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19:44:10

点击下载

作者:潘桂娟,郑旭锐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梴

李梴试读:

前言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项目及丛书撰写、统稿与审订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暨编委会和审订委员会全体成员,精益求精之心始终如一。在上述科研项目负责人、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主持下,由常务副主编张宇鹏副研究员、陈曦副研究员及各分题负责人——翟双庆教授、刘桂荣教授、郑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钱会南教授、马淑然教授、文颖娟教授、陆翔教授、杨卫彬研究员、崔为教授、柳亚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静波博士等,以及医史文献专家张效霞副教授,分别承担或参与了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课题任务书和丛书编写体例的起草、修订和具体组织实施,各单位课题研究任务的落实和分册文稿编写和审订等工作。编委会还多次组织工作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组织审订委员会专家复审和修订;最终由总主编逐册复审、修订、统稿并组织作者再次修订各分册文稿。自2015年6月开始,编委会将丛书各分册文稿陆续提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于2019年12月之前按计划完成本套丛书的出版。

2016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对传承脉络清晰、理论特色鲜明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系统总结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精华,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切实传承中医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上述项目研究及丛书的编写,是研究团队对国家层面“加强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号召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当代中医学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追求!通过此项全国协作的系统工程,凝聚了中医医史、文献、理论、临床研究的专门人才,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的学术队伍。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所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16家科研、教学、医疗单位,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关领导及华中健编审、伊丽萦博士及全体编校人员对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丛书即将付梓之际,百余名作者感慨万千!希望广大读者透过本丛书,能够概要纵览中医药学术发展之历史脉络,撷取中医理论之精华,传承千载临床之经验,为中医药学术的振兴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促进本丛书不断修订和完善,共同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

凡例

一、本套丛书选取的医家,均为历代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名家,包括汉代至晋唐医家6名、宋金元医家18名、明代医家25名、清代医家46名、民国医家7名,总计102名。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旨在对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等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阐发,并进行精要论述。

二、丛书的编写,本着历史、文献、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全面解读、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医家原著,适当参考古今有关该医家的各类文献资料,对医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加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概括,将其中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的独特内容阐发出来。

三、丛书在总体框架上,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在内容阐述上,要求概念正确、表述规范,持论公允、论证充分,观点明确、言之有据;在分册体量上,鉴于每个医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总体要求控制在10万 ~ 20万字。

四、丛书每一分册的正文结构,分为“生平概述”“著作简介”“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与“后世影响”五个独立的内容范畴。各分册将拟论述的内容按照逻辑与次序,分门别类地纳入以上五个内容范畴之中。

五、“生平概述”部分,主要包括医家姓名字号、生卒年代、籍贯等基本信息,时代背景、从医经历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等。

六、“著作简介”部分,逐一介绍医家的著作名称(包括现存、已经亡佚又经后人辑复的著作)、卷数、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

七、“学术思想”部分,分为“学术渊源”与“学术特色”两部分进行论述。前者重在阐述医家之家传、师承、私淑(中医经典或前代医家思想对其影响)关系,重点发掘医家学术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学术渊源;后者主要从独特的学术见解、学术成就、学术特点等方面,总结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特色。

八、“临证经验”部分,重点考察和论述医家学术著作中的医案、医论、医话,并有选择地收集历代杂文笔记、地方志等材料,从中提炼整理医家临床诊疗的思路与特色,发掘、总结其独到的诊治方法。此外,还根据医家不同情况,以适当方式选录部分反映医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的医案。

九、“后世影响”部分,主要包括“学术影响与历代评价”“学派传承(学术传承)”“后世发挥”和“国外流传”等内容。其中,对医家的总体评价,重视和体现学术界共识和主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明新见解。

十、附以“参考文献”,标示引用著作名称及版本。同时,分册编写过程中涉及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以及未经引用但能体现一定研究水准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也一并列出,以充分体现对该医家研究的整体状况。

十一、附以丛书全部医家名录,依照年代时间先后排列,以便查检。

十二、丛书正文标点符号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医家原书中出现的俗字、异体字等一律改为简化正体字,个别不能对应简化字的繁体字酌予保留。《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

内容提要

李梴,字健斋,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西南丰人,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著有《医学入门》,学术影响深远。李梴将养生之道归于平易,强调保养之道存乎心,饮食起居须有节。李梴重视脏腑理论,对脏腑属性、“五脏穿凿”之说等深有体会,提出五脏互涵、邪自互入的观点,总结脏腑的证治规律;临床重视脉诊,崇尚上古诊法,专立妇人脉法;提倡针道之说,总结子午八法和神针大要;基于临床实践,总结杂病诊治提纲;在本草学方面,突出药性,强调配伍,类分本草等,均颇具特色。本书内容包括李梴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编写说明

李梴,字健斋,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西南丰人,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李梴以儒而兼医,所著《医学入门》,内容医文并茂,医理寓于诗词歌赋,极大地方便初学者,是一部较好的医学门径之书。其内容全面,说理甚明,诸多学术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梴在学术上也多有独到之处。如其将养生之道归于平易,强调保养之道存乎心,饮食起居须有节;重视脏腑理论,对脏腑属性、“五脏穿凿”之说等深有体会,提出五脏互涵、邪自互入,总结脏腑证治规律;临床重视脉诊,崇尚上古诊法,专立妇人脉法;提倡针道之说,总结子午八法和神针大要;基于临床实践,总结杂病诊治提纲;在本草学方面,突出药性,强调配伍,类分本草等,均颇具特色。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1980~2011年间有关李梴的学术论文,共计51篇。其中,期刊论文34篇,学位论文17篇,但未见专门研究其学术思想的专著。现代以来,有关李梴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脏腑学说及针灸、养生等方面。

本次整理研究,以199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医学入门》为蓝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读。在学术思想方面,总结了李梴对历代医学姓氏、方剂名称、天地人物气候相应的认识,以及其对脏腑学说、观形察色问证、诊脉观点、养生思想、本草学思想等的认识;在临证经验方面,主要阐述了李梴运用针灸诊治疾病,以及对妇科、儿科、外科、内科常见病的诊疗特色,并列举上百个临床常用的针灸穴位,尤其对五输穴、八脉交会穴做了重点的论述。此外,李梴创立了多元阴阳迎随补泻法,发展了传统的补泻理论,特别是杂病穴法歌,流传甚广,影响较大。本书中还阐明了《医学入门》简要实用的特点及其对医学普及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其养生、医德学说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在此衷心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及支持本项研究的各位同仁!陕西中医药大学 郑旭锐 席莉2015年6月

