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耕耘拾珍——病位病性辨证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9 12:41:1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宝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林耕耘拾珍——病位病性辨证精要

杏林耕耘拾珍——病位病性辨证精要试读:

前言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部分,辨证是中医诊断学,论治是中医治疗学。“证候”简称为证,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特有的概念,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性质的概括。只有辨证准确,方能制订出符合病情的治疗原则和方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所以说,四诊是辨证的前提,辨证是治疗的依据,而疗效才是检验辨证论治正确与否的标准。三者有机联系,构成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内涵。

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主要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淫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8种。这8种方法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历代医家各自的临床经验总结,有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归纳方法和适用范围。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各自的不足,临床实用时,需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显得过于繁杂,给学习中医造成了不少困惑。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就曾提出过“定位定性合参的辨证论治七步刍议”。2004年朱文锋教授提出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近10多年来,笔者通过对中医传统8种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和不断实践,认为这8种辨证方法的核心目的,不外是识别疾病的病变部位(病位)和病变性质(病性)两大要点。如八纲辨证中的表、里;气血津液辨证中的气、血、津液;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都是属于病位辨证的范畴;而风、寒、热、虚、实、痰、湿、燥、滞、瘀、毒等都是属于病性辨证的内容,唯独阴、阳二纲,既属于病位辨证,又属于病性辨证。把病位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实行病位病性辨证法,就会起到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效果。

为了便于掌握“病位病性辨证法”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笔者编写了《杏林耕耘拾珍——病位病性辨证精要》一书,以期有助于初学者能尽快地掌握辨证论治的要领和方法。在学习本方法之前,首先要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全面地了解,才能学好、用好病位病性辨证法。

本书第1、2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和基本理论;第3章重点讲述了“病位病性辨证”法的创立及其实用价值;第4章讲述了病位病性辨证法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第5章以临床案例,演示了病位病性辨证法在临床各科中的运用。

病位病性辨证法,涵盖了中医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既体现了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又有规律可循。临证时先辨病位,后辨病性,病位病性相结合,便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其实用价值是:提纲挈领,标准规范;一种方法,临床通用;易于掌握,便于交流。“春蚕不是无情物,留下新丝馈人间”,我虽已年逾耄耋,但还愿意将毕生的所学、所得,编写出来,留于后学,以期中医学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由于个人才疏学浅,对中医学理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认识,不妥之处还望同道们多加赐教。刘宝厚 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11月15日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医疗经验,为人民的保健事业和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二是辩证观,三是治未病观。第一节 整体观

中医学的整体观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病机、诊法、辨证、养生和防治等各个体系之中,是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人体的五脏五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精、气、血、津液的灌注,把五腑、官窍、四肢百骸、筋、脉、皮、肉、骨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的生理功能系统,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不断滋养,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

如以五官、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为例来说,“肝开窍于目”,“在志为怒”。这是由于肝的经脉上联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滋养,所以说“肝开窍于目”。肝的病变可影响于目,肝血不足,便会出现视物不清或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则目赤生翳;肝胆湿热,则两目发黄;肝风内动,则目斜睛吊。肝主疏泄,肝气有升发的特性,怒可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升泄太过,又易发怒,故“在志为怒”。

2.人体基本物质的统一性

精、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分布并运行于全身,以维持机体的功能活动。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与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所以说“精血同源”。津液存在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内,如肺津、胃液、涕、泪等,具有濡润和滋养的功能。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胃的“游溢精气”“脾气的运化转输”、“肺气的通调水道”和“肾阳的气化功能”。反之,津液亦是气的载体,气亦依附于津液。可见,精、气、血、津液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体用。血虚可导致精亏,精亏也可引致血虚,形成精血亏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可生血、摄血,又可行血;血能载气,又能生气,所以,气与血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3.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性

形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生命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功能活动的联系性。如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的关系。因为心主一身之血,上朝于肺,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才能将血液输布到全身。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只有正常的血液运行,才能维持肺司呼吸的正常功能。若人肺气虚弱,则血液运行无力,可导致心血瘀阻,出现胸痛、心悸、唇绀、舌紫;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运不畅,则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可出现胸闷、咳喘。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大自然存在着阳光、空气、水等,是构成人类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自然界的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人体内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关系。这就是中医学称之为“天人相应”的观点。

