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11:41:2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下)

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

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古希腊史学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4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史学家,西塞罗称之为“历史之父”。对于西方史学而言,希罗多德无愧于这一称号。他的代表作《历史》(又称《希波战争史》)奠定了古希腊史学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名字是和历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并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在西方,希罗多德第一次在传闻与信史之间划出界限,使西方出现了真正的历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希罗多德响。除了“历史之父”以外,西方学者还常常给他戴上“考古学之父”、“人类学之父”、“地理学之父”、“散文学之父”、“民俗学之父”、“旅行家之父”等一大串桂冠,被称为这些学科的权威或鼻祖。

希罗多德首先是一位大旅行家。希罗多德出生于小亚细亚哈利卡尔纳索斯一个名门望族之家,自幼受良好的教育,青年时代参加过反对僭主的斗争,失败后被迫流亡。在亚洲,他到过原吕底亚的王都,即当时为波斯在小亚细亚统治中心的萨尔迪斯;见过波斯大王修建的驿道;他还到过巴比伦,熟悉巴比伦的许多掌故及波斯大王在巴比伦的作为,连大流士因贪财而打开巴比伦女王棺材的事都记了下来。在埃及,他到过尼罗河口,又沿河上行到孟斐斯,远至尼罗河第二瀑布,与埃及的祭司们作了十分深入的交谈,因此在书中历述了埃及的历史和风俗。他大概还详细叙述了它的建立、发展及其被波斯征服的历史。在欧洲,他可能实现考察过黑海海岸各地,甚至到过斯基泰人的居住区。他在希腊本土,尤其是雅典呆了相当长时间,与各城邦的上层统治者有交往。也许还实地踏勘过波斯大军的入侵路线。在图里伊定居以后,他大概走访过意大利及西西里的希腊城邦,但他是否更向西去过很成疑问。他对西班牙等记载的寡少似乎说明,他对这些地区的记载缺少耳闻目睹的第一手资料。

希罗多德的游历,给他的历史写作以重大影响。在当时缺少系统的历史记载的情况下,耳闻目睹、亲自勘察是搜集资料的惟一方法。也正是因为他有着广泛的游历,才使他的历史著作有着前人难以企及的广度和深度。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用爱奥尼亚方言写成的记述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该书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在其《历史》的开头,希罗多德开宗明义,宣布他写作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记录下人类的伟大功业,使希腊人的“蛮族”的作为不至于遗忘,并探讨希腊、波斯冲突的原因。《历史》构思深邃,场面宏大,鉴于希罗多德意在表现整个东西方之间的这场巨大规模的战争,因而牵涉到了当时的整个世界,表达了当时整个人类的精神面貌。因此,全书9卷虽以希波战争为主题,但却组合了许多独立的传说故事。每卷大致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其中前四卷叙述的是埃及、巴比伦、波斯、小亚细亚、斯基泰和希腊的历史,后五卷叙述的是希波战争的经过,止于公元前478年。在这部著作中,希罗多德文笔流畅,叙事生动,他以丰富的词汇和散文形式,记叙了古代西亚、北非以及埃及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情况,其视野之开阔、材料之丰富和文笔之生动都是古代史学中前所未见的。他的《历史》标志着历史学在西方的诞生,为西方历史学建立了伟大的功业。关于《历史》一书,研究者及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认为其贡献如下:

其一,希罗多德的《历史》在西方史学史上开创了历史记述的先河。古代的史书,大体有三种类型:即以年代为中心的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以事件为中心的记事体。在古希腊,如前所述,编年体出现较早,其次是记事体,最晚是纪传体。在希罗多德之前,希腊人中已出现了史诗、史话、编年,但无记述体。希罗多德博采诸家之长,在史话的基础上,以一事为主线,将搜求到的有关资料纳入一个完整的事件系统之中,这种以事件发展为经纬的编纂体例,被后来的希腊另一大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接受、完善。此后,这种历史记述体成为西方编纂的一种通用体裁。

其二,《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历史》虽以希波战争为主题,但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作者把目光远远投射到战争场景之外,东到伊朗高原、中亚,北到黑海,南到埃及,西到利比亚、非洲西海岸,他都不厌其详地介绍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变革、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人种、经济生活。给后世留下了有关这些地区、民族,惟一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希罗多德在朗育《历史》

