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王府与大宅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8:25:53

点击下载

作者:曲小月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北京王府与大宅园

老北京王府与大宅园试读:

1.北京是清代王府的集中地

最早的清代王府建造在沈阳

说起北京城内的清代王府,就得从清王朝的发祥地——东北盛京(沈阳)王府开始谈起,因为北京清代王府与盛京(沈阳)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谈盛京(沈阳)王府,简述一下清朝王爵分封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治时,采取的是四大贝勒并坐理正制度,根本没有“分封制”。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后,其子皇太极继位废除了四大贝勒并坐制,自己独掌大权,十年后登基称帝,国号大清。

皇太极拥有雄才大略,称帝后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巩固兵权,分封制就是其中一项。

分封制的范围很广,包括皇室、异性满族贵族、蒙古族贵族和汉族贵族。其中宗室爵位共有和顾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因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九等,而异姓贵族则分为王、公、伯、子、男等爵位,例如清开国元勋扬古利被封为武勋王。清朝既然分一些人为王,则顺理成章地为他们提供居所了,这样王府就产生了。

从近年新近发现如今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珍贵文献《盛京城阙图》所示,当年盛京(沈阳)不仅建造有宏大的汗王宫殿和诸多衙门、庙宇等建筑,而且还明确用满文标注了十一座王府的具体所在位置。

后来,顺治皇帝在皇太极制定宗族九等爵位的基础上,将镇国公和辅国公中又分辟出不入八分镇国公(所谓八分,是指清八旗旗主有平均分配其财产、人口和土地等特权,而不入八分自然是指其财产等不被列入八旗旗主分配之中)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两个等级,还增加了奉恩将军这一爵位,这样清宗室爵位共有十二个等级。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清皇室人口日渐隆盛,康熙又制定了后世子孙可以承袭先辈爵位的制度。顺治皇帝提出的“合行条例”中有一条规定:满汉分居内外城,即正黄旗在德胜门内,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所以,北京王府大都建造在内城。唯一一个居住的外城的胤初,后来也搬到内城来了。

朝廷将如此之多的王府设在了北京内城,是有一定缘由的。居住在皇城根下,不仅有利于朝廷的管理,还可让诸王感到一种特殊的荣耀之感,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会对朝廷造成一定的威胁。这样,北京就成了王府的集中之地。京都王府的兴衰

清王朝的王府宅第是最后的封建王朝留给世界的“遗物”,其建制宏伟、精美考究的特色随着昔日王府的拆毁、破败也大都尘封进了人们的记忆中。

王府与皇宫帝苑、普通四合院都是旧北京民居中的珍品。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蕴含了雄宏华贵的气派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从明永乐十九年(1412年)起,京城王府开始修建,现存的王府大多是清朝建造的。王府是指亲王、郡王的府邸,其建筑规模较大,正房是绿琉璃瓦殿顶的殿堂,殿中设有屏风和宝座,大体布局与宫廷相似,只是规模较小。

清王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所建。清初入关有功、“世袭罔替”的八大家亲王——人称“铁帽子王”的八大王府,为清中叶康乾时期的王府和晚清为道光之子所建的王府。

在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王爷的府邸享受着除皇宫之外的最高待遇,建制采用“大式”做法,严格按照一定的形制规划修造。据《大清会典》记载,王府正门五间,正殿七间。正殿俗称银安殿,台基高5尺4寸,举行大庆典礼时才启用。

银安殿之北为二门三间。正北为后殿,即神殿,均为五间,东西配殿位于两侧。

神殿北面通称为后楼。

殿是筒瓦压脊式装饰,红青油漆门柱,梁柱贴金,彩画花草……王府的富丽堂皇可见一斑。

1900年庚子事件,八国联军进京后烧毁了一些曾支持义和团的亲王府,再加上之后旗人迫于生计抵押变卖房产,导致王府逐渐凋敝。

进入21世纪,京城遗留给后人的王府古迹已屈指可数,无数昔日雄伟壮丽的历史遗迹已随风而化。可喜的是,很多有识之士都为保护传统文化,保护传统遗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存的古迹已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无数仿古建筑也拔地而起,这些补救工作,虽然不能重视昔日的辉煌,但起码为传统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王府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是指战功显赫的六家亲王和两家郡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则是指无论是亲王或是郡王,其后代总有一人袭爵位。就是袭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可以由家族其他人员袭封。“铁帽子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其王府也比一般王府庄重气派。礼亲王府

