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卿内科验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1:11:19

点击下载

作者:张耀卿,张景仙,蒋见复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耀卿内科验案

张耀卿内科验案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张耀卿内科验案/张耀卿遗著;张景仙,蒋见复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3294-4

Ⅰ.①张… Ⅱ.①张… ②张… ③蒋… Ⅲ.①中医内科学-医案-汇编 Ⅳ.①R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56139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张耀卿内科验案

著  者:张耀卿

整  理:张景仙 蒋见复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294-4

策划编辑:崔长存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张耀卿简介

张耀卿,号澹庐主人,世居春申,生于1907年,卒于1973年。1929年毕业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旋即悬壶于沪上,内、妇、儿科兼擅,颇有医名。新中国成立之初,任北站区第三联合诊所所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进入北站医院,任中医科主任。1960年任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主任、顾问,华东医院、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所顾问。1960年以其业绩卓尔不群,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张耀卿先生热心教育事业,带教中医,颇有心得,为上海、青海、湖北、江西等地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文汇报》曾介绍其带教经验及对中医教育负责的精神;生平笃好收藏,搜罗、收藏的中医典籍,不乏善本、孤本,被国家图书馆列入藏书目录;著有《内科临证录》和《中医诊疗袖珍手册》。出版者的话

在我国近现代,中医界曾经活跃过一大批学验俱丰,在当时享有盛誉、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中医大家,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们既熟通旧学,又勤修新知;既提倡继承传统中医,又不排斥西医诊疗技术的应用,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在临证之余也多有著述,或医案,或医论,或医话,集中反映了他们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并且对我国现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耀卿先生便为近代颇负盛名的中医学家,擅治妇科、儿科疾病,尤精内科,造诣颇深,且热心中医教育,生平笃好收藏孤本、珍本医药书籍;所著《内科临证录》中,医案则辨证明晰,医论则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是学习中医的难得佳作,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然而,《内科临证录》由于出版时间已久,今已很难见到。为促进中医临床和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我们决定将《内科临证录》中的“张耀卿遗著”部分单独编辑成册出版,名为“张耀卿内科验案”,以飨读者。

为使读者能够原汁原味地阅读原著,我们在编辑时尽可能保持原书原貌,只对原著中有欠允当之处及疏漏等进行必要的修改。为不影响原书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换算等造成的人为错误,对部分以往的药名、病名、医学术语、计量单位、现已淘汰的临床检测项目与方法等,均未改动,保留了原貌。对于原著中犀角、虎骨等现已禁止使用的药品,本次编辑也未予改动,希冀读者在临证时使用相应的代用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10月医案**本书整理时,由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刘树农医师协助。风温

王某,女,成人。【初诊】

风温挟痰,熏蒸肺胃,壮热汗少,咳嗽胸闷,头晕胀痛,小便热赤,口渴频饮。苔薄质红,脉滑数。姑拟宣肺清热,麻杏石甘汤主之。

净麻黄一钱 光杏仁四钱 生石膏一两(先煎) 生甘草一钱 一帖。【二诊】

昨投麻杏石甘汤,汗畅热解,咳嗽气喘渐平,温邪渐有外泄之机;而痰热中阻,尚欠内化之象,炉烬未熄。再予清泄余热。

嫩前胡一钱五分 冬桑叶一钱五分 光杏仁四钱 金银花四钱 连翘壳三钱 川贝母粉一钱五分(包) 淡黄芩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干芦根五钱(去节) 一帖。【三诊】

身热又起(体温38.4℃),咳嗽阵作。原法出入。

原方加黑山栀三钱、枇杷叶三钱(去毛、包)。一帖。【四诊】

风温之邪留恋肺胃,尚未清彻,咳嗽阵作,胸闷纳呆,大便三日未解。脉濡滑,苔薄白。当再清肺化痰,和胃润肠。

紫苏梗三钱 嫩前胡一钱五分 杏仁泥四钱 连翘壳三钱 炒山栀三钱 淡子芩一钱五分 大贝母三钱 生甘草一钱 瓜蒌皮五钱 枇杷叶三钱(去毛、包) 一帖。【五诊】

外感之风温已解(体温37.2℃),内蕴之痰热未楚。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滑。拟清养肺胃而化痰热。

嫩前胡一钱五分 天花粉二钱 光杏仁四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干芦根五钱(去节) 川贝粉一钱五分(分二次冲服) 三帖。

服上药三剂后全愈出院。*

按:陈平伯谓:“……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是以风温外薄,肺胃内应……”故风温初起,必见头痛身热,口渴脉数,咳嗽胸闷等肺胃两经见症,治宜辛凉宣透。吴鞠通之银翘散,张仲景之麻杏石甘汤,均系治风温邪在卫分之法,但有轻重之别。轻者但有微恶风寒、发热头痛、咳嗽胸闷等症,银翘散为之主;如见壮热口渴、咳嗽痰鸣、鼻翼扇动等象,则须大剂麻杏石甘汤辛凉开肺。若卫分不能透邪外出,必传入气分。其传变之初,症势尚轻者,身热咳嗽,自汗口渴,烦闷,脉数,舌苔微黄,清泄肺胃为主,黄芩泻白散加味治之,如桑白皮、黄芩、牛蒡子、连翘、竹叶、瓜蒌皮、川象贝之类;重者身灼热,口大渴,咳嗽,烦闷,脉洪滑数,急宜泄热救津,大剂白虎汤加味治之,如石膏、知母、连翘、山栀、竹茹、贝母、花粉、石斛、枇杷叶等味。若见热渴烦闷、神昏不语等,是痰热内窜心包之候,应从大剂白虎汤中参入玄参、犀角、鲜石菖蒲等味或牛黄、至宝之属,此即化斑汤法。然风温见此等征象者,为数不多,一见此症,即属凶险之候。如风温热退身凉,仍有咳嗽痰多之症,仍须清泄肺胃余热;如病后阴津受伤,又须甘寒之品清养肺胃,以风温为燥热之病,燥则伤阴,热则伤津之故。风温正治之法,大致如此。如本案初诊,病在肺卫,故以麻杏石甘汤辛凉开肺,汗畅热解之后,即以黄芩、山栀、金银花、连翘、杏仁、贝母等清泄肺胃,终以清化痰热之中,参入清养肺胃的天花粉、芦根以收全功。*按文系整理者所加。风温

某男,24岁,住院号:305。**凡在某区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病例,均标以住院号;外院会诊的病例,标以病案号。住院及会诊病例的疗效,忠实于原病史记录。部分中西药同用的病例,注明西药的名称、剂量、疗程。未加注明者,均为单独中草药治疗的病例。门诊病人的疗效观察,借助于随访结果;无法随访者,从缺。【初诊】

1959年10月。风温之邪客于肺胃之经。身热(39.6℃)汗出,形寒不解,咳呛阵作,渴不多饮。太阳之邪未罢,内蕴痰湿却有化燥之势。舌质红,苔白微腻。脉浮缓带数。拟桂枝汤加入和养肺胃之剂。

川桂枝七分 炒白芍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川象贝各一钱五分 嫩前胡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丝瓜络三钱 一帖。

服药后次日体温即降至37.5℃,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等象,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服二剂而痊愈出院。**

