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1:30:02

点击下载

作者:利顺欣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50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针灸推拿)、中药、护理、农村医学、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1月

《中医学基础》编委会

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主 编

利顺欣(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副主编

张晓慧(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

丁大鹏(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田发娟(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闫方杰(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何 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林 坚(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

贾艳辉(河南理工大学医学中专部/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董明会(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编写说明

“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是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供中医、中药、中药制药、中医康复保健、农村医学等专业使用的规划教材。

中医学基础课程是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对病情的中医学诊察和判断、辨别证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疾病的防治原则与中医养生和康复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其他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编写紧扣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对中医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心,力求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针对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疗“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巩固专业思想为导向、内容科学规范、突出技能培养、注重实用、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致、适合教学需求”的基本原则,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纲领,结合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点”和行业标准,根据新时期医药卫生岗位的实际需求,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增强实效”的特点,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是“教-学-练”一体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将每章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整合,并结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炼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本教材根据中医药岗位的实际需求,文字叙述力求精练准确、通俗易懂,并在正文中穿插“案例分析”“知识链接”模块,既对课堂知识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又能增强趣味性,在相关章节之后增设“考纲摘要”模块,并依据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点”设计“复习思考”模块,以强化重难点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知识要点,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本教材的模块一绪论、模块三藏象学说由利顺欣编写,模块二阴阳五行学说由闫方杰编写,模块四精气血津液学说由林坚编写,模块五经络和模块六体质由田发娟编写,模块七病因由董明会编写,模块八病机由贾艳辉编写,模块九诊法由何杨编写,模块十辨证由张晓慧编写,模块十一养生防治与康复由丁大鹏编写。

本教材结合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形式上做了改进和尝试,但疏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日臻完善。《中医学基础》编委会2018年3月模块一绪论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叙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能叙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5个时期的特点;能概述《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建立“天人一体”观,养成从整体角度认识分析人体生理病理的思维模式,培养从“证”的角度认识处理疾病的思维习惯。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了解中医学的巨大成就,增强对中医的自豪感,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和热情。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它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健康)还离不开中医学,尤其是在治疗疑难杂证和预防保健及治疗亚健康、美容美体等方面,中医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是我国和世界医学科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又一阵的中医热,尤其是2003年发生“非典”以来,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中医学,通过立法认可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相信中医药学在不远的将来会为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知识链接

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官网公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与另外两位医学家同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获得总奖金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的一半,另外两人共享奖金的另一半。由她发现的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项目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属性,并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5个时期。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春秋以前的医学发展只是处于初期的萌芽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从春秋战国开始到两汉时期,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医学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越,中医学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便已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特别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之一的阴阳五行学说,对医学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中医学的发展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积累阶段进入了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较系统、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四部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知识链接

中医别称之一——岐黄《黄帝内经》采用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记述医学知识,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故后世多称医学为岐黄家言、医术为岐黄之术,进而将岐黄作为中医的代称。

1.《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是由众多医家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它是一部以医学为主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素问》81篇,下卷《灵枢》81篇,共162篇。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问题。《素问》主要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及治则等内容,《灵枢》则着重介绍经络腧穴、针刺法及治疗原则等。《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其基本特点包括:(1)注重整体观念《黄帝内经》提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属、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病理、脏腑和经络等各个方面。(2)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的哲学思想。《黄帝内经》真正系统地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用阴阳五行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对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因此,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成了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重视脏腑经络《黄帝内经》十分重视脏腑经络学说,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其中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许多内容已超过了当时的世界水平。例如,在生理学方面,它提出“心主身之血脉”,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这些关于血液循环的认识比英国哈维于1628年(明·崇祯元年)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要早1000多年。(4)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黄帝内经》中强调,社会地位的变化势必引起情志的变化,最终影响人的健康,要保持“恬淡虚无”。(5)注重疾病预防《黄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认为好的医生应当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关于“治未病”最早的记载。《黄帝内经》以医学内容为中心,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理论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其中许多理论观点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为当时的世界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直至今天仍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战国时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以前。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撰而成,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的内容,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在三焦学说、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脉诊等方面均有所创见,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3.《伤寒杂病论》 成书于东汉末年,是著名医家张机(张仲景)在《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同代医家和自己的临证经验编写而成,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纂整理及宋代林亿等校订,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载方剂269首,使用药物214种。这些方剂一直被后世医家沿用,故《伤寒杂病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方书之祖”。