位于西四南大酱坊胡同,第一代主人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王府规模雄伟,占地面积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该王府与其他王府总体布局大体一致,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后面有一个后罩楼。

20世纪20年代已荒芜。蔡元培于1927年在此开办华北大学。

50年代初民政部在此办公。现为国家经委的一部分及国务院宿舍所在地。睿亲王府

位于东单外交部街路北。睿亲王多尔衮为清初摄政王,死后被议罪革爵,王府被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爵位,在这里重建了府邸。

1929年后为私立大同中学校址。现在是北京市124中学校址。除神殿改为礼堂,似乎还遗留有旧迹,其余已难觅踪迹。旧府在南池子北,旧称“玛哈噶喇庙”,后改为普渡寺。郑亲王府

位于西单大木仓胡同。第一代和硕郑亲王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王府清代进关之初建造,因济尔哈朗建府逾越了当时的建制规定,在清顺治四年(1647年)被罢官,并罚款。

郑王府坐北朝南,建筑雄伟,占地面积大,被誉为京师王邸花园中最佳者就是郑王府的后花园“惠园”。

庚子事变中大部分建筑和花园被毁。辛亥后押给西什库教堂,1925年后为中国大学校址,操场即是原来花园。

现在是国家教委所在地。府门、银安殿、东西配殿保存较为完好,重新修膳后,已焕然一新。豫亲王府

位于东单三条。第一代主人是多尔衮的同胞弟弟多铎。20年代协和医院购得,改建大部分房屋,原貌已失。现在是协和医院所在地。肃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第一代肃亲王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王府于顺治年间创建,历代亲王都以此为府邸。

义和团运动时,肃亲王府成为洋人抗拒义和团的重要据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签订,根据条约东交民巷使馆区扩大了范围,肃亲王府被迫沦为日本使馆。日本人大肆拆除,改建了王府,王府的原貌已很难辨认。现在这里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西式楼房还保留在院内。克勤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西口路北。第一代主人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的长子岳讬。这座王府是岳讬的子孙在顺治年间创建的。原府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相符,但规模较其他王府小。

今府路南影壁和府前部东翼楼尚存外,其他已全部拆除。

宣统元年(1909年)袭封晏森是最后一代克勤王,民国后王府卖给了以兴办慈善事业著称的熊希龄氏作为住宅。

现为新文化街第一小学。仪门、三进庭院和两组殿堂建筑尚存。顺承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第一代顺承郡王是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清代最后一个袭王爵的是光绪七年(1881年)袭封的钠勒赫,民国六年(1917年)逝世。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为三路,与其他王府形制相同。

1921年,皖系军阀徐树铮租住。军阀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为私有,作为自己的大元帅府。

现在是全国政协所在地,府内主要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全国政协的礼堂在原来的宫门位置泽裕亲王硕塞的府邸。庄亲王府

位于西四平安里太平巷。原来是清太宗第五子原为承泽裕亲王硕塞的府邸,其子博果铎袭爵后改号称庄亲王府。庚子事件中被毁。

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李纯购为私宅,并拆除了王府建筑材料用于修建天津的李氏祠堂。

现在原府的东北角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住址。清中叶的五大王府

清中叶的五大王府是雍王府、和亲王府、宁郡王府、成亲王府和淳亲王府。当然,其中最显赫的要数雍王府。雍王府因雍正的登基而身价百倍。雍王府

位于东城区雍和宫,康熙四子雍正是首位主人。雍正二年(1725年)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5年)改建为喇嘛庙。

