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招标课题成果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8:20:52

点击下载

作者: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招标课题成果集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招标课题成果集试读: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大事记

2009年5月,由太原市教育科研中心牵头,向太原市教育局递交申请《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探索”课题研究》等9项拟投标课题。

2009年12月,教育局批准9项拟投标课题招标立项,拟资助首批招标课题经费200万元,并拨付启动经费80万元。课题资助经费统一拨到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责成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监管使用。

2009年12月14日,召开首批招标课题负责人参加的招标会议,会上,中心解腊梅主任作了动员报告,科研室贾霞萍老师进行《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基本要求》的培训,岳亮萍老师进行《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解读。

2009年12月15—20日,由科研室王瑜老师、贾霞萍老师、岳亮萍老师负责对首批招标课题的开题报告提供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

2009年12月24日,在12中高中部二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太原市教育科学首批招标课题专家论证会”。到会领导太原市教育局马兆兴局长、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刘颖主任,专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庆昌院长、山西省教科院李金碧副院长、原太原市教育学院梁靖云院长、太原市原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尧生所长、太原市十县区教研室主任、太原市直属中小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约150多人参加了会议。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小学段教学资源学区化管理策略的研究等9项课题经过专家论证,正式立项为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太原市教育局向立项单位颁发了《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立项证书》,签署了《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协议书》,为每项课题拨付15%启动经费。

2010年3月16日,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召开首批招标课题负责人参加的招标课题年度工作会议,对招标课题2010年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2010年5月19日,在山西省实验小学召开了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现场展示会,九个招标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共65人观摩了杏花岭教育局承担的太原市招标课题《新课程实施中有效教学的深化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现场展示,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杏花岭区教研室主任李晓红就如何带领子课题学校有效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汇报。杏花岭区早在2004年开展了区域性教科研组织模式与管理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全国、省、市专家的充分肯定认可,2008年,他们又将这种成熟的模式与机制沿用到新的课题新课程实施中有效教学的深化实践研究中,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和省市专家的认可,并成为首个获得批准的招标课题,拨款40万支持他们的研究。

2010年11月29日、30日,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科研室科研人员在万柏林区,对太原市招标课题《“捆绑带动、轴动发展”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所有子课题承担校,即七个轴动校进行了招标课题指导服务,并辐射至所有捆绑校。共计观摩并评议课题研究课16节,参加并指导片区校本教研活动8次,进行课题指导8次,开展专题讲座8场次。

2010年12月23日,山西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庆昌院长,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科研人员对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进行了年检,每个招标课题30分钟时间,前20分钟汇报,后10分钟专家提问、点评。各招标课题已基本按照年度研究计划制定的研究目标完成本阶段任务,尤其以杏花岭区、迎泽区、清徐县的课题进展情况较好,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过程扎实。但也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研究与工作区分不明显,研究方法不明确,研究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

2011年9月8日,在太原三十中对“十一五”招标课题各负责人开展了《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评估培训》。

2011年9月20日、21日,对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展开了现场中期评估。本次评估聘请了山西省教科院卢红副院长、太原市师范学院的专家丁相平、焦佩婵、吴丽萍等,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以及所有承担太原市招标课题县区的教研室主任参加,这种由“省级教科院、高校——市级教科研机构——基层”组成的评估队伍,能较好地从不同层面、角度去认识、反映课题研究。作为联系基层与高校研究之间桥梁作用的市级教科研机构,也有利于从中较好地把握、吸收二者之间的对课题研究不同的认识角度。同时,本次评估采用了专家评语与课题组交叉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评估科学、公正、公平的同时,促进了课题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通过评估,尖草坪区教育局承担的《中小学生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践研究》评为优良,发放后续研究资金贰万元;其他评为合格发放后续研究资金壹万元。

2012年3月16日,在太原市三十中召开了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鉴定部署培训会。从课题鉴定的目的与内容、课题鉴定的组织与授理、课题鉴定的方式与程序、课题鉴定的步骤与材料、课题鉴定的结果与等级五个方面对“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事宜作出了安排部署。

2012年4月—6月,由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深入迎泽区教育局等招标课题承担单位对结题工作展开摸底调研及具体指导。

2012年9月20日,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聘请太原市师范学院焦佩婵教授完成《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培训,9个招标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共51人参加了培训。

2012年10月—11月,由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继续深入各招标课题承担单位对结题工作展开摸底调研及具体指导。

