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基本功与临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15:24:35

点击下载

作者:庄泽澄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诊断基本功与临床

中医诊断基本功与临床试读:

前言

余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从临床的角度审视中医诊断学,发现其颇有缺憾之处。如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症状或体征,在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没有论及或论述颇为局限;教材中论述的某些内容含糊、错误或似是而非,与临床不符。特别是四诊方面,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我曾发表过数篇文章,从临床上或理论上进行剖析、说明,但收效甚微。面对学生对诸多问题的询问,心中颇感愧疚,遂萌生了写作是书的想法。

本书的编写顺序与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的编写顺序基本相同,但内容有所增删。在各章中专列【临床案例】一项,通过对病例的解析,以加深学者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在某些症状、体征、证候中,专列【评述】一项,根据中医理论或临床病例对相关症状、体征或证候加以阐述、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者的视野、拓宽学者的思路,增强其辨识能力,以便提高学习效果。还在相关症状、证候之后列有【常见错误分析】一项,对某些错误进行分析,希冀增强学者的辨析能力。因某些西医病名,目前尚无相应的、恰当的中医病名替代,为方便学习,仍使用西医病名论述。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硕士研究生王丽同学给予大力协助,在此特致谢意。由于水平所限,书中疏漏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中医同道不吝赐教,予以斧正。庄泽澄2011年6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上篇 诊法基本功

诊法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

中医的传统诊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由于舌诊和脉诊的内容丰富,是中医诊察疾病的独特方法,为了突出中医特色和学习的方便,故将其内容分别列为专章进行论述。《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曰:“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说明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用范围,不能互相代替。缺少某种诊法,就会缺少相应的临床资料,给辨病识证带来困难,往往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故在收集临床资料时必须四诊并用,而在分析病情,辨病识证时,必须四诊合参,将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全面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疾病证候做出正确的诊断。第一章 问诊基本功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的方法。问诊在诊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景岳全书》(明·张介宾)称之为“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这是因为疾病的始发症状、各种病史等只有通过询问才能了解;通过问诊,抓住主诉可以为其他诊法提供一个大体查病的范围。因此,问诊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第一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包括问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和家族史。1.一般情况

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现住址等。2.主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记述主诉,应当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不超过三个症状。如发热、咳嗽两天,喘半天;心慌胸闷气短一个月,加重三天等。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对于主诉,一是要抓准。医生应从病人杂乱的陈述中,抓住疾病的主要症结,概括出主诉。二是要将主诉所述的症状、体征之部位、性状、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不能含糊笼统,表述亦应准确无误。另外应当注意,主诉不能使用诊断术语。3.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主诉所陈述的疾病从发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治经过。

现病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发病情况:

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缓慢起病,主要症状、体征的部位、性状、持续时间,发病的原因及诱因。(2)病情的演变:

询问从发病到就诊这段时间内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通过询问病情的演变,了解疾病邪正斗争的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3)诊治经过:

病人在就诊前曾做过何种诊断与治疗。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做过何种检查,检查的结果如何;治疗所用的药物名称、剂量与效果,以及其他疗法的名称与效果。了解以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可作为对当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参考。(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诊断现阶段疾病的主要依据,应详细询问。4.既往史

询问病人过去的健康情况和患病情况。按年月的顺序询问病人过去所患的疾病及其治疗情况。对与现在疾病有关的病史,尤其需要详细询问。另外,还应当询问传染病史及预防接种史,有无外伤、手术及过敏史等。5.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经历:

包括病人的出生地、经历地、居住地以及居住的时间。应当特别注意某些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流行地区。分析病人所患疾病是否与该地区的传染病或地方病有关。(2)精神情志:

精神情志发生变化容易引起脏腑功能和阴阳气血的失调而发生疾病。人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发展变化亦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病人的性格及其当前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对当前疾病的判断。(3)饮食起居:

主要包括病人的起居、饮食、卫生习惯、对烟酒等的嗜好及其摄入量等。

生活起居不当、饮食偏嗜,对人体影响很大,容易引起疾病。了解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嗜好,对于分析病情具有一定的意义。(4)婚姻生育:

对男女成年病人,应问其是否结婚,结婚年龄,性生活情况,配偶的健康状况,及其有无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对成年女性,应当询问其月经的初潮年龄、月经情况,以及绝经年龄和绝经前后的情况。对已婚女性,要询问其妊娠次数、生产胎数,有无流产、早产、难产等。对于死亡胎儿,应当询问胎儿死亡的原因。6.家族史

主要询问病人的双亲、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的健康与患病情况。特别应当注意其亲属有无遗传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对已死亡的直系亲属,应当问明死亡的原因与年龄。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可能涉及非直系亲属,亦需询问清楚。【临床案例】

1.刘某,男,54岁,矿工。因右少腹剧烈疼痛两小时来诊。

患者述:今日早饭后约半小时,右上腹突然疼痛,继而疼痛转移到右少腹部。曾服一片阿托品,无效,仍疼痛不止,逐渐加重,不敢伸腿,故来诊。

当时查体:T 38.6℃,BP 130/84mmHg。患者老年男性,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右侧卧位,两腿弯曲。让其仰卧,两腿屈起,放松腹壁,以手按压其右侧疼痛部位,局部腹肌紧张,疼痛拒按,有压痛与9反跳痛。实验室血常规检查;WBC 12 × 10/L,N 85%,L 15%。因其疼痛部位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处,正是阑尾点,遂诊断为急性肠痛(急性阑尾炎)。请外科会诊。外科大夫检查后,同意诊断意见,建议手术治疗。但打开腹腔后,发现阑尾并未发炎,而是有胆汁积存于阑尾处。因胆汁刺激腹膜,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导致局部疼痛。胆汁系因胆囊穿孔,由胆囊壁流出,经肠襻流到右少腹而积存于该处。因此,只好清洗右侧腹腔内的胆汁,改做胆囊切除术。术后诊断:湿热蕴胆证(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

