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7 23:52:52

点击下载

作者:陈罡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第二版)

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第二版)试读:

版权页书名: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全面升级版(第二版)作者:陈罡编著CIP号:第238777号ISBN:978-7-122-33197-7责任编辑:赵玉欣 王新辉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购书咨询:010-64518888售后服务:010-64518899网址:http://www.cip.com.cn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再版前言

有人说,我们对疾病的了解每进一步,疾病就会后退十步。

但这里面,要附加一处解释和一个前提。

一处解释是:“我们”是指谁——是科学家?是医生?还是患者自身?

我的答案是:都是。

医学知识的传递,总是由科学家到医生,再由医生传递给患者。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开疆拓土,当他们攻下一座城池后,迅速地交给医生们,然后转身继续在未知的领域前行;医生们接手城池后,尽职尽责,打理城池里的大小事务,令这座城池成为患者们的庇护所;而患者们,也不仅仅只是这座城池里的过客,他们不应该被动地住在这座城池中,如果他们慢慢熟悉这里边的一草一木,他们便会成为掌控这座城池的真正主人。

科学家的每一步,是抽象的,是大胆的,也是令人遐想的;医生的每一点进步,是踏实的,是细致的,也是予人慰藉的;而患者对疾病的每一点了解,是具体的,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有利于自己的。

说完了这处解释,我们再说一个前提,那便是:正确的理解。

如今的信息时代,有关健康的书籍鱼目混珠,朋友圈里的健康谣言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若没有基本的医学通识,或者不尝试科学的求证,这些错误的信息轰炸,对患者而言,无疑是“二次伤害”。

由于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我见过太多迷信偏方、听信传言的患者,他们的眼中浸满了不解,口中念念有词:“明明我一一照做了,怎么反而变坏了呢?”

这些不解和困惑充斥着我行医的日常,也鞭策我在2010年出版了第一版《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或许是长期科学论文写作养成的习惯,在下笔的过程中,虽不敢说字斟句酌,然书中林林总总,但求有明确而权威的出处,力求把准确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当初之所以想写本书,想法也是很简单,我想:我的声音可能是很薄弱的,但正确的声音哪怕只要多那么一点,错误的观点就会被稀释一点。

一晃八年过去,时代飞跃。医学知识的更新也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更新层出不穷。这本卖了八年的书,尽管销量不减,但书名中的“就够了”三个字已然是名不符实。

于是,我打算给第一版书动一场大手术。陈 罡2018年12月于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开篇 糖尿病要想治好,你必须自己出手糖尿病是一辈子都治不好的病吗

有些患者得知自己患糖尿病的时候,犹如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情绪一下子落到了最低点。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在人们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一辈子都治不好的。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除了“晴天霹雳”的情绪转变以外,患者还会有满脑子的疑问:糖尿病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会得糖尿病?糖尿病有什么危害?糖尿病该怎么治?……这一个个的问号,我们会在本书中为读者朋友们一一解答。

一些读者可能听说过,糖尿病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也就是人们口头常常提到的“富贵病”。所以,又一个问号在读者脑中诞生:为什么同样这么生活的人还健健康康的,唯独我得了糖尿病呢?简单说来,那是因为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性的。关于糖尿病的发生,医学里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遗传因素将子弹上膛,生活习惯扣动扳机。遗传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是难以人为改变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糖尿病确实是一辈子也治不好的病。

容易得糖尿病的体质,或许你无力改变,但要想控制住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却绝对不是空想。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是能让糖尿病的病情持续稳定,一辈子和你和平共处,不就相当于“治好”了吗?

糖尿病的治疗涉及方方面面,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改善高血糖的状态;第二步,维持这种改善的状态。小知识栏 糖尿病是遗传病?子孙后代都会得病?本书开篇就提到了糖尿病和遗传的关系。有些读者看了难免担心:我得了糖尿病,那我的孩子将来也会和我一样吗?在此,有必要作个说明,我们所说的“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就是单纯的遗传病。也就是说,子女从糖尿病亲属那儿遗传到的只是容易得糖尿病的体质,并不是糖尿病本身。换句话说,父母得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子女迟早也会得糖尿病。具有糖尿病倾向的体质,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才会真正地导致糖尿病。因此,如果你是一位糖尿病患者,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发病的诱因扼杀在萌芽阶段,就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糖尿病治疗的目标:血糖值恢复正常并保持正常

大多数的疾病治疗,都是由医生作出诊断,然后吃药、打针。糖尿病却有所不同,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固然重要,但绝无“妙手回春”之力。要想治好糖尿病,还得靠你自己的积极参与。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生活习惯病”,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不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任何神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改变从前的生活方式,医生所能够做到的也只是提出建议。是否接受这些建议,是否付诸行动,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志。同样的生活习惯,有些人认为是贪食、慵懒的,而有些人看来却是在享受生活的“安逸”。如何选择,只有自己能决定。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己不行动起来,再好的治疗也是空谈。主动参与糖尿病的治疗,是真正治疗的开始,也是回归健康的关键。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在遗传基础上,在不良生活习惯的不断刺激下,最终发病的。但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患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细节:张三的发病原因是甲,李四的发病原因是乙,王五的发病原因是丙+丁……

正因为这许许多多的不同,所以糖尿病的具体治疗也没有所谓的“大力神丸”,需要针对患者需要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每个患者需要改善的生活习惯不同,使用的药物有别,需要治疗的并发症各异……治疗体系纷繁复杂,邻居家老王的“灵丹妙药”对你而言可能反而添乱。

尽管如此,糖尿病的治疗确实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异常升高的血糖值恢复正常,并保持下去。得了糖尿病,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治疗立即行动起来

有些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震惊之后,懊恼之余,还始终不肯接受自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的事实。于是,迟迟不开始治疗。

扁鹊有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只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越早开始治疗,就越容易控制病情。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也日益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我们希望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在闻知自己病情的第一时间,就着手计划治疗。不迷信药物

当你费了老半天劲,挂了一个糖尿病的专家门诊。老专家仔细询问了你的病情后,却不给你开药,唯独告诉你改改吃东西的毛病,好好锻炼身体。然后你满脑子懊恼地走出了专家门诊,嘴里嘟囔着:“什么专家呀,就没有给我好好看病!”

