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老年病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1 11:53: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飞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老年病学

中医老年病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中医老年病学》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和指导下,由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本教材主要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类、康复治疗学及相关专业使用。《中医老年病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常见老年疾病的基本理论和证治规律。本教材以既往教材为基础,吸取各自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努力做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本教材分上篇总论、下篇各论两个部分。上篇总论共分八章,系统阐述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衰老的机制与表现、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和常见病证的中西医认识与评估、诊断与治疗干预等。下篇各论共分九章,介绍40种老年常见疾病,各病均采用现代医学病名,每病分概述、西医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论治、西医治疗、综合治疗、临证备要、预防调护、名医验案等。其中辨证论治以内服中药为主,综合治疗含单方验方、针灸、推拿、气功、药膳、物理、心理等治疗。书末附常用方剂和常用测试量表以备查阅。《中医老年病学》在全面系统地总结现代中医老年病学学术成就和汲取近现代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特点和优势,力求体现出紧密结合临床的实用性、发展不离宗的传承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为此,本教材的编写强调科学性,尽量保持中医特色,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力求在内容、体例、选词用语上严谨规范,突出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到学习对象已具备一定的中西医临床学科知识和技能,结合中医老年病的学科特点,对中西医发病机制分别论述,西医病理机制部分简述发病机制及紧密相关的公认学说,适当增加老年人的致病机理与特点,中医病因病机部分注重通过中医理论认识疾病并进行归纳提炼,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以及病势等方面叙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及其规律,写作方式上不分条目,仅以分段的形式综合阐述。每个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机归入诊断的内容,根据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等,归纳诊断要点以及明确需要鉴别的疾病。辨证论治部分以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证治分类等为主,治法方药贴近临床,尽量选用临证切实可行、疗效确切的经方验方。预防调护部分精选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的养生康复措施。名医验案列举古今名医病案,给读者以启示。

本书的编写分工是:总论部分的中医老年病学概述、衰老的表现与机制由王飞编写,老年生理与病理特点由石和元编写,老年人体质特点与辨识由韩旭编写;老年人综合评估由陈咸川编写,老年病临床诊治由杨承芝、徐京育编写,老年病康复与护理由关雪峰编写,老年综合征与常见病证由王飞、陈咸川、杨承芝、韩旭、徐育京编写,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由王飞、李宁编写,老年循环系统疾病由杨锡燕、韩旭、张晓雪、郭家娟、杨蕊琳编写,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由俞红五、伍文彬、袁有才编写,老年泌尿系统疾病由郭家娟、韩旭、胡跃强、伍文彬、王飞编写,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由金智生、杨锡燕、段灵芳编写,老年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由杨承芝、陈咸川、徐京育、金智生、胡跃强编写,老年血液及营养疾病由张晓雪、俞红五编写,老年骨关节疾病由关雪峰编写,老年其他科疾病由郭家娟、张晓雪、石和元、徐京育编写。杨晗、王振兴、潘怡、谢淑玲等参与统审稿工作,特此致谢。

本教材在筹划和审定过程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担任主审,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中医老年病学》内容范围广泛,涉及临床学科多,若有不足,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医老年病学》编委会2017年7月

第一章中医老年病学概述

  第一节中医老年病学研究范畴一、中医老年病学的概念

中医老年病学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老年期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以及预防和调护的一门临床学科。老年病学的研究对象是60岁及以上(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关注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80岁及以上老龄老年人及衰弱老年人,其研究目的是防止过早衰老,防治老年病,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中医老年病学的外延还包括衰老机制与延缓衰老、老年生理病理变化及特点、老年疾病康复以及老年人卫生和保健研究等。

老年期疾病一般称老年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有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它所包含的疾病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机体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增龄性失能疾病,一般只在老年期发生,如阿尔兹海默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二是发病与机体老化后抗病能力减低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老年期,也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虽亦发于青中年期,但与机体老化明显相关,随增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三是老年期与青中年期患病率基本相同,但具有不同于青中年期发病特点的疾病,其中也可能是青中年期宿疾的延续,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关于“老”的年龄,我国古代文献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庄子·盗跖》认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说文解字》提出:“七十曰耄,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灵枢·卫气失常》曰:“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以为壮,十八以上以为少,六岁以上以为小。”《太平御览》则谓:“六十曰老。”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暂定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年龄分期的划分标准是:45~59岁为老年前期(又称初老期),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国外则按照人体的解剖和生理变化,以46~65岁为渐衰期,65岁以上为衰老期,而确定65岁为进入老年期的标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判断老龄化社会的年龄参考标准也是65岁。实际上,衰老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不同人衰老开始的年龄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各个器官结构和功能退化的年龄也不一致,衰老可能提早或推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自然,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因此,对于个体“老年期”的判断,前述的年龄界线只能作为一般参考。

中医老年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老年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在其理论指导下汲取现代老年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成就,临床各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二、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意义与前景

