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纺织工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23:08:20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丝绸纺织工业

丝绸纺织工业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丝行天下

人工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了丝织品。我国丝织工艺以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著称于世。丝织物也称丝绸、绸缎,传统上指蚕丝织物,成为古代社会衣着、家居和装饰用品的主要原材料。

我国古代蚕丝织物主要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从汉代开始,我国的丝织品和丝织技术就已经外传,世界上最古老的欧亚贸易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充分反映了丝绸在古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对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嫘祖育蚕治丝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耕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至于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

嫘祖,又称雷祖、累祖,据说是西陵氏之女。她是黄帝正妃,古籍中有很多关于黄帝正妃西陵嫘祖的记述。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嫘祖在做衣冠的过程中,与黄帝手下的另外3个官员进行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冕就是帽子;於则负责做履,履就是鞋;伯余负责做衣服;嫘祖主要负责提供原料。

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

有一天,嫘祖等几个女人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人们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嘴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

嫘祖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口。等大家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

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

正在这时,嫘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对其他女人说:“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看看它究竟怎样。”

嫘祖这么一说,立刻提醒了几个女子,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抓了一部分放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捞出一个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

正当大家急得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嫘祖随手拿起一根木棍,伸进锅里搅动,然后又用棍往外捞。经过搅搅捞捞,结果白丝缠住了棍头。嫘祖觉着稀奇: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捞出来的白条拉不断?

接着,嫘祖又把更多的白色小果放到热水锅里,继续搅动,其他女子们也过来帮忙。就这样煮着、搅着,不大工夫,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柔软异常。

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详细端详着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一会儿,突然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是有大用处。我们为黄帝立了一大功!”

嫘祖决定:再次进山,看个究竟!很多女人也都愿意跟着她一起进山。

嫘祖他们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终于弄清了这种白色小果,原来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缠绕而成的,并非树上结的果子。

看着这些白色小果,女人们问嫘祖:“这种东西,我们管它叫什么呢?”

嫘祖想了想说:“这是万物主宰者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上天降福于人,让我们利用它做衣服鞋帽。依我看,就叫它‘天虫’吧!”

女人们一听,都觉得这个名字真是好极了,忍不住齐声欢呼,山林里响起了女人们清脆的笑声。这个“天虫”就是后来的蚕,蚕结成的小圆球叫茧。

嫘祖回来后,立即把此事报告给黄帝,并请求黄帝下令保护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欣然同意。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

为了多抽些丝,嫘祖把这些天虫尽可能多地收回家中,放在院中的筐篮里,每天都要到桑林中摘最好的桑叶喂它们。天虫爬满了桑叶,在桑叶上啃吃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天虫渐渐长大,一个个十分饱满,最后吐出了缕缕银丝。

嫘祖也积极动员大家养天虫。别人见嫘祖养那么多天虫,然后抽丝,也学着养天虫抽丝,越养越多,丝也越抽越多。嫘祖把细细的天虫丝拧成细线,织网捕鱼,别人也学着织网捕鱼,用网捕鱼比手抓快得多了。

后来,嫘祖又用天虫丝织成布,代替树叶、兽皮,穿在身上,又轻巧,又暖和,干活儿方便。这时候,养天虫的人比以前更多了。

嫘祖把天虫丝织成布拿来敬献给黄帝,向他表示祝贺。黄帝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而稀罕的东西,现在一见,非常高兴,忙吩咐正妃嫘祖,叫她用这丝来织绢。

嫘祖是心灵手巧的女人,没多久,她就织了一幅又轻又软的绢。随后,她又用绢给黄帝做了一套礼服和一顶礼帽;黄帝则把剩下的绢赐给了大臣伯余,伯余拿它做了一套衣裳。

嫘祖用天虫丝织布,揭开了我国丝织业的序幕。关于嫘祖养蚕缫丝的事迹,唐代著名韬略家、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的唐代《嫘祖圣地碑》的碑文称:

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嫘祖育蚕、缫丝、织造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自然不是“蚕神”赋予的。自从家蚕开始饲养之后,采桑、养蚕、织帛就成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蚕丝有“绿色黄金”和“钻石纤维”之美誉。在我国古代,执政者对蚕丝业与农耕业同样重视,常有“农桑并举”的记载。流传着“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的俗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养蚕业的高度认识。蚕丝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古代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