2012年12月13日,聘请太原市师范学院的专家丁相平、焦佩婵、吴丽萍等及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采用会议集中鉴定方式对7个招标课题作出结题鉴定。鉴定结果为优良2项,每项资助经费壹万元整;良好2项,每项资助经费捌仟元整;合格3项,每项资助经费伍仟元整。同时,评出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1管理篇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12月)

为了加大对教育改革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以教育科研引领太原市教育发展,提升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我市教育内涵发展,太原市教育局特制定《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太原市教育科学课题招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和完善招标课题的管理,提高招标课题研究质量和成效,特制定本招标管理办法。

第二条 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招标是面向全市教育系统,体现“择优立项、严格管理、铸造精品”的要求,采取择优中标、委托资助形式的教育科学研究招标活动。

第三条 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研究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太原教育实际,在科学研究基础上,为太原教育提供切合实际的、可供操作的、科学的对策建议和措施,有效促进我市教育的内涵发展。

第四条 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中标单位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按照预定计划,按期完成预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最终成果。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成立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

为确保中标课题能按计划和要求完成研究工作,市教育局将成立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太原市重大课题研究招标及相关工作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制定有关办法并作出解释。领导小组下设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跟踪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沟通研究者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相应的研究服务工作和其他日常工作。

第六条 成立招标课题专家指导组

招标课题专家指导组,经课题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名单,由领导小组聘任。其成员由受聘的高校、省市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评审、鉴定招标课题和提供学术咨询。

第七条 签署招标课题协议书

中标的课题负责人接到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的立项通知书后,与招标办公室签订《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协议书》。第三章 课题研究

第八条 开题论证

招标课题经批准立项后,中标的课题主持人应及时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研究工作,并及时将实施方案和开题情况报告市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

第九条 进度报告

招标课题研究主持人应按招标协议约定的要求组织和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应将本课题研究进展状况、本课题重大活动情况综述、阶段性成果以及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等书面报告一式两份报送市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用于备案。市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审查汇总后,向领导小组例会汇报,并及时通过文件、刊物等渠道进行通报和交流。逾期不报和拒报者,缓拨或停拨课题资助经费直至取消立项。

第十条 定期跟踪

市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根据课题的研究计划,定期跟踪检查课题研究进度及质量。对没有按计划和要求完成研究任务的,应责成课题主持人及时进行整改,并视情况可停拨余下的课题研究资助经费。

第十一条 自我管理

招标课题研究主持人要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课题研究的自我管理,并按应标研究计划依时保质完成研究任务,努力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太原市教育工作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课题研究涉及的有关单位或部门要重视中标课题的研究工作,尽可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研究所必需的条件。第四章 成果验收与应用

第十二条 成果申报

研究任务完成后,课题主持人应向市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提出课题验收申请。市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组织评委进行评审及考查。研究成果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信性和操作性,能解决太原教育的实际问题,能为太原的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第十三条 成果验收

招标课题实行阶段性成果检查考核和最终成果鉴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成果检查考核和验收由市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考核结果作为续拨资助经费的依据。

第十四条 成果评定

经评委会鉴定验收通过的最终研究成果,参加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专项评奖活动。根据成果的质量,获奖的项目将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成果奖”证书及奖金。

第十五条 成果复评

经评委会鉴定验收未获得通过的最终研究成果,由招标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意见,要求课题组进行认真修改。如果修改后获验收通过,拨付余下的研究经费。如仍未能达到要求,招标办公室终止该课题组的研究,停拨余下研究经费。

第十六条 成果运用

通过鉴定验收的研究成果,应按要求报送市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市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在适当时候将招标课题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或摘要整理后报送市教育行政有关领导及部门,作为教育发展决策的参考依据。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经费确定

每项招标课题的研究经费,由市招标课题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招标课题的数量、难易程度研究确定。每项中标课题资助研究经费原则上为二十万元。

第十八条 经费管理

为加强中标课题资助经费管理,确保资助经费真正用于研究工作,课题资助经费统一拨到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由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监管使用。课题经费资助单位不得移作他用。

第十九条 经费拨付

课题研究资助经费根据研究进度分三期拨付。中标课题的负责人与市教研科研中心签署项目研究协议书之日起,每个课题获得15%启动经费;课题中期检查通过的,按照申请经费的30%拨付;课题组提交后期研究成果并经实地考查鉴定通过的,拨付余下的55%课题研究资助经费。如无特殊原因或未经同意,不能按时提交研究成果者视为违约,退还已拨付的课题研究经费。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太原市教育局。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二○○九年十月