知识链接

医圣——张仲景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现河南南阳邓州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曾任长沙太守,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世奉为“医圣”。

4.《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共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功效和有毒无毒,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方法。并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

书中黄连治痢、常山截疟、麻黄治喘、海藻治瘿瘤、水银治疥疮等内容,是世界药物学史上的最早记载,并已被当今临床疗效和科学实验所证明。二、晋、隋、唐时期

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医学得到了全面发展,中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均有显著进步。

这一时期的成就,一方面是继承整理和阐发经典,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冰、杨上善对《黄帝内经》的注释,王叔和、孙思邈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对《黄帝内经》整理并注释最有影响的是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注》。晋代王叔和将当时零散不全的《伤寒杂病论》整理并重新编次为《伤寒论》,使其能流传下来。

另一方面是总结经验,升华理论。众多医家重视总结临床经验,所写医著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集汉以前脉学成就,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诊脉的理论方法,确立了寸口诊脉法,首创“三部九候”及脏腑分配原则,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它结合秦、汉、三国时期的针灸学成就,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骨度分寸及主病,从而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及证候学专著。该书详尽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源与症状,继承和发展了病因病机学理论。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疗手段为主的方书,是唐初最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医学巨著,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公元659年,由唐政府组织编写、苏敬主持编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家药典。

知识链接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其所著医书以“千金”命名。《备急千金要方》成书较早,而《千金翼方》成书较迟,两书互为“羽翼”,故将后者取名为《千金翼方》。三、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突破性进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家们在前代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经验体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气氛中,使中医学理论体系产生了突破性进展。

宋代陈无择在其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发展了张仲景的病因学说,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类概括,对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它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知识链接

陈无择的“三因致病说”

陈无择的“三因学说”,也称“三因致病说”,即六淫侵袭为外所因,七情内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

金元时期,学术气氛异常活跃,涌现出许多学术观点各具特色,临床成就各有千秋的医学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病主张多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张从正倡导“攻邪论”,他认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主张治病当以驱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被后世称为“攻邪派”,代表作有《儒门事亲》等;李杲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被后世称为“补土派”,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朱丹溪创立了“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善用养阴之法,被后世称为“滋阴派”,代表作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

知识链接“补土派”之“土”的由来“补土派”的“土”指脾胃,因在五行学说中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五脏依据功能特点与五行相应,脾胃具有运化水谷、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故脾胃的五行属性为土。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产生了《本草纲目》等影响深远的重要著作,并形成了温病学派。

在中国医学史上,《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医药学巨著,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著完成,其中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万多个,对我国药物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并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为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丰富了脉学与经络学说的内容。

这一时期突出的成就还在于对温热病学的深入研究和温病学派的形成。温热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热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学科,以明代医家吴有性的贡献最为突出。

吴有性在其所著《温疫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戾气”学说,认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侵犯人体,而不是从肌表侵袭。吴有性在温病学中提出的理论及诊治经验,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发展至清代,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温病的医家和学者,各以自己的主张和经验著书立说,温病学说逐渐形成,贡献较大的有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等。叶桂著《温热论》,在总结前人成就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发展的4个阶段,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瑭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创立了“三焦辨证”,创制了清营汤、增液汤等有效方剂。薛雪所著《湿热条辨》和王士雄所著《温热经纬》,对温病学说发展均有所发挥和发明。温病学说的形成,标志着中医学在热性病(包括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和治法上的创新,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此外,清代医家王清任重视解剖,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发现了过去医书中没有提到的组织结构,如会厌、幽门括约肌等,改正了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及瘀血病证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有很大的临床及研究价值。

