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潇洒叫魏晋风度:魏晋南北朝诗歌品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13:29:14

点击下载

作者:仁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一种潇洒叫魏晋风度:魏晋南北朝诗歌品鉴

有一种潇洒叫魏晋风度:魏晋南北朝诗歌品鉴试读:

我是凡尘高歌的蝉

提起魏晋,我们立刻就会想起那种独有的纵情山水的豪放,想起玄学,想起竹林七贤,那个时代的文人们轻裘缓带,不拘小节。“是真名士自风流”,这是魏晋的潇洒,也是魏晋的风度。

魏晋时期,我们看到的是长期的战乱,无边的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这让那个时代的人不得不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就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于是,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开始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舞台上翩翩起舞。

谈魏晋风度,就不得不谈酒。酒与魏晋风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曹操诗中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在那个时代,最能为酒代言的当属“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这七人好酒狂饮,他们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阮籍是其中最沉溺饮酒的名士,是那个世界里最清醒的醉汉。刘伶也是一个极其狂放不羁者,他可谓是酒痴,最终嗜酒而亡。“竹林七贤”发展了一门学问叫玄学,他们把《周易》、《老子》、《庄子》来了个三合一。他们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让这些自鸣得意又互相听不懂的人来对话,称作“谈玄”。“谈玄”通常是两三个人就一个主题,开始问答。谈话时没有时间规定,也没有胜负结论,感觉过了口瘾,就随时结束。就是因为他们,人们纷纷加入“谈玄”的队伍,一时间“谈玄”之风四起。

名士纵情亦纵酒,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慰藉,他们就通过饮酒来醉生梦死。他们在醉梦间痴痴嬉笑,倾吐心声,追寻无妄的未来。或许如此,他们的心灵才能获得一丝的解脱。自从名士沾染了酒气,整个魏晋看起来似乎都是醉醺醺的,也是因为酒,魏晋多了一份潇洒。

在魏晋风度里,有酒就要有药。这里的药指的是五石散。五石散自汉代出现,至魏时因玄学宗师之一何晏的服食而大行于世。服用得当的话,五石散对年迈体虚、阳气偏衰者有一定的助阳强体作用。但是,此时养生求仙之风盛行,许多人妄图借此升仙,于是当时许多人都来服食。服食五石散后身体发热,服食者往往要穿宽袍大袖的衣服才能降体温,于是不吃药者也附庸风雅,跟着名士穿起宽大衣服。这也成了魏晋一种独特的风景。

魏晋风度中有一种潇洒叫纵情山水,魏晋名士喜欢在自然山水中陶冶情操,解放性情。在偏安江左的时候,士族文人徜徉于江南秀丽的景色之中,优哉!悠哉!其乐无穷。山外是纷繁的花花世界,山内却是鸟语花香。怪不得他们留恋山水之乐,这种欢喜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的失望。

到了南北朝时期,魏晋风度得到了延续和发展。陶渊明在经历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13年仕途后,毅然离开官场,他高唱“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然后选择优雅地归隐;“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的谢脁以自己铿锵的音调,优雅动听的韵律,开启了一代诗风……

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有的人放达悲悯,有的人沉迷声色,有的人避世仙游。世事无常,他们只管醉生梦死。他们笑过、哭过、甜过、苦过,或放浪形骸之外,或俯仰悲伤于内,五味杂陈的生活滋味终究遗落于滚滚红尘中。

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们把自己当作高洁的蝉,他们不与世俗为伍,独善己身。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他们迎风高歌,鸣出自己的狂放,鸣出自己的不羁,同时也鸣出了永垂青史的魏晋风度。

庙堂之上,舞尽魏晋风流

对酒当歌,管它人生几何

魏晋时期,有一位盖世英雄叫曹操,抛开历史中的成败荣辱,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转眼间,已过千年,谁还记得在那段惊天动地的时光中,有这样一位把酒言志的男人呢?【英雄亦纵酒】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率领百万雄师饮马长江,要与孙权争夺江东之地。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月朗星稀,长江宛如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我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曹操横槊面对众将,慷慨陈词:“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趁着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慷慨而歌。这就是《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表明了曹操期盼得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一道建功立业。前面八句猛一看很消极,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建功立业。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故意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另一方面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真切又巧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诗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直接抒发了对“贤才”的思念。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贤才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仍旧是曹操的慨叹,预示着“贤才”已经来了不少,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三国时期,有很多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

说起曹操,人们常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样的诗句打开话题,其实,在这个男人桀骜不驯的外表下,隐藏着忧伤而敏感的内心。从乐府诗中可以看出,他的诗作大多苦寒悲愤,悲叹着人生苦短和命运无常。人生的确短暂得就如同晨曦中的一滴露珠,在第一道阳光的照耀下,就会瞬间消逝。

曹操对人生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个一生积极向上、励精图治的男人站立于权势的巅峰,却依然感到“忧思难忘”,想要招募更多的贤才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是所有统治者的通病,因为他们得到过,才会害怕失去。曹操也是如此,所以,他酷爱喝酒。

酒不但是魏晋时期人们附庸风雅的物品,更是让他们忘记忧愁的孟婆汤。曹操绝不是一个借酒消愁的人,不然,这个男人也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他的子孙铺好登上皇位的平台。

可恨曹阿瞒,逼我出深山

在建安七子中,有一个人脾气最为固执,他自视甚高,不流于世俗。蔡邕称他为“奇才”,曹操对他敬佩有加,并想尽办法把他留在身边,这个人就是阮瑀。【名士的风流】

阮瑀才情俱佳,《驾出北郭门行》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才华。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此诗描写了一个孤儿忍受继母虐待的故事。诗歌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其传达的情感愈发显得真实。作者驾着马车奔驰在道路上,在一处树林间隐约听到哭声,十分悲苦。作者下车查看,只见一个孩童坐于一处孤坟上哭泣。

孩童哭诉自己忍受虐待的经过,使得听者流泪,闻者伤心。跪在生母的坟墓前却已经是天人两隔,生离死别了,这样的悲痛使人更加无奈。读完整首诗,再看天上明月,已经变了模样。

阮瑀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地记录下了这样的人间悲剧,在那平静的文字表面下,跳动着他不安的内心。他希望能以作品警醒世人,愿世间少一些悲苦。【一切都已太迟】

阮瑀文采风流,他的一生却活得十分沉郁。

曹操当时看中阮瑀的名气,力邀他共图天下大事,谁知却遭到他一口回绝。曹操不愿放弃人才,一邀再邀,阮瑀也是一推再推。曹操终于不耐烦了,便想出了一个法子。当年晋文公请介子推下山未果,便放火烧山,以逼迫其就范。结果介子推誓死不从,背着老母烧死在山中。曹操大概料到阮瑀没有介子推的气魄,便放火将他隐居的山林烧了个干净,这才将阮瑀逼出来。

既然是被逼迫的,阮瑀自然心有不甘,他人跟随曹操,却总是心不在焉,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曹操看穿了阮瑀的小伎俩,存心想羞辱他一番。一日,曹操宴请大臣,席间他要求阮瑀加入乐工,为大家弹奏一曲。阮瑀没有推辞,盘膝弹奏。借着曲子,阮瑀乘兴高歌,主题当然是歌颂曹操。一曲弹罢,曹操喜上眉梢,之后开始重用阮瑀。

可以说,曹操对阮瑀有知遇之恩,阮瑀却不是一个适合在仕途发展之人。他文笔极好,但凡他写的文章,别人就无法再增删一字。为此曹操多次考验过阮瑀,他都顺利过关。最精彩的一幕是,曹操需要一份公文,当时阮瑀正在马背上,他以马为案,提笔写好了公文。曹操接过来一看,果然还是一字不用增删。