编号申报立项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

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填表说明

一、课题申请书由课题负责人如实填报。

二、“课题负责人”应是开展课题研究后对课题研究与管理的实际负责人,只能填写一人。

三、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四、申请书一式三份(建议用计算机打印填表),送太原市招标课题管理办公室,地址:邮政编码:电话:

五、凡递交的申请书及附件概不退还。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立项名单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协议书

一、太原市教育局和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同意_____________(单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以下招标课题研究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题投标人接受市教育局和市教研科研中心的委托,并接受评标委员会提出的研究设计修改意见和本协议第五项所核定的经费数额,负责实施上述招标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投标人与课题组成员将严格遵守《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管理办法》(试行),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保证按时完成研究任务,报送研究成果。

四、课题投标人所在单位同意承担上述招标课题,将保证课题负责人及其研究队伍的稳定,为课题研究提供所需条件;严格遵守课题经费专款专用的财务管理规定;保证督促课题负责人按时完成研究任务,报送研究成果。

五、根据课题研究任务的需要,太原市教育局预计为上述课题提供_____________万元研究经费。此协议签字生效后,将拨付课题研究经费的15%。课题全部研究任务完成,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后,再拨付其余的课题研究经费。年度检查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年度报告表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年度评估表中期评估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评估方案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立项、研究至今已为期过半,为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研究的力度,提高研究质量,拟在2011年9月对招标课题进行中期评估。一、评估目的

1.通过中期评估,促进和推动招标课题进一步总结研究进展情况,了解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变化大小、程度如何,反思存在的问题,找到差距及今后一年半的发展方向,对下一阶段如何研究达到清晰化的程度。

2.通过中期评估,使各招标课题进一步了解如何有意识地积累研究数据和资料,为2012年结题奠定基础。二、评估对象及要求

1.评估对象: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共9个,杏花岭区率先启动招标课题研究,并已在2010年4月聘请省市专家对其招标课题进行了中期评估,顺利通过,故此次予以免检,但要在9月23日上交中期报告及2011年上半年课题进展情况汇报。其他8个课题均参加本次评估。

2.具体要求:(1)中期评估的时间范围:自招标课题立项之日起至2011年9月。(2)中期评估是针对各招标课题总课题的评估,各招标课题可以在各自子课题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自己的阶段研究成果,完成中期报告。但不可以直接把子课题的资料和阶段成果作为总课题的中期成果。三、评估内容

1.课题研究的管理。研究制度是否完善;领导是否参与和支持;研究的组织是否健全;总课题与子课题的日常研究活动是否能正常运行。

2.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是否有各阶段研究计划;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是否明确;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是否具体、有效;实施步骤是否扎实、可见;是否完成阶段目标,形成计划内阶段性研究成果。

3.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初步探索出课题研究的经验,包括初步形成的模式、方法、策略等。呈现形式:如案例、课例、随笔、叙事、论文等。

4.主要问题的解决及推进措施情况。四、评估方式

采用专家评估、课题组交叉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将招标课题分二组,进行现场评估:

一组评估组成员:丁相平(组长)焦佩蝉 解腊梅 牛三宝 陈琅英 李耀林 岳亮萍

评估课题:

二组评估组成员:卢红(组长)吴丽萍 贾霞萍 郭宏 尚建平 武瑞萍 王瑜

评估课题:

一、二组分别由岳亮萍、王瑜负责相关资料的收取、汇总及相关协调工作,9月21日下午两个评估组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统一汇总,反馈。五、各课题单位评估前准备工作(一)整理、填写如下内容:

1.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研究进度报告表(见附件1),并附各子课题校中期报告。

2.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课题经费支出一览表(附件2)

3.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制度建设一览表(附件3)

4.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日常研究活动一览表(附件4)

5.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研究成果一览表(附件5)

以上内容一式三份,加盖公章,于评审当日上交评估组,并将电子稿发至tyzbkt@163. com(二)按照招标课题制度建设一览表、日常研究活动一览表,及招标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目录所填内容,整理相应过程性资料,并按顺序一一附在各表后面,已备评估。(三)提供课题研究现场活动一课时(如课题不需要现场观摩,可不准备这个环节,时间45分钟以内,可以以一个子课题校作为观摩点,内容自定,但必须与课题内容紧密相连)。(四)整理好课题研究方案、各阶段计划、阶段报告各一份,以备评估组对照查阅。六、评估日工作安排

