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读懂黄帝内经(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8 05:26:38

点击下载

作者:郝雪 编撰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分钟读懂黄帝内经(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

三分钟读懂黄帝内经(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试读:

彭祖——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物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坚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译文】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但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失于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黄帝说:人年纪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旺盛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出,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六十四岁时,牙齿头发脱落,肾主水,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外泻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堕无力,天癸已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古语智慧】

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大致的生存寿命,蜉蝣之短、灵龟之长,物种使然。昔曹孟德就有诗云,“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腾蛇承雾,终为土灰。”而在历史上,彭祖因性情怡静,对世事抱达观态度,注重保神养生,而寿高八百;称得上“帝王中的寿星”的乾隆皇帝,得益于他的42字养生经活了83岁;清代杰出的农学家杨深,靠他的养生之道30字真诀一直活到99岁。这些例子就充分的告诉我们正确的养生之道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金,长寿是福”。养生,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便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的养生谚语。而且我国民间认为人的生活规律必须顺应四季的变化,例如在冬季,应多食热粥,来增加体内所需的热量,于是便有了冬至时候吃赤豆粥及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由于生活方式不当而导致了疾病发病率迅速的上升。在当下,要想彻底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科学和自然的方法來养生,从而达到身体和精神上真正意义的健康。

养生是人们保护生命、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是自我管理的艺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保护自己的身体,享受生活,创造生活。【智慧故事】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到殷商末纣王时,已七百六十七岁。我们常用的寿辞就是“福如王母三千岁,寿比彭祖八百春”。据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中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物大概就是彭祖了。

传说彭祖善于烹调,是我国第一位名厨,他把自己创制的雉羹献给尧帝,治好了尧帝的重病,受到尧帝封赏。彭祖的生活一直都很恬静、平淡,安于垦荒,对做官之类的功名利禄看得很轻,不贪图个人享乐,一心只专注探求长寿养生之道。他潜心研究师傅撰写的《九都》等养生的经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他的饮食养生、气功养生、性保健养生,对于后人的养生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

彭祖受封期间,爱民如子,深受爱戴,大彭氏国呈现一派祥和兴旺的景象。商武丁43年,大彭灭国。但天助彭族,彭祖率领彭族迁徙我国西部、南部,后至海外,不但历经磨难生存下来,而且世代发展壮大,名人辈出。彭祖去世后,人们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曾经修建彭祖仙室,境内彭祖遗迹尚存,人们前去祷告,无不灵验。

史料上的记载,彭祖寿高八百,德高望重,人们争相仰望他的风采。商纣王听说彭祖是个不同凡响的人,一心想得到彭祖长寿的秘诀,让自己长生不老,于是多次亲自登门向彭祖讨教,彭祖因反对商王无道,每次都支吾不说。商王不甘心,用迂回手段,收买了一位精于修身养性的采女前去讨教。采女看上去虽二八妙龄,其实已经二百五十岁了。采女受商王之命,去拜见彭祖请教延年益寿的方法。

彭祖在得知采女来意后,出于礼貌的说:“要想升天,进入仙界,驱遣鬼神,凌空飞行,就得服用金丹,像太一元君那样白日升天。对于这一点,我的见闻短浅,恐怕不能够教你。大宛山有个青精先生,听说已有千岁,面相还跟儿童一样,每天步行五百里以上;既能整年不吃东西,又能一天大吃九顿。他精于养生之道,真值得问问他。”

采女问:“青精先生也是得道的仙人吗?”

