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概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8 18:43:15

点击下载

作者:阮志燕、任宏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医学概要

实用医学概要试读:

前言

《实用医学概要》是高职高专药品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关键作用。本教材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医药相关专业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对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概论)知识的需求整合而编写。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等专业的医学知识教科书,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在职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本教材的编写贯彻“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以“易学易懂”为理念,适度降低理论知识难度,突出以下几点:①对于基础知识,力求通俗易懂,以掌握知识框架为主、必要知识点为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本教材囊括了解剖、生理和临床医学三部分知识,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体系,在内容的安排上,特别注重知识的条理化和逻辑性,以正常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为基础,理解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③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要为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疾病教学中穿插大量病例分析与练习,于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设计有“知识链接”和“课堂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④本书根据近两年的实际教学需求和教学效果,进一步精练教材内容,增加实用性。本书共分十三篇,以系统为单元,依次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和疾病知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习。各作者为:阮志燕(第四篇、第十二篇),任宏(绪论、第一篇),许意平(第二篇、第十一篇),何颖(第三篇、第十篇、第十三篇),商玲(第五篇、第六篇),徐哲(第七篇、第八篇),赖满香(第九篇)。本教材在编写、审定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专家和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尽管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图书,各编委人员对编写内容也进行了反复斟酌和调整,但鉴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本教材参考了有关专著和资料,在此谨向其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编者2017年4月绪论一、健康与医学模式

健康就是机体通过自稳调节维持着内部的动态平衡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统一,从而使机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也明确定义:“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称为疾病。人类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积累经验,逐步产生了医学。也就是说,医学是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其预防和治疗对策的科学。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自身健康和疾病所持的基本看法就是一种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又称为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原则,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迄今为止,人类医学发展史上出现过五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惩罚或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祛邪。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最早的健康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出现于人类医学的早期。人类开始以自然哲学理论解释健康与疾病,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如我国医学就是以《黄帝内经》为标志,建立起“天人相应”为思想特色、“阴阳五行”为理论学说的整体医学观。在希腊,以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研究成果为标志,逐步将鬼神巫术从医学领域驱逐出去,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如他创立的“四体液学说”,认为体液构成的整体比例关系决定人的性格、气质、体质和疾病。

3.机械论医学模式

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社会变革。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掀起了产业革命的浪潮。顿时,机器似乎成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那时起主导和进步作用的哲学思想也与机器分不开,这便是机械唯物主义。在“机械文化”的影响下,人体被看成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心脏是水泵,血管是水管,四肢活动是杠杆,饮食是给机器补充燃料,大脑是这架“机器”的操纵盘等。法国医生拉马特利还出版了一本《人是机器》的书,其中心思想是:人是一架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体温推动它,食物支持它,疾病是因机器某部分失灵,需要修补完善。这种以机械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与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状况,就是机械论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

从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听诊器的发明、X射线的发现使用丰富了诊断方法;乙醚麻醉的使用解决了手术疼痛的问题;利用石炭酸(苯酚)消毒防菌流行于世界;显微镜的出现使人们创建了组织学、细胞学等全新学科。显微镜的发明、细胞学说的创立、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动摇了形而上学、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工业化、都市化导致的传染病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细菌学的发展。由此开始,西方医学对有生命的生物体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及其成果在医学中的应用,形成了西医学特有的科技内涵,产生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了疾病。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的发现为抗感染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许多疾病已被人类所控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根本变化。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同时人们还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健康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于是出现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肯定了生物因素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也肯定了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精神因素在人类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使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心理)属性和自然属性达到了有机统一。

当今,现代医学得到进一步突飞猛进的发展。微观方面,研究工作由细胞水平向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深入,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显示出良好、广阔的前景。宏观方面,人们放弃了长期以来把健康片面理解为“不生病”的健康标准,并认为健康不仅仅是医生和卫生部门的事情,是包括个人、社会在内的共同责任。医学模式进入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了卫生服务的整体观,即把病人称为患有疾病的、有心理活动的、处于现实社会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并指引学科不断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医学专业不断分化的同时,各学科间又相互渗透与交叉。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医学的渗透和交叉,产生了社会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新学科。近年来循证医学新概念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引入,推动了医学思维方法的转变和更新。毫无疑问,21世纪的临床医学将会发生巨大的和多方面的改变。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实用医学概要是一门阐述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常见疾病的课程,主要满足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教学需求。本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诊断学和疾病学等。教材以人体系统为主线,将人体解剖生理学、诊断学和临床常见病种等知识点纵向贯穿起来,使高职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掌握必需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疾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与岗位需求衔接较为充分。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形态结构之间联系的科学。最早的解剖学是借助解剖手术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眼观察各部的形态和构造,现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先进了很多。而后者是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的科学,也就是说人体是如何运作的。因此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但又能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既分工明确又联系密切。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诊断学是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是临床各专业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的重要基础。