作为文人,阮瑀是成功的。但作为仕人,他却始终没能走出精彩的一步。

在官场上,阮瑀总是小心翼翼,曹操死后,曹丕和曹植组成了两大对立集团,阮瑀再次选择置身事外。

世事的险恶折磨着他脆弱的神经,进不能继续仕途,退不能安守山林。上苍开的这个黑色幽默,使其终其一生不得志。

阮瑀是建安风骨的代表,同时也是魏晋风流的代表。曹丕曾经很中肯地评价阮瑀,说他“书记翩翩,致足乐也”。除了慷慨悲凉之外,阮瑀代表了建安风骨的另一种特征:仁和、儒雅。他把理想埋藏,大隐于朝。

谁为功名事,徘徊金銮殿

对古代的文人来说,四处漂泊、壮志难酬是最让他们难以释怀的事情。本为文采风流客,却被功名累。被誉为“太康之英”的陆机就是这样一个人。【洛阳歧路】

杜预伐吴致使吴人生活在痛苦之中。就在杜预叱咤吴地的时候,将门之后陆机离乡北上,到洛阳寻找生路。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赴洛道中作诗》是陆机赴洛阳途中所写的感言,前四句描写他在山川河流间行走时的所见所闻。告别了家乡亲人,陆机时而手握缰绳缓行,时而登马驱策。翻过山川与绿野,看着一条条河流从眼前川行而过,感受着时光的飞逝,怀抱风尘洗礼的苦痛。夜晚伴着自己孤零零的影子而眠,清晨露水未去便要起身上路。一回首便思念吴地,再转身前路茫茫。来到高山险路,他本想寻个避风的地方坐坐,耳边听着山间罅隙里呼啸的风声,如同哭泣一般。

风在哭,他的心也跟着哭泣。

诗的最后两句写的是一个孤枕难眠的夜晚。当夜,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眼前的石缝里滴落一滴露水,在石头上激起清晰的响动。对着这样的月亮,陆机难以入眠。他轻抚头下的包袱枕头,左思右想,遂起身穿衣,心情更加烦乱。

前程难以预料,陆机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却依然不能释怀。他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东吴名将,作为名将之后,令陆家重振雄风的重担必然由他来承担。陆机 20 岁时东吴亡国,陆机和弟弟陆云隐居起来,于诗书中体会墨香的奇妙,在山水中寻找人生的意义。10年后,迫于复兴家业的压力,他不得不积极入仕,求取功名。

一路翻山越岭抵达洛阳,陆机有幸受到时任太常张华的欣赏,张华将他和他的弟弟陆云接入府中。张华是晋帝司马炎身边的近臣,他以“伐吴之役,利获二俊”来大赞二人,给足了兄弟二人面子,一时间令二陆的声望达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地步。

当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的是张载、张协和张亢三人,他们是当时有名的文士,享誉中土。即便受到了如此礼遇,陆机的仕途却并不顺利。晋人多不喜吴人,司马炎更是以吴人“屡作妖寇”为由不愿起用陆机。晋惠帝时期,这种思想仍未改变,那时陆机已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

陆机向来为自己的出身和才学感到骄傲,不曾想大好的青春年华已经浪费,心灰意冷啃噬着他的躯体和灵魂,他不得不为自己的仕途寻找机会。当贾谧招揽文人附庸风雅,组成“二十四友”时,陆机加入其中,《长安有狭邪行》就是陆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在洛阳的郊外有多条歧路,歧路上布满了游车留下的轮印。富贵风雅的人们身着华服,乘坐着豪华的车子,于山野间尽情游玩、吟歌,生活是那样奢侈和惬意;周围往来的却是身着朴素衣服的贱民,终日奔波劳碌。

洛阳歧路便如同人生旅途一样,人们来去匆匆,有的发迹、有的碌碌无为。陆机则是旅途上的一名倦客,即便曾经具有显达的身世,如今都已成往事。他心有不甘,却又必须屈服,最后他得出了结论: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歧路太多,踏上另外一条也许境遇就不一样,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选择身赴洛阳,汲汲追求不可得到的功名,可能路一开始就走错了。魏晋以来,北方的世家大族长期把持朝政,平灭东吴以后,这些人更以华夏贵胄自居,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吴人,使当时政坛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吴人的气氛。可以预见的是,当吴地的代表性人物陆机来到洛阳后,肯定有不少人已摩拳擦掌、做好了“迎接”他的准备。

除了王济借夸耀羊酪来取笑吴地没什么好吃的东西外,刘道真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戏弄了陆机。当陆机诚恳地前来拜访请益时,刘道真半天没说话;当他开口时,没说什么客套话,只是问陆机是否带了东吴的长柄葫芦种子来。这种态度上的轻慢让陆机大失所望,出门后他就觉得自己不该到这里来。

王济和刘道真还算客气,言谈中也没有什么火药味,出身范阳大族的卢志可就不一样了。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卢志故作不解地问陆机:“东吴陆逊、陆抗是你的什么人?”这种不礼貌、蔑视的态度让陆机十分恼火,他当即回敬道:“和你同卢毓、卢珽的关系一样!”这两个人是卢志的祖父和父亲。直呼别人长辈的名字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卢志本想借机羞辱陆机一番,没想到陆机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反弄得卢志下不来台,心中不由暗自衔恨。【人生的拐点】

在洛阳,陆机时常感到孤独,诚如他在《赠顾彦先诗》中所说:清夜不能寐,悲风入我轩。立影对孤躯,哀声应苦言。

寂寞的夜晚不能入睡,沾染了悲愁的风吹入我的卧室。在这寂寞的夜里,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陪伴自己的只有孤独的影子,而空中飘散的也只有自己的哀叹声。

此时的陆机是孤独的,孤单的身影立在一片悲风之中,这种日子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在给别人的诗中,他又说“翩翩游宦子,辛苦难为心”,他已经意识到成就功名的苦心是无法实现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想回到南方去。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复杂,所想和所做的竟然完全不是一回事。

此时,陆机并没有完全死心,他仍在为实现抱负而奔走,而这个梦想不但没有实现,还赔上了身家性命,成了司马家族内讧的牺牲品。

司马颖派陆机攻打司马乂,陆机率领20万人马出战,最终大败,“死者甚众”。司马颖身边的得势太监孟玖说了几句陆机的坏话,陆机就被下了大狱,最终惨死狱中。

临死之前陆机长叹:“华亭上空的鹤叫声,又怎么能再次听到呢!”华亭是他跟弟弟陆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陆机这句话,饱含了对步入仕途的后悔,但是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哪里容易回头。等他再想起华亭时,却是大限将至。

生命在奔波中耗尽,俯仰之间余下的是冷清的哀伤。陆机消失在魏晋历史里,一代风流,零落成灰。不为功名事,就不会徘徊金銮殿,就没有悲情的陆机。然而,又有多少风华绝代的文坛痴魂能参透这一点,很多像陆机一样风流儒雅的骚客游走在金銮殿上,却在飞蛾扑火的一刹那辉煌谢幕。

本为文坛生,却被官场累

他是“竟陵八友”之一,才华横溢。他本为文坛而生,却成了魏晋时期勾心斗角、变幻莫测的官场牺牲品。他就是 “少年聪慧,博学有文”的自负文人王融。【自负的资本】

琅琊王氏的出身令王融有足够的条件自豪,何况他还有着过人的才情。年少时,他便“神明警惠”,在母亲的教导下,他更是“博涉有文才”,未到弱冠之年便被举荐为秀才。因此,当别人提到那个七岁便能写文章的神童刘孝绰时,王融自负地说:“天下的文章,如果没有我的话,就数孝绰出色了。”