生平概述

李梴,字健斋,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西南丰人,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著有《医学入门》,学术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将李梴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等并称为江西历史上的十大名医。

一、时代背景

李梴所处的时代为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此时的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风尚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政治领域,嘉靖至万历时期长达百年的时间内,明代传统政治的惯性依然发挥着主要作用,但也有些显著的政治变革现象,“大礼仪”重新恢复明代政治秩序,张璁开启了“嘉隆万大变革”,张居正继承了这一变革并将之终结;经济领域,表现为农业种植商品化,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工商业的比重逐步加大;思想领域,程朱理学的没落和心学的崛起给人民带来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大解放;社会风尚、社会结构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商品货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些都要求有新的风尚体系与之配合和照应。以上这些对传统和等级社会礼制原则的突破和反抗,或多或少都影响着这一时期文学和医学的发展。

明代设有医生考选制度,而且考选制度非常严格。如嘉靖六年(1527)礼部尚书等提出对医生的考选问题,认为录用医生限于世医一途,使天下虽有卢扁、仓公也无法选用,使太医院成为庸医栖身之所,于是主张由单纯世医制扩大为考选制。不是世医精通医术者,听其应试,试高考入籍而复其世业,不通医术者不被录用;现任医官,由礼部考其医术,以定升迁降黜。明代除世医承继以培养医生外,官方医学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明代非常注重医生的继续教育,充任医士、医生后,还要继续学习专科并参加考试。如嘉靖二十八年(1549)规定:考试成绩一等者,原为医生者可充任医士,医士无冠带者,给予冠带;原在内殿供事支俸且有冠带者,酌升俸一级;若内殿缺人,太医院依不同专科依次呈报礼部,送内殿供事。考试成绩二等者,原为医生者与充医士;医士无冠带者,给予冠带;原在内殿供事者,不准继续供职,只能在太医院当差。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医疗的重视程度。

明代对地方医学教育也比较重视。弘治十七年(1506)规定:府、州、县均设医学,主管地方各级医药行政和医学教育,府设正科1人为从九品,州与县的医官均未入流(万历中始改为从九品)。地方医学教育在全国普遍设立。新设州县,除设立儒学和阴阳学外,均设有医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医学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明代还重视民间医学教育,主要采用家传或师徒传授的形式。

明代的这种制度造就了不少医学世家,使医学世代相传;不少世医将自己的经验编写成简易实用的医学读物,作为教材教授子弟。17世纪多种此类医书刊行,起着传播和普及医学知识的作用,对提高医生的素质很有帮助。李梴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重视医疗,有严格的医生考选制度,重视医生的继续教育及重视民间医学教育的年代,其年少时因患病立志学医,搜拣古今,博学深思,勤于实践,终于成为名医。

二、生平纪略

李梴青年时聪明过人,但他并不慕荣利,致力研究医学,博览群书,医学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曾行医于江西、福建两省,声望甚高,赢得了病家的高度赞誉。

李梴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医学入门·卷首》),著成《医学入门》,并于明万历三年(1575)刊行于世。全书分内外集,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象执方,夭枉人命”(《医学入门·卷首》),故题名《医学入门》。全书共8卷,内容包括中医医史、医学哲学、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方剂、临证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以及医德方面的论述等。书中医理皆以歌诀配以阐释的形式编写,歌诀纲目清晰,阐释广采博收,便于记忆和学习。

李梴以儒而兼医,所著《医学入门》,内容医文并茂,寓医理于诗词歌赋之中,极大地方便了初学者,是一部较好的医学门径之书。因此,《医学入门》屡经翻刻,流传甚广。因其内容全面,说理甚明,诸多学术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被认为是学习中医的最佳读本之一。

李梴将养生之道归于平易,强调保养之道存乎心,饮食起居须有节。其重视脏腑理论,对脏腑属性、“五脏穿凿”之说等深有体会,提出五脏互涵、邪自互入的观点,总结脏腑证治规律;临床重视脉诊,崇尚上古诊法,专立妇人脉法;提倡针道之说,总结子午八法和神针大要;无论外感、内伤,均全面把握,基于临床实践总结杂病诊治提纲;在本草学方面,参考张元素之学,突出药性,强调配伍,类分本草等,均颇具特色。

李梴的《医学入门》于江户时期传入日本,受到道三学派古林见宜(1579—1657)的重视。古林见宜的弟子松下见林,在《古林见宜传》谓:“先生尝阅《医学入门》,以为医学广大宏博,无有津涯,故不知李梴《医学入门》取其急切需要者编纂之。初学者得此如无玩心,足以得入其门,庶几可得尽其医道,先生亲自纂集,要谷口正求大字缮写上梓,以便习诵。”本书在日本流传甚广,评价很高。时人谓不读一遍不足以为俗医,读一遍始可为小医,太医应以此为阶梯而登《素问》《难经》、本草大雅之堂。

著作简介

《医学入门》,成书于明万历三年(1575),共计9卷。首卷载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及运气、保养等问题。卷一叙述经络、脏腑、诊法、针灸等内容。卷二和卷三为本草专论,主要叙述六气为病及疮门用药。卷四至卷八叙述外感、内伤、内科杂病,以及妇、儿、外各科的证治、用药和急救方。卷末附有“习医规格”一篇。此外,书中还搜集历代名医姓氏两百余人。本书简明实用,为读者所推崇,流传较广,曾流传到日本、越南等,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李梴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医学。书中说:“一因病陟医,苦无统要入门,叔和《脉诀》、东垣《药性》、《编注病机》、《医方捷径》、《医学权舆》,非不善也,然皆各自成帙,有所不便;《伤寒论》《活人书》《百问歌》,非不美也,然非幼读不能成诵;《医经小学》法全辞略,真可以入门也,而《局方》又有所未备,且意太简古,学人亦难了悟。是以少瘥,将前数书合并成帙,中分内外。内集详于运气、经络、针灸、脉、药,外集详于温暑、伤寒、内伤、杂病、方论。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象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曰《医学入门》。”《医学入门》的内容,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医学入门》以《医经小学》为主要蓝本,并加以充实、编纂,以歌赋的形式写作而成。《医经小学》是明代初年吴陵人刘纯所撰,全书共计6卷,分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五运六气等六门。该书上取《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之论,下辑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家之说,撮其精华,文字简约,便于记诵,适合初学之用,故名《医经小学》。李梴在该书基础上,补充了各家之说,使全书内容较刘纯的《医经小学》更为丰富、充实,更适合初学医者入门之用。诗词歌赋,是有音韵、有节律的文学体裁,读起来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能够强化人们的记忆。李梴以儒而兼医,全书内容医文并茂,寓医理于诗词歌赋之中,极大地方便初学者,所以后世医家称赞《医学入门》是一部比较好的医学门径之书。

