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3 13:51:17

点击下载

作者:王广尧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诊治

糖尿病诊治试读: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高。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其中男性为12.1%,女性为11.%;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为10.3%。新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其致残率、致死率很高,目前医疗水平还不能治愈本病。有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者的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合并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眼及肾病变者均占1/3左右,有神经病变者占半数以上。所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祖国传统医药治疗糖尿病有千年的历史,经验丰富,方法独特,理论自成体系。多年来,很多名医大家对糖尿病的治疗都颇有心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名老中医的经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代表当代中医临床、科研的最高水平。本书从诊治用药的角度,根据全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大量的医论、医话、医案等文献资料,编辑总结了数十位全国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独到经验,揭示了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各具特色的理论简介和治疗规律,着力反映各位名家的用药特色,以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疗效,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言而喻。每篇文后,均附录各位名医的秘验方,这些方剂均为名家的经验结晶,经过数十年临床反复验证,千锤百炼,疗效确切。这些秘验方不仅为广大中医药科研、教学、临床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而且丰富了中医方剂学的内容,弥足珍贵。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韩捷编审的指导和帮助,谨致谢忱。编者2015年7月3日第一章糖尿病消渴病宜滋阴助阳任继学

任继学,男,1926年生,吉林扶余人,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二批、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吉林省荣誉省管优秀专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中医急症,主编我国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专著《悬壶漫录》,主编《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等,并发表“中风病辨治”“脑髓消病的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

对于本病的治疗不可单纯滋阴补液,要顾及阳虚的一面,只有调整机体阴阳、水火之平衡,才能使脏腑气血调和,相互为用。故临证常以阴阳两纲统论三焦辨证,用以下药物治疗消渴。

鬼箭羽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此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寒凉苦泄,破血通经,临床可用于瘀血所致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胸痹心痛及癥瘕瘀肿等。我常用鬼箭羽活血通络,治疗消渴。消渴病久,本元虚损,气虚则血瘀,阴虚则血涩,久病久虚皆可入络,导致血瘀,即《素问·痹论》所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瘀滞既成,陈腐难去,新血难生,瘀虚交互为患,产生恶性循环,终致阳气不得敷布,津血不得畅荣,使消渴之未病引发,已病更甚。《血证论》记载“血渴”病机云:“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血渴虽非完全等同消渴,但其因瘀致渴的病机则是相同的。瘀血滞留,补益清润药物不能加于好血,难以取效,故以破瘀生新为要务。鬼箭羽“破陈血”(《药性论》),具有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恢复水津平衡,可使补益药物活泼畅荣而不滋腻,治消渴常用的剂量为15g。

猪胰峻补命门、拨乱反正。此药甘温滋润,血肉有情,体属阴精,涵养真阳。以脏补脏,峻补肾命,使阴阳水火协调,冲和则消渴自止。临床常水烫后焙干研末服。

缫丝泻火升清,能止消渴。缫丝即蚕茧,始见于《本草蒙荃》,味甘性温,主要有止渴、缩尿、止血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口渴、尿频、尿血、便血、血淋、崩漏及痈肿疮毒等。常用缫丝治疗消渴症之口渴、尿频,用量可至50g。

木馒头散瘀解毒、通行脉痹。木馒头“通经行血”(《生草药性备要》),“破陈血”(《本草备要》),首载于《本草拾遗》,甘寒通利,微涩固摄,主要有通乳利水、消肿止痛、固精止血的功效。临床可用于乳汁不通、小便不利、痈肿疼痛、遗精便血等症。用木馒头散瘀解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附:秘验方介绍

自拟消渴经验方【组成】缫丝50g 生地50g 知母5g 肉桂5g 三棱10g 莪术10g 仙鹤草20g【功效】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主治】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腰膝酸软,舌质暗,舌下络脉青紫。【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随症加减。【方解】消渴病机为阴虚燥热,方中缫丝生津止渴为君、生地、知母养阴生津为臣;肉桂一则引火归原,二则阳中求阴;消渴日久,多挟瘀血,故以三棱、莪术、仙鹤草活血化瘀,以推陈致新,共为佐药。【点评】消渴病乃积年沉疴病缠绵难愈,至慢性期则整体阴阳虚竭失衡。任老以为当调理阴阳,填培脏腑,固护本元为要,寻常药力每恐不逮,而擅用血肉有情之品,同类相求,直补脏腑气血,作用迅捷,故本方以缫丝为君药。经云:“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故本方在滋阴的同时,少佐温阳之肉桂;久病入络,故本方又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意在标本同治。(李伟 整理)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祝谌予

祝谌予(1914—1999),男,1914年生,北京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西医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方面颇有建树,首创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的新途径,并擅长治疗内科脾胃病及妇科病。著有《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祝选施今墨医案》等书,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笔者主张用阴阳、脏腑、气血辨证合参的方法对糖尿病进行辨证施治。笔者还观察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不出现典型的“多食、多饮、多尿”症状,而常出现经年累月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淡无味、易患感冒、不耐劳累,尤其是下肢酸沉等气阴两虚的表现。而且,糖尿病患者舌头下部的两根静脉,都黑紫粗大,有的甚至有黑斑,而正常人的都很细,难以察觉。这表示糖尿病患者有瘀血。自古以来,有关消渴病或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有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增高。而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血瘀征象。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临床多配伍应用丹参、赤芍、当归、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物,效果很好。附:秘验方介绍

