助你。这样你们就在互相的帮助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你还可以与他(她)互相鼓励成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在一轮又一轮的学习比赛中,你们就不知不觉地成了密不可分的朋友。那么和谐相处到底有哪些方法呢?一、多倾听别人讲话

1.多听

当和别人交流时,如果我们总是自己说,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多听才能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因此,也应让别人说,给人以表达的机会,多听他人的讲话。

2.有错就改

有两条最有助于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理解:一是有错认错,二是公开批评自己。

3.一旦犯了错误,就马上承认

另外,幽默感和自嘲是很有益的。幽默感常能使你摆脱尴尬局面,化干戈为玉帛。二、让同学满意

要想使同学满意,尽可能地不断付出,而不是寻求马上回报,会使你得到比酬劳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信任。三、切忌猜疑

有句俗语说:“猜疑把你我都变成了蠢驴。”然而,我们还是经常推断别人的反应和行为。我们常以为事物是不变的,人是不变的。有时,我们根本观察不到情况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促使人们采用与过去不同的行为方式。四、宽容

宽容是容忍不同意见。与人相处得好,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同时,从现在做起也不晚。缺少了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就算有了知识、智慧和财富也毫无意义。和谐相处的原则一、平等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和谐。二、相容的原则

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宽容以及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三、互利的原则

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四、信用的原则

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

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努力培养自信心,赢得他人的信赖。和谐相处的特点

记住对方的姓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对方觉得礼貌相待、备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将事与愿违。

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失落的人,鼓励失败的人。仰慕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对方的交往热情,博得对方的信任,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和谐相处的条件

沟通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人随时都处在沟通之中。沟通技巧运用得当,可使人际关系更融洽,更美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依赖于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又依赖彼此在思想和态度上的时时沟通。经常有机会谈谈话,讨论某些问题,交换某些意见……都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当然,所谓沟通,不是说一定和对方有利害关系,一般谈论也是表达态度和观点的机会。一、平等的心态

一个人若要使沟通顺利,就得在态度和行为上把握分寸。正确的态度是:在心理状态上要和他人平起平坐,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要一味地抬举他人。即然你和他人正在沟通,就要信任他的诚意和能力,相信他的智力水平不比自己低。哪怕面前坐的是乞丐,你也应该明白,他的某些长处或许是你不具备的。二、耐心地倾听

在沟通时,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讲话,这是沟通最根本的一项原则。善于倾听的人肯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话语,而能注意倾听对方陈述的事实或意见。

有的人习惯于先抱定某种成见:“他的意见是不值得重视的”“他常夸大其词”等,有了这类成见,就无法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有些人在与别人交谈时,只想自己要说的话,找机会申述自己的意见或理由,根本不注意别人在讲什么。

不和对方营造融洽沟通的情境和气氛,不尊重对方讲话的权利,则难以和对方建立起感情和人际关系。

用心体会倾听别人的讲话,不仅要用自己的耳朵,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用眼睛注意对方的手势、姿势、表情以及当时的整个反应,用头脑分析其情况的真实程度,体会对方话语的意义。对方说话时的感受,是高兴、愤怒,或是焦虑,这些情绪状态有时比话语本身更重要。体会对方谈话时的心情,从而恰如其分地关心对方,缩短与对方之间的人际心理距离。

世上有种人总认为滔滔不绝地言谈就是沟通,他们自以为能够说服麻雀从树上下来。他们以为沟通就是说话,而忘了沟通的真义是彼此的关系。

沟通的是人,不是语言,言谈只是一种途径。彼此关系融洽时,几乎不说话也能心意相通,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完整的意思,说错了话也不要紧,彼此笑一笑,依旧能理解话中的意思。三、建立和谐关系

沟通就是为了彼此建立关系。沟通时,应以关系为重,双方情绪抵触时,一定要推敲自己语言中的字眼,避免让他人难堪和受辱,同时避免被误解。沟通的语言就是不断地翻译。你倾听他人说的,翻译成他人所想的;同样,他倾听你的话,把它译成你想的。四、运用技巧

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是双方的事,若能很好地利用,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取得共识,必能无往不利,化解纷争于无形。五、语言沟通

沟通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除了信息交流之外,还包括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和观点交流,无论什么样的交流都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媒介。

可以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说话,但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样说话才能使自己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挖空心思地说了许多话,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语言不是思想,它只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个地位很高,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未必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他的思想。语言修养不同,表达上就各有千秋,在沟通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在从事人际交往的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和谐相处的竞争