知识链接

王清任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

清代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确立了补气逐瘀的治则,创立了活血化瘀的有效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五、近代和现代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由于旧政府实行歧视、限制、消灭中医的政策,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在这种形势下,当时的医家将中医学与西医学加以汇通,形成了中西汇通学派,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临床医学上中西汇通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和继承及中医药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还是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及临床医学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使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项目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病因和诊治疾病等方面各具特点,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古代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而且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这种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各个方面,因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1)生理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脉、筋、肉、皮、骨)、官窍(眼、耳、口、鼻、舌、前阴和后阴)、经络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所有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通过全身经络相互联系,在功能上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统一的功能活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这种联系具有相应的规律,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如“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脾、胃、肉、口”构成脾系统,“肺、大肠、皮、鼻”构成肺系统,“肾、膀胱、骨、耳和二阴”构成肾系统等。每一个系统均以脏为首,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五脏之中又以心为主宰。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赖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依赖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协调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2)病理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

脏腑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组织或官窍,而体表、组织、官窍有病理改变也可通过经络影响相应脏腑,脏腑之间也可相互影响。如“肾虚”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聋等,固摄无力影响到膀胱可出现遗尿、小便失禁等,小儿可见生长发育迟缓、骨软无力变形等,老人可见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如发生“肝火”可影响心,心肝火旺,可见烦躁易怒;如果肝火犯胃,可见脘痛泛酸,甚至呕血等。(3)诊断上的整体性 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决定了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治疗。中医察舌切脉,就是通过外部诊察来测知内脏病变的诊断方法。(4)治疗上的整体性 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更加强调整体观念的运用,注意五脏之间的影响,也重视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如见到口舌糜烂,因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口舌糜烂多由心与小肠火盛所致,故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又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定的治疗方法。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人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同时,人又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中的物质才能维持生命。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这种观念称为“天人一体观”。

①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界生物就会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随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如天热衣厚,人体就通过出汗散热来适应;而天气寒冷时,人体就减少出汗,必须排出的水分则以尿的形式排出。人体四时的脉象也随季节气候变化而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多发病,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痢疾、腹泻,秋季多疟疾,冬季多伤寒等。某些疾病的病变过程,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如某些哮喘往往在春夏季缓解,在秋冬季发作;痹证则在气候突变时病情加重。

②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白昼为阳,夜晚为阴,昼夜晨昏阴阳消长,人体也与其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的阳气白天趋于体表,早晨阳气开始增长旺盛,中午阳气隆盛,夜晚阳气则潜于体内。昼夜的变化也影响疾病的变化,一般病证多为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重、夜间最重,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因人体阳气在一天当中有生、长、衰、入的变化,影响邪正斗争,病情也就呈现起伏变化。

③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水土不同,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东南地势低下,气候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人们在习惯的环境中生活,一旦易地而居,就会感到不适,习惯上称之为“水土不服”。由于地域不同,部分地区也各有其特殊的地方病。

由于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时,就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的有机联系,因时、因地制宜也就成了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的安定与动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安定,人们生活稳定有规律,抗病力强,患病较少,有利于身心健康,寿命也长;而社会动乱,发生战争,人们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并易导致疫病流行,危害身心健康,寿命缩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推广,人类的寿命愈来愈长;但同时,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负面因素也影响着人类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应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好转。【考纲摘要】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1.病、症、证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如感冒、痢疾、哮喘等。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症状是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如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等。体征是指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病人身体上表现出的异常征象),如面红、苔黄、舌紫、脉数等。

证,即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2.病、症、证的联系与区别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组成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经总结、概括即形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个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穿并叠合起来,可成为疾病的全过程;某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由于感邪的不同,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候,而相同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疾病过程中。