1. 降糖活血方【组成】木香10g 当归10g 益母草30g 赤芍10g 川芎10g 葛根15g 丹参30g 苍术15g 玄参30g 生地30g 生黄芪30g【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降糖。【主治】用于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症见乏力,口渴多饮,肢体疼痛、麻木,皮肤青紫,心前区疼痛,痛处不移,面色晦暗,妇女闭经或月经稀少,有血块,舌质暗,舌边有瘀斑。【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随症加减。【方解】方中黄芪益气,生地、葛根滋阴生津,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玄参滋阴养肾,从先后二天扶正培本,丹参、赤芍、益母草、当归活血化瘀,木香疏肝理气、祛瘀生新以治标。【点评】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物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祝师认为糖尿病日久多挟瘀血,故本方在益气养阴基础上加用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达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目的。【验案】刘某,男,67岁。1978年9月14日初诊。

患者于1968年患糖尿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查空腹血糖11.1mmol/L以上,尿糖(++++)。服用D860、优降糖、降糖灵等,饮食控制,病情基本控制,有时反复。1976年并发冠心病。4个月以前查空腹血糖16.1mmol/L,而加用胰岛素32u/d。近日“三多”症状明显,饮食控制在五两;面部发麻,浑身乏力,口腔溃疡,大便干燥,舌红暗,脉沉细。辨证为气阴两伤,血脉瘀阻。以降糖活血方加减治疗。处方:木香10g,当归10g,益母草30g,赤芍15g,川芎10g,葛根15g,丹参30g,苍术15g,玄参30g,生地30g,生黄芪30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继续运用胰岛素32u/d,皮下注射。优降糖7.5mg/d、降糖灵75mg/d口服。

治疗三个多月,服药10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复查空腹血糖正常,24小时尿糖定量阴性。胰岛素逐渐减至8u/d。

1979年1月因病情反复,胰岛素增至20u/d,守方服药6个月后,胰岛素逐渐停用,复查空腹血糖7.0mmol/L,24小时尿糖定量阴性,遂将汤剂改制丸剂常服,以巩固疗效。

2. 降糖基本方【组成】生黄芪30~50g 生地30g 玄参30g 苍术15g 葛根15g 丹参30g【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用于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乏力,自汗,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质暗,脉细弱。【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g,或加乌梅10g;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10g代替,知母用10g,生石膏重用30~60g;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15g,熟地30g;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g,黄连5g,茯苓15g,白术10g。皮肤瘙痒,加白蒺藜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下身瘙痒,加黄柏10g,知母10g,苦参15~20g;失眠,加何首乌10g,女贞子10g,白蒺藜10g;心悸,加菖蒲10g,远志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g,芡实米10g;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g引火归元;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30g,狗脊15~30g。【方解】方中黄芪益气,生地、葛根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玄参滋阴养肾,从先后二天扶正培本,丹参活血化瘀。【点评】降糖基本方为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有效基本方剂。本方的六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紧腠理与生地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转为阴性。

3. 降糖生脉方【组成】生黄芪30g 北沙参15g 生、熟地各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生山楂15g 天花粉20g【功效】益气养阴、强心通脉。【主治】用于阴虚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乏力,心慌汗出,胸闷,或心前区刺痛,舌质暗,脉律不齐。【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随症加减。【方解】方中生黄芪与生地、熟地相配以益气养阴;沙参、麦冬、五味子清热滋阴;生山楂消食降脂;天花粉润肺养胃、生津止渴。【点评】本方沙参、麦冬、五味子含生脉散之意,以沙参易人参,则增强清热养阴之功,具有养阴心气、强心复脉之用。诸药合用具有降糖降脂之效。(蒋锴 整理)益气养阴、调补脾肾法治疗糖尿病蓝青强

蓝青强,男,1950年生,广西南宁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为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医疗卫生专业评审组成员。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先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0项,获广西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现代糖尿病与古代消渴病的证型已有所不同,三消分治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现代糖尿病之实际。从临床实践来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除与素体阴亏、禀赋不足的体质有关外,其致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尤其与嗜食肥甘、精神过度紧张及肥胖少动等因素相关,其病理改变涉及气血阴阳和五脏六腑各个系统,并以气阴两虚、脾肾俱亏为本,燥热、气郁、瘀血、痰湿为标。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宜以益气养阴、调补脾肾为主,佐以清热、润燥、行气、活血、祛痰,并且参考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经验,重视调整患者胰岛功能,纠正代谢紊乱及减少并发症等。此外,还应同时注意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心理障碍的改善对稳定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临床辨治糖尿病要大胆地突破三消辨证,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且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辨患者之体质是阴虚体质还是痰湿体质。

2. 辨虚实。虚多表现为气阴两虚,如气短神疲、口干舌燥、不耐劳累等;实主要表现为燥热与脏热、脏毒等,如可伴有肝胃郁热之抑郁、焦虑、脘腹胀满、大便秘结等。

3. 辨气滞血瘀之表现,患者多见精神抑郁、情志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等;血瘀之见症多为局部刺痛,或身体部分有冷热感,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4. 辨慢性并发症糖尿病中晚期多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及伴心脑血管病变者,临床宜予详辨。二、用药心得