和谐相处中也隐藏着竞争,因为只有竞争才能进步,只有竞争才能前进。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红和晓荷是一个班的同学,她们在幼儿园时就是好朋友,她们一起在幼儿园度过了三个愉快的春秋,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要升入小学了,她们本以为分开以后再也见不到了,都伤心得差点哭出来。然而,在后来的升学面试上二人又见面了,她们都非常高兴。从此,她们成了更好的朋友。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到下课,小红总会跟晓荷一起玩耍或讨论问题。晓荷在班上是学习尖子,而小红学习也不错,并一直在努力争取超过晓荷。

所以,她们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竞争,在课下一同聊天、玩耍,放学一齐回家。她们相处得非常和谐。不知不觉地过了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如果没有小红,晓荷就会少一个难得的朋友,她将失去一个学习竞争目标;如果没有她,小红也会失去很多快乐和无数次的喜悦!

与同学和谐相处的感情是深厚的,同学之间的情感是永恒的、抹不掉的,它会让人受益无穷,它会让人快乐终身。所以说,与朋友和谐相处非常重要。

假如当你遇到很伤心的事情,哪怕只有一个知心朋友,跟你谈心玩耍,他(她)也会化解你的不愉快而使你变得快乐起来,那时,你将会感觉到朋友的关怀、安慰,就像在你寒冷的时候给你一缕阳光,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你一丝希望!

同学们,请现在就和伙伴们团结、友爱、相互激励、和谐相处吧!让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离不开社会;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也同样与其他人的交往分不开。

没有同他人的交往,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也就不会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换句话讲,没有与他人的交往,就谈不上其他的一切。也正因为这些原因,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社会性动物。

因此,与人交往不仅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建人类文明的基础。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生活离不开与人的交往,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却关系着他的生活是否幸福。一个人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无疑是幸福的。

相反,假如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那么伴随他的必然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

中小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学生个人健康成长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他就会消除孤独感,产生安全感,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和压抑,进而影响学习、生活,影响我们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人际关系问题对中小学生的困扰

1.与同学的关系

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学生说,他的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这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

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个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上到高年级后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甚至想离世隐居。

2.与老师的关系

主要集中在由于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扰和烦恼。

有位中学生一次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这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习的兴趣。

有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

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3.与父母的关系

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对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这三个方面之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前两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身心发展,能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生活。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他们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就会身心愉快地学习、生活。

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等于“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很亲密”。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极大提高,个人的独立性也已经大大增强,每个人对人、对事、对人生、对生活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

因此,中小学生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应重视的是与他人在思想认识和生活体验上的交流、在生活上的必要关心和帮助,以及互通信息等方面,而不是形式上的形影不离和亲密无间。下面五个方面是同学们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应该注意和借鉴的。

1.要热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开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对别人开放,别人也会对你开放。当自己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死圈子的时候,你不仅会对对方有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

2.要理解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性格特点、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所以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互相理解尊重,大家的关系就容易融洽,也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3.要以诚相待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

4.要宽容谅解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周围的同学(包括自己)都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处理问题会有很多不妥之处,在许多问题上同学之间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谅解,就不会导致敌意。

5.消除依赖感

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就是依赖感过强的人,总是希望别人像父母兄姐一样关心自己,凡事都要别人替自己拿主意,这是缺乏独立意识的表现。过强的依赖感还会发展成为控制欲,他们强求别人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复习功课,向自己通报行动计划,甚至限制同其他同学的交往。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应及时加以纠正。

当然,这五个方面是具有普遍性的适合于大众化的情况,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需要中小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具体地来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力争使自己处于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从而更好地学习、生活。第二章和谐相处的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的中小学生与同学相处,特怕做错事。他们虽然愿意帮助每一个人,但有时却害怕不能赢得被帮助人的尊重和依赖,他们甚至还害怕别人的讥笑和挖苦。这其实就是他们的内心太敏感的原因。

实际上,许多学生都在为如何与同学相处而苦恼,许多时候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思细腻,感情丰富,思维敏锐,激情万丈却又多愁善感,渴望被人肯定、被人理解、被人关爱,却又悄然将自己封闭起来。

同时,因为环境、教育、个性的不同,同学之间不免出现一些冲突,再加上学业的紧张,免不了要借机发泄一通。

所以,不要太在意同学之间的“嘲笑”与“议论”,这只是他们发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而已。

正所谓“心随意动”,中小学生要想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就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的谈笑,就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

