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09:07:2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文忠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试读:

前言

2012年,我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TJYY12-13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深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是一个严峻问题,更有甚者,农村劳动力几乎完全“断层”的现象更是考验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此外,由于我的工作单位为天津城建大学,所以,我几乎每年都要多次接触到建筑施工项目,对处于基层一线的农民工的就业状态深有感触。由此,促使自己进一步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多方向流动以及就业状况。2013年,我主持了天津市政府2013年市政府重点调研咨询课题“天津市农村科技型企业发展研究”(ZFZX2013-31)、天津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稳固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型城镇工业园建设发展问题研究”(TJYY13-054),以及指导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天津市农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立和运营”(201310792016)等课题。针对农村城镇化区域对于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如何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和融合,如何进一步发展多形式的生产经营组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触。进而有了本书中对农民工内涵的进一步分类,以及如何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去研究农民工就业流动、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新思路。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作为中国劳动力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农民工群体,其就业过程其实就是劳动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过程。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群体,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为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为此,既要注重农民工就业数量的扩大,在城市、乡镇和农村搭建多形态、多层次的就业平台,以市场化机制促使农民工合理就业转移,又要注重农民工个体的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使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同时要注重就业质量的提升,即实现体面劳动。就业能力是反失业和边缘化的主要工具。要维系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的稳定,就必须高度关注劳动者(尤其是目前在就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包括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我国城镇化重要标志之一的农民市民化,一般要经历由农民转变为流动就业农民工,再由流动就业农民工转变为新市民这两个阶段。其中,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是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增强市民化意愿的基础。农民工的流动与就业受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就业问题涉及的学科较多,涵盖的范围较广。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是在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和研究农民工流动与就业的规律与特点。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指导下,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就业流动、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三个方面展开,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具有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本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研究”(13YJA630046)的主要研究成果,其研究过程及本书的出版均得到该项目基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是课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由李文忠统筹完成,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分工合作,尤其是成员任海峰在繁忙的日常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在理论研究、实践调研、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生郭航、卢瑞和郭昕霞进行了文稿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研究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作者天津城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3月1 概述

本章就研究的目标、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及应用价值、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研究的重点及方法予以阐述。1.1 研究目标

在现有的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依据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在对农民工及其农民工就业内涵开展深入研究基础上,对农民工的就业转移、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展开研究,建立农民工就业转移、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特征以及水平测度,探究农民工就业转移、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机理,提出促进农民工合理的就业转移、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建议和策略。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就业转移的多样性是在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对其开展一定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农民工流动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引导作用。

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是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基础目前还比较薄弱。通过对就业问题中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有关概念的深入解读,从基本概念、指标体系、方法模型、影响机理等入手建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分析理论框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提高的策略与政策建议,整体上构建一套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奠定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理论研究基础,为国内同行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推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细化,进而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劳动经济学就业理论体系。1.2.2 研究的应用价值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农民工这一劳动力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其就业流动方向和强度的变化,对于产业的平衡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就业质量和能力在农民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民转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农民获得就业机会,转移到非农产业;第二步,通过干中学和职业培训,农民获得大工业所需的技能,并跟随产业一同升级;第三步,在城镇安居乐业,实现中产化,在思想、价值、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被工业社会市民化。农民转型的时空主要包括从简单劳动力过渡到人力资本;从传统小农和手工业生产转到大工业精细分工的体系当中;从分散的村落迁移到城镇定居。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其中农民自身的变化是核心。除了从物质技术的角度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变动,更为重要的是从简单劳动力到人力资本,再到生产出极富创造性的工业社会的文明人的蜕变。

农民工是农民工家庭主要劳动成员,其现有的非农就业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民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对其市民化后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心理预期,而这种心理预期又对其市民化的意愿和市民化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化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对农民工现有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进行研究,评价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水平,探讨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其就业现状并发现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水平。

对农民工开展分行业(如建筑业、服务业等)的就业质量研究,有利于国家针对某些具体行业制定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管理。同时,在目前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下,农民工有可能(或已经)进入的行业集中,从客观上更加利于采取更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施。

