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7:53:19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学贤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导读

《论语》导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论语》导读作者:张学贤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3-01ISBN:9787308112840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学而篇第一(1)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语法分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了并且能按时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弟子或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个君子吗?”【说明】

一、本章说明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情:一是学有所得,是很愉快的;二是学有所成,有弟子或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求教或切磋德业,是很愉快的;三是学而有成,哪怕人家不理解,能做个品德高尚的人,也能怡然自乐。孔子一生好学不倦,这章是谈他的学习感受,并以此教育、勉励自己的学生。

二、1.“有朋自远方来”是兼语句,兼语“朋”充当“有”的宾语和“自远方来”的主语。2.“不亦……乎”是个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其中的副词“亦”已没有实在意义,只表示确认、肯定的语气。“不亦”和“乎”之间常插入形容词,有时也插入名词和动词。“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3.孔子的第三句话主语是个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

三、反问句语气一般比直陈句强烈,但也有一些比直陈句和缓。本章的三个反问句,语气舒缓,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语法分析】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②([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①君子务本,②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

有子说:“他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人物的,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层人物,却喜欢造反作乱,更是从未有过的。君子致力于事物的根本和基础;根本和基础树立起来了,道德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和基础吧!”【说明】

一、百善孝为先。本章说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施仁德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二、周王朝是个封建宗法制国家,是建立在家族统治基础之上的。家族的伦常尊卑关系,是封建贵族社会等级秩序的政治基础。所以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国家也就长治久安。

三、1.有子的第一句话是个复句,①分句是“者”字词组充当主语,“者”字的定语是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主语“其为人”是主谓词组。有子的第二句话也是个复句,②分句是个条件关系的紧缩句形式,①②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2.“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古汉语否定句如果以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前边。3.也者,句中语气词的连用形式。“者”表示停顿,“也”加强语气。“也者”用在主语后边作较大停顿,以便突显下文的解释说明。4.其,副词,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5.“与”是“欤”字的早期写法,多用来表达疑问语气。跟“乎”比,语气要委婉一些,并且含有感叹成分。这里是表达测度语气,常同副词“其”、“得无”等配合使用,相当于“吧”。

四、“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句用了顶真的修辞方式,即用前一句的结尾“本”做后一句的开头。使上下句衔接紧密,更好地反映了“务本”与“道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

孔子说:“有些人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说明】

一、本章说明巧言令色是为了取悦于人、谋求私利,这种人很少有仁德可言。

二、巧、令都用作使动词,是“使言辞动听”“使脸色和善”的意思。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语法分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有不竭智尽力的地方吗?与朋友交往有不真心实意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有没用心复习的吗?”【说明】

一、道德的培养,外在因素是重要的,但外在因素要通过内在因素起作用,所以儒家更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本章介绍提高内在道德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每天进行自我反省。

二、1.日,名词用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2.三,一般看作虚数,表示次数多;我们看作实数,表示三个方面。朱熹《论语集注》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本章用了总提分承的组篇方法:先总说“三省吾身”,然后进行分述。句子眉目清晰,层次分明。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语法分析】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

孔子说:“即使是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也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发布政令要言而有信;节省开支,爱护各级官吏;要按照时令节气役使老百姓。”【说明】

一、本章是孔子为统治者设定的治国之道。

二、春秋时代实行车战,兵车的数量反映国家的大小强弱。千乘之国,是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兵车多的国家有数千辆,千乘之国算不上大国。本章人与民对举,可知人指由各级官吏组成的贵族阶层。如果最高统治者爱护他们,各级官吏就会恪尽职守,尽忠效力。

三、本章较好地体现了《论语》的语言特色:简洁明快,含意深刻,通俗流畅,易读易记。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语法分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

孔子说:“子弟进入父母的居处,就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居处外出,就要敬爱兄长;处事要谨慎,说话要守信;普遍地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说明】

一、本章说明学习做人是第一位的,有余力再学习文化知识。

二、《礼记·内则》说:“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古代士这个阶层以上,父子居住的房间是分开的。

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则”,连词,表示对待性的承接。两事如果有正反、上下、前后、里外等的关系,常用平行的两个分句对待起来说,并在两个分句各用一个“则”,表示彼此对照的关系。

四、1.孔子的话,音节整齐匀称,读起来上口悦耳。2.“信”、“仁”、“文”三个同韵字安排在句末,同韵字与不同韵的字交错间出,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语法分析】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①∨虽曰「[未]学」,②吾[必]谓「之学」矣。”【译文】

