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7 22:59:15

点击下载

作者:欧阳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作者:欧阳林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300236704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欧阳林老师的《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一书即将出版,这是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因为,这是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教育这个话题的第一本专著,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

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化概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是和谐社会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批判性思维的价值日益彰显。萨姆纳说:"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真正称得上培养好公民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全球500多位教育家列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在他们列出的16项教育目标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居第二位。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

在我国,以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形式的逻辑水平测试,已经成为我国MBA等诸多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高校素质教育委员会下面筹建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教育指导委员会"。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基础教育领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比高校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更为重要。201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三届批判性思维教育研讨会上,我曾经说:"要是我们的学生在迈进大学时就已经有了相当的批判性思维素养,那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批判性思维理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题,重视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应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是最适合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离开了思想,语言就成了僵死的躯壳。语文的基本能力就是听说读写,听和读是通过语言获取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理性思维是思维的基本方式,甚至文学创作也需要理性思维。钱钟书说得好:"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另外,语文又有培养批判性思维得天独厚的条件,课文的情境为思维活动创造了广阔、丰富而生动的空间,这样的条件是数理化和政史地所无法比拟的。这种需要和可能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然而,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着淡化甚至排斥逻辑理性的盲目情绪,这种盲目情绪正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障碍。潘涌教授的《"创造性文化基因"的缺失与培育》一文,对美国大学在华招生考试的情况做了深度透视。他指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陷是在'比较和评价论点'题型中,正确率仅为23.30%。"文章说:"以独立评论为核心的'批判性阅读'显然成了中国学生的'阅读瓶颈'。"

江苏常州中学的欧阳林老师是在中学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第一人,《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多次到常州中学采访。我本人也听过欧阳老师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课上得很成功。课后还跟学生做了交流,学生们告诉我:他们很爱上批判性思维训练课,这样的课与以前的语文课不一样,有挑战性,很新鲜,有意思,觉得自己比以前爱思考、会思考了。欧阳老师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得益于辩论赛,他曾经指导学生到北京、台北、吉隆坡等地参加了好多国际辩论赛。辩论需要论证和反驳的方法,需要逻辑知识,需要对辩题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开放性思考。在指导辩论赛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批判性思维,读了一些批判性思维的书,后来又申报了教育部《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的子课题,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语文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加之他善于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思想和较为系统的方法。欧阳老师还多次到外校、外地介绍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经验,颇受欢迎。北京八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也得到了欧阳老师的启发和影响。

现在,欧阳老师完成了他的专著《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这是他多年批判性思维教育实践和思考的结晶。书的内容有思想,有方法,有案例,特别适于中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借鉴。更值得赞扬的是,此书将批判性思维教育置于逻辑的框架之下:从澄清概念,到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批判性思维本来就是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兴起,本来就是注重应用的逻辑学转型,或者说本来就属于逻辑应用或应用逻辑的范畴,以至国外一些批判性思维研究的专家直接称之为"非形式逻辑"。然而,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存在着淡化逻辑的观点与倾向,存在着脱离我国民族文化背景照搬国外批判性思维教育方式的倾向,有的高校甚至取消原有的逻辑课而代之以批判性思维课,这种倾向是与批判性思维教育发展逻辑理性的文化诉求背道而驰的。欧阳老师的努力坚持了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正确方向。当然,我们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以逻辑教条来取代批判性思维。欧阳老师也深知这个道理。他的书把握了这个关键问题。本书专有一章"图尔明论证模型",这是批判性思维研究学术共同体公认的经典论证模型。还有批判性思维特别关注的"隐含的假设"一章,这是逻辑学一般不涉及的。推理各章均设有误区、运用策略的专节。作为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本书特别设置"批判性思维阅读教学案例""批判性思维写作教学案例"各一章,以求所阐述的思想和方法更为具体。

愿读者能从欧阳老师的书中得到启迪,愿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健康发展,愿逻辑理性精神深入人心。

是为序。吴格明2016年10月30日前言 我的批判性思维之路

2008年高考送考时,一个家长看到我说,欧阳老师讲作文有一套的。听到这话,我突然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因为那时讲作文确实有套路,可是这种套路真的不是写文章的正常方法。比如,议论文一般要有三个分论点,分论点有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照式,每个分论点后面要有事例、有分析。记叙文要运用细节描写,要有情节的波澜,等等。这些做法都是给学生一个作文的框框,然后让学生往里面填文字。我自己都已经有些厌烦了,当听到这样的恭维时,真的有些不自在。我甚至觉得是不是在说反话。

在这之后的教学中,我开始新的尝试,想把思维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最初能想到的是辩证思维。于是很下了一番工夫学习辩证法,比如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等等。将这些原理生硬地搬到写作教学中去,学生常常一脸茫然,不知所措;面对学生的问题,运用这些理论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样做了将近一年,发现根本行不通。

再后来开始尝试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指导写作教学,比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但这种严密的逻辑推理形式很难在写作中运用,我依然没有找到出路。逻辑学在几十年前曾进入到语文课程中来,但后来还是分离出去了。语文界这么多杰出的人做过试验都没能成功,我又能做出什么呢?