其二,《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即“博采诸家之说于前,而附以己意断之于后”。故书中之论,皆有所本。

其三,《医学入门》昌明医德,以“习医规格”树楷模。在《医学入门》书成之日,李梴为了继承发扬古代医家的优良医德传统,特为门人写了一篇关于医德的论文——习医规格,附于卷末。文中着重论述了医生的业务学习和品德修养等问题,首先指出医生要“读书明理”,才不致“庸俗昏昧”;要坚持学习,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做到熟读深思,如果稍有疑难,则检阅古今名家方书,以广见闻,或就有德高明之士,委曲请问;要做到一专多能,专小科,则亦不可不读大科,专外科,则亦不可不读内科。其次谈到医生在临证时,要“从头至足……逐一详问……必须仔细察脉”;“诊后对病家言必以实,或虚或实,可治、易治、难治,如有察未及者,直令帮助,不可牵强文饰”;对待病人要谦虚谨慎,严肃认真,“务宜从容拟议,不可急迫激切”;处方用药,“根据古成法,参酌时宜、年纪与所处顺逆及曾服某药否?……虽本于古而不泥于古……用药之际,尤宜仔细”;还特别强调指出,对病家“不可过取重索……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最后提出医生的职业道德标准,一言以蔽之曰:“不欺而已矣。读《入门》书而不从头至尾灵精熟得一方一论,而便谓能医者,欺也;熟读而不思悟融会贯通者,欺也……诊脉而不以实告者,欺也;论方用药,潦草而不精详者,欺也;病愈后而希望贪求,不脱市井风味者,欺也;屡用屡验,而心有所得,不纂集以补报天地,公于人人者,亦欺也。欺则良知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益昌。”李梴这篇论述,为昌明医德树立了楷模,至今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李梴撰写《医学入门》,以《医经小学》为蓝本,并在此书的基础上,遍采诸家学说,辅以自己的认识。

一是补充各家之说,如朱丹溪、张仲景、刘完素、危亦林、陶华等各家学说。

二是分类编纂,将全书分为经络、脏腑、针灸、本草、杂病、伤寒、妇人病、小儿病、外科病、内科病等几部分论述。《医学入门》中,在归纳历代医家时,按《医林史传》《外传》及《原医图赞》而类编。脏腑论源自《内经》《难经》。如其在脏腑章节中说:“观《素》《难》所论脏腑,分阴分阳,而脾胃其中之太极矣乎!”本草一章的观点,源自《释药》《大观》《尔雅》《博物志》。如其在阐述菊花时说:“《尔雅》云:鞠如聚金不落。花,萼也,后凡言花者,仿此,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主诸风湿痹,腰痛去来,四肢游风,皮肤死肌。治头风眩痛,两目欲脱泪出。去翳养血,明目要剂也。又宽胸膈烦热,止心痛。”其论述玄明粉时指出,《释药》云:“玄门中多用之。以明莹者为上,太阴之精华,水之子也,阴中有阳之药也。”

三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李梴撰写《医学入门》,博采诸家之说于前,而附以己意断之于后,故书中之论,皆有所本。如论经络,则本《明堂孔穴》;论运气,则据《素问》《灵枢》及各家名言;论脏腑,则遵《素问》《难经》,兼采华佗《内照》等书;论形色脉诀,则从《素问》《难经》《医经小学》《脉经》《脉图》《脉决》之说;论本草,则用《医经小学》及《捷径》《释药》《集韵》等,更采《集要》等书注其未备;暑温全宗刘完素《原病式》;伤寒以陶华《伤寒六书》为主,参考《伤寒论注》及《伤寒活人书》等;内伤疾病以东垣为法;杂病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及丹溪治杂病之法;女科以《妇人良方》为本;小儿科以《仁斋小儿方论》为主,并《安老怀幼书》,痘疹以《医学正传》为要;外科则宗《外科枢要》等。

同时,《医学入门》中,对于“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论述,也源于前贤诸家。如古人认识脏腑,其初始本意是为实体脏器。《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均记载了用五脏祭祀的活动,其所谈虽是用牲畜之脏腑,但所言五脏之肝、心、脾、肺、肾等均是指实体脏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中医经典著作的《内经》与《难经》,也记载了大量有关脏腑的内容,其中许多是对脏腑位置、大小、形态的描述。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解剖术较为粗疏,还缺乏从微观探讨人体脏腑组织的手段,而为了解释并解决人体发生的众多病变,适应医学的发展,古代医家便从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人体外在的表现及功能活动(“表象”)入手,运用当时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易象思维等,去探讨人体。这些实际上正是古人从实体脏腑转而建立藏象系统(非实体脏器)的内、外部原因。正如范文澜《中国通史》所云:“战国医学家知道从解剖求病理,确是找到发展医学的道路。不过,当时的解剖术很粗疏,要说明病理,不得不采取阴阳五行说。”即脏腑的概念由实体转向了非实体,其中心的概念也从解剖实体转换为人之神明这一非实体,用心指代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其后,南宋道家余洞真《悟玄篇·玄关一窍》云:“玄关一窍者,乃一身总要之关也,此窍者即心中之心是也。其心非肉心,乃心中之主宰,一身万事之神也。”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传习录下》亦云:“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以上均将主神明之心与肉体之心作了区分。李梴结合以上各家之说,从医学角度认识到了解剖之心与神明之心的区别,其论与之相合,可以说是对医学的一个贡献。

此外,李梴融合各家之说,在针灸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李梴的针灸临证经验,源于何若愚及席弘针派,在何若愚的迎随补泻之上,创多元阴阳迎随补泻法;在师承庐陵欧阳氏的经验基础上,对窦默手指补泻十四法与烧山火、透天凉、龙虎交战等多种针法进行阐释和改进,方便后学者掌握和应用;其灸法继承孙思邈的理论,结合民间方法而创。李梴博采众长并通过临床实践加以改进和提炼,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观点。

