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2:10:17

点击下载

作者:王龙梅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科学基础

儿科学基础试读:

前言

第一章绪论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1.掌握儿科学的定义及特点。

2.熟悉儿科学的任务和范围。

3.了解我国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与任务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儿科学属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从胎儿到青春期的儿童。按其研究领域,可分为发育儿科学、预防儿科学和临床儿科学(即儿科诊疗学)等部分;按年龄划分,则含围生医学、新生儿学和青春医学等众多独立体系。围生医学探讨妊娠28周以后至出生7天内新生儿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的规律;新生儿学以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的婴儿为研究对象;青春期医学以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变化显著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儿科学研究内容有:①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②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诊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③儿童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计划免疫、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等。④儿童各种疾病康复的可能性及具体措施,尽可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总之,儿科学的宗旨就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学不断地向更深层次的三级学科发展,除了在专业上越分越细、越来越深入以外,临床实践发现,儿童的许多健康问题还需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护理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学科密切合作才能得以解决,因此,多学科的协作是当今儿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人类基因学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技术等的突破将更加促进儿科学发展的革命性变革。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从解剖、生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还是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均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别越大,因此,不能用对待成人的病理生理观点对待小儿,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熟悉和掌握小儿时期的特点,对儿童医疗保健十分重要。【解剖特点】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长、体重及身体各部的比例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囟门的闭合、牙齿的萌出、骨化中心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各系统的解剖特点也因年龄而异,如婴幼儿关节窝较浅,韧带较松弛,易发生关节脱位;呼吸道狭窄,容易堵塞等。熟悉小儿正常解剖特点及发育规律,才能准确诊断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功能特点】

儿童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不同,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此外,各系统器官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理特点】

对同一致病因素,不同年龄儿童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如肺炎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婴幼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年长儿与成人则为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所致疾病,儿童表现为佝偻病,成人则为骨质疏松。【免疫特点】

小儿的皮肤、黏膜娇嫩,屏障功能差,淋巴系统未发育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如成人健全,易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出生后6个月以内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较少;但6个月后IgG逐渐消失,小儿自主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婴儿期分泌型IgA(sIgA)也缺乏,故易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心理和行为】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此期儿童身心不够成熟,情绪不稳定,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需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养,才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疾病种类】

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有很大差别。如心血管疾病,儿童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成人则以冠心病居多;儿童肿瘤以白血病多见,成人以胃癌、肺癌等多见;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居多,而成人则以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疾病种类也有很大差异,如新生儿疾病常与先天遗传和围生期因素有关,婴幼儿疾病则以感染性疾病占多数等。【临床表现】

儿科患者在临床表现上的特殊性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年幼体弱儿对疾病的反应差,往往表现为体温不升、不哭、食欲减退、表情淡漠等,且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容易误诊。婴幼儿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感染易扩散,甚至发展成败血症,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因此儿科医护人员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轻易放过任何可疑表现。【诊断特点】

小儿病情进展快,变化多端,临床表现与成人差别大,且不同年龄小儿疾病谱不同。如惊厥,在新生儿首先考虑产伤、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个月以内应注意考虑婴儿手足搐搦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个月~3岁多为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岁以上的无热惊厥则以癫痫常见。因小儿一般不能自诉病情或表达不准确,体格检查时又不能很好地配合,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诊断儿童疾病必须详细向家长询问病史,严密观察小儿病情,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方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特点】

小儿免疫力低下,调节和适应能力均差,短期内可有重大病情变化,且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快给予有效的对因治疗,并加强护理和支持疗法,及时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应注意掌握小儿药物剂量和用药特点,选择最佳给药途径。【预后特点】

儿童疾病往往来势凶猛、变化多端,但儿童修复及再生能力比成人强,如能及时正确处理,恢复较快,后遗症少,预后大多较好。因此,临床上对儿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非常重要。【预防特点】

加强预防是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做好围生期保健,提倡优生优育。其次,应加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胎儿期或新生儿期的筛查及早期干预,做好传染性疾病的计划免疫以及某些成人病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儿童期预防。近年来,我国由于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和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已使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伤寒及乙型脑炎等许多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由于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普及了科学育儿知识,我国儿童的营养不良、贫血、腹泻及肺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显著降低。目前许多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已受到重视,如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心理卫生和环境条件有关。第三节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儿科学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贡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就被人誉为“小儿医”,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小儿疾病的描述。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按病证分类描述了小儿疾病;唐代在太医署正规培养5年制少小科专科医生。宋代儿科发展迅速,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建立了中医儿科学体系,此外,尚有刘昉所著的《幼幼新书》、陈文中所著的《小儿病源方论》,均为著名的儿科专著。16世纪中叶张琰所著《种痘新书》中记载了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较西欧真纳(1796)发明牛痘早半个多世纪。清代的《幼科铁镜》《幼儿集成》等都是中医儿科学的瑰宝。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医学随商品和教会传入我国。20世纪30年代西医儿科学在我国受到重视,1937年成立了中华儿科学会,1943年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所著《实用儿科学》首版问世,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完整的儿科医学专用书,标志着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建立。

