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6 10:03:53

点击下载

作者:刘琪,杨雄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试读:

序一

儿童代表着世界的未来,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儿童事业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习近平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一直以来,上海非常重视儿童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致力于对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各项探索与实践,通过实施儿童发展规划、落实儿童实事项目,为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各种保障。随着社会转型、需求多元的变化,儿童事业和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如何让家长时时处处为孩子做榜样,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育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引起家庭、学校、社会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儿童优先”的原则,激发起更为强大和自觉的社会力量投身于儿童事业,我们希望通过研讨为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搭建一个分享科研成果、阐述思想观点、提供对策建议、推广科学方法的平台,让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形成共识,让孩子懂得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共同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美好的环境。

让我们畅所欲言、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灿烂的明天撑起一片天空!徐枫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主席

序二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质量,不仅影响儿童当下生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这是一项事关我们世界未来、民族希望的伟大事业。

中国是一个历来十分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古代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1500年前就提倡早教、胎教。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构成中国家庭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过程持续深入进行。这些新的巨大变化,给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道德伦理与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教育好下一代这个问题,突出地摆在全社会面前。当前,新一代儿童成长的教育背景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趋势。诸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独生子女一代生活方式不健康问题,如近视率、肥胖率依然偏高;部分家长注重孩子学习成绩胜于健康人格培养,以及少数儿童迷恋网络游戏,等等。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重新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也需要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协调合作,共同来推动家庭教育科学指导、深入推进。“为了孩子”国际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它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坛,业已成为中国青少年与儿童事务对外交流的高端平台。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内地方最大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青少年研究是我院重要的并且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一,我们愿在此基础上,通过第十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和相关专家、朋友、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与儿童相关的教育议题,从而为世界青少年、儿童的安全、健康、幸福成长作出贡献。于信汇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一、家庭教育与创新发展

上海家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一、研究背景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庭教育立足于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学校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个人行为,更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家庭教育法律保障、家庭公共政策支持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当前,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家庭的结构、类型、关系和功能都在发生相应变化,家庭教育呈现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挑战。上海市妇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曾于2005年在上海全市开展过一次家庭教育调查,今年又以相同的主题开展了调查。时隔10年后,上海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家庭教育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有子女正在就读幼儿园、小学或初中的上海市区家庭。我们在普陀、闵行、黄浦、浦东四个行政区各随机挑选2所幼儿园、2所小学和2所初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0名在校儿童或青少年,再请其家长(父亲或母亲)填答父母调查问卷。共计发放2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27份,有效率达到93%。

从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最终获得的调查样本按课题设计大体上平均分布于幼、小、初三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样本的性别比也大体平衡。另外,总样本中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含境外)的构成比例约为7∶3,并且外来人口子女在三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分布,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群体的家庭教育情况提供了可能。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本次调查约有2/3是由母亲填答的。家长的教育程度较高,大专或高职学历者占到24.6%,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者占到36.3%,两者合计高达60.9%,充分反映新时期的年轻父母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较高受教育程度相应的,是家长较高的职业地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到20.7%,从事管理工作的占到28.6%,两者合计接近50%。

从家庭状况来看,本次调查涵盖了各种家庭类型,家庭之间在收入、住房等经济条件上有较大的分化。独生子女家庭占77.0%,独生父母家庭占48.5%,三代家庭占41.7%,全职主妇(夫)家庭占14.4%,其中全职主夫只占极小比例。在本次调查中,父母全年总收入的均值约为17万元,但标准差也达到了约14万元之多;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的均值约为29平方米,但标准差也达到了约21平方米。家庭之间的经济条件分化之大,与全国和上海近年来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具有一致性。二、家庭教育新特征与新变化

2005年调查报告的分析框架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互动。我们除了从这三个方面来对10年前后的情况作全面的数据比较,还将补充报告目前家庭教育的资源和投资状况。(一)大多数家长家教理念有了明显变化

教育观念,作为家庭教育“知”的层面,主要包括对家庭教育任务的认识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等。表1比较了10年来上海家庭对家庭教育任务的认识变化,其中,“客观”表示受访家长对社会上大多数人关于家庭教育任务的理解;“主观”表示受访家长自己对家庭教育任务的理解。2005年的调查结果曾显示,家长存在主客观认识不一致的现象,即“主观”上大部分家长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占52.8%),但“客观”上却是大部分家长认为智力开发与学习最重要(占46.4%)。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主客观认识不一致的现象得到了改观,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大部分家长都将道德教育列在家庭教育任务的首位(分别占64.3%和58.0%),这说明社会上过度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的家庭教育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10年来的另一个明显变化是,人格和心理素质教育开始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它在家庭教育任务中的重要性,不仅在家长们的“主观”认识上排名第二,而且在家长们对社会风气的“客观”认识上也排名第三,但在2005年时,它却没有进入前三名。相对而言,除了道德教育之外,10年前更重视生活习惯的培养,而10年后则更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见表1)。表1 2005年和2015年上海家长对家庭教育任务的认识比较(%)