二、学术特色

(一)阐释脏腑《医学入门》中“脏腑”一节,分“总论”与“条分”两个部分,系统地论述了脏腑的功能、常见病证及治法。所论条目分明,较有层次,为中医学脏腑理论的系统化做出了贡献,基本上达到了使人学医“入门”之目的。“总论”汇集了脏腑的功能、主病、数目等各家看法,并进行了分析;“条分”则对各脏腑的功能、解剖、病变、用药、养生注意点进行了说明。每一脏腑之下,均依据前人之论述与经验详列其虚实寒热病证,并列出相应的治疗药物,使习医者便于理解和掌握,临证则可有的放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论心有别

在论脏腑的章节中,李梴提出“解剖之心”与“神明之心”是有区别的。如其说:“心为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状如未开的莲花,居肺脏之下肝脏之上。为神明之心,神为气血所化,生之本,万物由之盛长,不着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2.论心包络

李梴在排列脏腑时未列心包络而是列了命门。其在《医学入门·卷一·脏腑》中提出,“心包即命门,其经手厥阴,其腑三焦,其脏心包络,其部分在心下横膈膜之上,竖斜膈膜之下,与横膜相粘。其处黄脂漫包者,心也。其漫脂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此胞络也”。在命门病证中云:“风则肘臂挛急,腋下肿红;气则胸膈支结,胁不舒太。”“血衰面黄,而心下崩且烦。”李梴在注文中解释云:“心包支脉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心包脉起于胸中下膈,循历络三焦,故病有胸病及息贲者。”“盖悲哀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包络绝而阳气内鼓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很显然,李梴认为心包络就是命门。

心包络,《内经》称其为十二脏腑之一,作为脏腑而言,其功能仅起代心行令、代心受邪、保护心的作用。正如《灵枢·邪客》所云:“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如《素问·刺法论》所言:“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除此并无其他特殊功能。因此,中医学家在论述各脏腑功能时,大多把它放入心中讨论,认为它只是心的一个附属器官。而由于经脉学说的需要,一条经脉要配属一个脏腑,正如《灵枢·海论》所云“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同时也为了满足经脉表里相配、脏腑相合的关系,心包络又被列为脏之一,经脉为手厥阴经,而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也解决了三焦为“孤腑”的问题。这种理论在中医学术界已得到公认。而李梴将心包络指为命门,故可以说这是一种创新观点,既丰富了命门学说的内容,又解决了心包络称为脏却与其他五脏的重要程度不能平列等诸多问题。但李梴的这一观点,也仅是各家学说中的一种,并未得到中医学术界的认可,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左肾右命门说

命门,始见于《灵枢·根结》所云:“命门者,目也。”其后《难经·三十九难》创立了中医学的命门学说,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左肾右命门”之说,对后世具有相当的影响。但到了明代,许多医家并不赞同其说,唯有薛己(1486—1558)及李梴等继承了《难经》之论。其中,李梴《医学入门》刊于1575年,又在薛己之后,对命门的部位及功能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如《医学入门·卷一·脏腑》云:“命门下寄肾右,而丝系曲透膀胱之间,上为心包,而膈膜横连脂漫之外。配左肾以藏真精,男女阴阳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气,疾病死生是赖。”李梴认为,命门寄于右肾,与膀胱、子宫相连,具有藏精、受胎、主生殖之功能。李梴还进一步发挥说:“心包即命门,其经手厥阴,其腑三焦,其脏心包络,其部分在心下横膈膜之上。”即他认为,命门也包括了古人所称的“心包络”之功能,故而在论述命门病证时,也将原属心包经的病变纳入其中。李梴还指出,命门为相火之脏,主持人体元气,因此为医家诊治的重点。故其云:“凡病虽危,命脉有神者生,命脉无神者死。”若此,命门虽寄于右肾,但与左肾为配成之官,上至于心,下至于膀胱、子宫,为相火之脏,具有主持人体元气、藏精、主生殖之功。这一认识,不仅继承了《难经》“左肾右命门”之说,而且有了较多发挥,赋予了命门新的含义,在明代医家虞抟(1438—1517)、孙一奎(1522—1619)、张介宾(1563—1640)、赵献可(1573—1644)等将命门认为居于肾间、为肾间动气君火等诸说之中,也可谓独树一帜,丰富了肾命学说的内容。

4.三焦配命门

李梴认为,三焦有名无形,无形而有用,其功能主气主食主便,发无根之相火而游行诸经,具有升中清、降下浊、养精神、柔筋骨之功,力主三焦为上、中、下三焦,包容十二脏腑以至全身之说,故其言:“观三焦妙用,而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李梴的这些观点,可以说是深谙《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以及《难经·三十八难》“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无形,其经属手少阳”和《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之经旨。另外,李梴将《难经》中“三焦者,原气之别使”的功能进一步发挥,称“约而言之,三焦亦一焦也。焦者,元也,一元之气而已矣”。他认为,全身脏腑之所以归属于三焦、本于三焦,全在于三焦主持元气之功,即所谓“焦者,元也,一元之气而已矣”。也正因为如此,脏腑间不仅存在着表里配合关系,而且各脏腑之间也存在着互通关系,即“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

由于三焦、命门的特殊性,故李梴认为二者虽均非“正脏”“正腑”,但二者相合则成十二脏腑之数,正如其所云“命门,即右肾,言寄者,命门非正脏,三焦非正腑也”“命合三焦”。虽然李梴将命门与三焦相配,但在应用上仅将“血衰面黄,而心下崩且烦”之病机用此解释,且这里的命门用的又是心包络的概念。

此外,李梴在脏腑与脉位的配属上,提出“肾合膀胱,左尺之脉纯乎水;命合三焦,右尺之脉纯乎火”,即将命门与三焦相合;在三焦功能与病变的论述中,主要将下焦与肾、命门结合阐述,而中、上二焦则较少涉及。因此可以说,李梴虽然名义上将命门与三焦相合,但在具体运用上则阐发不多。

