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青少年心智的100部西方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1 09:39:04

点击下载

作者:姚巧华,夏令孜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完善青少年心智的100部西方经典

完善青少年心智的100部西方经典试读:

前言

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在各个领域缔造出惊世之作的巨人,他们所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既无时空界限,也无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更像阳光灿烂于今天。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人类的至高无上就是由这些为数不多,但确实最值得关注、崇拜和追随的大师们承接起来的。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使后辈一代一代分享和传承下去。“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尽管这些智者或许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他们是人类精英与时代先驱,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光芒的背后所担负的重大使命以及回报给社会的巨大财富,是他们用永不泯灭的思想火花推动着历史的巨轮。

经典之价值,乃在于传承重要的思想。因此我们不应忘记的是,许多以现代面目出现的理论体系经常不过是古老主题的变种。阅读经典文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同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素养,让我们变得深沉而不浮躁、清醒而不昏聩、深刻而不肤浅。但作为一名读者,“其生也有涯”,面对浩如烟海、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其“读”也无涯。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和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伟人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旷世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那些又常常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是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所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最现实的做法是面向大师,面向经典,与他们一起去感受和探索。

有鉴于此,为了帮助广大爱读书的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都从中得到过特别启迪的书,我们综观自古希腊以来学术发展的脉络,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完善青少年心智的100部西方经典》。我们深知,较之历史长河中灿若群星的诸多西典名宿,100家之选实有遗珠之憾。然而囿于篇幅,又不得不如此。编者希望能引领读者管窥人类文明肇端以来西方诸学的精美华章,并能由此出发,更为深入和理性地思索知识的本旨。

本书构架科学合理,书目堪称典范。我们结合西方学科繁荣程度以及中国社会传统的学科划分,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宗教学、军事学、自然科学等十几个领域中遴选思想深邃、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其最富有代表性的著作中为后世所推崇并反复征引的片段,并附作者简介、名家推荐和经典赏析,令读者可循此对编选内容有整体认知。我们力图使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读书指南、作品概述,更要成为一本精华荟萃之书。确信此中所蕴涵之智慧与理性的说服力和辞章与激情的感染力,必能使读者在大快朵颐之后受益良多,使您在浩瀚的书海中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快餐”。另外,我们对每本书的介绍因其主次而详略适当,行文精练而准确,并且契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阅读习惯,力求通俗易懂。总之,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我们能够遥望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以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用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大师们的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我们精心编写的这本《完善青少年心智的100部西方经典》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精美,装帧时尚,可以作为广大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工具书,也可以作为其他各阶层社会人士的有益读物。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能够作为收藏或礼物馈赠之用。

名著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和无数双挑剔的眼睛所筛选下来的精品。尽管各个时代的出版物汗牛充栋,但确实有真知灼见、能够流传后世的并不多见。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后人反复翻检,不断地被重新阅读、审查和思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经典提出了重要的问题、阐述了有创见的思想,或者对某个主题作出了特别智慧的论证,从而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甚至触及人类生存最普遍、最根本的问题。只要人类一丝尚存,这些东西就必然恒久地拥有价值和吸引力。但是,“我们听别人讲,是为了自己也能够说!”我们不能总是生活在经典的影子中,因此不要只是记住学界巨擘们的观点和文字,而是要与大师们共同去思考,从中体会到探索和创造的快乐,让人类文明的薪火世代相传,并且越烧越旺!诚如帕斯卡在哲学名著《思想录》里留给世人的一句警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编者2009年6月1日第一章 哲学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柏拉图《理想国》

作者简介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柏拉图《理想国》01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原名阿里斯托克勒,自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因他身体强壮、胸宽肩阔而更名为柏拉图,这在希腊语里是平坦、宽阔的意思。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孔子,与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曾在自创的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执教40年,该园存续九百多年,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他一生著述颇丰,《理想国》和《法律篇》是其惊世之作。

名家推荐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理想国》是那个时代文化的最高代表作,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之深远,仅次于《圣经》……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佳世俗思想。——英国哲学家培根

原文选读

苏:那么,我们可以指出,有一项变动可以引起所要求的改革。这个变动也并不是轻而易举,但却是可能实现的。

格:那将是什么变化呢?

