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7:20:38

点击下载

作者:王涵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作者:王涵排版:点通数据有限公司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3-01ISBN:9787802225176本书由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读进去悟出来的人生哲理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读明代奇人洪应明的著作《菜根谭》,需要静下心来,耐心地品、细细地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它精微深刻的语言中悟出旷达高远的智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心智。

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的确,《菜根谭》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因为它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于一炉,并加之高妙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展示了一种博大的文化视野和人生世路的锤炼。

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深刻感悟,书中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求学问道之真假,功业政事之智慧,修身养性之要义,生死名利的玄妙,居家交友之心得。它通过充满审美情趣的佛教与道教思维方法,简单明了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破解人生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本书看似随手写就,实则是将《菜根谭》的各种珍藏本整合在一起,拾遗补漏,着重将精神修养和为人处世相结合,精选世界古今之经典事例,让广大读者从中体味出人生中的难题。只要定心于自身之锤炼修培,便可以在一片自由挥洒中迎刃而解。

古人说:莫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就是因为,很多事物和书籍,只有对它静心玩味的人才能领会,才能去把握和实践。而《菜根谭》就是这样一部需要人们放在床头、案头,静心品读的旷世奇书。初读它的人,或许会觉得杂乱无章,甚至自相矛盾。不过,当身心投入地读进去,便能够发现狡兔三窟、志藏其里。如果再进一步悟其深意,则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倍觉终生受益。

看人间之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读《菜根谭》更是如此。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从它问世以来,可谓经久未衰。直至今天,仍然有太多的人被它所吸引,成功者、失意者、居官者读它,甚至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究其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人生难题。而这本《读进去悟出来的人生哲理》,语句不求华丽却显实用,它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朋友更快捷地挖掘出《菜根谭》之精华及哲理玄机,也会让读者受用一二。

书中如有疏漏偏颇之处,还请各界读者不吝指正。一为人处世篇——宽容真诚做人,灵活自如处世《菜根谭》说:做人无点真恳念头,变成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人生在世,实在做人和灵活处世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标准。二者同存,则有相得益彰之功效;二者择一,则有唇亡齿寒之损失。要想不虚度此生,不妨从实在和灵活处做起。1.花看半开 酒饮微醉【原文】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释义】含苞待放时的花最值得观赏,略有醉意的感觉最为美好。这其中蕴含着极高妙的学问。而如果花已开得娇艳,酒已喝得烂醉,那么不但没有美妙可言,还会让人感到大煞风景。所以事业达到巅峰阶段的人,应该好好想想这其中的含义。

1862年,曾氏家族处于鼎盛时期。曾国藩身居将相之位,曾国荃统领的人马达二万之众,曾国华统领的人马也达五千之多;曾国荃在半年之内,七次拜受君恩。尽管这还不是曾氏家族最为辉煌的时期。但面对如此浩荡皇恩,曾国藩早已心满意足,甚至有点喜出望外,他禁不住骄然慨叹: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

他把自己的感觉和心情告知家人,又以自己的学识、阅历和权威规劝家人:“日中则昃(太阳偏西),月满则亏。我们家现在到了满盈的时候了!”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削平)之,人满则天概之”。曾国藩以为,天之平人原本无比形,必然要假手于人。比如霍光氏盈满,魏相来平灭他,宣帝也来平灭他;诸葛恪盈满,孙峻来平灭他,吴主也来平灭他。待到他人来平灭而后才悔悟,就已经晚了。我们家正处于丰盈的时期,不必等到天来平、人来平,我与诸位弟弟应当设法自己来平。“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也包括了“功成身退”的思想。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其含义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急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曾国藩本来是一个虔信程朱理学的学者,不幸的是那个时代把他造就成了一代中兴名将。从1852年奉旨兴办团练开始,到1872年他死前的一二年,他一直在过问军事。他仿照明代戚继光创建了一支不同于绿营军(官兵)的新型军队,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正当它处于威震四海的顶峰时期,曾国藩下令解散它。他为朝廷创建了一支军队,却为自己解散了这支军队。

曾国藩自从“特开生面,赤地新立”拉起一支从团练改编而成的军队——湘军时,便汹汹然地冲在对抗太平天国的最前列,此时他完全被维护皇朝的义务感和炫耀自己的功业心交融在一起。但在以后的征战生涯中,不仅战事棘手,屡屡受挫,而且也时常受到来自清政府内部的多方掣肘,真可谓身陷炼狱,备尝艰辛,但他毕竟都竭蹶经营,“咬牙立志”地坚持了下来。

因此,当他在1858年再次出山时,则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特别注意调整自己和清廷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历史上那些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问题。

曾国藩时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他更清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封建统治术。只有推美让功,才能持泰保盈。

当天京合围之后,李鸿章、左宗棠先后攻下了苏、杭,五万大军陈兵于天京城外,却难以将天京攻下,来自于朝廷上下的各种议论纷起,这不能不引起曾国藩的注意和思考。尤其是在与沈葆桢争夺江西厘金问题上,更引起他的警觉,他已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朝廷有意偏袒沈葆桢而压抑自己,使之处于极难的处境之中。

在攻克天京前,曾国藩对于如何处理大功后他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已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天京陷落的消息传至安庆以后,他更是绕室彷徨,彻夜思考,对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当曾国藩从安庆赶到江宁的时候,持盈保泰的解决方案已完全成熟,那就是裁军不辞官。