在做一件事情时,先设想一下它所引发的后果。如果怕了,就别再去做,或者再想得更完善一些再去做;一件事只要做了,无论其后果如何,只要不是糟透了,就不要再去想它;即使真的糟透了,也可以想办法补救,并从中汲取一些教训,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就可以了。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防止过度自责。

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必听“旁人”的传话。一句话会因多张嘴的传播而“变味”。实际上,只要在帮助别人时感到快乐,就不要再去听信那些无关的言论。再退一步,即使这些言论都是真的,那么,我们也可以买个教训,不值得为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而生气。别把一切看得太复杂,也不要因为别人的冷漠而使自己的心冷漠。

请你相信:每一个人心里都存有一份“善念”,心与心的融合需要每个人的付出。我们奉献着,我们幸福着;这份幸福来源于你们的信任,也来自我们的内心。所以,真心希望你抛弃那些阴郁与不快,用心去体会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学习正直高尚的心态

爱心是无价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如果同学之间盛行“金钱万能”论,那么孩子成年后,就会变得冷漠无情,就会对社会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对他人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使整个社会陷入严重的道德危机。

有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作为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是任何东西都是用钱能换来的,同学之间的真情就是一例。

在学习中、在生活上、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或多或少地需要别的同学的关心、鼓励和帮助,如果凡事都带着有偿的目的,我们就不可能在集体中感到温暖。

同学之间对于费时不多又能顺便完成的,如上街购物、买学习用品等小事,谁也不应去计较报酬。而对于费时较多的,则不能是无偿帮助。这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明白有劳动才有报酬,树立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思想。

诚然,助人有时自己的确会蒙受损失,但这种损失应该在助人的快乐中得到补偿,而让帮助别人的人真正享受到助人的快乐,这才是学校应该教给孩子的。

求学时期正处于长知识、增学谊、添友朋的阶段,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精神的愉悦、友谊的共享远比物质的获得更为重要。

同学之间的“有偿帮助”应该在精神上,而决非在物质上。一声“谢谢”让人觉得帮助人是件乐事,可以肯定帮助别人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让人的内心充满无比的崇高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行为是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这方面的素质,绝不能让功利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如果每一只伸过来的援手上都标明了价格,人性的温度就会失去。也许有人会说,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提前让他们适应生活很重要。

但是,孩子的心灵是一座山,在校园里让这座山长上人性的植被更重要。只有从小明白并体会到无私奉献、助人为乐,长大后踏入社会,他们道德的水土才不至于过多地流失,这个社会才有让人留恋的温情。拥有自信平等的心态

自信平等,就是平等待人,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不要畏缩;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不要骄纵。年龄有大小,学问有深浅,但所有的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宋人《艾子杂说》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他们寒暄一番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

龙王说:“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而又气派,厅柱坚实而又漂亮。”龙王说完,问青蛙:“你呢?你的住处如何?”

青蛙说:“我的住处绿藓似毡,娇草如茵,清泉沃沃,白石映天。”说完,青蛙又向龙王提了一个问题:“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

龙王说:“我若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使五谷丰登;若发怒,则先吹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闪放电,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

青蛙说:“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青蛙在龙王面前表现了充分的自信,龙宫固然美丽,我青蛙的居所也别具一格,可谓不卑不亢,只有心灵健全的人,才可以切实地做到这一点。

人是需要彼此尊重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人不惜降低自己的尊严,去逢迎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哪怕被逢迎者对自己傲慢无礼也罢。这种“卑己而尊人”的做法委实不妥!

一个人只要不是情操低下、行为卑劣兼酒囊饭袋,那就无论其能力大小,各种条件好坏,都应有充分的自信而不应自感低人一等,这种平等观念是人际交往中所应具备的态度和风度。

世界名著《简·爱》中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有权蔑视你!”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身为庄园主,财大气粗。他在既地位低下又其貌不扬的简·爱面前,有一种很“自然”的优越感。

一般人遇上这情景,自卑感可能会油然而生。但有着坚强个性,又渴望平等的简·爱却寸步不让地反唇相讥,坚决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个弱女子何以有此勇气?且听她后来向罗彻斯特所说的一番话:“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不!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这番话给罗彻斯特以强烈的震撼,并使他对简·爱产生了由衷的敬佩。正是女主人公自尊自爱的精神,使得《简·爱》这本小说经久不衰。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要忘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不要把自己看成别人的阿斗,也不要把别人看成自己的阿斗!”锻炼直率质朴的心态

在待人接物中,礼貌、客气、谦逊是必要的。然而,过分的客套,语言太多的粉饰雕琢,往往会失去自然和坦诚,尤其是在亲戚、朋友、同学之间,说话不直抒胸臆,绕弯子,兜圈子,反而会显得“见外”。

