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一条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9 18:46:01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组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家人一条心

一家人一条心试读:

前言

“责任江苏”的生动定格“5·12”汶川特大地震,让8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亿元。国人哀恸,世界震惊。

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将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江苏大地迅即吹响了心手相牵、共克时艰的“集结号”:第一时间派出抢险救援队伍,迅速组织生产调运帐篷,不舍昼夜建设活动板房,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

为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对口援建的重大决策部署,2008年6月24日,省委常委会就对口支援绵竹重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以长远的眼光、人性的视角、科学的举措谋划灾区未来的持续发展。会议决定采取“一市帮一受灾乡镇”的办法,由我省13个省辖市和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对口支援绵竹的20个乡镇。随后,8万多名江苏儿女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踏上了援建的征程,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家人,一条心,携手共建新绵竹”的绚丽篇章!

在援建工作中,各援建市县坚持硬件和软件、输血和造血、当前和长远、生产和生活相结合,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对口援建工作,圆满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累计完成援建项目295个,援建资金总额超过110亿元,形成了江苏援建工作的鲜明特色。一是把受灾群众永久性住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规划建设农民居住集中点1100多个,支持农房重建13.96万户,建设城镇廉租房和安置房1.26万套、99.4万平方米。二是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重建力度,建成学校64所,医院29所,文化、民政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41个,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138个,修建城乡道路近1000公里。三是大力帮助绵竹恢复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了绵竹江苏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总投资达到42.4亿元。四是全面实施智力支持和就业援助工程,分7批组织绵竹350名村级以上干部到江苏轮训;安排1000多名绵竹校长、教师和医护人员到江苏培训,建立了江苏重点学校、医院与绵竹“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帮助绵竹2.17万人实现就业,形成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同时,从江苏选派1000多名公安干警、110名教师和688名医务人员到绵竹支警支教支卫,选派300多名心理专业教师和学生赴绵竹开展心理咨询、教学等志愿服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绵竹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功能超过震前水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个重新崛起、焕然一新的美丽新绵竹已展现在世人面前。江苏的援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灾区人民的高度赞扬。

为深入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援建的重大举措,展示我省援建工作的突出成绩,反映援建工作者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大爱精神,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半年、一年、两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省对口援建指挥部联合组织了“赴川对口援建新闻采访活动”,中央和省市数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积极报名参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新闻工作者作为重要的“方面军”,秉承“新闻传递力量、新闻记录历史、新闻塑造形象”的崇高使命,在关键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特殊时期作出了特殊贡献。一篇篇发自灾区的现场报道,闪烁着新闻工作者智慧的火花,折射出职业精神的光芒。《一家人 一条心》收录的是赴川记者采写的优秀新闻作品。这些精心采写的佳作,融思想性、新闻性、可读性于一体,再现了对口援建的非凡轨迹,展示了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谊,奏响了风雨同舟的感人旋律,彰显了“责任江苏”的使命担当!《一家人 一条心》的出版,是新闻界“对口援建”的系统总结和成果展示,是江苏践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诠释。“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必将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就江苏而言,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巩固江苏人民建设美好明天的共同思想基础,把全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伟大事业中,朝着“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本书编委会2010年9月践行科学发展观 携手共建新绵竹——关于做好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援建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梁学忠“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之重、难度之高也是史无前例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绵竹市国土面积1245平方公里,“六山一水三分田”,总人口51万人,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居四川省第四位。地震使绵竹市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是极重灾区之一。全市遇难11117人,受伤37209人,失踪256人,90%的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设施均遭严重损毁,全市564家工业企业中倒塌450多家,东方汽轮机厂、剑南春集团、龙蟒集团等龙头企业遭到重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多亿元。

为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亲赴绵竹视察灾情,慰问群众,广泛听取当地干群的意见,共商恢复重建大计,明确了对口支援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援建机制,要求集全省之力支持绵竹恢复好建设好发展好。梁保华书记提出的“江苏和绵竹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携手共建绵竹美好新家园”已深入人心,成为江苏省援建人员的行动指南。江苏省对口支援绵竹恢复重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现“六有”(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群众安居、就业援助、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振兴、智力支持等“六大工程”,迅速开展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援建工作中,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规划为龙头