1.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有不同的影响,而人体也有与之相适应的调节功能。人体的阳气昼夜之间不断变化,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开始趋于体表,中午时阳气最为旺盛,傍晚时便渐形衰微。反映了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界阴阳之间,存在着适应性的自我调节变化。从疾病演变过程也发现:一般来说,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则病势加重,夜间更为严重,呈现出规律性的起伏变化。

2.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四季气候的更替变化,使人体生理表现出适应性调节。如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表,则腠理开泄,增加排汗以散热;寒冬阳气潜藏,气血趋于里,则腠理致密,减少排汗以保温,多余水液变为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人体夏季汗多尿少,冬季汗少尿多,这就是机体在不同气候影响下所产生的适应性调节功能。人体气血的运行,在不同季节气候影响下,也有不同的适应性反应,如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

3.地区、地域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气候及水土差异,对人体的生理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我国江南地势低平,气候偏于湿热,故人体腠理较为疏松,形体多瘦削;西北地势较高,气候偏于燥寒,故人体腠理较致密,形体多壮实。揭示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久而久之逐渐在生理功能方面会表现出某些适应性的变化,一旦异地而居,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所谓“水土不服”,需经过一段时间,通过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才能逐渐地适应环境变化,有的甚至会因此而生病。说明,自然环境固然能影响于人,但人更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主要指心理、政治、经济、文化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体质、生理功能、心理活动及病理变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相对而言,政治稳定性、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法制公平、职业性质、社会地位、婚姻状态、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人的健康质量,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及病后疾病的发展、预后及转归影响较大。所以,人体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和协调,这就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而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旦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由于个体本身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偏弱,不能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发生某种疾病。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第二节 辩证观一、生理学的辩证观

人体以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的联系,形成体内、体外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这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内和外、脏和腑、气和血、物质和功能之间,都是处于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相对平衡、对立统一之中,从而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这就说明,人体的内和外、背和腹、五脏的藏精气和六腑的传化物,都是一阴一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就是阴阳对立统一演变的结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二、病理学的辩证观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内因与外因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并强调内因在发病上的重要性。如《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人体正气和邪气斗争的过程,是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结果。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中医学总是把正气摆在主要地位。强调内因的作用,所以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三、诊断学的辩证观

中医辨证方法起源于《内经》的诊法和病机理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疾病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内经》理论能通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把复杂的病变概括起来,为后世认识疾病,辨别疾病的病位、病性以及正邪关系,提供了分析方法,为辨证论治理论打下了基础。《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这是指病变的病位而言。《灵枢·刺节真邪》又说:“阳盛者,则为热;阴盛者,则为寒。”这又是对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不同病变性质的概括。阴阳偏盛,病变固可表现为寒为热,但因其尚有虚实内外的不同,故其寒热变化又有内外之分,如《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而且,病变寒热的变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在一定条件下互为消长和转化。正如《灵枢·论疾诊尺》所说:“阴主寒,阳主热,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所以,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四、治疗学的辩证观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疗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诊疗时,就可以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其次,辨证论治很重视“人、病、证”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因人而异的特殊性,强调个体的差异性,而不是病的一般性。另外,由于证有动态的特点,从而决定了辨证论治是一种动态的诊疗体系。第三节 治未病观

中医学治未病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足以说明,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治未病观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1.调摄精神

精神情志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精神刺激或某种不良情志持续时间过久,都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紊乱、经脉不通而发生疾病。或者使正气内伤,抗病能力下降而招致外邪而诱发疾病。因此,要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变动,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均衡饮食,劳逸适度

日常的饮食、起居和劳逸,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内经》中就告诫人们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反对“以酒为浆,……起居无节”。如果生活没有一定的规律,饮食、劳逸没有节制,就会削弱抗病能力而容易发生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说明多食肥甘厚味,令人血热,易引起痈疽疮毒。又《通评虚实论》说:“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由此可见,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功能;多食肥甘厚味或辛辣腌制之品,或嗜酒,易助湿生热,腻滞生痰,痰浊阻滞脉络,蒙蔽清窍,易患中风、偏瘫和消渴等病;偏食及饮食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健康。生活没有规律或过劳、过逸,都可使气血失调或耗伤,由此而生疾病。

3.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早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就有“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名言,并创造出“五禽戏”教人锻炼身体。后世在“五禽戏”的基础上不断演变出太极拳、气功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某些慢性疾病的调治也有一定的作用。

