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在新工作时代学会积累财富和参与竞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8 07:12:41

点击下载

作者:[美]玛丽昂·麦戈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零工经济——在新工作时代学会积累财富和参与竞争

零工经济——在新工作时代学会积累财富和参与竞争试读:

推荐语

“玛丽昂·麦戈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敏且可贵的零工经济(Gig Economy)‘导航仪’。她用清晰的语言、丰富的经验、能够迅速上手的实践指导和可以带来成功结果的实际工具代替了故弄玄虚的商业术语、高深的理论、不接地气的方案和晦涩的策略。你会被这本细致、机敏、易读的小书所吸引,并且充分运用它的内容。买下它并付诸实践吧!”——路易斯·帕特勒(Louis Patler)商业、创新、趋势集团(The B.I.T.Group)主席《创造自己的潮流》(Make Your Own Waves)作者《如果它还没破,请亲手打破它!》(If It Ain't Broke...Break It!)作者“《零工经济》一书巧妙地描绘了多种自由工作者的形象,为专业人士和相关客户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这是任何考虑投身零工经济工作的人必读的一本充满远见的书,也是考虑实施独立劳动力项目的公司值得一读的书。”——吉恩·扎诺(Gene Zaino)MBO伙伴公司(MBO Partners)首席执行官“《零工经济》是任何对未来工作感兴趣的人或相关人士的必读之作。如果你是按1099表格报税的自由工作者,且正在无数机会和陷阱中寻找自己的方向,阅读这本书将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玛丽昂为你搞定了一切!”——查德·尼斯克(Chad Nitschke)邦克保险公司(Bunker)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在《零工经济》一书中,玛丽昂·麦戈文为那些想要掌控自己职业生涯并且在零工经济中取得成功的人士提供了来自专家和真实世界的建议。作为该领域领先公司的创始人,她深知这种不受传统‘职业’影响的工作的潜力和可能的挑战。她以引人入胜、组织有序的风格细述了这些细节。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掌握创造职业生涯和工作生活的优势,从而适应我们这个需求日渐增长的世界。”——巴里·阿辛(Barry Asin)人力资源行业分析公司(Staffing Industry Analysts,简称SIA)主席“不论你是一名寻找新机遇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还是一名努力寻找合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零工经济》都是你必需的生存指南。工作的特性已然发生改变,这种独立劳动力的新模式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安全保障和创业精神,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新发展。你必须读一读这本书!”——辛西娅·克利夫兰(Cynthia Cleveland)广思品牌战略公司(Broadthink)首席执行官、董事“这是你获得有关零工经济大量信息的首选来源——例如怎样建立品牌、设置定价、找到与你的技能相匹配的工作、管理就业危机、掌握支持这个快速发展的部门的生态系统等。”——韦恩·F.卡肖(Wayne F.Cascio)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博士、特聘教授全球领导力项目罗伯特·H.雷诺兹(Robert H.Reynolds)主席《国际商业研究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编辑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的商学院“如果零工经济还没有影响到你,那么也快了。如果你想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经济变革中保持领先,那么《零工经济》一书就是你的必读书目。”——迈克·费思(Mike Faith)耳机网公司(Headsets.com,Inc.)首席执行官“对于任何真正想在不断发展的零工经济中生存下来,或是不仅仅生存下来的那些想要成为独立咨询师的人士、新晋咨询师或经验丰富的咨询师而言,《零工经济》都是必读的一本书。玛丽昂·麦戈文早在‘零工经济’概念成型前就形成了创业热情以及开创和运营专注于该市场的成功业务的专业经验,加之她近期对经济变化和发展的研究,这些一同为读者提供了能够真正在零工经济中繁荣发展的工具、建议、技术和资源!”——杰夫·海斯(Jeff Hayes)CPP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我在职业生涯中已经与玛丽昂相识25年了,在互联网热潮兴起又破灭、破灭又兴起的经济变化中,我看着她赢得了创业和人力资源创新同行的尊敬。无论你是在经营一项业务,还是重返管理博弈,或者只是试图跟上就业市场的变化,她对被我们称为‘零工经济’的见解都是非常珍贵的。《零工经济》将提供宝贵的见解,并与企业家、经理和高管们产生共鸣。”——卡伦·本克(Karen Behnke)果漾美颜公司(Juicy Beauty)创始人“本书信息丰富、可读性强,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技巧、优质的观点以及对任何有兴趣投身零工经济的人的忠告。我自己刚刚做出了参与零工经济的决定,我发现玛丽昂的指导是及时且无价的。”——德克·索德斯多姆(Dirk Sodestrom)M Squared咨询公司(M Squared Consulting)前任管理合伙人“阅读这本书就好比获得了一个专门针对零工经济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玛丽昂的写作兼具了只有成功企业家才能带来的深度和实用性。就让这本书成为针对我们经济中这一不断发展的部分的指南吧。”——阿图尔·瓦西斯塔(Atul Vashistha)尼欧咨询集团(Neo Group)和才智供给公司(Supply Wisdom)主席“《零工经济》轻松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化的产业,告诉我们经理是如何招募人才的,咨询师是怎样得到一个项目的,以及这背后所有复杂的问题。她同时定义了‘共享经济和按需经济’,这些经济模式中包含了大量应用科技且无须与人接触的服务。”——米歇尔·博格斯(Michelle Boggs)麦金利营销伙伴公司(McKinley Marketing Partners)首席执行官“《零工经济》强有力地支持了灵活使用咨询师和临场劳动力的方式。对于关注人才招聘和人才外包两种方式利弊的任何一位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这都是一本必读之书。这本书为那些有抱负的或是新晋的独立承包人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说明了如何熟练地开创成功业务的方式。”——迈克尔·卡佩卢提(Michael Cappelluti)高地咨询集团(The Highlands Consulting Group LLC)主席“玛丽昂·麦戈文是零工经济的先锋,她在1988年创建了M Squared。在过去的30年间,由于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变迁,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玛丽昂一直是整个进程的领导者。她的这本新书《零工经济》,是我读过的有关我们新工作世界的最深刻的分析,提供了有助于我们在其中蓬勃发展的建议。”——保罗·威特克(Paul Witkay)首席执行官联盟(Alliance of CEOs)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麦戈文为咨询师、零工工作者和个人企业家等在新工作领域中寻求发展的人士提供了从品牌维护到财务管理的实用且毫不含糊的洞见。本书提供了来自潮流尖端人士的针对如何在新工作领域中蓬勃发展的及时观察,为那些专注于成功的人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实用的想法和实践内容。从建立品牌到优化财务业绩和个人满意度,麦戈文为那些希望在零工经济中繁荣发展的人士提供了可操作的观点和实践内容。”——威拉·塞尔登(Willa Seldon)布利吉斯潘集团(The Bridgespan Group)合伙人“所有企业都会受到零工经济的影响,零工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惑。《零工经济》提供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从而确保任意规模的任何企业都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趋势,而不是被它所干扰。本书对那些认识到零工经济既是机遇又是风险的人来说是无价的。《零工经济》还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资料,阐述了零工经济的大规模爆发以及它是如何重塑各种规模的企业的。它同时还为任何想利用零工经济发展自己业务的人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苏珊·布顿霍夫(Susan Butenhoff)品牌整合传播有限公司(Access Integrated Brand Communications)首席执行官“玛丽昂·麦戈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有关未来的绝妙路线图。作为一名企业家和高端独立人才领域的先锋,她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个新兴市场的潜力。”——乔迪·格林斯通·米勒(Jody Greenstone Miller)商业人才集团(Business Talent Group)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献给我了不起的家人,杰里(Jerry)、摩根(Morgan)、诺拉(Nora)和凯文(Kevin)。成为我们“部落”的一员是我有史以来最好的零工工作。

