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学(十二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11:13:15

点击下载

作者:杨扬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与方剂学(十二五)

中药与方剂学(十二五)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医药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教育要发展,教材是根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中医药职业教育特点,适应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需求,突出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版教材按照“政府指导、学会主办、院校联办、出版社协办”的运作机制,于2013年启动编写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组建了一支由全国60余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编写队伍,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定稿会议等多轮研究论证,在400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了36种规划教材的编写。本套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医、护理、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保健、中药和中药制药等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注重把握培养方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紧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进行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注重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体现教材针对性、适用性及实用性,符合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3.注重强化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

4.注重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的统一,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5.注重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新颖、活泼,图文并茂,配有网络教学大纲指导教与学(相关内容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网站www.cptcm.com下载),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版教材的组织编写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精心指导、全国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大力支持、相关专家和教材编写团队的辛勤付出,保证了教材质量,提升了教材水平,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衷心希望本版规划教材能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予以修正,提升教材质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4月编写说明《中药与方剂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是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适应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需求,突出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具体组织,全国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联合编写,供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医、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保健、中药、中药制药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中药与方剂学是阐述中药与方剂理论与技能的综合性学科,主要介绍中药与方剂基础理论及常用药物和代表性方剂,是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和技能实训部分。上篇为中药与方剂基本知识,介绍了中药与方剂的概述,中药的采收、性能、配伍、用药禁忌、剂型剂量、煎服法,以及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变化等一般基本知识;中篇为中药各论,介绍了药物(144味重点药、219味一般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下篇为方剂各论,介绍了方剂(62首代表方、104首了解方)的组成、功用及方解;技能实训部分均以分析病案、感知中药性状和方解分析的手段,通过实践任务、操作规范、实践评定、结果与讨论等环节的训练,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职业能力培养。书末附有中药、方剂的拼音索引、笔画索引。

本教材有如下特点:①将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整合,以“过程为向导”设计结构导图,建构知识、技能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合作学习;②结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提炼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方便学生把握知识重点;③按照中医药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突出重点药、代表方,淡化一般药、了解方;④进行案例教学,突出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缺憾;⑤紧扣中医、中药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⑥“同步训练”采用历年中医、中药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及高仿真模拟试题,搭建执业证书绿色通道;⑦链接互动,歌诀搭配,适合中职学生,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⑧采用双色印刷,版面新颖、活泼,图文并茂,重点突出,适应阅读习惯。

本教材各章的编写分工是:上篇第一章由杨扬编写,第二至四章、第七章由杨扬、焦文锦编写,第五章由张小明编写,第六章由张小明、吉娜编写;中篇第一至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由杨扬编写,第五章由杨扬、焦文锦编写,第八章由王仲焕、吉娜编写,第九至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至十七章由王仲焕、焦文锦编写,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由王仲焕编写;下篇第一章由张小明编写,第二至四章由潘红发、杨扬编写,第五至八章由潘红发编写,第九至十三章由刘玲编写,十四章由李晶尧编写;技能实训部分实训一至三由杨扬、焦文锦编写,实训四、五由杨扬编写,实训六、七由王仲焕、杨扬编写,实训八由张小明、杨扬编写,实训九由李晶尧、刘玲编写;索引部分由杨扬编排。

本教材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探索过程中还有待完善。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各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药与方剂学》编委会2015年5月上篇 中药与方剂基本知识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概述

结构导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中药与方剂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中医药发展史中的地位及作用。2.明确中药与方剂的概念。

技能目标1.能描述中药与方剂的概念及历代代表性著作的年代、作者、特点。2.具备查阅与中药、方剂有关的典籍及文献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中药与方剂的悠久发展历史及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卫生事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增强学习中药与方剂的兴趣和自主能动性,正确对待中药与方剂的应用现状。第一节 中药与方剂的概念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称呼,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中药以植物药居多,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或记载中药的典籍称为本草。本草典籍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和卓越贡献,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的资料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立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中药,按照组成原则,合理配伍,由此组成的有特定剂型及用量用法的中医处方,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既有医方、药方、处方的含义,又有规定、规矩的意义。“剂”古文通“齐”,有整齐、整合、排列之意。

