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根植性、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2 08:29:44

点击下载

作者:范晓屏,苑朝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根植性、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

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根植性、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试读:

前言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探讨基于特色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及支撑体系。众所周知,产业集聚、块状经济、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等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特点,探讨其内在机理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各种文章和研究成果颇丰。而特色工业园区是浙江省近几年来所推行的一种发展工业、提升区域经济的“抓手”和“载体”,经过努力已初见成效,因此,总结其经验,分析其作用很有必要。

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自从马歇尔提出产业区的概念以来,国际上对产业区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研究的角度很多。基于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对浙江工业园区的认识,本书从产业区的根植性特征出发,以网络和网络治理、社会资本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产业集聚、(新)产业区、专业市场等概念来探讨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特性、工业园区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全书在理论研究与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详细论述了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背景,阐述了工业园区的根植性、网络化和社会资本的特征,实证研究了网络和社会资本因素在工业园区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机理和支撑要素,分析了三种集聚类型的工业园区的发展特点与内在要求,构造了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本书采用了网络与社会资本作为研究切入点来深入探讨工业园区的发展问题,在研究思想上借用了国内外在产业区、产业集聚、根植性、网络与网络治理、社会资本等基础理论与观点,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研究结论和所提出的观点思想建立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提炼。书中许多观点除了来自于本书的直接研究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特色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支撑体系研究”外,还来自于作者所承担的浙江省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项目“浙江省基于信息技术的流通体系改革的政策与措施建议”中的子课题“信息化与流通体系的变革”、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运用现代化流通技术嫁接我省传统专业市场的模式研究”中的子课题“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互动研究”(基于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和绍兴纺织产业),以及余姚中国塑料城发展战略研究等。这些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观点和实证分析成果,为本书的内容组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由于本书选择了一个目前研究还不太深入的角度来探讨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因此,研究过程中在理论分析、模型建立、实证设计和问卷调查等方面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研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走访了有关部门,对绍兴、嵊州、海宁、台州、温岭、大唐、诸暨等地区工业园区和企业进行调查与访谈,并对13个工业园区的近2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同样,也对绍兴中国轻纺城、余姚中国塑料城、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等专业市场进行了访谈和500多份问卷调查。所幸的是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此,我们首先要感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对本书的资助;其次要感谢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展规划处的李军先生、投资处的郑伟刚先生、产业发展处的柯登响先生,余姚贸易局的陈新江先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陈伟根先生,台州椒江经济贸易局郑卫平先生,台州椒江洪家镇阮夏生先生,台州椒江下陈镇卢佳斌先生等认真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们还要感谢飞跃集团邱继宝先生、施伏寿先生、阮吉泉先生,中国宝石缝纫机公司的陈关德先生、施华经先生,中国东港工贸集团的徐子清先生,浙江中贝九洲集团的李文泽先生,海正集团的王若松先生,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周会元先生,余姚中国塑料城的邵峰先生,浙江中塑在线的戴伟忠先生等与我们进行的长时间交流,要感谢工业园区100多位和专业市场的数十位企业老总或科室负责人接受我们的调查,感谢工业园区近200家企业和专业市场500多家企业认真负责地填写了我们的问卷,使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理论研究提供的实证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生王少华、许玲娇参与了课题研究和企业调查,研究生孙居好、卢艳峰、赵茂磊、吴中伦、刘飞、汪玉兰等参加了企业问卷调查,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研究与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与文献,引用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着对文献作者与本书读者的负责态度,所引文献与资料都一一做了标注,但仍恐有所遗漏,还请多多谅解。在一些观点的表述和内容的阐述上,可能融合了一些学者的思想与观点,也请多多包涵并致谢意。

全书经过作者的多次仔细推敲和修改,力求准确与完整。但由于作者的水平与时间所限,难免会有一些不当或错误之处,当由作者负责,同时也竭诚期望阅读本书的同仁、专家和读者勿吝指正,万分感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范晓屏2005年10月

第1章 特色工业园区及问题提出

特色工业园区是浙江省的一个创举。浙江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得到高速发展,一大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迅速崛起与壮大,并形成独特的“块状经济”、“产业集聚”等外部发展环境,成为浙江经济的主力军。到1999年底,浙江省乡镇工业企业达到67万余家,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5%,实现工业总产值70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6%。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全球化分工加快,使浙江经济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一新的竞争,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急需回答与应对的重大课题。浙江省在1998年通过系统调研,从区域特色经济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以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思路,相继出台了《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特色工业园区项目初步设计若干规定》、《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十五”发展专项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对特色工业园区作了明确的界定,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全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从温州、台州起步,逐步向杭嘉湖、宁绍等地区扩展。所谓特色工业园区,是指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和城市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要求,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十五”发展专项规划》2001)。

