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8 19:26:15

点击下载

作者:陈勇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

青少年国学语文知识趣读试读:

前言

这是一本妙趣横生、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语文知识读物。

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语言的爆发力是足够强悍的——不经意地说,理性地说,智慧地说,幽默地说,愤怒地说,伤心幽怨地说,满含深情地说,旁若无人地说……说话者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的内容以及表述方式是否精彩。当内容和表达都足够精彩时,就有了自身的地位和资本,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属于它的主人,而成为这个时代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如今,中国人说话的方式变了,短信、博客、微博、微信全方位加入话语洪流,让世界变得更加热闹。

如何表达才能足够精彩?自然离不开语文的学习。正因如此,最近,国内许多媒体纷纷开设唐诗、成语、汉字等国学语文栏目,正在形成一股国学语文热潮,这些栏目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随着岁月的流逝,本书中的这些国学语文知识如同发生过的事件一样,终将浮现出来,成为社会热点,带着语文所特有的生动、有趣,让青少年追捧。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语文记录的就是历史,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语文特点,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形式。一句话,国学语文一旦形成即变成活物,被公众传播、加料、放大、颠覆。我们权且将这本书中的语文知识再度介绍给青少年,让他们娱乐、学习、领悟。

本书选入的内容多为国学精粹和常识,从青少年最喜爱的幽默诗文到文化常识。其中既有精英的语文智慧,也有草根的真实心声;既有机警的处世之言,也有爆笑调侃的俗语俚语;既有针砭时弊的一针见血,也有温暖生活的点滴常识。这些短小精悍的语文知识,没有名言警句的严肃,更多的是幽默、轻松;没有杂文般的锋芒,但学定有得;没有刻板的说教,但能引发心灵的共鸣。这些语文知识看似没有章法,却都与青少年的生活息息相关,力图让读者在酣畅淋漓而又轻松惬意的阅读中,更多地了解国学语文的美妙,获得个人的成长,其中一些精彩的知识甚至会让青少年读者拍案叫绝。

本书可谓是高品质、大容量、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语文知识盛宴,书中的内容是智慧的闪光,是思想的倾泻,是人性的独白,深刻而不深奥,通俗但不庸俗。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或充满幽默,或富含哲理,或语意双关,或励志言情,活泼精彩的文字将创意尽兴发挥,把国学语文淋漓尽致地加以体现!

阅读此书,能引发青少年读者源源不断的思考和想象,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和人生。一个个闪光的知识点,一定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感悟和震撼,让他们终生受益匪浅。编者2015年10月上篇文化常识经典第一章哲学·思想哲学流派◎诸子百家共有多少种

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林林总总的不同学术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其实,所谓的“百家”只是一个概数,以此形容数目之多。

这一时期,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思想家,如管子、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邹子、韩非子等,人们不称其名,而是尊称其为“子”,故有“诸子”之说。“诸子”创立的学派,如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农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等,又被称为“百家”。“百家”之名,始于《庄子》中的“百家往而不返”之语,其《天下篇》提到的有11人:墨翟、禽骨螫(墨家)、宋研(小说家)、尹文(名家)、彭蒙、慎到(法家)、老聃(道家)、尹文、惠施、桓团、公孙龙(名家)。

而《荀子》中则有“无家无所窜”之语,其《非十二子篇》提到的有12人:墨翟、它嚣、魏牟(道家)、陈仲、史蝤、宋研、慎到、田骈(法家)、惠施、邓析(名家)、子思、孟轲。《史记·太史公自序》记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六家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家。到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诸子开始被细分,有189家,4324篇,前者当指人数,即有189人,后者指著作。◎儒家何以被称为“百家之首”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流派,同时它也是先秦诸子中最大的学派之一,有“百家之首”之称。

儒,本意是指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为贵族人家相礼的人。孔子早年曾从事过相礼,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年则聚徒讲学,弟子日多,约有三千人,兼通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因此,后世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儒家奉孔子为宗师,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以《周易》、《尚书》、《诗经》、《礼经》、《乐》、《春秋》“六经”(也叫“六艺”)为经典,后来又加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以及《尔雅》、《孝经》等,成“十三经”。儒家学者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政治上继承西周以来敬德保民的思想,倡导德治。强调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伦常秩序,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标榜仁义、中庸、忠恕等行为准则。这些都为后世儒家学说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孔子之后,儒家开始出现分化,形成不同的派别,有所谓“八儒”及随后的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关学(以张载为代表)、洛学(以北宋二程为代表)、闽学(以朱熹为代表)、泰州学派(以王艮为代表)、东林学派(以东林党为主)、乾嘉学派(乾隆年间到嘉庆年间儒学的统称),等等。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成为统治思想,从此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成为“百家之首”。之后虽受到佛、道两教以及其他思想的冲击,但直到晚清其思想统治地位才开始动摇。