中药的应用,最初是从单味药开始,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人们认识到将几味药配合使用比单味药疗效好,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方剂中除个别单味药方外,绝大部分由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组成。药物通过配伍,既可起到相互促进、增强疗效、全面兼顾、切合复杂病情的需要,又可以相互制约、消除或降低不良反应,正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中药与方剂学是研究中药与方剂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中药学和方剂学,各个时期都有它们各自的成就和特色,但都又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发展着。中药和方剂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二节 中药与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原始社会(远古—前21世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的发现应用、中药与方剂学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使用了中药,又有意识地总结了经验,历经岁月积累了知识,经过升华形成了理论。因为中医药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说“药食同源”“医食同源”。

酒的发明、汤液的应用、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以及文字的发明与医药学知识的记载,促使了中药与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艰苦实践过程,是对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二、中药与方剂的发展(一)夏商周时期(约前2070—前256)

最早记载中药的书籍是西周的《诗经》,只叙述药物采集、性状、产地等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药物较多,叙述了药物的性能效用,是首先记载药物功用的书籍。

最早记载方剂的书籍是《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时代,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被发现。书中用药240余种,载方283首,但没有方名,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五官等科。从文字推断其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二)秦汉时期(前221—220)

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方13首,对于中药剂型有汤、丸、散、膏、丹、酒的区分,对所用药物的炮制、制剂、用法有明确要求。书中还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为中药与方剂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该书共三卷,载药365种,按药物的功效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物基本理论较《黄帝内经》有进一步的论述,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故被尊为药学经典之著。

东汉时期,河南南阳人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著《伤寒杂病论》,后世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书中收载方剂共314首,绝大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作为治疗相应病证的基础方,经久不衰,至今常用。因此,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该书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三)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9)

梁代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载药达730种,除对《神农本草经》进行系统的修订和补充外,在辨别真伪和采集中药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经验。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奠定了大型本草编写的雏形。南朝雷敩敩著的《雷公炮炙论》介绍了近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叙述各种药物通过炮炙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是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收载了许多简、便、廉、验的有效方剂,为民间医生所喜用。北齐徐之才著的《药对》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宋代《圣济总录》将十种添以“剂”字,演化成“十剂”),为后人以治法分类方剂提供了理论基础。(四)隋唐时期(581—907)

唐代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方药书籍。在中药方面,《新修本草》(即《唐本草》)由朝廷指派苏敬主编,载药844种,开创了本草编写图文对照的先例。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纽伦堡药典早800年,对我国和世界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他中药著作如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孟诜的《食疗本草》也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

在方剂方面,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收录了历代名方和一些海外传来的方剂,分门别类,使汉至唐的许多名家医方得以传世,是研究唐以前方剂学的宝贵资料之一。(五)宋金元时期(960—1368)

宋代由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太平圣惠方》共100卷,载方16834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载方788首,所收录的方剂都是由各地敬献,经太医局验证,而后颁行于全国,并作为修制成药的依据。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中成药专著。

在私人著书方面也有很多名家。如在中药方面,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药后附列单方3000余首。尤其可贵的是本书转引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而这些原书其后大多已佚失,全凭该书摘录而得以流传后世,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等著作,至今对中药学发展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方剂方面,严用和的《济生方》、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等,都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宋以前中药方剂的知识和经验,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方药资料。其中《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开后世方论之先河。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元素的《珍珠囊》、李东垣的《用药法象》、朱丹溪的《局方发挥》等,注重对常用方剂治疗原理和用药规律的探讨,对方药的使用也各有发挥。(六)明代(1368—1644)

明代出现了两部方药巨著,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朱橚的《普济方》。《本草纲目》将药物分16纲、60类、52卷,载药达1892种,绘图1160幅,附方11000余首。作为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其对药物品种的辨别、疗效的分析,多用实物和实际经验加以证明,而且其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植物学分类法。该书出版后,已译成多国文字,不仅成为世界有名的药学文献,也是研究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参考资料。《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也是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方剂专著。

吴昆的《医方考》虽选方700余首,但内容着重“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评析方剂的理论专著。(七)清代(1616—1911)