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就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母亲与儿童应受到保护”。在“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指引下,我国逐步建立各级儿童保健机构,健全儿童保健网络,提倡科学育儿,实行计划免疫,使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天花、脊髓灰质炎已基本绝迹,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近数十年来,新生儿学已逐渐形成独立学科,对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建立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和转运系统,使新生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有了进一步认识,进行及时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使脑瘫伤残儿大大减少。在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婴幼儿肺炎和腹泻的早期诊治和改进补液方法,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在感染性休克、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等儿科重症的诊疗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儿科专题研究也有长足的进步,如白血病的综合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疗法和外科手术、高热惊厥与癫痫及智能发育的研究、微量元素与儿童生长发育等。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儿童医疗保健机构迅速发展,目前各省、市、县级医院都设有儿科,加上各地的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国约有6万名儿科医师从事儿内、儿外、儿传、儿保等工作。随着学科的发展,儿内科和儿外科又细化分支为多个亚专业。199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成立了儿保、新生儿、心血管、呼吸、消化、遗传代谢内分泌、免疫、肾脏、神经、血液和急救11个专业学组,促进了国内外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把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和增强儿童体质继续作为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儿科医学教育方面,1950年《中华儿科杂志》创刊。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在京、沪、沈、渝等地先后建立儿科系,培养儿科骨干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14所医学院设立了儿科系;近年来各地开办了不同专科的全国性讲习班、进修班和学习班以进一步加速儿科人才的培养,并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直到博士后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新时期儿童健康将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主要体现在:①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②儿童精神卫生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③成人疾病在儿童期的预防将成为儿科工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新任务;④儿童期损伤将成为儿科学及儿童保健领域里的一个前沿课题;⑤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⑥青春医学和多学科对儿科学的渗透也将成为21世纪的热门课题;⑦儿童疾病的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将得到发展和普及。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达的基础。儿科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发扬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务实创新,为提高中国及世界儿童的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复习思考

1.简述儿科学的定义。

2.简述儿科学的特点。扫一扫,知答案第二章儿科学基础内容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1.掌握小儿体格检查方法及常用指标。

2.熟悉小儿的年龄分期及液体疗法。

3.了解儿童保健及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第一节 年龄分期

案例导入

女孩,1岁5个月,走得好,能蹲着玩,能认识并指出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并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思考题

1.该小儿属于哪个年龄期?

2.此期应该注意哪些情况?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解剖、生理和心理在不同年龄阶段都表现出特定的规律性。为便于观察和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一般将其年龄按生长发育规律作以下分期。【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从孕妇末次月经首日算起,共40周(约280天)。此期以胎儿组织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的渐趋成熟为主要特点。临床上将胎儿期分为3个阶段:①妊娠早期:此期共12周,此期内受精卵在宫内着床,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迅速完成各系统器官的形成。此期内如果受到感染、放射线、化学物质或遗传因素等影响可致胎儿畸形,甚至夭折。②妊娠中期:自13周至28周,此期胎儿体格生长,各器官迅速发育,功能日趋成熟。至28周时,胎儿肺泡发育基本完善,此后出生的胎儿成活几率较高。③妊娠晚期:自29周至40周,此期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娩出后大多能存活。【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此期是小儿脱离母体,适应新环境的阶段,由于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善和协调,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以出生后第1周死亡率最高。加强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能够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称围生期,是胎儿经历分娩、生命遭受最大危险的时期。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乃至该地区卫生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婴儿期】

自出生28天后至1周岁,称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小儿体格生长尤为迅速,为生长第一高峰期。身体要摄入大量的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以满足生长需求,而其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因此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6个月后,自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又未成熟,加之户外活动增多,因而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因此,指导合理喂养,做好计划免疫在本期尤为关键。【幼儿期】

自1周岁后至3周岁,称为幼儿期。此期小儿生长速度较前减慢,而智能发育较前突出,如语言、动作、交往能力增强,但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和中毒;由于活动范围增大,自身免疫力仍很低,故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乳牙出齐,正值断乳前后,若断奶方法不当,极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因此,合理喂养、计划免疫、做好看护是本期重点。【学龄前期】

自3周岁以后(第四年)至6~7岁前,称为学龄前期。此期儿童的特点是生长速度较前更慢,但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入学做准备。此期易患免疫性疾病,如哮喘、肾炎、风湿热等,应注意防治,同时仍应做好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龄期】

