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00:44:1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下)

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地理大发现

好望角

从很早的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从东方进口各种香料和珠宝。不过,那时和东方的直接贸易都控制在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手中,因此,欧洲人不得不为此付出高价。到了15世纪,欧洲人开始寻找直接和东方进行贸易的途径。其中,航海业已经相当发达的葡萄牙表现得最为积极。

1487年7月,32岁的巴托罗缪·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去寻找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路。船队沿非洲海岸南行,开始时十分顺利,他们没有多长时间就到达了西南非洲海岸中部的瓦维斯湾。但是,他们不久就发现,在继续往南的航行中,海岸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为了加快行速,迪亚士命令贻误船速的食物船先行独自返航。

正当他们为航行顺利而庆幸时,船队遇上了一场大风暴,咆哮的海浪铺天盖地地扑向船队。可怕的风暴把落了帆的船只推向南方。10天之后,风暴才平息下来。根据以往的航海经验,迪亚士知道,沿非洲大陆南行时,只要向东航行就必然会停靠在海岸边。于是他下令调转方向,向东航行!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船队连续向东航行了好几天。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预料中会出现的非洲海岸线,反而似乎越来越远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迪亚士以其丰富的经验分析,他认为船队很可能已经绕过非洲的最南端了,所以越向东航行反而离大陆越远。于是,他下令调转船头,向北前进!

果然,几天后他们又看见了陆地的影子,不久就抵达了现在的莫塞尔湾。这时,迪亚士发现,海岸线缓缓地转向东北,向印度的方向伸去。至此,迪亚士完全确信:船队已经绕过非洲最南端,来到了印度洋。只要再继续向东航行,就一定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

迪亚士想继续前进,但船员们已经很疲倦,要求返航,而且粮食和日用品也所剩无几了。于是,他只好下令掉转船头,返回葡萄牙。在返航途中,迪亚士又经过上次遇到风暴的地方——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他想了想,给它取名叫风暴角。

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报告了航海过程。国王非常高兴,可又觉得风暴角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于是把它改名为好望角,意思是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富庶的东方了。

美洲大陆

葡萄牙人哥伦布从幼年时期开始就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东方富庶的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为此,他先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夙愿。不过,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才慧眼识英雄,同意资助他去东方探险。他们之间签订了名为《圣大菲协定》的航海协议,女王授予他“海上大将”的称号,任命他为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并允许他从这些地方的产品和投资所得中抽取一定收入作为报酬。

1492年8月,哥伦布携带西班牙王室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圣玛丽亚”号、“平塔”号和“尼尼亚”号3艘船、船员90人,从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发,向西航行,开始了他横穿大西洋的探索航路。哥伦布第一次航海时用的“圣玛

一个多月过去了,除了浩瀚的大丽亚”号海,追逐船只的海鸥,丝毫不见陆地的影子,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们开始怀疑,甚至纷纷要求返航。哥伦布顶住了船员们的巨大压力,在惊涛骇浪的侵袭中继续奋勇向前。

他的坚持终于赢来了奇迹。10月12日凌晨,在塔楼嘹望的水手终于发现了一片陆地。黎明时分,船队靠上一座岛屿。航行了两个多月,他们第一次遇到了陆地。

这个岛屿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高举西班牙国王的旗帜,宣布此地为西班牙国王所有。并给这座岛屿取了一个基督教名字:圣萨尔瓦多,即“救世主”。

船队绕岛一周,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中的黄金产地,于是,船队继续向南航行。几天后,他们到达巴哈马群岛中最大的古巴岛,哥伦布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按照已有的地图,它的东方应该就是日本了。船队转而向东寻找富饶的日本。他们登上了海地岛,哥伦布见岛上树木葱郁,山川秀丽,貌似西班牙,便将其命名为“小西班牙”。之后的圣诞节那天,由于航行不慎,最大的一只船“圣玛利亚”号触礁沉没,哥伦布只得无奈地停止前行。

1493年初,哥伦布率领剩下的两只船从海地岛返航,借着强劲的西风,3月15日回到帕洛斯港,受到了西班牙民众的热烈欢迎。这次航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横渡大西洋成功,它为以后全部发现美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哥伦布又向西航行了3次,先后到达过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些海岸。那时候,葡萄牙人已经到了真正的印度,开始掠夺亚洲的财富。

印度航线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了美洲,带回了大量的黄金和珍宝,巨额的利润刺激了葡萄牙国王,他决定重新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航线。其实,葡萄牙人在西班牙派人向西航行的同时就在不断地向西航行。早在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就在国王的鼓励下,组织船只沿着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这一次,葡萄牙国王把这个重大政治使命交给了富有冒险精神的达·伽马。

