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5:25:53

点击下载

作者:王和

出版社:中信出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保险的未来

保险的未来试读:

前言

百年孤独当下这个“百年”无疑是“孤独”的,因为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它是绝对独特的。回望历史,六七十年前的中国和世界是怎样的模样。谁又敢想象,三四十年后的中国和世界会是何种景象。这个“百年”之所以“孤独”,除了有社会变迁、文明与进步的因素,更有科学技术的因素,特别是在基础领域的发展、突破与进步,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与迭代,继而重新定义了时空、认知与意义。身处这沧海桑田的“孤独百年”,每一个个体都面临绝无仅有的机会,也难逃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比尔·盖茨、任正非和马云那样,成就一番伟业,书写一段辉煌。但重要的是身处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应当意识、体会和把握这份“孤独”,切莫辜负“孤独”。我国保险业说是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实真正的发展不过几十年,因此,很难建立起一种“孤独感”,因为“40年就是全部”,这也许正是我国保险业遇到的问题、困难、困惑和纠结的深层次原因。中国保险人需要一种“超越自我”的觉悟与能力,去认识风险,理解互助,敬畏时间,实现思想与境界的升华,理解并实践保险的真谛,于是,就能知道“从哪里来”,就懂得“到哪里去”,更不辜负“孤独百年”。科技颠覆这个“百年”之所以孤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技的力量。但近年来,许多人总有一种担忧,科技改变一切,甚至颠覆一切,其中也包括金融和保险。那么,我们,尤其是传统保险企业将如何“安放自我”。身处这个“孤独百年”,这也许已不再是“疑问句”,也不是“将来时”,而是“肯定句”和“现在进行时”,任何一个人、企业和行业均无处可逃。从根本上讲,金融和保险均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这个时代,科技带来的基础性改变是改变认知本身。当认知科学被根本改变时,金融和保险又如何能“独善其身”。问题的关键不是“会不会改变”,而是“如何改变”,以及“如何面对这种改变”。有时候,意识、观念和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担忧、抱怨和恐惧均无济于事,《三体》中有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面向未来,正如国际保险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莫里西描绘的第四次保险革命的情景,即保险的基本功能和过程正在迅速中断。保险需要回到“起点”,在科技赋能的前提下重新出发。这种重新出发的逻辑是:保险的根本属性并没有改变,如互助、集合、预测和信用,只是传统的实现方式,如营销、精算和经营改变了。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科技赋能下,互助,从传统保险的“前信任”重回“后信任”;集合,从传统营销的“被集合”逐步走向消费者主导的“自集合”;精算,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取代,演变为中定价、后定价和自定价;信用,在区块链的重构下,进入算法信任时代。因此,当保险重新出发的时候,传统的营销、精算和经营正在被“迅速中断”,在完成“代际”转换的同时,实现了保险的再存在。断层现象这个“孤独”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断层现象”。考古学中有一种方法,即通过对历史遗迹的“纵向”挖掘,就能够窥视并了解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其独特的文明存在。但随着时代的更迭,文明会被毁灭、淹没和沉积。不同断层之间,有些东西延续着,有些东西变异了,还有些东西消失了。通过对历史遗存的挖掘和研究,人们就能够窥见历史与文明的演化与进步,并理解内在逻辑、规律和决定力量。当下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同文明同时存在的特殊时代,是一种不同“断层”平行存在的时代。有人做了一个形象的描述,就互联网时代而言,“30后”“40后”属于“难民”,“50后”“60后”“70后”是“移民”,“80后”“90后”“00后”是“原住民”,正是由于不同“时代”的人“同居一室”,才使这个当下如此“千奇百态”,如此“与众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是属于“原住民”的。因此,无论承认与否,也无论接受与否,时代总是要向前的。人们更多的是需要从“王者荣耀”中体悟社会的变迁,觉察历史的走向;从《旅行青蛙》中发现和理解什么是亘古不变、薪火相传的。有一种影视题材叫“穿越剧”。通过穿越时空,演绎出各种荒诞离奇又让人心向往之的故事。殊不知,在这个时代,现实版的“穿越剧”每天都在上演。原因是科技不断改变人们对时空的认知与利用,不同年龄段的人,生活在不同时代,用着不同的生活工具,甚至说不同的语言,却又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因此,让人总有一种“穿越”的恍惚,也因此孕育出无限的商业机会,更明白“今人”与“古人”头顶上是同一轮明月。不确定性面向未来,“不确定”将成为关键词和新常态。对保险业而言,核心价值就在于“确定”,通过保险,投保人能够将未来损失的不确定以保险费的方式进行确定。因此,“不确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责任。正是社会的各种不确定,才催生了保险业。不确定性越大,保险的地位越重要,作用越突出,发展空间越大。但作为前提,保险业需要回望并清晰保险的“确定逻辑”。“大数法则”告诉我们,只有在一个更大的范围看问题,才能够体悟绝对,回归真理,确定未来,安宁社会。面向未来,保险业首先要解决自身的“不确定”问题。回顾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保险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在林林总总的问题背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自身和内心的“不确定”,特别是对一系列根本问题的不确定,如为什么做保险、保险经营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是什么、如何理解并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承保与投资孰重孰轻等等。如果自己对保险的许多问题尚处于迷茫、游离和盲目的不确定状态,又如何确定别人,如何承担“安天下”的使命。因此,我国保险业最需要的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即用更广的视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世界、看自己。分水岭面向未来,保险将迎来一个分水岭,一个“何去何从”的分水岭,分化、抉择和重生是大趋势。所谓“水”,可以是“背水”,但不是消极盲目的“破釜沉舟”,而是积极进取的“背水一战”并“涅槃重生”,确定并坚定自我。所谓“分”,更多是告别、分别与分化,即要告别旧的发展理念、经营模式和管理能力,分别出正见、正识、正信与正行,并实现思想、理念与行为的深度分化,继而是产品、服务与市场的全面进化,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以及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分水岭”的关键词有两组:一组是“融入大局”和“科技赋能”,另一组是“集体共识”和“知行合一”。所谓“融入大局”是指保险业要着眼并立足大局,把握规律,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成人达己”的智慧,将其打造为行业经营理念与文化的内核。所谓“科技赋能”是指保险业要认识到科技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创造可能,彰显公平,保险业将从一个“更制度”的平台走向“更技术”的平台,实现“再存在”。所谓“集体共识”是指保险业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理解大数法则,就保险经营而言,不仅是风险、客户和资金的集合,更有态度、行为、理念和文化的同与共。