家庭教育的认知改观还表现在另外两个方面。其一,在对家庭教育成功标准的认识上,家长们目前普遍将道德品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列于首位;相反,选择“未来能挣大钱”等功利化标准的比例相当低。其二,在对家庭教育习得品质的认识上,排列前茅的除了独立、勤奋、毅力等优秀的个人品质外,还包括了感恩、责任感、宽容和尊重他人等优秀的社会品质(见表2)。表2 2015年上海家长对家庭教育成功标准和习得品质的认识情况(%)

10年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换档升级”。从家长自己的教育期望来看,2005年时,41.8%的家长希望子女本科毕业,39.9%的家长期望更高,18.3%的家长期望较低;但到了2015年,希望子女达到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已从39.9%上升到54.6%,而希望子女不必达到本科学历的家长已从18.3%减少至2.6%。从家长对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教育期望的理解来看,也可以观察到同样的变化趋势。家长教育期望的“换档升级”,一方面与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可见,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后,相当一部分家长已不再满足于本科教育。(二)家庭教养方式随时代变化

作为家庭教育“行”的层面,教育行为主要包括教养方式和责任分工。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更多倾向于“专制型”。201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仍然占据社会主流,但专制成分有所减弱。调查发现,不同意孩子绝对不能顶撞老师的比例达到了近1/5;同意孩子上完课和做完作业后拥有自由时间的比例近一半;同意凡是有关孩子的事情都要和孩子民主商量的比例,超过了90%;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们选择的解决办法以寻求妥协、双方协商或接受孩子意见等为主,分别占到42%、14.7%和6.1%,合计62.7%,而选择各执己见或接受父母意见的仅占到37.3%;认为自己对孩子是开明的占比71.8%,而自认严厉、宠爱、不太关注的占比分别为21.9%、5.0%和1.2%。

各种家庭类型和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在家庭教育的观念或方式上存在差异。我们用受访家长对“专制型”教育方式的认同程度来进行研究,具体来说,是用受访家长对“孩子顶撞老师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种表述的同意程度来测量对“专制型”教育方式的认可程度。在学前阶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家庭、三代家庭与两代家庭、全职主妇与非全职主妇家庭、移民家庭与非移民家庭之间,在对“专制型”教育方式的认可程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龄阶段,虽然非独生子女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移民家庭比非移民家庭表现出更多的对“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认同,但差值幅度并不太大。然而,无论是在学前还是学龄阶段,阶层之间在对“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认同程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别。如果用家长教育程度来衡量阶层,可以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认同度越低,回答“完全同意”的比例在学前组中依次从41.7%下降至23%,在学龄组中依次从72.5%下降至39.2%。如果用家庭收入来衡量阶层,可以发现收入越高的家庭对“专制型”家庭教育的认同度越低,回答“完全同意”的比例在学前组中从48.3%下降至20.1%,在学龄组中从63.3%下降至41.2%。而且,即使是在多变量分析中控制了家庭类型和受访人的其他人口社会学特征后,教育和收入的这种影响也仍然存在。可见,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有利于降低家庭教育观念或方式中的专制成分。(三)大多数家庭拥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

2005年调查已经发现,随着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升,家庭开始拥有较多的教育资源。2015年调查显示,家庭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充实。除了前文提到的家长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普遍较高之外,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孩子拥有独立书桌、独立书架和独立房间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7.6%、77.5%、65.5%;2.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藏书,有50本以下的占39.0%,有50~100本的占29.47,有100本以上的占31.6%;3.家庭对孩子的课外教育投资(包括请家教和参加补习班或兴趣班)普遍较高,上学期花费的平均值约为5500元,中位值也达到了3000元,占家庭同期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0%及以下的占61.3%,在11%~20%的占20.8%,在20%以上的占17.9%。

从不同家庭类型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课外教育投资更高,独生父母比非独生父母家庭的教育投资更高,非移民家庭比移民家庭的教育投资更高,但三代家庭与两代家庭、全职主妇与非全职主妇家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学前组和学龄组的数据结果均如此。以是否移民家庭为例,在学前组中,移民家庭比非移民家庭在教育投资总金额上约低1068元;在学龄组中,移民家庭比非移民家庭低2450元。从不同阶层的比较来看,家长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对孩子的课外教育投资也越高。在学龄组中,不同等级的阶梯式差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但在学前组中,收入水平与教育投资并不存在如此明显的线性关系,教育程度与教育投资的关系也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学前教育尚未受到大家的重视,各个阶层还未对学前教育展开投资竞赛。

