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新玩法:未来商业的格局和趋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19:01:20

点击下载

作者:史贤龙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移动互联新玩法:未来商业的格局和趋势

移动互联新玩法:未来商业的格局和趋势试读:

推荐序1老史,这个人

仲昭川

称之老史,其实不老,比我小不少。2014年全球胡闹的那次“冰桶实验”中,就有他孩童般鲁莽的身影,一位美女把一大盆冷水劈头盖脸浇到几乎赤裸的胖身子上,旁边还有另一位美女,很养眼,据说都是老史的妹子。

但我跟老史结识,无关冰桶和美女,只缘于书。老史嘱我为他新书作序,要求只说人,不谈书,那就谈谈老史这个人。

史贤龙先生是个书痴,无论生意多忙也要读书,如饥似渴,几乎每天都在微信里发表读书随想,还要晒出相关快照以增乐趣。据此粗算,他平均两三天读一本。

老史读书很博杂,囊括古今中外;也很专深,道学佛学和西哲经典,常串联在一起重新注疏。就连冯道的《小人经》,都被他解析得中西合璧、雅俗共赏。

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少年,大多不舍得买书,入大学后的愿望,就是力争到图书馆把这辈子该看的书都免费看完,幸好那个时代,出版物还没泛滥,经典不多,还能通览。老史却不同,上高中时就做到了。

据说,他父亲明知那些书籍跟考大学毫无关系,仍省吃俭用任他购买。临近高考,父子俩还经常促膝畅谈书中感怀。老爷子没有享到儿子的福,二〇〇一年过早逝去。如今,老史念念不忘当年情景,每次写书,都有一种虔心告慰的情结。

因此,我读贤龙君的书,也平添了一种敬畏。

读书不仅是学习,也是跟作者斗智,不为胜负,而是寻找共鸣。达到一定程度,读者与作者会有神交。

去年我写了本互联网的书,不少人在网上评论,有的中肯、有的肉麻。其中最触动我的,就是这位史贤龙君,说话非常猛,却有大智慧。

智慧是种能量,但并不总从高向低传递。智者相遇,互相都是能量干扰,结果往往彼此拉低,高者没收获、低者没长进。而我和贤龙,却有些相见恨晚。

网上交谈没几句,他就把我拖进他自己的群里,是个叫“私聊会”的网上道场,里面聚集了很多咨询行业的高人,当然多是他五湖四海的朋友。通过其朋友了解其人,更加客观全面。很快,我跟他从作者与读者变成朋友。

第一次见面,便是他千里走单骑,从上海来北京直奔我家里,喝茶到凌晨三点半。只记得从头到尾都是他在说、我在听。并非插不上话,实在不舍得打断他,属于火花四溅型的。当时感受有三:此人博大精深知无不言、此人专业始终紧扣产品和市场、此人对互联网的见解老少咸宜。

后来读了史贤龙的《产品炼金术》、《老板如何管营销》、《魅力的智造:粉丝产品创新法》,更确信这是个有道心的人。他并不企图向读者炫技,只春蚕吐丝般分享他二十多年的感悟。

如今在产品和市场方面,都在玩弄讳莫如深的概念、追逐过眼云烟的热点,能把道、经、技合为一体的著作,几乎见不到。国外的书虽然时尚,但对于东方大地的心术和门道,洋人完全摸不到门。这是我在外国读MBA的切身感受,也是史贤龙先生近年来在本土咨询领域脱颖而出的原因。

智慧只能源于自己的灵魂。博览群书的人,一定有学问,却未必有智慧,甚至反被太多的智者洗空了脑。很多饱学之士的作品,近于资料汇编,即便有精华,也分不出是谁的原创。这对有心的读者,是一种灾难,很难跟作者产生灵性碰撞。

老史的书,是个例外。不仅旁征博引、数理兼备,且鲜活直接、深入浅出。

人类重大的智力成果,都是专注力和发散力共同起作用。

西方的遗产,多是专注力的结果。心无旁骛的好处和坏处,都是单点突破、直线穷极,终究是局部钻研的功夫。必然的结局,是丢了整体、平衡、辩证,只能不断更新和发展,永远不得安生。不说科技给人带来的恐慌和危机,单从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上,就知道这不是思考的差异,而是维度。

东方的遗产,多是发散力的结晶。无住生心,一心无用。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足够子孙沿用千百年,并不指望后人有啥出息。这是整体观照的功夫。

从著书立论的角度,至少在专注力和发散力上,史贤龙君是个均衡得兼者。

互联网是个生态,不是一个行业。这个生态很大,包括很多生态和业态,覆盖了全社会。生态看玩法、业态看规则,看错一步,就万劫不复。

这对领衔者更是空前的挑战:单纯专注,一定是狗熊掰棒子,经受不起日新月异的变化。单纯发散,虽能从混沌的整体中看到本质,却不知道质变会在何时突发。

本质在量子化的生态系统中,难以面对永恒的不确定性。在战略层面,以不变应万变的方针,有时也害人不浅。西方科学在混沌说和量子学上的发展,已经接近两千六百年前老子《道德经》里的结论,可谓一个轮回。《道德经》谈的不是道德,而是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是明白人、才会有道德。

无疑,史贤龙多年的智慧修为,如今在他书里得放光芒。憨厚地说,在西方作者隔山打牛的背景下,中国老史的书更加贴心实用,假如国内读者不想自欺欺人的话。

至于移动互联网,有必要说说。这是一场浩劫。

世上任何索取与得到,都是从差额中来的,比如时间差、信息差、维度差,等等。很显然,移动互联网的玩法,也是一部分人制造出来的差额,他们从四面八方突然出现在上游,正像狗熊张开利爪,坐等奋起一跃的鲑鱼。

当年的电脑互联网,只是绑架了网瘾少年而已,大家在工作生活中还都是正常人,有自己的休闲时间、有自己的阅读选择、有自己的观察思考。

可如今,就因为一个手机、一款软件,移动互联网绑架了所有人:不仅全天候捐献自己的时间精力,还要在“震撼了”、“沉默了”、“转疯了”、“惊呆了”、“吓傻了”之类的尖叫声中,不断采取无脑的行动。

