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盏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0 02:26:10

点击下载

作者:邹剑川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过一盏茶

不过一盏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过一盏茶作者:邹剑川排版:辛萌哒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ISBN:9787551138406本书由安徽新儒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便是人间好时节

以前,很多文人的诗文里都有禅意,画里也有禅意,而茶中自然也是有禅意的。

茶是清淡、清雅之物,水也是至清至纯之物,茶与水的结合,是一个清澈、清高、清雅的意思,这里的清,就是清心寡欲,心境清明了。

过去人饮茶还要焚香。香是雅事,是一种把自己和俗世隔绝起来,若有若无的屏障,而茶也是,茶的好处在于不刻意去为之,时时刻刻可以饮茶。饮茶造就的是一种闲情、一种雅趣,让你有一种怡然、陶然之乐。什么烦恼人生、什么柴米油盐、什么房子车子、什么进步升官,都可以放一放,都可以抛之脑后。

茶就是曲径通幽的一种淡雅高雅,超然世外。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意趣也还是禅和道吧。

所谓吃茶去,茶中禅,禅中茶,无非都是生活,都是平常心,都是一饮一啜,一饭一悟,喂马劈柴都是禅吧。诸葛亮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非常有道理。虽然很多人外道,其实也是内禅。禅是中国化的思想,也是一种文字态度。文字般若,文字里也是有禅的。我们说什么是文学呢?这意义、那流派,这技巧、那文体,其实文学无非是生活,来源于劳动。文学是要靠阅读、学习、思考、体验,靠自己领悟,这也是禅。文字也要平常心嘛,只在顿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知道禅,要知道茶,你要在禅里去禅,在茶里去茶。所以吃茶,是去体验生活,经历四季,自我顿悟、自我修行、自我体验。

每杯茶,都有人的四季轮回,人的一生变幻,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当下。喝茶就是刹那,就是当下,是拈花一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欲辨忘言,欲言而不在,所谓言者不美,美者不言吧。

吃茶一水间,问茶山水中,醉茶尘世里。叹茶人生空闲,啜茶梦醒时分。实际上,品茶品的是我们自己,每一杯茶里都是我们浮沉的一生。读懂了自己那杯茶,也就读懂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一生。苏白2017年10月第一辑楚湘茶韵湖南、湖北,江南好风日,鱼米之乡,自古传唱,茶韵飘香。丘陵湖泊间,茶味淡雅,寻茶湖湘,灵秀两湖,国茶江汉湘,意蕴悠长。糖茶

故土旧时是喝糖茶的。这颇有些古风,中国宋代之前喝茶,都是花茶、糖茶,浓烈无比。

我的旧邻居二毛常携带一斑驳的绿色军用水壶,里面灌满了糖茶。不时揭开水壶盖倒上一盖子,然后极夸张地长吸一口,发出“啊”的声音,“啊”还要拖得很长很长,这时我便忍不住讨上一盖糖茶来喝。那茶无非是绿茶浸泡加上糖,放到壶里变冷而已。若是夏日,还可以放入井水中凉镇。用久了的军用水壶有股麻涩味,甚至还带点不知道哪次野营拉练时的硝烟、战地味。这样的后现代气息,对于我幼年单薄的味蕾和舌尖,堪称文艺启蒙。

我认为我的邻居二毛是一位行为主义诗人,后来,我在家里同样搜出了旧军用水壶、糖、茶叶,也就如法炮制了。我常挎着一军用水壶,一军用书包,在路上夸张地行走,那壶和包还要弄成交叉状,以取精干之意。走到意气风发之时,便精神抖擞地揭开水壶,往壶盖倒上一盖,然后也是夸张地那么一深吸,一长饮,之后大大地来一声“啊”字,“啊”还要吞进喉咙里拐几个弯,引起路人侧目,此等私人趣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入城就读重点小学后,体育课后或炎热时,常会在校门口买糖茶喝,此糖茶非彼糖茶,只是糖精、香精加色素,做成五颜六色诱人状。此等糖茶当然冰镇,往往是旧式如锅炉般带水龙头之搪瓷桶,付了老板一分钱,用塑料杯打上一杯,那塑料杯半透明,让你可以看到糖茶的样子。从前糖是稀缺物事,大白兔等奶糖对于我等来说甚是遥远。能让舌尖浮泛糖茶一点甜意已是恩赐。这点小幸福往往还是轮流坐庄,由同学们互相请客。那卖茶的摊子常常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十几年前,故地重游,随州东关外景物依旧,中药材公司还在暴晒硕大的蜈蚣,茶摊应该早就不在了。卖茶的中年妇女们,想必已成老年,对面也未必相识。与发小故友,久未联络,因离乡日久,害怕相对无言,薄了情意。未曾衣锦,也无意唐突故人,那杯粗劣塑料味的糖茶气息,就如同那些炎热的夏日、那些未满十岁的毛孩子、那条幽深的古巷,和那条不见干净、浑浊的护城河一样,就常存心底吧。我常常感叹,有些事,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为什么还和昨天、现在一样清晰?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回首已是多年身,把日子品成一杯甜甜薄凉的糖茶吧,在简单的尘世里开出花来。赤壁砖茶

羊楼洞、赵李桥是赤壁往崇阳、通城方向的两个古镇,这里出产鄂东南较有名的砖茶。

明清时期,羊楼洞和赵李桥曾是盛极一时的茶叶集散地和制作中心。当时的中俄万里茶路,赵李桥和羊楼洞就是起点,从中国南方源源不断而来的茶叶,就从这里运往汉口,再由晋商们从当时的大同、蒙古输送到欧洲各国。

砖茶是晋商发家的凭借之一,这茶有什么魅力能让外国人和草原民族如此青睐呢?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贸易是顺差的,其中茶叶、丝绸大量出口。茶叶是英国、俄罗斯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在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大量种植茶叶之前,中国作为茶叶原产地,垄断全球市场。

今天的羊楼洞,是幕阜山山脉边缘的一个小镇,这里可以看到幕阜山的崇山峻岭在远处若隐若现。白云缭绕间,山间的平地里,这个失落的小镇就安卧在那里。赵李桥位于一条县级公路上,连接崇阳和赤壁,这个镇上有赵李桥砖茶厂,镇子比较繁华,有多家餐饮、商铺、宾馆,常有一些游人、客商前来。

走进一家砖茶铺,老板极为儒雅,我谈起砖茶,她自豪不已,向我介绍各种系列产品,其中便宜砖茶5元、15元、20元,比较高档的100元、200元不等。店主还详细介绍砖茶的冲泡方法,青砖要煮、熟茶要泡等等。看到我兴趣盎然,她还特地问我,是不是上次武汉大学来支教的那批人。看来关注砖茶的人还不少。

注目青砖茶,有着朴素的包装,这种包装流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显得古朴亲切。砖茶是硬的,而泡出的茶是温软浓香的。几百年前,晋商们用车推着砖茶,一车车地将它们运往蒙古高原、欧亚大陆。在新疆我就看到哈萨克牧民泡出来的红茶,带着茶梗和粗叶子,红红的,应该就是砖茶吧!