在漫长的思想统治中,儒家在整理、保存、阐发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影响所及包括各个阶层,其某些元素甚至已经内化成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墨家为何是儒家的最大反对派

墨家是战国时的重要学派,也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与儒家齐名,创始人是墨翟。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一个相当独特的学派,旗帜鲜明,组织严密。《淮南子·泰族训》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墨家的首领称“钜子”,墨子就是第一代“钜子”。“钜子”可以指挥徒属“赴火蹈刀”,而墨徒则“死不旋踵”。

墨门子弟必须听命于钜子,为实施墨家的思想主张,舍身行道。他们被派往各国做官,并在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若不被采纳时则宁可去职。做官的门徒要捐献俸禄,所有墨徒有财则相分,而且生活上提倡“以自苦为极”的牺牲精神。当首领的钜子要以身作则,违反纪律的都要绳之以“墨者之法”。为传播、坚守自己的主张,他们不仅讲学,还进行战守实验等。

以墨翟为代表的前期墨家在社会政治观上,主张崇尚贤人,使用能人;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力的就推举,无能力的就下来;即使对待贫贱出身的人,也应一视同仁。因此,它的主张中,充满强烈的平等色彩。也正因此,墨家与儒家的“亲亲、尊尊”思想相对立。

墨家又主张统一天下的道理和说法,建立严格的等级管理秩序,使社会思想最终统一于天子:天子肯定的,全都肯定;天子否定的,全都否定,从而达到思想上的一致。

在社会生活中,墨家还主张节葬、节用、非乐,强调功利,提倡兼相爱,交相利,认为欲要治世,必先寻世乱之所由起。主张普遍的互利互爱,反对攻伐掠夺和不义之战。提出非命观念,反对命定论,强调要用强力来改变生活境遇。

后期墨家继承发挥了墨翟的思想,更注重实际功利和人为的作用,提出“义,利也”的观点,认为合义的行为就能给人以利。否认天能赏善、鬼神罚恶。

这些思想使墨家在先秦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在秦汉以后,墨家却很快走向衰落,墨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成了绝学,有部分弟子就此流入“游侠”的行列。“墨子之门多勇士”一说似亦由此而来。◎道家提倡怎样的哲学思想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见于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传统的看法认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是“道”、“德”二字。认为世界万物都源于“道”,即“道生万物”:“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物得以生,谓之德”,“德者道之舍”;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循环的;“道”存在于自然界之先、之外。在先秦诸子学派中,道家思想最富于哲学内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哲学基础。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

在政治上,道家把社会动荡不安归咎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征战,因而对儒家礼仪德政的说教不满,对法家的变法革新也持否定态度,要求统治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社会自由发展,率民走“清静无为”之路。庄子更提倡一种“无君”的社会。

道家的经典主要是《老子》,也叫《道德经》,还有《庄子》等。道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且老庄的认识论方法还从哲学和艺术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杨朱学派如何冲击君主专制制度

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杨朱,其基本政治主张是“贵己”和“为我”,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贵己”就是顺乎自然,《淮南子》将其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性和真,即人的天性,杨朱认为人应保全自己的真性。“为我”则是“贵己”的逻辑发展。

关于杨朱的“贵己”、“为我”的政治主张,孟子指其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则说杨朱“不以天下之大利,易其胫一毛”。前者表现为极端自私,不为天下谋利;后者表现为对利欲的冷漠,不谋天下之利,看来二者在不损害“自我”这一点上的认同是一致的。杨朱认为,天下治的前提是既不损己为人,又不损人为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

杨朱的“贵己”主张,追求个人独立的思想,对于当时的君主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杨朱及其学派未见著作传世,其思想史料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诸书中,《列子·杨朱篇》是后人的著作,不能代表杨朱的思想。◎法家有哪些思想理念

法家是在“礼崩乐坏”、“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战国时期成长起来的政治派别,也是先秦学派中最后出现的一派。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为法家流派命名,并将其与儒、墨、道、名、阴阳五家同日而语:“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先秦法家

一般认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和子产为法家思想先驱。前期和中期法家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李悝所编《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在法家理论上,商鞅强调“法”,主张国君要明法令,用法律来加强统治;申不害强调“术”,主张国君千万要注意控制、驾驭臣下和人民的手段;慎到强调“势”,认为国君必须加强威势才能统治天下。韩非对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慎到之势进行了吸收和扬弃,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法家学说体系。到了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才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法治理论体系。

在自然观方面,管仲及其后学提出,上天不会改变常规,大地不会变易法则,春夏秋冬也不替换节气,自古及今一个样,自然界有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近,两者是不相关的。这是较早的天人相分思想。

韩非则继承了荀况和老子的哲学,建立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提出“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探讨了万物发展的总规律与特殊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论方面,韩非提出“参验”的方法,强调用实际的功用效果来检验人们言行的是非。“参验”方法在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上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观方面,韩非主张社会制度和治世方法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反对拘泥于古人的做法。