试想,在朝夕相处的同学面前,一开口就说“请”“对不起”,一插话就问“我能不能打断一下?”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直言不讳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的语言技巧。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直言不讳是信任人的表现,也是与对方关系密切的标志。

东汉末年,刘备和许汜交情很深,两人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一天,刘备和许汜闲谈,评论当世著名人物。谈到徐州的陈登时,许汜说:“陈登文化教养太低,不可结交。”“你有根据吗?”刘备感到惊异。“当然有,”许汜说,“头几年,我去拜访他,谁想他一点诚意也没有,不但不理人,而且天天让我睡在房角的小床上。”

刘备笑着说:“他这样做是对的。”

许汜正要分辩,刘备双手搭在他的肩上,诚恳而直率地说:“你在外边的名气大,人们对你的要求也就高了。当今之世,兵荒马乱,百姓受尽了苦。你不关心这些,只打听谁家卖肥田,谁家卖好屋,尽想捞便宜。陈登最看不起这样的人,他怎么会同你讲心里话呢?他让你睡小床,还算优待哩。若是我,就让你睡在湿地上,连床板也不给的。”

许汜闹了个大红脸,他感激刘备直言相劝,并表示要改正自己的缺点。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决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

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然而,在各种各样的朋友中,最难结交的便是诤友……

拥有诤友是生命的幸运和福气,拥有诤友还是一面镜子,帮你认清自我。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诤友,肝胆相照,直言不讳,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真诚地关心你,为你的失误痛心;也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直言指出你的盲区和瑕疵,希望你快乐成功。

但是,拥有直率质朴的心态需要有如下特质:需要自信和自强

那种过分害怕别人的反应,看着别人眼色行事的人;那种见风使舵,墙头草两边倒的人;那种走一步怕踩死蚂蚁,说一句话要斟酌半天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直言不讳的。需要不计较个人得失

唐代魏征若没有“挂印封金”的胆略和刚正不阿的品格,怎能在唐太宗面前直言相谏?需要讲究方法

有时为了触痛对方,直言难免“矫枉过正”。应当说,直言规劝即便有点语言差错,也不致影响团结。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如此,比如有的可能是“小心眼”,有的可能固执,如果不注意方法的话,对方可能接受不了,甚至与你顶牛、怄气。所以,为了取得好效果,要和颜悦色,推心置腹,切忌简单生硬、倾盆大雨。不妨采取茶余饭后摩肩漫步或促膝谈天的方式,用提醒劝诫的口吻劝导对方。遵循超然处世的心态

有人称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人还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这些话无非是强调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难免会和同学产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大都是由于不同的个性或误解造成的。我们如果能够有较大的度量,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就可能会使矛盾得到缓和。反之,如果度量不大,即使为了丁点儿大的小事,相互之间也争争吵吵,斤斤计较,结果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

偏见常常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融洽不了。而如果受损害的一方有很大的度量,从大局出发,就会使原先持偏见者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改变偏见,正确待人。

文学家郭沫若就是一个大度之人。他和鲁迅先生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在鲁迅逝世后,他却不像有人那样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而出捍卫鲁迅精神。同时,他对以前偶尔的“闹孩子脾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表示说:“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鲁迅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可敬,其辞可感!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置区区小事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说说要“豁达大度”是容易的,而真正做到有度量则难。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要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在慌乱时,说声“没什么”,你会沉静下来,从容自如;忧愁时,说声“没什么”,你能得到安慰,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说声“没什么”,你会鼓起勇气,顽强拼搏;得意时,说声“没什么”,你会自省自责,淡然如常;胜利时,说声“没什么”,你才能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没什么”,不正表现了人生经历和智慧的优越感吗?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可能是豁达大度的人。避免虚伪偏执的心态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特别要提醒你避免以下心理:一、面子心理

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事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却谁都不愿意先道歉,仿佛谁先道歉谁就伤了面子。二、冲动心理

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或者有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是冲动的表现,像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却往往凭一时冲动,出言不逊,甚至举拳相对,导致头破血流,结果把事情搞糟。三、好胜心理

同学之间坦诚相待,平等相处,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但有的同学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和同学交流时遇到意见分歧,或对方有错误时,往往冷言相讥或者得理不让人,措辞生硬。四、封闭心理