为什么马背民族喜欢砖茶,离不开砖茶呢?如果你去新疆、内蒙古就会发现他们的日常食物多为羊肉,你吃上几天,如果不喝一些砖茶就会觉得难受。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围着炉火,围坐在帐篷和蒙古包里,煮上一壶砖茶、奶茶,这样的日子,这样的茶香氤氲浸泡牧民的记忆里、生活里,给他们带来南方灵秀温润的气息和关照。同样寒流笼罩的俄罗斯大地,一样离不开砖茶。赤壁川字砖茶,当年是贵族富翁们才能挥霍专享的奢侈品。史料记载,从前英国贵族饮茶,一堆人眼巴巴等着女主人从深藏的坛罐里拿出陈年乌黑的茶叶,煮上一壶,一堆人夸张地喝下去,嘴里发出夸张的“咂巴咂巴”声音,还要把茶叶当作点心全部吃下肚子里去,这种遗风至今尚存。欧风东渐后,香港、广东乃至内地的下午茶、早茶、晚茶、茶餐厅,其实就是英国贵族们品尝了砖茶,把这习俗又传回了中国。

随着茶叶在欧洲的种植,日军战火的摧残,羊楼洞的砖茶不复当日兴盛。但砖茶的根茎在、血脉在,砖茶制作工艺传承了下来,这里的砖茶和普洱、黑茶一样都属于紧压茶,是经过蒸发压制成不同形状的再加工茶,往往销往边疆地区,也叫边销茶。而赤壁人以制作的老青茶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作的砖茶叫作青砖茶,这样的青涩有着千湖江汉的灵秀与柔媚,足以越过塞外的风尘,滋养马背上劳作的人们的心田。诗茶红界山

红界山,“文革”时叫红岗山,位于湖北黄陂与红安交界的蔡榨镇,临近木兰湖,此处有武汉市唯一的茶园。

武汉自古为重要茶叶集散地,但武汉本地的茶却一向鲜为人知。茶往往生于高山云雾间,得天地灵气滋养,所谓青山秀水出好茶。

我曾数次到木兰湖畔,黄陂境内的田园山水给我留下美妙的印象,但我此前并未来过红界山,也未曾品尝过红界山的茶。

偶有机缘得访红界山,过吴家寺水库,眼前不过是一座小土丘,普通的丘陵罢了。开始之时天公不作美,阴云蔽日,似有雨意,不禁让人失望,忽而云开雾散,天空晴朗,一碧如洗,心情也为之一振,豁然开朗,而后登山观湖。

红界山看似寻常,徒步其间也有意趣。但见得蓝天白云下,茶园青绿,而树木参差,层林尽染。水库池塘、农舍田园,开阔有怡然之趣。山丘亦曲折蜿蜒,沿路或红枫或柏杨或松竹,或秀美或婀娜或挺拔或婆娑,阳光之下,姿态万千,变幻莫测,往往有画意。而山呈蜿蜒曲折之态,每走几步,便有景致扑面而来,或石或林,或塘或屋舍,让人目不暇接。行在山中,顿时心旷神怡,而忘世俗之倦怠。

山间有一寺,寺前林木葱茏,枫杨松柏,美不胜收。有一僧飘然有仙风道骨,神态自若,堪称一景。僧人指点观景佳处,至峰顶怪石嶙峋地,但见九峰如龙,蜿蜒而下,山下木兰湖曲折盘旋,山丘沟壑,林木松池,有开阔之象、妩媚之姿、清秀之意、飞升之态。山皆五彩,枫红桐黄松青柏黛,夕阳金黄映照,如泼墨、如油彩,而木兰湖之水如碧玉、如宝石,相得益彰,大美大善。

下山,植被葱茏,有蕨、有茶、有荆棘、有野草。临山脚,有水处则景生,依景势筑小楼亭阁、牌坊、屋舍。残阳晚照,山林辉映,屋舍生光,惹人陶醉,堪称诗情画意。

偶拾得一杯红岗山芽茶,但见汤色清亮,叶片鲜绿,绿中而有春意。慢品则觉淡雅清丽,脱俗不凡,恰似木兰湖一汪出尘清水,又如红界山间之灵秀苍翠。人在草木中。品茶可体验在自然中、在山林中、在云天外的飘逸和空灵。而红岗山芽茶,则是在大湖之畔、平原之上、丘陵之间,与雨露做伴,饱经空气负离子滋养,远离大气污染的绿色天然佳品了。

一道茶略清淡,而口齿生津;二道茶则有粉涩之青气,此茶偏淡,有兰之雅意,如朦胧诗、如月光、如缥缈之云彩,回甘丝丝入扣,绕舌不去,绵长有余韵,让人神清气爽。

湖北有好山好水好茶,许多非著名物产,亦有绝佳之处。风景往往在身边,美往往要发现。如诗的红界山,如梦的当地芽茶,当是荆楚大地,灵秀山水的一颗明珠了,期待着朋友们来踏足、寻芳、玩赏、回味。湖北茶事

湖北是我的家乡,本省的茶我喝过一些。去年回乡,偶尔品到随州绿茶,感觉大苦大味,舌尖有清冽之气,有大开大阔,大起大落之感。随州绿茶味重,样子也极青绿,此前倒未曾留意。

后在超市里买了信阳毛尖,细品,倒和随州绿茶类似。想来随州地近信阳,山川相连,物种类似,都是汤色清亮,味苦味厚,其特色在于浓而不腻,清中带雅。这茶以前我很少喝,查了下,信阳毛尖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吧,以大别山区的新县出产为最佳。

本省的恩施有一种硒茶,茶色偏黄、偏淡雅,回甘有余味余韵,总体是偏粉涩一路。据说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算是本省茶的上品。

陆羽的《茶经》记载宜昌一带是出好茶之地,我想那里有大江峡谷,有云雾之气,理当有好茶。但我所买宜昌茶叶总觉平淡乏味,无人间草木之气,或许是未逢到好茶缘故。

黄冈英山县出茶。英山是大别山区,位于湖北、安徽交界处。我去过英山山区,感觉山清水秀,沟谷纵横,林木葱郁,空气清新。当地春茶、新茶,叶片晶莹,色泽青嫩,若是明前雨后,喝起来自然有一种清新之感,如沐春风,如置身田园郊野。但此茶不可久置,放上半年一年,就索然无味了。

鄂州出产梁湖碧玉茶,在大湖旁的小山上,此地也算是云蒸霞蔚吧。这茶颜色暗绿,炒制和压制手法比较独特,扁而狭长。喝起来,口感介于浓淡之间。此茶产于山间小丘陵,大湖之畔,大概吸收了很多空气负离子和大湖的水汽。所以茶叶里有股江湖气,总体来说是平雅、中正、随和,带着青涩的酸苦,也算好茶。

本省其他地方也有茶,如武汉红岗山等。其实茶,还是要看制作工艺和手法,看当地水土和气候。所谓名茶,有些是炒作和品牌,无名、非著名之茶也有佳品。好茶其实需要好水,好水更需要好心情。其实喝茶,喝来喝去,喝的就是一个心情,让你安静,让你平和,让你淡然,让你有一种自在和淡淡的欢喜,无物喜无己悲,这般的散碎和随意也就是我理解的茶和禅吧。九龙山访茶

九龙山在哪里,我一直不知道。在本地报纸上常看到此山茶叶的广告,小小的一块。有一同事讲,此茶甚好,老喝茶的都爱喝,我将信将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此山此茶是广告客户的原因。但本地也就两处产茶,我也一直有去探访的念头。