对特色工业园区的研究,必然涉及到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等基本理论,因此,本书将首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定义与阐述。

1.1 产业区的基本内涵

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产业中的企业通过集聚方式所产生的竞争力,以抗衡大企业因规模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意大利的产业区和产业集聚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产业区是多样的,但不论产业区的形式如何,它实际是众多实现工业化途径或进程中的一种(Becattini,1987)。

有关产业区的大量研究与文献,一般是起源于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外部经济性思想。马歇尔(1896)的《经济学原理》中把产业区定义为一种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于融合。显然,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区域,其内在的生产活动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与产业区外部进行广泛的联系,劳动分工不断细化,生产力不断提升,区域与外部经济空间建立持久与广泛的联系。每一个产业区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取决于当地历史与社会事件,它们共同推进了产业区的形成与成长。可见,产业区又是一个“企业与区域体制”相结合的系统(Bianchi,1993)。

马歇尔对产业区的定义,或者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式产业区”,是以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集聚经济(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和工业气氛(industrial atmosphere)为三大支柱。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第四篇第十章首次较系统地分析了产业区和企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引起工业的地区分布有两个基础性的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丰富的自然资源或水陆交通的便利。另一是集聚在宫廷周围的贵族、富人需要特别高品质的货物,从而吸引了熟练工人远道而来,而且培养了当地工人。除了自然禀赋与宫廷奖掖外,马歇尔还着重分析了产业区获得外部经济性这个根本原因,他认为有六个方面:(1)知识或创新在产业区内的快速流动。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似乎是公开的,人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2)相关辅助行为的相伴存在。不仅提供产业区内所需要原料、组织运输等,还能为邻近产业不断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昂贵的机械,为产业区内众多企业提供辅助性专业化生产,从而使这些昂贵机械的使用更经济。(3)形成技能的供需市场。产业区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企业需要大量有专门技能的员工,因此常常会在有这些优秀劳动力所在地设厂。而对于劳动力来说,自然会到有需要专门技能的企业所在地去。缺乏这种市场,企业很难找到所需要的具有专门技能的劳动力,就很难在当地立足。(4)劳动力需求市场的结构性平衡。如果产业区只需要强壮男子,那么作为劳动力市场方面就有不利之处,因为产业区不能为妇女提供工作,这对企业主来说就必须提供能养家的工资,劳动力成本很高,而每个家庭的收入却很低。但是,如果产业区周边有补充性质的工业,如纺织工业常聚集在矿山、机械工业区附近,就能带来职业多样化的利益。产业区与贸易场所的相邻而立,就能将职业多样化的利益与地方性工业的利益兼顾起来。结果是现在工厂集中在大城市的郊外或附近的工业区域内,而不是集中在大城市中。(5)区域内工业的多样化。主要依靠一种工业的区域,如果对这种工业产出品的需要减少,或者是它所用的原料供应减少,则它就容易遭到极度的萧条。若有几种不同工业高度发展的大城市或大工业区,在很大程度上就可避免这种害处。如果其中有一种工业一时失败了,其他的工业就能间接地支持它。(6)生活购物的便利。产业区良好的生活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购买日常用品一般会在附近的小商店,而购买昂贵重要的物品,会去好的大商店。因此,良好的商场设施、丰富多样的高质量的商品供应是产业区内人们安居乐业的条件。

除了马歇尔对产业区的描述外,学术界对产业区的研究颇丰,最经典的定义可能是Becattini(1990)在他所写的书中所提出的。他认为:“工业园区是一个社会和地域性的实体,它是由一个在自然和历史所限定的区域中的人和企业集合的特征所决定。”这里包含了两个特征:一是人的集合特征,一是企业集合特征。

人的集合是指具有相同价值和观念的一个协同体,如相同的价值、行为、期望、语言、方言等。这些价值观遍布整个产业区,代代相传。这些价值观常常源于各种机构与规则,如市场、企业、家庭、技术学校、政治机构、贸易组织、工会、教堂,等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的集合实际上是一个共同体,其间涉及到机构或价值观如合作、声誉与信任。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群是由地域和历史所划定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持续的互动促使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在产业区内,互惠与信任日趋重要。Dei Ottati(1987,1993)认为,对于产业区来说,人的长期合作和经济交换是产业区成功发展的关键条件。