自按:桂枝汤为张仲景《伤寒论》113方之主方,有扶正达邪之功。方中桂枝与生姜可通阳,芍药与大枣可和阴,甘草和阴阳;又方中桂枝、甘草辛甘扶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凡标有“自按”的病例,系根据1961年作者整理本充实的病例。这次整理中,增入现病史、西医病名及疗效观察。部分病例因某医院病史已销毁,现病史无从稽查,故从缺。归纳桂枝汤之功用,大致有三:一,调和营卫:大凡内外之邪所致之营卫不和,俱可应用;二,解肌发汗,用作缓剂解表;三,滋阴扶阳,亦可用作补方。

概言之,桂枝汤可以解肌发汗,可以和营敛汗,能收能散,能升能降。若相互配伍,主次轻重掌握得当,则疗效显著。一般皆以桂枝汤为辛温之剂,此系指桂枝为主药而言,实际应用时,根据症情之不同而改变处方中主药剂量,可使处方之性质随之而变化。如温病初起,可以用桂枝汤。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桂枝汤主之。”但须以芍药、甘草为主药,桂枝、生姜为辅药。张仲景《伤寒论》虽言“呕家不得用桂枝汤”,然以生姜、芍药为主药,取其辛开酸敛之意,亦未尝不可用。又如阴虚自汗,身无大热者,可以白芍、大枣为主药,稍佐桂枝、甘草调和营卫,生姜改用炒黑干姜,亦可使用。可见处方全在于灵活变通。

此证乃风温挟湿,渐有化燥之势。脉浮缓带数,身热无汗,口渴而不欲饮。如仅见其壮热、口渴、舌红等热象而用苦寒之法,则必湿遏热伏而致呕吐下利;若单从胸腹痞闷,渴不欲饮着眼而用温燥之剂,则必致化燥伤阴。

吴鞠通谓:“盖温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汤本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浊,芍药收敛阴液,甘草败毒和中,姜、枣调和营卫。温病初起,原可用之。”是以本案取桂枝辛甘解肌之用,参入黄芩、贝母以制桂枝辛散温燥之弊,使之药症相符,既无寒凉遏抑之害,又无化燥伤阴之偏。*风温(右中下肺炎)*凡经西医明确诊断的病例,摘录了现病史,并附以西医病名。但由于中医具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应以证因为据,辨证论治。

张某,女,65岁。1961年3月29日因发热咳嗽两周入院,4月5日出院。住院号:12225。

发热二周,伴恶寒咳嗽,痰中夹杂血液,右胸有时作痛,胃纳正常。发病迄今未就诊,仍操持家务,今日热度更高,由门诊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98次/分,心脏听诊无异常,右下肺可闻少量啰音。白细胞计数23000/立方毫米,中性92%,淋巴8%。胸片显示右下肺炎症。诊断:右中下肺炎。服药五天后,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下降至8000/立方毫米,中性80%,淋巴14%,大单核4%。住院八天出院,出院时右下肺仍有少量啰音。【初诊】

1961年3月30日。风温痰热互阻肺胃之间,肺气郁塞不宣,胃气失于下降,身热有汗不解,咳嗽痰内见红。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滑数。当拟清宣肺胃而化痰热。

嫩前胡一钱五分 清水豆卷四钱 水炙桑叶三钱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光杏仁三钱 象贝粉一钱五分 黑山栀三钱 生甘草一钱 二帖。【二诊】

4月1日。身热稍减,咳嗽痰红略见轻瘥,风温之邪已有外泄之机。舌苔薄腻微黄,脉濡数。仍以原法续进。

原方,二帖。【三诊】

4月3日。身热渐退,咳嗽痰稠不爽,甚则胸膺牵痛。舌尖红,苔腻中薄黄,脉濡数。肺胃痰热未化,再以原法续进。

原方去前胡、黑山栀,加生赤芍三钱、鲜竹茹三钱、干芦根三钱。二帖。

按:本例风温,身热有汗不解,无形寒头痛之象,病邪由表入里,尚在卫、气之间。叶香岩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故治以栀子豉汤法清气透卫。以其身热汗出,表卫已虚,故透卫仅取桑叶、豆卷等微辛微甘之品,勿令重虚其表,庶免汗多亡阳;以其已具脉数、苔黄之候,尚无烦躁、口渴等症,里热未炽,故清气只用金银花、连翘、山栀等轻清之品,使药力不犯中下二焦,勿令药过病所;以其“未传心包,邪尚在肺”,故以前胡、杏仁、象贝粉等宣肺化痰。风温(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郭某,女,48岁,工人。1960年12月20日因发热咳嗽七天入院,12月25日出院。住院号:9063。

自幼有慢性咳嗽史,遇冷即发,伴有气喘,但尚能平卧。七天前开始恶寒发热,咳嗽痰多,痰黄稠。由门诊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84次/分,咽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均未触及,无阳性病理反射引出。白细胞计数19200/立方毫米,中性89%,淋巴10%,单核1%。服药一剂后,体温即下降,四天后,症状改善出院。【初诊】

1960年12月21日。风温痰热互阻上焦,肺气不宣,身热汗泄不畅,已延七天,咳嗽阵作。舌苔薄白,脉濡数。当以辛凉宣肺而化痰热。

嫩前胡一钱五分 净蝉衣一钱 薄荷叶一钱 光杏仁四钱 黑山栀四钱 金银花四钱 连翘壳四钱一帖。【二诊】

12月22日。身热得汗而解,咳呛阵作,风温虽解,痰热未楚。舌质红、苔薄白,脉濡滑。再以清宣余邪而化痰热。

水炙桑叶三钱 嫩前胡一钱五分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光杏仁四钱 象贝粉一钱五分(包) 鲜竹茹一钱五分 二帖。【三诊】

12月24日。身热退而未尽,咳呛阵作。风温痰热互阻肺胃之间,尚未清彻。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滑。再以清肺化痰法。

嫩前胡一钱五分 冬桑叶三钱 天花粉四钱 光杏仁四钱 象贝粉一钱五分(包) 苦桔梗一钱 生甘草一钱 煎一帖 二帖带回。

按:陈平伯谓:“春月风邪用事,冬初气暖多风,故风温之病,多见于此。风邪属阳,阳邪从阳,必伤卫气。人身之中,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是以风温外薄,肺胃内应,风温内袭,肺胃受病……”此案风温外乘,犯其卫气,而现身热、汗出不彻等症;痰热内蕴,肺胃受病,致有咳嗽、脉数之候。以风温为燥热之病,最易劫津伤液,故于身热、汗出不畅之时,宣畅肺卫,仅用前胡、蝉衣、薄荷之轻透;汗彻热退之后,即撤去辛散之品,而以清化痰热为务。由此可见,“须要顾其津液”,乃温病治疗原则之一。风暑