去年与母、妻、女看新房子,看罢无事,我提出开车带她们走走。那日风和景明,驰骋于新城区葛山下,去了附近一个山庄转了转,忽而就看到九龙山的广告半遮半掩地藏在树木下。于是沿着指示牌一路搜寻,导航仪是找不到这地方的。七拐八弯、曲曲折折走了许久,从国道到县道到乡道到村道,过了一个个池塘、水库、丘陵,问了一些乡民,终于来到了九龙山。

九龙山位于一个水库旁边,是江南丘陵地貌,鄂州无高山,山都是幕阜山余脉,从湖南、江西边界一路绵延过来,到这里已成破碎状,而且岩石风化成黄土。按照陆羽的观点,这是比较适合种植茶叶的地方,而且此处的形势有几分和杭州西湖神似,地名也带一个龙字,海拔大约100米左右,属于江南的亚热带气候,北纬30度左右。这是一个出产神奇物种和遍布大江、大湖、高山的纬度。风景还算清爽,山清水秀,田园渔歌,这样的地方往往出产茶叶。我定睛看去,在浅浅的云雾里,环绕水库的绵延的山丘上,果然是一株株的茶树。

信步走进茶庄,茶庄里是一棵200多岁树龄的大樟树,遮天蔽日,树下是石凳石桌,院子里零散停着几辆车,是熟客吧,整个院落清幽雅静,不见人的踪迹。在树下歇了,看了石桌上散落着袋装和听装的茶。高声呼唤了几声,无人答应,索性拿了茶、水自己先泡一杯再说。水是装在开水瓶里的,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格局,水温恰好,大约85摄氏度左右,这是绿茶适合的温度。杯子极其简陋,是劣质的一次性塑料杯,将就用了。将一撮茶叶,慢慢投入杯底,倒了水进去,看见茶叶慢慢上下漂浮,逐渐倒立,倒有如旗如枪的架势。

这茶叶是针状的,做成紧缩的银针状,倒如梁子湖特产银鱼的口吻部,这也是鄂州地区茶叶的特殊制作方法。喝了一杯茶,感觉这是一味略清淡雅致的茶,倒如梁子湖碧玉般。味觉好似远山含黛,又如美人深浅有无的眉梢,但苦涩和植物清香是有的,回甘略有点粉末状,其清新之气倒是主韵。那水伴着茶的清香,也显得格外甘甜,喝了几杯下去,居然是爽口爽心,全身通透了。尤其是那一院子的树荫,带着樟树独有的清香气息,四面的清风,满目的苍翠,竟让我有点微微地醉了。

茶庄只有一个女服务员,她给我称了散装的茶叶,用带有商标的铁皮盒子包了,得知我是看了广告来买茶寻茶的,她居然有几分诧异。女子介绍,这里的茶叶产量每年只有六千斤左右,大多数被附近的企业、老板、机关和爱茶之人买了去,基本是供不应求。当我问到这茶叶为何有龙井气时,女子说,这茶的品种本来就是从浙江引进的龙井茶树,用龙井手法炒制。我想,那差不多是浙江龙井,属于三级五级龙井了,但在湖北能品到一种本地新茶,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女服务员说,她们泡茶使用的是本山的山泉水。难怪有些意思,饮茶,山泉水为上,水质很重要,何况本山泉水呢?

九龙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翠绿,是一种墨翠,泡了愈发的青绿,那种嫩绿柔柔的,好像春天里刚刚睁开眼睛的花骨朵和柳芽,瘦瘦的绿。让你感受到一种人在草木中,复得归自然的情趣。

传说九龙山原本是东海龙王的八个儿子,因为犯事留在这里,形成了九个山峰。这样的故事,全国太多了,但这个水库,这个山,也算空气清新,略有云雾,想想,中国的名茶大多出自名山、大川、名湖,这里非著名风景区,产量也有限,但本地茶,本地水,也算趣味。

回去的路上,我看着农田、小山、水塘,在蜿蜒的村路上,心旷神怡。母亲和妻子一路颇不耐烦,说为了罐破茶叶,跑这么远,到山沟沟里来干吗。我笑道,是为喝茶而来,也不是为喝茶而来;是为买茶,也不为买茶。这样的山野,这样的田园,这样的时光,这样的一池碧水,这样的一树绿荫,这样内心的逍遥、怡然和安静,在行走间,我已然成了一树茶,飘摇在云雾,在水汽空蒙里啊。

是我泡茶,而时间和行走、田园和山林最终泡开了我在城市尘封的心田呀。而那些茶叶,我和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罗布麻茶,乃至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放在一起。但不到一个月时间,九龙山茶,被父亲和我喝了个精光。父亲也是嗜茶之人,本地人本地水本地茶,可能更本能地让人亲近。梁湖碧玉

梁子湖为湖北省第二大湖,该湖跨大冶、江夏、鄂州三地,碧波万顷,是湖北省不可多得的未受到工业污染的天然湖泊。鄂城俗语,洋澜湖七十二个汊,折不到梁子湖一个嬷,就是说鄂州城区的八百亩洋澜湖,面积虽然比较大,但和梁子湖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

梁子湖畔的大冶、鄂城、铁山交界处,有一镇,叫沼山,该镇因山得名。沼山海拔400多米,连绵百余里,是梁子湖畔秀美的一座山脉。该山土壤完全风化,呈黄土状,偏弱酸性,植被丰富,林木茂密,是省级森林公园,也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

我曾经数次前往沼山踏勘,沼山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纬30度左右,长江以南。这里坐拥梁子湖万顷清水,夏凉冬暖,湖面的云雾水雾,林木遮蔽使得日光并不直接和强烈地照射于茶树,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陆羽《茶经》里说,茶,上者生烂石,山间的云雾茶是上品。沼山虽是低山,但也出产好茶。

梁湖碧玉呈针状,颜色青绿,绿中带有点墨色,油亮晶莹,确实有一种软玉温香的观感。浸泡此茶,会看到茶叶如碧绿的翡翠,青翠欲滴,娇艳动人,好似古代宫廷的秀女,端庄里透着妩媚。这是一款饱含春意的茶,也是一味雅致清淡的茶。微微涩苦,回味有着轻微的粉末感,如石灰粉。这样的略粉敷在你的味蕾上,满是植物的清新。该茶温润,有着红袖添香的意趣,颇具绿茶的神韵风采。如果要比喻,我把它比作夏日之青莲、夏日之荷风,此茶宜夏日冲饮,消暑润喉,滋养丹田,两杯茶下肚,两腋生风,不亦快哉。此茶也适宜夜读时,把盏在手,如玉如麝,清香宜人,不蔓不枝。

梁湖碧玉是茶中之兰花,是茶中之君子。品此茶,游心于淡,淡中有味,淡中有真意,淡中有山间草木之气。古语云,大味至淡,大道至简。

此茶如信笔简单勾勒的仕女,眉细眼淡,素面朝天,却又风姿卓绝,芳华绝代。我想,那是茶中的神韵,茶里的精髓。梁子湖的青山和碧水,都在那一杯一水间了。英山绿茶

湖北英山属于大别山区,与安徽省交界,这里出产鄂东地区著名的绿茶。据说,浙江一些龙井,也是这里贴牌生产的。

鄂东人,乃至武汉人士大多吃得英山茶。在我看来,此地与安徽六安交界,六安出产中国名茶六安瓜片,这应该算得山水同源,物种相连吧。

大别山是一座连绵千里的大山脉,我近年常在此山中行走,它跨越湖北东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这座山大多数海拔在1000米以下,但在鄂皖两省交界处海拔在1500米以上,主峰天堂寨海拔1774米。由于低矮的山体不能阻挡寒流,汉口、鄂州一带冬季阴冷,而在高海拔庇护下的安徽北坡一带,气温温润得多,山南的英山、岳西,虽然位于长江以北,积温也高于5000摄氏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区,比较有利于茶叶生长。