产业区内的大量的就业岗位取决于较高的工作流动性,与此同时也是工作流动性的结果,因为这种流动性创造了一个各类工作岗位的综合体,不同类型的工作为不同的人提供了机会,如基于家庭的工作、业余工作、周薪工作、自我雇佣、企业家,等等,这意味着产业区能够优化岗位的设置,作为一种结果产业区有着较高的就业率。

一般来说,产业区有四个显著的特征(Pietrobilli,1998):(1)产业区是一个系统。换句话说,产业区内相互独立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由一系列规则所决定,这些规则一般是非正式的,但却决定了企业集聚的特点与类型,也决定了产业区的性质。(2)产业区内企业是独立的,它们通过与外部和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每一个企业专注于生产周期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并与其他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3)产业区内的各种关系受制于区域体制。这种体制推动整个产业区的增长。企业与体制的相互作用与关联使产业区能够通过与外部劳动力持久联系,实现弹性灵活的柔性化生产。(4)产业区是地区性质的。在地理上局限于一地,产业区内不同的企业共同完成生产,是一个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区域性生产综合体。

1.2 产业集聚的基本内涵

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是以小企业为主的专业化企业“扎堆”的现象,它是工业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获得持久竞争力的重要集合。

仇保兴(2002)认为:从产业组织结构来讲,集聚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企业所组成的。所谓特定关系,就是在企业之间形成信息、资金、半成品、零部件、人员、科技、商业信用等资源之间的交换。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研究表明,某一地域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循环会由于地理区位靠近而得到改善,这是企业集聚形成的一个诱因(庄晋财,200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尽管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地理位置对于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还是值得特别关注。

显然,企业集聚绝对不是大量小企业的简单叠加,企业的地理靠近仅仅是企业集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地理靠近并不必然导致区域创新的发生和信息知识的扩散。从现象上看,一个稳定的企业集聚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地域化特征,地域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情况,如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网络关系、默认知识、相互信任等(庄晋财,2003)。

从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看,对企业集聚机制的解释,经历了经济因素分析和制度因素讨论两个阶段:前者包括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后者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派等。1.2.1 经济因素分析(1)古典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学科的组成部分,是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则的学术思想,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形成的理论。区位理论有四个重要的学说,即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形成了有关产业空间分析的一条思路。从总体上说,区位理论认为成本是企业在空间分布与集群的重要因素。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认为在运输成本与距离成正比的假定下,将形成环绕交易需求中心的生产区位的空间密集分布,因为具有便利交通条件和密集消费需求的地区往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并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韦伯认为,如果劳动力成本不变的话,那么工业区位就取决于运输成本的高低,工业企业会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方去,运输成本最低点一般就是工业的合理区位。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通过对城市的规模、功能和等级效应的研究,从不同生产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推论出每一种商品的市场区实际是六边形。廖什在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市场区位论把生产区位与其市场结合起来,认为市场范围的排列网络中必定有一个城市中心,其周边围绕着一系列的市场区和竞争点。

古典区位论的特点是侧重于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对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的作用,将单一的成本要素作为影响产业区位的关键变量,从而减弱了对现实的解释力。1959年,美国区域科学家艾萨德提出了产业综合体的概念,强调企业区位优势、交通成本和本地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产业对集聚的要求是不同的,从成本节约的角度,认为在一个特定的区位上形成的产业综合体,由于聚集会带来技术、生产、交换等方面的成本节约,产业的空间集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产业的空间集聚趋势也得到增强,企业会选择有利的聚集区位,实现空间交易的成本最小化。这种分析方法提供了多因素的分析。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集聚的原因是运输成本的节约。但一般来说,成本节约是企业自发集聚的原始动力之一,对于目前交通运输条件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节约并不能解释集聚的所有原因和动力。如本书后面提出的基于分工合作的工业园区,园区所在地既没有大型专业市场,也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当地的企业主要是依靠相互之间的生产、市场、技术上的关系,共同形成一种整体竞争优势。(2)马歇尔的产业区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1890)很早就研究产业在一特定地区集聚的现象。这一特定的地区被马歇尔称为产业区。大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聚群而出现的空间行为现象,主要是出于多种经济因素。集聚所产业的外部经济性是一重要的动因,这种集聚给集群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如营造了一个协同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环境,产生技术外溢;形成多种劳动力需求和供应的区域劳动力市场,提高了劳动力供应的高效率性;共享多类、低成本的中间产品,共享生产条件和服务如专业化、高成本的机械设备;企业之间的合作,等等。马歇尔的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发展,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引入了增长极(growth pole)的概念,通过产业关联、外部性及最终引起产业聚集导致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聚集的动因。(3)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以克鲁格曼(Krugman,1994)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产业集聚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的诠释。克鲁格曼利用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基础,提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运动通过市场传递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偏重密切的经济联系导致集聚而非比较优势,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的。当贸易成本很低接近自由贸易时,各个区位的因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因素价格差异不可持续,集聚不可能发生;在贸易成本很高时,各个区位只服务于本地的最终消费者;只有在中等水平的贸易成本,互为投入一产出联系的厂商之间的前后向联系效应最强。这种前后向联系产生强大的向心力,集聚才得以发生。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但是,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如信息、技术联系)和非正式联系(李小建等,2002)。

