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情商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08:56:35

点击下载

作者:李珍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情商课

北大情商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北大情商课作者:李珍排版:燕子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9-01ISBN:9787507428643本书由北京风行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认识自身,才能追求外物

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

人生经不起哈哈镜的扭曲

他人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一切进步都来自于对不完美自己的接受

天生我才不是为了让人自卑的

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给自己一点反省的时间

第六感是情商送的礼物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

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梁漱溟(曾任北大教授,近代著名思想家)

有人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识世界的一生,每一天,每一年的增长,我们都比过去增加了一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中,少年人变成了成年人,幼稚变成了成熟,可以说正是对世界的加深认识,人才得到了成长。

然而,在人生中,世界毕竟是外部环境,个人的成长是要依托于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却是内在因素,也就是人自己。因此说,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除了要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还要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而后者又往往是更重要的。

中国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将知人看作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的话,那么对外部了解得越多,得到的智慧也会越多。然而若没有“自知”这个前提,无法实现“明”的话,对于个人成长而言一样是没有用的。

这就像是一个人探索山洞,手里拿着矿灯,怀揣着山洞的侧剖图,这样可以说是对山洞了如指掌了吧。然而若这个人不知道自己有多高,自己的步子能迈多大,那一样是会迷失在山洞里的。

因此说人生中最重要的学问是对自我的了解,而古往今来的有识者,无不是将了解自我看得非常重要的。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任教于北大哲学系的梁漱溟先生曾这样说:“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

认识自己,才可以避免不智。这道理很简单,在一个人真真切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时,就不会挑战能力之外的事;在一个人明明白白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成就时,就不会去标榜超出成就的声誉。由此观之,能够准确地认识自己,实在是一种明智,而在明智之外,又蕴含着高超的情商表现。

情商,指的是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与智商相对应,情商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和人面对环境的心态上。一个情商高的人,被恶劣环境影响的几率会小很多,与人相处也会比较融洽。若一个人本已经拥有了对世界了解的智商,再拥有高情商的话,那此人基本上就可以算作是一个成熟的人了。

对于情商中所包含的因素,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先生提出的第一点就是认识自我。戈尔曼先生认为,认识自我是人拥有高情商的前提,一个人只有能够完善地认识自我,才能够准确地掌控自我,而一个人在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再能够掌控自我,就算是拥有了高过一般人的情商。

我们知道,在北大的历史上智商高的人比比皆是,然而若论起情商,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民国时期那些既学识过人又德高望重,更能够受到民间政界一致推崇的人,譬如曾任北大校长的傅斯年先生。

1950年的某日,台北北京大学纪念建校52周年的大会上,曾任北大校长的傅斯年先生曾不无感慨地将自己和北大历史上其他三位著名的校长比较。傅斯年说蒋梦麟校长的学问不如蔡孑民(蔡元培)校长,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他自己的学问比不上胡适之(胡适)校长,但他办事却比胡先生高明。这番话说完之后,台下的蒋梦麟立即站起来对他说:“孟真(傅斯年字孟真),你这话对极了,所以蔡胡两位校长是北大的功臣,而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罢了。”

蒋梦麟和傅斯年是民国时期的两位学问大家,其学术成就为后世很多学者所推崇,但如果比较他二人和胡适与蔡元培先生的学识差距,两个人还真的是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傅斯年这番话也绝不是自谦之词。不过在公开的场合能够有这种表示,一方面能够表现他对两位前辈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傅斯年对于自身还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的。

认识自己,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如傅斯年先生一样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是有句话叫“知人易知己难”吗?有限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是很难真正认识自己的。

然而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够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还是能够完成认识自己的过程的。

第一,认识自己的思维。人的思维有直觉,有逻辑,也有情感,对于自己思维的了解,是认识自我的前提。人应该在生活中慢慢了解自己对事物的直觉、判断事物的逻辑和面对事物的情感,这是人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第二,聆听内心的渴望。人都是有欲望的,人生很多时候做出的选择都是基于欲望,而了解了内心的欲望,无疑就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

第三,控制本能的反应。人在欲望和情感的作用下,往往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应,这些本能的反应往往又不具有理性,这无疑就打乱了人掌控自己的节奏,因而对于人认识自己而言,本能反应是不能不加以控制的。

对于个人而言,没有谁是比自己更应该了解自己的,然而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这间接也影响到了他们情商的提升。因而若想要拥有高过常人的情商,就要做到深入地了解自己。

小贴士

梁漱溟说:“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成就自己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才会让自己规避掉错的而选择对的。人生经不起哈哈镜的扭曲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是自大,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俞敏洪(北大西语系毕业生,新东方创始人)

作为中国外语培训界老大的掌门人,新东方学校的CEO俞敏洪现在自然是不会为不敢在公众面前开口而苦恼了。然而时间倒回去二十年,那时候还是在北大当学生的俞敏洪,却每天都要面对如此的苦恼。大学一年级,据俞敏洪自己回忆,他基本上就没和女生说过几句话。为什么不说呢?自然是自卑。

那时的俞敏洪大概觉得自己出身农村,家里穷,人也没什么过人的长处,是没有人愿意和自己交往的。而当他内心将自己定格在这种形象之后,自然是不会也不敢主动和别人搭讪交际的。而越是不去主动和别人交际,别人也就越是疏远他,别人越是疏远他,他就越自卑,就这样,对自我的错误意识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当然,俞敏洪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但看看我们周围,或者想一想自己,你我是否也正在受着这种烦恼困扰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差不多会有这种状况,就是无法准确地定格自己的形象,我们看自己总像是在照哈哈镜,不是将自己看大就是将自己看小。

伊索寓言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某日清晨,一只山羊徘徊在栅栏外面,在栅栏里面,是多汁可口的卷心菜,山羊很想吃它,可是却进不去。

这时,山羊低下头看到了自己在地上的影子,因为太阳是斜照的缘故,影子被拖得老长老长。“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山羊对自己说。

