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8 20:22:39

点击下载

作者: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试读:

编写说明

中医药在妇女医疗保健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加强中医药医疗技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应用,发挥中医药在妇女疾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为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规范应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为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规范操作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培训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专家编写了 《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和中成药用药指导》。

针对妇科诊疗技术的特点,编写专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出部分对妇科疾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医疗技术,从技术的概述、常用器具、基本操作方法、禁忌证、注意事项及适应病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针对妇科的中药用药特点,编写专家筛选出部分妇科疾病常用中成药,根据疾病临床表现,对相应中成药的用药时间、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进行了详细描述。简便、易懂、便于查询是本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本书以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作为主线,症状描述中尽量将西医医师不善于理解的中医术语转变为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同时按照现代医学疾病的分期、分型等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对应,对中医各证型的症状要点进行提炼总结,使西医医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症状要素分辨出所对应的中医证型,并依据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医医疗技术方法或中成药。

本书的编写力求达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的首次尝试,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在应用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第一章妇科中医医疗技术第一节 毫针技术

毫针技术,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的医疗技术。

毫针技术在妇科常用于:经前期综合征 (月经前后诸证)、原发性痛经 (痛经)、闭经、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妊娠剧吐 (妊娠恶阻)、胎位异常、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

临床上使用的毫针主要是不锈钢针,类型主要为环柄针、平柄针,规格主要根据针体的直径和长度来区分 (表1-1、表1-2)。表1-1 毫针直径规格表

临床上以直径32~26号 (0.25~0.40mm)的毫针最为常用。粗针多用于四肢、腰臀部穴位,以及瘫痪、麻木等针感迟钝者;细针多用于头面、眼区穴位,以及小儿、体虚患者。表1-2 毫针长度规格表

临床上以长度1.0~3.0寸 (25~75mm)的毫针最为常用,其中又以1.5寸(40mm)者用得最多。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深刺或透穴;短针多用于肌肉浅薄部位浅刺,如头面部穴位、耳穴。(二)基本操作方法

1.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2.进针 进针时,一般用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进针方法:(1)指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图1-1)。图1-1 指切进针法(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图1-2)。图1-2 舒张进针法(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图1-3)。图1-3 提捏进针法(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图1-4)。图1-4 夹持进针法

3.行针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行针:是指毫针刺入后,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之得气,并进行补泻。

临床常用以下两种行针手法:(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提插的操作方法。将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图1-5)。

提插补法: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

提插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

平补平泻:针下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提插手法。图1-5 提插法图1-6 捻转法(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前后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图1-6)。

捻转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捻转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拇指向后,食指向前 (右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平补平泻:针下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捻转手法。

4.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二、禁忌证

1.不宜在孕妇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缺盆、至阴等部位和腧穴进行针刺。

2.皮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3.妊娠期、有出血倾向、有先兆流产病史者,慎行针刺。三、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2.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让患者采取卧位。

3.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深刺。

4.针刺眼区和颈部穴位 (如风府、哑门等)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

5.对尿潴留的患者,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避免深刺。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经前期综合征 (月经前后诸证)【适宜证型】

1.肝郁气滞证 经前乳房、乳头胀痛,胸胁、小腹胀满,烦躁易怒,善叹息,头晕、头痛,月经周期先后不定,经行不畅。

2.气滞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或经行发热,腹痛拒按,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穴位】

主穴 神门、膻中、太冲、三阴交。

辨证加减

1.肝郁气滞证 加期门、内关。

2.气滞血瘀证 加合谷、膈俞。

随症加减

1.头痛眩晕,加印堂、太阳。

2.乳房胀痛,加内关、期门。

3.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加水沟、神庭。【操作】

1.诸穴均用捻转泻法。

2.膈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

3.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来潮。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二)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

1.寒凝血瘀证 小腹冷痛,进食生冷后加剧,得热痛减,形寒肢冷,经色紫暗有块,月经量少或错后。

2.气滞血瘀证 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经色暗红有块或经行不畅,块下痛暂减。【穴位】

主穴 合谷、三阴交、关元、气海、中极。

辨证加减

1.寒凝血瘀证 加水道、地机。

2.气滞血瘀证 加太冲、次髎。【操作】

1.合谷、三阴交、太冲穴均用捻转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2.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会阴部传导。

3.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期末。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三)闭经【适宜证型】

气滞血瘀证 多见于继发性闭经,月经数月不行,烦躁或抑郁,胸胁胀满,少腹胀痛。舌边紫暗,或有瘀点。多有宫腔粘连或盆腔炎病史。【穴位】天枢、关元、合谷、三阴交、太冲、期门。【操作】