科学重建,规划先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绵竹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将其作为恢复重建的前提和“龙头”来抓,及时选派120名规划设计专家赴绵竹调研,用了近50天时间完成编制绵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近期建设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成为四川省重灾区首批通过专家评审的县、镇(乡)级规划方案。规划较好地贯彻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借鉴日本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遵循“以灾区群众需求为本”的规划理念。规划编制人员深入绵竹乡镇、村庄,直接了解群众意愿,针对群众需要设计方案,并先后4次征求绵竹市、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初步方案。二是尊重自然,科学布局。绵竹地处川西山区,规划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考虑灾害和潜在灾害威胁,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划居民点和沿山旅游项目有针对性地避让和预防灾害。市区近期建设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中均配有一张地震、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三是统一标准,厉行节约。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确保重建工程优质。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抗震设防标准,确保建成最牢固、最安全、群众最放心的建筑,成为公共避难场所。同时,不随意提高标准、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尽量维修加固原有建筑和设施,尽量统建共用设施和用房。规划建设城镇、村庄和产业集聚区,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四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眼绵竹长远发展,适度超前考虑恢复重建项目,并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避开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景点、水源地保护以及震后形成的有保护价值的新景观,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建筑。注重把农民居住和生产用地、家庭副业用地或林地有机组合,村民住宅设计方案体现川西民居特点,保持和突出乡土风情。学习丽江震后重建经验,根据沿山自然风光、产业、文化、资源特色,统筹规划村庄恢复重建,打造旅游品牌。江苏支援绵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抓得早、质量高,受到国务院领导的称赞。二、民生是根本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江苏省委、省政府强调把保障民生作为对口支援绵竹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灾区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心,共享援建和发展成果。一是坚持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及时做好震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江苏组织200多名专家,用了1个月时间,完成了首批1697幢、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的房屋鉴定任务。大力支持农民住房重建,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对应由绵竹市财政补助的农房重建户均3000元由江苏援建资金承担;安排专项资金(先期拨付2.2亿元),对农房重建贷款给予担保;将农房重建与村庄整治、发展提升相结合,支援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配套设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防止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免费提供多样化住房设计式样和施工技术指导,让农民住上安全适用又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新居。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廉租房和安居房建设。二是尽快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江苏把学校、医院的恢复重建作为优先工作,第一批、第二批援建项目计划已基本将教育、卫生、民政、文化项目安排结束,教育类项目确保在2009年秋季入学前基本竣工,让灾区学生在新校舍上课,卫生、民政、文化类项目在2009年底基本完成。根据城乡布局和人口规模,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坚持把恢复功能放在首位,加快桥梁、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重建,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加强就业援助。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灾区尤为突出。江苏在援建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及时制定地震灾区人员到苏务工优惠政策,多次组织企业赴绵竹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为灾区劳动者提供从“家门”到“厂门”的“一条龙、全程化”服务,实现“零就业”家庭有一人稳定就业。三、创新求突破

对口援建工作面临很多新的矛盾和困难,必须在严格执行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机制,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一是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政府主要职责是制定规划、统一政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产业重建与发展应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灾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应树立支援重建就是支持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四川省灾后重建市场机遇和优惠政策,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鼓励江苏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参与灾区产业恢复重建,加快绵竹市江苏工业园区、汉旺无锡工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并帮助江苏企业开拓灾后重建市场。二是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积极开辟社会资金渠道。江苏除不折不扣将地方财政收入的1%列为援建资金外,还组织发动社会认捐108个公益性援建项目,总投资估算19亿元,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将财政资金置换出来,再投入其他援建项目,放大财政资金效应。加强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配合,抓住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探索贷款抵押、担保和财政贴息方式,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投放灾后重建项目。三是在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的同时,不断拓展援建内容,统筹做好各项援建工作。江苏省选派500多名公安干警、200多名医务人员赴绵竹协助做好社会治安、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工作,出现了绵竹交通事故率、刑事犯罪率、市级医院病人住院率较震前明显下降的态势。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动社会向绵竹捐赠65万件崭新棉衣棉被。援助5200万元,支持过渡房保暖加厚改造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灾区群众安全过冬。还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帮助困难儿童、资助贫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援。四、授鱼更授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着眼于绵竹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多渠道帮助绵竹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留下一支“撤不走”的队伍。一是着力帮助提高教学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苏省发挥基础教育优势,在对口支援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选派优秀老师支教和特级老师示范辅导,组织江苏重点中小学与绵竹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姊妹学校关系结对帮扶,接收安排灾区学生来江苏借读,继续完成学业。二是着力帮助提高劳动者素质。支持江苏企业在绵竹建立就业培训基地,提高就业技能。组织江苏科技特派团赴绵竹,培养农村新型实用人才,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在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中,采取专家指导、江苏劳模示范等办法,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在对口支援公安、卫生、规划、房屋安全鉴定、建筑质量监督等工作中,通过“传帮带”、专题培训、组织人员到江苏实训等措施,提高当地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强人文关怀,帮助重建精神家园。三是着力帮助做好当地干部培训工作。灾后重建,干部是关键。江苏援建工作人员在虚心向当地干部学习的同时,在研究工作、讨论问题过程中,坦诚交流江苏在率先发展中积累的经验、遇到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组织绵竹干部赴江苏考察城乡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增进了解、拓宽视野。还采取干部对口挂职交流等方式,帮助绵竹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江苏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绵竹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结江苏省援建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指挥李亚平

