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程氏针灸精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7 22:37:31

点击下载

作者:奚向东,张琪,张鑫海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江南程氏针灸精粹

江南程氏针灸精粹试读:

前言

国家级名老中医,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第四代传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获得者,针灸大师程子俊教授于2014年5月25日凌晨1时25分因病医治无效,驾鹤仙逝,享年93岁。整理程老的遗物,翻阅程老生前所赠吾辈之书籍,脑海里浮现着程老微笑问诊、躬身针灸的模样,耳边响起的是程老的叮咛:“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中医医生,就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地学习。”

一、中医世家,修身治学

程子俊,男,1921年出生于常州中医针灸世家,其祖父程金和、父亲程培莲是常州市著名的针灸医家,他们妙手回春的医术和悬壶济世的品德誉满乡里,也使程子俊自幼时即立志学医。

程子俊16岁从县立常州中医学校毕业,正值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之战争爆发,面对危难的国家、缺医少药的民众,程老更加坚定了学医之路。在父亲程培莲的亲自传授下,系统学习了中医针灸技术及理论,熟读和背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大量中医经典著作,遇到疑难问题,必穷其理。通过父亲5年的培养,程老的针灸技术得到了拓展。

1956年,程老拜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为师。在恩师的悉心培养和传授下,程老得其真谛,刻苦钻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程老下放至溧水县方便公社医院,他以小小银针继续为百姓服务,赢得了“神针”之美誉。1980年,程老调回常州市中医医院工作,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推进了中医学的发展,程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融合创新,潜心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推进了常州针灸学术的发展。

程老常常说:“中医理论博大深奥,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就要耐得住寂寞,以坚韧的毅力和始终如一的恒心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要反复精读深思,各家学说博览兼收,每读一遍,都要认真做好笔记。”程老90岁高龄时,一些经典还经常脱口而出,让我们这些学生望尘莫及。

二、继承发展,一代大师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程老衷中参西,善于总结,进一步完善了程氏针灸体系,继承和发扬了程氏祖传针刺手法“蜻蜓点水针法”及程氏祖传“环中穴”“前悬钟穴”,并将其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为常发病之一的颈椎病,临床虽治疗方法众多,但均因其易发、疗程长而使疾病迁延难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程老独创出“第三掌骨疗法”,对诊治颈椎病有着独特而显著的疗效。程老临床经验丰富,理、法、方、穴、术一线贯通,施针不拘一格,常常出奇制胜,先后独创了“三才补泻法”“值时针刺法”“通脱法”“根-过-结配穴法”等针灸手法,其中多个手法被国家级刊物收录。

1991年,程老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成立程子俊国家级名医工作室,广收门徒,无私地将独创手法传承给下一代,希望这些手法能更多地为民众服务。2013年程子俊教授荣获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

三、丹心仁术,医泽社会“医疗技术源于大众,当无私奉献于人民”是程老从医七十多年的格言。几十年来,程老夙兴夜寐,殚精竭虑,脑子里想的是针灸,嘴上说的是针灸,针灸是他生命的全部。为了推广针灸医学,程老多次担任针灸教学任务。他曾赴启东等地农村巡回教学,兼任过常州市西学中班及常州卫生学校针灸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亲自编写《针灸学讲义》数十万字,培养大批针灸专业人才。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程老对患者不论贫富贵贱、尊卑长幼,都一视同仁,从无疾言厉色。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一次程老正在门诊坐诊,一位市领导腰扭伤派人来请程老前往治疗。程老让来者在门外等候,希望将门诊患者看完后再去。就这样,来者从上午9点钟等到11点钟程老看完最后一个患者才同往。程老可贵的职业操守让大家深为感佩。

忘不了,他年届90岁高龄仍坚持坐诊施针,对待患者耐心细致和蔼可亲,望闻问切思辨严谨,针刺选穴精简轻灵,弹指间针针入穴,疗效称奇;忘不了,他对弟子言传身教,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倾囊相授;忘不了,他极其简朴的家具,病榻上那单薄瘦弱的身躯,病痛缠身仍手不释卷,标注圈点,认真批改弟子总结的针灸医案及经验集……

就是这样一位饱经岁月风霜洗礼,仍积极乐观、直面生活的老人;就是这样一位知常达变、学验俱丰、诲人不倦、品行高尚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医技精湛,勤廉一生,为中国医学卫生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医者!他的针法讲解还在我们耳畔久久回响,他的谆谆教诲永远镌刻在众弟子心间……

值此程子俊教授逝世四周年之际,为缅怀程老为中医针灸事业做出的贡献,弘扬程氏针灸学术经验,我们将程氏针灸的学术思想、论文著作和医案讲义,整理、精选、汇编成《江南程氏针灸精粹》一书,书中收集了程氏针灸主要学术思想,并精选了程子俊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记载的内、外、妇、儿、五官等疑难杂症验案,读者可从这50则经典病案中窥见程氏针灸辨证之严谨、取穴之精少、手法之轻灵、疗效之神奇,其按语部分更是凝聚了程氏针灸几代人对疾病的认识剖析、机制阐述、配穴方义等的解析体会。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程老在病榻上仍带病坚持批阅,使我们这些后辈深受感动,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尽量忠于程氏针灸医案原稿而又加入现代医学论著的规范书写要求,以便于现代读者的学习参考。由于我们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诚挚欢迎针灸前辈、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于我们不断修订、提高。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对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有关领导及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书中涉及参考的相关著作及作者,亦一并表示感谢。【思想理论篇】第一章 程子俊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精粹第一节 程氏针灸的形成