我在英山的桃花冲山地考察发现,这里的土壤肥力较足,而且植被丰富,灌木、乔木茂盛,落叶枯枝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英山县有一些比较大的河流,当地借此发展漂流旅游业,沿着境内的河流、溪流行走,在丘陵半山间,就能看到茶园了。

我是在夏天抵达英山的,沿路可以看见山色青葱,河流清澈,两岸的丘陵山体裸露出黄土,而海拔较高的大别山山峰则呈现灰白色,远远看上去和大理石一样。

英山的茶叶品种繁多,茶场也多,品牌林立,在黄州城多有销售,也大量卖到外地。其茶也有上、中、下之分。我的总体感觉是英山茶适合喝新茶,若是陈茶,则毫无滋味。该茶有一种带白毫的,比较耐泡,汤色呈现黄色。还有的品种是采取嫩芽做成,色泽比较绿翠油润,喝起来明目清心。

我单位里经常购买英山绿茶,有纸盒包装,也有铁罐听装,这茶叶价钱比较便宜,春茶比较好喝,泡在杯里,可以看见春意盎然,有自然的青涩和香味,那种香气是发自茶叶内部的,滋润你心田的。

近年来,英山也推出了英山云雾系列产品,如春笋、春蕊、春茗、碧剑、龙特等,意在整合茶叶品牌,推广茶叶。在本省的省报上也常看到关于英山茶叶的报道。

湖北是茶圣陆羽的故乡,属于江南风貌,理应出好茶,但湖北的茶大多不是很出名,这或许和茶叶的包装和推广有关,除了什么采花毛尖经常做宣传,很少看到其他茶叶推广的大动作。英山绿茶大多只是为黄冈、鄂州、武汉部分人认可和欣赏。例如,我认识的报社的一主任,是英山人,常捎带英山茶叶到武汉,给报社同仁品尝。

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大别山山区的英山,有着温润的气候,有着山地、河流,非常富有特色,这片好山好水,出产的茶叶,更多的带着山间的云雾之气,那是被滋养和洗礼的茶体,细细品味该茶,你能体验出四季的变换、轮回。春之生机盎然,夏之热情似火,秋之成熟浪漫,冬之安静枯瘦,这一切都关乎心境,关乎品位了。所谓茶,也就是那样的才上舌尖,便下心间的,只是淡然,其间滋味只与你和茶有关。

不同的时候,喝不同的茶,味道往往不同,但心境却要超然物外。每当舌尖浮泛起英山绿茶,辗转在公文和新闻写作时,我心间总有那么一抹绿意,那是大别山的云雾,是山间溪流和清泉,是蜿蜒奔流的河水,是那起伏的茶园。每当此时,我也就变成了一朵云,飞升在斗室之外。随州绿茶

随州位于湖北西北部,与河南交界,是淮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流多流入长江。在传统地理划分上属于南方,其境内有桐柏山、大洪山等山脉。

随地古为随国,其随枣走廊为自古中原与南方交通要道,东西周时期为“铜金之路”,诸侯国随国是汉阳诸姬之首,也是把守青铜运输的封国,是当时中国的青铜冶炼、锻造、加工中心。

传说神农氏出生在随州市厉山镇,厉山,也名烈山,有神农洞等古迹。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地方志,上面说,茶是神农氏发明的,神农尝百草,经常中毒,后来发现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叶子吃进去之后,在五脏六腑游走,积毒顿时一扫而空,神农把它取名为“查”,后世把它叫作茶。如此说来随州还是茶的起源地。

随州茶我小时候喝过一些,那时包装简陋,多为简单硬纸盒,粗糙印刷,盛器多为家里大搪瓷缸,茶叶多是陈年老茶,颜色发暗泛红,有股子霉涩味,因此我对于随州茶印象不是太好。

前几年祖母去世,我回乡吊唁,期间品到一茶,叶成小团状,蜷缩紧密,颜色墨黑,貌不惊人,但泡开了,一片鲜绿,煞是惊艳。入口鲜香宜人,有大苦大悲之意,回甘雄厚,连绵不绝。如山高林密,有大河东流之开阔气,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向叔伯们打听此茶为何茶,他们漫不经心答道,就是本地绿茶,忘了哪里买的,就是散装的茶叶。叔伯们都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料想这茶左不过二三十块钱一斤,但我从此就对随州绿茶上了心。

我琢磨随州与信阳相邻,山川相连,风物相近,随州绿茶恐怕是信阳毛尖一脉的。所以干脆改喝信阳毛尖起来,在大型超市买袋装的信阳毛尖,价钱不贵,一般二三十块钱一袋,一袋一两、二两、三两的都有,细细品味,信阳毛尖和我喝到的随州绿茶还真有些相似,应该都属于北派江南茶了。

在网络搜索了解到,随州最好的茶叶在车云山,这也是大洪山山脉的山系,随州的部分茶叶是引进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工艺和物种。不知道我喝的那种茶是不是车云山所出产。因为叔伯们只是随意而买,甚至忘了品名和产地。

2013年我专程到大洪山的洪山镇和随州洛阳镇走了一遭。秋天的大洪山,山高林密,层林尽染,山峦起伏。行走在山间,真的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那画不是国画,倒像西方的油画,写实风格的那种。在大洪山山间的秋天,外面的叶子落了一地,法国梧桐的树叶或金黄或橙红或半青半红,让人诗意翩跹。

在一个山庄里住了,晚上是一杯当地绿茶,早上是一泡本地茶,天气是薄凉的,那凉里有着清澈的味道,那凉未必是刺着鼻,却让你鼻腔口舌里有着阵阵的爽快。这个时候,喝着茶,茶里有了天高云淡,有了入秋的怡然快意。那样一杯故乡的秋茶,裹着红黄树叶,有着山峦起伏一样的乡愁,一如洛阳千年如盖的古银杏树、茂密生长连绵不绝的枝叶,也似千万年编钟细密雄厚的钟声激荡。

随州的秋天绿茶,在大红山里,洗净了尘埃,对着晨霭雾气兴起的湖面,对着群山,真的是天凉好个秋,一切尽在不言的茶杯中了。恩施玉露与富硒茶

恩施是湖北西南部的一个地级市,靠近重庆、四川,与湖南北部相邻,早年间这里不通火车、高速,交通不便,所以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其物产也不大为人所知。

我到恩施是2007年左右,当时是坐国产运七小飞机来去,遇到气流,上下颠簸得厉害,非常惊险,心惊胆寒。

恩施是古巴人聚集地带,现在是土家族居住地区之一,当地的原生态歌舞在全国享有盛誉。

我们去时,受到了当地文艺界朋友的热情招待,他们特别邀请我们观看了恩施本地歌舞表演,并请我们品尝了本地的玉露茶、富硒茶。

湖北的茶大多不是很出名,甚至在本省名气都不是很大,这与湖北灵秀江南、山川纵横的地理格局很不相称,也与茶圣陆羽描述的峡江一带出产茶叶不相符。本省茶叶宣传、推广力度不够,许多茶叶只在本地小范围出名,而不为外界所知,例如当时的恩施玉露茶,我是第一次听说。