自汉代开始,伴随着“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以“丝”为主的我国服饰及服饰文化被传到了遥远的西方。丝绸成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并且在商品市场中占据着垄断地位,所以欧亚各国都争相购买,视为奢侈品。

嫘祖的一根蚕丝,连通了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嫘祖织出的柔美的绸缎,让世界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东方中国。人们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享誉海内外。

知识点滴

嫘祖不仅教人们养蚕缫丝,而且辅佐黄帝,巡视九州,为开创华夏基业,尽心竭力。终因积劳成疾而死,被葬于出巡途中的衡山岣嵝峰。

嫘祖的事迹被广泛记载于历代古籍之中。仅就西汉末礼学家戴德的《大戴礼记》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记载,夏、商、周三世帝王,春秋十二诸侯以及“战国七雄”的祖先,均属于黄帝与嫘祖的族系,一脉相承。因此,西陵之女螺祖这位与黄帝并列的“人文初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古代蚕桑丝织业的发展

自从古人发明了植桑养蚕之后,我国古代丝织业开始出现并有了最初的发展。在夏商周时期,蚕桑业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蚕桑业和丝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考古发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蚕桑和丝织的发展状况,黄河中下游地区蚕桑业已相当普遍。同时,长江流域的蜀国、楚国和吴国、越国都有蚕桑和丝织之业。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绢片和丝带,经鉴定为家蚕丝。此后在江苏吴江梅堰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发现了蚕纹图案。这都说明长江流域的我国先民经长期采用野蚕丝的实践,到了新石器时期的晚期已将野蚕驯化为家蚕,至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

黄河流域至今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蚕桑业,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黄河流域蚕桑业的起源也是很早的。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过一只雕琢逼真的玉蚕,安阳武官村所发现的戈援上,残留着绢纹和绢帛。另外,甲骨文里已有了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和祭祀蚕神的记载,说明在商代黄河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育蚕和丝织事业了。

至秦汉时期,全国各地蚕桑和丝织得到进一步发展,陆续形成了齐鲁地区、河南地区、楚国旧地和成都平原等几个主要丝绸产区。

齐鲁盛产蚕桑,《尚书·禹贡》中说青州贡有蚕丝。“厥篚檿丝”,意思是说,进贡的物品是筐装的柞蚕丝。古代青州的丝织物,是贡赋中的特产之一。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织品就已经举世闻名,“齐阴之缣”、“亢父之缣”均为名优产品。西汉时期设立的服官之地有两处,其一就是在齐国都城临淄,春冬夏三服官“做工各数千人,一岁费巨万”,产品以刺绣为主。

河南地区的丝织业重心在襄邑至睢阳一带。襄邑就是后来的杞县,是西汉时期除齐城临淄外的另一处服官所在地。襄邑以织锦为主,有“襄邑俗织锦,纯妇无不巧”之说,专供宫廷皇室享用。

西汉初年,睢阳也出现了丝织业。睢阳就是后来的商丘。汉初的大将军灌婴,在跟随刘邦之前就是睢阳的一个贩卖丝织品的商人。

汉初的另一丝织品产地在今濮阳一带的卫国旧地。《诗·卫风·泯》说“抱布贸丝”,说明丝已作为商品进行贸易。《尚书·禹贡》中说兖州“桑土既蚕”,“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时人称濮阳为中原重要商业都会,当与丝织业有关。

楚国旧地在秦汉时期也出现了丝织业。在河南信阳、湖北江陵、湖南长沙诸地的楚墓中出土了不少质地良好的丝织品。

比如,1957年,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中发现的一批丝织品,包括各种颜色的绢和纹样繁复的纹锦;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蝉衣,薄如蝉翼,同时出土的还有绣袍和彩帛,证明战国时期的丝织工艺水平已达到惊人的程度。

成都平原著名的产品是蜀锦。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汉成帝曾下令益州留下三年税赋,为宫廷织造七成锦帐,以沉水香饰之。东汉时,成都城内有锦官城,以贮存锦。城内锦江即以濯洗蜀锦而得名。