误诊原因:(1)医生在问诊时,忽略了既往史的询问。后来追问既往病史,患者五年前曾患湿热蕴胆证(胆囊炎,胆石症)。由于结石堵塞胆囊管,胆囊内的胆汁流不出去而积存于胆囊内,使胆囊内压力增大,胆囊膨大,囊壁变薄。胆囊发炎处,由于炎症和胆囊内压力增大,向外挤压而发生穿孔。(2)因疼痛部位正好局限于阑尾点,使医生产生麻痹,而未规范地做腹部按诊检查。若在腹部进行全面规范的按诊检查,在右肋下仍可触到较大的胆囊,并有触痛。因此,完全可能改变入院诊断。

2.患儿杨某,男,8个月。因食欲不振,形体消瘦1个半月而来诊。

其母述:1个半月来,患儿食欲不振,身体日渐消瘦,头发枯黄,面色苍白,烦躁易哭闹。半月前,在当地地区医院小儿科就诊,诊断为营养不良Ⅲ度。按照医生指导的方法喂食,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显,故来请中医诊治。

在其母刚陈述完小儿病情时,患儿突然大声哭闹起来。其父补充道:小儿每次哭闹都是突然发生的。而且,此时小儿的肚子上就起来一个大疙瘩(包块),停止哭闹时,疙瘩也随之消失。解开小儿衣服,发现在其肚脐左侧凸起一个长约3cm的肠型,触之有弹性。遂问小儿下午、夜间是否发热、盗汗。其母做了肯定的回答。又询问其母是否患过肺结核。答曰:两年前患过肺结核,经用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3个月,各种症状消失,遂停止了治疗。

医生让其母子皆做血常规化验,其母做X线胸部拍片检查。母子白细胞计数均正常,单核细胞皆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均快。其母X线拍片,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因此考虑小儿患肠痨(肠结核),是由母乳传染的。其营养不良是因肠结核所致。局部出现肠型是由于肠结核造成了肠粘连,肠蠕动波蠕动到此处,无法向下蠕动,导致肠型出现,而引起剧烈疼痛,使小儿大声哭闹不止。一旦蠕动波蠕动过去,则肠型马上消失,疼痛亦随之消失。是出现肠型导致的剧烈腹痛引起小儿大声啼哭,而非啼哭引起腹壁出现肠型(包块)。综合分析病情,诊断为:①肠痨(肠结核);②疳积(营养不良)。

前医对该患儿漏诊的原因:一是没有询问家族史。若询问了家族史,知道其母患有肺结核而未做彻底的治疗,就会考虑到小儿患结核病的可能性。二是现病史问得粗略。没有问出小儿腹部出现包块和哭闹的情况。若问出这一情况,亦会考虑到肠痨(肠结核)的可能性。第二节 问现在症

症状是在疾病状态下,病人的主观异常感觉。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因此,现在症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现将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简述如下:一、问寒热

寒与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寒,是指病人自觉有寒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寒、畏寒、恶风之分。病人自觉寒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病人自觉寒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缓解者,谓之畏寒。

热,即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达37.3℃以上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面、手足心)发热两种情况。

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患病机体阴阳的盛衰两个方面。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清冷,故寒邪致病,恶寒症状突出;热为阳邪,其性炎热,故热邪致病,发热症状明显。机体阴阳失调,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通过询问病人的寒热情况,可以辨别病变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变化。

问寒热,首先应该询问病人有无寒热的症状。若有寒热症状,则应询问寒与热是同时出现,还是先后出现;寒热的久新、轻重、持续的时间、出现的部位及有无规律;寒热与体温的关系,寒热消失或缓解的条件及其兼症等。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发热恶寒、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往来四种类型。(一)发热恶寒

发热与恶寒并存,谓之发热恶寒。临床常见于表证和里实热证两类证候。

表证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所产生的证候。外邪袭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故发热;外邪袭表,导致卫气宣发失常,肌表失于温煦,则恶寒。

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表证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发热自觉恶寒重

为风寒表证。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袭表,正邪相争,卫气郁闭于内,肌表失于温煦,故发热自觉恶寒重。

2.发热恶寒轻

为风热表证。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风热袭表,正邪相争,则发热;风性开泄,热性升散,致腠理开泄,卫气郁遏不甚,故微恶寒。

3.发热恶风

为伤风表证。由外感风邪所致。风邪袭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故发热;因风性开泄,肌腠疏松,玄府不能密闭,故发热较轻而汗出恶风。

里实热证是邪热炽盛于里所产生的证候。里实热证出现发热恶寒,是正气与邪气剧烈斗争的反映。常表现为恶寒、寒战、高热。临床常见邪毒内陷(败血症)、疫毒内侵(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等)、湿热蕴结(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肾盂肾炎)、肝痈、痈疡等。

另外,输血与输液反应、药物热亦可引起发热恶寒、寒战。对此,目前中医尚缺乏满意的解释。【评述】

发热的过程,大致分为三期:体温上升期、高峰期和退热期。在体温上升期,由于各种发热激活物激活单核细胞,使之释放出致热原,作用于视前区——丘脑下部或外周靶细胞,通过中枢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因为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体温低于调定点,因而唤起调温反应,使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因之上升。此时,由于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皮肤温度下降并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神经而自觉发冷、恶寒、寒战,皮肤苍白,身上出现鸡皮疙瘩。由是观之,发热恶寒,发热是恶寒的基础、恶寒的前提;恶寒是发热的伴随症状。典型的发热恶寒,尽管发热是疾病的客观病理反应,但病人的主观感觉却只是恶寒,而感觉不到发热。病人不可能在恶寒寒战的同时,又感到全身发热。【临床案例】

1.陈某,男,17岁,学生。患风寒感冒(风寒表证),面色苍白,自觉全身发冷,寒战,无汗,全身起鸡皮疙瘩,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测其体温,39.2℃,问其是否感觉发热,患者摇头,说:“只感觉全身害冷(发冷),冻得要打哆嗦(寒战)。”

2.肖某某,男,60岁,农民。患疟疾。发病之初,面色苍白,恶寒,寒栗鼓颔,全身起鸡皮疙瘩。测其体温,39.6℃,问其是否感到发热,患者说:“我要是感到发热,还会冻得全身发抖,打牙巴骨(寒栗鼓颔)吗?”