曾国藩裁军不辞官,在攻破天京后,皇帝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任疆吏,都视他为精神和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在裁遣之后,被裁者多至数万,功名路断,难免有很多人感到心怀不满。

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终制,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如他在回到乡间之后,以一个在籍乡绅的地位,忽然为一群图谋不逞之人所挟制,并被奉之为领袖人物,即使曾国藩知道如何应付,而对清朝政府来说,也仍然不是保全功名之道。如果清政府怀有过分的恐惧,以为曾国藩之辞卸官职,正表示他有不愿继续为朝延效力的意愿,那就更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猜忌了。

所以,曾国藩在此时一方面自动解除兵柄,一方面更留在两江总督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他的这种做法无疑正是使清政府绝对放心的最好办法。试看他在两江总督任内因奉旨剿捻而不以劳苦为辞,逢到军事失利,立即趁机推荐李鸿章自代,亦无非仍是远权势而避嫌疑的做法,不过在表面上不太显露痕迹而已。至此,我们当然要相信曾国藩之功成不居与远嫌避位,正是他的一贯作风了。

曾国藩自动裁撤湘军,是在退一步为自己谋出路,也可以说是谋条生路,这一“该退则退”的做法真的非常值得人们效仿和学习。

感悟做人智慧《列子·仲尼》中有段精辟的比喻,列子说:“眼睛将要失明的人,先看到极远极微小的细毛;耳朵将要聋的人,先听到极细弱的蚊子飞鸣声;口将要失掉味觉的人,先能辨别淄渑雨水滋味的差别;鼻子将失掉嗅觉的人,先嗅到极微小的气味;身体将要僵硬的人,先急于奔跑;心将糊涂的人,先明辨是非。所以事物不到极点,不会回到它的反面。”

这是在告诉人们,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欲望太强,贪婪只会迫使人们走上绝路,而见好就收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利益,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常识。人生总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与无数次的放弃,在选择与放弃间,必须正确地权衡利害关系,否则只会置自己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因为“月盈则亏,物极必反”是天理循环的规律,也是处事的盈亏之道。人们应该遵循这一规律。2.以屈为伸 韬光养晦【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释义】用笨拙掩饰聪明,用低调掩饰锋芒,宁可随和也不能自命清高,宁可退一步,也不急功近利,这便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法则之一,也是明哲保身的“狡兔三窟”之策略。

杨坚的最大特点是善于韬光养晦,这是乱世自保的最高明手段,同时也是积蓄力量后发制人的最佳策略。

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西魏大统三年,杨坚的父亲杨忠追随独孤信投靠了西魏专权的宇文泰。后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公元541年,杨坚出生,传说中他出生时有祥云出现。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十分聪明,依靠着强大的家族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经常自嘲地说“不晓书语”。由此,可推断他当时学习并不用功。

杨坚虽然读书不行,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在14岁就开始了做官生涯。可以说,他的仕途一帆风顺。15岁时,他被授予散骑常待、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荣誉职衔,深受当时执政的宇文泰的赏识。

北周取代西魏后,杨忠为开国功臣,杨坚又随之晋升,升骠骑将军、加开府。同年,周明帝继位,又封杨坚为大兴郡公。

当周武帝继位的时候,杨坚19岁,被任命为随州刺史。天和元年,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认识到杨坚前途无量,便把自己14岁的七女儿嫁给了杨坚,这样更提高了杨坚的地位。

天和三年,杨坚的父亲死后,他继承了随国公的爵号。在北周灭北齐的过程中,杨坚立下战功,又进封柱国。第二年,出任定州总管,随之转亳州总管。

杨坚并无突出的功绩,地位却扶摇直上,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有人想除掉杨坚,但杨氏家族以及独孤家族的势力对他起了保护作用,加上杨坚的长女又是北周武帝太子的王妃,所以,尽管有危险,但终究没有对杨坚构成致命威胁。

在这期间,杨坚也意识到了危险,并开始积极地做着准备。他利用已有的社会影响广泛拉拢关系,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当杨坚在做随州刺史时,已经与骠骑将军庞晃结为莫逆之交。后来,杨坚做定州总管后,庞晃任常山太守,二人经常交往,关系更为密切。杨坚将转亳州总管时,二人已是无话不说了。庞晃劝杨坚就地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很激动,他对庞晃说:“时候还未到啊。”由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已表露无疑了。

杨坚明白,要取得天下,必须需要有才干的人为自己效力。于是,他时时培植自己的心腹党羽。

郑译、刘防虽然为自己所用,但他们仅会阿谀奉承,没什么才干,一心牟取私利,不肯忠诚地为杨坚效力。当他们要求做大司马的愿望被拒绝后,心中颇为不满。杨坚知道靠他们这号人是不行的,必须另物色人选。他费尽心机,不断地网罗得力干将,其中之一是他找到了高颎。

高颎,又名敏,字玄昭,自称系渤海(今河北)人。此人聪明机智,才华出众。当杨坚看中了他后,便派人邀请他出面帮助自己。高颎没有顾虑什么,欣然应允,并愿举家追随杨坚。杨坚非常高兴,委任他为相府司隶,给予重用。

杨坚少年时的好友郭荣,太原人,在北周灭北齐后拜司水大夫。有一天晚上,杨坚和郭荣同坐月下,杨坚说:“我仰观玄象,俯察人事,周朝气数已尽,我可以代之。”郭荣点头称是。

杨坚还常与平齐战争的“战友”宇文庆谈论天下,诚心与其相交。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他是诛杀宇文护的重要谋划者。在平齐战争中作战勇敢,周武帝手诏褒奖,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

有一天,杨坚对宇文庆说:“天元(指周宣皇)实在无德,视其相貌,寿额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君观之,气数不会长了。”

杨坚接着又分析了深层原因:“诸侯微弱,国家又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翼既剪,还愁什么呢?”