1.合谷、三阴交、太冲穴均用捻转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

2.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会阴部传导。

3.1次/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四)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适宜证型】

1.肾虚肝郁证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闷叹息,睡眠不安,大便时干时稀。

2.肝肾阴虚证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多或少,经色鲜红,烘热汗出,眩晕耳鸣,目涩,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痛,阴部干涩,或皮肤干燥、瘙痒。

3.心肾不交证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心悸,心烦不宁,失眠健忘,多梦易惊,腰膝酸软,精神涣散,思维迟缓。

4.肾阴阳两虚证 绝经前后,时而烘热,时而畏寒,容易出汗,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背冷痛,足跟痛,月经紊乱,浮肿,大便稀,小便频数。【穴位】

主穴 百会、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

辨证加减

1.肾虚肝郁证 加太冲、期门、神门。

2.肝肾阴虚证 加风池、太冲、涌泉。

3.心肾不交证 加心俞、神门、内关。

4.肾阴阳两虚证 加气海、命门、足三里。【操作】

1.诸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1次/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五)妊娠剧吐 (妊娠恶阻)【适宜证型】

1.胃虚证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甚至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思睡。

2.肝热证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精神抑郁,爱叹气,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

3.痰滞证 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穴位】

主穴 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

辨证加减

1.胃虚证 加脾俞、胃俞。

2.肝热证 加期门、太冲。

3.痰滞证 加三阴交、丰隆。

随症加减

1.眩晕 加百会。

2.厌食 加内庭。

3.心悸 加心俞。【操作】

1.诸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法。

2.妊娠早期,胞胎未固,取穴不宜多,进针不宜深,手法不宜重,以免影响胎气。

3.于剧吐发作时针刺,每次20~30分钟。(六)胎位异常

1.气虚证 妊娠后期,胎位不正,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白,小腹下坠。

2.气滞证 妊娠后期,胎位不正,胁肋胀痛,精神抑郁,胸闷嗳气。【穴位】

主穴 至阴、太溪、三阴交。

辨证加减

1.气虚证 加阴陵泉、足三里。

2.气滞证 加太冲、期门。【操作】

1.至阴穴只灸,孕妇排空小便,解松腰带,坐于靠背椅上或半仰卧于床上,点燃艾条,对准双侧至阴穴,距离0.4~0.6寸远,以有温热感为度,不可灼伤皮肤。

2.诸穴平补平泻。

3.灸至阴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其余穴位针刺1次/日,每次留针20~30分钟,7天为1疗程,然后复查胎位,具体疗程根据胎位转正情况决定。【适宜证型】(七)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适宜证型】

1.气血虚弱证 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面无血色,或伴少神乏力,或伴面色萎黄。

2.肝郁气滞证 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或伴有情绪抑郁,或伴有胸胁胀。【穴位】

主穴 膻中、乳根、少泽、合谷。

辨证加减

1.气血虚弱证 加气海、血海、足三里。

2.肝郁气滞证 加期门、内关、太冲。【操作】

1.膻中穴向两侧乳房平刺1~1.5寸。

2.乳根向乳房基底部平刺1寸左右,使乳房出现微胀感。

3.少泽浅刺2~3分。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八)不孕症【适宜证型】

1.肾虚证 婚后久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自测基础体温显示单相或虽有双相,但高温相时间短,B超监测排卵未见优势卵泡或小卵泡排卵;或伴有头晕耳鸣,或伴有腰痛腿软,或伴有性欲淡漠。

2.气血亏虚证 婚后久不孕,月经稀少、后错甚至闭经,自测基础体温单相,或虽有双相,高温相温度较低;或伴有神疲乏力,或伴有白带量少。

3.寒凝血瘀证 婚后久不孕,月经推迟,经量少,色紫暗,有小血块;或伴有经行小腹冷痛;或伴有腰膝冷痛。【穴位】

主穴 关元、子宫、中极、大赫、三阴交、足三里、次髎、秩边。

辨证加减

1.肾虚证 加肾俞、命门。

2.气血亏虚证 加气海、血海。

3.寒凝血瘀证 加合谷、膈俞。【操作】

1.关元、子宫、中极、大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2.三阴交虚补实泻。

3.次髎、秩边针尖朝前阴方向进针刺入,使针感向前阴放散为佳。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199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傅淑清.中医妇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罗颂平.中医妇科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S].2010.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S].2011.第二节 头针技术

头针技术,是在中医学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原理,在头皮相关区域进行针刺,刺激脑的体表投影区及其邻近腧穴,达到调节皮层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的医疗技术。

妇科常用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崩漏)、子宫脱垂 (阴挺)等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