致谢

“我只想感谢每一位让这一天成为必然的人。”——约吉·贝拉(Yogi Berra)

当我写作这本书时我才发现,这个过程就好比开创一家公司。起初,这个想法只存在于你的脑海里,随着你思考得越来越深入,想法便发生了演变。在某些时候,你会邀请其他人加入,与他们分享你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反应和意见。有些评价或许会被你记住,但另一些则不会,因为这毕竟是你的想法。这样,在你记录需要回答的问题时,你调整和澄清了一些内容。然后,你便可以计划如何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了。你从回答那些问题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挖掘本质问题,揭示真相,这有助于推进你的行动。对于非虚构类作品的作者来说,最后一个步骤尤其需要人的介入,因为对内容专家的采访是提炼信息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尽管可能会偏离原有路线,但有趣的是,作者的旅程多少都更有风险。企业家在发布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后,很快便会收到来自市场的反馈。顾客对某些特性或功能的反应可能会让企业家对产品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在持续的反馈循环中,市场通过客户的不断惠顾检验了产品。

另外,作者会展开自己的写作过程,但不会根据市场的建议进行调整,而是会用经过深思熟虑的文学形式进行修改。作者无法获得可以让企业家完善自己服务的持续反馈循环。因此,作者必须在无法检验的情况下,带着这本书走出孤立无援的困境,同时希望自己传达的内容是清晰、全面且有价值的。

为了所有参与此书创作的人,我的这种希望非常强烈。套用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话说,写一本书需要动用整个村子。非常幸运的是,我拥有的不仅是一个村庄,而是一个真正的大都市。

如果没有专家们在那么多的主题上投入自己的时间、见解和观点,本书则无法顺利完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我在M Squared时就相识的老朋友和同事。实际上,那些际遇都是从M Squared开始的。我采访了M Squared的总经理德克·索德斯多姆,了解了他对当前和未来独立专家市场的观点,我不得不说,对他的采访出乎我的意料。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我最为重要的采访之一,因为它为我奠定了作为一个知情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的基调。德克不断给我带来许多帮助,他为我提供了接触其他团队成员和咨询师的机会,并且让我使用M Squared的人才网络作为我独立咨询调查的重要部分。

读者可能注意到我不仅谈论了许多有关M Squared的内容,同时也提到了商业人才集团和MBO Partners这两家公司,我对它们有着多年的了解。我对它们的领导层——乔迪·米勒和吉恩·扎诺非常信任。他们两位都是独立劳动力市场的关键人物,他们慷慨地奉献出了自己的时间,在写书过程中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同样,麦金利营销伙伴公司的米歇尔·博格斯也很高兴在相识多年后重新联系。我在首席执行官联盟的同事也乐意参与进来,特别是聪明人咨询公司(Clever)的卡特·林肯(Cat Lincoln),还有桑多尔·索柯特(Sandor Sochot)、内森·班沃特(Nathan Banwart)和克里斯·尼尔(Chris Neal),以及其他愿意向我公开他们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几位。此外,青年主席组织的同事兰詹·辛哈(Ranjan Sinha)、迈克·卡佩卢提(Mike Cappelluti)和莱斯利·伯格伦德(Lesley Berglund)也很乐意让我分享他们的故事。