5.新解“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出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各医家对此论的认识,可谓百花齐放、仁智互见。李梴主要从胆主火之游行、主荣卫之运行立论,以阐发胆对其他脏腑的作用。如其云:“脏腑之散殊如此,然岂无其要乎!经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盖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居中,火独游行其间,以主荣卫而不息,火衰则为寒湿,火盛则为燥热,故曰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云:“荣卫虽主于肺,而其流行则又主于胆也,故胆气始于子云。”这种认识可谓标新立异,较其他各家有很大不同。

6.论脏腑别通

书中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宣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二)类分药物

李梴对本草做了详细的论述,包括药名、五味、功效。他认为,草木良毒各异,未达其性勿尝。药物都有自己的功效,用的恰当则灵。如试嚼乌梅,遽齿酸而津溢;才吹皂角,立鼻嚏以气通;啖辣芥则泪垂,啮花椒而气闭;阴胶知内疸所在,硝末救脑痛欲亡。囊皴漩多,夜煎萆;体寒腹大,全赖鸬;龟尿解噤,鼠骨生牙;磁石引针,琥珀拾芥;鸾胶续剑,獭胆分杯;血投藕而不凝,漆得蟹而自散;葱液可以熬桂作水,蟾膏乃能软玉如泥等。每用单行,则气纯而愈速;或时兼使,乃味杂而效迟。只有相须佐使配合,才能并力以收功;若相反畏恶交参,必增毒减效。只有对症求药,随宜用药,才能获得万全之效。

同时,李梴根据药物功效对本草进行了分类,具体分为:祛风行气、清热化痰润燥类,解热升阳散火类,补气调中除湿类,解热生津、滋血润燥类,温阳散寒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类,药食两用类等,共七大类。并对食疗方进行了阐述。

1.祛风行气、清热化痰润燥类

李梴认为,风属阳,善行数变,自外而入以郁正气,故治风多用行气开表药;又风入久变热,热能生痰,宜用祛风化痰药;又热极生风,风能燥液,宜用清热润燥药。

李梴在“本草”章节的开始,即记载了防风、独活、羌活、荆芥、薄荷、升麻、细辛、白芷、麻黄、藁本、紫苏、秦艽、威灵仙、苍耳子、天麻、蔓荆子、牡荆实、牛蒡子、南星、白附子、瓜蒂、藜芦、皂荚、僵蚕、蝉蜕、蝎、白花蛇、乌蛇、蚺蛇、蛇蜕、虎骨(现用代用品,下同)、牛黄、牛膝、何首乌、菊花、密蒙花、白蒺藜、青葙子、草决明、木贼、白薇、葳蕤、巴戟、天竺黄、五加皮、桑寄生、豨莶草、水萍、络石、白鲜皮、漏芦、辛夷、蓖麻子、茹、茵芋叶、杜若、羊踯躅、莨菪子、南藤、石南叶、蚤休、木兰、松萝、云母、石胆、曾青、空青、菥蓂子、石长生、鹿衔草、马先蒿、陆英、海桐皮、胡桐泪、钩藤、草乌、天仙藤、石南藤、鱼津草、谷精草、佛耳草、地杨梅、郎耶草、蛞蝓、衣鱼、清风藤、矾石、青琅、玄精石、金星石、银星石、珊瑚、玛瑙、蓬砂、古文钱、石燕等97味药。这些药物,均属于祛风行气、清热化痰润燥类。

另外,李梴还提出了主治各经的风药,它们分别是肝经——川芎,心经——细辛,脾经——升麻,肺经——防风,肾经——独活,胃经——升麻,大肠经——白芷,小肠经——藁本,三焦经——黄芪,膀胱经——羌活。这些药有发散风寒,升散郁火,兼治表湿的功效。

2.解热升阳散火类

李梴认为,治热以寒,寒药属阴,故治热多阴药;又郁火宜发散,宜用风门药,火郁则发之,升阳散火。

在这部分内容中,李梴共记载了97种药物。其中包括黄芩、栀子、沙参、玄参、丹参、紫参、前胡、白前、桔梗、百部、桑白皮、山豆根、青黛、蓝实、黄连、胡黄连、连翘、葛根、石斛、石膏、香薷、茵陈蒿、滑石、大黄、朴硝、芒硝、硝石、玄明粉、犀角(现用代用品,下同)、羚羊角、牡羊角、黄柏、苦参、防己、柴胡、草龙胆、通草、车前子、地肤子、石韦、地榆、秦皮、龟甲、鳖甲、鼍鱼甲、牡蛎、文蛤、海蛤、竹叶、竹茹、大青、草蒿、芦根、马兰花、川楝子、王瓜、地龙、石决明、珍珠、禹余粮、食盐、青盐、卤盐、银屑、金屑、腊雪、人黄、人溺、防葵、景天、萹蓄、王不留行、贯众、白英、爵床、翘根、屈草、羊桃、溲疏、梓白皮、桐叶、理石、长石、干苔、屋游、海金沙、苎根、菰根、甘焦根、马勃、孩儿茶、紫背天葵、泉水、井华水、半天河水、浆水、地浆等。这些药物均具有解热升阳散火的功效。

李梴还提出了主治各经热的药:如肝经——柴胡、黄芩,心经——麦门冬、黄连,脾经——白芍、大黄,肺经——石膏、山栀,肾经——玄参、黄柏,胆经——连翘、柴胡,胃经——葛根、大黄,三焦经——连翘、地皮,膀胱经——滑石、黄柏,大肠经——连翘、大黄,小肠经——赤茯苓、木通,胞络经——麦门冬、牡丹皮。另外,他还提出了主治骨肉分痨瘵发热药,如肝——当归、柴胡,心——生地、黄连,脾——芍药、木瓜,肺——石膏、桑皮,肾——知母、生地,胆——柴胡、瓜蒌,胃——石膏、芒硝,三焦——石膏、竹叶,膀胱——滑石、泽泻,大肠——芒硝、大黄,小肠——赤茯苓、木通。这些药物均具有治上中下三焦内热,兼治湿热的功效。

