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太较真误了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6 07:19:56

点击下载

作者:宿文渊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太较真误了你

别让太较真误了你试读:

前言

人生就像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充满了对美好明天的向往;人生仿佛是一次探险之旅,旅途中充满了惊喜,也布满了荆棘;人生又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马拉松比赛,终归要决出个胜负……这便是人生,有苦也有甜,有喜就有悲。生活总是变幻莫测,让我们捉摸不透,然而,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有些事,如梦中花,开了又谢;有些事,如山中雾,聚了又散。纵使心中有千万个不舍,但我们知道,我们尝试过了、努力过了,这便已足够。得与失、成与败,不在于客观存在的好坏,全在我们自己的心。人生本无所谓输赢,只有太较真,才让你真正地输了。“日出东方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遇事不钻牛角尖,就是不较真。不较真的人能事事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结局;不较真的人凡事不与人斤斤计较,能将心胸放开;不较真的人对别人会多一些宽容与包容,多一些谅解与理解;不较真的人不执着于事,懂得变通,遇到拐角会转弯;不较真的人善取会舍,能屈能伸,能将心中仇恨放下,能多一些感恩……试想,如果我们事事较真,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太过于挑剔,什么事都论个是非曲直,得理不饶人,那身边的朋友或家人都会躲得远远的,只剩下你一个孤家寡人,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不较真是处世的大智慧,是一种以博大的胸怀为基础的智慧。只有不较真,才能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成全自己。

对待朋友,不必太较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欣赏朋友的长处,也悦纳朋友的缺点。

对待爱人,不必太较真。爱情就像一把抓在手中的沙子,当你抓得越紧就会流失得越多,你只松松地捧着,它却完整地在那里。

对待敌人,不必太较真。站在你对立面的那个人不是你的地狱,而是你的福祉,是他的竞争推动了你的成功。

对待身边所有的人,都要不必太较真。花有百种香,人有百种样。百花齐放才成花园,芸芸众生始成人间。成就了别人,也就成就了自己。

对待烦恼,不必太较真。烦恼自来自去,何必多烦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对待失败,不必太较真。没有光明征服不了的黑暗,也没有无尽头的曲折路。

长镜头看烦恼,特写看幸福,时时不较真,才不枉费这短暂的人生。什么时候用长镜头,什么时候给特写,摄影是一门学问。什么事情该较真,什么事情得看开,做人更是一门学问。

不较真是一双深邃慧眼。世界在近处,自己在远处,把渺小的自己放在博大的世界中,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看不开。

不较真是一种心灵状态。心旷为福门,心狭为祸根。心窄了,阳光大道也变成了逼仄的陋巷,有福也被挤了出去。

不较真是一门处世哲学。世事如品杯中茶,有苦涩才有清香;人生如杯中茶叶,水中沉浮皆有滋味。

不较真是一种为人智慧。愁肠百结,梨花带雨,不免伤心劳神,莫不如放宽心,随缘任运,糊里糊涂,吃得小亏,享得大福。

如果说生命中的痛苦是无法自控的,那么我们唯有改变自己对事实的看法,通过内心的调整去适应、去承受必须经历的苦难,才能获得人生的愉悦。

本书将教会读者如何以不较真的心态去对待幸福、爱情、金钱、欲望、名利、权力、心态、苦难、失败、生活、健康、生命、快乐、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人生问题。一个人有了海阔天空的心境和虚怀若谷的胸怀,就能自信达观地笑对人生的种种困难和逆境,并从中解脱出来,视世间的千般烦恼、万种忧愁如过眼烟云,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就能以不较真的大度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己,遇事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第一章 太较真,你就输了

有些事不能太较真

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唯大英雄能本色”,做人在总体上、大方向上讲原则,讲规矩,但也不排除在特定的条件下灵活变通。

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钻研学问要讲究认真,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更要讲究认真。而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不必太认真。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阻。每当这时,如果能理智地后退一步,往往能化险为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一分退让,就有一分收益。相反,存一分骄躁,就多一分挫败;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当您心胸开朗、神情自若的时候,对于那些蝇营狗苟、一副小家子气的人,就会觉得他的表演实在可笑。但是,凡人都有自尊心,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烈和敏感,因而也就特别脆弱,稍有刺激就有反应,轻则板起脸孔,重则马上还击,结果常常是为了争面子反而没面子。多一点儿宽容退让之心,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朋友也就越交越多了,生活也会更加甜美。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千万不能处处斤斤计较。

许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较真常会得罪人,给自己多设置一条障碍。鸡毛蒜皮的繁琐无须认真,无关大局的枝节无须认真,剑拔弩张的僵持则更不能认真。