法家也有自己的朴素辩证法,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矛盾”来概括矛盾对立的双方,提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予,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韩非还试图探讨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口再生产的速度高于生活资料再生产的速度,人口多、财富少是造成社会争乱的根源。这些认识的提出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都是最早的。◎名家为何也叫“辩者”

名家是中国秦代以前注重辩论技巧,探讨名称概念之间、名称与实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派别,也叫“辩者”。由于成文法的公布,“辩者”在社会上充当了类似律师的角色,他们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所以,又称“刑名之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此外,还有邓析、尹文和后期墨家的一些学者。

春秋战国之际,学术兴盛,百家争鸣,各家各派都在申说自己的学说,批驳他人的学说。随着辩论的深入,人们发现许多旧的概念不能反映新事物的内容,而新出现的概念还有待于社会的认同,于是,名实不符的问题亟待解决。到了战国中期,随着名辩思潮的发展,名家学派应运而生。

名家学派的创始者为春秋末期的邓析,他当郑国大夫的时候,正值子产执政。为了给子产出难题,他为人辩护,能将是说成非,非说成是,使执法者难以定案。子产认为他是一个大祸害,于是把他杀了。由此说明,研究辩论规律,制定辩论规则是当时的重要任务。由此形成了名辩学派。

在邓析之后,又出现了三个基本学派:宋研、尹文学派,惠施学派和公孙龙学派。

其中,公孙龙学派强调名词概念的相互区别,认为一个概念只能指一个事物,而不能既指这一事物,又指另一事物,否则就会产生逻辑混乱,如“离坚白”、“鸡三足”、“火不热”、“目不见”、“狗非犬”等,基本上都是探讨一般与个别、主观感觉与事物属性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惠施学派则主张“合同异”,强调事物同异的相对性和事物的统一性,认为相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是“同”,不相同的事物表面上看来不同,是“异”,但实际上也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同”。因此,“同”也是“同”,“异”也是“同”,“同”和“异”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样的。他还提出大一和小一的概念,探讨宇宙的无限大和无限小问题,无论大和小,都是一。

在诸子百家中,名家以自己凌厉的论辩,细致入微的分析而著称于世。它与儒、墨、道、法、阴阳等家并列于当时地位十分显赫的“显学”中。但由于名家学派的许多命题违背常识情理,并且探讨的是抽象的名词概念和思维规律,较难为大众所接受,因此,秦以后逐渐势微。◎阴阳家怎样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

阴阳家,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以“阴阳”、“五行”解说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一种学说派别。《汉书》认为:阴阳家最早出于传说中尧舜时代执掌天文历数、预测吉凶祸福的官吏,他们长期观测天象,掌握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用以预测人事变化、祸福吉凶。

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思想基础,所以被称为阴阳家,或者阴阳五行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邹衍。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辅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概括,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它最初指的是日光向背,后来在《易经》中被作了哲学概括,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面组成的,并由阴阳的对立斗争而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

西周的伯阳父用阴阳解说地震,邹衍则用它来解说王朝的更替,并把阴阳和五行两个哲学概念结合起来,铸为一体。他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性能的相生相克体现着阴阳两个方面的相辅相成,由此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王朝的更替。

阴阳家的思想中还包含了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等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知识。阴阳五行说曾盛极一时。汉初时,阴阳家还存在,到了武帝罢黜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则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复存在了。

阴阳家的著作,现在已大都湮没不存,仅在《管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中,保留了《四时》、《轻重己》、《五行》、《水地》、《度地》、《月令》等篇。阴阳家中集大成者邹衍的著作也大都流失,但他的一些言论却散见于《史记》等典籍之中。◎纵横家,早期的外交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先秦学派之一,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汉书·艺文志》列其为“九流”之一。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夺霸主之位,为了适应诸侯兼并的战争形势,形成了一个以政治游说为特点的谋士集团,即纵横家。《韩非子·五蠹》篇认为:纵,就是联合各个弱国去攻击一个强国;横,就是事奉一个强国去攻击众多弱国。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地处西部;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弱小,地处东部南北各地。中国人以南北为纵,以东西为横。六个弱国联合,从地理位置讲是南北联合,所以,称“合纵”;强秦拉拢弱国,从地理位置讲是东西联合,所以,称“连横”。“合纵”理论最先由魏相公孙衍所倡导,以苏秦为代表;“连横”计策最早为张仪所实施。战国纵横家苏秦

纵横家之祖为鬼谷子,战国时人,因隐于鬼谷而得名。相传鬼谷子曾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大弟子。其后习鬼谷纵横术者甚多,著名者如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郦食其、蒯通等,均为风云人物。

纵横家的智谋、思想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外交问题的最好办法。首先在游说的过程中,纵横家对现实要有最明确的认识,确定连横的对象,然后知其诸侯为人而定说辞,其游说之法,或抑或扬,或抑扬相合,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诸法只要对症必会有收效。