1. 益气养阴药 宜选用人参、黄芪、西洋参、绞股蓝、山药、白术、黄精、玉竹、枸杞子、何首乌、生地黄、玄参等中药,这些中药既能益气养阴治疗气阴两虚证,又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

2. 清热生津药 宜选用黄连、黄柏、金银花、地骨皮、石膏、知母、葛根等中药,这些中药既能清热生津又有降血糖之作用,既符合于证又符合于病,这样用药的针对性就会更强。

3. 活血化瘀药 宜酌情选用当归、赤芍、丹参、川芎、田七、山楂、益母草、水蛭等。糖尿病易造成脉络损伤,而脉络损伤是多种并发症的根源,因此,预防并发症,活血化瘀法宜早期介入,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附:秘验方介绍

自拟糖尿病方【组成】黄芪30~50g 生地黄20~30g 玄参20~30g 苍术5~10g 葛根15~30g 丹参15~30g 山药30~50g 山茱萸15~30g 茯苓10~20g 玉米须20g【功效】益气养阴、调补脾肾。【主治】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症见口干,乏力,不耐疲劳,腰膝酸软,舌质暗,少苔,脉细数。【用法】每日1服,水煎服。【加减】若津伤口渴较重加天花粉;燥热、烘热、口臭、舌苔黄或黄腻者加黄连、金银花;胃火偏热、食欲亢进者加玉竹、石膏;夜尿频多加补骨脂、桑螵蛸;大便干燥加当归、白芍、火麻仁;失眠多梦加夜交藤、白蒺藜、龙骨、牡蛎、延胡索;腰痛加续断、杜仲、桑寄生;肢体麻木加白蒺藜、当归、鸡血藤、水蛭;视物模糊加枸杞子、菊花、川芎、田七;男子阳痿加淫羊藿、仙茅、巴戟天。【方解】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实卫固表,生地清热生津、滋阴凉血,黄芪与生地相须为伍则气阴双补;玄参滋阴清热、生津润燥,能加强生地滋阴之力,苍术燥湿健脾,苍术虽燥,但伍玄参之润,即可展其长而制其短,能“敛脾精,止漏浊”;佐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茱萸固精敛气,收敛浮火,两药兼治脾、肝;茯苓、玉米须渗湿健脾,葛根与丹参相伍,生津止渴、祛瘀生新,糖尿病患者多瘀,血流不畅,血液黏稠度增高,两药配伍,既能生津又能活血,使气血流畅,提高降糖疗效。【点评】该方是由祝老先生的降糖基本方与六味地黄汤化裁而成。诸药合用,益气养阴、补脾、滋肾、益肝以治其本,活血化瘀以治其标,相辅相成,成为祝氏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验案】患者,女,60岁。2008年10月12日就诊。

患者自诉3个月前在本市某医院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12.0mmol/L,被诊为2型糖尿病。在门诊治疗,口服达美康与二甲双胍等降糖药,至今已3个月而未获效。初诊时检测空腹血糖为1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5.6mmol/L,但无“三多一少”症状,除略疲倦外,均无不适症状,食欲,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消渴;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证属气阴两虚,燥热伤津,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兼予活血。处方:黄芪30g,生地黄20g,玄参20g,苍术15g,葛根15g,丹参15g,山药30g,茯苓10g,山茱萸15g,地骨皮15g,黄连6g,甘草3g,玉米须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两周后,复查空腹血糖为7.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0mmol/L。守上方加玉竹15g,天花粉10g,再服30剂。复查空腹血糖为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0.8mmol/L。嘱调节饮食,加强锻炼,并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善其后。至今病情稳定。(蒋锴 整理)补气养阴、调整阴阳、行气活血米烈汉

米烈汉,男,1951年生,陕西人,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科学会副主任,呼吸病专委会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一定研究。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9篇,出版《米伯让医案》等专著28部。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又称X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变关键是胰岛素抵抗,是由于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笔者临证依据其证候特点,结合现代医学,认为其病机为:气阴双虚、阴阳失衡、瘀血阻滞。其病性虚实夹杂,在治疗上要抓住根本,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病变阶段,灵活辨证用药的治疗原则。

 IR的发生最初是由于阴虚热盛,继而气阴两虚,最终阴阳双虚,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瘀血贯穿始终,有些患者夹有痰湿。在治疗时,要抓住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灵活化裁用药。具体分型及用药如下:

1. 阴虚热盛型 口干喜饮,五心烦热,疖肿频生,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数或细数。其下细分肺胃热盛、心火热盛、肝阳偏亢。肺胃热盛者,消谷善饥明显,方以白虎汤化裁;心火热盛者,心悸失眠,舌易生疮,方以黄连泻心汤化裁;肝阳偏亢者,急躁易怒,头晕目眩,方以滋肾清肝饮加天麻、钩藤、杭菊。

