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饮食用药中医调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9 13:39:40

点击下载

作者:钱秋海、倪青、杨传华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血压饮食用药中医调养

高血压饮食用药中医调养试读:

前言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其发病率因国家、地区和种族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富贵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国民的身体健康,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2亿,并且每年还以1000万这样恐怖的数字在增加,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高血压病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慢性病,它往往会导致或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如肾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与高血压病发生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方面。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子女患高血压病的概率可高达46%。另外,环境因素如气候、饮食、吸烟、饮酒、肥胖、药物、精神应激等均可引起高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药物调理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希望本书能解开您一直疑虑的高血压病问题,使您更加了解自己,将身体不适和疾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更加健康幸福地度过完美的一生。

本书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高血压病的常识”,对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分类及危害做了详尽阐述,旨在帮助高血压病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第二章“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总体阐述中医对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认识,及中医调养要点;第三章“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从水果、蔬菜、水产、肉类、菌类及豆类、面类、汤类和饮品等方面介绍了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第四章“高血压中药疗法”,介绍了中草药代茶饮、降压中成药等方法治疗高血压;第五章“高血压自然疗法”,介绍了运动疗法、经络疗法、药浴疗法、沐浴疗法等方式治疗高血压病;第六章“高血压病并发症食疗调养”,主要阐述了高血压病并发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痛风及肾病的饮食原则及调理。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调养方法,既有继承先贤的经验,又有作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其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及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仁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今后修正。钱秋海2016年3月第一章高血压病的常识第一节认识高血压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压力异常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血压的持续升高将导致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疾病。

血压的高低是人为划定的。

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用降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0kPa(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根据血压高低水平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2级、3级高血压。

血压计算的单位一般有毫米汞柱(mmHg)和千帕(kPa),两者之间是可以换算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为7.5∶1。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又叫高血压病,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血压通常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占了全部高血压的绝大部分;后者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特定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皮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等。二、现代社会高血压病的五大特点1.高血压病已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致病原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发病率正趋向高峰期。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老年高于其他年龄组,知识阶层高于非知识阶层,精神紧张、责任性高的职业人群高于其他人群。2.高血压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已经基本明确高血压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而过度肥胖、高盐膳食、中度以上饮酒以及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焦虑和抑郁状态,都是导致高血压的环境因素,其中很多都与我们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3.高血压病危害人体的心、脑、肾和血管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第一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引起心脏改变主要表现在左心室肥厚、冠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更为密切,80%以上的脑出血和脑梗死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引起的肾动脉硬化不仅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还可导致肾功能减退,且是最终导致尿毒症的第二位病因;高血压还导致越来越多的危险性极大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出现。总之,血压越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病变的发生率越高。4.高血压发病年龄年轻化

高血压发病年龄也在提前,高血压原本是一种远离青少年的中老年疾病,然而在高血压门诊越来越多地发现二十几岁的青年甚至十几岁的孩子的身影,青少年得高血压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再也不是稀奇的事情了。

青少年喜爱的膳食,如油炸类快餐速食食品、高含糖的碳酸类饮料、巧克力和冰激凌等甜食,这些食物均是高糖、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纤维素的代表,长期食用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甚至诱发糖尿病,产生代谢综合征。

年轻人抽烟习惯的养成,同时社会竞争和压力的提前到来,使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状态,可以使大脑皮层中枢功能紊乱,交感兴奋性增加,导致高血压产生,使心脑血管疾病过早发生。5.改变生活习惯从青少年做起,积极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或许不可以改变我们的遗传基因,但是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通过干预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来达到预防和控制血压升高。

合理控制血压、降脂、禁烟、改变不合理的膳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良生活习惯一般都早在青少年期间即已养成,并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缓慢积累发展的过程引起血压、血脂升高,并最终损害我们的心脑血管,其间我们存在许多机会阻止其病变的进展,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肥胖,戒烟,适当的体育锻炼力,是我们干预的基本环节。三、血压是如何产生的

血压指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2物理学单位是牛顿/平方米(N/m),国际标准计量单位为帕(Pa)或千帕(kPa)。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及毛细血管内的血压分别称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及毛细血管血压。

通常所说的血压系动脉血压,临床上特指肱动脉血压,习惯以mmHg为单位(1mmHg=0.133kPa或133Pa)。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四、正常人的血压有多高(1)收缩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收缩和舒张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约在收缩中期达到高峰,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2)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3)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2004年修改的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详见表1。表1 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五、人体血压的变化是怎样调节的