彭祖说:“他是得道者,但不是仙人。仙人虽然能长生不老,但已经完全失去了人的真性。得道者则不然,他的体魄强健,容貌光润,老而不衰,长在人间。寒热风湿不能伤害,鬼神精怪不敢侵犯,疾病灾害不能近身,嗔喜毁誉不能为累。其实,人只要保养得当,都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稍微懂得点养生之道,就能活到二百四十岁;懂得多的,可以活到四百八十岁;如果精通于养生之道,就能长寿不死了。保养寿命之道,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不要伤害性命而已。”

接着彭祖又说:“冬天保暖,夏天避暑,一年四季随时调节,就能保持身体舒适;美色娇躯,淡淡地品尝娱乐,不要纵欲过度,就能使精神通畅;车马服饰能维持尊严,就应知足,不要贪得无厌,就能使志向专一;八音奏鸣,五色相宜,听觉、视觉和悦欢乐,就能使心气平和,这些都是养生之道。凡事都有限度,超过限度,就不能养生,只会招来祸患,这是应该忌讳的。用脑过度伤人,忧虑悲哀伤人,极度高兴伤人,愤怒郁结伤人,汲汲追求伤人,阴阳失调伤人。要避开各种伤身之事,顺应天地阴阳之道,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我师傅写了《九都》诸经,共一万三千多字,都是养生保寿的要诀,专给入门的人揣摩的,我今天全部传给你。”采女听得很认真,不断点头称是。

最后,彭祖对采女说:“要升天成仙,当服金丹,长寿养生学问很深,不是君王能够做得到的;其次应爱养精神,服用草药,必须懂得男女交接之道,调和阴阳。还要学会服气,吐纳导引之术。”

采女掌握彭祖的养生长寿要领后,回到天宫,向商王传达了彭祖的话和《九都经》,商王按照此法亲自尝试后,果然很灵验。学会彭祖的养生之术后,商王便独自练习。为防止世人也掌握此种长寿养生的秘诀,纣王向百姓颁布命令,禁止在国内传播彭祖的养生之道,违者格杀勿论。他一心想杀害彭祖,使世人再也不能学会此道。

彭祖事先得知商王的恶毒之心,便带领家人及随从悄然离开了京城,谁也不知他逃到哪里去了,彭祖后裔也西迁南移,四处逃难。商王闻讯,发动兵营乘兴追击彭祖,却了无踪影。商纣王虽然并不能经常坚持彭祖传授的长寿养生之道,却也在世上活了三百岁,身强体壮,就像五十岁的样子。

再后来听说有个叫黄山君的人,精修了彭祖的养生之道后,几百岁了仍旧面色红润,童颜鹤发,他把彭祖的养生之道及其言论加以整理和阐发,编成了一本《彭祖经》。

伏羲与八卦——蕴含天地阴阳之变化

【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驰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坐痤。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查皮,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痿,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译文】

人身的阳气,如同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因于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因于暑,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像炭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因于湿,头部像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因于风,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使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昏乱之势就像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

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升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它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弛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遇到湿邪阻遏就容易发生小的疮疖和痱子。经常以肥甘厚味为食,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就像以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在劳动汗出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肉腠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风寒内侵,俞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而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则,那么,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袭,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养生气的结果。

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医,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对于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者,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疏的医生所误,生命就会败亡。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古语智慧】

八卦是我国古代用来象征各种自然和人事现象的一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起源于我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相互结合的观念。但是到现在人们一提起太极八卦,依然会感觉到它的神秘性,很少有人能讲出深含在其中的奥秘。

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据记载,伏羲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智者之一,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超人的智能。在领导部族辛勤劳作的闲暇之时,他经常在卦台山,苦思宇宙的奥秘,探究日月星辰的变化,山川风物改变的法则,来寻求改善部族饥寒交迫的方法。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番奇妙的景象,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龙马振翼飞出,沿渭河而下,落在了河心分心石上,而分心石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此景使他顿时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阴阳。于是他将观察到的用一种符号描述了下来,形成了八卦。

太极八卦图在古代和现代都为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正是从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得到了灵感,创造出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制的层数级。

太极八卦图作为中国古老的科学文化遗产,有着很深奥的哲理。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对今天的人们说来,它仍然是一个谜。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正等待着人们找到开启它的钥匙,为现代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智慧故事】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伏羲聪慧过人,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她是北方天庭华胥国国君的女儿,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里外出漫步,她在池塘边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如车轮的足迹,她想到:“有这么大脚印的人一定特别巨大!”不知不觉霎那间,只见祥光四起,一道彩虹从天而落,围着她久久不散,华胥受神的旨意而被感应受孕。华胥氏在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太平御览》引《诗含神雾》说:“华胥氏因踏雷神足迹,感而有孕,生伏羲。传说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相传伏羲是人首蛇身,其实伏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