自6~7岁后至12~14岁青春期前,称为学龄期。学龄期儿童体格呈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发育处于高潮,脑的形态发育基本完成,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此期发病率较前降低,应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注意预防近视、龋齿,端正坐、立、行的姿势,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青春期】

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11~20岁。女性青春期的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性早2年左右。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再度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渐趋成熟,女孩有月经出现,男孩有精子排出,第二性征逐渐明显。此期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常出现心理、行为和精神方面的不稳定,所患疾病多与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如月经不调、痤疮、肥胖症、贫血、甲状腺肿等。因此在保健上,除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外,及时给予心理辅导、生理卫生和性知识教育,以保证其身心健康。第二节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是一个重要的生命现象,始于精卵结合,止于青春期结束。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发育是指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生长指身体和器官的长大,表示机体量的增加;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成熟,是质的变化。生长发育即是机体量和质的演变过程。因此,临床工作者必须熟悉其规律,才能对儿童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和提出指导意见。【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无间断,但并非匀速进行,有快有慢。如年龄越小,体格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第1年体重和身长增长很快,第2年以后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2个生长高峰。

2.不平衡性 是指在同一个时期,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水平不等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淋巴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前达高峰,此后逐渐降到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育最迟;心、肝、肾、肌肉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相平行。

3.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①由上到下: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②由近及远:从臂到手,从腿到脚,从躯干到四肢,呈以躯干为中心向四肢放射状。③由粗到细:先出现大动作,且欠精确,以后出现精细动作,如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由不协调到协调;④由低级到高级:先从看、听等感性认识,发展到记忆、思维等理性认识。

4.个体差异 生长发育虽然按一定的规律进行,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受遗传、营养、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每个个体应考虑到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不同因素,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均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种族和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部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以及对疾病的易感性等都与遗传有关。遗传代谢缺陷病、内分泌障碍、染色体畸变等都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2.营养因素 小儿的生长发育必须有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合理的搭配,才能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宫内营养不良的胎儿不仅体格生长落后,还严重影响脑的发育;出生后营养不良,特别是第1~2年内的严重营养不良,可影响体重的增长,使机体的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等调节功能低下,甚至影响到成人的健康。

3.性别因素 男孩和女孩的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如女孩的青春期开始较男孩早1~2年,但其最终平均生长指标却较男孩低,这是因为男孩青春期虽然开始较晚,但其延续时间较女孩为长,故最终体格发育明显超过女孩。故在评估小儿生长发育水平时应分别按男孩、女孩标准进行。

4.疾病因素 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急性感染性疾病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肾小管酸中毒、糖原累积病等先天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5.母孕情况 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和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早期的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孕母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体格生长以及脑的发育迟缓;孕母受到某些药物、放射线辐射、环境毒物和精神创伤等影响者,可导致胎儿发育受阻。

6.生活环境 良好的居住环境,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无噪声、住房宽敞,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和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

7.社会因素 近年来,社会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引起高度关注。主要取决于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大量调查资料表明:贫穷、家庭破裂、药物滥用及酗酒等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这种潜力又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作用与调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每个小儿的生长发育水平。作为儿科医师必须充分熟悉这些因素的作用,正确判断和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第三节 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反映儿童体格生长状况的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长(高)、坐高、头围、胸围和上臂围等。【体重】

体重是指各器官、系统和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也是临床上计算热量、用药及液体疗法的客观依据。

测量方法:清晨起床排空大小便,脱去小儿衣帽,矫正体重计指针为“0”。

参考值: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kg,1岁以内婴儿体重增长很快,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0.7kg,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0.5k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3倍;2岁时约为出生时4倍;2岁以后至青春期,小儿体重每年平均增长2kg。故小儿体重可按以下公式粗略推算: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

7~12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

1岁至12岁小儿体重(kg)=年龄×2+8

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受内分泌的影响,体重增长较快,不能按以上公式推算。女孩12~14岁,男孩14~16岁体重逐渐接近于成人。若体重低于正常标准15%以上时,应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病;若体重增长快,超过一般规律时,应考虑肥胖症、巨人症等疾患。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下降3%~9%,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如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10日体重未恢复到出生时水平,则为病理状态,应寻找原因。【身长(身高)】

身长是头、脊柱及下肢长度的总和,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测量方法:婴儿使用卧式侧板,仰卧,两腿伸直,头顶及足底接触侧板的两端,所得数字为身长,精确读数到0.1cm。3岁以上儿童使用身长计测器,精确读数到0.1cm。