所谓“知行合一”是指保险业要理解并觉悟“克己复礼”和“知易行难”的关系与道理,因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分水岭”的本质是“分心岭”,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更加绝对的因素是“心”。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是绝对的,相对的是人心。所以说“相由心生”和“境随心转”,人心不同,世界不同。所以说“明心见性”,明的本质是觉悟。觉悟了,就无处惹尘埃,就能够见真心真性,就能够有正见正行。因为,你对了,世界就对了。就保险而言,“分”的是对保险本质的认识,更“分”的是对“为什么”做保险的觉悟。“分水岭”更意味着中国保险业终究要与过去“分道扬镳”,觉悟并升华自己。新地图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天翻地覆,是时过境迁。因此,对大多数人,尤其是传统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地图”问题,因为,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情况变了,如果仍然拿着“老地图”是到不了想去的地方的,甚至可能误入歧途,走进死胡同。于是,就会陷入一种尽管已经很努力,天天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茫然、焦躁乃至沮丧的状态,因为,看不到前途是最致命的。面向未来,最需要的是“新地图”,“新地图”的基本背景是新科技带来的变化。“老地图”标注的是一条河,于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新地图”标注的是一座桥,于是可以开着车过桥。今天,科技企业也包括以科技为核心能力的新金融企业,它们大都诞生在新时代,自带“新科技光环”,对它们而言只有一份“新地图”,于是,它们凭借“新地图”,一路高歌猛进,攻城略地。对大多数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金融企业而言,手上拿的是“老地图”,于是,常常陷入迷茫困顿,跌跌撞撞。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战略问题,也就是“地图”问题。传统金融企业最需要解决的不是“投入问题”,而是“方向问题”,具体讲,就是需要一份“新地图”。需要基于“新地图”的“出发”,既可以是回到起点的重新出发,也可以是调整路线的再出发。与此同时,最重要的前提是解决能力,即与“新地图”相适应的新能力,否则,“新地图”提供的也只是一种可能性。拿到“新地图”固然重要,打造新能力也很重要,但对传统金融企业而言,基于集体共识的认识、决心和定力更重要。大多数时候,要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尤其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传统金融企业,因此,面对基于科技的变革与转型,往往是抽象的重视、具体的漠视,讨论的时候,群情振奋,慷慨激昂,落实的时候,叶公好龙,千难万难。纵观传统企业的变革,往往不是没有好的“地图”,而是缺乏力排众议的坚持、破釜沉舟的决心、持之以恒的定力,于是就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等到真正的“狼来了”,却为时已晚,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敬畏时间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更多是科技重新定义时空及带来的商业机会,却忽视了给予我们的启迪。就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最大的智慧与觉悟在于对时间的敬畏,因此,就有了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明白什么是“过眼云烟”,怎样才能“天长地久”。于是,就理解了老庄为什么讲“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更渐渐领悟了佛家在讲轮回的同时,如此看重“当下”,因为,轮回即当下,当下亦轮回。有的时候,你会觉得读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宛如步入大雄宝殿,看到的是庄严肃穆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他们一字排开的架势,就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最好诠释,更重要的是构建起基于时间、因果和轮回的智慧与敬畏。一方面告诉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体只是一个刹那;另一方面启迪我们,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在回眸之间。于是,也就更能够理解并敬畏时间,更容易放下并释然,觉悟并靠近般若。“周期”是保险经营的重要基础,而“周期”的背后是基于对时间的认识与敬畏,其逻辑是事物,也包括风险,在一定周期内将呈现“回归”的特征,用佛家的话讲叫“轮回”。通过对“重现期”的认识与把握,保险就能够实现对风险的分散、处理与化解,因此,认识、理解并敬畏时间和周期是保险的前提、根本和本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种内在、绝对和精神的支撑。如果要用一个因素解释我国保险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那就是少了一点对时间的敬畏。面向未来,保险需要一种对“不确定”的觉悟,这种觉悟的本质是一种对时间的敬畏、对因果的理解。就外在和环境,特别是“一时一势”而言,不确定是一种常态,一种必然,因为,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世事难料,刹那无常,所以,人们应接受“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就内在和本质而言,古人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个世界,变化的更多是表面和形式,不变的是根本和本质。保险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观察、解释和管理不确定,并为社会提供一种“确定”的输出,作为前提,保险需要建立基于时间敬畏的自我认知与确定。第一节奇点临近:重新定义一、理解奇点:改变认知什么是奇点?奇点是一个物理学、宇宙学和几何学的概念。它可以理解为空间与时间的边缘或边界,是处于边界的突破点。那么,这个突破的特征是什么?是人类的生物思想和现存技术的高度融合。当这种融合达到顶点的时候,将导致人类突破性地超越自身的生物局限性,继而对人类认知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奇点临近》的作者雷·库兹韦尔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不断地临近一个奇点。他甚至准确地预测出这个奇点将出现在2045年,并认为奇点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从现实的角度看,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类和机器、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这种边界的模糊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库兹韦尔认为:奇点是一种可以撕裂人类历史结构的能力,它的突出影响是改变人类理解能力的本质。库兹韦尔这一论断无疑是惊世骇俗的,因为,它挑战了人类认知的基础,即理解能力。如果认知被改变甚至颠覆,那么所有的基础就不复存在。这无疑是难以想象的、可怕的,更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库兹韦尔关于奇点的观点,以及做出的一系列判断持不同意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奇点临近”这个话题做深入和积极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应该理解奇点可能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生活产生的影响和改变。因为,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整个人类社会。未来学家凯文·凯利有许多相似的观点,他在《新经济新规则》中,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网络将超越技术范畴,并“接管”实体世界。