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8 20:34:22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中元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研究

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研究试读:

推进城乡生态化 建设美丽新山西(代序)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地球上绵延不断的人类应当享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只有通过社会成员公平占有自然资源实现公平劳动,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公平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生态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就山西而言,城乡生态化既符合办好“两件大事”的内涵要求,又为办好“两件大事”提供了重要实现路径。全面小康的重点在“全面”,跨越发展的关键在“转型”。“全面”就是既要注重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发展,更要将“片面”发展时被忽视的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起来;转型就是为山西这个资源型大省寻找“去资源依赖式”的发展新路,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负相关向经济—社会—生态正相关转变,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情势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应运而生。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始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城乡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活动、基本载体和实现途径,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层面,而是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广义的生态化实践,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高度和谐的社会发展模式。城乡生态化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恢复与重构,更涉及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与发展观以至于法规制度等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城乡生态化有利于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梦想。

作为资源大省和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城乡生态化成为山西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内在要求,事关全省人民生活质量,事关山西长远发展大计。《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路径。2012年月12月,中共山西省委明确提出推进城乡生态化,以建设“四个山西”(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为重点,以建设生态试点省和循环经济试点省为抓手,全面推进山西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新山西。

山西开展城乡生态化建设以来,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决策,取得了明显成效。节能减排任务提前超额完成,空气质量显著提升,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蓝天碧水工程顺利实施,造林绿化成绩突出,生态创建与保护取得新进展。2006年,长治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首批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0年,太原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全省共创建1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创建154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747个省级生态文明村。

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生态环境形势总体有所改善,但城乡生态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大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实现城乡生态化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新山西,道路漫长,任务艰巨。

在此背景下,我们编出《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研究》一书,在理论上对城乡生态化进行全面阐释,创造性地探索构建城乡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区及山西各地级市进行了城乡生态化水平评价,分析研究了山西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差距,对山西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书站在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按照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以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为切入点,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究了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模式,系统分析了城乡生态化的内涵、研究方法、建设动力、实现路径、典型模式,重点阐述了城乡生态化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和方法,尝试构建了综合评价城乡生态化的指标体系,为深化城乡生态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本书还全面阐释了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的背景、意义、历史、现状和特征,在介绍了各种分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首次并创造性地对全国各省区、山西各地级市的城乡生态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存在的差距,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明确提出了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从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人”五个方面为推进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支撑。

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实践,是提高山西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山川秀美新山西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建设山西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开展城乡生态化建设研究,对于有效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再造一个新山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相信,在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抓住用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力推进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美丽新山西一定能在三晋大地变成现实。李中元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2013年8月

第一章 城乡生态化理论和分析方法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理念和境界,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城乡生态化作为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推进方式和实现途径,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城乡生态化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发展。城乡生态化既涉及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恢复与重构,又涉及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与发展观以及政策法规等领域的根本性变革。掌握城乡生态化内涵和分析方法,对科学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学与生态化

城乡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的演进,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又有不断的理论探索,这首先表现在生态与环境概念的研究上。(一)生态与环境

在以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把生态与环境相混淆的情况,然而,生态与环境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字,主要是指各种生命支撑系统,某一生物(系统)与其或其他生物之间的相对状态或相互关系,即各种生物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形成的统一整体,人类及其活动只不过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environment)则主要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即独立于某一主体对象的所有客体总和,专指生态系统中直接支撑人类活动的部分。比如,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局部环境好转,整体生态恶化”的状况,说明,生态和环境不是等同的。生态强调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环境强调客体,因此,生态的范围比环境更为广泛。但是,由于在研究要素中存在着许多共通性,尤其是以人类为主体时,两个词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性;当更加强调某个项目或者区域与自然的协调性时,则存在着不可替代性,如“生态省”、“生态城市”、“生态住宅”等;当制定宏观区域发展政策时,生态与环境又组合使用,即生境或者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区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不仅研究以人类经济运行为主体产生的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而且探讨把人类的经济运行纳入生态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强调生态资源与区域运行的配置作用,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同时,在探讨宏观政策、发展总体思路时,则根据目前政策使用生态环境建设的组合词。(二)生态学与生态化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美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及其相互依赖关系。”如果将生态学概念引入到人类社会研究中来,则是“研究人类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这种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60年代形成了系统生态学而成为系统生物学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生态化是生态学理念、原则、方法等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更多地体现为生态意识和生态实践。生态化正在广泛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的人们不仅有了生态化的意识、生态化的需求,而且有了生态化的规划、生态化的行动。这种生态化意识的觉醒,将是推进全新的生态化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生态化是前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的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欧阳志远教授认为:生态化实际上是生态学化,简称生态化。即,所谓生态化是指把生态学的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生态化实际上是生态学化,只有紧紧把握这个中心,才能理顺可持续发展战略各方面的关系,产生纲举目张的整体效应。

二、城乡生态化的内涵和特征

近些年,生态化的研究十分广泛,经济领域有经济活动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农业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城市领域有城市生态化、布局生态化、空间组织生态化、公共交通生态化,农村领域有乡村生态化。其中城乡生态化是与人类社会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种生态化过程,推进这一过程,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其内涵和特征。(一)城乡生态化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如何科学界定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已经是日益困难,不论是国内、国际学术界对城乡的划分标准都还存在着很多争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对城乡划分标准做过6次调整,根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中第三条规定:“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本书以此界定为基准来对城乡生态化展开研究。

城乡生态化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高度和谐的城乡发展模式。它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在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通过文化、技术、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各系统向整体协调、稳定有序状态演进的过程。城乡生态化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的“生态重建”、“生态重构”过程,即对现有城乡的物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对社会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政策体制等社会文明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对整个城乡系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空间结构等进行改造、创新和重构,涉及城乡时空横向与纵向、物质与精神的各系统层次。(二)城乡生态化的内涵

从内涵上来讲,“城乡生态化”是一个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经济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城乡生产、消费、交通和生态住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文明消费;不仅重视经济发展总量增长,更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二是社会生态化,表现为城乡居民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拥有一个保障自由、平等、民主、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侵害的城乡社会环境。三是环境生态化,表现为“发展”是以保护大自然为基础,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持续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培育与保护,一切自然资源和城乡生态的服务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合理利用,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四是基础设施生态化,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向生态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人类协调处理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重要举措,表现为强调从生态学角度认识基础设施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强调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符合生态学原理。既强调新建的基础设施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强调原有基础设施向生态化方向转型。五是管理生态化,表现为不仅要防止经济增长导致的生态危机,而且也要防止由于生态主义导向而导致经济停滞、衰退。尤其是还需要在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等单一领域管理基础上,实施综合的协调控制和宏观的战略管理。(三)城乡生态化特征

城乡生态化作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高度和谐的城乡发展模式,其特征的规定性要求应该从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来考虑。在伦理价值观上,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态都依靠自然,把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放在首位,将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统一起来;在生产方式上,树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转变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生态建筑、生态材料,提倡生态化生产方式,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树立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要求人们不再追求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状态,人类改造自然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的整体稳定和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为前提,要使绿色消费、文明消费成为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倡导生态社区、生态出行、生态交通,从而使人们过上真正全面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社会结构上,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表现为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中,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组织好经济,以便加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上,使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生态环境学者以及公众更加直接参与政治活动。建立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实现城乡生态化,建立城乡发展与自然演进平衡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三、城乡生态化基本理论