1.听:听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2.查:查阅课题过程性资料及阶段成果相关材料。

3.观:观摩课题研究现场活动。

4.议:专家小组汇总,评分,反馈。七、评估结果

评估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对于不合格者将予以公布,并中止课题。附件1: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表附件2: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经费支出一览表附件3: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制度建设一览表附件4: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日常研究活动一览表附件5: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成果一览表附件6: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评估表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件并教科规办〔2011〕2号关于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评估结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经济区、高新区社会局,直属中小学校(单位)、幼儿园、职业院校,民办学校:

为加大对教育改革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太原市教育局面向全市教育系统采取择优中标、委托资助形式开展了教育科学研究招标活动。2009年12月,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正式立项,开始研究。至2011年9月,各招标课题研究时间已过半,为此,2011年9月20—21日,由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对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结果如下:总结·反思·深化·提升——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中期评估小结

2011年9月20—21日,由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对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进行了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方案提出的评估目的和内容,评估聘请了山西省教科院、太原市师范学院的专家,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以及所有承担太原市招标课题县区的教研室主任参加,这种由“省级教科院、高校——市级教科研机构——基层”组成的评估队伍,能较好地从不同层面、角度去认识、反映课题研究。作为联系基层与高校研究之间桥梁作用的市级教科研机构,也有利于从中较好地把握、吸收二者之间的对课题研究不同的认识角度。同时,本次评估采用了专家评语与课题组交叉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评估科学、公正、公平的同时,促进了课题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在评估当日,我们采用了听(听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开展情况)、查(查阅课题过程性资料及阶段成果相关材料)、观(观摩课题研究现场活动)、议(专家小组汇总,评分,反馈)四个环节,力图全面、准确、深入地把握课题进展情况。

最终评估结果为《尖草坪区中小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践研究》被评为优良,其余课题评为合格。

分析、总结本次评估,我们认为各课题研究有以下共性亮点:

1.研究的本土化

从中期评估结果看,所有“十一五”招标课题的研究,不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以解决本县区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推进本县区教育教学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研究,因而能在各县区扎实有效地展开起来。无论是总课题的研究,还是子课题校的研究,其研究过程都巧妙地实现了两个紧密结合:课题与本县区(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结合,课题与本县区(学校)教育发展现状结合。课题来自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如清徐县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本县教育的薄弱环节,各方面都非常地关注和困惑,成为制约本县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便开展了《家校合作和谐德育内容和途径的研究》,总课题覆盖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并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及各校已有优势,将课题研究内容分解为:幼儿园环境建设研究以及幼儿勤俭节约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学段亲子阅读内容方法研究;初中段家长学校内容方式研究、感恩教育探索研究;高中段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家校联系方式研究等四个方面;各学段、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认领自己的研究任务,共形成13个子课题开展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对清徐县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研究的个性化

基于本土的研究,使各课题的阶段成果呈现出一区(县)一特色,一校一特点的局面。

从总课题来看,同样是课堂教学研究,迎泽区突出“深度”(《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两导两练”课堂教学模式;晋源区抓住“情境”(《整合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不仅仅是为导入,而是力求创设一个能贯穿整堂课的整合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尖草坪区则从课后作业入手,从课堂教学的后续环节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同样是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研究,万柏林区以《“捆绑带动、轴动发展”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促进全区教师的均衡发展,小店区则以校际间教师统一的阶梯式管理模式为突破进行了本区学区化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尝试。而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的两个课题则站在市级角度,侧重于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指导。

同时,各个子课题行动研究环节做得比较扎实,研究的角度、行动策略各具特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尖草坪区《中小学生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践研究》共设了8个子课题,科技实验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初具规模,效果明显;迎新街小学“‘钢’中见真、‘柔’中见效”的“多元化作业”灵活性真;实验小学的“星级评定制度”规范系统;第二实验小学的《采撷本》、《硕果集》全校运用,凸显生本理念,成果显性。

迎泽区内各子课题校,都在研究“深度课堂”,却又各具特色:36中学校“精准性目标”研究进展有效果;45中的“五步导学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提高;39中的“导引式教学”初具雏形;37中的“激励性评价和四步教学模式”形成基本框架等。

在清徐的清源镇中学,《感恩教育探索研究》以“知恩——感恩——践恩”三个层次逐步开展,完成三个档次的“感恩教育”序列研究。职工子弟二校坚持每天在校三阅读、坚持全校性的千人诵读活动、亲子阅读,建立家长循环日记、组织读书评比;清徐县县城二中的《城镇初中家校沟通方式创新的研究》面授、函授、个别辅导相结合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丰富并改进了家长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3.管理的制度化