杨坚继续分析说:“尉迟迥是贵戚,声望很大,国家有事端,必出乱子。但此人也是有智无谋,会误大事的。”

赵郡人李谔,时任北周天官都上士,杨坚深自结纳。杨坚为大司马时,每求外职,李谔上书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杨坚遂决意在朝内准备力量。至杨坚代周称帝后,他对群臣说:“今日我有大业,也是大家的功劳呀!”

扶风平陵人窦荣定,性格深沉,其夫人是杨坚的姐姐。此人小时候就与杨坚相识,感情深厚。时任中大夫,与杨坚交往更加密切。后来,杨坚任北周丞相,他领左右宫伯,镇守天台,常宿禁中。

民部中大夫李礼成,陇西人。其妻早逝,杨坚将其妹嫁给他成为继室,遂成心腹。

大夫元孝矩,洛阳人,是北魏皇族后代。杨坚娶其女为长子杨勇之妻,也成为腹心。

还有大将军、柱国、豫州总管宇文忻,早与杨坚关系密切。

就这样,杨坚经过一番努力,网罗了一批有真才实学且死心塌地愿为其效力的心腹。他的势力得到了迅速的扩张,为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人们提到明朝的严嵩时,往往会想起与其对立的清官海瑞,暂且不管严嵩的历史功过以及个人品行如何,就其个人发迹过程而言,却尽显韬光养晦之术。他懂得适时地或藏或露自己的锋芒,从而可以青云直上。

嘉靖中期,夏言写得一手好文章,又为朝廷的重臣,颇受皇帝的器重。当时,严嵩在翰林院任低级职务,当他打听到夏言是他江西同乡时,就想利用这层关系去接近夏言,但几次都没成功。但是严嵩并不死心,他特意准备了酒筵,亲自到夏言府上去邀请夏言。

夏言没有把这个同乡放在眼里,他找借口回绝了严嵩,严嵩就跪在堂前,反复地高声朗读自己的请柬。夏言被他感动了,于是开门将严嵩扶起,慨然赴宴。严嵩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宴席上,他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夏言。

从此,严嵩受到了夏言的器重,一再得到提拔,官至礼部左侍郎。夏言担任内阁首辅后,又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位达六卿之列。夏言甚至还向皇帝推荐他接替自己的首辅位置,由此可见夏言对严嵩的其中与信任程度。但是,严嵩极有心计,内心阴狠,他做事小心谨慎,不露一点锋芒。平时对夏言仍是俯首贴耳,暗中却在寻找、制造机会,以将夏言一下子打跨。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他曾下令制作了五顶香叶冠,然后赐给几位宠臣。而夏言一直反对迷信活动,不肯接受香叶冠,严嵩却趁皇帝召见时把香叶冠戴上,外边还郑重地罩上了一层轻纱,以显他对皇上的忠心。皇帝对严嵩大加赞赏,对夏言则表示出了不满。除此之外,夏言撰写的青词使皇帝感到不满意,而严嵩却恰恰写得一手好青词。严嵩利用这个机会,在写青词方面大加研究;同时,为迎合皇上的心意,他还给皇上引荐了好几个得道“高人”。从此,皇帝逐渐地疏远了夏言,而对严嵩却越来越满意。

以后又连续发生了几件事情,使皇帝对夏言越来越不满。严嵩眼看时机已到,一改往日的谦卑与隐忍,在皇帝面前说了夏言许多坏话。

有一次,严嵩与世宗单独在一起时,世宗与他谈及夏言,并对他们之间的不和略有询问。严嵩见状,突然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全身颤抖,匍匐在地,痛哭不已。他的如此举动使世宗产生了恻隐之心,世宗催问他是否有难言之隐。严嵩见世宗已经被打动,反而嚎啕大哭。世宗见他这样伤心,安慰他说:“你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有朕为你做主,不要害怕。”严嵩见有皇上在撑腰,于是便将平时所搜集到的所谓夏言的种种罪状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地一一哭诉出来。世宗闻听,非常恼怒,马上下令罢免了夏言的一切官职,令严嵩取而代之。

虽然严嵩藏器于身,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的行为不可取,甚至有些残酷,但从韬光养晦角度来说,他显露得当,将藏露之术用到了家。

做人处世中,有时掩饰一些东西,自有其理由。有时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隐藏着,等待猎物的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待其彻底地暴露出全部底牌,然后再抓住机会,后发制人。

感悟做人智慧

一个人如果过于显露锋芒,就会遭到他人的敌视与嫉妒。善于隐藏锋芒,懂得韬光养晦、能屈能伸的人,才是真正富有智慧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要成就大业不是难事。3.待人以宽 严以律己【原文】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释义】当别人犯错误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谅解他,像他没有犯过错误一样对待他,如此他才会心甘情愿地走上正路;对待自己,要以一颗“刻薄”的心,没有犯错误也要适时地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自己的品德才会更进一步。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是典型的“待人以宽,严以律己”的处世方法,也是值得人们效仿的处世之法。下面有这样一个例子: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富翁年事已高,于是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谁能做到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里,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二儿子自信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可能也算不上什么有意义的经历。但是,我认为对别人一定要宽容,这样才能够帮助邪恶的人走上正路,增进自己的品德。”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三儿子因为对自己的严格和对他人的宽容,所以得到了父亲的遗产……

