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18:22:2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编 政治与政治学:基本概念与方法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内涵

1.“政治”一词的起源(1)西方对“政治”的理解

①从词源学意义上考察。英语中的“政治”(politics)一词由希腊语演变而来。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政治”一词从最初的城堡而衍生出了其延伸含义,即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简言之,政治乃处理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②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以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政治学》中,“政治”一词也都是“处理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意义。

③到了近代,随着国家空间范围的扩大和现实政治生活内容的丰富化、多样化,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们对政治的理解和认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国家及国家活动的基础上,“政治”被赋予以多种多样的含义。(2)中国社会对“政治”的理解

①中国古代对“政治”的理解主要是指君主与大臣们的统治和管理活动。通常充满了道德色彩,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治、仁治。

②在我国古代,“政”和“治”多是分开使用的,“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准则);“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

③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这一解释突出了“政治”的公共性和管理性,而且也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及近代对政治含义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较大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指君主和代表君主的官吏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只是到了近代,“政”和“治”两个词才开始完全结合在一起使用。

2.政治内涵的演变(1)古希腊时期的伦理政治观

①古希腊的政治是一种城邦政治。“正义”、“善”等道德原则贯穿于古希腊政治思想之中,伦理与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正义观念是伦理和政治结合最为集中的表现。正义被看做最高的美德和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它不仅是伦理和政治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人们伦理生活的目标和政治生活的准则。

②古希腊主张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和目标,政治本身应该具有伦理价值。这样。古希腊时期的政治被理解为人们实现道德生活的实践,因此,这种对政治的认识,可谓之“伦理政治观”或“伦理政治学”。

③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作。(2)古罗马时期的法律政治观

①罗马共和国的政体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城邦政体,但人们逐渐不再有城邦时代那种对待政治的热情,而是把注意力转向了个人的生活,形成了法律政治观。

②西塞罗是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就反映了法律政治观。他强调国家的政治意义而非伦理道德意义,在他看来,符合理性的就是正义的,而“法就是最高的理性”。正义就意味着共同拥有国家的法律,平等地守法,相互承担权利和义务。他认为,国家本质上是一个法的联合体。

③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论义务》等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作。(3)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

①西欧封建社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5~10世纪为第一阶段,这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11~14世纪为第二阶段,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繁荣时期;14~17世纪上半叶为第三阶段,这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严格意义上的说法,5~14世纪为中世纪,而14~17世纪初为文艺复兴时期。

②中世纪是一个由古代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型的时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城邦体制的瓦解,在西欧逐渐形成了赏赐和分封体制。这一政治制度上的变化反映在政治生活领域的特点:政治已经不再是所有公民平等参与的公共活动。而是成为了国王和大臣们的专利;政治已经不再是为了共同起源、共同信仰而实现正义的活动,而是成为了维护王公大臣的利益的活动;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已经不再是对话和说服,而是变成了暴力和战争。

③在政治领域的变化之外,中世纪还有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特征,即在人类生活的每一领域(包括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领域等),有组织的教会都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权。在这一时期,神学成为至高无上的科学。统率一切其他知识,政治、哲学思想都以肯定教会教义的真理性为依归。政治的神学性解释为政治生活提供了一时的合法性基础,君权神授也能够为广大民众自觉接受。总之,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希腊罗马以自然和伦理作为国家学说的基础,确立了以上帝和《圣经》作为国家学说的基础。

④奥古斯丁的《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疏》等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作。(4)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①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改过去那种从伦理观念或神的意志出发来研究政治国家问题的传统,而开始从人性出发研究政治国家。他认为,君主要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在权力的使用上变得理性和强硬:一方面要依靠实力,即法律和军队,另一方面要依靠政治权术,即统治的技巧、手法、谋略。这也就是马基雅维利著名的“政治权术理论”,它的两条基本原则是:政治高于道德;手段要服从目的。这样。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和道德分开了,并把政治和人性结合了起来。

②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作。(5)契约政治观

①马基雅维利提出政治和道德分开的观点,不仅开辟了政治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在马基雅维利之后不久,契约政治观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即使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