3.徐某,男,7岁。因恶寒寒战,高热入院。血常规检查:白细9胞数12 × 10/L,中性粒细胞86%,确诊为邪毒内陷(脓毒败血症)。每天早晨8点左右开始恶寒,当时测其体温38.1℃左右,以后逐渐升至39.7℃左右,问其是否感到发热,小儿说:“不,只感到全身害冷(发冷)。”

可见发热恶寒并存,患者的主观感觉只是恶寒,而感觉不到发热。发热是通过医生的客观检查而得知的。【常见错误分析】

1.“外感病初期的表证阶段,有的病人虽然只有恶寒的感觉,并不觉得发热,但实际体温多有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很快就会出现同时发热的感觉。”这一论述是缺乏临床依据的。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恶寒愈甚,就越不会感到发热。若恶寒达到寒栗鼓颔的程度,病人只会有身在冰窖的感觉,绝不会同时有“发热的感觉”。

2.“恶寒一症,尤为诊断表证所必需。”此话未免太绝对。因为临床上,不少风热表证患者,并无恶寒一症,而只是发热汗出,头痛,咽痛,鼻塞流涕,舌边尖红,脉浮数。医生据此诊断为风热表证,以银翘散加减,疏风清热治之,每每奏效。若因无“恶寒一症”而否定其为风热表证,则临床上,不知对风热表证要误诊多少。

3.言风寒表证的寒热特点是“发热轻恶寒重”,此说欠妥。如上述病例,风寒表证患者,恶寒时体温达到39.2℃,已经是高热了,怎么能说“发热轻”呢?只不过是病人的主观感觉恶寒明显罢了。言其发热轻,容易造成误导,故言其“发热自觉恶寒重”为宜。(二)但寒不热

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只觉寒冷而不发热,谓之但寒不热。见于里寒证。里寒证有实寒证和虚寒证之分。

里实寒证,但寒不热是由于寒邪直中脏腑,凝滞气机,阳气被遏,不能外达肌肤,形体失于温煦所致。

虚寒证,但寒不热是由于机体阳气亏虚,形体失于温煦引起。

无论里实寒证,还是虚寒证,其寒冷感,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都能够缓解。因而,皆是畏寒而非恶寒。【评述】“新病恶寒,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并有四肢不温,或有脘腹、肢体冷痛,或呕吐泄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等症。主要见于里实寒证。”突然感觉怕冷而体温不高,脘腹冷痛,呕吐者,乃是寒邪犯胃,凝滞气机,郁遏阳气,阳气不能外达所致;突然感觉怕冷,体温不高,咳喘痰鸣,乃是寒邪客肺,凝滞气机,郁遏阳气所致。二者皆属里实寒证。其怕冷感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都能够缓解。因而,是畏寒,而非恶寒。言其为“新病恶寒”是不妥的。而应是新病畏寒。寒邪侵犯人体,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寒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此时出现的是发热恶寒;二是寒邪直中脏腑,郁遏阳气,阳气不能外达,形体失于温煦。此时出现的是畏寒。恶寒是发热的伴随症状。只有在发热基础上出现的寒冷感才是恶寒。因其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够缓解。其他的寒冷感,无论是阳虚所致的虚寒证,还是寒邪直中脏腑所致的里实寒证,皆是畏寒。因其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都可以得到缓解。因而里寒证的特征性症状是畏寒,而非恶寒。【临床案例】

代某某,男,68岁,农民。有慢性气管炎30余年,每到冬季容易发作。一周前因冒雨受寒,又咳嗽胸闷气喘,咯吐白痰,量多质稀,带有泡沫,形寒肢冷,但烤火取暖可以缓解。患者因服氨茶碱、头孢氨苄片效果不显,遂来诊。当时查体:T 36.8℃,患者老年男性,面色苍白,冷汗出,表情痛苦,两肺呼吸音粗,皆可闻及哮鸣者,右肺有大水泡音,心率92次/分,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手发凉,余(−)。舌淡白苔白滑,脉弦数有力。脉症合参,考虑系寒邪犯肺,引动伏饮,当温肺散寒,化饮止喘,以小青龙汤治之。患者服药三剂,咳喘明显减轻,咯痰减少。连服7剂,咳喘止,手足温。

该病为支饮(喘息性支气管炎),因受寒而发作,咳喘胸闷,畏寒肢冷,痰稀色白而量多。故中医诊断为寒邪犯肺,引动伏饮。以《伤寒论》小青龙汤原方治之而奏效。(三)但热不寒

在疾病的过程中,患者只发热而无寒冷的感觉,谓之但热不寒。但热不寒常见于里热证。多由阳盛或阴虚所致。临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壮热

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但恶热,谓之壮热。常伴有面赤、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多因寒邪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或暑热、疫毒内侵,正邪相争,阳热炽盛所致。常见于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证。

2.潮热

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谓之潮热。潮热常见以下四种类型:(1)每于下午3~5时(申时)热势加重,兼有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谓之日晡潮热,亦称为阳明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由于燥热之邪内结阳明胃肠,申时阳明当令,正气旺盛,正邪斗争剧烈,故每于此时,热势加重。(2)身热不扬,午后、夜间热甚,兼有头身困重、胸闷脘痞,苔腻脉滑,属湿温病。由湿热病邪所致。因湿中蕴热,热为湿遏,故身热不扬。又因午后、夜间卫阳由表入里,增助体内正气,正邪斗争剧烈,故午后、夜间热甚。(3)午后、夜间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谓之阴虚潮热,亦称为骨蒸潮热。常兼有颧赤盗汗,五心烦热等症,属阴虚证。因阴虚阳亢,午后、夜间卫阳由表逐渐入里,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加亢盛而生内热,故午后、夜间出现低热。(4)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属温病营分证。因入夜卫阳入里,体内正气得到增助,正邪斗争剧烈所致。

