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7 04:13:02

点击下载

作者:李旸 陈启新 主编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

物流经济地理(第3版)试读: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物流交通地理、工农业物流地理、商业旅游业物流地理以及国内国际物流分区地理等内容。

作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力求反映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基本规律,反映最新发展理论和实践态势,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编写内容上,注意做到内容丰富、应用面广、适用性强。作者在第2版的基础上广泛地收集国内外有关物流经济地理的最新资料,对第2版中的大量的数据和内容进行了更新,使读者能够掌握物流经济地理领域的新动态及新知识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在编写结构上,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发展,努力将理论性、实务性及操作性相结合,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书专为高等院校物流类专业学生编写,同时也可作为物流在职人员培训及自学知识的参考用书。

第3版前言|PREFACE

本书第1版2007年出版发行,第2版于2011年修订并出版发行,自第2版发行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了。经过近年来的使用和教学实践,为了使其能够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在收集和征求各院校和读者对本书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宝贵建议,我们对教材进行本次修订。“突出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是本书编写和修订的指导思想。2016-20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本书第3版在各章都增加了拓展阅读的网页链接二维码,希望读者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物流行业的新进展。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物流业界人员的学习培训用书和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第3版,由李旸、陈启新担任主编,张宁、陈云天、罗维燕担任副主编,李旸对全书进行统稿。

各章编写分工如下:

第1章、第6章李旸、陈云天

第2章、第3章张宁、陈启新

第4章、第5章陈启新、罗维燕

由于作者学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者

前言|PREFACE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许多相邻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物流是商品实体的流动,即商品实体在空间的位移,以及商品实体的包装和外形的改变。物流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交通运输、物资仓储、包装流通、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等活动的内在联系;物流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对于企业加强流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物流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等,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以及商业活动的季节变化等。

本书编写内容突出实用性、操作性,同时较多地运用数据、图表、图片,以期达到直观的效果。本教材由李旸、罗维燕担任主编;张宁、陈云天,陈秀凤担任副主编;张康潜参与编写。李旸负责全书的总体策划和最后统稿。

各章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第6章由李旸、陈云天编写;第2章、第3章由张宁、陈秀凤编写;第4章、第5章由罗维燕、张康潜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籍、文献、论文及国内外网站,作者已尽可能地在参考文献中详细地列出,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可能有的引证参考资料由于疏忽或其他转载的原因没有列出出处,在此表示十分的歉意。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作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在此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编者第1章绪论本章重点本章介绍了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围绕生产力布局和物流的关系展开,明确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重点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人力资源条件。1.1 概述1.1.1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许多相邻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1.物流学

物流是商品实体的流通,即商品实体在空间的位移,以及商品实体的包装和外形的改变。其内容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保管、配送和流通中的加工等环节。

物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要合理组织商品实体的流通,实现物流合理化。其内容包括: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按经济区域组织流通,使商品实体以最短的运输距离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从而缩短商品的在途时间,节约流通费用;选择最恰当的运输方式,例如直达运输、转站运输等;选择最方便、最经济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和综合运输能力;建立物流中心,采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和先进的仓库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科学的物流手段,促进物流的现代化。

2.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前者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作用,后者则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见图1-1。图1-1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3.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生产力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自然、技术、社会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代表生产力水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各经济部门和经济要素的空间组合向纵深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成为生产力布局的必然趋势。1.1.2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物流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包括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的布局,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运输枢纽和经济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地理学有关联的研究课题。物流经济地理学还研究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等,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商业活动的季节变化等。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农场、矿场、工厂、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联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及其发展过程,已成为物流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1.2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经济地理1.2.1 生产力布局的概念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和交通布局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生产布局。如果从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进行考察,生产力布局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以及地点微观布局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经济宏观布局是确定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地点微观布局是基层单位的布局,是具有局部意义的战术性布局,但却是生产力布局的最后落实与体现;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则介于国民经济宏观布局与地点微观布局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整体看,宏观布局对其他两个层次具有指导意义,其他两个层次的布局必须服从它的利益和需要。下一层次的布局应当服从上一层次布局的要求,微观布局应为实现宏观布局服务,但宏观布局也必须顾及微观布局的需要,合理的微观布局是宏观布局的基础。只有这样,各个层次的生产力布局才能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组成一个生产力布局的大系统。因此,必须按照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由上而下地布局生产力,使之趋于合理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宏观布局亦称国家总体布局,指全国范围内生产力的总体配置。它是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各个部门生产力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分布与组合。如根据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将我国内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四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生产力的宏观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战略环节,关系到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和轮廓方向,因此,在生产力布局的各个层次中的地位最为重要。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必须注意经济区之间的不平衡布局,贯彻经济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实现宏观布局合理化。只有搞好国家总体布局,才能为搞好下属各层次的布局提供基础,才会对未来的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产力微观布局亦称地点选择,是指生产单位内部生产力各因素的布局,即从经济实体考察的各企业的选点定址以及厂(场)内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在每个生产单位中,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制造到产品运出的全过程,必须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条件和劳动对象所需的空间,做出合理的分布和安排,以便实现有效的配合和流畅的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微观布局,可以使企业群体内部按性质分类、按功能分区,分别组成各种功能小区,如工业区、文化区、居住区等。同时,通过集结布局、区位优选,即依据技术经济联系,为企业配套成体系,进行相对集中配置,形成企业群落,在企业群内又根据指向性规律或其他规律的要求,选择最优厂址,以达到企业群体的最佳效益。