②契约政治观的发展

a.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其作了较为明确的论述,他把国家和法律看做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

b.15~16世纪一些反暴君派的贵族思想家系统地论述了契约论思想,把它看成反抗非正义统治的根据。

c.17~18世纪是契约论最为盛行的时期。此时的契约政治观以自然法学说为基础,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一个没有国家和法律的自然状态之中,受自然法的支配,享有自然权利。但是,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许多不便,于是,人们就联合起来。彼此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借此来更好地实现自然权利。

③不同思想家的契约政治观

a.霍布斯认为,为了摆脱恐怖的状态,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不得不放弃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利性,而把自己的权利交给了统治者,从而可以理性地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统治者不是订约的一方,不受契约的约束,因而统治者拥有专制的权力也是合理的,因为有了君主——即使是一个无能之辈,就可以避免自然状态下的无政府。

b.洛克认为,人们是平等地生恬在一起的,并且可以做到相互的宽容。但是。由于没有货币、所有权证或法院,人们的财产也是不确定的。因此人们也就无法保护他们的财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便签订契约,建立国家,以此保护他们的财产。

c.卢梭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共同体——合理的国家,因而人民是主权者,政府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者。

④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卢棱的《社会契约论》是这种观念盼代表作。契约政治观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政治需要,而且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观念上的准备和基础。(6)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发展者的基本政治观点。

它包含五个基本的命题:

①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政治关系就是公共关系中的一种。“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②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就在于政治主要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基本特征。

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a.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根源于经济,并由经济基础所决定。

b.政治具有能动性,它是上层建筑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政治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和利害冲突。

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和集团的经济利益,这是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揭示了政治的基本内容。国家是阶级社会中人类生活的社会共同体,它和其他社会共同体的区别在于拥有特殊的公共权力,即政权。在阶级社会,阶级关系由国家政权强制确认,阶级斗争的最高目标指向国家政权,或为了获取国家政权,或为了巩固国家政权,或为了影响国家政权。

⑤政治是管理国家的、有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这一命题侧重于从政治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上阐明政治的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政治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其产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研究政治的目的。就在于认识政治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并在政治实践中遵循政治规律,以实现预定的政治目标。

3.政治内涵的现代发展(1)政治即国家的活动

①这一观点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之前。

②这种观点认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共同体,它由人民、领土、主权和政府四要素构成。国家的活动可以划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类型。国家的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政治现象,都属于政治范畴。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

③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J.W.加纳。(2)政治即与权力有关的现象

①这一观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

②这种观点认为,权力就是一个人或团体按照自身意志支配其他人或团体。该观点又可分为两种解释。

一种是把人际关系中的所有权力现象都看做政治,亦即在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个人与团体之间,凡是发生了权力现象,就都是政治现象。持这种解释的学者认为,政治学就是研究一切权力现象的科学。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H.D.拉斯韦尔

另一种解释是把与国家活动有关的现象看做政治。与前者相比,该解释缩小了研究权力现象的范围。持这种解释的学者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与国家行为相关的权力现象的科学。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M.G.罗斯金等人在其编著的《政治科学》一书即认为,政治就是“围绕政府权力而进行的斗争和竞争”。(3)政治即围绕政府决策所发生的现象

①这一观点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

②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个大系统,其中存在一个子系统即政治系统,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求,通过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对各种资源或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权威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与此有关的现象就是政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权威性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科学。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兰尼,代表作是《人的统治》。(4)其他观点

①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这一观点强调了政治的公共属性和管理属性。美国学者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是“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以及个人和群体对这种治理所具有的控制力相关的安排”。英国学者麦肯齐也认为:“在英国最通用的定义是奥克肖特的定义,即政治是‘参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过程。”

②政治是公共事务领域的决定。

这一观点认为,政治是在个人私生活领域之外的公共生活领域事务的决定与处理。汉娜·阿伦特认为,政治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它包含了自由和平的公民之间的交往活动。