其次,在游说过程中,须察言观色,相机而动。察其对己之关系,是同是非,同则继续,非则补遗,而后或以利诱,或以害说,探其实情,此为游说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最后,是以揣摩之术察其内心,然后快速作出决断。纵横家的人物皆为雄辩之士,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出身微贱,却能以三寸之舌搅动整个战国底盘,重新布局谋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兼并战争结束,“合纵连横”学说也就偃旗息鼓了。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的长处在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倘若“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失其信”,就不足称道了。

纵横家的论著,今存《鬼谷子》13篇、《战国策》33篇,另有《苏子》31篇、《张子》10篇。这些著作言论无不精妙,有些已从单纯的外交领域走进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对今天的世界格局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兵家主张以武力统一国家

兵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故称。

兵家原出古司马之职,是“王官之武备”。就思想渊源而言,兵家实出于道家,因为道家最讲“沉机观变”,而兵家则讲究用谋出奇。此外,兵家的观风云气色又与术数相近,二者互相出入;而其权谋机变,又与纵横家相类。《汉书·艺文志》中,兵家不入《诸子略》,而别立《兵书略》。《汉志》说,上古以木为弧矢,“以威天下”;其后则金为刃、革为甲,“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

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司马法》等。

这些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使之在后世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兵学名家和兵学名著。◎杂家:兼儒墨,合名法

杂家,为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哲学学派,其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就其无统一宗旨而言,本不该称家,但为归类起见,视其为一家,并名以“杂”,属于“九流”之一。

杂家出于古时的“议官”。他们兼儒墨、合名法,杂采众家之长,阐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服务。也有学者指出,推其渊源,杂家出于道家,其学说以道家为本,兼采诸家。《汉书·艺文志》载有杂家著作“二十家,四百三篇”,今大多不存,现存杂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共同编写的著作。该书编写的目的是指导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并能长治久安。《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编纂。全书原有内21篇,外33篇,今只流传内21篇。书中糅合各家,而明显倾向道家,编纂初衷亦是为皇帝提供治国之道。

杂家为先秦学术思想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对汉代早期的政治也有重要影响。◎农家的主张反映了农民的什么理想

农家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九流十家”之一。据称,农家出于古时的“农稷”之官。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旨在播百谷、劝耕桑,以使人民丰衣足食。农家又分为两派:一派专门探讨种谷树木之事,关注的是人伦日用;另一派由人伦日用而进入政治。

农家学派在社会政治方面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代表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同时他们还注重研究农业生产问题,探讨和总结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

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楚国人,约与孟子同时代,其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滕文公上》。许行假托神农氏之言,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市贾不二”,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要求社会“均平”合理。古时耕种图

他的主张反映了古代社会农民的一种理想,在当时产生了较强的影响,连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也都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许行有学生数十人,他们生活极为俭朴,皆穿粗布衣服,以打草鞋、织席子维持生活。

农家著作有《神农》、《野老》、《宰氏》、《董安国》、《尹都尉》、《赵氏》等,均已佚。农家没有一部完整著作保存下来,其思想和活动多散见在诸子著述中。虽星星点点,但仍然值得重视,尤其对于现在解决农业问题,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小说家只是一个著述的流派吗

小说家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属“十家”之一,不入“九流”。当时,小说家只是一个著述的流派,并无独立系统的学术思想,但在后世则长足发展,广有影响。

小说家出于古时的“稗官”。小说家的著作,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创作的。这些作品多是故事传说、遗闻轶事,而且大多有补于政教。因此,孔子说“虽小道亦可观矣”。但孔子又说:“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这就是说,如果失去了政教意义,只是搜奇猎艳、传奇语诞,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君子不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家15家、1380篇作品。其中包括《鬻子说》、《伊尹说》、《青史子》、《虞初周说》等。虞初是西汉小说家,曾将《周书》改写为《虞初周说》(亦称《周说》,已佚),被视为小说家的鼻祖。张衡《西京赋》也云:“匪唯玩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黄老之学是否本源于道

黄老之学是道家的一个支派,形成于战国时期,由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些学者倡导,以黄帝、老子为祖师,故称之为“黄老之学”或“黄老学派”。

黄老之学本源于道,但又将儒、墨、名、法,特别是儒家的仁义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引入了道家学说。它的基本宗旨是自然无为,讲究人的行为、治国方策要顺应自然。

黄老之学把“道”视为宇宙法则,认为道无形无象、虚无空廓,眼看不见,手触不及,耳听不到,鼻嗅不着,但却决定着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轨迹,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什么东西都不能脱离它。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黄老学派认为,道作为法则,在宇宙中犹如度量衡,天地万物都要在它面前接受检验,都要按照它的要求动行静止。人与天地万物一样,也要遵循大道;除了要遵守自然法则以外,还须遵守社会法规和道德规范。社会法规主旨在律人,而道德规范主旨在诱导人。正因为如此,治理国家才要文武兼用,德刑并行。