自2008年7月以来,在江苏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群的支持配合下,江苏援建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梁保华书记提出的“江苏和绵竹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携手共建绵竹美好新家园”为行动指南,按照“规划为龙头、民生是根本、创新求突破、输血更造血、帮忙不添乱”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群众安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振兴、智力支持、就业援助”等六大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我省援建资金达112.81亿元,在对口援建四川省的18个省市中位居前列。援建项目达295个,其中交钥匙项目265个,交支票项目30个,至2010年9月,所有援建项目建成交付。绵竹市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服务得到均衡发展,基础设施超过震前水平,灾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极大改善。江苏援建工作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回良玉、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08年12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汉旺新镇建设工地,亲切看望慰问江苏援建人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合影留念,2009年和2010年3月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还多次称赞江苏援建工作。温家宝总理5次视察绵竹,称赞江苏援建给绵竹人民带来安宁、带来幸福。江苏援建工作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2010年6月20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作出批示:“江苏省的援建工作成效显著,规模大、进展快、质量好,给灾区重建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为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和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援建队伍素质过硬、作风过硬、工作过硬,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和尊重。”江苏援建工作也得到了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现在的绵竹,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化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主要做法

两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江苏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学援建、务实援建、全面援建,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重建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及早启动绵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7月初,我省组织38家单位120名规划设计人员赶赴绵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了《绵竹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绵竹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汉旺等镇乡总体规划,成为四川省重灾区首批通过专家评审的县、镇级规划方案;同时,我们又帮助绵竹市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东新区长期控制性规划、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和绵竹沿山旅游发展规划等10多个专项规划,在绵竹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汉旺在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新镇实行原址异地重建,规划突出“川流不息、生态家园”的主题,建成安全、宜居、生态、现代的小城镇。坚持将规划与设计有机衔接,遴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建筑设计院等82家甲级设计单位,对援建项目精心设计,努力把每个项目都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群众满意工程。高起点规划设计对灾后重建发挥了导向性作用,有力提升了灾后重建的品质和水平。汉旺、孝德、九龙、清平、广济、金花、土门、齐天、兴隆等乡镇和绵竹城东新区面貌焕然一新。当地群众称赞,绵竹新农村建设至少提前20年。■切实把援建城乡居民住房作为“一号工程”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梁保华书记、罗志军省长批示精神,把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共安排城乡居民住房援建资金43.1亿元,在各个援建省市中第一。在支持农房重建方面,主要做了5件事:一是坚持把灾后农房重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契机,规划建设大乘村、年画村、玄郎沟、清泉村、罗荣村等1100多个集中居住点,引导农民向小区集中居住,既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节省了土地,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在执行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安排援建资金22.7亿元,农房重建每户补助1万元,并对农房贷款担保、农民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民过冬保障提供支持。三是协助当地政府对特困户逐一建立台账,落实建房帮扶责任,确保每户建成不少于45平方米的房屋。四是协调选派89名江苏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农房重建质量把关和指导。五是设计10多种房型图纸,免费提供给农民选用。2010年春节前,绵竹市13.96万户农房重建全面完成,占到四川省农房重建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在支持城镇住房方面,安排援建资金20.4亿元,建设城市廉租房、安置房1.26万套99.4万平方米。2008年7月,我省还组织200多名专家,对绵竹1697幢298万平方米房屋进行了全面鉴定,为城镇受损房屋维修加固创造了良好条件。■高质量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恢复和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功能,尽快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累计安排教育类项目64个,投资15.54亿元,2009年秋季开学交付了56所学校,90%的学生告别板房教室;2010年春季开学前,所有学校交付使用,全市5万多名学生全部进入崭新的教室上课。安排卫生类项目29个,投资5.14亿元,2010年3月底前所有卫生项目交付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安排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类项目138个,投资26.7亿元,修建城乡道路总里程近970公里。安排文化类项目13个,投资5.38亿元;民政类项目10个,投资0.4亿元;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8个,投资3.75亿元。目前,绵竹每个镇乡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医院、文化中心、敬老院,硬件条件普遍超过江苏同类水平。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安全、实用、节约为前提,严把工程质量关,严禁超标准建设,确保每个援建项目都建成人民满意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工程。■大力扶持绵竹经济恢复发展

遵照梁书记“支持绵竹恢复好、建设好、发展好”的指示,我们在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帮助绵竹经济恢复发展力度,增强绵竹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快绵竹市江苏工业园、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和汉旺无锡工业园建设。江苏工业园规划8平方公里,先期启动区5平方公里,援建资金安排5.65亿元,组织苏州、常州、镇江等9市会战,仅用8个月时间,“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目前,已有21家企业入驻,投资总额达33亿元。由于东汽厂搬迁,直接影响到汉旺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我们在汉旺新镇规划建设了1平方公里无锡工业园区,目前3家无锡企业厂房已经建成,即将投产,总投资9.4亿元。高效农业示范园核心示范面积300亩,示范面积5000亩,辐射面积50000亩,江苏援建安排资金2150万元。由江苏著名农业专家赵亚夫挂帅,镇江丘陵山区农科所具体实施,采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成功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优质草莓、葡萄、无花果、桃子等长势好于江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酵床养猪、养鸡成功实施,并已在全市15个乡镇示范推广,还辐射到安县、广汉、青川、彭州、凉山、汶川、遂宁、眉山等市县。我们对当地群众免费培训,免费提供种苗,免费上门服务,示范农户采用江苏先进的养殖和种植技术已获得较高收益。二是推进苏绵产业合作。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成功组织江苏“百企百亿”产业对接活动,111家企业与绵竹市签订了118.66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雨润等20家企业已落户绵竹,总投资33.6亿元。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掘绵竹“中国年画之乡”的资源,大力支持发展年画产业。组织苏州桃花坞与绵竹年画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援建资金安排3000万元建设孝德镇年画村、遵道镇年画传习所,既是年画保护、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集年画制作、展示、旅游、交易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帮助绵竹打造沿山旅游观光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提供智力支持和就业援助