子夏说:“看重妻子的美德,不看重妻子的美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心力;侍奉君上,能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以至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有学习过《诗》、《书》、《礼》、《乐》等,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学历,而是看一个人的行为,看他的言谈举止。

二、1.“言而有信”的“而”,连接动词性中心语和补语,表示补充说明和被补充说明的关系。2.“吾必谓之学”中的“谓”含有认为的意义,“之学”是主谓词组,整体充当“谓”的宾语。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语法分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信作为立身处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说明】

一、本章是孔子对君子进行自我修养所提的四点要求。

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里的君子是指在上位的统治者,他们不庄重就没有威严,下层民众就不会敬畏。“学则不固”是承“君子不重”继续说它的后果的,不庄敬持重就会轻浮急躁,学习就不能坚持到底,所学的东西也就不会牢固。

三、1.“君子不重则不威”是个假设关系的紧缩句,“学则不固”,是承“君子不威”的后果,也是假设关系的紧缩句。2.“无”通“毋”,副词,表示祈使的否定。

四、本章的语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繁简得当。后三句提出的要求或者好懂,或者其他篇章已经说得较多,所以点到即止。至于君子为什么要庄重,道理不很明显,其他篇章涉及得也少,就从反面稍作说明。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语法分析】

曾子曰:“①∨慎终,追远,②(民)德归〈厚〉矣。”【译文】

曾子说:“统治者能够审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思许多代以前的祖先,老百姓的道德风尚自然就归于淳朴厚道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慎终追远的教化作用。

二、①②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三、“慎终追远”,运用活用(“慎”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特指(“终”特指父母的去世)、称代(“远”以属性代事物)等手法,结构成一组形式整齐、言简意赅的当句对,后来凝固成一则恪尽孝道的成语。第2章学而篇第一(2)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语法分析】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①∨求之与,②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

子禽向子贡询问道:“夫子到达这些诸侯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些国家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夫子是以温和、善良、恭顺、俭朴、谦让的态度得到的。夫子获取的方法,或许不同于别人获取的方法吧?”【说明】

一、孔子重视德行的修持。本章说明孔子德行的感召力。

二、1.抑,连词,用在选择问句的分句之间,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2.“求之与,抑与之与”中句末的两个“与”,表示疑问语气,用在选择问句,相当于“呢”;“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中的“与”,表示测度语气,可以译作“吧”。3.其诸,副词性结构,“其”是语气副词,表示对事况的推测估计;“诸”同“者”(古音相近,可以通用),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其”后表示提示和停顿。“其”“诸”连用,主要表示不肯定语气,有猜测、估计的意味,大致相当于“或许”。

三、1.“温、良、恭、俭、让以”即“以温、良、恭、俭、让”,原句把介词“以”的宾语提到“以”字前面,强调这些宾语。2.“夫子之求之”、“人之求之”,主谓词组的主、谓间加进“之”字,既取消了它们的独立性,使它们整体充当某个句子成分,又突出了主语“夫子”和“人”,加强了对比的效果。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语法分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考察他的行为。如果对父亲合理的处事方法、途径等三年不加改变,那么就可以说是孝顺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遵循父亲处事的途径、方法、主张等也是孝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古时父亲在世时,儿子要尊奉父命,不得独断专行,所以“父在观其志”。

三、“父在”“父没”都是表示动作、行为所处时间、场合的状语。

四、“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是对待句。对待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或句子并列在一起构成。分句或句子结构相同,用词有同有异。分句或句子在相互对照比较中突显了同中之异,因而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语法分析】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①∨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②∨[亦][不可]行也。”【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顺、协调为可贵,先前明君治理国家的思想和主张,这一方面是美善的,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条。便也有行不通的地方,那就是人们知道和顺重要一味追求和顺,而不用相应的礼法去节制它,也就不可能行得通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礼法的应用以和为贵,但是如果不顾及社会的等级和尊卑,片面地追求和协,就会搞乱维系社会稳定的礼制秩序,出现不稳定、不和协。

二、有子的第一句话由主谓词组“礼之用”充当主语;第二句话由两个主谓词组“斯为美”“小大由之”充当复谓语,两个主谓词组中各有一个代词“斯”和“之”复指整个句子的主语;第三句话是多重复句,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分句补充说明分句的内容。①②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三、“礼之用”本应说成“用礼”,文中把动宾关系的“用礼”改成主谓关系的“礼之用”,不仅使语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而且口语化色彩的动宾词组转换成书面色彩的主谓词组,也更切合说话人的地位身份。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语法分析】

有子曰:“①信近〈于∧义〉,②言[可]复也。①恭近〈于∧礼〉,②∨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