疾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病变基础的课程,包括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预后等要点,是非临床医学专业,如药品类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等学生学习和了解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一门重要课程。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运用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结合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使自己成为高级实用型医药类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打好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基础,对临床医学中检体诊断、病史询问、常见症状有一个概要的认识,应掌握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与方法。同时要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尊重病人,除了关心疾病本身的诊断和治疗外,还应考虑诊疗过程给病人带来的躯体、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任宏)第一篇 实用医学概要基本知识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形态结构之间联系的科学,而后者是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的科学。需要强调的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相一致的,一定的结构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因此,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但同时又能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既分工明确,又联系密切。二、人体解剖的统一标准和术语

1.人体的解剖方位

为了正确地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解剖学上采用公认的统一标准和描述用语。解剖学所采用的标准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研究的对象处于横位时,仍要按标准姿势描述。(1)上和下 是对部位高低关系的描述。头部在上,足在下。故近头侧为上,远离头侧者为下。如眼位于鼻之上,而口则位于鼻之下。(2)前和后(腹侧和背侧) 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腹侧),距背面近者为后(背侧)。如乳房在前胸壁,脊柱在消化道的后面。(3)内侧和外侧 是对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的描述。如眼位于鼻的外侧,而在耳的内侧。(4)内和外 是表示与空腔相互关系的描述。如胸(腔)内、外等。(5)浅和深 是对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描述,即离皮肤表面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2.人体的解剖面

人体常以三个互相垂直的面描述,如图1-1所示。图1-1 人体解剖面(1)矢状面 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称矢状面。(2)冠状面 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3)水平(横切)面 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称水平(横切)面。三、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定义

1.内环境

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是生活在细胞外液之中,通过与细胞外液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而维持其生命活动。这种构成细胞生活环境的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赖以生存的外环境。

2.内环境稳态

外环境变化很大,内环境则有多种调节机制作用而变化很小。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使机体的组织器官少受乃至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保持其正常生理机能。生理学上把这种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机能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性,是高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因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它要求的理化条件比较严格,如温度、pH值和其他离子浓度都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完成。然而在机体生命过程中,内环境理化性质是不断改变的,而体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过多或过少,会在不同程度上妨碍机体的生命活动。例如,血糖太低时,大脑细胞兴奋性降低,会出现昏迷现象;血浆蛋白过低可引起组织水肿。体温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和它的机能状态;血液酸碱度变化,机体的反应更为明显,当血液pH值低于7.0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可导致死亡。由此可见,内环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始终保持在一定生理范围内,以免组织细胞受到伤害。这种在生理范围内的变动称为内环境相对稳定。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状态。细胞和器官活动不断消耗营养物质并排放代谢产物,从而破坏了内环境的稳定;但是通过调节,各有关器官系统会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向外界排出代谢产物,转而保持了内环境的稳定。所以,内环境稳态也是机体调节活动的结果。四、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机体有完整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机体接受刺激时,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完成应答性反应,这一活动称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反射活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体先天就具有的维持生命的基本反射活动,其反射弧和反射都是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局限和短暂。

2.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这类化学物质主要指内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一般来讲,体液调节是一个独立的调节系统,因为部分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成分或性质的变化,并直接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不少内分泌腺本身还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内分泌腺就成为反射弧上传出神经的延伸部分。这种神经和体液复合调节的作用方式称为神经-体液性调节。此外,细胞、组织所产生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通过局部组织液的转运,改变邻近细胞、组织的活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

3.自身调节

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是指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调节。例如肌肉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肌纤维的长度成比例,初长加大时收缩力量也增大。自身调节的范围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仍有一定的意义。(二)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系统