其三,《历史》为后世树立了客观求实治史的榜样。希罗多德是以希腊人身份著述《历史》的,他虽然具有希腊人的民族感情,但他并不像时人那样对非希腊民族抱有偏见。他尊重历史事实,既斥责波斯对希腊的侵略,又对波斯文化作了赞扬歌颂。他认为习惯成自然,各民族都把自己的习惯视为最佳的,因此应彼此尊重。他甚至认为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特别注意到东方文化对希腊的影响。他指出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高明,希腊的字母来自腓尼基,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甚至认为“几乎所有神的名字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由于他对东方文化的重视,所以有人称他为“亲蛮派”。

希罗多德是历史批判方法的创始人,他的求实、客观精神为后世严肃的史学家所发扬光大。希罗多德的记述原则是有闻必录,但绝非有闻必信。他对史料的态度是:开门见山,直陈己见,肯定与否,态度明确;若对史料的真伪无法鉴别,或对同一事物有多种说法时,就承认有所不知,让其存疑,并把不同说法都记述下来,让后人鉴别。他说:“我的职责是我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虽然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

其四,《历史》崇尚民主、歌颂正义,显示了历史学家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希罗多德对希腊、尤其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崇备至。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这个口号被修昔底德借伯里克利的口而重申,成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希罗多德著述,意在训世,在他看来,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些骄横一时、征服侵略的专制国王,无一不是过眼烟云,身败名裂,而希腊城邦高举正义大旗,同仇敌忾,终究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当然,由于时代的背景与历史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难免有着浓厚的宿命论、天命观色彩。但瑕不掩瑜,这点小小的污渍根本盖不住《历史》的伟大光芒。

总体来看,希罗多德在史学方面的诸多建树,为西方史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对西方史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地的史学家们提供了最好的写作典范。

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前395年)出生于雅典的显贵家庭,比希罗多德大概年轻20岁到30岁,但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雅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外,雅典由希腊世界的一个普通城邦跃为提洛同盟的盟主,建立了空前强大的海上霸权。但是不久以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及雅典的失败,使雅典的势力落入了谷底。对修昔底德来说,前后的反差实在强烈。对内,修昔底德强烈感受到了雅典政治风云的变幻。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他已经成人,雅典内部围绕和、战问题所展开的激烈斗争,他是亲眼目睹者。更重要的是,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发生了文化启蒙运动,智者派们诉诸理性、鄙弃宗教传统的思想,对他有着重大影响。

公元前424年,他当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率船舰负责防守对雅典至关重要的安菲玻里、埃昂等地。当年冬天,斯巴达大将布拉西达统兵侵入色雷斯北岸,一举攻陷安菲玻里,修昔底德救援不及,被雅典人判处流放,修昔底德从此放弃政治,专心致志于他的战史的写作。据他自称,早在战争爆发时,他就已着手撰写有关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著作,密切注意着战争的进程。但那时他还是个雅典公民,不免带有一定的雅典人的眼光,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及至他被流放,他固然失去了直接参与雅典方面决策的机会,但他以流放者身份,往来于希腊各邦,广泛采访当事人,视野反而更加开阔,所得资料更为全面,看法更为客观。因此,在书的导论中,他敢于宣布他的书绝不只是为一时的轰动,而是希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而垂诸永远。

长达百万言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8卷,它严格地按照编年体记事,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当时的真人真事,又详加考核,因而记事分折,皆得要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其中第1卷是序论,简要追溯了早期历史和叙述战争的背景;第2卷至第5卷前半部分叙述战争第一阶段10年间的事件;第5卷的后半部分写公元前421年尼西亚和约以后6年不稳定的和平时期;第6、7卷写雅典的西西里远征;第8卷叙述狄克利亚战争,止于公元前411年。其中第8卷属未完成的部分,而且由于最后一个句子不够完整,所以,人们推测修昔底德是突然死亡的。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只叙述到公元前411年,并没能按最初的设想将其全部写完,给我们的是一部残缺之作。