有子说:“信约合于义理,约言就能得到履行。恭敬的态度若合于礼仪,就能使耻辱远离自己。所依靠的若算得上亲密的人,也就靠得住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待人处事都要遵循礼义。

二、恭敬的态度若不合礼,对不该恭敬的人恭敬,或不掌握分寸的一味恭敬,会被人戏弄,遭人轻蔑,自取其辱。

三、远,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是“使……远离”。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法分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别要求丰足,居住别要求安适,办事方面要敏捷,说话方面要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啦。”【说明】

一、本章是在物质生活、说话行事、道德修养等方面对君子所提的要求,并强调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个好学的人。

二、孔子这里所说的好学,是指对道,即所信仰的学说的全身心的追求。

三、1.无,副词,表示祈使的否定,可译为“不要”。2.焉,语气助词,这里用在祈使句末,表示要求、希望等语气。3.也已,语气助词的连用。“也”表示确定不移的语气,“已”同“矣”,表示已然或将然(这里表示将然)的语气,两字连用,主要表示肯定的语气。

四、1.本章在句式的调配上有整有散,整散结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是整句,但又有上下句对和当句对的不同,语句富于变化,活泼多姿。2.“有道”称代“有道之人”,省略中心语,突显了修饰语。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砌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语法分析】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①《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

子贡说:“有的人贫贱却不卑躬屈膝地讨好人,富贵却不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种人可以啊,但是还不如贫贱却乐于道,富贵却谦恭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切磋琢磨精工制作骨、角、玉石等器物那样’,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孔子说:“赐呀,我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你研讨《诗经》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品德修养有层次和境界的差别,因此应该不懈地追求。

二、古代尊对卑称名,卑对尊以及平辈互称称字。子贡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孔子称子贡“赐”。

三、“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表明道德品质高尚,“贫而乐,富而好礼”表明有理想、有信仰,并能为理想和信仰献身。

四、1.“何如”是“如何”的顺装形式。其中的“如”是动词,意思是“处置”、“对待”;“何”是疑问代词,意思是“怎么”、“怎样”。这里的“何如”是代词性结构,可以充当谓语、状语、定语、宾语。这里充当谓语,可以译作“怎么样”。2.已矣,句末语气助词“已”和“矣”的连用形式。“矣”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情况的已然、将然和必然。“已”的用法与“矣”相近,但语气稍轻。两字连用,加重了这种语气,相当于“了”、“啦”等。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说明】

一、本章说明处理人、己关系,应该担忧什么。

二、1.“不己知”即“不知己”,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作宾语的代词“己”放在动词“知”的前边。2.“人之不己知”是个主谓词组,主谓之间插进一个结构助词“之”,表明它没有独立性,只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三、“不患什么”、“患什么”,前后句对照鲜明,发人深省。第3章为政篇第二(1)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语法分析】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

孔子说:“国君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受到人民的拥戴),就像北极星处在它的位置上而众多星辰环绕着它。”【说明】

一、本章说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二、古人以为北极星处在中心地位,众多星辰都环绕着它运转。

三、本章以习见的天象作喻体,说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贴切、生动、形象,很有感召力。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语法分析】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我们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内容纯正无邪’。”【说明】

一、孔子曾说:“《诗》以达意。”意思是《诗经》是用来表达古代圣贤的思想感情的。本章是孔子对《诗经》思想内容的总体评价,体现了孔子文以载道的文艺观。

二、“三百”是“诗”的后置定语。“一言以蔽之”,我们看作表示注释的独立语。

三、孔子对《诗经》的评价,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语法分析】

子曰:“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有耻且格。”【译文】

孔子说:“为官的用政令去诱导他们,用刑法去整治他们,人民只是为了免于刑戮而不去犯罪,却没有羞恶之心;用道德去引导他们,用礼教去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羞恶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说明】

一、本章说明用德、礼治国重于心,用政、刑治国重于身,德礼治国效果优于政刑治国。

二、孔子的话是个二重复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①②分句之间都是假设关系。

三、“民免而无耻”,“而”是转折连词,表明即使能够为了不受刑戮而避免犯罪,但是没有羞恶之心;“有耻且格”,“且”是进层连词,表明不仅有羞恶之心,而且民心归服。本章精当地选用连词“而”、“且”,使两种施政手段孰优孰劣,昭然若揭。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语法分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洞察世事不被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领悟话里的意思而不会错;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所作所为不会越出规矩。”【说明】