资源稀释理论认为,非独生子女家庭不得不将有限的家庭经济资源在多个孩子之间进行分配,因此每个孩子得到的资源不可避免地被稀释了,而独生子女家庭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投资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这一发现。类似地,非移民家庭的教育投资高于移民家庭这一现象也可用经济资源的多寡来解释。因为一般来说,移民(尤其是一代移民)的劳动收入和经济地位要低于当地居民。独生父母家庭的教育投资高于非独生父母,很可能也是因为独生父母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阶层之间的教育投资差异更明显,这是由他们的经济资源差异所直接决定的。因此,对上述发现的一个综合结论是,家庭教育投资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家庭的经济资源多寡。事实上,多变量分析表明,当用上述家庭类型和家庭阶层变量来同时预测家庭教育投资的金额差异时,只有家庭收入变量是显著的。这也意味着,经济资源决定论是站得住脚的。

从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投资占家庭收入比例的影响来看,经济收入越低的家庭,孩子课外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反而越高。在学前阶段,经济收入处于下层组的家庭,孩子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比达到20%以上的比例为34.5%,中下层组的这一数字为25.9%,中层组的这一数字为16.9%,中上层组的这一数字为9.9%,上层组的这一数字为3.3%,呈依次递减的模式。同样,在学龄阶段,从下层组到上层组,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比依次从34.7%下降至12.2%。这说明,在课外教育市场定价刚性的情况下,低收入阶层的家庭为了追求同样的市场化教育,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四)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依然存在、母亲负荷有所上升

父亲参与不足的问题1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已明确提出增强父亲角色力量的建议。应该说社会各方面对父亲参与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大,如近两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就引起人们对父亲参与的关注和热议。时隔10年之后,纵向比较的数据表明,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父亲缺位”的现象反而更为严重。2005年调查数据虽然发现在孩子生活方面普遍存在“母性照料模式”,但却发现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亲的发言权普遍高于母亲。然而,到了2015年,父亲不仅没有在孩子生活方面参与得更多,甚至还将孩子教育方面的责任转移或交给了母亲。这一现象在学前和学龄两个年龄段都可以观察到(见表3)。表3 在孩子生活、教育和业余时间上的家庭责任分工(%)

从孩子生活方面的家庭责任分工变化上可以看到,对于学龄前儿童,孩子生活主要由父亲负责的比例,从2005年的9.2%下降至2015年的2.5%;对于学生,该比例也从2005的12.2%下降至9.6%。孩子生活上的家庭责任分工模式由“母性照料模式”转为“母亲为主、祖辈为辅”的模式。从孩子教育方面的家庭责任分工变化上可以看到,主要由父亲负责的比例发生了相当程度的下降(学前样本从25.9%下降至14.7%,学龄样本从30.2%下降至23.8%);相反,主要由母亲负责的比例却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学前样本从23.2%上升至51.4%,学龄样本从20.3%上升至47.2%),父亲与母亲在负责孩子教育问题上的责任权已经发生了逆转。

从孩子业余时间上的家庭责任分工来看,一方面,孩子自己的决定权大幅下降(在学前和学龄两个阶段均如此),另一方面,母亲的决定权却大幅上升(尤其是在学龄阶段)。因此,随着“父亲缺位”现象的强化,母亲主要承担孩子的生活照料、主要负责孩子的日常教育、主要安排孩子的业余时间,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了主要的、甚至可谓超负荷的责任。

父亲参与对孩子的社会化、情绪和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的支持,而父亲的缺位则会增加孩子抑郁、孤独、任性和依赖行为的发生率。当前上海儿童教育父亲缺位的现象很可能出于两个原因:1.主观上重视程度不足,尚未充分认识到父亲参与的重要性,将责任交由母亲和祖辈承担;2.过度的职场竞争和职业压力以及过长的工作时间挤占了父亲参与的时间。我们注意到,全职主妇在母亲中的占比为13%,全职主夫在父亲中占比仅为1%。可见,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在当前有所扩展。(五)家庭亲子互动时间减少,而孩子课外教育时间上升

教育互动,主要反映于亲子互动的时间,10年来在各个年龄段都有所减少,见表4。不管是对幼儿、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来说,亲子相处时间平均每天在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比例10年来均出现下降,亲子相处时间平均每天在1~3小时和1小时以下的比例10年来均出现上升。而且,从各个年龄段的退化幅度比较来看,年龄段越大,则亲子相处时间的退化似乎越严重。以亲子相处时间仅在1小时以下所占比例来说,幼儿阶段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小学阶段上升了约30个百分点,初中阶段上升了约40个百分点。表4 2005年和2015年的亲子相处时间比较(%)

亲子互动的时间减少了,那么孩子的时间去哪儿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亲子互动时间让位给课外学习时间了。本次调查询问了孩子每周参加课外学习的时间,结果显示,幼儿参加校外兴趣班的比例达到了70.3%,参加校外补习班的比例甚至也达到了31.9%(见表5)。小学生和初中生虽然参加校外兴趣班的比例依次低于幼儿(分别为60.3%和38.3%),但参加校外补习班的比例却依次高于幼儿(分别为46.4%和59.6%)。总之,孩子们都没闲着,低年龄段的在忙着上兴趣班,高年龄段的在忙着上补习班。表5 孩子参加校外补习和兴趣班的时间(%)(六)家庭成员之间对养育孩子的矛盾有所增多

