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史速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9:23:13

点击下载

作者:方士华,李天云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军事史速读

世界军事史速读试读:

前言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大约在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在热带雨林地区和广阔的草原上,就有一种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即森林古猿活跃在那里,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其中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转变到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了生存,猿进行了劳动,劳动促进猿的体质发生改变,促使意识的产生和语言的出现。终于我们的祖先摆脱了动物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伴随着人的出现,社会呈现雏形。夹杂着火的利用、工具的改进、绘图、雕刻、丧葬、艺术、建筑、文字等先后出现,文明之光洒满大地。翘然回首,从石斧、骨器到勾践的青铜宝剑,回想中世纪骑士们的铮铮铁甲,体味硝烟迷漫的火枪战场,人类历史简直是沧桑万年……

历史对于我们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历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注重用自己的历史教育和鼓励广大人民,因为历史具有无穷的智慧与魅力,这是世界各民族得以凝聚并生生不息的命脉。灿烂的世界历史文明教育着我们每一位读者,能够使我们更加珍惜历史,并不断创造光辉的未来。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光辉灿烂,感受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博大精深,我们特地编辑了这本世界历史速读读物。本书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了世界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文化,能够给我们广大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

本套书将世界悠久历史进行提炼,横向分割,纵向发展,纵横交错,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相应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内容涵盖世界宫廷历、政治历、军事历、科技历、文化历等领域。本套书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一、古代战史

哈谢海姆统一埃及

非洲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了战争和血泪的历史,从公元前3000多年前,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就开始了杀戮和征服,斗转星移,时代轮换,非洲的板块虽然已经融进了文明的海洋,但仍然不能逃脱战争的厄运。

公元前3100~前2686年之间,早王朝初年,埃及的各个州仍是分立的,埃及传统所说的提斯王朝只是一个州的王朝,或一些州联盟的王朝,不是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的统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才得以完成的。提斯王朝期间,各州进行着频繁的争霸战争。希拉康坡里出土的文物“那尔迈调色板”反映出美尼斯对北方的远征。在阿卑多斯发现的文物,记载了美尼斯的继承者阿哈对努比亚的远征和把埃及领土扩至第一瀑布的战绩。早王朝遗址文物表明,当时的埃及存在着两个中心,北方的孟菲斯、萨卡拉一带为中心,南方的阿卑多斯至希拉康坡里一带为中心,三角洲一带还处于分散的状态。

这说明早王朝时代的埃及是处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未出现统一的局面。第一王朝第五王登是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在长达近60年的统治中,曾对居住在尼罗河与红海之间以及西奈半岛上的部落进行征服。从登开始,帝王采用双冠。

这说明经过第一王朝历代诸王的征服和扩张,到登王时期虽不能完全达到上下埃及的统一,但已出现了明显的统一趋势。有材料说明,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前2686年)哈谢海姆统治时,曾对努比亚和下埃及进行过征服。从希拉康坡里发现的文物(哈谢海姆的两个雕像)上描绘和记载的被杀死的尸体和数字来看,他对下埃及残酷的征伐获得了成功。埃及的统一事业到第二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哈谢海姆威统治时才得以完成,从而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拉格什城邦称霸苏美尔

约公元前3000年代初,南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市国家。苏美尔各城邦在其发展中,为开掘疆土、掠夺奴隶和财富,经常发生争霸战争。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拉格什的历史进入了乌尔·基什王朝时期。

这个王朝的第三代王安那吐姆统治时期,开始向外扩张努力,在诸城邦中称雄。安那吐姆北征基什和更远的阿克沙克,西北征代马里等地,东西则到埃及,号称苏美尔诸邦之霸者。考古发掘出来的重要历史文物“安那吐姆鹫碑”上的图案和铭文,反映了安那吐姆对外用兵的情景。

后来,拉格什还征服了乌鲁克、拉尔萨和埃利都,再度击败温玛的来侵,逐渐取得了霸主地位,安那吐姆也被称为“苏美尔诸邦之霸者”。到安那吐姆的继承者恩铁美那时期,还曾击退埃及人的侵袭,巩固了拉格什的霸主地位。但在恩铁美那之后,拉格什逐渐衰落,后来为温玛所灭。

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

“喜克索斯”一词意为“异方山国之酋”。古代埃及史家曼涅伦称其为腓尼基人或阿拉伯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他们是来自亚洲的塞姆人或塞姆人与胡里特人的混种。约公元前18世纪后半期,喜克索斯人乘埃及第12王朝瓦解,国势衰微之机,一批批地越过西奈半岛,占领了富饶的三角洲地区。

在其东北部以阿瓦利斯为首都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约公元前1674~前1567年),并试图将势力范围扩至下埃及,喜克索斯人在埃及一个世纪之久的统治过程中,推行武力镇压政策,他们派重兵镇守要塞,焚毁城市,破坏神庙,屠杀男人,沦妇孺为奴,强征贡赋,甚至干涉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喜克索斯人曾派使臣至埃及的底比斯,禁止当地人民崇拜阿蒙神及其埃及神,迫使他们转奉喜克索斯人的塞特神。

喜克索斯人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上埃及的统治者塞卡内拉开始率领埃及人同入侵者展开斗争,直到雅赫摩斯一世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570~前1546年),终于把喜克索斯人驱逐出埃及。

埃及新王国崩溃

拉美西斯二世之子麦尔涅普塔赫统治埃及时(公元前1236~前1223年),埃及已开始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利比亚部落由西方侵入,“海上民族”从爱琴海和小亚一带席卷而来,外患不断。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也随之紧张,奴隶逃亡,甚至公开举行起义,同奴隶主阶级进行斗争。

约公元前1200年,第十九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告终。第二十王朝拉美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198~前1166年),底比斯建造坟墓的工匠因饥饿而罢工,他们进入图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三世的神庙,把官吏和祭司包围起来,迫使统治者们不得不向罢工者发放粮食。

在此过程中,阿蒙神庙僧侣集团的势力大大加强。他们控制了埃及全部土地的1/10,有42万余只大小牲畜,8.6万余奴隶以及其他财富。最高僧侣的职务变成世袭,不再属于法老,而且完全独立于王权之外。神庙设有与神庙有关的经济与行政机构,并拥有武器。拉美西斯十一世(公元前1113~前1085年在位)时,底比斯的卡那克神庙最高祭司长霍里赫尔夺得政权,建立第二十一王朝。在北方,利比亚雇佣军首领控制了王权。这样,历时4个世纪之久的新王国终于崩溃了。

埃及合易斯王朝建立

新王国衰落后,古代埃及陷于南北纷争、外族入侵的动荡局面。

早在第十九王朝统治时期(公元前1320~前1200),利比亚人就有定居三角洲的野心。第二十王朝时期(公元前1200~前1085),法老的卫队、朝臣以及驻军中多为利比亚人,并且势力越来越大。第二十一王朝时(公元前1085~前945年),法老的统治中心在北主的塔尼斯城,而南方的底比斯则由僧侣势力所控制,实际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利比亚雇佣兵首领沙桑克趁分裂之机,在布拢斯梯斯建立了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817年),并进军底比斯,占领了该城。随后任命其子为阿蒙神庙的最高祭司,迫使众多的阿蒙僧侣逃亡国外,埃及暂时统一起来。大约在沙桑克三世统治时期,阿蒙神庙僧侣势力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二十三王朝(公元前817~前730年),统一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埃及又分为两个王国。第二十二王朝后期,北方舍易斯的统治者特夫那赫特(利比亚人)据地自立,建立第二十四王朝(公元前730~前715年)。

此时,三角洲和中埃及各地纷纷称王,一片混乱。而自古王国以来一直为埃及掠夺、奴役的努比亚人也乘势独立。他们以那帕特为中心建立二十五王朝(公元前730~前656年),并向北方扩展势力。第二十五王朝晚期,亚述人侵入埃及,与努比亚人反复争夺于陵园斐斯、底比斯之间,第二十五王朝的势力因此而削弱。特夫那赫特的后裔普萨姆提克借机在舍易斯建立起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史称舍易斯王朝。

至此,埃及经几个世纪之久的内部纷争、外族侵扰之后,又重新统一起来,并且在各方面均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埃及的“复兴时代”。

皮洛士远征

皮洛士远征指埃皮鲁斯国王皮洛士的军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对罗马和迦太基采取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的雇佣军在南意大利登陆,不久在赫拉克里亚战役中击败罗马民兵军。

公元前279年春,皮洛士军队在阿斯库伦附近再次战胜罗马军。皮洛士之所以能够屡次战胜兵力居优势的敌人,是由于他采用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及其战友制定的作战方法。其中,皮洛士特别善于在交战中使用骑兵和战象,这是罗马人从未见过的一种新的作战方法。

但在公元前279年的战役中,皮洛士军队也遭到了重大损失,这是造成其以后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278年,皮洛士前去援助正同迦太基交战的西西里城市锡腊库扎,期望能在西西里获得成功。皮洛士接连战败迦太基人,几乎征服整个西西里。

但是,他所采取的课重税和压迫政策却激起了西西里居民的愤怒,迦太基人乘机派出一支新的庞大部队在西西里岛登陆。皮洛士由于失去了锡腊库扎市民的支持,被迫于公元前276年撤回意大利。途中,皮洛士战船队的船只有一半被迦太基人击毁。

公元前275年,在贝奈温敦城郊的会战中,战斗力已遭削弱的皮洛士军队被兵力居绝对优势的罗马军队击败。皮洛士逃往塔连特,并从那里率残部返回埃皮鲁斯。

罗马灭亡迦太基

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迦太基,军事力量受到严重打击,但经济实力并没有被摧毁,半个世纪之后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这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恐慌,为防止迦太基的东山再起,罗马借口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前146年)。

罗马蓄意消灭迦太基,唆使其西邻努米底亚寻衅,然后以破坏公元前201年和约规定为口实,于公元前149年派8万步兵、4000骑兵、600艘战舰在非洲登陆。迦太基为保卫祖国奋起抗战,全城人民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第3年,迦太基城内发生饥饿和瘟疫,在力尽粮绝的情况下,迦太基城被罗马攻陷。劫余的居民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被罗马军团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迦太基地区被罗马划为“阿非利加”省。

朱古达战争爆发

迦太基被罗马划为阿非利加行省以后,罗马和意大利商人都蜂聚到这里,并渗入到邻区努米底亚。他们的掠夺和搜刮激起了当地居民的仇恨,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也利用这种情绪反抗罗马。

公元前113年,努米底亚发生王位之争,朱古达打败了罗马人支持的对手,并在公元前112年的内战中占领塞他城。之后对居住在该城的罗马和意大利商人、高利贷者进行了屠杀。罗马元老院在民主派的压力下,于公元前111年向朱古达宣战,朱古达战争爆发。在战争中,罗马司令官接受朱古达的大批贿赂,士兵也出卖武器,军纪涣散,罗马屡打败仗。

公元前109年,执政官麦特鲁斯到非洲指挥,他一面任命马略和其他能干的军官担任副将,一面整顿军纪,改善军队处境,但战争仍无大进展。公元前107年,马略当选为执政官,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使罗马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公元前106年,马略偕部将苏拉进军非洲。到公元前105年,终于结束了朱古达战争。朱古达被俘,死于罗马狱中。

索马古斯起义

索马古斯起义指博斯普鲁斯王国斯基福人于公元前107年所举行的一次起义。这是奴隶主上层统治阶级对奴隶和依附农民进行残酷剥削的结果。起义的导火线是:博斯普鲁斯统治者伯里萨德斯五世企图将博斯普鲁斯的政权转让给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以求在劳动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维持奴隶主的阶级统治。起义爆发于蓬吉卡裴(今刻赤)。

起义领袖是奴隶索马古斯,他被宣布为博斯普鲁斯王。索马古斯的政权存在了近1年。有关该政权当时实行的国家制度的史料没有保存下来。索马古斯起义遭到米特拉达悌六世的军队残酷镇压,索马古斯被俘。博斯普鲁斯国从此处于米特拉达梯六世的统治之下。

北印度的坦尼沙王国

公元6世纪末,北印度的坦尼沙逐渐强大。它位于萨特列日河与朱木拿河之间的肥沃溪谷中,是外族征服印度的战略要地,也是印度到克什米尔和喀布尔商道的必经之路。坦尼沙的统治者利用其有利地位,与喜马拉雅山麓区、旁遮普区和信德区进行交易,用其粮食、手工业品交换军队的武器将备。

6世纪末,喜增王的父亲光增王得到曲女城王的支持,以其装备精良的军队和资财,开始向较弱邻国发动进攻。

喜增王即位后,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先后打败了摩腊婆、乔陀,于641年创立了一个北至喜马拉雅山,南到民陀山和南摩多河,东抵迦摩缕波的国家,首都建于恒河西岸的曲女城。喜增王曾试图向德干地区扩张势力,但遭到失败。喜增的使团于641年曾前往中国,两年后偕中国使团回国。

在喜增王死后第2年,中国的第2个使团抵达,然而遭到攻击,使团成员被杀,只有团长玄策幸免于难。他逃到尼泊尔,召集军队回击印度,将国王阿罗那顺擒往中国。曲女城由于与中国交战而削弱,旧日的藩臣不再承认曲女城的君主,于是国家瓦解。8世纪初,阿拉伯人出现于信德。

阿拉伯人大规模对外扩张

自第2任哈里发欧默尔统治时期,阿拉伯对拜占庭和伊朗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战争。

636年4月,号称“安拉之剑”的哈立德大将率2500骑兵进攻叙利亚。8月,双方军队会战于约旦河支流雅姆克河畔,阿拉伯粉碎了拜占庭的5万军队,占领了大马士革,并趁势攻陷安条克、阿勒颇等城,占领了叙利亚全境。

638年,阿拉伯人进入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不久又全部占领巴勒斯坦。雅姆克河战役后,欧默尔集中主力部队进攻伊朗。636年,阿拉伯骑兵在幼发拉底河畔卡迪西亚地方击溃伊朗军队,次年占领伊朗首府泰西封。624年双方军队又会战于尼哈温,伊军大败,萨珊王朝灭亡。欧默尔派遣另一员大将阿穆尔进攻埃及,于642年攻占开罗,拜占庭海军在亚历山大里亚投降。645年,阿拉伯人又占领昔兰尼加和利比亚。

7世纪末到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分兵两路,挥戈东西,继续进行大规模扩张。664~674年,1.7万名阿拉伯骑兵穿过两河流域,先后攻克喀布尔、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接着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中亚。

西路大军多次进攻君士坦丁堡,698年攻陷迦太基,消灭了拜占庭在北非的残余势力。之后降服了当地柏尔人,并以他们为主力组成骑兵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于次年灭了西哥特王国,迅速征服比利牛斯半岛。尔后又进攻法国南部,于732年普瓦提埃战役中,被法兰克军队击败。阿拉伯人长达一个世纪的对外征服,为帝国疆域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日耳曼封建主对意大利的远征

日耳曼封建主对意大利的远征指10~15世纪时日耳曼帝王为征服意大利、获得皇帝尊号和攫取财富而进行的侵略性远征。

从10世纪下半叶起,经济上富裕而军事上由于各封建主内讧而受到削弱的意大利成了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对象。奥托一世的远征,是最早对意大利的远征。公元951~952年,奥托一世侵占了意大利北部,获得伦巴底国王的称号。第二次远征时,奥托一世利用罗马教皇因同封建贵族斗争而力量削弱之机进驻罗马,在罗马举行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加冕礼。从此,日耳曼帝王便经常远征意大利,目的是获得加冕和维持自己的统治。

在1075~1122年期间,对意大利的远征特别频繁。那时,在罗马帝国和教廷之间正进行争夺授职权(主持任命和批准教会职务和称号典礼的权力)之争。

在军事学术史上最有意义的是德国封建主在斯陶芬王朝的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统率下的5次远征。1174年,他率领8000人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摧毁了苏扎城,围攻亚历山大里亚。意大利北部的各城市结成联盟,顽强地抵抗侵略者。伦巴底联盟军直接威胁到日耳曼军队同其基地帕维亚的联系。巴巴罗萨被迫于1175年签订停战协定。1176年冬,他重新开战,但是未能进行坚决的进攻,因为他的最强大的附庸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国王拒绝继续作战。

与此同时,伦巴底联盟军队也积极行动起来。1176年,在连亚诺附近的交战中联军重创腓特烈一世的骑士军。腓特烈一世用3~3.5万名骑士攻击联军主力。米兰的骑士们在优势兵力猛攻之下被迫逃窜,但手持盾牌和长矛的步兵却阻止住了日耳曼骑士对筑垒营地的突破。布里西亚骑士利用日耳曼骑士军队张皇失措之机,出其不意地实施翼侧突击,同时步兵又进行正面冲击予以配合。这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日耳曼皇帝的军队被粉碎,巴巴罗萨宣告投降。