2008年之后到2012年,这几年我是比较痛苦的,一直处于困惑与困境中,就这样一直到了2012年的暑假。

***

2012年7月,我带领校辩论队参加全国首届"东吴杯"辩论赛,在决赛中输给了上海的市东中学代表队。通过这场比赛,我有点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辩论了。后来又带队去吉隆坡参加"精英杯"亚洲中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北京大学中学生国际辩论邀请赛,以及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杯"辩论赛,对批判性思维在辩论中的意义和价值逐渐有了深入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辩论为我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看到语文与社会生活可以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系。许多辩题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大学(本科)专业的选择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还是应该以兴趣为导向,外来文化的涌入有/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加强管理/教育是解决市民不遵守公共秩序问题的关键,科技促进/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辩论让学生用理性的方式思考这些社会问题,提升了思维能力。

在指导辩论的过程中,我接受了一些辩论培训,渐渐知道辩论中用到的是批判性思维,买了董毓老师的《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自学。后来我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语文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实践渐渐走上了正轨。

***

随着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不断深入,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语文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常常让人迷惑。除了应试的分数之外,我们还能给学生什么?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而且碎了一地,很难拼接形成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终生有用的语文能力。

教学中会有这样一种悖论:老师对阅读理解抓得越紧,对课堂作文训得越勤,学生对语文课越不感兴趣,甚至感到越糊涂、越抵制。

教学中我们也非常熟悉这样的情况:一篇文章教了几十年,也没有弄清楚这篇文章到底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我们会评判学生的作文,可以指出作文逻辑不清、思维混乱、认识问题片面狭隘、思维肤浅、观点幼稚等,但是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常常拿不出让学生满意的做法。

我们常说学生不会思考。为什么学生不会思考?因为我们没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我们应该教给学生这种思维方法,而很少有学生会自动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但很重要的批判性思维我们不教、不会教,甚至将本应是逻辑思维的知识教成了其他的错误的东西。叶黎明博士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指出:"谈论证,只讲具体层面的论证技巧,而忽视了更高层面的逻辑思维方式--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这也是导致学生所写的议论文普遍缺乏逻辑力量,并且倾向于散文化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该在什么时候教给学生这种思维方法?如果在写作教学时不教,阅读教学时也不教,学生又到哪里去学呢?而这种思维方法既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对阅读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她要出国,参加SAT考试。刚开始做阅读题时做一题错一题,因为她按照我们教的思维去做。这种思维常常让我们对文本过度解读,缺少依据地解读,所以我们的阅读题作者本人可以不会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三老师也不敢不看答案就去讲评试卷。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教我学会思考、学会辨别,慢慢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对于上面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都可以找到一种新的思路重新加以认识。议论文写作教学可以不再只是空洞地告诉学生要观点鲜明准确、要论据充实,而是可以教学生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论证、怎样算是好的论证,等等。

在这之前,我们经历了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如果自己缺少思考和辨别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大脑就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十几年下来,可能只留下一地鸡毛。

批判性思维,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思考。

批判性思维者懂得利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把他所观察接触的事物分析拆解成一个个小的环节,研究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环节对整体的影响,然后利用他对环节的研究,达到自己设想的目的。

***

批判性思维与语文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要看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从方法论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系统性思维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思维系统。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教学教授的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反映阅读和写作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教给学生的是动态的步骤、过程、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构建阅读和写作的思维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思维才能清晰、流畅、符合逻辑、自动有序地运行,学生能知道思考的方向与步骤,遇到障碍才易突破。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的阅读和写作,对通过阅读和体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为信息建立起密切而深刻的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

从认识论角度看,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意义。语文知识,尤其是现代公民需要的语文知识,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这种知识获得的方式,一是直接习得、接受的,通过记忆掌握的;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无限丰富的多元世界中主动建构的,即学生主体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堂中接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反思和质疑,对所接触到的陈旧的、零碎的、不完整的"语文"知识和相关的"非语文"知识加以筛选和整理,批判地吸收,主动获取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审视、考察和吸纳课堂中和书本上来不及呈现的、自身需要的新知识。经过批判性思维的语文知识才是可靠的;以批判性思维对阅读和体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为信息建立起密切而深刻的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才是具备意义和有效的。

从价值论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是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一个民族对人类所做贡献的大小,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所奉献的学术理论精品决定的,而学术精品的产生最深厚的基础在于高度的学术精神。学术不仅指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学术精神的实质。