人际和谐的表现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一些学生不愿意甚至惧怕与人交往。这种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是多样复杂的,这对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在健康的交流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你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人脉越丰富,你所积累的资源就越多,你的良性人际交往技巧越强,你的成功概率就会越大。摒弃世俗自私的心态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帮助人而又谋求回报,是非常不高尚的行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人将市场经济里等价交换的理念运用到了人际关系之中。这种现象在校园里客观存在,比如说“同学之间的‘有偿帮助’”就是其中的一种。

同学之间的帮助是不应该收取报酬的,因为同学之间的友情是最纯真的,如果互相帮助还要用金钱来衡量,那实在是太可悲了。更何况,只要一涉及“有偿帮助”,往往就是变了味的“帮助”,比如在考试时帮同学作弊,平时帮同学写作业等。

还有些同学在评选“三好学生”时拉选票,答应只要同学投一票,就送一瓶可乐或者买一块雪糕等,虽然这样的“礼”看起来不值什么,但是它所反映出来的思想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所以对于“有偿帮助”,老师、家长、同学应该严肃看待,因为这些变了味的“帮助”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种行为究竟是对是错?中小学生对此都非常困惑。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种观念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一些现象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却直指人心,涉及社会的根本、人性的根本。而对于人生观正在形成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更是不可小视。

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为何会出现金钱交易呢?究其原因,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在学生眼中,老师是充满正气、神圣的,他们的言行永远是正确的。

一旦学生目睹或者耳闻老师有了与金钱有关的错误言行,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会对这种行为有所默认。《半月谈》曾刊登《师德“五痛”》一文,文中有“两痛”都与金钱有关,“收受钱物,不良风气影响学生”“忙于走穴,荒了课堂”,真乃师德之痛、学生之痛、教育之痛。

教育是“大鱼”引导“小鱼”的活动,如果作为“大鱼”的教师自身行为不端,行路不正,那么随从的“小鱼”自然就会迷失正途。

中小学生应该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礼守信,遵守公德,知法守纪,尊敬长辈,崇尚科学,热爱学习,彻底摒弃自私庸俗的不健康心态,努力打造新世纪中小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章和谐相处的礼仪尊重教师的礼仪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礼仪规范的一项传统内容。从礼仪规范的角度说,尊重教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教师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工具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抛开其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劳动的手段不说,光其劳动过程就异常艰巨。

从教师劳动过程的强度看,没有时间与场所的限制。在教师的作息时间表上,没有“八小时以外”或“上班”“下班”的概念,八小时以内是教育培养学生,八小时以外还得从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作。

在黎明的操场上,在深夜的灯光下,教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培养学生的工作。即使是最单纯的过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也需付出艰辛的劳动。

培养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劳动周期。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是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劳动产品”的大致情况,把一个人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高中毕业需12年,大学毕业至少得16年。这需要花费教师多少劳动啊!

从劳动对象某一知识的掌握、品行的形成过程看,也往往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艰巨过程,特别是对那些适应不良的学生,教师的反复劳动、超额劳动,更是难于找到一种计算劳动量的精确办法。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非常繁重复杂的工作,教育观点不正确当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不当也很难取得好效果。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学生和老师顶嘴的情况常有发生。

从教师方面看,其原因有时是教师的观点不对,有时是方法有误。但正确观点、方法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检验和校正的过程,即使是有经验、负责任的教师也难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做学生的就该尊重教师的劳动,自觉汲取老师教育中的正确部分,而对老师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老师有错误当然也可以指出,但也要分场合,讲方法。那种不合我意就无礼顶撞是不对的。看不到老师的辛勤劳动,把好心看作恶意,还谈得上什么关心他人呢?二、尊重教师的人格

尊重教师的第二个方面是尊重教师的人格。学生对教师应有一种较为客观的认识,教师也是人,自然也就有缺点和毛病。学生在心中设计理想教师的形象并无不对,但不能以之作为评判教师现实形象的唯一尺度,更不能简单化地进行情感上的褒贬。

当然,校园中也确实存在部分教学能力低、师德水准不尽如人意的教师,但绝大部分教师在专业上都比学生懂得多、钻得深,都有可学习的地方。因此,一旦发现教师的不足,并不需要大惊小怪,也不用失望埋怨,更不应随便给取个不雅的绰号,而应以谅解的态度与人为善。

千万不要在课堂内外,以不恭的言行损害教师的人格。当然,在机会、场合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向教师委婉指出。但尊重每位教师应是不变的前提,否则,容易造成对教师人格的伤害。三、关心教师的健康

在学校里,除了同学以外,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密切了。对于师生关系有两个误区不要进入。一是把教和被教、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看成是对立的关系,对老师有戒心,和老师保持距离;二是只看到老师关心学生的一方面,而忽视老师也需要关心。