运用控制论原理分析人体各种生理学功能的调节时,人体各种功能调节可分为三种控制系统,即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机体主要通过反馈控制系统调节生理功能。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到受控部分的影响,这种反过来的信息返回称为反馈。如果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减弱,称为负反馈;如果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加强,则称为正反馈。机体大部分的调节系统以负反馈的方式进行调节。例如动脉血中CO浓度增加时将促使肺通气的增加,结果使动脉血中的2CO浓度下降,CO浓度下降反过来使调节的原因减弱,于是肺通气22不再增加,这样就维持了动脉血中CO浓度的相对稳定。正反馈在正2常生理情况下较为少见,如排尿反射、分娩过程。在病理情况下正反馈则很常见,出现所谓的恶性循环性变化,使病情更趋严重。五、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有三个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新的物质不断替代老的物质的过程。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后,把它们制造成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指机体把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以供生命活动和合成物质的需要,并把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一般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物质合成时吸收能量。机体只有在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

2.兴奋性

机体受到周围环境发生改变的刺激时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能引起机体或其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刺激引起机体或其组织细胞的代谢改变及其活动变化,称为反应。反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者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另一种是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由强变弱,称为抑制。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以及机体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

一般将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强度或强度阈值。阈值的大小能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组织兴奋性高则阈值低,兴奋性低则阈值高。机体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是机体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兴奋性也是基本生理特征。

3.生殖

机体具有产生与自己相似子代的功能,称为生殖。任何机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都要通过繁殖子代来延续种系,所以生殖也是基本生理特征。高等动物及人体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父系与母系的遗传信息分别由各自的生殖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带到子代细胞,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同样的结构和功能。第二章 细胞与组织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形态和机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大小不一,如卵细胞较大,直径约120μm,而小淋巴细胞的直径只有6μm左右。细胞形态也多种多样。人体中大约有200多种细胞,这与其功能及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如血细胞在流动的血液中呈圆形,能收缩的肌细胞呈梭形或长圆柱形,接受刺激并传导冲动的神经细胞有长的突起等,如图2-1所示。图2-1 七种人体细胞的形态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一)细胞膜

1.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是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细胞膜使细胞内容物和细胞周围的环境分隔开来,从而使细胞能相对独立于环境而存在,但细胞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又需要通过细胞膜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即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另外,细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改变,如体内产生激素或递质等化学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某些异物或药物等,很多都是首先作用于细胞膜,然后再影响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因此,细胞膜不但是细胞和环境之间的屏障,也是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的门户。化学分析表明,细胞膜主要由类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那么这些物质分子是怎样组装成膜结构的呢?目前公认的是1972年由Singer和Nicholson提出的液态镶嵌模型假说。这个假说的基本内容是:生物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细胞膜的脂质分子中,以磷脂为主,其次是胆固醇,还有少量的鞘脂类脂质。脂质一端为亲水性极性基团,另一端为疏水性非极性基团的长杆状两性分子。由于疏水性基团受到具有极性的水分子的排斥,形成脂质分子的亲水性极性基团朝向膜内、外两侧的水溶液,疏水基团则朝向膜内部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脂质熔点较低,在一般体温条件下为液态,脂质分子的这种特性是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前提条件。

膜蛋白质主要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之间的球形蛋白质,称为镶嵌蛋白质。此外,还有一些未嵌入脂质双分子层而只附着于脂质双层内表面的蛋白质,称为周围蛋白质。根据细胞膜蛋白质的不同功能,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①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如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等;②与“辨认”和“接受”细胞环境中特异的化学性刺激有关的蛋白质,统称为受体;③属于酶类的膜蛋白质,如几乎在所有细胞膜内侧面都可发现的腺苷酸环化酶;④与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的膜蛋白质。

细胞膜所含的糖类较少,它们和膜内的脂质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上的糖链部分几乎都裸露于膜的外表面。由于构成这些糖链的单糖在排列顺序上有差异,这就成为细胞特异性的“标志”。例如,在人的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是A凝集原还是B凝集原,其差别仅在于膜糖脂糖链中一个糖基的不同。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