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和反思,可以使我们在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时始终保持警惕,并能及时地剔除假知识。批判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往往建立在对既有思想或事物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能够为创新提供思维方法,拓展思维空间,疏通思维渠道,提高思维效率。

从教育的历史来看,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早期流行的是效法过去、模仿前人,被称为前喻文化;工业文明以来勃兴的是面向未来、迎接创新,被称为后喻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转型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但长期以来,人的机械记忆力、同质化思想力受到过分推崇,这二者就逐渐形成了为学校所追捧、为天下考生所传承的复制性"应试力",却偏废了化解未来挑战的创新思想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应对这种变化,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异常丰富而真实的学习与生活,真正关注"人"本身,关注他们的自身发展、自身需求,促进他们的多样化自我发展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培养健全人格和理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可以促进中国教育及其考试提升境界:不仅要使每位学生趋近传统意义上专业领域的"成才",更应实现获得和谐完整内涵的"成人";不仅要使之完成生物学意义上的"成人",更要达成凸显个人特殊本质规定的"成己"!

***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水平不够,批判性思维不可教。

事实上,20世纪以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热点。30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就强调以反思为主的批判性思维;60年代,美国大中小学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提出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技巧,更要把批判性思维作为影响学生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

欧美的母语课程充分体现了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一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要求;二是课标、教材和教学中体现批判性思维知识,充分吸收和运用了研究界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成果,如课程标准中一些关于阅读目标的表述,清楚地指出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以及怎样做;三是在教学中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四是批判性思维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如美国最新的大学入学考试SAT"学术潜能"作文试题中,获得满分六分的标准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立场。

在中国,批判性思维不是不能教。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到大学才适合教,恰恰相反,越早教越好。等到了大学,学生的思维已基本定型,想要改变已相当困难。批判性思维需要从小培养。中小学生并不是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和能力,恰恰是因为我们长期进行的是灌输式教育,目的是将学生"塑造"成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从而扼杀了学生一些与生俱来的可以自然发展的思维能力,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认为批判性思维不可教,那是因为对批判性思维不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也应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两种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是批判性思维通识教学、学科渗透式教学。

批判性思维通识教学是独立于语文教材教学的课程教学,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批判性思维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型,其特点是案例教学法。

学科渗透式教学是指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中,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组织阅读和写作教学,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要解决批判性思维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问题,首先得解决批判性思维哪些知识适合在中学教的问题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中学生而言,不适合进行全面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应该选择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运用的案例应该是中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常见案例。但现在我们见到的批判性思维的书都是翻译国外的,书中的案例也都是国外的。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的学生一般不太容易理解,因此不适于国内的教学。

我从2012年起尝试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将批判性思维中国化、中学化、语文化。四年以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反复地实践和修改,尝试建构了语文学科的批判性思维知识体系,形成了现在这部书稿。这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中学生一步步地理解批判性思维;通过对逻辑谬误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思维中的误区,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书中大量的案例来自社会生活、来自学生的作文,更接近学生的实际,通俗易懂。

感谢批判性思维,让我从语文教学的困惑和迷茫中走了出来,让我具有教育自信,拥有独立思想、理性精神,懂得如何驾驭自己的教学,不会盲从他人,有了不一样的学术追求和视野,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第一章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对别人观点的批判和否定吗?在中学有必要教批判性思维吗?学生能接受吗?语文中怎么可能教批判性思维?

通过本章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国外教学的现状,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价值。一、批判性思维的案例

案例1

一个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做游戏。一个布袋子装着一些小玩具,两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伸手摸玩具,然后会说,他推断这是一只小猪,因为他摸到一个圆圆的鼻子。他说“我推断”,而不是“我猜测”。

猜测可以是很随意的。但推断就要提供证据,要在证据和自己的论断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这个小朋友的推断便是——有圆圆的鼻子的更可能是小猪。

另一个小朋友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他听到的情况,然后说出他认为第一个小朋友的推断是不是合理。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是在培养四五岁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反映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征:重视证据,能够在证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及观察和评论别人的观点。

在美国,自幼儿园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

许多校区要求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该假设为什么错了?如果验证了当初的假设,该假设又为什么是对的?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

案例2“孔融让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范例。

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礼节,巧言善答。据传某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些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应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很赞许地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梨也比你的大呢?”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都是好梨了,为什么还有明显的大小之分,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让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的人不吃,谁愿意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是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 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就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的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如果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学生的讨论涉及批判性思维较深层次的内容,具有对隐含前提和逻辑一致性的意识,例如:

第四问——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意吃的人不吃,谁愿意吃自己去拿不行吗?这一问涉及对隐含前提的澄清,即孔融那样分梨的前提应该是家庭成员都爱吃梨,而且梨子是稀缺资源,但这一前提并不一定成立。