参考值:足月新生儿出生平均身长为50cm;第1年内增长最快,约为25cm,1岁时身长约为75cm;2岁时身长约为85cm;2岁以后的增长较平稳,2岁至青春期前平均每年增长5~7cm,2~12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身高(cm)=年龄×7+70;进入青春期出现第2次增长高峰,持续2~3年,此期增长速度快,且与性别、民族、遗传等因素有关,不能按以上公式推算。

影响身高的内外因素很多,如种族、遗传、内分泌、营养和疾病等因素。身高显著异常者大多由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身高一般低于正常30%以上者为异常,多见于佝偻病、营养不良、软骨发育不全、呆小病、侏儒症等。【头围】

头围的大小反映了颅骨和脑的发育水平。

测量方法:用软卷尺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读数精确到0.1cm。

参考值:新生儿出生时为34cm,1岁时为46cm,第2年增长减慢,2岁时为48cm,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

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意义,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和佝偻病后遗症,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全及小头畸形。【胸围】

胸围代表了肺、胸廓及胸部肌肉的发育水平。

测量方法:用软尺由乳头向后背经肩胛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取呼气与吸气时测得的平均值。

参考值: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一般在12~18个月胸围赶上头围。1岁左右头胸围大致相等,以后胸围逐渐超过头围。2岁以后胸围应大于头围,但若营养状况良好,1岁时胸围即可以超过头围。新生儿胸围呈圆筒状,前后径和横径相差无几,年龄渐长,横径增加较快,渐似成人胸型。

胸围过小,见于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显著的胸部畸形,见于佝偻病、迁延性或慢性肺炎、哮喘病、心脏病等。【上臂围】

上臂围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间接反映了儿童的营养状况。在无条件测量体重和身高的地方,可通过上臂围的测量来筛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

测量方法: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参考值:1岁以内臂围迅速增加,1~5岁间增加1~2cm。超过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不足12.5cm为营养不良。【骨骼和牙齿】

1.颅骨 通常根据头围的大小、骨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来衡量颅骨的发育。骨与骨之间的缝隙称为骨缝及囟门。

参考值:颅骨缝在出生时略分离,于3~4个月时闭合。前囟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图2-1),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为1.5~2.0cm,以后逐渐缩小,在1~1.5岁时闭合。枕骨与顶骨之间的空隙为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于生后6~8周闭合。

儿童的前囟门检查十分重要。早闭或过小可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可见于维生素D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前囟饱满表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瘤或维生素A中毒;而凹陷则见于脱水的儿童。图2-1 囟门

2.脊柱 脊柱的变化反映椎骨的发育。新生儿的脊柱仅呈轻微后凸,3~4个月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第一弯曲),6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第二弯曲),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第三弯曲),到6~7岁时这三个脊椎的自然弯曲才被韧带所固定,这对加强脊柱弹性、保持身体平衡有利。要特别注意学龄儿童坐、立、走的姿势,选择适当的桌椅,保证儿童脊柱的正常形态。

3.长骨 长骨的生长主要依靠其干骺端的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生长使之增长、变粗。当干骺端骨质融合后,长骨即停止增长。

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地出现,可以反映长骨的生长发育成熟程度。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间,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一般拍摄左手X线片,了解其腕骨、掌骨、指骨的发育。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其出生后的出现顺序为: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时出齐,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称为骨龄)约为其岁数加1。

测量方法:通过摄左手及腕部X线片可了解腕骨、掌骨和指骨的发育情况,判断其骨龄(骨骼成熟年龄)。这是评价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临床常通过测定骨龄以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儿童,骨龄明显落后;而患有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患儿的骨龄常超前。

4.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即乳牙和恒牙。乳牙共20颗,生后4~10个月第1颗乳牙开始萌出,最晚2岁半出齐,2岁以内乳牙数约为月龄减4~6。出牙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图2-2)。6~7岁开始长出第一个恒牙(第一磨牙),又称六龄齿,以后乳牙逐渐脱落,按长出先后换成恒牙;12~15岁长出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在17岁以后长出,也可能终生不长,故恒牙为28~32颗。出牙为生理现象,个别儿童可有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现象。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先天愚型患儿可有出牙迟缓、牙釉质差等表现。图2-2 乳牙萌出顺序【生殖系统发育】

生殖系统的发育受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控制。从出生到青春前期,小儿生殖系统的发育处于静止期。进入青春期,性腺才开始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因此,在各系统中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最迟。性早熟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性发育延迟指女孩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仍无第二性征出现。

1.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 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第二性征发育的顺序一般是乳房、阴毛、初潮、腋毛。青春前期卵巢的发育非常缓慢,月经初潮时卵巢尚未完全成熟,随着卵巢的成熟性功能才能逐渐完善。