这样的场景并非虚构,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其实,老专家已经给你好好看病了,是你自己曲解了医生的用心良苦。

当糖尿病病情较轻时,只要好好调整自己生活的状态,血糖还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这正是糖尿病这种生活习惯病的一个特点。

事实上,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介绍,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恰恰就是糖尿病治疗的支柱。有时候,只要你努力做好这两方面,血糖就会奇迹般地回落至正常,不辜负你这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你不重视饮食和运动,没有掐断糖尿病这种生活习惯病的根源,再好的药物也爱莫能助。这就好比斩草未除根,草儿们自然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医生向你建议饮食和运动疗法时,你要试着去全面了解实施的步骤和具体内容。只有你了解得深刻,才会有足够的行动力去尝试饮食和运动疗法,而不会固执地拘泥于“是病就得用药治,不用药就好得慢”的错误观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你坚定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在发力中也就实现了到达。掌握初步的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你向糖尿病宣战时,如果对这个敌人没有些许的了解,自然不会有打胜仗的底气。医学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你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成为自己的“医生”也绝不可能。但糖尿病的治疗确实也需要患者的配合,从疾病治疗出发也罢,从医生的愿望出发也罢,都希望患者能对糖尿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说起来,这也不难。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你会定期复查和随诊。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接触到各种化验方法,听医生介绍各种治疗方法,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向医生询问,大部分医生会尝试用通俗的方式向你作出解释,这样,你关于糖尿病的知识也会日渐丰富,久而久之,你就成为自己的“专家”了。

让患者对糖尿病有起码的认识,也正是本书的初衷。本书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糖尿病,尽量让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读懂。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你能够解答心中的困惑,树立对糖尿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听医生的话

当你去就诊时,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为你制定具体的治疗策略,并会对你提出善意的忠告。对于医生的建议,切莫当做耳边风。认真履行,你将会获益良多。

医生给你建议的时候,会针对你个人的特点列出一些具体办法。这些建议和办法,可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在综合你当前的化验结果、评估疾病状态后认真考虑的结果,是对你一定时期内病情的总结。在你认真履行了医生建议之后,在以后随诊的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你的病情变化进一步改良治疗方案,使你的治疗保持连贯性。定期随诊不可少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患者要积极参与糖尿病的治疗,但并不是说患者要全权背负治疗的重担,医生的帮助还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病情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自己需要改正的不良习惯有哪些?自己需要开始使用药物吗?自己现在的用药对不对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医生来为你揭示吧!

随着治疗的开展,患者最关心的就是“病治到什么程度了?”,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随诊也是必不可少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的专科医生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同一专科的医生也有经验的差别。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希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内分泌大夫为自己长期诊治,如此固然最好。但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还有限,患者的这个愿望也不易实现。其实,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不少内科医生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病情较轻的患者,社区门诊或普通内科医生都能帮到你,而病情复杂、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我们自然推荐你看专家门诊。第一章 甜蜜杀手,掀起你的盖头来糖尿病的本质——胰岛素不够用了健康人能够控制血糖的波动什么叫血糖值?

血糖就是我们血液中流动的葡萄糖。当我们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时,葡萄糖都是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因此,每时每刻,都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在我们体内流动。我们把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叫做血糖值。

健康人能够控制血糖的波动,空腹时血糖能稳定在3.8~6.1毫摩尔/升之间,进餐后血糖不会超过7.8毫摩尔/升。人体怎么维持血糖正常?

血糖值之所以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要归功于我们体内的几种激素。

当我们饿肚子时,或者刚刚进行了剧烈运动之后,作为能量来源的血糖便会减少,身体要想进一步的活动就要提高血糖值。这时,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就会刺激身体产生葡萄糖,相应地,血糖值就会升高。

饱餐后,随着营养物质的吸收,血糖值也会随之提升,但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会都作为能量被马上消耗掉,多余的部分将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如果还有盈余,就会转化成中性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这个过程,我们称为葡萄糖代谢。活跃在这个代谢中的激素就是胰岛素,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能把富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同时将血糖值调节到正常范围。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使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作用不足是糖尿病的原因

如果我们身体里调节血糖的几种激素能够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地工作,就可以把血糖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胰岛“消极怠工”而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工作能力”不强(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值就会蹭蹭上升。身体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便是得了糖尿病。小知识栏 我们身体内的胰岛素是哪里来的呢?在我们肚子的左上方,胃的正后方,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小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可非同小可,可以说,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腺体,同时具备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其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作为外分泌腺体,胰腺向十二指肠内分泌胰液,其中含有的多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我们吃进肚子的脂肪,离开胰腺的帮助,消化可要大打折扣。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来自于众多调节血糖的“高手”,它们星罗棋布地盘踞在胰岛上。当胰岛细胞感觉到血糖升高时,使血糖下降的“高手”——胰岛素便迅速分泌到血液中。“高手们”居住在胰岛的B细胞中。如果它们的“功力”下降时,血糖值便难以下调。另一群“高手”居住在胰岛的A细胞中,它们是胰高血糖素,具有使血糖升高的本领。