孔融拥有优先选择权,他并没有征求兄弟的意见就分了梨,他并没有想过哥哥们是否真的愿意吃大的、弟弟是否真能吃完大的。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独断专行,他只是关注自己怎么想、自己应该怎么样,并不关注别人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他的父亲不但没有看到这一点,反而把他的做法当作美德到处宣扬。孔融养成恃才傲物、不谙世事的性格,或许与这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问——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这就发掘出两个“三段论”的大前提并发现这两个大前提是相互冲突的,涉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问题。二、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通过以上的案例,大家可能对批判性思维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综合的系统性思维。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也就是说,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要决定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持有什么观点、应该怎样行动。“合理”,意思是思维符合人们的正常认知和逻辑准则。“反思”,是指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思考的再思考,破除已有观念,找到不同之处,打破自己的狭隘性。通过反思,达到新的认识。了解别人的观点,知道自己的狭隘性。“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意味着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因此,批判性思维是针对自己已有的行为和信念的,是依靠自己的思考,为了自己选择值得相信的信念和行动。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哲学学会运用Delphi方法(反复询问调查+专家意见+直观结果的方法)得出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概述:“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德·格勒珀主张以特定的能力补充该定义:批判性思维包括解释能力(批判地阅读、听和观察)、交流能力(批判地写、说和表达)、批判的知识(非形式逻辑的特性和词汇表,即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及批判技能(语境的解释、意义的澄清、论证的分析及综合性地考虑全面评估结论)。

通过以上对批判性思维概念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知道,批判性思维是针对自己如何思维的一种策略。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别人的文章或观点,目的是为了对他人的观点和理由进行评估,看是否能让自己信服和接受。思考别人的观点是否值得自己相信,是为成就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采取恰当的措施和行动。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他人,但是在说服自己的情况下,常常具备了说服他人的力量。

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技能:

(1) 讲道理、下判断要有理由。

(2) 在一个语境中,以适当的方式对词语进行定义。

(3)具有了解多方面信息的愿望,有全面收集信息的习惯,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

(4)有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的初步能力。

(5)对一个论证的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包括对它的理由、假设、证据以及它们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做出判断。

(6)意识到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并有分解、分辨主次和关系的初步能力。

(7)懂得要清晰、具体、符合逻辑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8)试图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视角和逻辑谬误。

(9)能够很好地提出一个合理的观点(或假说)并为之辩护,并且妥善地处理质疑。

(10)注意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

(11)综合评估各方面因素,审慎得出结论。

(12)态度谨慎和谦虚,并具有愿意学习、思考的品质以及文明讨论的习惯。

再简单一点,批判性思维者面对信息经常会提以下提纲性问题:

(1)观点是什么?有关概念阐释清楚了吗?

(2)有理由吗?(有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吗?)理由合理充分吗?(还有别的事实或证据吗?事实是否为真、逻辑是否恰当?)

(3)还有其他观点吗? (还有别的理由吗? 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吗?还有别的论证吗?还有反例吗?可以找到别的证据、说明、原因和论证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结果?)

对于批判性思维,许多人还会有些疑问,比如:

(1)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有什么关系?

学过逻辑的人也会疑惑,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不是一回事?

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有关,它为批判性思维提供评估论证的大部分标准。比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论证是否符合逻辑的判断标准。再如,定义的规则,在澄清概念时就要遵循逻辑学中定义的基本、原则的知识。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也有所不同。逻辑思维讲究系统性和严格性,一是一,二是二,该验算时就要验算。而批判性思维不必顾及逻辑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严格性。比如假言推理中,对假设的分析是有弹性的,有一定的模糊性,因为在短时间内,我们很难把各种假设都分析清楚。批判性思维中澄清概念时,逻辑思维中有关概念的知识,有用的则学习,没有用的则不必管它。

批判性思维具有开放性。它积极寻求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解释,以了解自己原不知道的信息和观点,知道自己的无知和狭隘,形成新的认知。比如,它会不断地追问:还有别的理由吗? 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吗?还有别的论证吗?对于一个概念或判断,批判性思维更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而不是拘泥于概念或判断的本义。

批判性思维更关注现实生活。比如,某地有一个标语“抢劫警车是违法行为”,从逻辑学角度来看,这是一句废话,没有作用。但在批判性思维者看来,则要探究,写这样一个标语是什么意思?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目的是什么?批判性思维探究和解释现实中的生活现象。

(2)批判性思维是故意挑刺吗?

人们对批判性思维常常存在误解,认为批判性思维旨在发现他人错误、寻找弱点,是吹毛求疵、无端指责、故意挑刺,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是挑剔、刻薄、冷漠的人。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首先,质疑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对某个观点、论证,不是立即接受或反对,而是延迟判断。其次,质疑是提问,而不是判断,是对观念的理由、根据的提问,而不是对观念的判断,更不是否定判断。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解对方的概念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论证是否合理,以避免对对方观点和论证产生曲解、误解、一知半解。然后要对这个观点和论证进行评估。

(3)批判性思维意味着批评和否定吗?