我的许多采访对象都是和我没有丝毫关联的人,有些人来自网络邀请。尽管很多公司拒绝了我的采访[很明显我们的工作联合办公空间(WeWork)在原则上不愿接受任何人的采访],但还是有许多人立即给予了我便利。他们包括短雇人才平台(SpareHire)的维克拉姆·阿肖克(Vikram Ashok)、内行公司(Experfy)的哈普瑞特·辛(Harpreet Singh)、精介公司(Zintro)的斯图尔特·卢坦(Stewart Lewtan)、邦克保险公司的查德·尼斯克、专家360公司(Expert360)的布丽奇特·劳登(Bridget Loudon)和保罗·安德森(Paul Anderson)、个人品牌建设平台(Brandyourself)的帕特里克·安布罗(Patrick Ambron)、秘密工作者公司(Stealth Worker)的肯·贝勒(Ken Baylor)、伯乐公司(Boonle)的安东尼奥·卡拉布雷西(Antonio Calabrese)、找顾问法律平台(UpCounsel)的梅森·布莱克(Mason Blake)、工作市场公司(WorkMarket)的斯蒂芬·德威特(Stephen DeWitt)、终选人公司(Shortlist)的乔伊·弗雷泽(Joey Fraser)、临时高管联盟(Interim Executive Association)的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轮班精灵公司(ShiftPixy)的史蒂文·霍姆斯(Steven Holmes),以及领英公司(LinkedIn)的凯瑟琳·费希尔(Catherine Fisher)。

不少专家和权威人士都慷慨地与我分享了他们的见解。我尤其要感谢新兴调研公司(Emergent Research)的史蒂夫·金(Steve King)、德勤(Deloitte)的埃蒙·凯利(Eamonn Kelley)、科罗拉多大学的韦恩·卡肖教授、未来工作组织(Future of Work Organization)的雅各布·摩根(Jacob Morgan)以及单飞计划(The Solo Project)的乔治·金德伦(George Gendron)。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内容方面的专家,我就无法构建写作本书所需的整个知识体系。然而,如果没有我的读者,我也不可能用最好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这本书。当我撰写第一本书时,我还在运营M Squared,因此,我的员工成为我的内部编委会。然而,这本书却不一样。在我将手稿提交给出版社的前几个月,我意识到我需要了解其他人对这份手稿的意见。我需要一些了解本书主题并能够验证我观点的人,以及能够试读的新手(帮我判断我的阐述是否能够让不了解这一工作领域的人读懂)。我的前任合作伙伴葆拉·雷诺兹(Paula Reynolds)和克莱尔·麦考利夫(Claire McAuliffe)出色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们对内容的基础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能够非常熟练地针对这些新材料提出质疑。还有一组了不起的人士帮我完成了后一项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苏珊·卢皮卡(Susan Lupica)、艾莉森·赫斯(Alison Hess)和比尔·默里(Bill Murray)。在我谈到数字平台问题时,我希望找到不同年龄段的人来帮我确认我的故事和解决方案是否适合各个年龄层次。我优秀的外甥女梅根·马萨龙(Megan Massaron)和萨拉·诺顿[1](Sara Naughton)就是X一代的代表。而我的女儿摩根·麦戈文(Morgan McGovern)和诺拉·麦戈文(Nora McGovern)则为我带来了千禧一代的视角,她们对此展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让我觉得我们在她们教育上的投入是值得的。

在本项目运行初始,我的前任董事会成员路易斯·帕特勒帮了我一个大忙,他帮我解答了是否要进行独立出版的问题。在做出“不”的决定之后,他还向我介绍了一名代理人约翰·威林(John Willing)。约翰的建议非常有效,他帮助我明确了信息,确定了目标读者以及关键的销售要点。

最后,我要感谢我了不起的丈夫杰里,虽然他并不是很理解我为什么要将本可以多打几次高尔夫球的时间都用来写这本书,但他依然非常支持我。他容忍了错失的美餐、被我花在写作上的周末以及我在临近交稿日时那些不太愉快的情绪。现在,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亲爱的,生活会有变化。既然本书已经完成,我可以重新回归自己的生活了,现在我很期待打上一场高尔夫球。

[1] 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一代人。——译者注序

我从事了20年新闻业里最好的工作。我曾领导过一个打造了Inc.杂志品牌的创意团队,创造了Inc.杂志美国增速最快500强公司(Inc.500)榜单,发布了Inc.com网站。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和我的同事们有幸记录了从工业经济到由创业和创新驱动的经济体系的转变。

起初没有人在意我们表达的内容。毕竟,我们是一群管理着一份自命不凡的出版物的孩子。当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作者开始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情况有了改变。例如,德鲁克将创业型经济的出现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发展”。

现在,又一个新的转变正在上演。它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它的势头强劲,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在本书里,玛丽昂·麦戈文将这个转变称为“零工经济”。而在我的新项目“单飞计划”中,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将之称为“单飞运动”。不论你怎么称呼它,这种经济工作方式上的转变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曾经在Inc.杂志里记录的那些还要重要。这种转变是个人化的,它在个人层面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我是这样想的,尽管我们的经济持续不断地创造着新的工作,但越来越少的工作会被包装成“职业”呈现给我们。由于科技和全球化带来了快速变革,越来越多的工作被“切分”成了项目。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挑战在于找到融入这种项目式经济的方式,而非出门找个工作。换句话说,我们越来越不需要找一份工作,我们需要为自己设计工作,为打造我们自己的专业实力和财务保障而负责。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曾经与数百个人进行过交谈或采访,他们当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在商业、金融、学术和政策领域里较聪慧的人士——但他们依然认为这种现象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好似“未来的工作”。好吧,就像我最喜爱的一位作家所说:“未来已然到来,但它的分布并不均匀。”

以下是一些来自这种“未来”的报道,它们来自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奈特基金会(Knight Foundation)合作的研究项目,它指出了这种单飞现象给城市领导者带来的影响。

● 根据兰德公司(RAND)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2005—2015年,全职的传统劳动力将不再出现增长,同时,选择“非传统工作协议”的人数将增加67%。报告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预估所带来的一个令人惊讶的暗示在于,美国经济上的就业净增长似乎都出现在非传统工作中。”