但是,教皇的骑墙立场又使意大利北部城市无法巩固胜利。伦巴底联盟很快瓦解,日耳曼封建主不仅保住了他们在意大利北部的地盘,而且到亨利六世时还建立了自己在意大利南部的统治。日耳曼皇帝霍恩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把西西里王国变成为自己权力的支柱。但封建主在意大利北部的权力又受到削弱,因为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又一次组织起伦巴底联盟,也恢复了同教皇的盟约。斯陶芬王朝在同伦巴底联盟长期作战中损失很大,他们的王朝也就此灭亡。1265~1268年,意大利南部被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弟弟安茹国王查理所侵占。1254~1273年期间,对意大利的远征暂时停止。1310年,卢森堡的亨利七世远征罗马,企图在意大利建立自己的统治,但未成功。他的继承人巴伐利亚的路易四世,于1327~1329年再次组织对罗马的远征,取得了皇帝尊号,但是侵略者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极端不满,不得已又退出意大利。查理四世先后两次入侵意大利。1401~1402年鲁普雷希特斯基·法尔兹的入侵是最后一次对意大利的远征。从15世纪末开始,意大利成了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进行侵略战争的战场。

由于封建国家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使远征意大利的目的和结果都受到限制。日耳曼封建主的军队作战时通常不用步兵。然而,意大利的城市却拥有以手工业工人的民团为核心的能征善战的强大步兵。这支步兵是战斗队形的支柱,能运用密集队形成功地抗击德国骑士的攻击。伦巴底联盟的骑士骑兵队,能与步兵实行协同动作,颇有成效地将进攻和防御结合起来。

匈牙利——威尼斯战争

匈牙利——威尼斯战争指匈牙利和威尼斯争夺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地区统治权的战争。

第一次匈牙利——威尼斯战争发生于1097年。随后于1105年,1113~1116年、1124年、1126年、1181年、1191年、1193年、1202年、1243~1244年相继发生战争。

经过这些战争,匈牙利建立了对达尔马提亚各城市的统治。至14世纪,匈牙利和威尼斯共和国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在1345~1346年,1356~1357年、1378~1381年的几次战争中,动用了霍尔瓦提和土耳其等外国雇佣军的威尼斯再度战败,不得已放弃了对达尔马提亚沿岸地区的权利。在亚得里亚海站稳了脚跟的匈牙利从而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海军。在反对当时的海上强国威尼斯的斗争中,匈牙利成功地利用了同意大利其余各城市国家,以及同一些欧洲国家的临时结盟。

1411年,威尼斯趁匈牙利因与土耳其作战而处境困难之机,企图征服达尔马提亚诸城市。根据1413年4月14日签订的为期5年的停战协定,匈牙利国王只保留对特劳乌尔、斯帕拉托、谢贝尼科等几个城市以及若干岛屿的所有权。1419年,匈牙利连这些领土也丧失殆尽。持续多年的匈牙利——威尼斯战争最后以1433年6月4日签订和约而告结束。这些条约明确规定匈牙利不再享有对达尔马提亚诸城市的所有权。

匈牙利——威尼斯战争时期的军事学术,是在封建主义早期和全盛时期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当时的时代特色。陆上战斗主要使用砍刺武器和投射武器。海战是由载有接舷冲锋队的大桡战船队进行的,其武器是弩和投射机。15世纪起,火器开始用于作战。

亚尔毕战争

亚尔毕战争指公元1209~1229年期间,罗马教皇发起的讨伐亚尔毕派的几次十字军出征。

人民群众对封建制度的抗议,通过这一运动的宗教色彩表现了出来。亚尔毕派大部分是市民和农民,还有一些企图攫取教会财产的小封建主和以图卢兹的伯爵拉蒙德六世为首的一部分具有分立主义思想的法国南部贵族。

1208年,罗马教皇的使节为拉蒙德六世的一个亲信所杀,这便成了爆发亚尔毕战争的导火线。法国北部的骑士和一部分德国骑士企图侵占法国南方富饶城市而参加了西蒙·德蒙富尔率领的十字军。法国北部僧侣们也积极参加征讨。

1209年,十字军占领并洗劫了贝济埃、卡尔卡松等城市。

1213年谬雷会战中,拉蒙德六世战败。结果,法国南部大片领土被西蒙·德蒙富尔所占领。后来西蒙同意作为法王路易八世的封侯。拉蒙德六世保住了图卢兹、尼姆、波凯尔和阿让。

1215年,十字军在长期围攻之后占领了图卢兹。但是,南方人仍在继续抵抗。

1217年图卢兹爆发人民起义,城市从十字军占领下获得解放。起义席卷了其他一些城市和朗格多克及普罗瓦斯两省。路易八世因为担心在法国南部出现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最初没有援助十字军。后来,在得到教皇不干涉法国南部政治和宗教事务的保证后,才出兵支援。南部许多城市纷纷归顺法王。抱着在“异教”运动中追求狭隘私利而参加亚尔毕派的小封建主,轻率地背叛了运动,投靠了国王。路易八世连战告捷,把朗格多克很大一部分地区并入王室版图。

亚尔毕战争使法国南部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但国王领土的扩张却巩固了中央政权,限制了封建主们的专横跋扈。这在当时是起了进步作用的。

萨拉丁统治埃及

1171年,出身于阿拉伯叙利亚库尔德族的军事将领萨拉丁(1139~1193年),在近卫军支持下,推翻法蒂玛朝哈里发·阿迪德,自立为苏丹,建立了阿尤布王朝(1171~1250年)。萨拉丁有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他在位时期,领导埃及穆斯林对进入西亚地区的十字军和十字军国家进行了长期战争,取得辉煌胜利。

1187年,他从十字军手中夺取了“圣城”耶路撒冷,统一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使欧洲大为震惊,并导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年)。但这次东征的十字军也战败而归,基督徒和穆斯林签订了合约,欧洲前朝圣者被允准到圣城耶路撒冷朝拜。萨拉丁还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热心倡导伊斯兰教的文化教育事业。

在宗教上,他实行较为开明的宽容政策,鼓励穆斯林同基督教商人发展贸易关系,使埃及在他统治时期成为繁荣盛世。萨拉丁死后,他的帝国分裂,但他的后人对埃及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250年。

舍隆河会战

舍隆河会战指伊凡三世进军诺夫哥罗德期间,莫斯科大公国军队和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军队于1471年7月14日在舍隆河河畔进行的一次交战。这次交战决定了将诺夫哥罗德并入莫斯科的斗争的结局。

诺夫哥罗德贵族政府的反莫斯科政策和承认自己对立陶宛公爵兼波兰国王的依附关系,使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之间的关系激化。

1471年夏,莫斯科部队在督军霍尔姆斯基公爵的指挥下开始进军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人从西面出发前来与之会合。诺夫哥罗德人仓促组建了一支在当时来说相当庞大的军队,结果把大量毫无军事素养的工商业区居民征召入伍。这支军队在领主博列茨基的统率下出发迎击普斯科夫人,打算在普斯科夫人与莫斯科部队会合之前将其击溃,从而保障自己后方的安全。

但是,7月14日,在舍隆河左岸河口至索利齐城间,诺夫哥罗德人意外地与前去同普斯科夫人会合的莫斯科部队先头团遭遇。尽管诺夫哥罗德人在兵力上占很大优势,但霍尔姆斯基公爵仍果敢地对其发起了攻击。

毫无军事素养、组织性差、大多数人又有厌战情绪的诺夫哥罗德民军未能顶住精锐的大公部队的攻击,而被击溃,残余部队狼狈逃进森林。诺夫哥罗德在舍隆河会战中的失败,导致了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的政治独立的完结。

“乌格拉河对峙”

“乌格拉河对峙”指于1480年10~11月在乌格拉河下游对大帐汗国军队采取的军事行动。此次军事行动使蒙古鞑靼人的压制归于终结。

1476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停止对大帐汗纳贡,1480年又拒绝承认俄罗斯附属于大帐汗国。大帐汗艾罕默德在与波兰立陶宛国王卡西米尔四世结盟之后,于秋季率军开向莫斯科。伊凡三世则与克里木汗格来结成军事同盟,并达成共同对付卡西米尔四世的协议。1480年1月,伊凡三世的两个兄弟鲍利斯和大安德烈由于对加强中央集权制不满,起来反对伊凡三世。莫斯科的王公贵族也分为相互对立的两派,一派赞成联合起来与大帐汗国相抗,另一派则主张放弃斗争。伊凡三世依靠主战派的支持,命其子莫洛多伊和兄弟小安德烈率军开往奥卡河和乌格拉河河岸。在10月8~12日的战役中,俄军由于事先堵塞了蒙古鞑靼人可能入侵的所有道路,并使用了“炮队”,从而粉碎了蒙古鞑靼骑兵从行进中强渡乌格拉河的企图。

此后,艾罕默德汗便开始等待卡西米尔四世率军到来。为了赢得时间,伊凡三世与敌进行谈判,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在此期间,伊凡三世与其叛乱的两兄弟达成协议,巩固了俄军阵地,调集了主力部队,此后,便中断了谈判。艾罕默德汗曾数次试图渡过乌格拉河,夺取俄军阵地,但均未成功。蒙古鞑靼人的处境急剧恶化;寒冬的降临使他们的战马失去饲草,同时,瘟疫蔓延,食品匮乏。格来对波兰立陶宛南部领土的袭扰使卡西米尔无法出兵助战。11月11日,艾罕默德汗开始将部队撤向南方,但他仍要索取贡赋。伊凡三世断然予以拒绝。艾罕默德汗的部队被迫撤出俄国边境,至终未能达到目的。

1481年1月6日,艾罕默德汗在一次战斗中被杀,大帐汗国的内讧随之加剧。俄国以武力和成功的外交活动摆脱了大帐汗国的统治,赢得了独立。“乌格拉河对峙”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对俄长达250年的压迫,同时加速了大帐汗国的崩溃。

瓦斯卢伊会战

瓦斯卢伊会战是公元15~16世纪摩尔多瓦人民反对奥斯曼帝国压迫,争取独立斗争的一次大决战。这次会战是1475年1月17日在罗马尼亚城市瓦斯卢伊进行的。

瓦斯卢伊会战中,摩尔多瓦军队在斯特凡三世大公的统率下粉碎了侵入国境的由苏里曼巴夏指挥的12万土耳其大军。在发起决定性攻击之前,摩尔多瓦军队派出了一队号手潜入土耳其军队后方,在那里吹起攻击号。土耳其人误认为已被包围,顿时队伍大乱。斯特凡乘机以主力实施攻击,一举击溃了敌人。

瓦斯卢伊会战的胜利提高了摩尔多瓦在欧洲反对土耳其侵略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埃及宣布独立

1517年,埃及沦为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土耳其苏丹虽然宣布埃及的土地属自己所有,但实际上除了较肥沃的土地掌握在总督和官吏手中之外,埃及2/3的土地仍在原有埃及封建主于中。在土耳其征服之前,埃及安郁比王朝曾组织了一支卫队,后来逐渐壮大成为一个拥有极大权势的封建集团,称马木路克。从13世纪中期起,马木路克军官集团控制埃及政权。土耳其入侵后,马木路克的势力受到削弱。但到18世纪时,他们仍有大片土地,保持着封建割据势力。18世纪中期,随着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和埃及人民反土斗争的发展,马木路克封建主乘机扩张势力,企图恢复马木路克王朝。1769年,马水路克占领阿里贝克利用俄土战争爆发后土耳其无力顾及埃及的时机,赶走了土耳其总督。

从此以后,土耳其总督被软禁在撒拉丁堡垒之中,埃及宣布独立,直到18世纪末期。虽然土耳其苏丹并没有承认埃及独立,但埃及实际上处于马木路克封建军官集团的统治之下!

乔治·多沙起义

乔治·多沙起义指匈牙利农民举行的反封建起义。起义的原因是封建反动势力的加强和农奴制压迫的加重。1513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宣布举行反土耳其的十字军远征。组织远征的罗马教皇的全权代表——埃斯捷尔戈姆城的大主教塔马什·巴科茨宣布在匈牙利招募十字军战士。小领地贵族乔治·多沙被委任为十字军统领。十字军的基本力量由农民和城市贫民组成。4~5月间,十字军的人数达到10万,一些队伍集中在靠近大城市的全国各地。用镰刀、连枷和棒子武装起来的数千人的队伍在佩斯近郊的拉科什平原上集结。

招募十字军有利于组织和团结农民,使十字军逐渐变为革命军。封建主则阻止农民加入队伍,他们终于达到了废除继续招募命令的目的。农民回答他们的是调转与奥斯曼帝国战斗的武器来反对本国压迫者。国王乌拉斯洛二世命令十字军出发远征土耳其。但是,乔治·多沙号召农民和一切被压迫者同匈牙利封建主进行无情的斗争。

乔治·多沙在短期内对起义战士有效地进行了军事训练,使他们不仅能在野战中抗击封建主军队,并且能够袭击要塞。乔治的部队在纳迪拉克附近击溃巴托里指挥的联军后,于6月中旬进抵特麦什瓦,并实施围攻。这次围攻持续到7月中旬,但无结果。由于瓦尼亚伊、梅萨罗什、勃洛格率领的农民队伍参加起义军,起义者人数增多。不过许多农民队伍仍旧分散各自行动。一些低级僧侣和小贵族的代表成了起义的鼓吹者,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以起义的军事领导人身份出现,但他们的行动却摇摆不定,常常背弃起义农民,出卖他们的利益。同时,封建主同掌握城市贫民统治权的城市贵族一起反对起义者。富裕市民给国王和贵族以财政和军事援助。国王得到了捷克的支持。特兰西利瓦尼亚的扎波利亚伊将军的队伍赶来援救被围困的国王部队。

7月15日,在特麦什瓦进行决战。尽管多沙的农民队伍战斗得顽强勇敢,但终因寡不敌众,未能取胜。3.3万人的起义军基本队伍失败了。多沙受伤被俘,于7月20日被砍掉四肢和头而就义。起义军的个别队伍在王国的不同区域继续抵抗了数月。1514年10月,多沙起义被彻底镇压,约5万名起义者被杀害。1514年10~11月间,在佩斯召开的国事会议作出决定,使农民永远依附在地主的土地上。

卡匹尔战争

卡匹尔战争指宗教改革时期,瑞士新教州同天主教州进行的战争。卡匹尔战争形式上虽带有宗教色彩,但却是瑞士尖锐的社会政治斗争的结果。战争因主要战事发生在卡匹尔村附近而得名。

第一次卡匹尔战争是主张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新教州苏黎世向天主教州发动的。苏黎世的一支4000人的部队向卡匹尔推进,其同盟者伯尔尼的一支5000人的部队也向该村开进。由于中立州从中斡旋,战事并未发生,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根据协定,瑞士又有许多地区被划为新教徒的势力范围。

第二次卡匹尔战争是天主教州挑起的。10月,天主教徒一支2000人的部队从楚格向卡匹尔开进,旨在切断伯尔尼与苏黎世间的通道。新教徒向卡匹尔派去一支1000人的先头部队迎击天主教徒军,随后又派去一支1800人的部队。天主教徒的主力也向卡匹尔推进。1531年10月11日,战役在卡匹尔附近展开。新教徒的先头部队在一座小山丘上占领了阵地。山丘四周是沼泽草地、深沟和山毛榉树林。他们用炮火击退了天主教徒的第一次进攻,并坚守阵地直至主力部队到达。但至中午时分,天主教徒发现对方左翼没有设防,便全力攻击翼侧,使新教徒遭到失败。死于这次战役的500名新教徒中有瑞士宗教改革的领导者兹温利神父。新教州试图报复,但没有成功。新教徒重新集结的部队行动互不配合,于1531年10月23日夜被击溃。同年11月,双方缔结和约。根据和约,新教州的联盟被解散,而天主教则在许多地区得到恢复。

尽管新教徒失败了,但在16世纪30年代前夕已经尖锐化了的这一社会斗争却加速了瑞士宗教改革的进程,促使瑞士成为欧洲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主义反动势力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最重要策源地之一。

叶尔马克远征西伯利亚

叶尔马克远征西伯利亚指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率领的一支俄罗斯部队为使俄国东部边境免遭游牧民族侵袭的一次远征。这次远征为俄国兼并和开发西伯利亚奠定了基础。

伊凡三世时期,东至鄂毕河的大片土地和卡马河上游及其支流的乌拉尔北部地区,都并入了俄罗斯国家版图。为鼓励商贾在这些地区拓荒和发展工业,俄国政府以优惠条件把土地交给他们,允许他们建造设防城堡,保护开拓的土地不受邻近游牧民族侵袭。1577年前后,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乌拉尔商人和企业主们为保卫其领地不受西伯利亚汗库丘姆侵犯,雇佣了哥萨克人。1578年9月,叶尔马克率领的一支哥萨克部队对锡尔瓦河上游地区作了军事勘察。这次勘察为后来的远征做了重要准备。此外,由于从居民那里征收了贡赋,从而得到了远征所必需的补充物资。