如果一个人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可能产生疯狂的报复。

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他也能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

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傅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假如你想化敌为友,就得迈出第一步。否则,不会有任何进展。但你和别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主动示好,宽容一切,采取需求和解的行动,这样才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灭了叛党,回到郢都后就开了一个庆功会。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臣兴致很高,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这时,天已经黑了,外面刮着大风,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大厅中烛火通明,轻歌曼舞。忽地,从舞女中转出一位绝色佳人:她,上着白藕丝对衿仙裳,下穿紫绡翠纹裙。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地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脸蛋如三月桃花,纤腰似春之杨柳,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姿绰约。

这美女是楚庄王最宠爱的许姬。此刻,她奉令为群臣斟酒。许姬轻盈如燕子一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群臣一个个着了迷,疯狂的喧闹声一下子全没了。突然,一阵风扑到大厅上,吹灭了所有的蜡烛。许姬正为一人斟酒,那人趁着黑灯瞎火之际,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许姬倒也厉害,顺手牵羊地把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快步来到楚庄王前轻轻地告状,要他快命人点烛,看看是谁竟敢调戏她。调戏君王的宠姬,无疑是对君王的羞辱。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啊!但楚庄王想了想,却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诸卿开怀畅饮,不用打扮得衣冠齐整的了,大家统统把帽子摘下来吧!”

当莫名其妙的文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后,楚庄王才叫点烛。这样,楚庄王和许姬始终都不知道调戏者是谁。散席后,许姬责怪起楚庄王来。楚庄王笑笑说:“今天我请文武百官来喝庆功酒,大家很高兴,喝得都差不多了,酒醉出现狂态,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如果查出了调戏你的人,虽然显示了你的贞节,却让群臣不欢而散,难免有人会说我胸怀和度量太小,那以后谁还会为我拚死效劳呢?”许姬听了,十分佩服。

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楚军进展顺利。楚庄王要厚赏唐狡。唐狡却红着脸说:“大王切莫厚赏,只要不治我的罪,末将已感激不尽了。”楚庄王问:“为什么呢?”唐狡磕头答道:“上次‘绝缨会’上,去拉美人手的便是我呀!蒙大王昔日不杀之恩,末将今日才舍命相报啊!”楚庄王大喜,还是重赏了他。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这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表现,也是正确的处事之道。

感悟做人智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很多宗教都提倡这种处世之法。孔子曾说:反躬自责很严格,而对别人的要求很宽松,就不会带来怨恨。孟子则说:对别人要求的很多,而自己却做得很少,就像自己田里的草不锄,反倒去人家的田里挑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人愿意亲近呢?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人应该作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样才会惹人喜爱。而且,这样做有时还能够化解怨恨,在增进自己品德的同时让别人改恶从善。4.行道中庸 藏露得当【原文】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释义】一个人,若能做到清正廉洁而又有容人之量,心地善良而又能当机立断,做事精明中而又不苛求,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就像浸在糖里的蜜饯却不过分的甜,腌在缸里的鱼虾却不过分的咸,这种不偏不倚、收放有度、藏露得当的做法是最佳的处世方法。

苏东坡年轻时,聪明而富有才华,就因为如此,他有时会表现出一副恃才傲物、锋芒凌人的架式。

有一天,王安石与苏东坡在一起讨论王安石的著作《守说》,此书主要是把一个字从字面上解释成一个意思。当讨论到“坡”字时,王安石说:“‘坡’字从土,从皮,‘坡’就是土的皮。”苏东坡闻言笑道:“如果照这么说,‘滑’字就是水的骨啦。”王安石又说:“‘鲵’字从鱼,从兄,合起来就是鱼子。四匹马叫懒‘驷’,天虫写作‘蚕’。古人造字,自有它的含义。”东坡故意说:“‘鸠’字是九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王安石一时想不起来该如何对答,但是他不知道苏东坡是在开玩笑,连忙虚心向他请教答案。苏东坡笑着说:“《毛诗》说‘鸠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妈,—共是九个。”王安石一听解释得很妙,心中暗暗欣赏苏东坡的聪明才智,但是他觉得他有些轻狂。

不久,苏东坡遭到贬谪,由翰林学士削级降职,被派往湖州做刺吏;三年期满后,他又回到京城。在回来的路上,苏东坡想起自己当年得罪了王安石这位老太师,不知他现在是否生气。于是,他回去便急匆匆地骑马奔往王丞相府。

到达相府门口后,守门官告诉他说,老爷正在休息,让他稍等片刻。守门官走后,苏东坡四下打量起来。他看到砚下有一叠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他看了笔迹,知是王安石所写,不禁得意起来:“二年前这老头儿下笔几千言,不用思索;二年后怎么江郎才尽,连两句诗都写不完!”于是,他取过诗稿念了一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念完之后,他连连摇头:“原来这两句诗都是胡说八道。一年四季的风都各有名称,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而这首诗的开头说‘西风’,西方属金,应该是说的秋季;可是第二句说的‘黄花’正是指菊花,它开于深秋,能够与寒风搏击,即使焦干枯枝,也不会掉落花瓣,显然,诗中‘吹落黄花满地金’是错误的。”