③政治是达成妥协和共识的过程。

这一观点认为,为了人类社会不至于解体,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妥协、调解和谈判解决冲突,而非单纯使用武力和权力达到目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自由理性的原则。该原则相信社会冲突能够通过妥协和调和达成共识。

上述关于政治内涵的解释具有如下特征:

a.对政治含义的解释在国家的传统解释的基础上逐步深化;

b.运用经验方法从现实政治生活中概括出政治的多重内涵;

c.忽视了阶级社会中政治的阶级性。

4.当代中国学者对政治含义的研究(1)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曾对政治的含义进行讨论,形成了四种主要看法

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的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

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的全部政策和策略。

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

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2)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政治学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①阶级政治说——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王惠岩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有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阶级关系和人民内部的全局性的关系。”

②权力说

胡伟等认为,“狭义上讲,政治是人们获取和保持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和斗争;广义上讲,政治是公共权力作用于社会的目的、方式和后果。总之,政治就是社会公共权力产生、变更和运作的过程和结果。”

③利益说

李元书认为,“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统治、管理体系,是人们基于某种利益需要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以制定政策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关系与活动的总和。”

④过程说

黄宗良等学者认为,“所谓政治,就是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经济利益和社会理想,而处理其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集团、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战略和策略所进行的活动和斗争。”

⑤公共权威说

高民政等认为,“政治就是一种人类协调社会关系、控制社会秩序、管理社会事务的公共权威现象。”

⑥关系说

王浦劬认为,政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⑦善治说

俞可平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3)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有关国家权力的制度化结构和运行,以及个人和团体参与国家活动的种种现象。

这一解释包含三点需要补充的内容:①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国家行为或活动有关的现象;②国家行为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现象主要是从国家政权和公民参与两大层面进行研究;③国家政权的结构形态、运行方式以及公民的参与机制则需要形成规范化的制度等。

5.政治的作用与限度(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政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①寻求适宜的生存条件;

②维持既定的内部秩序;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2)政治不是无所不能的,其作用的发挥是有限度的

①从政治所包含的领域来看,政治只是各种群体生活中的一种,并不能涵盖群体生活中的一切。

②从政治的目的来看,其目的应当限于在为了社会成员过上优良生活的前提下,来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和管理。至于世俗事务之外的其他事务,超出了政治目的的范围。

③从政治的手段来看,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自然就需要一定的手段来保障,但是政治手段不是绝对的,它是受限制的。

6.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1)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方面,政治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生活的状况,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状况。另一方面,政治之于经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极大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状况。政治对经济的作用最经常的是通过国家权力来实现的。(2)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和法律的关系主要通过国家权力与法的关系反映出来。国家和法律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代表和体现,都属于上层建筑,产生于和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两者的关系中。政治是根本,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另外,法律对于政治也有重大的影响,它体现国家的意志,通过法的准则来巩固国家权力并维持国家权力的正常运行。(3)与宗教的关系

政治与宗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上,宗教曾经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在国家的政治权力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已越来越疏远,这已成为政治进步的标志。(4)与道德的关系

政治与道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受政治制约,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道德能造成一种有利于巩固国家权力的社会秩序及与此相关的心理基础,有助于政治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国家权力的维持。

二、政治学学科的一般性问题

1.何谓政治学

政治学是通过研究政治现象而获得系统的知识的一门学问。

如果说政治是人类社会的实践的话,那么,政治学就是政治理论家们对这种实践进行研究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以作为对客观现实的解释,或作为对未来政治实践的预测。

如果说政治的目标是追求善良的生活。那么,政治学也可以看做一门教人向善的学问。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变迁轨迹

①西方系统的政治学形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科学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是以国家(城邦)为中心,具体解决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产生、性质、目的、任务)、国家体制划分等一般问题,以及关于如何建立、管理国家的实际问题。这种观点奠定了以后西方对政治科学的认识,确定了西方政治科学的对象。自亚里士多德以后,西方的政治学说一般地都是以国家问题作为中心。

②西欧封建社会政治学服从于神学

西欧封建社会政治学的中心内容不过是教权与王权谁应居于最高地位的争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是在反封建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当时的政治学,主要是建立一套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新观点。重新解决关于对国家的认识、关于国家体制和建立原则等方面的问题。