充分利用我省科教、人才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一是实施绵竹市村级以上干部到江苏轮训计划。用1年时间分7批组织绵竹市350名市级领导、有关部门和镇乡干部到无锡、扬州等地培训。二是扎实做好公安、教育、卫生援助工作。先后选派两批1000多名公安干警、两批110名江苏教师和8批600多名医务人员来绵竹支警支教支卫。先后安排400多名绵竹校长、教师、医护人员赴江苏培训,建立江苏知名学校、医院与绵竹“一对一”帮扶关系。针对失去孩子的家庭,实施大龄妇女再生育技术服务工程,成功使一批40岁左右妇女受孕。三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我省共向绵竹提供13万多就业岗位,累计吸纳2.3万人就业,并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四是开展志愿者服务。从江苏高校选派150多名志愿者,赴绵竹开展心理咨询、教学等各种志愿服务。■不断加强援建队伍建设

坚持以党建促援建,以制度管援建,以廉政保援建,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携手共建新绵竹”主题,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树立了江苏援建干部的良好形象。一是深入开展党建活动。建立健全党组织,命名一批共产党员示范岗和党建工作示范点,组建一批共产党员突击队。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16名表现突出的援建积极分子光荣入党。二是严格工作纪律。从援建一开始,就制定了“三要八不准”工作人员守则、准军事化管理办法,严格对照检查,做到警钟长鸣。三是加强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建立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制度,全过程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所有援建项目都实行公开招投标,聘请当地干部群众为廉洁援建监督员、工程质量监督员,组织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援建项目。对援建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四是自觉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每年新春佳节,广大援建人员慷慨解囊,深入特困农户、老党员、病残家庭访贫问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江苏援建人员踊跃捐款达50多万元。几点体会

实践证明,中央作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充分弘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回顾对口援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切体会。

第一,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举全省之力是做好援建工作的根本保证。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对口援建四川省地震灾区作为政治任务、特殊使命、应尽责任,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视绵竹为江苏“第一县”,全力支持绵竹恢复好、建设好、发展好,成立以梁保华书记为第一组长、罗志军省长为组长的对口援建领导小组,实行统一指挥,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援建工作高效运转。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明确对口援建目标任务、基本思路、资金总量和工作重点。梁保华书记、罗志军省长第一时间亲赴绵竹,调查研究,慰问群众,共商恢复重建大计,梁书记提出的“江苏和绵竹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携手共建绵竹美好新家园”的指导思想,广为传诵,深入人心。梁保华书记、罗志军省长在援建各个关键阶段及时作出重要批示,对城乡住房重建、工程建设质量、经济恢复发展、审计工作、援建队伍建设等方面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史和平副省长先后10多次赴绵竹指导工作,每次都是利用节假日,每天工作都在16小时以上,解决援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江苏既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加强项目、资金规范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建立“一市帮一乡镇”机制,极大地调动13个省辖市和7个经济强县(市、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省各有关部门、13个省辖市和7个县级市区视支持绵竹为己任,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灾区一线,靠前指挥,全力以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江苏省支持绵竹恢复重建的决心绝不动摇,率先完成对口援建的目标绝不改变,确定的援建资金总量绝不减少。

第二,四川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当地党委政府密切配合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关键所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支持江苏援建工作,刘奇葆书记、蒋巨峰省长多次亲临绵竹指导,亲切看望我省援建人员,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每逢重大节日,四川省领导同志带队深入援建一线,慰问援建工作者,组织援建人员体检、疗养、“送清凉”等活动,使我们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四川省各有关部门多次来到绵竹,为援建工作排难解忧。德阳和绵竹市委、市政府面对极为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各种困难局面,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有求必应、优质服务。广大干部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援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援建指挥机构自觉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无缝对接。

第三,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基本原则。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对口支援的基本出发点,优先解决灾区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期盼的民生问题。资金和项目安排突出重点、区别轻重缓急,规划设计尊重自然、注重安全适用,项目建设坚持质量、功能、造价、速度相统一,杜绝形象工程和铺张浪费。坚持把灾区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作为对口援建的首要任务,高质量高效率重建学校、医院、民政、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加强就业援助和产业合作,帮助灾区尽快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目标,让人民群众共享援建成果,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广大援建人员无私奉献、团结拼搏是做好对口援建工作的动力之源。自2008年7月以来,四川省境内共发生余震57000多次,其中4级以上313次,震中在绵竹的2300多次,2009年6月30日在绵竹发生5.6级破坏性地震。四川省震后气候异常,山体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2008年9月23日、24日特大暴雨,一夜雷击2万多次,几十年未遇。2010年8月13日,清平乡发生特大泥石流,流量达600多万立方米,是甘肃舟曲的3倍多。面对艰苦环境和繁重工作,广大援建人员牢记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嘱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工作一线,有的同志过度疲劳多次晕倒在工地,有的同志长期患病仍坚持工作,有的同志至亲去世来不及看上最后一眼,有的同志家人生病、子女中考高考未能回家照顾,有的同志为援建一再推延婚期……但当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进崭新的学校,当看到老人们在幽静典雅的敬老院里安享晚年,当看到病人们在舒适的医院里寻医问药,当看到灾区群众搬进新居重新绽放的笑容,当看到失去孩子的母亲又怀抱新生婴儿,我们援建人员再苦再累再险、付出代价再大,也无怨无悔!下一步工作