3.微热

发热不高,体温在38℃以下,或仅自觉发热者,谓之微热,亦称为低热。微热一般发热时间较长,病因复杂。临床常见的微热。主要有以下6种:(1)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倦怠神疲,少气乏力,自汗面白,脉虚弱,多属气虚发热。因气虚,清阳不升,郁而发热。(2)长期低热,兼颧赤盗汗、五心烦热等症,多属阴虚发热。因阴虚不能制阳,阳气偏亢而生内热所致。(3)长期低热兼口苦,厌食油腻,右胁下有触痛,苔黄腻,脉弦数,多属肝胆湿热(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胆囊炎、慢性或迁延性肝炎)。因湿热蕴结肝胆,湿遏热伏所致。(4)长期低热,有尿频、尿急病史,兼腰痛,小腹不适,尿黄赤,苔黄腻或白腻。多属膀胱湿热、下焦湿热(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因湿性黏腻,湿遏热伏,发热不畅所致。(5)低热,兼情志不舒,抑郁易怒,胁胀胸闷善太息,多汗,属气郁发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气郁化热引起。(6)小儿每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低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症,每至秋凉自愈,属小儿夏季热。多因小儿气阴不足所致。

此外,恶性肿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出血、心肌梗死、肺栓塞、脾梗死、慢性波状热、热瘀蕴结心膜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支气管扩张,局限性肠炎,慢性乳蛾(慢性扁桃体炎)、脓耳(中耳炎)、鼻渊(鼻窦炎)、淋巴结炎、瘀热结滞证(前列腺炎)、盆腔热瘀蕴结证(慢性盆腔炎)及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均可出现低热。某些西药,如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氯氮平等亦可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临证时,应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临床案例】

聂某,女,23岁,务农。因高热不退5天而住院。患者于五天前傍晚回家时,觉周身发冷,头痛,鼻塞。吃晚饭时,测体温为38.7℃,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感冒,给予口服复方大青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并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无效。当夜体温达39.5℃。第二天早晨住院,采血化验,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略高。诊断如前。给予红霉素、氯霉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四天,患者头已不痛,但仍高热不退。每至下午4、5点钟,发热达39.5℃以上,烦渴,喜饮冷,且于住院当天下午出现左少腹痛,阵发性加剧。近三天来,又出现腹胀,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眠,遂请中医会诊。追问病史,患者自发病至今,5天来一直未大便。

当时查体:患者青年女性,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咽稍充血,心肺(−),腹胀,肝脾未触及,左少腹疼痛拒按,按之结块累累,两手心汗出漉漉。舌红苔黄燥,舌中苔黑。双手脉滑数有力。脉症合参,诊断为阳明腑实证。拟通腹泻热,给予大承气汤加公英黄芩生地治之。服药一剂,于第二天早晨四时许,大便燥屎四块,用树枝压之不扁;六时许,又大便燥屎五块,硬度如前。患者顿觉腹痛大减,腹胀明显减轻,畅然入睡。早晨8时查房时,体温已降至37.7℃。效不更方,复进一剂,又排出大便若干,但较前大便已软,腹已不胀,体温降至36.9℃。遂于前方去芒硝减大黄,加白芍、玄参养阴润肠治之。服药6剂,诸症悉除。(四)寒热往来

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谓之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表证

外邪袭表,正邪交争所产生的证候,谓之表证。

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发无定时,常兼有头痛,鼻塞流涕,咽喉不适等症。因正邪交争于肌表,处于相持状态,互有胜负所致。

2.半表半里证

邪气既不在表,又未入里,正邪交争于表里之间所产生的证候,谓之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之寒热往来,常见以下两种类型:(1)寒热往来无规律:

病人自觉时冷时热,寒热交替发作而无定时,多见于伤寒少阳证或温病湿热阻遏膜原证。少阳与膜原皆属半表半里部位,正邪交争于此,正胜则热,邪胜则寒,寒热交作,发无定时。(2)寒热往来有规律:

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两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伴有剧烈头痛,渴欲饮冷,常大汗出而热退。多见于疟疾。因疟邪潜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部位,出与阳争则热,入与阴争则寒,故寒热交替发作,休作有时。

3.里证

病邪在里,脏腑气血受病所产生的证候,谓之里证。里证寒热往来常见以下三种类型:(1)湿热蕴肾证(急性肾盂肾炎):

其发热以张弛热、稽留热为多见。但亦有寒热往来者,症见:先恶寒寒战,继而高热,大汗出而热退,经一日或数日后,又反复发作。常兼有腰酸痛,或钝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因湿性黏滞,湿遏热伏,正邪交争所致。(2)热入血室:

先发热汗出恶风,继而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月经中断。或伴谵语,胸胁或小腹胀满。因邪热内入血室,与血互结,阻滞气机,正邪交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寒热如疟。(3)悬饮: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属于中医悬饮的范畴,系痨虫(结核杆菌)为患。该病以患侧肋间饱满,胸闷,胸痛,咳唾转侧尤甚,伴有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为其主症。但亦有寒热往来者。症见:恶寒战栗与壮热交替发作,休作有时,大汗出而热退,如疟状。可伴有胸闷,胁痛,转侧尤甚等症。因饮停胸胁,阻滞气机,正邪交争所致。

另外,回归热亦出现寒热往来。但恶寒时间短,发热时间长,约经七日反复发作一次。由疫毒(回归热螺旋体)所致。【评述】

寒热往来之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是病人的主观感觉,而不是医生的客观检查。就医生的客观检查而言,寒热往来,应该是发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而不是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因为病人自觉恶寒时,体温已经升高,甚至高热。如疟疾,病人恶寒战栗时,体温可高达39℃以上,但病人只自觉寒冷而不感到发热。故此时不应该只言其恶寒,而应该言其发热恶寒。似较贴切。【临床案例】

1.陈某某,男,42岁,酒厂工人。因自觉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半天而来诊。

患者述:昨天晚上,下中班洗澡后,在回家的路上感到周身不适,头痛,鼻塞流涕。回家后,身上感到一阵发冷一阵发热,自认为感冒,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效果不显,故今晨来诊。病人在诉说病情时说,现在又开始发冷了,再待一会就会发热。当即测其体温,体温为37.8℃。

当时查体:患者中年男性,面色淡白,鼻流清涕,咽充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偏高。

因其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故诊断为风寒表证。拟解表散寒,给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之。处方如下:

柴胡20g,葛根20g,川羌活10g,紫苏叶10g,川芎15g,蝉蜕10g,荆芥10g,白芷10g,生甘草6g。1日1剂,早晚分服。

患者服药三剂,病愈。

患者发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但头痛,鼻塞流涕,无汗,脉浮紧,仍为寒邪在表之症,故诊断为风寒表证。

2.黄某某,男,25岁,小学教师。因恶寒战栗与高热反复交替发作5天来诊。

患者述:7天前,中午12点40分突然浑身寒冷,寒战,约一个多小时,寒战恶寒消失,继之高热,体温达39.8℃,经过两个多小时,大汗出而热退。如此按时发作两天。当地医生诊断为疟疾,给予氯喹与伯氨喹,进行3日疗法,无效,发作如故,遂来诊。

当时查体:T 37.2℃,两肺呼吸音较粗,无干性和湿性啰音,心(−),左侧胸部第四肋以下叩诊为实音,呼吸音消失。周围血象化验:9白细胞计数5.6 × 10/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红细胞沉降率37mm/h。X线检查示左侧胸部第四肋以下呈大片致密阴影。西医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医诊断:悬饮。治疗:除用西药链霉素、异烟肼,配合维生素B常规抗结核治疗外,服中药控涎丹加6减:大戟1.5g(醋炒),甘遂1.5g(醋炒),黄芩15g,黄连10g,半夏10g,瓜蒌皮15g,川芎15g,皂刺15g,炮山甲10g,白芥子10g。水煎服。1日1剂。患者用药两天,寒热症状消失。用药5天,X线复查,胸水完全消失,肋膈角清晰,遂停用中药,嘱其继续用抗结核药治疗,半年后复查。

青少年患渗出性胸膜炎,80%以上系结核杆菌所致。结核杆菌,中医谓之痨虫。痨虫所致的发热,中医认为是阴虚发热,以低热和不规则发热为多见。但亦有高热者,如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可突发高热达40℃以上,本病例,寒热如症,体温亦在39.8℃。故不可一概认为阴虚发热皆是低热。

3.朱某某之妻,年32岁,病伤寒已五日矣。1945年1月11日延余诊治。六脉弦大而数,舌苔厚而燥,乍冷乍热,大便秘结,口渴而苦,夜烦难以入寐。据朱述其病因,系于五天前携小儿到大明湖溜冰,突觉寒气逼人。此时正值经期,越一日经遂止而浊带下注,恶寒发热头痛,自服犀羚解毒丸数日不效,致病情发展至此,卧床不起。根据其脉弦,苔厚,便秘等症状表现,颇似阳明腑实证,但据《伤寒论》“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法宜和解,禁忌攻下。遂拟小柴胡汤加凉血活血润下之品,一剂寒热退而大便通,胃思纳谷,夜能入寐。12日复诊,脉和苔退,惟感低热,口干,头目眩晕,心烦,小便短黄,乃余热未尽,热邪伤津,又拟益阴清热疏利之剂,两进旋愈。

第一方:北柴胡12g,酒黄芩9g,清半夏9g,党参9g,生地12g,丹参9g,瓜蒌仁9g,火麻仁12g,生甘草3g,生姜2片,大枣3枚。

第二方:青蒿9g,生地12g,玄参9g,麦冬9g,天花粉9g,柴胡4.5g,山栀9g,淡竹叶6g,生甘草3g。

按:本例正值经期,感受风寒,越一日而月经停止,浊带下注,是由热邪乘虚陷入血室,与血相搏,所以表现发作有时的寒热,与初感病在太阳之恶寒发热不同。病由恶寒发热而转为乍冷乍热,其原因由于血结。此时虽表邪内陷,但正气仍欲驱邪外出,所以表现如疟状的寒热……本证和少阳证虽同用小柴胡汤,但目的则有所不同。在彼则专以和解少阳之枢;此则在表以除如疟之寒热,在里以散血室之邪热。这是两者不同之处。(选自《周凤梧耕耘录》)【常见错误分析】

寒热往来是“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此说不妥。寒热往来之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只是病人的主观感觉,而不是医生的客观检查。恶寒是发热的伴随症状,出现在发热的基础上。恶寒时,机体已经开始发热,即发热恶寒。故寒热往来,皆是恶寒时已发热,发热时不恶寒。因而寒热往来的实质应该是发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二、问汗

汗系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故《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正常汗出有滋润皮肤、调和营卫、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作用。在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进食辛辣等情况下汗出,属于生理现象。

若不该汗出时而汗出,该汗出时而无汗,或仅身体的某一局部出汗,均属于病理现象。了解病人汗出的异常情况,对于判断病邪的性质、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和玄府的通塞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汗出异常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一)表证汗出异常

表证汗出异常有无汗与有汗之分。

1.无汗

常兼有发热自觉恶寒重,脉浮紧等症。属风寒表证。因寒性收引,寒邪袭表致腠理致密,玄府闭塞使然。

2.有汗

若兼发热恶风,脉浮缓者,属伤风表证。因风性开泄,风邪袭表,使肌腠疏松,玄府不能密闭所致。若兼发热微恶寒,头痛咽痛,脉浮数者,属风热表证。因热性升散,风热袭表,玄府不能密闭使然。若兼肢体困重,关节酸痛而游走不定,发热恶寒,苔白腻者,属风湿表证。因湿性黏腻,风湿袭表,湿滞气机,致卫气开合失司,故汗出。若兼发热重恶寒轻,头胀,胸闷呕恶,苔黄腻者,属暑湿表证。因暑邪夹湿犯表,湿滞气机,卫气开合失司,玄府不能密闭使然。(二)里证汗出的异常

有无汗与有汗之分。

1.无汗

里证无汗多因津血亏虚,化汗乏源或阳气亏虚,无力化汗,或玄府功能障碍所致。

2.有汗

里证汗出主要有两大类:里热证、里虚证。

里热证之汗出,多因里热炽盛,迫津外泄,或湿热郁蒸,蒸津外出所致。常见病因有伤暑、中暑、暑热内侵;湿热入里、风热内传、寒邪入里化热、疫毒内侵,致热炽于里;或肝郁化火、食积化热、嗜酒、过食辛辣,化热生火等。