他提醒人们重新认识“网络”,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一种社会范畴、形态和样式,是一种基础存在。二是统领软世界的基本法则将统治硬世界。这个观点想改变的是人们的思维定式,因为,传统思维总是从“硬世界”出发,因此,就难以理解“没有一辆车的出租车公司”,当人们接受了这一现实,就理解了淘宝成功的原理,更理解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凯文·凯利在《新经济新规则》中预言:随着复杂的高科技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旧的秩序被颠覆,新的秩序得以建立。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前,曾经信心十足的人们变得迷茫、恐慌乃至绝望,但那些头脑聪明的人却看到了新的机遇与胜利的曙光。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是意识、理解并持续地与时俱进,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将目光收回到金融和保险领域,何尝不也是如此。人们能够感受的是扑面而来的以各种新技术赋能的新商业模式,它们无不高举着“变革”“创新”,甚至“颠覆”的大旗,更要命的是均摆出一种“为民请命”的姿态,喊出的却是“消灭你,与你无关”的口号,这让传统保险业的人在有点儿不知所措的同时,或多或少也有点儿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人们隐隐感到行业“奇点”的到来,以及可能没有退路,无处可逃。行业的不少有识之士想顺应大势,拥抱并融入时代大潮。尽管如此,仍感到多少有点儿力不从心,因为,当人们还在讨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并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金融科技(FinTech)已不请自来,闪亮登场。许多金融机构的“大咖”更是“趋炎附势”地纷纷出来表态:说自己不是金融企业,而是科技企业。谁曾想“金融科技”的话音未落,“智慧金融”和“数字金融”又接踵而至,人们在无所适从的同时,深深感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更感悟到把握根本的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性。“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雷·库兹韦尔和凯文·凯利给人们的最大启发不仅是认识到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改天换地,更有在天翻地覆之后,如何安身立命,以及“再存在”的思考,这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更是洞察并把握规律的能力。这些年,中国保险业可谓是“行色匆匆”,走得太快了,这就容易出现“灵魂没有赶上”的情况,也就难免“失魂落魄”。因此,需要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那些最基本和最根本的问题,从而“让灵魂赶上”。保险“为什么”,答案在于“为人民服务”。大数法则决定了“人民”是保险的当然属性,保险是典型的群众事业。“人民”是保险的出发与归宿。保险的存在为的是“成人达己”“和合共生”“化成天下”,需要行业的认识、觉悟与践行。按照佛家的话讲:把别人渡到彼岸,蓦然回首,你已然在彼岸。保险“做什么”,答案在于“回望出发”。保险的“初心”是爱与分担,通过互助机制,共同面对风险,稳定预期,安宁内心。就现代保险而言,服务被保险人和社会是“初心”,提供没有太多附加条件的“确定性”是根本。回到出发,再问并清晰地认识保险存在的根与魂,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的时候,不是没有答案,而是我们模糊和忘记了答案。保险“怎么做”,答案在于“把握根本”和“正本清源”,在于“正心诚意”和“克己复礼”。“天下为公”“成人达己”“将人比己”就是最好的方法,许多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本立道生,大道至简,还有体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同时,作为一种射幸合同,保险最重要的是诚信,而“礼”是诚信的前提和基础。二、科技变革大势:代际思维科技变革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从科技变革的视角看,当下的人们最需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面对未来?有一种说法是:现在是正在发生的未来。另一种说法是:这是一个昨天、今天和明天并存的时代。这意味着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每一个当下,一切似乎均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但蓦然回首,一切又都在触目惊心的天翻地覆中。人们不知道“门槛”在哪里,也不知道“门槛”那边会是怎样的景象,又应当如何面对。因为未来已来。中国是一个有5 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圣先贤的智慧是我们面向和把握未来的重要指南。《易经》中有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告诉人们:每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要学会通过“观”与“察”,了解变化,把握机会,并“化成天下”。从“天文”(科技)的层面看,量子理论、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神经网络、基因工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将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科学、行为科学、预测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也必然改变保险的基础。从“人文”(社会)的层面看,变革更是广泛并深入,就保险而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既为保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传统金融的思维、模式和技术定式带来了严峻乃至颠覆性的挑战,并集中体现在公平、效率、可能、准确、便捷、稳定、维度和实时,因此,传统的“价差模式”难以为继,“微利时代”势在必行,更可怕的是它挑战了合理性与必要性,继而挑战传统的金融。因此,传统行业,也包括保险行业均面临“再存在”的问题。因为,社会的金融需求永远存在,传统金融的存在“不再”。如果仔细观察各个行业的进化,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相互交融和相互推动的时代,其核心内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首先,是有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其次,是产生针对行业和社会的“痛点”和难点的创新应用和解决方案。最后,是孕育出全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各种层出不穷的创新,无不是沿着这条路径展开的。因此,保险未来的变革、创新与进化也将沿着这样的路线图展开(见图1.1)。一是底层技术,包括量子理论和纳米技术,以及“云”和“边缘”概念。底层技术是这个时代的基础性突破,既是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二是核心技术部分,即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这三大技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会成为保险乃至整个社会变革的原动力。图1.1 新技术及其影响三是除了三大技术外,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物联网、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视觉等,成了创新的重要力量。重要的是这些技术不再是单打独斗的,而是相辅相成和融合发展的,不断发生聚变和裂变,提供可能与能量。四是在各种技术的相互交融和推动下,将形成两个重要的技术概念——平台化和智能化。未来大多数的创新与变革均在这两个概念下展开。