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精神的蒙难(谷臻小简·AI导读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0:03:16

点击下载

作者:何同彬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谷臻小简·AI导读版)试读: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何同彬 著该书由讯飞有声丨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音频技术由讯飞有声提供下面由谷臻小简为您带来10%本书干货版权信息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

何同彬 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9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

或图表。

DNA-BN:ECFD-N00019231-20190916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9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辑一 关于青年写作、文学新人的断想

秩序在收割一切,收割一切可能对秩序造成威胁的各种力量,青年、新人就是这样一种具备某种潜在威胁的虚构性力量,一种正在被秩序改造并重新命名的新的速朽。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是制度的代际焦虑的产物,是当权者繁衍权力的某种古老形式,也是现代中国“青年崇拜”、青年想象的文化心理的现实投射,如今更是蔓延为成年人、老年人重要的恶俗文化行为之一。赞美青年,是无限正确的政治“鸡汤”;讴歌青春,是经久不衰的代际“春晚”,它们的共同目的是去锻造青年的皮囊如何与苍老、丑陋的灵魂完美融合。当代文学“关不关键”词(之一)统计学

辛波斯卡在其一首糟糕的诗里嘲弄了“统计学”,在她看来,人们无论以何种名目操弄或严肃或戏谑的数字游戏,最终都是“终需一死者”。但在一个工具理性主导的技术时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一个数字型漩涡,在这一漩涡里,统计学经常以数字主人的面目出现,不断引诱和塑造着各种类型的主体。

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拒绝活在统计学的梦魇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比拒绝工作还要匪夷所思,甚至于你可以拒绝活着,但你拒绝不了统计学。请客吃饭

在“舌尖上的中国”,或饭局上的中国,成年人大都拥有很多很多饭局,其中成功人士、知名人士尤其多,因此大腹便便、脑满肠肥者众,因此餐饮业总是很繁荣。然而这就是我们的饮食文化,或者这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一面忧心忡忡、愤世嫉俗,一面觥筹交错、大快朵颐。

因此革命并非不是请客吃饭,相反,没有请客吃饭、没有那些各式各样的饭局,中国革命乃至全球林林总总的革命都无从成功。以此类推,在中国,文学也即请客吃饭。当然,革命本不该是请客吃饭,把文学变成一场场饭局,也非我们所愿。但这种灾变却是一个顽固的现状,显现着文坛那让人无法容忍却又“其乐融融”的世故。开会

和饭局类似的道理,一个人“会”越多,就证明他越成功,证明他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如果按照这个荒诞的逻辑,那我离成功也越来越近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会的机会与日俱增。

开会,不过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宏伟病相之一,而文坛也不过是这一病毒不起眼的携带者。文学陷入开会的泥淖,不过是一场场向政治献媚的自取其辱的闹剧,有着显而易见的让人厌憎的仪式化外观和虚头巴脑、假模三道的表演痕迹。

当然,那么多的文学“精英”像华威先生一样忙于开会、参加活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鉴于笔者也是这一“钱规则”的受益者,在这里也就不好过多地大放厥词了。演员

真实舞台上的演员表演怕“穿帮”,但生活中的演员往往并不那么在乎“穿帮”与否,天天谎话连篇,在事实面前“穿帮”不断,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表演,而我们作为观众也已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假象最终变得真实,往往和事实、真相无关,关键是演员能否演好,而演好有的时候和纯粹的演技无关,关键是你能否在“穿帮”的情况下坚持演出,关键是你能否让很多很多人和你一起演,关键是你能否“诱惑”那些观众在明知你弄虚作假的情况下鼓掌,或者默不作声。

当一个人在引经据典、穿凿附会地证明艺术对于时代、对于他个人多么多么重要的时候,你有什么权利指出这不过是一种浅薄的伪善。世故

世故是中庸之道的一种畸变,显现着人们在当前的大时代的政治怯懦和世俗虚荣,或者说,物质的力量在空前地压制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向度,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形成的不是一个对共同体的前途负有责任感和实践勇气的群体,而是一群精致的知识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一团和气、饱含功利的世故让文化变得浑浊,让一切是非失去泾渭分明的界限,让一切抗拒变得可疑,甚至可笑。如果文学或者艺术有什么必须要克服的障碍的话,在我看来,这个首要的障碍就是世故。重建“青年性”——我的批评观

毋庸讳言,我们当下的青年群体包括青年批评家本质上是缺乏真正意义的“青年性”的,而没有“青年性”的文学和文化是没有活力和希望的。中国文化历来是老年性的文化,从古至今所有权力都控制在老年人或未老先衰的人手里。年轻人要想成为权力的合法的、合理的接班人,就必须接受这种权力等级的现状,必须小心翼翼地复制自己的父辈和祖辈的老路。