我细细品味了一下这茶,首先是观其色,茶汤汤色非常清澈明亮,宛如明月清泉,其香气鲜嫩中薄薄地带着清新,如同清晨的薄雾。入得口中,第一感觉就是脆爽,而后又一种清醇明快的感觉绵延不绝,让人惬意。我以为这样的茶,算是好茶了。入夜时分,我们沿着清江行走,清江两岸的灯火次第亮了,一些土家风格的桥上也点缀着彩灯。清江在灯火中显得清幽静谧,这是一条秀美明丽的江,宛如西子,而恩施玉露也正像这条江一样清澈灵秀,有着土家文化的积淀,带着轻灵带着俏皮,是一个小乔初嫁了还带着青涩的少妇,雍容半熟,含而不露。

回程的路上,我特别在当地购买了玉露和富硒茶,当地茶庄老板告诉我,恩施是全国著名的富硒地区,茶叶含硒量较高,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癌、降血压、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功效。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我是学到了一种新元素,一个新名词,“硒”。

回到家里,我又仔细品味了一下恩施富硒茶,总体的感觉是味觉鲜美,香气高远,色泽鲜嫩。最大的特点是回味有一种略带粉末的轻微粗糙感,这种感觉如同中国画的泼墨和水粉一样,很淡雅,若即若离,好似在胸襟里泼就了一幅水墨画一般。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喝了一段时间的富硒茶,我自我感觉精神好多了,不是那么容易疲倦,我本人由于写作、读书、伏案工作,几乎一刻也离不开茶叶和烟草。

恩施茶喝完很多年,我的舌尖还浮泛着那些茶叶的清新,它的香气如恩施大峡谷的陡峭,它的回味如利川腾龙洞的悠长深邃。偶尔间,我遇到恩施的记者、作家朋友,闲谈间会夸奖恩施的茶叶,他们总是自豪地说给我寄上一些,但我总是不好意思接受,无功不受禄。现在,我们本地超市也有恩施富硒茶卖了,我偶尔买一两袋,回家享用,只是觉得那茶似乎陈了一些,味道平淡了一些,没有我当年从恩施带回来的好。也许是价格的原因吧,二三十块钱一两的茶和一二百块钱一两的茶还是有区别的。常德擂茶

中国明代以前不喝清茶,尽管陆羽唐代就号召大家要喝清茶,但他的真正粉丝朱元璋,在明代才下令全国都喝散茶、清茶、泡茶。明代以前大家都是煎茶、点茶,那时的茶混合米、面、葱、姜,稀奇古怪,此等古风在西藏等地尚存,在湖南常德等地也有遗存。

沿着京珠高速行走,沿路的服务区都有常德擂茶出售,我在长沙的服务区买了一包,回家品味研究,因为它是古代饮茶风俗的遗留。

说到常德,它也是传说中桃花源的所在。擂茶出产在那一带,算是带着神秘的文学色彩了。与世隔绝的居民们保存了上古遗风,这在中原动乱、战争,迁居到南方的一些客家人中也有残存,如有些客家人也吃擂茶。

中国许多风物、小吃都喜欢扯上名人,例如对于擂茶,民间传说认为是张飞进军武陵,部队得了瘟疫,当地一老人送上了祖传秘方——擂茶,张飞的士兵喝了后,这病就好了。之后擂茶就流传开了。

擂茶制作的原料是黄豆、芝麻、花生,将其在锅里炒,使用文火,切碎生姜,加上茶叶,用粗棍子一圈圈磨碎,饮用时可以加糖、加盐。擂茶的擂棍,也要使用茶油或者姜子树,这样的木材有一种独到的香气,融入擂茶中。在不断的倒、搅、磨中,各种食材和茶叶混合到了一起。这是一道有着古风古意古韵的茶,让我们得以窥见先民们的饮茶之风。

日本人冈仓天心说,中国经历了元、清两代,因为外族入侵,宋、明的文化传承完全中断。茶文化、茶道思想全部消失殆尽。宋代无非是喝团茶,当时把茶叶加工成饼,在饼里掺和薄荷、盐、红枣。而明代无非是叶茶,泡茶到了清代开始鼎盛,各种茶叶、茶区和今天大致相同。

我认为冈仓天心是夸大其词了。中国文化、茶文化有延续性,日本茶道不过就是禅、道思想,这种文化中国也一直延续,并未中断。如果说,冈仓天心认为宋的团茶是茶道、茶文化精髓,那么常德的擂茶其实是类似的。

我购买的是商品化的袋装擂茶,已经制作成了如速溶咖啡一般,回家拆开包装,用了紫砂杯浸泡,一泡开就有一阵清香飘来,然后是细品。在茶水间有着浓郁的米粉香,也夹杂着姜的轻微辛辣。其间仔细闻起来,有隐约的茶香,但这种东西如果叫茶,我比较难以接受,它更像是一种民间小吃,一种食物了。我们的祖先在明代以前喝茶,都是这种喝法。如果这就是冈仓说的茶道正统,我实在是不敢恭维。

我以为喝茶当饮叶茶,最好是绿茶。红茶、花茶、青茶、黑茶也能品其味。但茶,南方之嘉木也。绿茶更近禅,南方多半喝绿茶,更近似道吧。

擂茶这种古风古意的茶,我以为还是要到其产地品味,可能才能得其味,知其精髓。商业化的袋装速冲茶,可能不得其原汁原味。也可能高速服务区卖的不正宗。

有时间,有机会,我计划去常德走一走,去品味当地原汁原味、本来的擂茶,看一看桃花源,吃一吃桃花鱼,追思一下我喜欢的陶渊明。岳阳毛尖

岳阳是湖南、湖北交界的一个地级市,境内有幕阜山、同亭湖,该市出产著名的君山银针,2015年,我偶尔在当地觅得一款岳阳毛尖茶,价格低廉,口感良好。

一次,我到湖南湘潭参加我的一个老乡的婚礼,回程路过一个叫伍市的集镇,这个镇非常繁华,颇具规模,人烟稠密,不亚于一个县城。其时已进年关,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赶集购物,我开车也累了,逛进了当地一间最大的超市,看看有什么特产。

我个人在外地购物倾向于在正规的大超市、大卖场或者正规商场购物,一来省去了讨价还价,东西质量可以保证;二来是价格统一,不因为外地人而不同。我在超市里看到广西横县的茉莉花茶、本地产的岳阳毛尖,还有铁观音、信阳毛尖等。奇怪这些茶叶的经销运营商要么是信阳要么是广西,往往和茶叶产地相隔千里。但我还是信手拿了几袋。这些茶价格很便宜,二三两的包装,足够喝上一两个月的,不过也就十几、二十几块钱,想来也许是集镇消费水平不高。