他为自己发现的这个谬误而得意不已,兴奋之余,不由得举笔蘸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后,他又觉得有些不妥,心中暗想,如果老太师出门款待,却见自己这样当面抢白他,恐怕脸面上过不去。但是如果把诗藏起来也不妥,老太师出门寻诗不见,可能要责怪他的家人。最后他决定把诗原样放好,然后走出门来,对刑守门官说:“一会儿老太师出堂,你禀告他,说苏某在这里伺候多时。现有一些事没有办妥,明天再来拜见。”然后告辞离去。

不多时,王安石出堂,看到自己的菊花诗稿后,马上皱起眉头问道:“刚才有谁到过这里?”下人们忙禀告:“湖州府苏老爷曾来过。”王安石认出了苏东坡的笔迹,心下直犯嘀咕:“这个苏轼,遭贬三年仍不改轻薄之性,不看看自己才疏学浅,竟敢来讥讽老夫!”但转念一想:“他不曾去过黄州,见不到那里菊花落瓣也难怪他。”于是,他细看了一下黄州府缺官名单,那里单缺一个团练副使。于是,王安石第二天便奏明皇上,将苏东坡派到了黄州。

尽管苏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他锋芒太盛、过于自负。他知道,自己得意之余改诗,触犯了王安石,无奈之下,只得领命。王安石惜才,只给了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是冒犯其他人,可能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与报复。

一个人的锋芒应该在关键时候或必要时候展露给众人,而不是经常拿出来挥舞一番,杀得别人片甲不留,其实做人必须要学会“藏巧于拙,用晦而明”的为人才处世之道。

三国时的杨修,在曹营中任曹操的主簿。他思维敏捷,颇具才华,但他总是锋芒毕露,不知伴君如伴虎。

曹操曾命属下为自己建造一处花园,属下尽心尽力,很快将花园建好,请曹操前去观看。曹操去后,面无表情,没有对所建花园发表看法,只是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匆匆离开。属下人苦苦思索,仍然觉得茫然。杨修对众人说道:“门上添一‘活’字,自然为阔,丞相觉得花园不够大而已。”于是,主管此事的人立即对已建花园进行翻修,建好后再次请曹操前来观看。曹操见后,心里很高兴。不过得知是杨修解其意后,心中不是滋味。

事后不久,塞北给曹操送来了一盒酥饼,曹操即兴在盒子上写下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将其置于台上。杨修看到后,即刻将酥饼取来与众将士同享美味。曹操问杨修为何不经过自己的准许便将酥饼分与众人,杨修却解释说:“‘一合酥’乃‘一人一口酥’之意。既然丞相如此命令,不敢不从。”曹操听后,脸上虽然高兴,心中却暗暗妒忌杨修的才能。

曹操猜忌心很重,他怕别人会暗杀他。于是常对手下说,他睡觉时总是做一些杀人的梦,告诫他们不要在他熟睡时靠近他。一日,曹操睡觉的时候将被子蹬到了地上,一侍从慌忙拾起被子准备给他盖上。这时,曹操一跃而起,拔剑就刺,侍从一命呜呼。曹操继续上床睡觉,醒后,假意不知其事,召人问之。待知实情后,曹操大哭,甚为痛苦,随后厚葬被杀侍从。杨修一语点破曹操的心思:“丞相非在梦中,而君在梦中。”曹操对其更加忌恨,欲找借口杀了杨修。

作战期间,曹操先带兵驻扎汉水一带,本想速战速决,不想竟与刘备大军形成对峙局势。曹操心中极为矛盾,进退难定。一天,厨师送上鸡汤,曹操见碗底有鸡肋,顿时心生感慨,暗自沉吟。适逢夏侯惇前来禀请夜间号令,曹操脱口而出:“鸡肋!鸡肋!”夏侯惇误以此为号令,将其传出,众人皆知。作为行军主簿的杨修立即令随行军士整理行装,为撤退做好准备。夏侯惇不明白杨修所为,急忙赶往其帐内。杨修说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听了杨修的一番解释,夏侯惇甚感有理。曹操知道事情缘由后,异常愤怒,以造谣惑众的罪名将杨修处死。

杨修恃才傲物,屡次引发曹操忌恨,得此下场也是必然。历史上不乏类似杨修之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土出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有才,并不意味着能仕途通达,它需要有德来约束。这里的德,乃是掩盖锋芒。

曾国藩的前半生,处处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曾国藩伸手要权,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同时,曾国藩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诽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对于朋友的规劝、指责,曾国藩还可以接受,如吴敏树致书曾国藩谈到“曾公本以母丧在籍,被朝命与办湖南防堵,遂与募勇起事。曾公之事,暴于天下,人皆知其有为而为,非从其利者。今贼未平,军未少息,犹望终制,盖其心态有不能安者。曾公诚不可无是心,其有是心而非讹言之者,人又知之。……奏折中常以不填官衔致被旨责,其心事明白,实非寻常所见。”吴敢把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应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上给朝廷的奏折有时不写自己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事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

生活中,他也尽量做到不露锋芒,将才华深藏。他曾说过:“吾平生短于才,爱者或以德器相许,实则虽曾任艰巨,自问仅一愚人,幸不以私智诡谲凿其愚,尚可告后昆耳。”