带着这样的心理,山羊奔向了远处的一片果园。然而还没到达果园,就已经到了中午,这时太阳已经升上了中天,阳光照在山羊的头上,让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我这样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的,还是回去吃卷心菜吧。”山羊对自己说,过了片刻它又十分自信地说,“凭我这身材,钻进栅栏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它又往回奔跑。跑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变得老长老长。“我干吗回来呢?”山羊很惊讶,“凭我这么高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也不费劲的!”山羊又返了回去,就这样直到黑夜来临,山羊仍旧饿着肚子。

山羊的影子被太阳光扭曲了,而同时扭曲的,还有山羊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若没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就如同这头山羊一样,在扭曲的认识中徘徊,最终人生也被扭曲了。

一个情商高的人,是不应该如此的。他对于自己形象的把握,应该如照一张平面镜一样,真实地记录下自己身上每一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

然而在现实当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主动去扭曲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照进到哈哈镜里面的人。譬如有些人总喜欢和别人攀比,想要人家有而自己不曾有的东西,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学,这是用别人的影子扭曲自己。还有一些人则是如当初的俞敏洪一样,对自己抱有怀疑,不敢去窥探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也会打乱自己的人生步伐。

当然,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扭曲则体现在心灵上。这类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按照家庭、社会的眼光去生活。久而久之,他们的生活也就注入了别人的基调,即便再成功,也不会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以色列少年泰勒·本·沙哈尔在他十六岁那年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他的壁球生涯从五年前开始,五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刻苦训练,现在他终于有所成就了。

夺冠后的沙哈尔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沙哈尔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因为他发觉,自己所有的努力,换来的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艳羡,而非自我真正所需。

感觉到恐惧的沙哈尔极力让想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

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他用其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时,他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怕。

用真实的镜子去照映自己,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从镜子中看到一个还原了本来面目的自己,这不只是高情商的表现,更是获得人生幸福的不二途径。

涉水过河我们要知道自己有多高,不然的话就会被水淹没;奔向远方我们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然就会迷失道路。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也要对自己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正确认识,只有当自我认识不被扭曲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发生扭曲。

小贴士

斯宾诺莎说:“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自卑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扭曲,他让人不敢正视真实的自我从而制造出一个虚幻的影像来自我安慰,其结果就如同吸食鸦片一样,最终迷失在自我认知的哈哈镜中。他人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鲁迅(曾任北大讲师,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话放在情商上,讲的正是自我认识的局限性问题。

一个人在准备认识自己之前,都对自己怀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及自己的期望,就会产生低落失望的情绪,连带低估自己的其他能力;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能力超越了期望,自然非常惊喜,以至于常常高估自己的其他才能。可以说,由于“当局者迷”,我们每个人都很难正确、准确和精确地认识自己。这也验证了一句话: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众所周知,人如果不借助工具是看不到自己的脸。这个工具就是镜子。我们出门的时候会照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查看脸是否干净,衣衫是否整齐。如果有一面镜子,它能看到我们骨子里的东西,能照到我们心里,该有多好!其实,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面“镜子”,那就是他人。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创新工场的董事长李开复先生曾任微软全球副总裁,他曾谈及自己有位下属“自觉心”明显不足。这位下属虽然有些能力,可自视甚高,因而总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到处吹嘘自己的才干,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李开复先生说:“他认为我不识才,没有重用他,所以要离开我的组,并期望到其他组中另谋高就。但是,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没找到更好的职务与工作,公司中的其他同事也对他颇有微词,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期望太高。最近,这个人沮丧地离开了公司。”

试想,如果这位下属能早点看到李开复先生对他的“旁观者清”的评价,会不会就能更完整、准确地认识自己呢?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李世民自己也以魏征为镜来检视自己举措的得与失,而贞观之治更彰显了唐太宗“以人为镜”的明智。故而,当魏征的死讯传到唐太宗处,唐太宗痛哭流涕地说:“朕失去了一面镜子。”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谈到过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

孔子和弟子颜回周游列国,遭遇战乱,两人逃到荒野。三日不进米水的孔子体虚无力,幸好颜回讨得了一些米。于是,孔子闭目养神,颜回生火煮饭。可当孔子闻到饭香睁眼时,却看到颜回偷吃。

孔子没有做声,却在吃饭前说:“刚才我梦到亡父,想用这饭祭奠一下他,不知道是否可以?”颜回答道:“这饭不干净,刚才有烟灰落入饭中,我嫌丢掉可惜,就舀起来吃了。”孔子意识到冤枉了弟子,感叹道:“吾不知人矣。”

在这里,颜回成为了孔子认识自我不足的一面镜子。

他人是我们的镜子,照亮的是我们身上的优点、缺点,以及那些别人身上有,而你没有的东西,或者也许你有,但是不懂得展现的潜能。

关于这一点,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思想中,提到“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唯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切磋、砥砺,都是要求年轻学子要多和他人相互探讨,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并提升道德和学问。

鲁迅先生在小说《一件小事》里讲了自己和人力车夫的故事,既表现了人力车夫的高尚品德,还对比显示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私自利。小说中写道:“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在这里,鲁迅就是用人力车夫来作自己精神上的镜子,以期照出自己灵魂深处不光彩的东西。

而且,这一“从他人处认识自我”的理念,也被北大人推衍在学术研究中。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的教授乐黛云在“世界汉学大会”上表示,“任何一种文明都要在与其他文明的参照中认识自己”,汉学研究也应该从其他国家关于中国的研究那里汲取有益的帮助。

所以说,由于“我”总有一些地方是自己看不到的,而他人却可以从他所处的位置上补充“我”的视野,因此,我们要想完整、准确地了解自己,应该去了解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然后再把这些评价和自我评价比照结合来看自己。你可以邀请父母、朋友或同事等评价你的特点,或者关注一下他们是怎么在私下里评价你的。

更进一步讲,你要关注你对身边的“镜子”所持的内心想法。注意什么会使你对他们生气、厌烦,比如啰嗦不休、说谎等。注意他们身上的什么特性最让你不能接受。然后,你要思考这些东西和你是什么关系。如此,你就能认识到在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你所反感他人的其实也正是你身上所不为你喜欢的部分。所以,你潜意识里会把这些转移到别人身上。现在,有了“他人”这面镜子,你就有机会从外面观察自己的这部分。