3.补气调中除湿类

李梴认为,气虚不能运化水谷而生湿,宜用补气除湿药,又宜用调中消导药、行湿利二便药。

这部分内容共记载了75种药物,其中包括了人参、黄芪、甘草、白茯苓、茯神、薯蓣、白术、苍术、半夏、橘皮、青皮、枳壳、枳实、厚朴、射干、旋覆花、大腹皮、京三棱、蓬莪、扁豆、薏苡仁、神曲、麦糵、棠球子、使君子、阿魏、罂粟壳、猪苓、泽泻、瞿麦、紫草、木瓜、赤小豆、百合、葶苈、牵牛、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续随子、海藻、昆布、楮实、泽兰、庵子、蓼实、樗白皮、金樱子、无食子、钓樟、榆皮、琥珀、灯心草、绿矾、石龙刍、荛花、野狼毒、海带、茼实、乌臼木、杉材节、南烛枝、蔓椒、云实、白蒿、虎掌、姑活、别、石龙子、蝼蛄、鼠妇、笔头灰、天浆子、蛇含石。这些药物具有补气调中除湿的功效。

李梴还指出了主治各经湿的药,如肝经湿盛用白术或用川芎,心经湿盛用黄连或用赤茯苓,脾经湿盛用白术,肺经湿盛用桑白皮,肾经湿盛用泽泻,胃经湿盛用白术,小肠经湿盛用车前子,三焦经湿盛用陈皮,膀胱经湿盛用茵陈,大肠经湿盛用秦艽。这些药物,均具有治上、中、下三焦内湿,兼调气补气的功效。

4.解热生津、滋血润燥类

李梴认为,燥因血虚而然。血虚津亏生燥热,宜用解热生津药及滋血润燥药。

这部分共记载了89种药物,其中包括了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瓜蒌根、瓜蒌实、地骨皮、牡丹皮、五味子、乌梅、枇杷叶、兰草、马兜铃、款冬花、紫菀、阿胶、诃梨勒、竹沥、菖蒲、远志、酸枣仁、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赤芍、枸杞子、肉苁蓉、牛膝、鹿茸、鹿角、鹿角胶、蒲黄、槐实、槐花、桃仁、杏仁、郁李仁、火麻子、胡麻、油麻、葵子、蜀葵、黄蜀葵花、苏木、红蓝花、茜根、茅根、蓟根、卷柏、茺蔚子、刘寄奴、马鞭草、白头翁、鸡冠花、干漆、棕榈子、卫矛、虎杖、蜜蜡、蛴螬、代赭石、乱发、乳汁、秋石、天灵盖、人胞衣、红铅、裈裆、玉泉、玉屑、砺石、桃花石、百药煎、女贞实、蕤核、椰子、木槿、萱草、水苏、鸡肠草、鲤肠草、牛角腮、木虻、蜚虻、蜚蠊、☒虫。这些药物均具有解热生津及滋血润燥的功效。

李梴还指出了主治各经燥的药,如肝经——当归,心经——麦门冬,脾经——麻仁,肺经——杏仁,肾经——柏实,大肠经——硝石,小肠经——茴香,三焦经——山药,膀胱经——茴香,胞络经——桃仁。这些药物均具有治上中下三焦内燥,兼补血和血的功效。

5.温阳散寒类

李梴认为,治寒以热。热药属阳,故治寒多阳药。而外寒宜汗散,宜用祛风发汗解表药,寒从汗解。

这部分内容共记载了77种药物,其中包括川乌、天雄、生姜、桂枝、肉桂、官桂、干姜、高良姜、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缩砂、益智仁、荜茇、香附、藿香、丁香、木香、沉香、檀香、胡椒、蜀椒、韭菜、莱菔、艾叶、槟榔、常山、草果、玄胡索、五灵脂、郁金、姜黄、巴豆、菟丝子、补骨脂、茴香、胡芦巴、吴茱萸、山茱萸、杜仲、续断、萆薢、乌药、黄精、蓍实、仙茅、石龙芮、骨碎补、淫羊藿、腽肭脐、原蚕蛾、蛤蚧、桑螵蛸、伏翼、白石英、紫石英、磁石、阳起石、石钟乳、殷孽、孔公孽、白垩、鹅管石、钩吻、女菀、王孙、合欢、白棘、药实根、甘松香、紫稍花、樗鸡、蜻蜓。这些药物均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

李梴还指出了主治各经寒的药,如肝经——吴茱萸、当归,心经——桂心、当归,脾经——吴茱萸、当归,肺经——麻黄、干姜,肾经——细辛、附子,胆经——生姜、川芎,大肠经——白芷、秦艽,小肠经——茴香、玄胡,三焦经——附子、川芎,膀胱经——麻黄、桂枝,心包经——附子、川芎。这些药物均具有治上、中、下三焦内寒,兼治湿寒的功效。

6.清热解毒类

李梴认为,疮属热属毒,故治疮多清热解毒药,亦因气逆血滞,又宜行气活血药。

这部分的内容共记载了127种药物,其中包括金银花、夏枯草、蒲公英、山慈菇、松脂、松子、枫香、白及、白蔹、五倍子、无名异、赤石脂、青礞石、凝水石、狗脊、蛇床子、伏龙肝、铛下墨、龙骨、乌贼骨、蛤蟆、鲮鲤甲、水蛭、蜈蚣、斑蝥、芜荑、雷丸、芦荟、硫黄、雄黄、雌黄、白矾、丹砂、乳香、没药、麒麟竭、龙脑、麝香、水银、轻粉、砒霜、硇砂、自然铜、铜青(铜绿)、生铁、铁华粉、黑铅、铅丹、铅粉、密陀僧、灵砂、花蕊石、锻石、松烟墨、苏合香、安息香、白蜡、露蜂房、蜂子、雀瓮、蜘蛛、牡鼠、猬皮、石蟹、木鳖、羊蹄、天名精、柳华、桦木皮、黄药、剪草、莽草、败酱、酸酱、营实、梁上尘、东壁土、冬灰、百草灰、不灰木、炉甘石、姜石、绿青、白青、扁青、肤青、降真香、薰陆香、鸡舌香、茅香、鼠李、鹿藿、牛扁、鸢尾、韭乌、蜀羊泉、白兔藿、鸭跖草、鼠尾草、蛇含草、金星草、千金藤、预知子、牙子、鬼臼、女青、紫葛、栾华、荩草、积雪草、坐拏草、荠苨、黄环、藿菌、徐长卿、石下长卿、被子、头垢、海马、蜗牛、地胆、贝子、紫贝、萤火、马陆、石蚕、仙遗粮。这些药物均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功效。