人体血压的调节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总体而言,正常的血压调节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排血功能(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的阻力(外周阻力)两个方面。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激动或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搏动加强、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加,血压随之升高。此时,主动脉弓血管壁内的压力感受器受到主动脉血管壁扩张的刺激,将冲动传入中枢神经,使心脏交感中枢的兴奋性降低,继而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相应减少,血压又随之下降。所以,当人在特别激动时,往往感到一阵心跳特别快,然后心跳又渐渐地慢下来,逐渐恢复正常,这就是自主神经系统参与的血压调节过程。

当然,在人体血压调节过程中,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系列“反馈-负反馈”机制相互“牵制”,使血压得到调节和平衡。但如果长期处于紧张和应激状态,这种血压调节机制的作用就会减弱,甚至失调,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高血压病。六、人体哪些生理因素会影响血压1.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动因素•年龄、性别、情绪变化、体力活动和昼夜节律等。•男性血压比同龄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前)略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压逐渐升高,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更明显。•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血压可暂时升高。•人在站立位时的血压较平卧时略高。•高原地区比平原地区居民血压稍高。2.血压的昼夜变化

正常作息下人的血压有特征性的昼夜模式:清晨较高(清醒时),一般在上午8~11点时最高,约11点后逐渐下降,到约24点(0点)最低。这种血压的变化规律如果以数轴图表示,呈现双峰一谷的杓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可见这种杓型血压变化。血压的这种变化与人体正常睡眠-觉醒周期相平行的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有关。非杓型血压(即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见于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常并发高危险的心血管疾病。3.警觉反应所致血压变动

一些高血压患者在医院和家庭测量的血压值有差异,即医院或办公室血压高于家庭或医院外血压,这种现象称为白大衣效应或白大衣高血压,主要是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警觉反应所致。第二节你是否为高血压病患者一、时常监测血压,是否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的高低是人为划定的。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非同日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测量一次[1]血压发现血压升高者不能确诊,需随访观察。二、平日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症状

高血压病症状因人、因病期的不同而不同。患者在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原因测血压时发现。高血压病的症状和血压升高程度并无一致关系,有些人血压不是很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患者血压虽很高,但症状不明显。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如下。1.头痛

头痛是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呈炸裂般剧痛。疼痛多发生在清晨睡醒时,起床活动及饭后疼痛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太阳穴和后脑。2.头晕

头晕为高血压病最多见的症状,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患者感觉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者会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事物失去兴趣。3.烦躁、心悸、失眠

患者多性情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常见,出现这些症状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一定关系。4.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足趾麻木,皮肤如蚁行感,项背肌肉紧张、酸痛,一些患者常感到手指不灵活。这些症状经过适当治疗后可好转,如肢体麻木持续时间较长,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乏力、抽筋、跳痛时,应预防脑卒中的发生。5.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情却记忆犹新。这种症状会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6.出血

出血较少见,因高血压病可致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三、高血压病六大危险因素

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的因素等。以下介绍引发高血压的六个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之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

危险因素之二:饮食 食入过多的食盐,可招致高血压。此外,钾和钙食量过低,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也被认为是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根据中国饮食习惯,中国营养学家建议不超过6克。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

危险因素之三:肥胖 体重指数增加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肥胖者脂肪多,这不仅易引起动脉硬化,还因脂肪组织内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量增加,结果易产生高血压。

危险因素之四:年龄 年龄与高血压关系也很大。就总人群来说,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9.3%~42.5%。

危险因素之五: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工作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体力活动的职业,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危险因素之六:饮酒、吸烟 酒能引起高血压,且加重高血压,损害心脑血管。长期大量地吸烟,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性收缩,天长日久,小动脉壁的平滑肌变性,血管内膜渐渐增厚,形成小动脉硬化。四、自测是否患有高血压病