丝织业的发展,有赖于桑树种植面积的扩大。两汉时期,桑树种植的北界大致在泾渭河中游、山西中部和河北北部永定河流域。

自魏晋开始,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驱动桑树种植地域的扩大。东晋末年,平州刺史慕容嵬向朝廷要求种桑,于是在辽河流域开始种植桑树。北魏时期,在延水河谷和银川平原的黄河沙洲上都有桑林分布。延水就是后来的洋河,是桑乾河上游的两大支流之一,属于海河流域。

东汉以后种植桑树除养蚕外,还有解决饥困的作用。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刘备都曾以桑椹为军粮,但主要还是育蚕。例如河北地区种植大批桑树,蚕丝业也十分发达。

桑树种植面积的扩大,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东汉末年,封建国家开始按户抽调。所谓户调,即以绢、绵为征收对象。204年,政府令河北地区居民“户出绢三匹,绵二斤”。此后历魏晋至隋唐,历代政府都实行户调制,由此可见,丝织业已成为古代非常普遍的家庭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流域的丝织业,最发达的是河北地区。清河的缣、总,房子的绵、纩,朝歌的罗绮,均为上品。清河就是后来的河北清河,总是绢的一种,房子就是后来的河北高邑,纩是一种丝绵,朝歌就是后来的河北淇县。

河北其他地方如巨鹿、赵郡、中山、常山等郡出产的缣,也为人们所称道。北魏统一北方,太和年间规定黄河流域19州贡绵、绢、丝,可见当时黄河流域的丝织手工业十分普遍。

长江流域丝织技术虽不如黄河流域,但蜀锦负有盛名。诸葛亮说,蜀汉“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当时江东尚未有锦,河北所产又不及蜀锦,故魏、吴两国都从蜀汉输入蜀锦。刘禅降魏时国库中尚有锦绮绢各20万匹,可见不论在产量或质量上,蜀锦在全国丝织品中均首屈一指。

唐代丝织品主要产区在河北、河南、江南、剑南四道。大体上为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和淮河流域苏、皖地区。另外,定州以产绫为主,越州临城以产纩为主。扬州以锦袍、锦被为贡品,越州以产绫、纱等丝织物著称。

唐代后期南方丝织业的逐渐兴起,与北方的先进技术南传有关。先秦以来蚕桑业一直比较发达的关中、河东地区,从唐代开始渐趋衰落。宋代以后,长江流域蚕桑业逐渐兴起。北方的河北、山东地区仍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河北、河南、山东养蚕业仍很发达。但就整个黄河流域而言已不及长江流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女真入居黄河流域,当时的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不尚耕垦,桑树被大批砍伐,必然影响到育蚕事业。而北方战祸致使大量人口南移,使蚕桑纺织技术也随之南移,大大加强了南方丝织业的技术力量。

另外,当时西北陆路的“丝绸之路”阻塞,而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加强了对外交流,刺激了南方丝织业的发展,使长江流域尤其是太湖地区蚕桑、丝织业得到空前发展。

当时的建康、苏州、杭州,越州、成都等地,是南方丝织业中心。南宋临安城中出售南方各地的绮、绫、缎、锦,名目繁多,花色齐全。

到了元代,黄河流域缫丝业和织造业已分化,农家多以育蚕缫丝为限。从元初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农桑辑要》、元代农学家王祯的《王祯农书》记载来看,元代南方的育蚕、栽桑的饲养、培植技术都比北方先进,所产丝的质量也高。

至明代,明洪武年间朝廷规定,黄河流域数省的夏税绢数共7.4万余匹,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21.4万余匹少了很多,这正是反映了元末北方蚕桑和丝织业衰落的情况。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蚕桑和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一带,植桑育蚕几乎是所有农户的副业。蚕桑业以浙江湖州为全国之首。各地商人均来湖州收购蚕丝,获利甚高,甚至当地农村出现以蚕桑为主的现象。

在苏州、杭州、嘉兴等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城镇居民皆习机业,并出现了一批以丝织业为主的集镇。如吴江震泽、盛泽及桐乡濮院等。长江上游成都蜀锦的地位渐被下游地区的产品所替代。