里虚证之汗出,多因阳虚、气虚,失于固密,肌表不固,玄府不能密闭,或阴虚、血虚,虚热内扰,迫津外泄所致。常见病因为久病劳损、先天不足、房劳过度、热病耗气伤阴及外伤、产伤失血耗液等。

此外,阴虚肝郁火盛(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佝偻病、癌瘤等可多汗;某些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氮平等的不良反应亦可多汗。临证时,应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治。(三)特殊汗出

特殊汗出见于里证。因其汗出的性状各有特点,故列专项论述。

1.自汗

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谓之自汗。多见于阳虚证和气虚证。因阳气亏虚,卫外不固,肌表失于固密所致。

2.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谓之盗汗。多见于阴虚证。因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加重内热,迫津外泄,且卫阳入里,肌表失于固密,故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肌表又得以固密,因而汗止。

3.战汗

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谓之战汗。因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正邪剧烈斗争所致。常见于伤寒和温病正邪剧争阶段,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若战汗之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疾病向愈;若战汗之后,汗出而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4.绝汗

即亡阳、亡阴之汗。亡阳与亡阴系危重证候,故其汗出,谓之绝汗,又称为脱汗。

亡阳之汗,冷汗淋漓,兼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浮数无力或脉微欲绝。系阳的功能衰竭,玄府失司而弛张,津液外泄所致。

亡阴之汗,汗热而黏,兼面色潮红,手足温,肌肤热,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系阴的功能衰竭,无以制阳,阳热迫津外泄所致。

5.冷汗

所出之汗有凉的感觉,谓之冷汗。多因阳虚、惊吓或剧烈疼痛所致。另外,亡阳之汗亦属于冷汗。

6.热汗

所出之汗有热的感觉,谓之热汗。多因里热郁蒸所致。另外,亡阴之汗亦属于热汗。

7.黄汗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谓之黄汗。多因风湿热交蒸所致。(四)局部汗出

身体的某一部位汗出,谓之局部汗出。临床常见的局部汗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头汗

汗出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谓之头汗,又称之为但头汗出。头汗出主要由上焦郁热、中焦湿热和虚阳上越所致。头汗出兼有面赤烦渴,舌尖红,脉数者,由上焦郁热,循经上炎所致。头汗出兼有头身困重,身热脘闷,苔黄腻者,系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危重病人头汗出兼有面色苍白,胸高气喘,肢冷,脉数疾无力或脉微者,系久病精气衰竭,虚阳上越,津随阳泄所致。

另外,饮酒、进食辛辣热汤,使阳气亢旺,热蒸于头,亦可出现头汗,属生理现象,不可以疾病论之。

2.半身汗

病人仅一侧身体出汗,谓之半身汗。或左侧,或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但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多系病变的部位或病变的反映所在。半身汗多因风痰、痰瘀、瘀血、风寒等邪阻滞身体一侧经络,气血不能周流所致。常见于中风、截瘫和痿病病人。

3.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出,谓之手足心汗。正常人手足心微汗出,为生理现象。若手足心汗出量多,则为病理现象。多因阳明燥热内结,热迫津泄;阴经郁热外蒸,津液外泄;湿热性质的疫毒郁蒸,津液外泄;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所致。手足心汗出量多,亦有因先天禀赋所致者,多与遗传有关。

4.心胸汗

心胸部汗出或汗出过多,谓之心胸汗。多见于虚证。若兼心悸心烦,腰酸失眠,五心烦热,遗精梦交者,为心肾不交;兼心悸失眠,萎黄眩晕,腹胀便溏者,为心脾两虚;兼心悸心烦易怒,多食消瘦,手颤,五心烦热,颈前结喉处起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者,为阴虚肝郁火盛(甲状腺功能亢进)。

5.阴汗

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谓之阴汗。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或下焦湿热郁蒸所致。【评述】

关于自汗与盗汗 各种教材所述,泾渭分明,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实则非然。盖阳虚,肌表不固,因而自汗;入睡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之阳更虚,肌表更加不固,故亦可致盗汗。所以临证时,不可拘泥于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应全面分析病情,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临床案例】

1.李某某,女,25岁,务农。因发热恶寒,头痛,左侧颜面发紧,无汗四天来诊。

患者述:自己现在是产后33天。分娩时流血较多,乏力多汗。4天前傍晚,到院子里收尿布,被东北风所袭,当时自觉身上发冷、头皮及左侧面部发紧,回屋不久,即感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恶寒,以鼻为界限,右侧面部汗出如旧,而左侧颜面却干燥无汗。当地医生诊断为感冒,风寒表证。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和中药荆防败毒散治疗三天,无效。头痛寒热如故,且服药后,右侧面部汗出较前更多而左侧面部仍然无汗,遂来诊。

当时查体:T 38.8℃,患者面色苍白,右侧面部湿润,左侧面部干燥,口唇淡白,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数无力。思其分娩时出血较多,气血亏虚,遂诊断为气血虚感冒;风寒表证。拟益气养血,解表散寒。给予八珍汤加黄芪、荆芥、苏叶、柴胡、羌活、防风治之。患者服药三剂,体温降至37.6℃,头痛大减,左侧面部微微汗出。前方去羌活,复3剂,体温正常,头已不痛,面部左右两侧汗出均匀。

对该病,前医忽视了患者系产后感冒,只用荆防败毒散治之,未加扶正之品。患者在分娩时流血较多,气血两虚,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故患者服药后右侧面部汗出增多而左侧颜面仍然无汗,头痛、寒热如故。对该病,应当扶正祛邪。故以八珍汤为主,佐以解表散寒之品治之而奏效。

2.陈某某,女,64岁,退休工人。因自觉午后发热,出汗半个月来诊。

患者述:半个月来,每至下午1点多钟,觉浑身燥热,心烦口苦,手脚出火,而大汗出,面部发热汗出尤甚。夜间睡眠后亦汗出,但汗出量减少,大便稍干,1日1次,小便稍黄。有高血压病史,但无自觉症状。在某市级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用西药硝苯地平、谷维素等治疗,血压控制在140~130/92~84mmHg,但午后发热汗出如故,遂来诊。