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批评、指责、否定。对于“批判性思维”里的“批判”一词,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它不是“全盘否定”,更不是“批斗”,而是“扬弃”,是谨慎地反思和创造。前面已经讲过,批判性思维首先是对自己行为和观点的反思,是依靠自己的思考,为自己选择值得相信的信念或行动。分析和评估他人的观点和论证,是为了让自己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

批判有两种含义,分为畸形的批判和正当的批判,采用哪种含义,取决于采取的态度和操作的方式。

批判性思维通过建立正当的批判修正不正当的批判。真诚的批判具有伟大的内在价值,它是一种自我完善,以看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为前提。查找弱点和缺陷是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人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窥探自己不知道的事是人之本性,而通过批判性思维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表述、事实、真相、推理过程等,也应是人的本性。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批判性思维是带着怀疑的思考能力和有理有据的思考能力。这种怀疑是一种反思,是为了发现缺陷和不足,进而根据经验的、逻辑的和辩证的方法找到更好的观念和论证。所以批判性思维是吸收不同观念、寻找完善结论、形成决策的思考过程,是为我们的信念找到真正的理由和依据的过程,是为了完善和超越而批判。三、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信息,但真假难辨。今天看篇微信文章,觉得有道理;明天看到个网站新闻,观点不一样,但好像也有道理。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怎么辨别信息的质量?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1.培养说理意识,避免感情用事

对某一现象,许多人讲话或写文章只有观点,没有理由;许多人习惯于凭个人的感觉做判断,下结论,或凭自己的爱憎、一时的感情冲动持有某种立场、观点,而不是依据事实或推理。许多人缺少求证意识。

例如,一名女游客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其母亲为救她下车,被另一只老虎咬死。这一惨剧发生后,有了各种说法。有人说不要跟易怒的人结婚,最讨厌动不动发脾气的人,现世报了;有人说不该蔑视规则,明知不能下车偏要下车,被老虎咬了咎由自取;有人说公园管理失误;也有人说男人懦弱……之后又有各种传言,有人说女游客下车的原因是跟老公吵架,还有人说她是“医闹”,但后来又有人辟谣说,女游客是以为出了猛兽区所以才下车的,并非吵架。

许多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去下一个结论,至于这个女游客到底为何下车、是不是“医闹”、动物园风险管理有没有问题,这些事实,我们很少去关心,也不打算去深究。大部分人所在乎的,不是事实,而是观点,是立场。

历史上,王安石主张变法,凡是给变法提意见的,不管正确与否,一律被认为是保守派,要么被降职,要么被贬官,被无情打击,以致在“刑不上大夫”的北宋时期,苏轼竟然差点死在狱中,变法因为带来巨大的弊端最后也以失败告终。司马光反对变法,对所有变法的主张一律反对,不管变法是否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能否使国家富强,最终将变法扼杀,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措施,使北宋走向衰弱,几十年后灭亡。

感情用事、立场优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危害,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思维方式,运用批判性思维强调事实和理由,讲究逻辑和论证,学会思考。2.学会理性怀疑,避免盲从

我们的民族文化中理性精神贫乏,中国人“迷信”圣贤的思想,对圣人言常常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相信圣贤伟人具有超人的智慧,深信圣贤伟人的话都是真理。这就形成了中国人盲从的心理,并且从盲从圣人扩展到盲从专家、盲从多数。许多人不会思考,只是因为书上有某种观点,或者是受到了别人观点的影响,就认为某个观点正确。

自然科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找到正确答案,比如,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哪些力的影响。但我们的社会异常复杂,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很难有一个结论,让我们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网络中、报纸上、周围人的想法又各不相同,接收到的外部信息更是千头万绪,倘若我们不去怀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会怎么样?你凭自己的感觉接受、固守某一种观点,还是今天听这个觉得有道理,明天听另一个又觉得不错,一直处于摇摆中?我们将何去何从?

许多人对此无所适从,不会思考,于是盲从媒体或者大咖的观点,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的主见,这就经常会引起一边倒的情绪化浪潮。面对争论,网络口水战升级为网络骂战,以语言暴力代替了大脑的思考。倘若一些人刻意宣扬扭曲的事实和价值观来博取关注,不会思考的人极容易被利用,因此不会独立思考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批判性思维让人不再盲从,通过怀疑提出问题来引发思考,比如,他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正确吗?他的观点有理由吗?理由合理充分吗?有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吗?还有别的事实或证据吗?事实是否为真,逻辑是否恰当?还有别的理由吗? 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吗?还有别的论证吗?还有反例吗?可以找到别的证据、说明、原因和论证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结果?