在糖尿病的萌芽阶段,往往只是餐后血糖值升高,而空腹时却是正常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对此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再过一段时间,升高的可就不仅仅是餐后血糖值了,空腹血糖值同样也会步步升高。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设计,各个器官都能够自我调节,对于许多疾病,都有自我治疗和调整的能力。但单凭身体的自身能力,要想治愈糖尿病,往往难以“功德圆满”。也就是说,一旦得了糖尿病,没有经过合适的治疗,高血糖的持续状态是难以改善的。

另外,糖尿病不像其他疾病那样“惹人注意”。哪怕我们得了感冒这样的小病,也会有头痛、肌肉痛、咳嗽、流涕甚至发热等令人不舒服的症状,但糖尿病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是不会有明显不舒服的。也就是说,要想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只能通过客观的检查手段。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自己又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贪食、肥胖、运动不足、工作压力等诱因下,也很可能导致糖尿病。这便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2型糖尿病。据统计,在我国93.7%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

这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昔日的“富贵病”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在内分泌病房中的糖尿病患者,青少年甚至儿童的身影也变得常见。

我们接触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他们大多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但也有些患者并非如此,其发病归咎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比如精神压力大、过度操劳、年龄增长等。部分临床病例证实,一些从不暴饮暴食的人,也不幸患上糖尿病,究其病因,推测是长期的精神紧张造成的,如长期连续加班赶活、职场人际关系复杂等。小测试 这些容易引起糖尿病的不良生活习惯你有吗?下面各项是容易引起糖尿病的不良生活习惯,各位读者,看看你有没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饮食不规律○进食速度太快○常暴饮暴食○经常加餐和夜间进食○偏爱油腻食物,不常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快餐○不注意自己体重的变化○好饮酒,一周饮酒5日○一天饮用饮料超过2瓶○吸烟○精神压力大○办公室工作,不经常走动○常有通宵劳作,休息不充分○不经常运动○没多远的距离,也喜欢乘车而不步行○上下楼总使用电梯1~5条:健康指数★★★☆☆,你该多花些时间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了。6~10条:健康指数★★☆☆☆,你该警惕糖尿病悄悄走近的脚步了。10条以上:健康指数★☆☆☆☆,再不改善生活方式,就后悔莫及了。小知识栏 糖尿病为什么“青睐”中国人?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2.446亿、4000万和6000万。这一个个庞大的数字都和糖尿病的人口有关。2.446亿,是截至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4000万,是中国2008年的糖尿病患者人数。6000万,是根据目前中国糖尿病增长速度,预计2025年时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由此可见,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都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中国在不远的将来,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外,恐怕我们中国人最容易得糖尿病。这个事实,可能要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瑙鲁十人九胖,糖尿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30%,为世界之最;美洲印第安人和华人糖尿病发病率是白人的2倍以上;此外,非洲毛里求斯华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瑙鲁人、印第安人和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为主。2013年的全国性研究揭示:我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9%,而在成人中处于糖尿病前期者的比例高达35.7%。这个比率在年龄较大的人群、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者中更为显著。中国传统的饮食以五谷为基础,五谷的主要成分也是糖和淀粉,但过去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并不高,三四十年前,中国人几乎和肥胖、糖尿病“绝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导致糖尿病的真正杀手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果饮食以天然碳水化合物或粗粮、全麦为主,糖尿病并不会大规模爆发。值得反思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粮食越吃越细,并出现越来越多的快餐等垃圾食品,致使我国糖尿病患者呈爆发式发展。另外,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较欧美人差,大约仅相当于欧美人的1/2。所以,虽然欧美人中体重超标者远多于中国人,但患糖尿病的比例却不那么大。对欧美人而言,比起糖尿病,肥胖之人更容易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其他几种常见病因

我们已经了解到,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足导致的。但又是什么让好好的胰岛素变成这样的呢?自身免疫

我们可以把免疫形象地理解为身体内的巡逻警察,帮助我们逮捕并清除入侵的“坏蛋”,通过免疫,人体能把外来侵略者、异物和衰老组织排出体外。但有时候,免疫系统也会犯错误,将身体正常组织当做“坏蛋”并发动攻击,这就是所谓的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的“战场”若发生在胰腺,导致胰岛B细胞受到伤害,便会发生糖尿病。我们把这一类型的糖尿病称为1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通过检查发现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自身抗体,便可以诊断为1型糖尿病。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是一种与多基因有关的疾病,如果父亲患有1型糖尿病,其儿女约有5%的机会患上1型糖尿病。此外,环境因素和病毒感染也可能是诱因,但也有不少病例无法探寻到胰岛细胞破坏的原因。

1型糖尿病可在儿童时期发病,它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并不密切。在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并不太高,仅有5.6%的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妊娠

有些女性,在怀孕前血糖好端端的,妊娠期间突然出现血糖升高,而分娩后又可能恢复正常。这一类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该马上开始治疗,不然的话,高血糖状态对母亲和胎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具有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的潜质。因此,即便分娩后血糖值恢复正常,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也应该定期进行血糖值测定,以及时觉察到血糖的变化。其他病因

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也会引起糖尿病,比如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导致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异常伴发的糖尿病,因胰腺肿瘤行胰腺摘除术后引起的糖尿病。我们把这一类糖尿病称为继发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继发原因的糖尿病较为少见,在我国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0.7%左右。能感觉到的时候,病情已经很重了

1型糖尿病的进展通常较为迅速,一得病患者很可能就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和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的进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疾病初期,除了血糖值增高以外,患者觉得自己就是个“正常人”。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才会逐渐察觉到口渴、好饮水、喜甜食等症状。