黄老之学是在人们动极思静、乱极思安的情况下,应时而生、逢时而盛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家学说的缺陷,引导人们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在这一点上对后人颇有启示。

但是,黄老之学并没有兴盛多久。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黄老之学退出了统治思想领域。不过,此后每个朝代初期战乱之后需要与民休养生息的时候,黄老之学就又会被提倡。此外,黄老之学后来还发展出了另一个方向,形成了以黄帝、老子为神仙的原始道教。◎宋学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宋学,又名新儒学,是经学的一个流派。“宋学”名称成于清代。“宋学”的兴起与“汉学”的衰微相关。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于是成为经世致用的法典,成为儒生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但是,由于文字的更迭、衍变,加之秦时的焚书坑儒事件,很多古代经典都已散佚,一些儒学宗师不得不重新辑补、校正、训释,从而形成了汉学训诂的独特研究方法。

但这一研究方法又有其固有的缺憾,即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非常繁杂琐碎,往往注释一两个字,就要写上洋洋三五万言,以致不少学者虽白首而不能通一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两宋时期,宋学的兴旺终使儒学迎来了转机。

汉学治经,从章句训诂入手,着眼于细微处,以达到通经的目的。宋学则不然,它摆脱了章句的束缚,反从经的要旨、大义、义理入手,即从宏观方面着眼,来理解经典的含义,达到通经的目的。由于宋学有别于原始儒学,给人焕然一新之感,所以,被后人称为新儒学。

到了清代,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考据学再兴,汉学又尊,一些经学家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大肆攻击,呼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宋学”一说遂著。

宋学流派很多,南宋时,其分支理学兴起,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宋学大家中,开山祖师是周敦颐;理学的开创人物则是邵雍。宋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和“二程”;理学的集大成者则是朱熹。

宋学整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是从学问变为人生信仰的一种尝试。然而,由于多谈性理,解经空疏,到了清代,随着考据之学大盛,它的地位不再稳固,然而它的影响却没有消失,直至晚清、近代,仍有不少学术大家为其忠实的信徒。其间的联系可谓从未断隔过。◎经学就是对儒家经典的解读

所谓经学,就是解释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

儒家经典,是中国封建政权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传播,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对儒家经典加以阐发和议论,形成经学。

经学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唯上”,就是皇帝怎么讲,就怎么解释。经学家每每揣摩皇帝的意旨言事。

二是“唯经”,即书上怎么写,就按照书上的去解释。“唯经”是从,“唯上”是听,导致窒息学术,禁锢思想。封建主义的经学,名为研究,实为注疏,而且越来越烦琐,陷入了死胡同。

经学肇端于孔子删定经书,形成于汉初推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并全盛于两汉。此后各代经学,都显示出各自的特色:魏晋经学玄学化;南北朝经学南、北殊异;隋唐经学走向统一;宋代经学衍化为理学并影响元、明、清三代经学;明清之际古文经学兴盛;乾嘉时发展为汉学;晚清则今文经学活跃。◎董学是谁的思想学说

所谓董学,就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些思想学说。

西汉时期,儒学逐渐宗教化,道教正式诞生,佛教也已传入中国,这些足以表明汉代对宗教的需求及适宜的宗教发生环境已经形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董仲舒代表的汉代经学家开始热衷于构建国家的宗教理论。

董仲舒指出,《春秋》所体现的道,就是崇奉上天而效法上古。上天,是百神的大君主。崇奉上天不周到,再怎么崇拜百神都是没有益的。明白提出了宗教的特性,从而确立了国家宗教。

他又说,接受天命的君王,天道会在他身上得到大大的彰显。因此,委屈百姓从而伸张君王,委屈君王而伸张上天,就是《春秋》所表现的大义。从中可看出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神道设教观念,一方面抑制地方诸侯势力,从而树立天子的权威;另一方面用天道来制约天子的权力,使之奉行儒家仁政。

在西汉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董仲舒借重国家宗教观念和《易传》的“圣人以神道设教”思想来表达他的政治理想,是值得重视的人本内容。◎魏晋玄学是否“玄之又玄”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学术思潮,因盛行于魏晋时期,故亦称“魏晋玄学”。所谓玄学,并不是指一种“玄之又玄”、“神秘莫测”的学问,而是指中国古代以解说、阐述、发挥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形式,以探求事物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变化的根据为主旨的一种学说。魏晋谈玄之风盛行

东汉王朝瓦解后,统治思想界的儒学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人们对荒诞的谶纬之学、烦琐的汉代经学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纲常伦理深感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精神归属,正是这一特定背景,让玄学走到了前台。

玄学思想的骨架是老庄思想,但又糅合了儒家经义。其中心论题是本末有无——宇宙最终存在的根据;目的在于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调和儒道。

玄学的代表人物有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嵇康、郭象等。其发展又可分为四个阶段: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玄学。