人地关系论、复合生态系统论、生态区域论、城乡生态一体化理论,构成了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四大理论基础。(一)应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论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类利用自然界时要保持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保护人类自身的平衡与协调。一是人地系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包括人地系统优化论,认为应将人类需求控制在系统承载力之内,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反馈与制约、利用与合作、发展与协调等系列关系及规律。人地协调共生论认为,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退化之间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地冲突,解决的出路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二是人地系统危机冲突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危机是指人与自然及地理环境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相容的对立和冲突。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是构成人地复合系统的对立因子,其相互依存性和制约性决定着系统的运行过程和演进方向,任何一方的不正常“越轨”都会影响人地复合结构的进化和功能的良好发挥,最终导致系统组织和自身发展甚至衰退。人地关系异化是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变革如工具与火的使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导致了多次人地关系异化过程,改变着人地关系的本质,资源环境问题随之而来,并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局、从区域到全球性发生变化,人地关系的异化最终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三是人地关系分形辩证理论,认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人文分形景观是由人地非线性关系的混沌作用所导致的,非线性特征反映在人地相关作用模式与过程上,具有多分性质,期间隐藏着一些简单自然法则,根据这些法则设计优化的分形结构,可有效地调控人地关系。辩证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出现的质的差异,体现为人际关系的差异和人地关系的差异。(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协同作用而形成的综合系统,即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复合体系。人类对复合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它具有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相关性和开放性。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生态结构的合理组合,特点是关注共生和再生能力的循环,生产、流通、消费与还原功能的运作,社会、技术、经济与环境目标的结合,结构与次序、空间与时间、能量与物质的统筹,科学、人文、经济与工程技术方法的统一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演替的动力学机制来自于自然和社会两种作用力。系统的行为遵循生态控制论规律,即开拓适应原理、竞争共生原理、连锁反馈原理、循环再生原理、生态发育原理、最小风险原理。系统的生态控制论坚持三条原则: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的生态位的竞争或效率原则;人与自然之间、不同人类活动间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共生或公平性原则;通过循环再生与自组织行为,维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稳定性的自生或生命力原则。系统的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是较为常用的分析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三)生态区域理论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域空间都是以社会、经济、环境为要素的复合生态系统,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个村落,都是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还原功能的综合系统。所谓“生态区域”,就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社会、经济、环境要素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它以人为主体,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还原功能,并通过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和区域布局进行一定程度的人为控制(曾刚,2010)。在生态区域建设中,必须特别关注人的核心价值。人类是实现各项功能的主体,也是制约各项功能的主体。人类生产活动实现了区域的生态功能,创造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又为社会生活和进一步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生态区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随着区域所处内外部条件改变而不断变化。具体可表现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村等等。生态区域论有效地将相关的具体理论有机整合到一个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如生态城市理论、生态乡村理论等。(四)城乡生态一体化理论

城乡生态一体化理论,包括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人口合理分布,经济产业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融合和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等综合性内容。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用新的生态经济发展观改造传统的城乡发展观,改造传统的城乡经济运行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工业经济重组以及城乡人力资源的转移、开发和利用。要形成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根本是要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综合手段,形成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多赢局面。要进行城乡生态、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综合规划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四、城乡生态化评价方法

城乡生态化评价涉及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以及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包括城市和农村生态化建设两个领域以及城乡生态一体化的内容。(一)综合评价依据

国外相关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基本都被统一到可持续发展研究大框架下(Kentet al.,1999;W ackernagel et al.,1999;Button et al.,2002),尽管其选用评价模型方法多样,但大多基于城市生态系统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Meadows,1998;Cornelissen et al.,2001)国内有关研究成果主要依据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分别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健康等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还有研究成果将城乡区域作为功能整体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并将城乡人口结构变动、经济产业布局、城乡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体化的整体加以考虑,并提出“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概念和开展城乡生态经济综合评价和规划的设想(吴人坚,2002)主要观点如下:1.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城乡人口合理分布,经济产业合理布局,城乡空间的融合和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等综合性内容。2.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用新的生态经济发展观改造传统的城乡发展观,改造传统的城乡经济运行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工业经济重组以及城乡人力资源的转移、开发和利用。3.传统的城乡二元壁垒下,经济社会的整体运行方式难以和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结合,形成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4.要形成城乡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根本是要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综合手段,形成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多赢局面。5.进行城乡生态、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综合规划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手段。①对城区、郊区和有关的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结构、规模、运行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着重分析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②经过分析与评价,提出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因果,反馈给相对应的系统,并针对协调因果的实现从政策和管理等方面提出调控对策,将这些对策予以量化,形成规划或计划。③城乡生态经济综合规划是从微观的各个子系统分析开始,达到对城乡复合系统总体的宏观分析评价;而其规划内容也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但其基本框架主要是在分析评价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它们发展的规模,这样可以使城乡建设达到有序运行,并且达到多赢的局面。(二)可借鉴的评价方法

根据生态学、城市学、规划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城乡生态化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大体可划分为分析评价方法、功能区划方法、规划设计方法和方案决策方法等。

1.生态化评价方法

对现状的分析评价是规划的基本前提。城乡生态化发展与规划一样,目标的制定、发展的定位以及具体措施等内容,都依赖于科学、准确、全面的城乡生态化评价。它是以城乡生态系统为评价对象,以城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为依托,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对城乡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所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本质在于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反映。城乡生态评价与传统环境评价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两者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在环境评价中常常对固废、大气、水、噪声以及土壤等污染分别进行理化分析,有时也对生物进行分析,但多是将其作为环境质量的衡量指标,较少对经济—社会—自然的复合系统本身进行评价。而城乡生态评价虽然也要使用到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结果,但其重点是依据生态系统的观点,对城乡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该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等。

2.生态足迹方法

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提出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的概念是:“维持一个地区、国家内人类生存所需资源的和吸纳人类排放废弃物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性的土地面积。”它从需求方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方面计算生态承载力,通过二者的比较来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因此,生态足迹的实质就是用于衡量人类现在究竟消耗了多少资源,还剩多少资源可以用于延续人类发展。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将出现“生态赤字”,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出现“生态盈余”,此时认为生态安全。城乡的生态足迹就是支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上具有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就是以较少的生态足迹生产更多的经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足迹模型是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定量量度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意义在于对自然资本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生态足迹的计量是目前国际上的热点,在实际应用中,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为区域长期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了一种较为直观的切入口,具有非常清晰的导向,同时也为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比较角度。

3.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球生态系统已普遍出现退化的背景下,美国生态学家Rapport等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旨在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来定义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或表现”。生态环境系统健康有两方面内涵:一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合理要求的能力,二是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目标,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城乡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而成的生态系统,其健康状态可以理解为满足城乡发展的合理要求的能力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更新的能力以及辨明城乡发展与其生态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程度。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指标、物理化学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包括人类健康)三大类。生态指标是反映生态系统特征和状态的生物指标,它分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与个体等不同层次的指标或指标体系;物理化学指标是检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的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着眼于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采用经济参数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压力指标等来衡量生态服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4.生态位评价