一、程氏针灸代表——程子俊

程子俊,男,江苏省常州市人,1921年2月生于针灸世家,16岁毕业于常州县立中医学校,跟从其父程培莲学习针灸,1944年从祖父程金和赴上海开业行医。1952年回常州与父辈及同仁共创钟楼联合诊所,任针灸科主治医师。1956年参加江苏省南京中医学校针灸师资班的学习,结业后回常州负责公费门诊部中医科的工作,同时任常州市西学中班及常州卫生学校讲师,负责针灸课程的教学。期间编写《针灸学讲义》数十万字。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分别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第一、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师带徒专家。程老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七十余年,有着极其深厚的中医针灸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强调以整体观及辨证思想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以经络学说为主导,现代医学相辅助;主张用针先诊脉,辨证、辨病、辨经、辨时相结合;谨守理、法、方、穴、术在治疗上的一致性和科学性;取穴少而精,强调“押手”,重视特定穴,尤其是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的运用。创立了“通脱法”和“第三掌骨疗法”等理论和程氏“三才补泻”针刺手法;将程氏祖传的“蜻蜒点水针法”、程氏“环中穴”及“前悬钟穴”等临床经验发扬并运用于临床。其针灸造诣在省内乃至全国均享有盛誉。

二、强调用针先诊脉

望、闻、问、切是中医学在诊断疾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它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程老在针灸临床中十分重视四诊,更特别强调“用针先诊脉”的重要性,他常告诫年青的针灸医师千万不能忽略切诊中的切脉这一中医特色诊法。临床上许多针灸医师因放弃诊脉,而导致对许多疾病辨证错误、取穴配伍不当和针灸手法错误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不但使疾病恢复缓慢,临床疗效不佳,甚至还会加重病情,犯“虚虚实实”之戒。《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这里明确指出了对患者进行针治之前,首先必须先诊察脉象,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判断疾病的轻重及预后。然后决定针灸的治法、处方、配穴;用针还是用灸,或针灸并用;针刺宜补还是宜泻,或平补平泻;是留针,还是速刺疾出等。如出现数脉,说明邪热亢盛,病性属热证,取穴应选用清热作用的穴位为主,如大椎、鱼际、尺泽、曲池、内庭、委中、外关,甚至十宣等,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根据“热则疾之”的治疗原则,速刺不留针;若为迟脉多属寒证,故应选用具有温经散寒作用的穴位如关元、水道、大横、阴陵泉、三角灸等,风寒或寒湿针用泻法,虚寒针用补法或温灸,根据寒则留之、寒者温之的治疗原则,故久留针,宜灸或温针灸等;若为虚脉,多属气血两虚,尤多见于气虚,故取穴多选用具有补益功效的穴位,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神阙、膏肓、肾俞、命门、志室等,针用补法,可留针或灸。《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早就指出了诊脉对针灸的指导作用:“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痛,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草药也。”由此可见脉象的不同,病证的寒热虚实就不同,病邪的表里深浅也不同,故在针灸临床上,用针必先诊脉,切勿盲目施针。

三、辨证、辨病、辨经、辨时相结合

辨证、辨病、辨经、辨时相结合是程老几十年针灸临床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程氏针灸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疗效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辨证、辨病、辨经、辨时(“四辨”)的准确性。它指导着针灸的选穴配方和手法操作乃至针灸治病的全过程。

1.辨证

程氏认为“证”反映疾病的本质,辨证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针灸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医疗技术,所以针灸临床离不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指导。针灸的辨证也是通过运用四诊的方法对其临床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等,归纳成症候群,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内在的联系,从而做出诊断的过程。辨证是诊治的前提,因此只有明确了病属何证,才能正确地确定治疗原则,如头痛有风寒、风热、肝阳、血虚、痰浊、瘀血等6种证型,证型不同,则针灸治法、选穴和手法就不同。如风寒头痛多连及项背,且恶风、畏寒、遇风尤甚,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宜祛散外邪,通络止痛,穴取大椎、丝竹空、风池、合谷,针用泻法,可灸大椎、风池;风热头痛则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以疏风解表,清泄热邪,穴取大椎、上星、曲池、内庭,针宜泻法,大椎、上星、内庭等穴可三棱针点刺出血;痰浊头痛则头痛重如裹,胸闷脘满,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治以化痰降浊,通络止痛,穴取足三里、丰隆、行间,针宜泻法;而血虚头痛则头昏而痛,痛势绵绵,休息痛减,神疲,心悸,面色少华,有久病及失血病史,舌质淡,脉细。治以益气养血、和络止痛,穴取三阴交、中三里、百会,针用补法,可灸。临诊中常用的“异病同治”就是重视辨证的最明显例证。如肾、子宫、胃等内脏下垂的病变,尽管它们的发病部位及症状各不相同,但因它们的病机均为中气下陷,故针灸时均可取百会、足三里、气海等穴以益气升陷,针用补法,可灸。再如胁痛和便秘,若均由肝郁气滞所致者,则都可取阳陵泉、支沟、行间以疏肝理气,解郁行滞。所有这些,均需要精确地辨证。所以《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上述治疗原则,只有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2.辨病

辨病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特点,即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各种理化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辨明疾病,做出诊断,从而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法及手段。尤其是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辨病就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临床上,我们只有辨清何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治好了某病不知其所以然,治不好某病更不知何故。如前面所说的头痛一症有血管神经性头痛(即偏头痛)、簇集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枕神经痛、炎症性头痛(脑膜炎、颞动脉炎等)、脑肿瘤及脑血管病引起的头痛等之别。前五种头痛针灸治疗效果较好,但后三种头痛如诊断不明即辨病不清,没有及时地进行药物的干预和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就进行针灸,常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再如腰痛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种,我们辨病就应辨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腰痛,如有因受寒、扭伤、劳损、腰三横突症等引起的一般性腰痛;有因腰椎骨结核、肿瘤以及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腰痛等。前者针灸疗效极佳,通过几次针灸治疗即可痊愈。而后者则疗效较差,尤其是结核、肿瘤引起的腰痛,针灸治疗最多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对于早期结核、肿瘤引起的腰痛,如果因辨病不明而延误患者赴专科门诊治疗的最好时机,其后果可想而知。对因内脏器官引起的症状性腰痛,如能辨明病因,通过治疗内脏器官疾病则腰痛可不治而愈。由此可见,临床上只有辨证与辨病紧密结合,才能使治疗疾病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如只注意辨证或辨病,而忽略另一方,往往会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或疗效甚微,延误甚至加重病情,引起医疗纠纷。所以临床上只有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应用,取长补短,才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3.辨经