科技的进步,势必引起人类的退化。不过,这退化也太快了些。都急于变回猴子,那买不起智能手机的人真不知该大哭还是大笑。

真正的大佬,都知道谋定而后动。

在信息碎片化、数据垃圾化的时代,国人大脑污染严重。最先丧失的,是读写能力。然后是模仿能力减弱,创新能力就免谈。这时,静心浏览一本高人高论,是幸运和明智的。

早在移动互联网刚刚泛滥之时,史贤龙就抛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惊动了不少人。那篇文章,也被收录在本书,必是亮点之一。

我这些年深居简出,几乎不跟人打交道。听老史说法,为一大快事。

推荐他的著作,是我的功德。是为序。2015年元旦凌晨 于北京望京

仲昭川:《互联网黑洞》作者,中国联合网盟董事长,中国互联网学创始人。

1994年率先在中国推广互联网,同时作为主讲人、制片人、撰稿人、总策划,推出了《Internet改变世界》、《怎么使用因特网》等大型系列专题片,为互联网进入中国做出卓越贡献。推荐序2站对风口刘春雄

最近,有两句话对我震撼很大。一句是美国硅谷精神领袖凯文·凯利的名言:“颠覆来自边缘。”另一句是华为任正非的智慧:“不确定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

第一句话把我们打蒙了,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因为边缘无法把握;第二句话把我们打醒了,知道了去找抓手。在大风大浪中,你总得抓住点什么,否则就没有安全感。

颠覆来自边缘。意味着在迭代与颠覆时代,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按照仲昭川老师的说法,是非线性、突变性、不连续性、不可预测性。也意味着,资源和规模已经没有优势,因为优势抵不过趋势,规模大可能不过代表倒下的响声更大而已。

任正非的智慧在于,即使是不确定的时代,也要确保有确定性的成功。这确实需要智慧。

不确定性的时代,一切都变得难以预测。你知道站在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但是,猪是无法判断风口在哪里的。

好在不是所有都是不确定的,有一点现在就可以确定:移动互联是现在及未来的大风口,移动互联绝对是大趋势。

先站在大风口,再考虑怎么站,怎么飞。

所以,站在大风口,有时也需要抢位。

还是回过头讲讲与史贤龙老师的渊源吧。

我与老史是吵架吵出来的朋友,没见面就吵,没见面就觉得他已经吵得脸红脖子粗了,因为我自己脸红脖子粗了,只能想象他也是如此。

那是在博客还很盛行的时候,大约是2011年,我们在很多话题上吵得一塌糊涂,主要是有分歧。分歧在哪里呢?不是观点有分歧,我后来发现是分析问题的逻辑不一样。这是后话了。吵架最严重的时候,有时还需要金焕民老师出来“和稀泥”,好在我们吵架对事不对人,否则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关系。

我与金焕民老师也吵架,只要讨论问题,必定吵架,嗓门越吵越高,以至于有人以为我们这是要打架的前奏。最后两人笑眯眯地走了,不一定有共识,但认识一定有提高。

我与金焕民老师是老熟人,合作多年,不怕吵架,吵架是探讨的极端方式。与没见面的人吵得这么凶,老史算是第一个。吵架还是因为对共同的话题有兴趣,棋逢对手。否则,吵个什么劲。

我的第一印象,老史算是经典理论功底很深的人,我最初猜测是跨国公司出来的。我与金老师提倡中国式营销,站位不一样,先天有倾向性。

后来发现,老史对一线营销很在行。看看他后来写的书,很接地气。

再后来,我与老史给《销售与市场》做专题,合作天衣无缝,能把一个专题写圆满,挑剔的编辑们很满意。特别是我们共同提出“主流换挡”的概念,把“新常态”在营销领域落地,在相当长时间内有价值。

2014年8月,被老史拉入他的微信私聊会群里,一群新老朋友,交流更方便了。我更清晰地观察到老史的两个转向:一个是转向研究产品,一个是转向研究移动互联。

营销的视角转向这两个领域,足见老史对营销前沿的高度敏感。

营销到最高境界,就是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多余的,直接拿产品说话,拿产品与消费者沟通。如果对产品有灵感,不需要营销语言,心有灵犀一点通。因为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对消费者的理解,对消费者的理解,最后落实在产品上表达出来。

营销发展到现阶段,老板的最高战略就是产品。雷军的很多话我不赞同,但雷军评价一家IT企业准备做对手时有一句话很到位(大意):你弄个总监就敢跟我打,没门。确实,雷军是老板在盯产品,对手是产品经理在盯产品,不是一个境界。

看看人家苹果,乔布斯天天抓的就是产品,那真是让粉丝尖叫的产品。不让消费者尖叫,产品宁可推迟上市,也不妥协。所以,苹果从来不怕被颠覆,只有苹果颠覆别人的事。

乔布斯的做法,一般人学不会。老史提出的“产品方法论”,目的是让一般人能够学会。这可能就是老史的良苦用心。

老史送我一套《产品炼金术》,当《魅力的智造:粉丝产品创新法》面世时,我是一定要在微店上花钱买的,尽管他送我一本不难。我说过一句话:“是不是好产品,看舍不舍得花钱买。”

转向产品的一般方法论研究,老史站对了风口。

转向移动互联,老史再一次站对了风口。

我最近有一个判断:起源于1870年的电气革命(又称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终结了,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称作信息革命。世界主要国家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不仅是IT技术、IT产品的不断迭代和颠覆,更是生产组织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

按照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在瑞士达沃斯论坛的说法:“互联网将会消失……未来世界中会有无数的IP地址,有太多的可穿戴传感设备、太多的互动,你甚至已经感觉不到它们,因为这已经成为个体存在的一部分……想象一下未来你走进一个房间,一个动态的房间,在经过你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和房间里的任何东西进行互动。”

如果说我们现在理解的移动互联还是基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移动互联的话,属于狭义的移动互联,施密特所说的就是广义的移动互联,人走到哪里,就联结在哪里,一切都可以是连接设备。

移动互联有多么重要,你该理解了吧。它一定是一个大风口。

我也想站在这个大风口,但被老史抢先了。

按照移动互联的玩法,马云和小米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颠覆。

移动互联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到底怎么玩?作序的有先睹为快的优先权。

这是我们的福利。2015年1月25日

大变革发生时,

不被思想灼醒,

就被时代灼伤。——史贤龙自序移动互联,红了

2014年,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在渴望如小米那样,成为“风口的猪”。从年初的互联网思维、粉丝经济,到游走在传销边缘的微商、自媒体,微信生态圈并没有出现颠覆性革命的景象。天猫“双十一”购物节571亿元的天量,给微信的商业化前景送去一个嘲笑。