③进入19世纪,西方各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开始抛弃革命时期的一些观点,从“理想主义”进入“现实主义”,从着重于形而上的哲学研究进入着重于形而下的经验分析,政治学也就着眼于对具体政治制度的改革。

a.研究对象的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它标志着现代政治学(政治科学)的产生。

b.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太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是从传统政治学向现代政治科学转折的标志。

总之,从19世纪中期直到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逐步由传统的研究国家的一般原理转而更加趋于研究政治实际活动。但其中心仍然是围绕着国家问题。(2)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对象形成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国家学说、政府的具体机构以及实行革命与专政的理论策略等;

②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关系、政治形式、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③国家,包括国家的一般理论、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活动以及与国家有关的一切政治力量、政治活动、政治关系等;

④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的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

⑤不限于国家问题,举凡一切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概括以上几种观点,政治学研究对象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就狭义而言,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学的知识体系(1)西方国家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在国际上,二战以前,人们大致把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划分为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和国际政治四大领域。战后关于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划分趋于多样化。(2)中国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在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知识体系还处于整合与分化的过程之中,学者们对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也不完全相同,但比较共同的认识大致有以下七个主要方面:

①政治理论;②中国政治;③比较政治;④公共政策;⑤公共行政;⑥国际政治;⑦政治学方法论。

4.当代政治学的结构

当代政治学的结构可区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等类型。(1)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①政治学的理论研究涉及政治和政治学的一般概念、原则、理论和范畴,包括规范的理论和经验的理论两类。它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部分,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和原则性的特点。

②政治学的应用研究是政治学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部分。它直接用以指导和规范具体的政治活动与关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③政治学的许多研究领域往往既有理论层面,也有应用层面,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①宏观研究是从总体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的特点。

②微观研究是从个体政治行为的角度研究政治现象。

③政治学研究的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3)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

①静态研究主要是对政治现象的法律和结构层面的研究,特别是对政府体制的研究。它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特点。

②动态研究主要是指政治过程的研究和文化、心理层面的研究,具有经验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③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是相互补充、相互说明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揭示政治现象。传统政治学偏重于静态研究,当代政治学则向动态化拓展。

5.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就其研究的内容而言,它不仅仅以政治问题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对于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中的政治现象的研究,也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范畴。

③两者的研究对象既不完全相同,又有部分交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内容是政治规范理论的组成部分,它的许多具体研究内容可以为政治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政治学与哲学

哲学是政治学理论基础的来源之一,它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思维视角和认识方法。哲学对政治学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3)政治学与法学

①法学是以法为研究对象的,而法又与国家这一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着广泛的共同性,即都是产生于和决定于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并为相应的经济基础服务。

②政治学和法学就必然存在许多相互渗透和交叉之处,然而,政治学和法学毕竟有各自的研究对象;法学侧重于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力求体现制度理性,即人类运用规则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而政治学则侧重于从公共权力归属和运行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力求体现人类社会的权力关系,即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4)政治学与社会学

社会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当代政治学的研究已从国家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社会学的一些领域,已为政治学所渗透,并成为当代政治学研究的重点。(5)政治学与历史学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政治学所研究的古今一切政治现象,都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治学研究中,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把某种政治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和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这种政治现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政治学的一些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因而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长于理性的分析,历史学的研究长于史料的搜集和运用。(6)政治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即如何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效益,它主要关注的是与效率相关的问题。

政治学的研究主题通过权力配置和制度的设计,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主要关注的是与公平相关的问题。

两者在研究主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可以为政治学所借鉴,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不能把政治学湮没于经济学之中。

三、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1.西方政治学研究发展历史(1)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古典政治学及其转型时期