然而,就针灸而言,光靠辨证和辨病仍远远不够。我们知道,经络学说是针灸的基础,离开了经络,针灸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针灸临床还必须进行精确的辨经,只有辨清证(病)属(在)何经,辨明病变所在的经脉,才能有的放矢地处方取穴和进行补泻等操作。辨经的方法,首先要熟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走向及症候主治;然后,才能在辨证和辨病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对有关经脉的循行部位和穴经进行“审、切、循、扪、按”等诊察,发现体表的异常现象,从而确定病变的部位,明确诊断是什么经络、哪些脏腑的何类病变,为针灸治疗提供依据。如前面所辨的头痛一症,若痛在前额,说明病在阳明经脉和督脉,故加取内庭,上星;痛在后头,属太阳,加取昆仑、风池;痛在侧头,属少阳经脉,加取足临泣、外关;痛在头顶,属足厥阴经脉,故加取太冲。再如,肩痹患者,若肩关节前面疼痛,检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物,肩关节后伸功能受限,则说明病证在手太阴经,取列缺、肩前、阴陵泉或其下约1寸处的肩凝穴(属同名太阴经上病下取);如疼痛在肩关节外侧及上方,肩关节外展上举时疼痛加重或功能障碍,则属手阳明经脉病变,取肩髃、曲池、条口(属同名阳明经之上病下取);若肩关节后方牵及背部疼痛,则证属手太阳经病变,取臑俞、腕骨、承山。还有,如上牙痛属足阳明,取内庭、下关;下牙痛属手阳明,取三间、下关等。这些均属于依部循经取穴的方法,也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辨经取穴的治疗依据。辨经的另一依据是,根据十二经脉的各自病候,辨别所属经脉。如“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说明肺经病变。“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属足阳明病变。所以,针灸临床上如果不懂得辨经,不知病(证)属何经,其最多只能是个对症治疗的“针灸匠”。《灵枢》早就提出了“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精辟论据。

4.辨时

辨对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病程的长短,以及该就诊时辰气血旺于何经,在临床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内经》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等记载。程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古代《易经》中记载的“天地之气周于一年,人身之气周于一日”等理论创立了“值时针刺法”理论,用以指导临床中按时辰灵活配穴。具体操作为“人身阳气以子中自左足而上,循左股左手指左肩左脑,横过右脑、右肩、右臂、手指、胁、足,则又子中矣。阴气以午中自右手心通右臂、右肩横过左肩、左臂、左胁、左足、外肾、右足、右胁,则又午中矣”。上午顺者为补,逆者为泻;下午逆者为补,顺者为泻。第二节 程氏“通脱法”

一、以经络学说为主导,创“通脱法”治疾病

1.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尤其贯穿于针灸学的始终,是针灸学的灵魂,可以说没有经络就没有针灸学。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的补泻等,都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的。正如《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明代医家张介宾注释道:“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学者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由此可见,经络学说是构成中医学的主要基础,且又是最高理论之一,与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组成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贯串在解剖、病机、诊查、治则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程老一贯强调经络在针灸临床中的主导作用,常告诫学生一定要重视经络及其在临床中的运用,否则将“开口动手便错”。

程老认为,在针灸临床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二者虽相参为用,但更应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病证。因而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辨证归经,循经取穴。以颈椎病为例,若项后疼痛,甚则牵及背部或后头部,当属太阳经脉和督脉,取大椎、天柱、后溪、金门等穴;如颈侧部疼痛或牵及肩胛、侧头部疼痛者,当属少阳经脉,取中诸、外关、足临泣、悬钟、风池、翳风等穴;若患者表现为颈前部疼痛(个别患者因骨赘向前增生压迫食管等引起)属阳明经脉和任脉,取列缺(络手阳明,通任脉)、合谷、丰隆、廉泉等穴。再如,胁肋部为少阳经脉所过,故胁肋部疼痛取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和手少阳经穴支沟等;足阳明胃经属胃,故胃痉挛取足阳明经的郄穴梁丘、合穴足三里;而崩漏因肝经“绕阴器、抵少腹”,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脾虚则血失统摄,离经而行,故病归肝脾二经,取穴蠡沟、三阴交、血海(或地机)以疏肝益脾,调经止血。