从普遍意义上讲,针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研究,有助于社会和企业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有利于员工提升就业能力并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3.1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为:从宏观层面开展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研究;从微观层面(以农民工个体角度)开展就业能力研究;从微观层面(以农民工个体角度)和宏观层面(以农民工就业集中的行业角度)开展就业质量研究。

为实现研究目标,主要实施以下研究工作。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目标、研究价值、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予以解释。

第二部分,基于城镇化背景,从宏观上描述和解析与农民工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工流动、农民工就业有关的统计学指标。以社会流动人口理论为基础,探讨农民就地转移、进城就业、返乡回流这三种主要就业流动方式的动因。对如何促进就业流动的农民实现身份的转变(一是在城镇继续发展,逐渐实现市民化;二是在乡村发展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做出研究。

第三部分,在开展就业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农民工就业能力指标的研究成果,构建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指标体系,在一定数量样本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影响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部分,在开展就业质量内容和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借鉴现有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构建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在一定数量样本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采用分行业的比较研究。针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稳定性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本次研究的结论部分。从制度顶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国家相关农民工就业政策的梳理,提出促进农民工合理就业流动、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建议。1.3.2 研究创新点

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多视角系统研究农民工就业流动问题 在对农民工概念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放在农民工就业流动分类的背景下开展具体研究。(2)针对特定行业的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从可查询的文献看,就业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众多方面。按照个体就业程序,可以分为就业前提研究、就业岗位有关研究与就业满意度有关研究;按照就业影响因素涉及主体,可以分为包括国家(或地区)经济数据、各项相关制度等的宏观因素以及包括岗位特点、工作满意度等的微观因素两个方面;按照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主观感觉和客观实际两个方面;按照特定研究人群,可以分为大学生、新生代农民、青年、弱势群体等。不同学者对于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所包含的指标范围界定不同,另外,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人群(大学生对象除外)的研究比较零散。因此,厘清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边界,在城镇化的视角下,结合农民工已就业岗位的现状和特点,采用宏微观协调、主客观结合方法,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1.4 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1.4.1 研究重点

对农民工就业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对农民工就业流动开展分类研究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对于从宏观视角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按照农民工就业流动的进城流动、就地转移流动以及返乡回流就业开展研究。(2)建立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理论框架 由于农民工就业相关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研究将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评价的基础理论予以系统解读,构建相关研究内容的理论框架。(3)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水平测度的关键和基础。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评价不能简单套用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4)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水平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其水平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系统分析是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的实证剖析,将有助于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1.4.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及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力求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借鉴多个学科(包括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宏观上,以实证主义方法为主导作理论探讨。微观上,以社会调查与个案访谈为辅助。

研究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将农民工群体置于其所处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考察,对农民工的流动现象以及农民工分布较为集中的建筑、生产制造、服务等行业,开展深入考察。(1)文献研究法 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通过对若干相关课题实践性研究成果的总结,系统开展农民工就业理论研究。(2)访谈法 对典型的农民工样本和用工企业样本开展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3)问卷调查研究法 设计包含相关调查变量、问题的量表和问卷,依次开展预调查、实地调查。(4)统计分析研究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Excel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与影响因素有关的相关变量进行研究。(5)实证计量模型方法 主要运用TOPSIS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开展实证评价研究。2 基 本 概 念

本部分就研究中所涉及的城镇化、农民工、就业、就业流动、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等概念的内涵予以界定。2.1 城镇化“城镇化”一词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新词汇。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城镇化研究》一书中对“城镇化”的概念予以了拓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中国首次在较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按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城镇化的含义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表现为城乡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换。

二是经济城镇化。主要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形成一些跨区域的经济实体,同时经济结构上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具备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程度的表现。

三是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新的城镇景观的不断涌现、城镇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

四是生活方式城镇化。这是整个城镇化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的渗透,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向城镇的过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1)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大规模的迁移和集中,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即表现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3)非农产业向城镇的集聚。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主要经济力量,带动社会资源要素向城镇的集聚。2.2 农民工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年出版的《社会学通讯》中,张雨林最早提出“农民工”的概念,认为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为“农民工”,之后“农民工”一词被学术界广泛使用。作为法律文件中的用词,“农民工”一词首先出现在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中。该规定提出:农民工是指从农民中招收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人。