● 最新的盖洛普(Gallup)年度劳动力调查显示,仅有32%的美国工作者按部就班地上着班,2/3的自由工作者表示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让人充满成就感。

● 在那些从传统工作向独立工作转变并且已经持续了12个月的个体中,有80%的人认为他们不会考虑重返传统职业,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因为失业而单飞的“被动”单飞者。

对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这是令人欣喜的。科技、娱乐、设计(TED)演讲创办人理查德·索尔·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对这种工作方式做了这样的总结:“人们可以围绕对有趣工作的追求来设计自己的生活,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对此要补充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够和自己欣赏且信任的伙伴一起为我们尊敬的客户完成有趣的工作。

然而,我们知道对于很多人而言,这种变革是令人生畏的,它需要全新的技能和心态。毕竟,我们一直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组织中的人为目标而被教育和培养大的。

我们所需的是再教育,这可以帮助我们一同构建蓬勃发展所需的技能和个性。如果管理思维是由“我们如何才能将自己的组织做得更好”这种问题引发的,那么我们迫切需要的是由“我们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引发的新探索。

本书就是这种探索的明智开端。

现在的书架上充斥着种种“自我提升”类书籍,但本书却不一样。首先——或许也是创业领域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中的观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发展就在某个人的掌控之中,她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创造架构,为他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提供支持。回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独立专业工作者还被认为是找不到体面工作的人,麦戈文开创了一个大胆而成功的平台,为独立咨询师开创了市场。麦戈文的M Squared在Inc.杂志的美国增速最快500强公司榜单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当时我和我的同事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杰出的女性。

1993年,麦戈文开创了科拉布拉斯公司(Collabrus),这是首批解决不光彩且又至关重要的劳动合规性问题,提供工资服务,使得独立承包人的工作得以实现的公司之一。2001年,她出版了《新时代专业人士》(A New Brand of Expertise)。现在,为了这本新书,她依然在努力将自己的实际经验分享给追求更好工作的新一代自由工作者。

创业并非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生活。选择独立工作就好比开创一家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的创业行为。在这样的旅途中,你并不希望得到新手顾问的建议,你需要一名曾经经历过这些的资深顾问,而这位顾问不会忘记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与战略和战术一样重要。这就是你会从麦戈文那里得到的。这本书就是找到麦戈文的最快捷的方式之一。——乔治·金德伦

乔治·金德伦曾在Inc.杂志担任了20年的主编。他曾是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创业中心的创办人和主管,现在是“单飞计划”的联合创始人和常务董事。“单飞计划”是一个旨在支持独立专业工作者和创意人员的新项目。

导言

“世上无新事,唯有你未知的历史。”——哈里·S.杜鲁门(Harry S.Truman)

2015年夏天,我经历了一次有点儿超脱的体验。我接到了三个邀请,原因都在于我开创和运营M Squared的经历。这是一家我创办于1988年并于2005年出售的公司,此后直至2014年,我一直担任该公司的董事成员。M Squared在它的时代算得上是创新者,它是美国首个为客户项目匹配独立专业资源的公司。我们早在这项工作成为一门学问之前就进入了零工经济领域。离开该公司两年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接到了一系列有关这一领域的电话,我的兴趣又一次被点燃了。

其中的一个电话来自一名风险投资人,该投资人想要为因家庭原因离开职场的职业女性搭建一个市场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她们找到零工工作,培训她们使用最新的职场工具,为她们组织“职业妈妈论坛”。另外一通电话来自一家私人股本公司,该公司计划为非洲东部按需能源行业的工人打造一个市场平台。原油领域的人员配置问题难度很高,因此,为潜在的工人创造一个合格的缓冲机制能够缓解生产问题。最后一个电话来自两个科技领域的成功企业家,他们正在为初级专业新员工打造一个市场平台,减少招聘过程中人为监控的需求。就像申请大学时的常见过程那样,这个人工智能的前端将会识别出初级管理级别员工的最佳人选。

这三组投资人都提到了“市场平台”这一要素。至少一家(即招聘网站)被认为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重大干扰。其他两家则被视为瞄准了缺少服务的大型市场里的机遇。而最重要的可能是,上述三种技术都是由技术人员发起的。这些平台是为了人力资本而开设的,与企业并不相关。说得更简单些,这些开发中的服务是由那些从来都没有运营或筹办过服务企业,甚至从来都没有提供过软件服务的人设计的。

我们公司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在虚拟咨询工作中为客户提供高度接触性服务,因此,我对每项议题的关注点都围绕着这个过程中的人性化因素。我提出了有关女性咨询师、原油工人以及招聘者在交互上的特点等问题,质疑这些人与网站合作的理由。我想知道投资公司为何会支持这种服务,同时,我也发现它们并没有考虑针对需求端的销售模式。其中一位风险投资人傲慢地回答了有关获得零工工作的问题,他说:“我们会从谷歌抓取所有的公开职位记录。”我不忍心告诉他咨询市场并不是这样运作的。

尽管如此,我们讨论了盈利模式、知识产权问题、合同要点以及隐私问题。这种头脑风暴非常有趣,并且让我意识到我曾经熟悉的零工经济正在进一步发展。

那些讨论促使我重新思考这种我曾经运营过相当长时间的按需咨询市场。市场平台的建设速度飞快,但是它们的算法真的能够取代战略性的判断吗?在我的经验中,客户使用中介的一个理由是为了减少来自大量自动订阅和在线简历的干扰。如果M Squared说“你应该和玛丽、哈里还有克里斯谈一谈,这就是原因”,那么这对很多工作过度、压力过大的经理而言,都是一种解脱。一个优质的算法真的能够提供同样水平的安慰,并且因此减少这个过程中的人力消耗吗?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人员推动所有的业务创新,那么我们招募到这些人的过程难道对他们没有什么价值吗?这一理念引发了其他问题,例如,随着市场的激增,咨询师们会怎么做,是加入所有的平台呢,还是押注在少数他们最喜欢的平台上?