7.药食两用类

李梴基于药王孙思邈的认识,指出医生要先知晓病的根源,先用食物治疗,如果食疗不愈,然后再用药。食物治疗不仅老人小儿相宜,凡骄养及久病厌药、穷乏无资货药者,都可以用饮食调治。所以,李梴基于《食鉴本草》及《大观本草》,总结药食两用6大类,即米谷、菜、果、兽、禽、虫鱼类,共计191种食物。

米谷类:粳米、陈仓米、糯米、黍米、稷米、麦、小麦、面、大豆、大豆黄卷、绿豆、淡豆豉、粟米、粱米、罂粟、酒、醋、酱、饴糖、砂糖、蜂蜜。

菜类:葵菜、韭菜、芥菜、萝卜、生姜、紫苏、薄荷、菖蒲,以上俱见前卷,另有葱白、大蒜、小蒜、薤、菘菜、苋实、马齿苋、莴苣根、苦荬、荠、葫芦、茄、白冬瓜、胡荽、水芹、芸苔、竹笋、菌、芋、蕨、甜瓜、胡瓜、西瓜、丝瓜、豆角菜、胡萝卜、莼菜、菠菜、莙荙、茼蒿、苦菜、菾菜、蕹菜、苜蓿、鹿角菜、石花菜。

果类:桃、杏、枇杷、梅子、松子、木瓜、山楂、胡椒、川椒、食茱萸,以上俱见前卷,另有茶茗、大枣、胡桃、荔枝肉、龙眼、栗、橄榄、葡萄、覆盆子、芡实、莲子、藕、菱角、梨果、石榴、红柿、柿干、橙皮、橘肉、樱桃、杨梅干、李子、榛子、榧实、银杏、柰子、林檎、茨菰、脐。

兽类:猪肉、野猪肉、牛肉、羊肉、马肉、牛乳、狗肉、象肉、虎肉、熊掌、鹿肉、獐肉、兔肉、狸肉、狐肉、獭肉、骆驼肉、豺肉、野狼肉、猕猴肉、诸血、六畜毛蹄甲、败鼓皮。

禽类:丹雄鸡、乌雄鸡、乌雌鸡、白雄鸡、黄雌鸡、鸡子、白鹅肉、白鸭、雁肪、雉肉、鹧鸪、斑鸠、白鸽、雀肉、乌鸦、喜鹊、鸲鹆、孔雀、、鸳鸯、白鹇、锦鸡、天鹅、白鹤、鹭鹚、鹳鹤、鹰、鸥、鸬鹚、鹌鹑、竹鸡、山鹧、燕采、鹘嘲、翠鸟、啄木、练鹊、百舌鸟、布谷鸟、杜鹃、䴔鸟。

虫鱼类:龟、鳖、墨鱼、鲮鲤,以上见前卷,另有鲤鱼、鳢鱼、鲫鱼、青鱼、白鱼、鳗鲡鱼、鳝鱼、善鸣、田螺、蟹、石首鱼、淡菜、海粉、蛤蜊、蚌蛤、蚶、蚬、马刀、虾、水母、河豚、海豚鱼、鳜鱼、时鱼、鲟鱼、鳇鱼、鲈鱼、鲇鱼、鱼、鳙鱼、银条鱼、少阳鱼、比目鱼、黄鱼、鲂鱼、鲚鱼、鯮鱼、蛏、鱼鲙、鱼鲊。(三)总结食疗

本书记载的食疗方,来自于《食医心境》《食疗本草》《养生杂纂》等书。食疗方中共记载了13类方:祛风方、驱寒方、解暑方、祛湿方、化燥方、治内伤脾胃方、理气解郁方、补血方、化痰方、解热方、滋阴方、补阳方、补虚方,共计31首。

1.祛风方

苍耳子粥、葱粥、乌头粥、牛蒡馎饪方、乌鸡臛、黄牛脑子酒、鹅酒、菖蒲酒、菊花酒、大豆酒、槐花酒、薜荔酒、史国公浸酒方、仙酒方、五积酒等。

2.驱寒方

干姜粥、茱萸粥、川椒茶、肉桂酒。

3.解暑方

绿豆粥、面粥、蒜酒、桂浆。

4.祛湿方

薏苡仁粥、麻子粥、郁李仁粥、苍术酒、桑白皮饮、赤小豆方、鲤鱼臛、鲤鱼汤、水牛肉方。

5.化燥方

生地黄粥、苏麻粥、膂肉粥、天门冬酒、四汁膏、青豆饮、消渴方。

6.治内伤脾胃方

地黄粥、薄荷茶、黄连酒、黄柏酒、绿豆酒、人参粥、麦门冬粥、粟米粥、理脾糕、参苓造化糕、苏蜜煎、姜橘汤、脾泻饭匙丸、太和羹、莲肉膏、豆麦粉、糯米糊、雌鸡馄饨、赤石馎饦、白米饮、醉乡宝屑、助元散、助胃膏、米汤。

7.理气解郁方

杏仁粥、桃仁粥、萝卜子粥、紫苏子粥、麻子仁粥、荜茇粥、猪腰粥、猪肪汤、猪胰酒、玄胰散、平鲫丸、翻鸡汤。

8.补血方

阿胶粥、桑耳粥、萝卜菜、槐茶、柏茶、醍醐酒、猪胰片、猪肝脯、韭汁、马齿苋方、鸡子煎、鸭子煎。

9.化痰方

茯苓粥、茯苓面、谢傅饭后丸、桂花饼、蒸梨法、煨梨法、苏子酒、麻仁汤、牛车肉。

10.解热方

栀子粥、甘蔗粥、麻子粥、冬瓜羹、栀子茶、黄连茶、瓜蒌瓤茶、小麦汤、甘豆汤、藕蜜膏。

11.滋阴方

枸杞粥、芡实粥、猪肝羹、鳗鲡臛、菟丝子酒、固本酒。

12.补阳方

羊肉羹、桂花酒、戊戌酒、胡桃粥。

13.补虚方

参归腰子、煨肾丸、猪肾酒、猪肾羹、腰子汤、猪肚方、益气牛乳方、山药酒、生栗方、水芝丸、糯米糕、服硫鸡、胡桃酒、服椒法、八仙茶。(四)解释方名

在《医学入门·卷首·释方》中,李梴解释了大量的方名。他认为,汉魏的方名一般以药品名方,容易理解应用;唐宋以后,方名均比较奇异。如果不知道方名的准确含义,就不能够用好这个方子。所以,李梴对诸多方名进行解释,以方便后人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方剂。全书共解释了164个方名,归纳其解释方名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以字面意思解释