苏:哦!我想我已经临近我们所比拟的那个最大的怪论之浪了。然而我还是要说下去。就是为此把我淹没溺死在藐视和讥笑的浪涛当中,我也愿意。好,现在听我说下去。

格:你讲下去吧。

苏:哲学家除非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如今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让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不然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害祸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全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的楼阁而已。这就是我一再踌躇不肯说出来的缘故,因为我知道,一说出来人们便会说我是在发怪论。一般人因为不容易认识到:除这个办法外,其余的办法是不可能给个人给公众以幸福的。

格:哦,苏格拉底,你信口开河,在我们面前乱讲了这一大套道理,我担心先生大人们将要脱去衣服,赤膊上阵,顺手拣起一件武器向你猛攻了。你假如找不到论证来森严你的堡垒,只是弃甲曳兵而逃的话,你那时将会尝到为人耻笑的滋味了。

苏:全是你把我搞得这么尴尬的。

格:我是做得对的。但我决不会袖手旁观,我将尽我的所能帮助你。我可以用善意和鼓励帮助你,或许我还可以答复你的问题答得比别人适当些。因此,在我的支持下,你去试着说服那些怀疑派去吧:真理的确是在你的这一边。

苏:有你如此一个坚强的朋友,我一定去试。我觉得,假如我们要能避过你所讲的那种攻击,我们必当对我们敢于认为应当做我们治理者的那种哲学家,给以明确的界说。在哲学家的界说明确后,我们就可以无所畏惧了,因那时我们可以向人们指出,研究哲学和政治艺术的事情天然属于爱智者的哲学家兼政治家。至于其余的人,不知研究哲学但知追随领导者是合适的。(注释:上面是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格劳孔的对话节选。)选自《理想国》第五卷

经典赏析

作为柏拉图的传世大作,《理想国》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通篇闪耀着睿智的思辨光芒,是一个人漫长一生也很难读透的大书,体现出柏拉图毕生的理想追求:“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在本书中,他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不大,站在城中的高处就能将全国看遍,人们彼此见面都能互相认识,但是一定要充满正义和美德。柏拉图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等级,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具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和“敏于学习,强于记忆、勇敢、大度”等天赋。统治众生成了哲学家的义务,这并不是哲学家热衷于权力,而是因为只有哲学家才能够看穿真相,具备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真理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所以哲学家当国王是被迫的,是为了正义和整体利益的需要,这是哲学王的合法性基础,也是理想国中最重要的的政治安排。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雅典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动荡。在现实的城邦中,成为统治者的不是以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己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治国者”,而是借助于阴谋权术、武力征伐而登上政权宝座的“窃国大盗”。恶人高高在上,正义丧失殆尽。他们在贪欲的推动下以国家为工具,以人民为牛马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和荒淫无耻的享乐,即便这样,统治者不但没有落下恶名,相反还成为颂扬的对象。由于城邦不统一,社会不和谐,政治不民主,雅典城邦风雨飘摇、危机四伏。

柏拉图认为,民主政治的危机呼唤着圣贤的出现。因为政治败坏的根源是人的品性堕落,要改良现实必须从改造人的本性入手,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一使命。哲学王就是丰富智慧、高尚德行、渊博知识与绝对权力完美结合的化身,担负着在现实城邦中传播至善理念,弘扬道德风尚的重任。为此,他对哲学王的教育与培养进行具体的设计,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还要对现实世界有很好的把握,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雄才大略、定国安邦的帝王。

总之,柏拉图坚定地相信,在哲学家正式统治城邦之前,上帝还没有下派终止邪恶的君主,一位负责任的政治家应当是一位真理和智慧的热爱者而不是权力或物质财富的占有者。但是,他本人对理想国的实现并没抱太大希望,哲学家掌握了政权或者当权者爱上了哲学仅仅是一种巧合而已。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哲学王”制度就是某种君主制或者贵族制度。正义的哲学家做了王,这也许就是柏拉图对国家的完美定义和毕生的期盼。首部西方哲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一生勤奋治学,在自创的雅典吕克昂学园里系统地总结、讲解和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著作据说有400到1000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等。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一个“学问之父”。首部西方哲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01

名家推荐

到了13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又在形而上学的领域中也把他奉为是至高无上的。——英国哲学家罗素

原文选读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认识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

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有些动物从感觉产生记忆,有些则不产生记忆。这样,前者就比那些不能记忆的更明敏而适宜于学习。那些不能听声音的,虽也明敏,可是不能受教诲:譬如蜜蜂,及其他相似的种属;除记忆以外,又具备听觉的那些动物,就可加以教诲。

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而生活。现在,人从记忆积累经验……

又,我们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当然这些给我们以个别事物的最重要认识。但官感总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所以然之故——例如火为何而热;他们只说火是热的。

当初,谁发明了超越世人官能的任何技术,就为世人所称羡;这不仅因为这些发明有实用价值,世人所钦佩的正在他较别人敏慧而优胜。迨技术发明日渐增多,有些丰富了生活必需品,有些则增加了人类的娱乐;后一类发明家又自然地被认为较前一类更敏慧,因为这些知识不以实用为目的。在所有这些发明相继建立以后,又出现了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快乐为目的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我们在“伦理学”中曾已讲过技术与知识与各种官感的分别;这里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家用来阐释事物的原因与原理的所谓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官感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选自《形而上学》第一卷第一章