另外,我生活在旧金山,这是优步(Uber)的总部及其竞争对手来福车公司(Lyft)的所在地。这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有关共享租车市场平台以及它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人力伙伴——司机——的故事。所有这些有关优步司机应该成为雇员还是合同工的讨论,似乎淹没了零工经济的其他方面。我过去所在的领域、高端咨询师以及他们在零工经济中的经历,似乎都已经被淡忘了。

鉴于此,我决定重新审视我在2001年写的《新时代专业人士》一书。该书聚焦高端独立咨询师和他们的服务市场。除了阐释这个新现象究竟是什么之外,它还为那些想利用这些服务的公司和走上独立工作道路的咨询师提供了指导。尽管很多部署按需专业资源的商业理由没变,但整个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高端零工工作者构建自己的能力、市场以及服务合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样地,公司现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这样的专业资源,因此,内部的审核过程就变得更加重要。

此外,公司现在必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才能高效地部署这些零工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它们必须用新的方式给自己的劳动力赋能,因为它们不仅要和零工工作者打交道,还要为自己的员工在未来成为零工工作者做准备。

重新审视这一主题让我感到很兴奋,因为我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参与者。尽管我在《新时代专业人士》中表现得非常中立,它依然是我的老东家M Squared的一个宣传工具。而这次我只是个旁观者,因此,我对公司、业务模式以及行业发展的观察是更坦诚的。这个领域中有更多的人愿意和我沟通,因为他们认为我现在是没有倾向性的。

而他们也确实和我沟通了。为了理解零工经济世界的新领域,我必须——用哈里·杜鲁门的话来说——学习我不了解的历史。为此,我采访了数字平台公司的一些友好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和首席技术官。我了解了针对网络安全专家或大数据科学家等高端专业人才的全新平台。我与专业咨询公司进行交流,这些公司拥有狭义上的人才资源,如社交媒体影响力人物或资深临时经理等。我曾和开发附属系统的企业家会面,他们开发的系统能帮助公司更好地部署咨询师、管理独立承包人及合同雇员的合同和付费工作。我还与开发平台以及让咨询师获取和购买他们在新工作领域中所需的保险及退休金项目的企业家会面。最终,我与业内权威人士进行了交流,了解我们在这场运动中身处何处,是在尖端还是在低谷,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未来的工作世界。

除了这些采访,我还成为零工经济的参与者。(或者可以说,我的角色超越了参与者,因为根据定义,我是一名做着规律性零工工作和两份带薪董事工作的“临时自由工作者”,有关这些定义我将在第二章详细讨论。)为了了解它们的操作步骤和其与社群的沟通方式,我加入了所有我符合条件的数字平台,也加入了一些我不符合条件的平台。我很想知道有多少平台能给我带来零工工作。在我加入的九个平台中,只有三个给我提供了机会。其中只有一个工作是和我的专业背景有关的,这是个很有趣的数据点,但只有这么一点。正如我之后在第五章所说的,你必须充分运用这些平台,才能让它们给你带来成果。而过了一段时间,这本书的写作阻碍了我在这些平台上的工作。

我同样也成为客户,我利用数字平台为我的个人网站找到了程序员,同时也找到了市场调研服务,从而获得了有关这个新工作世界中不同参与者的数据。网站编程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我的噩梦,在我最终找到一位可以按我的期望完成工作的人之前,我在两个大洲找了三位程序员。这个项目最终取得了进展,但之前的程序员带来的错误导致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对最终的成果并没有感到欣喜,甚至连同我的新程序员菲尔(Phil)也不太开心,即便这对他而言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工作。成为平台客户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因为这有时令人感到惊讶,又常常让人困惑,但它有助于我对今天这种工作形式形成自己的认识。

此外,我甚至考虑过成为一名优步司机,但是我驾驶的是一辆捷豹敞篷车,通常顶篷都是被放下来的,这似乎并非一个可行的选择。

在写作过程中,我和朋友及同事讨论了本书,因此,我开始注意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实。很多人对这个新兴人才市场的多样化商业模式一无所知。比如那些真的会通过市场寻找大数据极客的首席执行官们,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网站存在。在我们就我的一些发现进行讨论时,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西海岸经理因发现有人终于理解了这种新型工作领域而感到松了一口气。“我只能试一试。”我回答道。

我的成果是一本书,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对这个非常合时宜的主题有所了解。在某些方面,本书也许太及时了。我的第一本书《新时代专业人士》并没有提供章节注释,而本书平均每章有约10个注释。这是因为即便不是每天,每周也会有零工经济的新信息涌现出来。我在2016年1月展开了研究工作。在我开始写作本书时,市场上已经有四本讨论这种现象要素的书籍以及三个主要行业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对这一主题的首个综合性报告。此外还有五项行业研究,包括MBO Partners的年度《美国独立工作者状态报告》(State of Independence in America)(该报告被认为是该领域数据的一致性来源),以及行业协会——人力资源行业分析公司的名为“测量零工经济”(Measuring the Gig Economy)的新研究。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被数据淹没了,因此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理解它们。这并非易事,因为所有这些研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潜在的假设和相应的结果。我试图收集一些重要的事实,这些事实可以让我的读者更好地了解零工经济的内部运作方式。

我呈现的内容是经过仔细研究的,但我并没有从学术视角考察这个新兴工作领域出现的原因和方式,以及它的运作和发展。《零工经济》一书将对这些趋势的重要方面以及其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它将对数字人才市场及其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方式进行阐释,并且概述这些市场的特点和成本结构。

