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舞弊: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1 10:51:49

点击下载

作者:于佳子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阻隔舞弊: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

阻隔舞弊: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试读: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已经被写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但财务舞弊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而且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如何阻止舞弊的发生,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是必经之路。

本书以一种全新、全方位与全过程的视野,对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各种舞弊行为与舞弊动机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必须防范的各种对企业基业不利的因素,同时使广大读者对企业财务舞弊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为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本书作者针对此难点,精心总结了自己多年来指导企业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系统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处理。本书遵循诊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管理咨询思维,从系统、多元的角度阐释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咨询工具,能够切实帮助从事财务管理咨询业务的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诊断、分析、判断和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类财务管理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防止舞弊事件的发生。本书罗列的框架使企业对各种舞弊风险的防范更加全面和系统,从而使企业对花样百出的舞弊具备了强有力的防范和识别武器,同时也使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如何防范及透视公司的各种舞弊现象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无论你的企业是什么类型的,都可能因舞弊而面临种种风险,此书能帮助你找到防微杜渐、突破“瓶颈”、乘风破浪并且基业长青的方法。

本书适合想要系统了解和把握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人员,以及从事财务管理咨询业务、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阅读和使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第1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财务“自闭症”1.1我的企业财务管理够规范

市场经济发展早期,财务管理对于企业来讲是陌生的。当时的企业以产量最大化、销量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至于财务管理恐怕极少有企业能够去关注。但是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说有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那么其寿命顶多是“匆匆走过,转瞬即逝”的下场。

也许有人会疑问,如此重要的财务管理具体指的是什么?财务管理就是管理财务吗?抑或是指其他的事情?那么,我们先来了解财务管理究竟是什么。1.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2.财务管理的目标(1)利润最大化。

基本观点: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其缺点:第一是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价值因素,如今年的200万元和明年的200万元显然不在一个时间点上,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第二是没有考虑所获得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用5000万元投入资本赚取的200万元利润与用6000万元投入资本赚取的200万元利润相比,如果单单看利润的话这200万元对企业的贡献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考虑了投入就显然不太一样了;第三是没有考虑所获取的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比如,同样投入200万元,本年获利10万元,一个企业是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则全部是应收账款,并可能发生坏账损失收不回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的风险显然不相同。(2)每股收益最大化。

基本观点: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其中一个缺陷。

其优点:解决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中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投入的缺陷。

其缺点:本目标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价值因素,另外,仍然没有考虑风险。(3)企业价值最大化。

基本观点: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其优点:本目标解决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中的所有三个缺陷。

其缺点:难以计量。

图1-1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图。3.财务管理的内容(1)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资本(金)的财务行为。

筹资的方式主要有筹措股权资金和筹措债务资金。筹资管理的目的为满足公司资金需求,降低资金成本,减少相关风险。图1-1 财务管理的目标(2)投资管理。

企业的投资管理是指企业为短期和长期发展所进行的增加资金总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管理活动。因此,投资管理不仅涉及企业的增量资产管理问题,还涉及企业存量资产的管理问题。

在现代企业中,投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对投资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可以尽快扩张企业规模;另一方面,企业有效的投资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充分利用与高速运转。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式一般集中在投资新建生产设施和购买设备、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通过投资控股方式扩大经营规模等。(3)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净额。如果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是由流动负债融资为其资金来源;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要以长期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金来源。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及未分配利润等。(4)利润分配管理。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一般有国家、投资者、企业和企业内部职工;利润分配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利润分配的时间即确认利润分配的时间是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决定向内、向外分配利润的时间。

而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则是对这一系列的程序进行精细管理的过程。4.财务管理的十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风险收益的权衡——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

原则二: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

原则三:价值的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

原则四:增量现金流——只有增量是相关的。

原则五:在竞争市场上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原则六:有效的资本市场——市场是灵敏的,价格是合理的。

原则七:代理问题——管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

原则八:纳税影响业务决策。

原则九: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些可以通过分散化消除,有些则不能。

原则十:道德行为,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而在金融业中处处存在着道德困惑。5.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1)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财务观念。