当时查体:T 37.1℃,BP 138/90mmHg。患者身体肥胖,面红赤,头面部出汗不止,不断拂拭。舌红而胖大,苔白干,脉弦数。因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所致,且患者每至午后热甚汗出,故诊断为阴虚阳亢证,给予知柏地黄丸加生龙骨、生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炙龟板治疗,服药7剂,无效,每至午后,发热汗出如故。二诊重新分析、辨证。患者虽午后发热汗出,但入睡汗出减轻,面红赤而非颧赤,脉弦数而不细,虽大便不甚干,但口苦心烦,此为实火,而非虚火。且患者患高血压病20余年,而午后面赤汗出仅发病半个月,故与高血压病应是两种疾病,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遂修改诊断为肝火上炎证。拟清肝泻火,以龙胆泻肝汤加黄连、煅龙骨、煅牡蛎和羚羊角粉治之。服药3剂,诸症减轻,效不更方,续服药10剂,发热汗出止。三、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人体的各个部位均可以发生。疼痛有虚实之分。实性疼痛多因外感疫疠或六淫之邪、瘀血、痰浊、气滞,食积、结石、虫积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障碍引起,即所谓“不通则痛”。虚性疼痛多因精血亏虚、阳气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引起,即所谓“不荣则痛”。

问疼痛,应当注意询问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时间及兼症等。(一)问疼痛的性质

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疼痛的性质亦异。临床常见疼痛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十二种:

1.胀痛

疼痛兼有胀满的感觉,谓之胀痛。胸、胁、脘、腹胀痛,多系气滞为患。头目胀痛或后头连项胀痛,可由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使气血壅滞脑窍所致。脘腹胀痛,除肝气郁结,木不疏土及实邪阻滞胃肠,致胃肠气滞者外,亦可见于虚证。虚性脘腹胀痛具备喜暖喜按,按之则舒的特点。多系脾胃气虚,运化和降无力,使脘腹气滞所致,即所谓“虚以致滞”使然。

2.刺痛

疼痛如针刺,谓之刺痛。为瘀血致病的特点。机体局部刺痛,多由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或不通所致。

3.绞痛

痛势剧烈,如刀绞割,谓之绞痛。多因疫毒蕴阻气机、寒邪凝滞气机、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腹中管腔组织阻滞、扭转,阻闭气机所致。如稻瘟病(钩端螺旋体病)腓肠肌疼痛剧烈,如刀绞割,寒战、高热、出血,系疫毒蕴结,阻滞腓肠肌,致其气机闭阻使然;肠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等,腹中出现绞痛,系管腔组织扭转,闭阻气机所致;结石、蛔虫阻滞胆道,引起胆绞痛,系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所致;寒邪犯胃,胃脘绞痛,系寒凝气机使然;真心痛,系瘀血急骤闭阻心脉所致。

4.冷痛

疼痛兼有冷感而喜暖,谓之冷痛。冷痛有虚实之分。寒邪阻滞脏腑经脉所致者,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5.灼痛

疼痛兼有灼热的感觉而喜凉,谓之灼痛。灼痛有虚实之分。火热之邪流窜经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虚火灼络所致者,为虚证。

6.重痛

疼痛兼有沉重的感觉,谓之重痛。多由湿邪困阻气机所致。因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则使人疼痛而兼有沉重的感觉。但头重痛,亦可由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7.酸痛

疼痛兼有酸软的感觉,谓之酸痛。酸痛有虚实之分。实性酸痛多因风寒、风湿、湿热、疫毒阻滞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虚性酸痛多因久病气血亏虚,肌肉失养;肾虚,肾府失养引起。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机体高热,在高热过程中及高热之后,都会出现周身肌肉酸痛。此系热伤气阴,机体肌肉组织失养所致。另外剧烈运动,肌肉疲劳亦常引起酸痛。

8.空痛

疼痛兼有空虚的感觉,谓之空痛。多因气血亏虚,或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9.隐痛

疼痛不剧烈,可以忍耐,但绵绵不休,谓之隐痛。多因阳气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但某些实性疼痛初起,亦常出现隐痛,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如脑瘤初起之头痛,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等皆可出现此类病变反应。故新病隐痛,不可遽断为虚证。

10.走窜痛

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谓之走窜痛。见于胸胁脘腹者,多系气滞为患;见于四肢关节者,多因风寒湿邪侵犯四肢关节,风邪偏胜所致。

11.固定痛

疼痛部位固定不移,谓之固定痛。固定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外感六淫及疫毒、寒邪、郁火、寒湿、湿热及瘀血、痰饮等阻滞脏腑经脉所致。虚证多因阳气亏虚,失于温养,或阴虚火旺,虚火灼络所致。如胃阳虚之胃脘痛,肺痨(肺结核)之胸痛等皆属虚证;寒邪犯胃之胃脘冷痛,热邪壅肺之胸痛等均属实证。

12.掣痛

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放射到他处或连及他处,谓之掣痛。多因经脉失养或阻滞;筋脉失养或阻滞所致。如瘀血所致的心脉痹阻证(冠心病心绞痛),疼痛由心前区沿手少阴经放射到左手小指,系瘀血阻滞手少阴心经所致。肝主筋,肝血虚,筋脉失养或外伤损伤筋脉均会引起筋脉抽掣作痛。【评述】

一般而言,不同的病因应该引起不同性质的疼痛。但在疾病过程中,亦不尽然。如瘀血积滞,脉络不通,多引起刺痛。但瘀血积滞形成的癥积(肝硬化,肝癌等)亦有不痛者,亦有隐痛、胀痛、钝痛者,不可因其并非刺痛而否定其为瘀血。阳气虚失于温养所致的疼痛,如胃阳虚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喜暖喜按而已,而无明显的凉感;阴虚火旺所致的疼痛,如肺阴虚证(肺结核),多是局部隐痛而无灼热的感觉。隐痛未必虚,如脑瘤初起多隐痛,则系癥积所致;胀痛未必实,如脾胃气虚,脘腹胀痛系气虚引起。酸痛有虚有实,需根据其病史与兼症全面分析之,不可简单地以湿邪或肾虚论之。【常见错误分析】