一、本章孔子自述一生坚持学习,道德学问不断进步的过程。

二、1.“天命”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2.“心所欲”,是以“所”字词组作中心语的偏正词组,整体充当“从”的宾语。3.“不逾矩”省略主语“所作所为”,主谓词组“所作所为不逾矩”整体充当句首主语“吾”的谓语。

三、层递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短语、句子、段落,表达在数量、程度、范围等方面层层递进或递降的一种修辞方式。本章运用层递的修辞方式,形象地说明了随着年岁的步步增长,道德学问不断精进的过程,反映了孔子一生刻苦学习,日积月累,终于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2.5孟懿之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语法分析】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①樊迟御,②子告之曰:“①孟孙问孝〈于∧我〉,②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①∨生,②∨事之〈以∧礼〉;①∨死,②∨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

孟懿之向孔子问尽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怎样尽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仪。”樊迟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按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和祭祀他们。”【说明】

一、本章说明要按照礼仪的规定尽孝道,过与不及,都不合孝道。

二、孟懿之是鲁国贵族。当时鲁国仲孙、叔孙、季孙三家掌握着实权,他们虽然是大夫,却往往比拟诸侯甚至天子的排场。对这种僭越行为,孔子是很不满的,所以当孟懿之来问什么是孝道时,孔子回答他“无违”二字。省略状语“在尽孝方面”,表面上是接着孟懿之的问话说孝道,实际上还暗指其他一些方面,是对三家僭越行为的指责。

三、“事之以礼”、“祭之以礼”、“葬之以礼”,也可以说成“以礼事之”、“以礼祭之、葬之”,“以礼”不作状语而作补语,更加突出了谓语中心“事”、“葬”、“祭”的地位,强调了侍奉、安葬、祭祀,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礼仪行事。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语法分析】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

孟武伯问怎样才是尽孝道,孔子说:“父母只要担心他(指孝子)的疾病。”【说明】

一、本章说明父母在世时子女尽孝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二、“唯其疾之忧”,为了强调宾语“其疾”,把它提在动词“忧”的前面,在宾语与动词之间加进助词“之”,并在句首加副词“唯”强调动作的单一性。做父母的总是时时事事为子女担忧,尽孝道就是要做到言行符合礼法,使父母不必为子女的越礼违规担忧,而只要担心子女的身体健康。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语法分析】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①∨[∨∧∨][不]敬,②「∨∨」[∨∧「∨∨」][何以∧]别乎?”【译文】

子游问怎样才是尽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道,只是说能供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儿女对父母没有敬爱之心,那么,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以什么来区别呢?”【说明】

一、本章说明尽孝的核心是尊敬父母。

二、1.孝者,“者”字词组,直译是“孝道的说法”,我们把它转换成“所”字词组“所说的孝道”。2.“是”是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3.“至于”是连词,表示另提一个话题。4.“何以别乎”省略主语“供养父母”和状语“与饲养狗马”。5.“何以”是代词性结构,其中的“以”是表示凭借的介词,“何”是疑问代词,放在介词的前面。本章“何以”作状语,用来询问行为的凭借,相当于“用什么”、“怎么”。“何以”也可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以”是表示原因的介词。

三、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推出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推理。本章根据子女对父母和犬马都能有养,得出子女对待父母与对待犬马态度相似的结论,有力地驳斥了只要能供养父母就是孝子的观点。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语法分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

子夏问尽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始终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家里有事情,儿子干其中的累活;有酒食,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就认为是孝吗?”【说明】

一、本章说明孝顺父母难的是始终保持和悦的脸色。

二、1.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分句叙述情况,分句作出断语(以反问句作断)。之间是假设关系。分句省略的主语都是表示处所的词语。这类句子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句首有表示处所的词语做主语(也可以隐去),宾语表示存在的主体。2.曾(zēng),副词,用在反问句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怎么”、“难道”等。3.以为,可以看作表示意谓意义的动词,相当于“……认为……”。

三、反问句的肯定语气大多比直陈句强,反问句在句首加上副词“曾”,肯定语气就更强烈。本章选用“曾是以为孝乎”的反问句,对“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即认为是孝的看法作了断然否定。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语法分析】

子曰:“①吾[与∧回]言〈终日〉,②∨[不]违〈如愚〉。①∨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译文】

孔子说:“我跟颜回整天地讲课,他却从不发表不同的看法,像是很愚笨。颜回退下去,我察看他自己的研究,他对我讲授的内容也能够加以发挥。颜回呀并不愚笨。”【说明】

一、本章赞扬颜回大智若愚。

二、学习贵在深入思考,在沉思默想中深刻领会前人的思想成果,把握其精髓要旨,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达到举一反三,发前人之所未发。如果狂妄浮躁,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发表异见谬说,只能表明自己的浅薄无知。