清代医药学家多偏重于撰写简明实用的方药专书,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吴仪洛的《本草从新》《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本草便读》《成方便读》,黄宫绣的《本草求真》,陈修园的《时方妙用》《时方歌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等,这些方药专著从各方面对中药方剂做了证治机理与组方的阐述,使中药与方剂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其中汪昂的《医方集解》开创综合分类方剂的方法,从证候、病源、药性、治法等方面阐明组方配伍的意义,为集大成之作。(八)民国时期(1912—1949)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面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中药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仍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出版,收录条目4300条,是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中药辞书。(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949以后)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提倡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医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药学和方剂学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复兴而得到新的发展,不仅创造出许多有效的药物和新方,而且编写出系统的中药学和方剂学专书,重印了许多古代本草方剂书籍。

最能反映本草学术成就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原色中国本草图谱》《中华本草》等。《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迄今,《药典》已从1953年版~2015年版,共颁布了10个版本。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50多个单位协作编写的《中华本草》,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引用古今文献1万余种,在全面继承传统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是一部系统总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

名词解释药典《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简称,又称为《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是由国家颁布实施的,记载药物名称、性质、形状、成分、用量以及配制、储藏方法、质量检测等内容的书籍。

我国政府先后数次组织各方面人员进行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方性的中药志。一些进口药材国产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由于中药技术的发展,药材产量和质量亦都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解决药源短缺和依靠进口的问题,对有些天然药材进行了专门研究,在野生植物变家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品种的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进口药材和国内异地引种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一时期,在方剂学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民问单方、验方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和整理。其次,编写出版了系统的方剂学教材和专著,为古方和方剂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再者,亦有众多医家研制出不少新的有效方剂,重新编辑出版了古今医方、验方、方剂辞典及其他方剂工具书。其中尤以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最具代表性,此书系将历代中医药著作中的方剂进行整理、研究、编纂而成,分11分册,共1800万字,收方约10万首,汇集了古今方剂学研究的成果,内容浩瀚,考订严谨,填补了自明初《普济方》问世以来缺少大型方书的空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医药院校不同层次使用的中药与方剂教材、教学参考书更是不断更新;同时,世界各国愈来愈关注中药、方剂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面对国际国内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一定会更迅速地发展,中药与方剂学中的独特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对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同步训练【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5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经集注》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

A.《太平圣惠方》 B.《普济方》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五十二病方》

3.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是( )

A.《炮炙论》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4.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是(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5.《证类本草》的作者是( )

A.苏敬 B.唐慎微 C.李时珍

D.赵学敏 E.陶弘景

6.《本草纲目》成书年代及作者是( )

A.唐·苏敬 B.宋·唐慎微 C.明·李时珍

D.清·赵学敏 E.以上都不是

7.《本草纲目》共载药( )

A.365种 B.1892种 C.921种

D.844种 E.1500种

8.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是( )

A.《千金要方》 B.《普济方》 C.《外台秘要》

D.《圣济总录》 E.《伤寒杂病论》

9.开创综合分类方剂的方书为( )

A.《医学心悟》 B.《黄帝内经》 C.《成方切用》

D.《普济方》 E.《医方集解》

10.至今为止载药品种最多的中药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中药大词典》 C.《中华本草》

D.《证类本草》 E.《全国中草药汇编》【B型题】(A、B、C、D、E是其下面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新修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

1.我国最早的药典性著作是( )

2.陶弘景的著作是( )

3.成书于宋代的著作是( )

A.《刘涓子鬼遗方》 B.《肘后备急方》 C.《伤寒杂病论》

D.《伤寒明理论》 E.《五十二病方》

4.被后世推崇为“方书之祖”的医学著作是( )

5.第一部剖析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是( )【X型题】(每道题有5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本草纲目》具备哪些特点( )

A.52卷 B.分16纲,60类 C.绘图1160幅

D.附方11000多首 E.比纽伦堡药典早800年

2.《神农本草经》的价值是( )

A.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B.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方法

C.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经验

D.为中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E.是我国最早的药典性著作

3.有关《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正确的有( )

A.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B.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剂之祖”

C.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为金代成无己所著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

结构导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了解如何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发展道地药材。2.熟悉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熟悉药物的一般采收原则。3.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了解常用的炮制方法。

技能目标1.学会描述植物类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最佳采集时节。2.学会描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以及常用炮制方法的含义及操作要点。