当然,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会有疑问:“不对呀,医生告诉我患有糖尿病的时候,我已经出现这些症状了啊。”其实,这只是因为你在被诊断出糖尿病的时候,糖尿病本身已经悄然伴随你好长一段时间了,此时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进展了。

糖尿病病情进展后,你身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一部分是高血糖引起的,一部分是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关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具体讲述。高血糖引起的不舒服

血糖升高的时候,身体不容易把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来利用,身体则得不到充分的能量供应,便容易发生疲劳,出现消瘦、食欲增加等现象。糖分从肾脏排泄时需要大量的水来溶解,便会出现多尿现象。水分的大量流失又会引起烦渴不适,因此患者喜欢大量饮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正因为糖尿病这种消瘦、烦渴的现象,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消渴病”。并发症带来的不舒服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谈到,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并且有各自不同的临床表现。

部分读者可能听过一些糖尿病引起的耸人听闻的并发症,比如:张大爷因糖尿病失明了,李大妈得了糖尿病足最后截肢了,赵大叔因糖尿病引起肾衰需要透析治疗。的确,这些悲惨的故事都是放任糖尿病发展的真实结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前,会有种种相关的不适,这些症状是并发症的前兆,也是友善的警示灯,提醒患者应该更加爱惜自己了。

下面,我们归纳了一些典型的由高血糖和并发症引发的种种不适,读者朋友不妨作个自我检查吧!小测试 这些不适症状你有吗?高血糖引起的不适○异常口渴○尿量或频次异常增加○食欲异常增加○经常感到十分疲惫和倦怠○喜欢大量饮水,尤其是冷水○突然喜欢吃甜食○吃得多了,体重反而变轻了并发症引起的不适○视物出现重影○视力下降○头晕,站立时出现黑蒙○容易得牙周病○身上皮肤容易出疹、发炎○皮肤发痒○步行中容易出现脚痛,难以继续步行,休息后可以好转○手脚肢端麻木○手足冰冷○小腿经常抽筋○脚面浮肿○脚受伤后容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容易便秘或腹泻○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判断有没有患糖尿病我该做什么检查呢尿糖筛查意义并不大

糖尿病,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尿中有糖分。事实上也是如此,糖尿病最开始被发现的时候,就是源于患者尿中的甜味。

肾脏功能正常的话,血糖值超过8.9~10.0毫摩尔/升的时候,便可以在尿中检测到葡萄糖。由于正常的血糖值不超过7.8毫摩尔/升,所以在健康人的尿中是不会发现葡萄糖的。根据尿糖的检查结果,我们可以间接推测受检者的血糖值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检查时,将尿糖试纸浸于受检者进餐后2小时(这时的血糖水平最高)的尿液中,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以检测受试者尿液中是否存在糖分。

但是,如果肾脏存在病变,或者先天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受检者在血糖值正常时也会出现尿糖测试阳性,我们称之为“肾性糖尿”。此外,进食方式、劳累、高龄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尿糖的出现。这些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判定受检者是糖尿病患者。因此,光靠尿糖检查来诊断糖尿病是不够确切的。

所以,我们提糖尿病,可不能把视线仅仅放在尿糖上。血糖测定是确诊必备项目

我们知道,血糖值是不断变化的,进餐、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血糖值。因此,在什么时间段进行血糖值测定是有讲究的,临床上可分为三种方法:随机血糖测试、空腹血糖测试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随机血糖测试

从字面上理解,“随机”二字说明这项检查不受时段的影响,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相比其他两项检查,这是最为方便的血糖测定方法。通过这项检查,如果受检者的血糖值大于11.1毫摩尔/升,便可拟诊为糖尿病。择日再随机测两次血糖值,若血糖值仍居高不下,就可以考虑诊断为糖尿病。

如之前所说,糖尿病早期的时候,空腹血糖可能不升高,仅仅是餐后血糖升高。如果随机血糖测试的时间与餐后时间离得比较远,有可能会被遗漏。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其他血糖测试方式。空腹血糖测试

这项检查一般在进食晚餐8~10小时后进行,因为此时血糖受食物的影响最小。如果受检者的空腹血糖值大于7毫摩尔/升,可拟诊为糖尿病。再配合随机血糖测试,若随机血糖值大于11.1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这项检查要求受检者在测得空腹血糖后,饮用75克葡萄糖粉,然后再测定其血糖值的变化。一般我们检查服用葡萄糖粉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根据空腹和服用葡萄糖粉后2小时的血糖值,可以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当静脉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OGTT 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当静脉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OGTT 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说明人体处理进食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可以确诊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并且OGTT 2小时血糖介于7.8~11.1毫摩尔/升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也就是所谓的糖耐量减低;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毫摩尔/升之间,且OGTT 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意味着空腹血糖受损。

OGTT试验中,餐后1小时的血糖值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如果此时的血糖值大于10毫摩尔/升,即使最后根据空腹血糖和服用葡萄糖粉后2小时血糖值这两个标准判断为正常血糖,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这种餐后血糖迅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的状况,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这些人具有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潜质”,需要分外留意自己的血糖值变化。