经典赏析《形而上学》共十四卷,由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中文译名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在漫长的西方哲学史当中,它的权威性几乎同中世纪基督教教义的权威性一样,不容置疑。作者最终考察了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亚里士多德开篇就讲:“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认为智慧或真实的知识是关于原因的知识,尤其是关于终极原因的知识,并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种。第一,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原始材料。第二,形式因,即事物的本质、整体。第三,动力因,即各种质料运动和变化的缘由。第四,目的因,即事物所要寻求的目标。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质的概念,但他认为“质料”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并且他把形式因看成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认为四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将质料形式化,达到其目的。质料只具有潜在性,形式才是现实存在。

在《形而上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实体”问题。他把“实体”定义为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即等同于他所说的“作为存在的存在”。他还推论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非感性的实体,作为一切运动的第一发动者,实际上指的就是神,是“第一推动者”。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的思想在基督教哲学中常被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最终在神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认为,神的活动是理论科学之“自我实施”的最佳典范,神是“思想的思想”,是宇宙万物的最初动因和最终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后来的形而上学思想并不是一回事。现在所言形而上学思想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形而上学》不但集中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而且它还被后人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科领域,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最重要经典文本之一。哲学体系的浓缩: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作者简介哲学体系的浓缩:黑格尔《精神现象学》01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建立起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曾任家庭教师,直到1830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可以说他是大器晚成。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等。

名家推荐《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原文选读

直接的确定性还没有认识到它自己的真理,因为它的真理是共相;而它想要认识的是这一个。反之,知觉便把对它存在着的东西认作是普遍性的东西。由于一般讲来普遍性是知觉的原则,所以知觉中的直接互相区别的各环节也是以普遍性为原则:我是一个共相,对象也是一个共相。于是普遍性的原则对我们说来就出现了,因此我们对于知觉的认识也不再是个别的、偶然的认识,像感性确定性那样,而是一个具有必然性的过程了。在普遍性原则出现的同时就出现了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只是作为现象冒出在我们前面:一个环节是指出的过程,另一环节仍然是同一过程,不过被认作简单的东西;前者是知觉,后者是对象。按本质说来,对象与过程是同一的,过程是两个环节的展开和区别开的运动,对象是两个环节之被认作一个结合体。就我们说来或者就它本身说来,作为原则的共相是知觉的本质,对这个抽象的本质说来,那区别开的两个方面——能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是非主要的。但是,事实上,因为两者本身都是共相或本质,所以两者都是主要的。不过两者是处于相互对立的关系,所以在这种关系中只可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在它们之间必须作出主要的与非主要的区别。那被规定为简单的一方面——对象——是主要的,是本质,不管它被知觉或不被知觉都是无差别的;但是知觉作为认识过程不是经常的,可以有知觉,也可以没有知觉,所以它是非主要的。

对于这个对象我们现在必须加以较确切的规定,只能根据已获知的结果对于对象的规定性加以简短的发挥;要作出较详细的发挥不属于这里的任务。既然对象的原则——共相——在它的简单性里是一个间接性的原则,那么它必须表示出这具有间接性的共相就是它的内在本性;这样一来,于是对象就被表明为它自身是具有许多特质的事物。感性知识的丰富内容只属于知觉而不属于直接的确定性,在直接感性确定性里丰富内容只是作为个别地平列在那里。因为只有知觉才包含着否定性、差别性、多样性为其本质。选自《精神现象学》第二章

经典赏析《精神现象学》是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言,是它整个体系的第一部,也是这个体系自身浓缩的全体,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精神现象学实际上就是意识的发展史,精神现象学可以视为与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在其发展阶段上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历过的诸阶段的缩影。从内容上看,《精神现象学》包含五个阶段,即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和绝对精神,其中关于主奴关系、劳动、异化、扬弃等都是哲学史上的精彩篇章。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运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由最低阶段以至于最高阶段来研究分析人的意识和精神现象矛盾发展的历史过程。

黑格尔试图用哲学语言尽其所能地描述精神现象变化的全过程,精神现象在黑格尔这里是一个抽象的哲学体系,并且成了精神现象的一个“缩影”。但是不能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精神的科学,就以为他透彻地掌握了精神本身。真实本身和对真实的认识是不同的。认识以虚假的分别为基础,表现是对真实的反映,其正确性表现为一种如实的科学性;而真实本身则以泯灭了的分别心为前提,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绝对精神的真实的实现。