①古希腊时期(前500~前200)。

古希腊时期政治学的研究主题是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

a.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三部对话性论著中。柏拉图的思想基点是:人的本质应放在人自身所处的现实的政治生活之中来观察,而不是借助于神话中的诸神的行为来寻找自己的影子。同时。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达成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的秩序与统一。他认为,“善”应成为检验一切的标准,对此,神也不能例外。

b.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两本著作中。他进一步发展了“善”的内涵,认为城邦共同体作为最高共同体,应追求最大的善——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②古罗马时期(前200~476)。

古罗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占希腊政治思想。在此基础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主题转向了关于世界国家的理念和理论的思考。这一时期政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是波里比阿(约前200~前118)和西塞罗。

a.波里比阿系统地研究了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撰写了40卷的巨著——《历史》。他认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政体的优劣,并主张最优良的政体是一种混合政体,即把君主政体、贵族政体、贫民政体的优势融为一体的政体。

b.西塞罗吸取和运用了古希腊尤其是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学说。他认为,国家是一个为了全体人民享受共同的利益、维护正义而建立起来的道德集体,他也主张混合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2)中世纪(476年~14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在中世纪,政治学的研究主题是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中世纪是一个崇尚神学、扼杀理性的时期,政治理论也因此而演变为神权政治论。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①奥古斯丁的神权政治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论上帝之城》中。他在此书中提出了他的著名理论——双国论。该理论宣称,世界上存在两种国家,一种足“上帝之城”,即神国;另一种是“人间之国”,即俗国。

②阿奎那的神权政治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神学大全》中。他继承和发挥了奥古斯丁的教权至上的思想。他主张神权至上,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因此,国家要服从教会,国王要服从教皇,而国王和教皇都要服从上帝。(3)现代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①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政治实践的需要,人们开始主张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以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及抽象观念等为手段,对政治的研究从对天国体系的思考回到了世俗人间政治秩序的建构,这样,西方政治学研究实现了由神学政治学向理性主义政治学的转型。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人物首推马基雅维利。

②这一时期,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为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即国家的起源、目的和本质,政府的目的和形式以及政府权力的基础和建构等。在民族国家理论中,始终贯穿着民权政冶理念。而在民权政治理念之下,不仅政治思想本身发生了分化,而且也催生了不同的政冶实践模式。这种分化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主张渐进式改良并实行宪政的自由民主主义理论;另一种是主张进行激进变革,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共产主义学说;第三种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福利国家理论。(4)当代时期(20世纪以后):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①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实践表明:理性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也是有限度的。,进入当代之后,人们开始对理性主义政治学理论及其局限进行反思。

②认识论的转变促动着政治研究范式和主题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政治研究开始向政治科学研究转变。1903年美国政治学会成立和1906年《美国政治学评论》创刊,不仅标志着政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政治学,而且标志着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开始。

③按照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现代政治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2.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历史(1)中国古代政治学研究

①上古三代时期(约前2200~前771)。

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研究的萌芽时期。

在这一时期,神权政治观在当时的政治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当时的人们将政治看做是按上帝、天或神的旨意行事,统治者也多通过祭祀祖先和神来论证其权力的合法性。

②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研究的形成时期。

a.随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日趋解体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重大变革,这成为政治研究转型的现实基础。政治研究的转型表现为:摆脱了神权政治观的束缚,转而将“人事”、将如何进行统治作为主要内容。

b.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形成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等政治思想学说。

第一,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第二,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第三,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家思想以“法自然”为核心,在统治方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第四,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从主题和范式两个方面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③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期(前220~1840)。

在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生活被局限在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的总体框架内。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选择哪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的前提下如何治理国家,其中心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更好地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这一时期,虽然也出现过一些政治改革理论和功利主义政治观,但是它们都未能跳出传统政治研究的总体框架。(2)中国近代政治学研究(1840~1949)

①爱国、变革、民主、科学等逐渐地成为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主题。在这一时期,政治研究除了从传统中发掘革故鼎新的思想外,更多地转向西学,力图取法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一般模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并为此设计了各种程序、方案,展开了政治改造运动。

②由于中国近代政治研究围绕着救亡的主题,具有强烈的实践理性和功利色彩,这直接影响着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在这一阶段中国的政治研究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完整的学科框架,没有能够形成独立的学科地位。