或许正是由于“父亲缺位”强化和亲子互动减少的原因,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矛盾10年来有所上升。以父母养育矛盾为例,学前阶段“比较多”和“经常”出现矛盾的比例从5.4%上升至11.5%,学龄阶段也从8.9%上升至12.7%。相应地,家庭教育的满意度出现下滑。虽然家庭教育的不满意率仅从2005年的6.6%微升至2015年的8.5%,但满意率却从77.5%降至55.1%。(七)不同阶层家庭之间教育结果差异明显

不同阶层之间在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投资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在教育结果上是否也同样如此呢?我们从孩子的人格发展得分和数学成绩评价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就人格发展指标来说,虽然在学前阶段,两代家庭比三代家庭的孩子稍显优势(3.95vs.3.85),全职主妇家庭比非全职主妇家庭的孩子稍显优势(4.18vs.3.84),但到了学龄阶段,上述差异就变得不再显著了。就数学成绩指标来说,在学龄阶段,两代家庭与三代家庭、全职主妇家庭与非全职主妇家庭的孩子也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关于祖辈可能会在家庭日常生活与教育中因宠爱或溺爱孩子而不利于孩子人格发展这种说法,可能是过于担忧了,因为这种现象并没有从学前组延伸到学龄组。类似地,关于全职妈妈照料和教育出来的孩子会在人格发展和学习成绩上表现得更优秀这种说法,也可能是过于夸大了。当然,本研究使用的只是横截面数据,更严谨的结论有待日后的追踪研究来进一步检验。

在学龄阶段可以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家长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水平与孩子的人格发展和数学成绩均具有正相关。也就是说,家庭背景越好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上的发展都更好。就人格发展指标来说,家长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组的孩子的人格发展得分为3.73分,高中组的孩子为3.76分,大专组的孩子为3.83分,大学及以上组的孩子为3.93分,依次递升;家庭收入处于下层组的孩子的人格发展得分为3.67分,中下层组的孩子为3.77分,中层组的孩子为3.81分,中上层组的孩子为3.80分,上层组的孩子为4.03分。就数学成绩来说,随着家长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的升高,数学成绩在班级处于上等的比例也在升高。多变量分析表明,当上述家庭类型和家庭阶层变量在统计模型中相互控制时,只有教育和收入这两个阶层变量仍然具有统计显著性(见表6)。因此,对上述发现的一个综合结论是,家庭教育结果的差异主要出现于学龄阶段,并且主要是一种阶层之间的差异。当然,社会中上层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所具备的优势,可能来自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本身的差异,也可能来自课外教育投资的差异。表6 对家庭教育结果差异的多元回归分析注:表中报告的是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括号中的数字是标准误。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还包括孩子年龄段、受访家长性别、常数项,结果未展示。***p<0.001,**p<0.01,*p<0.05(双尾检验)三、促进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5年和2015前后10年调查结果的纵向比较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上海城市的变迁,上海家庭教育出现喜忧参半的发展现状。一方面,家长对家庭教育任务知行不一的情况有所改善,在主观和客观上均重视道德教育,家庭教养方式中专制成分减少,大多数家庭拥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父亲缺位”依然存在,亲子互动时间减少,家庭成员养育矛盾增多,家庭教育满意度下降,不同阶层家庭之间教育结果差异明显。这表明家庭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出现新的忧患。这些需要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加强亲职教育,提升养育能力

亲职教育强调父母对于子女所施的教育,旨在扶助子女身心与人格的健全发展。本次调查中父母养育矛盾的上升以及家庭教育满意度的下降,说明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上仍然存在困惑,家长迫切需要接受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因此,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全社会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使家长明晰家庭教育应着眼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其次,应积极开发各类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增强对不同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分类指导,如对父亲、母亲、祖辈以及双亲、单亲家庭,乃至对保姆以及其他监护人的指导等,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再次,针对家长多元化需求,可通过家教书籍、现场讲座、网络课堂、个别指导及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便利可及的家庭教育指导途径,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二)重视道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与10年前相比,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得到家长的关注和认同。正如《弟子规》所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孩子无论在家中还是出外首先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之后才是学习文化知识。家庭道德教育虽然仰赖于全社会的道德氛围和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但更重要的在于家长的以身作则。家长一方面要注重用好的道德规范引导孩子,如亲子共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传统经典读物,让孩子从小懂得尊老爱幼、遵守秩序等基本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内化于孩子的日常行为中。