精神现象学中所包含的历史发展方法和辩证方法是其合理内核,而它的唯心主义基础是我们所要坚决反对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孤立地、现象罗列地研究诸意识形态,也不是单纯从时间上去研究人的意识或心理生活的历史,而找不出它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和独特典型的形态。《精神现象学》不仅是黑格尔本人全部著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而且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富于新颖独创的巨著之一。西方认识论巨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于一个马鞍匠家庭,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和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但他终身未婚。“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句话刻在康德的墓碑上。西方认识论巨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01

名家推荐

康德的最重要的书是《纯粹理性批判》。这部著作的目的是要证明,虽然我们的知识中没有丝毫能够超越经验,然而有一部分仍旧是先天的,不是从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出来的。——英国哲学家罗素

原文选读

但我所名为理想者则似较之理念去客观的实在更远。我之所谓理想,非仅指具体的理念而言,乃指个体的理念而言,即视为仅由理念所能规定或已为其所规定之个体的事物。

人性(以之为一理念)在其完全完成之程度内,不仅包有属于人之天性及构成吾人所有“人性概念”之一切基本性质——此等基本性质推展至完全与其所有之目的相合,此等目的乃吾人关于“完人”之理念——且在此种概念之外,尚包有其理念之完全规定“所必需之一切事物”。盖一切矛盾的宾词,每组之中仅有其一能适用于“完人”之理念。在吾人所谓理想,以柏拉图之见解言之,则为神性之理念,为“神性所有纯粹直观之个体的对象”,为“一切可能的存在中之最完善者”,为“现象领域中一切模本之原型”。

吾人即不冥想如是高远,亦必自承人类理性不仅包有理念,且亦包有理想,此等理想虽非如柏拉图之理念具有创造力,但亦具有实践力量(以之为统制的原理)而构成“某种行动之可能的完善”之基础。道德概念以其依据经验的某某事物(快或不快),非完全之纯粹理性概念。但就理性所由以制限自由(自由自身并无法则)之原理而言,则此等道德概念(当吾人仅注意其方式时)极可用为纯粹理性概念之例证者也。德及其所伴随之人类智慧(此就其十分纯洁者言之)皆为理念。顾(斯多葛派之所谓)哲人则为理想,盖仅思想中所有,完全与“智慧之理念”相一致之人物。此犹理念授与吾人以规律,理想在此种事例中,则用为模拟人物之完善规定之原型;吾人之行动,除吾人心中所有此种“神人”之行谊以外,并无其他标准可言,吾人惟与此种“神人”之行谊相比较,以之判断吾人自身,因而改进吾人自身,——吾人虽绝不能到达其所命定之完全程度。吾人虽不能容忍此等理想具有客观的实在(存在),但并不因而视为脑中之空想;此等理想实以理性所不可或缺之标准授之理性,以“在某种类中乃十分完全事物”之概念提供于理性,因而使理性能评衡其不完全事物之程度及其所有之缺陷。但欲在一实例中(即在现象领域中)实现其理想,例如欲在一故事中描述哲人之性格,乃事之所不能行者。此种尝试实有背理之点,且远不足以增进德行,盖以自然的限制(此常破坏理念之完善),使目的所在之幻相完全不可能,且使由理念而来之“善行”类似空想,以致善行自身蒙有疑点。

……

反之,理性在其理想中,目的在依据先天的规律之完全规定。因之,理性自行思维一种对象,且以此种对象为能完全依据原理规定之者。但此种规定所需之条件,不能在经验中求之,故此概念之自身乃超经验的。选自《纯粹理性批判》第三章

经典赏析《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认识论巨著。“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了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他把全书大致分为五部分: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辨证论;5.先验方法论。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钢: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但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两者的观点,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是两个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须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史发展中转折点上的一部经典著作。时至今日,有些东西我们是比康德同时代的人清楚多了,可是在另一些主要方面,我们的观点又比康德反而后退了,而决定我们见解的历史记载还远远不够完备。实验归纳法的诞生:培根《新工具》

作者简介实验归纳法的诞生:培根《新工具》01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培根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担任过法院院长等职位,晚年因贪污受贿而被终生逐出宫廷,在一场寒冷的风雪中因做实验而感染风寒去世。著有《新工具》和被后人视为英语散文典范的《论说随笔文集》等。

名家推荐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原文选读

现在(且在这个例子上稍停来深入透视一下)我们设想有一座巨大的方塔为了要表彰武功或其他伟绩而须移往他处,而人们竟赤手空拳来从事工作,试问一个清醒的旁观者要不要认为他们是疯了呢?假如他们更去招请较多的人手,以为那样就能把事情办妥,试问这位旁观者岂不要认为他们是疯得更厉害了么?假如他们又进而有所挑选,屏去老弱而专用精壮有力的人手,试问这位旁观者能不认为他们更是疯到空前的程度了么?最后,假如他们还不满足于这种办法而决计求助于体育运动的方术,叫所有人手都按照运动方术的规则把手臂筋肉抹上油,搽上药,前来办事,试问这位旁观者岂不要喊叫出来,说他们只是在用尽苦心来表示自己疯得有方法、疯得有计划么?而人们在智力的事情方面亦正是这样来进行的——也正是同样作发疯的努力,也正是同样求无用的并力。