1497年7月,达·伽马率领四艘船共计140多名水手,由首都里斯本起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开始他循着10年前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驶向东方。水手们历尽千辛万苦,整整航行了4个月时间终于抵达了好望角。

好望角犹如一个死亡角,向前将遭遇到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纷纷要求返回里斯本,而此时达·伽马则执意向前,宣称不找到印度他决不罢休。在遭受3天3夜狂浪骤雨的袭击之后,船队终于绕过好望角,闯出了惊涛骇浪的海域,进入了印度洋。

船队从那里折向北航行,1498年4月,来到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达·伽马一行受到马林迪酋长的热情接待,酋长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名理想的导航者。在那位阿拉伯航海家的指引下,达·伽马船队从马林迪起航,横渡浩瀚的印度洋之后,于5月20日到达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而该港口正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所经过和停泊的地方。

达·伽马在这里树立了一根显示葡萄牙权力的标柱,结果遭到当地人的强烈抵制,而那些长期垄断这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也把他们视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并逼迫他们离开。1498年8月,达·伽马在购买了大批的香料、丝绸、宝石和其他东方特产后,就匆匆返航了。

第二年9月,达·伽马一行回到首都里斯本,受到了葡萄牙全国上下的隆重欢迎。据说,达·伽马此次航行带回来的东方珍品的价值是全部航行费用的60倍以上。达·伽马因此被誉为“葡萄牙的哥伦布”。

达·伽马的航行标志着西欧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开辟成功,这对欧、亚两洲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次环球航行

美洲大陆发现后,为获取更多的黄金、香料,西班牙航海者继续寻找新的黄金宝地。1513年,巴尔波亚从北向南穿越了巴拿马海峡,在山顶望见太平洋水面,称之为“大南海”。这一发现为麦哲伦的环球远航开辟了道路。

受地圆学说的影响,麦哲伦一直热衷于向西航行。1517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计划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批准。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漂泊,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在1520年1月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大家以为已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的大洋了。然而随着船队在海湾中的前进,发现海水变成了淡水,原来此处只是一个宽广的河口。

船队继续向南前进。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三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风雪交加,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船队来到圣胡利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

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风和日丽的8月,麦哲伦又率领船队出发了。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一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像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绩,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太平洋”。

此时,船队已濒临水尽粮绝的危险,疲乏虚弱的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但麦哲伦还是无情地下了决定——进行横渡大平洋的伟大航行。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1521年3月初,船队终于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

为征服这块盛产香料的富饶土地,满怀野心的麦哲伦企图利用当地部族间的矛盾来达到他的目的,然而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他被人杀害了。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在埃尔卡诺指挥下回到西班牙。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白令海峡

17世纪快要结束时,英格兰和北欧诸国还在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进行着艰苦探索,同一时期,1697年,俄国人已经到达了勘察加半岛,整个西伯利亚尽入俄罗斯版图。已有的成就并不能够满足俄罗斯新上台的统治者。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走出宫门,遍访了法国、荷兰和英格兰诸国。他在各国的码头上看到,那儿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船只到北方海域去捕鱼。他还看到整座城镇上都在忙于精炼鲸油和清理鲸骨。此后他拟定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向外扩张计划,除了大举开发西伯利亚之外,他还秘密派遣了两个人,从海上出发去探索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是否是联结在一起的。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所念念不忘的却仍然是中国和印度。他曾对身边的人说:“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经有许多年了,只是因为总有许多别的事妨碍我去实现它。我曾经提出要寻找一条通过北极海域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路……”

为此,他任命已经在俄国海军中服役达25年之久并有丰富航行经验的丹麦人维他斯·白令为队长,去完成确定亚洲和美洲大陆是否连在一起这一艰巨任务。

1725年1月,白令和他的25名队员离开彼得堡,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北岸的考察之旅。他们横穿俄罗斯,旅行了8000多千米,到达太平洋海岸,然后登船出征。同年,彼得大帝去世了,而在此后的17年,俄罗斯换了5个统治者,白令却坚定不移前后完成了两次极其艰难的航行。

1728年,远征的队伍到达亚洲的最东端;1735年,白令再次奉令来到鄂霍次克海;1740年,他建立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741年他从这里向美洲进发。在这一次航行中,他在北极地区发现了几个岛屿,绘制了勘察加半岛的海图,并且顺利地通过了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之间的航道,这就是现在的白令海峡。