2.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 包括男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男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和阴茎。第二性征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为睾丸、阴茎、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变声,全部经历需2~5年,个体差异大。出生时睾丸大多已降至阴囊,10岁前睾丸发育很慢,进入青春期开始迅速生长发育,附睾、阴茎也同时发育。开始分泌的男性激素包括由睾丸分泌的睾酮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酮,随即出现阴囊增长,皮肤变红、变薄,阴茎增长、增粗,继而出现第二性征。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在成长过程中,小儿神经心理的发育与体格生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础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是脑的发育。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异常可能是某些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领先于其他各系统。新生儿脑重平均为370g,占体重的10%~12%;已达成人脑重(约l500g)的25%左右。出生后第1年脑的生长发育特别迅速,1岁时脑重达900g,为成人脑重的60%;4~6岁时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85%~90%。新生儿大脑已有全部主要的沟回,但皮层较薄、沟裂较浅,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由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8岁时接近成人。神经纤维髓鞘化到4岁时才完成,故在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且易于泛化,不易形成兴奋灶,易使其疲劳而进入睡眠状态。

胎儿的脊髓发育相对较成熟,出生后即具有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和对强光、寒冷、疼痛等的反应。脊髓随年龄而增长、加长。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故做腰椎穿刺时应注意选择部位,以免造成脊髓损伤。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稳定。3~4个月前小儿肌张力较高,凯尔尼格(Kernig)征可为阳性,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感知发育】

1.视觉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但视觉不敏锐,只能短暂注视较近处(15~20cm内)缓慢移动的物体,可出现一时性斜视和眼球震颤,3~4周内消失。新生儿后期视觉感知发育迅速,1个月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3~4个月看自己的手;4~5个月认识母亲面容,初步分辨颜色,喜欢红色;1~2岁喜看图画,能区别形状;3岁起便可筛查儿童的视力。

2.听觉 出生时中耳鼓膜有羊水潴留,听力较差;3~7日后羊水逐渐吸收,听觉已相当好;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开始区别语言的意义;1岁时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后能区别不同声音;4岁时听觉发育完善。听觉的发育对小儿语言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3.味觉与嗅觉 出生时已可对酸、甜、苦、辣等不同味道产生不同的反应,4~5月时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期,故此时应添加各类辅食,使其适应不同味道的食物。出生时嗅觉的发育已相当完善,闻到乳味便会寻找乳头,3~4月时能区别香味和臭味。

4.皮肤感觉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等。新生儿的触觉已相当灵敏,尤其是眼、口唇、前额、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便有反应,如瞬目、张口、缩回手足等;新生儿出生时痛觉已存在,但不很灵敏;出生时的温度觉比较灵敏。

5.知觉 知觉是人类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与听、视、触等各种感觉能力的发育密切相关。生后5~6个月时小儿已有手眼的协调动作,通过看、摸、闻、咬、敲击等活动逐步了解物体各方面属性。随着语言的发展,小儿知觉开始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小儿2~3岁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的知觉;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4~5岁开始有时间概念,能区分早晚、昨天、今天、明天等;5岁能辨别自身左右。【运动发育】

运动与肌肉的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并影响大脑的发育,故在儿童早期,运动发育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运动发育的规律是:自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先正向动作后反向动作。

1.大运动的发育 大运动和平衡包括颈肌和腰肌的平衡性活动,其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大运动发育顺序见图2-3。(1)抬头:新生儿颈肌无力,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2)翻身:4~5个月时能从侧卧位翻至仰卧位,6个月时能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7个月时能有意识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或从俯卧位至仰卧位。(3)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7个月时可独坐片刻,有时两手向前支撑,8个月时不用手支撑能坐稳。(4)爬:8~9个月时能用双上肢向前爬,10个月后爬时能手膝并用,1岁半会爬台阶。(5)站立和行走:5~6个月时扶起立位时上下跳,9个月时可扶站,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3个月能独走,15个月能独走稳,1岁半能跑。(6)跳:2岁时能双足并跳,2岁半个月时会独足跳,3~4岁能独足向前跳1~3步,5岁能跳远。图2-3 运动发育顺序图

2.细运动发育 细运动是指手的精细动作如取物、搭积木、绘图等,新生儿手接触物体出现握持反射;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后手指可以活动;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食指取物;1岁时可用笔在纸上乱画;2岁可叠6~7块方积木、翻书、握杯喝水;4岁时基本上能自己穿、脱简单衣服;5岁能学习写字。【语言发育】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用以表达思维、观念等心理过程,是衡量智能发育的重要指标。语言发育必须具备正常的发音器官、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并要与周围人经常有语言交往才能促进其发育。语言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小儿学语,先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然后才能用词法和句法。新生儿啼哭是语言的开始,然后咿呀作语;6个月时能发出个别音节;1岁时能连说两个重音的字,会叫“妈妈”,先单音节、双音节,后组成句子;4岁时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叙述简单事情;6岁时说话完全流利,句法基本正确。9个月~2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活动发育】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情绪和性格等众多方面。