伏羲与女娲同是风姓,是兄妹关系。女娲是母系社会的首领,掌握着群体的管理大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湮灭了整个世界,伏羲女娲兄妹俩赤脚快速跑上高高的昆仑山巅上,总算幸免于难。据说为使人类不至于濒临绝种,于是兄妹二人便结为夫妻,开始繁衍人类,原本不应该发生的爱情战胜了灾难,从此人类开始了繁衍生息。后来华夏民族的亚当、夏娃也就是我们说的伏羲、女娲。

相传伏羲在河南陈州当选为部落总首颔后,曾三次回到母亲华胥的家乡阆中,完成了两大发明,一是结网捕鱼。当时,今七里镇一带还是烟波浩淼的湖泊水泽,称彭池、南池。他看到百姓在沿岸用树杈、石块击打游鱼,命中率很低,于是便从蜘蛛结网捕捉飞蛾受到启示,试着用林中的藤蔓编织成鱼网捕鱼,省事、省力,收获又多,从那以后人们有吃不完的鱼。他又教百姓用树皮编成鱼篓囤养起来,这就是嘉陵江流域的渔民至今仍在使用的“巴篓”。

其二是教会人们打猎。他看到这里的百姓狩猎方式和武器落后,便用石头、木棒、竹片制作成锋利的武器。遇到大兽,就执锐器群起而攻之。按他教的办法和发明的武器打猎,收获很多。吃不完的时候,他又教人们将那些受轻伤的小兽豢养起来,从而揭开了人类饲养猪、马、牛、羊、兔、狗的序幕。伏羲还非常注重保持生态平衡,有一次他打死了一只鹿,别人为他欢呼时,他却潜然泪下说:“这是一只有孕的鹿,我不该打死它!”伏羲从动物世界领会了万物的循环,并在他的卦象理论中将这种循环理念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作为神的后代生下来就很敦厚,而且很有智慧,通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观察天地万物。在他14岁那年,人们推荐他为王。根据五行中木荣于春天的讲究,伏羲认为自己以木德继天而王,木动风生,于是他以风做了自己的姓。伏羲非常疼爱自己的人民,他还耐心的教人们如何放牧和畜养家畜等。我们今天吃惯的熟食,也来自于远古时代伏羲对人民的教化。伏羲认为,食物应先祭祀天地神灵,方才好自己取用。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文化的根基。慈爱仁德的君主通过对人们地不断教化,让人们过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和谐生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合乎天道,而神赐的智慧也如同日月那样永生。百姓之所以尊奉他为“太昊”,意思就是说他如日月同辉。

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公元一九八四年,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至今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八卦台,北临黄河,南依连山,东据虎牢,西望洛川。此处原是河洛交汇处,自古以来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早在一万多年前,便有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成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发祥地,成了河洛文化的核心。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下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译文】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分析和归纳万事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是事物产生与消亡的本原和起点,也是千变万化的各种运动现象之原动力。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推求它的阴阳变化的根本。

清阳上升,积聚而成为天,浊阴下降,积聚而成为地。阴主安静而阳主躁动,阴阳之气,既能生、长万物,又能杀、藏万物。阳的运动,可以化生清气和能量,阴的凝聚,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寒到极点可以转化为热,热到极点可以转化为寒。寒气的凝固,可以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可以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应升不升而在下,就会发生飧泄;浊阴之气应降不降而在上,就发发生胀满。这是由于阴阳升降运动反常,消化机能逆乱所致。

所以清阳之气上升而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为地;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作用于云,下降而为雨;雨来源于地面的水气,云成于天气的蒸化。所以清阳之气出于人体的上窍,而有发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功能,糟粕和废水由前后二阴排出;清阳之气发布于腠理,而能温煦体表肌肉,浊厚的阴精则分别贮藏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饮食物则归入六腑。