叶尔马克的部队共约1650人,组成5个团,于1579年夏开始向西伯利亚腹地进发。他的两个随身副手是科利佐和格罗扎;各团由大尉统领;每连有1名中尉;2名50人长和数名10人长。部队装备有3门火炮、300支旧式火枪,还有霰弹枪、前膛火枪以及弩、弓、马刀、矛、斧和匕首。部队的纪律靠同伙相互担保的方法维持。重要事宜要由哥萨克全体会议决定。部队乘船沿河移动,每船约载20人。他们十分注意选择行进路线、挑选向导和翻译。叶尔马克的部队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溯楚索瓦亚河和谢列布良卡河而上,通过连水陆路把船拖进扎罗夫利亚河,然后沿塔吉尔河、图拉河和托博尔河航行,一路上度过3个冬天,击败了隶属于西伯利亚汗库丘姆的当地几个王公的部队,于1582年9月深入到西伯利亚汗国腹地。

在这里最初的几次战斗中,叶尔马克就打败了王子马梅特库尔指挥的鞑靼部队,以后又在额尔齐斯河岸的3天交战中击溃库丘姆主力,于10月26日占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卡什雷克(距托波尔斯克17公里)。随后几年又占领了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流域的许多地区。

1585年前后,叶尔马克为了消灭布加勒斯特商队通路上的鞑靼人阻截队,率领一支由150名哥萨克组成的队伍乘船溯额尔齐斯河而上,但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同年8月5日夜,库丘姆的1000人的队伍偷袭并歼灭了叶尔马克的哥萨克部队。身披铠甲的叶尔马克负伤后,在企图渡过额尔齐斯河支流——瓦盖河时溺死。仅有一名哥萨克人幸存,辗转回到卡什雷克。

叶尔马克的西伯利亚远征为开发西伯利亚开辟了道路。远征胜利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汗国在政治、军事上的软弱和封建割据。俄军士兵拥有对方从未见过的火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对付数量众多的敌骑兵,哥萨克采用方阵,火枪兵配置在方阵之中作为总预备队。由于士兵具有坚强战斗团结和互救精神,叶尔马克部队在被敌围困的战斗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

叶尔马克及其战友建树的爱国主义功勋在俄罗斯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反对封建农奴制压迫的俄国17世纪初的农民战争的最高阶段。起义的起因是,16世纪末,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农奴制在法律上的确立,农民所受的剥削加重。起义的基本力量是农民、农奴及顿河、捷列克河、伏尔加河、扎波罗热和乌克兰哥萨克。参加起义的还有中下层市民和“低级”军职人员。起义初期,南部和东南部各县的地方贵族的队伍也参加了起义。

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606年5月17日伪季米特里一世在莫斯科市民举行的反对波兰的起义过程中被贵族阴谋者打死,瓦西里·叔伊斯基即位为沙皇以及在向新沙皇宣誓之际南方诸城市及要塞的督军被撤换。起义军打倒了效忠于叔伊斯基的督军,拒绝承认叔伊斯基的权力,以及为进军莫斯科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普季夫尔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中心,在整个起义期间它是起义军的主要后方基地。起义军占领重要的战略要塞耶列次和克罗梅,使其在这一时期所必需的武器装备得到了保障。

叔伊斯基政府把农民起义限制在南部地区和于1606年夏将其消灭的企图未能得逞。沃罗滕斯基公爵和特鲁别茨基公爵率领的派往南方的沙皇军队在最初几次冲突中战胜了几支独立的起义队伍后,长时间地滞留在克罗梅和耶列次城下。8月,发生了一些对夏季战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温纽夫贵族帕什科夫率领的起义军在耶列次附近击败了沃罗滕斯基军队。波洛特尼科夫率领的队伍从普季夫尔赶来援救被围的起义军,在克罗梅附近彻底击败了特鲁别茨基。沙皇军队伤亡达7000人。

沙皇军队的溃败,促使起义运动向新的地区迅速扩展。起义军分两路向莫斯科急速推进。帕什科夫的队伍经丹科夫和里亚日斯克进入梁赞地区,利雅普诺夫率领的梁赞贵族队伍在此与他们会合。10月20日,起义者占领了科洛姆纳镇,进而威胁莫斯科。波洛特尼科夫军队选择了一条比较复杂的行军路线——沿奥卡河左岸推进,这一带遍布要塞,并有叔伊斯基公爵统率的集结于卡卢加的大批沙皇军队保卫着首都。然而,波洛特尼科夫成功地利用了这一地区蓬勃发展的反封建运动,结果所有要塞未经战斗便都转到了起义军一边。波洛特尼科夫率领起义军向莫斯科推进途中散发“传单”,号召市民和农奴参加反对贵族的武装起义,夺取贵族的地产和世袭领地并惩治他们。起义者的政治纲领要求推翻叔伊斯基政府,恢复似乎能把被压迫者从贵族和“非法沙皇”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合法沙皇”的帝位。叔伊斯基担心其军队被围在卡卢加,以及害怕市民可能举行起义,遂率部撤向乌格拉河,但于9月23日在那里被起义军击溃。

这时,波洛特尼科夫基本兵力已抵达帕赫拉河一线。叔伊斯基政府担心首都被围,便动员了全部兵力,于10月下旬派出了4支庞大的队伍镇压起义军。克留克·科雷切夫统率的军队将起义者逐出了沃洛克拉姆斯基,在与梅泽茨基公爵的队伍会合后,打开了从西面通往莫斯科的道路。斯科平·叔伊斯基率领的军队在帕赫拉河战斗中获胜,从而使波洛特尼科夫军队一度中断向莫斯科推进。但帕什科夫军队的行动使政府军的这些胜利化为乌有了,因为10月25日在特罗伊茨科耶村附近,帕什科夫军队击败了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公爵和叔伊斯基公爵率领的沙皇军队。帕什科夫战败政府军后,于10月28日逼近莫斯科,在科洛缅斯科耶村设防。11月初,波洛特尼科夫率军也抵近该处。起义军会合后,急需建立统一的指挥和确定运动的目的。帕什科夫军队里的贵族首领只要求更换沙皇,竭力降低运动所具有的社会目标。在波洛特尼科夫军队起义的地带,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性质特别明显——大批地处决叔伊斯基政府军政机关的代表人物以及反对起义运动的狂热分子。起义军中由于哥萨克、农民和“低级”军职人员在数量上居于优势,这就确保了领导权转到波洛特尼科夫手中。这不仅引起帕什科夫的不满,也使贵族义勇军的行动向不利于起义的方面变化,并导致了莫斯科城附近的起义者兵营中的兵力分化。

1606年10月28日至12月2日,起义军围攻莫斯科使起义达到了顶点。起义席卷了首都周围的广大地区。莫斯科被围初期,叔伊斯基处境危急。政府的兵力、武器和粮食均告匮乏。市民骚动,许多贵族逃离首都。但是,叔伊斯基巧妙地利用了起义军的消极因素,展开了坚决的行动,以使力量对比向有利于自己方向变化,并为此而依靠于教会。叔伊斯基乘莫斯科尚未完全被围之际,在北部和东北部各县招募士兵。斯摩棱斯克、图拉、德维纳等地的贵族团队和射击兵团队也匆忙赶来援助政府。

此时,波洛特尼科夫已拥有一支由具有各种社会成分的各独立队伍组成的近3.5万人的军队,农民队伍在起义军中占多数,均按区域组编。起义军希望通过与市民谈判,使他们交出首都,但未有成效。11月15日,进行了强攻莫斯科的第一次尝试,但以失败告终。这主要是由于利雅普诺夫率领的梁赞贵族队伍叛变,因为这些贵族并不支持运动的反封建的明确方针。政府还能与一些县保持联系,以及新的增援部队沿西北大道增援叔伊斯基,使波洛特尼科夫认识到局部封锁莫斯科的危险性。1606年11月26、27两日,起义军试图完成对首都的包围。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战斗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利于哥萨克农民军的局面。11月27日,叔伊斯基以大批兵力从环绕首都的“木头城”南门实施总出击。波洛特尼科夫派出2万起义军迎敌。经过一场短暂而又激烈的血战,起义军被迫退却到筑垒兵营。11月底,大批贵族部队和来自中部、西部地区的“差丁”部队进入莫斯科,于是,力量对比变得有利于叔伊斯基。此外,叔伊斯基还开始同帕什科夫密谈。

决战发生于12月2日。起义军在炮兵、骑兵、训练诸方面都远远不及政府军。沙皇督军们的意图是,其集结在诺沃杰维奇修道院和达尼洛夫修道院的兵力于总攻期间将起义军包围并全歼在科洛缅斯科耶村。然而,波洛特尼科夫却在科特拉村一线发起了进攻,但起义军在进攻中遭到了失败,数千人阵亡,约2万人被俘。由于两支哥萨克队伍在科洛缅斯科耶和扎博里耶进行了连续两天的英勇抵抗,才使保全下来的起义军摆脱了沙皇军队。

庞大的政府军对波洛特尼科夫实施了追击。然而,波洛特尼科夫却能率领大部军队退入筑垒坚固的卡卢加,另一部则在温纽夫及图拉地区隐蔽起来。1606年12月20日,对卡卢加历时5个月的围攻开始了。波洛特尼科夫军队依靠市民的援助,不断出击,并借助于地道摧毁了运到城下的攻城器材。

到1607年2月,局势开始变得有利于起义军。还在1606年11月底,“皇子彼得”率领的由捷列克河、伏尔加河和顿河哥萨克组成的一支庞大部队出现在普季夫尔。1607年1月,在谈判成功之后,扎波罗热哥萨克的大批兵力及波兰—立陶宛雇佣军的几支独立队伍与“皇子彼得”会合。新的起义军还得到了当地农民和“低级”军职人员的补充。2月,“皇子彼得”以一部兵力在温纽夫附近击败了希尔科夫公爵率领的政府军,其大部队则前往卡卢加解围。2月23日,在维尔卡河上发生了一场激战。哥萨克队伍一个多昼夜都试图用装有火炮的加固游垒向城下突击。被政府军优势兵力包围的起义军不愿投降。其中许多人阵亡。

政府军多次攻占卡卢加的企图均未得逞,其夺取波洛特尼科夫队伍占据的图拉城的各种计划,也因沙皇军队在杰季洛夫附近的失败而彻底破产。到1607年春,在卡卢加附近大批士兵逃离叔伊斯基军队。捷利亚捷夫斯基公爵率领的庞大起义军于1607年5月3日在普切利纳河畔彻底战败沙皇军队,而波洛特尼科夫也以出击击溃了政府军。政府军共有1.4万人战死和被俘。冬春两季战斗行动的结果是,沙皇军队退到奥卡河对岸;波洛特尼科夫的队伍则与“皇子彼得”的军队在图拉会合。

在这种危急的局势中,叔伊斯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动员国家全部兵力;团结统治阶级内部。沙皇亲自率部征讨图拉,并为此而把兵力集中在谢尔普霍夫和卡希拉。1607年5月21日,叔伊斯基开始从莫斯科出发。波洛特尼科夫利用沙皇军队互不联络的弱点,率领配有大炮的3万人的军队向卡希拉疾进,以图击溃集中在那里的政府军,然后向莫斯科推进。但是,在沃斯马河的浴血决战中,起义军遭到了失败。一支兵力不大的哥萨克队伍抵抗了3天,然后突破敌战斗队形,隐入峡谷。图拉附近的起义军也未能阻止沙皇军队的进攻。6月12日,起义军在沃罗尼亚河上再次受挫。

6月14日,历时4个月的图拉英勇保卫战开始了。叔伊斯基军队约有16万人,其基本兵力于6月30日抵近图拉。图拉的防御工事由石头内城和橡木尖柱城堡构成。尖柱城堡上筑有19个塔堡。波洛特尼科夫的兵力仅2万人。图拉被围得水泄不通。敌炮兵从两个方向对城内轰击,使守卫者遭到了巨大损失。波洛特尼科夫只好等待外援,但起义基地逐渐缩小,后备力量消耗已竭,突破图拉之围已无法实现。

1607年7月,伪季米特里二世军队出现在斯塔罗杜布城,这支部队曾于1606年9月在布良斯克附近数次击败政府军。尽管弹药、武器和粮食奇缺、流行病蔓延、敌军的频繁进攻和挖掘地道至要塞城墙下甚至水淹图拉,起义军仍英勇战斗,一再挫败讨伐者夺取要塞的企图。起义军善于采用各种积极的防御措施。突出合围圈的个别起义军队伍活动在沙皇军队的后方及交通线上。然而,被围者的兵力已消耗殆尽。一些起义首领开始同叔伊斯基谈判,后者许诺保护被围者的生命安全,于是前者叛变了。10月10日,图拉便落入叔伊斯基手中。但是,沙皇并没有履行诺言,“皇子彼得”于1608年1月底在莫斯科达尼洛夫修道院附近的谢尔普霍夫大道被绞死。叔伊斯基决定悄悄地处死波洛特尼科夫。波洛特尼科夫被押解到卡尔戈波尔,根据沙皇的命令,于1608年3月在那里被弄瞎双眼,然后投入冰窟中淹死。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了,这是由于起义军的行动是自发的而且缺乏组织性,以及其活动范围具有局限性;农民运动缺乏成熟的政治和社会纲领;起义者存有天真的君主观念,对君主抱有幻想,斗争是不彻底的;沙皇军队占有军事优势。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人民群众反对农奴制压迫的第一次大规模行动。这次起义为组织与实施大规模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起义中,波洛特尼科夫军事学术的特点是力求在决战中获胜。一般说来,起义军野战队伍的行动与被围城市及要塞的驻防部队的行动互相配合,使之能够突破包围圈,尤其是以重兵实施突破时更是如此。起义军广泛地使用了土筑防御工事,必要时,他们能将这种工事既巧妙又迅速地构筑起来。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对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葡、荷殖民者争夺刚果

最早入侵刚果的是葡萄牙殖民者。但从1578年葡萄牙并入西班牙后,葡萄牙人对刚果的入侵也缓慢下来。1599年荷兰人试图在圣多美岛登陆。同时荷兰人经常到刚果河日和刚果河北岸进行活动。

1607~1612年间,荷兰人皮尔·范登布洛克在刚果河以北和以南海岸作三次短暂停留。他留下回忆录《去佛得角和安格拉途中,主要是前往东印度群岛远征中的轶事、日志和史实》。1609年他沿刚果河旅行。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获得独立,但它既无海军又无陆军去阻止荷兰人。1641年荷兰人占领了罗安达和圣多美。同年荷兰人范赫德尔再次到刚果河旅行,抵达宽果河附近的姆旺代—孔代。荷兰人在这里停留7年,1648年才被葡萄牙收回。1665年荷兰人和刚果王国对葡萄牙战争失败,刚果王国从此终结。

斯摩棱斯克防御战

斯摩棱斯克防御战指波兰瑞典武装干涉俄国期间,俄军和从事农业的城郊居民对波兰武装干涉者进行的历时20个月的英勇防御战。斯摩梭斯克要塞是俄国西部边界通往莫斯科的重要门户。要塞拥有最好的装备并储备有大量弹药和粮食。指挥斯摩棱斯克防御战的是舍因将军。

波军先头部队于1609年9月26日抵近斯摩棱斯克。而波兰全军和扎波罗热人于9月19日才抵近该城。9月21日,西吉斯孟德三世的波军包围了斯摩棱斯克。9月25~27日,干涉军发起第一次冲击,但没有成功。从9月28日到10月4日,他们对要塞进行了炮击,随后转入围攻。

要塞保卫者处境困难。就在1610年春,拥有约3万人、30门火炮的敌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以北和以南的一些俄国要塞。7月4日,在克卢希诺战役中黑特曼茹凯夫斯基统率的波军打败了前去为斯摩棱斯克解围的舒伊斯基公爵指挥的俄军。1610年7月19~20日,8月11日和11月21日,干涉军三次猛攻斯摩棱斯克,但仍未攻下,他们未能使居民投降。1610~1611年之冬,俄国驻防军的处境极其困难:瘟疫与疾病流行,出现了饥饿、缺盐、缺水,弹药匮乏等严重情况。干涉军在得知驻防军的状况及要塞工事配置的情报后,于1611年6月13日从3个方向向斯摩棱斯克发起第5次——最猛烈的一次攻击。他们炸毁要塞围墙攻入城内。斯摩棱斯克的部队和居民英勇抵抗,炸毁了火药库。当敌军攻入乌斯片卡大教堂时,驻防军的最后一支部队将教堂炸毁,与敌人同归于尽。身负重伤的舍因被俘。