1.注意 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自然发生的,而后者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婴儿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丰富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渐出现有意注意。5~6岁后儿童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自婴幼儿起应培养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加强注意的目的性。

2.记忆 记忆是将所学得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是人脑对过去认识的反应。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婴幼儿只是按事物的表面性质记忆信息,记忆的特点是短暂且内容少,当思维、理解、分析能力的发展成熟时,才有逻辑记忆,一般是在学龄期后。

3.思维 思维是应用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掌握发展规律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1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出现思维活动,3岁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综合、分析、分类、比较和抽象等思维方法,最后发展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早期的社会行为 儿童的社会行为是各年龄阶段相应的心理发展的综合表现,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育儿方式及小儿的性格、性别、年龄等有关。智能的判断很多基于社会行为的成熟状况。

5.想象 想象是人感知事物后在脑中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活动。1~2岁儿童模仿妈妈的动作给布娃娃喂饭就是想象的萌芽;3岁后会将几个布娃娃放在一起,设想是爸爸、妈妈和自己;学龄期想象力开始迅速发展。

6.情绪 是人们对事物、情景或观念所产生的主观体现和表达。新生儿出生后不适应宫外环境,常表现为焦躁不安、啼哭,而哺乳、抚摸、摇动、怀抱则可使其情绪变得愉快。婴儿的情绪表现特点为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渐趋稳定。

7.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婴儿期由于一切生理需要均依赖成人,逐渐建立对亲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幼儿期已能独立行走,表达自己的需要,自我控制大小便,故有一定自主感,但又未脱离对亲人的依赖,所以常出现违拗言行与依赖行为交替出现。学龄前期儿童生活基本能自理,自主性增强,但主动行为失败时易出现失望和内疚。学龄儿童开始正规学习生活,重视自己勤奋学习的成就,如不能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则产生自卑。青春期体格发育和性发育开始成熟,社交增多,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但容易波动,在感情问题、交友问题、道德评价和人生观等问题上处理不当时易发生性格变化。小儿性格的发展与外界环境和父母教育有重要关系。

小儿运动、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育过程见表2-1。表2-1 小儿运动、语言、神经心理发育过程简表续表【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表现在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过程等各种能力及性格方面,对这些能力和特征的检查称心理测试。心理测试仅能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没有诊断疾病的意义。

1.能力测验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测验方法包括筛查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两大类。筛查性测验方法有丹佛发育筛查法、绘人测试法、图片词汇测试法。诊断性测验方法有Gesell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等。(1)筛查性测验

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用于6岁以下儿童的发育筛查,实际适用于4.5岁以下儿童,分为语言、大运动、细运动、个人适应性行为4个能区。最后评定结果为正常、可疑、异常、无法测定。

绘人测试法:适用于5~9.5岁儿童。要求被测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绘一全身正面人像,以身体部位、各部比例和表达方式的合理性计分。其测试结果与其他智能测试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与空间概念、推理、感知能力的相关性更显著。该法可用于个别测试,也可用于集体测试。

图片词汇测试(PPVT):适用于4~9岁儿童的一般智能筛查。PPVT的工具是120张图片,每张有黑白线条画四幅,测试者说一个词汇,要求儿童指出其中相应的一幅画。该法可测试儿童听觉、视觉、知识、推理、综合分析、语言词汇、注意力、记忆力等,既可用于个别测试,也可用于集体测试,尤适用于运动或语言障碍者。(2)诊断性测验

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3岁的婴幼儿,从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五个方面测试,可测定出儿童发育商。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用于2~30个月婴幼儿,包括精神发育量表、运动量表和婴儿行为记录。

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适用2~18岁儿童,测试内容包括幼儿的具体智能(感知、认知、记忆)以及年长儿的抽象智能(思维、逻辑、数量、词汇),结果以智商(IQ)表示,用以评价儿童学习能力和对智能发育迟缓者进行诊断及程度分类。

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l):适用于4~6.5岁儿童。该测验必须个别进行,测试内容包括言语和操作2个分量表,将得分综合后查表获得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较客观地反映学前儿童的智能水平。

2.适应性行为测验 智力低下的诊断与分级必须结合适应性行为的评定结果。国内多采用日本婴儿初中学生(6个月~15岁)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第五节 小儿喂养与保健

合理的喂养和科学的儿童保健,是保证小儿营养供给、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营养基础】