注意,如果你照的是哈哈镜,你会发现自己看到的脸比真实的要圆,就像你在商场里买衣服照镜子时,看到了一个更瘦的自己。这虽然值得欢喜,但更需警惕,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你自己。也就是说,你没有找到对的镜子,照出来的效果与真实的你并不符合。

找到一面客观、可用的镜子是非常重要的。李世民有诤臣魏征为镜,你也可以以那些愿意客观地指出你缺点的老师、朋友为镜子。有时,别人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会透出对你有用的信息。

他人对你的看法,作用是参考。因此,不要中了“巴奴姆效应”的蛊,把那些所谓“星座”、性格预测和“算命”的解释奉为圭臬。有时候,他人别有用心的破坏性评价会给你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种情况,都需要你认真分析,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看法,结合自己的想法,力争对自己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和评价。“我”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完整地认识“我”自己。所以,去找一面客观可用的镜子,洗掉脸上的粉饰,摘下我们的墨镜,真正端详一下镜中的你吧。

小贴士

古语云:“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人是我们认知自己的一面镜子,从他人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平时无法正视的自己,从而实现对自己彻底而完全的认识。但是切记,找到一面客观、有用的镜子,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切进步都来自于对不完美自己的接受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俞敏洪

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生命的个体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缺少勇气来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反而总是在意和掩饰自己的缺憾。一些人更是一味抱着追求完美的心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一团糟。

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曾经为一名叫作洛蕾丝的女生进行心理治疗。洛蕾丝非常漂亮,但骂起街来却粗俗不堪,还吸过毒。布兰登通过催眠术,发现洛蕾丝小时候成绩优异,在体育上比男生还强,以致常招来其他人的讽刺与挖苦。洛蕾丝力图在每个方面都超人一等,追求卓越。可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离别人有较大差距时,她就无限夸大这些不完美之处,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堕落。这就是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反而自责、抱怨、愤怒的结果。

北大学者教导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美。北大校长季羡林老先生在文章中云:“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新东方的创始人、“中国留学教父”俞敏洪就认为“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他说自己刚进北大那儿会儿,“普通话很差,英语更是一塌糊涂,农民出身,衣服上有补丁,大学期间没有一个女生爱上我”。这一度让俞敏洪觉得自己将来也没有出息和成就,所以变得很郁闷,以致得了肺结核。后来,俞敏洪醒悟过来,开始接受现实的差距,努力提升自己。

在俞敏洪看来,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看起来不完美。可若是能正视这种不完美,才是智者。俞敏洪在厦门市图书馆演讲时,他的好友、残奥会冠军侯斌在场。俞敏洪就称赞侯斌,说:“尽管他身体上不完美,但其精神却无比健康。”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有身体或外貌的缺陷。对于这种不完美,选择从容无惧的态度,幸运才会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卡丝·黛莉天生有一副动人的歌喉和一口长相难堪的暴牙。一次,卡丝·黛莉报名参加歌唱比赛。上台后,由于她只顾着掩饰自己的暴牙,结果发挥不佳,被观众嘲笑。当时,有位评委在后台对卡丝·黛莉说:“你肯定会成功的,你的音乐天赋很好,但你必须忘掉你的暴牙。”

卡丝·黛莉开始反思自己,正视了自己的暴牙,并走出了阴影。后来,她以极富个性化的歌声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并最终成为了美国乐坛的著名歌唱家。而她的暴牙也成了她的标签,很多歌迷都夸赞她有一口漂亮的暴牙。

现实生活中坦然面对自己不完美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和智者。尼克·胡哲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他曾经为此要自杀,但在家人的关爱下,他接受了自己。现在,尼克成为了著名的残疾人励志演讲家,会游泳、打高尔夫、潜水等正常人不努力也做不好的事情。2012年2月,他还和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完美,那就试着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理缺陷、性格缺点。比如,看看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你要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幽默的方式看看这个被你怨恨了几十年的好友是否有被你忽略的另一面。

很多人痛恨自己的不完美,渴望改变现状。但殊不知,若是无法认清现实,接受自我,整天为此而痛苦自责、抱怨愤怒是无益于改变现状的。因为这些情绪早已消耗掉了我们的精力。

对此,中国卓越的出版家邹韬奋曾这样说:“我们必须以现实做出发点,我们既不能像孙行者的摇身一变,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翻个筋斗到天空里去,那么我们只有向前干的态度,只有排除万难向前奋斗的一个态度。现实就根本是有缺憾的,必然是不完全的,必然是有着许多不满意的,甚至必然是不着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我们既不能逃避现实,就不能逃避这种种,就只有设法来对付这种种。”

用脚弹钢琴的刘伟就做到了接受现实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把全部心力倾注在发挥现有的能力和资源上。

刘伟幼时在事故中失去了双臂。长大后,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二是接受现实,不断探寻生命的极致。按照刘伟的话说,就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刘伟选择了后者。他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的精神,用双脚学会了游泳、打字和弹钢琴。2010年,他参加中国达人秀,用脚演奏钢琴,并最终获得了冠军。刘伟说:“每个人都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至少还有双完美的腿。”

只有安然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你才有机会去思考人生的真实意义,才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补足自己。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缺憾和不完美,我们的生活才有了多一点的进步,我们对生活也才有了多一点的领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你今生的唯一,所以要喜欢自己。善待自己,你将获得认同和理解;爱自己,你才能获得大家的关爱。无论你现在的状况有多么糟糕,你首先要接受你自己的不完美。

把那些对自己不完美的自责和对现实的不满抛掉吧!这样做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要把更多的经历和能量用在创造更好的自我与未来上。相信,你一定能收获一个更好的你。

小贴士

上帝制造我们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个体。不完美的人才是真正活着的人,一个人可以力争完美,但绝实现不了完美。而因为不完美就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那就无异于因瑕疵而弃美玉了。所以,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此基础上,让自己更加趋于完美。天生我才不是为了让人自卑的