1917年,由美国生态学家J.Grinnell首先提出生态位,并将其定义为“物种的最小分布单元”,此后,生态位理论进一步发展,并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学范畴,渗透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韩秀娣(2000)等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的研究,罗小龙(2000)将生态位理论应用到城乡结合部评价。城乡生态位可看作是一种区域内的人类生活环境给人类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自然禀赋与外部系统(如生产力水平、生活质量、环境容量)关系的集合。从属性上一般可将城乡生态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生态位(N),包括了自然生产条件(土地、光照、降水量、年积温等)与环境(物理环境质量、景观适宜度、生物多样性等);另一类是反映区域社会与经济的社会经济生态位(S),包括城乡的经济水平(物质、信息及流通水平)、人工资源丰盛度(如劳力、智力、资金、基础设施)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及社会服务水平等。一般对城乡或者其他人口聚集区域生态位评价往往呈现出社会经济生态位与自然生态位并重,甚至是社会经济生态位占上风。

5.生态现代化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Huber)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试图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生态现代人被看作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也称绿色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中提出了一套生态现代化指数,包括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三个指数,每个指数包括10个具体评价指标,共30个具体评价指标,涉及12个领域,并且参照高收入国家最新年平均值,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基准值。

6.生态环境与功能区划方法

生态环境区划是对生态系统客观认识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揭示各自然区域的差异性与相似性规律,以此为据进行整合与分区,合理划分生态环境的区域单元。由于自然界的复杂性,除生态学外,生态区划还必须结合气候学、土壤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因此,生态环境区划是综合多个学科,充分考虑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因素的综合生态环境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环境保护,即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减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短期行为。生态区划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长远发展战略,它不仅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还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7.生态城市规划方法

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都有着某些相应的动态规律。这些动态规律反映了系统内各组分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协调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把系统设计调控到最优运行状态,这是解决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使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是规划的核心,它包括城市各项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动态平衡,即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市区与郊区、城市的人类活动强度与环境的负载能力以及城市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城市发展的效应、风险与机会之间的关系平衡等。任何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都可以投影到时间、空间、意识三维的坐标轴上,也就是说,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可以通过在时间(Time)、空间(Space)、意识(Consciousness)三维对生态城市发展进行分别定位形成。作为规划者,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T-S-C的三维动态发展方向,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8.规划方案决策方法

为了取得最佳的环境规划方案以及选择最优的环境规划目标,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数学规划方法对总体的生态环境规划方案、目标与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单项的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资源保护规划等项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环境规划方案和适宜的环境目标。最为常用的生态环境规划方案决策方法是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其他还有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投入产出规划法、整数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等。

9.城乡可持续能力研究方法

城乡可持续能力通常用可持续度来定量衡量,城乡可持续度是反映城乡环境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是高度综合的指数。要把这种高度综合性的目标与具体的定量指标直接联系起来往往比较困难,为此就必须将综合性的目标分解为较具体的目标。城乡可持续能力一般可分为非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一般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等。

以上这些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程序,依靠不同理论基础来服务城乡生态化研究目的。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城乡生态化评价、功能区划和规划设计研究方法,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GIS城乡生态优化、城乡生态数字化、城乡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定量等其他方法将成为研究方法的主流,本书在以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城乡可持续能力评价方法来进行研究。(三)综合评价方法

城乡生态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评价需要一套体现城市、乡村生态化建设特点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当前城乡生态化建设水平,是一项完全创新的工作。

1.指标设计原则

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城乡生态系统各方面的构成,符合城乡生态化的内涵与建设目标。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各指标之间的重叠交叉,使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能够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各指标的物理意义必须明确,测定方法必须标准。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城乡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含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还要充分考虑指标的量化以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可能应用现有公开统计资料及有关城乡建设的规范标准,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城乡生态化建设过程的综合性指标和主要指标。

层次性原则。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城乡生态化内涵的复杂性,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若干层次,即总体层指标和系统指标、领域指标等,使指标体系更为清晰、合理。

导向性原则。指标应该反映政府的政策承诺,这样既可以保证发布数据的权威性和及时性,也能够体现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政策导向性。课题结合国家制定的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目标,结合有关生态环境部门的各方面评价指标,从中归纳总结出相应的指标。

2.指标体系构成

城乡生态化涉及城市和乡村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具有很大难度,同时,还缺乏大量的有效的权威数据。根据以上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结合指标内涵的确定性(有公认权威的解释)、数据的可得性(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等,采取频度统计法(即指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频度统计,选择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和理论分析法,建立城乡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城乡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层次指标构成:A.总体层,即城乡生态化水平,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获得,反映城乡生态化发展总体水平即一级指标;B.系统层,即对应反映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化状态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生态经济指标、生态社会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C.变量层,即定义清晰,能够直接从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简单计算即可获得的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详细描述。即选取和设立能表现各个考察领域不同侧面的建设水平、具有显示度和数据支撑的若干具体指标,构建一个包括“总指标—考察领域—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生态经济指标。是反映有关生态经济系统输入、输出、内部结构及整体功能经济信息的数值,是衡量、对比、分析和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应采用不同的生态经济指标体系。按照城乡生态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要求,本部分包含“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主要反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等指标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要反映城乡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大小,用万元GDP能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衡量。

生态社会指标。社会发展是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城乡生态化建设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社会是在良好生态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改善,两者互动应是良性的。本部分包含“人文发展指数”、“生活水平指数”。“人文发展指数”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长期指针,“生活水平指数”则是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反映。“人文发展指数”主要反映城乡居民的人口素质以及生活保障状况,用人均预期寿命、城市化水平、社会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等指标衡量。“生活水平指数”主要反映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城镇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城乡收入比等指标衡量。

生态环境指标。主要是对城乡整体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从水、气、土三种基本环境要素进行衡量。本部分包含“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环境驱动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反映环境质量的好坏。森林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因而森林覆盖率是一个较理想的评价指标。建成区绿化状况可以作为衡量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可与森林覆盖率并列,作为第二个指标。湿地在自然界中的水分和化学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调节水循环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生态功能,我国统计系统把重要湿地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其统计数据已包含在自然保护区统计之内。所以,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指标是第三个指标。目前,我国并没有统计和发布农村的空气质量状况,在此,只能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代表来评价各省的空气质量,这是第四个指标;国土资源部虽已开始测量和评价各省土地质量状况但没有向社会公布,故本指标体系暂时用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来评价土地质量状况,作为第五个指标;“环境驱动指数”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衡量。

基础设施指标。基础设施对城乡生态化建设非常重要,这是与其他生态化评价相比突出的特点,包含能源动力系统、水源和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等,它们既为城乡物质生产又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指标主要反映了城乡基础设施对城乡系统运行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本部分主要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互联网普及率、电话用户普及率、城市燃气覆盖率来衡量。

3.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计算方法

为了反映城乡生态化建设水平,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设立指标,系统构建了一个总指标、考察领域即二级指标和具体指标即三级指标的三个层次的城乡生态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明确了具体的计算方法。(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城乡生态化指标设计思路、原则和具体指标的选取,我们设计了城乡生态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1所示。表1-1 城乡生态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计算方法。城乡生态化水平主要表征城乡生态系统整体上的发展状态,主要采用APH(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城乡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得出。

首先,三级指标的规范化处理。各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由于其类型和来源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量纲,且数量级相差悬殊而导致不能直接比较,需要根据下列的变换规则对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指标含义与指标值呈正相关时:

指标含义与指标值呈负相关时:

式中,Xi为三级指标的规范化值(评价值);Ci为三级指标的实际值;Cmin为所选比较区域中的最小值;Cmax为所选比较区域中的最大值。

其次,权重的计算。城乡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对系统的影响不同,因此进行城乡生态化水平综合评价时,各要素不能同样对待,需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分析方法确定的,当前,在二级评价指标中,与生态社会、基础设施指标相此,城乡居民对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达标要求比较突出,故两者权重确定为30%,其他两项为20%。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等权方法,以此得到各单项指标(三级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性权值。