他们也是希望从人数和合作中,或者从个人智慧的卓越和敏锐中,得出伟大的事物;是的,他们也还曾力图使用逻辑来加强理解力,正如用运动方术之加强筋肉。但是他们的一切这些勤苦和努力,在一个真正的判断说来,只不过是始终使用着赤裸裸的智力罢了。实则,每一巨大的工作,如果没有工具和机器而只用人的双手去做,无论是每人用力或者是大家合力,都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提出这些前提之后,我还有两件事情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第一点,当我想到要减少反对和愤慨,我看到可幸的结果是,古人们所应有的荣誉和尊崇并未由我而有所触动或有所降减;而我是既能实现我的计划又能收到谦抑的效果的。

假如我是宣称与古人走同一道路,而我却要产出较好的事物,那么,在我和古人之间就必然会在智慧的能力或卓越性方面发生一种比较和竞赛(无论用什么技巧的词令也是不可避免的)。

虽说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合法或什么新奇之处(如果古人对于什么事物有了错误的了解和错误的论定,我又为什么不可使用大家所共有的自由来和它立异呢?)

但是这一争论,不论怎样正当和可恕,以我的力量来自量,终将是一个不相匹敌的争论。但是,由于我的目的只是要为理解力开拓一条新路,而这条新路乃是古人所未曾试行、所未曾知道的,那么情事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门户派别的热气是没有了;我只是作为一个指路的向导而出现,而这又是一个权威很小的职务,依赖于某种幸运者多,依赖于能力和卓越性者少。这一点是仅关于人的方面的,就说到这里。至于我所要提醒人们的另一点,则是关于事情本身的。选自《新工具》序言部分

经典赏析《新工具》以箴言体写成,包括序言和正文两卷,共计182条,以其新而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针锋相对。在第一卷里,培根详尽批判了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错误观点和偏见,探讨了阻碍科学进步的各种原因。他首先论述了制定科学认识方法的必要性,这“正像在画一条直线或一个正圆形一样,如果只是用手来画,那就需要依靠手的稳健和训练,但是如果是用尺子和圆规来画,那就很少依靠这个,或者根本就不依靠它了”。在培根看来,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认识道路就是他所提出的实验的归纳法,这种归纳法是推进科学发明的正确方法和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真正道路。他在第二卷阐述了关于形式的学说,确立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详尽论述了科学认识的新工具——经验归纳法。对归纳的目的、作用、性质、基本程序都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培根也因此而被称誉为“近代归纳学说之父”。

培根强调,科学归纳法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真理,把握事物的形式。他提出的科学归纳法的基本程序是:1.材料的搜集。这是归纳法开始工作的一个先决条件。2.三表法。培根认为,在材料备齐以后,人们将材料归类,把各种例证加以列表整理,从而使复杂的例证理出一个头绪。3.排斥法。排斥法就是实际的归纳本身。他指出,人们要发现事物的形式,就必须对“三表”整理的例证作综合的观察、分析、比较,把一些性质挑出来。4.“初次的收获”。培根归纳法程序的最后一步就是要作出肯定的结论,要在肯定方面试探着解释自然,但他所获得的仍是一个尚待证实的假设。

然而,培根的分析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把对全体的认识归结为只是对于全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孤立的认识,全体成了部分的简单总和。这样对部分加以孤立研究的结果,就是把活生生的具体内容变成僵死抽象的东西了。培根也并不排斥综合法,认为分析与综合必须交替使用,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对自己这些宝贵的思想作进一步的发挥,他的后继者把这种方法的狭隘性发展到极端,进而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培根提出的实验归纳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扭转了上千年来思辨的方法,有力地冲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纯思辨方法的桎梏,对当时在学校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极端蔑视自然、脱离实际和经验、空谈玄理、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和迷信权威的经院哲学进行了沉重而有力的打击。笛卡儿的思维之钥:笛卡儿《方法谈》

作者简介

笛卡儿(1596—1650),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之家,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近代科学的始祖”、理性主义的先驱。他的著作在生前就遭到教会指责,死后又被梵蒂冈教皇列为禁书。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笛卡儿的思维之钥:笛卡儿《方法谈》01

名家推荐

笛卡儿的《方法谈》对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他在古代演绎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演绎法。作为他的普遍方法的一个最成功的例子,是笛卡儿运用代数的方法的来解决几何问题,确立了坐标几何学即解析几何学的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原文选读