③政治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标志性事件是1932年旧中国的政治学会在北京成立。(3)中国当代政治学研究(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前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系列政治学理论,为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①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诸多论著,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的任务、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以及如何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等问题,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学进入复兴、发展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推动了中国政治学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③经过努力,重新分析和界定了政治的含义,抛弃了长期以来将政治单纯理解为阶级斗争的认识,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趋向科学,开始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

④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研究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论著。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现实政治生活,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对各种政治学课题进行了科学的理性分析。使政治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科研成果。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你认为政治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答:(1)政治概念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政权问题。(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这一命题揭示了政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发展者的基本政治观点。它是在广泛研究前人的政治学说,特别是深入研究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政治学说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进行了缜密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井预测了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来的将是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发展者那里,他们还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模式等诸多政治问题。这些旨在揭示政治内涵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②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它揭示了政治的基本内容。国家是阶级社会中人类生活的社会共同体,它和其他社会共同体的区别在于拥有特殊的公共权力。即政权,在阶级社会,一切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都与国家政权有关。阶级关系由国家政权强制确认,阶级斗争的最高目标指向国家政权,或为了获取国家政权,或为了巩固国家政权,或为了影响国家政权。因此,列宁指出,国家政权“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2.为什么传统的政治研究集中在国家层面?

答:从历史发展来看,政治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的,但始终与国家有着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国家层面的研究都是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1)西方传统的政治研究的国家层面

①西方系统的政治学形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科学的著作。他首先研究两城邦(国家)的产生、性质、目的、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以此为基础,他研究了各种形式的城邦,对国家的各种体制及其历史变革、优劣比较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何为最好的城邦生活,对理想的城邦构成、管理原则作了探讨。可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是以国家(城邦)为中心,具体解决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产生、性质、目的、任务)、国家体制划分等一般问题。以及关于如何建立、管理国家的实际问题。这种观点奠定了以后西方对政治科学的认识,确定了西方政治科学的对象。自亚里士多德以后。西方的政治学说一般地都是以国家问题作为中心。

②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是在反封建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为了争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权,资产阶级思想家逐步摆脱了神学。提出了新的政治观点。总的来看,当时的政治学都是以人的自然权利和契约论为前提,以不同的方式论证为什么要设置政治权力——国家。人为什么要服从政治权力。以及为什么接受其对个人权利的限制,限制的程度和范围如何,什么样的政治权力最能保证人的自由、平等等基本权利。这些观点,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政权提供了理论支持。可见,当时的政治学,主要是建立一套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新观点。重新解决关于对国家的认识、关于国家体制和建立原则等方面的问题。

③进入19世纪,西方各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基础已经奠定。资产阶级已由争夺政权的阶级变成政治上的统治阶级。为了确保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政治学的主要任务,也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如何维护资本主义“秩序”。这时,资产阶级开始抛弃革命时期的一些观点,从“理想主义”进入“现实主义”,从着重于形而上的哲学研究进入着重于形而下的经验分析,政治学也就着眼于对具体政治制度的改革。

研究对象的这一转变对于政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政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或者说,它标志着现代政治学(政治科学)的产生-一般认为,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太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是从传统政治学向现代政治科学转折的标志。

总之,从19世纪中期直到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逐步由传统的研究国家的一般原理转而更加趋于研究政治实际活动。从一般地研究周家问题转而更加广泛地研究与政治活动有关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现代政治学所强调的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两方面的研究,其中心仍然是围绕着国家问题。这一点,仍然可以看做是区分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键。(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国家层面

①中国社会对“政治”的理解

a.中国古代对“政治”的理解主要是指君主与大臣们的统治和管理活动。通常充满了道德色彩,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治、仁治。

b.在我国古代,“政”和“治”多是分开使用的,“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准则);“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

c.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这一解释突出了“政治”的公共性和管理性,而且也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及近代对政治含义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较大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指君主和代表君主的官吏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只是到了近代,“政”和“治”两个词才开始完全结合在一起使用。

②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其研究对象也就成为中国政治学界首先关注、共同探讨的基本问题,并且形成了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a.国家学说、政府的具体机构以及实行革命与专政的理论策略等;

b.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关系、政治形式、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c.国家,包括国家的一般理论、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活动以及与国家有关的一切政治力量、政治活动、政治关系等;

d.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的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

综上,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国家层面。

3.如何理解政治学是一门向善的学问?