在以上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层次分析基础上,城乡生态化总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co为城乡生态化水平综合评价值;Wt为二级指标的权重值;N为二级指标个数。

第二章 城乡生态化实践和经验

城乡生态化建设是不同于传统城乡建设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城乡建设,追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路径选择与模式打造,为更好地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措觉。

一、生态城市模式

“生态城市”(ecocity)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它是在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空间范围内由各种因素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典型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类聚居形式。它以复合生态发展模式取代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它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建立有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有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重视城乡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及新文化的创造,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在地域空间结构上不是“城市市”而是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城乡融合的“区域市”。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生态化发展过程,是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进化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公害频发促成了工业化国家环境意识的形成和立法的加强,生态城市理念和理论得到确立,生态城市建设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我国也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潮流。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等模式的提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的模式。(一)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Green City)是在为保护全球环境而掀起的“绿色运动”过程中提出的。印度R.ashmi Mayur博士认为绿色城市不仅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而且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世界十大著名绿色城市有阿姆斯特丹(特点:鼓励环保交通工具)、芝加哥(特点:氢气燃料、风力发电等)、库里提巴(特点:公交系统独特独到)、弗赖堡(特点:太阳能发电)、加德满都(特点:屋顶绿化、建筑限高)、伦敦(特点:征收车辆“环保税”)、雷克雅未克(特点:氢燃料巴士、地热)、波特兰(特点:绿色建筑、发展轻轨)、新加坡(特点:“零能耗”建筑)、多伦多(特点:LED照明系统、深层湖水冷却系统)。(二)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Healthy City)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计划。WHO认为健康城市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是从城市及居民健康角度提出的,涉及影响城市居民物质、精神健康的各方面。1996年4月2日WHO公布了“健康城市10条标准”,作为建设健康城市的努力方向和衡量指标。具体标准为:①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②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③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④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⑤能使其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⑥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⑦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种族或宗教信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⑧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力。⑨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⑩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健康城市还包括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们,健康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健康,还有人们心理上的健康。

从以上这些模式来看,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虽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经验,具体地讲,就是科学规划和科学立法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基本保障,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以具体项目推动、尊重科技进步和民众的创新精神则是生态城市建设逐步扎实推进的环境基础。国外生态城市发展趋势可描述为: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建设价值理念,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目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响应全球低碳行动。学习研究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关键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山西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学习认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更新是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的重要前提,法律、规划、技术、管理等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公众的自觉参与等,则是城市向生态文明城市转型的关键性支撑。(三)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是我国建设部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政策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园林城市强调的是城市绿化、美化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的,而不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分为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特别条款等各个方面,其创建指标包括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理、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市政建设、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等8个方面70多项指标。截至2010年,我国命名了180个国家园林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区、61个国家园林县城、15个国家园林城镇,以及22个国家森林城市。(四)环保模范城市

为推进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的城市环境保护“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活动。环保模范城市侧重的是城市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工作水平,其主要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环保部组织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办法包括总则、创建申请、考核验收、公示公告、复核、监督管理和附则七章,包含56条细则,自2011年1月27日发布之日起施行。(五)可持续城市“可持续城市”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法则,在总结、吸收城市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进行经营、改造和管理的城市。可持续城市就是有序的交通、绿色的楼宇、良好的水处理技术以及智能化供电系统,能让快速城市化进程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城市的基本标准包括:减少对水和空气的污染,减少具有破坏性的气体产生和排放,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鼓励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鼓励个人作为消费者承担生态责任,鼓励工商业采用生态友好技术,开发、销售生态友好产品,鼓励减少不必要出行的城市交通,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等。2010年,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城市研究组”发布了《2010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课题组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城市理论与实践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平均预期寿命、市辖区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市辖区人均GDP、城市化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单位工业产值SO2排放量、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12项综合指标,评价国内35个城市为可持续发展城市。面对严峻的现实和潜在问题,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的七大对策:强化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意识、开展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建立可持续城市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建立可持续城市的管理体系、完善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六)生态城市

199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年)》,提出了生态示范区的概念,即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对象,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一定行政区域。199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决定通过示范区建设,树立一批区域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典型,通过在全国广大地区的普及,使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逐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继续和发展,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已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可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工作。2010年6月,环保部发布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环发〔2010〕75号),提出乡镇生态创建是系列生态建设示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至此,全国已有27个市(区、县)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市(区、县)”,授予全国398个乡镇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授予全国83个村国家生态示范区之“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从以上典型模式来看,国家环保部提出的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已经形成全面、统一、协调的评价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及规划考核体系,现已成为当前我国生态化建设的主流模式。

二、生态城市实践和经验

生态城市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国内生态城市亦取得了长足发展。深入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模式,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一)生态城市典型案例

生态城市是在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各种因素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典型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梳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我们选取了德国埃朗根、新加坡、巴西库里蒂巴为例,以点带面,力图通过总结上述城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概括出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

1.德国埃朗根

德国的埃朗根(Erlangen)市位于德国南部,总人口10万,面积77平方千米,是著名的生态城市,同时也是现代科学研究与工业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朗根市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和城市人口成倍增长。然而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也在加剧,诸如城市绿地、森林与郊区闲置土地的大量失去,以及汽车增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噪音、空气污染和街道的拥挤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埃朗根市从1972年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该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1)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坚持生态学原则。埃朗根市生态城市建设从城市规划、城市的各项建设,诸如: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城市建筑等方面,生态学理念贯彻始终。其绿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为人们提供休息游览场所,强调回归自然,重视发展乡土物种,美化彩化也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环境保护方面重视资源充分利用,从源头上控制三废;城市建筑突出以人为本,从人的健康舒适角度出发,采用木材和无污染材料,重视节能节水田。(2)制订城市整体规划。城市规划的基础部分是景观规划,它强调了进一步发展的自然边界,保全了森林、河谷和其他重要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40%),并建议城市中拥有更多贯穿和环绕城市的绿色地带。而在相应的分区规划中,则要求尽可能地在这些必要的生态限制内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城区可接受的密度上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自然地带。通过执行规划,使得城市不仅满足了居民持续增长的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同时又没有对城市结构形态造成破坏(目前埃朗根市的人口为10万,而在市郊人口增长了4万,如果尝试让这4万人2加入到城市里人均40m居住空间的需求者的队伍,那么整个城市将填满高楼)。正因为成功的规划,使得埃朗根成为一座绿色城市(森林覆盖率为40%),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的绿地被绿色通道连接起来,安全且适宜于各种活动,如上学、工作、购物和休闲。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车,城市中任何住处通往绿地只需5~7分钟,为锻炼身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埃朗根市无论是新建住宅小区还是古建筑翻新,外墙装饰均以涂料为主,采用这种涂料的优点是价格低、质量好、花色多。此外,其大多数的公共建筑及宾馆内部装修多以实用为主。卫生间墙体多采用塑料仿瓷砖,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和美观的优点。在建筑门窗方面,主要以塑钢窗和彩板钢窗为主,铝合金门窗很少使用。埃朗根市有的住宅小区全部采用外墙保温技术。楼道和车库顶板也全部采用珍珠岩保温板。室内采暖散热器采用温控阀来调节室温,个别小型建筑则采用温度自动控制采暖,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4)实行新的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改变以前以车为主的规划方法,在新的交通政策中不再给行车交通以特权,并开始减少和限制在居住区和市区的汽车使用,同时积极鼓励以环保方式为主的城市内活动,如步行、骑车和公共交通。拥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城市氛围。新的交通政策使得各种交通形式平等地享有在城市通行的便利。埃朗根市民的生活水平较高,机动化水平也很高,10万人拥有5.4万辆小汽车。但是,他们也拥有8万辆自行车,并经常使用,市区居民自行车使用率达到30%。