张某,女,25岁。【初诊】

1959年暑月。身热起伏,已有四天,不为汗解。头脑胀痛,肢节酸楚,咳嗽痰滞,胸闷纳呆,口渴少饮。风暑上犯肺胃,气机失于宣畅。法当轻清宣化之治。

清水豆卷三钱 鲜藿佩各二钱 冬桑叶三钱 青蒿梗三钱 光杏仁三钱 象贝母三钱 新会皮一钱五分 丝瓜络三钱【二诊】

风暑外盛,邪热内壅,肺失清肃,胃失和降,身热六天,连进清宣化痰之剂,继得畅汗,肌热退而未净,形寒之象渐罢,咳呛阵作。舌苔薄润,根微黄。脉来濡数。再以原法出入。

嫩前胡一钱五分 净蝉衣一钱 冬桑叶三钱 天花粉三钱 云茯苓三钱 光杏仁四钱 象贝母四钱 连翘壳四钱 鲜竹叶茹各一钱五分 鲜藿佩各一钱五分【三诊】

身热已退,余邪留恋肺胃,尚未清彻,咳嗽痰滞不爽,肢体酸楚。苔薄腻,脉濡软。再以轻清宣化之治。

原方加枇杷叶三钱(去毛、包)。【四诊】

余邪未清,气液已伤。口苦溲赤,咳呛未止,纳谷尚香,神疲乏力。舌苔薄净,脉象濡软。拟予清养肃化为治。

天花粉三钱 川石斛四钱 南沙参四钱 象贝母三钱 杏仁泥四钱 云茯苓四钱 连翘壳四钱 淡竹叶一钱五分 枇杷叶三钱(去毛、包) 生谷芽三钱

按:因暑月触冒风暑而病,亦犯肺胃两经,只是病势轻浅,仅有身热口渴、咳呛无痰、胸闷纳呆等症,雷丰称之为暑咳者是也。案中立法处方,紧扣“风为阳邪”“暑热伤气”二着,首以轻清宣化,继以清化痰热,终以清养肃化收功,层次颇为清楚。暑温(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郑某,男,23岁,教师。1965年7月23日因发热、头痛、呕吐四天入院,1965年9月12日出院。住院号:057003。

患者有脑炎接触史,7月20日开始觉喉部不适,颈项牵强,活动稍受限制。厂保健站予土霉素治疗。次日体温升高,并出现呕吐,疑为乙脑。7月22日声音嘶哑,呕吐频繁,头痛剧烈,四肢麻木而于是夜来院急诊。脑脊液常规:外观微混,潘氏(+),红细胞30/立方毫米,白细胞180/立方毫米,多核60%,单核40%,拟诊“流行性乙型脑炎”而收入病房。入院体检:体温39.2℃,神情较委,颈部抵抗,克氏征(+),未引出阳性病理反射。呼吸18次/分,两肺未闻啰音。心率72次/分,规则,未闻杂音。血压130/90毫米汞柱。肝脾均未触及。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10000/立方毫米,中性80%,淋巴20%。脑脊液生化:葡萄糖136毫克%,蛋白质200毫克%,氯化物585毫克%。诊断为“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入院第二天,出现阵发性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右眼裂稍大,布氏征(+)。第三天呈昏睡状态,失语,喉间分泌物增多。中西医配合积极抢救,予人工冬眠(复方氯丙嗪1~2毫克/千克×20剂),脱水疗法(甘露醇1.0~1.5克/千克×5天),物理降温(放置冰袋,33%温酒精擦浴)。服中药五天后,体温下降,神志清楚。八天后,病情日趋好转。出院时除右上肢不能抬举、握力较差以外,情况良好。【初诊】

1965年7月24日。身热四天,有汗不解,头痛项强,神疲嗜卧,胸痞作恶,渴不欲饮。舌苔薄腻、根较厚,脉濡滑且数。暑温之邪不从外解,而反陷入厥阴之经。急拟芳香化浊,清泄厥阴,复方图治。

藿苏梗各三钱 姜半夏一钱五分 新会皮一钱五分 炒川连一钱 制川朴七分 板蓝根一两 制天虫三钱 净蝉衣一钱五分 玉枢丹五分 六味定惊丹三钱(上二药和匀,分六包,每四小时服一包) 一帖。【二诊】

7月25日。热势已衰,惊厥亦止,唯神志依然昏昧,喉间有痰。苔腻已薄、色微黄,脉濡数。暑温之邪内陷厥阴之经,尚无外达之机。再以芳香清泄并施。

原方加鲜石菖蒲一两,竹沥三两,苏合香丸一粒,至宝丹一粒(上二药同研细末,分四包,每四小时服一包)。一帖。【三诊】

7月26日。今晨热势渐退,依然神蒙嗜卧。舌苔已转薄腻,脉濡滑微数。暑温之邪挟痰浊蒙闭厥阴之经,势方滋长。再拟芳香化湿、清泄痰浊,佐以息风开窍之品。

藿佩梗各一钱五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 薄橘红一钱 净蝉衣一钱五分 制天虫三钱 全蝎五只 蜈蚣二条 陈胆星二钱 天竺黄三钱 炒川连一钱五分 板蓝根一两 鲜菖蒲三钱 广郁金三钱 川贝母三钱 竹沥四两 至宝丹二粒(研细末,分二次吞)一帖。【四诊】

7月27日。今晨热势退而未净,喉中痰声辘辘,色黄黏腻,神蒙嗜卧。暑温之邪挟痰浊蒙闭心肝两经,仍未内化。苔浊腻,脉濡滑。再拟芳香化湿以祛暑邪,清泄心肝以化痰浊。

原方,一帖。【五诊】

7月28日。发热九天,热势起伏,神蒙嗜卧,头项强直,喉中痰声鸣响。刻诊脉象弦滑且数,望得舌苔干绛,扪之无津。暑温之邪挟浊内陷心包,已有化燥化火、伤津劫液之势。急拟大剂犀角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复方图治。

鲜生地一两 鲜沙参一两 鲜铁皮石斛一两(先煎) 全蝎七只 蜈蚣三条 板蓝根二两 甘中黄三钱 大青叶一两 天竺黄三钱 生石膏二两(先煎) 金银花八钱 川雅连一钱五分 茅庐根各二两(去心、节) 陈胆星三钱 净蝉衣一钱五分 薄荷叶一钱五分(后下) 制天虫四钱 犀角尖粉一钱 羚羊尖粉一钱 安宫牛黄丸二粒(研细末)(上三药和匀,分五包,每四小时服一包,淡竹沥二两调服) 一帖。【六诊】

7月29日。昨进大剂犀角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之法,夜半以后,热势逐渐下降。今晨身热已退,神志转清,已能言语。舌已有苔,扪之有津。脉象弦滑,数势趋缓。此暑温之邪挟痰浊化燥化火,内陷心肝两经,渐有向外透达,从气分而解之势。再拟原法续进,如能不生枝节,方可入于坦途。

鲜生地一两 鲜沙参一两 鲜铁皮石斛一两(先煎) 全蝎七只 蜈蚣三条 板蓝根二两 甘中黄三钱 大青叶一两 天竺黄三钱 陈胆星三钱 生石膏二两(先煎) 金银花八钱 川雅连一钱五分 茅庐根各二两(去心、节) 净蝉衣一钱五分 制天虫四钱 犀角尖粉一钱 羚羊尖粉一钱 至宝丹二粒(研细末)(上三药和匀,淡竹沥二两,分十次冲服,每两三小时服一次) 一帖。【七诊】