各课题普遍重视对课题研究的管理与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课题研究制度。如市教研科研中心的“子课题研究校职责”,草坪区“课题研究申报立项及开题制度”,清徐县的“课题定期交流例会制度”,万柏林区、小店区的“教研员课题研究蹲点包片制度”,迎泽区“课题成果评价标准”、“课题经费与奖励制度”,草坪区的“课题总结及成果评价推广制度”等,贯穿于招标课题开题、实施、评估、成果推广全过程,为课题有效、扎实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同时,各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一个区别没理清

本次招标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以行动研究、实践研究为主,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是各课题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我们倡导的基层研究方式,但对行动研究的片面认识,也导致了很多课题认为“行动了就是研究了”,没有把研究与工作区别开来,把研究等同与工作,工作就是研究,表现为工作目标当成研究目标,工作内容当成研究内容,把研究过程按工作过程展开,工作步骤当成研究步骤,用工作效果替代研究成果。表面上看是研究意识与成果意识不强,其实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是基层缺乏教育科学研究的系统理论知识,不会规范地科学地开展研究,导致了课题研究在理论上的低起点,也降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研究毕竟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它需要更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它的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支撑,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研究等同于工作,用工作的方式去做研究。

2.两个联系不紧密

一是总课题的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之间联系不紧密。研究目标笼统,与主题不吻,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各行其是,研究成果与研究内容不一致,不能以事实和数据说明成果是因课题研究而产生的成果。

二是子课题与总课题联系不紧密。没有处理好子课题与总课题的关系,子课题在研究目标内容上存在与总课题脱节现象,两张皮,没有把子课题整合到总课题的研究框架中去考虑,子课题不是总课题目标、内容的分解,有关联度但关联度不够,偏离总课题研究的主题、目标。

3.两个方面缺少提炼

资料缺少提炼。由于把研究等同与工作,工作就是研究,研究意识不强,缺少研究方法,导致中期研究成果散落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资料只是简单的堆集与罗列,缺少收集与系统化,整理,无论是与课题相关的、不相关的资料都混杂在一起,看不出研究者清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轨迹。

成果缺少提炼。由于缺少对事实进行归纳,对经验进行概括,对数据进行统计,因此阶段研究成果也就很难提炼与总结,直接把工作效果当作研究成果。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作用与最终效果重在求得实践问题的解决,否则,就会失去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在目前招标课题的研究中,缺乏有效方法、策略的提炼与总结。大多数课题研究成果停留在经验层次,缺少思考深度,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和依据。

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形成对各自课题的理性认识与解读,从而使课题研究有明确的方向和明晰的思路。本次所评估的一些招标课题至今还存在研究思路不清晰、研究不深入甚至找不准研究切入点的情况,关键是对课题没有较好的理性解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只有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对各自课题的内涵、实质、特征等认识,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重新修正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使四者保持一致,彼此联系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并建立与课题相应的评价标准,用标准去评价研究的有效性。

2.进一步细化、深化调整各子课题的研究重点与方向。各子课题的研究一定是总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的有效分解与落实,因此,进一步调整各子课题的研究重点与方向,使其与总课题内在逻辑统一。

3.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与要求,抓住重点研究内容突破,抓住做得好的子课题校进行交流、展示、推广,使课题研究能真正落在实处。同时,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研究资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要注重从事实、数据等方面收集,所呈现资料一定要与课题研究紧密相联,对课题研究过程资料的完成一定要进行设计,体现出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历程与特点来,为研究成果的提炼与呈现打好基础。

4.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学会运用文本、实物、活动等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展示研究成果,同时注重成果与所研究主题相匹配,切忌研究成果泛化。研究成果要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形成一些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模式等,并积极在区域或市级、省级以上进行推广、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王瑜执笔)结题鉴定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鉴定方案

根据《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管理办法》,结合我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研究进展的实际,为提高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鉴定的规范水平,促进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炼,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

1.科学评价研究成果的质量,肯定成绩,提出后续研究意见与建议。

2.宣传、推广研究成果,并为新的研究提供方向。(二)内容

主要从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研究成果四方面进行鉴定。二、组织与授理(一)组织

1.课题结题工作由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

2.课题负责人将结题鉴定所有材料报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直接报送市规划办。(地址: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室,电话4124568)(二)授理