2.通脱法“通脱法”是程老根据经络“根结、标本”理论,将循经远道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而灵活运用于临床的一种具体针刺方法。循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分别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和“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在临床上以及绝大多数书本(包括教科书)中所列出的针灸处方中,循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常常混杂一起,操作时不问病情急缓,不分穴位先后,均统而针之,其结果往往临床疗效不定,甚至有加重病情之嫌。为此,程老总结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通脱法”这一治疗原则,很好地解决了循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通”即疏通,指疏通经脉,使经气运行畅通之意。这里指循经远道取穴,以疏经通络。“脱”有轻快、脱离、脱落的含义,即解脱(解除)病邪或病痛。这里指局部取穴,以疏散局部病邪。本法的运用原则是:对急性病证(痛)的初期,尤其是急性痛证的早期,针刺应“通”而不“脱”;当急性病证(痛)有所缓解后,即可采用先“通”后“脱”的“通”“脱”结合治疗法;对于慢性病证(痛)则宜先“脱”后“通”,以“脱”为主的疗法。即在病证(痛)的初期或急性期应采用循经远道取穴,以疏通壅滞的经气,使邪有去处而外出,此时忌局部取穴,否则会使邪气留而不去,甚至深入而加重病情;经“通”法治疗后,远道的经脉得以疏通(其时间可以是1~ 2日。也可以是1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脉象而定),则急性病证(痛)得到缓解,病情进入中、后期。此时,应先循经远道取穴,而后局部取穴,两者相互结合以疏通经气,疏散局部邪气,则病可速愈。这就好比要使一条淤滞的河流不泛滥,就必须先清除下游堆积的淤泥,使河水流有去处;待下游河道通畅后,再清理中、上游的河道,重建泛滥区。如急性腰腿痛,其初期宜循经远道取穴之“通”法,取束骨、委中、阳陵泉等,针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治疗1~2次。通过1~2次的“通”法治疗,疼痛常可明显缓解,此时脉象由弦紧变为弦。于是治疗上就应改为先“通”后“脱”的“通”“脱”结合法,取穴宜先取承山、委中、阳陵泉刺之,而后再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等穴,针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而对慢性病证(痛)则应先取局部穴位,以调整、平衡受病部位或器官的阴阳气血,后取远道腧穴以调补经气,驱邪外出。如慢性腰痛,应先取局部的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等穴,后取下肢的委中、昆仑等穴,针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隔日1次。再如慢性泄泻,当先取天枢、关元、气海等穴,后取上巨虚、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局部腧穴可加温针灸,留针30分钟。即先“脱”后“通”,以“脱”为主,则病可渐愈。

二、继承家学,完善“蜻蜓点水针法”、祖传“环中穴”及“前悬钟穴”

1.“蜻蜓点水针法”“蜻蜓点水针法”是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程子俊教授传承了祖传的针刺手法,并研究了古代“徐疾”“提插”“捻转”等补泻手法,融合“徐疾”“提插”“捻转”针刺手法的特点,在“雀啄术”及“震颤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程子俊教授将此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痛证及内、外、妇、儿等科疾病,临床运用已有近百年历史,疗效极佳。“蜻蜓点水针法”的作用可归纳为补虚泻实,祛邪扶正。通过此法可以快速而有效地缓解疼痛,调整机体的虚实,达到“平和”的状态。

操作步骤:刺手持毫针,用夹持进针法快速破皮进针,将毫针缓慢刺入穴位的应刺深度后,即可进行操作。若提插幅度在2~ 4mm,频率在每秒6次以内者(刺激量相对较小)为补法,若提插幅度在4~6mm,频率大于每秒9次者(刺激量相对较大)为泻法。本法一般较易掌握,可为针灸医师在临床治疗时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要达到“精”却非易事,仍需不断练习思索。本法通过规定手法刺激量的不同更明确地区分补法和泻法,打破传统补泻手法的过于机械和难以掌握,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临床。“蜻蜓点水针法”在临床中运用疗效卓越,除治疗各种急慢性痛证疗效神速外,对内、外、妇、儿等各科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病种疗效亦可。补法适用于虚寒证及慢性痛证;泻法适用于实热证及急性痛证。但肌肉浅薄处之穴位,体虚易晕针者慎用本法。

2.程氏祖传“环中穴”

程氏“环中穴”是程氏祖传特效经验穴之一,属经外奇穴,查考古代针灸医籍均无记载。业师程子俊教授在临床中常用及此穴,并告之是其家父(程氏针灸第三代传人)程培莲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的一个治疗下肢疾患的特效穴位,因其疗效卓越而广泛流传。之后,“环中穴”直到《中国针灸学》才有了记载,编入经外奇穴中。在《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中,“环中穴”归属于下肢常用奇穴。其定位在臀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局部解剖层次为:在臀大肌、股方肌中,穴区浅层有臀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和股后皮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和臀下动脉分布。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操作时可直刺2~3寸。其与程氏祖传之“环中穴”,无论在定位、取穴上,还是在针刺操作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且程氏祖传“环中穴”较上述教材中之环中穴易取、易定、易得气。

程老在临床过程中,将此穴反复讲解,并认真示范操作,且每用于临床,效果甚佳,现将其整理介绍如下。

1)定位取穴

体位: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在下,患侧下肢屈曲在上,膝关节屈曲呈90°角,并将其足背和内踝搁置于健侧下肢的膝关节下方。特殊情况(如刺双侧之“环中穴”等)也可俯卧位取之。

取穴:定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骶管裂孔正中、髂后上嵴三点连成一个三角形,此三角形的中心点凹陷处——“环中穴”即由此而得名(见图1-1)。图1-1 程氏环中穴取位

2)操作要领

穴位常规消毒后,取28~30号毫针,用挟持进针法快速进针。破皮后,将针垂直刺入2~3寸深度时,得气后行“蜻蜓点水针法”(程氏祖传秘宗手法之一,此法类似于雀啄术,但较之更轻柔,且频率更快;又似于震颤术,但幅度较之稍大,频率较之稍慢。)进行手法操作,使施术者指端产生得气感,针感向患者肢端放散,传达足跟、足底或足趾,并使之维持1~3分钟,留针时应将针退出2~3分,留针20~30分钟。急性期每日针治1次,缓解期隔日针治l次。施用灸法者可于得气后,于针尾加艾灸3壮(艾绒做成枣核大小为1壮)。

注意:取用本穴进行针刺操作时,刺入不宜过深,一般2.5寸左右即可,刺激量不宜过强,提插幅度严禁过大。当出现酸、胀、麻感放射至患者足底、足跟或足趾即可,有娴熟的针刺技术和足够的把握时可适当保持针感1~3分钟,留针时应将针退出2~3分。否则易造成医源性神经损伤,慎之。

3)适用范围

从程氏祖传“环中穴”的位置来看,它位于臀尻部,正好处于足太阳经脉、督脉、足太阳经别、足太阳经筋和足少阳经筋的分布范围内,并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中具体记载了此处经脉的分布情况:足太阳经“贯臀”;督脉“别绕臀”;足太阳经别“下尻五寸,别入于肛”;足太阳之筋“上结于臀”;足少阳之筋“后者结于尻”。所以本穴位具有疏通督脉、足太阳及足少阳经脉经气之功能。