斯摩棱斯克防御战在俄国人民反对波兰立陶宛封建主干涉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要塞的保卫者在此将西吉斯孟德三世军队的主力牵制了近两年之久。这为在全国展开民族解放斗争和组建第一义勇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创造了条件。在斯摩棱斯克防御战中。俄军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素质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此次防御战反映了俄军保卫要塞的艺术和善于巧妙地运用火炮和轻火器。

英、法殖民者争夺冈比亚

1619年,英国伦敦冒险家对非洲贸易公司派汤普森考察队到达冈比亚,被葡萄牙人杀害。

1620~1621年英国公司同冈比亚当地几个部落酋长商定以后,立即派出由乔布森率领的强大考察队再次到达冈比亚。他们在冈比亚设立一系列贸易据点。

1663年英国人在冈比亚河的一个小岛上修建一座城堡,以保护英国的贸易。这个城堡以英国海军大臣的名字命名为“詹姆士堡”。法国殖民者也来到这里。1695年詹姆士堡被法国人占领,1696年又被英国人夺回。法国在附近的阿尔布雷达修建一个商站。

从此英法两国殖民者争夺冈比亚的斗争更加激烈。1783年凡尔赛和约,法国承认英国对冈比亚的贸易垄断权,英国则承认法国在塞内加尔的领地并同意法国收回阿尔布雷达商站。

荷兰人占领黄金海岸

荷兰人早就计算占领非洲的黄金海岸,从这里把葡萄牙人驱逐出去。1625年12月,荷兰人对埃米尔纳发动第一次进攻。

这是一次试攻,参加试攻的有1200荷兰人和150名非洲士兵。他们在埃米尔纳以西约4公里的阿姆佩尼登陆,但被埃米尔纳人击退。荷兰人继续在黄金海岸从事奴隶贸易,他们在摩里建立贸易哨所,在摩里和海岸间之间的昆安妮筑起小型外碉,荷兰人还是决定占领埃米尔纳。

1627年荷兰驻摩里总督同海岸所有部落达成协议,这些部落答应协助他们反对葡萄牙人和埃米尔纳人。1637年6月25日,拿骚的摩里逊伯爵率9艘军舰和800名陆战队员到达黄金海岸,同荷兰驻摩里总督尼古拉·冯·易普伦在柯门达会师。8月24日,这支联合舰队离开柯门达,28日清晨在海岸角一个小礁湖口登陆,向埃米尔纳进攻。部队在正午到达距埃米尔纳只有1200米的甜河,停在这里。柯因上校指挥上兵首先占领了控制这个小镇的山头,驻守堡垒的葡萄牙人只有30名欧籍士兵,29日拂晓,柯因上校(今葡萄牙人)投降,经过谈判,葡萄牙总督投降,第二天葡萄牙人把部队撤走,埃米尔纳成为荷兰人的大本营。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同荷兰人发生战争。1642年,荷兰人占领阿克西姆,把葡萄牙人全部赶出黄金海岸。

根据双方签订的和约,葡萄牙放弃对黄金海岸的权利,荷兰人则放弃对巴西的要求。葡萄牙人统治黄金海岸150年的历史至此结束。

二、古代战争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是据古希腊神话传说,系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首的阿哈伊亚诸国同盟与小特洛伊王国在小亚细亚西北部的赫勒斯滂和爱琴海沿岸进行的战争。

根据考古资料,人们通常认为这次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260年。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墨涅拉俄斯及其兄阿伽门农联合希腊其他国王,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驶抵特罗阿达沿岸。数量不及敌人的特洛伊人经短期交战后被迫退却,隐匿于特洛伊城内。阿伽门农的军队驻扎在特洛伊城外的海岸上,未将该要塞全面包围。这一点被同小亚细亚的卡里亚、利季亚及其他地区建立密切联系的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所利用。这些地区在战争期间始终援助他。从而使战争持续了10年左右。

战斗行动主要是双方将对将的厮杀、小规模的接触和被围者出击时在城下进行的大规模战斗。希腊人运用军事计谋才进入城内。特洛伊的许多居民遭屠杀,一部分居民被俘为奴,城市被彻底摧毁。

亚述战争

亚述战争是亚述鼎盛时期进行的侵略战争。早在远古时期,北美索不达米亚良好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境内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手工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因而迅速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奴隶。为此,亚述国王亚述那西尔帕二世曾经多次远征北叙利亚和南高加索。在南高加索,遇到了建国于此的乌拉尔图的抵抗。

公元前9世纪中叶,几个毗邻国家组成了以大马士革为首的反亚述大同盟。卡尔卡尔激战之后,亚述军撤退。但不久亚述又开始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公元前8世纪中叶,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他的继承者征服了大马士革、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直至加沙城。继他们之后,国王阿萨尔哈东又侵占了南腓尼基和沿海大城市西顿。他在远征到达尼罗河河谷之后,曾一度征服埃及。

亚述巴尼帕在位时,亚述处于极盛时期,成为独霸前亚细亚的大国,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军事组织与兵器。军队是国家机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出征时由民军组成。军队的成员包括村社社员、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在边境和特别危险地区获有份地的移民,在出征期间也须服兵役。

公元前8世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位时,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构进行了重要改革,以适应军事的需要。常备军取代了民军。

公元前8世纪中叶,由于骑兵成了重要兵种,军队变得机动灵活了。骑兵常常迅猛出击并快速追击敌人。步兵由重装和轻装的兵士组成,在军队中起着主要作用。他们身穿铠甲,有盾牌和头盔防护,以弓箭、短剑和长矛为武器。

军队中有专门筑路、架桥和设营的部队。筑城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亚述人以擅长构筑工事、围城和强攻敌人要塞而著称。他们攻城时使用一种带轮子的攻城器。

长期的战争促进了亚述人军事学术的发展。他们能巧妙地采用正面攻击和侧翼攻击,已会将部队排列成一定的队形,并知道奋力抢占狭窄的山隘口和山间通路,以及在前亚细亚山区和荒漠地区至为重要的水源。一些编年史常把亚述人屡战获胜的原因归结于他们既能迅速进攻,又能迅速地追歼敌军。

亚述人还广泛地进行军事侦察和谍报工作。驻外特使均按时向国王报告别国的详细情报,如备战、军队调动、缔结秘密同盟、接见和派遣使节、密谋和起义、要塞的构筑、叛逃人物、牲畜的总头数及收成情况等。

亚述人十分重视保障交通线和通讯联络。他们精心维护道路。遇有战况,则在高台上点燃木柴,用烽火报警。通过荒漠地带的道路均筑有堡垒防护,并备有水井。大居民点设有特别官员和专门“为国王传送公文”的急使。至今还保存有当时的路标残片,上面载明各城市间的距离和路程所需时日。亚述是内陆国,由于没有自己的舰队而要利用邻国腓尼基的舰队。因此总想占领腓尼基和叙利亚的重要沿海城市。

亚述人广泛地吸取了邻国的作战经验。他们从米坦尼人和赫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骑兵和战车;从巴比伦人那里学会了在国境上建立军屯。同样,亚述人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被邻国所采用。例如,波斯人从亚述人那里学会了筑城技术,学会了包围要塞和用攻城器攻城,以及修筑“供车辆和军队通行的道路”的方法。后来,罗马人又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筑路、架桥和开辟营地。

为了加强专制政权并为其军事侵略政策辩护,亚述也像古代东方其他奴隶制国家一样,广泛地利用宗教观念。亚述神被视为亚述人的最高神祇。根据当时的宗教信仰,亚述神使所有的部落和民族都听命于亚述的统治。人们常把亚述神描绘为张弓欲射的武士。

在造型艺术中,特别是在宫壁浮雕中,常常描绘有战争场面、会战、围攻要塞和部队调动等情景。有关亚述的军事实力及历代暴君镇压被征服人民反抗的骇人听闻的残暴行为,当时及后代的书籍都有明确记载。

但是,觊觎世界统治地位的强国亚述内部却很虚弱。被征服的领土十分辽阔,在经济上互不联系。被征服的部落和民族为自身的解放不断奋起斗争。乌拉尔图人和依兰人连续不断地反抗亚述的统治,埃及和巴比伦古王国始终不屈不挠地争取获得独立,加之国内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亚述国家终于渐渐走向覆灭。公元前7世纪末(亚达巴尼帕死后不久),米坦尼人和巴比伦人的军队打败亚述人,加速了亚述的灭亡。

波斯战争

波斯战争是波斯国王对亚洲、北非、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各民族进行的征服性远征。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立者大居鲁士二世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开始推行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其常备军达5万人,在大规模远征期间,还可由当地居民补充。这支军队由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其中骑兵是主要兵种。士兵装备有弓箭、短矛和剑,并配有藤制盾牌和鳞状金属铠甲护身。

居鲁士二世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后,于公元前553年发动了波斯部落反对米堤亚人统治的起义。公元前550~前549年征服米堤亚,后又征服了安息王国。公元前546~前530年,居鲁士二世统率的波斯军队接连征服了小亚细亚、巴比伦尼亚和3个中亚国家——巴克特里亚、索格地安那、花剌子模。结果于公元前6世纪在其侵占的广大地域内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然而,居鲁士二世建立的强国不过是一个在被征服的领土上由被征服的民族和部落组成的一个毫不巩固的军政统一体。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二世对咸海沿岸低地上的畜牧部落马萨盖特人远征。波斯军队在战斗中被歼灭,居鲁士二世本人也被杀死。其子冈比西继位后,于公元前525年远征埃及。在帕琉细安附近的交战中,波斯人击败了埃及军队,从而征服了埃及。

公元前512年波斯大流士一世,侵入黑海北部沿岸地区。斯基福人避而不战,退到草原腹地,同时不断地袭扰敌人。当敌人精疲力竭时,他们转入了进攻,迫使大流士军队退却。波斯军队在退却途中经常遭到斯基福骑兵的袭击。结果,大流士军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仓皇退到伊斯特尔河以南。

大流士在公元前518~前492年间的远征是以印度西北部、色雷斯等地区并入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而告终。争夺东西方商路控制权的斗争导致了长时间的希波战争,结果使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大大削弱。

公元前5世纪末,米堤亚爆发了起义,约公元前404年埃及也赢得了独立。

公元前4世纪,波斯国王仍竭力推行征服政策。公元前335年,大流士三世科多曼再次征服埃及。为了阻止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即将对波斯进行的远征,大流士三世打算派登陆部队在希腊登陆并在那里发动反对马其顿的起义。

然而,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侵入小亚细亚,在格拉尼库河畔大败波斯军。第二年,波斯军队在数量上虽居优势,但在伊苏斯城附近再次遭到失败。公元前331年,波斯军队在加夫加梅尔附近被彻底击溃。大流士三世逃到国家北部,公元前330年在那里被杀死。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至此灭亡,其领土落入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

波斯人在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学术的特点是:步兵和舰队多次进行联合远征;大批登陆兵登陆作战;大量使用骑兵。在波斯战争中,波斯军队的战斗队形由弓箭手、矛兵、战车和骑兵组成,有时还有战象配置在数条战线。

第1线由战车和战象或弓箭手组成,用以与敌接战,打乱敌人战斗队形。第2线由重步兵组成,担负主要任务——在白刃战中消灭敌人。骑兵负责两翼掩护。有时为了追击溃逃之敌还设第3线。在整个战斗队形之后成一列横队配置着“预备”队,用以射杀本军中陷入惊慌失措和退却的兵士。

波斯人在军事上的胜利为时短暂。波斯强国领土的迅速扩大并不意味着它的军事实力也相应地增强。为了进行战争,波斯人还得利用被征服的各民族的军队。然而,被征服民族对保卫波斯专制国家不感兴趣,因此,波斯人未能建立一支内部团结一致的军队。波斯人在军事学术方面不及希腊人,这也加速了波斯强国的崩溃。

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指古希腊的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

希腊各城邦经济的繁荣和希波战争后各城邦之间贸易的增加,使希腊一些最大的手工业商业中心的竞争加剧。

斗争的焦点主要是争夺西部和东北部的市场。雅典的利益与位于科林斯地峡上的科林斯和梅加腊之间的利害冲突尤为激烈。对双方来说,谁占有克基拉岛的各港口,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除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即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全希腊的内部政治事务而引起的斗争和争夺希腊霸权的斗争。雅典积极支持希腊各城邦的民主派,而斯巴达则支持与雅典结盟的希腊各城邦的贵族集团和寡头政治集团。随着各城邦联合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城邦的自治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的增长,雅典与斯巴达争夺政治统治权的斗争也愈演愈烈。

战争爆发前夕,雅典与其盟邦共同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和一支4万余人的军队。

雅典国家首脑伯里克利的战略计划是:利用海上霸权,将伯罗奔尼撒沿海地区劫掠一空,迫使伯罗奔尼撒同盟投降。这项任务由舰队完成,陆上则采取防御行动。斯巴达拥有人数较多的陆军,他企图攻取亚提加并将其摧毁,从陆路封锁雅典。

历史文献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大致分为3个基本阶段。阿客达漠斯战争、西西里战争、狄克勒亚战争。有时文献把西西里战争和狄克勒亚战争合为一个阶段。阿客达漠斯战争

伯罗奔尼撒军队在公元前431年4月袭击布拉的城之后,又于6月中旬攻入亚提加。雅典的局势则由于鼠疫流行,以及米提利尼和克基拉岛先后爆发反雅典起义而恶化了。

公元前425年,雅典军和舰队在狄摩斯提尼的率领下在皮洛士港口夺取了一个登陆场,并筑垒设防。斯巴达人企图把雅典人逐出皮洛士,但未能成功。于是一支斯巴达重步兵部队占据了位于皮洛士港入口处附近的斯法克特里亚岛。后来,雅典军和舰队在狄摩斯提尼和克里昂的统率下击溃了斯巴达人。

公元前422年10月,克里昂统率的雅典军与布刺西达斯统率的斯巴达军在安菲波利斯附近发生战斗。克里昂和布刺西达斯都战死。这次战斗后,于公元前421年4月11日签订了有效期为50年的所谓尼西亚斯和约。西西里战争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双方争夺海上霸权。尼西亚斯和约的条款未能消除战争再发的根源。公元前420年,领导一个最好战的派别的亚尔西巴德建立了伯罗奔尼撒城邦同盟。同盟在雅典的支持下反对斯巴达。公元前418年8月,同盟的军队在曼提涅亚附近被击溃。

公元前415年春,雅典人开始远征西西里,但未能攻破锡腊库扎的筑垒工事。雅典舰队在锡腊库扎港口战败并被焚毁,向西西里岛腹地败退的雅典军也遭围歼。

公元前413年,雅典又向锡腊库扎派出一支2.6万人的军队,但也未获胜。雅典的军事冒险破产了。狄克勒亚战争

这次战争是由于斯巴达人夺占据雅典22公里的狄克勒亚所致。公元前410年,雅典新的舰队在阿比多谢附近连获两次胜利,但随后在诺提翁角附近战败。公元前406年,在波斯援助下组建的斯巴达舰队在靠近小亚细亚海岸的阿吉纽西群岛附近被雅典人击溃。

此后,波斯再次帮助斯巴达人重建舰队。公元前405年,这支舰队在埃戈斯波塔梅附近的交战中击败雅典舰队。公元前404年4月,陷入海陆重围的雅典投降。胜利者斯巴达迫使雅典接受以下媾和条件:解散提洛同盟;交出雅典舰队;拆除雅典和拜里尼司的筑垒工事;与斯巴达结盟并依附于斯巴达。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希腊所有国家——不论胜者或负者,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希腊奴隶制度加速解体;希腊的国际威望下降;波斯强国的地位有新的加强。公元前4世纪,由于城邦政体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危机,希腊沦为马其顿的附庸。

伯罗奔尼撒战争促使军事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交战双方都根据各自政治斗争的目的和武装力量的特点预先详细制定作战计划。争夺盟邦和海上霸权是这场战争的根本问题。

在战争过程中,完成了由自由市民组成的民团向雇佣军的过渡。职业军人的出现使军队的训练和教育复杂化了。战斗行动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一年四季都在进行。希腊军战斗队形编成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方阵仍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但步兵的一种——培尔塔斯特的出现,改变了会战本身的性质,这种步兵能以密集队形和散开队形在起伏地机动行动。

当时,战斗中以重步兵和中等装备的步兵协同行动为基础的机动,已成为获胜的重要因素。夺取要塞的方法有很大改进:强攻部队列成纵队,从队形两侧和上方均由士兵手持的盾进行防护;使用水淹、火焚和挖掘地道。舰队的使用方式更加复杂化了。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对海上通路的争夺、从海上对敌封锁和侵入都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萨谟奈战争

萨谟奈战争指罗马与萨谟奈联盟为争夺中部意大利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

第一次萨谟奈战争是因争夺坎帕尼亚区而引起的。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加普亚和库麦确立了统治地位;萨谟奈人在捷努阿姆确立了统治地位。