生产力布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分工在空间的表现,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由于各类行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源不同,不同地域所拥有的生产资源不同,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行业如何配置在合适的区域才会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比如,农业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因此成为国家粮食主产地之一。山西省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煤、铝、铁矾土和沸石等七种矿藏储量居全国第一,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34种,非常适合发展采矿业。1.2.2 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发改地区〔2016〕1771号

生产力布局的条件包括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1.我国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后者包括土地、矿产、能源、陆地、水、海洋、动植物等。一国的自然条件状况如何,必然会对生产力布局产生影响,比如影响劳动生产率、产品的质量和形式、生产的地理分工等。

1)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位于北半球,在全球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见图1-2。图1-2 中国地理位置

我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34′),最南境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51′),南北延伸5 500千米,跨纬度约50°。由于纬度不同,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差别很大,由此导致辐射能和温度的差异。从南到北,全国(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跨越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南)温带、中温带和寒(北)温带五个温度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者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70%。

我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05′),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40′),东西距离5 200千米,跨经度将近62°,时差在4小时以上。在世界标准时区中,我国国土分属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目前我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统一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

我国国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在世界各国中,我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地疆界长2万多千米。同我国陆地接壤的邻国:东北有朝鲜;北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和西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南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我国东部面临海洋,海岸线总长度为3.2万多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千米。环绕我国大陆边缘的海,自北至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我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近86%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海和南海之中。台湾岛东部海岸及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的海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有韩国、日本;东南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2)地形(1)地势西高东低。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呈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为三级阶梯,见图1-3。图1-3 中国地形图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迅速下降到海拔1 000~2 000米,局部地区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1 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在这一阶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1 000米。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2)地形多样。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形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么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3)山脉纵横且定向排列。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为主,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为辅。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平原以及内海、边海的轮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长江、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时宽时窄,时而向东南流,时而向东北流,最后东流入海。

3)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1)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最主要者为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及大气环流。这四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①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50°。由于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因而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其差值甚为显著,这是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差异小、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大气透明度和云量等的影响,中国年均日照时数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为最大,超过3 000小时。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丘陵及西藏东南察隅地区最小,约为1 000~2 000小时,其余广大地区多在2 000~3 000小时。

②海陆位置和洋流。中国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导致的下垫面热量状况的差异,表现突出。冬季大陆气温明显低于海洋,尤以高纬地区更明显。相反,夏季大陆易于增温,气温明显高于海洋,而非干旱的大陆和海洋亦均为水汽源,低纬地区尤明显。在上述变化中,受地形和面积的影响,大陆的升降温都比海洋快,是变化的主导方面。海洋虽是稳定因素,但也与洋面性质和大小有关。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热低压的形成。海上情况则正相反。高低压的生成、分布和性质的季节变化破坏了行星环流的带状分布规律,引起海陆间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和输送。因而亚欧非大陆是这种季变的最大中心,约占全球交换量的一半。亚洲大陆是海陆空气质量最大季变中心的核心,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

具体的海岸形式、走向和盛行风向的相对位置及距海远近等的差异,造成各地局部气候的差异。中国内陆地区常年得不到海洋气流的调节,气流的大陆性表现非常明显。南疆沙漠的形成除因高原影响外,亦与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有关。