王融有着自负的资本,那篇名为《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的颂词,不仅轰动了江左的文坛,就连北朝的士人也为其文采折服,我们不妨节选一段,以飨读者。臣闻出豫为象,钧天之乐张焉。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是以得一奉宸,逍遥襄城之域,体元则大,怅望姑射之阿。然窅眇寂寥,其独适者已。至如夏后两龙,载驱璇台之上,穆满八骏,如舞瑶水之阴。亦有飨云,固不与万民共也。……既而灭宿澄霞,登光辨色。式道执殳,展軨效驾。徐銮警节,明钟畅音。七萃连镳,九斿齐轨。建旗拂霓,扬葭振木。鱼甲烟聚,贝胄星罗。重英曲瑵之饰,绝景遗风之骑。昭灼甄部,驵骏函列。虎视龙超,雷骇电逝。轰轰隐隐,纷纷轸轸,羌难得而称计。……

这篇文章引经据典,辞藻华丽,震古烁今。

王融的才情引起了时任宰相王俭(王融的从叔)的注意。永明元年,年仅 16 岁的王融就被征为车骑将军。王融才思敏捷,善于临场发挥,他提笔成诗,出口成章,常能博得一片叫好之声。他写的诗富有音乐性,诗即是歌,歌即是诗。他还与沈约、谢朓等人一起,创建了讲究声律的新变体,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永明体诗。

王融的才华受到了当时文学领袖竟陵王萧子良的赏识。王融被任命为法曹参军,参与编纂《四部要略》,与萧衍、沈约、谢朓、肖琛、范云、任昉、陆垂并称为“竟陵八友”,为人们所仰慕。

韩愈曾说“术业有专攻”,王融无疑找到了最适合他发展的领域,但他要的并不止这些。和中国古代的所有文人一样,他要入仕,他要像王家的祖先那样干一番大事业。因此,他向齐武帝写了一封《求自试表》,以下为此文节选。臣自奉望宫阙,沐浴恩私,拨迹庸虚,参名盛列,缨剑紫复,趋步丹墀,岁时归来,夸荣邑里。然无勤而官,昔贤曾议;不任而禄,有识必讥。臣所用慷慨愤懑,不逞自晏。诚以深思鲜报,圣主难逢。蒲柳先秋,光阴不待。贪及明时,展悉愚效,以酬陛下不世之仁。

齐武帝看了,鉴于其勇气可嘉,下旨提拔他作了秘书丞,为皇帝做些文字工作。很快,他的政治才能得到了齐武帝的认可,被提拔为宁朔将军。

在外人看来,王融的晋升速度已经不慢了,他自己可不这么想。

有一次他在宫中值夜班,闲来无事,信手写了一首诗。品味一番之后,他不禁佩服自己的才华,可惜静夜无人,美不外现,于是他长叹一声说:“想不到我竟如此默默无闻,真让邓禹耻笑啊!”邓禹为东汉名将,13岁能诵诗,因立下战功官至封侯。显然,王融对自己赶不上邓禹的发展速度甚为不满。

还有一次,他路过朱雀桥,正赶上朱雀桥打开浮桥,行人车马喧闹拥挤,不能通过。王融坐在政府配备的公车里,心浮气躁地捶打着车厢,感慨地说:“车前没有八个骑兵开道,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王俭称赞他的才能,并预言说,“此子至40便可以佩戴穰侯印了。”王融当时才20多岁,他觉得40岁未免太久,便暗下决心,30岁前一定要担任三公、四辅的要职。【才子的陨落】

永明十一年(公元 493 年),王融 26 岁,时任中书郎,距离他的目标还非常遥远。但谁都没有料到这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完整的年头。

这一年,齐武帝萧赜即位11年。新年刚过,36岁的皇太子萧长懋便两腿一蹬,先他父亲而去了。萧赜一病不起……在风云际会之时,王融嗅到了成功的味道。

七月酷热难耐,齐武帝的病情日渐加重,孱弱的身体时刻提醒他:大限已到。原本已经解决的皇储问题,随着太子的过世又提上了日程。世人皆认为嫡次子竟陵王萧子良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病得奄奄一息的萧赜却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古训,想立萧长懋的长子萧昭业为太子。

做出这一决定不久,病得神志不清的齐武帝又反悔了,产生了改立萧子良的想法。于是,他下令让萧子良入殿侍奉医药,萧衍、范云、王融等人一并在殿内侍候。王融此时的任务是起草诏书。齐武帝的犹豫不决,让向来有意拥立萧子良的王融看到了希望,他决心在这个关键时刻赌一把。王融趁着齐武帝弥留之际,利用中书郎职权起草了一份将皇位传给萧子良的遗诏,并身着军装,在中书省门口拦截萧昭业,以阻止其与皇帝见面。

就在胜利触手可及之时,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昏迷不醒的齐武帝突然醒了,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皇孙在哪里啊?”王融那份十拿九稳的诏书变成了一张废纸。

醒过来的齐武帝当面授意萧昭业继承帝位。王融位极人臣的美梦就此破灭了。但他输掉的不只是一场美梦,还有他的性命。萧昭业即位第十天就将王融赐死,此时,王融年仅27岁。

文弱书生亦将军

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他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他在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他就是杜预,既是文弱书生,也是西晋久负盛名的大将军。【守弱与恕人】《晋书》里的杜预自成一传,是历代史学猎奇者最想探讨和琢磨的一个奇人。他通晓政治、军事、经济、历法、律令、工程等学科,人称“杜武库”,也就是说凡是军事上用得着的东西他一概全懂,唯一不会的便是武功,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非常成功的军事家。不仅如此,他有他的一套人生哲学——“守弱学”。本着这套“至理名言”,无论在疆场还是在官场,他都走得潇洒、从容且淡定。以下为《守弱学卷六·示缺篇》。天非尽善,人无尽美。不理之璞,其真乃存。求人休言吾能,悦上故彰己丑。治下不夺其功。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不测之人,高士也。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以他的角度来说,每次面对的敌人无论是规模还是体力都在他之上,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身处弱势,但弱并不等于是坏事。“示缺”是杜预从不吝惜的做法,他毫不畏惧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以他的话来说:“人无完人,物无尽美”。

在《守弱学卷六》中,他将人比作一块未经雕刻的璞玉。玉的表面虽然看似一般,不等于它没有好的玉质,只要经过仔细的雕刻,就能展现它的光洁。人也是如此,所以千万不能轻易说一个人弱。聪敏的人在上级面前懂得谦逊,自暴短处;而一个好的统治者,要毫不吝惜地表扬下臣的优点。显示自己的缺点而不是显现自己的长处,这是君子所为;只有小人才乐意摆出自己的长处,绝口不提自己的短处。

不过,杜预也提出了一个观点:“不测之人,高士也。”世上真正高明的人别人无法看到其优缺点,他们的内心和肉体都不惧怕祸害,祸害自然也就伤害不了他们。击败一个人首先要击败他的内心,当他的内心无懈可击时,人便无敌。

杜预一生的仕途经历过大起大落,因为得罪了司隶校尉石鉴,他从高高在上的能臣变得一无所有,后来因为真才实学而被帝王重用。在他人前,杜预既不怕暴露弱点,也不标榜自己的优势,无喜无惧地活着,可见他追求的乃是《示缺篇》最后一句所推崇的“高士”,以下为《守弱学卷八·恕人篇》。天威贵德,非罚也。人望贵量,非显也。恕人恕己,愈蹙愈为君子可恕,其心善焉。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富而怜贫,莫损其富。贫而助人,堪脱其贫。人不恕吾,非人过也。吾不恕人,乃吾罪矣。“恕人篇”的内容与“示缺篇”截然不同,是希望世人放开心胸地谏言。上天发威是因为天下德行变化,重点不在于惩罚世人;人受欢迎是因为其有气量,而不是他的显达和富贵。人要懂得宽恕别人也宽恕自己。遇到君子犯错可以原谅,因为君子良善;遇到小人犯错也可以原谅,因为小人无论多大的能耐也要遭遇报应。世界上唯一不可以原谅的是事情本身,而非人,这就叫对事不对人。如果别人不能原谅自己,不是对方的错;如果自己不原谅别人,就是自身的罪过。