4.适应气候变化,避免外邪侵袭

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变化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根据自然界气候的不同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护身体健康。古人提出四时养生方法:“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就是根据四时气候的演变,采取相适应的方法,以维护身体的健康。如春天要披发宽衣,漫步庭院;夏天要心畅气和,益气舒畅;秋天要收敛神气,保持宁静;冬天要避寒取暖,潜藏阳气。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的预防思想和各种养生方法都是建立在“天人相应”的思想基础上的。

5.人工免疫

我国《内经》等书中蕴含有丰富的免疫学思想,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可以祛邪”等观点,都反映了免疫学思想。天花的预防接种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我国大约在11世纪即开始应用“人工种痘法”预防天花。16世纪写成《种痘新书》。18世纪中叶传到欧亚各国,成为世界医学在免疫学方面的先驱,为“人工免疫”预防接种的发明开辟了道路。直到1796年英国人贞纳试种牛痘,才逐渐取代了人工种痘法。二、既病防变

疾病发展过程基本上是邪正斗争的消长过程。邪长正消则病进,正盛邪衰则病退。因此,及时治疗,既可控制病变蔓延,又免正气的过度耗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这一传变与防治规律,常在治肝病的同时,配合以健脾和胃的药物就是既病防变法则的具体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掌握时机,及早治疗,以防止病邪的发展和传变,避免不良后果,是非常关键的。三、愈后防复

疾病痊愈后应进行适当的调理,防止复发,这是张仲景对《内经》中治未病思想的补充和发展。在《伤寒论》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指出,伤寒新愈之后,若起居劳作或饮食不慎,就容易发生“劳复”“食复”之变。提醒人们在疾病初愈之后,应该慎起居、节饮食、勿劳作,做好疾病愈后的巩固与调养,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以收全功。第二章 中医学基本理论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中医学中的阴阳,是具有对立统一辩证观点的古代哲学理论,这一理论渗透到医学领域,与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便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在探索和揭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预防和诊疗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藉以阐明人类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临床实践。现分别叙述如下。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静止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以水火而言,“水为阴,火为阳”;以动静而言,“静者为阴,动者为阳”;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而言,“阳化气,阴成形”。这就是阴阳的属性。

在中医学中,应用阴阳的属性,将人体的部位、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面,分为阴阳两大类,如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也可以说明人体疾病表现的症候,如出现发热、面红、目赤等症状的,属阳证;表现畏寒、面白、肢冷症状的,属阴证。

但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当冬天的寒冷气候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向温热的春夏季节转化。另一方面体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一日之中,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所以,任何事物都可概括为阴阳两大类,任何事物的内部又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致无穷。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相互对立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如夏季本应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炎热之阳;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渐复,用以制约严寒之阴。相互对立着的双方,一方总是对另一方起着制约作用。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面,不是平静和互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在阴阳不断地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推动着人的生长壮老已的变化。

2.阴阳的相互依存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无所谓左;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如《医贯·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称为阴阳互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就是对阴阳双方依存关系的很好说明。

由于阴阳的互根互用,所以阴阳中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阴阳双方的这种互根互用关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所谓“孤阴”“孤阳”,甚至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结局。生化和滋长消失了,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3.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的相互对立和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结合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阴指物质(如精、血、津液等),阳指功能(如肺气、脾气、肾气等),物质居于体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为阴之使,阴为阳之守”。如人体内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须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因为只有不断的消长和不断的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来说,也就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在人体即是病理状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是经常可见的。如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等,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证的变化,即属于由阳转阴之证。在此种情况下,如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则正气可恢复,四肢渐转温,阳气渐生,病情即可转危为安。前者是由阳转阴,后者是由阴转阳。此外,临床上也不乏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阴阳转化的例证。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一)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现象。

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以部位来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就体内脏腑功能特点来分,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腑属阳;五脏中上部的心、肺属阳,下部的肝、脾、肾属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总之,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都可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正如《素问·宝命全角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阴阳失衡标志着疾病。阴阳学说在生理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中医学把对人体有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之为“阳”,把对人体有营养、滋润作用的称之为“阴”;把机能活动归属于阳,把物质基础归属于阴。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对立统一规律,属阴的物质与属阳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动态平衡关系。

2.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是人体的气化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阴阳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阴阳的升降出入来实现的。如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以及脾升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等,无不是属于阴阳升降出入的运动。