轰轰烈烈的O2O、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众筹、工业4.0、大数据等新玩法,并没有诞生出巨型企业,反倒是没有技术含量的面膜、农产品,个个打扮得焕然一新,显示出咸与维新的气象。

站在2014移动互联元年的年底,可以将2014年的基本态势总结为六个字:风口到,猪未壮。已经没有人怀疑,移动互联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而且进入了爆炸式发展的风口。可是,站在风口里的猪们都太瘦了,瘦到不好意思飞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2014年,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都不再与2014年之前相同:

微博玩的少了,微信用的多了;

所有人都开始在朋友圈晒照片了;

每个人都有几个到几百个数量不等的微信群了;

每个企业、每个品牌都有公众号了;

很多个人有了微店,很多企业开通了微信支付;

几乎所有人都在微信群里玩过发、抢红包游戏;

很多人将存款搬到了余额宝;

美女都在卖面膜,男人都在卖农产品;

微博大V卖酒,自媒体大V做起了婚介;

微博让人见识了普罗大众的喧哗,“微力”无边;

微博让人领教了精英的疯狂,微云激荡;

……

移动互联元年,所有人、所有事,都突然呈现出另一副面貌,以至于很多人感到烦躁、焦虑、愤懑。

企业的日子更痛苦:

白酒进入价格下降通道,从腰部降到了脚踝;

餐饮第一股(湘鄂情)变成了中科云网,厨子要做程序员;

纸媒惨淡经营,广告收入锐减;

饮料老大娃哈哈总销量下降7%,即少了40多亿元,等于40个1亿元饮料厂关门;

沃尔玛开始关店潮,胖东来差一点消失;

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年初宣布进军智能家电的海信、美的、海尔,变得悄无声息……

从传统行业到高科技行业,从生产商到零售商,新常态带来的是泡沫消费的减少,打大老虎、拍小苍蝇,让镀金时代的病态繁荣戛然而止。

明明是阳光明媚,感受到的却是寒冰消解的料峭。2014年,是早春,虽然有冬天的寒意,却挡不住春光的普照。萧红写道:“在乡下,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我想说,2014年的景象是:万物都在忙着贪婪索取,忙着夺路而逃。

在2014年,你看不到一个人是无动于衷、安步当车的,所有人都在手机上宣泄、寻找、吸收、释放,到处是社群、社团,到处是会议、聚会,一幅巨大的社交化场景,将所有活跃的中国人卷入其中,这是移动互联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刚刚开始。

移动互联,红了。

在这个大变革的风口,每个人、每个企业其实只有两种状态:跟上步伐的,时代推着你走;跟不上步伐的,时代拖着你走。就是说,每个人只有两个选择:不被思想灼醒,就被时代灼伤。2014年12月18日于上海鸣谢与纪念

特别感谢,为此书倾情作序的两位师长:仲昭川、刘春雄。

感谢不怕压上个人信用,在没有阅读新著的情况下,愿意为本人背书的推荐者:赵禹、潦寒、王传才、张晓岚、萧三匝、祝有华、肖震、张致强、秦国伟、张文波、何足奇、杨更新、邓学君、周重林、巨刚、沈洋、沈坤、杨永华、刘祖轲、冯帼英、韩亮、求诸子、孙曙光、冯启、谢一颖、李临春、曹文广、张小鹏、吴自然、铁丁、姚尧、罗莉、鲁峙、廖衍明、闫治民、史劲松、王健、徐汉强、王治清、牛恩坤、王朝晖、石磊、孙巍、高二东、郎鸣镝、高吉祥、宁立新、杨江涛、侯军伟、聂德刚、刘文新、肖进春。

感谢所有参与个人众筹的预购者:肖进春、任小东、许宏源、桂旺松、张彦平、张梁、于士城、侯军伟、赵禹、阮昭平、陈向明、李冬霄、Phineas、祁志刚、曹文广、杨更新、何琳、朱美燕、潘朝晖、闫治民、郭德苍、李政一、刘春雄、曹先华、曹俊琦、马东超、朱红芳、邓学君、戴晓虎、张小鹏、钱晓军、曹夏菁、张学之、樊忠宝、陈清源。

感谢为个人众筹提供产品友情赞助的企业朋友:吴自然、范江晖、傲三哥、葛卫忠。

特别感谢2014年给我帮助的朋友:于晖、陈晟、林翰、杨更新、吴自然、高二东、封大勇、张致强、徐汉强、楚学友、刘文新、赵禹、石磊、陈章胜、鲁培康、山峰、张本心、杨六四、曾申平。

谨以此书纪念2014年逝世的母亲,2001年逝世的父亲:只有自己的作品,才能配得上对父母的祭奠。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2015年02月16日 于合肥奠基石贯通三个世界

人类社会3000多年,形成第一世界;

互联网30年,万物进PC,形成第二个世界;

移动互联3年,万物进手机,形成第三个世界。

三个世界,各有乾坤,各自演化,又互相连接。

移动互联新玩法,贯通三个世界的道法术。一、新世界

从线下实体到线上电商,再到移动互联网电商,短短30年的市场演化,形成了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三个世界”结构。2014年,“第三世界”(移动互联网)正式登上舞台,开始重构市场结构,普遍称之为移动互联网元年。从这个元年开始,中国市场的商业形态将形成什么格局,又会向什么趋势演变?具体如图1-1所示。图1-1 三个世界的演变(一)线上营销究竟改变了什么

电商与店商的战争焦点,我们总结为五大力量的消长:快递消灭渠道、网银支付消灭终端、SNS(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SEO(搜索引擎优化)消灭广告、客户端消灭逛街。淘宝、天猫、京东、易迅等,是进攻方力量的代表。

电商的顾客在“空中”即被拦截,央视媒体的饱和轰炸,也不能改变消费者购物路径迁移的趋势。2013年马云与王健林1亿元对赌电商份额,以2014年王健林的主动取消而告结束。

在电商生态消解店商生态的在五大力量冲击下,涉及的绝不仅仅是渠道、终端、传播、支付等的变革,而是在商业生态背后的社会形态发生“巨变”:时间、空间、媒体和关系四大社会基础结构发生本质改变。企业还能再用狭隘思维去认识正在形成的“三个世界”吗?那么,三个世界的商业格局与趋势究竟是什么呢?(二)未来商业形态的格局由哪些要素构成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以“周”为单位,总结这个已经到来又可能马上成为过去的未来,我们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但是三个世界的基本架构,使以下六大格局脉络清晰,是现实存在且会成为塑造未来商业形态的必要条件。(1)基本格局:三个世界,各显神通。