第二次萨谟奈战争的爆发是由于罗马人占领那不勒斯而引起的。起初,罗马人在平原地带作战时一直获胜,但公元前321年,当军事行动转入山区时,萨谟奈人在卡夫季亚峡谷设伏,罗马军被击溃。

公元前315年,伊特鲁里亚各城同萨谟奈人结盟反对罗马。罗马人调整了军队,改变了战术,于公元前314年进入阿普利亚,随后占领萨谟奈的许多城市,迫使萨谟奈人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坎帕尼亚归属罗马。

第三次萨谟奈战争是由于萨谟奈人占领路卡尼亚而引起的。在这次战争中,萨谟奈人同高卢人和伊特鲁里亚人结盟反抗罗马。公元前295年,在森提努姆进行了决战,罗马人击溃联盟军。公元前290年,萨谟奈人停止武装抵抗,萨谟奈联盟瓦解,而其村社成了罗马的同盟者,但权利受到限制。萨谟奈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中部意大利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拉米亚战争

拉米亚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一些部落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反马其顿霸权的战争。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之死导致了雅典反马其顿运动的高涨。运动的领袖是许珀里德斯和狄摩斯提尼。各盟邦派出200艘战船和由列奥斯芬统领3万重甲兵。马其顿统治者安提帕忒尔拥有1.3万步兵和600骑兵。列奥斯芬在赫拉克利亚附近击败了安提帕忒尔的部队,并切断了安提帕忒尔部队经过奥特里斯山的退路。安提帕忒尔撤到了帖撒利亚,并隐匿于拉米亚要塞。

但是,反马其顿阵营的兵力分散,支持马其顿的希腊寡头政治集团对战争不满,公元前322年春,亚洲开始对安提帕忒尔提供援助,这些导致了联盟的崩溃和8月5日在克然农附近交战的失败。在这次交战中,马其顿人投入了4.3万步兵和5000骑兵,雅典人投入了2.5万步兵和3500骑兵。马其顿驻防军进入雅典,许珀里德斯被打死,狄摩斯提尼自杀身死。马其顿又重新称霸于希腊各国。

尤利乌斯·恺撒对高卢的远征

尤利乌斯·恺撒对高卢的远征是罗马人为征服高卢而进行的侵略性远征。罗马人在尤利乌斯·恺撒统率下先后8次远征高卢。

第一次远征高卢时,在比布拉克特会战中击败了打算从现今瑞士地区向西南方迁移的人数最多的高卢部落之一赫尔韦蒂人。同年,第二次远征高卢时,打败了由斯维勃人的首领阿廖维斯特指挥的各日耳曼部落的联军,并把他们驱逐到莱茵河对岸。

第三次远征高卢,征服了比利其人和其他一些东北部的高卢部落。至此,恺撒向元老院报称,已征服整个高卢。罗马人的掠夺和暴行引起高卢部落多次起义。为镇压这些起义,罗马人又接连5次远征高卢。例如,公元前56年的第四次远征高卢,就是为了镇压韦内特人和阿奎丹人的起义。在镇压了起义并对战败者残酷迫害之后,恺撒随即第五次远征高卢,进袭韦内特人的同盟者日耳曼部落的乌西佩特人和股克特里人,并渡过莱茵河,在东岸将他们击溃。

为使高卢人不再有同盟者,公元前55年秋,罗马的两个军团在不列颠群岛登陆。不列颠人进行了顽强抵抗。几次会战后,恺撒匆忙和他们签订和约,返回高卢。

第六次远征高卢时,罗马的5个军团和2000骑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再一次企图占领不列颠。他们这次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并未能牢固控制不列颠,因为未能在当地部落中找到同盟者。

第七次远征高卢的目的是镇压埃布罗讷人、阿杜阿蒂克人、内尔维人、特雷维人和其他部族的起义。

最后一次远征高卢,是为了镇压由天才的军事统帅、阿尔韦恩部落的首领弗钦格托里克斯领导的几乎所有高卢部落都参加了的大起义。起义军在格尔戈维打败了罗马人。但因各部落发生内讧,起义军受到削弱。在一系列作战失利后,弗钦格托里克斯的主力被罗马人围困在阿莱亚要塞。罗马人击溃了弗钦格托里克斯的援军,迫使守军投降。

公元前51年,罗马军队还多次镇压了个别高卢部落的起义。恺撒历次远征高卢的特点是对战败者进行残忍的大屠杀。远征高卢能够每次都取得胜利,不仅是由于罗马军队在人员和装备上占优势,而且还由于他们善于制造和利用高卢部落之间的矛盾。

远征高卢的结果,是征服了整个高卢。巨额财富落入恺撒及其亲信手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来进一步加强恺撒的势力和提高他的权威,远征高卢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为恺撒以后建立独裁政权扫清了道路。

恺撒远征高卢在军事学术方面的特点是:对敌人和地形进行详细的侦察;采用多种多样的作战方式;行动果敢,目的坚定;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和能够迅速构筑工事。为实施出敌不意的突击,恺撒的军团能进行当时说来速度极快的行军。在作战中,一旦取胜,总是毫不放松地进行追击,直至彻底歼灭敌人。

罗马内战

罗马内战是奴隶制国家罗马内部为争夺统治权和建立军事独裁而进行的战争。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统治阶级上层已开始意识到:在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奴隶主原先实行统治采用的共和制形式已经过时,必须寻求一种更加强有力的统治形式——军事独裁。

平民派中的奴隶主代表人物凯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就是独裁宝座的觊觎者之一。他征服高卢,攫取了大量财富,便用其中的一部分“周济”罗马平民阶级,因而在人民中享有了声望。

尤利乌斯·恺撒拥有一支久经征战、忠诚可靠的庞大军队。公元前50年,贵族派占多数的元老院担心尤利乌斯·恺撒建立独裁政权,于是拒绝延长其高卢总督的任期,并要求他遣散军队。

尤利乌斯·恺撒拒不接受这一要求,并于公元前49年1月率领1个军团向罗马进发。以格涅乌斯·庞培为首的敌对派措手不及,无力抵抗,逃往希腊。

于是,奴隶主两派之间争夺政治统治权的内战就此开始。尤利乌斯·恺撒占领罗马后,决定歼灭庞培留在西班牙的主力,保障后方安全和掌握战争的战略主动权。他率领6个军团开进西班牙。庞培军队群龙无首,未作认真抵抗即宣告投降。前后2个月的时间,尤利乌斯·恺撒就占领了整个西班牙。

为了准备决战,他推行各行省居民和罗马人权利平等的政策,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军队一下增加到28个军团。庞培在希腊总共只有9个军团。

公元前49年11月,尤利乌斯·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由于敌方海军掌握着制海权,他的另一部分远征军未能登陆。

直到公元前48年春这部分军队才同尤利乌斯·恺撒的部队会合。庞培没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将尤利乌斯·恺撒军队各个歼灭。尤利乌斯·恺撒却在部队会合后,把庞培的几个军团围困在第拉希的筑垒兵营里。

但是,围困长达3个月,并未奏效,于是只好撤到帖萨利亚。庞培部尾随其后。同年8月,两军在法塞拉斯进行了一场决战,尤利乌斯·恺撒军队彻底击溃了庞培部队。

庞培从战场逃出不久,便在埃及被人杀死。庞培死后3天,恺撒军团跟踪而至,在埃及登陆。恺撒干预了埃及内讧,打败了托勒密国王的部队,把克里奥帕特拉王后扶上了王位。

随后,他进军攻打并击溃了占据着部分罗马领土的帕提亚人。公元前46年,尤利乌斯·恺撒再次在非洲登陆,并在塔普苏斯城附近击溃贵族派军队。接着,他又挥师西班牙,在公元前45年孟达一战中,击溃了庞培2个儿子的部队,从而胜利地结束了内战。

这次罗马内战的主要结果是建立了军事独裁。奴隶主们把这种军事独裁看做是维持其政治统治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尤利乌斯·恺撒的独裁依靠的是在战争期间已发展到40个军团的军队。在罗马内战过程中,军事学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作为杰出统帅的尤利乌斯·恺撒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善于根据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不同情况来指导战争,在解决战略问题时能审时度势,具有远见。

罗马兵法的特点是:善于选择主要攻击方向,巧妙地分割敌军兵力并各个击破。尤利乌斯·恺撒的军队在迅猛、大胆、机动迎击敌军时,通常总是集中兵力狠狠打击敌军某一翼侧。在战斗队形中通常都留有强大的预备队。预备队作为战斗队形的重要部分,用来加强部队在主要方向上的突击力量,这是创举。

犹太战争

犹太战争是在罗马的占领地犹太爆发的一次反罗马战争。这一占领地原是巴勒斯坦南部的一个犹太王国,公元前63年被罗马征服。繁重的捐税和官吏的恣肆激起了当地人民强烈的不满。犹太战争的导火线是罗马驻犹太总督弗洛尔的暴虐行为。

起义的主力是城市贫民、中层市民和农民。领导他们的是由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兴起于犹太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流派的追随者组成的杰罗特以及由激进派代表组成的西卡里。起义者在耶路撒冷消灭了罗马驻防军和地方贵族,占领了这座城市。公元66年11月,罗马人的远征讨伐队连同它的各附属国国王的部队都遭到彻底失败。

于是,尼禄皇帝将弗拉维·韦斯巴芗统率的军队派往犹太。公元67年,罗马人侵入了由马季塔伊赫指挥的6.5万犹太部队防御的加利利地区。公元69年,当了皇帝的韦斯巴芗把统率权交给了他的儿子狄度。公元70年4月,狄度围攻耶路撒冷,城破居民被役为奴。为纪念征服犹太人的胜利,在罗马专门建立了一座凯旋门。

但是,起义者的反抗一直持续到公元73年,直到他们的最后1个堡垒马塞达要塞陷落。

犹太战争对于军事学术史来说有重要意义。耶路撒冷和其他城市防御战和围攻战的经验,可供研究奴隶占有制时期夺取设防城市的主要战法。

犹太战争过程中,罗马人围攻城市,最初试图一到城下就以猛攻夺取之;如不奏效,便在轻装部队和抛射器械的掩护下展开工程作业,待筑起攻城工事和塔堡后,再用攻城槌击破城墙,发起第2次冲击。在其他情况下,罗马人则采用封锁方法,待被围困于要塞的守敌疲惫后,再发起突然袭击。

伊朗—拜占庭战争

伊朗—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桑王朝在前亚细亚争夺霸权的侵略战争。

根据共同对蛮族作战条约的规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现金补偿。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拒绝继续支付,遂成为公元502~506年战争的导火线。

502年,一支庞大的伊朗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侵占了阿米达城。506年,匈奴人经高加索侵入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缔结和约。伊朗的附庸国伊比利亚和拉济卡成为公元6世纪20年代伊拜战争的主要战场。拜占庭和伊朗在确定政治方针中,宗教起着很大作用。

伊比利亚和拉济卡分别于337、522年定基督教为国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从而它们与伊朗的关系恶化了。拜占庭给伊比利亚以援助,导致527~532年的战争。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亚立足之后,便出兵进攻拉济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济卡联军击退。530年,伊军4万人包围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达刺要塞。由拜占庭东部部队指挥官韦利萨里统率的达刺守卫部队,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军交战,击败了一倍于己之敌。伊军损失5000人,拜占庭人损失不大。在达刺战斗中,拜占庭步兵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他们在隐蔽物后使用投掷武器。决定战役胜负的是用来攻击敌人的骑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继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间,伊朗达到鼎盛时期。科斯洛埃斯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除原有的民军外,同时又由中、小地主组成一支常备军。

主要兵种为机动的骑兵,步兵仍然起辅助的作用。在常备军中服役的军人开始领取薪饷。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销了总司令的职位,将其权力分配给4个总督,由他们负责民政管理和军事指挥。

作为军事长官,总督享有斯帕赫别德的封号。科斯洛埃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是企图建立一支由铁甲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正规军。这次改革巩固了沙赫政权和中央政府。

公元6世纪,拜占庭军队大部分由雇佣兵组成,士气低落,军事学术水平不高。公元7世纪,拜占庭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改变了拜占庭军队的兵员补充制度和组织形式。农村公社农民取代奴隶和佃农,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者,兵役就是他们的主要义务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图夺取拉济卡,进逼攸克辛海,从北方威胁拜占庭,但这些企图在555年以惨败而告终。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达刺缔结为期50年的“永久和约”。根据条约,伊朗将拉济卡割让给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万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占了阿拉伯西南部的也门,并把拜占庭的盟友——埃塞俄比亚人从那里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萨人从东部袭击伊朗,从而导致了新的战争。

590年初,伊比利亚部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人和可萨人在北高加索展开了军事行动,拜占庭作为可萨人的盟国也派部队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军在巴赫拉姆·楚宾统帅的指挥下,在北高加索击溃了可萨人,并侵入斯万涅特和阿尔巴尼亚,但在阿拉斯河被罗曼统帅指挥的拜占庭部队击败。

572~591年的战争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缔结和约而结束。根据条约,为酬报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宾统帅争夺王位的内战中对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帮助,伊朗将前些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侵占的领土归还给拜占庭。

602~629年的战争起因于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杀害的摩里士皇帝报仇,对拜占庭皇帝福加斯进行讨伐。他在13年里攻占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基列涅亚和小亚细亚。

614年,伊军首次出现在非洲,并占领了下埃及。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利用优势的船队把部队从君士坦丁堡调往基利基亚的亚历山大勒塔,并把部队部署在伊斯城郊的筑垒兵营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萨尔巴尔为首的大部队前往抗击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锁在托罗斯山区。

但是,希拉克略率领部队沿着崎岖难行的小道及时地穿过山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伊朗人的后方,将其后卫部队击溃;随后,佯装撤退,将伊军全部诱入地势对其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战,并将其击溃。希拉克略将部队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帕多基亚,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征募补充兵员。

623年春,为了打击萨尔巴尔和萨伊斯率领的、对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亚的部队有威胁的伊军后方,希拉克略率领5000精兵,乘船驶往特拉帕作斯。

由于拜占庭部队的果断机动,伊军被迫撤向米季亚;希拉克略率领的部队遂与在卡帕多基亚的拜占庭部队会合。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后,号召居住在从攸克辛海到希尔加尼海地区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当大的兵力后,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个亚美尼亚,并向米季亚—阿特罗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进。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该城附近集结有4万军队。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进攻后,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队实施迫击,占领了甘扎克城,使伊军遭受重创。希拉克略率领部队到达希尔凡和希尔加尼海后,便驻扎下来过冬。

624~626年,伊军曾试图收复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维遗址附近发生了一场血战,伊朗部队被击溃。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阴谋者们杀害后,其子希鲁伊埃于629年同拜占庭缔结和约。根据条约,希鲁伊埃将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间伊朗在亚洲和埃及侵占的领土归还拜占庭。

伊朗—拜占庭战争大大削弱了两国的力量,使它们无力抗击阿拉伯征服战。在历次战争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队形作战的拜占庭人近战,多半采用散开队形,以投掷武器与拜占庭人对抗。

与此相应,拜占庭军团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掷炮手组成,他们与排成数列横队的重装战列步兵协同作战。每个军团配属有一个由数艘小船和渡河保障人员组成的舟桥组,以及围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战争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掩体、壁垒、壕沟和木塔加强部队的配置,在这些隐蔽物中部署着射手和投掷炮。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指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利发国为争夺近东、地中海区域和南高加索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历次战争。这些战争是在“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的口号下进行的。

632~634年哈利发的执政者阿布·贝克雷侵占地中海东岸是阿拜战争的序曲。633年,阿拉伯人在死海以南的瓦迪—阿拉巴一带首次大败拜占庭军队。

7世纪下半叶,拜占庭屡战屡败,丧失了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南高加索和北非的领地。646年,哈利发军队最后占领了亚历山大城。648年和654年又先后占领了塞浦路斯群岛和罗得岛。自668年起,战争主要在小亚细亚进行。668~669年,673~678年,716~717年间,阿拉伯军队在海军的支援下多次远征君士坦丁堡,但屡攻未克。

717年最后一次远征,哈利发的陆海军均告败北,阿拉伯丧失了在安纳托利亚的领地。在这以后的20年中,双方在这个地区作战互有胜负。739年,拜占庭军队在阿克罗因附近击溃阿军。

于是,阿拉伯军队撤出了小亚细亚西部。至9世纪初,拜占庭军队占领了从叙利亚到亚美尼亚的大片土地,在帝国东部边境建立了防线。阿拉伯人也面对这条防线构筑了许多工事。其中最重要的工事是塔尔斯要塞。战事几乎连年不断,主要在要塞防线一带进行。

在阿拉伯—拜占庭战争进程中,在地中海上也展开了作战行动。阿拉伯人利用其海军优势,于823年占领克里特岛,858年又占领马耳他岛。西西里岛争夺战持续了50多年,于878年终为阿拉伯军队所占领。阿军以西西里岛和地中海其他岛屿为基地,对拜占庭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的领地不断发起攻击。