杜预的“恕人”之道并不是说说罢了,面对司隶校尉石鉴的陷害,以杜预的家势完全可以将其扳倒,可他并没有对石鉴进行报复。复职后,他与石鉴一同驻守陇右边区时,石鉴仍想置杜预于死地,逼迫他出关与外敌硬拼。杜预早料到石鉴不怀好意,也不反驳,只是抗命不出。此后,石鉴再三陷害,都被他忍了过去。按他的话来说:“大辱加于智者;大难止于忍者”。因为他天生睿智、聪颖,必然要受苦受难,可他更要忍耐,因为迟早会有出头之日。【儒将的神话】

灭吴之战开始,杜预终于等到了尽情挥洒智谋和汗水之时。当时孙吴政局动荡,这显然是全面进攻的最佳机遇。名将羊祜、能臣张华都是主战派,但大多数朝臣态度暧昧,令晋武帝司马炎犹豫不决。羊祜病重弥留之际,将晋军主帅的位置交给杜预。当时,西晋和孙吴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战争一开始,杜预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孙吴的荆州。

驻守荆州的总督是孙吴名将张政;不除张政,荆州的要塞西陵很可能成为晋军的巨大障碍。于是,杜预实施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他从军队中挑选了一批精壮的将士偷袭张政,张政没有做好准备吃了败仗。张政害怕孙皓惩罚他,就没有如实汇报战况。杜预知道孙皓生性多疑,故意把在西陵抓到的俘虏送到孙吴的首都建邺。孙皓果然中计,气急败坏地召回张政,任命武昌监刘宪接替他。大战之前换帅致使军心动荡,这就为晋军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八月,杜预准备就绪后,上书晋武帝请求伐吴。晋武帝迟疑不决,最后决定将灭吴的计划推迟到下一年。

杜预得知晋武帝变卦,非常着急。他再一次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晋武帝仍然迟迟不置可否。杜预又急又气,第三次上书请求立即开战。晋武帝终于下定决心,立即发兵攻打孙吴。

司马炎并没有让杜预担任主帅,只是任命他为西线指挥,取江陵、占荆州,负责调遣益州刺史王濬的水师。看来朝廷不信任他,杜预也未因此消沉。接到命令后,他接连采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等方法,连战告捷,顺利夺得荆州之地。在东进配合各路人马的同时,杜预分兵南下,攻占了交州、广州等地。在整个灭吴战役上,杜预斩杀、俘虏孙吴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官吏 14 人,牙门、郡守一类的中级官吏多达120人。

晋吴交战期间,吴军唯独痛恨杜预。人人皆知杜预有大脖子疾病,也就是现在的甲亢,于是吴军把葫芦瓢割出一个洞给狗套上;看到树结疙瘩,便在上面标出“杜预颈”的字样,挥剑把树砍倒。

杜预知道自己常常遭受侮辱,却毫不在意,他的《守弱学》思想体现在了他的日常生活中。“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守弱学卷二·保愚篇》)聪明人有聪明的做法,如果不够敏锐就保持低调,毕竟愚人也有蠢办法,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办不到。世上的弱者远多于强者,可弱者依然能活得很精彩。杜预自问什么都不会,事实上却什么都会,这才是他的高深莫测之处。

一部提醒自己也提醒世人的《守弱学》,没有苍凉的人生感慨,没有对岁月年华的追忆,也没有对时空浩瀚的深思,唯有杜氏最深沉的、发自内心的生活哲理。它虽无华美的辞藻,却有最坚实、最耐用的内涵,这或许才是世人最需要的至理箴言。

一介儒将,看似手无缚鸡之力,却令成千上万的人饮恨于他的手下。杜预,文弱书生亦将军,他在魏晋的风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处安放的命运

繁华落尽,没有人能够料到曲终人散后是怎样的结局。无奈生于帝王家,对他们来说,一首曲高和寡的诗词,也算是他们留给那个沉沦时代的一抹色彩。在这些注定不平凡的人中,有一个人拥有着离奇的身世,演绎了一段传奇般的人生,他就是南梁皇子萧综。【陌生的丹阳王】

萧综有着显赫的身世——南梁王朝二皇子。在那个荒唐的年代,这个尊贵的身份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无尽的烦恼。历历听钟鸣,当知在帝城。西树隐落月,东窗见晓星。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惊客思,动客情。客思郁纵横。翩翩孤雁何所棲,依依别鹤半夜啼。今岁行已暮,雨雪向凄凄。飞逢旦夕起,杨柳尚翻低。气郁结,涕滂沱。

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

在这首《听钟鸣》中,萧综把自己的惆怅与无奈抒发得淋漓尽致。听到钟声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身在帝城。然而,对于这座帝城来说,自己只是客人。陪伴他的只有挂在树梢的月亮,和天边忽隐忽现的星星。如今的他就像一只孤雁,没有可以栖息的地方。想起自己的身世,不仅愁上心头,声泪俱下。这种愁思没有可以寄托的地方,唯有勉强聆听帝城的钟声。

原本应该在梁国境内安享荣华的皇子萧综,作这首诗的时候却身在北方遥远的洛阳城内。在那里,他已经不再是萧综,而是北魏的丹阳王,名叫赞。

由南到北,历经的已经不仅仅是路程的远近,还有心路的跋涉。在走完这段路之后,萧综彻底告别了几十年的梁朝二皇子身份。他变成了丹阳王,为他的敌人效力,这一切的改变仅仅因为一场皇室之间的杀戮和争夺。

萧综的母亲本来是齐东昏候萧宝卷的宠妃,因为梁武帝萧衍的入侵,随着国破家亡而被迫委身。跟随萧衍仅仅七个月,萧综的母亲便生下萧综。宫中的人们纷纷传言,说萧综是萧宝卷的骨血,因为萧综母亲的极力否认使这件事情最终搁浅。

谎言最终会被识破,长大后的萧综不满梁武帝对太子的偏爱而对父亲心怀不满。在八个皇子中,梁武帝对太子萧统格外器重,不仅因为萧统是太子,更因他知书达理,才华超人。此时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因为年老色衰而日渐失宠,这位寡欢的母亲在悲愤之中,对儿子讲出了这段惊天秘密。

萧综一直认为自己是梁武帝的骨肉,没料到母亲却道出这么令人惊骇的实情,这个打击令萧综无法接受。

经过痛苦的挣扎与考证,萧综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他是一个遗腹子,而认贼作父,成为了敌人的儿子。萧综对养父的不满随着身世的揭密继而转变为仇恨,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心理挣扎之后,他放弃了生活了多年的梁朝,投奔了北魏。

普通六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降梁,梁武帝派元略、陈庆之前去接应,被魏军击败。一时朝中无将,梁武帝这才派萧综出京统领各路人马,驻守彭城,并兼掌徐州府事。萧综得旨,暗中庆幸,当日带了些人马,赶往彭城。

魏主元恪闻讯,忙派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军攻打彭城。梁武帝闻报,担心萧综不娴战事,怕出意外,便促令萧综班师。萧综得机不易,哪里肯服从圣旨?这天夜里,他偷偷打开彭城北门,只带了心腹梁话、苗文宠二人前去投奔魏军。