三、1.孔子第一句话的①②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第二句话①②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①分句叙述情况,②分句作出断语。2.“足以”是能愿动词性质的结构,“足”是表示可能的能愿动词,“以”是表示凭借的介词,“足以”相当于“足够用来”、“完全可以”、“能够”。

四、本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颜回“不违如愚”,对颜回进行贬抑,并设置悬念:颜回不是孔子的高材生吗,怎么听课时呆若木鸡呢。后说“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读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大悟,颜回的一言不发,原来是在聚精会神地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退下去以后,颜回不是歇息嬉戏,而是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反复研究琢磨,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颜回确实做到了“默而志之”、“学而不厌”。最后肯定“回也不愚”,对颜回进行了褒扬。孔子的话,曲折有致,避免了平直呆板。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语法分析】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译文】

孔子说:“看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考察他过去的经历,细看他内心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个人哪里能隐匿自己呢?这个人哪里能隐匿自己呢?”【说明】

一、为政之道一在选用人才,二在制定政策,用人的关键是深入了解人的人品才能。本章说明全面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方法。

二、1.“其所以”、“其所由”、“其所安”的“所……”都是“所”字词组,充当中心语,“其”作定语。2.焉,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状语,相当于“哪里”、“怎么”。

三、本章动宾搭配得当。选用“视”、“观”、“察”三个同义动词,分别与“所以(表现)”、“所由(经历)”、“所安(内心)”搭配,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精当地表达了所要述说的意思。“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用了连续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如用上述方法观察人,这个人就难以隐匿自己的本来面目。第4章为政篇第二(2)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法分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孔子说:“温习原先掌握的知识而能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说明】

本章说明学习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要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

2.12子曰:“君子不器。”【语法分析】

子曰:“君子[不]器。”【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多才多艺),不要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说明】

一、本章说明君子应具备多种才能,成为通才。孔子要培养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是能够实现理想社会的统治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德行高尚,通古识今,而且能顺应时势,通权达变。

二、“不器”是不能做器皿或不能像器皿那样,至于器皿有怎样的特点,留给听话人自己去思考。这样说话,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语法分析】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行你要说的话,然后随着把话说出来。”【说明】

一、本章强调凡事要先做起来,然后再说。

二、而后,连词,相当于“然后”。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语法分析】

子曰:“①君子周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译文】

孔子说:“君子亲密团结而不为私利互相勾结,小人为私利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说明】

一、本章说明君子与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区别。君子胸襟宽广,以天下为己任,以大众的利益为利益,所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小人心胸狭窄,他们有的是一己或小集团的利益,所以要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二、孔子的话,本该说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不周而比”,这样说句子结构凌乱,拗口难读。本章变换词序,运用对比套回环的修辞方式,说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不仅句子结构统一,文气顺畅好读,而且从语言形式上突显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因而后世成了判别君子与小人的格言警句。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法分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

孔子说:“如果只读书学习而不深入理解和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

一、本章说明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二“则”是连词,相当于“就要”“就会”。

三、本章用了回环的修辞方式。回环是变换词语的次序或位置,使语言形式回环往复的一种修辞方式,从构成回环语句的数量看,可以分为单回环--一个词组或句子首尾相同的回环;双回环--两个语句首尾相同、前后衔接的回环。从表达作用看,使用回环能更好地反映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本章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两个词组头尾相同、前后衔接,形象地反映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增添了语言的形式美和节律感,因此后来成了学习方面的格言警句。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语法分析】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译文】

孔子说:“致力于异端邪说的研究,这就是祸害啊。”【说明】

一、这章说明异端邪说的危害性。

二、也已,句末语气助词连用,主要表示肯定的语气。

2.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法分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

孔子说:“由!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睿智啊。”【说明】

一、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对待它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章说明学习应该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二、1.“由”是名词性非主谓句,表示呼唤、称呼。2.“诲汝知之乎”是双宾语句。3.“知之为知之”句是个主谓谓语句,谓语“是知”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分成“是”。4.“知之”中的“之”,我们都看作用在单音词后面凑足音节的助词。