以下每题,请结合自己一周以来的实际情况,选出符合自己的答案。1.有无心悸、气喘

A.有

B.稍有

C.无2.有无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A.有

B.稍有

C.无3.有无胸痛

A.有

B.稍有

C.无4.有无手足发麻感

A.有

B.稍有

C.无5.有无头痛、头重

A.有

B.稍有

C.无6.有无尿量增多,咽喉干燥感

A.有

B.稍有

C.无7.有无头晕、目眩

A.有

B.稍有

C.无8.有无全身乏力

A.有

B.稍有

C.无9.有无耳鸣

A.有

B.稍有

C.无10.有无身体发热,肩、颈部不适

A.有

B.稍有

C.无

以上各题,选A者得2分,选B者得1分,选C者得0分,计算出总分。

8~11分:为高血压潜在者。

12~15分:为准高血压者。

16~20分:为标准高血压者。五、家庭正确测量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一)家庭血压测量时间和频率

1.家庭测血压可在上午6~10点及下午4~8点,可以在这两个时段各测血压一次。也可以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压,比如上午8点,这样有利于比较血压的高低,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

2.每次量血压2~3遍,间隔约2分钟,如两次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应再次测量,取平均值。

3.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2~3遍。血压控制稳定者,可每周 1~2天监测血压。

4.两上臂的血压是不相同的,初次测量可测双上肢,选取血压高的一侧作为血压测量的上肢,正常情况下左右上臂的血压相差不超过20mmHg,如果相差过大,应该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二)家庭常用血压测量仪器1.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1)静坐休息:一般休息15分钟以上为宜。保持精神和身体自然放松。紧张、疼痛、疲劳、过冷、过热等情况都会影响血压。量血压前半小时不要吸烟、进食,不憋尿。(2)挽高上臂衣袖,气囊袋紧缚于上臂,其△标记应对准肱动脉处;袋的下缘应在肘窝上2~3厘米。(3)受检者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颤抖。(4)自动测压过程,患者不能有动作,否则因肌肉运动,可使测压失败。(5)测量2~3次,取平均值。两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为2分钟。2.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1)静坐休息:一般休息15分钟以上为宜。保持精神和身体自然放松。紧张、疼痛、疲劳、过冷、过热等情况都会影响血压。量血压前半小时不要吸烟、进食,不憋尿。(2)打开水银柱的开关,使血压计的水银柱放气后液平面恢复到0的位置。(3)袖带缠得松紧适当,以能放一指为标准,袖带的下缘要在肘弯上两横指约2厘米处。(4)将听诊器圆头安放到恰当位置:听诊器圆头放在肱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并与皮肤紧密相贴。(5)受检者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无论患者采取何种体位,上臂的袖带均应与心脏齐平,并防止身体的动作和颤动。(6)测血压时将水银柱打气达到一定高度,第一次打气可将水银柱打到180~200mmHg,慢慢放气,不能过快,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宜。当听到搏动音出现,即为收缩压;再往下放,当完全听不到搏动音为舒张压。(7)将水银柱的水银放到刻度零。同时防止汞泄露。第三节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

高血压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病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且需要终生治疗的渐进性、全身性疾病。很多高血压病患者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严重危害,未进行规范治疗,对身体产生了很大危害,严重者甚至死亡。高血压病致死率比较高,居各种疾病死亡人数的第3位。高血压病的危害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一、神经衰弱

高血压可引起一系列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部僵硬等。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使这些症状得到缓解,若不及时治疗,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二、慢性脏器损伤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根本无任何症状,但持续血压增高却在无声地侵蚀着人体健康,逐渐破坏重要脏器的功能。一旦形成脏器功能障碍,很难使其完全逆转,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脏器损伤过程虽然缓慢,但无疑是长寿道路上的障碍。因此,医学上又将高血压病称为“潜伏的杀手”。

经常受高血压损害的脏器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即高血压可以定向损伤某些脏器,这些器官包括心脏、脑、肾脏和视网膜等。1.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

心脏是维持血压的重要器官,由于血压升高,左心室阻力上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无相应的供血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的血液减少。两者合力作用,会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2.高血压对脑部的损害

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危险性与血压升高水平有关,与收缩压升高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脑动脉受到严重损伤,常导致脑动脉硬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当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就容易形成脑血栓。老年痴呆往往由多次发生脑梗死发展而来,而脑梗死最初多是微小血管堵塞,进而形成腔隙性梗死。脑卒中发病率随着血压的下降可降低30%~50%。3.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高血压病患者若不控制血压,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导致肾小球动脉轻、中度玻璃样变或粥样硬化。当肾入球小动脉因高血压而发生管腔变窄甚至闭塞,会导致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最初尿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多尿、夜尿、少量蛋白尿,若肾入球小动脉硬化进一步进展,则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少尿、血尿、氮质潴留等,最终可发展成为尿毒症。此时,实验室检查肌酐水平增高,预示着肾脏病变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病变加重,又会促进高血压的发展,高血压又进一步加重肾脏病变,形成恶性循环,继而肾实质缺血、坏死,最终发生肾衰竭。