我们明确反对三个世界的替代论观点,这不符合现实,但是新世界的颠覆力量不可阻挡。电商10年,也只是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0%,微信电商(包括微信支付),现在连淘宝及支付宝的2%都还没占到,现在谈替代为时尚早。

三个世界的基本格局是各显神通。换言之,企业在三个世界的市场环境下,都要在主动颠覆与被动颠覆之间做选择。实体店的坐商模式,被淘宝、京东的电商模式冲击得门可罗雀或成为消费者抄货号的橱窗,实体店难道不可以运用体验式创新,重新将消费者拉回来,让消费者找到逛街的乐趣吗?国内书店一家接一家倒闭,台湾的诚品书店,却成为台北的精神图腾、旅游胜地。

淘宝、天猫、京东等综合性平台电商,依靠垄断流量、批发流量的商业模式,也走到了模式红利的尽头。向微信电商迁移只是其中一个方向,垂直品类电商、品牌电商、社区电商(LEC)、C2B、众筹电商等的崛起,才是淘宝、天猫爆炸式高增长的丧钟。(2)模式格局:O2O,一切渠道皆媒体。

三个世界既独立发展又互相关联,可以如万花筒般组合出无限形态,但最有效也最经济的形态必然是O2O。O2O不仅是线上支付、线下消费,而是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商业模式。

每一种模式的背后,都是更贴近消费者的服务,以及更紧密的社交传播渠道。这些都是对“全国漫游”式平台电商的颠覆。O2O,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基本形态。电商时代,是将媒体变成渠道;在O2O时代,所有渠道都变成了媒体。

在O2O的冲击下,行业边界会不断消失、融合,所有的品牌都需要在三个世界之间重新规划自己的销售版图,或者简单说,用O2O技术打通三个世界,让传播、销售、营销在三个世界之中无缝连接。(3)技术格局:一云多屏,云中生活,谁也离不开那朵云。

从互联网上的微博、视频到移动互联网(手机),已经到来的家庭终端(智能电视),甚至未来的车载电视、显示屏媒体(写字楼、住宅、超市等),都将被无缝连接在多个不同的云系统之内,构成一云多屏、无缝链接的信息世界。云计算,是未来商业形态的基本技术单元。在“云社会”里,一切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际关系都将重新塑造。(4)社会格局:城乡扁平化,产业集群新景观。

商业就是人的商业,有人就有商业,人的多少决定商业的荣枯。李克强经济学将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之一,这个新型城镇化的新意在于,不是过去的市场下沉、送货下乡等,而是一场真正的地域经济地理的重塑。

简单地说,就是以二三线城市群崛起为标志,经济多中心的格局。也就是说,人口流向将改变过去从中西部、农村向沿海、省会及大城市集中的格局,人口分布将更加均衡化。

从目前披露的23个城市群构想可以看到,中西部的“内陆崛起”形成经济多中心格局,这会带来产业集群的新一轮调整,而商业形态也必然随之改变。可以说,高铁、无线接入(4G网络)、全民社保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也是商业格局的驱动力。淘宝村或许会变成“电商城”。(5)媒体格局:认同才有价值。

2013年底《新闻晚报》的停刊,给纸媒行业吹出一股刺骨的寒风。电视人王利芬也在1月14日,发出“电视无论如何就是一个夕阳产业”的感慨,因为电视的开机率已经越来越低(低于30%),这个趋势谁也阻挡不了。显然,电视业忽悠广告主的“收视率”数据已经没有意义。从纸媒到电视,这些过去通过垄断舆论就可以操纵受众认知的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

与未来商业形态匹配的媒体格局具有三个特征。

多中心化:权威依然存在,权威或中心媒体也存在,但是否被认同就是另一回事。戈培尔所说的谎言一万次就变成真理的“垄断声音哲学”在多中心化的媒体环境下,将很难出现。

自媒体化:从陈坤的微信商业化到逻辑思维的二次会员招募,自媒体的商业化路径形成闭环。可以预见,自媒体将呈现更加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社群化:《创业家》杂志牛文文将新媒体商业模式定义为内容、用户、关系、营收,与传统媒体的内容、广告、营收模式截然不同。其实,新媒体的特性,就是社群化。所谓社群化,就是用内容将兴趣相投的人圈在一起,然后经常制造群体活动,从而产生营收。

再简单点说,新媒体格局与传统媒体的根本不同,在于信任。在新媒体格局下,唯有认同才能产生价值。没有认同,用传统媒体的方式——饱和轰炸、喊破嗓门,都白搭。(6)消费格局:中阶的升级性消费成主流,个性化、审美化、生态化成为消费驱动力。

社会、营销都变了,消费者自然也在变化,未来商业形态的核心消费者,向何方变化?事实上,电商时代已经勾画出新消费格局的基本特征:

反过度品牌化:凡客诚品的崛起与衰落,是对这一规则的生动注脚。凡客起于继承PPG模式的品类杀手模式,这是反过度品牌化的成功逻辑。沿着品类价格杀手的模式,凡客的早期品类延伸几乎次次获得成功。直到2012年凡客体开始的所谓品牌化,到陈年放言要收购LV,都显示凡客走向其崛起逻辑的反面,品牌化让凡客的品类杀手模式失去方向,务虚不务实的品牌幻觉主导产品群经理,凡客2013年的品牌“绽放”失败,开始断臂求生。

反大规模工业化:全国雾霾的残酷现实,为工业化敲响警钟。消费者对水、食品、添加剂、转基因的敏感度开始提高,消费者开始放弃大规模工业化产品,转向生态化、纯天然、有机环保的产品。小众品牌、设计师品牌、专属定制开始流行。电商让田间到餐桌的直通车成为现实。

反奢侈化:国家对反腐的坚决态势,给腐败驱动的奢侈品消费设置了天花板,奢侈品牌不会消失,奢侈品消费也不会减少,但奢侈品依靠时尚媒体鼓噪与专卖店涨价,“打劫”中国新富阶层与畸形送礼的消费格局,已经风光不再。本土品牌也将在单向的崇洋媚外的奢侈品消费烟雾消散里,找到进军“中阶市场”的广阔机遇。