2. 气阴两虚型 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其下细分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两虚。心肺两虚者,自汗,心悸失眠,气短,面色苍白,咳嗽声低,以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化裁;心脾两虚者,心悸失眠,少食倦怠,面色萎黄,腹胀便溏,以归脾汤化裁;心肾两虚者,心悸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以六味地黄汤合生脉饮化裁。

3. 阴阳两虚型 形寒肢冷,心悸怔忡,面色白,尿少水肿,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弱,以济生肾气汤化裁。

加减变化:对于瘀血,根据病情轻重,轻者选用丹参、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益母草,重者选用全蝎、水蛭等虫类药。有湿邪夹杂者选平胃散、三仁汤及石菖蒲、佩兰等。

针对IR的病机基础是气阴两虚,进而是阴阳双虚,其中瘀血阻滞贯穿始终的特点,治疗上予以补气养阴,调整阴阳,并给以行气活血。常用经验方足疗外洗方,效果明显。附:秘验方介绍

八味降糖方【组成】生黄芪、鬼箭羽各30g 当归20g 肉桂、生附子、川芎、路路通、鸡血藤各10g【功效】补气养阴、调整阴阳、行气活血。【主治】用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用法】外洗双足及双下肢,每日两次。【加减】一般不作加减,坚持用全方。必要时根据辨证酌情加减。【方解】方以黄芪、当归重补气养血,肉桂、附子一方面温阳,另一方面壮元阳而消阴翳。川芎行气活血,路路通活血通络,鸡血藤养血活血,鬼箭羽活血又能降血糖,诸药共用,共奏补气养阴、调整阴阳、行气活血之功。【点评】米氏本方补气之黄芪药量大于补血之当归用量,恐补血药滋腻,有碍血循畅通,暗含气能行血之意。【验案】张某,男性,45岁。因血糖升高5年,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1年就诊。

就诊前一直口服二甲双胍0.25g,日3次,卡搏平50mg,三餐时嚼服。诊时症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活动后胸闷气短,腰膝冷痛,畏寒,口干,口黏腻,小便清长,双下肢水肿,双足时有针刺样疼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舌底脉络迂曲,脉沉弱无力。体重指数27kg/m2,血压:150/90mmHg,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8mmol/L,空腹胰岛素12.6mIu/L,餐后2小时胰岛素90.3mIu/L,三酰甘油:1.9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3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7mmol/L。西医诊断: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医诊断:消渴(阴阳两虚、痰瘀互阻)。治宜调和阴阳、活血祛湿,处方如下:生黄芪、薏苡仁、苍术、鸡血藤各30g,生地、车前子各20g,陈皮、茯苓各15g,泽泻、山萸肉、石菖蒲、仙茅、仙灵脾各12g,厚朴、丹皮各10g,水蛭粉(冲)1g。6剂,水煎服。配合八味降糖方6剂外洗双足、双下肢。

二诊:患者双下肢水肿减轻,余症同前。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1mmol/L。上方生地减至10g,加栝楼、薤白各15g,6剂,水煎服,继用八味降糖方外洗。

三诊:活动后胸闷气短及头晕减轻,双下肢轻度水肿,大便溏薄较前改善,腰膝冷痛减轻。舌脉同前。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3mmol/L。守方14剂,口服加外洗配合。

四诊:患者偶有双下肢水肿,余症同前。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7mmol/L,予济生肾气丸6丸,日3次,口服水蛭胶囊1g,日3次,继用外洗方。1月后查空腹血糖6.3mmol/L,空腹胰岛素14.2mIu/L。复查血脂正常。(李伟 整理)消渴应从毒论治南征

南征,男,1942年生,吉林长春人,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长春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吉林省名中医,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产品三等奖3项,获吉林省委、省政府吉林英才奖章1枚。主持国家新药基金项目课题1项,主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现已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首创消渴“毒说” 

传统观念认为,消渴病从三消论治,证候多属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补充了消渴病的证候群,即气滞血瘀证、痰浊中阻证、脾肾阳虚证及阴阳两虚证,各证之间相互兼杂为病,并提出“毒邪致病” 学说,认为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出现气滞、痰凝、血瘀、湿阻水停等病理产物,蕴积体内化生毒邪。这一学说的提出对研究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机制及治疗有深刻意义。在此思想指导下,以“解痰瘀之毒,祛络脉之邪”为原则,应用解毒降浊法挑战以往单纯的滋阴清热法,在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附:秘验方介绍

消渴病经验方【组成】生地30g 知母30g 黄连10g 枸杞子30g 玉竹20g 地骨皮20g 人参10g 丹参15g 金银花10g 榛花10g【功效】解毒降浊。【主治】用于气阴两虚挟瘀毒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乏力,汗出,腰膝酸软。【用法】每日1服,水煎服。【加减】随症加减。【方解】方中以生地、知母、黄连为主药,南征认为,此三药治消渴最好,生地、知母常用量可达30g。生地甘寒微润,药入血分,既能凉血泻热,又能养阴生津。知母苦寒清泄,药入气分,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阴润燥。黄连苦寒清燥,泻火除烦。三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滋阴润燥、清热泻火之功效。又以枸杞子、玉竹、地骨皮滋阴、生津、止渴,人参温阳补气,丹参养血活血,金银花、榛花解毒降糖。【点评】本方在治疗消渴早期药物中加入行气活血之品,一则可寓补于通,使补而不滞;二则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状况。南氏提出消渴由毒邪所致,因此在应用益气养阴之品的同时,配合金银花、榛花,以解毒通络。【验案】成某,男,53岁。1999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形体肥胖,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服西药效果不显,遂来门诊就医。现症:上述症状加重,伴有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质红绛,苔微黄,脉弦细数。查空腹血糖12.4mmol/L,尿糖(+++),果糖胺3.0mmol/L。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挟瘀)。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方药:生地25g,知母20g,黄连10g,党参10g,玉竹15g,枸杞子30g,丹参15g,榛花10g,甘草5g,五味子15g,麦冬15g,桃仁10g,红花10g。水煎服,每日1 剂,早、午、晚饭后及睡前1小时,分4次口服。