这部著作详略得当,精彩纷呈,而文笔之老练遒劲,论述之精确严密,皆不愧为西方史学的扛鼎之作。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在撰写这部著作时,修昔底德采取了十分严肃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并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其著作不仅以资料翔实可靠、叙事力求公允而名垂青史,更重要的是他在书中所显示出来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萌芽也是光彩夺目的,可以说这一点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令人瞩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不仅详细叙述了战争的过程,而且还记载了战争中不同政治集团、阶层之间的斗争,奴隶的反抗和逃亡,以及雅典同盟国的叛离事件等。所以,它是研究公元前5世纪后期希腊历史的宝贵文献。在治史方面,修昔底德也对西方史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他力图使自己的著作能够提供给人们可供借鉴的材料。因此,他重视史料的可靠性,注意对史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此,其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其次,他力图揭示历史事件的真正因果关系,注意探讨历史事件的物质原因,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能作出较深刻的分析。在这方面他比希罗多德前进了一大步。如他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惧。再次,他不承认奇迹,不承认神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干预。按照他的意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根据自然界的不可移易的法则发生发展的。其次,他首先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根据现在社会中的不同的遗迹(实物、文献、风俗习惯等等)来推测古代历史的情况。例如,他从一些民族中的海盗活动被认为是荣誉的事业这一情况出发,得出结论,即历史上存在过这样的时代,当时雅典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曾认为海盗活动是不同部落之间交往的一种形式。此外,他还是西方古代第一个注意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作用的史学家。最后运用大量的演说词来说明战争指导者的动机、方针,刻画人物性格,交代战争的形势,是修昔底德写史的另一大特点。这些演说词中,有些是他亲耳听到的,有些是他听别人转述的。还有一些是他认为历史人物在那种特定的场合下应该说的,是他独自创作的。作为一种写作方法,希罗多德曾在他的书中偶尔记录演说词,如科林斯反对斯巴达在雅典重建僭主政治的长篇演讲,但将其系统地使用,则始自修昔底德。在交代历史背景方面,这类演说词确有其长处,如在分析雅典、斯巴达战争初期的战略目标和力量对比时,由伯里克利和阿基达玛斯分别说出,不仅更具生动性,也显得更有真实性。自修昔底德开创这个先例后,后来者纷起效尤,演说词的广泛使用成了希腊史学的一大传统。

修昔底德的史学成就,代表了古代希腊史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希罗多德的基础上,他使史学更加严谨,更加成熟,对希罗多德所创立的方法多有改进,历史学在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那里两次诞生。

色诺芬

色诺芬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年)是修昔底德之后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其著作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同时在古希腊历史学家中,色诺芬也比其他人更多地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并颇有文采。

色诺芬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曾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政治上,色诺芬反对民主制度,推崇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公元前404年雅典“三十僭主”当政时期,他曾参加僭主政权的骑兵队。雅典民主政权恢复后的公元前401年春天他到小亚细亚参加了波斯王小居鲁士反对其兄阿塔薛西斯二世的战争。小居鲁士阵亡后,色诺芬成了受小居鲁士招募的希腊雇佣军的领袖,率领这支队伍历尽艰辛到达色雷斯。公元前399年,他率部投向斯巴达方面,以后随斯巴达王在小亚细亚进行反对波斯的战争。科林斯战争期间,色诺芬又和斯巴达一起参加反对雅典的战役,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终身流放。安太尔西达和约签订后,他定居于伯罗奔尼撒,直至老死未回雅典。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著有《希腊史》、《长征记》、《拉西第梦人的政制》、《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十余种著作,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中《希腊史》最为重要,系统叙述了公元前411~前362年希腊城邦由盛而衰的过程,是研究古典时代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色诺芬的《希腊史》试图继承修昔底德的未竟之业,成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续编,因此其著作的开篇便紧接着修昔底德一书的中断之处。他大约逝世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不仅看到了雅典的战败,也目睹了斯巴达的兴衰和底比斯勃兴,所以他的《希腊史》并未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束视为希腊灾难的终结,而将它视为新的、更大灾难的开端,故他把希腊史一直叙述到公元前362年的门丁尼亚之战。在该书的结尾处,他不无忧虑地写道:希腊的灾难并未因此战而结束,相反,更大的混乱和灾祸降临到了希腊。《长征记》是色诺芬所有作品中最为著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本。全书大体是色诺芬根据自己在行军中所作的记录整理而成。《长征记》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古希腊的军事科学作出了切实的贡献,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军事理论的名著。

色诺芬的著作是我们研究公元前5世纪末和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希腊史的主要资料,他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希腊史学的发展史上,色诺芬还有一些开创性的贡献:

首先他首创了传记写作体例。他写有《回忆苏格拉底》和《阿格西劳传》,两者都是以单个人物为中心,前者不太系统,但尽可能地反映了苏格拉底生活的各个侧面;后者是关于斯巴达国王亚偈西劳的传记,偏于记述其行政和军事方面。自此以后,回忆录和传记成为希腊史学著作的两种重要体裁,普鲁塔克、阿利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他的继承者。

其次他把经济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加以研究。他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直接把国家的强大与财力的雄厚联系起来。虽然他的理论并不完善,但毕竟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最后他把政治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注意到它与社会结构、经济之间的关系;这是古希腊所有学者之中比较罕见的成就。

波里比阿

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4~前122年)是希腊化世界最著名的史学家,他在许多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其他三大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波里比阿在历史著作中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发挥的影响上都超过以往的历史学家,特别是他的《通史》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著作中是最符合科学方法和要求的,故其被称作“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波里比阿对古代希腊以至整个西方史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所写的《通史》,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树立了西方史学史的第一个典范。在《通史》第12卷中。波里比阿写了一篇针对马泰厄斯的批判文章,总结了古代希腊的史学成就,论述了历史研究和著述的领域、方法、目的。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史学史和史学理论文章。

波里比阿写作历史的目的十分明确:探索罗马强大的过程及其原因。他的著作名为《通史》,计有40卷,始自公元前218年,止于公元前146年。他选择这个年代范围不是偶然的。在这不到80年的时间里,罗马人冲出意大利,夺得了东、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由于罗马的兴起,地中海地区的历史日益被联结成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记述这一历史巨变,揭示不同地区间历史的相互联系,自然成为历史学家所面临的新课题。

波里比阿在史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对历史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视。他视野广阔,地中海沿岸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在他的书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他自称他所叙述的历史之所以从公元前218年开始,是因为从那时候起,各国的历史开始成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意大利、利比亚、希腊以及亚洲各地所发生的史实都是互相影响的,而所有这些史实的发展趋向是最后归于一统。这样,单写个别的事件已无意义,只有把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才能充分理解其意义。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是易事。波里比阿认为史学家必须有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坚持独立思考,决不人云亦云。他自己的《通史》就体现了这种精神。他亲自考察过许多古战场,细心搜集材料,并对前人的成果多有取舍。在这方面,他是修昔底德最忠实的继承者。

由此可见,波里比阿是一位刻意追求精确性,具有强然自我意识的史学家,其努力耕耘,也使众人看到了古希腊时代存在于全世界同时代秩序中的意义与价值。

古希腊建筑与雕刻故事

宙斯神庙

古典时代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是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和雅典的卫城建筑群。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无疑是一座丰碑式的大厦。整个建筑及装饰工程,历时14个年头,据说其建筑师是伊利斯的利翁。神庙使用了当地一种古怪的由化石层形成的砾岩,这种砾岩很平凡,是一种以自然风格来衬托建筑造型的美。它既不笨拙,又不浮夸,堪称古希腊建筑的优秀作品。神庙中那高大华丽的宙斯神像,据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的大手笔。宙斯神庙遗址从这片希腊旅行中主神宙斯的圣地上,我们已领略不到神明的伟大,但我们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古希腊人因为崇拜而展现出的伟大智慧。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建筑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57年,是一个六柱式的多利亚式神庙。它的建筑设计虽然比较简单,但在神殿内部安着出自著名雕刻家菲迪亚斯(公元前490~前430年)之手的宙斯像。神像取坐姿,全身镶满黄金象牙,且高达14米,着实给人以气势雄伟、威严华贵之感,很好地传达了宙斯作为天神和人类两界最高统治者的神韵。宙斯像

从这座雕像建造完起,它就被称作古代雕塑黄金时代的杰作。对雕像的保护据说是由菲狄亚斯的后代来负责的。倾倒橄榄油的奇怪风俗,按波萨尼亚斯的说法,可能是因为神庙潮湿的环境引起象牙的严重开裂,这样可起到防裂作用。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情况变得特别糟糕了,于是南部迈锡尼城的雕塑家达摩芬农应聘修理这尊雕像。据说他干得很漂亮,可能就在此时安放了四根圆柱放在座位下面,以便撑住下面的雕像,使其不致因太重而倒塌。

大约与此同时,即在公元前167年前,塞琉西王国国王安条克四世献给宙斯神庙一块“用亚述的编织花样和腓尼基骰子装饰”的羊毛帘幕。他把这块近东的帘幕可能挂在雕像的背后。