由于他的发现,使得俄国对阿拉斯加的领土要求得到了承认。当然,为此也付出沉重的代价。1741年,一场风暴将他指挥的两条船分开了,更为不幸的是,此时的白令重病缠身,无法指挥他的船了。他们漂泊到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这个岛后来被命名为白令岛。

在那里,白令和他船上的其他28名水手病死了。船员们将他的尸体绑在厚厚的木板上,并盖上松软的沙土,然后推入海中,让他慢慢地沉没。他船上剩下的77名水手中的46人后来回到了他们出发的港口。今天,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这个为俄国作了36年探险航海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

南极大陆

“谁最早发现了南极大陆?”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像挥险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那样获得举世一致的公认,围绕最早发现南极大陆的荣誉的笔墨官司,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回顾近一百多年来的南极探险史,下面将提到的许多勇敢的探险家的名字是当之无愧地载入史册的,他们的功绩以及对南极事业的贡献,都得到了举世的公认。

1772年12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率领两艘独桅帆船“决心”号和“冒险”号从南非出发,吹响了人类探索南极大陆的第一声号角。

库克从1768年到1779年3次探索南极大陆,最南到达南纬71度的边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行到地球最南端的记录,不过,终因冰山阻挠而无法前进。在南极洲虽然没有留下以库克命名的地名,但他此前穿过的新西兰南岛与北岛间的海峡和太平洋中的一处群岛已被命名为库克海峡和库克群岛。

1819年2月19日,英国的海豹捕猎者威廉·史密斯船长驾驶的威廉斯号方帆双桅船发现了南设得兰群岛上的利文斯顿岛,随即宣布该岛为英国所有。英国海军部又派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同史密斯继续寻找新的陆地,于1820年1月31日登上乔治王岛和克拉伦斯岛,宣布了英国的所有权。南设得兰群岛自然得名于英国的设得兰群岛,而该群岛与南极半岛之间的海峡又被命名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1819年7月16日,俄国的探险家法捷依·法捷耶维奇·别林斯高晋率领南极探险队乘900吨的“东方”号和500吨的“和平”号离开喀琅施塔得港驶向南极,先后四次穿越南极圈,到达南纬69度23秒,于1821年1月22日和28日发现了两个岛屿,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南极圈内发现陆地,考察队将之分别命名为彼得一世岛和亚历山大一世岛,并在地图上沿用至今。而南极半岛西侧这两岛之间的海域也因他的首先到达而被命名为别林斯高晋海。

同年12月6日,美国海豹捕猎者纳撒尼尔·帕尔默船长率单桅帆船“英雄”号发现了南奥克尼群岛,今天地图上南极半岛的南部也因此出现了一块帕尔默地。

英国的詹姆斯·威德尔于1823~1824年间发现了南极洲第一个海,此海因此被称为威德尔海。

南极大陆经过各国航海家的艰苦探索,它的存在已经不存在任何疑问了,剩下来的就是深入南极大陆的腹地。于是,一场争夺最先登上南极,到达南极点的角逐,激励着许多雄心勃勃的探险家……

厄尔尼诺

在全球性的气候异常中,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引起科学家和全人类的普遍关注,这就是厄尔尼诺。这种现象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对它的发现和记载仅是19世纪初才开始的事情。厄尔尼诺在气象学中使用起源于南美的秘鲁以及智利沿海海域。100多年前,这些地区的人注意到:每年从圣诞节起至第二年的3月份都会出现一种异常现象,其表现是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升高,雨量增加,海面上很多鱼都死了,吃鱼的鸟也死了,地区气温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3月份以后,暖流消失,水温逐渐变冷。当地渔民就将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这是圣婴的意思,即圣诞节时诞生的男孩。

我们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数年发生一次的海水增温现象向西扩展、整个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厄尔尼诺发生时总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由于海水温度升高,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量海洋生物因此死亡。在海岸带,原来炎热的地区温度骤降,原来寒冷的地区温度骤升;多雨地区发生罕见的旱灾,而干旱地区则连日暴雨。它会使整个热带地区的厄尔尼诺带来的水灾将道路冲断风向和洋流发生改变,犹如产生了一股魔鬼般的搅动,从而引起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变异,导致旱涝灾害猛增,暴风雪肆虐,酷热难挡等。

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厄尔尼诺是区域性问题,它主要影响太平洋东部的南美沿海地区和太平洋中部的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气象卫星的观测发现,厄尔尼诺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由于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升高1度,就会使海水上空的大气温度升高6度,造成大气环流异常,严重地影响世界各地的气候。