新消费格局就是,中阶的升级性消费成主流,个性化、审美化、生态化成为消费驱动力。

企业的品牌资产不再取决于媒体曝光度,而是取决于粉丝的数量与质量:小米3年300亿元的成就,是新消费格局的代表,消费者变了。(三)未来商业形态有哪些趋势

在变化不大的环境下,格局决定趋势;在变化剧烈的环境下,趋势决定格局。可能影响、改变乃至重塑未来商业形态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六个方向:(1)零售业大势。

传统零售业一直有一句口诀,即LDF:Location(位置)、Detail(细节)、Franchise(连锁化)。LDF代表了传统零售业的基本商业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在新的商业形态里,零售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不再是LDF,而是SSS——Social(社群化):企业与顾客不能只是交易关系,必须是社群化的生活伙伴关系,才能生存;Service(服务化):传统零售的服务仅限于卖场内的便利,未来零售的服务必须提供直达家庭的服务;Supply-chain(供应链):在渠道决定购买的阶段,供应链体现为采购的强权与压价,未来供应链则体现为对优质供应资源的争夺与供应链关系的维护。(2)产业大势:MI+,社会元素的再定义。

MI+,即Mobile Internet Plus的简写,意思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之上,可以添加一切社会元素。这就是我们正在进入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意味着,不仅一切社会元素将因为移动互联网而改变,移动互联网还在创造各种新鲜的社会元素。

MI+时代不是微信时代,也不是一切都“微”(微信、微店、微支付、微博、微活动、微推送、微服务、微创新)的时代,这些是对MI+时代的重大误解。MI+里的M,指的是Mobile(移动),而不是Micro(微细),MI+时代里不仅有“微”创新,更有“巨”创新,绝不会是一切都变成微细。

没有任何限制的“随意”跨界,是产业的大趋势。可穿戴设备、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乐视智能电视等,已经冲破边界清晰的传统产业空间。(3)品牌大势。

三个世界、五大力量让品牌商拥有了更广阔的战略空间,摆脱渠道与媒体的进入门槛。传统模式下,进入全国性KA卖场与连锁便利店,至少需要2000万元以上的进店费,这是在没有任何销售额承诺下的一次性投入;实现全国化市场布局的费用很惊人,累计投入的渠道建设费用以数亿元、十几亿元计算;全国化品牌知名度的门槛更高,以著名的叶茂中三板斧(策划+明星代言广告+央视广告)计算,一年投入5000万元是最低门槛。在这样的渠道建设与媒体传播高门槛下,谋求建立全国性品牌的企业风险极大,九死一生,没有5年都熬不出头。

移动互联网时代,上述“门槛费”规则都被打破。三只松鼠诞生两年,已经晋级坚果类前五位品牌,2013年被热议的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江小白小酒、马佳佳情趣用品等,虽然规模还不大,都已经显示了塑造全国化品牌知名度的另类路径与方法。品牌大势正在从拼爹转向拼创意,这给独立品牌的崛起、诚意产品的风行提供了便利。本来生活网的褚橙,就是品牌大势转变下农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4)顾客大势。

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趋于透明化。淘宝数据可以显示地域、性别、星座、时间段购买的特征,每个消费者的网上消费记录,都被记录在案,变成可以回忆的消费历史。银行的信用与消费记录,记录着旅行的足迹。消费者及消费行为的大数据化,给企业与顾客建立关系提供了技术保障。

可以说,“为产品找到滚雪球增长的顾客”,将成为企业销售的核心课题,而不是过去的渠道关系、终端关系、媒体关系。只要建立其顾客关系并构建粉丝互动渠道,企业将不再惧怕任何外部竞争与冲击。(5)媒体大势。

未来商业形态的媒体大势归结为一个核心:随时随身的连接,即(an-ybody+anything+anytime+anywhere)×Connected,即“人物时点”的自由“连接”。这是一幅巨大的社会生活场景。

无线连接、永远在线的背面,是消费者掌握了主动权:如果任何传播让消费者讨厌,你不要指望可以继续像脑白金广告一样,用霸占黄金时间的强制广告向顾客心智里植入所谓超级符号,顾客会直接将你的品牌痕迹(App、公众号)从一切终端里删除。

影响消费者的媒体确实更多、更便捷、成本更低,但消费者选择的成本也更低,消除骚扰广告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区别骚扰与非骚扰的界限,就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保留品牌的传播介质,无论是App还是公众号。滥用媒体无线连接的品牌,将更快遭到消费者的抛弃。提示一下,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弃的代名词叫:删除(Delete)。(6)世界大势。

未来商业形态的最后一个重要趋势,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过去中国走向世界多是产品输出、劳务输出,未来一定会变成品牌输出、文化输出、生活方式输出、价值观输出。中国企业,不仅要改造全球分工与产业链结构,中国品牌,也一定会走出国门,与世界融为一体。微信(We-Chat)1亿多的海外用户,蕴藏着不容忽视的商业机会。在这个世界大势中,真希望本土企业及时意识到其中的商机,以及需要自身具备的运营能力。

总之,三个世界是未来商业形态的基础,三个世界的市场观,要求企业必须超越电商与店商的二元思维,用更广阔的O2O、互联互通思维去认识市场,规划新时代的营销战略路径。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也是中国商业形态重构的序幕。二、新营销

如果不是市场环境、消费形态、媒体结构、流通结构等外部因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人或许还不会发现,在所谓营销模式的背后,不是4P要素及其组合,甚至不是产业结构如行业集中度及趋势等,而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时代的变迁。

什么是营销模式?营销模式是企业获取收入与利润的最优化、同时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营销要素的组合。营销模式并非只有一种,但是作为特定时代下的营销模式,必须具备最优化与最普遍两个核心特征。也就是说,反映时代特性的营销模式,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点,这种营销模式一旦形成明确的模式、结构与逻辑,就成为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路径。

中国营销模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变革,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一)第一次变革

第一次发生在1993年之后,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民营经济再次走上前台。以百货商场、个体零售为驱动力的“公司热”为标志,一大批消费品、耐用品、百货商场等品牌崭露头角,发展到跨国零售连锁(KA大卖场及CVS便利店)攻城略地,代表着现代流通渠道对传统国营、集体流通体制的替代。

1993年之前,国营、集体五交化、供销社等依然是流通主渠道,个体户(倒爷)是新生的活跃力量,但仅仅是补充与非主流。1993年之后的10年,现代零售却彻底颠覆了国营渠道,变成了流通主渠道。