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因为任何技术都需要不断改进,提高效率。目前世界比较著名的工业园区中就有很多属于低技术产业,如意大利的制鞋业、纺织业、服装行业等。又如浙江,产业集聚或特色工业园区大部分是以生产领带、皮鞋、小五金等低技术产品为主,但是在这些低技术产业园区中同样存在技术外溢和相互学习的现象。1.2.2 制度因素讨论(1)新制度经济学派

由科斯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基本分析工具,分析了交易活动对市场和企业两种组织方式权衡选择。威廉姆森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解释了经济活动的体制结构,提出了“中间性体制组织”的概念。“中间性体制组织”是指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纯层级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于中间体制,参与市场竞争和更有效地开展企业经营。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分工就越专业,但组织成本也随之增加。为此,采用科层结构的组织可能会产生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造成规模不经济,而纯粹根据价格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则可能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产生市场失效的问题。因此,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和组织管理费用最小处是企业的最佳规模,这个点上,企业规模不一定是很大的。中间性组织是对两者进行权衡后来决定自身组织结构的,区域企业集聚就是这样的中间性组织结构。这一组织形式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达到追求区域范围经济的目的。显然,中间性体制组织的概念把企业集聚的原因视为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风险,从组织效率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和出现集聚的原因。(2)新经济社会学派

新经济社会学有三个基本主题:根植性、社会网络和制度。它从经济学不能提供的理论视角,把社会结构引入到分析之中,并发展了根植性、经济的社会结构、网络理论等思想,从而在经济决策中,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权力、制度、社会结构等因素,把经济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根植性的概念较完整的提出是Granoverttor(1985),他指出经济行为根植于网络与制度之中,这种网络与制度具备社会性,并有文化的含义。企业通过在本地扎根和结网所形成的地方聚集,可以使企业构筑起交流与合作的系统,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依赖于人际信任关系的社会网络可以超越企业的边界,使企业的社会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强于其原有状态。主要由:

①以信赖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中的企业有强烈的合作愿望以共同承担风险,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②企业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报复行为;

③企业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容易采取一致行动达到共同的目标。

由此看来,在某一区域中的企业其行为并非单纯考虑经济利益,企业行为深深镶嵌在区域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社会网络的根植性,并受到社会整合力的约束。

意大利社会学者Bagnasco(1977)认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其首要标志是本地化网络,也就是区域内行为主体间的正式合作联系以及其在长期交往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的非正式交流的关系。区域企业集聚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新产业区,它一经形成就有难以复制的特性,原因在于区域特定性要素的存在:一是产业特定性知识。这种知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积累与沉淀过程,而且大量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是与本地的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不身临其境是难以模仿的。二是特殊劳动力群体。一方面,区域产业特定性知识的低流动性使该地区成为某一产业能工巧匠云集之地;另一方面,这些能工巧匠的云集成为产业区形成的直接推动力。三是特殊的产业氛围。从事特定产业的能工巧匠的云集,使该区域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产业氛围,这种产业氛围与当地的文化、习俗融合在一起,空间流动性很弱,导致在该区域内不断强化,促成产业区的不断演化。

因此,企业集聚必须扎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保证了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

新经济社会学派的“根植性”概念较好地解释了企业集聚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当地产业氛围的作用,强调了学习型网络的重要性,然而有研究表明对于“根植性”的作用在集聚形成的初期有较大的作用,当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较强的“根植性”反而会影响集聚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好像一个家族企业,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关系的基础上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必须克服家族制的弊端,选择更加开放、规范的体制来提升企业的档次。基于产业集聚的特色工业园区在发展的初期,需要根植性,使企业嵌入到当地的经济中,当园区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过程中又要不断减少根植性的行为。1.2.3 国内学者对集聚的定义