OGTT试验是较为精确的诊断方法,通过它还可以得到随机血糖测试和空腹血糖测试无法知晓的信息。

此外,进行OGTT试验时,若同时测定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还有助于了解受检者进食和胰岛素分泌的关系,以及胰岛B细胞的贮备功能。小知识栏 医生说我糖耐量受损,怎么办呢?当第一次听说自己“糖耐量受损”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还好,我还不是糖尿病!”有的人则愁眉苦脸地说:“糟糕,我是不是很快就要得糖尿病了呢?”的确,这种“临界”的诊断总是让人困惑。而事实上,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要经历这么一个“临界”的状态,这意味着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的警示牌。当然,一部分患者会长期持续这种“临界”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甚至还能恢复成正常血糖。但由于大多数人没有下决心去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最终是从临界状态变成了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很多“临界”状态的患者,同时也并存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若这些因素长期存在,还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临界”状态的患者不应无视“糖耐量受损”,这张“临界”状态的警示牌正在提醒你:要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快点儿着手调整饮食结构,进行适量运动。糖尿病确诊后还有哪些检查必须做

疾病的诊断是为了更好的治疗。通过血糖的检查诊断糖尿病,仅仅是迈向治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来探寻糖尿病的可能原因、分型和严重程度。用于了解血糖平均状态的检查

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的数值不断变化,我们之前提到的各种血糖测试,只能了解某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提供的信息量不足以呈现一定时期内的血糖全貌。单纯根据这一个个“时刻点”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难免片面,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检查了解一定时期内血糖的整体情况。

医生常常建议进行以下三种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它们都能展现过去一定时间段的血糖平均水平(表1-1)。也正因为这个特性,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它们来评估血糖控制的总体趋势。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就是血红蛋白和血糖相结合的产物。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很缓慢,但一旦结合之后就不离不弃,在红细胞死亡之前一直捆绑在一起。

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平均60天,由此推算,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能反映测定点之前1~2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这对于了解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重要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指标。糖化血清白蛋白(GA)

血清白蛋白是血清中蛋白成分的一种。类似于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在高血糖状态下可以与血糖结合,就形成了糖化血清白蛋白。高血糖持续状态越久,糖化血清白蛋白的量就越多。

血清中白蛋白的半衰期约21天,所以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数值可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1,5-脱水葡萄糖醇(1,5-AG)

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重要的长期血糖控制评估指标,但其评估存在“延迟效应”,不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用来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清白蛋白,可能受到血清白蛋白更新速度的影响,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白蛋白更新速度发生变化,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数值也就不那么可靠了。如果要评价更短时间内血糖的控制情况,就需要更为“短平快”的检测物质了。

1,5-脱水葡萄糖醇便是这么一种物质。它主要来源于食物,存在于人体的血液、脑脊液中,健康状态下,体内各组织间1,5-脱水葡萄糖醇的浓度相对稳定。通过这项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过去1~2周内的血糖平均状况。

表1-1是上述3项检查的参考值及其意义。表1-1 了解血糖平均水平的检查手段用于诊断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检查

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三种: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和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一旦在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发现它们,便可以确诊为1型糖尿病。这几种抗体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后的滴度最高,然后会逐渐下降。

1型糖尿病患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通常较急、症状较明显,甚至发生一种可能致命的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对于年轻起病,并且病情变化迅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免疫学检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检查和测定方法十分简便,广泛应用于临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是一种1型糖尿病发病初期的免疫标志,也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疗效监测指标。

在1型糖尿病病程后期,由于胰岛组织在谷氨酸脱酸酶抗体的攻击下,领土慢慢地消失殆尽,抗体的滴度也会慢慢下降。但如果此时抗体的滴度还持续升高的话,需要警惕患者可能合并其他部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抗胰岛细胞抗体(ICA)

抗胰岛细胞抗体是一种器官特异型抗体,它专门对抗胰岛细胞成分。它的出现,意味着胰岛B细胞损伤的开始。

正常人体内没有这种抗体。在部分研究中,抗胰岛细胞抗体能早于1型糖尿病发病前8年被检测出来,可作为早期预测指标。在新发1型糖尿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甚至高达70%,发病5~10年者其阳性率降低为15%左右,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和抗原物质的减少有关。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顾名思义,这种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并破坏胰岛素的作用。一些长期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诱导体内产生抗胰岛素自身抗体。而另一种情况下,即患者从未使用过胰岛素,在糖尿病发病之初就发现存在此种抗体,这意味着这类患者得糖尿病的罪魁可能是这种抗体。

这种抗体在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0%~50%,经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其阳性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抗胰岛素自身抗体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抗体,它在部分甲状腺疾病中也可出现,甚至在一小部分正常人群中也为阳性。用于评估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检查

我们在表1-2中可以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多种多样的。发生了并发症,就意味着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要兼顾并发症的处理。这些并发症处于早期的话还好处理,一旦进展了就很难治疗。因此,糖尿病一经诊断,还需要注意排查有无并发症,并在将来的生活中定期检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每次复查都要细致地完成林林总总的各方面检查。在这方面,您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由专业人士为您量身定做检查计划(表1-2)。表1-2 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检查项目糖尿病不好好治疗会怎么样

众所周知,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如果高血糖状态持续存在,就相当于将血管浸泡在高浓度的糖水中,久而久之,血管的损害在劫难逃。一开始,受到侵蚀的只是较为脆弱的小血管,到了后期,较大的血管也会招架不住。这些大大小小的血管构成了人体的脉管系统,负责人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发挥着重要作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血管一旦受到伤害,与它们相连的脏器也会跟着遭殃。

总结起来就是:持续高血糖状态是各种并发症的根源。糖尿病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

糖尿病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大家一定不陌生,它们分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视网膜是眼睛里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有许多小血管与它相连。通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从这些小血管的轻微变化开始的。时间长了,血管壁受损,液体开始从血管渗出到周围的视网膜组织,形成所谓的“眼底出血”。此时若不采取治疗手段,瘢痕组织可能就会悄悄地在视网膜周围形成,最终使视网膜从眼睛后方分离(视网膜剥脱),甚至可能发生永久性失明。