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寒流)。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冬季又盛行去岸风,对中国增温、增湿作用不大,但春夏对沿海气温和台风活动及梅雨的盈亏等有一定影响。沿岸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利于海雾形成,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大。

③地形。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高原的突出地形容易加强它南北两侧气流的东西成分及其东侧的南北成分,能引起5 000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和汇合,直接对中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阻碍和扰动作用。因此,冬季有利于北侧蒙古冷空气的积累加强及沿其东侧向南的侵袭,加强了冬季风。夏季又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送,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因而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的形成,以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在高原附近对流层低层,中国东部主要是海陆季风。在中低层高原附近受高原上气压系统的控制形成高原季风,冬季表现为高原北侧和东侧为西风,南侧为东风,夏季正相反。对流层还有冬夏间西风和东风带的季节交替,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高原季风有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活动范围、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此外,夏季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还在南北方向形成一个在高原为上升气流,在两侧为下沉气流的垂直环流,并以南侧为主,称为经圈季风环流,正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哈氏环流方向相反。

中国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亦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阻碍作用,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如秦岭即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阶梯地形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

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碍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在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气温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

④大气环流。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中国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高空基本气流为西北季风,低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高空北纬30°以北为西风,以南为东风,低层自南向北为湿热的西南季风和偏南到东南风,因而形成了随盛行风的转变,在环流、天气系统、气团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特征。四季流场与季风进退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冬夏季风的季节性交替过程,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还因环流、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

东亚大气环流冬夏的明显差别以及过渡季节环流改变的突然性是其他大陆上所没有的。由环流的季变而引起的天气气候的季节差异,也是东亚独具的特色。(2)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个过渡季节较短。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因逐年冬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不同,使一些地区常出现冷暖旱涝等异常现象。

①气温。与同纬度地带相比,中国冬寒夏热,气温相差较大,且越向高纬、越向内陆越明显。年均温的分布,在东半部地形较平坦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北冷南暖;从东北部(漠河为-5.0℃)至南海诸岛(西沙群岛为26.4℃)相差30℃以上。西半部受地形影响显著,青藏高原除东南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在高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年均温差异也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

中国冬季除青藏高原外,有3/4国土受寒潮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霜冻。青藏高原则全年高寒,夏季也能见到冰霜。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约自10月至次年4月在长达7个月的时期内最低温在-5℃以下,且大部分地区的绝对最低温在-30℃以下。1969年2月13日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镇曾出现-52.3℃的低温,最低气温在-40℃以下的严寒日数为35.1天。青藏高原3 000~4 000米以上的地区虽每月都可出现0℃以下的最低温,但绝对最低温一般都在-30℃以上。南岭山脉以南除个别年份外,最低温都在0℃以上。

中国夏季最热月多出现在7月份,仅少数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海南岛部分地区及滇南,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前的5月或6月。东部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如大连、青岛、舟山等地,则出现在8月。7月气温分布,全国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7月均温低于20℃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大都在20~28℃。东部平均每一度纬度温差仅为0.2℃。漠河与西沙的温差仅为10℃左右。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如鄱阳盆地7月均温达30℃以上,月均最高温高于34℃,极端最高温达39℃以上。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火洲”,其7月均温达32.8℃,最高气温不低于35℃的炎热天数达100天之多,平均最高温达40℃以上,绝对最高温曾达49.7℃。

中国北方普遍是春温高于秋温,南方则多是秋温高于春温。

②降水。中国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热同季,降水变率较大。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最为密切。400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影响所及的界限相当,800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平行。台、粤、桂、闽、浙、赣、湘和川、滇、藏的一部分地区正常年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其中浙、闽、粤和川西一些山地及喜马拉雅山南坡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中国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超过2 000毫米,其中高山地区达3 000~4 000毫米。在基隆东南的火烧寮,因位于迎风坡地,年均降水量达6 000多毫米,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之地,降雨最多的一年竟达8 000毫米以上,是中国年降雨量最高纪录。在背风面的澎湖列岛,年降水量仅800毫米。在淮河、汉江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的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为800~1 0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大多数地区少于800毫米。(3)中国气候区划。1979年中央气象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将中国气候区划分为气候带、气候大区和气候区三级。

第一级为气候带,以日均温大于10℃的积温、最冷月均温和年极端最低温等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自北向南将中国划分为9个气候带,并将青藏高原另列为高原气候区域。