以水火的性质来区分,水属于阴,火属于阳;以饮食药物的气味来区分,气属于阳,味属于阴。饮食五味,可以滋养形体,形体进一步产生元气,饮食中的气,可以温煦阴精,阴精可以通过气化而转变为元气。也就是说,阴精吸收着饮食中的气,形体取养于饮食中的味;元气的气化功能将食物的精华转变为阴精,进而滋长了形体。另一方面,如果饮食不节,味即伤形,气即伤精,阴精可以转化为元气,元气亦可因饮食五味的失调而受损。味属于阴,饮食的糟粕由下窍排出,气属于阳,轻清的阳气升发于上窍。【古语智慧】《黄帝内经》上讲阴阳是自然界发展的根本规律,而我们做任何事情也都要遵循事物的根本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被后人尊称为“医宗之圣”的张仲景便是一位运用“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来为病人治病的杰出的临证医学家。他从小博览群书,嗜好医学,在广泛收集其他医者的治疗方法的同时,也结合自己临床诊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不断的钻研探索,最终编成了临证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与他本身的刻苦钻研,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在行医期间,他体恤民生疾苦,从来不开高价处方,依照百姓的生活状况,而采用常见、便宜、而又有效的药物为他们治疗。张仲景在从长沙做官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季,他在回家的白河边上看见了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便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了医棚,为穷人治伤舍药。并且针对冬季的严寒,特别的从冬至那天到大年初一,架着大锅为乞药的病人做“祛寒娇耳汤”来治疗冻疮。一直到现在,我们每年冬至和年初一时都有吃饺子的习俗,以此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

在生活中,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问题,我们在处理的时候,也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注重实践,认真钻研,以一个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智慧故事】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关于张仲景,有不少故事传说流传于后世,这些故事不但流传于民间,在一些医学专著里也有不少记载。

张仲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田庄多成荒野,百姓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各地的疫情非常严重。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作为一个医生,他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看到众多的亲人和百姓被疾病、传染病夺去了生命,而他在救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力不从心,难以挽回他们的生命,所以他就发奋图强,立志钻研医术,来创立一种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途径。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关于张仲景治病的故事,有不少传说。有一次,张仲景在山上采药,碰到一个老伯找他看病,张仲景给他摸完脉就大胆的问他:“老伯,您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啊?”这个老猿猴知道张仲景看出了他的底细,就如实的说:“我是峄山山洞里的老猿猴,这些日子身体实在不舒服,所以请你给我看看。”张仲景听完了之后,把脉,看看舌相,就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给他吃了,老猿猴吃完这丸药之后就好了。第二天,这个山中的老猿猴扛了一块大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回报,这块木头是生长了一万多年的桐木,是很珍贵的木材。”于是张仲景就请人做了两把古琴,又给古琴取了名字,一个叫古猿,一个叫万年。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为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半个时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张仲景解救了许多穷苦人。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张仲景刻苦探索,创立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高度重视。《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张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太极阴阳——一对小夫妻的感情生活

【原文】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译文】

脉有阴阳之分,了解了什么是阳脉,就知道了什么是阴脉,了解了什么是阴脉,也就知道了什么是阳脉。阳脉有五种。分别表现五脏的特征,五时之中各有五种阳脉,五五共二十五种。所谓阴,就是没有胃气的真脏脉。见到此脉,即为五脏败坏之象,五脏败坏必致死亡。所谓阳,是指脉有胃气。能辨别脉中胃气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能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推算出死亡的日期。三阳经脉的虚实,要诊察头颈部人迎脉,三阴经脉的虚实,要诊察手腕部的寸口脉,二者相互补充,作用是统一的。辨别阳脉,可以知道疾病的衰旺之时,辨别阴脉,就能测知疾病的生死之期。谨慎熟练的辨别阴脉阳脉,是诊脉的关键,临病时便可胸有成竹而不必同别人多商量了。