当代市场经济竞争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了合作的浪潮。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均越来越快,这就必然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哪个企业在信息和知识共享上抢先一步,便会获得竞争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协作。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决策和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增强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的能力,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①风险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将会更加增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限度。

②信息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③知识化理财观念。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此相适应,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更是一种知识化管理,其知识含量将成为决定财务管理是否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知识化理财观念。(2)财务管理目标的重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即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重大变化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不再是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其“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等。他们都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本,都对企业剩余做出了贡献,因而也都享有企业的剩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制度学派认为,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与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从美国《公司法》可以看出,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不能只为公司股东服务,而必须为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服务。美国IBM公司把其目标提炼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三原则。可以说,这些变化都代表着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是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影响。(3)财务管理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据有关资料,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已高达50% ~60%。这表明,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整旧的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下列等因素的影响,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①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均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

②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及其职工不能随着社会知识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其知识结构,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

③产品的寿命周期将会不断缩短。像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其产品的寿命更短,这不仅会加大存货风险,而且也会加大产品设计、开发风险。

④“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以及“网上银行”的兴起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国际间的资本流通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使得货币的形态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均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货币风险。

⑤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变化大,它不像传统投资那样能清楚地划分出期限与阶段,从而使得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小丽毕业后进入一家零售企业的财务部工作,该企业在当地的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总部有3个仓库、4处分部,在外地有6个分店,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该企业从“夫妻店”起步,经过多年的打拼,在厂家和客户间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事业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业主工作非常辛苦,对企业的经营感到困惑,用老板的话说“糊里糊涂,心里没底”。小丽刚工作那会儿对企业的初步印象是规模较大、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差。

小丽总结了该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1)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模式。

该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仍采取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模式,没有规范的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业主大事小事一起管,以命令代替制度,以权力指挥行动,每天忙于处理各种琐碎小事。(2)没有真正意义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

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仅仅是记录商品的进销存数量、销售额和盘点盈亏,没有对成本费用、销售利润等进行核算,不能提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和财务风险等重要信息。这种状况是造成业主“糊里糊涂,心里没底”的根本原因,是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隐患。(3)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该企业虽然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并设有分部和分店,但呈分散经营管理状态,从来没有同时汇总的数据。购置了几台电脑,但远没有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有一个仓库应用了管理软件,但由于是盗版软件,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但效率不高。(4)人员不稳定。

该企业的薪酬在当地相对并不低,但由于业主视员工为“经济人”,将员工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企业缺乏人性化氛围,业主与员工的关系紧张,雇员要承受高强度、无情感所带来的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员工流失率高,人才匮乏。(5)管理细节不规范。

例如,该企业虽然业务频繁,使用的单据包括进货单、调拨单、批发销售单和零售销售单等,但所有单据均没有连续编号,出了问题后很难查找原因,也就无法保证数据准确。

小丽的解决对策是这样的:(1)明确业务流程和相关规定。

规范成文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因此,小丽针对该企业的情况,运用文字说明为该企业制定了进货过程、调拨过程、销售过程(批发和零售)、销货退货等操作流程。操作说明:①仓库收到货后,按规定进行验货;②验货无误后由仓库制单人填制入库单,复核人复核,保管员签字;③入库单一式两联:入库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核对会计账,入库单财务联交总部会计用来登记商品明细账、应付供应商账;④按实收数填写商品入库验收单,如发现购进单随货联与验收商品的数量不一致,则还应填写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一式两联,制单员、复核人、仓库主管签字后,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业务联交业务员与供应商联系;⑤会计每天提供商品入库报表供仓库人员核对。(2)应用正版管理软件。

小丽经过认真的考察,为该企业选用了适用的网络版管理软件。该软件是集进、销、存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标准财务解决方案,实现了由基本的管账应用到全方位的管理应用,价格不高,操作简便,非常适合该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小丽非常重视软件的初始化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初始化设计,使软件与该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软件的功能,保证成功实施和高效率。软件正常运行后,该企业结束了商品分散经营管理的状态,财务人员得以连续地对商品的进销存进行核算,可以对应收应付款进行及时准确的管理,还可以核算成本费用,提供企业的进销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等业主非常关心的信息。例如,应用该软件后,小丽发现该企业的月末存货占用资金是营业额的6倍,造成资金呆滞,并有发生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3)制定财务制度与培训。