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作为一个青年批评者首先要重建“青年性”,重新呼唤一种源于自由渴望的反抗冲动,或者进一步强调,这种重建首先要构筑在对现有文化的祛魅和破坏之上,青年批评者应该摆脱一种过度职业化的话语惯性,把抽象、空洞而恶性重复的文学问题放置在一个更具共同体关怀和责任意识的“公共性”的层面上来,这是一个既非私人,亦非公共而同时恰恰又更私人、更公共的空间。批评的敌意

敌意真的不错。本来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沦落为一个和自己职业背道而驰的虚无主义者,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但由此兑换的敌意让我觉得我还活着,或者说,我还不至于病死。敌意让我保留了适度的愤怒,以及由这种愤怒激发的反抗的意志;而懂得反抗让我勉强对得起“青年”二字,让我知道失败和哭泣未必是一桩丑闻。我的理想就是以批评的“敌意”,做这样一只令人厌憎的“苍蝇”,这就好比病人插上了纸糊的翅膀,总是生造了几分逃出病房的幻觉或希望。文学的深梦与反抗者的悖谬——韩东“文学形象”浅析一

韩东的文学形象总让我想起本雅明在论述普鲁斯特的一段话,这段话需要做某种必要的改写:“我们时代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注定要降生在不可能性的心脏。它既坐落在一切危险的中心,也处于一个无关痛痒的位置。这标志着那些花费了毕生心血的作品乃是一个时代的断后之作。韩东的形象是文学与生活之间无可抗拒地扩大的鸿沟的具有典范性的一流面相。这是文学为什么仍旧要严肃地关注和思考这个形象的理由。”当然,这不是对韩东文学成就的“盖棺定论”,也不是盛行的对所谓“文学杰出贡献者”的廉价褒奖,它仅仅是一种描述,用以凸显韩东的创作及其文学行为的时代嵌入性和相应的复杂性。

作为“诗人中少数能把文章写清楚的人之一”,韩东从一出场就表现出与其美学主张相悖的某种欲望和能力,以极具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姿态彰显出文学主体与现实秩序的对立、对抗、反叛和断裂。他以某种方式表明自己受到的压迫不能超过他认可的程度,以这种权利来对抗压迫他的命令。最终这一切都只是印证了1980年代的文学深梦所具有的蛊惑性、煽动性和脆弱性,印证了“他们”是如何低估了自己所反对的秩序和法则的强大,印证了文学主体有关个性化、革命性想象的虚妄和偏执。二

有论者这样评价作为“诗人”的韩东:“作为‘第三代’诗人的突出代表之一,韩东的许多作品都曾陪伴我度过无数个青春时期的难眠之夜,他作为诗人的分量仍远重要于他作为小说家的分量。

他使诗歌这种艺术品种从矫情回到源头、回到表意抒情的初始状态。可以讲,他无意中完成了对诗歌语言的颠覆和内部革命,是对诗歌语言的最早觉悟。客观来说,韩东的诗学主张、宣言与其诗歌创作、诗人主体实践之间的断裂从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正如我们前面的分析,他的那些空中楼阁般的观念构筑是几乎无法完整呈现的。而这一逐渐衰微的精神轨迹也极其清楚和自然地投射到他的小说写作之中。三

1990年代之后,韩东转而专心投入到小说写作之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之后,他虽然继续写诗,但更重要的、产生更多影响的身份是小说家。

实际上,在韩东的艺术世界里小说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诸如此类的观点频频出现,几乎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在这两种关联之上,其实蕴含的仍旧是韩东在诗歌思维中培养的“主体意识”的延续。

2000年之后,韩东专注于自己的长篇小说写作计划,先后发表出版了《扎根》《我和你》《小城好汉等多部长篇小说。这一系列的长篇写作,最初得到了一些认可、肯定,但也遭遇了很多的批评、质疑,甚至是有意无意的“忽视”。事实上,韩东长篇小说写作与其中短篇写作、诗歌写作遭遇的困局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日常化、个人性、身体与欲望,或“把真的写假、写飘起了”,“年过半百的人世体会”等各种或明确、或含混的写作策略、创作观念,从根本上是无法回应乃至解决虚构叙事文学所遭遇的危机的。韩东的努力不过是“文学深梦”中一种不无英雄主义悲情的虚妄的“执念”或许还要更加复杂和难以“启齿”。四

以诗人和小说家的身份来完成对韩东的文学形象的构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熟悉的“他们”、“民间”、“断裂”等三个关键词,对于凸显其形象的时代性、冒犯性和“危险性”来说也许更加重要。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再赘述它们与韩东的创作和文学精神的紧密关联,也似乎不需要穷究其性质的简单或复杂,正确还是错误,它们被讨论得过多,以至于我们找不到恰当的态度来面对。总之,韩东曾经是一个能够制造真正的文学“事件”的强劲的艺术家,他有着卓越而清醒的思考能力、孤傲的反抗精神、专注而赤诚的职业态度,又先天拥有革命家和煽动家的“领袖”气质。话语的性欲•囚徒的身体——论“反常”小组的“反常”与“正常”一