按照2006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的定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打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农民工是从农民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的概念是这一群体身份和职业的结合。“农民”表明其户籍身份,“工”表示其职业。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民工是一个“身份+契约”的称谓。由此,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边缘化群体,在他们身上具有工人职业和农民身份的悖论特征,体现了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的安排,以及向现代化转变的过渡性特色。

按照陆学艺的研究,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群:另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劳动力;另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群。

农民工与市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户籍上,农民工是农村户口,而市民则是城市户口;二是在社会权利上,市民在城市中享有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权利农民工不能充分获得;三是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农民工与农村文化联系紧密,而市民则扎根于城市文化。

农民工的身份依附在农村的土地上,但又不以农村的土地为生。农民工是在城市务工,但又没有取得城市户口的群体;是离开了农村从事非农工作,但仍然以农民身份在城市生活的劳动者。

在农民工相关数据统计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农民工的统计主要来自两个部门:一是国家统计局;二是农业部固定农村观察点。统计口径上常常将农民工区分为“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国家统计局是将本年在户籍地以外的地域就业超过1个月的农村劳动力都归为外出农民工统计范围,而农业部则以在年度内外出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作为统计对象。目前主要使用的,针对农民工规模的数据都是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主要判断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农民工社会群体实现了“代际转换”,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虽然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很多的不同,但仍旧没有完成从“职业转换”向“身份转换”的转变。

作为农民工中的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虽然被冠以“农民工”称呼,但对农业生产其实非常陌生,他们的就业和长大后的生活与城市联系紧密,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中去。相比于第一代农民工,其特征有许多积极的变化。对此,有的学者把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概括为“三高一低”。“三高一低”指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文化程度高,职业要求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高,工作耐力低。

按照《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农民”是指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工”是指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按照字、词的含义,农民工应该是自身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不是某个组织的所有者(或者股东、合伙人等),通过被雇佣获取工资的劳动者。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相关学者的各种定义,我们界定农民工定义如下。“农民工”应该是农业户籍,自身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农民工的范围依照流动的类别,划分如下。(1)进城务工的流动 进城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在城镇就地转移流动 传统农民的就地转移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进入当地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就业企业,属于被雇佣者,为农民工范畴;二是自我雇佣,进入新的农民职业或角色。例如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成立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自我创业等。这些均不属于农民工范畴。(3)进城后的农民工返乡回流 返乡回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工作地点和单位的变动,仍为农民工身份;二是转变身份,回归第一产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比较,信息职业农民是传统农民的“升级版”,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失业农民,拥有一定股权或者成为雇主的农民均不在农民工范畴内。

由此,农民工的范畴主要为:进城务工者、就地务工者、返乡回流后的务工者。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方向主要为:进城就业、就地流动就业、返乡就业、转变身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或者创业,实现自我就业。

从长远来看,农民工的未来从业角色分类如下。(1)自我雇佣角色 成为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者、某一组织成员(例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雇主或拥有一定的股权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角色。(2)非自我雇佣 依靠工资收入,扮演被雇佣者的角色。2.3 就业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就业”是指得到职业,参加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在社会某一职业领域通过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取得一定形式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并由此获得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的活动。

就业可以分为广义就业和狭义就业。广义就业是指通过社会一切生产要素的利用而获得相应劳动收入的活动,如资本所有者通过资本的利用而取得收入,土地所有者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而获得收入,企业家通过发挥管理和经营而获得收入的活动等等。而狭义就业则是指通过利用劳动要素而获得报酬的活动,也被称作劳动就业。本书所指的农民工就业主要指的是狭义就业。

就地直接转移和经过培训后重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农民工主动返乡,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城镇就业空缺岗位。这些均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社会经济发展。2.4 就业流动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态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呈现出双向的、职业与身份背离的“候鸟式”流动就业模式,也有学者称之为“往复式循环流动”、“钟摆运动”。在描述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时,出现了“就业流动”和“流动就业”两个概念。多位学者对农民工的“就业流动”和“流动就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就业流动方面,白南生和李靖把“就业流动”定义为,就业人员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流动,不包含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白南生的观点是从工作稳定性角度,来考察农村进城劳动力就业流动;刑春冰将“就业流动”的概念界定为“劳动者在不同的工作单位间转移”,即“工作变换”。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主要表现为企业间流动和城市间流动两种形式,并分为四种就业流动类型。将农民工的就业流动区分为同一城市内部的流动和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两种。