为了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较真,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欢迎不同的意见

当你与别人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的时候,这时就要求舍弃其中之一。人的脑力是有限的,有些方面不可能完全想到,因而别人的意见是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提出的,总有些可取之处,或者比自己的更好。这时你就应该冷静地思考,或两者互补,或择其善者。如果采取的是别人的意见,就应该衷心感谢对方,因为有可能此意见使你避开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甚至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基础。

2. 不要相信直觉

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当别人提出与你不同的意见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要自卫,为自己的意见进行辩护并竭力去寻找根据,这完全没有必要。这时你要平心静气地、公平谨慎地对待两种观点(包括你自己的),并时刻提防你的直觉(自卫意识)对你作出正确抉择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脾气不好,听不得反对意见,一听见就会暴躁起来。这时就应控制自己的脾气,让别人陈述观点,不然,就未免气量太小了。

3. 耐心把话听完

每次对方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不能只听一点就开始发作了,要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一是尊重对方,二是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对方的观点,以判断此观点是否可取,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使双方都完全知道对方的意思,不要弄巧成拙。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和困难,加深双方的误解。

4. 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

在听完对方的话后,首先想的就是去找你同意的意见,看是否有相同之处。如果对方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则应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考虑采取他们的意见。一味地坚持己见,只会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

5. 真诚对待他人

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就应该积极地采纳,并主动指出自己观点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这样做,有助于解除反对者的“武装”,减少他们的防卫,同时也缓和了气氛。

做人不可过于执着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善作带有禅境的诗,曾写一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两句诗充分地将佛理中的“无常”现象告诉世人。南怀瑾对苏轼这首诗的解释非常有趣:“人似秋鸿来有信”,即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意思是一切的事情过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也无痕迹。

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

人世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幻。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一切皆是“无常”,如同苏轼的一场春梦,繁华过后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境界,那就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烦恼了,也就不会陷入怪圈不能自拔。

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对繁华的虚无便看得很透。她的小说总是以繁华开场,却以苍凉收尾,正如她自己所说:“小时候,因为新年早晨醒晚了,鞭炮已经放过了,就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过去,我没份了,就哭了又哭,不肯起来。”

张爱玲生于旧上海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张佩纶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外曾祖父是权倾朝野、赫赫有名的李鸿章。凭着对文字的先天敏感和幼年时良好的文化熏陶,张爱玲7岁时就开始了写作生涯,也开始了她特立独行的一生。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显赫的身世背景并没有让张爱玲从此置身于繁华富贵之乡,相反,正是这优越的一切让她在幼年便饱尝了父母离异、被继母虐待的痛苦,而这一切,却不为人知地掩藏在繁华的背后。

其实,纸醉金迷只是一具华丽的空壳,在珠光宝气的背后通常是人性的沉沦。沉迷于荣华富贵的人通常是肤浅的人,在繁华落尽时他会备受煎熬。转头再看,执着于尘俗的快乐,执着于对事物的追求,往往最受连累的就是自己,因为你通常会发现,你所执着的事物其实并不有趣,而且时有令你一无所得。

赵州禅师是禅宗史上有名的大师,他对执着也有很精彩的解释。一次,众僧们请赵州禅师住持观音院。某天,赵州禅师上堂说法:“比如明珠握在手里,黑来显黑,白来显白。我老僧把一根草当作佛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作一根草来用。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有僧人问:“不知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赵州禅师答:“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又问:“怎样才能避免?”赵州禅师说:“避免它干什么?”

又有一次,一个女尼问赵州禅师:“佛门最秘密的意旨是什么?”赵州禅师就用手掐了她一下,说:“就是这个。”女尼道:“没想到您心中还有这个?”赵州禅师说:“不!是你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禅师的话语给我们以足够的启示。人为什么放不下种种欲望?为什么追求种种虚华?就因为他们还有没有看清事物的表象,心存欲念,执着不忘。

真正的虚空是没有穷尽的,它也没有分断昨天、今天、明天,也没有分断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这么一个虚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现象的变化,与这个虚空本身没有关系。天亮了把黑暗盖住,黑暗真的被光亮盖住了吗?天黑了又把光明盖住,互相更替。

不幸者的一大共性:过分执着

偏激和固执像一对孪生兄弟。偏激的人往往固执,固执的人往往偏激。心理学对此有一个专业术语:偏执。

偏执的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以自己的喜怒哀乐决定一切,缺乏客观的依据。一旦别人提出异议,就立刻转换脸色,对别人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

偏执的人往往极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心胸狭隘;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

喜欢走极端,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是具有偏执心理的一大特色。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1)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2)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3)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给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4)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1)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2)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3)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4)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用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治愈偏执心理:

1. 学会虚心求教,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

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人的长处应该尊重和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遇到问题不急不躁,冷静分析。

2. 多交朋友,学会信任他人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的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进友谊。(3)注意交友的“心理兼容原则”。性格、脾气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兼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兼容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即所谓的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 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生活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盛。

4. 养成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

偏执常和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东西、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相联系。为此,我们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触新人新事,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减少自己的无知和偏执。

放掉无谓的固执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觉得这个行当太没出息,于是把儿子送到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够有一天修成正果。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静静地听着,没说什么走开了。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镜子。”马祖一愣,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使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马祖一心执着于坐禅,所以始终得不到解脱,只有摆脱这种执着,才能有所进步。成佛并非执着索求或者静坐念经就可,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一开始终日冥思苦想着成佛的马祖,在求佛之时,已经渐渐沦入歧途,偏离了参禅学佛的本意。马祖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样,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佛同在,所以他犯了“执”的错误。

百丈禅师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老人忽然有一天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老人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百丈禅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一只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就是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那个人为什么被罚变身狐狸并轮回五百世呢?就是因为他执着于因果,所以不得解脱。执着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劳心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修佛也好,参禅也好,在认识和理解禅佛之前,修行者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的本身,然后发乎情地做事,渐渐理解禅佛之意。如果执着于认识禅佛之道,最后连本身都不顾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施为地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这便是寻明心、安身心的魅力所在。

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吸血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在攻击野马时,它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里,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吸血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是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远不会使野马毙命。但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因为吸血蝙蝠吸血致死。

一个理智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像野马那样为一点儿小事抓狂。当你在镜子前仔细地审视自己时,你会发现自己既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敌人。

上班时堵车堵得厉害,交通指挥灯仍然亮着红灯,而时间很紧,你烦躁地看着手表的秒针。终于亮起了绿灯,可是你前面的车子迟迟不开动,因为开车的人思想不集中,你愤怒地按响了喇叭,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人终于惊醒了,仓促地挂上了一挡,而你却在几秒钟里把自己置于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这位加利福尼亚人在讨论会上教人们如何不生气。卡尔森把防止激动的方法归结为这样的话:“请冷静下来!要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按计划进行。”“应激反应”这个词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被医务人员用来说明身体和精神对极端刺激(噪音、时间压力和冲突)的防卫反应。

现在研究人员知道,应激反应是在头脑中产生的。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恼怒情绪中,大脑也会命令分泌出更多的应激激素。这时呼吸道扩张,使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大,心脏加快跳动,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说:“短时间的应激反应是无害的。”他说,“使人受到压力是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他的研究结果表明:61%的德国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胜任;有30%的人因为觉得不能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而有压力;20%的人抱怨同上级关系紧张;16%的人说在路途中精神紧张。

理查德·卡尔森的一条黄金规则是:“不要让小事情牵着鼻子走。”他说:“要冷静,要理解别人。”他的建议是:表现出感激之情,别人会感觉到高兴,你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不仅会使你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别人也会更喜欢你;每天至少对一个人说,你为什么赏识他,不要试图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权利,这会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不要老是纠正别人,常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让别人为你的不顺利负责。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实,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请忘记事事都必须完美的想法,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这样生活会突然变得轻松许多。当你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你要学会问自己:一年前抓狂时的事情到现在来看还是那么重要吗?不为小事抓狂,你就可以对许多事情得出正确的看法。

现在,把你曾经为一些小事抓狂的经历写在这里,然后把你现在对这些事的看法也写下来,对比之下,相信你会有更深的认识。

换种思路天地宽

有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扇。雨天,她担心小儿子的扇子卖不出去;晴天,她担心大儿子的生意难做,终日愁眉不展。

一天,她向一位路过的僧人说起此事,僧人哈哈一笑:“老人家你不如这样想:雨天,大儿子的伞会卖得不错;晴天,小儿子的生意自然很好。”

老婆婆听了,破涕为笑。

悲观与乐观,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呢?犹太人认为,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也不用担心豆子卖不完。

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给行人;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作豆腐干来卖;而豆腐干卖不出去的话,就把这些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

还有一种选择是: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芽,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果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果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上百颗豆子,想想那是多么划算的事!