这里有一封他写给陈源兖和郭嵩焘的信:

易念园归,称岱老有《之官诗》四章,未蒙出示。(近各省有拐带幼儿之案,京城亦多,尊处有之否?若有,须从严办也。)杜兰溪于闰月杪奉母讳,将以八月出都,留眷口在京。胡咏芝来京,住小珊处。将在陕西捐输,指捐贵州知府万余金之多。不费囊中一钱,而一呼云集,其才调良不可及,而光芒仍自透露,恐犹虞缺折也。岱老在外间历练,能韬锋敛锐否?胡以世态生光,君以气节生芒。其源不同,而其为人所忌一也。尚祈慎旃!(陕甘番务办毕,尚为妥善。云南回务尚无实耗,大约剿抚兼施耳。镜海丈尚在南京。)比移广信,士友啧啧以肥缺相慕,眼光如豆,世态类然。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提到陈源兖凭着个人气节引人注意,胡咏芝凭着擅长交际露出不俗气息,虽然二人才能出众的途径不同,但都没有掩盖锋芒,都会招人忌恨的。

曾国藩认为,为人与书法有相通之处。书法有藏锋之说,藏锋收尾才能笔落惊鸿,写出上乘的作品,做人也是如此。

锋芒不露讲的就是一个“藏”字,仅这一个“藏”字,却包含着无穷意味。“藏”的目的,是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不引起别人的妒忌,更好的保护自身;是等待时机,在最有把握的时候出击,令敌人大吃一惊,防不胜防。

古今多少人,他们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表现的机会,一旦表现自己,力求做到淋漓尽致,恨不得将心掏出来给别人看。殊不知,他们犯了激进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自己有才,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赏识,有时候会让掌权者产生妒忌,如曹操妒杨修之才,炀帝妒薛道横之才;如果自己无才,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力自我表现,无异于班门弄斧,拙笨之处暴露无遗,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处世中,有人锋芒毕露,有人藏锋露拙。曾国藩则属于后者,他虽有才干,却不轻易外露。毕竟,才华横溢会遭人忌恨和打击,最终导致事业上的失败。《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里的“器”,便可引申为才华、实力。没有才干,想要有大作为,无疑是很困难的。但有了才干,却不加掩饰,锋芒尽露。这些“锋芒”或者“器”便如同带刺的玫瑰,它很可能触痛人的不平衡心理,于是,人们便会反击,将其“锋芒”拔掉,将其“器”缴械。

感悟做人智慧

该藏则藏、该露则露实乃做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如果将自己的锋芒应用不当,就可能会刺伤别人或者刺伤自己。因此,应用锋芒时应该小心谨慎,以免惹来麻烦。聪明的人很会把握好藏露的尺度,不仅善于在恰当的时候露出自己的锋芒,还善于在恰当的时候藏匿锋芒。

巧妙的隐藏是为了更好地释放,适时地暴露是为了充分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握好藏露的尺度。

伏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藏自己的笨拙,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他人乘虚而入的机会,同时将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展示出来,给他人形成一种威慑力;另一种是隐藏自己的才学与目的,不要不合时宜地过分显示自己,以防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招来攻击。总之,不要让他人轻易地摸清自己的虚实,应该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待机而动。5.急处站稳 险处回首【原文】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释义】立身于混乱的时局时,不要让自己立场不坚定,一定要把握住方向;身处于艳丽女人中间时,要把自己的目光放得高远,把持住一时的情感冲动,这样才会逃脱美色的诱惑;而身处在人生的困苦中时,同样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陷入困惑的泥沼中。《庄子》中讲了一个“畏影而走”的故事:一个蠢人走路时突然见到自己的影子,不知这是什么东西。他便拼命快跑,想甩掉影子,结果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快。他以为这是个怪物,吓得要死。究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冷静地停下来思考,惊慌失措使她更加恐惧,让他无法发现事情的真相而深深地陷入恐惧中,如果他肯回回头,冷静仔细地看一下,应该就会发现那可怕的东西其实只是自己的影子。

战国时,荆轲带着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将军的头颅去见秦王嬴政,想借献图的时机刺杀秦王。和他随行的还有勇士秦舞阳。当二人进入戒备森严的咸阳宫、见到秦王时,秦舞阳便“色变振恐”,引起周围大臣怀疑。而荆轲则非常镇静,笑着回头看看秦舞阳,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的乡下人,没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说完取图献上……

你看,荆轲的“主静之力”有多大!在他眼里,威震天下的秦王和他的狼臣虎将“都是无名竖子”——没什么了不得,他毫不恐惧。而秦舞阳号称“勇士”,却“当尊严之地、大众之前、震怖之景,而心动气慑”,缺少的就是镇静、沉稳的心理素质。

明人吕坤在《呻吟语》里说:“主静之力大于千牛,勇于十虎;当尊严之地、大众之前、震怖之地,而心动气慑,只是涵养不定;静中看天地万物都是无名竖子。”其实吕坤是在教人“静”,镇静、沉着地面对那些会使人们感到害怕的事情、场合和人。心理镇静的力量比一千头牛的力量还要大,比十只老虎的凶猛还要强。如果镇静地看待世界万物,就没有什么可以可怕的。一个人之所以在尊严的场合、众人的面前、恐怖的情况下心跳加快、大气儿也不敢出,就是因为“静”的涵养还没有稳固。