阴阳还常用来说明人体各种具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现象,如把固护、温煦肌表的气称之为“卫阳”或“卫气”;把能化生血液、起营养补益作用的气称之为“营阴”或“营气”。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入于阴则静而为寐。总之,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说明它,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所以,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的根本所在。

1.分析邪气与正气的阴阳属性

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泛指人体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和防御功能。邪气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风邪、热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与阳气之别。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抗争的过程。邪正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还是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1)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即阳胜或阴胜所导致的病证。

阳胜则热:阳胜是指阳邪侵犯人体,而使机体阳气亢盛所致病证。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阴受伤,表现为热证、实证。如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可引起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所以说“阳胜则热”。因为阳盛往往可导致阴精的损伤,如在高热、汗出、面赤、舌绛、脉数的同时,必然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喜饮的症状,故曰:“阳胜则阴病”,“阳胜则外热”,是因阳邪过盛,损伤人体的阴精(津液)所致的疾病,说明其病位在阳,病性属热、属实,辨证为阳盛实热证。

阴胜则寒:阴胜是指机体感受寒湿阴邪,或过吃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所形成的一种证候。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寒实证。如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或腹痛、腹泻,舌淡苔白、脉迟等。阴盛往往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所以在舌淡,苔白,脉沉的同时,必然出现阳气耗伤的形寒,肢冷症候。所以说“阴盛则内寒”。说明其病位在阴,病性属寒、属实,辨证为阴盛寒实证。

按阴阳消长的理论来分析,“阳胜则热”属于阳长阴消,“阴胜则寒”属于阴长阳消。(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机能衰退的病变。

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偏盛。阳气虚不能制约阴,则发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病变部位在阳,病变性质属寒。所以“阳虚则外寒”(《阴阳应象大论》)。

阴虚则热:人体的阴液亏损不能制约于阳,即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其病变部位在阴,病变性质属热,所以“阴虚则内热”(《阴阳应象大论》)。(3)阴阳互损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影响到另一方。阳损及阴,阴损及阳,就是阳虚到一定程度时,便不能化生阴液,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化生阳气,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会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为了区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内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外寒称作“虚寒”。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次之;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次之;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的状态。所以说,“阳损及阴”的病位在阳,病性属虚寒;“阴损及阳”的病位在阴,病性属虚热。(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相互对立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证和阳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如某些温热病人出现高热、面红、口渴、脉数等症状,由于热邪极盛,严重耗伤正气,以致正不敌邪,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虚寒危候,疾病由阳证迅速转化为阴证。又如一些哮喘病人,本来不发热,咳喘而痰液稀白,表现为寒证,但由于某些原因使寒邪郁久而化热,就出现了发热、痰黄黏稠等热证,疾病便由阴证转化为阳证。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证和阳证虽然是对立的,有显著差别的,但这种对立又互相渗透,阳证之中还存在着阴证的因素,阴证之中也存在着阳证的因素,所以阳证和阴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是以阴阳说明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作为辨证的纲领。中医学对疾病提出治疗方法的依据,在于辨证。疾病的证候是复杂的,但总不离阴阳两大纲领。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

在八纲辨证中,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既是病位辨证的内容,又属病性辨证的内容。在临床辨证中只有辨明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辨证的纲领,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在虚证中,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分,前两者属阳虚范畴,后两者则属阴虚范畴。

2.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的纲领

在望诊中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如黄疸病,色泽鲜明者为阳黄,色泽晦暗者为阴黄;闻诊中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在问诊中口渴喜冷饮者属阳,口渴喜热饮者属阴;在切脉中浮、大、滑、数、实属阳,沉、小、涩、迟、虚属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说明辨别阴阳在疾病诊断上居于首要地位。(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防病

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如能保持协调一致,就能够却病延年。所以主张人要顺应自然,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就是说,人在春夏季节要善于保护阳气,以为秋冬之用,这是防病摄生的根本。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2.指导疾病的防治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理阴阳,补偏救弊,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促使阴阳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就是防治疾病的最终目的。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一是指导养生保健,二是确定治疗原则,三是归纳药物的性能。(1)指导养生保健