营养是保证小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小儿营养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提供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要保证不断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不足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引起营养不良病症。

1.能量的需要 能量对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能量由食物中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供给。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五个方面:(1)基础代谢所需:指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维持人体功能的最低能量。包括维持体温、肌肉张力、循环、呼吸、肠蠕动和腺体活动等基本生理活动的代谢所需。婴幼儿期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约占总能量60%。(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能量的特殊需要。生长发育越迅速,需要量越大,此项需要量与生长速率成正比。1岁以内婴儿增长最快,这项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25%~30%,以后逐渐减少。如饮食所供能量不能满足需要,则生长发育便会迟缓,甚至停止。(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叫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因各种食物的性质、成分不同而消耗量也不同,如蛋白质较高,糖类和脂肪较低,婴儿摄取蛋白质较多,故此项能量消耗占总热量的8%~10%。(4)活动消耗:用于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小儿根据活动量大小所需的能量极不一致。如1岁以内小儿活动每日所需为63~84kJ/kg(15~20kcal/kg),多动好哭者比安静的小儿需要的能量可高出3~4倍。随年龄增长,需要量渐增。(5)排泄消耗:指食物中一部分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主要为脂肪和蛋白质,一般不超过食物所含能量的10%。如腹泻及其他消化功能紊乱时,能量的丢失明显增加。

以上五方面所需能量的总和,称为能量需要的总量。小儿能量需要的总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需要量相对也越大。1岁以内婴儿需要的能量总量为每日460kJ/kg(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每日减去42kJ/kg(10kcal/kg),到15岁每日约为250kJ/kg(60kcal/kg)。但这只是根据正常婴幼儿所需能量得出的平均数,个体间有很大差异。总能量供给不足,可使小儿反应淡漠、活动减少,日久可使生长减慢、体重下降;反之,长期能量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

2.营养素的需要(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也是保证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可提供部分热能。其供能占总能量的8%~15%。婴儿蛋白质每日需要量为2~4g/kg,1岁以后蛋白质需要量逐渐减少,直到成人的每日1.1g/kg。长期缺乏蛋白质,可致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而蛋白质摄入过多时,可致消化不良、便秘。(2)脂肪:是供给机体能量的重要营养素,所供的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35%~50%;也是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主要成分,并能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防止体热散失,保护脏器不受损伤。婴幼儿所需脂肪每日约4g/kg,6岁以上儿童每日需2.5~3g/kg。脂肪缺乏时,可致营养不良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过多脂肪,可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酸中毒。(3)碳水化合物(糖类):是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其供能量约占总能量的一半。另外,糖类还可与脂肪酸或蛋白质结合,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1岁以内每日约需糖12g/kg,2岁以上每日约需10g/kg。食物中糖类过多,发酵过盛,过分刺激肠蠕动,可引起腹泻。糖类摄入不足,可引起低血糖,机体将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产生酮体而致酸中毒。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素,除其特有的生理作用外,均可产生热能(也叫产能营养素),在总能量供应中,应有一定的比例,以适应不同年龄小儿的生理所需。故在膳食安排时必须合理处理三种供能营养素,使其发挥最佳作用,以提高热能的生物学价值。(4)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不产生能量,人体需要量甚微,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的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易溶于脂肪,大部分贮存于脂肪组织,不需每日供给,排泄缓慢,缺乏时症状出现较迟,但过量易致中毒。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PP、叶酸)和维生素C,因易溶于水,多余部分可迅速从尿中排泄,不易贮存,故需每日供给,缺乏后症状迅速出现,过量时一般不易发生中毒。

矿物质对人类的造骨、造血、免疫及内分泌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最紧要的矿物元素是钙、磷、铁、铜、钠、钾、碘、锌八种。婴幼儿易缺钙和铁,乳类含钙量多,铁主要来源于蛋黄、瘦肉、动物肝脏、青菜等食物。(5)水:是构成机体体液的主要成分,并能调节体温,对维持体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小儿时期体内水分较多,占体重的70%~75%。新生儿更高,约占体重的80%。水的需要量取决于机体新陈代谢和能量的需要,并与饮食的质和量,以及肾脏的浓缩功能有关。如小儿年龄越小,总能量越大,需水量也多;进食量大,摄入的蛋白质和无机盐多,需水量就增多。正常婴儿需水量每日为100~150mL/kg,14岁时为50mL/kg。若婴儿每日摄水量少于60mL/kg,即可发生脱水症状。若超过正常需要量可增加尿量的排泄,在心、肾功能不全时,可发生水肿、循环衰竭等。【婴儿喂养】