雍和宫全部建筑占地为66400平方米,融合了汉、满、蒙、藏,是一组巍峨壮丽的古建筑群,具有独特艺术风格。

整座寺庙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五层殿堂组成,位于南北中轴线上,配殿和配楼位列左右两则。

牌楼院位于最南面,其后为昭泰门,寺庙区位于门内,有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洁轮殿、万福阁等建筑。各殿内均有众多的佛像与文物,保存较为完好。和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原铁狮子胡同)。雍正五子弘昼是第一位主人。

民初为段祺瑞执政府,这里是著名的“三.一八”事件的发生地。抗日战争时期为日军华北驻京司令部。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位于此。府门和主要建筑得以保存。宁郡王府

位于东单北极阁三条。宁郡王是康熙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第四子弘胶。

辛亥后被西什库教堂购得,先后作过舞厅、汽车修理厂等,现为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库房和工场。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府门、银安殿、东西配殿。成亲王府

位于大佛寺街。咸亲王为康熙二十四子允秘,后改为大公主府(荣寿固伦公主府),现在是北京中医医院所在地。淳亲王府

位于东交民巷正义路西侧。淳亲王是清康熙皇帝第七子允佑。府邸街门东向,面临御河,垣墙内侧建筑群坐北朝南。

平面布局分为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东路在英国使馆占用期间,过厅东侧原有转角房格局被打破,新装修的门窗具有西洋风格;西路原属花园占地,现存有改建的一处四合院和增建的英式楼房。建国后一直是英国代办处,现被公安部占用,王府原貌未改,主要建筑尚存完好。晚清的王府

晚清时期,清政府虽已暮落,但其府邸的规格丝毫不比清盛时期差。相反,由于官吏的贪赃枉法,横征暴敛,此时王府比以前的王府建得更有特色,更加气派。郡王府

即“五爷府”。位于朝阳门北小街烧酒胡同。郡王是道光第五子(过继给其叔)。先前康熙第五子允祺的恒亲王府,也被称为“五爷府”。原府仅存西郊私家花园“熙春园”,后改为清华园,现在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一带,保存较为完好。恭亲王府

即“六爷府”。位于什刹海西岸前海西街17号。恭亲王是道光第六子奕,乾隆年间为大学士和珅的府邸。和珅获罪后查封,转赐于庆郡王永麟,即为老庆王府。咸丰元年赐于奕成为恭王府。

这座王府是现存王府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国管局幼儿园、空调器厂、公安部宿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红楼梦研究所等众多单位和住户一直占用。醇亲王府

即“七爷府”。位于什刹海北岸。府主奕譞为道光第七子,其子载沣为摄政王,所以此府又称摄政王府。

20世纪30年代,民国大学校址位于醇亲王府的南府位置。1949年“高级工业学校”,购得全部房产。现在卫生部机关位于王府正院,宋庆龄故居位于西花园,保存较为完好。钟郡王府

即“八爷府”。位于前海西龙头井,与恭王府相距不远。府主为道光第八子奕讠合。此前为愉郡王府,此后是奕讠合的继子载涛居住的涛贝勒府。

1925年租给罗马教廷,作辅仁大学主楼(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楼);其余是辅仁大学附中男生部,现为北京十中。

1962年,十三中拆除了王府二道门内院落,重新修建新教学楼;王府西部戏楼改建为操场。现在只有府门、二道门、北部有遗迹尚存。孚郡王府

即“九爷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北侧,西临朝内小街南口。道光第九子奕譓的府邸,原为康熙十三子允祥的怡亲王府。

王府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分前廷和后寝。

前为正门五间,门前左右各有一石狮。门内有甬道通向正殿,即银安殿,面阔七间,前列丹墀,护以石栏;殿前左右各有七间配楼。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均有东西配房。最后是后七间罩楼。

整个王府占地面积大、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是清代王府中的典型建筑。现为科学出版社所在地。端郡王府