二诊:乏力、口渴等症状明显减轻,嘱其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继续服用上述中药2周。

三诊:查空腹血糖8.3mmol/L,尿糖(+),果糖胺2.8mmol/L,诸症均有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处方中加黄芪20g,地骨皮20g,再进10剂。

四诊时,该患者前后共服药30余剂,症状体征消失,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6.8mmol/L,果糖胺2.6mmol/L,舌脉正常。嘱其服六味地黄丸巩固1个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蒋锴 整理)治疗糖尿病要注重标本先后魏子孝

魏子孝,男,1945年生,天津市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西苑医院门诊内科、内分泌肾科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膳学会常务理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及妇科、内科杂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主编《内分泌代谢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新编中医临床手册》等十几部著作,发表论文十几篇,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期刊审稿人。

糖尿病是内科难治疾病之一,这是因为该病为终身病。影响血糖变化,促使其反复或加重的因素很多。而有些因素,诸如多食、易感染、情绪波动等,又是本病自身特点。其急性并发症(如各种糖尿病昏迷)病情险恶,变化迅速;而慢性并发病(如各部血管、神经病变)又十分复杂,进行性加重难以控制。因此对该病的治疗不能仅注意“三多”症,或单纯地依赖方药的降糖作用。为获得满意疗效,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宏观地分析病情恶化原因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标本先后”治疗原则的应用,以抓住主要环节。无并发症——缓则图本

以病发先后而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以病症而论,糖尿病为本,并发症(兼证)为标。在没有并发症,或并发症较轻而稳定的情况下,治疗着眼于本病。

糖尿病初期至晚期,或早或迟有一个阴伤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俱虚的病机发展过程。宏观地把握这一规律,是治本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地说,即是清泻需顾护中气,滋阴需顾护元阳。笔者治本时以“三多”症为提纲。

三多症明显,先验舌质。凡舌红瘦而老者,是阴亏热盛,拟清上滋下。以张景岳玉女煎(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加太子参、玄参为基础方。凡舌淡胖而嫩者,是津气不升,拟益气升津。以张锡纯玉液汤(山药、黄芪、葛根、天花粉、知母、五味子、生鸡内金)加减。渴甚加太子参、北沙参,以助气津;饥甚加黄连、鲜芦根,去鸡内金,以清胃和中;便溏加太子参、炒白术,酌加葛根,以升举清阳;尿多加益智仁,以摄津液。

三多症不明显者,必辨阴阳。凡舌红烦热者,是肾阴耗伤,拟益气滋肾,用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凡舌淡憎寒者,是肾阳虚损,用参芪地黄汤加菟丝子、肉桂为基础方。四肢不温加仙灵脾、桂枝,去肉桂,以温经散寒;肢端麻木加仙灵脾、鸡血藤,以温经通络;大便溏薄加白术、肉豆蔻,以温补脾肾;小便不利,加生姜皮、桂枝,去肉桂,以通阳化气。

以上方药中绝大多数药理实验有一定降糖作用,有些还有降脂作用。但在应用中还要注意两点:其一,单味中药降糖作用均缓和,不可忽视辨证论治,整体调节,而且一般来说治疗糖尿病方剂用量均较重。其二,血糖居高不下,配以活血、破血药,往往收效。有并发症——标本兼顾