21世纪前后,李小建、王辑慈等一些国内学者也对产业集聚的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李小建认为“研究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找出产业集聚的发生条件,对于我们创造产业集聚的区域环境,利用产业集聚的优势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小建,李二玲,2002)。

李仁君认为“企业层面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应该指的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它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规模大小的有度的概念,只有在企业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其内部组织成本时,企业规模才会扩大”(李仁君,1999)。企业通过外部经济内部化来扩大规模其实是市场向企业转化的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企业的规模经济就变为规模不经济了。“所以,产业集聚的优势应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包括市场、劳动和资本的规模收益递增)共同作用的结果(李小建,李二玲,2002)。”

王辑慈认为新的企业集聚研究注重集体共享资源,发展人才市场,提高交易效率,企业之间在贸易和非贸易方面相互依赖,并交流隐含经验类知识,使区域成为有利于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王辑慈,2001)。和波特一样,王辑慈认为企业集聚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短期人为地造出企业集聚来。但是完全依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企业集聚健康持续地发展。

1.3 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

1.3.1 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

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目前很多,且不统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工业园区的理解是,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它具有如下特征:

①开发较大面积的土地;

②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

③对常驻企业、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

④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

⑤为履行合同与协议,控制与适应企业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

蔡宁、杨闩柱(2003)认为,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指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这些企业之间互相联系,彼此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一般而言,工业园区是包含有若干类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而这些相对集中的工业企业共同拥有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等的一个行政主管单位或企业。因此,工业园区通常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

目前,有关工业园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免税区、科技园,等等。工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域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另外,现代化的大型装配生产线需要大面积的平整土地,以及能源价格的上涨等因素,使工业园区在市郊的高速公路旁迅速发展起来。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是为企业提供的一种外部环境条件。1.3.2 我国工业园区的现状

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起始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作为试点,沿海城市或地区建设特区性质的开发区,引进外资、技术、管理,并探索国有体制改革。特区的发展还带动了本地和其他地区的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大量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迅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

据有关研究报告统计(顾强、王辑慈,2003),2000年,全国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2家为1995年以前国务院批准的开发区,11家为2000年国务院新批准的中西部开发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61.3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22.16亿元;总产值(现价)4710.30亿元;税收收入295.52亿元。2000年43个国家级开发区进出口总额317.63亿美元,其中出口163.38亿美元,进口154.27亿美元。出口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69%,对外依存度远高于全国水平。截至2000年底,43个国家级开发区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977家,合同外资金额709.1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8.85亿美元。

全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迅速,2000年度对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调查,园区内共有20796家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51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加值2007亿元、净利润597亿元、实际上缴税费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2000年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人员81.7万人,占32.5%;其中硕士生5.2万人,博士生9358人,并吸引了5615名留学回国人员,从业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40.8万人,占16.3%。高新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为支柱的高新区产业格局。电子信息产业在2000年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中保持30%以上的比例,成为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处于稳定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还有新材料和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密切结合了我国传统产业中的产品升级和经济发展对新能源产品的迫切需求,在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中分别占到8.9%和10%。2000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达21896种,其中75%的产品及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六个主要高新技术领域。2000年高新区实现出口创汇185.8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出口创汇138.1亿美元,占高新区出口创汇的74.3%。2000年我国西部13个高新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08.5亿元,工业总产值947亿元,工业增加值282亿元,出口创汇6.6亿美元(见表1-1)。表1-1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经济指标1.3.3 浙江省“块状经济”的现象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接安徽、江西,北连上海、江苏。浙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11个省辖市,全省总人口4600万人。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03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4位,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中浙江省占27席。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浙江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走出了结构多元、市场带动的经济之路;确立了多种形式、繁荣活跃“市场大省”的地位。

1978-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加到6030亿元,“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9.1%,“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们将浙江经济这种快速发展的现象称为“浙江现象”。1999年6月,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在考察浙江时指出,浙江改革开放以来走了一条很有特色的道路,浙江的经验值得总结。

浙江省虽处沿海,但并没有特别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也没有给浙江太多的优惠政策。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经济迅速崛起,很快由一个“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收入仅居京、津、沪之后。浙江经济在客观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获得高速发展和内在活力,许多研究都在探讨这一现象,主要解释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罗卫东,2002):

①从市场化改革方面来解释,认为浙江的经济增长导源于市场化改革的领先;

②从所有制结构方面来解释,认为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导源于清晰的产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

③从地方政府的行为来解释,认为浙江的政府官员比较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④从区域块状经济的角度来解释,认为浙江的企业呈现出区域聚集的特点;