肾脏实质上就是微小血管的集合体。同样道理,当这些微小血管受损后,会影响肾脏工作,最终甚至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糖尿病对神经造成影响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神经损害是在血管损害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代谢异常和营养障碍导致的。

这三大并发症,大多是随糖尿病的进展发生的。通常而言,高血糖状态持续5年可能造成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10年以上可能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

这些并发症,一开始发生病变时不会带来明显不适。在轻症时只需要控制血糖就能防止疾病进展。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及时针对并发症进行妥善的治疗,尚能控制病情。若此时还讳疾忌医,后果将不堪设想。小知识栏 给你的脚多一点关爱注意上图中的脚,我们在旁边标示有“坏疽”的字样。这是伤口化脓,形成溃疡,组织坏死的状态。健康人的脚受伤时,肢体上的末梢神经能够感知疼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正是由于存在不舒服的感受,你会对受伤的脚格外呵护,采取适当的治疗。而糖尿病神经病变严重时,由于末梢神经对痛觉的感知迟钝,这点“小伤”压根不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伤口缺乏必要的呵护,恢复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另外,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弱,皮肤破损之后容易引起细菌繁殖,使伤口雪上加霜。别看只是一点点的小伤口,最终可能会发展为坏疽。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从小事做起,关爱自己的足部,比如常洗脚、指甲不要剪得太深、运动时穿合脚的鞋等。三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的重要原因

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内层的透明薄膜,上面分布着视神经。它就像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这里的血管受到伤害,就会发生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很高,北京协和医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报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就高达63.5%。糖尿病眼部的损害和糖尿病起病时间相关,得病时间越久,眼底病变的比例越高。有统计资料揭示,糖尿病病史在10年内的,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大约在1/4,病史10~20年之间的,大约一半以上患有视网膜病变,如果患病20年以上的,这个比例高达70%。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糟糕的结果是失明。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20~65岁劳动群体的主要致盲原因,全球每年有300万~400万人因此失明,其致盲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25倍。

糖尿病患者可能在眼部发生的并发症还有导致晶状体模糊的白内障,以及使眼压升高、有致盲风险的青光眼,它们同样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这样进展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非增殖期

这是视网膜病变发展的第一阶段。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视网膜血管在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里边流淌的血液会不通畅,容易在管壁上形成小小的瘤样突起(毛细血管瘤)。这些毛细血管瘤破损后,就会产生点状或小片状的出血。这些从毛细血管渗出的血被吸收后,血管壁上仍会遗留小小的白斑。不过以上这些病理变化都很轻微,不足以对视力产生影响。

在这个阶段,若能及时重视血糖的控制,并付诸行动,有希望阻止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恶化。

增殖前期

如果非增殖期的糖尿病患者再不注意血糖的控制,病变会进入增殖前期。在这个阶段,血管瘤出血的面积和残留白斑的面积都要比非增殖期大,常可以在眼底检查时发现棉絮状出血和白斑形成,对视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这个阶段的治疗就不能光靠血糖的控制了。眼科医生通常会采用一种称为激光凝固法的治疗方式,使用激光束来修复渗漏的视网膜血管。

增殖期

增殖前期的病变进一步恶化,便进入了增殖期。在这个阶段,视网膜毛细血管中的血流进一步受阻,影响视网膜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提供。视网膜细胞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会促使机体在视网膜和玻璃体之间,以及玻璃体中产生众多的新生小血管。这些新生血管不同于那些“原配”血管,通常又细又脆,血管壁极易受损。一旦发生破裂,就会引起大量出血(玻璃体出血),甚至可能诱发视网膜剥脱。增殖期的病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甚至失明。定期检查是关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时,没有任何主观不适。因此,为了及时发现该病,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已经患有该并发症的患者,为了预防疾病进展,也应该进行定期检查。

通常,即使没有视网膜损害,糖尿病患者每年也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对于非增殖期的患者,应该3~4个月随诊一次,增殖前期的患者应该把复查时间进一步缩短到1~2个月。三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同时损害左右两侧肾脏

肾脏是人体内清洁血液的“排污工厂”。当血液流过肾脏时,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将形成尿排出体外。肾脏1分钟可以过滤大约1升的血液。肾脏之所以如此强大,全凭“工厂”里无数勤劳的“工人”——肾小球。肾小球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毛细血管组成的球状组织。

糖尿病对血管的损害可谓是“无微不至”,由血管组成的肾小球自然也逃脱不了它的“魔爪”。在高血糖的长期“腐蚀”下,肾小球的“容貌”会悄然发生改变,它之前拥有的强大功能也会慢慢耗竭,它控制不住蛋白的漏出,又不能把血液中的毒素排干净,导致“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将会发展成为尿毒症。这就是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历程。

人体内有两个肾脏,左右各一。当肾脏受损伤或罹患肿瘤时,往往只发生于一侧肾脏。而高血糖对两个肾脏的影响是均等的。因此,发生糖尿病肾病时,左右两侧的肾脏会同时遭殃。

在美国,糖尿病是导致肾脏损害最常见的疾病,糖尿病肾病是尿毒症的首要原因,其比例高达38%。在日本,糖尿病肾病是透析的重要原因,约占透析患者的30%。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正在成为肾脏病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可以预见糖尿病肾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是这样进展的

血糖控制不理想时,血管内灌满了“糖水”,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同时伴发高血压,高血压本身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肾功能也会越来越差,而肾功能的下降又会反过来助长高血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我们归纳在表1-3中。表1-3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处于第1~3期的患者,通常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尿液检查往往也只是发现少量的白蛋白,肾脏功能也基本上没有损害,不会因为肾脏的问题影响平日的工作。当进入第4期(显性糖尿病肾病期),每天都有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持续漏出,血中的白蛋白下降,时间久了,肾脏功能会受到损害,患者会营养缺乏,出现浮肿,感到体力大不如前。第5期的患者往往会伴随严重的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肿,甚至出现尿毒症,需要透析维持生命。