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丢失了自强不息之心,缺乏善良本性的储备和保护,最终由于生存利益而转变为对他人时时侵犯的邪恶者。——俞敏洪

所谓自卑,就是人对自己的否定与怀疑,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自卑者往往会出现害羞、不安、忧郁、失望、自我憎恨等消极情绪。同时,自卑者还会表现得十分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容易被负面的评价所困扰。

自卑是情商不高的表现,根源在于轻视自己。低情商的人常常希望自己如其他人一样生活,比如买同样的衣服,像他人一样说话、做事。这种把自我置于别人人格之下,然后鞭打自己的灵魂,不断批判自己的行为就成为自卑者伤害自己的武器。

事实上,自卑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就是现在已成名的人也曾经有过自卑的岁月。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北京传媒大学。上学第一天,他部桌的女孩问他:“你从哪里来?”按当时白岩松的逻辑,出生于小镇,就意味着没见世面,所以他很自卑。因此,一个星期都不敢和女生说话。每次照相,他都下意识地带上大墨镜,以掩饰自己。

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在《半边天》栏目的自信风采吸引了广大观众。殊不知,当年她也为自己的肥胖而自卑。大学时,她疑心同学会在暗地里嘲笑她的肥胖样子太难看,因此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毕业时,她因为恐惧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差点领不到毕业证。

现在他们都成功了:白岩松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的观众侃侃而谈,从容自信;张越是第一个完全靠才气、丝毫不凭借外貌而走上主持人的岗位。可见,自卑是可以彻底摆脱的,是可以战胜的。

其实,从情商角度来看,自卑之所以能被战胜,是因为它本身是有正能量的。自卑带来的负面体验是痛苦的,但自卑本身也是一种激励。适量的自卑可以转化成动力,促使人变得更加完美。关键在于,你如何引导自卑的力量。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刚考上北京大学那会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整个人都被自卑笼罩。

开学之初,俞敏洪看到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在看一本外国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他之前没看过,就问同学看到是什么书。那个同学睁大眼睛看着他,半天才满是惊讶和不屑地说:“这本书你都不知道?”这一下子刺伤了自卑的俞敏洪。

但是,俞敏洪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意识到双方有差距后,发狠地进图书馆恶补。再后来,俞敏洪成为了其他人请教的对象。

由于自卑,俞敏洪不敢和女人同学说话,毕业留任后,还是没谈过恋爱。后来他在图书馆看书,发现一个女孩子很漂亮,就常常在旁边看她。一次,图书馆停电,俞敏洪就掏出打火机帮女孩找到了书包,很自然地搭上了话。最后,两人很自然地恋爱、结婚和生子。

俞敏洪曾说过:“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丢失了自强不息之心,缺乏善良本性的储备和保护,最终由于生存利益而转变为对他人时时侵犯的邪恶者。”

事实上,很多人的自卑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忽视了自身的优势。

在我们看来,诺贝尔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还创设了著名的诺贝尔奖。但是,诺贝尔先生自己终其一生都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说自己是个无用的人。其实,这不过是他低估了自己,妄自菲薄了。

犹太人中最受欢迎的哲学家迈蒙尼德说过:“那些总是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的人,最终的结果也会如他们所想的那样——一事无成”。因此,每个自卑者都必须关注自己,去体察自己的长处,去发现自己的优点。不管这个优点多么微不足道。它都是我们的闪光点。

作家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只得拜托父亲的朋友给他找份差事。但是,大仲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地理只了解一点,化学、文学和法律什么也不懂,因此非常自卑。父亲的老友叫大仲马留下地址,随后老伯眼睛一亮,说道:“你其实还是有一样长处的,你的字写得很好。”

妄自菲薄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自我贬低、自我伤害。只要你以肯定的态度看待自己,再小的优点也会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出自信的花,哪怕只是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也能让你体验到生命带来的成长感和幸福感。

要注意,克服自卑,要在健康的、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去改变。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中,你才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所带来的愉快感觉,将自卑转换为前进的动力,收获更多自信。因此,自卑者多结交几个志趣相同的朋友,拥有几个关心自己、鼓励自己的朋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陷自卑的泥沼,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永远沉溺其中,自怨自艾。战胜自卑,需要你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以自卑为动力,通过更多努力去付出、去改变。

小贴士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无用的人,只有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用处的人,一个再黑暗的人生,也总会有几处闪光点的,因此聪明人是不会因为自卑而低估自己的价值的,相反,他们还会用发现自我价值的方法来反击自卑,让自己强大起来。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我一生应当论学而不问政,只因早年一念之差,误了先人清德,而今悔之已晚。——刘师培(曾任北大教授,中国近代国学大师)

电影《夺命金》中万通银行投资顾问特丽莎虽然工作努力,却不得其法,业绩垫底,还经常被客户说,被上司骂。特丽莎是那种心有善念的人,她认为投资这种事情赔钱多挣钱少,让客户购买自己的基金产品有违自己心中道德,所以不愿意坑骗客户。即便是后来给客户讲解销售高风险、激进型的产品后,她还会惭愧,内疚不安。

但是,股灾发生后,大客户钟原被陷害惨死,特丽莎看着手中那曾经口头承诺要为客户钟原重新存进户头的500万巨额现金,心中开始动摇。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很多事情往往就是一念之间发生的。贪欲占据了特丽莎的内心。她面对警察的问询,撒谎说钟原把提取的1000万都带走了。然后,她将500万据为己有。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忙碌于追逐利益、金钱、权力,而慢慢迷失了自我,逐渐失去了原则,失去了真正的生活。这种没有原则、丧失了底线的生活,不是荣华富贵的天堂,反而是另一种地狱。

古话说得好,自知者智,知人者明。一个连自己都不能认清的人,自然很容易在权、钱的诱惑中丧失底线,迷失自己。一念贪心起,八万障门开,说的正是这些“对自己认识不清,却坚持富贵险中求”的人。

刘师培曾任北大教员。早年,刘师培是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者。他在日本东京经人介绍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但是,刘师培和妻子何震意识到革命的残酷,再加上过不惯艰苦的生活,终于背弃了革命,中途变节投靠了清廷。后来他又成为袁世凯筹安会的一员,鼓吹帝制,过了一段奢华日子。洪宪王朝垮台后,他蛰居天津租界,惶惶不可终日。