小丽结合该企业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商品盘点办法、单据管理制度、财务软件使用规定等。还制定了财务人员的职责,具体规定每位财务人员每月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提供的报表。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理解财务管理制度和熟练操作管理软件。还有意识地向他们灌输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引导他们充分发挥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该零售企业的情况在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由于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多数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忽视财务管理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往往认为自己的企业财务管理够规范,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中小企业家特别偏向此种想法。中小企业规模小,制度发展不完善,造成了财务管理环节的失控。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巨大的困难。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

一是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什么行业都可以做,什么行业都能够做好。有些企业甚至片面认为国家调控什么就应该上什么,肯定能赚钱。二是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许多企业所投资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项目由于资金困难而夭折,或“割肉”卖出或成为永久性“在建工程”,不仅企业自己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将一些银行拖入泥潭。

第二,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企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有些企业甚至不明白“借债还钱”这一最浅显不过的道理,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就是获得利润,只考虑如何将贷款弄到手,而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效益,更没有考虑如何偿还。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进入了靠贷款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在国家实行较强的宏观调控力度的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固定资产贷款比较困难。一些企业就采取变通的办法,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不断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

第三,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形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数倍,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严重。

第四,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

一是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二是财务报表的编制既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又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对材料、工时、动力等消耗没有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三是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过程。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由于受当时制度环境与企业先天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的成功大多与创业者个人的胆识、经历以及创业精神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难免受到其所产生的环境和自身成长路径的影响。具体来说,这些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股权结构与经营模式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一般来说是高度集中的,在经营模式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项目决策不科学、不民主,随意性较大,个人说了算的情况盛行,难免造成投资决策失误。

其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影响。

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再加上企业主有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的教育,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通盘考虑和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其三,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影响。

一是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二是工作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致使财务审批随意性大,越权行事现象严重,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三是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那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改善财务管理呢?(1)积极推进产权改革。

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产权改革,一是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情况,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二是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建立新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为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构建制度和组织基础。(2)经营者必须树立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必须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规避多元化投资风险。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相对较弱,企业的资源有限,领导人的知识、能力有限。加之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快,技术更新周期短。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努力在某一个行业做实、做精、做强,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理财的基础。二是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是许多经营者的良好愿望。然而,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是以借贷资金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和企业的偿还能力为前提的。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合理的负债率,就是银行,也要求有一定的资本充足率。负债率太高,本来就是铤而走险,加上中国经济发展是周期性的,一旦遇到调控,许多银行只收不贷,即使一个正常负债的企业,一旦遇上这种情况,也很难存活。对负债规模大、负债率高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负债经营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高负债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风险。三是树立现金流观念。现金流是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血液”。现金净流量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对许多企业来说,现金净流量的意义甚至高于经营利润。不少企业一年忙到头,生意做得很大,钱也赚了不少,但钱却在别人手中,企业的一大块现金被客户占用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没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收益。因此,关注现金流量,掌握现金流的状况及走向,包括其经营中创造现金的能力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效率,是企业经营者必须随时掌握的基本信息和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3)按照相关财会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

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财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在分工协作的原则下,明确管理岗位和人员职责,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订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4)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要经过培训、考核,达到要求后发证上岗;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决不可滥竽充数;对会计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提高素质,《会计法》对此都有明确规定。把好用人关,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5)财务资金管理活动的外包。

由于企业自有资源和活动领域的局限,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拥有企业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专业技能和资源。中小企业可将部分财务管理业务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其他资源优势,既可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又可以不断了解外部相关动态,实时更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细节决定成败,企业稍不注意,就会栽大跟头。

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Ltd,以下简称泰科)始创于1960年,其前身只是一个为政府部门提供实验服务的实验室。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开始了其全方位、多领域的扩张之路,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统和电子安全服务的生产商、世界最大的流量控制阀门制造商、世界最大的海底通信系统服务商。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股票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是企业界一艘不折不扣的“泰坦尼克”,在相关领域里仅次于通用电气公司。(1)“丑闻冰山”突现。