从临床证候分析,糖尿病出现并发症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所谓本虚,如前所述。所谓标实,是正气虚弱,气血运行阻滞而致的瘀血、痰阻等有形之邪,也就是兼证(并发症)的病机。显然,“治未病”主要就是预防有形之邪的形成。因此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配伍适当的行气、化瘀,消痰、降浊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瘀象出现之先,即可配伍当归、川芍、赤芍、鸡血藤、丹参、丹皮等养血活血之品;已有疲象舌色见黯者,桃仁、红花、莪术、三棱均可选用;至血脉已阻或麻木、或冷痛、或局部紫乌,则必用水蛭、虫、山甲、地龙等药。又如苔腻必须配伍化湿浊之品,防湿聚生痰阻络,清化如青蒿、荷叶、佩兰等;温化如苏叶、厚朴、藿香等;若痰郁阻络(自主神经并发症多见)而见头晕、心悸、惊惕、脘闷、滑泄等,胆星、半夏、僵蚕、栝楼、昆布等均可据证选用。当燥则燥,当利则利,因势利导,遏制其传变。对于并发症的治疗同样不能偏离辨证、不能仅以化瘀、行痰为法,仍当标本兼顾。特别要注意脏象学说中官窍、组织与脏腑间的联系。如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经常用的滋肾化瘀、凉血清肝之法,就是综合分析的结论。中西医病名不能一一对应。既然用中医药治疗,就要立足于中医病名前提下的辨证,也要参考所选药物对西医病理基础的针对性。以糖尿病性肾病为例,从糖尿病(消渴)的总体病理来看,所表现的证候大多属气阴两虚向阴阳俱虚过渡,定位主要在脾、肾。对此笔者常以参芪地黄汤类为基础方,阳虚可加桂、附。因桂枝通阳化气,利尿效果可靠,且较肉桂药性缓和,用量有更大的调整余地,故多选用桂枝。此为治本。治标则是着眼肾病,以祛除水湿、痰阻、血瘀等有形之邪。肾病属中医水肿、腰痛、关格等病范畴。其治首当分清病因。如对水肿病,或健脾运、或温肾阳、或宣肺源、或行气血,因势利导祛除水湿之邪。法既立,选药也要考虑对理化指标的治疗。诸如冬瓜皮、白茅根、马齿苋等富含钾盐而利尿;益母草、桑寄生、山茱萸肉、地黄、汉防己等增加肾血流量而利尿;汉防己、玄参、葛根、炒杜仲、桑寄生、仙灵脾等降压;泽泻、草决明、杜仲、桑寄生、玉竹、海藻等降脂;益母草、白茅根、石韦、玉米须、金樱子、芡实、山药、黄芪等控制蛋白尿;党参、白术、黄芪、肉桂等升血清白蛋白;人参、鸡血藤、龙眼肉、丹参、枸杞子等抗贫血;蚕沙、苍术、土茯苓、大黄等降血气。这些药均为糖尿病与肾病辨治时所常用。辨证与对症(包括理化指标)的统一,无疑是对治疗有利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大多基于血管、神经病变。因而常常是数种并发症同时存在,有些较为隐匿。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又很重要,因此必须注意相关的连锁理化检查。辨证治疗血糖难控因素

糖尿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常会出现一些影响血糖变化、促使其反复和加重的因素,如多食、便秘、失眠、疼痛、情绪抑郁或焦虑、感染及月经不调等,被称为“血糖难控因素”。如果在糖尿病治疗中,能抓住“血糖难控因素”的主症,并给予恰当的中医辨证治疗,在降糖方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将血糖难控因素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失眠 临证发现夜眠差者,在无感染、无用药不足、无夜间低血糖情况时,空腹血糖也会升高。睡眠不好的表现形式:一是入睡难,二是眠不实(易醒、多梦)。临床见证往往虚实错杂,辨治时应以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相对而言,祛邪比扶正迅捷些,故重视顺序为痰火、实热、阴血不足。痰火证见脉滑、舌红、苔黄腻,则必先清化痰热,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实热与阴血不足,可以着眼于心肾不交或血虚肝旺,正邪兼治,肝火盛用丹栀逍遥散,心火盛用犀角地黄汤,阴血不足者用酸枣仁汤或麦味地黄汤等。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既伤其阴又伤其血。肝藏血,体阴用阳,肝血不足,魂不内藏,故烦扰、失眠,在辨证选方基础上可酌加白芍、桑叶、酸枣仁、鸡血藤等以养肝血、安神。夜眠安,则空腹血糖得降。

2. 烦躁易怒 神经精神因素对糖尿病有重大影响。七情失调,肝气郁结,化火伤阴,可发为消渴。应注重七情变化,除给与相应的心理治疗外,予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以疏肝理气、养肝血、泻肝火。烦躁易怒患者血糖难以控制,凡情绪不能自制者宜考虑痰火为患。火由气血蕴郁而作,痰由火烁津液而致,因而主张先顺气、降火。所谓顺气,即顺应肝脏疏泄条达之性,在养肝血的基础上疏肝解郁;降火是在护心阴的基础上清心安神。心火炽盛见舌糜、尿赤,用清心凉膈散、导赤散;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清肝汤;兼湿热下注可用龙胆泻肝汤。痰火扰心见不寐、情绪不能自制、苔黄腻、脉滑数等,用黄连温胆汤、生铁落饮。大便燥结必须通便,可配伍礞石滚痰丸或承气汤类。

3. 多汗 汗出过多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中医认为,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糖尿病患者多汗以虚证为主,或兼实热。气虚多汗见乏力、困倦、畏风、舌胖嫩,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阴虚多汗见咽干、喜凉畏热、舌红瘦、苔少,用麦味地黄汤、大补阴丸;气阴两虚用生脉饮、参芪地黄汤。有些具有滋阴养血作用的药物也有很好的敛汗作用,如桑叶、白芍、酸枣仁、夜交藤、龟甲、鳖甲等,可依证选用。不兼实邪,可配合收涩敛汗之品,牡蛎散为其代表方。兼有实热者,当归六黄汤是其代表方。