援建是有期限的,但两地经济文化合作是无期限的。江苏人民与绵竹人民永远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项目移交和质量保修工作。抓紧援建项目资料档案、固定资产交接工作,抓好项目保修责任制的落实,帮助受援方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援建项目移交一个、有效运行一个、群众满意一个,让绵竹群众不仅现在说江苏援建好,援建人员撤离后仍然说好。

二是继续抓紧援建项目决算审计工作。继续加强审计力量,坚持从严把关,及时做好援建项目决算审计,2010年9月底完成项目审计60%以上,2010年底前所有项目通过审计,结余资金全部交付绵竹,向江苏和绵竹人民交上一本“明白账”。

三是深化两地长效合作。继续支持绵竹市江苏工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无锡汉旺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江苏传统优势产业向四川转移,加强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建立两地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学技术和成果转化。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合作,联手打造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伙伴关系。她由“四川”两个汉字和江苏汉语拼音缩写JS组成她是“江苏和绵竹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标志她是江苏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承诺她是一只爱心鸟,象征着江苏与绵竹人民携手飞向美好明天综述篇一、省级媒体关于我省抗震救灾报道部分作品让总书记放心 为灾区群众解难——江苏全力加紧生产调运帐篷和活动板房支援灾区纪实《新华日报》记者顾雷鸣 吴剑飞 王晓红

地动山摇,房倾屋塌。汶川特大地震无情地摧毁了同胞的家园,1400万受灾群众急需能够遮风挡雨的临时住所!

受灾群众的冷暖安危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胡锦涛总书记的心!

5月22日下午,刚刚主持召开了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就立即赶赴浙江湖州,考察帐篷生产企业,并主持召开了由江苏、浙江两省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帐篷生产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希望两省有关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尽全力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一定坚决出色完成中央下达的生产救灾帐篷和活动板房任务,让党中央放心,让总书记放心!”省委书记梁保华代表全省7600万干部群众向总书记作出了郑重的承诺。

作为生产和调运帐篷、活动板房最多的省份,江苏全省上下闻风而动,所有救灾帐篷、活动板房的相关生产企业全力以赴,一场特殊的战斗立即在大江南北打响!

在接到党中央、胡总书记下达任务后的短短1周内,全省9个市、10余个省直部门和195家企业参与,省市政府向相关企业派出200余名干部驻厂协调服务,先后动用965个车皮运输,组织1775名规划、设计、施工人员开赴绵竹帮助安装。到27日,江苏已累计向四川地震灾区运送帐篷30359顶、活动板房36.8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党中央、胡总书记下达的第一批救灾帐篷和活动板房生产调运任务,向总书记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向灾区人民送上了江苏干部群众的一片爱心。现在,江苏又开始向国家新下达的174万平方米活动板房后续任务冲刺。帐篷!板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指挥有力,坚决出色完成党中央和总书记交给的光荣任务

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的临时住所,既是抗震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央下达江苏的一项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连日来,围绕组织生产调运救灾急需的帐篷和活动板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紧急部署,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多次深入一线部署指挥,强调一定要急灾区所急、解灾区所难、办灾区所需,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加紧生产调运帐篷和活动板房等救灾物资,为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做出江苏应有的贡献。

5月19日,在接到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同志的电话,要求江苏1周内向四川灾区紧急提供3万顶帐篷、30万平方米活动板房的任务后,省委书记梁保华于当天下午立即主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灾区急需的帐篷、活动板房等物资的生产调运工作。省长罗志军随即于当晚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进行了具体部署。

21日晚,省委书记梁保华亲自召集各市和有关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救灾物资生产企业以及运输部门负责人,细致地研究部署帐篷、活动板房的生产和调运工作。会上,他逐一了解、核实各市和主要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原辅材料供应情况,要求所有生产企业开足马力,挖掘潜力,尽可能多生产,以满足灾区急需;要求各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原辅材料、流动资金、能源和运输的调度,全力支持企业生产。就在这同一时刻,由53辆厢式货车和各类保障车辆组成的大规模车队,满载着首批8200顶帐篷、1000套活动板房,满载着7600万江苏人民对四川地震灾区群众的关爱之心,星夜启程向德阳重灾区进发。

23日上午,梁保华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传达贯彻前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在浙江考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他强调,要以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完成中央下达江苏的各项任务。凡是灾区急需的物资,要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可靠的质量组织生产和调运;凡是有关抗震救灾的事,要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办好。