情感目标1.养成珍惜资源、保护植被并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资源的意识及理念。2.加强继承并保留中医药传统炮制加工技术的意识及理念。

除少量的人工制品外,中药主要来自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贮存与炮制是否科学,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因此,研究中药的产地、采收、贮存与炮制方法,对保证和提高药材质量、适宜临床需求、合理开发利用药物资源及药用动植物的驯化和种植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的原生药材,少数来自矿区,其分布和生产依赖于一定的生态环境。有的药材对生态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某一个地方只适合于某一种植物生长,比如冬虫夏草,只能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部高原地区,即四川西部、西藏、云南、青海。有的中药分布范围很广,但不同地域的水土、气候、日照、水质等不同生态环境造成的品质差异很大,故医家重视使用产于某一地域的优质药材,即“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性的药材。比如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河南的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山东的阿胶、瓜蒌,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等等。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形成,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环境的改变、栽培技术的进步、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会导致道地药材产地的变迁。但中药的临床疗效和质量始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标准。如三七原产于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的需求量也随之日益增加,道地药材难以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也可发掘和应用其他各地域所出产的药物,或者进行引种和驯化。如天麻原为野生,现已能人工种植;鹿茸、珍珠也主要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而获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矛盾,保证了中医药事业的顺利发展。第二节 中药的采收

合理采收对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保护药用资源十分重要。中药历来强调适时采收,中草药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等对中草药的品质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难点解释有效成分:指药物中所含的能保证其疗效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与药性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成熟时期,动物亦有一定的捕捉与加工时期。采药要根据不同的药用部分,有计划地进行采收,得到产量较高和品质较好的药物,以保证药物的供应和疗效。植物药的不同药用部位,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所含有效成分的质和量各不相同。一般的植物药材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产量最高时采收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变化规律不清楚时,一般按以下规律确定采收期:

1.根、根茎类 秋末或春初时进行,植物的养分储存到根或根茎部,如天麻、大黄、桔梗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元胡等则在夏季采收。

2.皮类 树皮一般在春、夏季节剥取,如黄柏、杜仲、厚朴等。至于根皮,与根和根茎类相似,多在秋后或早春采集,如丹皮、地骨皮等。

3.叶类 在花蕾将开或正盛开的时候采收,如大青叶、艾叶等。有些特定的药材,如桑叶需在深秋经霜后采集。

4.花类 在花将开或刚开时采花蕾或花朵,如金银花、槐花、辛夷等。至于蒲黄等以花粉入药者,则需在花盛开时采收花粉。

5.果实类 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等。少数品种在未成熟时采取,如青皮、枳实等。

6.种子类 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银杏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使种子散失,如牵牛子、小茴香等,则应在开始成熟时采集。

7.全草类 多在植物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薄荷等属全草入药,取用地上部分;紫花地丁等属全株类药物,其茎较柔弱且植物矮小,必须带根拔起使用。

关于动物药和矿物药的采收:

动物药中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大动物虽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猎取,不过鹿茸必须在雄鹿幼角未角化时采取。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

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在应用以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必要的加工过程。一、炮制目的

1.增强药物的性能 如百合、紫菀蜜炙后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川芎、当归用酒炒后可增强温经活血的作用,炒槐花可增强止血作用,煅明矾可增强收敛、燥湿作用。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如川乌、附子、半夏生用内服易中毒,炮制能减毒;巴豆剧毒,去油用霜能减毒;甘遂、大戟醋制也为了减毒。

3.改变药物的性能 如地黄生用性寒凉血,蒸制成熟地则微温而补血;何首乌生用润肠通便、解疮毒,制熟能补肝肾、益精血。

4.便于制剂和贮存 将植物类药物切碎,便于煎煮;矿物类药物煅,便于研粉;某些生药在采集后必须烘焙,使药物充分干燥,以便储存。

5.使药物洁净、便于服用 如药物在采集后必须清除泥沙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有些海产品与动物类的药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二、炮制方法

常用的炮制方法大致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类。(一)修治

1.纯净 除去药物中的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便于使用和进一步加工的方法。如香附去毛,厚朴刮去粗皮,远志去心,山楂去核等。