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人们认为这种现象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不仅如此,随周期缩短而来的是厄尔尼诺现象滞留时间的延长。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频频发生与地球温暖化有关,其变化的迹象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并不仅仅是天灾。

尽管关于厄尔尼诺发生的原因在科学界尚无定论,但是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人们对它的预测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大胆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大陆漂移学说

早在1620年的时候,英国哲学家培根就在地图上观察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遗憾的是,他只是将自己关于两块大陆的想法说了出来,而没有试图去寻找证据,来证实两岸曾经是相连的。

在培根之后将近30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一个科学家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大洋两岸的陆地竟可以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最终,历史将荣誉授予了一位德国人。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凸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凸出部分与之对应。他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从前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没有大西洋,它们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第二年,魏格纳开始搜集资料,通过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结构、古生物等的相似性来验证自己的设想。他考察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结果令人振奋: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遥相呼应,暗示了北美洲与欧洲以前曾经“亲密接触”;美国阿巴拉契亚山的褶皱带,其东北端没入大西洋,延至对岸,在英国西部和中欧一带复又出现;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区可以与巴西的古老岩石区相衔接,而且二者间的岩石结构、构造也彼此吻合;与非洲南端的开普勒山脉的地层相对应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脉中的岩石。

随后,魏格纳又考察了大量岩石中的化石、古代冰川的遗迹、珊瑚礁等古气候标志,所有这些都支持他的想法。有了充分的证据,1915年,魏格纳审慎地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海陆的起源》呈现给世人。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在2亿5千万年前,目前分成各个洲的古代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并且是惟一的,它称为泛大陆,那时还没有大洋。以后,完整的泛大陆开始四分五裂,分裂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7大洲。

安赫尔瀑布

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大陆的北部,山多河多,1000多条河流穿山过岭,跌宕起伏,山高水急,惊涛拍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过去,只有当地的印第安人知道这个瀑布的位置,并为它取名为出龙。直至1937年,它才为美国飞行员吉米·安赫尔所发现。关于安赫尔瀑布这个名字的来历,流传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某一天,在巴拿马的一家酒店里,一个美国探险家有声有色地向美国飞行员安赫尔讲着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在一片无人知晓的茂密茫茫的丛林中,有着一条溪流,那潺潺的流水冲积着耀眼的金子。因此,这个探险家请求安赫尔用飞机带他到那条溪流去,安赫尔欣然同意了。探险家付给安赫尔5000美元,作为酬金,并叮嘱他保证不将这条溪流的位置告诉任何人。

接着,探险家和安赫尔乘飞壮观的安赫尔瀑布机来到了委内瑞拉,降落在这条溪流的旁边。探险家捞了45千克金子,在巴拿马卖了2ᥪ7万美元,然后回到了美国。探险家死后不久,为了寻找黄金,安赫尔不顾曾经的保证,于1935年,独自驾着飞机飞越了委内瑞拉高地寻找那条溪流。当飞越德弗尔山时,他发现了一些瀑布。两年后,吉米·安赫尔又驾着飞机飞了回来,作了一次更接近瀑布的观察,但他的飞机不幸坠毁,陷入了一片沼泽地。他和他的同伴花了11天时间奋力穿过热带丛林到达瀑布处。吉米·安赫尔没有找到黄金,却发现了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这次探险,就将他误打误撞发现的瀑布命名为安赫尔瀑布。

安赫尔瀑布是一个宽约150米的多级瀑布。第一级由山顶直泻至一结晶岩平台,落差807米;接着又下跌172米,落在山脚下丘伦河谷地一个宽152米的大水池内。安赫尔瀑布全程下跌的落差为979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

今天,安赫尔瀑布早已驰名世界。然而,此处无陆路可通,能够有机会亲眼目睹其“芳姿”的人还是为数寥寥。层层茂密的原始森林遮蔽了游人的视线,只有租乘飞机,才可能从舷窗上极为难得地一睹它神秘的雄姿。

医学大发现

中草药

中草药的发现相当早,在古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神农氏是一位勤劳勇敢、聪明善良的人,他见到人们被疾病和伤痛折磨着,心中很是不安,便下定决心去寻找可以治病救命的药物。