雕像一直引起那些崇拜宙斯的人们的敬畏与惊叹。它建成之后过了四百五十多年,罗马帝国皇帝卡利古拉(公元37~41年在位)按照那些劫抢希腊艺术珍品的罗马征服者之习惯,渴望在罗马拥有该雕像。工匠们被派去设计运输此雕像的方案,但雕像“突然发出的大笑声震塌了脚手架,工匠们也被吓得四散而逃”。但到了公元391年,基督教会赢得胜利,牧师们说服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异教徒举行朝拜宙斯的仪式并关闭了神庙,就这样奥林匹克运动会被勒令停办,奥林匹亚的这座伟大的圣殿被弃之不用。

这尊有八百多年历史的供朝拜的雕像,最后从神庙被运送到了君士坦丁堡以装饰一所宫殿,菲狄亚斯的工作室也被一座基督教堂所取代。大约在公元425年,神庙因大火而受到严重损害,公元6世纪,阿尔菲奥斯河改变其航道,整个奥林匹亚地区也遭到了山崩、滑坡、地震和洪水的破坏。一千多年中,该遗址被厚厚的泥沙、碎石掩埋了。迁移到君士坦丁堡的雕像虽幸免于这些灾难,但在公元462年,君士坦丁堡广场凶猛的大火烧毁了收藏宙斯神像的宫殿。当奥林匹亚的这所圣殿由于受到冷落而毁于伯罗奔尼撒之时,这尊非凡的雕像,已知的古希腊雕刻中最伟大的作品也在博斯普斯海峡对岸被毁坏了。

此外,这座神庙东西山墙上的雕刻也令人叹为观止。东山墙所反映的是奥林匹亚地区的一个古老传说:庇萨国王奥诺马乌斯有一女儿名叫希波达米亚。神谕说,当希波达米亚结婚时,奥诺马乌斯就会被新郎杀死。于是奥诺马乌斯布告全国,要求前来求婚者与他比赛赛车,他会让挑战者先行出发,他自己在献祭一只羔羊后再追赶。比赛的出发地是庇萨,终点是科林斯。人们以为条件如此有利,当然轻而易举地取胜。可是奥诺马乌斯的车是战神阿瑞斯送的,快捷无比,因此所有来求婚的青年在比赛中都一败涂地。而按照比赛条件,失败者无一例外地被处死。柏洛普斯从特洛伊渡海来到伯罗奔尼撤后,也参加了竞赛。他收买了车夫,让其弄松了奥诺马乌斯的车轴,使其中途摔死。柏洛普斯顺利地娶了希波达米亚。这本是一个十分血腥的故事,充满了紧张激烈的争斗。可是雕刻家闹中取静,选择了战车出发前的时刻,居中者为宙斯,他是本次比赛的见证者,左右两边分别站着国王、王后、柏洛普斯、希波达米亚、赛者和驭者,值得注意的是雕刻家充分利用了三角形墙所提供的有限空间,它的中央由宙斯占据,形象最为高大,然后左右依次对称地排列国王和柏洛普斯、王后和希波达米亚、马车和驭者及代表起点、终点的河神,由于越向两边空间越小,因此马头均向着中央,两边的河神干脆半撑半躺,恰好将脚伸在两个底角里,整个布局可谓天衣无缝。西山墙的雕刻则以动态为主,叙述拉匹斯人与半人半马怪的战争。半人半马怪本来是参加拉匹斯人婚礼的,可他们喝酒之后,竟强抢新娘,拉匹斯人在阿波罗的帮助下,将其彻底击败。对希腊人来说,这个故事象征着文明对野蛮的胜利。在这里,阿波罗自然占据了中心的位置,他右手平举,头也转向右侧,裸露的身躯显得无比俊美,又像一个威严的法官在做出裁决。在他的左右,分别是缚着头的人群,他们也像东山墙一样,随着墙面的高低或立或坐,或蹲或卧,恰好布满整个山墙。

雅典卫城

希腊古典时期的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集中体现在雅典卫城的神庙建筑群上。它包括卫城山门、帕特农神庙、尼凯神庙和伊利特昂神庙。上述建筑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古老、最壮丽、最完整的大理石建筑群。雅典卫城的基墙