早期积极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可减缓或减轻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有助于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减少肾功能不全的发生。4.高血压对视网膜的损害

血压的持续升高使血浆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通过损伤的血管渗入到视网膜,使视网膜水肿、出血及渗出,导致视力下降。同时,眼底小动脉内膜增厚,中膜玻璃样变,血管外纤维化,导致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眼底病变的程度,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持续高血压的时间及血压升高的速度密切相关。血压升高程度高、持续时间长、升高的速度快,眼底病变较严重;反之,病变较轻。三、高血压急症直接威胁生命

高血压患者有时会突然出现血压显著升高,伴有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意识模糊、昏迷等临床表现,这些表现称为高血压急症,需要立刻住院进行紧急降压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1.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即在不良因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6.6/16kPa(200/ 120mmHg)以上,出现心、脑、肾急性损害的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血压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对高血压患者做出危险性分层,详见表2。

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将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和>30%。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强烈的情绪变化、精神创伤、心身过劳、寒冷刺激和内分泌(如女性经期和绝经期)因素等诱因,会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或眩晕、胸闷、心悸、气急、视物模糊、腹痛、恶心、呕吐,或伴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症状,如兴奋、手足颤抖、发热、口干、出汗、皮肤潮红或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肾衰竭、高血压脑病等并发症。表2 高血压危险性分层

高血压治疗的当务之急是尽快降血压,使其维持在安全的范围内,从而使受损伤的脏器恢复功能。但如果降压过速、过猛,会使原本受损脏器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反而加重该脏器的功能障碍。因此,当发生高血压急症时,患者千万不宜自己吃几片药了事,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判断患者各个器官的受损情况,并根据血压的高低选择降压方法及调整降压速度。2.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变化急骤、脑功能呈亚急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肾功能损害时易诱发此病。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头痛、恶心、烦躁不安等症状,然后发生剧烈头痛、呕吐、心动过缓(个别患者亦可心动过快)、脉搏有力、呼吸困难、视力障碍、黑蒙、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可发生暂时性偏瘫、半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但不一定有出血、渗出或水肿。

正常情况下,当血压持续升高,脑部小动脉将持续痉挛,这样会导致脑细胞缺血、水肿以及颅内压升高,最终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大脑功能损伤。

高血压脑病发病急骤,如果不及时治疗,水肿的大脑随着压力、体积的增大,会从颅腔中突出,医学上称之为脑疝,可致人迅速死亡。若降压过低、过速,也会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通常存在脑血管硬化),建议家中备血压计,如果出现血压明显升高,有严重头痛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因为在家中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无法在最初的1小时将舒张压降至110mmHg,所以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缓解高血压脑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第四节科学认识高血压病,不必恐慌一、症状越多是否表示高血压病越严重

高血压病的症状虽然多种多样,但症状却不一定能反应高血压的病变程度,一般来说,我们把症状分为早期症状和中晚期并发脑、肾、心等器官疾病的症状。1.早期症状•早期症状有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悸等。•早期高血压患者症状虽多而且复杂,却只是处于病变早期,通过稳定情绪、合理休息、低盐饮食、控制血压等治疗,血压一般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2.中晚期症状•中晚期症状有手足麻木、昏睡、昏迷、抽搐、胸痛气急、不能平卧、贫血、水肿等。•中晚期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反而不多,所以千万别以症状来判断病情轻重。当出现心脏方面的并发症状如胸痛气急、不能平卧,脑部并发症状如短暂失语、昏迷,肾损害症状如水肿等时,表示病情已非常严重,必须高度重视。二、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不是一回事

虽然连续测3次非同日血压均等于或高于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但高血压并不等于高血压病。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混淆,认为只要发现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或者把高血压病简称为高血压,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但随着病情加重,常使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等并发症。

由于病因病理不同,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原发性高血压只有积极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展,仅用降压药控制血压是很难见效的,有些患者需要通过手术使症状得到改善或根治。

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防止并发症。三、高血压病遗传的概率有多大

高血压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要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的人。父母都没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病率仅为3%;父母仅有一人患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28%;而父母都有高血压的,他们子女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45%。