明清时期,就黄河流域丝织业总体水平而言,已不及长江流域,但也有一些著名的产地。如山西潞安府所产的潞绸,名闻海内。其他如河北饶阳的饶绸、关中的秦缎、河南的汴绸和汴绫,均曾享誉一时。

明清及其以后,对蚕桑业、丝织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是棉植业和棉织业的兴起。因为棉花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所以一部分丝绵为棉花所替代,一部分丝织品为棉布所替代。

知识点滴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中文里对丝绸的描述有绫、罗、绸、缎、帛、锦、绣、绮等多种概念,可见丝绸文化的高度发达。丝绸文化同汉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和瓷器文化则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物质文明阶段。

蚕桑农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纺织业领先于世界数千年,为我国古代形成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为标志的传统服饰习俗奠定了物质基础。

古代的蚕丝纺织技术

我国古代的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花纹的面料。蚕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我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蚕丝是由蚕茧中抽出,成为织绸的原料。一颗蚕茧可抽出约1000米长的茧丝,若干根茧丝合并成为生丝。生丝经加工后分成经线和纬线,并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就是织造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并且作为技术发明,采取了有效的保密措施。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丝织品的国家。

丝织技术非常细致,生产工序十分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缫丝、练丝、穿筘、穿综、装造和结花本。缫丝是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这是制造丝织物的头一道准备工序,是指松解蚕茧和抽引蚕丝。

未经处理的蚕丝都附有一定的杂质,主要的是丝胶,如果不适当清除掉,也就不能得到合用的蚕丝,不能使蚕丝显现出它特有的柔软细长和光泽的特点。我国从一开始利用蚕丝,就采用一定的松解和抽引的方法。

有关松解的工艺,在战国和两汉的有关著作中就已经出现了,具体方法是把蚕茧放在沸水中煮烫,利用水温脱胶。

后来,古人又进一步总结出必须控制水温和水中丝胶的浓度,使用文火和适当加冷水降温的办法,防止过热,出现脱胶不匀、丝多疵累的缺点,而水温过冷又会出现丝头纠结难于松散的毛病,最好常使煮茧的沸水形如蟹眼。同时,注意换汤,换汤过勤会出现蚕丝白而不亮的现象,换汤不勤又会出现蚕丝亮而不白的缺点。

抽引的工艺是用小木棍把已经散开的浮丝从锅中挑起,几根合成一缕。细长、完整的合成细缕,根数比较少;稍次的断丝合成粗缕,根数稍多;最次的断丝合成纺丝,根数更多。在南北朝时期,最细的丝多半是5根合成的,宋代以后多半是3根合成的。

练丝是对蚕丝的进一步处理和漂白。未练的丝叫生丝,练过的叫熟丝。练丝的作用是,一来提高蚕丝的白洁度;二来使蚕丝更加柔软,易于染色。

练丝的工艺和缫丝相似,是把已抽的蚕丝放进含楝木灰、蜃灰或乌梅汁的水中浸泡。东汉以前用温水,东汉以后用沸水,然后在日光下曝晒,晒干后再浸再洗。

这样,一面利用灰水中的碱性物质和日光的紫外线起漂白作用,提高蚕丝的白洁度;一面利用水温和灰水或乌梅中的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继续脱掉蚕丝上残存的丝胶,使蚕丝更加柔软,容易染色。

穿筘和穿综的目的,是使织机上的经线在织造过程中能开出符合丝绸结构设计的梭口。穿筘是按照设计要求,把经线分组穿过每个筘齿。

穿综也是按设计要求,把经线穿在综里。如果是素织,一根只穿一片,穿在框上两个圈套的上套;如果是花织,一根要穿一片,根据需要,一片穿在圈套的上套,另一片穿在圈套的下套。

筘是织机上的竹筘,综是织机上的综桄。穿筘和穿综的目的,是使织机上的经线在织造过程中能开出符合丝绸结构设计的梭口。

筘是用竹片制成的细长方框,中间有间距相等的竹丝,在古代又叫杼、筬、捆。综是用木条制成的长方框,中间有一根横棍,横棍上下各有一条细线,用丝绳连接横棍、细线和木框两边,绕成互相环结的上、下两个圈套,就是南北朝时期以前所说的“屈绳制经令得开合也”的工具,在古代又叫泛子、翻子。筘只有1片;综的数量不定,最少2片,最多8片,如果提花最多可增到16片。