其实老师也是需要关心的,特别在老师的健康方面,更需要多加关心。因为学校的老教师多,女教师多,他们体质较弱,而为了搞好教学,他们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注意自己,这就需要学生的细心关照。

有些细心的同学在秋冬开窗流通空气时,注意提前把讲台一侧的窗户先关上,免得冷风使老师着凉,有的老师病刚好便来上课,同学们就特别为他准备座椅并且倒一杯开水……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带来的热情却能使老师感到暖融融的。

为老师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是学生关心老师的具体表现。学生对老师健康的关心,哪怕是最微小的表现,也能给老师极大的鼓励。不论生活上有多少困难,无论工作上有多大压力,只要教师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关心,得到温暖,老师便能坚持下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学生要懂得尊师重教的道理。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要关心他人,首先应该关心自己的老师。四、体谅教师的困难

老师还有困难?中小学生常常这样想。年龄大些的学生,可能对老师的困难会多一些理解。心理的发展不同,对老师的困难认识和对待也不相同。对初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尤其要体谅他们的困难,为他们做好工作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这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学生要学会生活,要想很好地生活,就要学会关心他人,在学校里学会关心老师。

老教师年纪大,一般体质较弱,精力不济,但他们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越到晚年越希望把教学工作做好。

关心老教师就要体谅他们的困难,创造一切条件让老教师能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老师可集中更多的精力用在课业指导上。学生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学到如何关心老师。这样做的结果,教师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在学业、品德上都能得到提高。五、协助教师的工作

一位老师回顾他的教学生涯时说:“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带的是一个初三班,接手不久就赶上过年,我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新年节目呢,班干部跑过来说:‘您刚来,情况还不熟,新年节目的事您就不用管了。’他们这个决定使我很困惑,既感谢新班同学对我这个班主任的关心,又担心他们组织不好。但同学们态度很坚决,看得出正在认真地做准备,我只好在准备礼物、布置环境方面多花些心思。”

那位老师十分动情地说:“那年新年晚会开得特别成功,大家玩得很尽兴,零点晚会结束,几个班干部围着我,带着几分自豪地说:‘怎么样?还可以吧?新年节目就得这样,得保密,演出时大家才感兴趣,像从前那样,又是排练,又是审查,到演出时就一点也不新鲜了。' ”

谈完了这桩往事,那位老师认真地说:“这是我做班主任学到的第一课,初三学生年纪不大,但他们已经知道关心人。他们的主动精神、创造意识对我的帮助太大了。”

这位老师的回忆说明,在学校里学生有能力关心老师,老师的工作如果得到学生的协助就能做得更好。

老师的工作是教育学生。学生在汲取知识、提高能力、锻炼身体、培养良好思想品德中发挥主动精神就是对老师工作最有力的支持。学习方面的主动精神表现在积极钻研、提出问题、广泛涉猎上。

有的老师赞扬某一班学生“好教”,好教在哪里呢?在于学生自觉认真地预习,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学习兴趣强,不管课内课外的知识都想了解,都想掌握,就像蜜蜂采蜜,就像海绵吸水,这样的学生自然“好教”。

也许有同学会问,学生要这么“好教”,那老师的教学工作岂不是太简单了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老师的事,干吗让学生“协助”呀?也许正因为有这么一种想法,所以处处都等着老师去调动,而自己有时还有意调而不动,结果老师、学生都累,学习质量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错,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师应该做的,但学好却是学生应负的责任。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学生为什么非得等老师“调”才能“动”呢?主动学能使老师觉得“好教”,也就是协助老师教好,同时也是自己学好的保证。何况关心他人、协助老师本来就是一个中小学生应具有的优秀品质呢!

发挥创造性也是对老师工作的协助。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学生掌握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而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往往在学生自己的实践中产生。一位外语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外语的经验,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同学们对这次交流活动很满意,觉得有收获。

老师在这次活动以后,连连说:“大开眼界,大开眼界,没想到学生有这么多好方法,对我的帮助太大了。”

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也是关心老师、协助老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同学不愿意提意见,觉得不同意见会使老师不高兴,也有的同学不善于提意见,原本是好心,但态度和用语不恰当,令人很难接受。其实,同学不满意的所在,往往正是老师工作的难点。只要注意方法,不同意见也会受到老师的欢迎。

老师最苦恼的是知道学生不满意,又弄不清为什么不满意,找不到使学生满意的办法。这时候提出意见正是老师求之不得的,怎么会不高兴呢?有许多问题只有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解决,如果大家都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教育工作就会由于得到学生的协助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拜访师长的礼仪