7月30日。身热十一天,热势时轻时剧,神志时明时昧。舌干燥无津,脉弦滑且数。暑温挟痰浊内陷手足厥阴,尚未透达,邪热耗气伤阴,已有化燥之势。今拟原方再进一筹。

鲜生地二两 鲜沙参二两 鲜铁皮石斛二两(先煎) 板蓝根二两 大青叶一两 活贯众一两 薄荷叶一钱 净蝉衣一钱五分 生石膏四两(先煎) 金银花一两 连翘壳八钱 川雅连一钱五分 肥知母三钱 茅芦根各二两(去心、节) 天竺黄三钱 陈胆星三钱 犀角尖粉五分 羚羊尖粉五分 西牛黄粉五分 安宫牛黄丸二粒(研细末)(上四药和匀,分八包,每三小时服一包,淡竹沥四两及药汁冲服) 一帖。【八诊】

7月31日。身热十二天,今晨热势虽衰,而脉尚洪大、数势未减。舌苔白而糙、质红,齿枯。神志已清。暑温之邪挟痰浊化燥化火,上蒙清窍,一时尚难清彻。再拟犀角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出入。

鲜生地二两 鲜沙参二两 鲜铁皮石斛一两(先煎) 板蓝根二两 活贯众一两 生石决明二两(先煎) 净蝉衣一钱五分 生石膏四两(先煎) 活磁石二两(先煎) 肥知母三钱 金银花一两 连翘壳八钱 川雅连一钱五分 天竺黄三钱 陈胆星三钱 茅芦根各二两(去心、节) 西牛黄粉三分 犀角尖粉三分 羚羊尖粉三分 安宫牛黄丸二粒(研细末)(上四药和匀,分四包,每三小时服一包,陈金汁二两,淡竹沥二两调服) 一帖。【九诊】

8月1日。身热十三天,热势虽衰,而起伏之波澜未平。舌苔糙腻渐化,齿枯无津,脉洪大,数势已见缓和。暑温之邪挟痰浊化燥化火,内陷厥阴之经,尚未透达。仍拟原方出入。

鲜生地二两 鲜沙参二两 鲜铁皮石斛一两(先煎) 板蓝根二两 大青叶二两 活贯众二两 生石决明二两(先煎) 生石膏四两(先煎) 活磁石二两(先煎) 肥知母三钱 金银花一两 连翘壳一两 净蝉衣一钱五分 川雅连一钱五分 天竺黄三钱 陈胆星三钱 茅芦根各二两(去心、节) 西牛黄粉三分猴枣粉二分 濂珠粉二分 神犀丹一粒 安宫牛黄丸一粒(上五药共研细末,淡竹沥二两,陈金汁一两,分四次调服) 二帖。【十诊】

8月3日。暑温十五天,热势逐渐下降,神志渐见清楚。脉数势亦见缓和,舌苔薄糙乏津。内陷之暑邪渐有外达之机,上扰之痰火亦有下降之势。今拟育阴潜阳,以制痰火之升腾;清热化浊,以防余烬之复燃!

鲜生地一两 京玄参一两 鲜铁皮石斛一两(先煎) 板蓝根一两 大青叶一两 活贯众一两 生石膏一两(先煎) 肥知母三钱 大麦冬五钱 生石决明一两(先煎) 活磁石一两(先煎) 珍珠母一两(先煎) 川贝母三钱 鲜车前草一两 益元散一两(包) 羚羊尖粉五分 濂珠粉三分 玳瑁粉一钱 天竺黄五分 陈胆星五分 安宫牛黄丸一粒 (上六药共研细末,分六包,四小时服一包,淡竹沥二两调服) 二帖。【十一诊】

8月5日。暑温十七天,身热虽退,内热未楚,后项牵强,夜晚少寐。舌尖红、苔薄腻而糙,脉濡滑且数。险岭已逾,如能不生枝节,定可入于坦途。今拟生津解毒、平肝潜阳法,助以化痰通络之剂。

京玄参一两 大麦冬一两 鲜铁皮石斛一两(先煎) 大青叶一两 活贯众一两 板蓝根一两 粉丹皮五钱 炒赤芍三钱 生石决明一两(先煎) 活磁石一两(先煎) 珍珠母一两(先煎) 川贝母三钱 益元散一两(包) 鲜车前草一两 羚羊粉五分 濂珠粉三分 玳瑁粉一钱 天竺黄粉五分 陈胆星粉五分 (上五药和匀,分四包,每四小时一包,淡竹沥二两,陈金汁二两调服) 二帖。【十二诊】

8月7日。暑温十九天,邪热渐有外达之机,痰浊留恋,尚欠内化之象。身热不扬,神志已清,能食喜饮,二便畅通。舌质红、苔中厚灰腻,脉弦滑且数。今拟清彻余邪,息风潜阳法,佐以淡渗之品。

青蒿梗三钱 地骨皮三钱 板蓝根四钱 大青叶四钱 川贝母三钱 鲜车前草一两 茅芦根各一两(去心、节) 杭甘菊三钱 珍珠母一两(先煎) 生石决明一两(先煎) 山羊角片一两(先煎) 益元散五钱(包) 淡竹沥二两 陈金汁二两 二帖。【十三诊】

8月9日。暑温三候,身热已退,里湿未楚。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数渐见缓和。今拟清泄余邪、化湿和中法。

鲜藿佩梗各三钱 青蒿梗三钱 橘白络各一钱 赤白苓各三钱 金银花五钱 连翘壳四钱 粉丹皮三钱 生熟苡仁各四钱 白通草一钱 六一散四钱(包)

炒香谷 麦芽各四钱 六味定惊丹三钱 玳瑁粉一钱  (上二药共研细末,分四包,每三小时服一包)一帖。【十四诊】

8月10日。暑温二十二天,身热退已三天,外邪虽解,里蕴之湿独阻于中焦,尚未清彻。舌苔黄腻较昨略化,脉数势亦趋缓和。再拟清利余湿而和肠胃。

鲜藿梗三钱 建兰叶一片 橘白络各一钱 赤白苓各三钱 粉丹皮三钱 炒赤芍三钱 杭甘菊三钱 金银花四钱 生熟苡仁各四钱 六味定惊丹二钱 玳瑁粉一钱 (二药共研细末,分四包,每三小时服一包,陈金汁一两,淡竹沥一两调服) 二帖。【十五诊】

8月12日。暑温二十四天,身热退已五天,二便已能通畅,纳食尚欠振作。外邪虽解,湿浊中阻肠胃,一时不能就化。舌苔中厚黄腻,脉象濡滑且数。还虑因食生湿,因湿生痰,因痰生热之变。再拟化湿和中,尚须节制饮食,方可直入坦途。

建兰叶一片 橘白络各七分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赤白苓各三钱 炒焦苡仁四钱 炒香长须谷芽四钱 六神曲三钱 焦山楂三钱 白通草一钱 六味定惊丹三钱(研细末,分四包,每三小时服一包) 四帖。【十六诊】

8月16日。暑温之后,气阴两伤,痰浊化而未尽。苔薄腻,脉濡滑。今拟扶养气阴而化痰浊。

移山参三钱(另煎,冲入) 京玄参三钱 茯苓神各三钱 橘白络各七分 潼蒺藜四钱 川贝母三钱 竹沥半夏三钱 炒香谷麦芽各四钱 怀山药四钱四帖。【十七诊】

8月21日。暑温惊厥之后,右手萎顿,不能举动,纳食渐趋正常,夜寐尚欠安宁。舌苔根腻不化,脉弦滑微见数象。痰浊中阻于胃,凝结于络。今拟疏化痰浊而通络道。

潞党参三钱 炒於术三钱 炒赤芍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五分 茯苓神各三钱 六神曲三钱 焦山楂三钱 炒枳壳一钱五分 鲜竹茹一钱五分 紫苏梗三钱 丝瓜络三钱 六味定惊丹三钱(包) 七帖。【十八诊】