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从细胞外液摄取所需物质,同时又要将某些物质排出,这称为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进出细胞的物质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各异。因此,它们进出细胞的形式也不同。常见的细胞膜转运物质方式可归纳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转运)以及出胞和入胞四种。(1)单纯扩散 所谓单纯扩散,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现象。由于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构成,因此只有能溶解于脂质的物质,才可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单纯扩散量不仅取决于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梯度,也决定于该物质通过膜的难易程度。能够通过细胞膜进行单纯扩散的物质并不多,主要有O和CO等气体,以及脂溶性小分子物质。22(2)易化扩散 不溶于脂质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如葡++2+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和K、Na、Ca等离子,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借助细胞膜结构中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而顺着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称之为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就属于该类型。“载体”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在这种蛋白质分子上,有与被运输物质结合的特异结合点,当“载体”在膜的一侧与处于高浓度的某一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可移向膜的另一侧,然后与被运输物质分离,如此反复进行,但详细过程尚不清楚。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都具有如下共同特征:①结构特异性,即每种载体蛋白只能转运具有某种特定结构的物质。②饱和现象,当膜两侧某种物质的浓度差较小时,易化扩散的扩散通量一般与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如果膜一侧的浓度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使转运通量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饱和性。③竞争性抑制,如果细胞膜上某一载体对结构类似的A、B两种物质都有转运能力,那么在环境中加入B物质会减弱它对A物质的转运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竞争性抑制。这是因为有一定数量的结合位点竞争性地被B所占据的结果。

另一种是以所谓“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一些离子,如K++2+、Na、Ca等顺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即属于该类型。“通道”也是镶嵌在细胞膜内的一种蛋白质。可随着其构型的变化而导致其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当“通道”内部结构无孔道时,则不允许该种离子通过,即通道“关闭”,也可称为膜对该种离子的通透性降低或不通透。通道分为两类:①电压依从性通道。这类通道的开关决定于通道蛋白所在的膜两侧的电位差。②化学依从性通道。这类通道的开关决定于细胞膜所在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或药物等。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特点是: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位差移动,不需要细胞另外供能。这样的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转运。(3)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细胞代谢供给能量,因此主动转运过程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通过细胞膜主动++2++--转运的物质有Na、K、Ca、H、I、Cl等离子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其中最重要而且研究较充分的是钠钾泵对Na、K的主动转运。

钠钾泵能够分解ATP,每分解一个ATP可以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3个Na移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2个K移入膜内,以形成和保持Na++、K在膜两侧的不均衡分布。钠钾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建立++起一种势能储备,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利用。例如,Na、K在膜两侧的不均匀分布,是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除钠钾泵以外,还有钙泵、氢泵、负离子泵、碘泵等。(4)入胞和出胞 一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是通过细胞的入胞、出胞形式来实现的。入胞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其过程首先是细胞膜“辨认”细胞外的某物质团块,接着与该物质团块相接触的细胞膜内陷,然后伪足互相接触并发生膜融合和断裂,最后物质团块与包围它的细胞膜一起进入细胞。如物质团块是固体,上述过程称为吞噬;如进入物质是液体,上述过程称为吞饮。出胞是指某些物质由细胞排出的过程。其分泌过程大致是:细胞内包含分泌物的囊泡向着细胞膜处移动,然后囊泡膜与细胞膜接触,互相融合,最后在融合处破裂,囊泡内的分泌物被吐出细胞外。这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如内分泌腺将激素分泌到细胞外液中,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将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中。一些未能消化的残渣也是以出胞形式排出细胞的。(二)细胞质

1.内质网

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内质网膜可与核膜、高尔基复合体膜、细胞膜等相连,将整个细胞互连成一个整体。表面附着有许多核蛋白体的内质网膜称为粗面内质网,没有核蛋白体附着的内质网膜称为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它既是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又是运输蛋白质的通道。其常见于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如消化腺上皮细胞、肝细胞等。

2.核蛋白体

核蛋白体又称核糖体,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称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椭圆形颗粒小体,核蛋白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构造,因此被喻为“装配蛋白质的机器”。有些核蛋白体附着在内质网壁外,称为附着核蛋白体,主要合成输送到细胞外的分泌蛋白,如酶原、抗体、蛋白质类激素等。有些多聚核蛋白体散在于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蛋白体,主要合成结构蛋白,或称内源性蛋白质,如分布于细胞质基质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等。

3.线粒体

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各种酶和辅酶,因而可以彻底氧化分解供能物质(如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以备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所需。细胞生命活动中所需能量约有95%来自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的氧化供能,故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