中医对老年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常被称作寿亲、养老、寿老或寿世,是保障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由于具有简、便、验、效的特点,深受广大老年人群欢迎,非常适合于我国国情,易于在家庭和社区医疗推广。中医老年病学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宝贵的临床经验、广泛的中药和文献信息资源具有相当优势。对这些理论和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提高,形成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对于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促进中医老年病专业化医疗队伍的形成和技术的提高,实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病医学教育与训练建议目标,丰富和发展老年医学,提高人类寿命,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意义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显著延长,老龄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正越来越大。中医学把人的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称作“天年”。按《灵枢·天年》“人之寿,百岁而死”和《尚书·洪范》“寿,百二十岁也”的记述,天年的限度一般在100~120岁之间,这一论点与目前现代医学研究的初步结果相符。影响人类达到自然寿命期限的因素很多,其中疾病对人类寿命影响的严重程度从人类本身的历史足以充分说明。20世纪以前,人类平均寿命较短,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和传染病的流行,如欧州人的平均寿命在古罗马时期为29~30岁,文艺复兴时期为35岁,18世纪时亦仅36岁。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能够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能够控制许多传染病后,人类死亡率大大降低,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WHO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末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45岁,20世纪80年代达到61岁,工业发达国家则为72岁,且人类平均寿命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如果能有效防治当前危害人类长寿的主要疾病如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类平均寿命可望逐渐向天年靠近。

高度重视老年病的防治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主要举措。据WHO统计,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总数约为2.0亿;1975年为3.5亿;到2002年,则增加至6.3亿;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20.2亿。根据联合国确定的标准,一国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说明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行列。自2001年起,中国已达到这一标准。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9%。201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8亿人,占10.1%,首次突破10%。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基数,主要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社会问题:一是老龄人口极大消耗医疗资源和经济费用,如在美国,占总人口18%的老年人消耗的医疗费用,已超过占总人口50%的有劳动能力者的医疗总支出,全国医院总床位的60%常年被老年人占用。二是大量增加的老龄人口赡养支出和劳动力支出,将带来重大的经济和劳动力压力。因此,让老年人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以及运用传统知识和工作经验培养下一代,是一项良好的措施。因此,无论是为了减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还是为了让老年人能继续参加劳动,对于危害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老年病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现代社会对老年医学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欧美和日本对常见老年病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且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包括老年人保健,老年病流行病学,老年人精神、营养、卫生等。目前,国际社会要求:①尽快建立老年病学医学专业,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教学、临床、科研和咨询工作;②对全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培训时,应该包括老年病学的学习内容;③其他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应将老年病学作为主要学习的内容。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生、护士、辅助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应该经过不同要求的专业训练。其长远目标是要求所有医学院校都应学习成人发育、衰老过程以及老年病防治技术,并且将其贯穿到生理、病理、临床、流行病和社会科学等各方面去。预计今后老年病学科发展将更加迅速和广泛,在老年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方面可望有重大突破。三、中医老年病学的研究范畴

老年病学研究范围广泛,除儿科和产科外,其他临床各科都有老年病学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中医老年病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老年病的预防、老年流行病学、老年病的辨证诊断与治疗、老年康复医学和老年保健养生医学的一门学科。

1.老年预防医学 老年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为发病期的预防,三级预防为慢性病后期的预防。研究的重点是中医药在老年病保健中的作用和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国家三级医疗卫生网,加强老年病防治管理,使广大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

2.老年流行病学 老年流行病学研究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致残、致死的原因,探讨影响人体老化的因素,分析老年常见病和特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和证候特征,以及预后与转归等,为老年病的防治提供对策。目前,我国老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感染。

3.老年病的辨证诊断与治疗用药 老年病学研究老年人病史采集、老年人体格检査、老年病辨证标准和诊断、治疗要点及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配伍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疗效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4.老年康复医学 老年康复医学是研究老年残疾患者如何在身体功能、精神及职业上进行康复的学科。以伤残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体育、作业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电子仪器、针灸、火罐、按摩及气功等手段进行康复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把康复医学归属于第四类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包括:①预防性康复处理,即通过管理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②一般性医疗措施,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临床处理;③有目的地恢复功能,即针对残疾进行康复医疗。

5.老年保健养生医学 老年保健养生医学是研究预防老年常见病的措施和保护老年人心身健康方法的学科。其任务是开展卫生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如饮食卫生与营养、体育锻炼与健身、卫生习惯与健康、生活制度与长寿等。

6.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研究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和辨证施护规律。不仅包括住院诊治的老年患者,还包括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广大老年患者的护理规律以及各级护士和各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体系与培训规律。