与10年前相比,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与当前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有关。联系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青少年抑郁以及自杀等社会问题,家庭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夫妻关系、温暖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其次,应尽可能采取“权威—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控力,比较乐观、积极。再次,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家长应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方法,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察觉到并能有效疏导,必要时应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三)提高父亲参与度,保障父亲参与权

与10年前相比,“父亲缺位”的现象不仅未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父亲参与不足既与中国传统观念有关。又与当前的相关政策有关。因此,要改善父亲参与不足的现状,应从这两方面着手。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家庭中应该“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应该主要承担家庭经济支柱的功能。正是由于这种家庭角色的定位降低了父亲参与养育孩子的意愿。殊不知,这并不是一种必然的情况,如在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父亲对孩子养育的参与程度就越来越高。因此,父亲应转变观念,更积极地参与家庭教养,同时家庭成员包括母亲和祖辈也应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尽量给父亲提供和孩子一起互动的机会,提高父亲育儿能力。各类机构和组织在设计家庭教育项目时,可有意识地引入父亲角色,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亲子互动活动,通过体验促进父亲角色的担当,提升父亲家庭教育的自信心、责任心和成就感。在政策上,应为父亲参与创造更多友好型条件,如:可借鉴瑞典设立仅供父亲使用的“爸爸日”以及“陪产假”等;在制定家庭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政策时,充分考虑父亲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父亲设定专有假期,保障父亲参与时间。(四)缩小阶层差距,促进家庭教育公平

本次调查显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新挑战即不同阶层间的家庭教育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体现在家庭教育投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结果各个方面。较高社会阶层的家庭对孩子的经济投资更多、家庭教养方式更民主、孩子的人格发展更好、学业成绩也更好,这就意味着低社会阶层的家庭将很可能面临家庭教育失败的结局。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所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家庭教育资源差异程度之大是当前突出的问题。要促进家庭教育公平,政府应该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较低社会阶层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性服务,努力缩小家庭教育的阶层差距。例如,可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给予低收入家庭经济援助,重视弱势成人群体的补偿教育,鼓励民间组织和教育部门为弱势家庭及其教育提供服务和指导,以及实施家庭教育项目等措施,构建起特殊家庭和弱势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家庭教育公平。(杨雄、陈建军、李骏、魏莉莉)

新媒体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创新

新媒体是历史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之一,因而是社会发展也是孩子成长的常态环境。“国之栋梁出自家之苗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农业经济时代,孩子围着家庭和家长转,孩子教育由家长说了算;信息经济时代,孩子伴随网络和市场成长,新媒体已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空间,孩子受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新媒体平台与产品不断涌现,对满足当代青少年学习交流、游戏娱乐、自我表达等方面需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孩子的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很容易受新媒体不良信息与观念的误导和侵害,让父母们担心、看不懂,也越来越不好管,家长的权威性受到空前挑战。一、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特点(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个性化。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孩子个人,孩子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收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2.多样化。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视频、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这种形式的多样化是前所未有的。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即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查找以前内容和相关内容非常方便。

3.互动性。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大众媒介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这使传播者和接收者极易进行角色转换,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使得任何网络或手机使用者都能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也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媒的主体。

以上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传播更加精准化、对象化等新特点,使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新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呼啸而至的互联网、智能化手机、数字电视、博客、播客、维客、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等新媒体逐步进入孩子们的视野,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成为孩子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无论是作为家庭生活中的娱乐项目,还是作为课堂学习的贴心帮手,新媒体都深受广大孩子的关注和喜爱,这为当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机遇。(二)家庭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事实上,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这就使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早期性。家庭教育几乎是伴随着孩子的诞生,同时也是在长辈的影响下开始的一种特别形式的教育。

2.连续性。孩子从小到大,不间断地接受着家长的言传身教,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将伴随人的生命成长和生活连绵不辍。

3.权威性。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决定了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时有较高的权威性。

4.感染性。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在处理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家长所持的态度对孩子很容易产生熏陶作用。

5.及时性。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随时随地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使不良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新媒体技术对孩子成长和现有的家庭教育模式的双重挑战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正在人们的生活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鲜活的角色,丝丝入扣地潜入每一个家庭,给孩子们的生活、思想带来巨大变化,挑战中国传统的家教理念与教育方式,改造孩子的成长方式和成长过程。例如,新媒体为孩子成长教育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改变了他们交流、分享和表达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教育丰富载体内容、拓展沟通渠道、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有积极作用,对传统的孩子社会化进程方式提出了挑战,为家庭教育模式创新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以及传播机构的庞杂性也带来了不良信息泛滥、虚假信息肆虐、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现实世界虚拟化等问题,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隐患。(一)新媒体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主要影响