糖尿病肾病发生后,3期以前的患者,经过妥善治疗尚有希望逆转病情,而第4期、第5期的患者已经为时已晚。因此,一旦尿检中出现微量白蛋白,一定要接受必要的治疗。

当然,进入显性糖尿病肾病期的患者也不要因此灰心叹气,认为自己病入膏肓,一切为时已晚。要知道,从进入这一期到病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进一步发展到终末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糖尿病尚不至于使肾功能一下子坏到极点,如果能重视糖尿病和肾脏病的病情,注重血糖的控制,定期到内分泌科和肾内科随诊,虽然很难逆转肾脏衰竭的结局,但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三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神经病变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持续,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不仅损害那些给神经细胞输送营养的血管,过剩的葡萄糖还会转化为山梨糖醇储存在神经细胞中,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从而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这就是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假说之一。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众多并发症中最容易被患者感知的,也是在疾病发展中较早出现的。详细说来,它可以进一步分为末梢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运动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病变

四肢的末端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神经末梢,它们接受来自大脑司令部的命令,能感知温度、疼痛和触觉等感觉。

一开始,末梢神经受损害后,上述感觉可能会变得过于敏感或迟钝。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肢端还可能出现酸、胀、麻木,甚至针刺样疼痛的感觉,还有患者在睡梦中会出现小腿抽筋。末梢神经损害逐渐严重之后,神经的感觉会逐渐变得迟钝,不少患者会觉得自己脚上裹着双袜子一样,这个在医学上叫做“袜套征”。

患有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对痛觉的迟钝,要特别留意小伤口的发生,一旦发现皮肤的小伤口,需要细致护理,观察伤口的变化,警惕由小伤口发展到坏疽。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分布于消化器官、心脏、泌尿器官等,能自行调节这些脏器的活动。它们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所以被称为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它们支配的脏器活动就会受影响,使受累脏器功能低下。

比如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心律失常、排尿困难、勃起障碍等都是自主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

自主神经病变与末梢神经病变相比,起病时相对隐匿,不易被察觉。小知识栏 得了糖尿病就会发生勃起障碍?勃起障碍是自主神经病变带来的一种难言之隐。由于自主神经受损,大脑中的性欲难以发送到性器官,引起勃起困难。当然,引起勃起障碍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心理因素等。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或者听说过这样的误传,认为得了糖尿病,迟早会发生勃起障碍。这更增加了男性患者的心理负担。事实上,尽管糖尿病导致自主神经病变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勃起困难的发病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而且,就算发生了,经过积极控制血糖,有些患者又可以“雄风再起”。如果自主神经病变严重的话,可以采用万艾可等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运动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以影响全身各处的神经,运动神经也可能受累。运动神经接受大脑命令,控制相连肌肉的活动。它们充当的角色是大脑的传话员、肌肉的直接指挥官。相比末梢神经和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受糖尿病的影响相对较少。

运动神经受损的后果不仅仅是不能灵活控制肌肉活动,久而久之,所支配的肌肉力量会下降,肌肉会萎缩。如果面神经或眼神经受到伤害,还会影响面貌,造成嘴角歪斜和眼睑下垂等畸形。主要的神经损害和症状

出汗异常:不热的时候,局部皮肤不停冒汗,而热的时候反而不容易出汗。

体位性低血压:从坐位突然站立时,大脑司令部不能很好地调节血压,导致黑蒙、发晕。

胃肠道不适:消化能力下降,反酸、嗳气和食欲不振。

排尿不适:有些患者膀胱中储满了尿液却不能感知尿意,有些患者却排完了尿又觉得有尿意。

勃起障碍:详见上面的小知识栏。

手足麻木和疼痛:患者常有四肢肢端麻木感,并常有指尖冰冷的感觉,有些患者会感到疼痛。

小腿抽筋:部分患者反复发生小腿抽筋,并且常在睡眠中发生,在运动中反倒不常发生。小知识栏 得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并非人人都会有不舒服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引起多种症状,患者可以感知种种不适。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并不会感觉出自己身体的变化。因此,到医院检查时,医生除了听患者讲自己的故事以外,还会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医生拿着一个小锤子敲打患者的膝盖,引发小腿向前踢的动作。这便是“膝跳反射”。若是用小锤子敲打患者的足跟,便可以看到“跟腱反射”。这两种检查都是用来初步判断有无末梢神经损害的重要检查。此外,判断有无神经损害,还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触觉、温觉、痛觉、震动觉等形形色色的检查。为了检查自主神经,还有更为专业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膀胱功能等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为您量体裁衣。

面神经麻痹: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发生麻痹,患者不能很好地品尝美味。有些患者可出现口角歪斜等现象。

眼神经麻痹:眼神经支配眼部的运动,患病后会出现复视、眼睑下垂等现象。催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代谢综合征”内脏脂肪的堆积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者,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的人需要注意动脉粥样硬化。脂肪细胞可以分泌一种物质,叫“脂联素”,可用来活化胰岛素,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血管壁,使其光洁平整。如果内脏脂肪堆积的话,血液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量就会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的量减少。最终的结果是,在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联手进攻下,诱发了动脉粥样硬化。

另一方面,储存于内脏的过剩脂肪会分泌一种叫血管紧张素原的物质,引起血管收缩,进一步诱发高血压的发生。高血压又会反过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可不要小瞧动脉粥样硬化的“实力”,它是许多疾病的幕后黑手,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即使症状轻,也不能掉以轻心