他顶烈日、冒酷暑在山野之间采集各种草木的花、实、根、叶,细心的观察形状,仔细的品尝味道,并体会服食之后的感受。这些药物,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辣;吃下去以后,有的使人寒冷,有的令人燥热,有的清凉爽口,有的温润滋养;有的能止痛,有的能消肿,有的使人呕吐、腹泻,也有的让人精力倍增,甚至还有的具有强烈的毒性,服食之后,痛苦难忍。即使是经常会遇到可怕的毒性草药,甚至威胁生命,神农氏依然抱着为民除病的信念,没有一刻耽搁采摘、服食、品尝和记录。

终于有一天,他掌握了几百种草药的性味和功用,把它们带给了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从此,人类的生命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护。为了纪念他,旧时的药铺里,常挂着一幅画像,那是一个农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手执草药的人,他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向我们昭示了中草药发现的艰辛历程。尽管中草药的发现不能归功劳于具体的某个人,那却是神农氏遍尝百草劳动人民实践的真实写照。中草药的发现过程其实是建立在人类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的。

我国是世界中药材应用最广泛、药源最丰富的国家。早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得以接触并了解某些植物或动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产物的治病效果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并加以利用。经过无数次零星的、分散的,但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身受,人们逐步创造并积累起一些用药上的丰富的经验,人们创造性地赋予了天然物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苦、甘、辛、咸)和物间关系的独特理论,并创立了中药学,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药物品种逐步增加,之后,人们又发现几味药合用效果更好而形成复方制剂。就这样,中草药的应用在累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渐渐发展起来。

解剖学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解剖人体在当时是被当作违法的行为加以禁止,因此,解剖学和医学以及其他科学一样,都受到了限制未能得到发展。

在16世纪以前,盖仑(130~201)所著的《医经》是西欧医学的权威巨著,它也是西方最早的、较完整的解剖学论著。盖仑许多有关人体的概念是建立在动物解剖基础上的,由于宗教的干预、禁锢,自盖仑之后几乎没人再研究动物的内部结构,医生们都只是接受盖仑所观察的结果。这一现状一直持续到16世纪,人们开始怀疑盖仑有关人体的概念。

安德烈·维萨里是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和外科学教授。在儿童时代,他就解剖过死的小鼠和小鸟,看看它们的内部究竟有些什么。后来,他在帕多瓦大学解剖过人体。维萨里在实践中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经验,他指出盖仑解剖学中的错误,并决心改变这种现象,纠正盖仑解剖学中的错误观点。

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结构》一书,全书共七册,书中系统完善地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说明了神经是怎样和肌肉相连,骨头又如何接受营养以及大脑的复杂结构,它冲破了以盖仑为代表的旧权威们臆测的解剖学理论,以大量、丰富的解剖实践资料对人体的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描述。这部著作的出版,澄清了盖仑学派的种种错误,使解剖学步入了正轨。

很快,所有以前的有关书籍都成为过时的东西了。到了16世纪末,维萨里有关解剖学的观点渐渐地被其他医生所接受,医学新发展的道路由此渐渐开辟出来。

继维萨里以后,17世纪哈维利用动物实验证明了

血液循环

的原理,首先提出了心脏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为生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展开了序幕,使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划分出去。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观察了动植物的细胞,从而创建了组织学。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推动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发展。意大利神经解剖学家高尔基对神经系组织构造的仔细研究奠定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卡哈尔的研究,更把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引向深入。19世纪以来,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全盛时期。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规律,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最终才得到阐明的。

2~16世纪间,欧洲医学界对心脏与血管联系的认识一直尊崇的是古罗马医生盖仑创立的血液运动理论。

16世纪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在自己的解剖实验中发现盖仑关于左心室与右心室相通的观点是错误的。维萨里因大胆挑战医学圣经而惨遭教会迫害。

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进入肺,再由肺静脉返回左心室,这一发现称为肺循环。塞尔维特已接近发现血液循环,但还没等他把研究继续下去,他就因触犯当时被教会奉为权威的盖仑学说而被教会判处火刑,活活烧死。所幸的是,塞尔维特关于血液循环的观点却被英国医学家哈维继承和发展了。

哈维从事解剖学研究多年,他曾对40余种动物进行了活体心脏解剖、结扎、灌注等实验,同时还做了大量的人体尸体解剖。他积累了很多观察和实验记录的材料,并开始怀疑盖仑的血液运动理论。

在深入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后,哈维发现心脏左右两边各分为两个腔,上下腔之间有一个瓣膜相隔,它只允许上腔的血液流到下腔,而不允许倒流。哈维接着研究静脉与动脉的区别,他发现动脉壁较厚,有收缩和扩张功能;而静脉壁较薄,里面的瓣膜使血液只能单向流向心脏。结合心脏结构,这意味着生物体内的血液是单向流动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