选用直径0.35mm,长40~50mm的毫针。(二)基本操作方法

1.选体位 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合适体位。

2.消毒 选好穴位,皮肤常规消毒。

3.进针(1)进针角度 一般宜在针体与皮肤成30°角左右进针,然后平刺进入穴线内。(2)快速进针 将针迅速刺入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根据不同穴线刺入不同深度。(3)进针深度 进针深度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处方要求决定。一般情况下,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针体平卧,进针3cm左右为宜。

4.行针 (图1-7)(1)捻转 在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术者肩、肘、腕关节和拇指固定不动,以保持毫针相对固定,食指第一、二节呈半屈曲状,用食指第一节的桡侧面与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持住针柄,然后食指掌指关节做伸屈运动,使针体快速旋转,要求捻转频率在90次/分钟左右,持续2~3分钟。(2)提插 手持毫针沿皮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将针向内推进3cm左右,保持针体平卧,用拇、食指紧捏针柄,进行提插,指力应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如此反复操作,持续3~5分钟。提插的幅度与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图1-7 头针行针示意图

5.留针(1)静留针 在留针期间不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让针体安静而自然地留置在头皮内。一般情况下,头针留针时间宜在15~30分钟。如症状严重、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者,可留针2小时以上。(2)动留针 在留针期间内,间歇重复施行相应手法,以加强刺激,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即时疗效。一般情况下,在15~30分钟内,宜间歇行针2~3次,每次2分钟左右。

6.出针 先缓慢出针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拔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二、禁忌证

1.头部颅骨缺损处或开放性脑损伤部位,头部严重感染、溃疡、瘢痕者。

2.患有严重心脏病、重度糖尿病、重度贫血、急性心肌炎症和心力衰竭者。

3.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血管意外引起昏迷、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须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三、注意事项

1.留针时针体应露出头皮,不宜碰触留置在头皮下的毫针,以免折针、弯针。如局部不适,可稍稍退出0.1~0.2寸。对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但需要留针时间较长者,应加强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2.行针捻转时应注意观察,防止晕针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精神紧张、过饱、过饥者应慎用,不宜采取强刺激手法。

3.头皮较紧密部位常易遗忘所刺入的毫针,起针时需反复检查;头皮血管丰富,注意防止出血。

4.头针长时间留针,并不影响肢体活动,在留针期间可嘱患者配合运动,有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顶中线、顶旁3线 (双侧)。【操作】各线沿头皮进针,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分别行提插手法1~3分钟。然后留针15~30分钟,期间行气2~3次,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或者隔日1次,7~10天为1疗程。或在月经前6~7天开始治疗,一直治疗到月经结束,连续治疗几个月经周期。(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崩漏)【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顶中线、额旁3线 (双侧)。血热者加用额中线、额旁1线 (右侧),气虚者加用额旁2线 (双侧),气滞者加额中线。【操作】各线沿头皮进针,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分别行提插手法1~3分钟。然后留针15~30分钟,期间行气2~3次,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或者隔日1次,7~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三)子宫脱垂 (阴挺)【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顶中线、额旁3线 (双侧)。【操作】各线沿头皮进针,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小幅度快速捻转,频率为每分钟200次,每次行针5~8分钟,留针2~4小时,期间行针1~4次。每日或者隔日1次,7~10天为1疗程。参考文献

[1]刘未艾,章薇.头针疗法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2]王朝阳,睢明河,王琤.头针运动疗法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贾怀玉,李巧菊,王端义.头皮针治疗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罗颂平.中医妇科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司徒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第三节 耳针技术

耳针技术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郭与人体各部位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刺激耳部穴位可以防治疾病。

妇科常用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月经相关性偏头痛 (经行头痛)、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产后排便困难、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人腹痛)等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

0.5寸短柄毫针、图钉型揿针及王不留行籽等。耳穴压豆材料有多种,其中王不留行籽因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而多用。(二)基本操作方法

在耳穴上寻找反应点,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预防感染。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王不留行籽等用胶布固定,进行压迫刺激 (即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三)选穴 (图1-8)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 如原发性痛经选子宫、卵巢等。

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 如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 “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

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 如月经相关性偏头痛选内分泌穴。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如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图1-8 耳穴二、禁忌证

1.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变,如冻疮破溃、感染、溃疡及湿疹等,应暂停治疗。

2.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或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宜用较强烈的穴位刺激方式(如割治、放血等)和过强的毫针手法。

3.妇女怀孕期间宜慎用耳针疗法,有习惯性流产史孕妇禁用耳针。三、注意事项

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若见针眼发红、耳部胀痛,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