流动就业指城乡劳动者到户口所在地以外就业。就业概念本身蕴含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在工作本质上属于工人,但是在身份上是农民,且在农村有土地。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表现出“候鸟性”流动性。在地域上的非正规部门,短暂性,障碍较小的流动。在追求收入最大化的驱动下,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从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行业。所以,流动性就业是农民工就业的本质属性。罗荔芊将流动就业界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季节、经济周期、乃至政策周期的变化而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各种职业之间的频繁变换的、摆动不定式的就业状态。流动就业是指工作单位、工作地点相对不固定,跨地域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获取报酬的就业形式的总称。高芸将农民工流动就业定义为农民离开居住地、以就业增收为目的外出就业(务工)的行为,异地就业(务工)行为。农民工流动就业有别于劳动力转移和迁移,劳动力迁移多与户籍制度相关,农民工流动就业行为是反复但不一定最终实现迁移,农民工的户籍仍在农村,就业(务工)的地点在城镇。

从多数学者的不同观点看,“就业流动”与“流动就业”概念的内涵没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和与相关人员的探讨,研究中使用“就业流动”一词,用来描述农民工跨企业、跨区域、跨产业的不同的变动。

由此,就业流动是指从一个岗位到另外一个岗位的转移,可以跨区域、跨产业。就业流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与农民工之间的转换问题;二是在农民工自身中的就业岗位转移。相关内容界定如图2.1所示。图2.1 农民工就业流动示意图

自愿或被迫留守到农村务农的都属于农民,而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身份变为农民工。

农民创业实现了自我就业(自我雇佣),农民工就业实现了被雇佣关系。

农民务农属于自我就业的范畴。新型职业农民(原从事第二、三产业,后回归农村)是原来农村老一代农民的升级,其自愿从事农业,属于自我就业的范畴。

农民工在城市的岗位转移包括底层人员和中高层人员。底层人员和中高层人员依然属于被雇佣;创业人员则属于自我就业。

综上所述,自我就业包括:创业人员(原农村进城农民),务农人员和部分新型职业农民;被雇佣包括:底层人员和中高层人员,部分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以上的分析研究,将就业流动具体界定为:跨区域流动(农民由乡镇到城市务工;农民工由城市返乡回流就业)和跨产业流动(农民就地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农民离乡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农民工回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就业流动的具体内容涉及农民工进城的研究、农民工返乡回流研究、农民工就地转移等相关研究。2.5 就业能力

对于“就业能力”的概念,首先是基于“二分就业能力”开始发展,即可雇用(能够而且愿意工作)者和不可雇用(不能工作和需要救助)的人。20世纪中后期开始,这一概念在西方开始被广泛探讨和使用。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就业能力内涵的统一解释,其具体演进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1.社会矫治性就业能力

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就业能力被理解为个人获得雇佣的潜能。个人获得雇佣能力主要用于描述弱势群体与其他正规就业人群的距离,分析社会性、身体性和智力性弱势人群工作能力与劳动力市场要求之间的差距。与此概念相呼应的是,佛德赛界定“人力政策就业能力”的概念,即政府优先考虑的事务是收集关于个人潜能的信息并使之激活,此举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美国社会的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拓宽了社会矫正性就业能力概念仅聚焦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讨论,强调政府在促进弱势群体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方面进行政策干预的必要性。

2.劳动力市场绩效就业能力

从20世纪70年代起,概念内涵拓展至基本职业技能,包括关于对个人发展前景和劳动力市场处境以及由Orr提出的总体就业形势的知晓判断力。这一时期就业能力的概念聚焦于政策干预所取得的劳动力市场绩效,以受雇佣天数、工作小时数和收入等作为个体参与就业能力培养项目的劳动力市场绩效评价标准。

3.自主性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业能力关注点转向了组织(公司)层面。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北美和欧洲的人力资源开发文献中。在这一时期,集态度、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应对各种快速变化要求的就业能力被认为是决定雇员劳动力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就业能力被认为是组织内部获得员工功能灵活性的关键,是有竞争力的劳动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业能力不再是作为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具,而是优化公司内部员工配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这一概念内涵得到个体和组织的广泛接受,即成功的职业发展要求个体具有可转移的技能和在工作间流动的灵活性。