正始玄学出现于曹魏正始年间,属玄学的开创阶段。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主张贵无,以老子学为主;竹林玄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主张超越名教而顺其自然,以老子、庄子学说为特征,是贵无向崇有的过渡时期;西晋玄学,以郭象为代表,主张独化,自生,崇有,以庄学为主;东晋玄学,张湛是其代表。张湛综合崇有、贵无学说,把世界和人生视为无常,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列子注》,显然受佛学影响:般若学各宗,则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理学为何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理学,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理学家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在这一点上,“理”与老庄学派的“道”有点相近。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很多理学家将“理”规定为宇宙万物本原,认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一切都是从“理”而来,这个“理”是自己存在的,是永恒的,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封建的伦理纲常也是“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实际上就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绝对化、永恒化。所以,理学为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强迫人们信奉。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主要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道学提倡“道统”说吗

道学又称“程朱理学”,为理学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是宋代二程、朱熹,因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故称程朱理学。该学派肇端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二程,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是理学中最大的学派,影响极为深广。“道学”之名始于北宋,然而早在唐代时,就已有了“道统”的说法。韩愈在《原道》中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一不得其传。”就讲述了历圣相传的道统,且自汉代以来的儒学都已非圣贤真传。

韩愈为文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佛、道二教盛行,唐宪宗一度还要迎佛骨入朝。韩愈的文章有为儒家说话,与佛、道二教抗衡之意。

北宋时,大儒们如法炮制,亦抛开汉唐烦琐的考据注疏,要直接上承孔孟德千载不传的道统,如此一来,开辟了儒学发展的一片新天地。这一时期的学者名家辈出,如周敦颐、邵雍等。

程颢、程颐早年受业于周敦颐,接受其道德性命之学。他们又自家体会出“天理”二字,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就是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道德之理。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二程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洛学。

到了南宋,朱熹集诸儒之大成,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使儒学的发展达到顶峰。

朱熹殁后,由于其思想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程朱学派在发展中发生分化。一部分人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心性学说,统理于心,把朱熹哲学发展为心学;一部分人批判朱熹的理学体系,改造其理气论和格物致知说,发展成以气为本的哲学。

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全面地批判总结了朱熹哲学,陆世仪、张履祥等人批判改造了朱熹的心性说,李光地、陆陇其等人坚持正统理学,但无重要发展。之后,程朱理学逐渐退出学术舞台,“道学”二字也成了古板迂腐的代名词。◎陆王心学怎样与理学分庭抗礼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至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故心学又被称为“陆王学派”。

宋代陆九渊主张,既然气聚合为人时,理成为人的本性、精神,那么,人心也就是理,并且因为整个宇宙都是气的或聚合或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理也就到处贯通。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反对程朱学派以理为宇宙本原,而把宇宙本体安置于人心之中,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因此,只要心中能够树立一个大的志向,或者说,是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就可以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和引诱。

到了明代,王守仁认为,人心中都有天生的良知,所以,儒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心中的良知推广到每一件事物上。他和陆九渊一样,认为不必要一件一件地去考察事物,要认识天理,只要考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在方法论上,他反对程朱理学的支离烦琐,提倡反本归心,简易直截。

陆王心学强调人的精神自觉,直认本心,否定传统经典文献以及圣贤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开创了思想界的新局面。尤其是在对心学的论证过程中,阐明了心物关系、心理关系,即主、客体关系。如果套用西方哲学,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其讨论的不是物质和意识,而是探讨了“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陆王心学反对理学、冲击圣贤以及高扬心性的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积极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流行数百年,直到近世还为革新派人士所青睐。但发展到后来,理论上走向了空谈心性,实践上则任性废学,导致没落。明清之际的学者批判心学,别开新径,陆王心学遂退出了学术舞台。◎明清实学:儒学发展的新形态

明清实学,是明朝正德以后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夕,儒学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明清实学摒弃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空疏的学风,提倡“崇实黜虚”,在一切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中,突出一个“实”字,强调经世致用,而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

明清实学大致可以分为实体实学、经世实学、科学实学、考据实学和启蒙实学五大类。

实体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基础而言的。它包括以气这一物质实体为本的本体论,以实践(力行)为基础的认识论,以“性气相资”为基本内容的自然人性论,以“实功”为主要修养方法的道德论,以利欲为基础的理欲(包括义利)统一说等内容。其主要代表有罗钦顺、王廷相、崔铣、杨慎、吴廷翰、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

经世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对社会弊病的揭露和批判,也包括对拯救时弊方案的构思与实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居正、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全祖望、章学诚、龚自珍、魏源等。

科学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科学内容而言的。它既包括中国古典科学,也包括从欧洲输入的西学,其代表人物有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梅文鼎等。