2.年老体弱、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慎用耳针或暂不用。

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郭充血发热后,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疗效。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

1.气滞血瘀证 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经色暗红有块或经行不畅,块下则痛暂减。

2.寒湿凝滞证 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经色紫暗有块,月经量少或错后。【穴位】子宫、肾、屏间、卵巢。【操作】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或在上述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进行。(二)月经相关性偏头痛 (经行头痛)【适宜证型】

1.气血瘀滞证 经行头胀痛或刺痛拒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经色暗红有块或经行不畅。

2.肝血亏虚证 头部隐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干舌燥。

3.肝火旺盛证 经行头痛拒按,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秘结,月经色红质黏。【穴位】枕、额、神门、肝、胆、皮质下、内分泌、卵巢。【操作】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或在上述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进行。(三)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适宜证型】

1.肝肾阴虚证 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潮热汗出,五心烦热,胸闷胁胀,腰膝酸软,口干舌燥。

2.肾阳亏虚证 神疲倦怠,腰酸肢冷,头昏脑胀,失眠健忘,大便稀。【穴位】卵巢、内分泌、神门、交感、心、肝、肾。【操作】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或在上述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四)产后排便困难【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大肠、脾、胃、直肠下段、交感、皮质下穴。【操作】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或在上述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五)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人腹痛)【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子宫、卵巢、内分泌、腹、肾、肝、交感。【操作】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或在上述穴位进行耳穴压豆,每日自行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参考文献

[1]奚永江.针法灸法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吴杞,欧阳颀.图解耳穴疗法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温木生.耳穴贴压疗法治百病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第四节 腹针技术

腹针技术,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该技术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 (图1-9),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妇科常用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人腹痛)、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等疾病的治疗。图1-9 腹部先天经络图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

根据针具的直径不同分为A、B、C三类,分别为Ф0.22mm、Ф0.20mm、Ф0.18mm。

每类中又根据针具的不同长度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50mm、40mm、30mm。(二)腹针取穴方法

1.腹部分寸的标定 (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穴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 (水平线法)

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三)腹针的针刺方法

进针时应避开神经、血管,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1.进针 准确度量,确定穴位后,采用套管针,快速弹入皮下。

针刺深度:浅刺——皮下,中刺——脂肪层,深刺——肌层。

2.行针(1)缓慢捻转不提插1~2分钟。(2)轻捻转慢提插1~2分钟。

3.出针 留针30分钟后出针,出针时按照进针顺序缓慢捻转出针。二、禁忌证

1.凝血机能障碍的患者。

2.孕妇、急腹症患者、腹部肿瘤患者。

3.针刺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患者。三、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对腹针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饭后半小时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应排空大、小便。

3.针刺完成后,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外陵、水道、双侧下风湿点。【操作】上述腧穴用毫针迅速刺入皮下,缓慢进针至地部,当手下有轻微阻力时停针,不行提插捻转等其他针刺手法。留针30分钟,1周3次,10次为1疗程,经期停针。(二)月经不调【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归来。月经先期加大横;月经后期加水道、滑肉门、大陵;月经先后无定期加滑肉门、大陵。【操作】上述腧穴用毫针迅速刺入皮下,主穴深刺,病人可无针刺反应或略有胀感。配穴大横、气海、水道中刺,滑肉门、大陵浅刺。不行提插捻转等其他针刺手法。留针30分钟,1周3次,10次为1疗程,经期停针。(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人腹痛)【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下风湿点、水道。全下腹疼痛加外陵;一侧少腹疼痛为甚,或一侧有包块,加强针刺同侧下风湿点,或梅花针叩刺;伴腰酸加四满;月经不调加天枢。【操作】上述腧穴用毫针迅速刺入皮下,主穴深刺,配穴中刺或浅刺。不行提插捻转等其他针刺手法。留针30分钟,1周3次,10次为1疗程,经期停针。(四)多囊卵巢综合征【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腹四关 (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大横、水道。【操作】以上述穴位施针治疗,不提插捻转,无酸麻胀痛感,用TDP照射腹部,留针30分钟,隔日行1次治疗,6次1疗程。(五)闭经【适宜证型】适用于本病的各种证型。【穴位】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烦躁易怒加右下风湿点;伴不孕症加石关;伴肥胖症加天枢、大横;伴腰膝酸软加关元下 (关元穴下0.5寸);伴便秘加左下风湿点。【操作】以上述穴位施针治疗,不提插捻转,无酸麻胀痛感,用TDP照射腹部,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6次为1疗程。参考文献

[1]温木生.腹针疗法治百病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薄智云.腹针疗法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罗颂平.中医妇科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司徒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袁丽萍,林芸,王海鹰.腹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J].四川中医,2010,28(4):123-125.