第二级为气候大区,采用年干燥度(指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年干燥度小于1.00为湿润(A)、1.00~1.49为亚湿润(B)、1.50~3.49为亚干旱(C)、大于3.50为干旱(D),将上述气候带又划分为18个气候大区。

第三级为气候区,主要采用季干燥度作为气候区的指标,东北地区冬季很长,采用积温作为指标;青藏高原因属高原气候,故采用最热月均温作为指标;再细分为45个气候区。

根据这一划分,中国绝大部分都分属从中温带到南亚热带的各气候带,仅东北北端属于北(寒)温带,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分属北、中及南热带。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界线约在北纬34°附近的秦岭淮河一线,向西至东经104°后,再折向西南到贡山附近。这条界线及南亚热带的南界是中国气候上两条较重要的分界线,也是争论较大的界线,尤其是后者,有人认为还要北移,包括整个台湾至梧州、南宁以南地区都属北热带。

4)土地资源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

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1 875.18万公顷[1];园地2 820.60万公顷;林地19 349.72万公顷;牧草地21 482.3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 549.11亿平方米;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 664.72亿平方米;交通运输用地244.43亿平方米;水利设施用地362.86亿平方米;其余为未利用地。与2013年相比,按三大类分,农用地面积减少0.55%(其中耕地减少1.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2%,未利用面积减少1.5%。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他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量的4.6%,我国水土资源统计见表1-1。表1-1 我国水土资源统计①1亩=666.67平方米。

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个省市,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9%。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地分布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60%左右。

全国森林面积195.4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20.36%,林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0%,蓄积量占75%。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中原、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却很少,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面积约28 666.67亿平方米。其中可利用的约22 000.00亿平方米。北部草地呈带状分布,草原面积约占30%,荒漠地带约占64%,其余为山地草场。南方草山草坡约有6 666.67亿平方米。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为:(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第五位,草地居第二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万平方米,我国人均不到0.1万平方米。发达国家10 000平方米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地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3 600.00亿平方米。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6 000.00亿平方米,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13 333.33亿平方米。草质差、产草量低,需4万~5万平方米,甚至66 666.67平方米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林蓄积量每万平方米只有79立方米,为世界平均110立方米的71.8%。

5)水资源

水资源与人民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其中最主要的是降水,以及由其转化生成的陆地表面及地下可补给更新的淡水水源。河川径流和浅层地下水是其最主要组成部分。按利用途径,水资源包括水量资源、水能资源等几个方面。(1)水量资源。据水利部门估算,中国河川径流总量为27 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 288亿立方米(地质部门计算为8 700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两者之间有一部分重复量,经计算这部分重复量为7 279亿立方米。扣除重复水量后,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占有水量计算,人均占有量仅为2 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低于3 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 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 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这样算来,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中度缺水国家的行列。

①地表水资源。中国河川径流虽丰富,但地区分布却很不均匀,全国径流总量的96%都集中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仅占4%(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中国各河径流量的大小相差悬殊。长江为中国最大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9 755亿立方米,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以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其次为珠江,为3 360亿立方米。雅鲁藏布江居第三位,为1 395.4亿立方米。黄河虽是中国第二大河,但水量却只居第八位。河川径流时间分布特点、径流的季节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及其变化:

a.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是中国河川径流最枯季节。冬季径流占年径流的比例,除台湾东北部可达25%以外,南方地区河流为8%~10%,华北和西北大部地区为4%~8%,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均不足2%。

b.春季(3~5月)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增多季节,增长最多者为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和新疆塔城等地,春季径流可达年径流的30%~40%,为一年中径流最多季节,东北地区春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15%~25%。

②地下水资源。中国的地下水资源约为8 288亿立方米/年(或8 700亿立方米/年),相当于河川径流总量的30%左右。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和苏北、皖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为3 000多亿立方米/年;南方各省、市、自治区为5 000多亿立方米/年。

中国地下水资源从开发利用来看,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平原和盆地地区。全国14个主要平原和盆地的面积仅为全国的16%,而其地下水资源约1 900亿立方米/年,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3%。这些平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其中最多的有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天山山前平原、三江平原等。北方地区由于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但因地表径流不丰富,故地下水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现有井灌面积1 130多亿平方米,地下水年开采量400亿立方米,而具备井灌条件的耕地面积共3 300多亿平方米,因而地下水还有很大的开发前景。至于山区,主要是基岩裂隙水,一般埋藏深而水量贫乏。