此前我在高速服务区也买了一两岳阳毛尖要二十多块,喝起来寡淡无味,买的烟也是假的。有些高速服务区除了自助餐三十块一人,免费的开水比较靠谱,其余的大多不可取。

回程路过岳阳楼、洞庭湖,我特意将车停在洞庭湖边。今年湖南的气候反常,二月份的时候,气温居然高达二十多摄氏度。我仔细端详了泡好的茶,茶汤是淡黄的,茶叶泡开,叶片比较大,这茶的发头很足,枝叶也比较粗犷,看上去是粗叶茶了。但细细品起来,这茶在淡中有苦,一种尖锐的麻苦,而后是刺尖的甘甜,余韵厚重,在舌尖上聚集的是一种堆积起来的涩苦感。这种涩是茶叶本身积淀的植物气息,让人受用。好似洞庭湖君山的秀气,亦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那种气魄。而且这茶被水浸泡,还有一种铁器般的辛辣,略微入口时,会先有铁锈色。我想是不是我用铁罐放茶叶的缘故,白铁皮味道渗入茶叶了。

不过,适逢一场洞庭烟雨,在湖边,有一杯岳阳清茶,遥想当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心中不由有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畅快感,庙堂高忧其国,江湖远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只有面对这样壮阔的湖,这样的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迷雾,才能有这样的文思吧。

不过传说范仲淹先生没到过岳阳,只是看了一幅画,写了一篇稿,到底是科举出身,命题半命题文字都耍得那么潇洒。而我呢,干了这杯茶,准备继续行程,回家过年了。永丰细茶

湖南娄底双峰,旧名永丰,原属湘乡县,这里也是曾国藩的故乡,当地出产永丰细茶。

我到双峰,还是暮冬艳阳天,和湖南美食作家巴陵一起去考察当地美食,拜谒曾国藩故居。我近年来对曾国藩比较感兴趣,原因是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很佩服曾国藩,我读了曾国藩的著作,对于其思想、学问非常佩服。

曾国藩故居距离衡山县白果镇只有二十里地,这让我颇为惊讶,我从白果下高速到曾国藩富厚堂时,感到非常激动。因为衡山白果是我外公、母亲的故乡,如此说起来,曾国藩还算是我的半个正宗老乡。

我们到了富厚堂,巴陵兄的同学,当地一位中学校长请我们吃侯府菜,曾国藩是毅勇侯,他家的菜也叫侯府菜。席前上了茶,我看到这茶扭曲蜿蜒,有几分怪异。细细品起来,滋味非常清淡,因是农家小馆,消费低廉,料想这茶乃是土茶,颜色也是陈茶,所以也不十分在意。

中学校长介绍说,这茶名叫永丰细茶叶,是曾国藩爱喝的,既然如此,不禁让我有了几分兴趣。原来曾国藩一生只喝他家乡的茶,即原湘乡的永丰细茶,在《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有大量的笔墨是谈永丰细茶的,而且曾国藩即便位居两江总督高位时,自己日常饮用,招待客人都是使用永丰细茶。他的属官、门生、幕僚都纷纷效仿,永丰细茶风行湘军体系。

湘军有统一的旗帜、文化、符号,连饮茶都统一了,不知道李鸿章是不是也喝永丰细茶。

双峰一带属于江南丘陵地貌,暮冬时节,富厚堂前残荷一片,四周的小山起伏不定。在这方圆一百里的地方,出过很多名人、伟人,毛泽东、彭德怀、蔡和森、秋瑾等等。毛泽东也曾到湘乡的东山书院求学。这永丰细茶,想必这些名人、伟人都喝过吧,确实让人增添了几分遐想。

永丰之地,并无高山,也无大河,是平常之地。田地、风物、地貌和湖北的一些地方并无两样。在这里漫步,有时候会惊讶,何以这方圆一百里的地方出如此多的、开天辟地的改变中国走向和命运的大人物?伟大源于平凡,曾国藩、毛泽东都是起于田亩之间的读书人,他们的身上都有大志向,都有好学、上进、求知,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蛮气十足。除了特产红辣椒之外,这永丰细茶也给了我颇多感触,这样的茶看上去毫不起眼,喝起来也平淡无奇,一如这里的风物、山水,但谁又能小瞧平凡细小的事物呢?我的许多朋友,坚持写作,在看似不可能成功的领域获得了成功,有的成为销售上千万册的图书策划人,有的入围中国最高文学奖,有的登陆中国作家富豪榜,有的出版了多部图书。例如,和我同行的巴陵先生,天资并不卓绝,但执着、刻苦、勤奋,已经常规出版了十几部图书,有的在国内还有较大的反响。

伟大都是由平凡的细节构成的,平凡、琐碎的每一天成就了伟业。这也好比我眼前这杯永丰细茶,它并不著名,它也不卓绝,它只是沉默地生长在这片并不十分理想、秀美的随意的乡土,它只是努力地浸泡在杯中,但细细地品,它也有一缕缕茶香,仿佛茁壮的野草,旺盛地生长,那茶里的生机盎然,有一种挺拔向上的姿态。它的扭曲、它的突兀、它的奇崛,都有着自然和个性,它就是它,倔强地独立着,不言不说,却很自我,有着追求,有着目的。

曾国藩爱永丰的茶,一来此为家乡之茶;二来是因为此茶有匪性、有个性,更有一种耐性、一种香远益清,甘于平淡,柔顺在内的品性。品这样的茶,想到曾国藩的忍,倒是十分贴切的。益阳茯茶

湖南出产黑茶,其代表是茯茶。茯茶的著名产区在益阳安化,高峰时期,安化茶的产量,甚至占到中国茶总量的70%。

黑茶也是一种砖茶,和普洱有些类似,这种茶也是一种发酵茶。我在长沙时,常见当地餐饮界奉上黑茶,知道我喜好品茶,长沙的作家朋友也就送给我一包益阳茯茶。

回家打开,发现茯茶是用粗茶大叶加工而成,类似于咸宁赤壁的青砖茶,但其颜色更深,说明书上特别注明,茯砖茶有金花菌,金花可以降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甚至把茯砖当成了药物,他说:“安化茶,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以火温之,始出味,其色浓黑,味苦中带甘,食之清神和胃。性温,味苦微甘,下膈气、消滞、去寒。”

我拿到的茯砖茶所放的时间还不算太长,估计只有一年左右,还未完全发酵,冲泡开来,略微可以看到金花漂浮其上,茶汤略为深红,尚不深黑,饮用起来,有一种陈香味道,这种陈腐如红酒,随后是一种温润感。这种温润里夹杂着一种粉涩,细品起来有一种药材的气息,近似广东凉茶。

花茶是一种温暖的茶,它适合寒夜客以茶当酒,与知己清谈时手把一盏,这样的茶浓烈中有清香,在闲谈中增加了兴致,淡中有浓烈,如酒中之红酒。茯砖也耐冲泡,它在日子里发了酵,慢慢地积淀,只在一壶一杯间,展露芳华。茯砖本是粗茶大叶,但压榨得紧了,在日子里沉淀了,也就开出了花了,甚至有了酒的气味,酒的陈香。

茯砖过去销往西北等边疆地区,为当地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中国明代甚至奉行以茶治边之国策,明代人以为“番人嗜奶酪,不得茶则困而病”。

近些年普洱盛行,茯砖作为普洱的类似茶,也开始为人所知。但我此前确实对此茶知之甚少,当年湖北的羊楼洞是中俄万里茶路起点,湖南茶运到这里,销往新疆、内蒙古和俄罗斯。当时中国七成的茶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这颇让人吃惊。

中国曾垄断世界茶叶的贸易,也曾是茶叶唯一原产地,以茶叶控制着世界的经济。

那么,我杯中的这一杯益阳茯茶,也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兴衰了,它曾跋涉万里,在欧洲王公贵族的晚宴上被视若珍宝,它也曾在边疆、在草原,在中国游牧民族的奶茶、酥油茶里,成为生活必需品。茯茶耐储藏,后发酵,愈陈愈香,便于运输,使得它在对外贸易中大放异彩。这样的一道茶,品起来不仅仅是陈香陈味陈趣,更让我读出了明清之际,中国茶的兴衰和风云。那如烟的往事,也都在这浓郁的茶汤之中了。君山品银针

洞庭湖君山银针是中国著名茶叶之一。

洞庭湖枯水季节,水草丰美,时有河道、小溪,竟有牛、马、羊于此放牧,让人疑心自己身处呼伦贝尔大草原。我是开着车沿着一条小路开上了君山岛,这也让我疑惑,这路在丰水期难道是没入洞庭湖底的?