与渠道结构变化对应的,是媒体结构的变化:以央视加地方卫视的“1+N”为代表,进而形成黄金资源(核心频道+黄金时段)的强势地位,取代报纸、广播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资源。

这个时期是中国营销的青春期,中国营销人,迅速在渠道模式与媒介传播模式的规律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形成了“中国式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的特点是:

渠道为王:无论是什么规模的企业,将产品放到消费者最容易接触的零售终端,是驱动销量的第一要素。从来不会因为企业自以为是品牌(即在媒体上砸下数亿广告费),就“自动”获得了产品进入渠道的通行证。渠道进场费与相关销售服务人员费用,是比央视标王更高的费用投入。这就是渠道的门槛,也是营销资源配置的第一优先级。

市场下沉:中国市场的大广深杂、渠道类型终端数量的梯级分布,都给中国企业达成销售提供了广大纵深的运营空间。很多一二线城市看不见的产品,在三四线市场卖得风生水起。

深度分销:由厂家的业务员、导购员负责对各类经销商覆盖的终端进行拜访、拿订单、铺货、理货、生动化、促销、导购等市场服务,各类分销商只是物流配送商(邮差经销商)。在每一个零售终端,每天都在发生“1米绝杀”的战斗:为了最好的陈列、最大的排面、最显眼的海报位置,业务员、导购员必须频繁拜访终端,与店主建立良好关系,与竞品业务员发生当面争执或不照面的竞争。

心智占位:这个阶段品牌驱动力的核心,并不是创意,而是知名度。可以说,知名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实现上述渠道覆盖。而获得高知名度,在这个时代的媒体环境下,选择强势媒体、黄金时段是最有效的手段。媒体传播的强势影响力,让创意变成了陪衬,厂家最后发现,明星代言是与实现高知名度最有效、最简单、可复制性最强的“绝配”。

这个时代的营销模式就形成一个“耦合体”,即上下三板斧组合。“上三路”的三板斧是明星代言、产品概念或品牌定位创意、央视广告(配合卫视热点节目)集中投放,可以制造一鸣惊人的效果。“下三路”的三板斧是产品包装/VI设计(产品化妆术,扮靓)、招商、深度分销(人海战术)。上下三板斧若能协同促进,可以快速成就超级品牌如王老吉等。(二)第二次变革

2003年,淘宝横空出世,到2009年,平台型电商(简称PEC, Plat-formE-Commerce)井喷式爆发。除淘宝之外,电商模式呈现多形态、全品类、全覆盖的特点,中国市场进入第二次大变革时期。

服务型平台电商:从书、电器向百货、服装、食品乃至建材、家居、汽车扩张,如全时电器网、库巴购物网、新七天电器网、酒仙网、酒多网、也买酒、好乐买、一号店、唯品会、爱慕在线、银泰网、上品折扣等。

品牌网购型平台电商:即垂直电商,更是呈现爆炸性增长。受到麦考林、凡客诚品的示范作用,从服装到百货、从食品到果蔬、从鞋帽皮具到儿童用品,几乎每一个消费品类都在诞生“品牌网购型”电商企业,如乐淘、马萨玛索、麦包包、梦芭莎、西米网、优果网。

线下搬线上型:2010年开始,制造企业、传统零售连锁企业,也加入电商浪潮。这种线下品牌“上线”(触电)的风潮,几乎就是将所有实体店销售的消费品“搬到”网络上去,这是一场更加庞大的“销售革命”。

2003年起的10年,是中国市场环境发生第二次重大变革的10年,这个时代没有完全颠覆传统零售渠道,却让传统零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12、2013年两年的淘宝、天猫购物节191亿元、350亿元的日成交额,让所有的零售企业彻底“哑口无言”,宣告了电商对实体零售的完胜。具体如图1-2所示。图1-2 中国历年网上零售占社会总体零售的比例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期,中国营销思想或理论可以说是“整体失声”:几乎没有一本完整描述电商时代营销规律与规则的著作,连菲利普·科特勒也只是将营销3.0定义为人文营销——这与中国电商十年的火热实践,形成巨大的反差。

电商时代的营销,最好的操作知识可以在“淘宝大学”里找到,但是从模式的角度,我们依然可以对这个时代营销模式的基本特点做出营销人的总结。电商时代的营销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要素的革命,彻底颠覆了地躺拳时代的营销模式:

快递消灭渠道:电商时代,经销商、分销商等地躺拳套路完全不需要,任何网店可以绕过实体分销渠道,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可以说,“6元全国包邮”的快递,将层层渠道环节成本全部消灭,什么招商、进店、陈列、理货等销售技术都不再需要。

网银支付消灭终端:支付宝及银联卡网上支付体系的完善,等于在消灭传统终端的交易职能,而且收款效率高到柜台收银无法比拟的水平。2013年“双十一”支付宝收银记录:55秒,1亿元;6分07秒,10亿元;5小时49分钟,破100亿元;13小时39分破200亿元!销售效率进入核子弹时代。

SNS(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就是创造了一个新媒体世界;电商的崛起,让互联网广告消解传统电视的媒体影响力;到社交化媒体(微博等)兴起,传统媒体在影响电商消费者方面,已经完全丧失了效力。

SEO(搜索引擎优化)消灭广告:电商时代,广告效果既然不是拼媒体、拼投放当量(标王之类),广告的形态也就自然转变。更重要的是,SEO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可以带来成交的流量驱动力,广告就是销售,媒体变成了渠道。

客户端消灭逛街:电商催生了“宅消费”,过去购物需要逛街、逛商场,变成在PC、笔记本、PAD等终端上浏览、搜索、下单,客户端消灭了逛街的需求,逛街更多的不是为购物,而是休闲娱乐社交。

这个时代的营销三板斧是,爆款、流量、转化率。除了爆款可以勉强与传统营销里的“单品决胜”类比之外,流量、转化率及其技术,则是传统营销完全不知所云的新概念。(三)第三次变革

2013年“双十一”的辉煌战果还没有消散,淘宝天猫的颠覆者已经站在了门口:企鹅(腾讯)旗下的微信,中国市场进入第三个大变革时期。

微信刚开始从IM(即时通讯平台)向商业化方向转化,阿里巴巴马云却已经坐不住。两个原因:微信的6亿多活跃用户,微信的分享、商业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淘宝、天猫及旗下的网店,将成为微信流量的“接单者”。