7.老年社会医学 老年社会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旨在用社会学、经济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探索老年人患病的社会根源,如政治经济、民族风俗、家庭婚姻、职业类型、生活方式、福利保障、环境和医疗服务模式等因素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揭示社会与老年病之间的规律,探索社会综合防治的规律。四、《中医老年病学》的学习方法《中医老年病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类专业本科后期临床的重要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中医防治老年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诊断要点、综合治疗和预防调护。其在介绍中医老年病研究范围、意义和前景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阐述老年生理与病理特点、老年病诊治概要、老年病调护与预防,包括体质辨识、老年健康评估等。对于现代医学疾病,简要介绍基本概念、病理机制和治疗,将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融入诊断要点中,简要提出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病因病机着重阐述中医对该病主要病因、基本病理以及病位、病性与转归等的认识;辨证论治主要包括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型论治及综合治疗等,详细叙述基本证型的症状、治法和处方用药,以内服中药为主;综合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气功、药膳、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临证备要阐述疾病的重点、疑点、难点内容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作者本人或他人较成熟的临证经验;预防调护包括调护要求和预防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运用中医方法,防治现代医学诊断的常见老年疾病,并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防治老年病的科学研究。《中医老年病学》涉及基础、临床各学科课程。基础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因此要掌握老年病的辨证论治,就必须先具备这些课程所学习的基础知识。临床课程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学以及西医内科学等。此外,老年病大多系慢性、进行性和代偿功能差的疾病,往往也是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中医老年病学属第二医学范畴,着重于疾病治疗,中医康复学属第三医学范畴,着重于病后功能恢复,两者实际是难以截然划分的。因此,中医老年病学在中医养生康复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时应该互为参考,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第二节中医老年病学发展简史

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临床实践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宋代《养老奉亲书》作为最早论述老年病防治为主的老年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老年病学已初具雏形。纵观中医老年病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老年病学的奠基阶段,主要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内经》关于人体衰老、发病和养生防病的理论,以及华佗的运动健身、防病防老理论与实践,奠定了中医老年病学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原则及其对许多老年病证的具体研究,奠定了中医老年病学的临床基础。《内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老年病学理论。其对人体衰老的过程及老年患病的机理均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指出人至中年以后开始衰老,相继出观“阳明脉衰”“肾气衰”“五脏皆衰”等变化,由于脏气虚衰,正不胜邪,故易发生疾病。《内经》记载的“煎厥”“薄厥”“偏枯”“消瘴”“痹”“痿”“积”“真心痛”等众多病证均为老年人的易患疾病。《内经》最早提出了人的天年寿限、老年界限、早衰缘由、衰老成因、老化特征、老年生理、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摄生抗衰、长寿要旨等理论,为后世医家对老年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秦汉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较快,扁鹊兼长内、外、妇、儿、老各科。淳于意的“诊籍”记载了25例病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各科疾病100余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质简牍《治百病方》,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医方30多个,其中不乏诊治老年病的医疗实践记载。东汉末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较全面地论述了中风、胸痹、惊悸、消渴、虚劳、痰饮、咳嗽、淋病、水气、积聚、下利等老年常见病的病机证治,开老年病研究的先河,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华佗所创的五禽戏成为我国体育健身防病的先驱。二、形成阶段

魏晋至唐宋金元时期是老年病学的形成阶段,主要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为代表。这个时期,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都有较大发展,对许多老年病的症状、病理及治疗等认识也日益深化,尤其是孙思邈书中“养性”“食治”“养老”等专篇,探讨了老年人养生防病治病的规律,促进了中医老年病学的形成。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是中医老年病学形成的标志。

隋·巢元方等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对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包括诊断和预后,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书中对某些老年病的认识已趋深入,对一些老年常见病如胸痹、消渴、多忘、中风口噤、贼风偏枯、偏风、脱肛等的病症及其病因病理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老年病学的贡献尤为突出。其所著《养性》《辟谷》《退居》和《补益》等篇中提出治疗老年病应以食疗为先,用药应平稳轻清,以补为主。在老年养生方面,主张老年人宜静养精神,提倡综合养生法,强调“调身按摩,摇动肢体,导引行气”,认为“百行周备,虽绝药饵,可以遐年”。孙思邈重视养性服饵,并将延年益寿与预防老年病结合起来,堪称我国老年病学的先驱,推动了老年病学学术的发展,并对宋代老年医学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宋代王焘著《外台秘要》,认为老年体质以虚为特点,尤以阳虚为主。他指出老年调养至关重要,用药当主以温补,且应顾及老年人年暮力衰,凡峻猛有毒之品,无论寒热,均不可轻率从事。