所谓阴阳,在脉诊方面还有另外的意义,脉去的为阴,脉来的为阳;脉静的为阴,脉动的为阳;脉迟的为阴,脉数的为阳。凡诊得真脏脉,如肝脉孤悬将绝,十八日当死;心脉孤悬将绝,九日当死;肺脉孤悬将绝,十二日当死;肾脉孤悬将绝,七日当死;脾脉孤悬将绝,四日当死。

又说:阳明病变,多由于心脾病变引起,有不得隐曲、女子经闭等症发生,如病久传变,成为血枯形瘦的风消病或气息奔迫的息贲病,就不易治疗而预后多死。又说:太阳发病,发冷发烧,下部出现痈肿,以及两足痿弱无力,小腿肚的部位酸痛闷胀;病久可传变为皮肤甲错不润的索泽病,及阴囊肿痛的颓疝病。

又说:少阳发病,可出现气息不足,常常咳嗽和泄泻;久病可传变为心虚掣痛的心掣病及饮食不下、痞隔难通的隔病。阳明与厥阴发病,可出现惊骇、背痛,时常嗳气和呵欠,称为风厥病。少阴和少阳发病,常常发胀,心下满闷,时作叹息。太阳与太阴发病,出现半身不遂,筋肉痿弱弛缓或四肢不能举动。【古语智慧】

在我国普遍的养生理论中,阴阳协调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阴阳平衡是看待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的基本标志。明代张景岳《类经》就认为,“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到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失去相对平衡所致。”

依照传统的养生理论,机体阴阳的平衡表示健康,那么反过来说,二者如果不协调也就意味着身体的疾病发生了。例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热、咳喘、心悸、腹痛、呕泻等疾病用中医的观点加以概括的话,都可以说是阴阳二者互不协调,而归结到阴症或阳症的大原则中。

我国传统社会追求“均衡和谐”的文化理念,这也是阴阳协调的引申体现。它需要社会、个人和自然系统的和谐,三个系统紧密关联,这不仅仅是一个系统暂时或孤立的和谐,而是需要三个系统的整体和谐,即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当然,同养生理论一样,社会的和谐被打破,同样意味着社会发生了疾病。举一个例子,社会就好比是一个人的身体,若是社会不和谐,政治不安定,人们不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那么国家、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都不能够正常的进行,身体就不能更好的运转。从更为简单的例子来说,中国古代由于等级观念而造成的农民起义,归根结底也就是阴阳二者并未协调好的关系。

总结我国的养生理论,和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我们需要阴阳平衡的观念,来促进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智慧故事】

对于中医来讲,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人体的疾病也超不出这个道理,所以要想治好病,首先要从问题的根本、从阴阳上求得解决的方法。从养生之道上,我们就要了解人体阴阳的四个基本规律:互根互用、对立制约、相互转化、消长平衡。

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有一对新婚的夫妇,丈夫叫杨奇,妻子叫殷女。由于刚刚结婚,小两口还处在新婚的喜悦之中,当杨奇早晨才离开家门外出劳作,殷女便在家中如坐针毡,焦急的盼着丈夫回来,杨奇也好像有感应一样,一出门就不由自己的满脑子都是妻子迷人的微笑,不由自主的希望自己能早点回家和她在一起。

讲解:这就是人体阴阳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家庭中,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缺了谁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事物中,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即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阳以阴为根,阴以阳为用,双方互根互用才能构成一个和谐平衡的整体。从男女之间的感情方面来讲,双方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这是阴阳的一个规律,叫做互相;双方不断促进和助长对方,称之为作用。

新婚的日子很幸福,但是再幸福的生活也难免会有点小插曲,殷女总是莫名其妙的发火,劳累了一天的杨奇面对妻子的无理取闹和喋喋不休,他终于控制不住了,两人大吵了一架,第二天杨奇一整天都无精打采不能专心的干活,殷女也感觉到是自己在无理取闹,晚上便做了几个丈夫爱吃的菜,等他回来以后,两人好好的谈了谈心,相互道歉,感情风波就这样平息过去了。