8月28日。刻诊脉来弦滑且数,体温正常,微觉头胀,此乃肝阳上升之现象。目前右手举动略见便利,并无痛楚,唯觉酸软而已。此乃气血两虚,痰湿阻于经络之故。今拟原法加入潜阳之品。

潞党参二钱 炒於术二钱 茯苓神各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五分 丝瓜络三钱 活磁石一两(先煎) 紫石英一两(先煎) 珍珠母一两(先煎) 六味定惊丹五钱(包) 五帖。【十九诊】

9月4日。连进益气通络、平肝潜阳之剂,右手萎顿而有酸楚之感。舌根腻未化,脉濡滑。痰湿阻于经络之间,营卫闭塞不通。今拟原法出入。

川桂枝一钱 片姜黄一钱五分 潞党参三钱 炒於术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五分 丝瓜络三钱 嫩桑枝四钱 晚蚕砂四钱(包) 活磁石一两(先煎) 珍珠母一两(先煎) 桃杏仁各三钱 六神曲三钱 六味定惊丹四钱(包) 五帖。【二十诊】

9月9日。舌苔浊腻渐化,脉已不见数象。右手萎顿,举动无力,纳食不香。痰浊阻于经络,营卫闭塞不通。再拟原法出入。

潞党参三钱 炒於术三钱 茯苓神各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活磁石一两(先煎) 珍珠母一两(先煎) 蜈蚣一条(切碎) 晚蚕砂四钱(包) 生黄芪五钱 四帖。

按:古人详于寒而略于暑,《黄帝内经》虽有暑病之名而略于治,《素问·热论》谓:“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治太阳中暍,仅白虎加人参汤一方;金元间,张洁古以动而得之为阳暑,静而得之为阴暑,明代张景岳直呼暑为夏天之热病,分阴阳两证,始见暑病梗概;张凤逵“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之论,确立暑病治法之纲领;吴鞠通以暑湿两感之证,从手、足太阴分治,方有暑温专论,详晰手太阴,足厥阴暑温之种种治法,然其卫、气、营、血缓急之序,实从叶天士《温热论》发展而来。

暑为火热之气,传变最速,临床所见,每多卫气交并,或气营同病,或气血两燔。如此案暑温内着阳明,不从外解,而反内陷厥阴,手足厥阴受邪,气营同病,致有昏昧、惊厥之变,故治以大剂犀角地黄汤泄手厥阴包络之热;羚羊钩藤汤息足厥阴肝经之风,复以石膏辛寒清气,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壳等透热转气,即属气营同治之例。以其方能中病,终至热退神清,脱离险境。新凉引动伏暑

夏某,女。【初诊】

新凉引动伏暑,挟湿滞互阻肠胃之间,清不升而浊不降。身壮热无汗(体温39.2℃),头疼骨节酸楚,胸痞欲吐,腹痛便泄,黏腻不爽。苔薄腻而黄,脉濡滑而数。今拟辛凉疏散以解表,和中导滞以治里。

荆芥一钱五分 薄荷叶一钱(后下) 藿苏梗各一钱五分 姜半夏三钱 青陈皮各一钱五分 银花炭四钱 焦六曲四钱(包) 焦楂炭四钱 香连丸一钱五分(分二次吞) 一帖。【二诊】

昨投表里双解之剂,汗后身热渐平(体温37.4℃),腹疼便泄未作。邪滞尚未清彻。再拟原法出入。

清水豆卷三钱 紫苏梗一钱五分 薄荷叶一钱(后下) 冬桑叶二钱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通草一钱 飞滑石三钱(包) 焦六曲四钱(包)

自按:吴鞠通谓:“长夏受暑,过夏而发,名曰伏暑。”又谓:“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立秋之后,秋凉虽起而暑热未清,人处气交之中,饮食起居稍一不慎,便易感邪。如本案新凉外袭皮毛而现壮热无汗,头疼骨楚等表证;伏暑内蕴肠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为痞闷欲吐,为腹疼便泄。以其脉数苔黄,是暑之偏于热者。故以荆芥、薄荷、藿苏梗、金银花等辛凉宣透以解表;复以香连丸、藿苏梗、半夏、六曲、焦楂炭和中导滞以治里。一剂而热退泄止,症势已减大半,再以清彻余邪之剂以收功。所以撤去荆芥、香连丸者,以辛散苦燥之品,每易劫津耗液。诚《素问·五常政大论》“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之谓。时邪挟湿(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蒋某,男,24岁,工人。1960年10月19日因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二天入院,10月26日出院。住院号:7070。

患者过去有慢性肾炎史,1960年9月曾第一次住本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用合霉素治疗后好转出院。本次入院前二天夜间突感畏寒,继则发热,无汗,伴头痛鼻塞,轻度咳嗽,吐黄色黏稠痰。小便黄赤,大便稀,每天3~4次。入院体检:心肺正常,肝肋下一指,脾未触及,右侧肾区有压痛。血象:血红蛋白12克%,红细胞计数35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计数15400/立方毫米,中性84%,淋巴16%。尿液检验:蛋白少~+++,红细胞10~26/高倍视野,白细胞2~5/高倍视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于1960年10月20日开始,服药一剂后体温正常。七天后畏寒、自汗、腰痛等症状消失出院。【初诊】

1960年10月20日。风邪外束,挟湿滞内蕴,身壮热(38.6℃)无汗,头项强痛。舌苔白腻,脉来浮滑且数。当以辛凉疏散以治其表,和中化湿以治其里。

薄荷叶一钱五分(后下) 荆芥穗一钱五分 蔓荆子三钱 连翘壳三钱 金银花三钱 仙半夏三钱 新会皮一钱五分 炒枳实一钱五分 鲜竹茹一钱 一帖。【二诊】

10月21日。身热已退,腹鸣便泻阵作。舌苔白腻,脉来濡滑。表热虽退,里湿未除。今拟和中化湿之治。

紫苏梗一钱五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炮姜炭一钱五分 炒苡仁三钱 炒谷麦芽各四钱 一帖。【三诊】

10月22日。今日便泄已止,昨夜汗出颇多,自觉汗出恶风,热虽退而腰痛未除。舌苔薄白,脉来濡滑。太阳之邪未罢,营卫循序失常,卫疏则腠理不固而汗出也。宜桂枝汤法。

川桂枝七分 炒白芍三钱 清炙草一钱 生姜一钱(切片) 大枣四只 二帖。【四诊】

10月24日。自汗形寒已解,腰骨酸疼未除。太阳之邪已罢,少阴肾气不足。今拟原方加入益肾之品。

原方加桑寄生四钱、川断肉三钱、金狗脊三钱、炒杜仲三钱。二帖。【五诊】

10月26日。形寒自汗已解,腰骨酸疼亦止。腰为肾之府,肾虚则骨失荣养,腰部首当其冲。舌苔薄腻,脉来濡软。当以培养肝肾法。

川桂枝七分 熟附块一钱五分 桑寄生五钱 川断肉三钱 炒杜仲三钱 金狗脊三钱 青娥丸四钱(分二次吞) 五帖。(带回)