位于平安里西大街一带。端亲王是道光之孙载漪。前身是康熙十七子允礼的果亲王府。

1900年庚子事变被毁,仅保留有端亲王府夹道地名,府址后改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学校,后又改为北大工学院。

现在名为育幼胡同,府址是现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官园的一部分和官园前的宽阔街道。庆亲王府

位于地安门外定府大街西端路北。原为道光年间大学士琦善旧宅,咸丰时晋升为庆亲王的奕劻在此建府邸。

20世纪20年代,奕劻三个儿子各占王府一个院子。之后中院失火,三个儿子相继搬到了天津。

1940年伪华北行政委员会在此办公,抗战胜利后为教育部编委会及国民党空军司令部所在地。

1949年后,为华北军区司令部。现在是北京卫戍区所在地。楼房的东院、中院,西院还可以窥见一些旧貌。洵贝勒府

位于西单商场东北东槐里一号院。府主是光绪之弟,溥仪的六叔载洵,宣统时任海军大臣。

1920年东北军阀万福麟购得该府。解放后,中央组织部全部占用,拆改了大部分建筑,大楼建在了原来的孔教大学地基。府楼保存较为完好,除大门和东路外,修葺了一号楼的中西路。和敬公主府

位于张自忠路。和敬公主为乾隆第三女,公主后人进爵贝子,又称达贝子府。

北洋时期为陆军部所在地,抗战后国民党十一战区长官部位于此。

1949年后为“国际友人的车库”,现为中纪委招待所。

有三进大院及门前一对石狮,前半部殿堂面貌尚存,后半部由楼房取代。贝勒裴苏府

位于张自忠路和亲王府以西。民初临时执政府占据。1949年后该府一部分为戏剧家欧阳予倩居住。现在与亲王府一同划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理亲王府

这是清朝唯一建在城外的王府,府主是康熙二子允礽。1722年雍正即位,封允礽在京郊郑家庄建府居住。府邸就是理亲王府。恂郡王府

府主为康熙十四子允禵,位于西直门大街转角处,王府北临西直门内大街,南至半壁街,东至南草厂,西至老虎庙。府中除西南府墙尚存外,其余建筑都已拆除。现在是国务院第二招待所。诚亲王府

康熙三子允祉的府邸,位于新街口东街,现为积水潭医院。那王府

那王府是京城唯一的蒙古新王府,位于安定门内宝钞胡同。【链接】潜龙王府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路东、北二环安定门东大街南侧,它是清入关后第三位皇帝雍正继位前居住的府邸,还是自号“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此,当时被人们称为雍亲王府的这座潜龙邸王府,堪称“双料”潜龙邸王府。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大帝驾崩,其第四子雍亲王胤禛继位,是为清世宗雍正皇帝。随后,按照清皇室的有关规制,雍亲王府成为潜龙邸王府后便不得再住他人,所以将其中一半改为佛教诵经场所——黄教上院,另一半则作为雍正皇帝的行宫。

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处雍正皇帝行宫,遂又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将黄教上院改为皇帝行宫,名为雍和宫。

乾隆九年(公元1774年),雍和宫被正式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但雍和宫这个名称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更改过。

雍和宫虽是由王府改建而成的寺庙,但在建筑格局上仍然保留着王府规制,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

例如:进入现今雍和宫大门——昭泰门(原为雍亲王府的南朝房),对面是面阔5间的雍亲王府正门,如今的名称虽然被改为天王殿,但单檐歇山式九脊绿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依然使殿宇显得雄壮而高大。

再如:面阔7间、前出檐的雍和宫,以前是雍亲王胤禛会见文武大臣的正厅——银安殿,不仅比天王殿显得更加开阔疏朗,而且与殿前东、西两侧各为面阔7间、硬山重楼式配楼组合成了一个宽敞的庭院。