正当华尔街为泰科的迅速崛起惊叹不已,并称其为“通用电气”的克隆版本时,这艘巨轮却突然撞上了“丑闻冰山”。

2002年初,一笔未经授权的2000万美元奖金引起了泰科董事会的注意,其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调查。这笔奖金是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Dennis Kozlowski)支付给前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的所谓“中介费”,以奖励其在泰科收购CIT金融公司过程中的“撮合作用”。可是,数额如此巨大的奖金居然并未得到董事会的认可与授权,这引起了董事会对科兹洛夫斯基的不满与怀疑。但董事会仍将其视为孤立的事件,并未对其采取进一步行动。直到2002年6月1日,另一“重磅炸弹”引爆。泰科董事会突然被告知科兹洛夫斯基因偷逃艺术品销售税180万美元而正在接受纽约地区法院的犯罪调查并极有可能被起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科兹洛夫斯基和首席法律顾问贝尔尼克(Mark A. Belnick)企图“瞒天过海”,未及时通知董事会配合司法调查,使泰科陷入了妨碍司法公正的丑闻中。此事终于让泰科董事会对科兹洛夫斯基的诚信彻底失去了信心,并于6月3日凌晨1: 30宣布解雇科兹洛夫斯基。

正如“冰山理论”所指出,被发现的舞弊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更为惊人的舞弊往往隐藏在深海之中。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泰科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科兹洛夫斯基、前首席财务官斯沃茨(Mark H. Swaltz)、前董事沃尔什、前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贝尔尼克先后被告上了法庭,其中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更是以贪污、舞弊、共谋、巨额盗窃、伪造公司支出账目、非法出售股票等多项罪名被指控非法敛财多达6亿美元,并可能面临长达30年的牢狱之灾。截至2002年年底,泰科撤换了60多名高管人员,包括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财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等,此外泰科还撤换了整个董事会。这样力度的“清理门户”行动在美国企业历史上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由于该案性质恶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纽约地区法院、能源及交易委员会、新罕布什尔地区法院等机构纷纷介入对泰科的调查。一时间,各类诉讼铺天盖地,资本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股票价格一落千丈,债券评级一降再降,客户和供应商避而远之,2002年年报曝出巨亏近100亿美元,泰科这艘“泰坦尼克”在“丑闻冰山”的猛烈撞击下已摇摇欲坠。(2)“马其诺防线”背后的财富掠夺。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说,正是泰科“掌舵人”科兹洛夫斯基担任首席执行官的10年时间(1992 ~2002年)造就了这座“丑闻冰山”。泰科的公司治理如形同虚设的“马其诺防线”,为科兹洛夫斯基等高管人员肆无忌惮地掠夺股东财富铺就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

①迁职计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995年3月,科兹洛夫斯基决定在纽约设立泰科办事处,并进行一些人员的调动。为此,他制订了一项迁职计划,为相关人员提供福利补贴。按照披露要求,如果迁职计划只涉及少数高管人员,则必须在“投票权代理申明”中详细披露;而如果迁职计划涉及大多数相关人员,则无须进行详细披露。为了绕过“投票权代理申明”的规定,科兹洛夫斯基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非歧视性迁职计划”并获得通过,根据这份新计划,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将得到福利补贴且无需披露。可是,这项所谓的“非歧视性迁职计划”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科兹洛夫斯基实施了另一套未经授权的迁职计划,该计划只涉及五六名高管人员,但补偿金额却几乎是已批准计划的两倍。通过这份未经授权的秘密迁职计划,科兹洛夫斯基得到了一套毗邻纽约中央公园的价值高达1680万美元的豪华住宅,并花费1400万美元进行装修。当然,一切由公司“埋单”。科兹洛夫斯基得到的其他福利还包括:由泰科提供一套年租金26万美元的豪华公寓;用泰科提供的700万美元无息贷款购买另一套公寓(数月后豁免了200万美元);将其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房产以450万美元(3倍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给泰科。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超额福利都未包含在董事会批准的“非歧视性迁职计划”中。