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种精彩选择。人更是如此,当你遭受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丧失信心,稍加变通,再接再厉,就会有美好的前途。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只是沿途的风景,而在每一种风景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独一无二的精彩。

有一位失败者非常消沉,他经常唉声叹气,很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他始终难以走出自己心灵的阴影。他总是一个人待着,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起来。他没有跟其他人进行交流,他更没有把过去的失败统统忘掉,而是全部锁在心里。但他并没有尝试着去寻找失败的原因,因此,虽然始终把失败揣在心里,却没有真正吸取失败的教训。

后来,失败者终于打算去咨询一下别人,希望能够帮自己摆脱困境。于是,他决定去拜访一名成功者,从他那里学习一些方法和经验。

他和成功者约好在一座大厦的大厅见面,当他来到那个地方时,眼前是一扇漂亮的旋转门。他轻轻一推,门就旋转起来,慢慢将他送进去。刚站稳脚步,他就看到成功者已经在那里等候自己了。“见到你很高兴,今天我来这里主要是向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你能告诉我成功有什么窍门吗?”失败者虔诚地问。

成功者突然笑了起来,用手指着他身后的门说:“也没有什么窍门,其实你可以在这里寻找答案,那就是你身后的这扇门。”

失败者回过头去看,只见刚才带他进来的那扇门正慢慢地旋转着,把外面的人带进来,把里面的人送出去。两边的人都顺着同一个方向进进出出,谁也不影响谁。“就是这样一扇门,可以把旧的东西放出去,把新的东西迎进来。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而且你会做得更好!”成功者鼓励他说。

失败者听了他的话,也笑了起来。

失败者与成功者的最大区别是心态的不同。失败者的心态是消极的,结果终日沉湎于失败的往事,被痛苦的阴影笼罩,无法解脱;而成功者的心态是开放的、积极的,能从一扇门领悟到成功的哲理,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就。

心随境转,必然为境所累;境随心转,红尘闹市中也有安静的书桌。人生像是一张白纸,色彩由每个人自己选择;人生又像是一杯白开水,放入茶叶则苦,放入蜂蜜则甜,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下山的也是英雄

人们习惯于对爬上高山之巅的人顶礼膜拜,把高山之巅的人看作是偶像、英雄,却很少将目光投放在下山的人身上。这是人之常理,但是实际上,能够及时主动地从光环中隐退的下山者也是“英雄”。

有多少人把“隐退”当成“失败”。曾经有过非常多的例子显示,对于那些惯于享受欢呼与掌声的人而言,一旦从高空中掉落下来,就像是艺人失掉了舞台,将军失掉了战场,往往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而自陷于绝望的谷底。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做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真正的世界。

唯有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胀。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换一种思维看问题,心理专家认为,“隐退”就是进行深层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阴影,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没有掌声的日子的。但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要懂得享受“隐退”。

作家班塞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知名畅销书的班塞,在他事业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40岁那年,欧文从人事经理被提升为总经理。三年后,他自动“开除”自己,舍弃堂堂“总经理”的头衔,改任没有实权的顾问。

正值人生最巅峰的阶段,欧文却奋勇地从急流中跳出,他的说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转进。”“总经理”三个字对多数人而言,代表着财富、地位,是事业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三年的总经理生涯,令欧文感触颇深的,却是诸多的“无可奈何”与“不得而为”。

他全面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确实让他过得很光鲜,周围想巴结自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然而,除了让他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之外,他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这个想法,促使他决定辞职,“人要回到原点,才能更轻松自在。”他说。

辞职以后,司机、车子一并还给公司,应酬也减到最低。不当总经理的欧文,感觉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他把大半的精力拿来写作,抒发自己在广告领域多年的观察与心得。“我很想试试看,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他笃定地说。

事实上,欧文在写作上很有天分,而且多年的职场经历给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欧文已经是某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期间还完成了两本管理学著作,欧文迎来了他的第二个人生辉煌。

事实上,“隐退”很可能只是转移阵地,或者是为了下一场战役储备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认不清这点,反而一直缅怀着过去的光荣,他们始终难以忘情“我曾经如何如何”,不甘于从此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下山来,你同样可以创造辉煌,同样是个大英雄!

第二章 人生苦短,不要太计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笛子,十分逍遥自在。

年轻人便上前询问:“你那么快活,难道没有烦恼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烦恼仍在。

于是他只好继续寻找。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见一老翁正专注地钓鱼,神情怡然,面带喜色,于是便上前问道:“你能如此投入地钓鱼,难道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

老翁笑着说:“静下心来钓鱼,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年轻人试了试,却总是放不下心中的烦恼,静不下心来。

于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见一位面带笑容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

老年人笑着问道:“有谁捆住你没有?”

年轻人答道:“没有啊?”