刘师培反省了自己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意识到,政治并非自己所擅长,传承和发扬国学才应是自己该做的事情。恰逢陈独秀先生举荐,他进入北大,开始教授文学。据冯友兰先生讲,刘师培当时才中年,但讲课水平很高,上课什么也不带,随便谈起来就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像个老教授,学生很钦佩。

1919年11月,刘师培离世前,把黄侃叫到病榻前,嘱托道:“我一生应当论学而不问政,只因早年一念之差,误了先人清德,而今悔之已晚。”他希望黄侃能记住自己的教训,继承他的学术,传诸后世。

后来,蔡元培先生分析了刘师培中途变节堕落的原因,认为刘的确非常老实,是“书呆”,但是“一身兼具三种性质——好胜、多疑、好用权术”,结果成为了自己的负累。所以,刘师培才“狷急近利,不能忘情爵秩”,最终依从劣根性,落得失节下场。

试想,如果刘师培能早些认清自己,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成就,获得更佳的名声呢?可见,人真的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白什么是自己擅长的,什么是自己追求的,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否则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我们只有正确地弄清自己,人生的航船才不会迷失方向。遗憾的是,认识自我,并非易事。由于从来没有得出满意的结果,因此人们才或背弃原则,被欲望控制,或畏惧艰难,安于享乐。

如何在关键时刻更明确地认识自己?

著名作家威廉·史泰隆在自述严重抑郁心境时,说“感觉似乎中有另一个自我与我相随。这另一个自我就像是一个幽魂的旁观者,它心思清明,对我的现实无动于衷,旁观着我的痛苦挣扎。”其实,我们在愤怒的时候,也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你在现实中怒火中烧,同时还有一个旁观的自己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评判自己的情绪或选择。这其实就是一个以鸟瞰的方式打量自己,与自我保持一定距离但又能准确了解自己真实情况的方法。

所以,每当你要做出决定,尤其是为了名利、权势、金钱等而狂热时,特别是当你否定自己一无是处时,不妨先在脑子里幻想出一个内心的旁观者。你要想他确实就在你旁边,注视着你的表演,看你如何发泄不满,或者为欲望所控制,或者被生活的磨难所打倒,而它却露出镇定嘲笑的表情。这时,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不理智,然后就会重新审视自己,从而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位经理因合伙人破产而一无所有,意志消沉。他找到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求助。拿破仑·希尔把他领到窗帘前,说:“你即将看到世界上唯一能使你重获信心,并克服困境的人。”随后,拿破仑·希尔拉开了窗帘,一面镜子出现,镜子中正是经理本人。

这位经理摸了摸自己长满胡须的脸,把镜子中的自己来回打量了一下,随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向希尔道谢,离去。

几个月后,这位经理再度出现,他打扮一新,看起来精神焕发。他说:“我观察镜子里的自己,重新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我确信我以前的成功还会降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就不断追问自己。然而,在自我知觉的过程中,人又往往会迷失自己。所以,人一定要反复体察自己,以扫清落在心灵之镜上的尘埃,看清真的自我。

小贴士

高尔基说:“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我们可以迷路,却不能迷失人生;一个人迷失了人生,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迷失人生的根源在于人心,所谓一念之间天堂地狱,内心透彻的人,是能够分清前路是去向哪里的。给自己一点反省的时间

有高度修养的人,才能有自省的功夫;能够自省,才能平心静气地听别人的话,了解别人的话。了解别人的话,乃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条件。——胡适(曾任北大校长,中国近代著名学者)

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一生都在践行着“自省”二字。

胡适的母亲在其幼年时,常教导胡适要自律,让胡适通过经常性的反省约束自己。每天临睡前,胡母就让儿子站在窗前“自省吾身”,思考一天做错了什么事情,说错了什么话,该完成的功课是否完成。之后,胡母又把胡适先生的父亲生前如何规范自己行为的事告诉他,希望它能够向父亲学习。所以,胡适从小懂得自省和约束自己,这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乃至治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胡适年轻时,曾有一阵堕落的生活,甚至醉酒被抓进了巡捕房。好在胡适及时自省,跳出了泥沼,努力学习,获得了官费留学美国的机会,改写了人生。

在做人生选择时,胡适也自我反省了自己的个性天赋和将来要担当的角色。他在日记中写道:“吾鹜外太甚,其失在于肤浅,今当以专一校正之。“吾平生大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盖吾反观国势,每以为今日祖国事事需人,吾不可不周知博览,以为他日为国人之导师之预备。不知此缪想也。吾读书十余年,乃犹分不明功易事之义乎?吾生精力之有限,不能万知而万能。吾所贡献于社会者,惟在吾所择业耳。吾之天职,吾对社会之责任,吾在竭吾所能,为吾所能为。吾所不能,人其舍诸?“今当以往,当摒绝万事,专治哲学,中西兼治,此吾所择业也。”

可以说,反复的自省完善了胡适的人格,成就了他的一生。

自省,即审视与反思自我的动机和行为,是自我净化灵魂的一种手段,是人格上的自我完善。情商高的人最善于通过自省来了解自己。

人的精神世界里,往往存在着矛盾的两面——善与恶、好与坏、破坏欲与创建欲。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外在环境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更关键的是,你是否能不断的自我反思,在灵魂世界里不断自我扬弃。

换句话说,你可能美好而卓越,也可能渺小而平庸,而这取决于你是否通过反省正确认识自己。

有时候,只停留在外表的改变或美化,如改变口才、衣着等,都无法使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成熟。要彻底改变“旧我”,我们必须用一颗坚强的心,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支撑自己去进行更高的蜕变。因此,自我省察是自我超越的根本前提。我们必须首先诚实地面对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超越现实的自我。

中外很多出色的人物都曾及时、深入地自我分析过。林肯非常懂得自省,随时愿意承担自己的错误。在南北战争中,他错误判断了葛兰脱将军的挺进方向后,就立即写信:“我现在想私下向你承认,我错了,你对了。”正是这种自省和坦诚,使得林肯赢得了共事者的尊敬。