答: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历史上对政治的理解都与“正义”“善”“德治”“仁治”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都是向善的。在今天,政治学是一门向善的学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1)政治学是通过研究政治现象而获得系统的知识的一门学问。(2)如果说政治是人类社会的实践的话,那么,政治学就是政治理论家们对这种实践进行研究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以作为对客观现实的解释,或作为对未来政治实践的预测。但无论如何,政治实践是政治学的社会基础。两者是紧密相连的。(3)如果说政治的目标是追求善良的生活。那么,政治学也可以看做一门教人向善的学问。尽管现实的政治可能是肮脏的,我们也会形成对政治的种种负面认识,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妨碍我们正确认识政治学这门学科的理由。

4.政治会“终结”吗?

答:政治属于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政治会“终结”。(1)政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并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和社会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科学考察,对人类的氏族社会状况和政治的形成、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根据这些分析和阐述,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2)人类社会的政治产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以阶级之间的利益对抗、政治权力与社会脱离、政治权利本质上为统治阶级专属为政治特征的社会历史阶段,和以社会利益差别、政治权力日益与社会结合、政治权利真正为全体人民所享有为政治特征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3)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失,社会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自治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国家权力的社会公共权力即自行消亡,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亦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就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政治社会、以非阶级利益差别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以阶级利益对抗和政治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再到无政治社会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的辩证历史运动。

5.如何理解政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答: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它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既存在着某些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1)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就其研究的内容而言,它不仅仅以政治问题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对于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中的政治现象的研究,也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范畴。

③两者的研究对象既不完全相同,又有部分交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内容是政治规范理论的组成部分,它的许多具体研究内容可以为政治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政治学与哲学

哲学是政治学理论基础的来源之一,它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思维视角和认识方法。哲学对政治学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3)政治学与法学

①法学是以法为研究对象的,而法又与国家这一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着广泛的共同性,即都是产生于和决定于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并为相应的经济基础服务。

②政治学和法学就必然存在许多相互渗透和交叉之处,然而,政治学和法学毕竟有各自的研究对象;法学侧重于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力求体现制度理性,即人类运用规则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而政治学则侧重于从公共权力归属和运行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力求体现人类社会的权力关系,即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4)政治学与社会学

社会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当代政治学的研究已从国家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社会学的一些领域,已为政治学所渗透,并成为当代政治学研究的重点。(5)政治学与历史学

①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政治学所研究的古今一切政治现象,都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在政治学研究中,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把某种政治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和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这种政治现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政治学的一些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因而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③当然,这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政治学的研究长于理性的分析,历史学的研究长于史料的搜集和运用。(6)政治学与经济学

①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即如何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效益,它主要关注的是与效率相关的问题。

②政治学的研究主题通过权力配置和制度的设计,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主要关注的是与公平相关的问题。

③两者在研究主题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可以为政治学所借鉴,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不能把政治学湮没于经济学之中。

6.你认为政治学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答:政治学发展的基础有:(1)时代基础

政治学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在古希腊的城邦时代,政治学不可避免的以研究城邦的产生、构成、发展,及其存在的目的意义等,在研究城邦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在中世纪,政治学在与宗教神权的融合中得以保存和发展。同样,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学在为革命阶级提供理论辩护的基础上,以自然法为基础发展出了在当代仍有重要影响的契约论政治观。所以,时代的需求对政治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在符合时代潮流,满足时代需求的基础上,政治学才能得以长久的发展。(2)学科基础

①人才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由人来推进和完成,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开办学园,广收学生,为当时城邦政治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为政治学的发展做出两重大贡献。在中国,孔子积极办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为古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培养两大批人才。当代政治学的发展,也得益于大学培养两大批的政治学科的研究人才。所以说,政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②制度基础