理性怀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怀疑不是为了挑刺,故意寻找他人的错误和弱点。怀疑是为了寻找到更为合理的、更能让人信服的观点,破除已有观点,找到不同,打破自己的狭隘。当怀疑结束,也可能完全认同原来所怀疑的观点。

理性怀疑,不只是对别人的观点怀疑,也对自己的观点怀疑。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对复杂的问题有好奇心和耐心。它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也不是陷入怀疑主义,对什么都不相信了;怀疑是为了更好地相信。

所以,我们要形成理性质疑的意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就是让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不一样吗?

许多人认为,独立思考就是与别人的观点不一样,是与众不同。这种看法把独立思考当成捍卫自己观点、反对他人观点的理由。但这种只肯定某一种观点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思考。

独立思考并不是刻意保持和别人的观点不一致,更不是盲目否定他人的观点。独立思考首先需要懂得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理由,并且尽可能地搜寻信息,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为某种观点找到充足而合理的理由,或者找到否定某个观点的理由。

真正的独立思考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先突破自我,然后超越自我和他人。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认为别人的观点有充足的理由,认可他人的观点也是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本质,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论证过程;不在于观点对错,而在于努力形式;不在于是否受他人影响,而在于怎样受他人影响。批判性思维要求对任何信念和观点都提供具体和充足的证明。

著名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1.

批判性思维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独立之思想、理性之精神。社会学家萨姆纳说,以人类理性为灵魂的“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真正称得上培养好公民的教育”。2.3.学习论证能力 ,培养理性精神

黎鸣先生认为,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琴弦。马立诚的《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3.指出,中国历史上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多失败了。他将这种现象归因为: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需要理性探索的制度创新。

中国人形象思维能力突出,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模糊性,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模糊的。这样的思维特别依赖于感觉,重视直观和经验,人们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整体的粗浅的印象,而不做周密详细的分析,不做本质的分析,很难把握事物的规律。

形象思维的模糊性导致认识事物也具有模糊特点。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事物,用模糊的方法和工具从整体上对事物进行认识,注重对事物的判断,忽视对事物进行量的分析,注重直觉和所谓的顿悟,缺乏逻辑推理,因此对未知事物带有笼统和猜想的因素。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人们冲破盲从,避免冲动和武断地下结论。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不要根据直觉来接受某种观点,而应采取一种反思的策略,引导思考者澄清关键的概念,运用基本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去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推理的充足性,探索隐含的假设和价值标准,挖掘更深的含义和根源,避免可能的逻辑谬误,并寻找看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思路,避免轻信和不明智的决定,使推理更为合理,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学习论证,便是要弄懂各种逻辑谬误,弄清楚影响逻辑分析的常见因素,学习推理的正确方法。我们要完整地表述一个观点,或者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需运用归纳、演绎、因果等推理形式,才能形成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我们不会论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既没有分别将归纳、演绎、因果等逻辑思维形式弄明白,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不明白论证的原理,不知道有哪些逻辑谬误,只是通过模糊的感觉、个人的悟性来讲理,犯了错误而不自知。

学习论证与辨析,有助于培养理性精神和学术精神。

中国几千年的学术传统,大部分是由读经书和注释经书的学者规定的。其特点是“代圣人言”,思维方式强调综合和直观,缺少科学分析的思维和意识。一旦面临实际问题,读书人或者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引经据典,固守陈规,下笔千言,却是废话连篇,丝毫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中国缺少真正的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理性精神。真正的学术性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规则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术研究要遵守的理智规则和行为准则。学术精神,是人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发展形态的“理”(怎样)“由”(为什么)的追问。这种追问形成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术形态上逐步形成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人文学科。学术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和批判、积极进取、不断变革。4.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强调怀疑和反思,可以使我们在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时始终保持警惕,并能及时地排除虚假的知识。

批判性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思维定式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惯用的模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时,思维主体可以不假思索地把问题纳入到特定的思维框架中,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和路径对其进行思考和处理。而批判性思维强调反省、质疑自己的思维框架,“批判地审视我们的先入之见,让我们避免自欺欺人和故步自封”,这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

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乐于接受现成的结论,不愿进行复杂的思考。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其认识常常停留于现象层面,未经思考就妄下结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认为过去的做法和认识就是好的,就是对的。这种思维定式常常阻碍思考的深入进行。怀疑打破思维定式。

批判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往往建立在对既有思想或事物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能够为创新提供思维方法,拓展思维空间,疏通思维渠道,提高思维效率。5.拓宽课程视野,改革语文弊端《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失败了吗?》4.一文中有一个部分,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有很大关系,篇幅不长,但对问题的描述很精辟,特别摘录如下:

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表中,通识课程边缘化并不是最严峻的问题;教育最大的缺失,不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的课表中没有诗歌鉴赏,或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不知热力学定律为何,而是缺乏阅读、写作和逻辑训练。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阅读和写作的训练竟然主要安排在中学阶段。

中学英语课程仅限于初级语言教学,因此实际上仅有语文一科涉及实质上的阅读和写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文教学奠定了国人的思考方式和智力习惯。

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在于重视文采远胜于理据。

语文老师当然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文字的美感,但除了抒情和审美,学生更应该掌握如何用文章求知、思考和论辩。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太多《滕王阁序》这类以意象生动、音韵铿锵见长的美文,结果学生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琢磨诗眼和警句上,却没有学到如何批判性地阅读一篇文章。

不会读文章,自然也不会写文章,议论文尤甚。

我上了大学后,逐渐发现中学语文老师教的论证手法背后存在诸多陷阱,此后又耗费了不少工夫挣脱旧习。

拿中学时论证命题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引证法为例。和学术文献中的引用截然不同,中学所教的“引证法”指的是在议论中引用世人公认为正确的常识、名言、警句、谚语等作为论据。这种论证手法实在大有问题。

使用“引证法”的学生常求助于《名人名言大全》这类参考书,但为什么哲人或专家说的话就一定可以给论证增添分量?实际上有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就叫作“诉诸权威”。

长期以来,不仅是大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满意的也不多。几次的教学改革,包括最近一次的课程改革,并未能真正改变语文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总体来看,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以接受式为主,各信息点浅显而散乱,缺少联系,导致的结果是知识碎片化、思维浅智化,学生缺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育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否认以审美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是用以思维为核心的理性教育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语文教育更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课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来阅读和研究、追究理由、收集信息、鉴别真假、判断他人的观点,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论证的方式有条理地把思想表达出来,使之清楚和有说服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很多人可能并不习惯运用工具,但它的好处,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成容易学习、可以操作的方法,让“提高思维能力”这个很玄的事情变得有迹可循。

1. 狄马,余党绪.学生阶级培养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受用终生[J].语文学习,2014,10.

2. 李志国.批判性思维对于提升领导干部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的作用[J].领导科学,2014,20.

3. 马立诚. 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4. [EB/OL].(2015-12-17)[2017-01-06].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5314?full=y.第二章澄清概念

现实生活和写作中,许多人的表述常常模糊不清,意思表达含混,让他人难以准确理解内涵。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从古至今,我们始终生活在一个充满欲求的社会里,只不过古代社会更加赤裸裸而黑暗,鲁迅先生说那个社会的欲求是“吃人”,现代社会则相对自由,衣冠楚楚。这两者的区别,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这两者的相似之处,则是精神同样匮乏,同样欲求不满。

文中的“吃人”是什么意思?“现代社会则相对自由,衣冠楚楚”与“欲求”有什么关系?不知整段文字要表达什么意思。也许作者自己觉得是清楚的,但是别人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究其原因,在于作者的思维模糊不清,对于关键概念别人不知其内涵。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概念的清晰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日常生活的交流和论证,必须建立在约定俗成以及具体、明确和细致的概念之上。没有清晰明确的概念,思维注定是模糊混乱的。争论以及矛盾的产生很多时候是概念问题。如果一个人概念模糊,你就不可能和他讨论清楚任何问题;同时,概念模糊也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和诡辩术留下了空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在语言交际和写作表达中,我们常常需要自我审视,看自己对概念的外延是否做出了准确的界定,是否能保证表达准确,不被人误解。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别人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观点,才能明确别人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以及别人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有问题。1.概念的内涵

案例1

(背景,期中考试后,小明成绩很差,家长去开家长会,知道了情况。回到家后。)

家长:看你考的这点成绩,你还是个学生吗?

小明:我天天到学校去上学,怎么不是学生?

家长:你是天天到学校去上学,可是你天天上课就睡觉,回到家作业也不做,不是看网络小说,就是上网打游戏,考试考这么点成绩,你还怎么算是学生?

问:小明为什么会跟家长争论?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

家长与孩子对“学生”这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家长认为,学习好的、遵守本分的才是学生。学习不好、上课就睡觉、回到家不做作业、看网络小说、上网打游戏的,就不算是学生。孩子则认为,学生是一种身份,只要在学校上学的就是学生。

这个家长本想责备孩子不好好学习,结果却将问题引向了是不是学生的争论上。孩子则成功抓住了家长的漏洞,反而显得很委屈:他成绩是不好,但为什么说他不是个学生?这样一直争论下去,都认为自己正确,争到最后也不会有结果,家长还会气得半死,孩子也委屈得要死。一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其实,问题首先在家长,家长完全不必纠缠于是不是学生的问题。