考据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经学研究而言的。明中叶以后,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在经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汉学和子学的复兴,以子学研究代替独尊经学,以专事训诂名物的汉学代替以己意解经的宋学。其代表人物有方以智、传山、顾炎武、毛奇龄、戴震、汪中、焦循、阮元等。

启蒙实学,是就明清实学的市民意识而言的。主要反映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艮、何心隐、李贽、汤显祖、黄宗羲等。

明清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逻辑结果。其理论价值在于,它不但对宋明理学所讨论的范畴和命题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新范畴、新命题,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理论先驱。哲学名著◎“群经之首”《周易》《周易》是儒家重要典籍,又称《易》、《易经》,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周”有二义:一指周朝、周文王;一指周遍、周密;“易”有三义:一是变易;二是不易,三是简易。合起来,即指周朝探讨宇宙人生变易法则的书。《周易》原本是一种占筮用书,古代用蓍草行筮,须经十八次反复演变才能形成一个卦象,所以,《易经》最初又称作《易象》。实际上,《易经》是一部披着神秘的占筮外衣的哲学奇著,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神奇的明珠。《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是狭义上的《易经》,共记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有卦辞、爻辞作说明。传即《易传》,是对经的解释,共十篇,亦称“十翼”,以示辅助之义,传为孔子所作。《周易》的思想价值,体现在它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逻辑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体现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如吉凶、得失、祸福等的对立统一,以及否极泰来、亢龙有悔的物极则反等。表达了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统治者的管理和人生的把握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周易八卦图

除了哲学,《周易》还涉及天文、地理、历数、乐律、兵法、炼丹、医卜、堪舆(风水)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甚至现代科学也汲取了《周易》的精华。

由于周人占筮的范围很广,包括祭祀、战争、生产、商旅、婚姻、水旱等,所以,《周易》所录存的旧筮辞,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汉代以来,《周易》被儒家奉为经典,对《周易》的众多阐释研究,形成了“易学”的诸多流派,如象数派、义理派等。宇宙和社会充满着神秘,而人生也需要神秘,所以,《周易》就成为人们进入神秘、破解神秘、享受神秘的金钥匙。◎《大学》,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一。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人的教学,设立有小学和大学。小学指的是小人之学,教儿童识文断字;大学指的是大人之学,教成童经籍和六艺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大学》论及的内容较广泛,《大学》包括经一章、传十章,主要论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功用。《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大学》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要修明天赋之德,要使臣民日新其德,要在行为方面达到至善。这是大学的“三大纲领”。《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即探索事物的道理、获得真正的智慧、真诚意念、端正内心、修养自身、管好家族、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是古人的人生必修课。

因为我们老祖先的思维模式是觉悟,所以,认识世界的方法千差万别。宋明时代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论争之焦点,就在于“致知”与“格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哲学思想和认识途径,意义深远。◎《中庸》对古代教育有什么影响《中庸》原来也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经宋儒抽出后,成为“四书”中的一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氏兄弟和朱熹等人士均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书中有秦统一后增补的文字。据考证应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中庸》重点阐发孔子的中庸思想。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平常,常道,日用。首见于《论语·雍也》,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强调“以诚为本”,把“诚”说成是世界的本体,是一种完美的“至善”境界。子思说:“诚者,天之道也。”“尊德性、自诚明”是《中庸》提倡的又一种美德。即如果要切实了解一切事物,必须通过学习,把“诚”体现出来。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来的宋明理学家把它简称为“学、问、思、辨、行”五字。

中庸之道作为中国思维或者模式的标志,对于缓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日益恶化的矛盾,推进和谐社会早日来到的当今社会来说,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论语》为什么是“四书之首”《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结集工作是由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为儒家经典“四书”之首,现存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论语》的成书经历了记录和编订的过程。记录的时间相对较早,而且是杂出众手。其中一些记录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所作,大部分则出于其再传弟子。编订的时间当在孔子去世70余年后的战国初期,参与者以曾参门人为主。《论语纂注》,清赵顺孙撰《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自孔子家壁中,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以上两本早已亡佚。《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共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论语》一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人要爱人,统治者要爱百姓,就是仁政、仁德,否则我们人类就跟禽兽没有差别;为了实现仁爱、仁德,天下就必须建立或者恢复周公所建立的礼制,叫作克己复礼。因为如果大家都自私,就不会爱别人,社会就充满了战争和动荡;要实现克己复礼,就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该做的就是义,义的意思是适、合礼,不义就是不该做的;那要怎么知道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呢?就得靠教化,教化最好的手段就是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和感染,便能知道什么合义不合义,这就是乐或者乐教。仁义礼乐四字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义是目的,礼乐是手段。礼辅助仁,乐成就义。《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许多名言至今仍受到广泛认同和推崇,充分展示了东方哲人特有的识见和智慧。◎《孟子》如何“拟圣而作”《孟子》是记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著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全书共7篇,3万余字,在这有限的篇幅中,却提炼了孟子儒家思想的精华,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关于《孟子》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游说诸侯不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编入《四书》。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以及清代焦循所撰《孟子正义》,都是研究和学习《孟子》的重要资料。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则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孟子》“拟圣而作”,它既吸收了《论语》中的精华,也承袭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即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还总结了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论语》不同,《孟子》在提出“修齐治平”的观点后,进一步提升了“仁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体现了君民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种仁爱,不仅拉紧了彼此的情感纽带,也大大减少了各种利益之间的纠纷和摩擦。《孟子》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其语言高度形象化,精练准确,如“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等均给人以明白晓畅,含蓄出众之感。