那么,这种镇静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天生的呢?是不是我们如果有畏惧、怯场的毛病就再也不能改变呢?不是的。勇敢的士兵不是天生就勇敢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著名演员石挥原来只是一家剧团的勤杂工。一次剧团演出时,一个扮演茶房的演员临场而别,院长就让石挥顶替。这个角色只有一个字的台词:“是!”但要分三次说。临到上场时,石挥紧张得小腿肚子发抖,嘴巴也不听使唤了,缩在台口发怵。忽然他的颈皮被一只大手使劲捏住,同时听到团长说:“小家伙,不要慌,上台后说话声音要大点!”没等他答应,忽听台上一声唤:“茶房!”团长将他朝台上一推,石挥不由冲了上台。舞台上,强烈的灯光朝他照来,他只觉得眼睛发花。台下黑压压一片,他慌乱地连声喊着“是!是!是!”,然后就跑下台去了。有了这样的几次上台演出,石挥慢慢适应了舞台和观众,演得越来越自如,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恐惧多是毫无道理的。要知道,不会发生的事终究不会发生,你恐惧,只是徒增烦恼;而该发生的事也不会因你的恐惧而停止。因此,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天地万物,无恐而惧。而这种镇静之勇是可以通过修养和锻炼获得的。

日本古代有一位叫千利休的禅师,潜心学习茶道,培养自己的宁静之勇。一位叫加藤的武士认为茶道是贻误国事的玩意,因此决心杀掉千利休。武士来到禅师门前,禅师一眼就看出来者不善。他并不害怕,而是邀请武士进屋喝茶,并希望武士把剑放在屋外。他解释说:“茶道表现和平的气氛。”

武士不理,说:“我一向剑不离身,管你茶道不茶道!”“那好吧,你就带剑进来喝些茶吧。”

茶水正在沸腾。千利休突然把茶壶打翻,烟雾水汽顿时弥漫了屋子。武士吃了一惊,急忙奔出屋外。

千利休连连道歉:“过失在我。请回来喝茶吧。我弄脏了你的剑,让我给你擦干净。”

武士终于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勇者,茶道是宁静的,领悟了它的人会无所畏惧;反之,就会像自己,即便是一壶茶打翻了,也会惊慌失措。《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万般无奈下唱起了“空城计”。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压境,诸葛亮大开城门,不布置一兵一卒,自己在城楼上弹琴。虽然他根据司马懿多疑的性格,估计司马懿不敢贸然攻城,但谁能保证司马懿绝对会上当呢?危险是确实存在的。要说诸葛亮一点儿紧张都没有,那也太夸张了。但诸葛亮的确没有表现出慌张和心虚。他怎么做到呢?很简单——专心地弹琴。司马懿果然老奸巨猾,他为了防止自己上当,非常仔细地听诸葛亮琴声,没有听出丝毫破绽。司马懿顿时慌了,急忙下令撤兵。“空城计”就这样成功了。

人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如火灾、地震、洪水爆发……的情况下,都会有恐惧感。这是人的本能反应。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在巨轮行将沉没时,几位乐队成员仍专心地演奏着音乐。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却远离了恐惧,而是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这一切都说明了冷静的重要性,人们在急、险时应该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把目光放长远,让自己慢慢稳定,再想应对困难的办法,这样解决问题会更加容易。

感悟做人智慧

所谓风斜雨急、花浓柳艳、路危径险都是比喻,比喻人生之路会有各种艰难险阻出现。而遇到困难如果自乱阵脚,那么,必将无法解决困难,而且很可能会让自己一蹶不振,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和事业,就必须具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的大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保持镇静。6.高步立身 退而处世【原文】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释义】一个人,如果不能站在高处看事物,就像是在尘土里抖扫衣服,在泥水中洗脚,这样怎能超越凡俗而创造辉煌人生呢;如果在处理事物时丝毫不留有余地,就会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怎能摆脱困境而享受快乐呢?

退却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处理问题的一种非常手段,处事精明的人,能在关键时刻退一步,以此来保全自己,获得突破。

一次,在费城举行宪法会议,会议中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讨论相当激烈。由于出席者中有着人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利害关系各异,会议充满了火药味和互不信任的气氛。出席者的言词都非常尖锐,甚至还有人身攻击。

会议谈判即将破裂,在这个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正确抱有怀疑的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

经富兰克林这么一说,反对派激动与怀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他们反而想让时间来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这样,美国的宪法终于顺利通过。富兰克林是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宪法会议产生分歧的双方意见达成了一致。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对方对你所说的话,就会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富兰克林就是采取了这个技巧,先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看似是在退步,但却使对方产生了信任感,最后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国总统麦金利乘古巴发生动乱之际,找了一个借口,发动了美西战争(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领地)。而与此同时,在战争之外,老摩根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耐基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需要,兹堡的钢铁需求量高涨,当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的时候,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了钢铁大战。由于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逐渐地控制了伊利钢铁公司。虽然如此,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还只是能算得上是中小企业。摩根看到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所以他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手中的那两家公司他还不满意,于是决定向卡耐基发动进攻。