但是,大家并不需要因此而恐慌,因为高血压的发病还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如果平时做好保健,如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坚持运动等,高血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四、高血压患者如何带病长寿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若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注意精神及情绪的调整,就可以带病延年。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要患上了高血压就无药可治,甚至会导致死亡。那么,高血压患者怎样才能益寿延年呢?1.日常情绪要稳定

高血压患者不宜在大喜、大悲、盛怒、惊恐的状态下生活,这些情况会使全身血管过度收缩,血管阻力增加,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及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易发生脑出血。2.饮食结构要合理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多食用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芹菜、山楂、苹果、萝卜、西红柿等,尤其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能改善脂类代谢,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3.合理用药要坚持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长时间有规律地服用药物,但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猛,否则易导致脑血流量不足,反而促进脑血栓的形成。所以,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把血压缓慢降下来,并长期巩固,减少波动。4.劳逸结合要重视

不宜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要劳逸结合。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或过量运动可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全身肌肉收缩,腹压增高,造成血液相对集中于较大血管,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易诱发脑卒中。五、影响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有哪些

高血压的预后因人而异,不能笼统地说预后非常好或者预后非常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如下。1.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血压越高,通常预后越差。•急进型恶性高血压患者,多数在半年内死亡,一年生存率仅为2%以下。•1期、2期高血压患者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控制住病情。2.高血压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高血压并发脑卒中者预后较差,其病势凶猛,且病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脑卒中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一时激动或过度兴奋,如愤怒、发生突然事故、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患者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需及时抢救。•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者,可在多年内保持正常生活,如发生左心功能不全,病情常会急转直下,一般5年后会有一半左右患者死亡。•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计算可以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肥胖与降压药数量相平行,超重患者对于降压药物反应明显不如正常体重患者,而且血压难以达标。3.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如同时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其对药物的耐受性会大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会增多,生活质量也会下降。•不遵从医嘱,不坚持服用药物,乱投医、乱吃药,体重超标不能坚持减肥的患者,长期嗜好烟酒而不能戒掉者,预后也较差。六、如何预防高血压1.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心态

血压的升高与情绪有关,所以遇到事情要冷静处理,避免发火。精神放松有利于血压保持正常。2.生活规律,爱好以静为主

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血压相对稳定。爱好应选择偏静为好,如琴、棋、书、画等,这样既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又可使血压稳定。3.饮食易清淡,低盐高蛋白

保持大便通畅防干结。忌食高脂肪食品,因为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壁弹性减弱,而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太多是罪魁祸首。所以饮食宜清淡,如冬瓜、花生、赤小豆、芹菜、萝卜、山楂、西瓜、山药、燕麦等。还可适量多吃些醋,对软化血管有好处。少吃肥肉、高脂牛奶、动物内脏、松花蛋、虾等。4.适当运动,避免过量

血压偏高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如打球、踢足球、爬高山等,剧烈运动增加体内耗氧量,使血压升高,以打太极拳、散步、慢跑为好。5.节制性生活,以防血压突然升高

性兴奋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血管收缩,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所以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应对性生活有所节制(在频率和强度上),且应避免不太情愿的性生活,不宜在有症状(如头痛、头晕、眼花)时行房事,特别是舒张压接近或超过120mmHg时。性高潮时所带来的冲动,对神经系统和心肺都是很大的负担。血压的骤升,有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发生脑卒中等意外。七、血压降到什么状态最理想

血压降低的最适宜水平,应结合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及是否患有其他疾病等综合判断。高血压病患者药物降压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有心、脑、肾并发症的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组织的血液供应能否满足身体器官的需要。因此,降压的程度和速度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1.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若没有严重并发症者,可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140/90mmHg或以下。若病程长,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舒张压不宜降至12.0kPa(90mmHg)以下,以免诱发急性心肌梗死。2.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因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小动脉硬化,一般以收缩压单独升高为主要表现,使收缩压逐步下降至150~160mmHg,并维持在此水平即可。若同时伴有舒张压升高,则宜将舒张压控制在90~95mmHg。如果患者年龄超过80岁,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可以不治疗。3.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