萧综到洛阳后,受到魏主元恪的隆重接待,被拜为侍中,封为丹阳王。萧综如此背叛梁武帝,总算泄了些往日的怨恨。封王以后,萧综便为父亲东昏侯萧宝卷举哀发丧,仪式格外隆重。萧综还将自己的姓名改为萧赞,以示与梁武帝脱离父子关系。

但是,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萧综并没有找回应有的快感,反而倍感失落,就好像无所依靠的孤雁一样,彷徨自顾却茫然失措。最后结尾的诗句写道“气郁结,涕滂沱。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可见萧综对于自己的背叛也是无法释怀的。【复仇是条不归路】

梁武帝得知了萧综背叛真相后,毒杀了萧综的母亲,令萧综彻底断绝了后路。他只能一往无前地沿着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前行,不论是沟壑还是峭壁,他都不能再回头了。

一首《听钟鸣》像极了萧综曲曲折折的难言心事,而另一首《悲落叶》更像萧综预见到自己的结局似的,道出了眼波深处的无言痛楚。来到北魏之后,萧综渐渐发觉,原来自己就如同这秋日的落叶一般,四处飘零,无法找到归宿。投魏后,萧综的下场并不好,北魏对他并不信任。

萧综为自己挖了一个无法攀爬的大坑,他奋身跃下之后,才发现,自己把自己埋葬了。因为身世的尴尬而生出的仇恨令他彻底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察觉悲剧其实在仇恨的种子埋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发芽了。

这种仇恨湮没了敌人,也荼毒了自己。悲落叶,联翩下重叠。落且飞,纵横去不归。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乱春日,起春风,春风春日此时同。一霜两霜犹可当,五晨六旦已飒黄。乍逐惊风举,高下任飘飚。悲落叶,落叶何时还?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

萧综的《悲落叶》从秋风落叶写起,层层叠叠铺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萧综以落叶自比,看出了没落者的命运便是如此。人世间反复无常,齐被梁灭,梁被魏围困,权力之间的争夺永无止境,而萧综曾经单纯的日子在这争夺中早已丧失殆尽。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当日的二皇子,还是今日的丹阳王,都是一场噩梦。“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今夕,昨夕,南梁皇子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随着诗句的起伏跌宕,绵延着痛惜,哀婉地吟唱着。过去带着柔软而细腻的光辉在远处摇曳,只是萧综再也无法看到了。在他乡的故土上思念往昔的岁月,萧综的人生在短短的辗转中很快走到了尽头。

大通元年(公元 527 年),萧宝寅(萧宝卷六弟)在长安起兵。萧综听说萧宝寅反叛了北魏,于是匆匆前去投奔,可惜半路上便被魏军俘获、处死。为了复仇,这位南梁皇子最终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他那无处安放的命运自此画上了句号。

世外江湖,用逍遥丈量生命的厚度

在玄学的世界里一世沉醉

东汉末年至两晋,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风雅名士常常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们称之为“清谈”或“玄谈”。【“虚无”的灿烂】

魏晋时期,谈玄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切思想都在向虚无靠拢。然而,清醒的人却看到虚无思想的可怕之处:“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追求玄道的文人,为了一逞口舌之利,把虚无当作生活。他们没有诚意、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只不过是懦夫罢了。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变得只顾寻求逍遥,什么都不做,国将不国。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身常入罗网,忧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这首《言志》诗充满了玄之又玄的道家虚无思想,作者何晏,字叔平,是魏末非常有名的玄学家。何晏的母亲在其幼年时改嫁曹操,他理所当然地成为曹操的“儿子”。因为天生俊美优雅,比女子还要美上三分,何叔平总是喜欢穿着华丽的衣服。他在宫中行走,左顾右盼,雅姿迷人,几乎抢了太子的风头,因此成为曹丕的眼中钉。

曹爽秉政之后,叔平成了曹爽的党羽。在曹魏与司马氏斗争期间他深感忧虑,即便自己手中握有魏国朝政大权,依然每日忧郁异常,他常想些虚无的事情来聊以慰藉。此刻,老庄成了他不能缺少的思想素餐。

天上的鸿鹄遨游天际,比百鸟有更高的志向。可就是因为飞得太高反而更令人觊觎,容易遭到网罗。倒不如地面、水中集结的凡鸟,随波逐流,吸食萍草为生,活得更加逍遥自在,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他以鸿鹄自喻,指出了自己身在高位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境况,他羡慕那些身份卑微的人,起码不会有“死于非命”的担忧。而在诗的后四句,更表明了他想要变得“渺小”的愿望。他的另一首《言志》诗表达了与上一首相似的意思。转蓬去其根,流飘从风移。芒芒四海途,悠悠焉可弥?愿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

河中的蓬草脱离自己的慧根,四海茫茫,随遇而安;人生也如这浮萍一般,不能掌控。他宁可做池塘里的小小浮萍,也不愿为蓬草,至少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然而这安宁也不过是一瞬而已。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能做的便是得过且过。

对未来不可预料的何叔平,无论在诗词文赋里怎样推崇老庄的逍遥与自在,却知道自己永不可能超越那道界限,因而他害怕不已,痛苦莫名,便把世间的一切想像成“虚无”,并极力地推崇“万物以无为本”的观点。他凭借自己在文坛的地位,极力将此学说推到学术潮流的顶端。不过诗中也完全暴露了他的思想弱点,他甚至连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经历的事情都看作是老天的一场骗局,不愿面对,说白了其实仍是不能解脱。【一世沉醉】

与何晏同为魏晋玄学创始人的王弼,比何晏“中毒”更深。10 岁即好黄老之说的他自负才学一等,年纪轻轻便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好辩无敌。他推崇“以无为本”的说法,是结合老子的“道”产生出的理论。

王弼的“无”并不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无”,相反是本质的“全有”。“无”是生命之本、天地万物之母。虽然天下万物皆由有形物所生,但有形物又有其原始,其最初诞生于“无”。而老子的“道”,恰恰与“无”是“始”和“生”的关系。即天地存在于“无”,由“道”而产生万物。

王弼把“无”与“一”并称,一生万物,万物归一,这与玄学说相符。可他却引出了由“一”统治万物的含义,背后推崇的是“以寡治众”、“以君御民”的封建说法。在为《老子》做注解时,他在文旁写下了小小的字体:“宗,万物之主也;君,万事之主也。”老子本不宣扬“君君臣臣”,在王弼的笔下却成了俗人。无论是何晏还是王弼,从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看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玄学修炼者,一个不能解脱,一个不肯放下。

当司马懿得知连自己儿子司马师都对玄学沉迷起来,该学说甚至影响到各地选官,司马懿愤怒了。他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罪名,将何、王等人及其大批追随者免官废黜。而何晏,也在曹氏倒台的一刻沦为司马氏的刀下亡魂,他的《言志》诗最后一句“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一语成谶。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规?