2013年11月22日是个重要的日子,马云决定切断微信进入淘宝、天猫的流量接口。11月23日,微信与小米3手机的15万台微信购买活动正式开场,9分钟55秒即告售罄,3亿元瞬间进账,标志着微信进入了电商阶段,也意味着中国第二个虚拟商业王国——“移动互联网商圈”正在飞速长大。但是与小米3首发日86秒销售10万部回款超过2亿元相比,微信支付的速度还是偏慢的。

如果说前两次颠覆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移动互联网恐怕注定了是一场火药味浓烈的战争:微信与淘宝互相屏蔽接入口,标志两大新老巨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处,就展开了生死PK。

现在谈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有点早,但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逻辑或框架已经“显露真容”,核心有以下五个框架,即营销模式需要在这五个框架内进行创新、演化、完型。

O2O:即线上与线下的双向互联,团购就是一种典型的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O2O创新将更加丰富多样。O2O不仅是线上支付、线下消费,而是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商业模式。想一想如下消费场景:当你逛街或进超市时,可以线下看货、线上支付、线下收货。你在超市完成了购买,却可以空手回家,4~8小时内,你购买的商品送货上门,这样的O2O难道不是对传统零售的改造吗?

SoLoMoCo:即社会化(Social)的、本地定位服务(LocalBased Serves)的移动(Mobile)商务(Commerce),微信电商是领军者。

LEC(LocalEC):本地服务电商,如餐馆、百货、零售店借助各种电商工具,实现最短距离、社区化的深度服务,从而将本地客户从PEC(平台电商)手里争取过来,LEC的服务优势,将击败PEC的快递效率。万达、苏宁云商等都在向这个方向探索。

365×24小时的场景销售: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天候、全时段的销售成为可能,所有企业都将从这种销售机会与销售时间的延长中获利。

C2B:反向定制或团购定制,包括众筹这种新融资模式,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柔性响应,从成本、效率两个方向进行优化,在顾客性价比最优的前提下,获取稳定利润。蓝港在线创始人王峰的土曼T-Watch智能手表(如图1-3所示),凭借10条微信,近100个微信群讨论,3千多人转发,11小时售出18698只。加上追加4小时、礼品团购,预售总金额36775302元,创下朋友圈电商纪录。图1-3 T-Watch智能手表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颠覆与反颠覆的大革命时代,是每天都在爆发创的新时代,中国市场及营销正在进入迭代周期以“周”计算的阶段。(四)结语

从时代变迁看营销模式,回顾过去30年,中国销售渠道、消费模式、媒体结构等有三次变革创新,可以说发生三次革命,经历三个世代,最后形成三个世界:第一次,2003年前,现代零售渠道(以KA、连锁店、ShoppingMall等形态)对传统的批发流通渠道的革命;第二次,2003-2013年,平台电商对商业地产零售的革命;第三次,2014年,移动电商元年,微信商业化对平台电商的革命。

不用太高深的理论,用常识都可以看明白,三个阶段不是简单“代替”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我们的结论是:消费与零售的三个世界已经形成。这就是说,零售及整个流通市场的趋势,不是谁替代谁,而是都要变,同时三个世界之间还会诞生意想不到的新组合。

三个世界各自诞生三种营销模式:(1)传统的推拉结合(地躺拳/渠道为王)的营销模式。(2)电商化网上流量拦截的营销模式。(3)社交化电商营销模式。

形象点说,实体零售时代,顾客拦截的战场是卖场的货架;在电商时代,顾客拦截的战场是PC端的互联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拦截顾客的战场是智能手机等的移动流量。

地躺拳(深度分销+人海战术)+高射炮(标王)的时代结束了。甚至传统电商(开网店)也不再是唯一选项。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去把握,有更大的空间去选择、创新。

在电商时代,中国的营销实践,超越了西方经典营销理论,本土营销包括西方营销,都在这个时代失声。在已经开始的社交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希望中国营销不再成为实践的落后者,而是成为引领中国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也希望中国企业不要失去获取“时代红利”的先机!三、新生态(一)营销技术的变革

这是一个技术驱动变革并产生了变革的时代。

二战结束后的20年,是平面报刊与广播媒体主宰传播的时代,媒体的集中度很高,这才会诞生奥格威式的经典长文案(如著名的劳斯莱斯广告);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进入电视时代后,商业广告片(TVC)在营销中的作用大幅提升,奥美的品牌形象理论、罗瑟·里夫斯的USP(独特销售主张)、里斯与特劳特的定位论、舒尔茨的IMC(整合营销传播),都是为了解决信息爆炸时代“一见钟情”的传播效果问题。

但遥控器时代并非信息爆炸的终结,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计算机普及后,视频网站崛起与电视频道争夺观众。手机、电视机的电脑化(所谓三屏合一),使靠一个文案、一个图形创意设计、一条TVC就能解决品牌建立、维护的时代结束了。

今天的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导权、参与度与口碑传播工具。两次怒砸西门子冰箱的罗永浩,比早年打假的王海,拥有了更多捍卫消费者权益的工具。在传统媒体相对静默的情况下,罗永浩砸冰箱事件对西门子品牌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

当企业在传统媒体上建立品牌形象的时候,新兴企业将通过B2C、O2O、SNS等多种传播、渠道、交易的整合,将订单拿到了手里。这就是中国正在爆发的专业电商品牌如凡客诚品、玛萨玛索、梦芭莎、麦包包、维棉、雅库等,发起的对日用消费品销售份额的“掠夺”。

一个凡客体广告能够制造上亿元传统媒介“当量”才能形成的到达率,一本书的传播能让海底捞火爆到必须选择媒体冷处理,淘宝商城光棍节一天的销售4倍于购物天堂香港的零售总额,而一天销售过2000万元的品牌竟有10多家。这些都是企业过去根本不敢想象的营销奇迹。

再看企业的营销管理实践,也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创新变化。自20世纪末海尔“海鲜论”开始的高效供应链体系,如今在苏宁的门店管理系统中实现:一个集ERP系统优化、数据挖掘分析、企业SOA平台建设、财务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会员服务、仓储配送等多个方面于一体的全面整合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

这个抽象的管理系统背后是什么?物流:用相当于原来1/3的人员就实现了进出货差错率几乎为零;库存周转率:提高了60%;资金占用率:下降了40%以上——想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对比一下苏宁与国美年报里的经营指标即知。