尽管不是一本指南手册,但是本书有望提供一个清晰的阐释,告诉我们零工经济参与者(从为客户公司提供服务的工作者到服务提供商)如何才能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取得成功。本书先让我们就零工经济的定义达成共识。接着,本书开始讨论零工经济中的角色,他们的数量、人口统计以及动机。相应地,本书还讨论了公司是如何利用这些自由职业者的,这也是工作者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必须了解的。紧接着,本书对比了传统中介公司和数字人才平台,阐释了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个人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来发挥自己的长处。本书深入讨论了个人品牌,并对如何打造数字品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虽然对很多人而言,就这种工作模式的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并没有那么有趣,但它的重要性与管理工作的小窍门是不相上下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框架,让他们可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可以在新工作领域中蓬勃发展的心理模式。

本书的结构是为了确保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获得可以为己所用的价值而设计的。有关销售策略、定价、合同条款和创造理想独立工作环境的章节,旨在为现有的零工工作者和那些正考虑尝试这一方式的人提供实际的帮助。同样地,我还提供了有关成功实践的指导以及热门自由职业应用软件清单,讨论了获得福利的方式,并以独立工作者的身份提出了营造社区的观点。每一章都包含“本章要点”部分,向读者强调为了成功发展而必须领会的要点。

由于这门学问正在持续发展,我还得提供一些有关未来的观点。简而言之,这一趋势只会继续发展并持续下去,因此,未来看上去是光明的。尽管如此,由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法律、监管以及社会问题仍有很多,需要在未来加以解决。就如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所言,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曲棍球运动员,是因为他能够预测球的运动方向。希望我的读者们通过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也能够成为零工经济中更加成功的预测者。

写作本书的过程就好比一场冒险,我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非常期待与大家分享接下来的内容。第一章到底什么是零工经济“说不服,绕糊涂。”——哈里·S杜鲁门

近来,有关零工经济的新闻随处可见。世界似乎沉浸在对这种全新工作领域的研究和倡导之中。政治家们谈论它,记者、商业人士和政策制定者也谈论它。有趣的是,这些讨论通常都没有一条共同的主线。以下是近期的新闻:《有报告表明,技术专业人士将主导零工经济市场》(Skilled Professionals Will Dominate the Gig Economy, Report Says),戴维·威廉斯(David Williams),《小型企业趋势》(Small Business Trends),2016年3月17日;《整个在线零工经济大多数或将成为优步》(The Entire Online Gig Economy Might Be Mostly Uber),乔希·祖博(Josh Zumbrun),《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2016年3月28日;《大部分零工经济的好处完全是虚构的》(Most Benefits of the Gig Economy Are Completely Imaginary),丽贝卡·史密斯(Rebecca Smith),《石英》在线杂志(Quartz),2016年3月4日;《零工经济正在成长,势头了得》(The Gig Economy Is Growing and It's Terrifying),汉密尔顿·诺兰(Hamilton Nolan), 高客网(Gawker),2016年3月31日;《普华永道公司(PWC)发布在线市场,轻叩零工经济之门》(PWC Launches an Online Marketplace to Tap the Gig Economy),《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16年3月6日。

或许只是我这么认为,但我们确实很难通过同一个月里的这些新闻总结出一个共同的主题。一方面,技术专业人士或许构成了零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这些人也许全部都只是优步司机。任何好处都可能是虚幻的,然而很显然,普华永道这家规模巨大、广受尊敬的专业服务公司却不这么认为——它不仅向数字化人才市场投入了资本,而且也投入了自己的品牌。尽管如此,即便像普华永道这样的先驱公司已经进入了该市场,零工经济的未来依然有些可怕。相互抵触的意见层出不穷。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呢?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真相很少是纯粹的,也绝不简单。”而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这其中的部分问题是语言上的,不仅“零工经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零工”这个词本身也是如此。因此,假如没有统一的解释,人们就不会从同一个起点去认识它,最后只能是一片混乱。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存在,例如,所有的技术平台都在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从中获益或得到社会保障,另外还有由这项运动的社会影响导致的情感问题等。从整体上看,这个话题似乎难以应对。然而它并非如此,让我们从头细说,达成共识。零工经济的定义

且让我们从头开始,针对零工经济是什么又不是什么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双轮马车”、“鱼钩”和“军事上的记过处分”之后,Dictionary.com网站对“零工”(gig)一词的第四种释义如下:

● 一个单独的职业受雇期通常持续期较短,比如爵士乐手和摇滚乐手的雇佣期;[1]

● 任何工作,尤其是持续时间较短或不确定的工作。

随着爵士乐在美国的日益盛行,上述第一条参考依据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无论是持续一晚还是一个月,乐手们都用“gig”来定义这种支持乐队生存的工作。同样一些在晚间从事第二职业的乐手们也会将他们的工作称为“兼职演出”(side gig)。“gig”的其他用法开始出现,尤其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公司开始雇用按日计酬的临时工。美国国家就业法律项目(National Employment Law Project)副主任丽贝卡·史密斯(Rebecca Smith)指出,当前,诸如优步和快速配送公司(Instacart)等大型零工经济公司,都表示自己是线上运营,因此有别于传统的雇主。“但实际上,”她表示,“它们的运作方式就好比农场劳动力承包商、服装批[2]发商和以前的临时劳动力市场。”同样地,世界经济论坛报告(World Economic Forum Report)指出:“尽管连接人们工作的数字形式是全新的,但临时工作或自我雇用的行为却不是什么新鲜事。”[3]既然我们已经谈到这里,那么就让我们说说“job”(职业)吧在讨论“gig”这个词的起源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我们现在对“job”一词的理解实际上是来自经济大萧条之后的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此外,如果你查找字典,会发现“job”有很多释义。《牛津英语词典》对它的第一条释义是“人们日常工作或职业中的‘一项工作’”。接下来还有其他几种解释,其中包括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条——“一个犯罪计划”,例如,“他们打劫了银行”。此外,整容手术中也有“动鼻子”(nose job)一说。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职业,即定期提供报酬的雇佣形式,则位于释义列表的末端。最后还有一条趣闻:“job”一词的中世纪起源被认为是来自一个含义为“一块粪便”的词。这很讽刺,不是吗?