1.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观念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相对自由,容易造成孩子思想的钝化,导致其价值观的偏差,对孩子道德责任感提出挑战。如今的孩子主要通过新媒体浏览新闻、获取资讯,运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网上联络和交友,参与网上讨论、娱乐等活动。新媒体里到处都是新鲜事物,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相对传统媒体更为自由,呈现一种“无屏障性”,这对于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孩子有超强的诱惑。新媒体在大大开阔孩子的视野,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参与、民主等意识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通过新媒体即时传播,其中一些带有极端倾向的思潮,较容易被涉世未深的孩子所接受。网络上的思潮虽然是在虚拟空间中发生,但它所关注的每一个具体事件都来自现实社会。这些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上延伸、扩展,其复杂性和虚拟性比现实中的社会思潮更难以把握。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是有盲目崇拜外国文化的倾向,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使得本就处在多种文化冲击下的孩子更加难以辨别,无所适从。色情暴力等影响极其恶劣的内容也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严重危害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大环境。

2.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孩子意愿的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新功能的不断开发,新媒体对孩子意愿表达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迅即性、组织化和非理性,这三个方面往往相互交织。迅即表达是信息技术的固有特点。网络表达的组织化倾向因青少年的共同兴趣而起,他们对某一事件共同关注形成“同声共振”,现在的QQ群、百度贴吧、人人网等,都是孩子意愿组织化表达密集的重要平台。非理性表达尤为值得重视。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形式的失当、传播内容的失真、传播经营的失范等原因,使得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加之孩子在互联网上一直是“看问题”、“听问题”,而不是“想问题”。很多现实中的事件往往由于网民个人观点的集中表达,一些正常的情绪和一些极端化的现象容易被放大。这种放大效应既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掩盖了真相甚至危害社会安定。如果非理性表达再与组织化、迅即性结合起来,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3.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孩子的聚集方式和动员方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开放、平等、自由等特点,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因而吸引大量孩子参与其中,特别是社交类网站已成为孩子网上集中活动和聚集的平台。随着网民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技术的提升,青少年网络自组织开始涌现,发展迅猛。这些自组织主要通过网络或手机联系和组织活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孩子们的交往模式和群体参与模式。部分网络自组织将网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相结合,不断向线下发展,常常“以虚带实”影响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力和行动力。

4.新媒体容易引发孩子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常常对社会环境以扭曲性输入,造成孩子的价值观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是扭曲的,容易引发他们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未成年孩子心智还在成长期,新媒体产品内容的泛娱乐化乃至庸俗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如荒废学业、扭曲心态、影响交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许多孩子平时不爱与人交流,却热衷于在博客、网络论坛等新媒体平台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因长期习惯于虚拟环境中的角色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可能导致孩子无法适应虚拟和现实两个环境,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甚至产生人格障碍。由于孩子缺乏应有的辨别力,不可避免地受各类虚假信息影响,容易导致现实交往中对他人产生怀疑,自身也缺乏诚信。同时,网络游戏、暴力色情内容易诱发孩子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导致他们产生盗窃、抢劫、伤害、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二)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影响

1.新媒体增加了家庭的代际隔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固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家庭代际关系的和谐是家庭稳定的关键。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网民的低龄化。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对于新兴媒体使用的流畅度远远高于其父母。在新媒体时代,家庭已被卷入经济生活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之中。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与孩子心智还未成熟、自控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很稚嫩形成巨大反差,孩子很容易在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迷失自我,误入歧途,让父母担忧。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会耗费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在网络上时间长了,和家长的沟通就少了,父母的劝阻又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带来“亲子关系”的紧张化。新媒体在拉近孩子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时,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构建起无形的屏障。如果这种隔膜无法消除,就不能形成稳固的家庭关系。

2.新媒体促使家庭的社会化功能弱化

由于新媒体技术已经渗入家庭生活之中,孩子对于新媒体的使用也成为其社会化完成的必经阶段。新媒体的广泛性开拓了孩子的视野,而其互动性的特征补充了学校传统单向教育的不足,于是孩子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不懂网络语言,难以有针对性地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较少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不了解孩子对新媒体“上瘾”的内在驱动力,常常简单、粗暴地对孩子使用新媒体加以干涉和阻止。同时,一些父母对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新媒体的出现缺乏足够和清醒的认识,产生认识上的滞后和对新环境适应的困难,甚至不能接受“文化反哺”。这种对新媒体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引发家庭内两代人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甚至有些家长干脆放弃对子女的疏导,导致家庭原有的社会化功能不断弱化。

3.新媒体导致家长的权威及吸引力降低

从家庭教育发展的环境媒介来看,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教育环境具有封闭性,主要依靠父母的教育与书籍内容,家长总是扮演着教化者的角色,是家庭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可以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熏陶。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孩子始终处于较被动的位置,总是扮演着被教化者的角色,这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新媒体使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使家庭教育环境由封闭性、权威性向开放性、民主性转变。家长的知识有限,而网络无限。由于信息的畅通性,孩子接受信息的多样性,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接触到在父母那里所无法学到的知识,对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可能如过去那样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了,家长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