处事准则:

第一个标准是:要服从我自己国家的法律和风俗习惯,始终保持我从童年时代靠上帝的恩典所学到的那些宗教信仰,并且在其他的事上,都以同胞中明达诸贤所同意而采纳的最中庸而远离极端的意见来督导我的行为。

第二个标准是:在行动上我要尽量坚定不移。倘一旦采取意见之后,虽是最可怀疑的,却要像最可靠的意见一样坚持到底。在这一点上,我仿效旅客的榜样。当旅客们迷途于森林中的时候,他们就不应当徘徊不定,更不应当停留一处而不动。他们应当一致地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前进,不以任何轻微的理由而改变,即使这个方向的选择,在起初纯乎出自偶然。因为这样做,即使他们未能达到真所希望的目的地,他们在最后至少会达到一个总比待在森林中心更好的地方。同样,我们生活的行动常常是不许可有所耽延的,所以当我们无法决定什么是真确的意见时,无疑地应当根据最大或然性的意见而行动。甚至当我们不能决定在两种意见中哪一种有可能较大的正确性时,我们也当选取任何其一,而以后在有关实际的行动方面,把它当作完全真正确实的意见,而不再去怀疑它了,因为那使我们决定选取它的理由本身,确是十分真实的缘故。

第三个标准是:始终要勉力克服我自己而不是命运,要改变我的欲望而不是世界的秩序;并且一般地说来,要使我惯于相信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之外,没有一件事是绝对地归我们支配的。所以当我们对于身外的事尽了最大的努力之后,而毕竟失败了的,单就我们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再成功的了。我认为只有这条原则也尽足以防止我会奢望我所不能得到的事物,而因此给予我安心乐意。因为他们既在随时注意到大自然所命定他们能力所及的限度,他们便完全信服除了自己的思想之外,没有一件事是在他们的权力范围之内的。这种信念的本身已经足够阻止他们对其他的事物怀抱任何奢望,他们又对控制自己的思想是那么完全,使他们因此而估量自己比那些纵受大自然及命运之厚遇,而因缺少这种控制自己思想的哲学就永远不能实现他们欲望的人更富足,更有权力,更自由和更快乐。选自《方法谈》第一部分

经典赏析《方法谈》以半自传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作者新的哲学方法及其形成过程。全书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些对于各门学问的看法。开头两章说明他的思想历程和他在23岁时所达到和开始应用的方法。一旦掌握了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真理的发现不再属于具有特殊才能或超常智慧的人们。他谈道:努力求学并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知。雄辩和诗词都是才华的产物,而不是研究的成果。我特别喜欢数学,因为它的推理确切明了;可是我还看不出它的真正用途,它一向只是用于机械技术,它的基础这么牢固,这么结实,人们竟没有在它的上面造起崇楼杰阁。我尊敬我的神学,但天启真理不是我们的智力所能理解的,所以我放弃窥测那些真理。关于哲学:我看到它经过千百年来最杰出的人的钻研,却没有一点不在争论中,因而没有一点不是可疑的。至于其他的学问,既然它们的本原是从哲学里借来的,我可以肯定,在这样不牢固的基础上绝不可能建筑起什么结实的东西来。

第二部分是作者所寻求的那种方法的几条主要的规则。1.凡是我没有明确认识到的东西,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为主。2.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解决。3.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滴逐步上升,直至认识到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就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要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4.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第四部分是用来证明神的存在,证明人的灵魂存在的那些理由,也就是他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即“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的提出。他认为:任何一种看法,只要能够想象到有一点可疑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看看这样洗清之后,心里是不是还剩下一点东西完全无可怀疑。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定、十分可靠的,怀疑论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这个命题之所以使我确信自己说的是真理,无非是由于我十分清楚地见到:必须是,才能想。

他进而考虑到,我既然在怀疑,我就不是十分完满的。那么我的这个思想很明显应当来自某个实际上比我更完满的自然,它本身具有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完满——它就是神,我们心里的一切观念都是从神那里来的。“我思故我在”故然颠倒了世界与“我”之关系,但抛开笛卡儿命题的唯心主义成分,这表明了一个哲学工作者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存在主义的巅峰:萨特《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的巅峰:萨特《存在与虚无》01作者简介

让·保罗·萨特(1905—1980),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是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曾长期担任中学哲学教师。《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高峰作品,其他代表作有《论想象》、《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

名家推荐《存在与虚无》的确具有独特价值,它是自黑格尔以来新的精神现象学。萨特终于找到了解决自己根本难题的哲学,那不是任何一种现成的哲学思想,而是他自己经过十年探索得出来的。——法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贝尔纳·昂里·莱维