三、本章用了同语的修辞方式。同语是在一个语言单位里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用了同一个词语,这些词语字面相同,但内容各有所指。从句法结构看,有主宾同语,定中同语,状中同语,述补同语等;从表达作用看,恰当地使用同语,可以使语言新颖简练,含义丰富深刻,产生精警动人的效果。本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属主宾同语,前一个“知之”、“不知”指客观事实,后一个“知之”、“不知”指主观认识。如果实事求是,承认“不知”,通过努力,“不知”可以转化为“知”;反之,强“不知”以为“知”,不仅无补于“不知”的事实,还可能害己害人,贻患无穷。由于警策动人,后来成了学习方面的格言警句。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语法分析】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①言寡尤,②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译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听,除了疑惑不决、把握不定的,其余的谨慎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看,除了疑惑不决、把握不定的,其余的谨慎地去实行,就可以减少后悔。说话能少犯错误,行动能减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谨言慎行减少失误对求取并保住官职、俸禄的重要性。

二、“禄在其中”,“在”是动词,“其中”充当宾语。

三、本章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互文是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上下文中,上文里隐含着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里隐含着上文出现的词语,上下文中的词语互相呼应,彼此渗透。如本章的“闻”与“见”就是互文,说“闻”也包括“见”,说“见”也包括“闻”;“言”与“行”也是互文,说“言”也包括“行”,说“行”也包括“言”。恰当地使用互文,能使语言精练,语义含蓄丰富,收到文省而意存的修辞效果。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语法分析】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①∨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①举枉错诸〈直〉,②则民[不]服。”【译文】

哀公问孔子说:“怎么做百姓才能服从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能服从;选拔邪恶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说明】

一、本章说明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诸,兼词,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意义和作用。

三、“直错诸枉”、“枉错诸直”,颠倒词序构成回环的修辞方式,从语言形式上突显两种举措的相对、相反,以及由此产生的截然相反的结果。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语法分析】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①∨临之〈以∧庄〉,②则∨敬,①孝慈②则∨忠,①举善而教「[不]能」②则∨劝。”【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且勤勉,该怎么办呢?”孔子说:“用严肃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恭敬;孝顺父母,慈爱幼小,百姓就会忠诚;选用好人,教育无能的人,百姓就会勤勉努力。”【说明】

一、本章说明统治者要以自己的行为影响、教育、感化百姓。

二、1.“使民敬、忠以劝”,“以”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以及”等。2.“如之何”,也作“如何”,是动词性结构。“如”是“办”、“处置”、“对付”等的意思,“何”相当于“怎么”、“怎样”等,在“如何”这一结构中,“何”作状语而后置。“如何”分开,插进代词“之”,就成为“如之何”的形式。“如之何”可以解释为“把他(他们)怎么样”、“对他(他们)怎么办”等。后来“之”逐渐虚化,失去了称代作用,作谓语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本章整体充当谓语,可以译作“怎么办”。3.孔子的答话省略主语,所省的主语既可以是问话人季康子,也可以泛指统治者,因为孔子的话对所有统治者都是适用的。第5章为政篇第二(3)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语法分析】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①是[亦]为政,②[奚其]为为政?”【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上说过:‘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对兄弟友爱,并把这种风尚推广、延伸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说明】

一、本章说明从事教化影响政治,也就是参与政治。

二、《论语·学而》篇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说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可以使民风淳厚,社会安定。虽然没有出仕从政,也为治国安邦作出了贡献,也就是参与了政治。

三、1.“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位于句首,无前行词,“或”泛指某人某物。本章泛指某人,相当于“有人”、“某人”。2.“子奚不为政”,“奚(xī)”是疑问代词,常用作状语、宾语,询问事物、处所、时间、原因、性状、方式等,这里用作询问原因的状语,相当于“为什么”。3.“奚其”是代词性结构,“奚”是疑问代词,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为什么”、“哪里”;“其”是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奚其”用作状语表示反诘,反问语气比单用“奚”强烈。“奚其”相当于“怎么”、“为什么”。“奚其为为政”中,前一个“为”是动词,是“做”的意思,这里指做官;全句是由条件关系紧缩句形式充当的分句。

三、引用是作品里援引前人的话,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本章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说明从事教化也就是参与政治。因为所引的话出自《尚书》这部典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社会上层也熟悉;用来印证自己的见解,既加强了说服力,也有利于人们接受。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语法分析】

子曰:“①人而无信,②∨[不]知「其可」也。①(大)车无,②(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道那怎么行呢。大车无,小车无,它们怎么开行呢?”【说明】

一、人无信不立。本章说明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二、1.而,连接主语和谓语,对谓语有肯定夸张的意味。2.何以,用作状语,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