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应将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对高血压的耐受性较强。八、高血压危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 血压升高超过200/120mmHg,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时,如不及时处理,进而会发生神志改变、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心悸等。重症者会出现抽搐、昏迷、心绞痛、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出血等严重后果。当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并服用硝苯地平(心痛定)、复方地舍平片(降压乐)、利血平等快速降压药,及地西泮(安定)10毫克。严禁服用氨茶碱、麻黄素等兴奋剂或血管扩张剂。同时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② 脑血栓患者血压增高时不宜降得太低,应保持在150/100mmHg左右,以免血压降幅较大使脑血流量短时间内过度减少,导致病情加重。

③ 从前有过脑出血患者血压再度升高,要防止再次发生脑出血,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尽快将血压控制在150/85mmHg左右。

④ 冠心病患者血压一时升高时,其血压也不应降得太低,最好维持在130~140/85mmHg,虽然血压过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肌的耗氧量增高,但血压太低时可加重心肌缺血。第五节高血压有哪些类型一、根据发病病因分型(一)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引起的。主要是由于动脉血压升高造成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所致,该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高血压病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血压会暂时升高,随后可恢复正常。以后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且持久,白天与夜间血压仍有明显差异。原发性高血压以补血活血法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对于早期高血压病,基本可以治愈。(二)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疾病或原因所引起的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因仅为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故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较为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如下几类。1.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

肾性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的症状主要有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严重时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不同年龄段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其病因往往不同,儿童多由先天性肾动脉异常造成,青少年则因肾动脉纤维组织增生、非特异性大动脉炎所致,而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肾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肾性高血压应及时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因此,一旦出现此病的症状,就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诊后,要积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2.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一类。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疾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绝经期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3.心血管疾病性高血压

引起心血管性高血压的疾病有先天性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闭合不全、多发性大动脉炎、动静脉瘘等。4.神经系统性高血压

引起神经系统性高血压的病因有脑部创伤、脑肿瘤、脑干感染等。5.药源性高血压

引起药源性高血压的药物有激素类避孕药、甘草、氢琥珀酸甘草次酸、促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麻黄素、苯异丙胺、三环类抗抑郁药等。6.结缔组织疾病性高血压

引起结缔组织疾病性高血压的疾病有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白塞氏病等。7.其他疾病性高血压

引起其他疾病性高血压的疾病有痛风、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3]增多症、铅中毒(急性期)、高钙血症、高山缺氧状态等。二、根据发病年龄分型(一)儿童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通常认为高于该年龄组血压百分位数值,或高于平均值两个标准差。如新生儿大于12.0/8.0kPa(90/60mmHg),婴幼儿大于13.3/8.0kPa(100/60mmHg),学龄前儿童大于14.7/9.33kPa(110/70mmHg),学龄期儿童大于14.7/10.7kPa(110/ 80mmHg),并经多次证实,即可诊断。

引起儿童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维生素D过剩。(二)青年人高血压

青年人高血压主要指发病时患者年龄不超过30岁,其发病与家族遗传、过度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有较大关系。(三)中年人高血压

中年人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占90%,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40岁以后。中年人高血压和工作紧张、生活繁忙、体重超标、运动减少、饮酒吸烟、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四)老年人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规定为年龄在65岁以上(我国规定为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老年人高血压收缩压的升高与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密切相关。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患者群。三、特殊类型高血压(一)顽固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也被称为难治性高血压。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经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可以控制在满意水平。而少数高血压病患者尽管接受了较大剂量药物联合治疗,其舒张压仍持续增高,保持在115mmHg以上,即为顽固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近年有逐渐升高趋势。有效控制血压可以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35%~45%,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0%~25%,心力衰竭发[5,6]病率降低50%,血压达标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

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复杂,如饮食不当、用药不当、减肥不力、精神欠佳、运动过少都是高危发病因素。(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包括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两种。所谓急进型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即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人,也常见于老年人,临床上表现为血压明显升高,常持续在200/130mmHg以上,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或渗出。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年人,舒张压常超过140mmHg,视盘常出现水肿。

急进型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为恶性高血压。统计资料显示,急进型高血压患者一年生存率仅为10%~20%,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的预后与病因、病程、血压水平、眼底改变及心脑肾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关系,血压升高幅度大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严重者预后较差。无肾功能损害或肾功能损害较轻者预后较好,有长期生存的可能。(三)更年期高血压