讲解:这便是阴阳的第二个规律,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阴阳制约指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制约对方,如水可以灭火、温热可以驱散寒冷,柔和的方式可以化解暴力,而暴力则可以断送幸福。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如夫妻之间的感情,刚能断柔,柔能克刚,用极端暴躁的方式不能解决事情,只会导致感情危机,如果双方互相谦让、理解,就能避免很多的冲突,保持和睦。

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天杨奇出了意外,受了很严重的伤卧床在家,于是所有的家务便落在了殷女的身上。日子长了,杨奇身体不能动,在家待得也很烦闷,慢慢的变得越来越爱唠叨,像个女人一样。而殷女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务,要伺候杨奇,还要忍受他没完没了的絮叨,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而像个男人。终于有一天,两人之间的战争又爆发了。

讲解:杨奇受伤在家,心情烦闷而变得絮絮叨叨,像个女人,而殷女家务繁重,脾气变得暴躁,反而像个男人,这说明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生活就像大海之水,总会有潮起潮落,夫妻的幸福生活也总伴随着一些小吵小闹,就像调味品。今天丈夫来点爆脾气,明天妻子耍点小性子,但夫妻之间的事,总是床头打架床尾和,没有长久的矛盾。今天和了,明天又不保准又会产生点小摩擦。日子就在这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中幸福的流逝着。

讲解:这说明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是阴阳的第三个规律,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

在人体之中,背受阳光为阳,腹不受阳光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左侧气机上升为阳,右侧气机下降为阴;六腑在外为阳,五脏在内为阴。下面介绍一下阴阳两种体质,你可以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表现为性格偏内向、喜欢安静、畏寒冷、喜暖热、爱喝热水、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没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体型容易虚胖、脉搏较缓慢。

阴虚火旺的热性体质表现为性格偏外向、喜动、喜冷寒,不喜暖热,爱喝凉水冰饮、爱吹风吹空调、口容易苦、小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面色发红、脉搏较快。

“非典”——宇宙节律性周期变化现象

【原文】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多孰少,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阳,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译文】

黄帝说:五运之气有不相承袭的吗岐伯说:天的五行之气,在四时中的分布不能没有常规。如果五行之气不按规律依次相承,就是反常的现象,反常就会使人发生病变。黄帝说:如在某一时令出现的反常气候怎么办岐伯回答说:为当旺之气之所胜者,则其病轻微,若为当旺之气之所不胜者,则其病深重,因而若同时感受其他邪气,就会造成死亡。所以反常气候的出现,不在其所克制的某气当旺之时令,病就轻微,若恰在其所克制的某气当旺之时令发病,则病深重。

黄帝说:好。我听说由于天地之气的和合而有万物的形体,又由于其变化多端以至万物形态差异而定有不同的名称,天地的气运,阴阳的变化,它们对于万物的生成,就其作用而言,哪个多,哪个少,可以听你讲一讲吗岐伯说:问得实在详细呀!天极其广阔,不可测度,地极其博大,也很难计量,像您这样伟大神灵的圣主既然发问,就请让我陈述一下其中的道理吧。草木显现五色,而五色的变化,是看也看不尽的,草木产生五味,而五味的醇美,是尝也尝不完的。人们对色味的嗜欲不同,而各色味是分别与五脏相通的。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地供给人们以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于心肺,其气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入于口中,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神气也就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

黄帝说:脏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为神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于面部,其充养的组织在血脉,为阳中的太阳,与夏气相通。肺,是气的根本,为魄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其充养的组织在皮肤,是阳中的太阴,与秋气相通。肾主蛰伏,是封藏精气的根本,为精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头发,其充养的组织在骨,为阴中之少阴,与冬气相通。肝,是罢极之本,为魄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其充养的组织在筋,可以生养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青,为阳中之少阳,与春气相通。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仓廪之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因其功能像是盛贮食物的器皿,故称为器,它们能吸收水谷精微,化生为糟粕,管理饮食五味的转化、吸收和排泄,其荣华在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养的组织在肌肉,其味甘,其色黄,属于至阴之类,与土气相通。以上十一脏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气的升发。