4.互动性就业能力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它在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同时,承认个体就业能力与他人的就业能力、机会及劳动力市场制度和管理规则有关。奥特尼认为就业能力由下述四个要素构成,即个体素质、职业专长、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政府和雇主的培训政策。它们均影响个体劳动力市场活力状态,因而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维持责任应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个体共同分担。盖瑞尔将在各种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愿望、能力及实现条件等广义的就业能力称为“互动”能力。其核心主张是所有劳动力市场参与者都应被调动起来,并找到个体与集体责任的平衡。

5.作为就业保障替代的就业能力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将就业能力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工具之一。然而,与20世纪60~70年代相比,关注群体有所改变。就业能力的概念不再被认为只针对失业和弱势人群,而是包括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多数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就业保障的一个替代,研究文献日益聚焦于个体在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保持就业的能力,个体而不是政府组织和雇主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在新心理契约理论框架下,雇员被预期对他们自己的职业负责。作为回报,雇员期待雇主提供拓展他们就业能力的必要支持。

6.基于胜任力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能力概念模型

第一,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概念模型。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也促使企业逐渐意识到向“另外性”企业转变的重要性。随后,这一系列的发展推动了工作结构的变革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变化。继而,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员工类型和工作技能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具备丰富的职业专长和就业能力的雇员,才能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持续前进和赢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罗斯韦尔和林霍尔姆认为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概念有效地将个人能力与组织核心能力结合起来。因此,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概念是具有战略性的、可沟通的、动态的、发展的、可就业的以及能够提升绩效的。阿赛和奥斯将胜任力定义为:一组可被观察到的绩效维度,包括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以及与高绩效相关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力优势的团队和组织能力。因此,结合富盖特的定义,将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定义为:通过胜任力的最优利用,持续成就、获得和创造工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基于胜任力的就业能力概念强调动态性、持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突出了实效性的特点及个人所需,为企业所想。

第二,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能力概念模型。盖瑞尔等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就业能力是个体与劳动力市场中其他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亚当斯等指出了单纯以供给方为主导的就业能力概念否认了雇主态度、合同内容以及工作条件(如晋升模式、工资和工作地点等)等对工作搜寻者行为和结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环境因素等被加入到就业能力概念中来,如:希拉杰和波拉特的研究。

透过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趋势来看,就业能力概念是一个混合体,既与个人工作能力相联系,同时也与劳动力市场状况有关,甚至与企业雇主的要求相联系。

有关就业能力的定义,不同的研究主体给出了不同的界定。

1. 国外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2000年国际劳工大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英国工业联盟(CBI)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拥有能够满足雇主和顾客不断变化需要的特征和胜任力”。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认为,就业能力“不仅是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企业中取得进步而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2.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比较全面。一方面,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向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另一方面,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对工作任务和环境变化的预料和反应。英国学者希拉吉和波拉德认为: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个人特征,而且还包括展现这些特征,是自信地在劳动力市场内流动,通过可持续就业实现潜能的能力。对个体来说,就业能力依赖于他们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他们动用这些宝贵的财富的方式,呈现它们给雇主的方式,和他们寻找工作时的背景。

另外,从“供和需”、“内与外”、“绝对与相对”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具体表现在:第一,将就业能力直接分为供给要素和需求要素。第二,劳动者就业能力可以区分为内部(在现有企业保持被雇佣的意愿和能力)和外部(转换到另外一个企业的相似或不同工作的能力和意愿)两种就业能力。第三,就业能力具有双重性:绝对性(员工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完成工作)和相对性(依赖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第四,在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制度因素)的促进下,就业能力被定义为,劳动者保持对劳动力市场吸引力的技能及意愿(供给因素),使其能够对目标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需求因素)的能力。就业能力的概念得到了一系列更广义的因素补充,如:个体因素(就业能力技能和特征、人口统计学特点、健康、工作搜寻、适应性和移动性),个人环境(家庭环境、工作文化、资源的获取),外部因素(需求因素、提供支持的因素)。