装造系统和花本是丝绸提花的装置。装造系统也是在汉代就有记载的。凡是提花的织机都有花楼,装造系统垂直地装在花楼之上,由通丝、衢盘、衢丝、综眼、衢脚组成。

通丝又叫大纤,每根通丝都相当于一般织机的一片综片。综眼是容纳准备提动的经丝的。通丝的数量根据花数循环确定,每根通丝可以分吊2根到7根衢丝,就是后来所说的“把吊”。

花本是将纸面上设计的纹样,过渡到织物上去,再现设计文稿的“模本”,是提花丝绸显花的直接来源,故称“花本”。

花本分为花样花本和花楼花本两种。这两种花本的编结方法各不相同。

花样花本的编结方法是:在一块经纬数量相同的方布上画出准备织造的纹样,也可以先画在纸上,再过在布上。用另备的经线,同方布的经线一根接一根重叠地连在一起,再用另备的纬线,按已画的花纹所占位置和尺寸,置换方布原有的纬线,把原有的经线抽出,用新接的经线代替原来的经线,使花纹重新显现。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花样花本的编结方法:

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秒忽而结成之。

花楼花本的编结方法是:把花样花本的经线和花楼上垂下的同量通丝接在一起,提起花本纬线,带动通丝,另用比较租的其他纬线横穿入通丝之内,就可以把花样过到花楼之上。

装造系统和花楼花本是互相配合的,在花楼花本完成以后,牵动花楼花本的经浮线,也就是在花楼花本上显花的通丝,带动全部装造系统,就可以提花了。

我国古代的丝织工艺精湛,使得丝织物的品种丰富多彩,诸如绸、缎、绫、罗、绉、纱、绢、绡、丝绒等,质地精美,绚丽多彩,名扬中外,久负盛誉。丝织技术也曾不断地向外输出,对世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

知识点滴

我国古代缫丝工具最初使用的是筐子,商代已出现装有锭轮的手摇纺车雏形,可见此项技术已有较高水平,春秋时期的纺织工具中则有了缫丝器和陶制锭轮。后代的缫丝工具越来越发达。

唐代以前的史书记载,尚未见有缫车的名称正式出现。至唐代才有绿车、掉丝等,频频在诗句中吟诵。绿车就是缫车。这些缫车是指普及了的手摇式缫丝车。历经两宋和元代,到了明清时期,脚踏缫车已普遍应用,工具先进,工艺成熟,使丝的利用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历代丝织品的典型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丝织品种从最原始的简单平纹组织,发展和演变成复杂的大提花织物结构,而且种类繁多。尤其是各个历史时期典型的丝织品种,无以计数,并且都代表着各自时代的辉煌成就。

史前时期,因为丝绸生产以手工编织为特点,普遍使用的器具是原始腰机,所以只能编织出最简单的平纹组织结构。从钱山漾出土的文物来看,经密已达到每10厘米527根,纬密每10厘米480根,经纬丝平均直径为167微米,织物表面细致、平整、光洁。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鼎盛时期。当时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蚕桑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执政者十分重视蚕桑经济的地位,将蚕桑生产与粮食五谷并重。考古发现的商代丝织品尽管数量有限,但已出现了提花丝织物,这说明当时的织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西周时期,执政者对手工业生产已经有了严格的组织与管理,丝绸生产技术比商代有所进步。同时,商周时期草原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对外交流得到加强。这些都为后世丝绸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金属工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产生了飞跃,与之密切相关的蚕桑丝绸业也受到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各国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

商周及春秋时期,科学技术有明显的进步,手工业部门有了较细致的分工,蚕、桑、丝、绸生产已经兴起,至此,蚕、桑、丝、绸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现了缫丝、染色、并丝与捻丝、织造等技术。

这一时期的主要丝织品种有锦、绮、罗、绨、纨、缟、绡、纱等,组织结构有平纹、斜纹两种基原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和重组织。此时的纹织物产生是我国丝绸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