同时,技术将对人类社会,包括保险最重要的两个基础领域,即认知科学和生命科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五是所有的所有,均是聚焦与服务未来,而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这是这个时代最典型、最基本的进化模式。六是上述一切均属于一种静态范畴,因此,需要一个驱动力,需要一个动力系统,即一个引擎,激活并驱动。扮演引擎的是两大动因:一是洞察需求,服务社会;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保险的视角看,两大动因也可以理解为发展与赢利,即回答:靠什么发展、凭什么赢利。它们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三、科技赋能的逻辑:脱胎换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科技都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和核心力量,其基本逻辑和路径是科技赋能,这种赋能不仅体现在“量”的提升上,更可能引发“质”的变化与飞跃。今天,人们更多的是谈论互联网,殊不知,互联网只是一个“代词”,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泛指。用功能概括的视角看,所有的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均可以归结为“三个更加”: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更加深入的智能化。首先,从感知的角度看,感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迎来“数字人生”和“数字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时代,即对个体而言,数字化是与生俱来的,对社会而言,数字化是无处不在的,未来社会将真正进入“原始”数字化时代。其次,从联通的角度看,万物互联是一个大趋势,不仅是基于物联网,也包括移动和实时互联,连接就意味着联系和沟通,意味着共享和分享,意味着影响与互动。最后,从智能化的角度看,核心是基于大数据的算法革命,不仅体现为数据可能,更体现为计算可能,继而推动人工智能产生质的飞跃。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社会结构。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时代,大多数传统商业模式均面临颠覆性的挑战。回望过去20年,有足够的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最典型的是淘宝对传统零售业的逆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传统支付系统乃至现金概念的颠覆。当走近这些商业案例时,人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创新无不是围绕着“效率”与“可能”展开的,即通过对新技术的利用,指数级地提高了效率,匪夷所思地创造了可能,并孕育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就传统保险乃至金融而言,“安身立命”靠得更多的是传统,是制度,一种基于传统社会分工模式下的制度安排。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质疑这种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科技创新企业不断地挑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为,传统保险是基于历史可能性与合理性的,科技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改变了可能性,继而改变了人们对“天经地义”的认识。传统保险,也包括金融经营更多的是基于简单的“价差模式”,最典型的是银行的“存贷差”,寿险的“三差”,即死差、费差和利差。这种经营模式虽有历史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将不断挑战这种“坐地分钱”经营模式的社会效率与公平。互联网科技企业不断通过科技力量,创造客户价值,质疑并证明这种商业模式的落后和不公平,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余额宝”“支付宝”“微信支付”就是典型的案例。以科技为核心能力的新型金融企业已“大兵压境”,“兵临城下”和“攻城略地”是一个大趋势。这类新型金融企业无不打着“为客户请命”的大旗,以科技赋能和服务创新,挑战传统保险业的经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尤其是“价差模式”的公平与合理,用实实在在的客户价值,全面改善客户体验,给客户以惊喜乃至“尖叫”,让客户第一次真正找到做主人的感觉。面对新型金融企业的“咄咄逼人”,传统金融企业抱守着传统的制度环境、经营模式和思维定式,总是抱着抱怨、排斥、防御和固守的态度,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而是“不识时务”。传统金融业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有朝一日身陷“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窘境,根本原因则可能就是“太传统”和“太制度”,如果最终被淘汰,那么不是由于别人,而是由于自己。面向未来,信息平等和技术民主是大趋势,因此,保险,也包括金融:将从一个“更制度”的平台,走向一个“更技术”的平台。近几年,一些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其实,我们是科技企业!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这种“集体叛变”的背后,人们隐隐感到了传统金融大势已去,并渐渐地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对手肯定不是同行,而是“外来者”,并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消灭你,与你无关”。于是,开始关注金融的未来,特别是科技将如何改变金融。从科技赋能的视角看,保险与互联网的最大交集和共同特点是“集合”与“信息”(风险)。保险经营的基础是大数,而大数的背后是集合。互联网作为一种平台,其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现高效和自主的集合。保险经营的另一个基础是风险,风险的本质之一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的最大贡献是能够高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保险与互联网具有“血缘”关系,二者具有基因上的联系。这正是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互联网既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传统保险的生存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新兴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势力,不断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挑战传统保险,人们渐渐意识到: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科技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范畴,更不是配角的定位,它们渐渐成了保险业的重要基础,并融入保险业态的各个领域。这种融入的结果是:已经很难将“业务”和“技术”区分,二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许多业务形态是高度依赖于技术,是以技术为前提的,而更多的技术存在于业务内涵之中。“业务”与“技术”的融合,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内外两个层面的变化。从外部看,保险企业与保险科技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直接挑战了保险监管,即传统的按照主体进行监管的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全新的监管模式。从内部看,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培养复合型人才,包括业务人员科技化、技术人员业务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这改变了保险人才培养,包括保险教育、培训理念与能力。