现实生活中,很多迷惑和困难都是不自知的结果。你可能看得到事情表面,但是很难看到内核。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面自省的魔镜。即使你处于不利的环境,陷入困难,但只要你的潜能和独特个性依然存在,你就自己能够在自省的基础上找出一条出路。

20世纪80年代初,艾科卡促使克莱斯勒公司摆脱了颓势,创造了“反败为胜”的神话。而在整个过程中,关键的一点是,艾科卡把自省引进到公司管理生活中。

艾科卡上任后,发起了“反思周”活动。他让许多公司管理的高层人员聚集在一家疗养所里,针对公司的不景气状况,彻底地反思自己。疗养所环境清幽,令每个人都平静下来,大家开始扪心自问,思考自己的错误。然后,大家总结错误所在,提出了改进的办法。

其中一位管理人员回忆说:“每个人都感到不安,我们把公司看得很重,希望能为它的振兴效力。”

归来后,艾科卡和公司高层决定解雇那些不称职的管理人员,以精简机构,避免派系争斗。然后,又派出二十多名管理人员外出取经,学习其他企业如何增强凝聚力、如何高效管理。

公司稳定后,艾科卡也没放弃自省。他意识到自己对下属发强制性指令是不对的,于是主动下放管理权。就这样,通过自省反思,克莱斯勒公司重新“活”了过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后,有些人逃避错误,过了就忘,结果一错再错。另一些人则把错误当成了提升自己的机会,不断剖析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我们要把反省自己当成一种习惯。

曾国藩一生坚持写“自省日记”,每天记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做得出色。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励自己不断向高目标迈进,终于赢得了辉煌的人生。

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的美德,罗列出十三条准则。然后,他每个星期为自己准备一个本子,制定出“美德分类表”。每到晚上,他都要做一番自省自察。如果日间犯了某一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子里记上一个黑点。一个星期后,他再换另一本册子。通过这种自我反省的方式,富兰克林成为正直、真诚、勤勉、高尚的人。

可见,自省者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能摆脱低级的趣味,克服病态,完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格,因此成为了强者和智者。

我们今天面对越来越快速的生活,更应该去自省。遗憾的是,越是忙碌,我们越是很少有时间能留给自己思考。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即便时间少,每日一小省,时常一大省确实是必要的。

在自省时,我们可以采用“WHWW”模式。这是1994年由心理学家日莫曼提出的,作用是自我监控。具体来说,“WHWW”是指“Why”“How”“What”“Where”,意思是说,自省时,人可以从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和在哪里四个基本问题入手分析。

举个例子来说:

一个青年拥有超出常人的高智商,但是他却过得庸碌。他不能成功的根源是从不自问“为什么”,因此难以开发出潜能;另一个年轻人整天忙忙碌碌,但是却总事倍功半,因为他时刻问自己“怎么样”,以重新找到正确的奋斗方法。

不反省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悔悟就无从改进。自省是修炼自己最好的手段。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内心的自己对话、反思,将不断促使你修正自己的航向,不断进取。

小贴士

苏联作家米特洛夫说:“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则叫良好,假如是负号,那就采取措施。”反省自身是为了让道路走得更直,人不回头看,只是盯着前方大步走,那么走得越远,道路也就越偏,最后想要回到原来的道路上,也变得不可能了。第六感是情商送的礼物

谈直觉,是因为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确定。我们知道人要么是根据经验得出结论,要么根据逻辑得出推论。经验也好,逻辑也好,在这诸多概念的下面,都有一层东西,这层东西就是直觉。直觉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殊的,它既可以套用在概念之上,也可以套用在经验之上,还可以是低于概念和经验的一种思维。——朱孝远(北大历史系教授,当代历史学家)

有些人可能会有这种经历:当自己心血来潮,担心上英文课老师会叫自己背书,或者突然感觉校外旅行当天会下雨,果然,一切都变成了事实。

一些男人很惊异于一点:当自己和前女友吃过饭,绝无痕迹地回到家,什么都不知道的妻子却仿佛长了一双慧眼似的,责问自己是不是和前恋人出去了。

诸如此类,我们都归之为“第六感”,指的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一种直觉。很多人认为人的第六感相当灵验,女人尤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

其实,自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有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后,人们对此一直很认同。不过,人们也坚定地相信还存在着一种超越这五种感觉的“第六感”。

第六感综合了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同场景的不同情绪特征。比如,人在厌恶某一气味时,会上唇扭向一边,鼻子微皱,几乎全世界都一样。达尔文认为这是为了关闭鼻孔,阻止吸入这些令人厌恶的气味。再比如,当人惊讶时,眉毛会上扬,目的是扩大视觉范围,从而接受更多刺激,以获得更多信息。这有助于更准确的判断事物。

在现实中,一旦场景有变,人的第六感就会很快做出反应。于是,人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或焦躁,或恐惧,或愤怒,从而迫使人认清自己,做出最适当的反应和行动。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戈尔曼描述了第六感在其危机时起到的作用。

戈尔曼对一座桥印象深刻。孩提时代,他曾在这里游玩,并且因为争论桥的年龄而获得了老师的表扬。现在他每天至少驾车从这座桥上走两次。

秋日的午后,戈尔曼驾车回家取东西。在离桥600米的时候,他感觉桥似乎抖动了一下,然后一股奇怪的感觉涌向了他,他开始觉得恶心,好似要呕吐。

戈尔曼停车,摇下车窗以呼吸新鲜空气。就在这时,桥突然发出巨响,竟然断了!接下来是无法描述的灾难场面。

戈尔曼说:“恐惧衍生的谨慎救了我一命。像兔子嗅到从狐狸身上飘过的气息就立刻屏气敛神,像史前哺乳类一见到攫食的恐龙便四散逃匿,一种内在的警觉控制了我,迫使我停车,多加小心,警惕步步逼近的危险。”