聚集在“反常”这里的是一群宽泛意义上的“文艺青年”,反常,给自己贴上一个“不正常人类”的标签无疑是有些矫情的,就像曹寇对写作的理解:一件矫揉造作的事。

而在“性欲”和“排泄物”两个方面,“反常”小组的青年们更热衷于从前者获取“快感”,要么与此相反,不断地进行回溯,直至回溯到可再现之物、可忍受之物的极限,直至可以‘占有’它们。”就是肉体的在场感、写作的“贴肉”状态。二“反常”小组追求一切写作和话语的“入肉三分”,显著地贯彻着福柯所描述的性话语的“煽动性”,以及现代社会在性方面的“喋喋不休”和“急不可耐”,这一面相与他们那些1980年代以降的中国前辈们是一致的,只是这一追求到底纠缠着怎样的动机和目的并不简单。简言之,它就是在自己的运作和存在理由中规定支撑着我们社会中性话语的体制。因此“反常”小组的性话语就显而易见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话语,它那些针对“不可见的政治”和“可见的政治”的一切喧哗与躁动,最终都只是证明了“压抑”的存在和“解放”的不可能;任何的性叛逆都不过是权力的策略,最终都动摇不了政治的宰制。三

福柯反对“压抑假说”自有其道理,但对于中国的政治语境里的青年们而言,性压抑永远不是“假说”。

虽然我们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改革开放和追求“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但性自由、性开放、性解放还处于一个纠结和“变态”的阶段,这和“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相关。总之,这个时代肉欲横流,潜隐处漫溢着身体的狂欢和性的变态,但表面上仍旧时不时地表演着道貌岸然、谈性色变,甚至板起面孔,然后规训与惩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的民间或非官方文化中,经由各种形式的性话语以表达反抗性的政治诉求早已形成传统。目的是最终控制性的主体,管你是享乐的还是反叛的、医学的还是神学的话语,最终都是将自身构建为欲望主体,接受“生物权力的统治”。四

对于“反常”小组的小伙子们而言也不过是一群有些特立独行的“艺术青年”,虽然标榜“反常”,但实际上很“正常”,或者说再“正常”不过了。他们有能力、才智和反思的热情洞察时代乱象中的虚假、伪饰和残暴,但却没有意愿和勇气去真正地反抗。 “反常”小组性话语装饰下的“欢乐的身体”,也和那些沉溺或囚禁于肉欲中的官员、市侩、嫖客们一样,最终受困于个人主义的“享乐”。反抗,何以成为失败的一部分?——朵渔《这世界怎么啦》(组诗)有感宿命的节日

数年前,朵渔凭借“凝视个体内部的黑暗”而在一个名流云集的光亮舞台上领受了那个重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荣誉。在一个诗人沦为戏子、靠谎言和表演制造诗歌的灾难性的繁荣的时代,朵渔极力制造的诗人主体或诗歌的“小小的孤独游戏”与日常生活的对峙关系,将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拖入一个廉价的“耻辱”不断累积、不断重复却又毫无意义的“失败”之中。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不是分裂的,没有任何严肃的写作形态不堕入虚无,诗人、诗歌不依赖虚构的“精神巫术”将难以维系自身的存在和认同。危险的中年

菲茨杰拉德认为,没有人应该活过30岁。我从不认为这是危言耸听的怪谈,相反,我坚信成长、成熟经常是衰退、世故的代名词。就像朵渔在诗歌中描述的,出于一种平衡感的需要,没有把“羞耻”和“个体内部的黑暗”全部挤压出来,而是以退为进,把中年的“荒废”作为不能再高的高处,衰老或流逝被淡化为“生命中的自然损益”。

当然,朵渔的虚无主义不是克里斯特娃所否定那种虚无主义,朵渔对时代的追问和对自我的怀疑从未停止,《这世界怎么啦》始终盘绕着针对存在与写作的诸种形态的深刻的省察,只是这种省察过于潜隐和低沉,因此,朵渔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海德格尔总结的尼采式的虚无主义:一种摆脱以往价值的解放,即一种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解放。《这世界怎么啦》所显现的是,历史及那些知识的谱系性梳理并没能帮助朵渔实现解放,相反,他陷入一种束缚性的沉溺,而这一沉溺还之所以值得期待,就在于追问的对峙性并没有被彻底放弃。在期待中

如今,朵渔的自我怀疑换了另外一幅中年写作的面孔,而这也许就是那羞耻、失败的宿命的根源。严肃的诗人谁都无法避免遭遇里尔克所说的“古老的敌意”,如何处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如何实现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已经成为当代诗人、诗歌的“斯芬克斯之谜”,而认识自己又谈何容易。朵渔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诗人乃至现代人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朵渔永远摆脱不了“失败”的梦魇,某种意义上,《这世界怎么啦》属于朵渔的转型期的作品,既有一以贯之的诚实的、抵御性的人性逼问,也有一种混杂的、虚无的犹疑,此时我们不妨从希尼对赫伯特的评价中期待一个更具当代诗歌典范性的朵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