省委常委会议一结束,梁保华书记就马不停蹄地深入企业车间考察。23日,他在生产帐篷企业比较集中的扬州市,先后视察了江苏阿珂姆野营用品公司、仪征龙兴塑胶有限公司、扬州金泉旅游用品有限公司,24日又来到活动板房生产企业集中的吴江市,察看了吴江金晓空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吴江宏源喷织有限公司和活动板房集中发运地,要求尽一切努力多增产、快运输,使受灾群众早日能有临时住所。每到一处,他都言辞恳切地对大家说:“我们多生产一顶帐篷和一套活动板房,就能多解决一户受灾家庭的困难;早一天完成生产任务,就能让受灾群众少受一天的痛苦。”

在此期间,省长罗志军也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并到南京、无锡考察有关生产企业,现场研究解决救灾物资的生产和调运工作。

灾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灾区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各地企业迅速投入了这场争分夺秒的战斗。帐篷!板房!企业开足马力,工人不舍昼夜,生产报国、支援灾区责无旁贷

在过去的1周内,我省紧急组织了近200家帐篷和活动板房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灾区急需物资。生产车间,成了抗震救灾的另一战场。■扬州市邗江区,江苏阿珂姆野营用品公司“总书记的话字字句句敲在我的心上,既感到压力,更增添了新的动力!”这家国内最大户外帐篷生产企业的董事长李宏来在湖州,曾作为唯一一位企业代表发言,向总书记立下了保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的“军令状”。

记者在这家公司里看到,上千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一片忙碌,上百台缝纫机隆隆作响;布料裁剪车间为了加快进度,工人甚至来回奔跑着操作。为了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该公司不惜取消了100多万美元的外贸订单,并将承担600万美元延误交货的风险。■吴江市,金晓空调净化有限公司

从5月21日至27日,苏州市要在7天内完成26万平方米活动板房紧急生产任务,分布在吴江市金家坝一带的企业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

在金晓空调净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前的空地上,一批刚下线的活动板房正被装运到12米加长卡车上。21日以来,公司连续多日24小时运转,工人们都自愿放弃了休息。50多岁的老胡一脸庄重地说,“我的儿媳妇就是四川人,只要能多为灾区出点力,这点累不算什么。”■吴江市,姑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章洪伟还是头一次为生产这么“玩命”。该公司原本是一家生产净化设备的企业,听说吴江承接了为灾区生产活动板房的任务后,章洪伟决定做“援军”。他们把企业原来的生产任务全部取消,把生产线腾出来投入活动板房的生产。其间,原本用于板房生产的0.426毫米钢板断货了,章洪伟二话不说,采购来了0.476毫米钢板,每平方米板房的成本因此贵了3块多钱。“想到灾区人民无家可归的困境,我们就觉得应该赶紧完成援建活动板房的生产任务,让他们早日住进舒适的新家。”因为企业这段时间转为生产活动板房,原先的产品不能及时发货,章洪伟一家家和订货单位协商推迟供货时间。没想到对方一听说因为援助灾区而有所延误,纷纷表示理解。他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常州市武进区,常州侨裕集团旅游用品公司

连日来,该公司停下外贸订单生产,全力安排突击生产救灾帐篷。按照原有生产能力,生产1000顶简易行军帐篷需要4天,经过工人一天一夜连轴转,23日中午就全部装车发往灾区。此前,该集团已经向灾区捐赠了1000顶行军帐篷。

侨裕公司还专门针对四川地震灾区情况研发了救灾专用帐篷,这种帐篷支起展开后,面积共12平方米,配有纱窗、门帘和挡雨布,既透气防雨,又防止蚊虫叮咬。由于原料临时筹措紧张,他们“挪用”了原本生产出口沙滩折叠椅和折叠床的进口迷彩布料,全力生产1500顶专用救灾帐篷,其中1000顶昨天已发往灾区。

连续奋战,天天熬夜,装配一车间主任张春妹说:“车间里也有从四川来这里打工的姐妹。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身在灾区的人受难,我们感同身受。只有尽最大努力加紧生产才对得起良心。大家手上忙个不停,没时间说话,以往一加班就有抱怨,现在根本不会有。”■南京市,南京际华三五二一集团公司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省长亲自到车间来为我们鼓气,赶制5万顶帐篷没问题。”公司副总经理倪强生忙得像飞转的陀螺。“我苦,工人更苦。12日晚就开始一直加班。苦不怕,我们军需企业向来就有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但光靠全厂日夜加班,6月30日前无法拿出5万顶帐篷。怎么办?际华集团公司即刻调动了各个相关兄弟厂,把部分环节分拆给兄弟厂。”