中国淡水资源不仅不丰富,而且分布很不均衡,最为缺水的地区主要在北方。据统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却占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19%。水资源最为紧缺的黄淮海流域本身,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7.7%。目前,中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1 0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2)水能资源。水能可用于水力发电,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为6.76亿千瓦,年电能为59 000万亿千瓦·时(1千瓦·时=3 600 000焦)。可能开发的水能总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 200亿千瓦·时。由于各河水量及落差不同,各流域水能资源差别很大。长江及西南各河水能蕴藏量占全国各河的78%,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0%。(3)水运资源。河流、湖泊及各种人工水域提供的航道是发展水运事业的基本条件。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内河通航里程约13.3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占全国河流总长度的1/4。但我国航道等级仍然偏低,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仅占总里程的11.3%,航道的通过能力、整治标准、渠化程度还需提高。淮河以南各河枯季流量大,冬季不封冻,可全年通航。淮河和秦岭以北河流,枯季水深小,有些河冬季封冻,只能季节性通航。(4)水产养殖资源。利用河、湖、水库发展水产养殖是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按水面面积计算,河、湖、水库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的水面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到1980年已建的水库和其他养殖水面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库水面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均可开展水产养殖。

6)能源资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能源资源绝对数量多,种类齐全,包括矿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等8种。此外还有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盐差能等。(1)矿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为93%和95%左右。由于矿物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中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据地质工作者对煤炭资源进行远景调查的结果,在距地表以下2 000米深以内的地壳表层范围内,预测煤炭资源远景总量达50 592亿吨。我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 299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20世纪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国家关系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是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分布比较广泛,在32个油区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据美国《Oil & Gas》1997年报道,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 390亿吨,中国1997年公布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全国共有盆地319个,据对其中145个盆地估算,资源量达930亿吨;其中,已证实有油田存在的有24个盆地,拥有资源量758.9亿吨,占总资源量的84.48%;已发现有油气的盆地有42个,拥有资源量75.66亿吨,占总资源量的7.39%。

天然气(包括沼气)是重要能源,也是国内外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清洁能源。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当广泛,在石油盆地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资源量也比较丰富,专家预测我国天然气资源量约有7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约占一半)。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全国露出地面的温泉就有2 600多处。中国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藏滇地热带,台湾地热带,东南沿海地热带,郯庐断裂地热带,川滇南北向地热带,汾、渭张北地热带。此外,天津、北京、福州等城市已经普遍利用地下热水资源。(2)风能源。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20000多千米,还有18 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边缘海中有岛屿5 000多个,风能资源丰富。我国现有风电场场址的年平均风速均达到6米/秒以上。一般认为,可将风电场风况分为三类: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时为较好;7米/秒以上为好;8米/秒以上为很好。我国相当于6米/秒以上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仅仅限于较少数几个地带。就内陆而言,大约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100,主要分布在长江到南澳岛之间的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以及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山东、辽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澳岛以西的南海沿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内蒙古从阴山山脉以北到大兴安岭以北,新疆达坂城,阿拉山口,河西走廊,松花江下游,张家口北部等地区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顶。(3)盐差能源。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接处。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通常,海水(35‰盐度)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相当于240米水头差的能量密度。这种位差可以利用半渗透膜(水能通过,盐不能通过)在盐水和淡水交接处实现。利用这一水位差就可以直接由水轮发电机发电。

盐差能的利用主要是发电。其基本方式是将不同盐浓度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转换成水的势能,再利用水轮机发电,具体主要有渗透压式、蒸汽压式和机械—化学式等,其中渗透压式方案最受重视。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入海的江河众多,入海的径流量巨大,在沿岸各江河入海口附近蕴藏着丰富的盐差能资源。据统计,我国沿岸全部江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约为1.7×1012~1.8×1012立方米,各主要江河的年入海径流量约为1.5×1012~1.6×1012立方米,据计算,我国沿岸盐差能资源蕴藏量约为3.9×1015千焦,理论功率约为1.25×108千瓦。