妇女在进入围绝经期后,可出现一系列更年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自觉阵发性潮热、面红、出汗、心悸、失眠、烦躁易激动、思维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及皮肤有蚁走感,或疼痛、眩晕、血压升高。绝经期高血压病主要为收缩压升高,且波动性较大,易受精神紧张和体力劳动的影响,使血压波动。而且大多数更年期高血压患者随着绝经期的结束而恢复正常。目前认为,更年期高血压与卵巢功能减退,大脑皮质、自主神经中枢受雌激素调节的减弱及雌激素对垂体的抑制有关。(四)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持续性增高,超过正常最高值时即为肺动脉高压。正常情况下,肺动脉压力在安静时为18~30/6~12mmHg,平均压为13~17mmHg。当肺动脉收缩压超过30mmHg、舒张压超过15mmHg或平均压高于20mmHg时称为肺动脉高压。(五)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也称“门诊高血压”,指有些人去医院就诊时,在医师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而在家中自己测量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患者自身携带测血压装置,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这是患者见到穿白大衣的医师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就会出现使心跳加快的儿茶酚胺,同时也使某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过去认为这种“白大褂高血压”尚属正常现象,现在经研究发现,早期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增高与正常交替的现象,具有波动性的特点,而“白大褂高血压”则可能是处于血压增高与正常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因此,白大衣高血压应加强随访观察。(六)睡眠性高血压

睡眠性高血压是指常在睡眠时或睡醒后血压升高。这可能与睡眠时呼吸浅慢或暂停、心率快慢波动、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致的交感活性增高有关,多见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睡眠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矫正气道阻塞所致的呼吸暂停。一般在气道梗阻解除后,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会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七)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法所测血压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的血压值。例如,有的患者收缩期血压很高,可达240mmHg以上,但舒张压正常或不高,尽管经降压治疗,但血压却依然没有降下来,且经长时间随诊后发现患者心脏、肾脏、脑等器官并没有明显受到损害,患者周围脉搏触诊缺乏弹性,手臂X线检查有血管钙化影,这样的高血压被称为“假性收缩期高血压”,简称“假性高血压”。

由于假性高血压患者有动脉硬化,所以常出现脏器供血不足。同时其舒张压并不高,所以不易耐受降压治疗,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假性高血压患者在未确诊前和没有经专业医生指导时,绝对不能擅自进行降压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一定要和其他类型高血压相区别,否则就会出现误诊,使治疗背道而驰。第六节常见的降压药物有哪些一、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

降压治疗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在每个患者确立有效治疗方案并且血压得到控制后,仍应继续治疗,不宜随意停止治疗或频繁改变治疗方案,停药后多数患者在半年内又恢复到原来的高血压水平,这是治疗是否有成效的关键。1.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由于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需长期服药,所以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2.小剂量开始

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不良反应。3.遵循医嘱

服用降压药时要注意遵循医嘱,特别是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4. 2级高血压患者宜采用联合治疗

现在认为,2级高血压(≥160/100mmHg)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减压药物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达到目标值,也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5.联合用药的优点

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使一些不良反应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药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药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水肿等不良反应。6.血压增高多年患者的用药注意

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患者,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猛,患者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到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的可能。二、常用的降血压药物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归纳为六大类:利尿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B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肾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α受体阻滞剂(见表3)。表3 常见降压药物三、高血压病患者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原则1.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病•已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概率。•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不能耐受血压下降过快或过多,因此降压过程应该缓慢、平稳,最好不减少脑血流量。•可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或利尿药。•注意从单种药物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剂量或联合治疗。2.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

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治疗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和长效钙拮抗剂,减少血压波动,维持24小时血压,尤其是清晨血压高峰。3.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降压治疗,应选择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注意从小剂量开始;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应采用利尿药、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4.高血压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

降压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延缓肾功能恶化,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通常需要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方能达到目标水平。在早、中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药物中,最适宜的选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但对于低血容量或晚期患者应慎用,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伤。

高血压性肾病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高血压合并肾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5.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

多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有肥胖、血脂代谢紊乱和较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约80%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因此除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外,还应采取积极的降压治疗措施,联合2种以上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达到目标水平。

较合理的选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药的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减轻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改善血糖水平。第二章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并没有血压这一概念,故在传统中医文献中也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证候、病程、转归以及并发症,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一、中医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肝气郁滞,郁而化火,火性炎上,而致面赤升火,眩晕头痛;素体阳盛,肝火上亢;或肝火亢盛,日久耗伤肝肾之阴,以及劳伤过度,年老肾亏,肾阴虚损,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清窍,而致头晕、头痛。