[6]米建平,文幸,莫喜英.腹针疗法为主治疗月经不调39例临床观察[J].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73-76.

[7]阂晓莉,冉青珍.腹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2例 [J].河北中医,2010,32(4):571.第五节 穴位注射技术

穴位注射技术,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替针具刺入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物,药物吸收过程中亦产生对穴位的刺激,利用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种疗法。

妇科常用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妊娠剧吐 (妊娠恶阻)、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为1mL、2mL、5mL、10mL、20mL;常用的针头为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二)常用药物

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胎盘注射液、胃复安注射液等。(三)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1)体位 选择患者舒适、术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2)选穴 ①辨证循经选穴:按照传统针刺法的取穴原则;②选取阳性反应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穴位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 (有无压痛、结节、条索状物)。(3)消毒 先用碘酒消毒,后用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4)取药及进针 将药液吸入针筒,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依据穴位所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进针后调整得气,回抽针芯,无回血、回液时即可注入药物。出针时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图1-10

2.注射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取决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1)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2)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1~5mL。(3)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4)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 (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5)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1~2mL。

3.注射角度与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的不同,决定针刺角度及深度。

4.疗程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

5.技术要点(1)进针要做到无痛,推药要慢。(2)在一次穴位注射中各部位的每穴注射量宜控制在:耳穴0.1~0.2mL,头面部穴位0.1~0.5mL,腹背及四肢部穴位1~2mL,腰臀部穴位2~5mL。(3)回抽针芯无回血、回液方可注射药物。(4)针刺角度,直刺法适用于人体大多数穴位;斜刺法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的穴位;横刺法适用于头面、胸背、腹部穴位以及皮肉浅薄处的穴位。(5)针刺深度,耳穴注射不应过深,以免注入骨膜内,同时也不应过浅而注入皮内;眼区穴位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不做提、插、捻、转;胸背部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下腹部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二、禁忌证

1.体弱多病及过敏体质者。

2.孕妇或月经期腹部及腰骶部,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不宜此法。

3.穴位局部感染或有较严重皮肤病者局部穴位不用。

4.诊断尚不清的意识障碍患者。

5.过期或变质的药物禁用。三、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以消除患者顾虑。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反应、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2.操作前应熟悉注射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使用剂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注射药物时如果发生剧痛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3.切勿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

4.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5.颈项、胸背部注射时,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下腹部腧穴进行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需要多次注射时,穴位应轮流使用,一般每穴连续注射不超过2~3次。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

1.气血虚弱证 小腹隐痛,喜按,经血量少,色淡,质清稀。

2.气滞血瘀证 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色紫暗有块。

3.寒凝血瘀证 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色瘀暗有块。【穴位、药物】

主穴 次髎、足三里。

药物 当归注射液等。

辨证加减

1.气血虚弱证 加气海、关元。

2.气滞血瘀证 加血海、气海。

3.寒凝血瘀证 加关元俞、命门。【操作】

1.患者取合适体位。取5mL一次性注射器,配5号普通注射针头,对证吸取药液,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2~4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调至有针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1~2mL。

2.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二)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适宜证型】

1.肾阳虚证 腰酸,腹冷,夜尿频,带下清稀。

2.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

3.肾阴阳两虚证 月经紊乱,时而烘热,时而畏寒,自汗或盗汗。【穴位、药物】

主穴 肾俞、足三里。

药物 胎盘注射液等。

辨证加减

1.肾阳虚证 加志室、关元俞。

2.肾阴虚证 加关元俞、肝俞。

3.肾阴阳两虚证 加志室、肝俞。【操作】

1.患者取合适体位。取5mL一次性注射器,配5号普通注射针头,对证吸取药液,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2~4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调至有针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1~2mL。

2.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三)妊娠剧吐 (妊娠恶阻)【适宜证型】

1.脾胃虚弱证 不欲饮食,食入即吐,呕吐痰涎或清水,精神疲倦,嗜卧。

2.肝胃不和证 腹胀厌食,食入即吐,呕吐酸水或苦水,嗳气叹息。

3.痰饮阻滞证 腹胀厌食,闻食即吐,呕吐痰涎或黏液,身体肥胖,易疲倦。【穴位、药物】

主穴 中脘、足三里。

药物 胃复安注射液等。

辨证加减

1.脾胃虚弱证 加脾俞。

2.肝胃不和证 加肝俞。

3.痰饮阻滞证 加丰隆。【操作】

1.患者取合适体位。取5mL一次性注射器,配5号普通注射针头,对证吸取药液,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2~4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调至有针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1~2mL。