此外,从本穴解剖部位来看,其深部有坐骨神经走行。坐骨神经位于臀大肌前面,其作为人身体中最大的神经,上端起自L4、L5和S1~S3的神经根,向下穿行通过小结节后到达股骨的后内侧。在大腿的中段,该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大腿后群肌和大收肌。其在腘窝上界分出纤维组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下行支配下肢远端,腓总神经向外侧穿行支配部分膝关节,通过外侧皮神经支,发出感觉神经纤维到达小腿上部的背面和外侧面。由此可知,针刺此穴可直接刺激坐骨神经,通过神经通路传导,间接刺激坐骨神经上行腰部神经根及下行的下肢分支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等,进而调节腰背部及下肢分支神经的功能。

临床运用中,程氏“环中穴”对腰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等引起的腰部神经根性病变有特效,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腰背部、臀部及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对脑中风后遗症之下肢不遂、截瘫、臀上皮神经炎、小儿麻痹症、腰骶、髋关节病变,以及闭经、子宫下垂、盆腔炎、附件炎、小儿遗尿、尿潴留、前列腺炎、阳痿、遗精等妇科、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也均有较好的疗效。

3.程氏祖传“前悬钟穴”

关于对悬钟穴的认识,古今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如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腧穴学(二)》及朱链著《新针灸学》皆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说法认为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腓骨后缘,沿其说法的有《中国针灸学概要》《针灸经穴概要》等。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学》的不同版本中即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版指其腓骨后缘,第二版至第六版均指其在腓骨前缘。

悬钟穴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动者脉中”,指腓骨前的胫前动脉,以手重按此处,则足背动脉(足三阳之大络)停止跳动。只有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有这个特点。《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中讲到的悬钟(又名绝骨),属八会穴之髓会,其定位在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见图1-2、图1-3)。其局部腧穴解剖为: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包括:①痴呆,中风,半身不遂;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操作时直刺0.5~0.8寸。图1-2 《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之悬钟穴准确定位图1-3 《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之悬钟穴穴位位置图

程氏“前悬钟穴”是程氏祖传的另一个经验要穴,是程子俊教授的父亲程培莲先生经五十余年的针灸临床观察,结合《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而独创,与现代悬钟穴不同,在临床运用中有其独特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1)定位取穴

该穴定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与解溪穴的连线上,解溪穴上3寸。因其与足少阳胆经的悬钟穴在同一水平位上,并位于悬钟穴的前方,故名“前悬钟穴”(见图1-4)。图1-4 程氏前悬钟穴

2)操作要领

直刺1~2寸,使针感向足背放射。施用灸法时加灸3壮(艾绒做成枣核大小为1壮)。

亦可向悬钟穴方向透刺,用治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足背、足趾疼痛、麻木或无力等证,效果更佳。

3)适用范围

该穴的浅层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属脾络胃,是饮食汇聚化生气血之处,能滋润营养宗筋;该穴深层可达足少阳胆经的髓会悬钟穴,透刺此穴具有一穴二效之功。程老在临床中运用该穴主治: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足背、足趾疼痛、麻木或无力等证;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本穴还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头面五官病;胸胁胀痛、神志病、热病等病证以及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临证发挥,独创“第三掌骨疗法”治疗颈椎病“第三掌骨疗法”是江南程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程子俊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过程中,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标本、根结理论及敏感点测定,运用生物全息律观点,逐步探索人体的第三掌骨与颈椎的特殊关系而提出的诊断和治疗颈椎病的新方法。该疗法于人体第三掌骨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简单易行,经济实用,防治结合,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该法疗效显著。

1.取穴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颈椎X线片,确定颈椎的病变节段,嘱患者轻握拳,将手背第三掌骨(长度从第三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的尺侧缘平均分成7等份,每1等份代表1节颈椎,从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方向,依次相当于颈椎的第1至第7椎体。症状以右侧颈项严重者,于右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的相应段上寻找到结节、压痛点;症状以左侧颈项严重者,于左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的相应段上寻找结节、压痛点;双侧颈项皆有症状则于双侧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的相应段上寻找结节、压痛点。

2.操作

于结节、压痛点常规消毒,取1寸毫针,速刺进针缓缓刺入0.5寸,平补平泻1分钟,同时嘱患者缓缓活动颈项,留针30分钟。结合辨证论治,相应配伍用穴,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第三掌骨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疗效最好,对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疗效较好,而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则较差。此外,本法对颈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如落枕、颈项肌劳损、颈肌筋膜炎等病证也有非常满意的疗效。另外,本疗法对辅助诊断颈椎病的病变部位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从第三掌骨小头开始,沿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向手背腕横纹方向,仔细地逐一进行按压,当某节段上出现结节、压痛点时,即表明相应的某个颈椎或其附近的小关节、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有病变。

经临床反复验证,本法确有其独特而显著的疗效,一般均能即刻缓解症状,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患者自行在穴区按压操作,受时间、地点和环境限制少,经济实用,使患者既能坚持治疗,又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第三节 程氏取穴手法