应当说,与何、王相比,阮籍要高出一筹,他的《咏怀诗》与何晏的《言志》有相同的认识,可是阮籍退下来了,何晏却不愿离开。后者仍舍不得荣华富贵。王弼明知不可为却硬为,既要寻道又要迎合帝王的口味,却两个都没做好,实在是不明智。可叹的是,有更多的人仍懵懵懂懂,随着何、王浮沉,何时溺毙犹不自知。

世上的一切本是虚无的,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乍听到此说法,人生恐怕没有希望,没有出路,生命也就不必存在。这种使人绝望的理论一度占据了魏晋时期诸多文人的内心,他们以为通晓了“无”的道理,才是真正的逍遥,便可以与老子、庄子比肩同游。这些人宁愿在玄学的世界里一世沉醉,也不愿清醒过来看清这个世界。

一生长醉不复醒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他饮酒,饮出了一个名士的沉着与痛苦,饮出了一个狂狷者的风骨与神韵。他的一生,只知酒中趣,生忘形,死忘名,不管酒德,却书《酒德颂》,把酒德诠释得精到剔透。他就是魏晋酒鬼刘伶。【此生只在酒中睡】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因为长得比较丑,个子又矮,平时沉默寡言,唯见酒才亲热。

跟阮籍一样,刘伶也好喝酒。阮籍的最高记录是醉了 60 天,刘伶可能一辈子都在喝醉的状态下。刘伶嗜酒到什么地步呢,他常常坐着鹿车喝酒,让小厮带着铲子跟着他,因为刘伶有令“死便埋我”,喝死了算。

有一次,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着把剩余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纵横地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于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祷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结果又喝得大醉。

刘伶同阮籍和嵇康一样崇老庄,好玄学,却更有点任性胡为的调调。因学识不足,限制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不等于在精神上也受到外物的牵制。他嗜酒,不惜为了酒而不顾德行,干过骗酒骗肉的滑稽事,不过他却并没有因此郁郁寡欢,反而聪敏有趣。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对方生气地要揍他,刘伶却一本正经地说:“像我这样鸡肋般的排骨身材,哪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任谁听了这话都要哭笑不得,怎么可能还有心情揍他。【酒鬼与酒德】

历史上喜好牛饮或嗜酒如命的人有很多。先秦宫廷王室常借酒闹事,魏晋有一大批文人名士以酒麻痹人生,唐代有李白这个酒中诗仙。好酒的人此起彼伏,一代胜过一代。不过真正对“酒德”的形成有贡献的贪杯者,大概唯有刘伶一人了。在一次喝多了半梦半醒之中,他写下了这篇二百余字的《酒德颂》,本作自赏之用,不成想写成了亘古妙文,把喝酒升华到了一种玄奥的境界。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麹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有一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无论动静都随身携带饮酒器具。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

有显贵公子和仕宦处士,听到我的名声,议论着我的行为。他们敛起袖子,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是是非非一起产生。先生在这时候正捧着酒瓮,衔着酒杯,喝着浊酒。他拨弄着胡须,伸腿箕踞而坐,枕着酒曲,垫着酒糟。他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地喝醉,又猛然清醒过来。安静地听,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形体;感觉不到寒暑近身,利欲动心。俯瞰万物,犹如萍之浮于长江、汉水,随波逐流,不值一提。

文章里所说的主人公是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也可以说就是刘伶本人。在文章的起始处,老先生便称自己喝酒喝到一种超凡的境界。他可以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他还能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到此等程度,该算得上是非常逍遥的人了。

老先生究竟是不是刘伶的自喻,看他平时的作为就能知道。他常自诩能遨游天地,大概是喝完酒之后忘乎所以的原因。对于酒完全没有抗拒力的刘伶,酒后自然就更加毫无约束。

他曾因喝酒喝得太多,为了散热而脱光衣服,大字型躺在自家屋子里。一次客人进屋找他,发现他什么都没穿,便讽刺他放纵。刘伶笑嘻嘻地说:“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内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客人顿时无言,尴尬地离开了。

刘伶虽然好酒到了放荡不羁的程度,可是依然很有骨气。《酒德颂》的第二段意思是:由于他的行为乖张,有很多人时常在人前折损他,刘伶并不是不以为然,时常反唇相讥。激动时便跳起来卷起衣袖,张目怒视,咬牙切齿予以反驳:礼仪法度又算得了什么,真正的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骂够之后,刘伶仍然继续衔杯痛饮,枕着酒糟睡觉,无忧无虑,其乐陶陶。困了便睡,醒了便饮,什么四时寒暑、声色货利,都像脚下随波逐流的“江汉三载浮萍”,都如“蜾蠃之与螟蛉”,渺小得不值一提。

刘伶在饮酒方面已达到可驭万物的境界,忘却生死,忘却荣辱,他在文才上或可永世不能企及阮、嵇二人,但他的这篇颂充分反映了晋代文人的心态。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再加上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迫害,使他们不得不借酒浇愁以避世。

用生命书一世猖狂

他是洛阳城外一个默默无闻、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他痛恨与尔虞我诈的官场上的人士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着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他狂放一世,任性一世。他就是伴着一曲《广陵散》走向刑场的嵇康。【狂放,任性】

嵇康是魏晋时期旷达狂放,自由懒散的代表。他常常不洗头,不洗脸,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成年的他接受老庄思想之后,变得更加散漫,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狂放和旷达。

阮籍与嵇康最初不相识,后来经过七贤中最年长的山涛介绍,两人一见如故,颇有英雄相惜之感,于是他们成了竹林中形影不离的琴乐酒友。他们经常袒胸露背地在山亭里喝酒、弹奏、唱歌。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有“嵇琴阮啸”的传说。据说阮籍的歌喉非常爽利浑圆,于山野间呼啸吟唱,余音久久不绝,加之嵇氏绝妙的琴艺,二人一弹一唱,远近林鸟纷纷聚首而来,聆听妙音。此等情景大概只有小说里才可见。嵇康的《酒会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身处百花盛开林木交错的优美风景处,上有山峦浩渺,下有游鱼临渊,举头观望鸟翔,附身可钓鲤鲫。置身自然之中的嵇康一边饮酒,一边操琴而歌,生活的惬意不是一言两语能概括。在极致的欢愉当中,他的心情陡然失落,乐而忽悲。“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原来他在高兴的同时突然思念起过去的朋友,感叹朋友“东野子”无缘再参加自己的音乐酒会。“东野子”是嵇康深深思念的人,他本名为阮侃,身居河内太守,与嵇康的交情几近金兰,后来阮侃迁居东野。由于二人多年不见,所以嵇康才借“东野子”来指代他,以表自己的念旧之情。然而,思故人只是嵇康突然惆怅的一个诱因,他真正的悲伤皆由魏末朝政混乱而起。【广陵绝韵】

嵇康对魏晋两股势力的角力深恶痛绝,他常说自己决不能与这些俗人同流合污,因此他的言志诗大多都自表清白。当他的好友山涛举荐他当官时,他竟写信与之绝交。晋文帝司马昭当政时,极力招揽嵇康入仕,礼节人情周到得体。可嵇康偏偏不吃这一套,断然拒绝了司马昭的好意,令对方丢尽颜面,因此他竟成了司马昭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躲避司马昭的纠缠,嵇康甚至到洛阳郊外当起了打铁匠。

嵇康对玄学的崇敬已经到了中毒的地步,他嗜好炼丹吃药,希望荣登仙籍,是以对儒家学派颇为不屑,这也是他远离仕途的原因。当朋友吕安有难、被官府扣押时,他去做了“状师”。在大堂上他据理力争,大骂统治阶级遵儒的迂腐,公开高唱老庄调,以“越明教而任自然”来反儒家思想对天下百姓的统治。这种举止无疑是在触司马氏的逆鳞。

当统治者想要置人于死地时,即便一个人有天大的背景也无用。因藐视圣人经典,危害江山社稷,司马昭对嵇康更加忌恨。在小人钟会的谗言围攻下,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死。

嵇康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尊奉他的人不在少数。在他身赴刑场时,三千太学学子匍匐跪地,拜嵇康为师,欲借此向朝廷请命,放嵇康一马。这些举动无疑加速了嵇康的死亡。如果一个人的号召力比皇帝还大,那么他就威胁到了统治者的权力,他就必须得死。嵇康在刑场上从容潇洒地笑了,向人要过一张琴,面对万千的送行者,起手抬袖按下琴弦,奏出一曲《广陵散》。《广陵散》本非嵇康所做,却因嵇康的死而流传千古。