如三生饮,李梴解释为三药都是生用的,所以称为三生饮。其云:“三生饮,三药皆生用也。”再如排风汤,排就是推的意思,所以排风汤就是用药推去风邪的意思。其云:“排风汤,排,推也。用药推去其风也。”四神丸,就是四种药配合起来有很神的功效,所以称之为四神丸。其云:“四神丸,四药有神验也。”

2.以功效解释

如五积散,即是使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等五积消散的药。其云:“五积散积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五者之积可散也。”三化汤,即三药具有化痰、化滞、化风的功效,谓之三化汤。其云:“三化汤,三药化痰、化滞、化风也。”再如夺命丹,意思是说这个方子能下死胎,方能夺回母亲的性命,故名夺命丹。再如急救稀涎散,意思是说此方具有急救风痰壅盛的功效。其云:“稀,化而少也。风痰壅盛,急用此化痰救之。”

3.以效力大小解释

李梴认为,大就是效力大的意思,小就是效力小的意思。所以他解释大柴胡汤就是泄热力比较强的方剂,言“大柴胡汤泄热之功大也”;小柴胡汤就是效力比较小、作用比较缓和的方剂,言“小柴胡汤力小而和缓也”。

4.以寓意解释

关于观音散,由于中国古代佛教中的观音是救世主,是拯救人民疾苦的,所以名为观音散。霹雳散,如雷之击动阳气也。逍遥散,能使病安,患者则逍遥翱翔自适,故名逍遥。

5.以医理阐释

解释华盖散时,李梴指出肺为五脏中的华盖之脏,这个方子专治肺,所以称之为华盖散。如其云:“华盖散,肺为五脏华盖,药专治肺。”

6.以药物组成命名

对于黑虎丹,李梴指出,因为方剂组成里有黑豆和虎胫骨,所以称为黑虎丹,言“黑虎丹,黑豆、虎胫骨也”。一粒金丹,则取“一粒,一丸,以金箔为衣”而命名。(五)注重养生

李梴非常注重养生,如他在《医学入门·卷首·保养》中说:“医家既知修德,又当爱惜自己精神,医之难者难于此也。倘精神昏耗,察识必不能精,方药必不能尝,虽有济人之心,而势不能及也。若夫病有服药针灸不能效者,以其不知保养之方。古云: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是录《天真论》于前者,保养之原也;录《茹淡》《阴火论》于中者,保养不过节食与色而已;更为说于后者,黜邪崇正,法颐之贞也。”李梴提出了很多养生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倡导引

李梴在《医学入门·卷首·保养》中,特别指出久立、久行、久卧、久坐的弊害。其云:“盖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病,人徒知久立、久行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也。”老年人长时间的站立、走路、卧床及坐着,则危害更大。所以,他提倡老年人应以各种导引运动的方式养生。导引术是强身之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治疗技术。李梴剔除了导引中的某些神秘色彩,还导引强身的本来面目。导引方法包括如下8种:治虚损法(主要针对虚损气血不周),开关法(主要疏通膏肓,降心包络火),起脾法(主要作用是和脾胃),开郁法(善治名利不遂,郁气为病,心腹胀满,夜睡不宁等),治腰痛法(主要针对腰痛),治积聚法(主要治疗一切痰饮瘀血结为积块、痞气),治遗精泄泻法(可以止精愈泻,且可暖中寒、补下元、退虚潮),治痰壅法(治心肺痰气壅闷)。

2.善用灸法

李梴重元气,提出“用灸养生防病说”。其灸法继承了孙思邈的预防保健思想,结合民间所传,强调预防为主,指出“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预防”,并对其有所发展。李梴尤其重视各种灸法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灸治的处方、用法、适应证、判定疗效的标准等,并指出“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此外,在《医学入门》卷一中载有“炼脐”一法,即用麝香、丁香、青盐等多种药物为末填脐中,上盖槐皮,置艾绒施灸五六十壮,使遍身出汗。如不汗,三五日后再灸一百二十壮。李梴称此方不但可治劳疾,“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且“凡用此灸,则百病顿除,益气延年”。他还强调灸法不只是单纯的温、补,还有清、泻之功,这样就拓展了灸法的应用;同时,提倡药、针、灸联合应用,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慎用药物

李梴认为,“血由气生,气由神全,神乎心乎!养心,莫善于寡欲,吾闻是语矣。窃有志而未能,敢述之以告我疲癃残疾,而不知学人,相与共守乎禁戒,以重此身为万物之本”。李梴告诫那些身体疲惫,疾病缠身又不知道学习的人们,养生的重点是养心,而养心莫善于寡欲。保养得当就可以不用依赖药物养生,若依靠一些药物来养生,实际上是舍本逐末。如其云:“保养可勿药乎?曰: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则麻黄、桂枝、理中、四逆之剂不必服矣;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则补中益气、劫劳、健步之剂不必服矣;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则滋阴降火、养荣、凝神等汤又何用哉?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则四物、四君、十全、三和等汤又何用哉?”也就是说若通过注意避风寒来保护皮肤六腑,就不必服用解表理中的麻黄汤、桂枝汤、理中丸、四逆汤等;若劳累和安逸有所节制,则筋骨五脏得养,就不必服用补中益气、解除疲劳、强健脚步之类的药;若能节制色欲来养精,端正思想来养神,就不必服用滋阴降火、养营凝神之类的药;口味清淡可以养血,寡言少语可以养气,就不必服用四物汤、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三和汤等补养气血的药。

4.遵循自然

李梴推崇朱丹溪、李东垣的养生理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力排所谓“飞升成仙”之说,同时也反对形式主义的养生之法。他说:“自古有生必有死,惟不自速其死耳。乌有如今之所谓飞升超脱住世之说耶?”又说:“若识透天年百岁之有分限节度,则事事循理自然,不贪不躁不妄,斯可以却未病而尽天年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若认识到天年百岁的自然规律,就会事事按着自然规律去做,不贪婪、不急躁、不妄动,这就可以却未病而尽天年了。养生并不是追求不死,而是要延缓死亡。

李梴认为,虽然保养是轻易而有明显效果的,但仍然短命的人多而长寿的人少,是因为“香醪美味陈于前,虽病所忌也而弗顾;情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