1.凡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立项课题,完成了课题全部研究工作,并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均可申请结题。

2.课题鉴定时间范围:自招标课题立项之日起至2012年11月底。

3.课题鉴定是针对各招标课题总课题的鉴定,各招标课题可以在各自子课题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但不可以直接把子课题的资料和阶段成果作为总课题的成果。三、方式与程序

结题鉴定将采用会议集中鉴定制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程序如下:

1.由市规划办聘请相关教育专家组成鉴定小组,查阅各课题结题材料,时间为一周。

2.在查看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会议集中鉴定,分听汇报和答辩两个环节。时间为一天。

3.对于集中鉴定后存在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的课题,鉴定小组将在一周内深入该课题承担单位,完成现场评估。

4.会议集中鉴定及现场评估结束后,鉴定小组按照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标准提出鉴定意见及结果。四、步骤与材料(一)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4月—11月)(1)2012年3月16日

组织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课题鉴定部署培训会。(2)2012年4月—6月

①4月份对各子课题作出相应的部署

②各课题单位按计划完成余下研究任务

③收集、整理研究的各种过程性资料

④梳理和总结研究成果,对已成熟的研究成果(论文、专著等),积极在相应专业的公开刊号的刊物投稿和出版。

同时,由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深入各招标课题承担单位对结题工作展开摸底调研及具体指导,具体安排如下:(3)2012年9月

完成《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培训。(4)2012年10月—11月

①完成结题报告

②进一步整理、完善各种过程性资料及研究成果。

③请至少一名相关专业教育专家(副教授级以上职称)对成果材料进行指导,并写出书面的具体的修改意见。

④按照专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研究成果做相应修改完善后,按要求打印上交,同时上交专家意见一式三份。

⑤继续在相应专业公开刊物投稿和出版研究成果。

期间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人员对有需求的课题单位进行个别指导。(5)2012年11月23日

所有材料报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室,逾期不予受理。

2.鉴定阶段(2012年12月)(1)2012年12月1日—12月7日

专家查阅材料。(2)2012年12月11日

会议集中鉴定。

①课题负责人按顺序汇报《课题结题报告》(时间20分钟)

②专家向课题组负责人提问(时间10分钟)

上午汇报五个课题,下午汇报四个(3)2012年12月12日—12月20日

现场评估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4月)(1)2012年12月21日—2012年12月31日

汇总、统计结果。(2)2013年1月初

召开优秀课题表彰暨展示会。(3)2013年2—4月

完成课题优秀成果材料修改、整理、出版工作。(二)材料

申请课题鉴定者,须提交结题申报材料一式三份(主件电子稿发到tyzbkt@163. com邮箱),包括:

主件:(1)目录(2)课题申报表(3)立项通知书(复印件)(4)课题研究方案(5)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表及专家意见书(复印件)(6)课题结题申请及成果鉴定书(7)课题结题报告(8)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课题经费支出一览表(9)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制度建设一览表(10)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大项研究活动一览表

以上各项装订成册,统一用蓝色封皮,封皮右上角用黑色五号字注明:[编号]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招标课题。标题用宋体加粗2号字居中,课题单位与负责人用楷体加粗4号字居中。内含材料主件用A4纸打印,标题宋体3号字,正文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正反双面利用,尽量做到少而精。

附件:

与课题紧密相关的各种研究成果佐证材料,如学生作品、教师作品(教案、课例、案例、研究论文、专著等)、获奖证书等样本1份。

以上主附件材料,在公开发表时需注明:

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招标课题+课题名称+课题批准号五、结果与等级

鉴定结果:通过,不通过。

鉴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予结题。

对评为优良、良好的成果予以奖励,相关的成果资料(包括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案例等)结集成册正式出版,并予以展示、推广。

等级合格者,发给《太原市教育科学招标课题鉴定证书》。

对未通过结题的课题,将视课题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暂缓结题”或“终止课题研究”的处理。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3月

附件1: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申请及成果鉴定书

附件2: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鉴定表附件1: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申请及成果鉴定书

课题编号填表说明

一、请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打印与复印请用A4纸,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并于左侧装订。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二、申请鉴定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县、区学校需经县、区教研室同意加盖公章后统一申报。

三、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

四、另交电子版1份(发到tyzbkt@163. com邮箱)。

通讯地址: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研室(邮政编码:030002)