满腔惆怅,莫若坐地饮酒

他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彻底地与现实划清界限。他让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左右逢源,他就是阮籍。【狂狷是一种格调】

阮籍,字嗣宗,河南人。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不仅长得帅,并且气场十足。阮籍做事情很专注,读书的时候,就累月不出门,专心读书;出去游玩,只有玩过瘾了才想起来回家;他弹得一手好琴,弹到动情处,往往会忘记自己。阮籍的哥哥阮文业很佩服这个弟弟,觉得弟弟哪里都比自己强。左邻右舍听了阮文业一番分析,也觉得阮籍有过人之处,都对阮籍竖大拇指。

阮籍年轻的时候,发明了一种待人处世的方式:青白眼,简单说就是遇见自己待见的人,就正常看人;要是遇见不顺眼的家伙,就一个劲对着那人翻白眼。

阮籍是个名人,司马昭想跟他当亲家,趁机拉拢他。阮籍本来就看司马氏不顺眼,不愿意这门亲事,但是人家有权有势,又不能直接反对,就翻了个白眼决定逃避。阮籍天天喝酒,喝到大醉,今天司马昭派人来求亲,阮籍喝醉了;明天司马昭派人来求亲,阮籍又喝醉了;司马昭不断派人来,阮籍还是喝醉了,一下子醉了 60 天。谁都不来提亲了,阮籍成功躲掉了这门亲事。

阮籍这么爱喝酒,自然经常去光顾打酒的铺子。他最常去的那家酒铺有一位漂亮的老板娘,阮籍喝醉了就直接往老板娘的床上一趟,呼呼大睡。有时阮籍甚至还睡在美人身边。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这件事成了爆炸性的新闻,但是事情得看是谁干的。店主人看见了也不生气,他太了解阮籍了,没事就喜欢做点出格的事情,其实什么都没有。

还有一件事。阮籍听说有一个漂亮姑娘死了,就跑去灵堂大哭了一场。他与这姑娘非亲非故,弄得别人都摸不着头脑。阮籍只是感伤一位美人的香消玉殒,他觉得美好的事物没有了,这太令人伤心了。

阮籍爱酒成癖。他听说步兵大营里有好酒,便辞去了司马氏的幕僚职务,跑去步兵营当了一个挂名校尉。步兵营储藏的美酒足足三千斗,这下可把阮籍高兴坏了。他白天喝,晚上喝,什么世事都不管。司马炎想篡夺帝位,需要大臣写劝进表。大家觉得阮籍文才最好,叫他来写。结果阮籍只顾喝酒,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等到要用这篇文章了,司马炎派使者去找阮籍,此刻他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一个字儿都没写。使者急了,叫醒阮籍,问他文章写没写。阮籍醉眼惺忪地说:“嗨!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这么着急。”说完,他取了纸笔,带着几分醉意临场发挥,一气呵成。使者一看,这篇劝进表文辞恳切,不用增删一字,是一篇十足的美文。

司马炎和大臣们听说了阮籍醉酒成文的事,对他的才气折服不已。后来司马炎一直对阮籍特别关照。

阮籍喜好驾车四处游玩,因他嗜酒如命,时常酒后驾车,虽然没有出过什么意外,他却经常驱车到一半时跳下车,伏地痛哭。他痛哭是因为前方的路不好走,车已经过不去了。

然而世人又怎能体会阮籍内心的痛苦呢?【最沉醉,最清醒】

阮籍曾少怀大志,奈何天下多变,一时间壮志难酬。

内心的痛苦太过深沉,阮籍几乎是在乱世当中写下咏怀诗最多的人。他一生作诗百余首,流传下来的不过 90 余首,光《咏怀诗》就有82首,后人一直把这些诗作为考证阮籍一生经历的依据。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那时正是午夜,诗人躺卧很久都睡不着,便起身来到窗边对月抚琴。月光洒在床帷之上,斑影绰绰,清风徐来,掀起了他的衣襟。在这般清寂的夜晚,野外偶尔传来孤鸿鸣叫、倦鸟啼吟,阮籍突然为它们的凄鸣感到痛心。自己孤身在外徘徊也就罢了,鸟儿们也同样于空中徘徊,找不到自己的那片林子,原来,大家都是这样形只影单。

阮籍爱写悲情诗,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司马昭当政时,世人多虑祸患。阮籍忧谗惧祸,才躲进竹林深处,独自伤心苦闷。当时的名士即便有报国之心,却仍惧怕入朝为官。很多后人都认为阮籍的咏怀诗大多太过隐晦,有时根本看不懂他究竟要表达什么,可身处令人惧怕和理想幻灭的时代,有多少人敢于直言自己的忧痛和不满呢?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阮籍这首《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三)的前两句引出了一个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话的意思便是桃李虽不能言语,其开花之后的嫣然妩媚,结果之后的香甜美味,仍是人们心中的最爱。去欣赏和采摘它们的人自然会在树下踏出一条蹊径。阮籍的庭院里便种了许多桃李树木,每天看其花开花落,结出香甜的果实。不过,秋风吹过,枝叶便凋零了,往日再美艳的树木一旦褪下华丽的衣裳,不过变成了枯木衰草,左右顿生荆棘。

花开花落本是万物的生长规则,年复一年、岁岁枯荣自然如此,可是在阮籍看来,却充满了惶惑与清冷。想当年,他对功名的奢望如今已化作虚无,他之所以仍是痛苦不已,并不是得不到显赫的地位,而是失去荣华富贵变得没落。没有繁就没有衰,就像花开得茂盛、果结得琳琅,可秋风扫过仍不免要褪去衣装变得沉寂。

人生无常,胜败有时,朝不保夕的日子过得实在很不舒服,阮籍觉得能获得解脱的途径就只有驱车逃至山野,甚至不惜与妻子亲人离散。可是,远离了桃李繁茂的庄园,就不会看到田野间的荣枯景象吗?天地有时,四时无惑,野草也会毫不犹豫地随着寒冬的到来沉睡于泥土之中。在这首诗的末尾,阮籍显得更加无奈了。偌大的天地间,唯独留下一副他“泪眼问花花不语”的情殇景象。

阮籍的诗如他的人一样,充满了幻灭感。他不是完全地抨击时政,为怀才不遇而不满,也不是完全地脱离神行,求得飞升。

从阮籍的人生轨道可以看出魏晋名士的一种面貌,空有济世之志,却因看不惯官场的险恶,因此不过问世事,用崇尚自然的行为表明对这个时代的反抗。既然壮志难酬,不如在这浊世坐地饮酒,做个最清醒的醉人。

放浪者的养生哲学

当服食“五石散”成为一种时尚,魏晋名流们便纷纷服用以示身份。五石散含有硫化物等毒性成分,食后性格极易暴躁。由于服药后要借酒力发散药性,于是魏晋名士大多好酒。酒池药林就成了这一时期典型的养生哲学。【酒池药林养生经】

魏晋时期风靡一时的“五石散”曾一度被人们当作养生壮气的药来用。它是一种中药散剂,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外加部分辅料。

据说张仲景最早发明了该药方,其目的是用来给伤寒病患散寒的。药理中的五种石头有益气、驱寒、壮阳的功效。从阴阳相生的道理来看,“五石散”性属燥热,没有病却吃这东西的人浑身就像冒火一样。

吃了“五石散”的人,气血翻腾,常会产生飘飘忽忽不知身在何处的快感,因此广受欢迎。但是散剂昂贵,对佐料的酒也要求很高,平常人吃不起,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是主要的消费群。这足见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多么纸醉金迷。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当“五石散”不用于治病时,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毒品。