固定痛,“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这一论述忽略了虚性疼痛。因而没有对固定痛的病因做出较全面的概括。就临床而言,绝大多数疼痛都是固定痛。寒热虚实均可见之。(二)问疼痛的部位

机体的各个部位都与相关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询问疼痛的部位,可以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兹就机体各个部位的疼痛分述如下:

1.头痛

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皆谓之头痛。手足三阳经均直接循行于头部。阳明经行于头前,故前额及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少阳经行于头两侧,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太阳经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足厥阴经连目系上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经。

头痛有虚实之分。凡外感疫毒或六淫之邪,以及瘀血、痰浊、肝火、亢阳、癥积、寄生虫等阻滞或上扰脑窍所致者,多为实证;凡阴精气血亏虚,脑窍失养所致者,多为虚证。

另外,疟疾、中毒、痨虫犯脑(结核性脑膜炎)、热毒酿脓(脑脓肿)及某些西药的不良反应等均可引起头痛。某些耳、目、鼻的病变亦可引起头痛。故临床上应根据病史、兼症及头痛的性质,以辨别头痛的原因。

2.胸痛

胸部的某一部位疼痛,谓之胸痛。胸位上焦,为心肺所居,故胸痛多与心肺及胸壁病变有关。临床应根据胸痛的部位、性质及兼症做出诊断。

胸骨后或心前区憋闷作痛,时作时止者,多因瘀血、痰浊等邪阻滞心脉所致。常见于胸痹(冠心病)等病。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冷汗出或心前区疼痛虽不甚剧烈,但胸闷烦躁,冷汗出而吐泻者,多因心脉急骤闭塞不通所致,常见于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左侧卧位或深呼吸时加重,发绀,咳嗽,心悸,呼吸困难,发热汗出者,多因热邪或湿热夹饮邪蕴结心包所致。常见于饮停心包证(化脓性心包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等)。

心前区隐痛,心悸胸闷乏力,出现于感冒之后者,多因热毒或湿热蕴心,耗气伤阴所致。常见于热毒蕴心证、湿热蕴心证(病毒性心肌炎)等。

胸痛,壮热面赤,咳喘气粗者,多因热邪壅肺,肺络不利所致。常见于热邪壅肺证(大叶性肺炎等)。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多因痰热蕴肺,热壅血瘀所致。常见于肺痈等病。

胸痛,咳嗽阵作,咯血,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者,多因肝郁化火,木火刑金所致。常见于肝火犯肺证(气管炎合并情志所伤者)。

胸痛,干咳少痰,颧赤盗汗,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者,多因肺阴虚,虚火灼络所致。常见于肺痨(肺结核)。

胸胀痛走窜,太息易怒,脉弦者,多因气滞所致。常见于肝气郁结证。

胸刺痛,局部青紫起肿块者,多因外伤,瘀血阻滞局部血络所致。常见于血瘀证。

胸肋软骨局部高突剧痛,皮色不变,多因痰瘀结滞,脉络不通所致。常见于痰瘀互结证(肋软骨炎)等。

此外,肺栓塞、气胸、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骨髓瘤、白血病、胸主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食管炎、纵隔炎、膈疝、心脏神经官能症、胸部痈疖、骨折等皆可导致胸痛。临证时,应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析。

3.胁痛

一侧或两侧胁部疼痛,谓之胁痛。两胁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故胁痛多见于肝胆疾患。

胁胀痛,太息易怒者,多因肝气郁结所致。常见于肝气郁结证。

胁胀痛或隐痛,身目发黄者,多因肝胆湿热所致。常见于湿热蕴肝证(黄疸性肝炎)、湿热蕴胆证(胆囊炎、胆石症)及肝部癥积(肝癌)等病。

胁灼痛,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者,多因肝火炽盛,火灼肝经所致。常见于肝火炽盛证。

胁痛,触按尤甚,寒战高热,呈弛张型,大量汗出者,由肝脏热壅血瘀所致,常见于肝痈。

胁肋隐痛或隐隐灼痛,颧赤盗汗潮热者,多因肝阴虚,虚火熏灼,肝络不利所致。常见于肝阴虚证。

胁痛,咳唾转侧尤甚,肋间饱满者,多因饮停胸胁所致。常见于悬饮(渗出性胸膜炎)等病。

另外,胸侧壁病变,如缠腰火丹(带状疱疹)、肋骨骨折、胸侧壁外伤挫闪等亦可引起胁痛。临证时应注意辨析。

4.胃脘痛

胃脘位于上腹部,故胃脘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胃脘冷痛剧烈、喜暖拒按,有受寒饮冷史者,多因寒邪犯胃,凝滞气机所致。常见于寒邪犯胃证(急性胃炎)。

胃脘灼痛,嘈杂吞酸者,多因胃火炽盛,火灼胃脘,胃络不利所致。常见于胃热(火)证(急性胃炎)。

胃脘胀痛,嗳气频作,嗳气、矢气则舒者,多因胃脘气滞所致。常见于肝胃不和证(胃炎)等病。

胃脘胀痛,嗳腐食臭,呕吐酸腐者,多因食滞胃脘,阻滞气机所致。常见于食滞胃脘证(伤食)等。

胃脘刺痛,固定不移者,多因血瘀胃脘,胃络不利所致。常见于胃脘血瘀证(急性胃炎,或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者)。

胃脘隐痛,或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者,多因胃阴虚,虚火扰胃,胃络不利所致。常见于胃阴虚证(萎缩性胃炎等)。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进食痛减者,多因胃之阳气亏虚,胃脘失于温养所致。常见于胃阳虚证、胃气虚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性胃炎等)。

若胃脘剧痛暴作,拒按,出现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穿孔所致。

中老年人胃脘痛,疼痛失去规律性,痛无休止,大便潜血持续阳性,形体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性。

空腹大量食柿或软枣之后,胃脘痛不止者,应考虑胃柿石的可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