2.切制 根据药材的性质,按照一定规格,把药物切成或铡成短节、片状或块状的方法。如桑白皮切丝,泽泻、白术切片,白茅根、麻黄铡成段,获苓切成块等。

3.粉碎 用手工或机械加工使药物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的方法。如龙骨捣碎后,便于煎煮或外用;川贝捣粉,便于吞服等。(二)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处理药物,以达到清洁、软化和调整药性的目的。

1.焖 焖又称润或伏,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液体浸润后,放人密闭的容器中,经一定时间,使药材变软,便于切片或作其他加工的方法。如天麻、大黄、当归、厚朴等,在切制前往往需要经过这道工序。

2.漂将 药物置流水或水池(经常换水)中浸渍,以去掉腥味、盐分的方法。如海藻、昆布、紫河车等都需要漂制。

3.水飞 将药材与水共研,分取其极细粉末的一种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悬浮于水中,倾出;粗粒加水,再分再研,反复操作,至全部成为混悬液为止。然后将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适用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等。(三)火制

1.炒炒有加辅料和不加辅料两种炒法。

不加辅料炒叫清炒。清炒时,根据“火候”大小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1)炒黄 用文火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的方法,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等。(2)炒焦 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淡黄,并有焦香气为度的方法,如焦山楂、焦白术等。(3)炒炭 用武火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黑,内部焦黄,但仍保留药材固有的气味(即存性)的方法,如艾叶炭、姜炭等。

炒黄、炒焦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材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而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止血、止泻等功效。

加辅料炒,常用固体辅料土、麸皮、米等拌炒药材,以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等。

2.炙 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透到药物内部的一种炮制方法,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如蜜炙黄芪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而蜜炙百部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酒炙川芎能增强活血治头痛的作用;醋炙的香附、元胡柔肝止痛;盐炙的黄柏、知母走肾经而增强泻相火的作用

3.煅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目的是使药材松脆,易于粉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坚硬的矿石、贝壳类药,多直接用火煅烧(亦称明煅),煅至红透为度,如煅石膏、煅牡蛎等。间接煅是把一些质地疏松、可以炭化的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亦称密闭煅或闷煅),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煅棕榈炭、血余炭等。

4.煨 将药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加热至面或纸焦黑的方法,具有缓和药性、除去药物油分及刺激性、增强疗效的作用。如煨豆蔻、煨木香等。(四)水火共制

1.煮 用清水或其他液体煮制以减低毒性或增强药效的方法。如酒煮黄芩。

2.蒸 将药物用水加温蒸后,取出晒干的方法。如何首乌等。

3.淬 淬亦称炼,即将药物置火中煅至红透,迅速投人水中或醋中的方法。有的需反复淬数次,方使药物酥脆,易于粉碎,辅料被吸收。如醋淬自然铜等。

4. 或称为焯,又称水烫,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经短暂加热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杏仁、桃仁以去皮;马齿苋、天冬以便于晒干储存。(五)其他治法

有的药物还需用发芽、发酵、去油制霜等法处理,以达到改变药性、增加新疗效的目的。如大麦发芽,神曲、豆豉发酵,巴豆去油取霜等,都应根据药性和用药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炮制。同步训练【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5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果实类药材的一般采集时间是( )

A.枝叶茂盛的花前期 B.花将开或刚开时 C.果实成熟或将成熟时

D.初春或秋未 E.果实熟透流水时采

2.全草入药的植物通常在何时采集为佳( )

A.花朵次第开放时 B.果实成熟时或将熟时 C.春、秋季

D.春夏间 E.花即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枝叶茂盛时

3.叶类中药多在何时采收( )

A.花朵生长茂盛时 B.果实成熟时或将熟时 C.春、秋季

D.春夏间 E.花蕾即将开放或正在盛开时

4.炮制中属水火共制的是( )

A.煅 B.淬 C.煨

D.炙 E.炒

5.炙属于( )

A.火制法 B.水制法 C.水火共制法

D.其他制法 E.修治

6.下列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

A.蒸 B.煮 C.水飞

D.潬 E.淬

7.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是( )

A.蒸 B.潬 C.水飞

D.炖 E.淬

8.借药物的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的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是( )

A.漂 B.粉碎处理 C.水飞

D.潬 E.淬

9.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方法,称为( )

A.蒸 B.煨 C.润

D.炙 E.淬

10.将药物用麦麸同置热锅内加热的炮制方法属于( )