自9世纪末起,克里特岛也成了阿拉伯海盗袭击伯罗奔尼撒半岛各城市和爱琴海各岛屿的基地。在军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方面远不及拜占庭的阿拉伯哈利发所以能多次取胜,是因为拜占庭同伊朗进行的战争使拜占庭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大为削弱。

另一方面受拜占庭残酷压迫的人民奋起反抗,尽管力量不大,但对阿拉伯人的胜利也有所帮助。以后哈利发衰落,拜占庭于10世纪初占领了叙利亚北部地区,而10世纪后半叶又收复了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和罗得岛。到11世纪初,拜占庭遇到了新的劲敌土耳其塞尔柱人的国家,因此与阿拉伯的竞争比以前有所缓和。

斯维亚托斯拉夫远征

斯维亚托斯拉夫远征是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为把东斯拉夫诸部族统一成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并保证基辅罗斯边界的安全,以及为与拜占庭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和在多瑙河一带建立罗斯—保加利亚强国而进行的远征。斯维亚托斯拉夫远征包括东方远征和拜占庭远征。

在公元964年的奥卡河远征中,斯维亚托斯拉夫将斯拉夫部族的维亚提奇人从可萨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使维亚提奇人臣服基辅。公元965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击败了可萨人的军队,并占领了汗国首都——顿河河畔的萨尔克尔要塞。

在公元966~967年的远征中,斯维亚托斯拉夫使伏尔加—卡马河沿岸的保加尔人和莫尔多瓦部族臣服罗斯,并在占领了伏尔加河下游的伊蒂尔城之后,再次击败可萨人的军队。

在对北高加索的远征中,斯维亚托斯拉夫夺取了谢缅杰尔要塞,战胜了经常袭扰罗斯东南领土的阿兰人、雅斯人和科索格人部族。斯维亚托斯拉夫前出至亚速海,在库班河地区建立了后来成为罗斯的特穆塔拉坎公国首都的特穆塔拉坎城。

东方远征的结果使东斯拉夫诸部族统一为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控制了伏尔加河和顿河的贸易通道,并保证了其东部和东南部边境的安全。这使斯维亚托斯拉夫能够对拜占庭进行两次远征。

第一次远征,斯维亚托斯拉夫军队取得很大胜利。在多瑙河战役中,斯维亚托斯拉夫军队战胜了拜占庭军队,占领了多瑙河沿岸的许多城市,随后又占领了几乎整个保加利亚的东部地区。斯维亚托斯拉夫试图将多瑙河畔的佩累雅斯拉维茨城变为新的斯拉夫强国的首都,但这一企图未能实现。

公元969年,拜占庭组织佩彻涅格人进犯基辅罗斯。斯维亚托斯拉夫得知佩彻涅格人包围了基辅的消息后,急忙赶到基辅,并击退了佩彻涅格人的进攻。同年,斯维亚托斯拉夫率6万军队分水陆两路联合进行了第二次远征。

由于同保加利亚人和匈牙利人结盟,斯维亚托斯拉夫在远征初期即取得了巨大胜利:越过了巴尔干山脉,占领了菲力波波利城,进抵阿尔卡季那堡,并开始威胁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但是,拜占庭皇帝齐米斯希于公元971年春派出重兵迎击斯维亚托斯拉夫。斯维亚托斯拉夫退向多瑙河畔的多罗斯托尔要塞,在那里被围困,坚守3个月后,在一次野战中迫使齐米斯希缔结了条件对自己颇为有利的和约。在返回基辅的途中,斯维亚托斯拉夫与佩彻涅格人在第聂伯河石滩附近的一次战斗中阵亡。

远征中,斯维亚托斯拉夫表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远征于春天开始持续到秋天。远距离进军时,通常步兵与骑兵协同行进:步兵乘船在河上和海上开进,骑兵在陆上沿河岸和海岸推进。

为了侦察敌人和保证大部队的安全,行军中都向前方派出特别支队。当大部队驻扎休息时,便派出“侦察马队”。斯维亚托斯拉夫非常注重研究敌人的战略和战术。斯维亚托斯拉夫反对某些游牧部落和民族,向他们公开警告:“我要攻打你们。”斯维亚托斯拉夫力求在一、二次野战中击溃敌人的联合兵力,这样就能很快达到战争的目的。

在与训练有素的拜占庭军队作战时,斯维亚托斯拉夫采取出敌不意和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并与拜占庭统治下的部落结盟;对敌要塞实施围攻,对已夺取的要塞进行防御。在多罗斯托尔野战中,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墙形队”队形中部署了起预备队作用的第二线。远征中,斯维亚托斯拉夫以刻苦耐劳和严于律己著称,战斗中英勇顽强,为士兵作出了榜样。

远征意大利

远征意大利是10至15世纪德国历代国王获得帝称和掠夺财富而对意大利进行的一系列侵略性远征。

自10世纪下半叶起,经济繁荣但因封建内讧而衰落的意大利便成为德国封建主蓄意侵略的目标。鄂图一世的远征是整个意大利远征的序幕。951~952年间,鄂图一世侵占了北意大利并获得伦巴第国王尊号。第2远征发生于961~962年,鄂图一世趁罗马教皇与封建贵族争斗力量衰弱之际进入罗马,在那里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此后,德国历代国君便经常对意大利进行远征,以便获得加冕和维护自己的统治。1075~1122年间,在皇帝与罗马教廷为争夺授职权而进行斗争的整个时期,意大利远征尤为频繁。斯陶芬王朝皇帝之一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指挥下的德国封建主的5次远征,在军事学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1174年,红胡子率领一支8000人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捣毁了苏扎并包围了亚历山大里亚。结成伦巴第联盟的北意大利各城市对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联盟部队使德军与其基地巴维亚间的联系受到威胁。红胡子被迫于1175年签订停战协定。1176年冬,红胡子重新开战,但由于附庸国中最强大的萨克森和绍林吉亚国王拒绝继续参战,没有发动坚决的进攻。

相反,伦巴第联盟军却积极作战。林雅诺一役,联盟军大败腓特烈一世的骑士部队。腓特烈一世率领3000~3500名骑士攻击联盟军主力。

在敌优势兵力的逼攻下,米兰骑士望风披靡;而手执长矛和盾牌的步兵却未让德国骑士突破筑垒兵营。趁德国骑士部队混乱之际,布里西亚骑士在步兵正面攻击支援下,突然对敌翼侧进行突击,决定了战局。击溃了德国皇帝的部队,红胡子投降。

但教皇的骑墙立场使北意大利各城市未能巩固胜利,伦巴第联盟很快就瓦解了。德国封建主不但在北意大利站稳了脚跟,而且在亨利六世时期还对南意大利建立了统治。德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帝腓特烈二世将西西里王国变为自己统治的支柱。

由于北意大利各城市重新恢复了伦巴第联盟并再次同教皇结盟,德国封建主在北意大利的权力削弱了。斯陶芬王朝历代帝王在与伦巴第联盟的长期斗争中遭到了失败,王朝被推翻。

1265~1268年,南意大利被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之弟安茹查理所夺。1254~1273年间,对意大利的远征暂时停止。1310年,卢森堡王朝的亨利七世又开始远征罗马,企图在南意大利确立自己的统治,但未能实现。其继承人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四世于1327~1329年再度远征罗马并取得了帝位。但占领者激起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被迫退出意大利。查理四世也曾两次侵入意大利。最后一次意大利远征是普法尔兹的鲁普列赫特于1401~1402年进行的。从15纪末起,意大利又成为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进行侵略战争的战场。

封建的国家结构造成的政治上的分裂,使远征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德国封建军队作战通常都不配备步兵,而意大利各城市则拥有强大的、善战的步兵,其核心是以手工业者组成的义勇军。步兵是战斗队形的主体,它以密集队形成功地击退了德国骑士的冲击。伦巴第联盟的骑士骑兵与步兵配合默契,攻守自如。

君士坦丁堡海战

君士坦丁堡海战是基辅罗斯舰队同拜占庭舰队之间的一次交战。交战的导火线是拜占庭人在君士坦丁堡对俄罗斯商人进行挑衅性袭击。基辅公贤君雅罗斯拉夫为了迫使拜占庭皇帝放弃对基辅罗斯的侵略性行动并加强同拜占庭的贸易往来,派出一支舰队,由其子弗拉基米尔统帅前往君士坦丁堡。罗斯舰队隐蔽通过黑海,突然出现在博斯波尔海峡入口附近。弗拉基米尔为了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这次远征的目的,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进行了谈判。

但是君士坦丁十一世不接受提出的条件,反而派泰奥托罗坎率领一支舰队去攻击罗斯舰队。罗斯拉季亚船在博斯波尔海峡入口附近排成一线,拜占庭的军舰也排成一线。

按照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信号,拜占庭的两艘大桡战船首先进入战斗,随后拜占庭舰队的基本兵力投入交战。在攻击罗斯拉季亚船过程中,拜占庭人使用了石头、弓箭和希腊纵火剂。罗斯舰队采用的基本战术方法是将拉季亚船编成若干群,分别包围和攻击敌人的单艘军舰,强行靠近敌舰进行接舷战或用特制的大梁捣毁敌舰的水下部分。

但在激烈交战中狂风大作,许多罗斯轻型拉季亚船被掀翻,或者在近岸礁石上被撞碎或者被风刮到岸上,在这次海上交战中罗斯舰队遭到了失败。从沉船上逃出的约6000名罗斯官兵企图从陆路逃回罗斯,但在瓦尔纳附近被拜占庭军队截住和击溃,成了俘虏。罗斯舰队剩余的船只则隐蔽在沿岸海湾内。

为了追击这些船只,君士坦丁十一世派出了24艘船只,但遭到罗斯船只的突然攻击和合围,大部分船只被消灭,5艘被俘。君士坦丁堡海战反映了基辅罗斯和拜占庭舰队的战术特点,也显示了古罗斯海军人员的高度英勇精神。这次海战在11世纪拜占庭的作家阿塔利斯特及其同时代的拜占庭宫廷史家普塞尔的著述中都有记载。

十字军远征

十字军远征是西欧封建主于1096~1270年间对近东国家发动的侵略性战争。西欧商业资本的增长,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社会经济的分化,并成为统治阶级对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进行掠夺的原因。

十字军远征,是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的口号下,由天主教会发起的。基督教圣地和其他拜占庭领土一样,在11纪末叶被穆斯林所占领。十字军远征参加者的衣服上缝有用红布制成的十字,由此称为“十字军”。

参加十字军远征的有社会各阶层的人。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上层是十字军远征的思想鼓动者和总组织者。

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希腊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来充实自己的财富;贫困化了的骑士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了十字军主力;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归他们统治的国家。

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城在十字军远征的组织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因为,从近东赶走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人民重建贸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贫穷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的十字军远征,以寻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极端贫困的道路。

但是,当农民确信这种希望不可能实现之后,便从12纪后半叶起拒绝参加十字军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给予各种特权。

以陆路为主的大规模十字军远征共进行过8次。第一次十字军远征,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勒芒召开的宗教会议上宣布的。大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远征。1097年,十字军从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了塞尔柱人的国都尼西亚;1098年,又攻占了爱德沙和安条克,建立起十字军的第一批国家——爱德沙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夺取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反抗奴役者的起义。

为了控制被十字军征服的地区及其人民,建立了宗教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第二次十字军远征,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爱德沙,是这次远征的起因。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军远征,是由于埃及苏丹撒拉丁部队于1187年在太比里亚斯湖附近会战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部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的。这次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率领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队,沿上次远征的陆路穿越拜占庭。法国人和英国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了西西里岛。

由于十字军内部矛盾重重,此次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一路上伤亡惨重,冲过了整个小亚细亚,但红胡子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死,其军队也就随之瓦解。腓力占领了阿克拉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

以后,于1192年与埃及苏丹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从提尔到雅法的沿海狭长地带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克拉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进行的。十字军没有按计划远征埃及,而是开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和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在分崩离析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了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占有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的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远征后,威尼斯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的贸易,从拜占庭手中夺去了许多在贸易和军事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的领地。

第五次十字军远征,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所率十字军联合部队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了杜姆亚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苏丹订立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第六次十字军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时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回。第七次十字军远征和第八次十字军远征,是法国国王“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远征,但两次远征均遭失败。

十字军远征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这就使得十字军部队在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马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有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的战术。作战时,他们排成横队,较少采用纵深战斗队形——“楔形队”。骑士配置在前列,其后是侍从兵和步兵。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成为一伙对一伙和单个对单个的决斗。骑士骑兵和步兵之间的协同动作有限,步兵的作用得不到重视。

战斗没有统一的指挥。十字军通常不追击敌人,以免离开兵营太远。十字军装备有攻城器材。它们使用攻城槌和装有轮子的活动攻城碉楼来击破要塞城墙和城堡围墙。

在进行联合远征或海上远征时,十字军利用大型货船输送军队和武器。在联合远征中,他们曾多次试图组织陆海两军协同作战,规定了远征开始的地点、时间及在敌国境内部队同舰船会合的地点和时间。然而,十字军进行的这八次远征都缺乏充分的准备。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他们装备有弓或驽和马刀。其战斗素质和机动能力都优于骑士重骑兵。

交战时,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部队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就连自然条件也有助于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部队的胜利,日光把骑士们的铁甲晒得灼热,人马经受不住酷热而中暑倒下。

十字军远征,对于西欧军队骑士重骑兵作用的下降和轻骑兵与步兵的复兴起了促进作用;使西方对东方民族的军事学术发生了兴趣,其结果是学会了制造燃烧剂,后来又发明了火药与火器。

同时,还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从而大大改善了航海技术条件。在十字军远征的过程中,桡桨战船队开始被帆船队所代替,这标志着海军战略战术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东方击退了西方封建主的猛烈攻势,本身又转入对封建欧洲的进攻。土耳其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并开始向欧洲的纵深推进。同时,十字军对东方的远征,结束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为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垄断,从而加速了北意大利各城市的发展。

总的来说,十字军远征使东方和西欧各国的千百万人丧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大大地破坏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指英法两国间发生的战争。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西南部驱逐出去,从而夺回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收复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安茹及在法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斯的争夺,使它们之间的矛盾日趋深化。

佛兰德斯形式上是在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在贸易上与英国关系密切。

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的主体则是封建骑士民团。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

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为占领法国西南部,英军又顺利地展开了进攻。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国内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2阶段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这位有才干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

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3阶段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

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

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英军与勃根第派开始围攻非法军占领区的最后一座坚固的要塞奥尔良。

此时,民族解放斗争已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按,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法国统一的历史性进程即告结束。

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

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军队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在消除封建割据上有切身利害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

战争表明,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库利科沃会战

库利科沃会战是弗拉基米尔和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率领的罗斯军队同鞑靼蒙古军队于1380年9月8日在库利科沃原野进行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是中世纪最大会战之一,是罗斯人民反抗鞑靼蒙古压迫的转折点。

1380年,包括契尔克斯人、沃舍梯人、亚美尼亚人、伏尔加河流域一些民族的部队和克里木热那亚人的雇佣部队在内的鞑靼蒙古军队在金帐汗国的实际统治者——军事长官马迈的率领下向罗斯推进,以图削弱罗斯各公国日益增长的势力,扼杀他们渴求独立的愿望。

立陶宛大公亚盖洛,据史料记载,还有梁赞大公奥列格,都是马迈的盟友。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得到马迈出动的情报后,便向罗斯各公国派出急使,号召派出一切可以派出的兵力保卫罗斯土地。罗斯各部兵力集结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科洛姆纳和谢尔普霍夫城内,以防马迈进攻。

罗斯军队主要由莫斯科人、承认莫斯科公国的土著士兵以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部队组成。莫斯科公国准备以积极的攻势行动,首先阻敌会合并猛击最强大、最危险之敌——鞑靼人,而后全歼马迈于其侵入罗斯各公国之前。9月6日,罗斯军队进至涅普利雅德瓦河与顿河的汇合处。当日,举行军事会议。

根据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提议,会议通过了渡过顿河到库利科沃原野的决议。

渡过顿河排除了前出到奥多耶夫城的立陶宛人进攻的可能性,并保障了有利于罗斯人而不利于鞑靼人的作战条件:库利科沃原野的规模及环绕原野的诸河沿岸的丛林限制了鞑靼蒙古骑兵迂回机动的可能性。9月8日晨,罗斯军队渡过顿河,并在前卫团掩护下,在库利科沃原野上展开成战斗队形。

当时马迈军队已经抵近。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考虑到敌军战术和地形特点,组编了纵深战斗队形:中间是加强团,两边是左右翼团,其两翼凭险据守,鞑靼蒙古骑兵难以接近。主力之前配有前卫团和先遣团。前卫团的任务是接战,先遣团的任务是对付敌骑兵首次突击并打乱其战斗队形。2团均应削弱敌向主力突击的力量。加强团之后配有部分预备队。