孟子这些文学上的成就,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荀子》反映了荀况怎样的思想《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的主要著作,包含了荀况的哲学、伦理、政治、人生等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同时又是一部著名的古代教育著作。《荀子》全书始于《劝学》,终于《尧问》。今存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精练,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写成,全面反映了荀况的思想。“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性善是受圣人制定礼仪,进行教化的结果(《性恶》)。

在天道观方面,认为天没有意志,只不过是生长万物的自然界,不能决定人事的吉凶、祸福。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但也可以改变自然,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天命》)。

荀子很重视礼,认为礼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反对强力压人。王道的具体内容是礼义和仁政。在礼的教化中,荀况又极重视闻见、知、行三个方面。他继承了儒家“为政以德”的传统,认为治国应该“平政爱民”。他将君主比作舟,庶民比作水,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虽然他主张治国要用王道或礼义教化,但主张礼法兼用,刑罚必不可少。

在教学方法上,荀子则指出学生必须主动学习,要从“求诸己”入手,而教者必须察言观色,待学生先问而后告知,反对不问而告与问一告二的教法。这与孔子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意思相似。

在《劝学篇》中,荀子认为,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与“专心”,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在于积善不息。只要专心致志,虚一而静,便可最终达到大清明的境地,即所谓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的学说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而且取百家之长,因而有些论点和儒家传统说法不合,故受到后人指责和非议,如唐代韩愈就说荀学是“大醇而小疵”,宋代程朱理学则扬孟抑荀。清代末年,梁启超、章太炎等则对荀子的学说重作评价。◎《老子》为什么是“道教圣经”《老子》是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也是后来道教的经典,有“道教圣经”之称。相传为老聃(老子)所著。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老子》建构了人类理想社会最完整的道德体系,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应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的自然规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要尊道而贵德。《老子》书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认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观念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管理社会都有一定的启迪。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些学说后来也成为历朝起义革命的思想依据。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是最古的本子。甲本应该是刘邦称帝以前的抄本,乙本则在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即位以前。此外,还有项羽妾本、河上丈人本等。明代《正统道藏》搜集的《道德经》本文和汉、魏、唐、宋、金、元、明的注本,多达41种。◎《庄子》为何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本33篇,其中内7篇,外15篇,杂11篇。《庄子》全书以内篇为核心,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强调天道无为,万物一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本来没有边界差别。所以,圣贤政治要效法道体,无为而治,反对一切压迫人性的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扰乱人心的文化知识。应该通过心斋、坐忘的修炼,进入逍遥无为的大自在境界。这种观念,对魏晋的玄学和佛教的禅宗、全真道的修炼,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另外,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最富于文学性的。《庄子》汪洋恣肆、意出尘外的文风,诡谲神秘、奇妙瑰丽的论说,使其成为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商君书》,商鞅派法学思想的汇编《商君书》是战国时期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编,又名《商子》。《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今存24篇。《商君书》反映商鞅的政治和哲学思想,侧重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言论。《开塞》篇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所以,在当今之世,首要的任务是生存,但要生存就必须增强国力,实行“以力服人”的“霸道”,而不能实行儒家主张的“王道”。基于这样的认识,商鞅遂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即变法要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不能因循守旧。《商君书》也提出了重农重战的思想。如《农战》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靳令》说:“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是农不怠。”朝廷让人民拿剩余的粮食捐取官爵,农民就会卖力耕作。《算地》说:“故圣人之为国也,人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胜敌而革不荒,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国家富强的功效就在农、战两项。

此外,《商君书》中还有重刑少赏、重本抑末等内容,反对儒术。其中,“本”是指农战,“末”是指商业和手工业。◎《韩非子》为何代表了法家理论的最高成就《韩非子》又叫《韩子》,是战国末期法家韩非的著作。20卷,55篇,《汉书·艺文志》著录55篇,与今本同。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在书中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使先秦法家理论的发展达到顶峰,不仅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以后建立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韩非子·说林下》图

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风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当时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主张复古,他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由于力倡法治,韩非子还提出了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政策。他还提倡君权神授,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提供了借鉴。

此外,《韩非子》还反映了韩非的其他思想观点。《解老》、《喻老》两篇,是中国最早注释和解说《老子》的著作,集中表述了他的哲学观点;《五蠹》把历史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认为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都要发生变化,复古的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