2.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四)不孕症【适宜证型】

1.肾气虚证 腰膝酸软,疲倦,头晕耳鸣。

2.肾阳虚证 腰膝酸软,性欲冷漠,小腹冷,夜尿多。

3.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盗汗咽干。

4.肝气郁结证 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叹气。

5.瘀滞胞宫证 小腹胀痛,痛经,经色紫暗,有血块。

6.痰湿内阻证 肥胖多毛,胸闷泛恶,面目虚浮。【穴位、药物】

主穴 关元、子宫。

药物 丹参注射液等。

辨证加减

1.肾气虚证 加肾俞、气海。

2.肾阳虚证 加志室、关元俞。

3.肾阴虚证 加肾俞、腰眼。

4.肝气郁结证 加肝俞、心俞。

5.瘀滞胞宫证 加肝俞、血海。

6.痰湿内阻证 加脾俞、丰隆。【操作】

1.患者取合适体位。取5mL一次性注射器,配5号普通注射针头,对证吸取药液,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2~4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调至有针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1~2mL。

2.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罗颂平,等.中医妇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司徒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第六节 穴位埋线技术

穴位埋线技术,是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技术,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

妇科常用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等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

1.可吸收性外科缝线:YY1116(长度0.5~1.0cm)。

2.平头针灸针GB2024(规格:0.35mm×50mm)。

3.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GB15811(规格:0.8×38TWLS)(图1-11)。

4.埋线包 (包括剪刀、托盘、镊子)。

5.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碘酊、棉签等。图1-11 一次性埋线针(二)基本操作方法 (图1-12)

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准备好所用器具。

2.取一次性注射针头接一次性平头针灸针针芯。

3.助手对所选择的穴位进行准确定位后,对患者穴位局部消毒。

4.取一段适当长度 (1.0cm左右)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放入一次性注射针头的前端,线头勿超出注射针头。

5.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只手持针刺入。

6.选择适当方向刺入,达到所需的深度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

7.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孔止血,再敷以无菌敷贴。图1-12 进针示意图(三)技术要点

1.操作要求消毒严格 消毒不严格易导致穴位出现感染。

2.外科缝线长短适中 应根据穴位的肌肉丰厚程度选择相应长短的线体。

3.严格选择合适穴位 穴位应选择肌肉丰富部位,常用腹部、腰背部,慎用头面部穴位如风池等,禁用关节腔、关节,禁用踝、腕关节以下穴位以及血管、神经干分布部位穴位 (如内关、三阴交等),穴位数量控制在≤10个。二、禁忌证

1.有出血倾向、精神紧张、大汗、劳累后或饥饿时慎用埋线疗法。

2.埋线时应根据不同穴位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角度,埋线的部位不应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如关节、颜面部位及疤痕组织处禁止埋线。

3.皮肤局部有皮肤病、炎症、溃疡、破损者禁止埋线。

4.糖尿病、蛋白过敏者及其他各种疾病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禁止埋线。

5.孕妇下腹部和腰骶部及妇女经期禁止埋线。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埋线后6小时内局部禁止接触水,创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埋线后1~3天内禁止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埋线部位出现肿胀。

2.若发生晕针应立即停止治疗,按照晕针处理。

3.穴位埋线时,拟留置体内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线头不应露出体外,如有线体露出皮肤外,一定要拨出,重新定位、消毒,重新操作,以免感染。

4.穴位埋线后1周内尽量减少海鲜等高蛋白饮食,防止埋线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埋线后若出现硬结反应则慎用再次埋线。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

1.气血虚弱证 小腹隐痛,喜按,经血量少,色淡,质清稀。

2.气滞血瘀证 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色紫暗有块。

3.寒凝血瘀证 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色瘀暗有块。【穴位】

主穴:三阴交、关元、次髎、肾俞。

辨证加减

1.气血虚弱证 加气海、膈俞。

2.气滞血瘀证 加血海、气海。

3.寒凝血瘀证 加关元俞、命门。【操作】

1.基本操作见上述方法。

2.月经期停止治疗,月经后3~5天开始治疗。

3.次髎、肾俞采用平刺或透刺的方法,不宜直刺、深刺。

4.间隔10天左右治疗一次,3~5次为一疗程。(二)闭经【适宜证型】

1.肝肾亏虚证 月经后期,量少,逐渐至经闭,素体虚弱,腰酸腿软。

2.气血不足证 月经后延,量少,色淡质薄,继而停闭,头晕眼花,心悸气短。

3.气滞血瘀证 月经数月不行,小腹胀痛拒按,烦躁易怒,胸胁胀痛。

4.寒湿凝滞证 月经数月不行,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形寒肢冷。【穴位】主穴:关元、子宫、肾俞。