商周及春秋时期,平纹及平纹变化组织的丝织物主要有纱、绡、缟、纨、缦、绨、縠等。

纱的丝线纤细,织物结构疏松,质地轻盈,经纬密度每厘米200根左右。该类产品主要用作袍服衬里。

绡的经纬丝均加强捻,且捻向相反,织物外观呈细鳞状,质地与纱相仿,略比纱重,属轻薄型织物。

缟是由生丝编织而成的丝织物,织物洁白、精细、轻薄。缟是春秋时鲁国的著名产品。

纨是细致、洁白的平纹薄绸,生织后需漂练。其特点除洁白、精细、轻薄之外,尤其以光泽柔和见长,以此区别于缟类。

纨之所以有柔和的光泽,实际上是通过漂练工艺来实现。纨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产品。

缦是没有花纹的丝织物。它是一种细丝在纵横两个方向交错延展、平铺直叙地交织的丝织品。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齐国上卿管仲曾经建议齐桓公让使者带着齐国特产虎皮、豹皮和缦帛出使各诸侯国。结果,各诸侯国也用素帛和鹿皮回报,齐国的命令便开始通行天下各国了。

绨是一种平纹丝织物。质地厚实、平滑而有光泽,色彩多样。秦汉以来常用作袍料。唐代时谓之。

縠的经纬丝均加强捻,且捻向相反,外观呈细鳞状,质地略比纱重,由生丝织成,再经漂练处理,使加强捻的丝线在其内应力的作用下退捻、收缩、弯曲,这样便在织物表面呈绉折纹状。该品种在殷商时期就有生产。

商周及春秋时期,斜纹及斜纹变化组织的丝织物主要是绮。绮是在平纹地上起斜纹花的单色丝织物。

商周及春秋时期的锦,是以多纹彩见长的丝织物。均由彩色丝线织成,一般以二色以上的经丝或纬丝按重组织规律织成,即经二重及纬二重组织。

锦的织造工艺最复杂,它是古代丝织工艺技术的最高代表。其纹样是提花丝织品中最复杂、最丰富的。

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丝绸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织品种也进一步多样化了。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代,铁器的使用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丝绸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其中栽桑、养蚕、缫丝、络并捻、织造工艺和器具基本得到完善,主要品种有纱、罗、帛、缦、绨、绮、绫、绉、纂、组等。

纱、罗的组织比一般的丝绸复杂,它的经丝是互相缠绕纠织的,表面有透明的纱眼。后来到了明清时期纱眼布满织物表面的叫作纱,纱眼每隔一段距离成行分布的,叫作罗。

我国古代所谓的纱,指方孔纱而言,它的经丝并不缠绕,但间隔疏朗、留出孔眼,就是现代织物学上所讲的假纱罗组织,在我国古代则称作方孔纱。

帛、缦、绨都是没有花纹的普通丝织品,绨的质地较厚。缟、纨都是细薄的丝织品。绮是斜纹起花平纹织地的丝织品。绫是以斜纹组织变化起花的丝织品。縠是表面起皱点的丝织品,因为表面的皱纹像粟粒状,所以叫作縠,其实就是绉。绉是利用两种捻度不同的强捻丝交织而成,因它们发生不同的抽缩而起皱纹。机织纱、罗、縠、绉的出现,是我国丝织技术的巨大进步。

纂、组是丝带子一类的织物。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丝带子,有的虽然只一厘米左右宽,但上面还织着精美的彩色几何花纹,也可说明那时丝织技术的进步。

战国时期,丝绸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有些技术世代相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处于初步巩固与发展的时期,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汉代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汉初实行“与民修养”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规模宏大的官营丝绸业建立起来,其产品主要满足宫廷与官府的需求;民营丝织业也有了较大发展,有的作坊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色和知名度。丝绸产区比商周时期有所发展。西汉时期丝绸的生产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东汉时期开始,西南地区的蜀锦成为全国闻名的丝绸产品。

汉武帝时期击败匈奴,控制了通向西域的河西走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内地通向西域并连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从此,我国的蚕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汉代丝绸织物就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

秦汉时期,平纹及平纹变化组织的丝织物有绢、缣、等。绢是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在汉代按其经纬密度的不同可分两种:一种是经纬密度大致相同的平纹绢,密度为每厘米500根至590根者居多;另一种是经密较大的畦纹绢,一般经密比纬密大一倍。