按:张仲景《伤寒论》第53条有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本案首予辛凉疏解之剂,汗出颇多。但形寒畏风,腰骨酸楚未瘥。表邪未罢而卫气已虚,是属营卫不和。故以桂枝温通卫阳,芍药和营敛阴。二者相辅相成,调和营卫。生姜佐桂枝以解未尽之邪,大枣佐芍药以和营敛汗。桂枝汤调和营卫之用,于此可见一斑。时邪发热(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成某,男,53岁,工人。1960年10月19日因发冷发热两周入院,10月26日出院。住院号:7053。

两周来每天午后畏寒发热,翌晨稍退,次日复作,伴有头痛,咳嗽胸闷,痰多黏稠。曾在厂保健站服西药,效果不明显。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受凉后即咳嗽吐痰。入院体检:体温38.6℃,脉率84次/分,两肺底部呼吸音粗糙,胸透两侧肺纹理增深。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服药四帖后,体温正常。【初诊】

1960年10月20日。秋凉之邪外束,挟痰湿互阻肺胃之间,寒热如疟,已逾两候,未得畅汗,咳呛咯痰甚多。脉弦滑且数。今拟宣畅气机而化痰湿。

带叶苏梗一钱五分 柴前胡各一钱五分 姜半夏三钱 陈广皮一钱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大川芎一钱五分 生姜一钱五分(切片) 杏仁泥四钱 二帖。【二诊】

10月22日。秋邪挟痰湿壅结肺胃,未能透达,每日午后寒热交作,此卫气交并,病在太、少之间。苔白腻、根较厚,脉来濡数。今拟柴桂各半汤出入。

川桂枝七分 柴前胡各一钱五分 炒赤白芍各二钱 仙半夏二钱 淡黄芩二钱 蔓荆子三钱 光杏仁四钱 大川芎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象贝粉一钱五分(包) 二帖。【三诊】

10月24日。形寒身热已解,头痛咳嗽未除。再拟原方续进。

原方二帖。【四诊】

10月26日。形寒身热、头脑胀痛之象均已消失。唯咳嗽仍作,入夜较剧。舌苔黄腻,脉来濡滑。外感之邪虽解,内壅之痰未楚。今拟顺气化痰法。

苏子梗各二钱 仙半夏三钱 陈广皮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 光杏仁四钱(研) 清炙草一钱 三帖(带回)。

按:是案秋凉外束,痰湿内蕴,交阻肺胃之间,邪由卫分渐入气分,已犯少阳境界。寒热如疟,两候未解,未得畅汗,咳嗽痰多,脉现滑数,苔白腻根厚,均其征也。故投以柴桂各半汤取效。以桂枝汤辛甘解肌,温通卫阳;柴胡汤辛苦泄热,清解少阳,两者相辅相成,使凉邪由里出表,从卫分而达。邪去之后,继以二陈汤温化痰湿。于此可见表里先后之法。凉燥(右上肺炎)

赵某,女,28岁,工人。1960年8月25日因咳嗽发热胸痛一周入院,8月29日出院。住院号:5395。

患者一周来咳嗽发热胸痛,前天经受台风雨淋后,今天热更髙,右侧胸痛,咳嗽、呼吸加剧,痰咯不爽,汗出不畅。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96次/分,心浊音界不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前区有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无异常。白细胞计数5500/立方毫米,中性75%,淋巴25%。胸透右肺上部外侧片状密度增深炎性阴影。痰浓缩找结核杆菌阴性,诊断为右上肺炎。予中药治疗,四天后体温正常,咳嗽、胸痛消失。胸透复查,右肺第三肋间外侧带少量炎性阴影而出院。【初诊】

1960年8月25日。秋凉外袭,痰热内蕴,身热头痛,汗泄不畅。风燥束肺,肺失清肃之令,以致咳嗽咽干而痰咯不爽,且有胸痛。适逢经行,当防热入血室。舌红、苔薄腻微黄,脉浮滑而数。今拟辛润疏风,宣畅肺气。

薄荷叶一钱(后下) 荆芥穗一钱五分 嫩苏梗三钱 连翘壳三钱 仙半夏二钱 陈广皮一钱五分 紫丹参三钱 黑穞豆衣四钱 大川芎一钱五分 一帖。【二诊】

8月26日。昨投疏风宣肺之剂,未曾得汗,今晨身热渐退,咳呛未作。舌质红、苔薄黄、中有裂纹,脉濡滑而数。邪热有化燥之象。今拟原法加入清燥化痰之品。

原方加冬桑叶三钱、光杏仁四钱、嫩前胡一钱五分。一帖。【三诊】

8月27日。身热得汗退而未尽,咳呛仍作,胸痛已止。秋凉之邪挟肺中痰热未清。舌红中有裂纹,脉来濡数。今拟清燥润肺以祛余邪。

嫩前胡一钱五分 净蝉衣一钱 冬桑叶三钱 清水豆卷四钱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光杏仁四钱象贝母粉三钱(包) 天花粉五钱 二帖。【四诊】

8月29日。身热已退,咳呛胸痛已止,燥邪挟痰热留恋肺胃之间,尚未清彻。舌苔薄净、中有裂纹,脉濡数。今拟清燥润肺以助清肃之令。

嫩前胡一钱五分 水炙桑叶一钱五分 光杏仁四钱 象贝母粉二钱(包) 抱茯神四钱 天花粉三钱炒白芍三钱 清炙草一钱 冬瓜子三钱 一帖。

按:俞根初谓:“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本案始有咳嗽发热胸痛,逾候未瘥,想是痰热恋肺。于入院前二天,复经风袭雨淋,是以暴凉外束,痰热内蕴,发为凉燥,故案中一、二诊用药,以杏苏散加荆芥、薄荷味辛体润之品,开发上焦,是凉燥治法;三诊开始,凉邪已有化燥之势,故处方亦相应而变,取辛凉甘润之桑杏汤加减,系温燥治法。温燥(支气管炎)

王某,女,27岁,工人。1960年10月4日因寒热头痛、咳嗽七天入院,同月14日出院。住院号:6599。

患者于9月27日开始头痛,形寒身热,肩背腰部酸痛,咳嗽日轻夜重,痰多稠白,胸痞纳呆。入院体检:体温38.7℃,脉搏86次/分,心脏听诊无异常,肺两侧呼吸音粗糙,腹平软,肝脾未及。白细胞计数8000/立方毫米,中性70%,淋巴28%,嗜酸性2%。诊断为:支气管炎。服药二剂后,体温下降;四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时病情稳定。【初诊】

1960年10月5日。秋燥之邪外束,痰热之郁内阻,遂使肺失清润之司,以致身热头痛无汗,咳嗽痰稠,口渴喜饮。舌苔薄腻微黄,脉来浮滑且数。当以辛凉以祛外邪,苦寒以清痰热。