老年人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

年轻人想了想,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住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很多时候,烦恼都是自找的,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首先要做到“心无一物”,放下心中的一切杂念,不为外物的悲喜所侵扰,才能够抛却一切的烦恼,得到内心的安宁。

萧伯纳曾经说过:“痛苦的秘诀在于有闲工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故事中的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却不知道这其实将带来更多的烦恼。许多烦恼和忧愁源于外物,却是发自内心,如果心灵没有受到束缚,外界再多的侵扰都无法动摇你宁谧的心灵;反之,如果内心波澜起伏,汲汲于功利,汲汲于悲喜,那么即便是再安逸的环境,都无法洗脱你心灵上的尘埃。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切的杂念与烦忧,都源自动摇的心旌所激荡起的涟漪,只要带着牧童牛背吹笛、老翁临渊钓鱼的心绪,而不去自寻烦忧,那么,烦扰自当远离。

世上是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忧虑的

忧虑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正常人也会有忧虑的时候,但如果是毫无原因地忧虑,或虽有原因,但不能自控,显得心事重重、愁眉苦脸,就属于心理性的忧虑了。

如果一个人不及时调整,一味地忧虑下去,那么他只是在折磨自己,事情也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嗨,老婆啊,”丈夫说,“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儿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为了这个,我能睡得着吗?”他接着又在床上继续翻来覆去。

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等到明天,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说不定能弄到钱还债的。”“不行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啦!”

最后,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要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不是你,而是他们了。”

可能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你还在忧虑,似乎全世界的重担都压在你肩膀上:到哪里去找一间合适的房子?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怎样可以使那个啰唆的主管对你有好印象?儿子的健康、女儿的行为、明天的伙食、孩子们的学费……你的脑子里有许多烦恼、问题和亟待要做的事在那里滚转翻腾。

深呼吸,睁开眼睛,再轻松地闭起来,告诉自己:“不要怕。”仔细想想这些有魔力的字句,而且要真正相信,不要让你的心仍彷徨在恐惧和烦恼之中。

我们不能将忧虑与计划安排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未来的计划有助于你现实中的活动,使你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指南。而忧虑只是因今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产生惰性。忧虑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几乎每个人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未来担忧。忧虑消极而无益,既然你是在为毫无积极效果的行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光,那么你就必须改变这一缺点。

请记住,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你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度过,然而无论你多么忧虑,甚至抑郁而死,你也无法改变现实。

把生活当情人,允许他发个小脾气

在生活中,有些人因为阅历不够,常常会碰到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遇到这些事情,不要去硬拼,没必要非弄个鱼死网破,因为鱼死了网也未必会破;也不必弄个玉碎瓦全,因为碎了的玉和瓦没多大区别,不如去顺应、去配合,把自己磨得圆滑一些。

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也许将我们磨得失去了耐性,可是没有办法改变,又能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活当成自己的小情人吧,在经受挫折时,就当是他在发脾气,不要与他计较,哄哄他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调。

小张是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不仅成绩出众,还是校学生会的主席,大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来到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可是不久他就发现,自己在公司干的都是些打杂的事情。

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到别人的“助理”,这样的现实让小张很难接受,特别是别人动不动就使唤他,让小张觉得尊严受到了挑战。他有时咬牙切齿地干完某事,又要笑容可掬地向有关人员汇报说:“已经做好了!”如此违心的两面派角色,他自己都感到恶心。有几次,他还与同事争吵起来。

时间一长,小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同事们几乎没人理他,孤傲的小张更加孤独了。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没办法改变世界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还有另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洗厕所,说实话没人爱干,何况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儿,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她干得了吗?她陷入了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

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的一大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曾下过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这时,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帮她摆脱了困惑、苦恼,帮她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她认清了人生之路应该如何走。他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给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擦洗着马桶,直到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也因为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所以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用了,因为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洗得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马桶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不如意。比如,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很喜欢编辑的工作,可是放在你面前的就只有文员的角色;你正处于事业的爬坡期,你以为升职的名单里会有你,可是另一个你认为不如你的人却代替你升了职……既然改变不了事实,那么我们何不顺应环境,理清思绪,让自己重新开始呢?

生命短促,不要过于顾忌小事

事事计较、精于算计的人,不但容易损害人际关系,从医学的观点看,也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有害。《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虽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丽容貌,可总是患得患失,别人一句无意的话都会让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抑郁不已,再加上情感上的打击,终于落得个“红颜薄命”的悲惨结局。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好朋友,原本欢欢喜喜地去饮酒,酒下了肚没有多久,大伙你一句、他一句地开玩笑,突然盘飞菜溅,大伙打成了一团。探讨原因,也不过是某甲说了某乙性无能,某乙认为伤了其男性的自尊心,一定要讨回面子而已。小小的一个玩笑演变成你死我伤的局面。

世上有许多类似的情节,皆为一句话、一个小举动弄得反目成仇,到头来失去朋友、断了交情,可谓得不偿失。古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一点不假。

