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发展历程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16:32:08

点击下载

作者:赵会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亚国家发展历程研究

中亚国家发展历程研究试读:

前言

本书所述“中亚”指的是狭义的中亚,即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实际上,中亚的称谓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国家看来有着不同的含义,反映出这些国家各自的主张和利益偏好。

新独立的中亚五国倾向于把自己所在的地区称作中亚,俄文为“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中央亚细亚”)。俄文“Центральная”指的是“中心”或“中央”。该称谓于1992年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率先提出,旨在强调中亚国家的共性,不断推动中亚地区的一体化。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倡议很快得到中亚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并被普遍采用。中亚国家承认彼此之间在地理、历史、文化等很多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过,它们也注重强调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就目前来看,中亚国家对于中亚的认同程度与欧洲国家对于欧洲的认同程度相比还差得很远。中亚国家并非始终使用“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的概念,它们偶尔也使用另一种说法“Средняя Азия”。俄文“Средняя”指的是“中间”或“中部”,“Средняя Азия”翻译过来就是“中部亚细亚”。例如,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曾使用“Средняя Азия и Казахстан”(即“中部亚细亚与哈萨克斯坦”),目的是向外界表明哈萨克斯坦的独特性。“Средняя Азия и Казахстан”是苏联中央政府对于中亚地区五个加盟共和国的称谓,因而是个历史概念。苏联时期关于“Средняя Азия”权威的解释是:“苏联亚洲的一部分,西起里海,东到中苏边界,北起咸海—额尔齐斯分水线,南达苏联同伊朗和阿[1]富汗边界。”今天我们在俄罗斯学者的文章中还经常可以看到用“Средняя Азия”来指中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名言——“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2015年10月,普京总统在瓦尔代年会上表示“苏联解体首先是人道悲剧。2500万俄罗斯人流落异国他[2]乡!俄罗斯民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分离民族!”俄罗斯人对于帝国历史的留恋是他人很难体会的。普京总统提出建立欧亚联盟的战略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而中亚国家对于中亚概念的偏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们对于苏联历史的态度。它们对于独立、主权和平等的珍视从这里也能窥见一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地理和文化角度阐释中亚的概念,认为“中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3]巴基斯坦以及苏联诸中亚共和国境内的各个地区”。

美国偏好把中亚与除俄罗斯和中国以外的其他邻近地域和国家联系起来,最初推动中亚国家与土耳其靠近,失败后又推出“大中亚”的概念,把中亚五国与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伊朗北部,俄罗斯的南部以及中国的新疆放在一起。美国后来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与“大中亚”计划一脉相承,反映出美国的地缘政治意图。二者的目的都是在地缘政治上把阿富汗作为中心,把中亚与南亚等地区联系起来,促进中亚国家与南亚国家的一体化,逐渐淡化中亚与俄罗斯、中国的联系。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使用中亚“大博弈”的概念以及极力渲染中俄在中亚的竞争也与此有关。

中国多使用中亚五国的概念,认可并强调中亚五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中国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关系中平等的行为主体。中国尊重中亚国家的独立,尊重中亚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坚持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事实上,支持中亚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平等不仅符合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同时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最优选项。中亚地区不是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大博弈”的概念也不适用于今天中亚的国际关系。

中亚五国是中国的邻国,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有长达3300公里的边界线。如何与邻国相处,不仅要相安无事,而且要合作共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个命题对于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中亚五国的名称里都有一个“斯坦”(出自波斯语,本义指面积较大的地区),它们又都位于中亚地区,但实际上中亚远非铁板一块,五国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中亚国家的共性与个性叠加在一起使“当代中亚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有趣。

中亚国家获得独立已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其发展呈现出波状起伏、蜿蜒上升的路线。它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中亚国家或主动或被动选择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内部因素指的是中亚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安全等内生因素,而外部因素指的是中亚国家以外影响中亚的因素,特别是大国因素。

中亚国家从独立起就面临着选择与被选择的难题。它们作为主体在与客体——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目的和需要、习惯和偏好对于围绕主体活动存在的事务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比较、利弊判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它们做出的选择常常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各种内外条件的制约。有时主动性多一些,表现为争取利益的多寡;有时被动性多一些,表现为避免损失的多寡。选择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内化外部条件的能力。资源禀赋越优越、内化能力越强的主体越能够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建立起对己有利的可能性网络,从而更有效地左右客体和掌控自身的命运。国家的内外政策选择本身与国家的决策机制有密切关系。在威权政治体系下内外政策的抉择往往取决于最高统治者一身,由个人、家族、利益集团等少数群体操控,因而未必时时事事都反映国家的利益诉求。中亚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塑造主体、改变客体及彼此关系的过程,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选择”——主观性与“被选择”——客观性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中亚国家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扩展和增强,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中亚国家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历史剧,编剧和主角都是中亚国家,只不过舞台不受中亚国家操控,剧情的演进并不总是按照剧本进行。

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采用马克思主义以及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对中亚的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安全、民族、外交等主要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梳理,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客观描述、准确概括和深入分析,总结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中国如何开展中亚外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本书也算是笔者对于过去十余年中亚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于中亚的兴趣,为他们了解中亚提供一些信息,也希望对于从事有关中亚工作的同志能有所裨益。作为学者,能够以一己绵薄之力推动中国“当代中亚学”的建设,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当然是心之所向、义不容辞。

[1] 潘志平、石岚:《新疆和中亚及有关的地理概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

[2] 盛世良:《普京纵论世界大势——瓦尔代年会侧记》,出自盛世良先生于2015年10月29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年会上的发言。