薄荷叶一钱五分(后下) 荆芥穗一钱五分 蔓荆子三钱 嫩前胡一钱五分 金银花四钱 连翘壳四钱 黑山栀四钱 一帖。【二诊】

10月6日。身热退而未尽,胸痞不畅,两目无神。舌苔薄净,脉来濡数。燥热挟痰互阻,气机郁塞不宣。今拟原法出入。

原方去黑山栀,加枯黄芩、冬桑叶、嫩苏梗各一钱五分。一帖。【三诊】

10月7日。身热得汗渐解,咳呛未止,胸痞未畅。舌苔薄腻,脉来濡滑微数。燥热挟痰内壅肺胃,尚未清彻。

今拟仿叶香岩辛凉甘润之意,以桑杏汤化裁。

冬桑叶二钱 白蒺藜三钱 嫩前胡一钱五分 苦桔梗一钱 清炙草一钱 光杏仁四钱 川贝粉一钱五分(包) 一帖。【四诊】

10月8日。身热已退,咳呛未止,头晕且眩。苔薄净,脉濡软。血虚之体,燥热伤肺。当以甘凉润肺而养营血。

白归身一钱五分 炒白芍一钱五分 黑穞豆衣四钱 天花粉四钱 川贝粉一钱五分(包) 光杏仁四钱 生甘草一钱 二帖。【五诊】

10月10日。咳呛渐稀,头晕神疲。再以原法续进。

原方二帖。【六诊】

10月12日。咳呛渐瘥,入夜较甚。舌质红不绛,脉濡滑。今拟清燥润肺而养营血。

南沙参四钱 川贝粉一钱五分(包) 甜苦杏仁各三钱 天花粉四钱 白归身一钱五分 炒白芍三钱 黑穞豆衣四钱 茅芦根各三钱 二帖。【七诊】

10月14日。咳呛渐少,头昏神疲,纳谷不香。苔薄净,脉来濡缓。病后气血两虚未复。今拟益气养血,润肺止咳。

潞党参一钱五分 白归身一钱五分 炒白芍三钱 川贝粉一钱五分(包) 光杏仁四钱 云茯苓四钱 生甘草一钱 三帖(带回)。

按:叶天士谓:“秋深初凉,稚年发热咳嗽,证似春月风温证。但温乃渐热之称,凉即渐冷之意……但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若果暴凉外束,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剂亦可……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烁胃汁。”本案内有痰热之郁,外有燥气加临,证属温燥。故治以辛凉甘润之法取效。初诊虽有身热头痛无汗等表实之证,以其尚有口渴喜饮、脉数、苔黄等燥热之候,故宣肺透卫,取荆芥、薄荷之轻清辛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之意。大头风(丹毒)

徐某。【初诊】

头面浮肿已将二十天。头为诸阳之首,风邪外袭,首当其冲。肿则为水为湿,痛则为风,风水凝结,则痛而且胀,以致邪不外解,窜入少阳之经,遂使口苦,咽干而哽痛,胸胁痞闷。舌苔薄腻,脉来沉弦滑。当以辛凉宣散以去头面之风,和解枢机以泄肝胆之郁火。

薄荷叶一钱(后下) 荆芥一钱五分 桑叶三钱蝉衣 软柴胡各一钱五分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四钱 板蓝根四钱 象贝粉(包) 炙天虫各三钱 甘中黄一钱(包) 蔓荆子三钱【二诊】

迭进辛凉宣化,清热泻肝之剂。头面浮肿渐消,咽喉哽痛亦瘥。舌苔薄白,脉来沉滑。再拟原法续进。

荆芥一钱五分 薄荷叶一钱五分(后下) 金银花三钱 蝉衣一钱 连翘壳三钱 桑叶三钱 板蓝根五钱 炙天虫四钱 蔓荆子三钱 象贝粉三钱(包) 甘中黄一钱五分

按:大头风又名大头天行,俗称大头瘟、虾蟆瘟,属外感温毒。治法以普济消毒饮去升、柴为主治。即如此案,亦以辛凉宣化、清泄少阳之法取效。肺痈(肺脓肿)

傅某。【初诊】

风温之邪不从外达而反内陷,挟痰瘀互阻肺胃之间,以致肺气窒塞不宣。左胸牵痛,妨于呼吸。连进清肺化痰、祛瘀生新之剂,今晨脉象渐趋缓和,昨夜睡亦较安,胸胁疼痛亦瘥。舌苔薄净无华。再拟千金苇茎汤合养阴清肺汤复方图治。

南北沙参各五钱(米炒) 大麦冬五钱 桃杏仁各五钱 象贝粉四钱(包) 生苡仁八钱 冬瓜子一两 鲜茅芦根各一两 鱼腥草一两 炒白芍八钱 生甘草一钱 淡竹沥二两 犀黄醒消丸二钱(分三次吞)【二诊】

身热虽退而脉大未平。咳嗽胸膺牵痛,胸中烦闷不畅。外感虽解,津液备受灼烁。内痈之热燔灼营分,郁结不化。舌苔白净无华。今拟化有余之痰热,养不足之津液。

桑白皮三钱 嫩前胡一钱五分 鲜沙参一两 炒赤白芍各二钱 桃仁泥三钱 生苡仁一两 冬瓜子一两 川贝粉三钱(包) 生甘草一钱五分 川楝子三钱 丝瓜络三钱 鲜芦根一两【三诊】

连进甘寒生津、清化痰热之剂,风温之邪虽有外泄之机,内蕴之痰热化火伤阴,尚未清彻。因此咳呛依然不解,喉间作痒。舌光剥无津,脉来弦大且数。当以清化痰热而清余邪。

桑白皮四钱 川贝粉一钱五分(分吞) 鲜沙参一两 金银花五钱 光杏仁四钱 天花粉六钱 鲜茅芦根各一两 淡竹沥一两(分二次冲服)

自按:凡肺痈初起,可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治之,药如芦根、桃仁、苡仁、冬瓜子、鱼腥草、金银花、黛蛤散之类。如兼胸膺牵痛,可加入瓦楞子、丝瓜络、红花煎汤拌炒橘叶络等理气疏络之品;若现呼吸急促,亟予桑白皮、瓜蒌皮、鲜竹茹等肃肺降气之品;咯血少者毋急急乎用止血之药,所谓“见血休止血”。如咯血较多,方选取仙鹤草、侧柏叶、炒丹皮、炒藕节、赤芍炭、鲜生地等味参入其中。病至中期,热不甚髙,咳嗽咯吐浓痰,而现肺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可用鲜沙参、大麦冬、冬虫夏草、桑白皮、川贝母、甜杏仁、黛蛤散、功劳叶、茅*芦根、橘红络等清养肃化之品。病至后期,以黄昏汤加黄芪、南北沙参、大麦冬、生苡仁、白及、百合、百部、白前等清养肺阴、扶正托毒之品以收全功。*黄昏汤:韦宙独行方。功用:治肺痈,此方补阴,乃治溃疡之法也。药品:夜合树白皮(如掌大者一片)。用法:清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服。咳喘(支气管扩张)

吴某,男,36岁,医生。1960年11月13日因咳嗽、咯血一月余而入院。同月22日出院。住院号:7848。

患者于1946年开始有咳嗽、气喘、咯血史。1957年住某医院,诊断为右上左下肺支气管扩张,经手术切除右肺上叶,术后情况较好,但仍经常咯血。本次发病于一月前,开始有感冒现象,头痛、关节痛、咳嗽,未发热,曾来院门诊无效。于本月五日痰中带血,一天约十数口,鲜红色,伴左上及右下胸部疼痛,呼吸咳嗽疼痛加剧。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入院后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服药二帖后咳嗽气喘均见减轻,痰血亦止。服药七帖后症状好转出院。【初诊】