原文选读

我孤独的出现,并且是面对唯一的和构成我的存在的最初谋划而焦虑地出现,所有的障碍,所有的栅栏都崩溃了,都因意识到我的只有而虚无化了,我没有也不可能求助于任何价值来对抗这样一个事实,即是我支持了诸价值的存在。没有什么东西支持我对抗自己,在我所是的这个虚无把世界和我的本质割裂开之后我不得不实现世界的和我的本质意义,我单独地作出决定无可辩解,也毫无推辞。

什么是虚无?不存在的虚无只可能有一个借来的存在,它只是从存在中获得其存在的,它的存在的虚无只是处在存在的范围中,而存在的完全消失并不是非存在统治的降临,相反是虚无的同时消失。非存在只存在于存在的表面。

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而同时只有在虚无中存在才能被超越。

我既不是谴责别人,也不是谴责我自己以前所相信过的东西……我经历过虚无主义,经历过矛盾、暴力和破坏的诱惑,我和我的同代人一样长期无道德的生活着,我终于明白了:诸种观念并不仅仅是悲怆或和谐的赌博,在某种情况下,接受某些思想本身反而会导致接受无限制的杀戮,我以为我应该努力得出一种行为准则或者说一种最初的价值,这是我能同意的唯一准则,它就是我们的反抗。

世界是存在着历史,但还有其他东西:简朴的幸福、存在着的激情、还有自然美。热爱生活的人总会得益于生活,贫穷对我从不曾是一种痛苦,我置身于贫穷和阳光之间。贫穷使我不相信阳光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在历史中,阳光告诉我历史并不是一切。

只有在虚无中存在才能被超越。人的实在分泌出一种使自己独立出来的虚无:对于这种可能性,笛卡儿继斯多葛派之后称它为自由。

最好是选择并检查一种决定了的立场,它对于人的实在是根本的,同时像意识一样,不是把其否定引向外部,而是把否定转向自身,这种立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自欺。

认识,就是实现这个词的两个意义:使世界上有存在,同时成为这个存在反映的否定:否定就是实现。我们把在规定了在其存在中的自认为是揭示了自在的那个内在的而且有实现着的这种否定称为超越性。选自《存在与虚无》有关章节

经典赏析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确定了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他探讨了自为的存在与其他的自为的存在、与自在即与处境的具体关系,从而论证了人的自由,并且最终以现象学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伦理意义,这也是全书的落脚点。

他认为,“自在的存在”不是意识,在意识揭示它之前业已存在。“自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相反,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

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是绝对自主的,所以只能在自我选择中存在。人的自由之为自由,仅仅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作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人就是要追求成为自在与自为综合为一体的存在。人的过程就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和超越,就是自为向自在的整体化过程。人是选择的绝对“作者”,他必须对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负完全的责任,整部《存在与虚无》的目的都是为着论述人在处境中的自由。萨特最后指出,真正要解决有关自由的各种问题,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萨特预告他将要专门写一部这样的著作,但他始终没有完成这个在此已经预期的著作。西方智慧探源:罗素《西方哲学史》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是20世纪西方社会最著名且拥有最广泛读者的思想大师,被称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西方智慧探源:罗素《西方哲学史》01

名家推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胜在激情澎湃、批判毫不留情。虽然罗素似乎对一切把哲学基础建立在感性上的哲学家都抱持蔑视态度,但是他对智慧的强烈热爱却正在暴风骤雨的批判中凸显了出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

原文选读

德谟克里特相当详尽地完成了他的理论工作,并且其中有些工作是非常有趣的。他说每个原子都是不可渗透的、不可分割的,因为它里面没有虚空。当你用刀切苹果的时候,刀必须找到有一个可以插进去的空虚的地方;如果苹果里没有虚空,它就会是无限地坚硬,于是在物理上就会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原子内部是不变的,事实上原子就是一个巴门尼德式的“一”。

原子所作的唯一事情就是运动和互相冲撞,以及有时候,当它们恰好具有能够互相钳合的形状时,结合在一起。原子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火是由小球状的原子构成的,灵魂也是如此。原子由于冲撞就形成了漩涡,漩涡就产生了物体,并且终于产生了世界。有着许多的世界,有些世界在生长,有些则在衰亡;有些可能没有日和月,有些可能有着几个日和月。每个世界都有开始和结束了。一个世界可以由于与另一个更大的世界相冲撞而毁灭。这种宇宙论可以总括在雪莱的诗里:

世界永远不断地在滚动

自它们的开辟以至毁灭,

像是河流里面的水泡

闪烁着、爆破着、终于消逝。

生命就从原始的泥土里发展出来。一个生活体全身处处都有一些火,但是在脑子里或者在胸中火最多。(在这一点上,权威们的意见是分歧的)思想也是一种运动,从而也可以造成别的地方的运动。知觉和思想都是生理过程。知觉有两种,一种是感性的,一种是悟性的。后一种知觉仅仅有赖于被知觉的事物,而前一种知觉则同时还要有赖于我们的感官,所以很容易欺骗我们。德谟克里特和洛克一样,也认为有些性质如温暖、美味与颜色实际上并不是在客体之内而只是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作用,但是有些性质如重量、密度与硬度则实际上是在客体之内的。

德谟克里特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已经知道,在他看来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思想也是物理的过程。宇宙之中并没有目的;只有被机械的法则所统御着的原子。

……

他们的态度只要并不是仅仅体现他们时代的偏见的时候,大体上可以说是真正科学的。

但它不仅仅是科学的;它还是富于想象的、生平蓬勃的,并且充满了冒险的乐趣。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流星和日月蚀、鱼和旋风、宗教和道德;他们结合了深沉的智慧和赤子的热诚。选自《西方哲学史》第九章

经典赏析《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比如在此书中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和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一些通常被认为与哲学并无太大关联的人物如拜伦等。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

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之间的关联。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

罗素认为,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哲学家们是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后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之一。因而,他在本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做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例如,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哲学,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希腊化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经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书介绍了从5—15世纪基督教发展的知识。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从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本书中所要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本身的优越性为选择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他们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占有一席地位。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罗素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哲学和社会生活有独特的认识,对哲学发展史有独到的理解,本书由他一个人独自写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及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的认识。追溯西方文明的渊源: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作者简介追溯西方文明的渊源: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01

阿弗烈·诺夫·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理论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跨世纪性影响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学术研究价值举世公认。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他都属于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列,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不少大科学家都对他青睐有加,其影响之大由此可略见一斑。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科学与近代世界》、《教育的目的》等。

名家推荐

这本书也是对思想史,对科学和数学在西方文明兴盛过程中的角色之研究。其思想的睿智性、深刻性、广泛性、原创性在诸多领域(例如,在哲学、科学和宗教领域)已经得到阐释,并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伟力和活力。——美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

原文选读

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和宗教等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这些部门在每一个时代中,都各自提出不同宇宙观。由于同一群人将受到一种以上或全部上述活动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实际观点便是上述各来源的综合产物。但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占支配地位的专门活动。在本书所讨论的三个世纪中,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宇宙观压倒了其他方面所形成的旧观点而独步一时。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问的是:现代世界新出现的科学思想是不是这种局限性的大好例证?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这就是将各种有关事物本质的直觉加以调和、改变它的形式、并提出根据。在形成宇宙观体系时,它必须坚持彻底考察终极概念,并保持全部论据。它的任务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把未经理智检验和无意识地做出的过程明确化,并尽可能使之发生效果。哲学的功用的看法没有错的话,它便是一切知识活动中最富有成效的一种。它在工人还没搬来一块石头以前就盖好了教堂,在自然因素还没有使它的拱门颓废时就毁掉了整个的结构。它是精神建筑物的工程师和分解因素。物质未曾来,精神就已经先到了。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本书曾引用劳·摩尔根的“创造的进化”与亚历山大的“空间、时间与神性”,但没有机会详细注明出处。读者不难看出这些书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感谢的是亚历山大那本伟大的著作。书中由于涉及的范围很广,所以概念和资料的来源都无法详细注明。本书是以往多年来阅读和思考的成果。但由于原先没有想到要把它出版,所以现在想详细注明资料出处也无从下手了。好在事实上并没有必要,因为我所引用的事实都是简单的和众所周知的。在哲学方面,关于认识论的探讨完全没有列入。因为如果讨论这个问题,势必会使全书顾此失彼。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说明现代哲学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选自《导论》部分

经典赏析

收于《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文章,主要由作者1925年2月间在波士顿罗威尔研究所所发表的八篇讲演稿所组成。出版时作者把这些讲演稍作扩充,并增加了一些其他内容。该书概述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以及数学在思想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追溯了17世纪以来哲学的发展,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对于当今哲学思维的影响。另外,作者还对有机哲学思想作了简洁的论述。在第一章里,怀特海专门论述了现代科学的起源问题。要理解一种观点的趋势,便必须考虑它的前因与后果,他首先说“我们如果没有一种本能的信念,相信事物之中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尤其是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秩序,那么,现代科学就不可能存在。”科学产生于一种本能的信念。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些重现的主要事物,这些重现的主要事物,即使是没有理智的人也注意到了,甚至在理性还没有出现以前,它们就已经存在于动物的本能上了,某些自然现象是重复产生的。另外一个事实也是显而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