有了上一次纽约迁职计划的“成功经验”后,科兹洛夫斯基在1997年又故伎重施,为新的佛罗里达迁职计划设计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一项是用于“瞒天过海”的非歧视性计划,另一项是让少数高管人员获利颇丰的秘密计划。在佛罗里达迁职计划中,科兹洛夫斯基取得了近3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而这些贷款大部分被用于购买同其迁职没有任何关系的房产。此外,科兹洛夫斯基还巧立名目从泰科获得2500万美元无息贷款。在其总额高达6200万美元的未授权无息贷款中,实际上只偿还了约2100万美元,其余的贷款中将近2000万美元被其以各种名义豁免,剩下的2100万美元被转移到了其他贷款项目下。

迁职计划还养肥了另外一只“硕鼠”——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斯沃茨。他通过佛罗里达迁职计划从泰科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通过纽约迁职计划获得了76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通过其他项目获得无息贷款450万美元。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金额巨大的贷款均未经恰当授权。同样,他也只偿还了其中的小部分——约1000万美元,另外的1000万美元被科兹洛夫斯基擅自豁免,剩余1210万美元转入其他贷款项目。

②自我犒赏——欲发奖金,何患无名。

科兹洛夫斯基还经常巧立各种名目,滥用公司资产来“犒赏三军”。一方面获取了巨额利益;另一方面又可彰显自己的“领导有方”。

2000年9月,科兹洛夫斯基在薪酬委员会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庆祝泰科下属的Tycom公司成功上市为名,实施了一项未经授权的特殊奖励计划。根据这项奖励计划,科兹洛夫斯基“代表”泰科豁免了51名高管人员高达9600万美元的公司贷款,其中包括他和首席财务官高达4958万美元的贷款。为了逃避董事会的质询,科兹洛夫斯基还与奖励计划的所有受益者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建立攻守同盟,规定任何人不得泄漏有关奖励计划的任何事宜,违反者将被没收所有既得利益。由于“做贼心虚”,科兹洛夫斯基甚至禁止相关人员保留该秘密协议的附件。

2000年11月,科兹洛夫斯基再次觅得给自己发“大红包”的时机。借泰科顺利剥离旗下的ADT汽车公司之机,科兹洛夫斯基擅自决定实施一项金额为5079万美元的巨额奖励计划,他和首席财务官分别获得了2556万美元和1284万美元的奖励。与Tycom奖励计划一样,ADT奖励计划也是在薪酬委员会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设计和实施的,且未在“投票权代理申明”中作任何披露。

为了获得所谓的奖金,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甚至不惜谎报军情。2001年6月,泰科以1150万美元的现金和558万股Tycom公司股票的代价取得了1500万股Flag电信公司的股票。但是,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景气,Flag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但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向董事会隐瞒了亏损的真实情况,仍宣称该交易为泰科带来了8000万美元的收益,并要求“论功行赏”。结果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分别获得了价值820万美元和41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奖励。真可谓“欲发奖金,何患无名”。

③免费提款机——“主要雇员贷款项目”。“主要雇员贷款项目”(简称KEL项目)设立于1983年,其目的是为了向高管人员提供条件优惠的贷款,帮助其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从而鼓励高管人员长期持有泰科股票。可是,从1997年之后,这一贷款项目开始逐渐“变味”,蜕变成泰科少数高管人员的“免费提款机”。

从1997年起,科兹洛夫斯基先后200多次利用该贷款项目从泰科“贷出”资金27000万美元,而其中的约90%(24000万美元)并非用于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而是被他用来投资房地产、创办私人企业、购买游艇和古董等奢侈品。无论在金额还是用途上,科兹洛夫斯基都已远远“出界”,是典型的盗用公司财产行为。直至被开除时,他保留在泰科账上的KEL贷款余额仍将近4400万美元。

作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斯沃茨本应对KEL项目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就异常情况及时向董事会汇报。但与科兹洛夫斯基一样,斯沃茨也在利诱面前严重渎职,亲自参与大肆滥用KEL项目的游戏。从1997年起,斯沃茨共利用KEL项目取得免息贷款近1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8600万美元)与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无关。在离职前夕,他仍有280万美元的KEL贷款未偿还。