为了壮大自己的事业,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在这些准备就绪后,接着,摩根开始向卡耐基采取行动了,他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根据摩根的预测,他以为卡耐基会立刻做出反应。但事情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耐基出奇地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卡耐基在受到如此围剿的时候,比任何人更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更何况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采取行动,那最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以静制动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识到,他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于是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放出风去: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现在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公司,还在考虑之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迟早要合并卡耐基公司。摩根向卡耐基发出如此挑战的同时,他威胁卡耐基,扬言要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卡耐基。

这时候,卡耐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想到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他的处境就有危险了。在综合分析局势利弊之后,卡耐基终于做出了决定:与摩根的公司合并,条件是卡耐基只要合并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来计算。

如果以1美元比1.5美元来执行,对摩根来说,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但对于这样的条件摩根为什么能接受呢?我们还不得而知,而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耐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高额的利润,也许正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摩根才达成了谈判的协议。按照合约,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耐基看准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也看到了摩根的弱点。卡耐基揣摩透了摩根心思,顺应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条件是苛刻的。这样,按照协议,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至4亿多美元。

卡耐基的立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耐基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摩根始终处于攻势,卡耐基处于守势的地位,并且还退了一步;但从结果来看,摩根虽然争得了面子,而卡耐基却实实在在地前进了一大步。

办事过程中,不能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顶篱笆那样硬碰硬,“以退为进”可能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悟做人智慧

一个有奋斗目标的人,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为一些琐碎的事情所烦恼,而且也不会陷进坏情绪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而一个懂得进退之术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拿鸡蛋碰石头”的愚蠢举动。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地比权量力,好勇斗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但是如果明智地做出一些让步,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让步不是盲目地无原则地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做出的明智选择。7.处世不偏 行事得当【原文】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释义】处世时既不能和平常人一样,也不能和一些人同流合污做坏事,也不要标新立异,装出不可一世的样子,显示自己与别人不同;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招致别人的厌恶,同样也不能想尽各种手段博取他人的欢心。

韩非子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韩昭侯是一个公私分明,赏罚有度的人。一天,他和朋友多喝了几。待朋友走后,他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专为他管帽子的人看见他衣服单薄,怕他受寒,于是,就轻手轻脚地帮他披上了斗篷。韩昭侯醒来时,发现身上披了斗篷,高兴地问到:“是谁给我披的衣服?”侍卫答道:“管帽子的。”韩昭侯听后,立刻变了脸色,并下令将管衣服和管帽子的人一同治罪。别人很是不解,韩非子说:“这管衣服的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理当受罚。而管帽子的,越职管事应该处死。”

法家强调政治权术的绝对地位。所以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该做的事,不要无意或者刻意去做讨好上级的事情,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李勣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勣,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勣。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勣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高宗李治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王皇后并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从天下的望族中挑选,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勣的看法。李勣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勣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勣却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的恰当理由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李勣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含糊其辞的回答,避免了杀身之祸,这说明了越权的行为容易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人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感悟做人智慧

人们在做事时,要像孔老夫子所说:不在哪个职位上,就不要去管在那个职位上的事。君子各专一职,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这是在告诉人们,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超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最好不要做,否则不但会让别人厌恶,严重者还可能遭致杀身之祸。8.困境砺行 顺境堕落【原文】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释义】身处困境的人,如同病重的人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各种医疗方式一样,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在无意中磨练意志,端正品行;身处顺境的人,如同恶战中的人难以防范被刀枪利器刺伤一样,不能够意识到各种潜在的危险,在无意中消磨意志,腐蚀身心。

皇太极因为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早就形成了顽强的性格。每当遇事时他总能冷静思考,并且做事具有全局的观念,仅此就深得父亲的信赖。

明万历二十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出生。皇太极出生那年,父亲努尔哈赤34岁,生母那拉氏18岁。据清代官书记载,太极音同台吉,台吉前有黄、红等颜色覆盖。而汉族把皇位继承人叫作皇太子,也同皇太极音相似。所以说,皇太极应该是一个显贵的名字。

少年时代的皇太极得到了父亲的喜爱,过着十分优越的生活。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在努尔哈赤的妻妾中很受努尔哈赤的恩宠。因此,她所生的儿子皇太极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疼爱。由于家境条件好,皇太极从小便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教育。他天资聪慧,善于独立思考,很多知识一学便通。这个时候的学习,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他长大从戎的时候,努尔哈赤军中众多的战将几乎没有几个人识字,只有皇太极够得上是一个比较懂文墨的人。

皇太极少年的时候,正是他的父亲征服四方的年代。由于皇太极年龄小,不能出征作战,只能在家里主持家务。努尔哈赤拥有众多的妻妾、子女、奴仆、财产,而且当时家事与国事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两者常相互混杂。面对繁杂的家政,皇太极的天赋表现了出来。他干得颇为出色,把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条,根本无需父亲指点,努尔哈赤对皇太极的表现和能力非常满意。

不过,皇太极并非命运的宠儿,12岁时便失去了母爱,这使他的心情很抑郁。

皇太极的母亲从结婚到患病、逝世,建州同叶赫部一直敌对。古勒山一战中,她的堂兄布斋贝勒的战马在厮杀中被木墩绊倒,努尔哈赤将布斋的遗体劈作两段,将其一半归还。从这个时候起,建州与叶赫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经常与其交战。当皇太极的母亲病危的时候,她要求见生母一面,于是努尔哈赤派人去叶赫迎接,但叶赫贝勒没有答应,她临终前也未能见到生母。

皇太极少年丧母,也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说是孤苦伶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