养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养生的根本就是要善于调理阴阳。人体有阴精、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气候变化有春、夏、秋、冬,即所谓“四时阴阳”。善于养生者就要使人体中的阴阳与自然界四时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指出调养四时阴阳的具体内容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养生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起居有常,保持乐观,饮食有节和坚持适当运动四个方面。(2)确定治疗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一切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故审察阴阳变化是确定治疗原则的前提。调理阴阳,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者泻之。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实证。若因阳热过盛伤及阴液,即“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者,当损其有余之阳,用“热者寒之”的治法;若因阴寒过盛,伤及阳气,即“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者,应损其有余之阴,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治疗;若在阳盛或阴盛的同时,其相对的一方出现偏衰而构成虚证时,又当兼顾其不足,配合益阴或扶阳的治法。如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治疗。若其相对的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以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性质的药物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的病证有阴虚、阳虚、阴阳俱虚三种类型。因阴虚不能制阳所出现的虚热证,当滋阴以抑阳,即所谓“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则,即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因阳虚不能制阴所表现的虚寒证,应扶阳以制阴,即所谓“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若属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补阳配阴,补阴配阳: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的治疗原则,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应治阳要顾阴,即在充分补阳的基础上,兼顾补阴(配阳补阴);阴损及阳,则应治阴要顾阳,即在充分补阴的基础上,兼顾补阳(补阴配阳);阴阳俱损者,则应阴阳双补,以纠正这种低水平的阴阳失调。(3)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辨证和准确的治疗原则,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味和功能。根据治疗原则选用适当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如附子、肉桂;寒凉属阴,如黄芩、黄连。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故辛甘属阳,如桂枝、党参;酸味能收敛,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芍药、大黄;淡味能渗泄利尿,属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石决明、代赭石。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疾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功能,组方用药,以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目的。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运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运用五行属性进行归类,并以五行生克、乘侮等运动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每一行不仅代表一种物质,而且代表一种功能属性。如《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归纳起来,五行的特性和作用如下。

1.木的特性和作用“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具有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伸展的特性。从而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展、能屈能伸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和作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性具有燃烧发热、升腾向上升的特性。从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和作用“土爰稼穑”,是指土能生长万物,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从而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4.金的特性和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从而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和作用“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万物、向下流行的特性。从而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二)五行属性及归类《黄帝内经》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和推演络绎法,将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气、五味、五色与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等结合起来,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及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1.自然界五行属性及归类(1)五方的五行归类

日出东方,与木相似,故东方属木;南方炎热,与火相似,故南方属火;中原肥沃,与土相似,故中央属土;日落于西,与金相似,故西方属金;北方寒冷,与水相似,故北方属水。(2)五季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将一年四季也分为五个变化阶段,即在夏秋之间(通常指农历六月)设立出一个“长夏”,即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不同时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说明:东方主春令,春季多风,风者天地之阳气,一切植物在春季温和气候中,才能蓬勃生长,故春季属木;南方主夏令,夏季在四季中最热,热极便是火,故夏季属火;长夏在农历六月,夏末秋初之际,其时土地湿润,是五谷成熟的时期,故长夏属土;西方主秋令,气候较为干燥,自然界逐渐呈现出一片肃杀之象,故秋季属金;北方主冬令,冬令严寒,寒冷阴凝之气,能化气为水,故冬季属水。(3)五气的五行归类

一年之中,气候变化特点是春季多风,夏季暑热,长夏湿闷,秋季燥凉,冬季寒冽。故风属木,暑属火,湿属土,燥属金,寒属水。(4)生化的五行归类

事物的生化过程可分为生、长、化、收、藏(或生、长、壮、老、已)五个阶段。生与春,长与夏,化与长夏,收与秋,藏与冬分别相应。(5)五色的五行归类

颜色整体结构上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在色泽变化上与五时相应,形成周期循环。即春季草木萌生,大地呈现青色;夏季烈日曝晒,现出赤色;长夏逐渐成熟,需要土地的养长,而土呈黄色;秋季天高气爽,万木开始凋落,田野空荡明亮,故显白色;冬季阳光微弱,夜长日短,给人以黑色之感,故呈黑色。(6)五味的五行归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其原因正在于酸(木)、苦(火)、甘(土)、辛(金)、咸(水)依次与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属于同一行。

2.人体五行属性及归类(1)五脏的五行归类

以五行的属性,通过推演络绎法,得知五脏的属性。例如肝属木,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展的特性,所以肝有条达、主疏泄的功能;心属火,火有温热、升腾的特性,所以心阳有温煦作用;脾属土,土有长养万物的特性,所以脾有生化气血的作用;肺属金,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所以肺有清肃、下降的作用;肾属水,水有寒润、向下的特性,所以肾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2)五腑的五行归类