面向未来,传统保险产品和业务属性的模糊、多种技术的复合性融合,将从根本上改变对保险的传统认知,并实现从相对具象的产品与服务向更抽象的存在与满足过渡。如果从个性化、碎片化和场景化的思维出发,就不难发现,保险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人类社会对保险最原始和最本质的需求。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与传统金融的关系,仍存在不同认识和观点。一份权威研究报告的结论是,金融科技正在改变竞争格局,但未必能取代银行的中心地位,这也是传统金融行业的共识和心声。报告认为,传统银行有金融科技不具备的优势,具体为:一是庞大的客户数量和相关数据,足以帮助银行设计产品及实现精准销售;二是信贷承销历史长、能力强;三是有长期的客户黏度;四是与监管机构打交道的经验丰富。相信稍有常识的人均会对报告提出的观点产生怀疑,更重要的是如果优势仅仅是这些,则更意味着传统金融业态被取代只是时间问题。克里斯·斯金纳在他的《FinTech,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金融科技将构建一个“价值互联网”,并重构人类的价值交换体系。金融科技的核心价值是构建新金融体系,打造新金融业态和企业,或者说给人们的金融需求以一种全新的实现和满足,这种实现和满足的最大亮点不仅是效率的极大提升,赋予可能性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正义原则,以及客户体验和人性关怀。从技术路线看,“新金融”将回到起点,用互联网时代的思维,以现代科技赋能,重新出发,实现“再存在”。面向未来,保险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与科技,特别是与互联网携手,成就一段共同发展的“姻缘”。其核心是如何成就未来,成就怎样的未来。就个体而言,“血缘”是命定的,而“姻缘”则取决于造化,能否成就这段“姻缘”,取决于个体的觉悟与行动。就行业而言,基于“血缘”的融合创新是必然,高效、公平和正义是硬道理,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客户需求是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行业范畴”,只有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谁能够认识、理解和行动,特别是能够把握时代的特征和脉搏,谁就拥有未来。第二节集合:不仅是效率,更有可能一、集合:效率与可能传统理论认为,保险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这两个问题也可以归结为效率问题,即交易效率和解决信息不对称效率。交易效率的核心是集合效率,保险行业存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实现数的集合,因此,集合效率是交易效率的重要内涵。传统保险实现集合通常需要三个要素:机构、产品和时间。即需要庞大的投资,实现网点的铺设;需要开发产品,以及运营支撑体系;需要假以时日,不仅是自身,也包括客户的时间投入。解决信息不对称效率主要是调查和获取信息的投入,传统保险企业需要开展现场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风险管理,即使这样,仍然可能面对“风险剩余”的问题。因此,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风险附加”,这种“风险附加”在稳定效率的同时,也减损效率,最终的取舍是一种权衡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当智能手机等应用终端已经成为“人体器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主和自助“营业网点”。这种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的交易模式,将彻底改变交易成本的传统概念。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效率看,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和智能搜索引擎的出现,给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实现信息民主的可能性,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公开和透明,利用互联网,特别是应运而生的大数据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对知情权和知情能力的传统认识。但在互联网环境下,集合的可能与效率被彻底改写,于是就打造出了颠覆性的全新模式。同时,互联网还将推动集合方式的进化,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客户真正成了中心,实现一种“和而不同”的新模式,即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形成一种相对个性的互助组合。同时,不同组合之间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互助和平衡。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个体更多的主动选择的可能性,以及对风险组合的知情权。未来,互联网平台给了各种自由组合以想象空间和实现可能,保险业更多的是扮演提供互助组合的平台管理服务商的角色。二、重新定义时空:再存在保险,乃至人类所有的活动均是在“时”和“空”的背景(参照系)下展开的,互联网的本质是联系,这种联系突破了“时”和“空”的传统局限,继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和利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两大鸿沟是可能与效率,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在于给了跨越“鸿沟”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进而推动社会的“指数”和“代际”进化。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出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特别是智能终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这种联系的内涵和可能极大丰富,继而延伸出巨大的应用和想象空间。就保险而言,时空无疑是最重要的经营环境和背景,经营的两个关键因素——“集合”与“风险”均与时空密切相关。因此,当时空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重新定义时,无疑也将重新定义保险经营的基础和环境。“集合”不再是物理和有形的集合,也不是被动的集合,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主动和自主的集合。风险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未来将迎来信息实时和全面对称的时代,风险和风险管理将被重新定义。对此,需要有一个清醒、敏锐和系统的认识和思考,更重要的是观念与行动的与时俱进。首先,互联网在实现“大数集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改变了传统的“线下”模式,利用互联网的“线上”能力,大幅度降低集合的成本,提高效率。其次,就传统保险而言,由于受到能力的限制,许多社会需求无法满足,或满足的成本太高。互联网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个性化、碎片化和场景化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互联网在改变时空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从不可能到可能、从低效率到高效率、从高成本到接近于零成本,并构建出许多应用场景,这些应用场景蕴含无限的商业机会。此外,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特别是物联网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将带来全新的风险。一是多维度和全环节的脆弱性和威胁暴露,导致极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并且风险管理难度很大。二是损失类型的多维度,不仅有有形财产的损失,更有无形资产的损失,并且难以评估和控制。