缣是双经丝或双纬丝平纹的生丝织物,其绸面细密。其组织一种是双经丝与单纬丝交织的纬重平,另一种是双纬丝与单经丝交织的经重平。

的纹理组织为平纹,一般用废茧丝、残丝纺成粗丝,经织造而成的丝织物似今天的绵绸、茧绸。

秦汉时期,纱罗组织丝织物主要有素罗和纹罗。素罗是指没有花纹的罗,分二经绞罗与四经绞罗两种。纹罗是在罗地上起花的罗。

秦汉时期的绮,在此之前一般不超过三色,但在汉代出现了“七彩绮”和“七彩杯纹绮”,这说明在周朝以后,绮的色彩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秦汉时期的绫,是在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且具有特殊光泽效应的丝织物。东汉末期经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说:

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纹理也。

绫的表面类似水的波纹。秦汉时期的锦,其组织结构、纹样题材比西周、春秋时有了较大发展。

秦汉时期的起绒绵,主要是汉代出现的丝织品。其表面有起绒的立体效果,按毛圈的起绒方式有开毛和不开毛两种,其工艺要求复杂。汉代起绒绵是对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秦汉时期的绦,是平纹地上起花的织物。一种是用抛梭方法织入花纬而起花,另一种是用穿绕的方法织入花纬。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绝,国家长期分裂,大小政权更替频繁。剧烈的社会动荡、复杂的政治格局、广泛的国际往来,令丝绸生产虽发展艰难。但是由于各执政集团出于政治、军事及奢侈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丝织业的繁荣,且内涵丰富,面貌多样。

这一时期,北方仍然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区,四川成都地区丝绸业一向发达,江南地区由于三国时的相关政策,开发丝绸业有了新的起色,经过南朝的经营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丝织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主要丝织物品种有锦、织成、绫、罗,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

锦的主要品种是邺城出产的魏锦和成都产的蜀锦。织成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通经断纬方法制织的,另一种是直接编织成成品。此时的绫主要是平纹地上起斜纹花的暗花织物。此时织罗已镶嵌金箔,一般为四经绞作地二经纹起花。另外,此时的绢、缣、绨、纱等品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总体来说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尤其是文化上的开放,显示了这一时代雍容大度、兼容并蓄的风格。丝绸业也在这一社会基础上出现了发展高潮。

隋唐重要的丝绸产区有3个:一是黄河流域,以河北、河南两道为主体;二是四川巴蜀地区,包括剑南道和山南道的西部地区;三是长江下游的东南地区。基本形成三强鼎立的局面。“安史之乱”后,江南地区的重要性大大增强。

此外,唐代的丝绸贸易十分发达,与汉代的“丝绸之路”相比较,唐代的陆上丝绸商道更多地采用一条偏北迂回的道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这一时期兴起,丝绸产品通过东海线和南海线,分别输往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印度乃至由阿拉伯商人传播到欧洲。丝绸贸易的兴盛导致了丝绸技术的外传,至公元7世纪,东起日本,西至欧洲,西南到印度,均有丝绸生产,基本奠定了日后蚕丝产区的格局。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我国丝绸发展史上是较重要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有锦、繝、绫、纱、罗,此外还有织成和缂丝。

此时锦类品种繁多,如:以地区命名的蜀锦;以用途命名的半臂锦、被锦等;以色彩命名的绯红锦、白地锦;以织物纹样命名的小文子锦、大繝锦、六破锦;以织物规格、手感命名的大张锦、软锦等。

繝有晕繝和间道两类。晕繝是对锦染缬效果的形容。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续日本纪》中所载对我国唐王朝、朝鲜半岛的新罗的外交颇为翔实,是研究唐代历史不可或缺的史料。其中有一段有关我国唐代丝织物晕繝的描述称:

染作晕繝色,而其色各种相同,皆横终幅。假令白次之以红,次之以赤,次之以红,次之以白,次之以缥,次之以青,次之以缥,次之以白之类,渐次浓淡,如日月晕气,杂色相间之状,故谓之晕繝,以后名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