[3] A.H.丹尼、V.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芮传明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第368页。第一章中亚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书从中亚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说起,因为地理、历史和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因”,是作用于当代中亚国家发展历程这条曲线的自变量。不了解它们,就很难理解当代中亚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及中亚国家内政外交活动的动机、逻辑和特点。第一节 中亚国家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中亚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它们的发展历程产生重要影响。本节选取对于中亚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进行观察。就欧亚大陆的发展来说,中亚的地理位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汇点。但就中亚地区的发展来说,它们地处内陆的位置以及脆弱的生态条件显然是不利的。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着它们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加上相对集中的自然资源分布导致它们成为周边强国觊觎的对象,其发展进程难免受到周边强国的影响。一 地理位置

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在中国新疆的西面,都属于内陆型国家,远离海洋。纬度大体与新疆(北纬34°~50°)持平,最北到北纬55°26′,最南到北纬36°40′,东至东经87°18′,西至东经45°27′。中亚国家均没有出海口。中亚五国东接中国,北邻俄罗斯,西濒里海,南面自西向东依次是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它们与邻国的边界漫长而复杂,边界的划定并非都是依据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实体,很多属于人为划定。相对于沿海国家,深居内陆、远离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亚国家与外界的交流,提升了物流成本,制约了它们的发展速度。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它们必须寻找出海口和便捷的贸易通道。

中亚五国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各国面积差异很大,其中,哈萨克斯坦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占中亚地区一半以上,居世界第9位,是世界最大内陆国。东西宽约3000公里,南北长约1700公里。哈萨克斯坦因横跨欧亚大陆自称欧亚国家,是连接东西南北的桥梁,境内有欧亚次大陆地理中心标志。哈萨克斯坦陆地边界长13392.6公里,其中与俄罗斯边界长7591.0公里,与乌兹别克斯坦边界长2351.4公里,与中国边界长1782.8公里,与吉尔吉斯斯坦边界长1241.6公里,[1]与土库曼斯坦边界长425.8公里。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中央,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与中亚其他四国以及阿富汗相邻。国土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1400公里,南北长约925公里,边界线长约6621公里。

土库曼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一样是濒临里海国家,位于中亚西部、科佩特山以北,西濒里海,东面是阿姆河,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乌兹别克斯坦相邻,南面是伊朗,东南方向与阿富汗接壤。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南北长650公里,东西宽1110公里。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面积14.25万平方公里,是中亚五国中面积最小的国家。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长约350公里。西面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边界线长约1333公里。北面同吉尔吉斯斯坦相邻,边界线长约987公里。东面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边界线长约495公里。南面与阿富汗接壤,边界线长约1344公里。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中国、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邻,边境线长4508公里,其中中吉边界约1100公里。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东西长925公里,南北长453.9公里。二 地形地貌

中亚国家按照地形地貌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属于山地国家,哈萨克斯坦属于草原荒漠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属于沙漠绿洲国家。

中亚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草原、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沙漠面积约占1/4,高山和盆地交错覆盖,高山融雪形成河流和湖泊,河岸、湖岸形成绿洲。中亚东南、东部和东北部依次是帕米尔-阿赖山系、天山山系和阿尔泰山。西部主要是贫瘠和多石的图兰低地。沙漠分布于南部和中部,主要有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北部和东北部主要是荒漠和草原。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利用、战争、人为浪费等因素,中亚地区的荒漠化速度加快,土地盐碱化,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下降,自然植被减少,环境退化,沙漠如癌细胞吞噬着中亚,中亚两条跨境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量不断缩减,咸海面积急剧萎缩,出现生态危机。

哈萨克斯坦地貌属典型的山盆结构,50%~60%的土地为沙漠和半沙漠,北部是西阿尔泰山,半干旱森林草原区,南部是西天山或沙漠或半荒漠区,中部为平原,由荒漠草原和沙漠构成,东部多山地。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和海拔较低的盆地,约占总面积的78.7%。东部为山脉,占国土面积的21.3%。中部为克孜勒库姆沙漠,沙漠周围有山地平原,阿姆河沿岸形成绿洲,西北部边缘是乌斯秋尔特高原。

土库曼斯坦地势较低,境内80%为沙漠,平原和绿洲点缀其间。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多山地,天山山脉山区占国土面积的80%以上,其余为山谷和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国土在海拔3800~4200米,全国最高处是胜利峰,海拔7439米。

塔吉克斯坦有“高山国”之称,境内多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5,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北部山脉属天山山系,中部属吉萨尔-阿尔泰山系,东南部为帕米尔高原。全国最高处为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图1 中亚国家地形地貌

图片来源:胡汝骥等《中亚(五国)干旱生态地理环境特征》,《干旱区研究》2014年第31卷第1期。三 气候条件

中亚五国位于地球陆地北半球温带面积最大的世界级干旱区,地处青藏高原西侧的帕米尔高原西北坡,成为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世界上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自然资源尤其是[2]能源相对富集的区域。

中亚五国均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整体气温年较差小。中亚五国的降水和气温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南部沙漠地区是气温最高、蒸散强烈的地区,也是最干旱地区。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降水较多,是相对湿冷的地区,气温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哈萨克斯坦1月平均气温-19~4℃,7月平均气温19~26℃。境内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北方少数地区气候较为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19℃,7月平均气温为19℃;南部地区气候较温和,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地区差别较大:荒漠地带不到100毫米,北方为300~400毫米,山区可达1000~2000毫米。

乌兹别克斯坦冬季寒冷,多雨雪天气;夏季炎热,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南北气温存在差异。北方1月平均气温零下10℃,南方则为零下3℃,冬季地面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0~30℃。北方7月平均气温26℃,南方则为32℃,夏季地面最高温度可达40~44℃。秋冬季节降水较多,平原年降水量90~580毫米,山区则为460~910毫米。