宋代《养老奉亲书》史载系陈直所著,后元代邹铉加以补充并更名为《奉亲养老新书》。该书以论述老年病为主,对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心理以及长寿老人的特征等都有较详细的描述。书中指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精血耗竭”“肠胃虚薄”“返同小儿”;病因病机特点为“百疾易攻”,同时新感易引动宿疾,导致“宿疾时发”;在阐发老年病发病方面,认为老年人五脏衰弱、肠胃虚弱,伴形体虚羸、活动减少等因素,以及性格孤僻或思念亲朋、易于伤感的心理状态,使其容易发病。在老年病治疗上主张独重脾胃、食疗为先。全书列食疗方剂162首,占总方数的70%,表明该书是以食疗作为治疗老年病的主要方法。在老年病的预防方面,不仅强调凡老人行住坐卧“皆须巧立制度”,而且要求饮食调理,“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黏、硬、生、冷”,并注意精神调理、四时摄养和用药饵扶持。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推动了中医学及中医老年病学的发展。刘完素倡“火热论”,认为老年人多阴虚阳亢和百骸疏漏、风邪易乘的发病特点,强调以阴虚阳亢立论,提倡老年人应以预防疾病为先,其关键是保养真气,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此外,他主张以饮食、起居、劳逸等的主观调摄为主,药物调摄为辅,并强调治病防病谷气为先,治疗主张使用寒凉泻火之法,但在辨证论治方面,亦重视调理脾胃。张子和主张攻下,治疗老年留饮、湿痹、腰痛、便秘等病症均采用吐、下之法,并确立了实宜峻攻、虚当缓图以及辅以食疗等原则,从而树立了用吐、下法治疗老年病的独特风格。其用药善用寒凉之品,较少强调温补,认为“邪未去,不可言补”,对老年病的治疗不单纯以补为是,强调慎用补药,以免闭门留寇,助贼为殃。李杲重视调理脾胃,开创了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他提出“内伤脾胃”是老年人患病的根本原因,防治老年病须随时不忘脾胃升降气化功能,强调以“养胃气为本”,创制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治疗老年病的常用方剂,提倡老年人应“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注意养护其胃气。这种强调顾护脾胃的思想,甚合老年脾胃虚衰之特点,为后世从脾胃治疗老年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朱丹溪提倡滋阴降火,以“滋阴派”著称。他强调阴精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从养老防病角度对人之生理、病理进行了高度概括,认为“人之阴难成易亏,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强调老年人的生理与病理特点是阴气暗耗、相火易于亢盛为害,由此老年疾病的形成与阴虚胃热、脾虚生痰有关。在老年病的预防方面,强调顺应四时,茹淡养脾,节欲保精,极力倡导“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宋代邱处机《摄生消息论》论述了衰老与气候的关系,认为老年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抵御外邪的能力降低,较易受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而罹患诸疾,出现各种老年疾病,提出注重养老及防治老年病要密切结合气候特点。三、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是老年病学发展成熟的阶段。老年医学专著相继问世,如明朝刘宇所撰的《安老怀幼书》,徐春甫的《老老余编》,主要着重于老年人保养及老年病的治疗,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尊老养老、情志性嗜、宴处起居、四时调摄、形证脉候、饮食用药等。在老年病防治上,不主张多用药饵,养生方面提倡保养,动静结合。饮食方面主张淡食,勿饥勿饱,忌杂忌偏。洪鞭《食治养老方》是专论食疗的老年病学专著,书中许多食疗方药简便实用,值得借鉴。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总结了适于老人的简便易行的防病健身方法,重视调摄脾胃。如卷一《饮食》云:“《内经》曰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张介宾推崇温守肾阴肾阳,提出了“养形”的主张。其著作《治形论》曰:“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其所谓“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实际是强调调补人体精血,故于临床上创左归饮(丸)与右归饮(丸),一养阴精,一补阳气,成为防治老年病的常用名方。赵献可崇尚薛己的温补学说,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君主,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指出:“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得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宇焉。”主张防治老年病当以保养“命门之火”为要,用药以八味丸、六味丸为主。

清代叶天士的调补奇经和养胃法为治疗老年杂病提供了独特经验。《临证指南医案》记载了300多例老年病验案,反映了其诊治老年病独重肾和阳明的思想。他认为机体衰老和疾病的发生都与阳明脉衰、下元肾虚及遗传有关,强调治疗宜顾护正气,慎攻下,顾脾胃,忌燥腻,参气象,审体质,守病机,遵治则。在总结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及“调补奇经”的理论,擅长运用活血通络及调补奇经诸法,以血肉有情之品培补体内精血,打破了补肾阳必用桂附、滋肾阴则用地黄之常例,为老年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王孟英认为“高年阴气太亏,邪气偏盛”,在老年温病治疗上力主寒凉解邪,滋润保津。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尤长于用补气活血与活血化瘀法论治包括许多老年病在内的内伤杂病,所创立的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及补阳还五汤等著名方剂,至今仍指导老年病的临床实践。清末张锡纯治疗老年病,一重温阳益气,兼以治瘀;二善调理虚实,并以扶脾为先;三参脉证,施治谨守病机;四通药物性味,遣药别具一格。四、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病成为主要医疗卫生问题而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医老年病学伴随着老年病学发展也得到了系统的整理、研究,早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我国各种老年病学术组织相继建立,促进了老年医学学术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了老年学研究室,研究课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等,并开展了老年生物学方面研究,对新疆百岁老人进行了调查。1964年11月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这对我国现代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期,卫生部将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列为全国研究的重点项目。1981年10月第二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在桂林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创建了《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老年医学包括中医的研究工作。1986年5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在长春主持召开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第三次老年医学研究协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我国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1990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组织制订了《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这一时期,各类老年医学或老年病学专著陆续出版。如1987年陈可冀、周文泉主编的《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我国历代老年病学文献和理论精华。1994年田金洲主编的《中医老年病学》系统阐述了老年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护理与调摄等。1999年蹇在金主持编写的《现代老年医学精要》详尽阐述了老年特有病症及其在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中医老年病学发展颇多启迪。2003年李建生主编的《老年医学概论》从中西医角度详细介绍了老年病的病因与发病、老年病的特点与诊断、治疗原则、治法及合理用药等。以上著作丰富了老年医学理论体系。