人生之事,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得过且过又何妨?人活在世上,理应开朗、豁达,活得超脱一些;凡事斤斤计较,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浪费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忧愁一些很快就会被所有人忘了的小事,值得吗?请把时间只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忌那些小事。

人生的快乐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

为人处世,不免有形形色色的矛盾、烦恼,如果斤斤计较于每一件事,那生命无疑是一桩累赘,且充斥着悲剧色彩。

1945年3月,罗勒·摩尔和其他87位军人在贝雅S·S318号潜艇上。当时雷达发现有一个驱逐舰队正往他们的方向开来,于是他们就向其中的一艘驱逐舰发射了3枚鱼雷,但都没有击中。这艘舰也没有发现。但当他们准备攻击另一艘布雷舰的时候,它突然掉头向潜艇开来,可能是一架日本飞机看见这艘位于60英尺水深处的潜艇,用无线电告诉这艘布雷舰。

他们立刻潜到150英尺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测到,同时也准备应付深水炸弹。他们在所有的船盖上多加了几层栓子。3分钟之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他们的四周爆炸,他们直往水底——深达276英尺的地方下沉,他们都吓坏了。

按常识,如果潜水艇在不到500英尺的地方受到攻击,深水炸弹在离它17英尺之内爆炸的话,差不多是在劫难逃。罗勒·摩尔吓得不敢呼吸,他在想:“这回完蛋了。”在电扇和空调系统关闭之后,潜艇的温度升到近40度,但摩尔却全身发冷,牙齿打战,身冒冷汗。15小时之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的炸弹用光以后就离开了。

这15小时的攻击,对摩尔来说,就像有1500年。他过去所有的生活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坏事,所有他曾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他曾经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太少、没有多少机会升迁而发愁;他也曾经为没有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部新车子、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而忧虑;他非常讨厌自己的老板,因为这位老板常给他制造麻烦;他还记得每晚回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难过,常常跟自己的妻子为一点小事吵架;他也为自己额头上的一块小疤发愁过。

摩尔说:“多年以来,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着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唐、渺小。”就在那时候,他向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见到太阳和星星的话,就永远永远不会再忧虑。在潜艇里那可怕的15小时,对于生活所学到的,比他在大学读了4年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我们可以相信一句话: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的琐事纠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与它斤斤计较,因为心胸狭窄是幸福的天敌。

生活中,将许多人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无休止地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

大家都知道在法律上的一条格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总不该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忧心忡忡,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静和快乐的话。

很多时候,要想克服由一些小事情所引起的困扰,只需将你的注意力的重点转移开来,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就可以了,这样你会重新收获生活的快乐。

放开自己,不纠结于已失去的事物

生活中有一种痛苦叫错过。人生中一些极美、极珍贵的东西,常常与我们失之交臂,这时的我们总会因为错过美好而感到遗憾和痛苦。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非要得到它,当你为一份美好而心醉时,远远地欣赏它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错过它或许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美国的哈佛大学要在中国招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的所有费用由美国政府全额提供。初试结束了,有30名学生成为候选人。

考试结束后的第10天,是面试的日子。30名学生及其家长云集锦江饭店等待面试。当主考官劳伦斯·金出现在饭店的大厅时,一下子被大家围了起来,他们用流利的英语向他问候,有的甚至还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绍。这时,只有一名学生,由于起身晚了一步,没来得及围上去,等他想接近主考官时,主考官的周围已经是水泄不通了,根本没有插空而入的可能。

他错过了接近主考官的大好机会于是有些懊丧起来。正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异国女人有些落寞地站在大厅一角,目光茫然地望着窗外,他想:身在异国的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不知自己能不能帮上忙?于是他走过去,彬彬有礼地和她打招呼,然后向她做了自我介绍,最后他问道:“夫人,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接下来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

后来这名学生被劳伦斯·金选中了,在30名候选人中,他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而且面试之前他错过了跟主考官套近乎、加深自己在主考官心目中印象的最佳机会,但是他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来,那位异国女子正是劳伦斯·金的夫人。

这件事曾经引起很多人的震动:原来错过了美丽,收获的并不一定是遗憾,有时甚至可能是圆满。

许多的心情,可能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懂得,如感情,痛过了之后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之后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的过程中,我们慢慢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真的不能割舍的,学会放弃,生活才会更容易!

因此,在你感觉到人生处于最困顿的时刻,也不要为错过而惋惜。失去的折磨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花朵虽美,但毕竟有凋谢的一天,请不要再对花长叹了,因为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将收获雨滴的温馨和浪漫。

睁一眼闭一眼,对小事不予计较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是一位处理人际关系的“老手”,然而早年时,也曾犯过小错误。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和自己的一个朋友应邀去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发现他说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出于一种认真的态度,卡耐基又很小心地纠正了过来。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就坐在他的身边。弗兰克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证。弗兰克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弗兰克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是的,当然。”弗兰克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圆滑一些,保留他的脸面,非要说出实话而得罪他呢?”