三、本章用了比喻(扩喻),本体和喻体构成并行句式的修辞方式。先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立身处世就寸步难行,然后用车辆没有活销就无法开行的比喻加以印证。由于喻体贴切,又是当时人们熟知的事况,就使所说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语法分析】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①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①周因〈于∧(殷)礼〉,②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①虽百世,②∨[可]知也。”【译文】

子张问道:“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的礼仪制度从夏代沿袭下来,所废除或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的礼仪制度从殷代沿袭下来,所废除或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假如有继承周代的朝代,即使一百代以后,它的礼仪制度也是可以推知的。”【说明】

一、本章说明回溯过去就可以推知未来的道理。

二、1.第一句话,①②分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2.“其或”是由两个测度副词结合而成的副词性结构,用法与“或许”相当,一般用来组成测度句,表示对情况的估量。“其或”后省略动词谓语“有”,“其或有继周者”,是表示存现的非主谓句。3.第二句话,①②分句之间是让步转折关系。“虽百世”,也可看作表示注释补充的独立语。

三、本章以殷沿袭复礼,虽有损益,但总体情况可以知道;周沿袭殷礼,虽有损益,但总体情况可以知道为前提,进行归纳推理,得出历史有沿革,后继朝代的情况可以知道的普遍性结论(省略)。然后以此为大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得出如有别的朝代继承周王朝,即使在一百代以后,它的总体情况也可以知道的结论。由于推理严密,持论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语法分析】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不是他该祭的鬼神而去祭祀他们,这是谄媚。如果看到合乎道义的事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说明】

一、本章说明处事要得当,该做的必须去做,不该做的决不能做。

二、孔子的两句话,都是由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充当主语。第6章八佾篇第三(1)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语法分析】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①是[可]忍也,②孰[不可]忍也?”【译文】

孔子谈论到季氏的时候说:“季氏以天子才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既然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得出来,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心做出来呢?”【说明】

一、本章批评季氏僭越礼制的行为,并揭示了他的政治野心。

二、1.“八佾舞于庭”,省略主语“季氏”和介词“以”。2.孔子的话,分句是承接关系,分句叙述情况,分句作出断语。①②分句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推断的根据是已然的,假设关系推断的根据是假设的,所以译文用“既然”而不用“因为”。

3.2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译文】

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祭祀祖先的时候,也用天子的礼)以咏唱《雍》篇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助祭的是诸侯王公,周天子肃穆地主祭’,(《雍》篇的这两句诗)用在三家祭祖的厅堂上又取用诗里的哪一点意思呢?”【说明】

一、本章也是批评季氏僭越礼制的行为。

二、三家祭祀时参加祭奠的人,既没有诸侯王公,更没有天子,与《雍》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孔子反问道:这两句诗用在三家祭祖的厅堂上,又取用诗里的哪一点意思呢?话里充满了幽默讽刺的意味。

三、1.“三家者”的“者”附着在数量词组后边,组成“者”字词组,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有三家之流的意思。2.“相维辟公”是判断句,助词“维”用在名词性谓语前边,起判断、解释的作用。3.“奚”在本章作“取”的前置宾语,相当于“什么”。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语法分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

孔子说:“做了人但却不能存有仁慈博爱之心,那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但却不能存有仁慈博爱之心,那怎样对待音乐呢?”

一、本章说明仁是礼、乐的基础。

二、人如果没有仁德,就失去了原则,就会放任自己,肆意妄为。这时礼乐对他又能有多少约束力和影响力呢?

三、1.“如……何”原作“如何”,是由动词“如”和疑问代词“何”配合组成的动词性结构。“如”表示处置、对待等一类意义,“何”相当于“怎么”、“什么”等。“何”充当“如”的状语,移置在“如”的后面。中间插入“如”的宾语,就成了“如……何”的形式,相当于“怎样对待……”。插入的成分如果用“之”字称代,就成了“如之何”的结构。2.“而”连接主语和谓语,对谓语有肯定、强调的意味,译文连用表示转折的“但”、“却”传达这种意味。

四、孔子的话,原可以合起来说成“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合说结构紧凑,分述有强调“仁为维系礼乐制度的根本”的作用,分述为优。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语法分析】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①礼,与其奢也,宁俭;②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

林放询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可真重大呀!礼仪,与其摆阔气,讲排场,宁可朴素俭约;操办丧事,与其仪式隆重周到,宁可内心悲痛得不能自拔。”【说明】