4. 牙周感染 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大多疼痛不明显,甚则无自觉症状,不但血糖容易升高,而且易发生酮症。所以,凡见不明原因的持续高血糖、酮症,即应警惕牙周感染的存在。牙周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感染属中医“牙痈”“牙咬痈”范畴;慢性感染属“牙宣”“牙疳”范畴。笔者认为,牙痈或牙咬痈的治疗首先要辨明有无表证。有表证(如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清涕,牙痛牵及同侧咽喉肿痛)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无表证(如局部症状明显,肿及面颊)用玉女煎合黄连解毒汤。大便干结加生大黄;牙痛甚加白芷、徐长卿;成脓未溃加穿山甲、皂角刺;痛不甚、脓已溃、体虚者加生黄芪、当归。治疗牙宣或牙疳,笔者依据证候分为热盛、阴虚、虚寒。热盛(见牙龈红肿灼痛、牙周溢脓血、口臭)重在清热泻火为先,并宜分表里证,用方及加减同“牙痈”“牙咬痈”。阴虚(肿痛及脓血症状较轻,可见牙齿松动,或有肾虚证)用知柏地黄汤合玉女煎。口渴加天花粉;咽痛加玄参、桔梗;大便干燥加大黄;口臭加佩兰、薄荷;牙龈溃烂加青黛、鲜芦根。虚寒证(见牙龈萎缩、色黯淡,脓液清稀,牙齿松动,或见阳虚)可用补中益气汤合青娥丸。若畏寒加肉桂;痛显加细辛;口臭加佩兰、白芷。临证治疗牙周感染常配合外治法以提高疗效,如以苦参、黄柏、生甘草煎汤漱口。必要时切开排脓。

5. 泌尿系统 尿路感染是糖尿病很常见的感染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继发神经源性膀胱有尿潴留者则更常见。凡热象明显,有尿道刺激征,属湿热下注,大多应用八正散加减。若伴肝胆实热上扰(见头痛、口苦、目胀、耳聋),则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但糖尿病患者所见的尿路感染很多是热象并不明显,而尿道刺激症状反复出现,缠绵难愈;甚至无自觉症状,仅尿检异常。其治疗当从虚中夹实去考虑,用药应虚实兼顾。阳虚者可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血虚者选当归芍药散加减;阴虚者可用猪苓汤加减;膀胱气化不利宜用五苓散加减。临床上泌尿系统感染最多见者为气虚,治宜益气通淋法,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收效明显。附:秘验方介绍

1. 玉女煎加味【组成】生石膏 知母 生地 麦冬 牛膝 太子参 玄参【功效】清上滋下。【主治】用于阴亏热盛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乏力,舌红,脉数。【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渴甚加桑白皮、地骨皮、天花粉,以泻肺热;饥甚加黄连、鲜芦根,便秘再加生大黄,以泻胃火;尿多加肉桂少许,以护肾阳。【方解】方中以生石膏清气分热,知母滋阴润燥,生地、麦冬、玄参养阴生津,太子参益气养阴,牛膝引热下行,全方共奏养阴清热之功。【点评】本方清热药及养阴药共用,而以养阴、滋补胃阴为主,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相合。

2. 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组成】人参 黄芪 麦冬 五味子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功效】益气滋肾。【主治】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症见口干,汗出明显,腰膝酸软。【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烦热明显加知母、黄柏以泻相火;头晕耳鸣加钩藤、石决明,兼便秘再加草决明,以平肝阳;视物模糊加桑叶、枸杞子,养肝明目。【方解】方中以人参、黄芪益气养阴为君药,臣以麦冬、五味子,以养阴生津,山茱萸、山药、茯苓健脾滋肾,丹皮、泽泻清热泻火,全方共奏益气滋肾之功。【点评】本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加减而成。应用大量滋补肾阴之品,意在清相火。同时又应用泻火之品,补中有泻,使补而不腻。

3. 补中益气汤加味【组成】生黄芪30g 白术10g 陈皮10g 升麻10g 柴胡10g 太子参15g生甘草6g 冬葵子10g 车前子(包)15g 牡丹皮10g 鱼腥草30g【功效】益气通淋。【主治】用于糖尿病尿路感染。症见乏力明显,自汗出,尿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尿频、尿急常选加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苦参、栀子、连翘等;尿道涩痛选加冬葵子、生甘草梢、琥珀粉等;血尿选加生蒲黄、白茅根、马鞭草、小蓟、三七粉、琥珀粉等;尿浊选加萆薢、土茯苓、茯苓、瞿麦等;蛋白尿选加石韦、白茅根、益母草、土茯苓等;伴结石选加金钱草、海金砂、滑石、鸡内金等;发热、尿热选加柴胡、黄芩、竹叶、连翘等;大便干燥选加大黄、芒硝等。【方解】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方以生黄芪益气为君;白术、太子参、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陈皮理气和中,使补而不滞;柴胡、升麻升举阳气;丹皮清热凉血;车前子、冬葵子、鱼腥草解毒通淋。全方健脾益气为主,配合解毒通淋,诸药共用,共奏益气通淋之功。【点评】魏氏本方主要治疗气虚淋,糖尿病尿路感染日久多属虚证,治疗上要注重补虚,不可完全治标实,从而获良效。【验案】患者,女,76岁。2006年2月22日初诊。