3.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辨证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诊治疾病,既辨病又辨证,辨病为纲,辨证为主。辨证是重点,通过辨证进一步认识疾病。只有从辨证入手,才能正确地进行论治。例如,病人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初步诊断为感冒(病),其病位在表,治当解表,但因其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故治疗前还需根据患者寒热的轻重、痰和涕的色质、口渴与否、舌象、脉象等情况进行辨证,分清风寒、风热等证型,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等治法,从而避免治疗用药的盲目性,减少失误,提高临床疗效。可见,辨证论治既区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论治;又不同于见痰治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

5.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一疾病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证;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表现出相同的证,而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主要是从证候入手的,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现象。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或者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此治法也不一样。例如麻疹在其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初期疹未透发,治当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治当清解肺热;后期余热未尽,肺胃阴伤,治当养阴清热。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理机制,表现出相同的证时,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都属于中气下陷证,都可以采用升提中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中医治病特别注重“证”的性质。相同的证,代表着主要矛盾的本质相同,可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揭示其本质特点不同,须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故有“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说法。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本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治法进行治疗的做法,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考纲摘要】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项目三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一、主要内容《中医学基础》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以及对疾病的诊断、防治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防治与康复等。

阴阳五行,属于我国古代哲学范畴,具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来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本部分着重介绍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精、气、血、津液,四者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本部分主要介绍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代谢及其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重点介绍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功能等。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体体质的概念、特点、标志、形成、分类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关系的学说。本部分重点介绍体质的概念、特点、标志、形成、分类及其运用。

病因与病机,主要阐述各种致病因素的特性及其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同时阐明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

诊法,是收集病情资料、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方法、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其中望舌、切脉,更有独特之处。

辨证,是根据四诊所提供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证候的过程,也是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通过辨证,确认疾病证候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本部分重点介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概要介绍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诸种辨证方法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都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

养生、防治与康复,是研究养生、防病、治病和康复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的学说。重点介绍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养脾胃、保精护肾的养生原则,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治脏腑、调理气血、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和养形养神结合、药物饮食结合、内外结合的康复原则等。二、学习方法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好中医药学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学好中医学基础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讲究学习方法,善于思考,在理解基础上加强记忆。中医学基础知识来源于中医医疗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着中医医疗实践,与每个人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同时,多参加临床见习及病案分析等教学活动,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所长,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中医学的学术特点与优势领域,切实掌握中医学的特点。正确处理两个医学体系的关系,既要联系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分清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又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要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这是我们学习中医学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

复习思考

一、A型题

1.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

A.《伤寒论》 B.《神农本草经》 C.《难经》

D.《黄帝内经》 E.《本草纲目》

2.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医家是( )

A.华佗 B.张介宾 C.孙思邈

D.张机 E.张从正

3.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针灸甲乙经》

4.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脉经》

D.《难经》 E.《针灸甲乙经》

5.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脉经》

D.《诸病源候论》 E.《针灸甲乙经》

6.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王叔和 C.皇甫谧

D.陈无择 E.钱乙

7.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王叔和 C.皇甫谧

D.陈无择 E.钱乙

8.金元四大家中,倡导“火热论”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杲

D.朱震亨 E.张从正

9.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杲

D.朱震亨 E.张从正

10.金元四大家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杲

D.朱震亨 E.张从正

11.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李杲

D.朱震亨 E.张从正

12.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备急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13.中医学第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 )

A.《难经》 B.《千金翼方》 C.《黄帝内经》

D.《备急千金要方》 E.《伤寒杂病论》

14.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是( )

A.叶桂 B.王士雄 C.吴瑭

D.薛雪 E.吴有性

15.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创立“三焦”辨证体系的是( )

A.叶桂 B.王士雄 C.吴瑭

D.薛雪 E.吴有性

16.改正了古代医书中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

A.叶桂 B.王士雄 C.吴瑭

D.薛雪 E.王清任

17.构成疾病和证候临床表现的基本要素是( )

A.症状 B.舌象 C.脉象

D.面色 E.舌象与脉象

18.证候的病理本质的内涵包括( )

A.病因 B.病位 C.病性

D.邪正关系 E.以上都是

19.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相同性质的证,确定了相同的治法,这叫作( )

A.治病求本 B.对症治疗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20.以下属于“证”的是( )