在老年医学教育方面,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有关老年医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北京、南京、成都、天津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将中医老年病学列为养生康复专业的临床必修学科之一。目前,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其有关学术团体相继举办老年医学或老年病学培训班,综合医院专门设立老年病科,为促进老年医学的发展和提高专业人才水平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第二章衰老的表现与机制  第一节衰老的表现

衰老是指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自然衰退的现象,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衰老分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两类。生理性衰老是生物体自成熟期开始,随增龄发生的、渐进的、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英文是“aging”,含有“增龄”“加龄”的意思。疾病或异常因素可引起病理性的衰老(senility),使衰老现象提前出现。“衰老”与“老年”是不同的概念,衰老是个动态的过程,是就整个机体而论;老年则是整个机体的一个年龄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机体即属于老年机体。这里主要介绍人体衰老的外观表现和生理表现。一、衰老的外观表现

1.身高 身高随年龄逐渐减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造成脊柱椎体压缩、椎间盘萎缩、脊柱前弯、臀部弯曲、下肢弯曲等,使老年人身高减低。

2.体重 一般情况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但有的老年人由于活动少,营养相对过剩,脂肪组织堆积严重,导致体重减轻不明显,甚至增加。

3.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计算方法:体2表面积(m)=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女性斜率较大,提示女性体表面积下降较快。

4.指距 一般成年人指距等于身高,到老年期指距常大于身高,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5.胸围及呼吸差 老年人脊柱常后隆,胸骨前突。胸廓前后径增加,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增加,上部肋间隙增宽。胸围则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女性较男性明显,可能与乳腺萎缩、肌肉松弛有关。呼吸差是人体深吸气胸围与深呼气胸围的差值,因胸廓通气功能随增龄而逐渐地减弱,呼吸差也与年龄呈负相关。

6.腹围 根据性别、营养、体力活动等的不同,腹围随年龄的变化差异较明显。男性如体力活动少,营养过度,腹围会有轻度增加或无明显变化,但到80岁后则腹围减小。女性年龄增至60~70岁时,腹围随着腹部脂肪堆积而增加,70岁后随增龄腹围逐渐减小。

7.指甲 指甲的外形随增龄逐渐变为扁平,甚至呈匙状,而且指甲表面可见纵行且稍微隆起的条纹。

8.皮肤 随年龄的增长皮肤可出现老年斑和白斑。老年斑为点状色素沉着,境界清楚,表面不隆起或稍隆起的棕褐色斑,可分布于全身,较常见于面、颈、胸背部以及四肢的皮肤。白斑为一种皮肤脱色斑块,呈点状,分布于全身,以四肢、胸背部较常见。同时,老年人皮肤因皮脂腺分泌减少而无泽易裂,瘙痒;由于表面粗糙、松弛、弹性降低而出现皱纹;下眼睑肿胀,形成眼袋;皮肤毛细血管减少,变性,脆性增加,易出血(老年性紫癜);随增龄,皮肤神经末梢的密度显著减少,致皮肤调温功能下降,感觉迟钝。

9.眼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眼球逐渐凹陷,上眼睑举肌的张力逐渐弱,从而引起眼裂逐渐狭窄。由于角膜变形,可出现角膜老年环。角膜混浊也是角膜变形的一种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眼球的晶状体退行性变可导致晶状体混浊,又称为老年性白内障。

10.耳 耳廓的长度及耳长/身高的比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一般于70岁后更加明显。耳垂皱褶也随增龄而逐渐出现,也有人认为耳垂皱褶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一个指征。二、衰老的生理表现

在人衰老的过程中,整体功能的衰老表现为机体自稳态调节范围变窄,反应力、适应力、免疫力和贮备力下降,个别器官甚至功能丧失(如经绝期后的妇女卵巢停止排卵)。结构的基本变化是细胞萎缩、数量减少,细胞内脂褐素沉积,细胞间质增多,组织纤维化和硬化,致使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从而引起各系统功能的退变。

1.人体结构成分的变化

(1)水分减少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含水量男性为51.5%(正常为60%),细胞内含水量由42%降至35%,女性为42%~45.5%(正常为50%)。