2.新加坡

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生态型城市。新加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城乡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他一些景观揉进“田园城市”的建设中。(1)城市规划功能分明。新加坡于1967至1971年间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编制了一个30至40年的全岛建设设想规划,以后每5年对规划作一次调整。规划对市中心进行强化(工作岗位从18万调为33万,居民安置从29万调为34万),并对市中心功能进行了划分。在市中心外围规划了7个区中心,区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居民安置和就业,每个区中心规模约40万人。为了节约土地,在工业布置上,把需要安排在平房里、用地面积较大的重工业和可以设在多层楼里、用地面积较小的轻工业分开,前者主要集中在裕廊区中心,后者则被安排在其他区中心。这个规划现已基本得以实现。(2)政府注重环保立法。实行拥车证制度限制汽车数量。新加坡城市过去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通过拥车证制度,买车前必须先申请一张拥车证,拥车证的费用非常高(如10万美元的1600毫升车,其中拥车证就占4.5万美元)。拥车证制度限制了汽车数量,大大减少了交通阻塞。在保持环境整洁方面,实行专人清扫街道,按时回收垃圾。在对人行为的管理上,随便乱扔垃圾者被称作垃圾虫,处罚从最初的警告和罚款、清扫街道、鞭刑甚至徒刑;教导学生如何保护环境,并发动学生清理海滩丢弃物,到公园打扫卫生;在公共场所,到处都有一些劝导人们爱护环境、注意清洁的公益广告。(3)加强人居环境建设。由于土地奇缺,政府大规模经营由高层建筑组成的新居住区。宜人的居住空间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提高建筑间距,留出成片土地,用于植树种草和园林布局等软硬覆盖;对住房底层多采用架空形式,只留下必要的结构、交通和设备建筑物,改善了通风和视觉效果。架空底层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受日晒雨淋的交际空间,它结合周围的绿地、场地和座椅等,共同构筑出一个功能齐全的物质环境。在建筑色彩上,自然的色彩是近乎永恒的新绿和碧蓝(无论是新居住区还是旧屋翻新),明亮、清纯的色彩给城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与绿地、树木、碧空相呼应,丰富了城市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3.巴西库里蒂巴

库里蒂巴是巴西的第三大城市(中等城市),其面积为256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人。库里蒂巴和温哥华、巴黎、罗马、悉尼同时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有“世界生态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三大生活质量最佳城市之一。库里蒂巴已经成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的典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区域。(1)良好的城市规划。库里蒂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规划和开发计划,通过设计、规划和管理合为一体;通过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和城市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协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库里蒂巴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其城市总体规划是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5条轴向道路中的4条所在地块的容积率为6,而其他公交线路服务区的容积率为4,离公交线路越远的地方容积率越低。城市仅仅鼓励公交线路附近2个街区的高密度开发,并严格抑制距公交线路2个街区外的土地开发。通过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并以公共交通为中心,实现了城市的良性发展。

库里蒂巴在城市规划中注意保护河流、公园、森林等自然要素,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的需求,也考虑到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和取食;保护适应力强的乡土树种和草种,实现多样化植被配置与城市建筑的有机结合。保护河流及滩头湿地,最高水位线以下形成沿江公园和分洪蓄洪的湖泊湿地,减少洪灾和修筑堤坝及分洪抗洪的费用,同时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通过减少硬质路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了城市的水资源循环。(2)整合公共交通系统。库里蒂巴的整合公共交通系统是公交导向式的和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行优先是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的首要原则。通过优先发展和使用公共交通,尽量满足城市居民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出行需要。库里蒂巴作为巴西第三大城市和人均拥有小汽车量第二的城市,却没有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对此,整合公共交通系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有了方便和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库里蒂巴虽然拥有超过50万辆的小汽车(每2.6人就拥有一辆),但其小汽车使用率在巴西是最低的。75%的市民上下班选择乘坐公交车。(3)实施垃圾回收项目。库里蒂巴市政府资助了“垃圾购买项目”和“绿色交换计划”,在库里蒂巴市的各个居民社区,垃圾回收车回收“垃圾”,后一辆车分发食品。2公斤回收物资可换得1公斤食品,也可以兑换公共汽车票、练习簿或圣诞玩具等。这种垃圾购买活动满足了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所提供的大米、大豆、土豆、洋葱、橙子、大蒜、鸡蛋、香蕉、胡萝卜和蜂蜜等则是购买的当地农民季节性剩余产品,所以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经验和启示

顺应生态化发展趋势,国内外各种模式的生态城市涌现,给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和方式。

1.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大都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而且非常注重可持续适用技术的开发,因此山西建设生态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之路,不能再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道路,应该寓自然环境保护、社会生态和谐于经济发展之中。在此基础上,只有制定适合山西省情、适合山西城市发展实际的阶段性目标、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才能将全省的生态城市发展逐步引向深入。

2.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山西生态城市发展的后发优势是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生态城市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可以充分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进行跨越式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实现由传统发展观向生态发展观的转变,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培育发展适合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特色产业、名牌产品,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在人居环境的营造方面,既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优美宜人,又要注重社会环境的文明和谐;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突出地域特色。总之,把产业生态化、环境生态化作为发展生态城市的有效机制,可以带动山西城市尽快向生态城市的方向转化,逐步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3.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在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都尽可能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是规划方案的制订、建设项目的实施,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倡导并落实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基础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为此,山西应加强公共教育和文化建设,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途径向所有年龄所有层次的人提供生态教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自愿地加入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三)生态城市发展趋势

当前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发展观。

1.国外生态城市发展趋势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在最近的几十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保护环境即追求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发展到对城市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综合考察的更加全面的方向,体现了当今生态城市建设追求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的趋向。目前,国外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可概括为:以复合生态发展模式取代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建立有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有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重视城乡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及新文化的创造,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

2.国内生态城市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我国也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潮流。生态城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等不同时期,每个阶段生态城市建设任务各有侧重。目前,由国家环保部提出的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已经形成全面、统一、协调的评价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及规划考核体系,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化建设的主流模式。在此基础上,国内积极探索新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随之被提上日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不少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积极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低碳生态”正在成为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三、生态乡村建设模式和经验

鉴于城市人口膨胀、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原因,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乡村,国内生态村建设亦取得了积极进展。研究国内外生态乡村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山西生态乡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生态乡村典型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城市郊区生态村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欧美国家的生态村运动,一种是日本用于复兴城市郊区的生态村发展计划。这两种类型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很大的区别。