4.溶酶体

溶酶体是一种囊状小体,外面是一层单位膜,里面包含约50种水解酶。在酸性条件下,其对蛋白质、肽、糖、中性脂质、糖脂、糖蛋白、核酸等多种物质起水解作用。初级溶酶体与自噬体(细胞内衰老、破损的各种细胞器或过剩的分泌颗粒,由内质网包围形成)或吞噬体(外来的细菌、病毒等,经细胞膜以吞噬方式吞入细胞形成)接触,混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在次级溶酶体中,水解酶对原自噬体和吞噬体中的物质进行分解消化。消化后的产物如氨基酸、单糖、脂肪酸等,通过溶酶体进入胞浆中供细胞膜利用。未能分解的物质残留形成残余体。有的残余体存留在细胞内,有的则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因此,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

5.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小泡及大泡三部分组成的膜性结构,是细胞各个膜性结构间物质转运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高尔基体通过小泡接收由内质网膜转来的蛋白质,然后与扁平囊泡融合,蛋白质在扁平囊泡内进行加工后形成大泡,与扁平囊泡脱离,形成分泌颗粒。可见高尔基体的功能是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

6.中心体

中心体是由一对短筒状中心粒构成,成对存在,互相垂直。中心粒与细胞分裂有关。

7.微丝

微丝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种实心的丝状结构。微丝主要是由球形肌动蛋白聚合而成的一种可变的结构,与细胞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移动、微绒毛的收缩、细胞入胞和出胞动作的发生,以及细胞的运动等机能有密切关系。

8.微管

微管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种非膜性的管状结构,与运动、支持和运输有关。(三)细胞核

1.核膜

核膜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核膜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在核孔周围,核膜的内层与外层相连。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在核内形成的各种核糖核酸(简称RNA)可以经核孔进入细胞质。

2.核仁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都有1个或1个以上的核仁,它通常只出现于间期细胞核中,在有丝分裂期则消失。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

3.染色质和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色质。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纤维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

DNA分子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①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DNA链上储藏着大量的遗传信息,DNA分子能自我复制,将储藏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细胞。②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即储存的各种遗传信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表达为各种遗传性状。知识拓展亲子鉴定: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遗传标记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之为亲子试验或亲子鉴定。DNA是人体遗传的基本载体,人类的染色体是由DNA构成的,每个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夫妻之间各自提供的23条染色体,在受精后相互配对,构成了23对染色体。如此循环往复构成生命的延续。尽管遗传多态性存在,但每个人的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母,这就是DNA亲子鉴定的理论基础。亲子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① 传统的亲子鉴定是进行血型测试,即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检验。主要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红细胞抗原分型、红细胞酶型及血清型。这种方法过程烦琐、错误率高,应用价值有限。② DNA 亲子鉴定测试。主要包括:DNA指纹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通过人体任何组织取样,如口腔上皮细胞、血液、精液等,测定基因相似度。该方法是目前亲子测试中最准确的一种,其准确率可达99.99999%,具有精巧、简便、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③ SNP(单核苷酸) 检测。当前DNA亲子鉴定利用人类基因组中的重复碱基序列 (STR作为第二代分子标记 ) 和PCR技术进行个体识别,但STR具有很大的局限性,SNP是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是将来的发展方向,美国911尸体辨认即利用了此技术。二、细胞的增殖

细胞产生新细胞,以代替衰老、死亡和创伤所损失的细胞,称为细胞的增殖。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每次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必须经过生长增大,才能再分裂。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间期和分裂期。(一)间期

细胞进入间期后进行着结构和生物上的复杂合成,从而为DNA分子复制作准备。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 (G1期)、DNA合成期(S期)和DNA合成后期(G2期)。

1. DNA合成前期(G1期)

此期细胞内进行着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生物合成变化,如合成各种核糖核酸(RNA)及核蛋白体。此期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细胞历时数小时至数日,有的甚至数月。进入G1期的细胞,可有三种情况:①不再继续增殖,永远停留在G1期直至死亡,如表皮角质化细胞、红细胞等。②暂时不增殖。如肝、肾细胞,它们平时保持分化状态,执行肝、肾功能,停留在G1期,如肝、肾受到损伤,细胞大量死亡而需要补充时,它们又进入增殖周期的轨道。这些细胞又可称为G0期细胞。有人认为G0期细胞较不活跃,对药物的反应也不敏感。③继续进行增殖,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