三是影响范围广和程度深,广泛联通、实时在线和相互依赖,导致风险极易传染并放大。四是传统风险处理方式失灵,互联网,尤其是物联网挑战传统的信息技术安全理论、理念和技术。五是责任划分难度大,不同智能化设备联系在一起,客观上导致很难确定责任主体和划分责任。三、三联时代:连接一切面向未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更大贡献在于使每一个个体均有机会成为“中心”和“主语”,使“以客户为中心”真正成为可能,成为自然和必然。同时,物联网的出现将迎来“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进步。通过物联网,将实现从人员和组织的连接,逐步过渡到机器、设备、人员、组织、物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连接。这种连接的重要特点是基于智能化的联系。据估计,到2020年,大约250亿台智能化设备将连接到互联网,2030年将增加到1 250亿台。随着连接设备的智能化,物联网不再是一种静态和单向,而是双向和有机的互动,智能化的设备不仅能被动接受指令,还能够主动反馈信息,形成一种“机器对机器”(M2M)的形态,不仅将重新定义大数据时代,更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活动的存在和形态,形成一种更加透彻感知基础上的互动、控制和协同,并打造出全新的技术生态环境。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概念,将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三联时代”。一是“人联”时代。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为连接和联系“人”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计算机视觉,特别是生物识别技术将催生“被动连接”时代的到来。过去的连接是基于智能手机的,是一种主动连接。未来的连接是基于嵌入式可穿戴设备(类似心脏起搏器)的,是一种被动、刚性和充分的连接。就保险,特别是健康保险而言,“人联”将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的最重要特征是从简单的事后补偿,逐步过渡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二是“车联”时代。就“存量”而言,通过后装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汽车将被连接。就“增量”而言,车联的概念是与生俱来的,车联网将成为汽车制造的标配。因此,随着旧车的淘汰,将迎来“全车联网时代”。“车联”将从根本上改变汽车保险的经营理念、技术和模式,推动车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包括“根据驾驶付费”(PAYD)和“根据使用付费”(UBI)模式的发展并深化,不仅可以按照行驶里程付费,可以按照驾驶行为的风险水平付费,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保障和服务。三是“家联”时代。“家”将成为物联网革命的“主战场”,并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用电器的物联网化,第二阶段是住宅和装修的物联网化,第三阶段是家居环境的全面和智能的物联网化。“家联”将给保险带来全新的机遇。首先,改变了传统“不可保”的认识,为家庭保险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其次,将扩大保险服务的边界,为发展“保险+”模式提供可能;最后,为老龄化社会的保险(服务)模式,特别是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可能。四、5G时代:速度等于可能就连接而言,互联网只是提供一种可能,而速度是决定因素。因为,仅仅是连接,而信息传输的速度太慢,将会使连接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反之,如果信息传输的速度很快,则会大幅度提升连接的价值,创造可能,改变利用的意义。面向未来,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领域,5G超高速信息传输改变的不仅仅是速度本身,因为速度等于可能,所以它改变的是整个互联网生态环境,特别是物联网背景下的车联网、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我国的5G计划于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并在同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务。5G技术的应用将对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赋予“三联时代”的保险利用以更大的可能,特别是在风险认知和管理方面,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面向未来,保险业需要提前谋篇布局,因为5G改变的不仅仅是传输速度,更是技术基础环境,继而改变保险商业模式,需要以迭代思维,观察并思考5G的技术可能与实现,以及由此催生的新商业模式。五、平台化: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被动”平台是指在互联网条件下构建的一种虚拟的环境,形成一个交流、交换和交易的触媒环境,其本质就是社会和市场的具象化。在这个环境中,人们可以实现穿越时空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实现社交和交易的目的。平台的最大特征是通过一种特别环境的构建,吸引两个或更多的特定群体,为其提供互动的机制,满足其交流和互动的需要,继而形成一种具有强大自我成长能力的平台生态圈。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颠覆既有的商业模式,彻底地改变传统行业,改变的基本思路是准入开放和信息对称,改变的基本模式是围绕客户需求,采用合作共赢、先人后己的经营思维,为客户搭建交易平台,通过交易的直接和扁平化,实现价值创造,并将这种溢价让利给消费者,以吸引人流,聚合人气。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交易成本上,也体现在服务范围和模式上,一方面是对传统产业的系统性颠覆,另一方面也是为自身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以谋求持续健康发展。平台是保险制度的基本属性。通过搭建社会保险基金平台,社会成员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实现风险基金的集合和损失的分摊。在现代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市场化和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以保险产品为载体,实现投保人和保险基金的集合,同时,实现损失的分摊。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保险产品是相对规范和固化的,投保人的选择相对有限,尤其在选择互助对象上是没有太大空间的,这种现状是由于传统经营模式和技术的局限决定的。面向未来,整个社会的平台化呈现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信息平等和技术民主是平台化的重要特征,这将带来一系列创造性的破坏和颠覆式的创新,更会导致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性趋势。社会平台化趋势对于保险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能够实现接近于“零成本”的集合,从根本上挑战传统保险业的成本结构及其合理性,继而挑战行业效率与公平。同时,平台化还能给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面向未来,在社会平台化的大背景下,保险需要关注并思考几个问题。第一,传统保险是一个“更制度的平台”,而未来将走向“更技术的平台”。第二,经营模式将从“差价模式”走向“服务模式”和“价值模式”。第三,定价将从以“前定价”为主,逐步走向“前定价”与“后定价”结合的模式,从公司定价走向市场和消费者自主定价,而平台将成为定价的中枢,提供发现、公布和管理功能。第四,风险控制模式将从过程和事后管控,逐步走到事前安排和对冲的风险治理模式,从一种外化模式走向内涵模式,从一种外部监督和干预模式走向自我约束和完善模式。六、生态圈:和合共生平台是基于平面的思维,而生态圈则是更加立体的思维。