一、本章说明要重视礼的本质而不要只追求形式。

二、礼要求对长上孝敬,但真正的孝敬不在于仪式的隆重周到,排场阔气,而在于内心的真情厚意。

三、1.与其……宁……,选择关系中表示已定选择的关联词语。“与其”表示舍弃的一种,“宁”表示选定的一种。2.大哉问,为了突出谓语“大”,并加强感叹语气,谓语移到了主语“问”的前面。译文改为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一般语序,为了不减弱原句的语气和感情,在“重大”前添加了“可真”二字。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语法分析】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译文】

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及中原诸侯国没有君主。”【说明】

一、本章说明中原地区礼仪制度的建设和风俗教化领先于少数民族地区。

二、夷狄虽然有君主,却没有建立礼仪制度来教化百姓,规范人们的言行。中原各诸侯国即使没有君主,但是因为有传承的礼仪文化底蕴,人们的言行仍基本合乎礼仪。

三、“夷狄之有君”、“诸夏之亡”,两个“之”都加在主谓词组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主谓词组的独立性,使它们整体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语法分析】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译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节、识尊卑)吗?”【说明】

一、本章说明季氏祭祀泰山是越礼行为,所以孔子竭力加以阻止。

二、当时礼制规定,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境内的山岳。季氏是大夫,祭祀泰山是越礼的行为。冉有是季氏的家臣,有责任加以劝阻。

三、1.“不能”句省略主语“吾”和谓语“救”。2.呜呼,叹词,充当非主谓句。

四、本章用了婉言的修辞方式。婉言是为了减弱语言的刺激性或为了直说某些词语的不雅而有意把话说得委婉含蓄。季氏是鲁国当权的贵族,对他的祭山行为,孔子并没有直截地斥责他越礼违规,而是不无幽默地反问道:“难道说泰山还不如林放(知礼节、识尊卑)吗?”话虽然说得不重,但含义是深长、有力的:泰山之神不可能不知礼,决不会接受非礼之祭,想通过祭山祈福消灾、加威于众等目的不仅难以实现,相反会开罪于众,并受到神灵的惩罚。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语法分析】

子曰:“君子无所争。①【若君子有所争,】②∨[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说君子有争的事),那一定是指射箭比赛了!但是射箭比赛时他们互相作揖、礼让着上堂,(射完箭)走下堂,又(互相作揖)饮酒。他们的竞争也是君子之争。”【说明】

一、本章说明君子对人尊敬谦逊,处处崇尚礼让。

二、1.“揖让而升,下而饮”,都是连动词组充当谓语。2.括号里是补足语意的话。3.“必也射乎”,“也”用在状语后表示顿宕;“乎”用在陈述句末,表示终结和确认,相当于“了”。4.“其争也君子”,“也”用在主语后表示顿宕,相当于“啊”、“呢”。

三、本章用了省句的修辞方式。省句是把上文出现过或凭借语境可以推测出来的句子不说。本章的假设关系复句“如君子有所争,必也射乎”,省略了偏句,只留下正句。可以意会的就不明说,让读者思而得之,是《论语》语言方面的一个特色。这样行文,语言简洁,含义丰富,读来有余味。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语法分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译文】

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可爱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啊,把白净的面皮粉饰成艳丽的脸蛋啊!’这几句诗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绘画。”子夏说:“那么,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吗?”孔子说:“能够阐发我意思的是你商啊,我开始可以跟你讨论《诗经》了啊!”【说明】

一、本章借探讨一首诗的内涵,说明仁与礼的关系,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参看3.3章说明。)

二、1.“素以为绚兮”,即“以素为绚兮”,介词“以”的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这句话直译是“把白嫩的脸蛋打扮成艳丽的色彩”,译文是意译。兮,语气助词,用在句末,有抒发感情的作用。2.“绘事后素”直译是“作画后于白色的底子”,译文也是意译,通俗易懂些。3.“礼后乎?”是“礼乐的产生后于仁义”的意思,“后”是动词;译文也是意译,“后”作方位名词。4.“起予者商也”,“者”字词组充当主语,名词“商”充当谓语,判断句。5.已矣,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形式,相当于“了”、“啦”。

三、孔子教育学生,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而是运用种种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子,思而得之。对那些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生,总是及时、热情地加以肯定和鼓励。本章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语法分析】

子曰:“①(夏)礼,「吾[能]言之」,②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②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①∨足,②则吾[能]征之矣。”【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得出来,它的后代杞国是不足以检验、证明的;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得出来,它的后代宋国是不足以检验、证明的。这是因为它们缺少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谙熟掌故的人。如果这些足够,那么我就能够引用它们来作证了。”【说明】

一、本章说明文献对考证古代礼制的重要性。

二、1.“杞不足征也”、“宋不足征也”,两句里的“足”属能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