时为早春,清明前后,细雨纷飞,倒也给我们此行增添了一些诗情画意。在岛上茶棚坐了,唤服务小姐上银针茶。小女不过三岁,不懂喝茶,只是一味玩耍,内子临床医学出身,从来只喝白开水,对于饮茶一事颇为不解,因此只我一人独享。服务小姐面白唇红,十指纤细,气质优雅,得湘鄂水乡风情之妙,与君山银针颇为贴切。此未饮茶,已先陶然三分。

时春雨,我在岛上一水面边的茶棚,座椅桌子都是简洁素雅的,近处有一人工湖,水汽空蒙,不远处有石桥一座,如弯月、如长虹,此等春情雅景,也让我感到快意。

该处盛器为啤酒杯,厚重坚实,虽为俗器,但应了我这等莽撞喜好牛饮之徒的心愿,捧杯狂饮。第一道便觉得此茶雅致,如兰如麝,是一味君子之茶,恰如八百里洞庭浩渺烟波之气,有三湘灵秀水汽;第二道时,品出茶之婉约亲和,如邻家碧玉,如红袖添香之雅,口感在微麻微涩间有不绝之清雅之味。此等涩苦不同于其他茶叶,而是存于舌尖,淡淡一抹。再看此新茶,根根如针,枝枝沉入水底,色泽清淡,赏之如早春之新生树林,养眼养心,真是一杯好茶。更兼得有早春之雨、早春之树、早春之水,都融入这一杯银针茶中,可谓杯中乾坤大,杯中春意浓了。

喝得三四杯银针,茶也淡了。付茶资二十元,拜别美女服务小姐。路上遇到茶庄,进去看了一看,终未带一两回去。

茶喝的是心情,品的是意趣。意兴而来,意尽则归。纵带了银针回去,没有洞庭之水,没有洞庭之春,没有洞庭之清秀女子,没有这场烟雨如丝如带,也喝不出比这更好的气味和意趣了。米泡茶

从前会有炸米泡的,于空地坐了,置一铁炉,炉中烧得都是松子,上面架一乌黑生铁铸的如埃及古陶式样的转炉。腹大、弧形、两头尖。拉一长长布制的筒状物,接在口上,乍一看如同一条正月里玩的龙灯样子,还有风箱等物事,这就是炸米泡的家伙事儿。

看到炸米泡的来了,家家户户就拿出糯米、生米来,派了有耐性、好奇的小孩子去等,排着长队。炸米泡的收了米,把米量好,投入转炉,丢松子入炉中,拉动风箱,火“呲呲”地燃烧,那炉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生米便成米泡。最惊天动地的是开炉那一霎,要对准那龙形布条之中,凭空一个炸雷,惊天动地,还有大量气体蒸腾。这样的动静一起,来的人更多,大家都知道炸米泡的来了。

网上看过一搞笑视频,是美国一科学节目,煞有介事地分析炸米泡工具,跟研究原子弹和高新武器一样,讲解的美国专家最后把它命名为“大杀器”。这节目也颇搞笑,也许是文化差异,如俄罗斯人,把中国人带的卤水当作毒品化验检查其化学成分。梁实秋去国外,外国人对臭豆腐、霉干菜、毛豆腐这些东西颇为不解,海关要反复、仔细地检查。

有米泡的日子总是好的,那时节没零食可吃,米泡在制作时加了糖精,至少有甜味。它是膨胀了的生米,可以充饥,可以打发肠胃,满足口舌之欲。人之在世,吃为大事,夜间偶有饥饿之时,米泡足以慰藉长夜漫漫时光,至少有米泡可以填腹。拿一玻璃杯,投米泡于内,开水浸泡,米泡自然就泡开了。若觉得意思不够,还可以白糖、红糖伺候,甚至加上姜、葱、盐也行。开水浸泡了,你当然还能放上茶。

我很好奇我家为什么会有米泡茶这种东西,彼时年纪小,并未思考太多,也未曾觉得其他地方是否还有米泡茶之物事。

米泡茶湖北南部也有,我看见女作家写过,而湖南也有米泡茶,有湖南美食书里专节描述。想起来,我母亲、外婆、外公等均系湖南人,我家食谱有湘味,不足为奇。我去湖南长沙、湘乡、湘潭一带,吃菜特别受用,当是幼时被湘味熏陶所致。这种私人趣味、食物密码有时候非常复杂。我们常说人的口味、人的饮食习惯,很多时候难以细述。

米泡茶有些类似擂茶,又有些明代以前唐宋饮茶的风俗,这样古意的茶不知道是湖北随州风俗,还是源于我外公外婆母亲的湖南习俗。常德的擂茶,与之神似。中国南方一些地方客家人喝擂茶,茶里也加各种米、面、姜、葱、盐,这是古风遗存。

现在没有米泡了,电影院里倒是有爆米花卖,配合可乐来喝,看不到米泡,自然也喝不到米泡茶,现在有的是泡面、方便面、速溶奶茶。

想到当年吃米泡茶,那样的米泡在热腾腾的水里膨胀,那样的汤水的甜蜜滋味,那对我是奢侈和惊喜,是享受,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第二辑国茶江山茶为中国原产,茶,南方嘉木也。无论高山、平原、沙漠、塞外、边境、华南、华中、西北,处处可见茶树,可闻茶香。国人、国茶、国梦。茶是一条河,浸泡了中国人的魂与梦。雪意庐山云雾茶

清明前后,正是出茶时节,春意萌动,我与夫人携手前往庐山。

庐山,千古名山,陶潜、李白、苏轼都曾流连于此,留下千古名篇。山麓间更有东林、西林等名寺,历代名人文士所留佳句颇多。到了近代,蒋介石在这里发表庐山讲话,掀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中共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庐山会议,这也是中共党史上重要的事件。自汉魏唐宋,无数高人来此流连。

名山自然出好茶,尤其是高山云雾茶。明陈襄云“雾芽吸尽香龙脂”,茶树喜阴润、温暖气候,江西九江位于长江沿岸,鄱阳湖畔,这里是长江中游最炎热地区之一。冬季短,无霜期高达300多天,年降雨量达1341~1943毫米,雨量充沛。这种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庐山云雾茶一般也被人们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我和夫人上山时,走到山脚,领略到的是温暖如春的气候。在山腰处,李白题诗的亭台,有一个关帝庙,一眼望去,却是层层茶田。这里也有着片片的竹林,看上去风光旖旎。“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窃悲夫惠华之曾敷兮,丝旖旎乎都房”,古人的句子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这点。