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这不仅是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也顾到了别人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这样做,并非只是明哲保身,更体现了你处世的度量。

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钻研学问更要讲究认真,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要讲究认真。但是,在不忘大原则的同时,我们要做适时的变通,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不必太认真。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阻。每当在这种时候,如果能理智地后退一步,淡然处之,不失为一种追求至简生活的处世之道。

第三章 面对现实,要有一颗平常心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曾担任过联合国秘书长的瑞典政治家哈马舍尔德说:“我们无从选择命运的框架,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却是我们自己的。”人不能选择命运,却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道路。你选择艰苦的道路,你的脚印就会印在上面,被人们记住。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个伟大事业完成的背后,总有不少感天动地的故事。而故事中的英雄、伟人、名人,却是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花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流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我们不要只羡慕鲜花的芬芳,没有泥土的滋养,它们也没有绽放的机会。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泥泞的道路上布满勤奋的脚印,路的那一端才能真正地通向成功。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风险。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挫折中蕴含着机遇。

学会包容生活中的不公平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生活中应有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当发现公平不存在时,心里便不高兴。应当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心理,但是,如果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你要寻找绝对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中的宝物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公平。飓风、海啸、地震等都是不公平的,公平只是神话中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是与公平无关的。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只是一种真实情况。

生活不总是公平的,这着实让人不愉快,但确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真实处境。我们许多人所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为了自己或他人感到遗憾,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者终有一天会公平。其实不然,绝对的公平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

承认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能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为他人遗憾。每个人在成长、面对现实、作种种决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每个人都有感到成了牺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承认生活并不总是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整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往往怜悯他人也怜悯自己,而怜悯自然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失败主义的情绪,它只能令人感觉比现在更糟。但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会对他人也对自己怀有同情,而同情是一种由衷的情感,所到之处都会散发出充满爱意的仁慈。当你发现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种种不公正时,可要提醒自己这一基本的事实。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它会将你从自我怜悯中拉出来,使你采取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行动。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从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学会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

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教堂遗迹,里面有这样一句让人过目不忘的题词:“事必如此,别无选择。”命运中总是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变数,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很好的,我们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却往往并非如此,有时,它带给我们的会是可怕的灾难,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学会接受它,反而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那生活就会永远地失去阳光。

琼妮小姐是新西兰一位建筑商的女儿,移居美国后,曾在休斯敦一家电视台工作,1990年起任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摄影记者。1992年6月,她被派往萨拉热窝进行战地采访。在那里,曾有多名记者丧生。

琼妮在萨拉热窝逗留6个星期后,已经习惯周围的流弹。一天清早,一颗子弹击穿车玻璃,正好击中她的脸部,几乎掀掉了她的半边脸,她的颧骨被打得粉碎,牙齿没有了,舌头被打断。送到诊所时,大夫们直摇头,认为她不行了。经过20多次手术后,她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工作岗位。这时的她,下颌仍无感觉,脸部还留着弹片,体重减轻了8千克。令大家吃惊的是,她要求重返萨拉热窝。她幽默地说:“说不定我还能在那里找回我的牙齿。”她甚至想认识一下当初袭击她的枪手。有人问她,见到那个枪手后怎么办。她说:“我会请他喝一杯,问他几个问题,比方说当时距离有多远。”

琼妮面对厄运的乐观态度证明她是一个具有坚韧毅力的女孩,正是这种乐观的性格,使她能够迅速摆脱挫折的阴影,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威廉·詹姆斯说:“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这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哲人说:“太阳底下所有的痛苦,有的可以解救,有的则不能,若有就去寻找;若无,就忘掉它。”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血、泪、汗浸泡的人生土壤里怒放的生命之花,正如惠特曼所说:“只有受过寒冷的人才感觉得到阳光的温暖,也只有在人生战场上受过挫败、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贵,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的真正快乐。”

托尔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忏悔》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这人摘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生命进程中,当痛苦、绝望、不幸和危难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还能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尘世永远是苦海,天堂才有永恒的快乐”是禁欲主义编撰的用以蛊惑人心的谎言,苦中求乐才是快乐的真谛。