2. DNA合成期(S期)

从G1末期到S初期,细胞内迅速形成DNA聚合酶及四种脱氧核苷酸。S期主要特点是利用G1期准备的物质条件完成DNA复制,并合成一定数量的组蛋白,供DNA形成染色体初级结构。在S期末,细胞核DNA含量增加1倍,为细胞分裂做准备。DNA复制一旦发生障碍或错误,就会抑制细胞的分裂或引起变异,导致异常细胞或畸形的发生。S期持续时间为7~8h。

3. DNA合成后期(G2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为细胞分裂准备物质条件。DNA合成终止,但RNA和蛋白质合成又复旺盛,主要是组蛋白、微管蛋白、膜蛋白等的合成,为纺锤体和新细胞膜等的形成备足原料。若阻断这些合成,细胞便不能进入有丝分裂。G2期历时较短而恒定。(二)分裂期

分裂期又称有丝分裂期,简称M期。这一时期是确保细胞核内染色体能精确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核,使分裂后的细胞保持遗传上的一致性。根据其主要变化特征,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分期。

1.前期

其主要特征是:染色质逐渐凝集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进一步发展分为两条染色单体,二者仅在着丝点相连。

在这期间核膜及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在间期复制的中心体分开,逐渐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每个中心体的周围出现很多放射状的细丝,两个中心体之间的细丝连接形成纺锤体。

2.中期

其主要特征是:染色体高度凝集,并集中排列在细胞的中部平面上,形成赤道板。

在此期两个中心体已移到细胞的两极,纺锤体更明显,纺锤丝与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

3.后期

其主要特征是: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完全分离,各自成为染色单体。

在这一期两组染色单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与此同时,细胞向两极伸长,中部的细胞质缩窄,细胞膜内陷。

4.末期

其主要特征是:两组染色体不再向两极迁移,预示分裂活动进入末期。

此期染色体发生退行性变化,即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纤维;核仁和核膜重新出现,形成新的胞核;细胞中部继续缩窄变细,最后断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完成有丝分裂,子细胞即进入下一周期的间期。

从上述细胞周期可知,整个细胞周期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分期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如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受到环境因素干扰时,细胞的增殖则发生障碍。第二节 基本组织

机体内的细胞不是独立完成任务,而是集结成群执行共同的功能,这种结构称为组织。组织是由相同起源和功能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根据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人体可分成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图2-2)。图2-2 四种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但不同部位的上皮,其功能各有差异。如分布在身体表面的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体内各管腔的腔面上皮,除具有保护功能外,尚有分泌、吸收等功能。有的上皮组织,从表面生长到深部结缔组织中去,分化成为具有分泌功能的腺上皮。(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上皮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具有极性,一极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称游离面。游离面分化出一些特殊结构,与不同器官的功能相适应,如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等。与游离面相对的另一极称基底面。上皮组织一般借一层很薄的基膜与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上皮组织内无血管,其所需营养由深层结缔组织中的血管供给;其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上皮组织再生能力强。(二)各类上皮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

根据上皮细胞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被覆上皮

大部分上皮覆盖在身体表面或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称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形状,又将被覆上皮分为以下六种。(1)单层扁平上皮 又称单层鳞状上皮,仅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覆盖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称内皮。内皮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覆盖于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腔面的上皮,称间皮。间皮能分泌少量浆液,保持表面湿润光滑,便于内脏活动。(2)单层立方上皮 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3)单层柱状上皮 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小肠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称为微绒毛。微绒毛能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该种上皮其细胞高矮不等,在垂直切面上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好像是复层,但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因而实际是单层。其游离面有许多纤毛,纤毛比绒毛粗而长。纤毛有节律地朝一个方向摆动,借助这种摆动,一些分泌物或附着在表面的灰尘、细菌等异物得以清除。该种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的腔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5)复层扁平上皮 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由十余层或数十层细胞组成。仅靠近表面几层的细胞为扁平状,基底层细胞能不断分裂增生,以补充表层衰老或损伤脱落的细胞。复层扁平上皮深层的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为复层扁平上皮提供营养。其主要分布于皮肤表面、口腔、食管、阴道等器官的腔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受损伤后有很强的修复能力。(6)变移上皮 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衬贴在排尿管道的腔面。由于排尿管道的容积常有变化,上皮细胞的层数和形状也相应改变,从而可使上皮的面积扩大或缩小。如膀胱空虚缩小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当膀胱充盈扩大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细胞变扁。