4.新媒体要求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主,并且从具体的礼节入手,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而到了近代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立足社会,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认为只要孩子在考试中有好分数,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就行,渐渐忽略了对孩子良好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新媒体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题,不仅要求一个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还要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家庭教育不再局限于品德教育或是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5.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家庭教育方式

中国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首先,主张家风对儿童的陶冶,很多家族家庭都重视家风的培养,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敬业守法作为家风培养的内容,并以家训家规的形式保留下来,对后代进行教育。其次,主张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儿童,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因为儿童的分析辨别能力差,又喜欢模仿,如果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就能见贤思齐,反之则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的教导言行为主。从运作方式来看,传统家庭教育主要注重父母对孩子的熏陶,主张家风等对孩子的陶冶。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庭教育则是父母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还要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学会用新媒体来帮助孩子并教育孩子。新媒体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家庭教育方式开始向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变革。

6.新媒体使家长无法对孩子的学习、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

没有新媒体时代的孩子的思想、行为较为单一,且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中,家长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家长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经过“过滤”、将有害信息剔除的信息。新媒体下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且网络上的信息是没有经过“过滤”的,孩子通过网络就可知天下事。与此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以及传播机构的庞杂性也带来了不良信息泛滥、虚假信息肆虐的问题,最终导致信息环境恶化,如网络上充斥着淫秽、吸毒、赌、暴力等信息,这些都会将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提早带进光怪陆离的成人生活世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有的孩子甚至将自拍裸照放上网,或者用手机拍下一些猥亵或恶作剧画面并上传到公共网站;加之新媒体的过度应用,使孩子养成被动接受媒体控制的习惯,缺乏主动创造的动机和动力,缺乏直接与自然和谐的情怀。然而,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家长一般不易察觉,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家长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不少家长因担心未成年的孩子会受媒介的负面影响而显得忧心忡忡。三、新媒体时代家庭教育的创新

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家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家长都会面临无法回避的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大碰撞”。当今家长已不能固守家庭一元化教育传统,更不能用“一元家文化”来培养“网络世代人”(与伴随网络时代成长的人被称为“网络世代人”)。新媒体时代的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家长,要求家长必须端正认识,改正方法,加强新媒体适应能力学习,优化孩子交流、分享和表达的新家教环境,培养孩子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创新家庭教育。(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年代开始,人类对信息的传递逐渐穿越了邮驿、报纸、电台、电视等历程,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广泛性、主动性和大众传媒,从投入商业应用到拥有5000万用户,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互联网仅花了4年,互联网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也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新媒体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无边界、无时限的大课堂,使他们有了一个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广阔空间,引发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孩子可以通过新媒体学到跨时间、跨空间的书本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为日后走向社会,适应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新传媒不是“潘多拉”的魔盒,懂电脑、会用新媒体是现代人的必要技能,家长要在思想观念上客观地认识它、了解它、接纳它。对新媒体要一分为二,既要充分肯定新媒体在孩子成长中的积极作用,也要充分了解新媒体对孩子成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伤害。这就要求新媒体时代的家长更新观念,不拒绝新媒体环境,那种谈网色变、一禁了之、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只是权宜之计,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一个优秀的家长在新的环境中要改变传统家庭教育中重理论灌输的被动接受的局面,将孩子置于相应的发展环境中,努力促进孩子缩小与社会的差距,特别是与前沿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差距,如:用新媒体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新媒体中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孩子的学习热情,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用时尚、新鲜的学习方法,吸引孩子主动学习,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引导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这样孩子才能与社会同步成长。(二)建立平等互信、相互理解的代际关系