联系电话:4124568一、基本情况二、主要研究成果及价值概述三、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四、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附件2: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鉴定表

说明:1.课题鉴定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成果可依次评为:优良(85分以上,含85分);良好(84~75分);合格(74~60分);未通过(60分以下)。

2.由鉴定专家个人评定成果等级,并由鉴定组集体评议形成综合性鉴定意见和能否通过课题鉴定的明确意见。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件并教科规办〔2011〕3号关于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鉴定结果的通知市直属中小学、县区教育局: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于2012年12月13日由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召开了课题结题鉴定会,7项课题已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经审核准予结题。根据不同鉴定等级分别给予不同金额资助资金。具体结果如下: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件并教科规办〔2011〕4号关于表彰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优秀研究成果的决定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职业院校、幼儿园,县(市、区)高中,民办学校: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招标课题结题鉴定及研究成果评选已圆满结束。经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对评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予以表彰,以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实施篇课题一: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课题组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目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仍是焦点问题,而关于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的探索。“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旨在通过研究和实践,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摸索出一套可行性强和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现状分析

初中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对课堂深度的研究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重视了“知识引导”,但“对学生思维引导”不够;二是重视了对课标、教材的研读,但深层次挖掘不够;三是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学生主体意识欠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四是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但预设目标与教学实际相脱节,缺少当堂反馈与达标的意识,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

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三年的研究,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取四所试点学校(36中、37中、39中、45中)深入研究,努力探索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二、课题界定

1.深度课堂

2007年,《人民教育》编辑部推出《深度课堂丛书》,研究并指出:“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也不是“精英教师课堂”,它来自于日常课堂又超越于日常课堂,紧扣学科的本质要求,蕴含鲜活的教育理念,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创新性尝试。

2009年8月《教研文摘》中也有关于深度课堂的研究。什么是“深度课堂”?笔者认为它有“五重”的特性,即重学情、重思考、重体验、重交流、重生成。深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特点是:(1)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与批判;(2)深度学习意味着联系与构建;(3)深度学习意味着迁移与应用。《浅议信息技术在促进职校生深度学习中的应用》中指出:深度课堂(Deepclass)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学习方式的课堂,它是与肤浅课堂(Surface class)相对来说的。深度课堂与肤浅课堂的对比如下图:

概括起来说,学生在深度课堂至少应实现三个目标:认知结构的重建、学习策略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所以,我们认为深度课堂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为实现主动性和高效率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深入地引导下学生深刻体验、思考、感悟的过程,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课堂。

2.深度课堂教学体系

基于上述对深度课堂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深度课堂的研究水平,主要局限在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两个层面,对深度课堂的研究还不完整,而对构建深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策略缺失,特别是对深度课堂的教学体系构建完全空白。

所以,我们提出建构深度课堂教学体系,将深度课堂的理论研究转为实践研究。所谓深度课堂教学体系,不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是应该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次的体系研究。它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提升。

——课前准备:教师深钻教材。利用迎泽区教研室设计的备课模板集体备课,精心设计“两导两练”的具体内容;

——课中实践:师生深入学习,深刻体验。通过“两导两练”交叉式学习模式,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提升:深层梳理。指导学生在阶段性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梳理,以笔记或作业形式完成,针对个体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查缺补漏。

3.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

第一,要正确理解教学质量这一词条中教学一词的含义。教育学中的教学一词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我国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二是苏联教育学认为教学是完成教养和教育任务的手段。我们认为,教学质量一词中的教学应理解为:学校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

第二,不能把教学质量简单地理解为学校中的智育质量。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提高学校中智育的质量,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这是因为,教学是完成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种手段、途径,它既要完成学校中智育的任务,同时还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教学质量不仅指智育质量,其他各育质量也包含其中。

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品质来说,是充满关注生命气息的,是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是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须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生活中能够充满了细节的关怀。从其目标追求来说,那就是真正去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一个好的社会培养好的公民。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自主、快乐、有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每个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1)探索并尝试构建适应本区域初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深度课堂教学体系,培育深度、开放的新型课堂文化;(2)研究并解决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2.研究内容(1)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教师备课策略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利用生活资源;(2)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教师上课策略的研究: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优化评价方法的策略;(3)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激发学习动机、训练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策略,课前预习、课堂构建、课后复习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4)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模式。

3.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法

是指通过书面形式搜集研究资料、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课题研究四个阶段均需设计问卷,对师生学习状态进行调查,统计数据,确定研究方向、重点、改进策略及成果。我们的工作步骤:①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步骤和方法。(2)实验研究法