2.腺上皮

腺上皮是专门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器官称为腺。如果腺有导管与表面上皮联系,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到身体表面或器官的管腔内,这种腺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等。如果上皮细胞不形成导管,而腺细胞呈索状、团状或滤泡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腺的分泌物(称为激素)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或淋巴管内,随其运送到全身,这种腺为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3.感觉上皮

能接受体内外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上皮细胞,称为感觉上皮。二、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种类较多,数量较少,分散而无极性。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基质是无定形的胶体样物质,纤维为细丝状,包埋在基质中。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如纤维性的肌腱、韧带、筋膜;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软骨和骨等。在机体内,结缔组织主要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二)各类结缔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

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和血液。本节仅 介绍前四种,即固有结缔组织。软骨、骨和血液在相关章节分别介绍。

1.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存在于各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甚至细胞之间。其结构特点是基质多,纤维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该组织具有连接、支持、防御、传递营养和代谢产物等多种功能。(1)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种类较多,散在分布。其中有些是经常存在的较恒定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未分化的间质细胞。另有一些是可游走的或数量不定的细胞,如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血液渗出的白细胞等。

成纤维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特点,在机体生成、发育时期和创伤修复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清除异物与衰老伤亡的细胞,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浆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肥大细胞颗粒中含有组织胺、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扩张,使其通透性增强;使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甚至痉挛。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使其聚集到过敏反应部位。肝素有抗凝作用。(2)细胞间质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基质和组织液组成,主要起支持作用。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成分,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但弹性差。网状纤维十分纤细,主要分布于网状结缔组织,以及结缔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交界处,如上皮的基膜下、毛细血管周围等处。弹性纤维是由弹性蛋白和胶原纤维构成。弹性纤维弹性大、韧性小,它和胶原纤维交织成网,使疏松结缔组织既有一定弹性又有一定韧性。基质是无定形的胶状物质,充满于纤维、细胞之间。

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黏蛋白、水、无机盐等。黏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几种多糖结合而成。多糖成分中以透明质酸最重要,它与蛋白质分子和其他多糖分子结合,分子之间有微小间隙,从而形成所谓的分子筛。小于分子间隙的物质,如电解质、气体分子、代谢产物、白蛋白等容易通过,大于分子间隙的颗粒物质,如细菌等则不易通过。因而,这种基质分子筛起着限制细菌蔓延的屏障作用。溶血性链球菌、癌细胞等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分解透明质酸,破坏基质分子筛的屏障作用,以致感染和肿瘤扩散。

基质中含有的液体称为组织液。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即细胞代谢所需营养物质、氧气等从组织液中获得,细胞的代谢产物首先进入组织液,然后组织液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如此反复进行,组织液不断更新,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因此,组织液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与疏松结缔组织基本相同。其特点是细胞成分少,基质少,而以纤维为主,且排列紧密,故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较强。如皮肤的真皮、肌腱、韧带等均为致密结缔组织。

3.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脂肪细胞胞质内脂肪聚成大滴,其余胞质成分和核被挤到边缘成一薄层。成群脂肪细胞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脂肪小叶。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脂肪组织具有储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

4.网状结缔组织

网状结缔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架。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支,彼此结合成纤维网架。这些网架构成造血器官的支架。关于网状细胞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网状组织主要构成一个适宜血细胞生存和发育的微环境。三、肌组织

肌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的收缩活动构成了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如四肢运动、胃肠蠕动、心脏搏动等。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以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在肌纤维间分布有神经、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1.骨骼肌

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骨骼肌借肌腱附着在骨骼上。一般说来,它是随意肌,接受躯体神经支配,产生收缩和舒张,完成各种躯体运动。

2.心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属于不随意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心肌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心肌有以下特点:心肌纤维有分支,并互相连接,其连接处称闰盘,闰盘对心肌细胞间连接的牢固性及兴2+奋在心肌细胞间的迅速传导均起重要作用;心肌的储Ca能力低;心肌的肌浆丰富,线粒体特别多。

3.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中央。其主要分布在如气管、支气管、消化管、血管等的肌层。平滑肌收缩缓慢而持久,有较大的延展性。四、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则是在神经组织内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每个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1)胞体 胞体的大小不同、形态多样,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核,核仁明显。细胞质内除含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外,还有丰富的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及发达的高尔基体。尼氏体是粗面内质网和核蛋白体,这表明神经细胞具有合成蛋白质的旺盛功能。