一、强调取穴少而精,擅用八脉交会穴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或艾灸等方法对人体的腧穴(单个或一组腧穴)进行一定的刺激来完成的,所以,腧穴的选用与疗效密切相关。程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悉针灸治疗的规律,认为针灸治疗取效与否、疗效好坏,并不是决定于取穴的多少,而在于处方配穴是否恰当。所以程老在临床治病取穴上,强调取穴应少而精。他认为:“善用兵者,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善用针者,穴不在多,更在于精。”如果处方选穴过多,则将造成经气逆乱,从而影响针刺的疗效。因为,针灸治病的原理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的一定腧穴,以激发经脉之气,调动人体的正气,抗御疾病,袪邪外出,达到邪去正复,疾病乃愈。所以,如取穴过多,则极易耗散人体的正气而无力祛邪外出,病必难愈或不愈,甚至加重病情或留下后遗症,此其一。其二,因为经脉与经脉之间、腧穴与腧穴之间均存在着五行生克关系,针灸临床上的“同经子母补泻”和“异经子母补泻”就是正确利用了这一五行生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补泻方法。所以,如果过多而杂乱地进行取穴,这种生克关系将遭到破坏,子母补泻也将逆乱,以致当补反泻,当泻反补,则病定难愈,甚或加剧。如肝实证——泻行间;虚证——补曲泉,此即本经子母补泻。因为肝经属木,行间为荣火,乃木之子,实则泻其子;曲泉为合水,乃木之母,是虚则补其母。又如肝实证也可泻心经荥穴少府,肝虚证也可补肾经合穴阴谷,是异经子母补泻。因为肝(木)经的母经为肾(水)经,其合穴阴谷为木之母,虚则补其母。如果不问肝实与虚,只要肝病就取行间、少府、曲泉、阴谷等穴,甚至取更多穴位,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三,针刺需刺入肌肤,对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创伤,虽然极小,但每针刺一个穴位都会引起患者疼痛和恐惧,尤其是对于初针患者、儿童及惧针者,常需“鼓足勇气”来接受针灸,更有许多患者是在四处投医无效、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接受针灸治疗的。如果医者的取穴过多,患者就会因恐惧而不再接受针灸,这无疑是将患者拒之门外。临床上还有许多针灸疗效较好的病证,也常常因为医师过多地取穴,加上患者对疼痛的惧怕,久而久之使就医者了了。所以,就患者来说,也希望医师取穴能少而精。临床上因取穴过多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面瘫早期,医师若过多、过滥地取用面部穴位,是患者出现面肌痉挛及口眼联动症等面瘫后遗症的最直接和主要的原因;再如急性腰扭伤早期只注重局部的针刺(尤其是重刺激)后,患者常会在针刺的第二、三天后疼痛加剧,活动不能。所以“取穴少而精”必须引起广大临床针灸医师的重视。程老的选穴配方一般很少超过5穴,其特点是擅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通过辨证、辨病和辨经相结合,而精选用穴。从下面列举的取穴经验中,不难发现其取穴少而精的精髓。

偏头痛:足临泣、外关、中渚。

肋软骨炎:内关、公孙。

习惯性便秘:支沟、下巨虚、天枢。

荨麻疹:风池、曲池、血海。

呃逆:足三里、外关、人中。

耳鸣、耳聋:侠溪、中渚、听会。

失眠:神门、少府、太溪。

痛经:三阴交、太冲。

胃脘痛:足三里、内关、公孙。

胆囊炎:阳陵泉、丘墟、三阳络。

慢性腹泻:神阙、足三里。

腓肠肌痉挛:承山、阳陵泉。

程氏学术的另一特点是重视特定穴,尤其善用和活用八脉交公穴。这些也是其“取穴少而精”的临床具体运用。我们知道,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通的8个腧穴。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家窦汉卿所创,又称“窦氏八穴”。它是按照日时干支进行配穴运用的,其临床疗效卓越,但因其需要通过推算,以确定开穴,所以临床实际运用时较为烦琐,使一般针灸医师较难掌握。为此,程老结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总结出了一种灵活而简便实用,不受日时规律约束的八脉交会穴选穴、配穴法。这8个穴位均对称地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手足各4穴,且又分属于手足的二阴、二阳经。可以用来治疗全身性疾病,尤其可用来治疗十二正经不能治疗的病证,即奇经八脉病证。《医学入门》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充分说明了这8个穴位的精义所在,它们是特定穴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灵活掌握这8个穴位的应用,能大大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八穴相通,故程老认为单独使用八脉交会穴可用于治疗本经病证和各自相通奇经的病证。如,后溪为手太阳经输穴通督脉,故后溪能治疗头项强痛、目赤、耳聋、背脊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手太阳小肠经的病证,又能治疗腰脊强痛,癫痫、盗汗、癃闭、遗尿、痔疾等督脉的病证;公孙为足太阳脾经络穴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疗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腹胀肠鸣,胃脘痛,舌根部痛以及心胸疼痛,下肢内侧肿痛,足大趾活动不利等足太阴脾经及所络足阳明胃经的病证,又能治疗月经失调、不孕、崩漏等冲脉病证;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通阳跷脉,故申脉能治疗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等足太阳膀胱经病证,又能治疗目及目内眦痛,失眠及行走不利等阳跷脉的病证。其他穴位,如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列缺通任脉、足临泣通带脉,照海通阴跷。单独选用也均有此两种功效。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是程氏擅用及活用八脉交会穴的重点,程老认为八脉交会穴中上、下两穴间的配合应用,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具体配伍治疗如下。(1)公孙配内关:可治疗心、胸、脾胃、腹部及妇科等病证。对心痛、心悸、胸闷、胁痛、呃逆、胃痛、呕吐、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等有特效。如呃逆、泻公孙,补内关。(2)后溪配申脉:可治疗头面颈项、目内眦、耳、肩部病证,肢体活动困难及精神、神志等方面疾病。对目赤痛、视力减退、颈项强痛、落枕、肩周炎、中风不遂,耳鸣耳聋,癫、狂、痫症等病症有特效。如颈项痛:泻后溪,补申脉。(3)足临泣配外关:可治疗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等病症。对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胁肋痛、白带、月经不调等病症有特效。如偏头痛:泻足临泣,补外关。(4)列缺配照海:可治疗肺部、咽喉、胸膈等病症。对咳嗽、胸痛、哮喘、咽喉疼痛、言语不利、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病症有特效。如梅核气:泻列缺,补照海。