我国盐差能资源有以下特点:第一,地理分布不均。长江口及其以南的大江河口沿岸的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92.5%,理论总功率达156×108千瓦,其中东海沿海占69%,理论功率为0.86×108千瓦。第二,沿海大城市附近资源最富集,特别是上海和广东附近的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9.2%和20%。第三,资源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一般汛期4~5个月的资源量占全年的60%以上,长江占70%以上,珠江占75%以上。第四,山东半岛以北的江河冬季均有1~3个月的冰封期,不利于全年开发利用。(4)潮汐能源。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在海洋各种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简便。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利用潮汐能,在这一方面是世界上起步较早的国家。目前我国尚在运行的潮汐电站还有近10座,其中浙江乐清湾的江厦潮汐电站,造价与6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站相当,第一台机组于1980年开始发电,1985年年底全面建成,年发电量可达1 070万千瓦·时,每千瓦·时电价只要0.067元。每年自身经济效益,包括发电67万元,水产养殖74万元和农垦收入190万元,共计可达331万元。社会效益,以每千瓦·时电可创社会产值5元计,可达5 000万元。这是我国,也是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仅次于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和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居世界第三位。因此利用潮汐发电并不神秘,也并非遥不可及。

潮汐能是潮差所具有的势能,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同建水电站差不多:先在海湾或河口筑堤设闸,涨潮时开闸引水入库,落潮时便放水驱动水轮机组发电,这就是所谓“单库单向发电”。这种类型的电站只能在落潮时发电,一天两次,每次最多5小时。

7)矿产资源(1)概况。我国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水气矿产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矿种配套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能源矿产前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①金属矿产。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等。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富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钛、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②非金属矿产资源。中国非金属矿产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即: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叶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润土、铁矾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等。(2)中国区域矿产资源概况。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矿产分布的区带性,也必然形成各大行政区、各省矿产资源不同的组合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的资源配套特点。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属于以铁矿、煤矿、石油为主的矿产资源配套类型。其中,华北地区主要矿产有煤、铁、稀土、铌、耐火黏土、铸型用砂、芒硝、天然碱、建筑用大理石、石灰岩等26种矿产;东北地区主要有铁、石油、金、菱镁矿、滑石、硼、金刚石、铂、硅藻土等19种矿产。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矿产有铜、钨、金、银、钽、金刚石、菱镁矿、明矾石、萤石、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叶蜡石、石膏等22种矿产。

中南地区以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矿产及建材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锰、铅、锌、钨、锡、钼、锑、铋、铌、钽、钛铁砂矿、独居石、银、磷、硫铁矿、压电水晶、高岭土、油页岩、玻璃用砂等47种矿产。

西南地区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矿产为主,主要有铁、钒、钛、铜、铅、锌、锡、汞、锰、铬、煤、天然气、磷、岩盐、石棉、刚玉等32种矿产。

西北地区矿产以煤、石油、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矿产为主,主要有镍、钴、钼、铂族、煤、铅、锌、铜、石油、铍、铌、钽、钠盐、芒硝、钾盐、玻璃硅质原料、石棉等31种矿产。

上述分布特征,为中国矿产资源区域性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各具特色的资源基础。(3)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矿产品种齐全配套,资源丰度不一;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

8)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通常分为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两大类。(1)我国的动物资源。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从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以及西部高原的气候带,植被随气候条件相应变化,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极为多样,因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特产种类也比较多。据统计,我国有无脊椎动物约17万种,鱼类约2 400种,两栖爬行类约500种,鸟类1 186种,哺乳类430种。其中有数量众多的资源动物,约可归纳为珍贵特产动物、食用动物、药用动物、工业用动物、实验动物、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观赏动物和具有其他作用的资源动物等类。

①珍贵特产动物,是指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产种类。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还有羚牛、白唇鹿、黑麂、野牦牛、藏羚和台湾猴等;鸟类中如鸳鸯,产于晋冀的褐马鸡,甘、川的蓝马鸡,台湾的蓝腹鹇,至锦鸡、黄腹角雉、绿尾红雉及几种长尾雉;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为世界罕见的鳄类之一;我国中部及南部山区的大鲵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

②食用动物,包括水产资源、食用鸟类以及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海洋水产资源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7.72%,其中鱼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我国海洋鱼类有1 700多种,经济鱼类约300种,最常见而产量较高的经济鱼类60~70种。此外,沿海藻类约2 000种;东海、黄海、渤海的虾蟹类共有近300种;经济软体动物有200多种。200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4 382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 572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8.7%。

飞禽中的各种野鸭、雁、野生雉鸡类及斑鸠等,均为重要而广布全国的食用鸟类。如从江西鄱阳湖、江苏洪泽湖及山东微山湖猎取的雁、鸭等水禽,年产曾达250~300吨。森林鸟类如鹧鸪、松鸡、榛鸡、鹌鹑、竹鸡和斑鸠等均为食用禽类中的上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