又如:穿过面阔5间的后殿和环绕两侧诸多的廊房,便是面阔7间的雍亲王寝殿——永佑殿,这是一座单檐歇山绿琉璃顶且前后出檐的寝殿,殿宇虽不及天王殿和银安殿高大,但与位于其前的后殿、廊房及位于其后的法轮殿、万福阁和绥成楼等建筑,形成了一种前后多进而错落紧凑的四合院居所格局,而这种格局基本上体现了清早期北京王府的普遍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葺的雍和宫,显得更加庄严神圣,雄伟壮观,它是目前北京最大的一座喇嘛寺庙。

最珍贵的是,这座喇嘛庙还保留有雍亲王府和黄教上院时的诸多遗物,诸如:御笔御碑、铜狮钢炉、萨满神佛用品神像、雍亲王当年朝冠、壁画雕塑等,这都是外间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物。

其中,有一只叫“鱼龙变化盆”的木盆,俗称“洗三盆”,据说这是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时乾隆皇帝出生后第三天洗澡用的器物,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这座享誉全车的喇嘛庙,最初并非是雍亲王府,而是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由原明朝内宫太监的官房改建而成。第二年,年满16岁的胤禛由紫禁城搬迁入住其中,称为“禛贝勒府”。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胤禛由多罗贝勒晋升为和硕雍亲王,并由内务府预支三年王俸对府邸进行改建,始称“雍亲王府”。

胤禛生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在与诸兄弟进行夺嫡过程中前景并不理想,但他并没有放弃夺嫡的机会,而是韬光养晦,暗中培养时机。更加隐蔽罢了。

胤禛自年轻时就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与僧侣来往频繁,整天在王府里与他们参禅说佛,还为这些僧侣兴建了大觉寺。

胤禛还找了一个法名叫正修的和尚做自己的“替僧”(也叫替身),自称为“圆明居士”,经常在王府举行法会。

同时,胤禛还亲自编写了《和硕雍亲王圆明居士语录》、《圆明百问》和《悦心集》等佛学书籍,宣扬自己恬淡无为和遁世绝俗的思想。

胤镇这种以与世无争的装扮和思想虽然蒙骗了诸多对手,但他心里明白自己还并不是康熙皇帝最器重的皇位继承人。

于是,他最后不得不靠自己的儿子弘历(乾隆皇帝),来巩自己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在这一过程中,胤禛冒欺骗康熙皇帝之大不韪,为儿子弘历卜选八字一事,可谓用心良苦。

按照命相家的说法,乾隆皇帝的八字出奇的好。乾隆皇帝晚年在巡游避暑山庄所题《游狮子园》一诗曾提到雍正皇帝令其背诵所学经书,结果一字不差,令康熙皇帝大为惊讶的事。看来,胤禛早就有让弘历随侍康熙皇帝读书之心。

待到第二年三月,弘历第一次在牡丹台谒拜皇祖康熙皇帝时,以聪慧和知礼赢得了康熙皇帝的喜爱,进而也使胤禛有机会将弘历的八字进呈康熙皇帝。也许正是因为康熙皇帝看到弘历的好八字后,就真的决定由胤禛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2.清代封爵的规制

满清的宗室社会

清代,北京内城社区多数居住者为满族人。

宗室系指满族中的爱新觉罗氏家族。按清制,以显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本支为宗室,以其伯、叔、兄弟之支为觉罗。

宗室是满族中的贵族,分布在各旗中居住。虽然没有单一的社区,可是,他们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专门的户籍制度、管理机构乃至司法系统,因而形成了内城的上层社会。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清代京师皇族人口最多,形成了一个宗室社会。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清朝的封爵制度紧密相关。

按照传统的概念,“列爵曰封,分土曰建”。可以说,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降,“建国之制不可行而封爵之制不可废”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在沿袭明制的基础上,清朝统治者有了历代封藩之鉴,更加认识到“封而不建,实万禩不易之常法”。

有人将明朝分封制度概括为“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意思就是说亲王没有自己独立的地盘,只取封国的俸禄而不干预地方行政事务。