当你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请再等待3天,希望便会出现。

应邀访美的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见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很虚弱,但脸上却满是喜悦。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你很能承担烦恼。”女作家又说。然而,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3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3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英格兰的妇女运动名人格丽·富勒曾将一句话奉为真理,这句话是:“我接受整个宇宙。”是的,你我也应该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使我们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能改变事实分毫,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也说:“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情况。我像个蠢蛋,不断作无谓的反抗,结果带来无眠的夜晚,我把自己整得很惨。终于,经过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

面对现实,并不等于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时,我们最好就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要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宽容环境,生活就会更美好

有这么一对夫妇,他们俩对周围环境的态度经常截然相反,即便是两人一起遇到的事情,看法也大不相同,很难相信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

有一次,他们去参加了一个晚宴,两个人形容起这一晚上的情况,评价和感觉都显然不同。太太详详细细把他们参加的那次“糟透了”的晚宴讲上一番,抱怨吃得不好,客人们没意思,主人冷落了她,一晚上很无聊。她的丈夫也把那次晚宴情况对朋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他兴高采烈,连说带比划,讲的情况同他太太形容的完全相反。“我当时开心得要命,”他喜形于色地对朋友说,“那次晚宴好极啦,痛快极啦!那么多客人都很有趣,菜非常出色,主人也周到极了!”

他们讲的是同一次晚宴吗?显然,这对夫妇在对待身边的环境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同一事件的感觉才出现了戏剧性的分歧。他们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对环境的不满上,一个晚上都在尽力对周围的一切发牢骚和吹毛求疵,于是看到的都是毛病;另一个打定主意去开心,去享受环境,于是玩得很高兴。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环境是你生存的基础,但绝不主导你的生活。就拿Mike一天的一些极普通的事情来说吧。

Mike一早睁开眼,天气不好,他不太开心。他认为,晴朗和阴霾对人的情绪怎么也有影响,老天爷总不开脸,铅灰色的云层,像一块砖头压在心上,能痛快吗?接着,皱着眉头吃完老样子的早餐,Mike又不满意了,他想,也许从果腹这个角度看,自己的早餐无可挑剔,但人终究和吃饲料的动物不同啊,胃口大小、心情好坏,乃至于咸淡、干稀都要有一些个人的讲究啊!想到终日奔忙,只是为了糊这张嘴,Mike的心情又黯淡了不少。

随后,就该穿衣出门了。这就更麻烦,Mike在那儿脱来换去,发现自己挑选衣服的时候大半不是从个人舒适出发,更多是从顺应别人的眼光。Mike捉摸不透服装潮流,一会儿这么变,一会儿那么变,不知何时是个头。而且变过来变过去,弄得人无所适从,因此更为苦恼。纯粹是在为别人穿衣服,还得小心谨慎。超前了,怕人家说你;落在后面,又怕被讪笑,多没劲啊,Mike心里烦得够呛,做人真难啊!好不容易换好衣服,这就该上班去了。搭乘公共汽车也好,或者骑自行车也好,出了门,一个“挤”字,就把Mike的情绪彻底破坏了,觉得世界好大好大,按说不会多自己一个,但别人连一点空隙也不想给自己留下的挤劲,令自己无法快活了。他觉得自己踏进让人焦头烂额的社会后,将来还不知会有哪些坑坑洼洼等着自己去呢!所以,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周围的环境简直是太差劲了,越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太累了。

只要留心生活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能够体验到环境给自己带来欢跃的人非常之少。不管是你身边的朋友、同事,还是亲人,难得碰见有人能够在自己的山冈上面“瞥见黄色的水仙花”。你是不是只埋怨路边的杂草弄脏了鞋子,而忽视了草坪中充满青春活力的色彩绚丽的花朵呢?你在雨后是不是只两眼盯着道路上的泥泞,而注意不到难得的清新的空气呢?宽容环境,首先要学会忍受环境带来的种种不方便,不抱怨,不强迫,不做任何影响自己的事,主动去接受它,适应它,当你可以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看到生活中好的方面的时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宽容会让你快乐,让你充实,让你成熟,让你稳重,而环境带来的不愉快自然就会在这样的你的面前烟消云散。

不能改变环境,就学着适应它

诸葛亮说:“腐儒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什么是识时务呢?识时务即指认清事物的变化方向,了解问题的特征,就如同垂钓之人了解鱼的习性,湘菜馆老板了解湘菜的发展趋势一样。懂得这样做的人才是高明之人,才堪称俊杰。

很多人都在问:“社会变化了,我能够做什么?”这个问题给很多人造成了心理障碍,让他们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木工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木匠;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医学工作,那么你就做一名医生。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一旦变化,我们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以适应这种变化,这是生存的客观法则。

但是,有时环境的发展,与我们的事业目标、欲望、兴趣、爱好等发展是不合拍的,有时甚至会阻碍、限制我们欲望和能力的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