土库曼斯坦干旱少雨。年平均温度为14~16℃,昼夜和季节的温差大,夏季气温长期在35℃以上,卡拉库姆沙漠最高温超过50℃,山区冬季最低温可达到-33℃。降水稀少。西北面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为80毫米,东南山区为240毫米。科佩特山脉是全国降雨量最高的地区。

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的费尔干纳谷地是亚热带气候,夏季最高温可达40度。北部的山麓地区为温带气候。天山山脉的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最寒冷地区冬季有约40天气温低于零度。大部分谷地1月份平均气温为-6℃,7月份为15~25℃。年降水量中部为2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坡为800毫米。

塔吉克斯坦境内多山,气温和降水随海拔高度变化。吉萨尔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将塔吉克斯坦分割成南北两个区域,南部和北部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境内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23~30℃,年均降水量150~250毫米。

中亚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中亚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以哈萨克斯坦为例,通过哈萨克斯坦与新疆生物物种数据分析可知:从单位面积物种数量来看,新疆高等植物、地衣等已知物种总数略多于哈萨克斯坦;而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类动物和鱼类动物已知物种总数均远远多于哈萨克斯坦;菌类、苔藓类、藻类已知物种总数少于哈萨克斯坦。但是就单位人口拥有的物种数量来看,新疆除了鱼类物种数量高于哈萨克斯坦以外,高等植物、菌类、苔藓类、藻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物种[3]数均低于哈萨克斯坦。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中亚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中亚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地震、洪水、干旱、沙尘暴、暴风雪、冰雹、蝗灾等在中亚许多地区长期肆虐。由于中亚国家多数属于农业—工业国,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制约,而中亚国家的灾害应对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所以自然灾害对于中亚国家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水资源是影响中亚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亚地区拥有的水量丰富,只是分配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上游国家与下游国家之间的水资源纠纷是困扰中亚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的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警告,跨界水资源之争可能引发战争。中亚国家之间在水资源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在后面“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一节中将会细述。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博弈的载体层出不穷,环境、生态、气候等问题不再只是单纯的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促进或掣肘国家发展的因素,而且经常被选择作为政治博弈的工具。中亚国家之间如此,大国与中亚国家之间亦然。第二节 中亚历史一瞥

本节所述历史不是中亚五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而是五国独立以前所在地区的历史。因为,中亚五国独立只有仅仅20多年,在这之前它们都没有建立过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长期以来,中亚或者被周边帝国纳入自己的版图,或者被该地区几个多民族国家所统治。中亚处于东西文明的联结地带,又是各文明接触的边缘地带,从东看它是遥远的“西域”,从西看它是神秘的“东方”,而本土又未有系统的史学传统,它在东方和西方的叙事史书中,都是边缘地带的零零碎[4]碎的事和人。这里对于中亚历史作简要回顾,既有追本求源之意,希望有助于理解当代中亚的人和事,也有稽古振今之意,希望能够从历史中获得启发,在纷繁芜杂的中亚国际关系中找到妥善处理与各方关系的办法。

给中亚历史划分阶段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里建立过若干王朝和汗国,各自都对部分区域实行过统治。历史学家一般把中亚国家独立以前的历史分为伊斯兰前时期、伊斯兰时期、突厥时期、蒙古扩张及中亚汗国时期、沙俄时期和苏联时期。中国学者昝涛认为,“从中亚自身来说,历史与地缘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主体性不稳固的、依[5]附性较强的存在”。中亚历史是域内外力量共同塑造的历史,可以看作一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斗争史,也可以看作中亚居民与外来居民争夺选择权的历史。在被伊斯兰化、被突厥化、被俄罗斯化、被独立、被博弈的过程中,中亚居民不断尝试主宰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中,中亚的人口、文化、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以后的中亚国家特别重视挖掘和构建本国的国别史。例如,哈萨克斯坦认为,哈萨克国家的历史早在1465年就已经开始。哈萨克汗国是中亚地区建成的首个国家。2015年8月,哈萨克斯坦隆重庆祝哈萨克汗国成立550周年。2015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庆祝奥什建城3015周年。一 伊斯兰前时期(公元7世纪前)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侵入中亚地区以前,中亚各地域处于被周边强族各自统治的状态,其中波斯人的统治时间最长。波斯人对中亚的[6]统治开始于公元前的第二个千年。公元前550~前330年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通过武力占领了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南部。波斯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及其周围地区,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在中亚兴修水利,推广巴比伦的灌溉技术,使当地的生产力得到提高。为了方便调动军队和加强帝国各地之间的联系,波斯帝国在宫廷与各郡之间修建了大量驿道,促进了中亚地区与地中海东岸的联系。另外,波斯文字在推动中亚地区文字的形成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波斯帝国的扩张遇到了中亚北部游牧民族的坚决抵抗,因此波斯帝国最终仅对中亚南部地区实现了统治。近代考古发[7]掘的资料证明,中亚锡尔河以北地区主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正当波斯帝国开疆拓土之时,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走向统一,并逐渐强大,开始了积极的对外扩张。公元前330年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麾军东征,击败大流士三世,历时220年的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武力占领了中亚南部的安息、巴克特里亚和索格狄亚那的一些地方,也就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部分地区。在血腥镇压中亚当地居民的起义后,亚历山大转而采取怀柔政策,身先士卒与当地人通婚,接受当地的文化,从而争取到中亚贵族的支持。亚历山大在中亚兴建城镇,发展商业和贸易。马其顿人和希腊人跟随亚历山大在中亚定居后给中亚带来了异族文化,促进了中亚与欧洲的联系。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50年,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建立以叙利亚为中心的塞琉古王朝,继续统治中亚南部,在中亚推行希腊化。塞琉古王朝衰落之时,公元前250年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建立,一直存在到公元前135年,领土覆盖阿富汗以北、阿姆河以北的索格狄亚那、以谋夫为中心的马尔吉亚那和以赫拉特为中心的阿里亚。