1.欧美生态村发展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城市化过程,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人口非常稀少,一般是农场主及其家庭,再加上少量的帮工或帮工家庭组成一个农场,农村地区主要是以农场为单位组成,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只有农场(farm),没有村庄(village)”的格局。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逆城市化”现象,有一部分城市居民开始到乡村居住,但也多居住在独立的别墅(villa)、庄园(manor)和小镇(town),很少形成村庄。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村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在一些公共土地(openspace, public space)、未开发土地(natural space)新建一个村庄,或者是在私人农场的基础上扩建一个村庄。也有一些城市街区和城市近郊的居住区,经过引入生态技术进行改造,形成生态街区或生态居住地,也被称为“生态村”。农村地区的生态村,其发展模式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模式。生态村的建筑,在太阳能利用、节能、节水、绿化以及材料绿色化、技术集成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住宅。(2)村庄及其生态景观模式。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生态村能够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和优美的景观。生态村规划和设计的内容包括村内建筑物的坐落、土地的利用类型、资源的利用、生态景观、人口及管理方式等内容。(3)人文与组织管理模式。生态村的居民大多是城市居民,其人文和组织管理模式是在一般社区管理的基础上,强调生态化的管理和生活方式。比如,特别强调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接触,在有些生态村,虽然居民不以第一产业(农业)为生,但也有一些农地,供居民参加农业生产,种植一些有机蔬菜和水果等;特别强调生活在一个生态村的人们能够尽量多进行交流,经常组织郊游、野炊等,在有些生态村,甚至建有专门的公共“食堂”(餐厅),要求村民们定期进行集体“就餐”。Ithaca生态村的居住者被要求一星期需在同一间餐厅里共同吃上几顿饭,共同参加一些CommonHouse的活动和面谈,这样可以建立一个比在现代的乡村生活更高级的社区感觉。

2.日本生态村发展模式

日本虽然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与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别。由于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农村地区还有许多村庄。因此,生态村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新建或扩建,而是对现有村庄进行生态化的改造,将其建成生态村。Kazuhiko Takeuchi(1998)提出,日本建立生态村的目的之一是改善乡村环境,其理想的生态村模型的设计目标是:健康的自然环境,低输入和可持续的物质循环,通过城市和乡村的互动达到乡村的持续发展。Kazuhiko Takeuchi(1998)将生态村的典型模式,根据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密切程度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城市边缘型、典型乡村型、偏远山区型。(1)城市边缘型。强调城乡居民的直接交流。例如,农户将土地租给市民耕种。农田的修复在于市民的参与,而农户可以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益。城乡居民的交流通过蔬菜、花卉的种植而变得活跃了。(2)典型乡村型。注重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利用温泉作为室内升温和降温的资源;农田的轮耕;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防护林的建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例如,防护林和路边绿化成为动物活动的生态走廊;湿地和岸边防护林成为野生动物重要的生境。(3)偏远山区型。注重居住功能。由于山区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到这里居住。而发达的信息网络,使居住者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因此,居住者可以达到长期居住的目的。

3.中国生态乡村类型

依据我国生态乡村建设的内容,我国目前将生态乡村划分为生态产业型、生态人居型和生态环境型。(1)生态产业型。主要包括生态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园区三种类型。生态农业产业型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来组织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的一种生态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按其适用范围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生态农业、区域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三种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光旅游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旅游的景物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生态旅游是有目的的前往有条件的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工业园区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那么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提到这个问题,特指在已有工业基础的农村,对原有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进行生态化改造,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企业的生产计划,尽可能实现资源输入最小化,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改变企业过去“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物质流动模式,使其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2)生态人居型。就是建设绿色化、生态化的农村居民居住场所,具体包括生态建筑、生态经济庭院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生态建筑的内涵,概括地说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种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真正意义的生态住宅,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生态经济庭院是指在农户居住地房前屋后的院落及其周围一定界限范围内的闲散土地和零星水域范围内,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庭院本身光热优势,从事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商品经营活动。庭院经济既包括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如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优秀技术、生物能源多级利用转化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又涵盖了各种不同模式的设计。在农村建设公共活动空间不可能向城市那样完善,但是它必须给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学习的空间。在休闲活动功能方面,要具备卫生简洁、实用优美、设施齐全的户外活动交往场所。(3)生态环境型。按照建设的内容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社区环境建设三种类型。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类型是指对没有遭到人类破坏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对还没有遭到污染的水源的保护。农业环境建设类型是指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了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类型主要指把使用过的塑料袋回收,经垃圾处理部门处理,把没有塑料袋的生活垃圾进行生产堆肥使其资源化,生态厕所建设,把厕所和沼气池相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二)经验和启示

研究国外生态村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富有启迪意义。但是,由于国情各异,完全照搬国外做法是不可行的,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扬弃地吸收其他国家的做法,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乡村创建之路。

1.注重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村侧重于居住功能,强调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对生态建筑与生态技术的应用就很重视,同时生态建筑与生态技术发展完善,已经标准化、集成化,使用方便。山西生态乡村的建设中,农村住宅也有太阳能热水器、沼气能的利用,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各种原因,应用范围还不普及,各种节能设施在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户用沼气池冬季增温问题、太阳能热水器冬季利用问题等。鉴于此,山西生态乡村建设应集中力量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农村生态建筑、有机肥料生产和使用、良种培育、新型肥料开发、生物农药研制、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健全推广服务体系,推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2.多方面筹集资金,扶持生态村发展

生态村建设中,资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资金的支持,生态村的建设很难启动。国外的生态村运动是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他们的资金多由捐助而来,也有贷款。例如,美国thaca生态村,早期基金来自60000美元的无私捐献。这些资金保证了生态村的经济可行性。目前,生态村的房屋价格从100000到200000美元不等,而且租金也很合理。由于每个家庭具备各种高效利用能量的设施,这样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热水和电力方面的花费。山西生态乡村建设虽有政府资金支持,但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对提升生态乡村建设水平至关重要。

3.制定优惠政策推进生态农业

从国外看,凡是生态村发展迅速的国家,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并将其提高到一定地位。日本经过“石油农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后,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高度重视,推行生态农业,从立法、政策、信贷和舆论宣传上积极配合,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如对环保型农户建设实行硬件补贴和无息贷款支持以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农林渔业战略,并推出“洁净食品计划”。欧盟各国也大都制定了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欧洲共同农业法》有专门条款鼓励欧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发展。美国的一些州政府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借鉴国外经验,山西省各级政府要提高对生态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制定、实施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循环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的扶持。(三)生态乡村发展趋势

生态村的概念最早由丹麦的一位学者Robert Gilman在他的报告《生态村及可持续的社会》中提出。其定义为:“生态村是以人类为尺度,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的居住地中,支持健康的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1991年丹麦成立了生态村组织并给出了如下生态村的概念:“生态村是在城市及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它重视及恢复在自然与人类生活中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即土壤、水、火和空气的保护,它们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情各异,中外生态村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国外生态村发展趋势

由丹麦最先提出的生态村概念、内容、观点逐渐被其他一些国家所认可,在丹麦有不少的农场及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实践。其要达到的目的是人们相互之间及与自然界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样板。生态村的主要内容逐步扩展为:区域化、本地化的有机食品生产,生态化的建筑,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集约、可更新能源系统,减少运输、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生态村的大小及社群的决策。由此可见,国外生态村建设的方向体现为:可持续的居住地及经济发展应该为生态村本身造福,强调农业生产的有机方式和自给自足,文化传统及决策的多样性,并重视现代科技的作用。

2.国内生态村发展趋势

中国的生态乡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国内农村多数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态乡村是伴随着生态农业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甚至最初就是指生态农业村。与欧洲的开始趋势不同,国内生态村的发展并不是以新建或扩建为主要手段,而是针对现有村庄进行生态化改造,它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寓生态环境建设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农村。