辨证加减

1.肝肾亏虚证 加肝俞、三阴交。

2.气血不足证 加脾俞、足三里。

3.气滞血瘀证 加膈俞、足三里。

4.寒湿凝滞证 加命门、三阴交。【操作】

1.基本操作见上述方法。

2.肝俞、肾俞、脾俞采用平刺或透刺的方法,不宜直刺、深刺。

3.间隔10天左右治疗一次,3~5次为一疗程。(三)多囊卵巢综合征【适宜证型】

1.脾虚痰湿证 婚久不孕,月经稀少,甚则闭经,多毛,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形体肥胖,兼头晕乏力,痰多。

2.肾虚肝郁证 婚久不孕,月经稀少,渐至闭经,多毛,不孕,兼见乳房胀痛,心烦,或少量泌乳。

3.肾虚血瘀证 婚久不孕,月经稀少,性欲淡漠,带下量少或无,兼口干、心烦、便秘。【穴位】

主穴 气海、关元、脾俞、肾俞、三阴交。

辨证加减

1.脾虚痰湿证 加丰隆。

2.肾虚肝郁证 加肝俞。

3.肾虚血瘀证 加丰隆、膈俞。【操作】

1.基本操作见上述方法。

2.脾俞、肾俞、膈俞采用平刺或透刺的方法,不宜直刺、深刺。

3.间隔10天左右治疗1次,3~5次为1疗程。(四)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适宜证型】

1.肾阳虚证 腰酸,腹冷,夜尿频,带下清稀。

2.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

3.肾阴阳两虚证 月经紊乱,时而烘热,时而畏寒,自汗或盗汗。【穴位】

主穴 心俞、肾俞、足三里。

辨证加减

1.肾阳虚证 加命门、关元俞。

2.肾阴虚证 加关元俞、肝俞。

3.肾阴阳两虚证 加命门、肝俞。【操作】

1.基本操作见上述方法。

2.心俞、肝俞、肾俞采用平刺或透刺的方法,针尖向下,不宜直刺、深刺。

3.间隔10天左右治疗1次,3~5次为1疗程。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罗颂平,等.中医妇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司徒仪.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符文彬,许能贵.针灸临床特色疗法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第七节 电针技术

电针技术,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低频脉冲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妇科常用于:闭经、原发性痛经 (痛经)、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等疾病的治疗。一、基本操作方法(一)选穴方法

1.选穴时可按传统针灸理论,循经选穴或辨证选穴。每次治疗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即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一般多选同侧肢体的1~3个穴位为宜。

2.结合神经分布选穴,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及肌肉神经运动点。也可用阿是穴作为电针刺激点。(二)操作方法

使用电针仪前,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针刺穴位得气后,再将电针仪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如果在邻近的一对穴位上进行电针,可将两根毫针之间以干棉球相隔,以免短路。最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通电时调节刺激量旋钮,使刺激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使用的电刺激强度以患者可接受为度。

1.波形的选择 电针仪的波形有疏波、密波、疏密波、连续波等,妇科疾病主要选用疏密波。

疏密波是疏波、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其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可加强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闭经、痛经、产后乳少、围绝经期综合征。

2.电针强度 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 “感觉阈”。如电流强度再稍增加,患者会突然产生刺痛感,能引起疼痛感觉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 “痛阈”。强度因人而异,在各种病理状态下其差异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在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刺激强度。脉冲电流的 “痛阈”强度因人而异,在各种病态情况下差异也较大,一般应以病人能耐受的强度为宜。(三)治疗时间

通电时间一般为5~20分钟。如果感觉减低,可适当加大输出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再行通电。(四)电针仪种类

电针仪种类繁多,如蜂鸣式电针仪、脉冲式电针仪等,由于蜂鸣式电针仪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易学,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此种电针仪。

蜂鸣式电针仪是一种利用电铃振荡原理,将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这种脉冲电流波形较窄,如针尖状,且不对称。(图1-13)图1-13 蜂鸣式电针仪二、禁忌证

1.心脏附近应避免使用电针,特别对患有严重心脏病者,更应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不横跨脊髓及心脏通电,以防损伤脊髓甚至发生脊髓休克。

2.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因其不能自述针感、易躁动,应注意避免使用电针。

3.孕妇及妇女月经期禁用。

4.过度饥饿、劳累及精神恐惧者禁用。

5.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禁用。三、注意事项

1.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仪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电钮等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