公元1~2世纪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控制了花剌子模和阿姆河流域,势力和统治范围达到巴克特里亚王国全境和粟特地区,相当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国学者余太山认为,月氏与贵霜为[8]同名异译,两者同出一源。公元3世纪以后贵霜王朝开始衰落,贵霜王与亚美尼亚王霍斯洛一世结盟反对波斯萨珊王朝,最终失败,被萨珊王朝控制。公元5世纪中期,贵霜王国被嚈哒帝国所灭。贵霜王朝重视中亚农业发展,继续在中亚兴修水利,推广商业、贸易和宗教。贵霜王朝后期,中亚地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二 伊斯兰时期(公元7~9世纪)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推翻波斯人建立的萨珊王朝,开始向中亚进攻。当时中亚诸邦分立,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状态的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唐朝政权恰好处于衰落阶段,无暇顾及中亚,这给阿拉伯人入侵中亚提供了有利条件。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著名将领屈底波率领阿拉伯军队一路烧杀劫掠,征服了阿姆河流域,包括布哈拉、撒马尔罕、塔什干和花剌子模。其间,屈底波的军队击败了入侵粟特的20万后东突厥军队。公元715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了费尔干纳。公元716年,后东突厥默啜可汗被杀。西突厥十姓部落衰落过程中,在碎叶一带游牧的突骑施首领苏禄趁机自立,建立突骑施汗国。公元717年,突骑施派遣使者到唐朝,唐朝对其封王。后来苏禄的部下库尔苏勒杀死他,自立为汗。公元739年,库尔苏勒的军队被倭马亚王朝呼罗珊总督纳斯尔的军队打败,西突厥覆灭,阿拉伯人收复锡尔河流域。阿拉伯人占领中亚后便在当地定居下来,并与中亚人通婚,在中亚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在推广伊斯兰教的过程中软硬兼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屈底波死后,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在中亚的统治开始动摇。中亚各地掀起反抗阿拉伯帝国统治的运动。公元8世纪,阿拔斯王朝对中亚南部地区实行有效控制,也是阿拉伯帝国最兴盛的时期。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与唐朝军队在中亚内陆城市怛罗斯交战,唐军战败。阿拔斯王朝后期,阿拉伯帝国内部出现分裂。公元9~10世纪,帝国东部建立了塔希尔王朝、萨曼王朝、萨法尔王朝。塔希尔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亚史上阿拉伯统治时期的结束。萨曼王朝(874~999年)历时最长,当时中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穆斯林世界中是比[9]较先进的,也是中亚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萨曼王朝对于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阿拉伯帝国历时半个多世纪,地域辽阔,横跨欧、亚、非大陆,强盛时期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期间,中亚的商业、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快速发展,伊斯兰教广泛传播,中亚成为穆斯林世界的组成部分,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一时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撒马尔罕建立了除唐朝以外世界范围内第一家造纸厂。中亚的艺术、舞蹈等也传到中国和其他地区。伊斯兰教通过中亚传入中国。三 突厥时期(公元10~12世纪)

突厥不是民族名称,早期是生活在阿尔泰山西南坡一个游牧部落的名称,后来这个突厥部逐渐强大并进入新疆和中亚,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阿拉伯人进入中亚后把所有说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人统称为突厥人,并被广泛采用。至于中亚的突厥化从何时开始,突厥化是怎样的概念,中国学者王治来和蓝琪都认为,中亚的突厥化不能从突厥人进入中亚算起。中国学者王治来认为,突厥一词,首见于汉文史籍,是在公元6世纪中期,时突厥于每年冬季河水结冰后前来寇掠绥州——今陕西东部的绥德一带。而突厥的起源则要早得多。突厥化是指突厥人与当地原有的操东伊朗语的居民通婚、混血,并使突厥语成为当地普遍使用的语言,而要达到这种程度,一是要突厥人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转为定居;二是要突厥人和当地人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因为只有定居才能使突厥人与当地人混杂地住在一个地方,便于通婚;而不同的宗教信仰在世界商队任何地方都妨碍通婚,穆斯林的妇女绝不可能嫁给异教徒,故只有改信伊斯兰教才会促进通婚和混血。所以,伊斯兰化与突厥化是互相促进的。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西域和锡尔河以南绿洲地区都还是住着操印欧语的农民。到成吉思汗时期,中亚地区的突厥化已基本完

[10]成。中国学者蓝琪认为,突厥人于6世纪中叶来到中亚。公元6世纪中期,生活在阿尔泰山西南坡的突厥部逐渐强大,兼并了邻近的铁勒高车部,继而灭掉了处于内乱中的宗主国柔然汗国,建立了突厥汗国。582年突厥汗国分裂成东、西两个汗国,西突厥汗国(552~659[11]年)统治了中亚,它是突厥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突厥人进入中亚时,当地大多数居民仍然是伊朗语族。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中亚,开启了中亚的伊斯兰化进程。也就是说,突厥人进入中亚要早于阿拉伯人。中亚的突厥化与伊斯兰化两大进程存在并行期。突厥人进入中亚以后与当地人一起反抗阿拉伯的统治,他们在使中亚当地居民在人种、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实现突厥化的同时也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中亚未被突厥化的雅利安人则被迫退到帕米尔山区,后来形成塔吉克族。最后一个伊朗语族雅利安人的王朝——萨曼王朝衰落后,中亚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哥疾宁王朝、塞尔柱王朝和花剌子模王朝,中亚的突厥化主要是在公元10~12世纪这几个突厥王朝统治期间实现的,这里称为突厥时期。到成吉思汗西征时,中亚说东伊朗语的土著居民的突厥化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不过,中亚突厥化的最终完成是在13~15世纪,在此期间,主要是蒙古人的突厥化。[12]中亚的突厥化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亚地区土著居民逐渐放弃了原来的语言和习俗,改说突厥语并按照突厥语民族的方式生活。