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它们“狼狈为奸”,更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我们把这几种状态共存的情况称为“代谢综合征”。

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以上4种发病因素中的任意两者联合,引起冠心病的危险性是健康人的6倍。若合并3~4种发病因素,危险性可高达健康人的36倍。从这个惊人的数据可以看出,代谢综合征的危害性绝对不容小觑。

有些人觉得肥胖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于是置之不理,同时还觉得自己的糖尿病尚处于早期,于是等闲视之。殊不知,自己的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在“暗度陈仓”了。劝君莫等闲,小病熬成大病,空悲切。

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是在贪食、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避免可怕的代谢综合征,请您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腹围可以反映内脏脂肪状态

肥肉长在哪里可是大有差别的。根据其部位不同,肥胖分为“皮下脂肪型”和“内脏脂肪型”两种。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是内脏脂肪型肥胖。通过测量腹围可以初步估算内脏脂肪的蓄积程度,测量时注意选择平脐的水平测量。小知识栏 皮下脂肪型肥胖和内脏脂肪型肥胖虽然同为“脂肪”,但因为所附着的地方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皮肤内侧真皮下方囤积的“皮下脂肪型”;另一类是囤积在胃、肝脏、肠等内脏周围的“内脏脂肪型”。单纯的皮下脂肪多了,并不一定会引起什么大病。而内脏脂肪型肥胖和不良生活习惯(贪食、运动不足)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帮凶。要区分皮下脂肪型和内脏脂肪型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即用手捏捏肚子上的皮肤,如果可以轻易感觉到厚度,就是皮下脂肪型肥胖。如果感觉不出什么厚度,但是小肚子比较突出,那就很可能是内脏脂肪型肥胖。如果您是内脏脂肪型肥胖,那可要注意了,为了远离代谢综合征,请开始下手杜绝不良生活习惯。

通过这样的测量,腹围在85厘米以上的男性和腹围在80厘米以上的女性需要引起注意了!您需要进一步检查空腹血糖值、血脂和血压,判断自己是否已踏入代谢综合征的雷池。

我们也注意到,一部分患者看起来并不胖,但实际上内脏却有很多的脂肪堆积。这时,就需要更专业、准确的方法来测定。糖尿病治疗饮食、运动是基础“降低”血糖不全对,“控制”血糖是正道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本书从开篇到现在,就已多次提到“控制血糖”这四个字,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控制血糖呢?

注意两个词的差别:“控制”和“降低”,其中可有大文章。

一开始,你可能会这样认为,糖尿病不就是血糖值升高的疾病吗?那么,把血糖给降下来不就可以了吗?这个观点,说对,也不对。

的确,对于升高的血糖值,我们是要想办法把它降下来的。但过犹不及,一味地追求低血糖值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的治疗目的应是设法把血糖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因为血糖是重要的能量来源,我们的身体得靠它才能工作,如果血糖降得过低的话,反而对身体不利。

另外,血糖值是时时变化的。即使通过治疗,使得反映平均血糖值的糖化血红蛋白恢复到标准范围,也未必能保证每时每刻的血糖值都是正常的。

由此可见,所谓“降低血糖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十分片面的。我们讲究的是将血糖值调整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的好坏,是健康路上的转折点

有些患者之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反正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时半会不会致命,没听过谁仅仅是因为高血糖就死亡的,血糖高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吧?”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了解:单纯的血糖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期的那些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带来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疾病会明显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这些后期发生的并发症大多数是可预防的。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从今天起,就开始认真控制血糖吧!在今后的日子里,也请您一定坚持下去,不要松懈对血糖的控制。因为一旦你放松警惕,并发症的种子可能又会重新发芽,你之前所做的努力也会付之东流。

其实,控制血糖也不是什么难事,万事开头难,血糖的控制也是如此,坚持下来,慢慢地也就养成一种习惯了。管住嘴:吃到刚刚好

饮食疗法,就是纠正过度饮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进食的热量。正常的饮食热量,对于健康人生的筑造是十分必要的。

饮食疗法还强调在把握进食量的同时实现均衡的营养。吃得多,什么都吃,固然能保证营养不缺乏。但饮食疗法所追求的是合适的热量和均衡的营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吃到刚刚好”。我们不主张为了减少热量的摄入而大量削减某一类食物,这样很可能造成营养不均衡。

为了避免餐后迅速出现高血糖状态,切勿狼吞虎咽,吃饭时应细嚼慢咽。

在本书第二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组成。迈开腿:消耗过剩的能量

糖尿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减少能量的来源,促进过剩能量的消耗。前者是饮食疗法,后者则是运动疗法,通俗点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运动疗法有两方面作用:第一,消耗多余的能量;第二,促进良性循环,促进形成善于利用能量的体质。

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和野生动物是一样的,为了生存需要吃足够的食物,然后通过活动消耗食物中的能量,保持着良好的能量“出”“入”平衡。而现在的人们每天大多数时间处于“静止状态”,没能处理好能量的“出”“入”关系。我们之所以提倡运动疗法,就是希望糖尿病患者回归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能量平衡。

在本书第三章中,我们将详细告诉患者适合什么样的运动,并让您了解到运动时必要的保护措施。学会配对血糖,掌控糖尿病什么是配对血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后闷闷不乐,似乎一旦得了糖尿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一切被限制,从此就得和自己喜欢的各种食物说再见了。

说的有道理,但也不全对。毕竟,凡事没有绝对,掌握一个小技巧,或许你又可以重新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

这个小技巧就是配对血糖监测(Paired Testing)。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