此外,从精锐骑兵中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设伏团,由老练的军事首领——博布罗克·沃伦斯基将军和安德烈耶维奇将军指挥。该团担任总预备队任务,秘密配置在主力左翼之后的丛林里。

总之,罗斯军队的战斗队形保障了有力地抗击正面突击和两翼突击,使之有可能增强纵深作用力,使罗斯各独立部队之间有可能相互协同。马迈军队的组成是:先遣支队、核心部队、分为两列横队并配有各自先遣支队的重骑兵组成的强大的两翼部队和预备队。马迈企图用骑兵包围罗斯军队,然后从正面、翼侧和后方发起突击将其全歼。交战于中午12时左右以佩列斯韦特和切卢别伊的勇士决斗开始。

此后,鞑靼蒙古骑兵队先后击退击溃了前卫团和先遣团,并用了3个小时试图突破罗斯军队的核心和右翼。罗斯各团损失惨重:身披大公盔甲、居于大公旗下的大臣布列诺克在加强团战死,而身披列兵盔甲的德米特里大公本人在加强团负伤。当马迈将主要突击转向左翼迫使罗斯各团退却时,部分预备队投入了战斗。但敌军还是突破了罗斯军队左翼并前出到主力后方。在此战斗的关键时刻,设伏团对鞑靼蒙古骑兵翼侧和后方发起突击。

在其他各团实施突击的支援下,设伏团的这一突然冲击决定了有利于罗斯军队的战局。敌军招架不住,败阵溃逃。罗斯军队占领了汗的大本营,追击了将近50公里,消灭了马迈军队的残部。双方损失都很惨重。

库利科沃会战对罗斯和东欧其他民族摆脱鞑靼蒙古压迫的斗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这次会战表明罗斯各公国渴求独立的愿望日益增长,并提高了莫斯科作为各公国联合中心的作用。虽然库利科沃会战未能结束鞑靼蒙古统治,但金帐汗国在库利科沃原野上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打击加速了金帐汗国随后的崩溃。库利科沃会战显示了罗斯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明罗斯的军事学术优越于鞑靼蒙古的军事学术。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依靠参加解放战争的罗斯士兵在精神上的优势,指挥得积极果断。

出色地组织能确保制定正确决心的侦察,正确地估计地形条件、判断敌人企图并考虑到敌战术手段的本领,罗斯军队战斗队形的合理编成及其各部队在交战过程中的密切配合。最后,在交战及交战后对敌追击中熟练地使用总预备队和部分预备队,这一切都证明了罗斯统帅高超的作战艺术。在交战过程中,罗斯士兵坚忍不拔的忘我精神和军事首领独立的机断行事对取得库利科沃会战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库利科沃会战后,伊凡诺维奇赢得了“顿斯科伊”的称号,安德烈耶维奇获得“赫拉布雷”的称号。

科索沃会战

科索沃会战指塞尔维亚拉扎尔公爵统率的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联军与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一世的军队于6月15日在科索沃原野进行的一次决战。会战开始时,拉扎尔军队逼近土耳其人。

正当战斗激烈进行时,塞尔维亚封建主米洛什·奥比里奇潜入敌军营,杀死了穆拉德。穆拉德之子巴耶塞特接替指挥土军。战斗异常激烈,最终以塞尔维亚人的惨败而告终。拉扎尔公爵和许多将军被虏杀。

科索沃会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负有纳贡、参加土耳其的远征等义务,并于1459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科索沃会战是塞尔维亚历史上的悲惨事件。这一事件导致了土耳其征服者对塞尔维亚人和后来对巴尔干半岛其他民族实行最残酷的、持续几个世纪的压迫。

同时,科索沃会战也是塞尔维亚人民历史上的光辉一页。塞尔维亚兵士在抗击数量上占优势的土军的顽强战斗中建树的功勋,在塞尔维亚的英雄史诗中得到了赞颂。

十三年战争

十三年战争指波兰同条顿骑士团为争夺波莫瑞东部而进行的战争。条顿骑士团在格伦瓦尔德战役中的失败,对于1440年普鲁士联盟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该联盟联合了敌视骑士团的各城市、普鲁士和波莫瑞骑士阶层中的下层骑士。联盟拒不向骑士团称臣,并于1454年2月4日举兵反对骑士团,从其统治下解放了格但斯克、托伦、埃尔布拉格、克鲁列韦茨等城市和要塞。

波兰国王卡西米尔四世宣布将骑士团的领地并入本国版图。波兰小贵族阶级民军进驻骑士团领地,但1454年9月在霍伊尼策附近遭到失败。条顿骑士团趁波兰国王财政困难之际,得到了勃兰登堡和德意志其他公国以及丹麦的支持,这些国家都不希望波兰在波罗的海沿岸得势,战争遂连年不断。

1462年,杜宁所率波军在扎尔诺夫策城下之战中获胜,战争从此出现转机,后以缔结托伦和约而告终。

根据和约规定,波兰收回了绝大部分领土并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这对其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条顿骑士团臣服于波兰。经过13的年战争,波兰的军事组织发生了变化,由训练较差、纪律不强的骑士组成的波兰小贵族阶级民军在军事上的作用下降了,常备雇佣军开始在战斗行动中起主要作用。

红白玫瑰战争

红白玫瑰战争是白朗柔奈王朝的两个旁系家族,即兰开斯特族和约克族为争夺英国王位而进行的自相残杀的封建战争。

英国在百年战争中遭到失败,封建主因此而失去了靠掠夺法国而获得的财富。红白玫瑰战争就是在这次失败后不久,当大地主世袭领地经济发生严重危机的情况下爆发的。拥护兰开斯特族的,主要是力图保持封建割据局面的落后的北方和威尔士的贵族。约克族则依靠那些期望消灭封建的无政府状态、建立强大的王权以发展贸易和手工业的社会阶层。

随着战争而来的是封建主对人民的掠夺、残暴和专横。在封建主自相残杀伤亡惨重的无数次战斗冲突中,最著名的3次交战是:1455年圣奥尔本斯交战,1460年北安普敦交战及1461年陶顿交战。这几次交战采用的是当时特有的作战方法,即双方骑士乘马或徒步进行单个分散的搏斗。交战双方损失5.5万多人,半数贵族和几乎全部封建权贵均死于战争。

在战争进程中,王位几度易手。国王理查三世企图用残酷、恐怖手段处决不顺服的封建主并没收其土地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但这种做法反而促使两派都联合在兰开斯特族的远亲亨利·都铎的周围反对他。1485年8月22日波斯沃尔特会战中,理查三世战败阵亡。都铎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七世继承王位。他与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结婚后,便把红玫瑰、白玫瑰统一饰入王朝的徽章里。

玫瑰战争是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在战争中两个王朝同归于尽。战争最重要的结果是封建关系的削弱和资产阶级关系的加强。在战争进程中大大增强了的“新贵族”和新生的资产阶级,成为都铎王朝新建立的专制政体的支柱。

意大利战争

意大利战争指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后转变为法西两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这些战争主要发生在意大利的领土上。意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境内各国之间的内讧使列强的侵略计划易于得逞。意大利战争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主要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作为安茹王朝继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领兵越过阿尔卑斯山,向那不勒斯前进。在阿斯提地区的皮埃蒙特部队加入查理八世的部队。法国陆军的行动得到本国舰队的保障。

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各国对查理八世没有积极进行抵抗,法军得以穿过罗马全境。

1495年1月,查理八世得到了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2月23日,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实行新的捐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强大,也担心发生全面起义,遂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便把法国人逐出意大利。

参加这一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西班牙国王亚拉冈的斐迪南二世也加入这一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军在福尔诺沃与“神圣同盟”军交战,遭到失败。

1495年12月,法军好容易才由南向北撤至北部。1496年12月,法国从那不勒斯王国领土上撤退。

14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继承前国王的政策,远征米兰公国。路易十二世在1499~1500年的一系列作战中,多次获胜,占领了米兰和伦巴第。

1501~1502年,根据条约规定,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占领了那不勒斯王国。

但1503年春,法西之间由于一些有争议的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了战争。在加里利亚河畔交战,西军取得了胜利,法国被迫放弃对那不勒斯王国的要求。那不勒斯王国沦为西班牙的领地。

第二时期是堪布来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国发动了战争。佛罗伦萨、斐拉拉、曼图亚以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加入了堪布来同盟。

1509年4月,罗马教皇对威尼斯下达命令,禁止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

1509年春,法国开始对威尼斯作战,占领了它的伦巴第领地,1509年5月14日,在安亚杰洛附近法国又取得了对威尼斯人的重大胜利。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加强导致了力量的重新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各州订立同盟,目的是要把法国侵略者逐出意大利。路易十二世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在意大利的法军统帅富瓦转入进攻。

法军向腊万纳进发,企图夺取该城。卡尔当总督率领西班牙军队前来增援腊万纳守军。双方在腊万纳交战,西军被击溃。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法国没能把战术上的胜利发展为战略上的胜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中召回了应募兵,而瑞士雇佣兵则投向了威尼斯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法军被迫开始退却,1512年年底放弃了伦巴第。

1515年,登上法国王位的法兰西斯一世再度发起军事行动。法军在马林亚诺附近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兵。根据法西两国签订的努艾昂和约,米兰归属法国,那不勒斯归属西班牙。

第三时期是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法西两国瓜分意大利的争斗为标志的。

这一时期发生过6次战争,被卷入战争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国人逐出北意大利,继而统一自己的南北领土。这一意图事先得到了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的支持。威尼斯则成了法国国王的同盟。1521年战事爆发。

1522年4月,法军在比科卡附近交战中败北,德国应募兵首次战胜了作为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兵。

这次交战并未决定战争的胜负。法兰西斯一世率大批部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并占领了米兰,逼近帕维亚。争夺帕维亚的战斗以法军失败、法兰西斯一世被俘告终。法兰西斯一世获释后,拒绝承认在马德里签订的条约,并加入了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同盟科涅克同盟,这一同盟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的桎梏。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

1527年,战事在意大利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国王失败,被迫于1529年8月与罗马帝国签订和约,放弃对意大利的争夺。

然而法兰西斯一世于1536年再度挑起战事,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

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尼察订立了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

但前去觐见土耳其苏丹的两名法国使者在米兰公国境内被杀,又导致了1542~1544年的战争。查理五世与英国国王结盟。法国的同盟者是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

1543年,法土联合分舰队占领尼察。

1544年,法军围攻卡林亚诺要塞,在切列佐列附近取得了辉煌胜利。

尽管如此,法国由于罗马帝国和英国军队攻入其境内被迫在克列彼签订了承认堪布来条约基本条款的和约。

1551年,在意大利再次爆发战争,战争一直延续到1559年法西双方签订卡托—堪布来齐和约为止。这一和约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扩张,巩固了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地位,并使意大利仍处于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改进的火器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了野战以及围攻和守卫核堡、设防城镇的战斗。

经常以封锁来代替对要塞的攻击。野战部队被派去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在攻取要塞时,首先要构筑围攻线,如今围攻线必须设置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然后构筑由土木工事组成的阻援线。只有在这之后,才逐步展开攻势。意大利战争证明了雇佣部队是不可靠的,雇佣部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这些部队的民族特点和是否能及时付给他们薪水。

从意大利战争的全过程看,政治形势总是决定战略局势,而战斗行动却不能从本质上影响战争的胜负。这是欧洲各封建专制国家用雇佣部队进行的“内阁战争”。

荷西战争

荷西战争指联合省共和国为推翻西班牙统治而进行的各次抗西解放战争。

1572年4月在尼德兰北方各省爆发的全民起义,是1566~1609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它揭开了荷西战争的序幕。由于人民群众展开武装斗争的结果,西班牙统治者几乎全部被逐出北方各省。西班牙统治者镇压起义的企图,在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人民面前宣告彻底破产。

规模最大的交战有:哈勒姆防御战、阿尔克马防御战、莱登防御战和从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殖民者的作战。北方革命的胜利和西班牙殖民者在南方各省的暴行,促使反西班牙运动进一步发展。

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

11月8日,南、北各省之间达成实行和解的“根特协议”。政权转到了三级会议手中,可是参加三级会议的成员并不代表革命的利益。

南方各省在三级会议里的代表都是些反动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

北方各省革命人民派出的代表居于少数地位。政权落入反动势力手中,他们反对的不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而是革命的人民。

西班牙总督法尔奈泽便乘机于1584~1585年期间对林堡、弗兰德里亚和布拉邦特发起进攻。由于法尔奈泽军队在数量上居优势,加之各地解放力量较为分散,至1585年8月底法尔奈泽便占领了这几个省。

至1586年荷兰共和国已丧失许多要塞及弗里斯兰、格尔登涅、奥弗赖塞尔、德伦特一带领土。后来,由于人民英勇奋战和莫里茨·奥朗斯基的指挥高明,共和国军才又重新掌握了作战主动权。

1587年同英、法订立同盟也对此起了促进作用。

战争第二阶段最重大的交战有:新港会战、西班牙军围攻和夺取奥斯坦德、在奥弗赖塞尔和久特芬击退西班牙统帅斯宾诺拉的进军、荷兰海军在直布罗陀取得海战胜利。

长期的战争和接二连三的惨重失败使西班牙民穷财尽,不得不开始和谈,并于1609年4月9日签订所谓“十二年停战协定”。

西班牙事实上承认联合省共和国独立。南方各省则仍在西班牙统治之下。

停战协定期满后,战事又起。这以后的战争已是1618~1648年30年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战争初期,西班牙军占领了荷兰许多城市,直接威胁到共和国的存在。但后几年中,荷兰共和国军收复失地,转入进攻,荷兰海军亦连连挫败西班牙海军。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30年战争。荷兰—西班牙和约也于同年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西班牙承认联合省共和国独立,尼德兰南方各城市和领土归共和国所有。荷西战争对要塞攻防战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奥土战争

奥土战争指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发动的各次战争。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开始征服欧洲,进而于1521年占领贝尔格莱德。1526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摩哈奇附近打败捷匈联军。土耳其在匈牙利东部站稳了脚跟,就有了进一步向西扩张的跳板。匈牙利王国其余领土则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辖。

1529年,土耳其向匈牙利中部发起进攻,1529年9月占领布达,入侵奥地利,并开始围攻维也纳。

但是,土军屡攻不克,最后由于粮秣匮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奥地利与土耳其进行和谈,但未能达成协议。1532年夏,战事再次发生。查理五世统率的奥军在匈牙利中部阻止了土军的进攻。1533年7月,在伊斯坦布尔签订和约。

根据这项条约,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归奥地利管辖,但奥地利每年必须向土耳其苏丹进贡3万杜卡特,并保证不进攻匈牙利东部受土耳其操纵的扬·查波尔斯基的军队。

1540~1547年战争是土耳其联合法国进行的。土军趁奥地利大部兵力被牵制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边境之际,对匈牙利西部发动了进攻,于1541年和1543年先后占领布达和埃斯特格。1544年奥地利与法国媾和,奥军得以抽出兵力阻止土军的前进。根据1547年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奥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区割让给了土耳其,匈牙利中部的政权落入土耳其代理人手中。

1551~1562年的奥土战争,是为了争夺特兰西瓦尼亚。土军取得局部胜利:1552年攻占特梅什瓦尔,1553年攻占埃格尔。

但是,根据1562年和约,土耳其寸土未得。尽管1566年土军攻占奥地利的锡格特瓦尔要塞,但1566~1568年战争中土耳其仍一无所获。

1592~1606年战争是由土军的进攻挑起的。1596年10月,奥匈军队在克烈斯特什附近惨遭败北。尔后双方互有胜负。

根据1606年的和约,奥地利首次被承认为权利平等的缔约一方,它无须再向土耳其苏丹缴纳年贡,但需一次付清20万杜卡特。

1660~1664年战争是因土耳其大举进犯匈牙利西部而爆发的。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圣哥特哈德附近进行了决战。土军遭到蒙特库科里元帅统率的奥军迎头痛击。

根据1664年瓦什瓦尔和约,土耳其从特兰西瓦尼亚撤军,但特兰西瓦尼亚仍属奥斯曼帝国所有。

在1683~1699年战争中,土耳其企图利用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满的匈牙利封建主的军队。1683年7月,土军围困了维也纳。

但是,奥军得到波兰军队的支持。9月,土军被击溃,2万余人战死,丢失300门火炮和全部战旗。维也纳一战失败后,奥斯曼帝国被迫转入防御,并逐步撤离中欧。

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之间建立了反土耳其“神圣同盟”,1686年起俄国也加入了这一联盟。1686年,奥军攻占布达,1687~1688年期间先后占领匈牙利东部、斯拉沃尼亚和巴纳特,攻占贝尔格莱德。1689年,土耳其海军在多瑙河上维丁城附近战败。