(2)细胞数减少,器官及体重减轻 细胞减少随增龄而逐渐加剧。75岁老人组织细胞减少约30%。由于老年人细胞萎缩、死亡及水分减少等原因,致使人体各器官重量减轻,其中以肌肉、性腺、脾、肾等减轻更为明显,而细胞萎缩最明显的是肌肉,表现为肌肉弹性降低、力量减弱、易疲劳。老年人肌腱、韧带萎缩僵硬,致使动作缓慢,反应迟钝。

(3)脂肪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耗热量逐渐降低,因而食入热量常高于消耗热量,所剩热量即转化为脂肪而堆积,使脂肪组织的比例逐渐增加,身体逐渐肥胖。人体脂含量与水含量呈反比,脂肪含量与血总胆固醇含量呈平行关系,因此血脂随增龄而上升。

2.代谢的老化

(1)糖代谢的变化 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有患糖尿病的倾向。研究证明,50岁以上糖代谢异常者占16%,70岁以上异常者占25%。

(2)脂代谢的变化 随着机体的老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积聚,而脂质过氧化物极易产生自由基,血清脂蛋白也是自由基的来源。随年龄的增长,血中脂质也明显增加,老年人易患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

(3)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蛋白质代谢的衰老变化是人体生理功能衰退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总球蛋白增高,而且蛋白质分子可随增龄而形成大而不活跃的分子,蓄积于细胞中,致使细胞活力降低,功能下降。老年人蛋白质代谢分解大于合成,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蛋白质的量和质趋于降低。

3.人体各系统的衰老变化

(1)呼吸系统的变化①气管、支气管黏膜萎缩,弹性组织减少,纤维组织增生,黏膜下腺体和平滑肌萎缩,支气管软骨钙化、变硬,管腔扩张,小气道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分泌亢进,黏液潴留,气流阻力增加,易发生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管腔内分泌物排泄不畅,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多。胸廓内径变大,呈桶状。②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弹性降低,肺组织重量减轻,呼吸肌萎缩,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肺活量降低,残气量增多,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退化,易发生感染。③咽喉黏膜和淋巴细胞萎缩,易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2)循环系统的变化①心脏增大,80岁左心室比30岁时增厚25%,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褐素沉积,胶原增多,呈淀粉样变,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均降低,心瓣膜退行性变和钙化,窦房结P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都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导致心脏传导障碍。②随年龄的增长,动脉内膜增厚,中层胶原纤维增加,造成大动脉扩张而屈曲,小动脉管腔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管硬化,可扩张性小,易发生血压上升及体位性低血压。

(3)消化系统的变化①食管:食管肌肉萎缩,收缩力减弱,食物通过时间延长。②胃:胃黏膜及腺细胞萎缩、退化,胃液分泌减少,造成胃黏膜的机械损伤。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形成障碍,致使胃黏膜易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灭菌作用减弱。平滑肌的萎缩使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是引发便秘的原因之一。③肠:小肠绒毛增宽而短,平滑肌层变薄,收缩和蠕动无力,吸收功能差,小肠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水平下降,致小肠消化功能大大减退。结肠黏膜萎缩,肌层增厚,易产生憩室,肠蠕动缓慢无力,导致水分吸收无力,大肠充盈不足,不能引起扩张感觉,而造成便秘。④肝:肝细胞数减少、变性,结缔组织增加,易造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合成蛋白和解毒能力下降,易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4)泌尿系统变化①肾:重量减轻,间质纤维化增加;肾小球数量减少,且玻璃样变、硬化;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细胞脂肪变性,弹性纤维增多,内膜增厚,呈透明变性;肾远端小管易形成憩室。肾功能衰减,出现少尿,肌酐清除率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稀释功能降低,肾小管分泌与吸收功能随增龄下降,肾小管内压增加,有效滤过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②膀胱:膀胱肌肉萎缩,纤维组织增生,易发生憩室。膀胱缩小,容量减少,残余尿增多,75岁以上老年人残余尿可达100mL。随增龄膀胱括约肌萎缩,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致排尿反射减弱,缺乏随意控制能力,常出现尿频或尿意延迟,导致尿失禁。③尿道:尿道肌萎缩、纤维化、变硬,括约肌松弛,尿流变慢,排尿无力,导致尿频、尿失禁。夜尿次数增多,残余尿增加。男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液分泌减少,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女性易患尿道黏膜脱垂,且易感染。

(5)神经系统变化 一般认为,人出生后脑神经细胞即停止分裂。自20岁开始,每年丧失0.8%,且随其种类、存在部位等的不同而选择性减少。60岁时大脑皮质神经和细胞数减少20%~25%,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减少25%;70岁以上老人神经细胞总数减少可达45%,脑室扩大,脑膜增厚,脂褐素沉积增多。脑动脉硬化,血循环阻力増大,脑供血减少,从而耗氧量降低,导致脑软化。约半数65岁以上正常老人的脑部都可发现缺血性病灶。老年人多种脑神经递质的能力都有所下降,导致老年人健忘、智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精神性格改变、动作迟缓、运动震颤、痴呆等。