在布件车间,质检员朱成玉正拿着卷尺测量一块篷布上洞口的大小。质管处处长说,赶数量绝不能敷衍质量。一顶帐篷前后有40多名质检员盯着,每道工序都有质检员把关。对协作厂,由三五二一集团公司负责原材料供应、工艺监督和成品检验,一切都严格按标准来,决不许半点含糊。■镇江市丹徒区,华铖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缝制车间里,埋在布料堆里的50台缝纫机不停地运转,一旁的10多名女工和科室干部弯着腰,一刻不停地整理、捆扎着帐篷成品。制管喷塑车间里,工人们任凭汗水在脸上流淌,2天内完成了52吨高频焊管的分割、制作、喷塑。包装车间流水线上,无论18公斤重的帐篷,还是装有帐篷、钢管重达50公斤的全包装,都靠工人一件件搬上搬下。46岁的女工夏俊美,不顾重感冒,拔下吊水针头就回到岗位。“拼了!”她说,“我们早一分钟把帐篷生产出来,灾区群众就在外少露宿一分钟。”帐篷!板房!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切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安全住所

从原料到用工,从资金到用电,从长途运输到赴灾区安装,时间紧,任务重,困难不小。为此,各地各部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和原辅材料供应,确保电力优先供应、交通畅通无阻。全省上下只有一个目标:一切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安全住所!

昨天下午,吴江市彩钢板协会秘书长王春明声音沙哑却语带欣慰地告诉记者:该协会牵头组织了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内70家企业,承接了为灾区赶制26万平方米板房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都需要协会去协调解决。这几天,苏州市各级领导、开发区领导轮番到这里鼓劲,市经贸委24小时在现场指导工作,质监、安全、供电、交通、建设等职能部门也通力合作。

一个星期以来,王春明的电话被“打爆”了,每天要接到近300个电话,每一个电话意味着一个新的问题要解决,每天只能睡上3个多小时。他的辛苦没有白费,90%以上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决。活动板房生产企业从银行争取了2000万的贷款支持,保障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家里人都支持我为灾区人民做点贡献,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还特意发短信鼓励我呢!”

扬州阿珂姆公司生产帐篷的资金有困难,扬州工行、农行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迅速向其提供贷款3500万元;生产工人不足,扬州市劳动和保障局就动员7个辖市(县)区的劳动主管部门,确保其用工需求。“7天内,必须生产出3万平方米活动板房发往灾区!”21日下午4点半,位于惠山经济开发区的无锡君子兰橡塑材料公司突然接到省里下达的这一紧急任务。听说他们扩大产能有困难,无锡市各相关部门都开出了“绿色通道”。锡州农商行赶来现场办公,当即拍板提供300万元贷款,贷款当天到位;无锡市经贸委帮助衔接机器生产商,尽力在数日内为企业配备第二条生产线;经贸委还派出2辆卡车和20名搬运工运成品,铁路车皮也协调得妥妥帖帖;生产线上缺人手,市劳动部门负责把30名工人送上门来;市供电局为企业增加一条输电线,确保生产不断电。市质监、消防、墙改办等部门参与检查,保证板房的质量。

在丹阳,广杰公司原来生产旅游专用小帐篷,现在要生产12平方米救灾帐篷,困难不亚于转产。7天里生产2000顶帐篷,牛津布能找到,可是钢管和所需资金却成了大问题。皇塘镇党委负责人听说后,立即找到本镇港奇摩托车配件厂。该厂听说是为灾区生产帐篷,连夜赶到无锡联系货源,专门为广杰提供了40多吨钢管。

边生产,边装车运输。省交通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组建了抗震救灾应急救援车队,储备的救灾运输车已从150辆增至300辆。南通、徐州等市交通部门也分别组织了赈灾车队。

5月23日夜,江苏驰援四川的第二批物资8000顶帐篷、2800套活动板房紧急发出,采用公铁联运的方式,直接送往德阳重灾区。为了快速发运这批救灾物资,省交通厅组织了123辆厢式货车,分头等候在苏州、无锡、镇江、常州的70多家生产企业里,活动板房与帐篷一下生产线,就立即装车送往火车站。铁路部门也特事特办,在苏州、无锡专门加开4趟运输专列,在镇江、常州加挂列车车皮,保证随时装满、随时发车。省经贸委等部门也派出专人,现场督办,组织协调。

由于地震对灾区地平产生影响,目前活动板房的安装成为关键。各生产厂家和省建设厅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紧急调用建筑机械,增派安装人员。省建设厅派出的6200名建筑施工人员,自备施工机具分批赶赴灾区。预计在6月25日前,可为灾区建设好2万套共40万平方米的活动板房。

5月26日上午,绵竹市区景观大道边一处工地上,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南京大地建设集团的工人们坐了近40个小时的车,26日早晨赶到工地。“我们都是自己主动报名要求来的,南京陆陆续续要来700多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光我们公司就有70多人,要完成800间、1.6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任务。”

5月25日晚上,苏州市建设局紧急组织23名建筑工人,坐飞机到成都,然后马不停蹄地来到绵竹。27日早晨,局长又带领80名工人到达绵竹,5月28日还将有200名工人到达。另外,有300名工人待命。总之,需要多少人力,局里完全满足。魏宝林处长说:“人多力量大,安置房建设不能耽搁啊。”(《新华日报》记者朱新法、翟慎良、董超标、浦敏琦、樊万朝、汪滢、李源、周铮、唐传虎、颜芳、李仲勋对本文亦有贡献。)7600万江苏人交出的爱心答卷——我省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综述《新华日报》记者陈炳山 宋晓华 王晓映 孙 巡