3. 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研究的视角更多围绕大学生就业展开。《现代劳动关系词典》对就业能力的解释为:“就业能力是要求就业的人自身的素质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相适应的程度。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包括身体素质、思想品质和文化科技素质三个方面。”

4. 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

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已经突破了研究初期的概念界定,其关注的领域逐渐从就业者态度发展到个体在职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融合了包括态度、能力和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研究参考盖瑞尔、富盖特等和罗斯韦尔等的相关界定,强调从客观的广义视角来考察,把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能力的供需问题作为线索,将就业能力界定为“就业特有的、嵌入于个体就业适应性中的多维度要素集合与建构,它直接影响个体就业获得、维持和转换”。并将就业能力划分为两个部分:初级就业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就业岗位的能力)和高级就业能力(在工作中获得职位、薪酬晋升等进步,并能顺利应对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各种变化的能力)。2.6 就业质量

在《辞海》中质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教学质量、服务质量、提高质量等;二是指量度物体惯性大小和引力作用强弱的物理量。就业质量中的“质量”当属前者。

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它包括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两个方面。有多少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相应的收入,这反映的是就业的数量;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好坏,如工作环境如何、工作的稳定性如何等,以及取得报酬的高低,这些体现的就是就业质量。所以,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

就业质量是继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概念后,国外学者和国际组织关注的一个新领域。国际劳工组织把“体面劳动”界定为: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这种定义内容作为就业质量的概念得到较为广泛引用。

人们在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层面使用就业质量这一概念。从个体劳动者的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了一切与劳动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如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均应包含其中。而当谈到某个范围,如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就业质量时,指的就是该范围内劳动者整体的工作状况的优劣程度,是从宏观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它一般用于反映该范围内劳动者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如用社会保险参保率、劳动合同签约率、平均工资等来表示。

我国学术界对就业质量给出了较为深入的定义。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概念是由李军峰、刘素华等提出的。李军峰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刘素华将就业质量界定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综合来看,就业质量的界定是基于体面劳动思想,有机结合就业、质量定义的内涵而来。

按照陈海秋在《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与“体面就业”》中的定义,农民工就业质量是指,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农民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优劣程度的总和,也就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和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

就业质量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宏微观相结合的概念。从微观层面上讲,就业质量是指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就业者就业状况的客观表现。从宏观层面上讲,它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微观层面上的就业质量概念。2.7 就业政策

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国家政策可以分为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两大部分。劳工政策总体来看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劳工政策是针对劳动者而设立的社会政策。作为劳工政策的一部分,就业政策的直接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二是解决新生劳动力的初次就业问题。就业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直接解决新生劳动力初次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之外,对社会经济、政治也发挥着强大的调控作用。

就业政策是国家社会政策中的劳工政策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保障其就业权而制定的政策。为了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的目标,国家一般针对不同的群体,实施不同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范围,狭义的就业政策是指针对劳动者就业前阶段制定的所有促进就业的内容;广义的就业政策包括就业前后的所有内容,除了针对劳动者就业前阶段制定的所有促进就业的内容,还包括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在职培训等。2.8 社会保障

根据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司对“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是指社会通过一系列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可以用来抵御因工伤、疾病、失业、生育、养老等原因造成收入的丧失或锐减,而引起社会和经济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等补贴。现阶段,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不同,国际上在对社会保障所涵盖的内容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提出“社会保障”一词。社会保障是一个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总概念。

研究将社会保障界定为: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由于疾病、伤残、年迈、死亡、失业、生育及发生其他灾难而导致生存出现困难的农民工个体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来保证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的总称。本章参考文献

[1] 陆学艺,龚维彬.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村·农业·农民,2006(09):38-39.

[2] 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5):94.

[3] 赵忠.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经济学(季刊),2004(02):517-536.

[4] 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李培林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6-133.

[5] 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管理世界,2008(7):70-76.

[6] 邢春冰.换工作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的影响.南方经济,2008(11):70-80.

[7] 姚俊.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研究——基于江苏制造业调查的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11(05):88-92.

[8] 谢勇.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工资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人口与发展,2009(4):32-36.

[9] 尹宝田,王晓冬.职业指导要向流动就业者延伸.中国就业,2003(6):39-40.

[10] 侯晋封.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9.

[11] 罗荔芊.中国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方式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12] 白莉.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广州:广州大学,2012.