从20世纪80年代起,“gig”这一概念开始拓展至包括高级技术工作在内的任何职业。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兼并重新定义了就业格局。在这之后10年的后半部分,从世界500强榜单跌落的公司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是因为前10年的并购活动让那些遭遇了通货膨胀和国际竞争的臃肿组织实现了大规模重组。裁员起初被称作“规模缩减”,后来则被更委婉的“规模调整”所取代。这些裁员措施结合了[4]一种全新的名为“准时制”(just in time)“的管理哲学,最终导致许多管理岗位被削减。这种现象带来了第一波现代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者早已在创意产业中遍地开花。广告创意总监的声誉建立在他们所管理的自由职业者群体之上,这些人可能是文案、插画师或摄影师。

电影业也是如此,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里也已经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市场。在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电影业就是一个垂直整合的体系:演员、导演、编剧和技术人员服务于制片厂,而制片厂则拥有电影所有权。这个被称为“制片厂制度时代”或“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时期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公式化电影,这种业务模式旨在最大化地利用制片厂的在职人员,演员们在类似的剧情里扮演着非常相似的角色。[想想所有那些由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和金杰·罗杰斯(Ginger Rogers)出演的老电影吧!]直到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发布决议,要求制片厂将影片发行从原有的业务中剥离出来,这种情形才有了改观。与此同时,来自另一领域的新威胁也出现了,这就是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全新媒体形式:电视。

制片厂系统瓦解后,演员们开始掌握自己的职业生涯。经纪公司作为演员的市场开拓者应运而生。为了保护各种专业人士的权益,工会也由此诞生。事实上,很多人指出,上述原因同样可以被视作零工经济工作者需要联合起来的理由。在今天的电影业中,来自各个专业的人士(编剧、演员、布景设计师、助理导演、关键场务人员,等等)聚到一起,共同创作电影。一旦拍摄完毕,各色人等相继解散,奔赴下一场工作。

主流商业世界里的零工工作演变得则更慢一些。直到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和人力资源等核心业务功能领域内的独立咨询师才开始开展自己的业务,或是大批量地从商。在接下来的10年里,由于技术改变了商业沟通的方式,提高了业务的流动性,这种趋势才得以加速发展。

其他因素同样也促进了这类创业的发展。1989年,来自催化剂(Catalyst,一家致力于帮助妇女选择和经营自己职业生涯的全国性组织)的费利丝·施瓦茨(Felice Schwartz)发表了一篇在今天非常著名的文章——《妈妈的足迹》(Mommy Track)。她在文中颠覆了企业里有关女性地位的玻璃天花板的概念。她指出,产假和家庭责任损害了美国职业女性的上进心。尽管如此,也有很多女性选择了另一种未来,一种可以将她们的专业技能和她们对个人生活灵活性的需求相结合的选择。拥有高学历和丰富业务经验的专业女性选择成为咨询师,从而掌控自己的生活。

同样,另一些人为了写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制造家具或是作曲而选择成为咨询师。咨询工作使得他们有了资金,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些赚得较少但更有意义的追求。例如,M Squared的顶尖咨询师之一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一家银行的国际人力资源主管,但他的热情却在雕塑艺术上。雕塑家的工作经常是脏兮兮的,所以他想要一种更加灵活的职业生活方式,这样他就可以一整天都不在办公室里。在那些日子里,他可以追求自己热爱的艺术,同时也不必为身上的大理石粉末而烦恼。

有一些这样的公司出现了,它们打造了一个匹配买家(公司)和卖家(咨询师)的市场。我的公司M Squared就是早期先驱之一。坦白地说,当时的市场并不了解我们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拥有一个可以用来和项目进行匹配的独立咨询师网络,以此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业务需求。(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这个网络——我或许可以补充这一点,但这样就暴露我的年龄了。)一方面,我们就像是劳务派遣公司,但是我们的员工收费标准更高;另一方面,我们的服务类似于猎头公司,因为我们会派出非常符合特定需求的专家,但我们的咨询师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临时性的。此外,我们也像是咨询公司,因为我们与麦肯锡、埃森哲等知名咨询公司一样,处理着同样类型的高层次问题,为相同的项目而竞标报价。我们是一个即将腾飞的新兴市场里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由于这是一种高价值服务,促进这一过程的中介服务为所有参与者都带来了经济上的意义。这是因为,为找到一名合适的专业人士完成一项引人注目且重要的临时性任务而付费是值得的。

在过去10年间,由于新技术使得大型市场通过相对低廉的服务实现了发展,整个市场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在,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应用程序的激增,在美国大多数都市中心那种全天候急不可耐的生活方式下,为了找到某个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人而付费是值得的。例如,通过快速配送公司找人给你送日用品,或是通过优步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这一便利性维度上的经济类型便是大多数人所说的“按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投资人认为在这种便利性因素上有充足的业务量,因此,即便这些新兴公司只提供了价值相对较低的服务,他们依然能够赚到钱。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就“零工工作者是谁”进行更多的探索,不过现在,让我们先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论这份工作的工作者是司机、自由艺术家,还是临时首席执行官,零工是任何领域内的一种持续时间不确定的工作。不论这份工作是由劳动者自己获得,还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猎头公司或者数字人才平台部署下去的,“零工”就是以往那些被称为临时性工作(contingent work)的部分。在这个前提下,零工经济就是指那些已经演进到能够支持这种独立工作形式的公司和商业体系。按需经济