随着KEL贷款逐渐“堆积如山”,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难免有些坐立不安了,为了彻底将这些所谓的“贷款”转化为个人财产,他们在1999年8月以奖金的名义自我豁免了3850万美元的KEL贷款(科兹洛夫斯基2500万美元,斯沃茨1250万美元,其他人员100万美元),彻底将公司财产装入了自己的腰包。通过“先贷后豁”的手段,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之流将KEL贷款项目变成了肆意侵吞公司财产的工具。

④借花献佛,诱使他人共谋。

科兹洛夫斯基深知,要想绕过公司治理的“马其诺防线”,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关键人员”的协助。1998年8月,贝尔尼克被聘为泰科的首席法律顾问。科兹洛夫斯基深知此人是掩饰自己非法行为的最佳“保护伞”,为了拉拢贝尔尼克,科兹洛夫斯基巧妙地利用激励相容原理设计了一份秘密协议,将贝尔尼克可能获得的报酬同自己的报酬相挂钩。根据这份秘密协议,贝尔尼克所获得的奖金不得低于科兹洛夫斯基所获奖金的1/3。科兹洛夫斯基还在秘密协议中“郑重承诺”:现有和未来将实施的高管人员福利计划都将有贝尔尼克的份。

按照薪酬委员会同贝尔尼克签订的工作合同,其应得的收益包括:基本年薪70万美元;签字费30万美元;担保奖金第一年150万美元,其后两年100万美元;10万股限制性股票和50万份股票期权,3年内发放。但是,在科兹洛夫斯基的恩准下,贝尔尼克的实际薪酬一涨再涨,1999 ~2001年的实际薪酬分别为:700万美元、1000万美元和17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其中,将近1700万美元未经董事会授权。当然,这些巨额薪酬并非出自科兹洛夫斯基的腰包,他只是“借花献佛”,花泰科的钱来笼络人心,为自己的贪赃枉法保驾护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贝尔尼克为一己私利,知法犯法,竟然成为科兹洛夫斯基侵吞公司财产的得力干将,在帮助科兹洛夫斯基应付SEC的调查和逃税案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前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也在科兹洛夫斯基的拉拢下同流合污。科兹洛夫斯基深知他是负责董事会与管理层沟通的核心人物,同他搞好关系显然有助于控制董事会的信息流。为此,科兹洛夫斯基借收购CIT公司之机,背着董事会给沃尔什发放了2000万美元的所谓“中介奖金”。可是事实证明该交易是一场“灾难”, 1年之后泰科以50亿美元的价格将CIT出售,而当初收购CIT却花费近100亿美元的代价。当后来董事会发现此事要求沃尔什退回款项时,科兹洛夫斯基还公然为沃尔什辩解,宣称要求沃尔什退款就相当于同他作对。此事也成了泰科丑闻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科兹洛夫斯基丑闻的爆发,再加上外界对泰科会计信息的质疑,使得泰科股价在2002年狂跌78%,股东财富瞬间蒸发930亿美元,泰科还不得不裁员7100人,过度并购留下的巨额债务更使泰科处在了破产的边缘。这活脱脱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富了方丈穷了庙”的故事。(3)并购重组中的“财务工程”。

早在公司治理丑闻全面爆发之前,泰科在并购重组中的诸多激进会计政策就已经引起了华尔街的关注。

对于泰科这类以收购兼并起家的集团公司而言,报表合并无疑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时机。1999 ~2002年间,泰科兼并了近700家公司,并购价格将近300亿美元。对于这些收购兼并,泰科采用购买法(Purchase Method)予以反映。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规定,采用购买法时,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后实现的利润才可与购买方的利润合并。同样,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前发生的损失,也不需要纳入购买方的合并范围。为了充分利用GAAP在利润合并方面的特殊规定,泰科与被兼并公司联手上演了一幕幕“合并魔术”。在众多被泰科兼并的公司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病”:被兼并公司合并前的盈利状况往往出现异常的大幅下降,而这种“怪病”往往在合并后迅速“不治而愈”。

泰科于1998年11月20日开始对AMP公司进行收购,并最终于1999年4月2日完成。AMP公司1998年的第四季度息税前利润为8500万美元,可是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合并完成的前一季度),却突然下降为-1200万美元;而到了1999年第二季度(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个季度),又迅速增至24500万美元。第二季度的利润激增主要归功于销售成本的骤降,而销售成本率在合并完成前的18个月内均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为什么会在合并后的6个月内突然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其原因就在于1999年第一季度在重组过程中计提了巨额的存货减值准备,提前“释放”了本应属于1999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成本。