选择四所学校的七、八、九年级部分学科进行备课、深度课堂的教学实践和后续知能梳理活动,并进行研究中的对照,包括自身实验前后的对照,不同客体实验中的数据对照,同时调整实验手段,及时记录并长期保存实验资料,实验结束后写出详细报告。四、研究步骤五、预期研究成果

1.深度课堂教学体系的建构

2.“两导两练”交叉课堂教学模式

3.备课模板的成功范例

4.研究报告

5.过程性资料

6.光盘

7.专辑六、保障条件

1.政策支持

该课题已列入2010年迎泽区教育局工作计划。成立由迎泽区教育局局长任课题实验研究指导组组长,分管教学副局长和迎泽区教研室主任以及四所中学校长任课题实验研究指导组副组长的指导机构:

组长:张海忠

副组长:马丽梅 郭 宏 李 倩 胡萍香 闫林凤 孙春彦

组员:孙东方 王晓霞 何晓艳 陈红梅 薛新丰 武玉芳 闫晓馨

36、37、39、45中学业务领导

2.设计合理:本课题主要以课堂教学实验、反思总结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有研究的师资条件,研究时间也能得到保证。

3.方法得当: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调查法、资料数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活动。

4.措施到位:(1)师资保证,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的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实践者。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8%的比例,获得市级以上教学荣誉的教师为42人。(2)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5.制度保证: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组织三个年级七个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周课题组指导者组织开展说课、观课和议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总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进行理论提升,撰写论文。结题报告

迎泽区根据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于2009年12月参加太原市教育重大课题招标并正式立项。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性研究,开拓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累了一些新经验。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与意义

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认真反思,这正是教育教学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又切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逐渐成为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为。

为了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迎泽区教研室开始“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和实践。

旨在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并构建适应本区域初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深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形成基于“两导两练”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教育理念、反思意识、研究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

3.通过研究,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开发。

围绕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内容的研究:

1.构建基于“两导两练”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各实验校在“两导两练”总模式框架下,探索并构建适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2.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教师备课策略的研究:准确把握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制定精准性教学目标。

3.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教师上课策略的研究: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

4.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以学案为载体,形成激发学习动机、教会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的策略体系。

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处处以教材为中心的弊端,努力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构建深度课堂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深化教学改革拓宽途径,也为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经验,提供借鉴。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转段时期,这一时期的艰巨任务是“深入改革、提高质量”。从政策和理论层面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和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国外掌握学习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国内的普及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政策指导和理论基础。具体内容见下:(一)主体性教育的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主体性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主体性。现代教学论已经摒弃了那种以已有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而是把建构学习主体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培养乐于学习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二)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主获得新的经验,产生持续行为变化的过程。这就揭示了学习必须运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获得知识经验,更要产生持续的心理行为变化(包括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等等)。现代学习理论又认为,每个人都有十分巨大的学习潜力。根据脑科学理论证明,人脑的潜力十分巨大,我们每个人仅仅运用和发挥了其10%的功能,而这种学习潜能的开发必须顺应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同时,现代学习理论又揭示,每个人都具有自主学习的需要和特点。自主学习是人的本质需要,学习是在需要基础上个体主动创造性的获取过程。运用多种方式综合学习:即充分利用多种感官、思维、直觉,通过动手、交流、观察、体验方式进行学习,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认为,教学是按预期的教学目标改变学习者行为的过程。首先是让学生明确当前“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达到“什么程度”。其次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学习动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对学生进行分等或给个成绩,而是要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所学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把使大多数学生获得发展作为核心思想,注重从某一具体学习任务来分析教学的变量,强调形成性评价,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对课程材料的真正掌握,并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心理健康。(四)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依据认知心理学观点提出的,它提倡发现教学。布鲁纳认为:应教给学生学科结构。学科结构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应的探究方法;“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他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的结构及其内容,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学习者和思考者,使其日后能独立地自主学习和研究。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内容,获得新知,并探究和发现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出结论或规律性知识,从而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学从根本上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要落实这样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就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着力积极创建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乐学、会学、善学。三、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立足课改实践发展的需要,属于基础教育应用性研究课题。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涉及36中、37中、39中、45中七、八、九年级部分学科,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课堂行动研究。此外,文献法和调查法也是研究中使用的重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经历准备、实施、总结鉴定等三个阶段:

2010年3月—2010年7月完成课题准备工作。第一,组建课题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