唐朝衰败以后,喀喇汗王朝兴起。关于喀喇汗王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一般认为它是9世纪上半期在多个突厥语部落所建政权的基础上建立的,1041年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极盛时期占据了阿姆河以北地区,北至巴尔喀什湖,西至咸海、花剌子模,东面包括天山南北地域,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中国新疆中西部地区。正是喀喇汗王朝灭掉了萨曼王朝。哥疾宁王朝(962~1186年),又称伽色尼王朝,是由萨曼王朝时期一个突厥人奴隶出身的将领建立的,首都在哥疾宁(阿富汗东南部)。哥疾宁王朝基本上与喀喇汗王朝并存,极盛时期占据了阿姆河以南地区,伊朗大部分地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塞尔柱王朝的建立者是乌古斯人,也被称为土库曼人。塞尔柱是乌古斯人军队的一个首领,因与叶护发生矛盾,率部众迁至锡尔河下游,并趁哥疾宁王朝衰落之际占据了地中海以东至中国新疆西部之间的大部分土地。公元1194年,花剌子模王朝在塞尔柱王朝内部兴起,后被蒙古征服。

突厥时期,中亚地区不同人种、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快速发展。中亚土著居民——塔吉克人逐渐接受突厥人和突厥人的文化,河中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态因突厥人的进入而被改变。而突厥人进入中亚后,自身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游牧生活方式转变到定居和农耕生活方式,他们所说的突厥语吸收了阿拉伯语的一些元素。这一时期,中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中国文明和南亚印度文明都对中亚产生了影响。四 蒙古扩张及中亚汗国时期(公元13~18世纪)

公元1124年,古代契丹族建立西辽帝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向中亚地区扩张,公元1141年打败塞尔柱帝国联军,占领中亚,史称喀喇契丹国。耶律大石率部进入中亚后,将整个经济政策建立在不干涉其属国和地区内部事务的基础上,使各地的经济发展基本能按自身的规律进行。帝国内各种宗教都得到了平等的待遇,中亚文化继续发

[13]展。古儿汗耶律直鲁古统治时期,西辽国力衰落,这给成吉思汗征服中亚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公元1209年,回鹘王亦都护巴背叛古儿汗,向成吉思汗称臣,喀喇契丹国的东北大门从此向蒙古人敞开。公元1211年,葛逻禄王阿尔斯兰和阿力麻里王布札尔也投到成吉思汗的麾下,不再承认耶律直鲁古[14]的宗主权。给耶律直鲁古造成致命打击的是,他收留并委以重任的乃蛮部逃亡王子屈出律背叛了他,将他置于死地并窃取了汗位。屈出律的统治不得人心,公元1218年蒙古军队进攻时,喀喇契丹国内部分崩离析,蒙古顺利占领喀喇契丹国,与花剌子模帝国接壤。

公元1218年,花剌子模帝国单方面撕毁与蒙古帝国的通商协议,扣留蒙古国的一支商队,杀害了商队的100多人,侵占了商队所有财产。成吉思汗索赔未果后,决定讨伐花剌子模。公元1219年,蒙古军队在锡尔河中游的讹答剌打败花剌子模。公元1220年,蒙古军队攻下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公元1221年,蒙古军队征服了花剌子模原都城玉龙杰赤(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尔根齐)。之后,蒙古军队又占领了中亚的其他地区。

成吉思汗将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和兄弟。其长子术赤获得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南岸以北直至蒙古军队所征服之处,建立术赤封国。术赤去世以后,其子拔都继承封地管辖权。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得到了从回鹘地区到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原喀喇契丹国的领土,建立察合台封国。三子窝阔台获得的则是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东北部地区,即叶密立河和塔尔巴哈台,黑也儿的石河和乌伦古河流域,建立窝阔台封国。幼子拖雷继承了土兀敕河、斡难河上游和怯绿连河上游之间地区。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讨伐西夏的途中去世。三子窝阔台成为他的继承者。公元1241年,窝阔台汗的去世导致蒙古人暂时中止了征服欧洲的脚步。“黄金家族”内部的纷争愈演愈烈,大汗的权威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位于西域、中亚的诸王封国逐渐摆脱了对大汗的依附,它们虽然在名义上依然以大汗为其宗主,但在实际上已经成为大蒙古汗国及其后继者元王朝内政体系之外的独立的汗国。这样,曾经辽阔无比而又统一的大蒙古汗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位于东部并名为宗主的元王朝和居于西部形似宗属的钦察、伊利、[15]察合台、窝阔台四大汗国。汗国之间经常发生领地之争。公元13世纪,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为花剌子模的归属权展开激烈争夺,花剌子模最终被两大汗国瓜分。