以上4组配穴法是临床常用的八脉交会穴配穴法。在此基础上,程氏根据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又总结出另外4组八脉交会穴上下配穴法。(1)列缺配公孙:调冲任,是治疗妇科方面疾病的特效配穴。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滞产等。针刺时当补列缺,泻公孙。(2)内关配照海:疏调阴维、阴跷脉,对治疗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胸闷、心悸、呃逆、癫、狂、痫咽喉肿痛等病证疗效显著。针刺时宜补内关,泻照海。(3)外关配申脉:治疗阳维、阳跷脉失调的病证,用于治疗体表感觉异常及肢体功能障碍。如四肢躯干麻木、蚁走、酸冷等感觉异常,中风半身不遂,肢体肿痛等症,以及耳鸣、耳聋、头项颈肩疼痛等病证。针刺时常补外关、泻申脉。(4)后溪配足临泣:是治疗偏头痛、颈项强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疟疾、胁肋痛等病证的特效经验配穴。针刺时常泻后溪、补足临泣。第四节 “押手”的临床运用

一、重视“押手”的临床运用

在程氏持针七十余载的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押手”在临床操作中的运用。他认为“刺手”只有在“押手”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也才能算得上是一次真正完整的针刺操作。早在《难经·七十八难》中就有记载:“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由此可见,古人早已重视了“押手”(左手)的临床作用及其在针刺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程氏运用“押手”的经验及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取穴,保护针具,减少进针痛感

疗效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密切相关,而要使取穴准确,“押手”是关键。《灵枢·邪客篇》指出:“左手执骨,右手循之。”这里的“执骨”就是指确定并固定穴位,准确取穴。人体的绝大多数穴位均有其各自的解剖特点。如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太渊在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等。这些穴位的准确定位,只有通过“押手”循按、分理等的直观感应,才能获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这里的“持而御之”即指左手挟持针身以保护针具,使“刺手”持针操作时,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标幽赋》指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里的“左手重而多按”是指的“押手”在准确定位后,在穴位周围重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精神放松,减少心理恐惧,此外“多按”可使穴位暴露,并可避免刺入肌腱、血管、神经、骨骼等而造成损伤。然后,左手挟持着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1~2分,与右手同时用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这样就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将针刺入了穴位,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紧张。

2.疏导经气,易于得气“刺手”和“押手”的密切配合能够起到疏导和催动经气,易于得气的作用。进针之前用左手揣揉按压穴位及其所属经脉,或进针后左手循摄穴位相关的经脉,可激发经气,从而迅速获得针感。当发现左手指下有如动脉搏动样感觉或穴位周围有肌肉抽动、跳动等现象,即为气至的征象。此感觉只有通过押手的细细体会才能觉察。正如《难经·七十八难》所说:“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老师在临床上非常强调“气至病所”,这样才能“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而要达到“气至病所”,则更需要准确地使用“押手”。《金针赋》中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具体操作是,欲让经气向上行达病所,则应用左手切按在穴位的下方,使气不能下行。同时配合右手持针催气,则经气就会向上循运,直达病所。相反,欲使经气下行,则切按在穴位的上方,使气下行至病所。如胁肋痛取支沟、阳陵泉,左手拇指或食指分别切按在支沟和阳陵泉的下方,右手持针,针尖向上刺入,行一定的手法,使经气传达胁肋部,则胁肋疼痛当即可解。

3.“押手”“刺手”相互配合补虚泻实“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原则,补泻手法贯穿于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过程中。针刺的常用补泻手法,无论是单式的捻转、提插、迎随、徐疾、开阖等补泻手法,还是复式的烧山火、透天凉、子午捣臼、龙虎交战等补泻手法,其操作均是通过押手配合,协助而完成的。以上的这些过程,充分说明了“押手”在临床操作中的重要性。其作用毫不逊于“刺手”,有时甚至还超过“刺手”。“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的古训早已阐明了这一点。

二、提倡温针,常用伏针

温针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江南程氏针灸流派从第二代程金和开始,体会到温针不但有温行经气的功效,还有帮助加强手法的作用,因此大力提倡使用。认为针尾加艾燃烧,藉艾火的温热,通过针体的传导,可以透达肌肤深部。当经气虚损时,用补法配合使用温针,能帮助经气运行,起温阳补益的作用;当经气为外邪所闭阻时,用泻法使邪气宣泄,经络通畅,配合使用温针,可加强血气的运行,达到去壅决滞之目的,故不论在补法或泻法时均可应用。但对高热、局部红肿或抽搐、震颤等不能留针的病例,一般不宜施用。程氏认为温针的作用是取其温暖,借以帮助针力之不足;而灸法是取艾火之灼热,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因此,使用温针时,一般选用银质针具,以帮助热力传导,直达穴区或病灶。“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但江南程氏针灸流派在数代人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能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温针、伏针、伏灸由于疗效显著,常能治愈宿病顽疾,颇受病者欢迎,在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的大力提倡推广下,被许多针灸医家采用,并成为该流派的一大特色。

三、独创“三才补泻法”,简化复式补泻手法

针灸临床疗效的取得,除穴位配伍,最为关键的是针刺手法的运用。同样的穴位,不同的人进行操作,临床疗效就不同;还是同样的穴位,操作的补泻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针刺补泻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加以补充,到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针刺手法作为针刺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已发展成为有完整内容的体系。但由于名目繁多,且操作烦琐,尤其是复式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龙虎交战等,甚至有的故弄玄虚,巧取名目,使后学者不易掌握。程氏研究了古代补泻手法,师古而不泥古,摸索出了一套简易而行之有效的补泻手法,即“三才补泻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在左手(押手)的配合下,快速将针刺入皮肤(即天部),然后将所刺穴位的皮下深度(欲刺深度)分成两等份(上一等份为人部,下一等份为地部)地行操作。