人迎脉大于平时一倍,病在少阳;大两倍,病在太阳;大三倍,病在阳明;大四倍以上,为阳气太过,阴无以通,是为格阳。寸口脉大于平时一倍,病在厥阴;大两倍,病在少阴;大三倍,病在太阴;大四倍以上,为阴气太过,阳无以交,是为关阴。若人迎脉与寸口脉俱大于常时四倍以上,为阴阳气俱盛,不得相荣,是为关格,关格之脉盈盛太过,标志着阴阳极亢,不再能够达于天地阴阳精气平调的生理状态,会很快死去。【古语智慧】

我国的中医里强调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即通过机体的组织能力来杀死病毒。其认为导致瘟疫爆发流行的是由于自然界的气化异常,失去相对稳定性。

2003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降临到神州大地,这是一场人类与灾害抗争的战争。一些传统的中医认为“非典”是属于中医的温疠范畴,是宇宙节律性周期变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以至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精神支柱,往往越是艰难之时,越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在这场没有的硝烟的战役里,国家民族、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科学家们为研究特效药物的协作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对“抗SARS精神”的大力弘扬,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取得成功和胜利的重大精神支柱,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奉献意识、良知和尊严,而这种精神也将融化到民族性格当中生生不息。

这场战役同样也告诉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自身的健康加以重视,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正所谓“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拥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的饮食搭配,适量的运动,对于疾病辩证用药,加强对于疾病的预防,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调养身心,健康长寿。【智慧故事】“非典”并不单纯是一个医疗卫生事件,西医把它视做SARS病毒对人类的一次袭击,而一些传统的中医则把它当作宇宙节律性周期变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对SARS病毒的解读不仅引发我们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而且再度引发我们对中西医医理的深度思考。

在中医的词汇里不强调对抗,而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让机体自组织能力去杀死病毒。因为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是生活在无数个的细菌、病毒的包围中,人并不是每天靠吃药杀死病毒细菌而活下来的,而是人体自身有消灭病毒的能力。如果感染上了病,一定是身体的生理状况出了偏差,降低了消灭病毒的能力。因此,对病原体的认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药物的作用只是助人体正气一臂之力,消灭病毒细菌等。在生理机能恢复正常后由人体自身机能进行自行康复,这也就是几千年来中医没有细菌学却能治疗传染病的原因。人体基因有3亿多条,SARS病毒目前可知的只有上万个,这些基因自身产生的抗体,足以摧毁病毒。

有中医专家认为“非典”属于中医的温疠范畴,与其他时令性疾病一样,“非典”是宇宙节律性周期变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分析“非典”瘟疫的发生与发展时,他认为从运气上讲,2003年为中国农历癸未年,这一年五运所属为火运不及,上半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其中第二步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为少阴君火主气,同时少阴君火为客气,大火当令,火气太过则瘟疫流行,南方气运早至,所以先时发病。到第三步气(从小满到小暑),也就是6~7月间,风热渐起,湿气大盛,此病会渐渐隐匿。这段话完全是《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癸未之纪,太阴湿土司天……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无论远近都有此难)一句的翻版,如今看来,它简直具有预言般的魔力。

中医对瘟疫的产生的认识也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病毒探讨,而是从生态大系统出发对疫病流行的时间、气象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在它看来,新兴病毒的出现是人类扰乱了病毒巢穴的结果。比如,爱滋病毒已存在了数百年,是人类社会环境的变化,才使得它得以猖獗。被医家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着一个令人惊奇、神秘而复杂的理论五运六气学说。它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天文气象医学。它认为天文、地理、气象、节候等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且会影响人体生命,造成疾病。并告诉医生如何认识、利用这些规律预防和治愈疾病。五运六气学说的总思想是天气决定地气,天地合气又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特征。这是中医理论中最为玄妙的部分,许多研究者认为它是有关灾变的时空预测学,而这种关于灾变产生的时空预测学正逐渐引起世界的关注。