⑤从文化方面来解释,认为浙江受浙东学派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较深;

⑥从区位和地缘方面来解释,由于浙江与台湾前线靠得太近,政府不愿意在此地进行重化工业的投资,因此国有工业基础薄弱,历史包袱轻;

⑦从经济结构方面来解释,认为浙江工业以“轻小集加”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市场门槛很低,适合千家万户的老百姓自主参与;

⑧从生产要素解释,认为浙江资本形成尤其是民间资本形成比较活跃,规模较大。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解释,其中不可否认的共识是:浙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富有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格局。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已经开始使用“块状经济”这个称谓,而经济学家钟朋荣在其对浙江经济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小狗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许多“块状”特色经济已闻名海内外。

浙江的块状经济有两大基础:一是传统产业是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全省有10个传统产业的产值超过全国同行产值的10%;二是交易市场发达,全省有交易市场4348个,交易额达4023亿元,占全省GDP的70%(2002年),每一个交易市场的周围必定有相应的块状经济存在;在传统产业和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形成了大规模、高效益的块状经济。据统计,到2002年底,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区有306个,超50亿元的有17个,尤其是围绕交易市场的110多个行业、13余万个特色企业,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的集聚规模经济。

但是,浙江经济的传统市场经济特征和交易市场的传统流通形式,只能与工业化初期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浙江省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

①结构性矛盾突出,上下游产业不配套;

②区域分布不合理,资源配置有效率低;

③产业技术落后;

④以传统交易方式为主的流通产业,不适合大生产方式;

⑤企业整体素质差等。

这些将直接影响浙江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反倾销、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跨国公司的压力和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双重压力,这种块状经济格局的竞争优势能够持续多久?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1.3.4 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

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在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问题,省政府提出了“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十五”发展专项规划认为:“特色工业园区是指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新形势和城市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要求,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特色工业园区是各地政府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特色,利用当地已经形成的,有区域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产品、原材料市场、专业营销队伍等产业链,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把小型、分散的乡办、村办、个私企业,通过标准厂房、厂房联建等形式,在规划的园区集中起来,改善企业的生产和配套条件,结合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并为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形成各具特色、专业分工的“小企业、大集群”,促进小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徐伟,胡海平,2001)。它既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又体现政府对小企业的引导和扶持。

特色工业园区与传统的工业园区不完全相同(金谷,郑伟钢1999),主要差异点为:

①通过招投标等形式,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企业引入园区;

②入园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明显的特色优势;

③园区有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方式;

④园区技术开发、污水处理、管理中心等统一建设,实行共建共享;

⑤把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小企业向建制镇或中心镇或城市集聚,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显然,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基于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网络联系,这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开发区有很大区别。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以企业优势为主导,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而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经国家或当地政府批准,由开发城市兴办,通过特殊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技术区域。

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本书认定特色工业园区是指: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要求,基于当地特色产业的一大群中小企业在一个特定区域边界内,以强调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并在园区内实现不同程度网络化的专业化产业区块。显然,特色工业园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产业是具有特色的,二是企业之间是合理的集聚,相互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不单纯强调引进外资和低成本优势,而是强调地方经济的内源力、根植性和持续发展。

由此,特色工业园区与一般性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特色工业园区内集聚的是一个产业或几个相关产业,而相关产业在一起密切合作可以提升竞争力,从而比普通集聚的企业群更具优势。园区内部的企业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如生产的关系、市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等,生产者之间有着精细的分工协作机制,成员之间有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并由此构成了产业生态系统,集聚企业之间的高度的信息关系和创新关系也是它的主要特点,而开发区内的企业普遍缺乏这样一种联系。

②以特色经济为基础的,因为园区要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植性的存在。只有在园区所在区域本身具备一定特色经济的基础上再引相关企业入园,这样才可以保证园区内企业有着充分的共同理念和文化氛围。

③具备地理集聚性。所谓地理集聚是指所有成员企业和相关成员要素(包括各种各样的机构和服务中心)在地域上相互邻近,而且共同位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具有显著的地域相关特征。

④园区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网络化现象,这可以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网络;企业内个人与企业间个人之间的个人网络;企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市场网络;以及企业与园区之间的社会文化网络。这些网络使企业与其他企业及各种各样的机构、市场和服务中心紧密联合起来,充分利用位于园区内发展的特殊优势。