公元14世纪中期,察合台汗国逐渐衰落并分裂。中国学者刘迎胜的论文《蒙古时代中亚社会经济研究》指出,从西辽时代至元末的200余年,中亚处于以游牧、农耕混合类型经济为主导的统一政权控制下。整个中亚东西部之间经济上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形成统一市场的条件。这种经济上的差异,以及地理上的距离是最终造成察合台[16]汗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汗国东部(葱岭以东)形成以朵豁剌惕部异密为首的东察合台汗国。汗国西部(葱岭以西)即河中地区形成以蒙古部落巴鲁敕思部异密为首的帖木儿帝国。帖木儿不是蒙古人,他出生于河中巴鲁敕思部的一个突厥贵族家庭。公元1368年,帖木儿派兵攻打东察合台汗国。公元1379年,帖木儿占领花剌子模,建立河中王国。帖木儿与东察合台汗国交战长达22年,以和解告终。随后,帖木儿把进攻方向转向西亚。帖木儿经过30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以撒马尔罕为首都,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东察合台汗国的灭亡意味着蒙古人在中亚统治的结束,也意味着蒙古帝国作为世界政治力量的结束。不过,蒙古帝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上帝国对于世界和中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一般认为,蒙古的统治对中亚经济文化的破坏极为严重。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指出,蒙古帝国时期,艺术、文化、商品得到比以往更加便利的交流。在蒙古征服欧亚以前,东亚儒家世界与中东伊斯兰世界受限于各自认为自己才是文明中心的偏见,因而缺乏深厚的文化交流。然而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这两大世界才被迫捐弃成见,互相学习。也正[17]是在蒙古治世的环境下,才孕育出了新的欧亚文化。蒙古人对于宗教持宽容态度,这有利于宗教的相互影响。蒙古人在中亚经历了文化的突厥化和宗教的伊斯兰化双重进程。蒙古人在观念上逐渐接受了定居生活方式。蒙古人血统对于中亚及中亚以外地区的人种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术界对于帖木儿帝国的评价也存在争议,一方面,认为帖木儿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烧杀抢掠,压迫和剥削,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帖木儿在帝国内部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政治体制,促进了工商业、文化、贸易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18]具有积极意义。帖木儿的儿子沙哈鲁和孙子兀鲁伯崇奉伊斯兰教,并且奖掖科学与文艺。天文学、数学、波斯与察合台突厥文学和细密画等都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另外,帖木儿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这也使火药在中亚进一步得到传播。但是当周围定居帝国的火器技术日新月异时,中亚却陷入停滞。这也使得中亚逐渐[19]失去武力优势。

16世纪,中亚出现了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封建汗国。15世纪末期,术赤的后裔昔班尼率领他的乌兹别克部落南下到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灭掉帖木儿王朝,建立昔班尼王朝。公元1510年,昔班尼汗在与波斯人的战斗中阵亡,波斯人占领了花剌子模。公元1512年,昔班尼的侄子速云赤执政时,率军打败波斯军队,恢复和巩固了乌兹别克人在河中地区的统治。公元1561年,昔班尼王朝将首都从撒马尔罕迁到布哈拉,称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汗国经历了昔班尼王朝(1500~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1599~1785年)和曼吉特王朝(1785~1920年)。1512年花剌子模居民发动起义,推翻了波斯的统治,拥立乌兹别克王族伊尔巴尔斯为汗,建立希瓦汗国。16世纪末,希瓦汗国把首都从乌尔根齐迁至希瓦。1710年,乌兹别克人沙鲁赫建立以浩罕城为首都的国家,称浩罕汗国。

15~18世纪,波斯与中亚的汗国时常发生战争。波斯在中亚的领土扩张和收缩过若干次。双方虽然都以伊斯兰教为主,但教派不同。波斯的穆斯林属于什叶派,中亚汗国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中亚汗国与奥斯曼帝国保持密切联系,双方都属于逊尼派。中亚汗国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够在宗教上支持自己,派兵帮助镇压国内的叛乱,共同对付波斯。由于波斯内讧,中亚的汗国有机会恢复其在中亚的统治,波斯在中亚的势力呈现衰退态势。五 沙俄时期(18~19世纪)

16世纪后半期,伊凡雷帝向中亚汗国派出使节,开始双方的外交联系。1717年,彼得大帝出兵中亚。18世纪后半叶,沙俄征服了居住在靠近西伯利亚的哈萨克地区的蒙古游牧部落。19世纪,沙俄大规模入侵中亚。19世纪上半期,沙俄征服了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19世纪中期,克里木战争失败后,沙俄加速了在中亚的扩张。克里木战争本来给了中亚汗国团结一致抗俄的机会,但中亚汗国彼此争斗,生产破坏,民生凋敝。沙俄除了贿赂和收买哈萨克的汗,还用谈判和军事手段对付中亚的游牧居民,最终对哈萨克人和北吉尔吉斯人实现了统治。1876年沙俄吞并了浩罕汗国。19世纪末,沙俄吞并整个中亚。

按照1891年俄国征服中亚后颁布的管理章程,中亚北部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大草原东半部归草原总督区管辖,首府设在鄂木斯克;西半部则直属俄国内政部;中亚南部以农耕为主的山地、河谷、沙漠、绿洲地区归突厥斯坦总督区管辖,首府设于塔什干。此外,位于突厥斯坦总督辖区的阿姆河流域还有两个名义上保持独立的君主国布哈拉酋长国和希瓦汗国,不过两个君主国的版图比俄国入侵中亚之前也缩小了。由于南北两个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所以不少沙俄时期和苏联时[20]期的文献将南部区域称为中亚,北部区域则称为哈萨克斯坦。沙俄政府对于中亚南北两个地区分而治之,根据当地传统势力的强弱以及移民多寡推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对于北部草原区更多采用直接管理的办法,对于南部农耕地区则要更多依赖当地的传统权威,对于布哈拉酋长国和希瓦汗国则推行有限管理,主要控制外交和防务两个领域。