人内心深处的感觉是丰富多彩的,更是瞬息万变的。一旦遭遇特殊情况,我们内心的第六感就会第一个警醒起来。第六感既不是来自于五官的感受,也不来自大脑的分析判断。它如一种安全保护机制。

所以,当你身处某个场合,刹那间有特别的感受时,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它,或许它就是你心情最精确的表现。

关于这一点,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先生曾在北大举办的一次主题为“历史艺术的创新直觉”的讲座上谈到:“直觉是一种非常细腻敏感的洞察力,但却能够判别真实和仿冒,诚挚和虚假,正直和矫作……直觉也许是一种主观和客观、隐约和明朗交替出现的感觉。”

直觉在这里就相当于第六感。以一个故事来解释朱孝远教授的话:

曹操将要接见来自匈奴的使者,但自认为自己形貌丑陋,担心不能够慑服远方的蛮族,于是派帅气又稳重的崔季珪代替自己,自己则持刀立在旁边。事后,曹操派人探问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答道:“魏王儒雅的风采不同寻常,然而榻旁持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匈奴来使的判断,正是基于第六感的直觉,非常敏锐。曹操听完心惊,觉得这样的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就不该留,否则定成祸患,于是曹操就直接把第六感敏锐的来使作为“潜在威胁”追杀之。

朱孝远教授进一步强调了感情对直觉的作用,他说:“唯有强烈的感情才会造就创新所必需的直觉。在执行一项研究任务时,这种直觉能把我推向发现的临界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强烈的感情就是我们的热度。如果不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生命的极限,任何新发现都无从谈起。”不过,朱教授也辩证地点明——“但要记住,切勿一味重情”。

抛开艺术创新,放在日常生活中,这也说得通。敏锐的感情会促成第六感,但有时候感情过于强烈却会影响人的判断。

比如说,早晨出门时你和丈夫吵了几句嘴,到公司好几个小时你都会烦闷不安,乱发脾气。但是,你对这种无意识层的情绪波动丝毫没有察觉。别人提醒你时,你还会感到惊讶。但是,一旦这种情绪上升到意识层面,你就会对发生的事情重新评估,然后决定是否抛开早上的不愉快,重现调整自己。

可见,正如科学家所说的,“直觉也许一直对于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包括一些大问题,如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第六感和直觉天性。

可能大部分人认为第六感是与生俱来的,只能靠“天生”拥有。事实并非如此。第六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升。就好像一个天生没有很高篮球天赋的人,通过后天的训练,能提高球感。同样的道理,神秘的第六感也可以如此培养。

一句话,注意神秘的第六感,关注你的直觉天性,它会提升你的情商,帮你清楚地调动自我意识,认识你自己。

小贴士

乔布斯说:“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直觉是人的本能,是人的情商中最神秘的要素,一个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追随自己的直觉,跟上了直觉,也就算更上了内心。关注自己的直觉天性,它会提升我们的情商,更能客观、正确地审视自己。第二章勇敢做自己的主人

是你控制情绪,还是情绪控制你

坏情绪就像流感一样传染

练一套克制忍耐的瑜伽

内疚是一笔还不清的债

冲动之后,是你背不起的惩罚

别让空虚和无聊成为你生活的主角

别像个孩子一样喜怒无常

恐惧到了极限,便让人迷失了自己是你控制情绪,还是情绪控制你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季羡林(曾任北大副校长,国学大师,学者)

现实中有一种人,情绪多变,反复无常,常常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但是,他自己却不自知,反而沉浸在情绪的低潮中无法自拔,听凭情绪的掌控。久而久之,他被逼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还有一些人虽然知道自己处在不良的情绪中,但是却不逆来顺受,根本不抵抗、不改变,在自己的痛苦中束手待毙。抑郁症患者就属于这一典型。

情绪是有力量的。积极的情绪能让你发现生活的美好,提升你的魅力指数;消极的情绪则有害。具体来说,在不良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变得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苛求别人,表现出多疑,可能把别人的善意表扬当成讽刺、把别人的善意批评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歇斯底里”发泄,令周围人纷纷敬而远之。所以,情绪化的人往往很难维持人际关系。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的情绪,容易变得情绪化,听凭它们的摆布,那你只是情绪的奴隶而已。

谁了解自己的情绪,充分操控自己的情绪,谁就能驾驭它们,并合理利用。然而,遗憾的是人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某种情绪的产生往往非常主观,但当时当刻他自己却并不自知。

一个武士向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含义。

老禅师说:“你性格乖张,行为粗鄙,我可没时间和你这种人论道。”

武士一听大怒,拔剑大吼:“你竟然这么无礼地对我,我必一剑杀死你。”

老禅师没惊慌,而是缓缓说:“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静下心来纳剑入鞘,伏地行礼,感谢禅师指点。

禅师又言:“这就是天堂。”

了解自己的情绪不容易,可仍有办法实现。你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在与人相处或沟通中,你要去思考什么是触动你某种情绪的诱因。尤其要思考当一种强烈的感觉被触动时候,是什么让你受到了激发。比如,你感觉今天很郁闷,情感郁结在心,那就去寻找原因:是不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去上学?是不是讨厌领导总说假大空的话?是不是因为朋友借钱到期不还?挖掘出了切实的原因,然后开导和调整,就能掌控情绪。

卓越的领袖人物、感染力强的艺术家都能做到敏锐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监控疏导它们。寿享95岁高龄的张岱年先生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家,1952年开始担任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导师。他长寿的秘诀就是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宁静致远。

张岱年小时候就喜静,能沉下心来读书,能安下心来思考哲学、宇宙、人生等重大问题。大学一毕业,小有名气的张岱年就经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的推荐,担任了清华的助教,当时他只有24岁。由于张岱年“心清静、志高远、情绪稳、精不散”,不到两年,他就写成了将近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

宋朝的《鹤林玉露》云:“主静则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气血循规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不骄不躁,静得下来,就能致远;志向高远,则性格沉稳,明辨事理;精神健康,气血循环就不会乱;不放纵自己的情绪,将良好的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就可避免出现浮躁。坚持这样做,人就可以获得健康长寿。张岱年先生的一生何尝不是遵循这一道理而结出的丰美果实呢?