竹林七贤等人跟“五石散”有过密切接触的是王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齐王司马冏佣兵洛阳,自立为王。河间王借机组织军队讨伐齐王,司马冏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王戎是司马冏的尚书令,理当发言。于是他提议到:“河间王兵过百万,势不可挡。齐王您还是不要这皇位,回家安享天年,至少可以保得住王位。”司马冏的众谋士大怒,声称自汉、魏以来,退位的王必死无疑,出这种馊主意的人其罪当诛。王戎听了以后,立刻借口上厕所逃离现场。不久,侍卫来报告说王戎“药发”,掉进厕所里了。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王戎吃了药胡说八道,他刚刚说的话不可尽信。王戎的“灵机一动”,巧妙地使自己免于一死。

侍卫口中的“药发”,是指王戎服了“五石散”后发癫的症状。据说药吃多了人会语无伦次,浑身抽搐。种种迹象表明,“五石散”与养生丝毫沾不上边,完全是变相的毒品,服多了甚至会中毒。晋人多相信仙丹可以使人长命百岁,实际上炼制出的丹药成分多含有汞、铅、铜、砷类有毒物质,一旦吃了,不死也要变成残疾。【嵇康的养生哲学】

几千年来,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大凡求长命百岁的人都非常注重养生。《素问》里提到,早在上古就有一位修真的人练习气功,状似欲吸收天地精华而求得长生不老。这个人是否成功人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从古到今追求长生不老者大有人在。

为了养生,魏晋时期开始乱服“五石散”。但是,也有人知道此药的害处,从来不去碰它们。聪明如阮籍者,虽爱仙道之说,却从不服药,估计是知道其中的凶险。嵇康也嗜好炼丹炼药,在他所写的《养生论》节选中体现了他的思想。他好服药,不过多数都比较符合人体需要,因为他懂得医理,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养生理论。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保持身心清虚通泰,少私寡欲。他们知道名利地位会妨碍品德修养,因此轻视名位而不去钻营,这是从心底里轻视它们,并不是思想上贪恋而行动上强行抑制。他们认识到厚味的美食会伤害性命,所以抛弃它而毫不顾惜,不是先动吃念而后克制。身外事物能使人劳心费神所以不留念想在心里,这样神气就会变得淳朴恬静。豁达开朗而没有忧虑,心神安宁而没有杂念。守住如天地般的安宁,以平和之气来调养身心,身心日益协调,就能与天地的安定境界相同。然后用丹田之气熏蒸五脏六腑,用养生功引得舌下腺分泌的金津玉液来滋润五脏六腑,沐浴于朝阳,安抚以古琴,清静无为,深沉静默,体会呼吸的玄妙。不去寻眼前欢乐从而留下更多的欢乐,留下足够的生机从而得以长寿。长此以往,几乎就可以同羡门子比长寿, 与王子乔争长生,还管他真的有没有神仙!

嵇康的养生诀是从人的气开始说起。他苦心钻研,认为人的身体里存在一种“元气”,即是“精神”,它是人的生命之本,如同君王对于国家一样重要,国不可一日无君,人不可一日无“精神”。失去了“精神”,人就会形神俱灭。

医学界也认为人是存在“元气”的,存在于肾部,它的强弱决定人身体的好坏。嵇康所言“元气”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世人以为偶尔的“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小的情绪波动并不会伤害身体。嵇康却否认这种说法,认为甚小的喜怒都会伤及元气,令身体变差,所以人必须平心静气,清虚寡欲,不喜不惧,安心以养全身。

嵇康不仅在《养生论》里推出养心法,同时也推出养生法。他主张吃药不能乱吃丹石,而要嚼灵芝饮甘泉,平时多晒太阳、弹弹琴,偶尔骑马射箭,这些都是最佳的养生术。如果依照这种方法,完全可以“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相传,羡门、王乔都是古代善于修持养生、吐纳导引、通晓健康之道的高人。嵇康的养生法能否让人们像羡门、王乔一样长寿不得而知,但他所言的一切,确实符合养生理论。

嵇康的好友向秀在前者发表《养生论》之后,立刻提出了质疑:“若夫节哀乐、和喜怒、适饮食、调寒暑,亦人之所修也,至于绝五谷、去滋味、寡情欲、抑富贵,则未之敢许也。何以言之?”向秀承认减少过分的喜怒哀乐,适量饮食,顺应四时的气候去调养身体是有益的,但是他对嵇康提出的断绝五谷杂粮、驱除七情六欲的做法不敢恭维。向秀笑称,如果一个人连饮食和任何情绪欲望都没有了,那根本就不是人,也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如此一想,向秀的道理才比较符合人的正常生活习惯。可以这样说,嵇康的养生理论并不完美,而向秀的质疑使嵇康的养生方法更适用于大众需要。长寿的秘诀谁都想尽快窥得,不过调理精、气、血不可以乱来。要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为之,不能盲目实施,否则百害而无一利。

这一生,就是为潇洒而来

没有人比谢安更潇洒地在人世走一遭,能得到的他全得到了,但他的心并不去占有那些可以一手掌控的东西,这也是谢安一生永不被俗世羁绊的缘由。与那些不能退、不能进、又不能自我说服的人相比较,世人才知道,原来一个人的心可以宽至如此的地步,一个人可以站得如此之高。【尘世中的优雅】

从小受家庭的影响,谢安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谢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父亲桓彝对谢安的父亲说:“ 此儿风神秀彻,以后的作为肯定不逊于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

谢安从小就有了名望,但他并没有把这种名望看为成功的阶梯,他不希望借用家族的名望来抬高自己。

东晋朝廷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谢安均以身体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文人名士们自追随司马氏避往江左之后,经历了不短的动荡漂泊日子,终于渐渐安定下来。年轻一辈的才子渐渐形成了几股团体。孙绰、王羲之、支遁和谢安经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取乐,会稽山的兰亭就是一处他们最常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留下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文。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谢安传下来的诗仅有数首,在这里所做的《兰亭诗》就有两首,上面这首便是其中之一。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谢安的心情非常欢畅,他仰望薄云美景,感受清风徐来,唇齿间留有酒香,思绪飘若神仙。眼前此刻,万物虽有不同,其实运行的道理一致,所以哪能看出早亡的人与800岁的彭祖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谢安心中,生死并无明显的区别。这种思想显然是受到了玄学的影响,所以他的胆子大得出奇。他很早就领悟了老子万物与一物的关系,自然不惧怕生与死的苦痛。

一次,谢安与众友人一起去海上泛舟,不料突然起了风浪,一时间波涛汹涌,船被巨浪卷得抛向空中。同伴们大惊失色,想要马上返回,只有谢安手扶栏杆,吟啸诗文,若无其事,显然他游兴正浓到忘乎所以。

船夫见他相貌安闲,神色愉悦,便继续向远方划去。但风浪越来越猛烈,舟舸在海浪里不断旋转,眼看就要翻了。众人惊恐大叫,纷纷起身走动。被打扰了雅兴的谢安眉头一皱,淡淡地说:“你们越是乱动,船体越是不稳。如果船翻了,谁也别想回去了。”大家没办法,只好提心吊胆地坐下来稳住船身,船夫终于将船划回了岸边。

谢安的镇定是出了名的,可他并不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前秦苻坚淝水大败后,东晋大胜的捷报送到谢安手中,谢安看完之后面不改色继续下棋。等下完棋之后拿着文书走进内室,才发现脚上的木屐被他踩断了。原来他太高兴了,迈过门槛时不小心绊断了鞋底。可见他也有喜形于色的时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