卜卫在《生活在网络里》写道:“一个新媒体出现了,同时,当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时候,孩子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种情形将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国际关系等。当然,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的确,在新媒体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打破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代际隔膜。新媒体时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再把自己作为权威,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孩子对家长不再是盲目地遵从和依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自主学习,塑造自我。父母应注重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而不只是一味地阻拦,要建立平等互信、相互理解的代际关系。事实上,不少孩子对新媒体的了解已远远超过家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建亲子关系,需要我们家长再次社会化,这样才能增强相互间的了解,缩短家长与孩子的代沟。只有两代人互相学习,都成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行家,才是大变迁的新媒体时代处理好代沟问题的唯一方法。有一些家庭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开展别开生面的互动式教育活动,如:家长和小朋友通过8~10英寸触控平板电脑、19~22英寸触控一体机、42~60英寸的触控电视机进行互动教学资源的使用,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亲子活动,从中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浓浓的亲情,建立起了新型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三)学习加实践,成为新媒体行家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家长如果不懂网络,最多只能接触1%的人类文明。现代父母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你养育的是一个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既成的新媒体文化中,他们属于强势;他们对网络的了解远远胜过你,他们通过网络下载音乐、制作网页,跟朋友在网上聊天,一天中检查好几次电子邮件,在网上查作业资料,为完成作业设计作研究,等等。面对此况,家长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如何当一个合格父母?所以家长也要懂新媒体,多学习、多实践,成为新媒体的行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因为不懂网络的家长不敢面对网络,对“网络问题孩子”一筹莫展。一些家长对网络的排斥、仇恨,其实源于恐惧和缺乏网络知识。人对陌生的东西常常会恐惧,陌生产生恐惧,恐惧造成躲避,躲避又加重恐惧,造成恶性循环。许多家长对新媒体的评论,在“网童”看来不屑一顾,非常可笑,因为家长说的是外行话。其实,新媒体和枪炮一样,是一种工具,它既可以用来造福,也可以用来作恶,而要想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前提就是不要怕它、不排斥它,要走近它、了解它、掌握它。如果我们不懂网络,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讨论如何引导孩子?作为网络社会下孩子的父母,首先必须“触网”,接触网络,了解网络文化,这样才有可能预防网络对孩子的伤害。例如,为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首先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操作方法,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查阅、交流、分析相关信息内容,成为孩子的“网友”。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而进入“不良网站”和“聊天室”,还可和孩子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以增加作为家长的发言权。可见现在需要抢救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要面对挑战,适应挑战,接受挑战,努力学习。家长只有学会掌握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工具,提高新媒体素养,才能进入孩子们的新媒体世界,直接了解虚拟世界里的孩子,才可以更好地、更直接地指导孩子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培养、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使之取其高雅、弃其低俗,健康上网,才能使孩子受益于新媒体。(四)家长要善用新媒体,当好孩子的有效导师

变堵为用,发挥新媒体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未来总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在新媒体时代,有的家长下决心改变孩子的未来,却无从改善孩子的现在。因为面对新媒体,家长最大难题是网上不良信息对孩子的冲击。“不准未成年人上网”等简单的堵和防的方式只会取得一时效果,不会产生长久效应。家长的最佳选择是要采取“用和导”的办法,疏而不堵,不能因噎废食,但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疏导引领至为关键。一位先人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要对孩子真心实意地负责,必须要费一番心血。北京的一位网虫母亲——曲兰,把一位热衷玩网络游戏的退学中专生教育成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她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为教孩子利用互联网学习,发现并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她的成功经验就是:家庭的网络教育是孩子发展的重头戏。在国内学校教育普遍滞后于新媒体发展的今天,需要家长在子女教育尤其是新媒体教育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得更多,做得更多,付出得更多。优秀家长曲兰的行动告诉人们,家长在新媒体时代是可以对孩子施加影响和有所作为的。家长应该对孩子利用新媒体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适当的监控,把握质、量、度。如应经常关注孩子在网上都做了什么。如果技术超出了你的能力,你就应该要求孩子演示给你看。另一方面,作为父母,还应该针对孩子上网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明确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网站适合访问,什么样的网站不宜浏览,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上网时应该注意什么,确保他们知道当他们遇到有问题或使他们迷惑的内容时及时向父母求助(例如,在网上遇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30岁的先生”)。制定家庭上网政策。跟孩子共同列出一系列任何家庭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应该做的事情。告诉他们绝对不要透露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提供照片。而且如果没有父母的同意和陪同,绝对不允许孩子们与网友见面。孩子的自制力不足,综合判断能力差,要经常予以正确的引导,与孩子一起学习,既当导师,又当伙伴,互相交流。在这过程中,家长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合格的家长将与孩子一起用鼠标点开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络,与孩子共同畅游网海,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风暴中确定自我的坐标,找到有益的真知及学习的乐趣。(五)利用新媒体营造浓郁的家庭网络文化

无论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新媒体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环境始终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在孩子个体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必须打破单一的传统教育时空,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家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构建网上精神家园,家长的示范性尤其重要。传统的教育使孩子的潜力没有被家长有意识地挖掘出来,新媒体时代,“无网不胜”,一个孩子4岁就可以引导他上网,至18岁,如果家长引导得好,将潜力无穷。怎样才能让孩子正确获取新媒体的知识和应用技能呢?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网络。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可选择外国儿童网站,因为接触这些网站有三个好处:1.内容健康。2.对孩子学习英语有好处,比如互联网上有的游戏内容既可开拓孩子的智力,还可以提高英文的阅读能力,这些游戏通常是用英文书写名称和内容提要的,孩子在玩游戏时,随时查阅英文字典,识记新单词,其效果往往比死记硬背好。3.图文并茂,孩子看起来有滋有味。当然网络上阿里巴巴的宝藏和洪水猛兽共存,孩子接触了也未必不好,重要的是家长要及时给予引导,有时要“恩威并重”,多与孩子交流,从引导孩子浏览健康网站开始,到积累建立适合家庭有益孩子成长的“收藏夹”,再到家庭的交流平台,再到家庭博客、家庭相册,甚至是家庭主题网站等,构建自己家庭的浓郁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孩子向着家长和社会所期望的方向进步成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