恣食肥甘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壅遏,久蕴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浊内蕴,挟肝风上扰清窍,而出现头痛、头晕。

在上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使人体阴阳消长失调,尤其肝肾阴阳失调。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了下虚上实的病理现象,故见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肾阴亏损不能滋养于心,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症。阳盛可化风、化火,肝风入络则见四肢麻木,甚至口眼歪斜;肝火上冲,可见面红目赤、善怒;风火相煽,灼津成痰。若肝阳暴亢,则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发生卒中、昏厥等严重后果。二、中医辨证论治1.肝阳亢盛型【主证】头晕目眩,头痛面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便秘溺黄。舌苔黄少津、边尖红,脉弦有力。【治法】清肝泄热,潜阳息风。【方药】清肝汤。【组成】栀子12克、黄芩15克、菊花12克、龙胆9克、夏枯草15克、地龙12克、磁石30克、麦冬15克、甘草10克。2. 阴虚阳亢型【主证】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劳则加重;失眠多梦,健忘易倦,五心烦热。舌苔薄白,舌红,脉弦细或弦细数。【治法】滋肾养肝,清热潜阳。【方药】滋阴清肝汤。【组成】制何首乌24克、川牛膝5克、白芍5克、枸杞子5克、珍珠母30克、地龙21克、炒杜仲15克、菊花12克、决明子15克、钩藤15克、山楂15克、甘草6克。3.阴阳两虚型【主证】头晕目眩,心慌心悸,肢冷无力,腰酸腿软,夜间尿多,阳痿早泄,失眠多梦。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细无力。【治法】补阳滋阴,益肾降压。【方药】肾气丸。【组成】熟地黄25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牡丹皮12克、茯苓9克、泽泻15克、肉桂9克、附子6克、炒杜仲15克、怀牛膝15克、酸枣仁15克、生龙骨25克、生牡蛎25克。4.脾虚肝旺型【主证】头晕头沉,体倦无力,四肢水肿,下肢较甚,胸脘满闷,行走手胀腿沉,梦多健忘。舌苔腻,舌质淡肥,舌边有齿痕,脉象弦滑。【治法】健脾利湿,平肝潜阳。【方药】健脾平肝汤。【组成】白术12克、茯苓25克、泽泻15克、玉米须25克、荷叶30克、地龙21克、珍珠母30克、菊花(先煎)12克、天麻12克、甘草9克。5.脾虚及肺、脾肺气虚【主证】行动气短,心慌心悸,时自汗出,头晕,畏风怕冷,面色白,手指麻木,食少便溏,血压不稳。舌苔白而质淡,脉缓无力。【治法】补气健脾,活血通络。【方药】益气通络汤。【组成】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25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鸡血藤30克、桑枝30克、地龙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9克。6.痰湿壅盛型【主证】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治法】祛痰化湿。【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成】清半夏12克、陈皮15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天麻12克、钩藤12克、石菖蒲12克、甘草12克。三、高血压中医调养要点

对于高血压病应做到“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相结合。•无高血压病者,应未病先防,如平素从生活方式等开展养生防病;偶尔发现一两次血压升高,即应引起重视,定期复查、及时开展防与治。•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原则上1级高血压病应重在防而兼顾治,以防发展;2级高血压病及3级高血压病合并有心、脑、肾器质性损害者则应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注重于防,以阻止病情恶化。•患病后加强摄生调养,尤其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必恐惧、焦虑和紧张。只要情志畅达,气血阴阳协调,自有益于高血压病的康复。•注意劳逸结合,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尤需注意休息、娱乐;否则,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增高。•经常散步或进行户外活动,以及郊游览胜,可促使气血阴阳平和,降低并稳定血压。第三章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第一节高血压饮食指导一、高血压病的饮食调养原则

在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中,很多与饮食有关,故饮食调养在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学者提出的“可在家庭中治疗高血压病的八步疗法”,其中六项与饮食(包括营养素在内)有关。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高血压病的饮食调养原则。1.限制钠与食盐的摄入

采用低盐饮食。钠盐在某些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并可促使肾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钠盐又有吸附水的作用,容易使水钠在体内潴留,而引起水肿。每天进食盐量,宜控制在2~5克。在低盐饮食的同时,饮水量也不宜过多。钠的过多摄入,是高血压病的一个致病危险因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