当代政治学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受到大学的推动,二战以来,西方大量高校设立政治学院或相关学院,成立了大量的研究中心和政治协会,发行刊物,举办政治学会议,增加交流,形成了大量的制度性规范,这些制度基础为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③著作基础

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政治学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政治学著作的发表出版,大量的研究著作推动了人们的交流,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增强了不同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了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也为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④其他学科基础

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其他社会学科的发展,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政治学和哲学、伦理学、法学以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现代,政治学和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的方法有的可以应用于政治学研究,它们的发展对于政治学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途径与方法

2.1 复习笔记

一、行为主义的分析途径

1.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变迁(1)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出现的时间

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研究途径是二战之后兴起的一种研究政治学的方法。(2)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

①以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为特征的分析方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提出的,他的著作《行为的一般理论》是这一学科最早的理论著作之一。

②在这个基础上,早期的政治学研究中的制度主义思考或者以思辨式分析为中心的研究出现了转向,以舆论调查结果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转变不仅仅是方法论上的革命,还显示出政治学理论范式的变化,从而带来政治学研究整体上的变革。这也就是在欧美国家中相当长时间里盛行的行为主义研究现象。

③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行为主义政治学受到了广泛的批判,美国的政治学家再次推动了政治学理论的变革,他们认为过多的以选举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实证研究忽视了政治学研究中的价值规范性特征。由此,政治本身的价值理念和正义判断再次回归到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地位,这一变化被称为“后行为主义”(post-behavioralism)的研究发展。

2.行为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本身并不是依据单一理论思维逻辑的发展.而是吸收当代各种学科的发展成果.形成了跨学科式的发展。行为主义最大的理论特点就是,任何理论都不存在不可以被观察到的因素。(1)行为主义研究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①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还原人的政治行为的客观的真实性。

②人的政治行为存在着普遍性的特点.存在着规律性的或一致性的特质。

③这些规律性的或一致性的特质是可以通过验证得以确认的。(2)行为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①政治心理学的认知过程: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受到现代心理学的影响。这也是当代政治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主要的要素包括两个方面:

a.探求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构成;

b.尽可能地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人们的政治行为的特点。在第一个要素中,学者们把相当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政治行为的意图和动机的研究上。

②政治心理学的发展最早是吸收了心理学中的“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强调人的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在生理上自发地进行反应。

a.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物特征的反应器官的合成器,即受周围环境的刺激,引起自己反应,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整、创造。

b.人的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态度、认知、动机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和驱使下,对周边环境中出现的事情通过赞同、反对、满意或愤怒的方式表达出来。

③在行为主义看来,意识不只是人们思考问题时的价值理念,更多的还具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功能性特征,在行为主义的理解中,意识形态更多的是行为主体在面对周边环境时形成的自我主体,是规定人们内在的自我去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所能采取的反应能力。

④行为主义政治学强调,人的政治行为都是有着一定目的的政治选择,个人的政治选择都是受到其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影响的结果。

⑤人的行为抉择(decision making)的主体条件由动机、状态、手段和技能、价值与规范、成本支出、偶然性和危险性等多重因素所构成.形成非常复杂的多重现象。

⑥人的政治行为的形成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人都是生活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其行为方式具有文化上的相同特点,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受到相同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的熏陶,这种学习和熏陶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由此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都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特征。

⑦作为行为基准的社会集团: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政治行为都明显具有共同社会性的特征,即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社会成员在政治上的行为特征都具有相类似的社会性。社会集团是社会成员所依赖的最基本载体。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给社会集团内部的成员带来相互影响的可能,也给某一成员的社会行为或政治行为带来多样性的选择。

⑧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需要维持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必然在同他人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内部存在的规范和功能的机制无疑将会在寻求社会公益方面有效地发挥作用。

⑨随着行为主义研究的发展,在验证和论证的过程中,很多行为主义学者认识到,人的行为的很多重要因果关系很难通过精确的量化过程予以确定,一些理论性的假定会影响到学者们本身的主观研究方向和论证的选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