1960年11月14日。肺损咯血有年。近来神疲乏力,咳则气喘,甚则痰中带红。舌不红绛、苔薄净而滑润,脉来沉软。此肺气虚弱,肾亦亏矣。今拟仿东垣“肺肾两亏者,以扶养脾胃为主”之意。方从四君、参蛤化裁。取四君子扶养脾胃以生金,参蛤粉摄纳肾气以定喘。

潞党参三钱 炒於术一钱五分 清炙草一钱 怀山药一两 抱茯神四钱 北五味七分 蛤蚧粉五分(分二次冲) 二帖。【二诊】

11月16日。前投培土生金、摄纳肾气之剂,肺气渐得清宁,肾气渐归窟宅。咳喘气急较平,痰红亦止。苔脉如前。拟原师乘胜前进。

原方,五帖。【三诊】

11月21日。咳喘渐止,痰红早除。神疲肢软,血去正伤所致。舌苔薄净,脉象沉软。投剂获效,仍守原法。

潞党参三钱 南沙参四钱 炒於术一钱五分 清炙草一钱五分 怀山药一两 炙远志一钱五分 北五味五分 蛤蚧粉五分(分二次冲) 五帖(带回)。

自按:此例咳喘痰红之证,屡经养血滋阴、甘凉肃降诸法,鲜有效果。究其原委,盖咯血之轻者,阴虚居多,然肺病日久,上源告竭,金水不能相生,加以子盗母气,往往累及脾肾。奈医者忽略详细,从常行事,殊不知常中有变焉。本案脉象沉软,面色白,神疲乏力,舌不红绛,苔薄净而滑润,显系气阴两虚之证。故以培土生金、摄纳肾气之法治之,二剂即见效果,七剂而诸证屏退,不治咳喘而咳喘自平。诚《素问·咳论》所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经脉别论》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若脾土强健,自能化生精微,上输于肺,肺金得养,行其清肃之令,何病之有。盖脾失升运之职,中虚饮聚,液变为痰,渍之于肺,为咳为喘,此病之所由生也。治咳喘久病,取培土生金之法,其义即在于此。咳喘(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戎某,女,50岁,工人。1960年9月6日因咳嗽、气喘数天入院,同月12日出院。住院号:5770。

有慢性咳嗽史六年,在疲劳或受寒后即引起气喘,喘时喉中有声。初起多在冬天发作,嗣后一年四季均有零星发作,每年有一两次较严重的发作。痰多,为白色黏液,无心悸。气喘发作时服麻黄素能缓解。近数日来,又咳嗽,伴有轻度气喘。入院体检:体温37.5℃,心脏听诊无异常,两肺叩诊高清音,呼吸音普遍降低。白细胞计数3900/立方毫米,中性72%,淋巴22%,大单核2%,嗜酸性4%。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服药一帖后,气喘即见好转,五天后,病情稳定出院。【初诊】

1960年9月7日。痰之标在肺,痰之本在脾。脾虚津不化气,酿湿成痰,渍之于肺,为咳为喘。咳喘有年,脾伤及肾,以致肾气不纳,肺气不降,遇劳逢冷则发。舌尖微红、中后白腻,脉来濡而微数。濡乃痰湿内阻之现象,数是气阳不足之形证。今拟化中焦之痰湿,以和胃气。俾得正气充盛,则气液畅通,庶无聚湿成痰之虑也。

川桂枝一钱 炒白芍三钱 仙半夏三钱 陈广皮一钱五分 朱茯神四钱 五味子一钱(研) 淡干姜一钱 一帖。【二诊】

9月8日。昨晚气喘较平,小溲频数而清长。此肾阳失鼓舞之机宜,以致气化不及州都,膀胱约束无权。今拟原方加入固涩之品。

原方加菟丝饼、剪芡实、山萸肉各四钱。四帖。【三诊】

9月12日。咳嗽气喘已平,小溲频数亦瘥,肺气渐得下降,肾气渐能摄纳,膀胱气化渐复其职。舌苔薄腻,脉濡软。再以桂枝、二陈温养肺胃而纳肾气。

川桂枝一钱 炒白芍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五分 五味子七分 淡干姜七分 怀山药四钱 菟丝饼四钱 山萸肉三钱 四帖(带回)。

按:咳喘一证,关乎肺、脾、肾三脏。以肺主一身之气,司肃降之职;脾为气血生化之本,有健运消磨之能;肾为元气之根,又主一身之水故尔。亦有寒热、虚实之辨,然总不离风、痰。实证多因于风,以风邪外乘皮毛,内应于肺,肺气郁塞不宣,致有咳喘之作。由于风寒者,痰多稀白,有鼻塞声重等症,舌质不红、苔多薄白,脉浮紧;因乎风热者,痰多黏稠,或见稠黄,有口干、咽疼等症,舌质红、苔薄黄或薄白而燥。虚证多由乎痰,有脾虚、肾虚之辨。脾虚者,因水谷精微不归正化,酿湿成痰,痰饮射肺,肺失清肃之用而为咳喘,多见肺脾两虚之候:痰多如沫,动则气喘,大便溏薄,舌胖、苔白滑,脉濡滑;肾虚者,水泛为痰而为嗽,气不摄纳而为喘,多有肺肾两虚之证:痰多清稀而味觉咸,动则气促,小便清长,面浮足肿。舌多胖嫩、苔多薄滑,脉沉细。

是案咳喘有年,遇劳逢寒辄发,小溲频数而清长,脉濡数,皆系脾肾气阳不足之明征,故以温运脾胃、纳气归肾之法治之。悬饮(渗出性胸膜炎)

仇某,女,34岁,工人。1960年8月31日因咳嗽气急,发热四五天入院,10月28日出院。住院号:5585。

患者于近两周来,觉右侧胸痛。五天来咳嗽,为白色泡沫样痰,量不多。未咯血。发热已四五天,初起时畏寒,但无寒颤。今晨因胸闷、气急而由门诊入院。体检:右肺前第三肋、背第七肋以下叩诊浊音,浊音区语颤降低,呼吸音减弱。心尖搏动于锁骨中线外侧第五肋间,心音无特殊,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血液检验:红细胞沉降率90毫米/小时,红细胞计数352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10.50克,白细胞计数7600/立方毫米,淋巴52%,中性48%。X线胸部透视:右侧胸膜炎,心影向左移位。诊断:渗出性胸膜炎,曾予中药十枣汤加减,控涎丹、十枣丸及益气养血、泻肺逐水之剂治疗,七天后热仍未退(38.9℃)。继由张医师诊治,服药当晚体温下降(38.2℃),嗣后七天中,体温高峰亦未超过38.4℃,七天后,转为低热:36.9~38.1℃,20天后,体温正常。于出院前一周胸透复查:右侧胸膜增厚伴少量积液,红细胞沉降率:30毫米/小时。病程中曾使用链霉素14克。【初诊】

1960年9月8日。风温痰瘀互阻肺胃之间,以致肺气郁塞不宣,遂使水湿凝结成痰。郁结则痛,成痰则咳,气升则喘。身壮热朝轻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