中小企业离管理信息化有多远?管理软件:用不起用友、金蝶的,总用过管家婆或任我行CRM吧;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测评、薪酬、福利、奖励、培训,可以让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更高效地解决;电子商务:开网店不需要自己组建电商团队,交给一群被称为“电商代运营”的企业去操作;招商加盟:要进行门店式连锁加盟,既不需要请咨询策划,也不要组建招商团队,交给专门的招商外包公司即可;呼叫中心:如果需要针对高端人群营销,可以将这个客户开发的工作交给呼叫中心外包公司;创意众包:广告创意如起名、设计、广告片创意等,企业一样可以选择在专业的网络平台发布创意比稿。如果企业对上述新服务形态一无所知,那就真的要对自己先来一场观念的革命了。(二)“云生活”时代

上述这些仅仅是正在发生的营销技术革命的冰山一角,更加庞大的新商业形态正在到来,这就是被称为“云社会”的新生活形态。

什么是云社会或云生存?技术解释是,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涉及“云、管、端”三条云产业链的集成与融合——别为这个云山雾罩的技术定义恐惧,其实云生活已经在你的身边。

过去你喜欢一首音乐,要在电脑、手机、MP3上想听就听,就得把歌曲分别拷贝(或导入)到各个媒体播放器里。现在你只要用一个账号,登录喜欢的音乐平台,就能通过互联网(有线或无线)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未来的智能电视机等终端上,随心所欲地打开欣赏。

这是一首歌,如果变成所有的文件(文档、表格、演示文稿),并能够在任意一部终端上进行修改、传递、交流呢?意味着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身携带自己的“数据银行”工作,而这已经变成现实。

你的生活:订票、订餐、订房、旅游、购物,凡是你生活中的所有消费,大部分都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购买、评论,以及查看买过、用过的人的评论;你还可以搜索网上或实体门店的促销信息,你的每一次购物可以变成积分,在专门的积分商城里,折扣购买或兑换你喜欢的商品;你当然可以给天涯海角的任何人送上你的祝福,无论是一部电视、手机,或者是一盒点心、鲜花。

这是消费者的云生活——企业家们感觉到这种云生活形态,对企业营销、管理甚至经营模式的影响了吗?

这是正在到来的云社会与云生活:网络将变成与现实一样的真实,虚拟世界就是真实世界的翻版,宣告了中国企业正在进入云营销时代。

每一个人(作为工作者与消费者)的生活即将改变:你思考、判断事物的方式,将受到云环境或云媒体的影响,这些云信息(如微博)将提供给你更加丰富(也可能嘈杂)的资讯,让你更清醒地做出消费选择,比如买任何一款手机都可以先看看已经购买者对其性能的评价再做决定。意味着一个只会在传统的单向传递信息的媒体(如电视)上投入巨资的品牌,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广告费变成了竞争品牌的订单。

你去参加会议,不用带电脑,甚至不用带U盘,只要会场里可以投影的电脑能连接WiFi(或者你自己带一个3G无线路由器),你就可以从你的云数据库里随意演示你的文件,并记录、修改、发送。这就是云(数据库)、管(软件系统)与端(设备)的分离带给你的便利,从社会角度看,这是一个更加低碳的工作形态。

企业管理需要的数据汇总、管理报表、呈批文件、进度监控、汇报、内部支援,乃至外部资源如咨询、培训、管理工具、定制信息等,都将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让每一个经理人、基层业务人员都带着一个完整的“看不见的工具箱”,智慧、方便、高效且低成本地完成作业。

这还不够,企业营销的所有资源(线上线下费用)投放的进度、效果,都可以在云平台上随时体现在投入产出比(ROI)仪表盘(Dash-board)上,为管理者优化营销手段与资源投放,提供动态的提示。企业电子商务网站里的产品广告效果,都可以进行动态的效果(订单转化率)评估,这就是电商里的“营销自动化”优化工具。

企业可以知道每一瓶酒在何时被打开,可以知道哪些区域的人偏好什么类型的产品,什么时间段的购物人数最多;可以为每一个一线业务人员提供直接审批的促销申请,并启动后续的制作、发送作业,如为客户定制一款店招海报;可以知道哪一家店的费用投入超过标准或安全线;可以自动为每一个业务员随时计算当月任务达成率、绩效薪资,等等。

这些营销管理技术的革命性创新与进步,将带来多么巨大的管理优化与成本效益,岂是头脑里的一个观念转变可比的?是的,改变商业与营销的力量已经出现,这就是云生活带来的新市场现实:云生活时代。(三)“移动云”的特别之处

云(Cloud)不是新鲜事物,工业化、信息化就是云经济。云经济的特征是即取即用,只为使用的部分付费,省去了单个组织或用户的获取成本,水、电、煤气、电话、带宽、数字化信息等,都是基于云分享的产品形态。

移动互联云的特别之处在于“移动”,即所有的信息(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指令(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仅数据化,而且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无缝连接,也就是一云多屏的世界:从过去的PC电脑、电视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现在更延伸到可穿戴设备,最终,都进入了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终端设备,以至于有人说,手机已成为人体官能的延伸。这种场景,就是移动云(MobileCloud)的结果。

一切入云端,万物进手机,移动云是未来社会的核心。

移动云是个可感知的服务,移动云背后的核心技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IT人”才能解释的名词。最容易理解的云计算,是以Salesforce为代表的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以SAAS(软件就是服务)模式颠覆了定制化、单体式的管理软件商业模式,让云计算的商业结果得以呈现。

2010年我第一次接触Salesforce(市值361亿美元),立即被它的软件界面所震撼,此前看过的甲骨文、SAP、用友、金蝶等CRM管理软件,在Salesforce面前都显得落后。最近4年来,只要是CRM软件,架构、功能基本上都是模仿Salesforce。与Salesforce类似的工业品(B2B)管理软件Marketo(市值14亿美元),也是一个云计算技术应用典范,所有的“销售漏斗管理模型软件”都源于Marketo。读者希望了解云技术CRM管理软件的,只要深入研究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就够了。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简单说,云就是降低了使用成本,也就是说,不用去建牧场、养奶牛,一样可以喝到优质的牛奶。(四)“云营销”的基本轮廓

云营销是革命性的营销新生态,云营销的价值链正在形成,我们已能描述其基本轮廓:

第一,电子商务市场的崛起。2011年网上交易额5万亿元(含B2B),占GDP的比重约为13%,网络零售(B2C、C2C电商)交易额约8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足5%,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全年网上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