[13] 高芸.中国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4] 张培.农民工反复流动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13.

[15] Beveridge, William Henry. Unemployment: A problem of industry.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09.

[16] Feintuch, Alfred.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and attitudes of “difficult to place” persons.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55,392.

[17] Orr D B(Ed.).New directions in employability.New York:Praeger,1973.

[18] Outin, Jean-Luc. Track occupation and labor flow: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employment, labor society,1990,32(4):469-489.

[19] Gazier B.Employability:The complexity of a policy notion//Patricia Weinert M.Baukens, P.Bollerot et.al. Employ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3-24.

[20] Rothwell W J,Lindholm J E.Competency identification,model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US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9,3:90-105.

[21] Athey T R,Orth M S.Emerging competency methods for the future.Human.Resource Management,1999,38:215-226.

[22] Fugate M,Kinicki A J,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construct,its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23] Gazier B.Employability:the complexity of a policy notion//Patricia Weinert,M Baukens, P. Bollerot,Employability:From theory to practice,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3-24.

[24] Hillage J,Pollard 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London: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Studies,1998.

[25] Gazier B.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B.Gazier(Ed.) Employability-Concepts and Policies. Berlin: European Employment Observatory,1998,216:298-315.

[26] 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06):1-7.

[27] 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07):29-31.3 农民工群体特征研究

本部分基于城镇化背景,从宏观上观察农民工群体就业特征以及农民工群体流动特征,对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趋势作出预测。3.1 农民工群体就业特征3.1.1 农民工总量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和正在作出重大贡献。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民工是城镇化的生力军和人才资源,农民工就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维稳器和助推器。农民工就业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城镇化发展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如表3.1所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2013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2013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比2013年增加290万人,增长2.8%。表3.1 农民工总量数据表  单位:万人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3.1.2 农民工培训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工较低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与社会越来越脱节,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重要举措。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7%,比2012年提高1.9%。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例均有提高,如表3.2所示。表3.2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3.1.3 农民工就业

农村劳动力流动给社会经济带来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1)按行业来看农民工的就业人数构成。2013年,第二产业方面,35%的农民工从事制造业,23.5%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第三产业方面,29.1%的农民工从事主要服务业,12.4%的农民工从事其他行业。如表3.3所示。(2)按地区来看各行业农民工就业构成。2013年,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部地区就业从事建筑业与制造业并重,在西部地区就业以从事建筑业为主。分行业数据如表3.4所示。(3)按就业方式来看各行业农民工就业构成。农民工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的行业分布比例差异较大。如表3.5所示,2013年农民工受雇就业的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占35.8%和建筑业占25.6%较为显著。在农民工自营就业的行业分布中,以批发和零售业占3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5.1%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3.1%为主。表3.3 2013年分行业的农民工结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3.4 2013年分地区分行业的农民工结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3.5 2013年依就业方式和行业划分的农民工结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3.1.4 农民工性别与年龄

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轻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如表3.6所示,从年龄段看,2012年,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表3.6 农民工年龄构成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3.1.5 农民工受教育水平

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农民工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本地农民工,本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又明显高于非农民工。与2011年相比,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增加2.4%,明显高于其他组农民工,见表3.7所示。表3.7 2012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构成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3.1.6 农民工收入情况(1)宏观水平上农民工收入情况 宏观水平上农民工收入情况见图3.1所示。图3.1 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和增长率 单位:元,%(2)不同区域农民工收入情况 农民工收入增速回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趋同。如表3.8所示,截至2012年年末,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2011年提高241元,增长11.8%,但增加额比2011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回落9.4%。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86元,比2011年增加233元,增长11.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57元,比2011年增加251元,增长12.5%;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26元,比2011年增加236元,增长11.8%。另外,在境外就业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5550元,见表3.8所示。表3.8 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务工的月收入水平  单位:元/人

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农民工的就业地区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另有0.3%的农民工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从业)在东部地区务工收入结余少。扣除生活成本,农民工每人月均收入结余1557元。而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的收入结余分别是1518元和1344元,都低于在本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平均结余。中部地区农民工在中部、西部地区务工比在东部地区务工多获得64元和130元;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中部、西部地区务工比在东部地区务工多获得228元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