汶川大地震!数万同胞遇难,4500多万人受灾,举国同悲。

千里之外的江苏全省动员,伸出援手。

抢救废墟下的生命,江苏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到;治疗伤员,江苏医疗队在卫生部派出的省市医疗队中第一个到达;灾后防疫,江苏在各省市中派出了最多的人员、最强的力量;生产帐篷和活动板房,江苏提前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灾后安居,江苏在绵竹市又好又快安装活动板房……

在抗震救灾的各条战线,江苏人递交了一份令中央满意、令灾区人民认可的爱心答卷。江苏责任——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解灾区之所难“为国分忧,为灾区解难!”危急时刻,江苏挺身而出!

5月12日起,抗震救灾,全省上下迅速行动,一场展现“江苏责任”的战役迅即打响!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震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支持灾区抗震救灾!

梁保华书记召开省委常委会,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解灾区之所难,全力支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

省政府迅速成立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罗志军省长亲自担任组长,何权、史和平、李小敏3位副省长任副组长。

14日下午,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研究了我省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相关工作。省长罗志军要求,继续动员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全力支持灾区抗震救灾,进一步做好应急救援准备,随时准备支援灾区!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各有关部门和全省各地,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支援灾区的各项工作中。

灾区救援,第一位的是救人!地震发生后,江苏在第一时间作出第一反应,千里驰援,火速赶到四川。

江苏医疗队率先到达灾区——

5月12日,省卫生系统主动请战,紧急启动应急机制。13日下午江苏医疗队抵达四川,这是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外省医疗队。当晚23时30分,江苏的白衣天使赶至绵阳三院、绵阳404医院、520医院和江油县一院、江油县二院,连夜投入到伤员救治工作中。

江苏首批医疗队106人,却有1万多人报名!不管是年过花甲的老专家,还是“80后”,人人都感到自己的肩上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灾区的同胞是自己的亲人,医疗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份亲情。截至5月28日,江苏向灾区派出了6支医疗队、28支卫生防疫队、1支医疗救护车队,528名江苏医护人员奋战在灾区救护和疫情防控第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医疗队员累计收治伤病员982人,实施重大手术187台,抢救危重病例460人,清创手术、换药、护理8385例;为群众提供常规医疗服务、实施心理干预疏导1万多人次,帮助转运伤员近700人。

江苏消防4次吹响集结号——

从总队机关到13个市,江苏消防部队全体总动员,驰援四川!13日晚7点40分,大雨滂沱中,赴川江苏地震救援队第一批80多人抵达成都,随即向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进发。1周内,全省消防部队4批共派出505名官兵赴川救灾。“搜索,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抢救,不放弃每一条生命。”江苏救援队和死神争夺着生命。截至目前,江苏救援队共救助伤员784人,营救被困人员534人,抢救埋压幸存者39人,提供医疗救治服务784人,增援器材装备11861件。

与此同时,我省地震、交通、建设、通信等各个系统都派出专业力量,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地震,发生在近2000公里之外,但是江苏人的心与四川灾区人民的心一同跳动!

汶川地震后仅2小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公司总裁陈光标就带着由60台吊车、推土车、挖土机等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车队向四川进发。13日中午,他们到达都江堰,成为民间救援力量的一面旗帜。“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千百年来,长江是联系四川和江苏的天然纽带。大灾袭来,江苏和四川又多了条爱心纽带!在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发动下,所有江苏人都力所能及地为抗震救灾尽心尽力。

江苏责任,不仅体现在捐款捐物上,救援、医疗、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灾区,到处都有江苏的声音,到处都有江苏人的身影!

地震袭来,房毁屋塌,灾区群众只能露宿野外。缺帐篷,缺活动板房!胡锦涛总书记忧心如焚,江苏人感同身受!

5月19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紧急向四川灾区调运急需物资和组织抗震救灾物资生产。梁保华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急灾区所急,解灾区所难,办灾区所需,全力以赴支持灾区抗震救灾,坚决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德阳。

省委书记梁保华批示,请各级各方面要进行广泛动员,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的要求,组织救灾物资的调运和生产,按照5月19日紧急会议的部署抓好落实。

省长罗志军批示,广泛宣传动员,尽快制订各市对口支援方案并组织实施救援方案,建立上下沟通、前方与后方相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救灾任务的落实。

20日,省委、省政府派出先遣小组直赴德阳,与德阳市及下辖的绵竹、什邡等5个县(市)进行对口衔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灾区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是我们当前紧迫而重大的任务。”5月21日晚,省委书记梁保华召集各市和有关县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救灾物资生产企业以及运输部门负责人,重点部署灾区急需物资特别是帐篷、活动板房的生产和调运工作。梁保华指出,保障受灾群众有安全住所是当前最紧急的任务。江苏是各种救灾物资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要全力以赴组织好生产,支援灾区。帐篷和活动板房生产企业要开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