此外,国外与工业园区研究所对应的领域一般称为“产业区”或“新产业区”,这与本书所讨论的特色工业园区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如本章前面所讨论的,最早提出产业区的马歇尔认为,产业区是一种由历史和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和社会趋向融合(Marshall,1890)。意大利学者Becattini则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本书中所采纳的新产业区的定义是目前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接受的、对新产业区范围的界定,即:新产业区是指一种以地方企业集群为特征的区域,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群,并集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王辑慈,2001)。

由上述阐述和本书所主要针对的经济现象的限定来看,本书所要探讨的特色工业园区在本质上与国外正在深入研究的产业区是非常类似的,两者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指同一种产业空间组织现象,机理相同,因此从研究其内涵和特性方面来说,产业区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被我们所借鉴。另外,特色工业园区在浙江省的发展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显然对它的研究是不能脱离区域产业集聚或产业区。因此,本书在文献研讨、模型建立、机理分析等方面将注重利用国外对于产业区的研究成果,把特色工业园区的研究放在产业集聚或产业区的框架内进行。

1.4 本书研究的问题与内容结构

1.4.1 主要研究问题

浙江经济有几大基本特点:①传统产业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②交易市场发达;③块状经济特征明显。但是,浙江经济有着显著的传统市场经济特征,交易市场也是一种传统的流通形式,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相适应。随着发展,浙江省经济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性矛盾突出,上下游产业不配套;区域分布不合理,资源配置有效率低;产业技术落后;企业整体素质差等将直接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改善集聚经济的结构,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是一重要的途径。

浙江省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尽管发展迅速,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但也出现了重复建设、规模过小、特色不清、不良竞争等问题,如一些工业园区的规模过小,特色不够清晰,政府在建设工业园区时未能够因地制宜,指令化现象过于严重,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等问题;有些园区过分注重利润指标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引起了恶性循环,等等。但是,关键的问题还是网络治理不够理想,缺乏必要的发展模式:来指导,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不明显,大部分尚且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园区内未能形成各种成熟的网络体系,使处在这些网络体系中的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市场导向能力和资源筹措能力。因此浙江省的工业园区离形成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要求尚有很大距离。此外,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集聚效应。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而目前一些工业园区则忽视产业关联性,忽视企业间分工与协作,以及缺乏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和集聚效率,这是一些工业园区衰落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建立起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那么浙江省工业园区的发展则很有可能难以有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适合的发展模式指导,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从浙江省当前特色工业园区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处于初级的开办运营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不明显,离形成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和专业化产业特色的区域经济要求,尚有一大段距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支撑,这些因素涉及到城市化、要素资源、农村剩余劳力、环境、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或支持产业、市场需求、流通等方面,研究这些因素在区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变化和新问题,将极大地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并对浙江省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较早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Myrdal(1957)提出了“累积因果论”,Hirshman提出了“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的基本思想,Boudeville提出了“增长极”概念。Christller认为一种由多级市场区域所构成的空间市场结构能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吸引力,它促进区域内经济的繁荣,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体系。以罗默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流派强调了区域发展中的要素资源基础、专业化、中心城市区位和区域创新的作用。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来说有着极高的区位作用,是区域经济的中心,而区域创新是后进区域发展的着眼点(周起业等,1997)。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在产业水平上把投资与贸易流通结合起来,以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国家竞争力受到由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直接影响,即要素环境、需求环境、相关的或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这四个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某行业中促进或抑制竞争优势的环境。

国内对区域发展的研究参照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利用比较优势原理探讨地区生产力分布,资源指向的企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发展,城市化的作用,以及交易市场的带动效应,等等。一些学者提出建设基于有效顾客反应(ECR)的生产、流通、消费有机整合的地区经济,强化围绕交易市场的现代工业园区建设,引导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联合,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来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低耗的区域经济体系。一些学者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城市化为中心,发挥城市“增长极”的作用,将其他地域“极化”成围绕城市(经济中心)、有着稳定经济关系的体系,而城市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集聚。一些研究强调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是集聚经济的首要一环,要根据区域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指标——区位商,来选择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作为本区域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的变动情况来把握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些研究指出要充分利用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在不同区域形成以区位优势为指向的企业集聚群。这一集聚可分成三种模式:一是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集聚,形成了企业间互为依托和竞争的关系。二是不同产业的企业集聚,形成向上下游发展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集合。三是基于多种区位优势的多个产业的企业集聚,形成综合产业优势。还有学者提出了企业集聚的内源性模式与外源性模式,以及建设园区的一般性原则与分产业主攻方向。还有些研究强调了流通体系的作用,提出要把现代流通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而带动辐射区域经济转型和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和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流通带动和引导生产”(李岚清)的作用。