雅典卫城的建筑群为古代世界艺术中的杰作,整个布局自然和谐。卫城建筑不采用死板的对称和单调的重复,它与周围的自然界协调一致,几乎完全保留着天然地形的特征。雅典卫城

卫城坐落在雅典城中心一个不大的陡峭山顶上,高于平地70~80米。远古时,卫城只是作为御敌的城堡。到了公元前5世纪,雅典为了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适应雅典在希腊的霸主地位,伯里克利开始大事修建卫城,将它建成一个宏伟壮丽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些大小不等的神庙,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高高地耸立在卫城上。由于山势陡峭,只有西端一个通道可以上下,人们只要一登山,就可以看到左边矗立起一堵8米高由石灰石砌的基墙。墙的北面挂满了希波战争的胜利品,墙头上屹立着胜利女神尼凯的庙宇。尼凯神庙位于山门的西南侧,与帕特农神庙相对,是一座规模较小的爱奥尼亚式神庙。它复杂的外形、优雅的格调,正好与帕特农神庙相衬托而取得某种平衡。神庙台基面积不过5.38米×8.15米,前后各有4根爱奥尼亚式柱子,为了与山门的多利克式柱子相协调,特意加大了柱子和柱径,使柱子比较粗壮。沿着基墙转弯,抬头可见雄踞于陡坡上面的卫城山门。宏伟壮丽的卫城门厅建筑在斜坡上,位于卫城的西端,它又称山门,实际上是卫城的入口。山门的多利克柱式挺拔而庄重。在山门的后半部,沿大道的两侧,各有三对爱奥尼亚式柱子,以致形成两种柱式融合贯通的一种典范。一进山门,迎面便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的镀金铜像。走过铜像,在右前方的高台上,就是卫城的主要建筑物帕特农神庙,金碧辉煌的帕特农神庙是一座八柱式的多利克式建筑,其材料全是大理石。它是卫城的主殿,也是神庙中的皇冠。它坐落在卫城最高处,是雅典卫城重要的主要建筑,整个工程由建筑师伊克提诺斯和卡里克拉特负责设计。神庙建筑是采用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列柱式,列柱为多利克式。柱子也是多利亚式的。神庙内殿分成正殿和后殿两部分。殿堂中央立有雅典娜神像。它是在伯里克利执政时,由菲狄亚斯、卡里克拉提斯和伊克提诺斯负责,历时约15年才建成的。八柱式门面显得十分宽阔,为了避免门面宽阔而给人以扁平肥大的感觉,建筑师们有意加高了柱子,柱高约10.5米,柱身直径约2米,柱子的高度加上额枋、檐壁和屋顶,使帕特农神庙的高度达到19米,比6层楼还要高,有效地消解了门面宽大给人带来的不协调感,反让其有浑然天成之美。雅典娜神庙中的一块浮雕

帕特农神庙的内部结构简洁明快,共有前后两部分。它的前部没有任何杂物,专用于安置由菲狄亚斯制作的黄金雅典娜巨像。像高12米,其脸和手足部位贴有象牙,而盔甲、服装都以金片贴就,其可谓是金碧辉煌。这样一尊巨大的雕像当然不可能长久留存于世上,我们仅从后人的仿制品中可以窥见其一斑:雅典娜左手扶盾,右手前伸,胜利女神端立于其右手之上,身着戎装,头顶战盔。绝不会有阿芙洛狄忒那样迷人的微笑。雅典人当时不惜巨资建筑如此巨大的神像,固然有向雅典娜女神还愿,感谢她使雅典不断繁荣强大之意,但更多的也许是想借她向希腊世界、特别是他们的邻邦宣布,雅典是名副其实的“希腊的学校”。

帕特嫩的后厅乃是女祭司的住所和财库,提洛同盟盟邦所缴纳的贡金后来就储存在这里。库内大厅用四根爱奥尼亚式的柱子支撑,反映了建筑师们力图综合多利克式和爱奥尼亚式的愿望。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檐部。本来多利克式的檐部就是额枋不加装饰,而檐壁由三垅板和间板组成,菲狄亚斯等则在多利亚柱式之上,全部采用爱奥尼亚式檐部,从而使檐壁成为一条环绕全庙共约160米的装饰带。在这条装饰带上,菲狄亚斯和他的匠师们雕刻了雅典人庆祝泛雅典娜节大典的盛况,可谓别出心裁。而在东西两面的山墙上,菲狄亚斯则分别刻上了雅典娜的诞生及雅典娜和波塞冬争当雅典保护神的故事,把雅典城邦和它的保护神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