与之相类似的是与Raychcm公司的合并。泰科于1999年5月19日开始与Raychcm公司商谈合并事宜,并于1999年8月12日完成合并。Raychcm公司1998年后三个季度和1999年第一季度的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500万美元、6400万美元、5500万美元和5500万美元,但是到了1999年第三季度却来了次“大变脸”:从7月1日至8月12日(合并完成日)短短6周内,息税前盈利为-4800万美元,而8月13日至9月30日期间却实现3800万美元的息税前盈利。《华尔街日报》后来发现了几封Ravchcm公司当时的财务主管Larsen发给财务部职员的电子邮件,这些邮件明确指出泰科多次要求Ray-chcm公司尽量在合并前支付尽可能多的账单,“无论它们是否已到期”。根据Larsen的估计,这些提前支付的款项预计在5500万至6000万美元之间。

再比如泰科曾经引以为豪的CIT金融公司并购案例。在2001年第一季度,CIT公司实现盈利15930万美元,但合并完成前的两个月(4月和5月)却骤然巨亏7800万美元。更为神奇的是,在合并完成后的4个月中(2001年6月至9月30日),其盈利能力迅速恢复,共实现盈利25250万美元,是合并前5个月的3倍多,仅合并完成后的第一个月(6月份)就实现盈利7120万美元。事后泰科副总裁McGee承认CIT公司在泰科的要求下于2001年5月利用各种手段“调低”了盈利22160万美元,其中包括计提“信用损失准备”14810万美元(这一项目整个第一季度才提取了6800万美元)和合并重组准备5400万美元。

其实,这些被兼并公司合并完成前后盈利异常波动的“病因”很简单:通过合并前过度计提各类费用和减值准备、推迟收入确认来贮藏“甜饼罐”;合并后逐步释放出各类准备,享受“甜饼罐”。这样的弄虚作假行为被泰科的高管人员美其名曰“财务工程”。

——摘自黄世忠的《财务与会计》

从以上案例可得知,财务管理不规范后果的严重性。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可导致一个世界型的大公司出现舞弊丑闻。所以企业需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下手,杜绝舞弊,加强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1.2我的企业规模太小,不必要花大成本进行规范化管理

WTO前总干事莫尔说:“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相当于日本的1930年,相当于英国的100年以前,相当于美国的1896年。”这说明我们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非常滞后,而在整个管理中最滞后的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财务管理是每一个企业最致命的核心管理。

而在我国目前的状态下,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意识更是薄弱。觉得自己的企业规模太小,以灵活运作为主旨,根本不会过多地在意财务管理。

处于发展阶段的小企业,很多都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例如,企业股东也兼任企业的管理层,人、财、物、产、供、销、一把抓;要么管理技能有弱项,要么干脆就“任人唯亲”,只注重“德”而忽略或放弃了“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往往会带来一个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工作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财务就是算账的;甚至是财务就是做假账的。于是企业对财务人员的技能要求往往局限于算对账就行,因此,更多初创时期的小企业会选择代理记账公司来完成核算工作。然而,代理记账公司的人员,因专业能力(往往也是新手入门)和精力(一人兼职一二十家小企业)所限,加上本来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活的商业关系,因此一般不会为企业提供任何财务管理方面的支持和建议,以交差完事儿的态度居多。

表面上,企业由此节约了成本,但是却因为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工作的忽视或“无知”,而导致企业在其他方面频频出现“瓶颈”问题而得不到提前预警、问题诊断、方向指引和决策依据。归其原因,还是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理解不够造成的。

在从事各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许多人更愿意称自己的工作为财务管理而不是财务会计。因为,如果仅仅把“财务”这两个字落脚在会计核算而不是“管理”上,则丧失了财务工作更加能动的职能,而更像是大马拉小车。