然而,尽管明朝有这样的制度;可是,皇子之封毕竟还有郡国之号,到时候还要到所封的地方居住,称为“就国”。

对于中央朝廷来说,诸藩依然是潜在的离心因素。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清朝规定,“凡诸王授封以素行为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

皇子分府后,当然无郡国可就,只是在京师建邸而居。如果朝廷颁有谕旨,则领钦命,“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发挥着股肽重臣的作用。

如此,即可防止分裂势力的产生,又可居重驭轻,号令于全国。显然,这种封爵制度,比明朝的封藩制度要高明多了。分封爵位的形式

崇德年间,清朝就有了封爵制度,定鼎北京之后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真正的封爵制度。

清代宗室爵位共有14等,即: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清王朝宗室分封爵位的制度有四种形式: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

功封是宗室子弟因功勋卓著而受封。例如,清朝开国之时的八大铁帽王,不但本人享有亲王、郡王的爵位,而且,其后代也有一嫡子按原爵袭封,称为“世袭罔替”。即使某代袭王因罪而被降爵或革爵,还准许其旁支子孙袭封原爵。这种分封制度,形成了以努尔哈赤子侄为核心的王公贵族,世代繁衍,经久不衰。

恩封,系指皇帝的兄弟子侄或宗室近支享有皇恩而受封。清制规定,皇子年满15岁,例由宗人府奏请皇帝封爵。如果奉旨“暂停封授”,则每五年再重新奏请一次。根据这种制度,凡为皇子,即可得以封爵。这是清代京师王公贵族日益增加的根本原因。

袭封,系指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宗室贵族病故或因罪革爵者,可由宗人府从其子嗣中选拔一人继承爵位。例如,上面所讲八大铁帽王,其子孙,每代皆有一人袭封原爵。除这些少数勋旧贵族外,更多的恩封王公,其子孙则是按照“世袭递降”的原则,承袭爵位的。例如,始封为亲王者,其嫡子有一人,只能袭封为郡王;其嫡孙有一人,则只能袭封为贝勒。总之,每代依次各降一级。但是,降至一定爵位,又不再降,并以此爵位传世。例如,亲王降至镇国公,即不再降袭。此后,其子孙总有一人袭封镇国公,世袭罔替。

这一制度,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完善的。

考封,系指亲王以下各王公除一子袭封外,其余诸子年龄达到20岁,经过考核,通过后才授给一定等级的爵位。

清初原没有考封制度,在优厚的政策下,宗室的贵族后代,只要年满便可享有爵位,这样,使爵位的数目不断扩大,使皇室子弟更加不思进取,贪图安逸。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廷对封爵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年满20者要参加国语、马射、步射考试,优胜者封应得爵位,平常者,降爵位一等,差者,降爵位二等。从此,考封制度开始了。

雍正、乾隆年间,清廷制定了更具体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考封制度。例如,规定亲王嫡福晋子考试授封镇国公不入八分,郡王嫡福晋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贝勒嫡夫人子考授二等镇国将军,贝子嫡夫人子考授三等镇国将军,镇国公嫡夫人子考授一等辅国将军,辅国公嫡夫人子考授二等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嫡妻子考授三等辅国将军,一等辅国将军嫡妻子考授一等奉国将军,二等辅国将军嫡妻子考授二等奉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嫡妻子考授三等奉国将军,奉国将军嫡妻子考授奉恩将军。至奉恩将军无等可降,将奉恩将军嫡妻子皆封旧例停止,只以一子考袭,余子考试,优者给云骑尉俸。可见,制定了考封制度使无论哪一等级的宗室贵族其子孙考授的爵位都较之原来应封的等级有了一定的降低。

乾隆八年(1743年),又制定了“王公以下庶子考授例”。这里所讲的庶子,是指宗室王公侧福晋或侧室以及姬妾所生子。其中侧福晋、侧室所生子,考授的爵位比嫡子相应低一等或更几等。例如,亲王嫡子可考封镇国公不入八分,而侧福晋子只能考授二等镇国将军。姬妾所生子,就要低两等以上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