补法:当针刺入皮扶(天部)后,继续向下刺入人部,并在人部作小幅度提插、捻转(提插幅度在0.5~1分之间,捻转幅度小于180°角,频率低于80次/分),无问其数,至局部产生酸、麻、胀、沉等针感后,将针刺入到地部,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操作同前),无问其数,待局部产生酸、麻、胀、沉等针感后,将针提至人部留针,待受针部位皮肤微现红晕,即行快速出针,同时,押手闭其针孔。多用于虚证、寒证或慢性病证。

泻法:针刺入皮肤,然后向下直刺入地部,在地部作较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提插幅度在2~5分,捻转幅度大于180°角,甚至可大于360°角,频率100~200次/分),无问其数,待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等针感后,将针提至人部,进行提插、捻转(操作同前),当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等针感后,再将针插入地部留针,待受针部位的皮肤红晕消退后,即缓缓出针,不闭其针孔。多用于实证、热证或急性病证。

程老在七十余年的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严格按照其辨证、辨病、辨经、辨时相结合的理论进行诊治,继承家学,师古立新,辨证严谨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针灸神话,成为一代针灸名师。【医案医话篇】第二章 头面躯体诸痛治验第一节 头痛“按部辨经取穴”治疗头痛案

姓名:何某 性别:女 年龄:30岁

初诊时间:1996-01-16

主诉:后头部疼痛连及项部1周余。

病史:患者1周前感冒后出现后头部疼痛,初起隐隐作痛,后持续加重为剧烈疼痛,牵及项部,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及工作,自服大量西药止痛片无效,遂于今日来我处求诊。

查体:T:37.7℃,神倦,语利,恶寒,面色淡白,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示: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学诊断:头痛(太阳头痛)。

现代医学诊断:感冒头痛。

针灸治疗: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处方:风池、天柱透风府、昆仑、后溪,均为双侧取穴。

治疗经过:取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1寸,不施予特殊手法;昆仑、后溪穴均直刺0.5寸,并施以捻转泻法,使之得气有明显酸重感;取天柱穴先直刺0.5~0.8寸,缓慢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较快退至皮下,再向风府方向透刺0.4~ 0.6寸,缓慢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施行上述手法,要求有酸麻胀感或向头部放电感。针刺隔日一次,留针30分钟。上方针刺治疗1次后,患者头痛立减,项部痛亦见缓;共针治3次,头痛告愈。【按语】

头痛之名首见于《内经》,曰“首风”“脑风”,是指由于经脉失养或拘急,清窍不利而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其病位在脑,属临床常见症状,也是针灸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凡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凡引起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均可称为头痛。而现代医学研究中有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另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感染发热性疾患以及五官(眼耳鼻)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头痛,均可参照中医辨证予以治疗,施之以针灸、电针、刺络、穴位注射、针药结合等方法,经现代诸多学者临床研究验证,收效颇佳。

程老认为头痛的辨证主要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久病头痛与暂病头痛;因“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均上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故临证中亦可按头痛部位辨经取穴治疗。参考古籍,仲景开创六经辨证治疗头痛,并以承气汤治疗阳明头痛、以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寿世保元》按头痛部位辨治,提出偏右头痛拟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偏左头痛拟以小柴胡汤加味、眉棱骨痛拟以二陈汤加味、脑顶痛拟以人参败毒散加味。程老结合七十余年针灸临床经验,总结并完善了“按部辨经取穴”治疗头痛的针灸经验处方,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1)太阳头痛:为后头部疼痛,下连于项。多伴恶寒畏风、周身关节疼痛,或鼻塞流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拟疏风散寒,调气和血。针取风池、昆仑、后溪、天柱透风府。(2)阳明头痛:为前额及眉棱骨痛。多伴发热汗出,面红目赤,口干欲饮,大便干或消谷善食,牙龈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治拟清泄阳明,和络止痛。针取内庭、合谷、头维、上星、印堂、风池、天柱透风府。(3)少阳头痛:为头之两侧疼痛,连及耳部。多伴头胀闷如裹,或痛裂如割,面红耳赤,苔黄,脉弦,或苔白厚腻,脉弦滑。治拟疏解少阳,和络化湿。针取足临泣、中渚、太阳、风池、天柱透风府。(4)厥阴头痛:为巅顶部位疼痛或连于目系。多伴情绪急躁易怒,乳房胀痛,经期头痛明显,苔薄,脉弦。治拟疏肝理气,和络止痛。针刺宜取太冲、行间、百会、风池、天柱透风府。

程老按部辨经取穴治疗头痛惯用风池、天柱透风府。因风为百病之长,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又为诸阳之会,总司诸阳。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阳维脉之交会穴,《针灸大成》有云“主洒淅寒热,伤寒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风池穴是风邪入中之处,乃搜风要穴,可达清利头窍,平肝熄风,镇静安神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其解剖位于人体头部后侧乳突后方凹陷处,深层布有椎动脉,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硬脑膜处相吻合,通过针刺风池穴,可以对椎动、静脉神经丛进行调节,从而解除椎-基底动脉痉挛,减轻肌肉紧张,改善头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椎动脉供血状况,减轻致痛物质在局部的聚积,对头痛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注意针刺时须严格控制进针角度及深度,避免伤及延髓。天柱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还出于项部的唯一腧穴。足太阳经在头部的循行和联络区域最大,循行经过前额、巅顶、侧头及后头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足太阳膀胱经穴可治疗各部位的头痛。程老认为针刺该穴可祛邪散瘀,畅通膀胱经、督脉之经气,使气血顺利上达头部,从而起到祛邪扶正、疏风止痛之目的。程老临床惯用两旁的天柱穴分别向风府穴透刺,并通过针法增强针感,使感应由浅入深并得以扩散,使之“气至病所”。程老认为此法虽然其针刺的垂直深度较浅,但从点与点的联系扩大到点与面的联系,使其刺激范围更大,加强了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通达脑部络脉,使上下经脉气血流畅而痛止。

本案中患者为冬季感冒后引发头痛,结合四诊审查:恶寒,面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