按需经济是宏观意义上零工经济的一个子集,它是指产生于数字市场的一种能够满足客户“即时”获得商品或服务需求的经济活动。在这里,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时性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我的交通需求意味着我希望优步司机越快到达越好。事实上,对于这种等待而言,半个小时已经很长了。但如果我有的是一个临时首席财务官的即时需求,那么我并不会期望这个人立刻出现在我的家门口(说实话,那样还会有点儿令人不安),能在一两天的时间内找到这样一个人就已经很好了。即时性是以我所寻求的技能组合为前提条件的。

这种技能组合同时也提供了其他决策因素。我并不在乎谁在任务兔子(TaskRabbit,一家以任务发布和认领为主要功能的网站)上认领了帮我收取干洗衣物的任务,但我很关心谁会在我的经理休产假时来运营我们的市场部门。因此,另外一个考量因素就是需求的持续时间。同样地,为了一次短途旅行,任何人都可以忍受啰唆的来福车(一款手机叫车应用)司机。但是,如果我需要一名可以工作六个月的项目经理,那么我会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人选去填补这个角色。这个人和我们的共鸣以及胜任程度成为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有人或许会说,在即时性上的区别就是客户是企业还是个人的问题。即时性在B2C(商家对个人)市场的留存时间要比在B2B(商家对商家)市场短得多。也就是说,会有人从垂直工作手台(Upwork,一个汇聚了程序员和自由创意职业者的电子市场平台)上购买服务,否则他们就要转向格理集团(Gerson Lehrman Group)这样的专家平台。例如,作者本人与自己在Zintro平台(一个以专家为主的项目和工作平台)上找到的一位专家签订了某一行业的研究合同。实际上,在2015年,有26%的零工经济从业者花费了1 010亿美[5]元雇用其他独立工作者。图1-1给出了不同业务模型在即时性框架中的位置。①一款提供家庭保洁和保姆服务的在线应用。——译者注②全球最大的自由职业平台之一。——译者注③一家影响力营销平台。——译者注④一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机构。——译者注图1-1 即时性图谱

全新的按需经济世界的一个重要形态就是它的基础技术平台,这个平台主要负责处理财务交易结算任务。在更高的技术领域中,这些平台可以设置专门的算法,通过平台上个人必备的经验精确匹配客户的专业需求。算法会随着成功匹配的增加而不断提升,这里体现出了先动优势的价值。在初期能够获得大量项目的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算法。(我们将在第六章详细讨论人才平台的世界。)

按需世界的经济模式决定了这样的情形:时间越短,费用越低;同样地,专业技能商品化程度越高,费用也就越低。据此而言,位于图1-1左下角的平台是以高效运营和大容量业务为依据的。它们同样得益于网络效应:网络中的用户和零工工作者越多,所产生的工作量就越多,那么该网络的价值就会越高。

从就业法规的角度来看,左下角的公司面对的挑战也是最大的。这些平台上的任务的技术含量较低。而大多数竞争者都是从成本最低的业务模式开始的,他们把自己的零工工作者称为“独立承包人”(independent contractors,简称ICs)而非“雇员”。从法律上说,独立承包人并不是雇员,因此,他们无法获得通常给予雇员的福利,如法定工资税缴纳、带薪假期、医疗保健服务和退休计划等。雇主在这方面的付出占到了工资成本的32%~37%。因此,许多按需服务公司一开始都将工作人员视为独立承包人。

此外,企业必须按照严格的薪资和工时规定对雇员进行管理,因此,雇员这个角色的灵活性是比较低的。而按需服务的一个特点就是,工作人员可以自行安排日程。据此可以进一步说明,按需服务的工作人员还是不应被视为雇员。

遗憾的是,这一领域的法律是模棱两可的,因为“独立承包人”还是一个法律中尚无明确定义的术语。(关于这一主题请参考第七章。)由于独立承包人没有法律上的界定,一些参考了代理法和其他因素的准则被制定出来。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简称IRS)将广泛采用的判断框架组合在一起,形成了“20点清单”(20 Points),来定义独立承包人。这其中包括诸如拥有自己的工具、能够承受财务损失、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等条件。不过,并非所有的条件都要满足,而且其中有些条件要比其他条件重要得多。这使得相对于雇员的独立承包人的构成要素变得非常模糊。在过去20年里,我们从“20点清单”中提炼出了两个关键内容,即企业对个人的指导和管控这两个重要因素。如果你正在指导或管控一些人的工作,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是你的雇员。

不少按需服务公司都在改变它们对待零工工作者的方式。杂货店配送服务提供商伊甸园公司(Eden)认为自己只有加强对员工的管控才能提升客户满意度;而预制食品配送服务提供商大快朵颐公司(Munchery)则认为需要对日程安排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员工按时送达;同样,代客泊车服务提供商奢美公司(Luxe)认为需要更多的权利才能将它的服务生部署到某一地点,实现更广泛的覆盖。这些业务模式的改变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很难想象规避政府就业诉讼不是原因之一。我们观察了一家从未改变自己模式的公司——家政清洁服务公司庭乐(Homejoy)。在4 000万美元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它无法做出足够快的决定,最终在2015年关门大吉,而其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人员分类的失误。

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简称DOL)注意到所有这些业务活动,并于2005年终止了对临时经济(contingent economy)的定期报告,事后看来这一行动是莽撞的。2016年1月,有消息称,美国劳工部将于2017年5月恢复这项研究。不同的政治家们纷纷呼吁加强对按需经济雇佣行为的审查和潜在的监管。近期,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在谈论这种雇佣问题时指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