案例2

1947年,福克纳被要求评价最重要的美国作家,提到海明威时,他竟说“海明威没勇气,从没用一条腿爬出来过,从没使用过一个得逼着读者查字典看用法对不对的词”,海明威知道后大发雷霆。海明威以硬汉形象立于文坛,“缺少勇气”可能是他最不能接受的评价,海明威让他的一位将军朋友出面为他的勇气作证,这位将军写了三页纸的长信来证明海明威当战地记者时是多么英勇无畏。

海明威和福克纳因此交恶。海明威也针锋相对地攻击福克纳,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我活着一天,福克纳就得喝了酒才能为得到诺贝尔奖而高兴。”

随后福克纳给海明威写了封道歉信,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我们全都失败了(就我们谁也没有达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萨克雷等人的高度而言)。而沃尔夫失败得最光辉,因为他具有最大的勇气:敢于冒犯低劣趣味、笨拙、乏味、沉闷的错误的危险,要么是一炮打响,要么是把鱼雷全都白白放掉。其次是多斯?帕索斯,因为他为风格而牺牲了某些勇气。再次则是海明威,因为他没有勇气像别人那样拖着一条腿爬出来,敢于去冒趣味低劣、不加约束、乏味沉闷等危险。”

海明威和福克纳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聪明人,但两人却也因为对“勇气”这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而产生误会,闹了矛盾。福克纳说的是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天地狭窄,却没勇气去开拓,缺少创新。而海明威则认为勇气是面对苦难和困境的勇敢无畏,因而大发脾气。

福克纳在最初评价海明威时可能是没讲清“勇气”的含义,以致海明威误会。甚至就不应该用“没有勇气”这个对海明威来说比较敏感的词来评价他,因为“没有勇气”很可能会被人断章取义,当缺少语境或缺少详细的解释时,极易引起海明威极大误解和不满。“勇气”本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词,却让两个伟大的文学家产生误会,看来问题不在于概念是否简单,而在于心中是不是有一种思维的策略在自动运行,帮助他们去辨析勇气的内涵。

对于福克纳来说,当准备用“勇气”这个词评价他人时,要想一想:他此时讲的“勇气”所指的对象与平常的理解不同,用在这里合适吗?如果合适,他讲清楚了所指对象和含义了吗?事实是他当时没有考虑这些,在后来给海明威的信中写道:“我原以为是非正式的、不发表的,否则我一定会坚持在发表前看一看是怎么写的。”2.概念的外延

在《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曹操刺杀奸臣董卓不成,逃出京城,与陈宫一起飞马逃往故乡。行至成皋地方,天色已晚,曹操遂投宿于吕伯奢家中。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他热情招待曹陈两人。安排两人住下之后,吕伯奢吩咐家人弄菜,自己拿着酒壶,骑上毛驴出去打酒。

曹操坐在房中,忽然听到房后有磨刀之声。曹操说:“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两人潜步入草堂后.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心想:“坏了!他们一家想把我们两人绑起来杀掉。”于是曹操就对陈宫说:“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拔剑直入,不分男女,见人就杀,一连杀死八口。杀至厨下,却发现那儿绑着一头猪,这才发觉杀错了。原来吕家人要“缚而杀之”的是这头猪,而不是曹操和陈宫两人。陈宫埋怨曹操多疑,误杀好人。“缚而杀之”的“之”,本来是指一头猪,而曹操却误以为是自己,搞错了对象。可见,概念的外延弄不清,危害有多么大。《韩非子?外储说》中讲了一个故事。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新裤子做成什么样的)?”夫曰:“象吾故裤(跟我的旧裤子一样)。”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弄破,让它像旧裤子一样)。

我们会觉得这个妻子太笨了,做了错事。她以为要把新裤子做得像旧裤子“一样破”,正常的理解应是跟旧裤子一样的“样式”。

如何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妻子应该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听到丈夫说的话后,应该想:“象吾故裤”是什么意思?(思考概念含义)在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像旧裤子一样破,二是和旧裤子一样的样式。

应该是哪一种理解正确?就要限定“故裤”的外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常理和可能的用途推断。把新裤子做成旧裤子一样破有什么用?丈夫喜欢穿破裤子吗?不会吧,一般人都不会喜欢穿破裤子,丈夫应该也不会例外。所以,应该第二个理解正确。有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比如,万一丈夫就是要把新裤子弄破穿有特殊的目的呢?如果这样,也不用急,先问问丈夫再说,如果先剪破就不能再恢复原样了。这样做,最终也可以排除第一种错误的理解,采取正确的行动。

对于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一眼就看出来“故裤”当然是指“样式”,应该怎么办很明确,需要做出这样复杂的思考吗?太麻烦了吧。

也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起来都像个聪明人,可是换个情境,我们未必真的还这么聪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