西方医学对流行病的认识基于细菌学和免疫学。它把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分析,然后寻找致病原和抗体,发明疫苗,这样做确实客观而有成效。中医学在于它始终谋求和探索与万事万物的共存之道。它没有把目光聚焦在必须用显微镜或更精密的仪器才能认知的病毒上,而是更宏观地从生命和环境统一观、生命活动的动态观看待宇宙万物。

中医一直强调自然界的气化异常,会导致微生物间的生克规律的混乱,失去相对稳定性,最终导致瘟疫爆发流行。近代以来,多次世界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已得到证实和解释,并为预测流感流行提供了参数,同时也为其他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有专家研究,木运盛衰的年份,肝病流行,如丁卯年为1987的上海甲肝流行;火运太过之年,呼吸系统疾病,肝病、痢疾的发病会相对增多。如1956年为农历丙申年,这一年气运为少阳相火司天,三之气的主气、客气也是少阳相火,引发了“乙型脑炎”流行。

名医蒲辅周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总之,中国的“天人合一”学说相信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宇宙法则统一支配着天体的运行、季节的变化、人间事物及人体生命。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的现代医学,目前还难以全面评价并认识具有几千年历史渊源的中医文化。无论如何,近百年来以岁气、地气、邪气、正气的消长互动为原理的中医瘟疫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

四时食养——从饮食方面进行养生学的调理

【原文】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以道长,命曰圣王。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译文】

岐伯说:古代人巢居穴处,追逐生存于禽兽之间,用形体运动以御寒,到阴凉之处以避暑,其内无眷恋思慕以累其精神,其外无追逐名利以劳其形体,处在这种清静无为的环境中,则其精气内守,邪气是不能深入侵犯的。所以当其患病时,既不需要药物治其内,也不需要针石治其外,只是用祝由方法来移易改变其精气,病就可以治愈。现在的人们就不同了,内则忧患扰动其情志,外则劳苦以伤其形体,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违反了寒暑之所宜,加以贼风数至,虚邪时侵,一旦感受了邪气,内则深入到五脏骨髓,外则伤害其孔窍肌肤,由于精气已虚,所以小病必重,大病必死,因此,祝由就治不好他的病了。

黄帝说:好。我想在诊察病人时,能够做到观察死生,决断疑难脉症,掌握其要领,像日月之光那样明显,这些道理你能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主要是对色脉的诊察,关于诊察色脉的方法,是上古帝王所重视,先师所传授的。上古的皇帝,曾命僦贷季研究色和脉的道理,使之通达神明,配合于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的正常活动,及其变化更移的规律,并从观察这些奥妙的变化中,掌握其要领,而这些要领,应用在诊察疾病上,就是色和脉。色的明暗变化,像太阳之有阴晴;脉的虚实变化,像月亮之有盈亏,要经常研究这些要领,并取法于这些要领。人之气色的变化,是和四时的脉象相应的,上古帝王之所以重视,以其能合于天地四时的奥妙变化,掌握好了可以从色脉诊察出死生的征兆,所以能远离死亡而保持生命,善于摄生而能使寿命延长的,就是“圣王”。

中古时候的医生治病,多在病已发生时治之,先使服汤液十天,以祛除八风和五痹的病邪,如果治疗十天,其病不愈,再用草之枝叶与根同时煎服,使之本末相助,邪气消散,病即可愈。后世的医生治病,就不同了,治病不遵循四时阴阳消长的规律,不懂得色脉与日月相应的变化,不能审察出色脉出现的逆顺,至疾病已经形成,始欲用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率的医生,还错误地认为应用攻法,以致原有的疾病没有治好,反而增添了新病。

黄帝说:我愿听听关于诊治疾病的重要道理。岐伯说:治病最重要的是不要诊错色脉,能准确地掌握对色脉的诊断,临症用之而不惑乱,这就是治病的大法。如果将色脉的逆从诊察颠倒,治起病来势必倒行逆施,使诊治不能与病情吻合,这种作法,用之于病人,则必亡其神,用之于治国,则必失其国。所以医生必须丢掉陈旧的知识,接受新的技术,使自己达到“真人”的水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