肝之经脉,属肝络胆,胆的经脉,又属胆络肝,二者通过经脉的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相依为用。既然肝属木,所以胆亦属木;心的经脉属心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既然心属火,所以小肠亦属火;脾与胃亦是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主收纳腐熟,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物质的输布,所以脾与胃同属土;肺与大肠亦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大肠的传导功能依靠肺气的肃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亦与大肠的传导有关,故肺与大肠皆属于金;肾与膀胱,有经脉互相络属,相为表里,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故肾与膀胱皆属于水。(3)五官的五行归类

肝开窍于目,故目属木。舌为心之苗,故舌属火。《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所以口亦属土。肺开窍于鼻,所以有“鼻为肺之窍”之说,故鼻属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也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故耳属水。(4)形体的五行归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生筋”,《灵枢·九针》也说:“肝主筋”,说明筋与肝有一定的关系。肝既属木,筋亦属木。《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又《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说明心脏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属火,脉亦属火。《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所以主肌肉,是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属土,所以肌肉亦属土。《素问·痿论》说:“肺主身之皮毛”,是肺与皮肤、汗孔具有特殊联系,肺属金,故皮毛亦属金。《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六节藏象论》也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说明肾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功能。肾既属水,所以骨亦属水。(5)情志的五行归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说明人的情志变化与五脏均有关联。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所以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表1 自然界与人体的五行归类简表二、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五行学说并非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和阐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同时,还以五行相乘、相侮规律来探索和阐述事物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借以说明事物的复杂变化。(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滋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抑制之意。生克关系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阐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基本观点,是整个五行系统的基础。

1.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孳生,如环无端,生化不息。相克的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

2.生我和我生的关系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的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以“水”为例,生我者“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木”,则木为水之子,其他四行,以此类推。

3.克我和我克的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的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所以土就是木之“所胜”,金就是木之“所不胜”。其他四行,以此类推。

4.制化

制化有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在一起而言。如果五行只有相生而没有相克,则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如果仅有相克而没有相生,则万物无从生化,所以生克不能截然分开。以火为例,在正常情况下,火受到水的制约,火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水,但是火能生土,而土有克水的作用。火通过生土间接地对水产生制约性的反作用,以使水对火的克制不致太过,造成火的偏衰。同时,火还受到木的滋助,火虽然没有直接反作用于木,然而火通过生土,加强土对水的克制,从而削弱水对木的滋养,使木对火的促进不致太过,因而火不产生偏亢。其他四行,可依此类推。由此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的平衡,而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动态平衡。所以,五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相互生化,相互制约,制中有化,化中有制,亦化亦制的关系。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二)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有欺凌之意,亦即乘虚侵袭的意思。侮即恃强凌弱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限度,从而使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便出现不正常的相克现象。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虚衰,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过于亢盛,不受他行的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如金本克木,木本克土,但当木气亢盛,土气虚衰,金不能对木加以正常克制的时候,亢盛的木不仅要乘土之虚而制之,同时还会反过来“侮金”。相反,如木气虚弱,金气亢盛,势必导致金将“乘”木,土反“侮”木的结局。这种五行的乘侮关系,是事物内部相互间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表现。因此《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就是以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生克乘侮关系的变化规律,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在整体方面的各种联系,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一)说明脏腑间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把五脏以其功能不同,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说明五脏各自的功能特点,以及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

1.以五行的属性说明五脏的功能

以五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五行与五脏功能的关系,前已述及。即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的功能;心属火,心阳有温煦作用;脾属土,能生化气血;肺属金,有清肃下降的特性;肾属水而藏精,具有滋生的特性。

2.以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说明五脏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作用

肾精以养肝,为水生木;肝藏血以济心,为木生火;心之阳热以温脾,为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为土生金;肺的精气下行以滋肾,为金生水,以上是五脏在生理上相互滋生的关系。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气的冲逆,为金克木;肝的疏泄,可以克制脾土的壅滞,为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的泛滥,为土克水;肾水的上济,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为水克火;心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为火克金,是五脏在生理上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因为五脏之间存在着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才使五脏在功能上保持着协调统一和动态平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