2.电针感应强,通电后会产生肌收缩,故须事先告诉病员,让其思想上有所准备,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电针刺激强度应逐渐从小到大;不要突然加强,以免出现晕厥、弯针、断针等异常现象。

3.在头部左右两侧对称的穴位上使用电针,如出现一侧感觉过强,这时可以将左右输出电极对换。对换后,如果原感觉强的变弱,而弱的变强,则由于电针器输出电流的性能所致,如果无变化,则由于针刺在不同的解剖部位而引起。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一)闭经【适宜证型】

1.肝肾亏虚证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潮热盗汗。

2.气血不足证 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

3.气滞血瘀证 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小腹胀痛拒按。

4.寒湿凝滞证 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穴位】

主穴 关元、归来、肾俞、气冲、三阴交、合谷、天枢等。

辨证加减

1.肝肾亏虚证 加肝俞、太溪。

2.气血不足证 加脾俞、足三里。

3.气滞血瘀证 加太冲、期门。

4.寒湿凝滞证 加腰阳关、命门。【操作】穴位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归来配三阴交、中极配地机。接电针治疗仪,予以疏密波,施以中等强度电流刺激,可选任一对穴位或各对穴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15分钟。(二)原发性痛经 (痛经)【适宜证型】

1.寒凝血瘀证 小腹冷痛,可放射到股内侧及阴道和肛门,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血块。

2.气滞血瘀证 小腹胀痛,可放射到胸胁、乳房,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块下后痛减。

3.气血不足证 小腹绵绵作痛,空坠不适,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穴位】

主穴 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子宫、归来等。

辨证加减

1.寒凝血瘀证 加水道、地机。

2.气滞血瘀证 加太冲、阴陵泉、合谷。

3.气血不足证 加血海、足三里。【操作】各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针刺得气后,关元穴与一侧三阴交穴为一组电极,中极穴与另一侧足三里穴为一组电极,予以连续波或疏密波,施以中等强度电流刺激,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于经前3~5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期末,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三)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适宜证型】

1.气血亏虚证 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神疲食少。

2.肝郁气滞证 胸胁胀痛,嗳气,善太息。【穴位】

主穴 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中脘、上巨虚等。

辨证加减

1.气血亏虚证 加气海、膈俞、三阴交。

2.肝郁气滞证 加期门、太冲。【操作】各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双乳根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予以疏密波,弱刺激,使病人稍有针感即可,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四)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适宜证型】

1.肾阴虚证 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酸腿软。

2.肾阳虚证 形寒肢冷,面色晦暗,腹冷阴坠,腰酸尿频,面浮肢胀。

3.肝阳上亢证 心烦易怒,腰膝酸软。

4.痰气瘀结证 形体肥胖,胸闷痰多,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穴位】

主穴 百会、关元、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等。

辨证加减

1.肾阴虚证 加照海、水泉、内关。

2.肾阳虚证 加命门、至室。

3.肝阳上亢证 加太冲、照海。

4.痰气瘀结证 加中脘、丰隆。【操作】各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针刺得气后,取三阴交、太溪,接电针治疗仪,予以疏密波,弱刺激,以病人稍有刺激感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参考文献

[1]殷英 .电针治疗仪 [Z].CN201356921:宁波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9.

[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王频,杨华元,胡银娥.国家标准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研制体会[J].中国针灸,2010,30(5):413-419.第八节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以一指禅推法、法、按法、揉法、擦法等手法作用于全身各部体表,刺激皮部 (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经筋 (包括筋膜、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使皮部受到良性刺激或使经筋张力发生改变的推拿医疗技术。皮部经筋推拿技术作用于皮部,有舒缓放松、镇静安神、调理气血等功效;作用于经筋,有舒筋解痉、松解粘连、理筋活血等功效。

妇科常用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人腹痛)、急性乳腺炎 (乳痈)、产后身痛(产后痹)等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基本操作方法(一)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通过前臂的往返摆动带动拇指做屈伸运动的手法。肩、肘关节放松,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前臂做主动的横向摆动运动,带动拇指掌指关节或拇指指间关节做有节律的屈伸运动。每分钟操作120~160次。动作要求 “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一指禅推法操作时,往往边推边根据临床需要沿一定的方向移动,要求摆动的频率较快而移动的速度较慢,称为“紧推慢移”。如以指端操作,其接触面最小,易于施力,刺激相对较强;而如以螺纹面操作,则接触面相对较大,刺激亦相对较平和,两者多用于躯干部及四肢部的经络腧穴 (图1-14)。图1-14 一指禅推法(二)法

以手背面在施术部位进行不间断的往返滚动的手法。手指自然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余指屈曲的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附着于施术部位上,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面偏尺侧部在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