A.蒸 B.炒 C.炙

D.煨 E.潬【B型题】(A、B、C、D、E是其下面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地黄、山药 B.薄荷、苍术 C.阿胶、瓜蒌

D.枸杞子 E.当归

1.道地药材产于河南的是( )

2.道地药材产于山东的是( )

A.党参 B.当归 C.阿胶

D.牛膝 E.枸杞

3.道地药材产于甘肃的是( )

4.道地药材产于宁夏的是( )

A.蜜炙 B.酒炙 C.醋炙

D.姜炙 E.盐炙

5.为了增强药物的活血作用,宜采用( )

6.为了增强药物的入肾作用,宜采用( )

A.修制法 B.水制法 C.火制法

D.水火共制法 E.其他制法

7.漂法属于( )

8.淬法属于( )【X型题】(每道题有5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道地药材是指( )

A.质量优良 B.产量宏丰 C.有地区特色

D.炮制考究 E.疗效突出

2.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作用,提高疗效 B.降低毒副作用 C.改变性能和功效

D.便于调剂 E.便于定向用药

3.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

A.修制 B.水制 C.火制

D.水火共制 E.其他制法

4.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 )

A.蜜 B.蛤粉 C.醋

D.酒 E.姜汁

5.属于其他制法的是( )

A.喷洒 B.发酵 C.制霜

D.水飞 E.发芽

6.应在秋末或初春采集的是( )

A.果实 B.全草 C.根茎

D.根 E.树皮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结构导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机理。2.知道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概念、作用及临床意义。3.熟悉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技能目标1.能说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的概念及作用。2.能正确把握使用毒性药物的态度。

情感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体会各类中药的寒热温凉性质,以及辛甘酸苦咸等不同滋味对人体所产生的不同作用。2.体会植物花叶与矿物介贝质地轻重之不同,以及走向趋势之不同;触类旁通地理解中药药性理论,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疾病有寒性、热性的区别,药性有寒、热的不同;病势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异,药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区别;疾病发生部位在各个脏腑经络不同,药性也有归入某经某脏腑的区分。

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中药的性能指药物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是药物多种多样特性和作用的概括。性能理论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第一节 四气五味一、四气

1.四气的概念 中药的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物性质,也称四性、药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的确定,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可以认为,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此外,还有“平性”药物,如党参、甘草等。所谓“平”,是指药性平和、作用和缓、寒热之性不甚显著的药物。由于平性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因此仍称四气(性),而不称五气(性)。

2.四气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掌握药物的不同属性,是临床辨证用药的重要依据。正如《神农本草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凉药属阴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平肝的作用,多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属阳性,具有温中散寒,助阳化气的作用,多用于阴证、寒证。

难点解释“性能”与“性状”的区别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特点的概括,如性质、作用、趋向、归经部位等,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嗅出的气味、尝到的滋味和轻重、软硬、疏密程度,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二、五味

1.五味的概念 中药的五味,主要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物滋味。实际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由于涩附于酸、淡附于甘,故习称五味,也称药味。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感受而得来的,它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治疗效果不同。把药物具有的味与功效联系起来,用以归纳药物滋味,就形成了五味理论。所以说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注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概括药物作用的基本效能,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五味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五味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归纳记载: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后世在此基础上对五味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1)辛 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血瘀的药物如红花,治疗气滞的药如陈皮等,都有辛味。(2)甘 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类药如人参、熟地,缓和拘急、治疗拘挛疼痛的药如白芍、甘草,调和药性的药如甘草、大枣等,都有甘味。(3)酸 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症。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都有酸味。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等,都有涩味。(4)苦 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较广。有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有降泄,如苦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有清泄,如栀子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目赤口苦等症。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此外,前人还有苦能坚阴之说,坚阴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等苦味药用于治疗肾阴虚、相火旺盛之证。(5)咸 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癓,芒硝泻下通便等,都有咸味。