浙江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虽有研究,如省计经委的特色工业园区问题研究、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的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研究等,都值得借鉴。但在以不同经济关系和区位优势为指向的企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区块的发展模式、基于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化块状经济所需的支撑体系和潜在的共性因素等方面都需要展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本书认为有特色的现代经济区域的含义是:

①要拥有至少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它能起到增长中心(增长极)的作用,能推动辐射区经济、技术、流通、消费的发展;

②围绕着经济中心形成稳定的经济关系,如与辐射区有着投入产出的密切联系;

③拥有专门化的主导产业和相关企业群,具有集聚规模经济效应;

④与区外有着畅通的联系,如商品交易与流通、信息传播、交通等,与其他同层或上层次经济区域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

这四个方面是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开发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选择特色产业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比较优势外,重要的是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对浙江省经济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应以形成专门化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能持续发展为其基本指向,充分考虑包含集聚规模效应、相关或支持产业的经济关系、市场需求、交易市场、自然资源、企业家创业精神与能力、区域文化等因素的支撑体系建设。

本书认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要把区域内城市化发展和专门化特色产业的发展作为关键,以企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为其重点,通过对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差异性的分析,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原则、途径、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的建设、产业集聚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等。

本书将主要从发展特色工业园区的角度来探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重点解决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和支撑体系。1999年浙江把城市化战略定为最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但要发挥城市化的增长极作用,促进浙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关键是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特点引导与促进企业的集聚,从而在分散化的产业结构中产生集聚规模经济效应,最佳配置区域内外资源。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企业集聚的重要途径。1.4.2 本书的内容结构

第一章主要对产业区、产业集聚、特色工业园区进行定义与内涵描述,提出了特色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本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是对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探讨了特色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从中讨论了特色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而引出研究。

第三章是对国外产业区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是针对意大利的产业区的产生与发展,并把意大利与浙江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四章从理论上探讨产业区的问题,特别围绕产业区的网络化、根植性和社会资本的特点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与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本书后面的研究和理论模型提供基础与依据。

第五章提出了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网络要素体系和社会资本要素体系,建立了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假设。

第六章是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分别阐述了调查设计、问卷设计与实施过程,对结果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因素分析和各因素之间回归分析。

第七章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四个关键的网络因素和其他一些网络因素,探讨了企业各类资本对资源筹措能力与市场导向程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园区之间的特点与差异。

第八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支撑要素体系,分析了该支撑体系的内涵、结构、关系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不同集聚类型的工业园区,讨论各自的特点与内在要求。

第九章同第八章一样是本书的重点章节,研究提出了三种基于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分别对这三种模式的内涵要求进行阐述,本章最后就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政策揭示进行讨论。全书结构内容如图1-1所示。1.4.3 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取园区老总访谈、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理论探讨、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际现状的调查总结、理论分析模型的建立和问卷调查,产生结论性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工业园区的不同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图1-1 本书的内容结构

第2章 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特色工业园区与其他园区的比较分析

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基于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网络联系,和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开发区有很大区别。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以企业优势为主导,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而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经国家或当地政府批准,由开发城市兴办,通过特殊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技术区域。

考察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各地的园区名目繁多,审批的部门也不尽相同,有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小区、特色工业园区、企业园区,等等。园区规模大小不等,自发形成和政府引导的模式都有,相互之间很难简单地评论优劣。“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思路的提出,旨在改善集聚经济的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但在现实中,随着各地园区建设热情高涨,加上计划部门对特色工业园区的严格管理,一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纷纷推出了各种“园”、“区”,有工业城、工业小区、乡镇工业区等,出现了重复建设、一哄而上的现象,存在着“镇镇建园、乡乡建区”的低水平发展问题,由于这些园区建设没有纳入到特色工业园区规划范畴,造成了地方认识上的模糊和管理上的紊乱,出现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大量闲置,已经影响到工业园区和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特色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制造业基地是三类比较特定的工业园区,目前讨论与论及较多。如第一章所述,按浙江省特色工业园区“十五”发展专项规划所定义,特色工业园区是指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和城市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要求,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在现有特色产业基础上,利用企业集群的机制改善企业间的相互分工协作关系,使企业间形成一种集聚的力量,从事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群体的竞争能力。

开发区是一种享有特殊经济政策、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地域类型。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形式,推进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被认为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营造一种投资环境、提供配套的环境服务来吸引国外投资、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制造产业基地则是在世界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下,围绕建设先进生产基地,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外商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制造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