沙俄时期,中亚仍然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一部分,只是在货品与通路上有所改变。货品的流通从过去的东西向改为南北向。中亚成为俄国与中国、印度贸易的中继站。奴隶、马匹与毛皮成为主要货品。1884年美国的良种棉花在中亚引种成功后,中亚植棉业快速发展,棉花加工、酿酒业、采矿业、运输业等产业逐渐建立起来。不过,当时中亚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仍很低。土地主要掌握在封建贵族、地主和伊斯兰教会的手里,农民拥有少量耕地或者无地。由于沙皇政府推行鼓励移民到中亚定居的政策,大量斯拉夫人涌入中亚,中亚地区土著居民的土地被进一步剥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并引发中亚地区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独立运动。六 苏联时期(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俄国把中亚作为后方原料基地,加强了对中亚的掠夺,加上俄国政府强迫中亚居民服兵役,引起中亚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1916年之后,中亚地区陆续爆发了一系列反对俄国/苏联的民族主义运动。中亚地区民族运动的共同目标是反抗俄国在中亚推行的民族压迫制度,要求给予中亚民族广泛的自治权利。中亚地区各民族群众的暴动是自发和分散的,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北部草原地区的哈萨克民族知识分子要求俄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开展自由主义改革,停止对于哈萨克民族的压迫,但不主张哈萨克从俄国分离出去。南部突厥斯坦的民族主义者受到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影响,提出抵制俄罗斯化,保留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相对而言,南部运动参加者的成分和主张更加多元化,其中不乏激进派别,主张暴力推翻俄国统治。中亚地区的抗议和暴动首先从南部的突厥斯坦开始,北部的草原地区的暴动则要晚一些。暴动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最终失败,却唤醒了中亚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二月革命以后,中亚地区与全俄国一样出现了多种力量并存的复杂局面: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依旧存在;布尔什维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影响日益扩大;地方民族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建立了穆斯林委员会、民族委员会等政权机构;地方白卫哥萨克武装集结起来向苏维埃政权发起挑战。布尔什维克利用临时政府的软弱、在底层民众中的影响、科尔尼洛夫叛乱、地方民族力量和哥萨克武装各自为战以及自身灵活的宣传和斗争策略在中亚地区的政权争夺战中逐渐取得优势。中亚的地方民族力量在这场争夺战中处于弱势地位,它们提出的民族自治要求没有受到苏维埃政权或者临时政府的重视,中亚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仍然由俄罗斯族人控制。十月革命以后,中亚当地的穆斯林群众继续反抗苏维埃政权,迫使苏维埃俄罗斯中央政府承认突厥斯坦实行自治。然而,中亚地区的反苏维埃力量不肯罢休。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率先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后,中亚地区的哥萨克武装与当地的苏维埃政权也展开了激烈冲突,这场内战以苏维埃政权的胜利告终,中亚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随即倒向苏维埃政权。此后,苏维埃政权对于中亚地区的巴斯马奇武装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绞杀,巩固了在中亚的统治。

如同在全俄罗斯,苏维埃中央政府在中亚也陆续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只不过相对于其他地区开始得较晚,推行的速度也较慢。1922年底,苏联建立。苏联中央政府在中亚地区推行土地改革,发展经济,收紧社会政策,加强了对中亚各民族共和国的控制和管理。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哈萨克)自治共和国、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国、布哈拉人民共和国和花剌子模人民共和国的权力被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1924年初,俄共(布)中央决定着手对中亚民族国家进行划界,首先是确定民族。结果,1924年10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确定率先建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成立属于乌兹别克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和属于吉尔吉斯(哈萨克)自治共和国的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州。1925年3月,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更名为吉尔吉斯自治州。1925年4月,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更名为哈萨克自治共和国。1926年12月,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陆续举行苏维埃代表大会并宣布加入苏联。1936年6月,苏联新宪法草案公布,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和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同时改为加盟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这样,苏联中央政府通过在中亚进行民族识别和国家建构,达到了削弱伊斯兰教会、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在中亚影响的目的,建立起共产党对于中亚民族国家的领导。然而,这并没有解决中亚的民族问题。相反,中亚地区居民的民族意识通过民族识别得到加强。在这之前,中亚当地居民的民族意识并不强,它们首先称自己为穆斯林,来自哪一个部落,而不是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普查时期苏联土耳其斯坦(突厥斯坦)的大部分居民称自己既不是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也不是塔吉克人,[21]而是萨尔特人或简单地说是穆斯林。1923年“苏丹-加利耶夫事件”以后,自1925年起苏联对中亚各共和国共产党组织和政权机关开始进行清洗,很多人被控犯有“民族主义”错误和“反革命”而遭到迫害。

1929年11月,苏联发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试图一劳永逸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采取强制手段后,中亚的农业集体化迅速推进,甚至走在全苏前列,富农财产被剥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20世纪30年代初连年出现饥荒,人口大量外流。1937年,中亚的农业集体化结束。1928年秋,苏联启动工业化建设进程,增加对中亚工业领域的投资。中亚的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得相对顺利,工业快速发展,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一大批工业企业建立起来,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在教育和文化领域,苏联政府在中亚大力推行俄罗斯化。在文字改革方面,先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然后又用西里尔字母取代拉丁字母,最后是推广俄语。在宗教领域,加强了对伊斯兰教的限制。