情绪是如此奇特的东西,我们看不到它,但是总受到它的影响。如何才能逃开情绪化的魔爪,成为情绪的主人呢?

首要一点是,承认自己的情绪弱点。每个人的情绪都有优劣,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情绪,不能回避,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怨恨。比如,有个人喜欢发怒,一发怒就无法自我控制,常口不择言。怎么办?首先,你要承认自己有这个毛病,认真分析自己愤怒的原因,再找方法克服。

成功学大师奥格·曼迪诺就“控制自己的情绪”写过的一段话,可供我们借鉴学习。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令每天卓有成效呢?除非我心平气和,否则面对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

花草树木,随着四季的变化生长,但是我为自己创造天气。

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我为顾客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而他们什么也不会买。

相反地,如果我为顾客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我就能获得销售上的丰收,赚取成仓的金币。

……

每天醒来,当我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就这样与之对抗:

沮丧时,我引吭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富有。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

总之,今天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化是生活的毒药。你要时刻牢记你是情绪的主人。努力培养高情商,提升你的控制力,这样一旦情绪出现,你就能觉察,并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

小贴士

成功大师安东尼·罗宾斯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我们总是容易被情绪所控制,冲动之下,或愤怒或悲伤或恐惧,一不小心就成了情绪的奴隶,任情绪所摆布,而情商高是人则不然,他们会摆脱情绪的控制,进而控制情绪,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掌控。坏情绪就像流感一样传染

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梁实秋(曾任北大兼外文系主任,著名作家)

女老师心情不好,把气全都撒在了班上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儿身上。小男孩儿无故被说了一顿,感觉十分委屈,回家就冲当领导的爷爷大吵大闹。爷爷不敢得罪“小祖宗”,就对司机鸡蛋里挑骨头。司机不敢和领导犟嘴,回家就把气撒在了做老师的女朋友身上。就这样,怨气在四个人当中形成了一个循环。

诚然,上面描述的情况更像是一个笑话,然而我们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当一个人身上带着诸如愤怒、烦躁的坏情绪时,是很容易传染给别人的。

坏情绪会相互传染,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国内某媒体爆出新闻,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与一位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同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变得长吁短叹起来。而在此实验的基础上,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家詹姆斯·科因教授的另一个实验则表明,只需要20分钟的时间,坏情绪就可以在人群当中扩散。

而对于坏情绪的扩散,曾任北大外文系主任的作家梁实秋也有独到的见解。梁实秋先生是以“怒”的形式来叙述的,他说人很难不发怒,然而怒终归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原因就是受了别人的影响。

拥挤的公交车上,某乙不小心踩了某甲的脚,某乙有些过意不去,便想说声“对不起”。然而他还没张口,某甲就破口大骂:“你这人没长眼睛啊?别人脚放在这儿你看不见?”听了某甲这话,某乙本来还内疚的情绪瞬间就没了,转而变成了愤怒,“这是我故意的吗?你没看车上这么挤?你要是怕被人踩下车打的去啊!”某乙还击道。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骂越难听,终于演变成了斗殴。

以上只是一个最简单的现实案例,只要是做过公交车的人,相信都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眼前。关于这故事中人孰是孰非我们不讨论,我们只是要说明一点,若某乙先开口道歉,后面的斗殴可能就没有了。然而他为什么没道歉呢?是因为被某甲的怒火传染了,进而也发起了怒来。

坏情绪就是这样在我们的身边蔓延,然后产生恶劣的影响的。那么如何能够破除这种影响呢?关键还要看个人。有句话叫“谣言止于智者”,对于坏情绪而言,也是有着能够让它停止的人的,这些人不一定都是智者,但一定是“情者”,也就是情商高的人。

情商高的人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相对理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容易因为小事而冲动,也就不容易受他人的坏情绪影响。

梁实秋在作品里说: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修养的方法,说起来好难。另一位同属于斯多亚派的哲学家罗马的玛可斯·奥瑞利阿斯这样说:“你因为一个人的无耻而愤怒的时候,要这样的问你自己‘那个无耻的人能不在这世界存在么?’那是不能的。不可能的事不必要求。”

在这里,梁实秋举了一个斯多亚派的例子,斯多亚派是古希腊哲学流派之一,主旨就是要求人保持绝对的理性,由此我们可见,梁实秋其实也认为人对抗坏情绪的法宝是理性,是对自我心态的掌控。

一个情商高的人,通常会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认识到什么是外物而什么是自我。这样的人在遇到来自于外物的坏情绪时,他会首先分析坏情绪与自己的关系,如果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他便不会受坏情绪扩散力量的影响,从而保持自我的信念,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一位作家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路过一个报摊的时候买了一份报纸。接过报纸,作家对报摊的老板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但没想到对方却露出一个很不屑的表情。看着这个表情,作家的朋友很不高兴,但作家却不以为意,笑了笑就走开了。

两人走了有一段距离,作家的朋友忍不住问:“刚才那个报摊的老板对你的态度那么差,你怎么一点都不生气?”

作家笑着说:“我经常来他这里买报纸,他从来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朋友更惊讶了:“既然他对你的态度这么差,你为什么还要来他家买?”

作家淡定地说:“因为他的报摊离我家近啊,我要的只是他的报纸,至于他对我的态度,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作家无疑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而他对待外来不良情绪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读者的心绪经常会被来自于外物的负面情绪所影响,那就要学会提升自己对坏情绪的免疫力了。

提高对坏情绪的免疫力,当坏情绪来临时,你需要用正面的情绪去与它接应。譬如一开始那个公交车例子中的某乙,当某甲对他发怒时,他仍然可以陪个笑说声“对不起”,用这样的方法把善意传递给对方,相信对方的怒火也就会慢慢消散了。

外来的情绪是别人的,自己的心态却是自己的。外人的坏情绪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快乐,只要你不让它进入你的内心,又怎么会受别人的情绪左右呢?学会几种抵挡坏情绪的方法,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此你才能够保持正确的判断力,保证每天都生活在积极乐观当中。

小贴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