神经原纤维由中间纤维和微管组成,它们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内,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2)树突 结构与细胞质相似,含有尼氏体、线粒体和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等。树突能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入细胞体。(3)轴突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也有无轴突的神经元。轴突通常较树突细而长,末端分支较多,形成轴突末梢,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里面的胞质称轴浆或轴质,轴浆内含有细长的线粒体、微丝、微管、中间纤维和微梁网格等,既构成轴突的支架,又参与轴浆内物质的运输。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及其分支可和若干个细胞相联系。轴突能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送到末梢,导致末梢释放化学物质,进而影响与其联系的各种细胞的生理活动。

2.神经元的种类

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神经元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根据其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可将神经元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主要位于脑、脊神经节内,与感受器相连,能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中枢;②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主要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将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肌肉、腺体);③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介于前二者之间传递信息,多为多极神经元。(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目前认为星形胶质细胞不仅具有支持和分隔神经元的作用,而且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使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发生物质交换。

2.少突胶质细胞

其胞体较星形胶质细胞的小,胞突多呈串珠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3.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小胶质细胞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碎片及退化变性的髓鞘。

4.雪旺细胞

雪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其外表面的一层基膜,在周围神经再生中起重要作用。(三)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或长树突(又称轴索)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细胞组成。根据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可将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1.有髓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即轴索外包裹有髓鞘结构的神经纤维。其髓鞘分成许多节段,每一节髓鞘是一个雪旺细胞的胞膜伸长并层层包绕轴索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各节髓鞘之间的间断处称郎飞结。轴突起始段和轴突终末均无髓鞘包裹。轴索越粗,其髓鞘越厚,髓鞘节段也越长。

2.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是由较细的轴突和包在它外面的雪旺细胞组成。雪旺细胞沿着轴突一个接一个地连接成连续的鞘,但不形成髓鞘,无郎飞结,而且一个雪旺细胞可包裹许多条轴突。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的轴突外面没有任何鞘膜,而是裸露的轴突。第三章 诊断学基础知识

诊断学基础包括症状学、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诊断、影像诊断、内镜及其他特殊检查。根据专业要求,本章主要介绍诊断学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性检查等。第一节 常见症状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痛苦和不适的异常感觉,如发热、腹痛、心悸等。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的客观发现,如心脏杂音、心律失常、肝脾肿大等。有些既是症状亦是体征,患者可主观感受、也可被医生或他人发现,如发热、显性黄疸、水肿等。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对症状、体征、器械及其他检查的客观分析而做出的判断。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必须全面掌握临床资料,绝不能单凭一个或几个症状简单诊断。一、发热

成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其中以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最低。体温有个体差异,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略有波动,一般下午比早晨略高,剧烈劳动或餐后体温会稍有升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较青壮年稍低,小儿体温较成人稍高,妇女月经期前及妊娠期略高于正常。

各种病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导致温度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的防御反应。根据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和超高热(41℃以上)。(一)病因

发热的病因较多,一般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类,其中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均可以引起感染性发热。非病原体引起的发热,包括无菌性组织坏死、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输血反应等)、内分泌与代谢功能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失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以及散热减少性疾病等。(二)临床表现

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d,持续热为3~6d。发热伴有头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咳嗽,可能是感冒。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持续高热,24h内波动持续在39~40℃,伴有寒战、胸痛、咳嗽、铁锈色痰,可能是肺炎。发热有间歇期,表现为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可能是疟疾。(三)健康提示(1)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修复。但另一方面,发热会消耗体力,感觉不适,甚至可发生惊厥,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在高热骤降时可能引起虚脱。故而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并注意间隔4~6h,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2)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3)物理降温是小儿时期发热常用的降温方法,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这些方法做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因此是孩子发热时首选退热方法。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二、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刺激后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部位的疼痛包括头痛、胸痛、腹痛、肩颈痛、关节痛等。根据疼痛发生的特点、部位、性质、强度等的不同可以初步判定疼痛的病因。(一)头痛

头痛是指额、顶、颞、枕部的疼痛。包括浅表部位的头皮疼痛和深位置的颅内疼痛。头痛的常见病因有:(1)颅内病变 常见的病因有: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等)、颅内血管性病变(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颅内占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