学生登门拜望师长时,必须遵守必要的礼仪。

学生应事先用电话等方式进行联系,约好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师长在工作或生活上有所安排,也可以使拜访者自己不至于扑空。学生与师长约好时间后,应准时前往,不可失约。

学生拜访师长时应注意衣着鞋帽的整洁,披头散发、衣冠不整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到达师长的门前,应先轻轻敲门或按门铃。待有人应声开门时,要与开门人打过招呼才能入内,不能贸然闯入。

进门后要热情称呼所有照面的人,包括师长及其家属。对师长家属的尊重,实际上也就是对师长本人的尊重。一般来说,如果所拜访的教师是男性,对其妻子可称“师母”或“师娘”;如果所拜访的老师是女性,对其丈夫可称“先生”。正确的称呼不仅是尊重的具体体现,也反映这个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师长家拜见的过程中,应举止文雅,彬彬有礼。当师长或其家属递来茶时,来访的学生应该起立双手接过茶杯,并道声“谢谢”。

拜见的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影响师长工作和休息。在告辞时,应向师长及其家属打招呼和道别。如师长送你出门,要请师长留步,并再次道谢和告别。课堂上课的礼仪一、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学生在上课时应提前进入教室,恭候教师到来,不得迟到;如万一迟到,应向教师致礼并经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时应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讲课,认真回答教师提问。

这些基本的课堂纪律在中小学是执行得比较好的,但在有些高等学校却有所松弛。例如上课迟到的现象就非偶然,同时迟到者往往大摇大摆地走进课堂,也不与教师打招呼;至于在课上读课外书、抄作业,乃至与邻座窃窃私语者也大有人在。二、正确对待“课桌文学”

有些学生在课桌上或刻诗作画,或抄录公式数据,或书写牢骚怪话,或发泄内心不满……由于它是发生在课桌上的一种“文化现象”,故人们称之为“课桌文化”或“课桌文学”。毋庸讳言,这些“课桌文学”大多语言粗俗,内容也不够健康。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这些“课桌文学”都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课桌上笔写刀划这种行为本身就反映这些“作者”公德意识的淡化和自律意识的淡薄。其次,课桌上传播的那些格调低下的信息是对学生们的一种精神污染。为了建立良好的校风与学风,同学们应该努力清除“课桌文学”的各种负面影响。同学相处的礼仪

学生时代,是人生最宝贵的时代;同学关系,是人生最宝贵的人际关系。同学间的交际具有平等性和非功利性的特点,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最纯洁、最稳定、最长久。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最贴心的朋友,往往都是小学、中学或大学时代的同学。

如何在学生时代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的人生酿造一杯回味无穷的甘醇美酒呢?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时时处处事事以礼相待。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礼仪形式的养成及训练。一、见面互致问候

每天早晨同学相见时,应互相致意问早、问好。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或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二、在教室保持安静

在教室里要随时保持安静、整洁,维护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课间不要追跑打闹,以免教室桌椅歪斜,尘土飞扬,影响同学的学习、休息及身心健康。三、走路互相礼让

课间休息时,在楼道内行走要靠右慢行,不要快速奔跑猛拐,遇同学时放慢脚步,慢行礼让。四、对同学要有爱心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仅不应嘲笑、冷落、歧视,而且应该热情帮助。既可帮助对方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也可用安慰、同情、鼓励的话语去抚慰对方的心灵,有时,即使是一句话也不说,但陪对方散步、打打球也不失为友爱的方式。五、要尊重同学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品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同学讨厌的事不要去做,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六、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与同学说话,能使心灵的聪慧得到交流,能使同学之间增加了解、增进情谊和相互增长知识。但要起到这样的作用,就要注意与同学说话的礼仪。往往由此也能推断出这位同学的品性教养、思想面貌和文化水平。七、对同学要真诚

与同学说话要态度诚恳、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还要关心听自己说话同学的兴趣和情绪。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可做其他事,不可表示倦怠、打哈欠或焦急地看钟表;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要插话或提问一定要先打招呼;若同学说得欠妥或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指出。八、说话使用文明语言

与同学说话的内容要真诚实在,要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不说胡乱恭维别人的话,也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事,更不说不文明的污言秽语。九、有礼貌地请教问题