另外,淡味的药物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如猪苓、茯苓等都有淡味。

中医认为,辛、甘、淡属于阳性,多用于寒证、阴证;酸、苦、咸属于阴性,多用于热证、阳证。

名词解释解表:解除在表之邪,多用发汗法。发散:又称发表。辛味药能走散发汗,使邪外达,表证得解。行气:疏畅气机,行散气滞之义。又称“理气”。活血:又称“行血”。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之义。补益:又称“补虚”。补充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治疗方法。坚阴:泻火存阴之意。如用黄柏、知母治肾阴虚而相火亢盛之证。缓急止痛:缓和急迫、缓解疼痛之义。“甘能缓急”是指甘味药多有缓和拘挛疼痛的作用,可治中虚脘腹疼痛或筋脉挛急疼痛。收敛固涩:收拢、控制、约摄之义。是治疗正气耗散,气血津液滑脱不收的方法。软坚散结:软化坚块,消散结滞之义。渗湿利水:渗泄水湿,通过增加小便,使湿邪从小便排出。开窍:窍指七窍。开窍就是治疗由于神志不清伴有的七窍闭塞不通的方法,主要指醒启神志。三、药性和药味的关系

药性和药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标识了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将药性和药味等性能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第二节 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的概念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即药物作用的定向。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升降浮沉理论的确定同样来源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医疗实践。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不同的病势趋向。因而能针对病势,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不同趋向。二、升降浮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表现为:

1.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病势上逆者,药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蛎、石决明平肝潜阳;病势下陷者,药品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2.可以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等发表;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升浮,如里实热结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三、决定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药物升降浮沉与药物本身的性味、质地有关,也受人为因素如炮制、配伍的影响。具体如下:

1.性味 性味是决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都有升、浮的趋向;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物,大都有沉、降的趋向。

2.质地 质地能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主升浮,而种子、果实、矿石、贝壳等质重者大多主沉降。然而,上述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如旋覆花虽为质轻之花,但能降气消痰、止呕,药性主沉降。

3.炮制 炮制可改变或调整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例如,酒炙则升,姜炙则散,醋炙则收,盐炙则下。

4.配伍 配伍能制约药物的升降浮沉。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说明升降浮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第三节 归 经一、归经的概念

归经是表示药物在机体中的作用部位。归是归属的意思,经是脏腑经络的意思。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位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认识,以确定病位。如心主神志,见有昏迷、心悸、癫狂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肺主气,司呼吸,见有气喘咳嗽、胸闷等,可以推断为肺的病变。而能用于治疗神志病变的朱砂、远志就归心经;能治疗喘咳的贝母、麻黄就归肺经;既能治咳喘,又治肠燥便秘的苦杏仁归肺、大肠二经。可见,归经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它是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

难点解释综合药物性能,全面认识药物中药的性能包括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但每一方面只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药物的作用,如药性表示药物的作用性质,五味表示药物的治疗作用,升降浮沉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归经表示药物的定位,毒性表示药物的作用强弱。只有把这些性能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反映每味药的具体性能。中医临床治病就是要根据疾病寒热虚实的不同病性,表里上下的不同病位,上升下降或向内向外的病势趋势,以及病情轻重缓急、患者体质强弱等状况来准确地选择用药。二、归经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掌握归经有利于临床选择用药,如热证有肺热、肝热、胃火、心火等不同,选药也不同,应分别选入肺、肝、胃、心不同经,又能清热的药。如肺热喘咳,选入肺经,能清肺热的桑白皮、地骨皮等;肝热目赤肿痛,选入肝经,能清肝火的夏枯草、龙胆等;胃火牙痛则选用入胃经清胃热的石膏、黄连等。但是,临床治疗各种病证并不都是简单的某经病单纯使用归某经的药,因为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还要根据脏腑经络之间内在联系,选择归他经的药物。如肺病兼见脾虚者,除用归肺经的药物,常与归脾经补脾的药物配合使用,以补脾益肺。

此外,掌握归经,还有助于对功效复杂或功效相似药物的理解、区别和记忆。如羌活、葛根、柴胡、吴茱萸、细辛都治头痛,从归经区别其特点,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味酸入肝,味苦入心,味辛入肺,味甘入脾,味咸入肾。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一致,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第四节 毒 性一、毒性的概念

在古代医药文献中,药物的毒性或毒药所指甚广,总结有三:①药物的总称;②药物的偏性;③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对药物毒性的认识逐步加深,认为毒的概念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较小;甚至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如出现中毒、致畸、致癌变、致成瘾等现象。

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

难点解释肾毒性中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