(6)内分泌系统的变化①胰腺:老年人胰腺重量明显下降,胰腺脂肪浸润和β-胰岛素细胞减少,消化酶分泌降低。胰岛功能随增龄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致部分65岁以上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增高。②甲状腺:老年人甲状腺重量减轻,滤泡萎缩变小,结缔组织显著增多,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故老年人代谢率低、耐寒力差。③甲状旁腺:老年人的甲状旁腺细胞减少,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增厚,血管狭窄,甲状旁腺素的活性下降。老年妇女由于缺乏能抑制PTH的雌激素,可引起骨代谢障碍。④肾上腺:老年人肾上腺的皮质细胞变薄,不论性别,随增龄肾上腺皮质的雄激素分泌皆直线下降,使老年人保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与应激能力降低。⑤性腺:男性老人性腺功能低下以致丧失生殖功能。妇女在更年期后,卵巢体积缩小约30%、重量减轻、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子宫体积缩小,内膜萎缩而窄薄,腺体显著减少,宫颈口狭窄。由于雌激素减少,生殖道呈显著退行性改变,表现为外阴表皮变薄、角化增多,阴道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分泌物减少、pH多呈碱性,使防御机制减退,故易发生外阴瘙痒、老年性阴道炎等。

(7)运动系统的变化①骨老化:骨老化的总特征是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骨皮质变薄,髓质增宽,胶质减少或消失,碳酸钙减少,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②关节老化:关节软骨含水量和亲水性黏多糖减少,软骨素亦减少。关节滑膜钙化、纤维化,失去弹性,血管硬化导致供血不足,加重变性,韧带、腱膜、关节囊因纤维化而僵硬,使关节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引起疼痛,骨质增生形成骨刺。③肌肉老化:随增龄肌细胞水分减少,脂褐素沉积增多,肌纤维变细,重量减轻,肌肉、韧带萎缩,耗氧量减少,肌力减低,易疲劳。加之脊髓和大脑功能衰退,活动减少,表现为反应迟钝。

(8)免疫系统的变化①胸腺:老年期胸腺明显萎缩,血中胸腺素浓度下降,使T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表达极度降低。②T细胞: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明显减弱,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减弱。  第二节衰老的机制一、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衰老的机理比较复杂,学说也很多,目前初步阐明了衰老的细胞和分子特征,基本总结为九个方面:基因组不稳定、端粒损耗、表观遗传改变、蛋白稳定性丧失、对营养感受紊乱、线粒体功能紊乱、细胞衰老、干细胞耗竭和细胞间通信改变。这些特征有所重叠,尚没有得到学者的一致认可。

1.细胞衰老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衰老在细胞水平上具有明确的特征。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是指细胞停止分裂,体积变大,扁平铺展,异染色质出现点状凝集,颗粒物增加的现象。最为典型的细胞衰老标志物是P-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衰老一般分为:①复制性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是指细胞分裂达到一定的代数后出现的衰老现象。人体成纤维细胞大约经过50代的培养就不再分裂,走向完全衰老。衰老的细胞虽然分裂停止,但仍然存活,并能进行代谢活动。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可以检测到端粒明显缩短。②早熟性衰老(premature senescence),又名应激性衰老,是指细胞经过诱导物处理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的衰老现象。诱导物的种类很多,如过氧化氢、射线、毒物、癌基因、抗肿瘤药物等,此类衰老的细胞不出现端粒缩短。③发育性衰老(developmental senescence),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衰老细胞参与器官形成的现象。研究推测衰老细胞有可能分泌细胞因子,改变局部的内环境而有助于某些器官的形成和发育。2013年发现“发育性衰老”以后,使我们对细胞衰老有了新的认识。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胚胎期就发挥作用,属于可控的过程。而老年期衰老细胞明显增加,进入不可控的阶段,导致肿瘤发生及其他老年病的产生。

值得指出的是:细胞衰老所观察到的现象只存在于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对于出生后就不分裂的细胞如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仍然缺乏十分明确的研究,也没有生物标志物出现。这类细胞的衰老变化更多表现在细胞自噬、线粒体功能失调等方面。

2.端粒缩短耗损 端粒(Telemere)是由短DNA重复序列(TTAGGG)组成的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功能是保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避免染色体末端的融合。端粒酶(te-lomerase)通过延长线粒而保持其长度的稳定。检测不同年龄人群血液白细胞的端粒长度发现,老年人的端粒明显缩短,端粒长度与年龄明显相关。通过对人染色体整体扫描研究发现,端粒缩短过程引起DNA损伤反应,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明显升高,导致基因组不平衡而启动细胞衰老的过程。使用射线引起端粒的损伤,可以观察到损伤不能修复,并且持续地激活DNA损伤反应体系,从而导致细胞衰老。