四、城乡生态化动力和路径

城乡生态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动力和路径选择。通过分析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的实践,总结其发展经验,归纳其如下发展动力和路径。(一)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动力

系统论原理指出,任何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都必须获得足够的动力。城乡生态化建设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城乡经济组织和居民等建设主体,是由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而产生的推动力。利益主体从决策到行动,其追求利益、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动力主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其利益的分化与冲突也是各种动力主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此外,外在因素还包括环境承载力、资源压力等约束力;文明进化、可持续发展要求等驱动力;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成果的吸引力等,内外推力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发展。

1.政府行政推动力

政府行政力主要通过政府所拥有的大量资源,以行政手段对某地区进行政策调节、资金投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是推动城乡生态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政府对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进程有较大影响的行政手段主要有: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主要投向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对城乡生态化进程有着重大影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整治,将大大改善城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②行政区划调整。政府可通过行政权力对城乡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从而更有利于城乡生态化建设。科学合理地调整城乡行政区划,不但有利于合理利用城乡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促进产业布局调整,为城乡经济技术开发提供适当的土地资源。③政策激励。政府可灵活运用激励措施鼓励或限制建设主体的行为。激励措施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种。正向激励是政府运用优惠贷款、物价补贴、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财政金融政策,引导建设主体走生态化道路;负向激励是政府对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行为采取征税等手段将环境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鼓励生态化的经营与发展。

2.经济组织和居民推动力

①各类企业、各级中介组织是城乡生态化建设的主要力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其追求的目标,同时城乡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②居民是城乡的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城乡建设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建设生态城市或乡镇、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居民共同的追求。因此,在城乡生态化建设中各主体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产生出巨大的动力与激情。

3.科技创新推动力

在关注城乡生态化建设主体的同时不能忽视科技力量。在推动城乡生态化发展的动力当中,科技是重要的动力。技术革新和城乡经济的主体都是企业,而非政府和居民,所以企业作为最常见的经济组织是城乡经济利润的创造者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者。尽管技术往往并不直接发挥作用,它要借助于其他载体(如产业、劳动力等)发挥作用,但借助的载体一旦注入先进的科技力量,其动力就会成倍增长,在推动城乡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4.城乡经济推动力

经济是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城乡生态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发展是城乡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城乡生态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5.资源与环境约束力

与城乡经济高速增长相对应的是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持续恶化,其生态约束力越来越大,反过来就会抑制城乡经济的发展。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非良性关系必然会引起外在动力,即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关注。对企业来说,生产成本、环境治理成本不断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对居民来说,会失去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对政府来说,无法面对上级的考核和居民的信任。因此,政府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协调;企业为了生存,要积极创新开发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产品;居民也会自觉维护自己的生存生活环境。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则会转变成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动力。

6.人类文明的驱动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国内外生态化建设的成效,城乡居民观念的更新和思维的开拓,主动要求改变现状的要求就会不断加大,在行动上就会得到体现,这也将表现为推动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发展动力。

在不同的时期这些动力源对城乡生态化建设的作用也不相同,每一种动力都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效果。现阶段更多的是依靠政府行政力、政策力的推动及激励作用促进城乡生态化建设,今后还需要根据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调动和发挥其他动力的作用。(二)城乡生态化建设的路径

城乡生态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化过程,可能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精心编制城乡规划与设计,建立城乡生态化政策、法规;还需要不断优化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以及注重城乡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城乡生态化起步阶段:提高生态意识,加强立法与规划

实现城乡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改变人类具有掠夺自然权利的传统观念,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转变观念,认识到所有生物和自然界都是生存主体,树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意识都需要极大的提高。可以说,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关键。

我国目前在环境资源法体系中,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国土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并存,其朝着生态法方向的整合趋势愈来愈明显,尤其是表现在宪法和民法的生态化趋势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城乡生态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又要体现这一发展趋势,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表现出城乡建设在法理和实践方面的前瞻性,使城乡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这样城乡生态化发展将会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的总目标,按照城乡生态化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快制定城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生态化发展的计划与措施,推行可持续城市和可持续小城镇的规划与设计,推广生态化示范试点小城镇、示范试点小区与示范试点村庄的规划与建设,推广生态技术、生态建筑,实施交通网络生态化,加快城乡生态化发展步伐。

2.城乡生态化发展阶段:调整、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构建环境保护新机制

城乡建设应该吸取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不能再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求发展,应坚决抵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打造生态产业结构,寻求生态资源,以生态产业塑造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改善城乡能源结构,提高城乡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电等低污染能源的使用比例。城乡交通体系主要由使用清洁能源的出租车、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和自行车组成,使各种交通工具相互配合,在不同的距离和范围内发挥各自的作用。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生态技术,推广生态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产业(称为第零产业)和废物再资源化产业(称为第四产业),逐步构建五次产业结构体系,使得五大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积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无公害,少污染”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进一步发展工业园区特别是生态工业园区,将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按照不同企业划分不同的区域,做到集中办、统一管,使污染物的排放能够集中控制和治理。

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政府应成为城乡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推进力度,有效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建立和加强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等机制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契约意识,以达到遏制环境容量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同时,政府在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时,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众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逐步培育与城乡生态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乡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乡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还需要建立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这一点至关重要。

3.城乡生态化成熟阶段:重视城乡之间互动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生态化发展

城乡生态化作为一个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且城乡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只有合理的区域划分才有平衡协调的城乡生态化。城乡生态化建设有两个基础平台:一是市区本身的“城市生态系统”,要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职能分区,结合旧城改造,改变以往的粗放型土地使用模式,建立集中型发展模式,在空间上形成圈层结构,组织工业、商贸、住宅在一定地段上聚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应建立工业区与城镇居民生活区之间的卫生隔离林地。二是市区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包括乡村)。首先建立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城郊型”农业,以菜篮子工程为重点,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目的,既保证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又可使城郊农民走向富裕道路。其次,在该区域内部的有利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发挥城市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辐射优势,充分利用该区域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部分零散资源,面向市场发展特色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生态产业。再次,从城市到乡村,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要统筹规划,增强城市的扩散和辐射能力及区域的吸纳能力,即城市带动乡村、区域发展,反过来区域、乡村又推动城市转型。

城乡生态化建设就是要建立在整个区域社会生产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平台上,以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功能提升和生态环境优化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调控和监管技术为手段建立起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共同体。其核心准则是城市—乡村—区域生态系统的“高度和谐统一”,即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各组成要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融为一体,朝着既定的目标,发挥特定的功能。通过充分调动人工要素的能动协调作用和自然、人工物质要素的潜在能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和技术手段,保持系统的大开放和动态演变状态,将系统要素合成、结构重建和功能发挥合成有序的有机整体,促使生态城乡的成长进入和谐、稳定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实现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面生态化。这一阶段,城乡生态化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要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增强行为主体自行组织、自行调节能力。若其正负反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

以上3个阶段的划分,对于不同城乡因发展水平不同,每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不相同。我国已有不少城市乡村处于起步期或发展期,但还有不少城市与乡村仍在继续重蹈传统工业化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或“先污染,后治理”的城乡发展老路。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应以生态化理念和综合生态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城乡规划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对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无疑将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三章 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山西大力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事关全省人民生活质量,事关山西长远发展大计。