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后,中亚作为后方基地发挥了为战争提供产品,接收疏散人员、企业和机构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亚与战争有关的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如交通、军工、钢铁、机械制造、冶金等。由于战争需要中亚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农牧产品,以及接收大量的移民,中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居民数量激增,居民生活水平严重下滑,甚至出现饥荒。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加大了对中亚的投资,重点投资对象是哈萨克共和国,重点投资领域是工业。中亚建成一批重要工业企业和工程项目。不过,中亚地区的轻工业和农业仍很落后,居民生活水平在全苏处于最低。此外,苏联还加强了对中亚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清洗“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赫鲁晓夫取代斯大林掌权后,对中亚各共和国的干部频繁进行调整,更改行政区划,采取一系列农业和工业改革措施,在中亚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垦荒运动。中亚(特别是哈萨克共和国)成为苏联许多工矿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与莫斯科建立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不是彼此之间。赫鲁晓夫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民族政策,允许中亚的一些移民返回故土。与此同时,新移民的到来促使中亚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当地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幅调整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部门垂直管理体制,收回了地方经济管理权,同时采取了一些经济刺激机制并收到成效,但由于担心引发政治变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又逐步取消了这些机制,经济开始陷入停滞。在一批具有全苏意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亚地区出现了生产效率低下、经济结构畸形、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从勃列日涅夫当政到戈尔巴乔夫当政,中亚的民族、宗教冲突事件明显增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于效果不明显,又转到调整干部政策。苏联中央政府对于哈萨克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人事调整引发了1986年12月17日的阿拉木图“十二月事件”。戈尔巴乔夫在公开性和民主化的方针指导下启动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后,苏联整个国家的局势失控,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各种政治力量涌现出来。中亚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和排外情绪高涨,民族冲突此起彼伏。苏联走向解体,中亚各加盟共和国走向独立。第三节 中亚国家主要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亚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中亚地区主要民族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质。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各国主体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得到复兴。一 中亚五国的主体民族

中亚五国的主体民族从它们的国名就可以看出来。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是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是乌兹别克族,以此类推。其中,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吉尔吉斯族和土库曼族均属于突厥语族。塔吉克族属于波斯语族。

塔吉克族是最早的中亚居民。一般而言,塔吉克人是指住在中亚、帕米尔、阿富汗的操伊朗语,定居,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目前主要分布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中国新疆等地,属于跨界民族。其中,阿富汗的塔吉克族人口约725万,是该国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约623万人(2012年1月),是该国的主体民族。乌兹别克斯坦的塔吉克族约120万人[22](2013年4月1日),是该国第三大民族。中国有塔吉克族约4.1万人[23](2000年)。

塔吉克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古代中亚的西徐亚人在东伊朗语族的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亚塔吉克人的祖先是古代操伊朗语的部族,包括古代雅利安人、塞人、粟特人、吐火罗人、巴克特里亚人,等等。塞人在塔吉克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塞人在历史上曾建立安息国。塔吉克人的体貌特征明显,肤色较白,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深目,薄唇,高鼻,颧骨不高凸,体毛和胡须较发达,具有典型的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24]特征。在西方白种人看来,塔吉克人具有明显的希腊人的特征。

塔吉克人分为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山塔吉克人。居住在撒马尔罕、布哈拉、赫拉特、喀布尔、霍占、呼罗珊等地的为平原塔吉克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一带的为高山塔吉克人,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平原塔吉克一般没有支系的细分,无论来自哪里都称为塔吉克人。而高山塔吉克的支系则比较多,在语言、体型和一些风俗习惯上与平原塔吉克有很多不同,往往因为所处地域不同拥有不同的称谓,如塔吉克斯坦的高山塔吉克人首先自称是来自某个山谷的人,如舒格尼人(Shugni)、鲁沙尼人(Rushani)、雅兹古拉米人(Yazgulami)、瓦罕人(Wakhi)和伊什喀什米人(Ishkashimi),然后称自己是帕什米尔人或者巴达赫尚人,最后才称[25]自己是塔吉克人。很多史料都指出,高山塔吉克人因为地处山区,与外界沟通较少,因此在血缘上相对纯粹,与外来民族通婚的情况比较少。中亚的塔吉克人主要是平原塔吉克人,高山塔吉克人相对数量不多,主要居住在戈尔诺-巴达赫尚地区。阿富汗的塔吉克人也主要是平原塔吉克人。中国的塔吉克族则为高山塔吉克人,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主要介绍的是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

塔吉克民族的正式形成是在公元9~10世纪,但早在公元5~6世纪时,塔吉克的先民各部在中亚、帕米尔、阿富汗等地已形成了共同的游牧活动区和共同的语言文化区。阿拉伯人进入中亚带来了伊斯兰宗教文明,并对塔吉克先民进行了宗教同化统治,但这并没有妨碍塔[26]吉克族形成的历史进程。或许,我们可以认为阿拉伯人在中亚地区推动的伊斯兰化对于塔吉克民族的形成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沙俄对于中亚地区的殖民统治也促成了当地主要民族民族意识的形成。7~9世纪,塔吉克人在反抗阿拉伯人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增强了本民族的共性。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采取依靠当地贵族镇压起义的办法来巩固统治。然而当地贵族力量却借此得以壮大,先后建立起塔希尔、萨法尔、萨曼王朝,其中特别是萨曼王朝,对中亚地区经济、文化的[27]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时期,塔吉克人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塔希尔王朝时期波斯文获得解放。中亚的地方贵族感到有必要依靠本地民族,开始在官方文件中用波斯文来代替阿拉伯文。赛克斯认为,伊斯兰以后波斯文学的产生,始于萨法尔王朝。波斯的诗学存在于萨曼王朝时期。萨曼王朝诸王自己是波斯人,他们主[28]要保护波斯文的诗。另外,萨曼王朝时期中亚获得相对和平的局面,王朝的君主为了给自己的王朝增添光彩和荣誉,尽量四处招揽英才,广纳贤士。来自各地的学者、诗人齐聚中亚,促进了文学、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萨曼王朝的奠基者——伊斯玛仪·萨马尼被称为塔吉克民族之父。

中亚的其他四个主要民族形成都很晚。15世纪末,哈萨克人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