生态圈以及生态链、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原本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概念。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基于共生逻辑的依存与发展关系,继而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并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从仿生学的视角看,自然界的生态圈现象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经济和商业具有很强的示范与借鉴意义。一直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看到和学到的更多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因此,更多是基于竞争和对立的思维,于是出现了“红海”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思维对人类社会而言是有限理性的。生态圈的核心价值在于“和合共生”,在于理解并构建“命运共同体”,理解了共生理论,就能够体会:心中有“蓝海”,处处是“蓝海”。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人类社会需要一种和合共生的智慧,通过一种互为条件和营养的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共生共长的发展模式,这既是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所在。与自然界相似,生态圈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自然界的这种进化属于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而人类社会的进化则需要一种自主意识,这种意识被称为“智慧”。面向未来,保险业应全面导入生态圈思维模式。因为,生态圈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存在的一种主要形态。具体而言,保险业应高度关注养老生态圈、大健康生态圈、汽车消费生态圈等。同时,保险业面临的选择是:打造生态圈,或是融入生态圈。从保险业的服务属性看,更多的应对是融入。但融入意味着是别人的“主场”,接下来的问题是“凭什么”存在,或者说如何不被取代。按照既有的思维是没有出路的,保险需要摒弃传统思维,回到“出发点”,重新思考保险存在的价值与方式。面向未来,保险业更需要解决的是“保险生态圈”问题,从本质上看,保险是一个“风险(利益)共同体”,因此,合则共、共则生。这是保险的基本逻辑,对社会而言是如此,对于行业而言更是如此。中国保险业,要打造并融入外部的生态圈,首先要理解并营造内部的生态圈。打造保险生态圈,关键是觉悟,不仅是对“和合共生”的理解、对覆巢之下无完卵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对保险本源、逻辑、责任与使命的觉悟。第三节预测:从预测到预知一、认知科学认知科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为此,认知科学研究计算与认知、符号结构与认知、心智结构和联结主义、语法理论、模型论语义学和其他语义学、认知科学的实验方法、脑与认知科学等。传统的认知科学是建立在既有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大数据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科学的基础,并迎来计算认知时代,带来迭代发展与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保险,乃至金融均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因此,认知科学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金融和保险。因为,无论是保险的精算定价,还是金融的风险评估,其本质均是对风险的认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保险的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保险经营的核心领域和环节,更可能对保险存在的形式,乃至存在的必要性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二、预测科学预测是人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来或未知状况的结果。预测最重要的要素是知识,即信息和情报资料。这种知识既是预测的工具和手段,又是预测的支持和基础。知识更多的是从过去的信息积累中提炼的,这种信息越丰富,反映客观真实的程度越高,即知识的可靠程度就越高。此外,预测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预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只有预测对象的相关信息足够充分,包括数量和维度,才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传统预测技术更多是以定性为主,现代预测技术则是以定量为主,并强调定量与定性的结合。这一技术发展的背景是由于预测对象的日益复杂,影响的相关因素日益增加。所以,定性预测和简单的定量预测已不能满足需要。要处理多变量环境下的预测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庞大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前,计算这种模型无疑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且相对周期较长、实效性差。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后,计算能力不断提高,计算就不再是主要矛盾,而数据有限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由于数据相对有限,有时就不得不采用主观“估计”的方法,于是就带来了分析预测中的道德风险。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数学应用到预测领域,于是,就有了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在保险领域就有了保险精算。这个阶段的预测是利用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寻求发展的规律,辅之以主观假设与判断,对未来,尤其是经济变化进行预测。但人们知道传统的统计分析都是建立在历史数据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的,其缺陷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调查问卷本身具有主观色彩,其客观性受到质疑;二是接受调查的对象属于“特定人群”,其代表性受到质疑。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全量数据”,而且可以获得维度更丰富的数据,甚至是实时数据,这一数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理论与技术。从保险的角度看,过去是通过行业和公司的历史赔付数据进行精算和定价,未来可以获得全量和多维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地预测风险并进行定价和产品开发。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因果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转向回答“是什么”,多维定律替代大数法则。面向未来,预测将进入充分感知和连接一切的时代,科技将从根本上改变预测科学的基础,从相对静态的预测走向相对动态的判断。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预测科学最需要解决的是:从“由内而外”的思维,转向“由外而内”的思维,最终实现“内外结合”的思维。传统的预测科学建立在“内向思维”的基础上,即希望通过计量技术,特别是精算技术,探索事物发展的内部机理,继而预测未来。在风险预测领域,特别是巨灾风险预测领域,这种思维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如地震风险的预测,就现阶段的技术而言,无论是数据还是模型,均难以支持这一逻辑。