主要有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三种形式。

1.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品,应大力提倡。(1)母乳喂养的优点:①营养丰富、比例适宜。母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宜,易于吸收和利用,是婴儿期前4~6个月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70%为乳清蛋白,在胃内凝块小。母乳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容易消化。母乳中含糖量多,90%为乙型乳糖,利于双歧杆菌生长,从而抑制大肠杆菌繁殖,故母乳喂养的小儿很少发生腹泻。②增强免疫力。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故能有效地抵抗微生物入侵,使婴儿很少患消化道和全身感染性疾病。如初乳中含丰富的sIgA,在胃中不被消化,在肠道中发挥免疫防御作用;母乳中含丰富的乳铁蛋白,可发挥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③喂哺简便。母乳的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不需加热和消毒,不易污染,可直接喂哺,省时省力,十分经济。④增加母婴情感。母亲的抚摸、目光的对视、温柔的话语,都能使婴儿获得安全感,促使其心理发育,并能使母亲及时发现小儿疾病。⑤有利母亲健康。母亲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母亲早日恢复;并且,母乳喂养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2)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孕母产前应做好身、心两方面的准备和积极的措施,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奶,最好母婴同室,按需喂哺婴儿。乳母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及是否有效刺激和排空乳房是维持乳量的主要因素。乳母应加强营养、睡眠充足、心情愉快、不随便服药,如母亲患有急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肾疾病等均不宜哺乳,患乳腺炎时可暂停哺乳。(3)断乳:随着婴儿逐渐长大,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婴儿的消化功能也逐渐完善,乳牙开始萌出,咀嚼功能加强,可逐步适应非流质饮食。自生后4~6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辅食,减少哺乳次数。当婴儿长到8~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乳。若婴儿患病或遇酷暑、严冬,断奶可延至婴儿病愈、秋凉或春暖季节。

2.部分母乳喂养 因母乳不足或因其他原因,加用牛乳、羊乳或配方乳补充,即为部分母乳喂养。如每次先哺母乳,将乳房吸空,然后再补充其他乳品,此为补授法;如每日用其他乳品代替一至数次母乳喂养,称为代授法。部分母乳喂养时最好采用补授法,这样可使婴儿多得母乳,且刺激乳腺,促进乳汁分泌,防止母乳迅速减少。不得已采用代授法时,每日母乳次数最好不少于3次,否则泌乳量会进一步减少,以致最后只能完全改用人工喂养。

3.人工喂养 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不如母乳喂养,但如能选用优质乳品或代乳品,调配恰当,供量充足,注意消毒,也能满足小儿的营养需要,使生长发育良好。

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其所含的蛋白质虽然高于人乳,但以酪蛋白为主,在胃中形成较大的凝块,不易消化;牛乳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少,低于人乳;牛乳中的甲型乳糖有利于大肠杆菌生长。为纠正其不足,食用时加蔗糖、水,可使乳凝块变小,有助于消化。

牛乳的配制包括稀释、加糖和消毒三个步骤。生后不满2周采用2 ︰ 1奶(即2份牛奶加l份水),以后逐渐过渡到3 ︰ 1或4 ︰ 1奶,满月后即可进行全奶喂养。加糖量为每100mL加5~8g。婴儿每日约需加糖牛奶110mL/kg,需水每日150mL/kg(包含牛乳量)。目前,常用的乳制品还有全脂奶粉、配方奶粉、鲜羊乳等。对牛奶过敏的婴儿,还可选用大豆类代乳品进行喂养。

4.辅助食品添加 添加辅食时应根据婴儿的实际需要和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添加辅食的原则有:①从少到多,以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②由稀到稠,从米汤开始到稀粥,再到软饭;③由细到粗,从菜汁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④由一种到多种,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几种。若出现消化不良时应暂停喂食,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小量喂起。天气炎热或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各种辅助食品的添加顺序见表2-2。表2-2 婴儿辅食添加顺序【小儿保健】

小儿保健是针对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有利条件,防治不利因素,促进和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综合性防治医学。保健的内容包括:日常调护、健康检查、体格锻炼、预防接种、合理教育等内容,而各年龄分期的保健侧重点也不同。

1.胎儿期及围生期的保健重点 胎儿的发育与孕母的健康、营养状况、疾病、生活环境和情绪等密切相关,故胎儿期保健是以孕母的保健为主。

父母婚前需做遗传性咨询,禁止近亲结婚;增加孕母抵抗力,降低孕期(尤其妊娠前8周)病毒感染率;孕母避免接触放射线、烟、酒,以及铅、苯、汞、有机磷等化学毒物;孕母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高危产妇需做产前筛查;对胎儿定期监测;提高接生技术;加强出生时新生儿和第1周内新生儿的护理、喂养;及时处理产伤、窒息、感染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