选择适当时间。不能一有问题就随随便便打扰或影响同学的学习。

使用礼貌语言,并在对方同意后,再把问题说出来。

懂得为同学解围。假如被请教者一时回答不上,应尽快为同学解除尴尬的情景。

不忘道谢。当同学把你请教的问题答案告诉了你后,应当向他道谢后才可离去。学校学习的礼仪

在学习上,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习好的同学在保持谦虚、戒骄戒躁的同时要主动真诚地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学习较差的同学应虚心求教,独立思考,不能抄作业或偷看答案。

同学之间天天相处,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或意见上的分歧。这时,要克制自己、尊重别人,要破除身上的“骄”“娇”二气,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不能使气任性,也不能用不文明的语言辱骂同学,更不能粗暴地动手打架。对同学如果有意见发表,应以委婉口气为宜,不要随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同学的不是。

向同学询问事情,实际上是麻烦别人对自己进行帮助和指导,因而,要注意如下几方面的礼貌:

应选择能答复自己的问题的同学作为被询问的对象。

要选择被询问同学有空闲或方便的时间去询问,不可打扰或影响同学的学习。

开始询问之前,一定要先说:“同学,对不起,我打扰您一下,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在被询问的同学同意后,再询问。

若被询问的同学一时回答不上,自己应当尽快为其解除尴尬,说:“不要紧,这件事是比较难回答,耽搁了您的时间,谢谢。”

被询问的同学若把所询问的事情告诉了自己,应该在向他道谢之后,再离去。

男女同学在校园内共同学习,朝夕相见,为了大家相处得更好,双方也都应注意如下几点基本礼仪:

异性同学之间,应特别以礼相待,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男同学应彬彬有礼,女同学应文雅大方。异性同学之间的接触,事前应得到女同学的许可,接触的地点要公开,举止、言谈要大方,要高雅,要有礼貌,谈话的时间要短,相互不要靠得太近。在校外偶尔相遇,或久别重逢,在一般情况下,男生不宜先伸手要求握手。

异性同学之间,不能互起绰号,不能讲粗话、脏话和庸俗的传闻,不能久久凝视对方,不能打打闹闹。对异性同学的容貌、身材和衣着,也不应评头品足,不应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对异性同学的弱点、缺点或残疾,不可进行嘲讽,而应热心帮助。

在体力劳动等方面,男同学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和照顾女同学。

在娱乐场所,与异性同学接触的面不可太窄,不可总是盯住某某人。

对异性中长得较好、容貌较俊的同学,不可庸俗化地赞美和恭维。

在学校里拒绝异性同学的追求,所采取的措施要文明,要有分寸,不可讥笑对方,不可公开异性的求爱信函,更不可伤害对方。

到异性同学的住宿处串门,一定要注意时间。不可选择在多数同学要处理生活问题的时候,更不可选择在夜间已打过熄灯钟之后。公共宿舍的礼仪

对住校的学生来说,正因为寝室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环境之一。它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和反映出这些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修养。所以,在寝室内要注意如下礼仪:

要保持寝室整洁,定期擦洗地板、桌子、橱柜和门窗,定期打扫寝室。

被褥要折叠得整齐美观,衣服、鞋帽要整齐地放置在一定的地方。

换下的脏衣服、脏鞋袜要及时清洗和晾干,未洗之前不可乱丢,要安置在隐蔽的地方。

毛巾、脚布都要挂整齐,并且不与别人的靠叠在一起,以避免相互感染。脸盆等其他洗漱用具应有规律地安放在一定的地方。

重要书籍、簿册或收录机等用品,不能乱丢乱放,要安全可靠地放在自己的书桌内或者橱柜内。

冬天用的取暖器、夏天用的电扇和蚊香都要安放在一定的安全地方。夏天,清晨就要把蚊帐挂起来。

点心、食品和碗筷等,不仅要安放整齐,还要注意密封、遮蔽和加罩,以确保卫生。对已变质的食物,要及时处理掉。

寝室内簸箕、扫帚等公用物品,用后要及时放回原处,不随便乱放。开门、关窗要轻,要上钩,并注意随手关灯。若寝室内有花,要注意爱护。

借用他人的东西,虽是同室,也必须得到物主的同意,用后要及时归还。东西若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在寝室内,应与在别的地方一样,不可乱叫同学的绰号,不可讲粗话和下流的话。

学生多数是青少年,对生活尚欠理解,也谈不上有什么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离开父母而投入集体生活,必然会遇上种种困难。倘若同学间能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就容易克服困难,就能使同学感到集体的温馨。因而,在集体生活中互相关心是必要的。

但是,这里也应有个限度,如果一个学生过分热衷于别人的私事,也有可能会导致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假如有人有意或无意地去干预别人的这些私事,那么其后果也是比较难堪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