茶叶生在这样的地方,集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饱览了山川秀色,难怪会闻名天下。到了牯岭镇,沿途才发现,松柏之上竟满是雪花,呈现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之态。这时的庐山,过了山腰,越往上走,竟越是冬天的样子。庐山四月雪,这时才悟得那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真意。

上得牯岭街,觅得一酒店,只要120元,说是旺季得七百、八百,不由觉得占了便宜。房间自然附送一纸包茶,一看名号,正是庐山云雾茶。夫人生性节俭,选择都是极经济、极便宜的酒店,这酒店所配置的居然还是原始的热水瓶。茶杯是简单的白瓷杯。我对茶具、茶叶一向并无讲究,觉得随缘、随性、随意便好。

所谓茶事,原本是万千红尘中与它的相逢,只在那一刻品得它的滋味。这便是一水间的缘分,不必刻意,不必执着,不必索求。

就好比,我在此间陋室,与夫人共枕,遇到了这一场庐山的大雪,是意外、是奇遇,而这几包陈年庐山云雾茶,自是地道,虽陈也是本地茶。而那水,自是庐山之山泉之水,以山泉水泡本山之茶,这算得一桩雅事盛事。

投了茶,入口,但觉得此茶清淡,有山水之秀色,而汤色清亮。到二道时,则觉出其味的醇厚来,那醇厚虽无山石之韵,却隐隐有竹意,有几分花草的馨香,而窗外,雪花正密。是夜,一场高山春雪,几杯匡庐云雾,萧瑟里品绿茶,在那陈年的茶香中,我居然醉了。

次日,在牯岭边的庐山云中湖,正是毛泽东那张著名照片拍摄的所在处,有茶座、有藤椅,还有那条著名的花径。在那里喝了一杯热茶,正对着山间的群峰,下茶的是云雾,游人稀少,满湖的雪意,有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感。不由得想起青年张岱西湖品茶之场景。有时候喝茶喝到满湖皆白,一湖无人迹,只到千山万水只我一人,也算意趣吧。好就好在有夫人在旁,她虽不饮茶,却愿意陪我喝完这杯茶,茶间的是热气,茶里的是人间烟火气,外面是寒气,我们都冻得发抖,心却是热的,茶也是热的。沈三白《浮生六记》曾载:“若品论云霞,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故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此云霞耳。”这也算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品茶则意满于茶,意在茶外了。

茶后,看了仙人洞,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到了五老峰,在庐山植物园那里看了一溪好水,这样的山泉,用来泡茶是最好的吧。松柏被雪,山峰皆白,好一场雪,我的唇齿还留着茶香茶韵,借着茶兴,我信手写了一首古诗,诗云:“空山惊鸟语,清泉独自偏。松间无人迹,雪意拂心弦。”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绿茶精品,其色金黄,叶扁平。闻之有炒板栗香,泡之有麦香。入口涩苦,而后有人间草木青气,回甘则醇厚悠长。好的龙井讲究浸泡后,如枪如旗,根根倒立,那颜色近枯干稻草,略为深褐,煞是好看。但好龙井难得,以西湖为界。西湖那十八株老茶树是极品,其嫩叶,雨后明前,那是极品中的极品。自古以来为贡品。

西湖内梅坞龙井可称特级,有价无市。一级龙井市面亦难求,一斤总得万元以上。西湖一百公里方圆内,可称二级,乃至浙江区域茶叶,都能划到龙井四级、五级。

湖北有些茶叶也会被收购去,贴牌龙井,这同梁子湖螃蟹一样,并非都产自梁子湖,不过是技术、标准、选种、培养、管理统一,品牌资源整合。

我去过西湖,看过那十几株老茶树。在梅坞里品过龙井茶,但味道也不觉特别。好与不好,极品与凡品,只有极专业、挑剔之人,才分辨得出。

茶农家里有现炒之茶出手,我以为旅游景点,尤其导游带去的,多半不靠谱。后来在杭州市区商场买了些五级龙井了事。大商场里,级别、产地、标价分明,钱塘产地,三级龙井。浙江产地,五级龙井。喝了,也还对得起价格。

况且,好茶要用好水,本地茶讲究用本地水。西湖龙井当然用西湖水、钱塘水或者当地泉水。鄂州饮用乃长江之水,在喝茶里,长江之水,只能算三四等水,西山之泉水可算二等,梁子湖水介于二三等之间吧。

为了喝茶,去西山打泉水,那太劳累,也太奢侈。况且我近年到西山,久不闻寒溪嗽玉之声,也不见菩萨泉水流。至于《红楼梦》里说得雨水、雪水,所谓无根之水,我以为还不如江水,只算得四类五类水。水须活水,无污染,含矿物质,大江大湖可,山中清泉亦可。在九宫山看到溪流、瀑布,以为此水甚好,但还得有当地茶相佐,才是最佳。

品龙井,而无杭州之水,味道总是差了许多。凡事,随意即可,不便执着。莫言获奖,说写作品不必为得奖,为了得奖,未必写得出好作品,随意而已。

不管如何,寻常龙井,龙井之味,总还是在里面的。龙井的意思,也还是在舌尖,在肠肚里的。杭州出好茶

近来我在《十月》上读到一篇写石茶的文字,对于茶道研讨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对于喝茶是个外行,没有那许多的讲究,多为牛饮,所选茶叶也不过寻常龙井、碧螺春、铁观音之类。但饮茶要遂心境,冬日在电脑前,捧一杯热茶,看网页到高兴时,喝一口茶,茶酽而苦,微微涩口,取一快意。若心情舒畅,可取一玻璃杯泡茶,慢饮,一边看着茶叶在玻璃杯里缓慢盛开的姿态,是为悠然。

今岁去了苏杭一带,在同里看到一些茶肆颇有古风,临河而立,招幌当风,茶客在板凳上闲闲地坐,就着河水清风品茶聊天,此等小桥流水,风满衣袖之陶然,自然让茶里有了水乡灵气秀色,未饮已醉。

在杭州被一辆面包车载了,看了许多竹子山石后,到一山头,主人拿出珍藏之茶,茶密封在桶中,一揭开,浓香四溢。正宗龙井皆为扁平状,二道后有炒板栗之浓郁香味,挥之不去。但民间常见多为二级、三级龙井,一级、特级难见。

又浙江北部产菊花,当地喜泡茶饮用,据说好过杭白菊,只是我老觉得此类花茶加白糖非我所好,也非茶中类属,恐怕要归结到中药一类了。

在杭州买了一些茉莉花茶,价钱是10元一颗。一颗可泡一杯茶,是用碎茶叶制成的,在茶杯底部慢慢泡开,精妙处在于二道时,完全盛开成一朵菊花形状,鲜艳娇嫩异常,算是我买到和喝到的最有意思的茶叶了。福建的茶

福建的茶大多为乌龙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这茶得名于“垂如铁,美如观音”之美誉。我倒觉得此茶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的意思。清而不妖,骨骼清奇,色味脱俗,有一股清丽雅致之气,是茶中之君子,也似茶中之兰花。铁观音冲泡之气清高,品之既觉内心清安舒坦,入口苦麻。而后有淡淡回甘。这茶好比君子之交淡如水,若有若无,若牵若挂。正如,无颠倒梦想,无挂碍、不空不灭、不增不减的意思。

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有大红袍等品种,此茶与铁观音类似,属于乌龙茶,乌龙茶也称青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