通过大数据,特别是基于感测技术获取的实时数据,为预测科学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可能,如在预测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风险方面,通过建模的方式,探究山体内部的滑坡机理,无论是准确性,还是效率,均不如通过遥感和地面感测技术获取数据来进行分析与判断。因此,预测科学发展的关键是跨学科融合,尤其是要与科技融合,这种融合应当是一种深层次而非简单的结合。三、神经网络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因果”,特别是“轮回”,是佛教的一个符号,殊不知,因果更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具有普世的价值。西方的古圣先贤早就意识到因果关系链是构成知识的主干,未来是因果关系的产物,世界是高度因果化的结构。霍金曾说:“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可以给宇宙行为建模。”同时,休谟也说:“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理论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人类很早就知道了因果关系是构成和解释世界的基本逻辑,并知道这种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众多因素中,相互交错;二是它们的相互影响关系是不确定和不稳定的;三是这种因素,既包括客观因素,更包括主观因素。由此,形成了一种“多因”和“多果”的复杂系统。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因果关系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是局限在“一因一果”的层面,对于“多因多果”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就将其归为复杂、不确定,乃至神秘等。神经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破解“多因多果”难题成为可能,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与进步。神经网络的概念有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生物神经网络,即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它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第二个分支是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它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其本质是一种连接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就传统思维而言,人们认识和解释风险的基本方法是归因分析,但这种分析往往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分析,即“一因一果”。但这个世界绝非如此简单,因果关系极其复杂,不仅有因的属性,更有这个属性的“量”。因此,许多归因分析常常是“自圆其说”,而神经网络技术的出现,使更加客观和准确地解释风险成为可能。神经网络技术的基础是“神经元”,其基本功能就是解释“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即任何一个(多个)输入到输出,其背后均存在一个基于逻辑回归的函数与映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神经元”神经网络就是将许多个单一“神经元”联结在一起,一个“神经元”的输出可以是另一个“神经元”的输入。图1.3就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图1.3 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就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不仅是多因多果的,还是多层嵌套关系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去分析、解释和判断结果,是它的核心价值。这也是“神经网络”概念一出现,就引起计算科学等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的原因。同时,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因此,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并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面向未来,神经网络技术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认识和解释世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保险而言,神经网络技术带来的启示是:传统的归因分析与精算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神经网络技术为突破历史局限带来了可能,使对于风险的解释更加全面和客观,为更加科学地厘定费率提供了可能。同时,在传统技术的局限下,对于相对复杂的风险,不得不“望而却步”,而神经网络技术给了解释风险以新可能,也为保险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四、认知计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渐渐接受了一个观点:认知科学的本质属于计算科学。认知计算是指模仿人类大脑(人类认知)的计算系统,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代表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它寻求一种符合已知的有着脑神经生物学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处理感知、记忆、语言、智力和意识等心智过程。认知计算的一个目标是让计算机系统能够像人的大脑一样学习、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认知计算通常应具备以下特性。第一,辅助能力。认知计算能够提供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辅助和支撑能力,让人类利用广泛而深入的信息,轻松成为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第二,理解能力。认知计算应该具有卓越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帮助人类在纷繁的数据中发现不同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决策能力。认知计算具备快速的决策能力,能够帮助人类定量地分析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从而保障决策的精准性。第四,洞察与发现能力。认知计算的真正价值在于,可以从大量数据和信息中归纳出人们需要的内容和知识,让计算系统具备类似人脑的认知能力,从而帮助人类更快地发现新问题、新机遇以及新价值。认知计算的根本诉求是解决生物系统中的不精确、不确定和部分真实的问题,以实现不同程度的感知、记忆、学习、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生物识别、语音识别系统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支持并推动认知计算科学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开发出“类人类大脑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将比人类大脑处理的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保险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风险认知。从直观的角度看,保险经营是基于风险认知的,具体表现为精算、定价和准备金。从深入的角度看,客户刻画和客户体验均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面向未来,认知科学,特别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