但是,就在这一年,土耳其扭转战局,迫使奥军放弃原先占领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的领土。俄国参战使奥地利得以恢复原来态势。尔后,双方互有胜负。

1697年9月,叶夫根尼·萨沃斯基统率的奥军在蒂萨河畔的泽特附近获得胜利。土军3万余人阵亡,损失了全部火炮和辎重。

根据1699年卡尔洛维茨和约,奥地利获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大片领土。“神圣同盟”的其他参加国也得到不少土地。

1716~1718年战争中,奥地利同威尼斯结盟。1716年10月,叶夫根尼·萨沃斯基率领奥军攻取特梅什瓦尔要塞,1717年8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击溃土军,贝尔格莱德守军投降。

根据1718年签订的波日阿雷瓦茨和约,奥地利又获得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北部、波斯尼亚北部等地领土。

1737~1739年战争是奥地利根据1726年奥俄共同防御条约发动的。

奥军开始取得部分胜利,占领了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和瓦拉几亚许多地区,但1739年7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惨败。

同年,奥地利与土耳其单独媾和,签订贝尔格莱德和约,不仅将1737年所占领的全部领土,而且将以前占领的巴纳特、塞尔维亚北部等部分领土归还土耳其。

1788~1790年战争也是奥地利发动的。根据1781年奥俄同盟条约,奥军发起进攻,但于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为土军所击溃。俄军在苏沃洛夫和波将金统率下一再取胜使奥军得以整顿兵力,重新转入进攻。1789年10月,奥军经过3个星期的围攻,攻占了贝尔格莱德,接着又攻陷谢苗德利亚、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

法国大革命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奥地利退出战争。根据单独议和的1791年锡斯托夫和约,土耳其收回了前一次战争中奥地利所侵占的所有省份。

其后,奥地利和土耳其在解决双方冲突上不再诉诸武力,并且转而相互合作。

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在两国占领地区内镇压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两国对抗在19世纪初叶军事实力和政治力量大大增强了的俄国的共同要求。

整个说来,奥土战争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促进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形成。

西葡战争

西葡战争是西班牙旨在并吞葡萄牙的侵略战争。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乘16世纪下半叶葡萄牙军事经济地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之机,在无直系继承人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于1578年死后,声称自己享有葡萄牙王位继承权。他获得了葡萄牙贵族和天主教耶稣会教徒的支持。

1580年,阿里巴将军统率的西班牙部队开往葡萄牙,1581年占领了里斯本,迫使葡萄牙国会承认腓力二世为国王。

在西班牙统治时期,葡萄牙被迫多次参加西班牙对英国和荷兰的战争。国内饥荒,人口锐减,各阶层人民对西班牙统治普遍不满。1640年12月1日,里斯本爆发了人民起义,并扩展到全国各地。这次起义使葡萄牙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1668年,西班牙被迫承认葡萄牙独立。

18世纪初,葡萄牙参加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初它站在法国一边,后来在英国、奥地利和荷兰的压力下,于1702年5月加入了反法同盟。

在这次战争中,葡萄牙丧失了在摩洛哥的重要支撑点——休达。英国把休达给了西班牙作为占据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的补偿。

1801年,英国又将葡萄牙拖入反西班牙的战争。最初是西班牙和共和制的法国作战,战败后和法国订立了军事同盟。随后西班牙部队进入葡萄牙,迫使它缔结了屈辱的和约。

根据巴达霍斯和约葡萄牙把瓜分的亚纳河左岸的领土连同奥利范萨要塞割让给西班牙,并承担义务禁止英国船只停靠葡萄牙各港口。英国在特腊法耳加角海战中粉碎了法西联合舰队,恢复了自己在葡萄牙的地位。

英西战争

英西战争是英国和西班牙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殖民地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处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英国于16世纪下半叶开始争夺销售市场和殖民地,同当时最大的海上殖民强国西班牙展开了竞争,这就是引起战争的原因。

1586~1604年英西战争,揭开了两国武装争夺的序幕。西班牙菲利普二世政府力图打倒英国这个竞争对手,决定建立一支为数4万人的远征军入侵英伦三岛。

于是,成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这支舰队主要由便于载运部队但不太适合海战的大型高舷船只组成。英国为了制止入侵,派出了几支区舰队对西班牙沿海一带及其各殖民地的船只和移民点进行袭击。1587年英国一支分舰队袭击了西班牙加的斯港,使西班牙舰队开往英国海岸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1588年,由130艘舰只组成的西班牙舰队开往英国沿海,但在英吉利海峡遭重创。新的远征准备工作又被英国舰队在西班牙沿海的有力行动所破坏。

1596年,由17艘英舰、24艘荷舰、150艘运输船只组成的英荷联合分舰队攻占了加的斯港。1597年,西班牙曾试图支援爱尔兰起义,并派兵在爱尔兰登陆,但以失败告终。

4年后,即1601年,西班牙陆军1个支队在爱尔兰登陆成功,但因孤军无援而被迫投降。1604年缔结了和约。西班牙虽保持了原有的殖民地,但其海上贸易的垄断权却大为削弱。

1625~1630年英西战争中,荷兰和法国支持了英国。这次战争以双方不分胜负告终。英荷舰队试图重新夺占加的斯港,但未成功。1630年11月宣告战争结束,在马德里缔结了和平同盟条约。

1655~1659年英西战争中,法国支持英国。1655年5月,英国舰队攻占了牙买加岛。1657年4月,英军在法军的援助下于特纳里夫岛近击败西班牙舰队,1659年6月攻克敦刻尔克。战争至1659年底结束。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军于1704年8月4日攻占战略要地直布罗陀,并在那里建立了海军基地。西班牙相继丧失了撒丁岛、西西里岛、米兰和那不勒斯。此外,英国还获得了在西班牙各殖民地贩卖黑奴的垄断权。

1718~1720年英西战争中,西班牙企图收复其地中海的领地。

但是,宾格海军上将统率的英国分舰队击溃了西班牙的地中海舰队。英军的基本战略方针是:既靠本国的兵力,又借助法国、荷兰、奥地利等盟国的兵力来消灭对方的舰队,这样便最后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1726~1728年英西战争中,西班牙再次试图收复直布罗陀,又未成功。英国舰队封锁了西印度群岛,使西班牙政府无法继续进行这场战争。

1739~1748年英西战争,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期间英国力求夺取西班牙在巴拿马海峡的殖民地,但以失败告终。为此英国曾建立了两支分舰队,一支从墨西哥湾进攻,另一支从太平洋进攻,结果都未能完成既定任务。1762~1763年英西战争是7年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英国在这次战争中给予西班牙以最后一击。英国舰队凭借其在西印度洋海域的巨大优势,夺得了古巴的哈瓦那。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占领了菲律宾的马尼拉。

这样,西班牙实际上已丧失了整个舰队。

根据1763年巴黎和约,西班牙被迫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以交换哈瓦那和马尼拉。北美独立战争中,西班牙于1779年与法国、荷兰王国一起反对英国。

根据1783年凡尔赛和约,佛罗里达的一部分和梅诺卡岛归还西班牙。

英西战争的结果是,西班牙丧失了殖民地和海上威力。英国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在这几次战争中取胜是符合规律的。

英国拥有一支用当时第一流武器装备起来的较强大的海军,这一点在英国海军当局的军事学术中也有所反映,如在海上交通线上积极展开活动,进行大规模的封锁行动,巧妙地选择主要突击的时机等。

英荷战争

英荷战争指17世纪英国和荷兰共和国之间进行的几次战争。战争的起因,一是由于两国在欧洲、东南亚、美洲和非洲市场上展开的贸易竞争;二是由于两国在各殖民地国家特别是在印度进行的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

英荷之间,除了在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

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了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遭到威胁,英国被迫缔结和约。

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是荷法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英荷战争的结果是:荷兰的贸易和经济实力下降,工业更为发达的英国夺得了把持国际贸易和夺取殖民地的霸权。英荷战争是在海上进行的,对于海军技术装备和海军学术的发展曾起了促进作用。

在战争进程中,制定了舰队的体制:舰队下辖分舰队,分舰队又辖有若干总队;确定了战列舰、巡航舰等军舰为新的舰种。海战的战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战争初期实际上还没有战斗队形,战斗只不过是单舰格斗,而到战争末期就已广泛使用一路纵队,舰只成一路纵队进行炮战已成为海战的主要方法。

这促进了海军炮兵日臻完善和不断发展。在英荷战争过程中,海军战略也有所变化,其基本内容就是夺取制海权。

英国内战

英国内战指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英国社会广大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

英国内战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第一次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接近17世纪中叶时,英格兰正处于按资本主义方式迅速改组经济的时期。但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由于这一冲突,到40年代初革命形势已在英格兰逐渐形成,但这一形势被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的反人民的反动政策所激化。

为了给宫廷和耗费巨大的战争筹措经费,国王被迫于1640年召开已中断11年的国会,要求拨款。反对派代表占多数的新国会1年之间就废除了推行专制制度的所有主要工具,废黜国王,实际上把全部国家政权集中到自己手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立宪时期开始了。

但是,当事件转向剥夺封建贵族的权力和特权时,引起了他们不满。他们因而以武力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42年8月22日对国会宣战。1642年1月从首都逃到北部的国王成了反革命势力的首领。

在第一次内战过程中,整个英格兰分成两个军事营垒,经济落后的北部和西部的封建贵族反对得到以伦敦为首的经济发达的南部和东部支持的国会。雇佣兵占多数的国王军计有3、4万人,但能派出作战的不过1.2万人,因其基本力量是要塞和城堡的卫戍部队。国会军由民兵和某些将军出钱雇的雇佣兵组成。由长枪兵和火枪兵组成的步兵是双方军队的基础。

军队组织以团为单位,其战斗队形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编成。战局的胜败通常取决于大量密集的步兵和骑兵所实施的突击。

第一次内战是以国会军受挫开始的,其部队遭到多次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和其他长老派的将军们的战略是消极的,他们害怕革命深入,谋求同国王妥协。

军事上的失利引起国会中以独立派为首的反对派的不满。反对派要求按革命方式改组军队并清除战斗士气低落的雇佣兵。在反对派的压力下,长老派的国会议员被迫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

在马斯顿荒原附近的交战中国会军击溃了国王军。克伦威尔的骑兵对取得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对敌翼侧的突击决定了战局的结果。这次战役是第一次内战的转折点。

但是,忠于自己政策的长老派议员们停止了积极的战斗行动,致使王党得以迅速从溃败中恢复元气,继续战争。这种状况使国会中两个主要派别之间的政治斗争急剧尖锐化。1644年12月,克伦威尔以国会成员和独立派首领的身份要求彻底改革军队。

这一改革于1645年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完成,组建了一支与前不同的、纪律严明、战斗素质高的2.2万人的新军,其中一半是骑兵。

因此,国会军的机动性和突击力量大大增强。军事改革促进了军队民主化,下层群众出身的人担任了军官职务。锅炉工福克斯、马车夫普莱德、鞋靴工胡逊、帆缆手列因斯博罗及其他人都表现出自己是有才干的军事长官。克伦威尔实行“自抑法”。

根据此法,全部国会成员退出军队,埃塞克斯伯爵和其他长老派将军们也被撤职。新任总司令为费尔伐克斯将军,克伦威尔被委派担任他的副职和骑兵总指挥。新统帅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部队军事训练上,训练中广泛运用30年战争的先进经验。

在奈斯比附近的战役中克伦威尔的骑兵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王军被击溃,实际上很快就覆没了。

此后,国会军攻占了王党占据的许多要塞。查理二世逃到苏格兰,1647年2月被送交国会。但被俘的国王得以逃出,并与苏格兰订立同盟,重新与国会开战。

第二次内战在普雷斯顿附近的交战中反革命力量被克伦威尔彻底击溃,国王再次被俘。独立派军队占领了伦敦。长老派议员被逐出国会。

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被交付法庭审判,于1649年1月30日作为“叛徒和暴君”被处死。1649年5月19日,英格兰宣布成立以独立派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共和国的成立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更富,与此同时,却未能满足为共和国的成立而战斗过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人民对革命结果的不满表现为公开反对现行制度。平均派领导了这场斗争。但平均派在国内和军内的活动均被残酷压制下去。独立派的对外政策同样是对英格兰统治下的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镇压。

1649~1650年,为镇压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起义,克伦威尔领导了对爱尔兰的征讨。英格兰共和国还残酷镇压了苏格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于1652年将其并入英格兰。

在内战中,人民革命军同为他人利益而战并按过时的战术攻势行动的王党分子的封建雇佣军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军事学术水平。但后来国会军变成英格兰资产阶级的驯服工具。

俄波战争

俄波战争指俄国同波兰国为争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而进行的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两国的矛盾激化,特别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的解放战争和1653年10月1日缙绅会议在莫斯科决定接纳乌克兰加入俄国。1654年5~6月,俄国向白俄罗斯、斯莫连希纳派出3支部队:舍列梅捷夫将军、切尔卡斯基公爵和特鲁别茨科伊公爵的部队。1654年俄军和佐洛塔连科指挥的乌克兰哥萨克军协同作战,解放了斯莫连希纳和白俄罗斯东部。

赫梅利尼茨基的军队同来自乌克兰北部地区的布图尔林的一支俄国部队协同作战,占领了奥斯特罗格、罗夫诺及其他一些城市。

波兰与其同盟者鞑靼军队于1654~1655年冬季在乌克兰发动的旨在使战局朝着有利于波兰方面发展的反攻,经激烈交战,被舍列梅捷夫和赫梅利尼茨基指挥的俄国—乌克兰联军所阻止。莫吉廖夫驻防军在3个月内打退了兵力占优势的敌人的6次猛烈突击,他们的英勇防御粉碎了波兰—立陶宛联军在白俄罗斯的进攻。

1655年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解放整个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战争的计划基本上得到了完成。切尔卡茨基指挥的中央军团在佐洛塔连科部队的协助下,于7月13日占领明斯克,8月10日占领维尔纽斯,8月占领考纳斯和格罗德诺,并进逼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8~9月佐洛塔连科前出到涅曼河。赫梅利尼茨基和布图尔林的部队包围了利沃夫。

到1655年春,俄军解放了右岸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整个白俄罗斯及立陶宛东部和南部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1655年6月,瑞典对波兰宣战,同时在波兰领土上和波罗的海海域采取了军事行动以阻止俄国进入波罗的海。

这就迫使俄国政府暂时停止对波兰的军事行动,并从1656年春开始与波兰政府谈判,于1656年11月2日结束。双方只签订了停止军事行动和1年后继续谈判的协定。

但是,同年年底出现了瑞典占领波兰—立陶宛国和加强其在波罗的海沿岸阵地的现实危险。1656年5月。俄国对瑞典宣战,战争持续了两年。波兰在获得喘息之后,拒绝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重新并入俄国,致使俄波战争必然继续进行。

在1658~1663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由于乌克兰黑特曼维戈夫斯基和赫梅利尼茨基先后叛变,俄国处境困难。长期的战争使国家负担沉重、物质资源枯竭。

但是,俄军于1664年夺取了主动权,在格卢霍夫地区迫使敌人退却。波军在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附近败北,但在维捷布斯克附近获胜,突出重围,撤向莫吉廖夫。

俄波双方国力衰竭和国内政治局势的恶化,迫使两国政府于1667年初进行谈判,并于1月30日签订安德鲁索沃条约。

北方战争

北方战争指瑞典及其盟国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对波兰国及波的盟国进行的战争。

瑞典是在俄波战争的情况下于1655年7月开战的,其目的是占领属于波兰国的波罗的海沿岸领土,确立其在波罗的海的霸权。瑞军从西波美拉尼亚和里加两个方向侵入波兰国,数月之内便占领了波兰国大部领土。抗击瑞军的波兰贵族民军投降了。

但是,当独立受到威胁时,波兰国爆发了反对侵略者的爱国运动。农民起义队伍同瑞军展开斗争,以回击敌人的掠夺和暴行。

到1655年底,华沙以及整个波兰国南部已从占领者手中获得解放。波兰部队在戈洛姆比、扎莫希奇、雅罗斯拉夫附近击溃瑞军,并在科泽尼茨,瓦尔卡附近渡桑河时重创瑞军。

1656年春俄波停战协定的签订和1656~1658年俄瑞战争的爆发有利于起义军获胜。瑞典国王查理十世古斯塔夫将余部调往普鲁士。他于1656年夏同勃兰登堡选帝侯结盟,以便继续战争。同盟军在1656年夏发动了新的攻势。于7月30日再次占领华沙。1657年5月和7月,波兰国先后同奥地利和丹麦缔结了奥波盟约和丹波盟约。1657年夏,新建同盟进攻瑞典。

但同盟的行动优柔寡断。1659~1660年,双方几乎未进行任何积极的行动。

波兰国力图再次占领1654年重新合并到俄国的乌克兰和1654~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