基于企业的目标来说,是生存、发展和获利,所谓“无利不起早”。既然谈到了钱和利,那么企业所有的环节和工作,最终都会从财务核算的信息反映出来,而财务管理工作围绕这个企业目标的工作手段就是做好经营、投资和筹资的筹划运作,而其专业性的理论和方法,也赋予财务人员这个“会计语言”来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信息、预警企业运营问题、诊断企业瓶颈环节和指引企业运营方向的利器,这就是财务数据和分析。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按重点的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管理。

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物料、固定资产、往来账项等管理内容,虽然其中有仓储、销售等使用或管理部门,但是它们往往是从数量的角度,而不是金额的角度来管理。换句话说,它们可能保证了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但是无法确保资产的价值,因此企业的资产管理只能应该在财务部门。(2)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管理和盈利能力管理两个方面。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发生在生产环节或其他部门,但是其高与低、合理与否却在财务,因为只有财务数据才能以货币这个全球统一的单位,来体现和衡量。(3)投融资管理。

投融资管理包括投资与筹资的筹划和运作。现在,“现金为王”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也有更多的典型企业作为案例时刻给我们敲着警钟。因此,投资的预测和筹资的节拍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也都是企业财务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工作才能够实现的。(4)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如预算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内控管理等,这些方向性的预测和规划,如果运用得当,会对企业产生良性且深远的影响,而其影响还不仅仅是最终的数据方面,更包括各项流程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以及其他。

总之,一个企业无论目前的规模、经营的交易,还是当期的收益或者未来的预期,最终都会落脚在一个“钱”字上。因此,财务部门不仅能够也应当把钱算好,更要管好。而这个管好,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工作。

当然,这些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工作的基础,或者说财务管理对企业能动性的这个“能”,首先要建立在准确可靠、真实完整的核算与反映企业经营信息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工作发力的方向才能够保持正确,提供的数据、指引和方案才不会是空中楼阁,闭门造车。

对此,建议小企业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应当更加重视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工作,把它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并且尝试一些基础的财务分析来体会财务“管理”给企业带来的超值回报。例如,各项财务比率的分析方法,可以让企业比较清醒地认识当前的状态和风险;横向的对比分析,可以让企业与行业、标杆企业进行比对并寻找差距,寻找突破口;而历史的纵向分析结合市场分析,可以给企业作出未来的预期,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规划。

经过了这样的尝试之后,相信更多的企业会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工作逐渐“上瘾”而继续深入地挖掘和强化,并带动其他各个管理环节与部门的跟进和提高,实现“财务为纲,纲举目张”。

当然,处于举步维艰的创业时期的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上也面临一定的压力,未必能够支付一个更为专业和资深的财务管理团队的薪酬成本,那么无非有几个缓冲的办法:

一是请一只老虎训练一群狼。就是寻求一个技能相对较高的财务负责人或者主管,来指导或训练手下的那些薪酬相对低廉的新手,逐渐培养自己的财务管理队伍,建立自己的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模式。

二是必要的时候,寻求外脑的支援和帮助。全国各地具备一定分析、管理和筹划能力的专业咨询机构比比皆是,可以在某个时期或某个项目上借助专业机构的资源和力量,提供方案、制度,甚至是模板。而且通过咨询过程中的充分沟通与协作,企业自身的财务队伍也会得到提高和锻炼。

三是必要的时候,企业内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采购一些实用型的商业智能(BI)管理分析工具,以便实时掌握一些关键的数据、指标。如Power-BI、智泽华、用友等。

当然,以上手段完全可以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只有这样,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会逐步发挥威力,走上正轨,小企业的各项工作也会从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效。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的重要管理部门,是企业进、销、调、存的重要反映与控制部门,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通过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各项运行成本,降低企业运营费用,并通过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汇集,实时反馈到企业经营者手里,为企业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提供基础的信息资源以及实时的反馈意见。通过财务管理体系的相关作用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优化、促进企业内部人员对成本控制认识的提高、促进企业对以消费者为中心理念的认识,通过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处于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下,实时监控企业走向,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必须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经济预测管理为中心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认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是企业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以上分析,便可得知,规模较小的企业主认为不值得花大成本进行财务管理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如果在财务管理上下工夫,成本问题自然解决,舞弊也会被阻隔在企业的院墙之外。第2章让舞弊从源头断掉——企业财务人员规范化管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