3.线粒体功能紊乱 线粒体(mitochondria)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主要产生ATP,提供人体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线粒体功能失调是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去除线粒体的细胞难以发生细胞衰老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线粒体与衰老的密切关系。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可对线粒体造成损伤。线粒体中存在特异的镁离子依赖的过氧化物歧化酶及其他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产生的ROS。据测定,细胞中90%的ROS来自线粒体。当线粒体过度产生ROS时,可引起细胞衰老。线粒体存在的环状DNA,由于缺乏蛋白保护,其突变率比基因组DNA高10~20倍。线粒体DNA突变的积累也是引起衰老的原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细胞通过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清除破损的线粒体。该过程是把线粒体特异标记后,与自噬体结合,运输到溶酶体中消化。当线粒体自噬机制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引起大量不健康的线粒体在细胞内积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引起细胞衰老及其他不良效应。

4.基因组稳定性下降 基因组的稳定性不仅与生物保持基因表达的调控功能有关,还与衰老密切相关。人体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高级有序的染色质结构,不仅有利于基因表达调节,也有利于DNA损伤的修复。随着年龄的增加、衰老的程度加深,基因组的稳定性下降,引起免疫细胞的功能下降,细胞清除突变基因的能力降低,导致更多的突变积累,容易发生恶性转化,使得老年期容易发生肿瘤。

5.衰老信号通路激活 推动衰老进程需要激活特异性的信号通路,这些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①p53/p21信号通路:抑癌基因p53是细胞中的重要调节蛋白,与细胞凋亡、自噬、细胞衰老密切相关。p21是p53的下游激活分子,是一种周期蛋白,具有阻滞细胞周期运行的作用。DNA损伤反应与衰老关系密切,强烈的损伤引起p53蛋白持续升高,导致细胞凋亡和轻度的损伤,引起衰老。②p16/Rb信号通路:损伤信号引起p16表达的持续增加,使周期蛋白RB去磷酸化,细胞被阻断在G1期。在正常二倍体细胞中,p16的高表达是细胞衰老的分子标志之一。虽然单独的信号通路激活就能引起细胞衰老,但p16/Rb与p53/p21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衰老的调控更加精细化。③Skp2/p27信号通路:Skp2属于F盒蛋白家族成员,与skpl/cullin组成蛋白复合体,在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通路中起特异识别靶蛋白的作用。在该信号通路中,外部损伤信号通过Pten磷酸酶传递,抑制Skp2的活性,导致p27的表达升高。该信号通路引起的细胞衰老,p53、p16的基因并没有活化,其表达量也没有升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细胞和组织中,激活的衰老信号通路是不同的,有时也会同时激活,具体的对应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

6.昼夜节律的影响 老年人最大的衰老变化是睡眠,往往表现为入睡困难、深度睡眠时间短,醒得早,这与昼夜节律的变化有关。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人体随地球白天和黑夜24小时变化而出现的生理节律现象,控制该节律的机制称为昼夜钟(circadian clock),位于大脑视丘后叶视交叉上核,接受光、温度等启动信号,控制外周昼夜钟的运行,调节如免疫功能、激素分泌、代谢、应激、睡眠的起始和觉醒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功能紊乱与代谢综合征、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导致和影响老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核心分子Clock基因缺失的小鼠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出现高脂血症、高瘦素血症和高甘油三酯症,明显肥胖。Bmall基因缺失的小鼠大约1年就明显出现早老症状,肌肉减少、白内障、器官萎缩、皮下脂肪较薄,52周后就死亡。昼夜钟缺失导致小鼠的短命现象,充分说明了其在衰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改变光照条件模拟时差失调的环境,可明显地增加老年小鼠的死亡率。

睡眠是人类十分重要的生理机制,人一生的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于恢复体力、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巩固记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睡眠的控制区域发生在大脑,涉及多个脑区的相互作用,如下丘脑区、海马区。睡眠的生理过程可分为起始、维持和觉醒阶段,昼夜节律控制睡眠的起始和觉醒,通过自身运行变化和影响体液与神经激素分泌等机制影响睡眠。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褪黑素(melatonin)对睡眠的调节机制。褪黑素是人体内最强的抗氧化剂,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褪黑素在松果体中合成,在深夜0~4点人体中的含量达到最高峰,其合成的关键酶芳基烷胺乙酰转移酶的活性受昼夜节律的调节。对于盲人的一项临床权威研究表明:褪黑素确实能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而老年人的松果体腺萎缩,褪黑素的合成高峰值明显降低,甚至没有峰值出现,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因此,适度补充褪黑素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睡眠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

7.自由基过量堆积 自由基与衰老密切相关。该假说最早由Harman D于1956年提出。体内过度产生的自由基性质活泼,易与核酸、蛋白质、脂肪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原来的理化特性和作用丧失,从而对机体产生损伤,引起疾病和衰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