一、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一)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在现代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拥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取得了空前的物质文明成果。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正在为此付出巨大而沉痛的生存环境代价,种种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正向人类袭来。面对着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种种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探索新型文明,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和谐发展、互惠共赢。这种新型文明就是生态文明,人类已经开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与超越,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次新选择。这种选择,萌发于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及其恶果的积极反思,起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深刻领悟,是一种推崇、倡导绿色感召的探索与实践,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的崛起不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而且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予以高度关注。“国家安全正面临着一种新的、与众不同的威胁——环境的破坏。”这使国家安全从传统的主要强调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扩展到生态安全的范围,使生态安全被看作为与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同等重要的国家安全项目。(二)“两型”社会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改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未来,我们国家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一五”期间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一些更明确、更具体的新要求。总要求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保障。这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我国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同时也面临资源消耗大、生态透支严重和社会难以持续发展等巨大压力。生态失衡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的迫切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与理念,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报告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山西转型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建设不仅仅只关系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更关乎着子孙后代的福祉。作为能源资源大省的山西,长期以来,产业畸重、环境污染和生态脆弱的问题突出,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山西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生态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一)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差

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直接阻碍了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根据山西省2010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山西森林覆盖率为18.03%,尚不到全国20.36%的平均水平,比周边的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都低。距2015年达到23%的目标还有5个百分点的差距。人均森林面积和林地占有率分别只有全国的50%和38%。各主要指标在全国的排名为:林地面积17位,森林面积24位,森林蓄积22位,活立木总蓄积22位,经济林面积17位,天然林面积20位,人工林面积20位,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21位。现有森林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天然林偏少,中幼林面积占三分之二,树种结构相对单一,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9%,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4.56亿吨。全省119个县(市、区)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50多个贫困县、380万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太行两山。因此,建设生态省已经成为尽快扭转山西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的迫切需要。(二)产业结构单一畸重,经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长期以来,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约束下,在结构刚性和惯性影响下,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驱动下,山西形成了畸重的矿产资源型和原材料初加工型为主导、单一畸重的产业结构。全省工业投资的90%以上用在重工业领域,比例明显高于全国;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7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95.3%,轻工业比例从30%左右持续下降至4.7%,大大低于全国目前30%的水平。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5%,高出全国50个百分点。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代表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0.7%,但其产值仅占全部工业的1.1%,而全国以全部工业3.2%的企业数创造了8.1%的产值。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型产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10年,是山西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同时也是国际国内能源原材料需求持续旺盛的时期,这一旺盛需求以及价格的持续攀升,客观上诱发了全省煤炭、焦炭、冶金等传统产业的快速扩张,众多资本向这些产业集聚。

这种单一畸重的经济结构导致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外界经济变化对山西省经济影响冲击巨大。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山西省经济举步维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出现明显回落;经过2007年之前的繁荣扩张阶段后,进入2008、2009年的收缩萧条阶段;2012年以来,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高耗能产业增幅回落,煤炭、焦炭、钢铁等需求不旺,特别是2011年四季度后煤—焦—钢整个产业链陷入低迷的影响,2012年前三季度山西工业经济下行走低、缓中趋稳,主要工业产品价格跌宕起伏,价格倒挂,工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山西经济的总体态势是“大起大落”,特征是稳定性差、扩张能力强、抗衰能力弱。(三)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粗放发展方式是制约山西省科学发展的最大问题。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煤炭开采和能源开发,造成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2009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2.364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1.077吨标准煤)的2.2倍。全省工业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全省单位工业产值废气、固体废物和烟尘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均居全国前二位;单位面积内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负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和1.8倍。全省煤矸石堆积量达12亿吨,粉煤灰总量超过1亿吨,均居全国之首,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统计有13300平方公里),又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目前,全省平均每开采1吨煤就导致2.48吨地下水损失,每年破坏水资源超过10亿立方米,相当于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全省水资源拥有量从80年代初的142亿立方米,减少至2008年的87.4亿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23763亿立方米)的0.368%,平均每年减少约1.9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784.9立方米)的14.3%,也就是1/7,比国际上公认的人均绝对缺水线500立方米还低了近一半;全省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采空区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因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且以每年94平方公里速度递增,塌陷范围内的建筑物、道路、土地、河流、井泉、植被等受到影响和破坏。煤矸石堆存达11亿吨之多。

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经济损失。据测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和修复成本就达上万亿元,为全国生态破坏最严重、环境质量最差、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的省份之一。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山西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较差,其中,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在全国均处于后五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三、山西加快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意义

山西省结合省情,提出了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实践,是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实现山川秀美新山西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一)提高山西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山西省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日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态省建设是顺应国际潮流、适应WTO运行规则的有效手段,是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成为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山西省造林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与长期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相互交织,使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山西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因素之一。又好又快发展是山西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抓手,加快城乡生态化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题中应有之义。努力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排去污,提升发展质量,是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状况是我省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山西省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山西生态环境差的不良印象。这不仅影响山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也很难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亟须的高层次人才,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既有利于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又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重塑山西的良好形象,让三晋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让生态文明成为新基地新山西的鲜明形象和竞争优势。(二)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山西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新的发展过程;是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的过程。到2020年,山西省经济总量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如果不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乡生态化建设是山西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反复强调的“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城乡生态化”是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山西作为能源资源大省,环境和生态压力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城乡生态化建设,“正是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能源大省转型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既关系到当前的发展,又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因此,“无论是就发展而言,还是就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言,都要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通过城乡生态化建设,为山西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城乡生态化建设,激发全省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城乡生态化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山西省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城乡生态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山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居靠后位置。从评价指标体系看,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方面。正是基于对省情的深入分析和对山西发展阶段特征的深刻把握,山西省委、省政府做出“扎实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战略部署,城乡生态化是其中重要的“四化”战略之一。2012年12月,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中共山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加明确指出,以城乡生态化为重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山西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不仅丰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内涵,而且促进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发展,随着“四个山西”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大大加快山西省建成全面小康的进程,必将使山西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四)提升全省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越来越高,城乡生态化是由城市和乡村组成的有机整体,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可以满足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体现了“乡风文明”的目标;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大省,主要工业都集中在城市,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首先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其次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第三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因而,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需要。“城乡生态化”是省委书记袁纯清为全省干部群众描绘出的一幅宏伟画卷,通过城乡生态化建设,不断“帮助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在“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从而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数。

第四章 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为全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产业结构,这种型的工业结构及长时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造成我省成为全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环境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这种形势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山西,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全面融入了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战略部署之中,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运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21世纪以来,全省城乡生态化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转变。

一、城乡生态化建设的历史演变过程

山西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内陆省份。由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容量低的原因,已形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乡生态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环境保护阶段),到主动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阶段)的转变。(一)1972~1985年“环境污染治理”为主阶段

1972年山西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起步,机构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1979年山西省环保局挂牌成立。这一时期全省环保工作的重点是治理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由于对环境问题和环境状况缺乏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业污染的治理还提不出完整的对策。1979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加强环境管理,以管促治的方针,这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历史性转折。此后,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进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阶段,逐步开展了环境科研、环境监测、环境立法和环境生态工作,并逐步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各种手段来管理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环保工作的开展。1984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这是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以此为起点,山西的环境保护开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1985~2005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阶段“七五”、“八五”时期,全省环保工作在贯彻执行强化环境管理制度的同时,积极进行了工程治理,在着重进行重点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开始起步,全省环保工作形成了上下结合、齐抓共管、以管为主、管治结合的工作体系,环境保护工作收到较好效果。“九五”、“十五”时期,党的十六大对全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明确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