A.感冒 B.舌红苔黄 C.中气下陷

D.恶寒发热 E.脉沉迟

21.能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的是( )

A.病 B.证 C.症

D.体征 E.以上都不是

22.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2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含义是( )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E.以上都不对

24.同病异治之“异”取决于( )

A.证候之异 B.病因之异 C.病位之异

D.病性之异 E.邪正关系之异

25.异病同治之“同”取决于( )

A.证候之同 B.病因之同 C.病位之同

D.病性之同 E.邪正关系之同

二、B型题

A.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B.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C.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D.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E.太平之世多长寿人

26.社会治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反映为( )

27.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

28.昼夜晨昏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天人合一

D.形神合一 E.阴平阳秘

29.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 )

30.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 )

三、问答题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概念和内涵分别是什么?

4.什么是症、证、病?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5.什么是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四、案例分析

某些哮喘往往在春夏季缓解,在秋冬季发作;痹证常在气候突变时病情加重。请用整体观念理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扫一扫,知答案模块二阴阳五行学说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准确叙述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能准确叙述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能概述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能根据阴阳、五行的特性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准确划分;能准确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体会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激发学习的兴趣。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称,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不仅盛行于天文、地理、政治、兵法、农业、历法等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医学领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在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中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贯穿于临床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一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它是古人探索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万物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属性(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如水和火、天和地等,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人体中的脏与腑、气和血等。故《类经·阴阳类》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概念大约形成于西周。西周时期的诗歌中有“阴阳”一词的多处记载。在《周易》中,易卦由阴爻(- -)和阳爻(—)组成,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至西周晚期,人们已经用阴阳来解释地震等自然现象,如“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震”(《国语·周语》)。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随着观察面的逐渐扩大,阴阳的涵义逐渐被引申扩大,如向日光的地方温暖、光明,背日光的地方寒冷、黑暗,于是古人就将温暖与寒冷、光明与黑暗分属阴阳。通过不断的引申,将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寒暑、上下、昼夜、升降、动静等都划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阴阳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双方属性的抽象概念。

知识链接《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形象地说明了阴阳是抽象的概念。(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代表着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一切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划分。从事物属性来看,“天为阳,地为阴”,天上而清故属阳,地下而浊故属阴;水性寒而下走故属阴,火性热而上炎故属阳。再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看,静属阴而动属阳,当事物处于沉静状态便属阴,处于躁动状态便属阳。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水与火这一对事物的矛盾最为突出。水具有寒凉、幽暗、向下的特性,可作为阴性事物的代表;火具有温暖、光明、向上的特性,可作为阳性事物的代表。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由此人们进行引申,把凡是具有温热的、运动的、兴奋的、明亮的、轻扬的、上升的、向外的、无形的等特性的物质均归属于阳;反之,与此相对而具有寒冷的、静止的、抑制的、昏暗的、沉重的、下降的、向内的、有形的等特性的物质均归属于阴。(表2-1)表2-1 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归类表(三)阴阳的特性

1.普遍性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凡属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2.相关性 任何事物均可用阴阳来区分,但是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如水与火、白天与黑夜、明亮与黑暗等。如果事物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把男与上、温暖与光亮划分阴阳就毫无意义。

3.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也就是说,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就会发生改变,那么其阴阳属性也就随之而改变。如春天与夏天相比,温度较低,属阴;但与冬天相比,温度又较高,则属阳。

4.可分性 阴阳的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无限可分,阴阳可以不断地一分为二,直至无穷。如以昼夜分阴阳,则白昼为阳,夜晚为阴。白昼又可分上午与下午,上午阳益趋旺而为阳中之阳,下午阳渐趋衰而为阳中之阴。夜晚又分为前半夜与后半夜,前半夜阴渐趋盛而为阴中之阴,后半夜阴渐趋衰而阳渐趋复而为阴中之阳。以脏腑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脾肾在下属阴。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知识链接《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说明事物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考纲摘要】

1.阴阳的概念。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