糖尿病史6年,现服拜糖平50mg,3次/日。患者尿频、尿急、尿道涩痛3天,伴乏力气短,腰酸,多饮口干,舌淡黯,苔黄腻,脉弦。查: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9mmol/L。尿镜检:WBC3~5个/HP,RBC1~3个/HP。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中医诊断:淋证,证属湿热蕴结。治宜清热利湿、益气通淋。处方:生黄芪30g,白术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太子参15g,生甘草6g,生蒲黄(包)10g,冬葵子10g,车前子(包)15g,牡丹皮10g,鱼腥草30g。水煎服,7剂,每日1剂。

二诊:患者尿急、尿道痛等症状减轻,空腹血糖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9.1mmol/L。尿镜检:WBC0~2个/HP,RBC0~2个/HP。上方去鱼腥草,加白茅根30g,续服用7剂后症状消失。(李伟 整理)益气养阴、化瘀利湿治疗糖尿病方水林

方水林,女,1954年生,浙江嘉兴人。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嘉兴市中西结合糖尿病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带头人,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内分泌专科、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在国家、省、市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主持的科研课题“消渴颗粒剂加治疗仪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获2003年嘉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房劳过度、五脏柔弱等密切相关。临证应病证兼顾,辨证用药,方能取得良好疗效。一、病因病机

笔者认为消渴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有关。嗜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损伤脾胃,积热内生,胃火炽盛,伤津耗液,上灼肺津,下耗肾液,发为消渴之证。目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嗜食肥甘酒酪之人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就是最好的佐证。其次,情志不遂与消渴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再次,过劳与过逸也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最后,其发病与先天禀赋有关,由于禀赋不足、五脏虚弱、肾精亏少、燥热内生发为消渴。所以,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其有密切关系。二、辨证治疗

1. 谨守病机,辨证用药 糖尿病其基本病理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之间常互为因果。而气阴两虚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同时痰湿瘀血贯穿于糖尿病的始终。痰湿瘀血既为引起糖尿病的因,也是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因。阴虚燥热与痰湿瘀血互为因果。后期阴阳两虚是糖尿病发展的趋势,痰湿瘀血是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痰邪挟瘀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或痰阻邪著而不行,因变证丛生。故在治疗糖尿病时,要根据病证,谨守病机,选方用药,才可发挥中药的最大作用。常用清热生津的中药有:金银花、地骨皮、葛根、泽泻、玄参、生地、知母、黄连、黄柏、玉竹、麦冬、苦参、栝楼根、生石膏等。常用益气养阴作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黄精、山药、旱莲草、女贞子、绞股兰、白芍、枸杞子等。具有滋肾阴作用的中药有:麦冬、石斛、生地、菟丝子、桑葚子、山茱萸、何首乌等。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中药有:附子、肉桂、熟地、鹿茸、杜仲、补骨脂、淫羊藿、葫芦巴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益母草、丹参、川芎、当归、泽兰、牡丹皮、川牛膝、地龙、水蛭等。具有驱湿化痰作用的中药有:杏仁、薏苡仁、栝楼皮、郁金、法半夏、厚朴、茯苓、苍术、橘皮等。

本病在临床中常虚实互见,症状错综复杂,故治疗也不是单一的。如阴虚燥热与痰湿并存,则需在清热养阴生津的同时,加入驱湿化痰之剂;而气阴两虚的同时又兼有阳虚的见证,则要在益气养阴的同时,适用温阳之品。若有瘀血兼证时,又需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但本证毕竟以燥热阴虚为基本病机,需处处顾护津液,祛痰化湿、温阳而不伤阴,痰湿的重点在气虚失运,助以气的运化之力,则湿邪自消,故在驱湿时利湿的药宜少,以二三味引湿下行即可,同时应避免过用香燥之品防伤阴之弊;温阳时选方避免刚燥,取少量附桂,微微生火,引虚火归源,从阴中求阳。如此,谨守病机,药证相符,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病证兼顾,标本同治 从病的角度来看,糖尿病基本病理生理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从证的角度来看,脏腑为本,三消为标,其基本病理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兼有气虚、阳虚、痰湿和瘀血。而出现各种并发症。中医学认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对于糖尿病由糖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高尿糖可认为是本,由此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为标。因此,在治疗上纠正糖代谢紊乱、降血糖为治本,相应的对症治疗为治标。这样,病证兼顾、标本同治,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糖尿病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脂肪、蛋白质、水盐代谢紊乱而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其血黏度、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也即中医所说的“久病必瘀”“久病入络”。故在治疗时要病证兼顾,标本同治,在降糖的同时,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如治疗糖尿病肥胖、脂肪肝者,多从痰浊考虑燥湿健脾,常用干荷叶、苍术、白术、枳壳、泽泻、山楂、何首乌、丹参、川芎、虎杖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者,多伴有肝肾阴虚阳亢症状,常结合使用滋阴潜降法,药用夏枯草、磁石、代赭石、决明子、野菊花、黄芩、桑葚、决明子、珍珠母、益母草、川牛膝。糖尿病坏疽用仙方活命饮加丹参、赤芍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疗劳嗽用百合固金汤加当归、赤芍、白芍、生地、熟地等药。治疗糖尿病泄泻用七味白术散加当归、熟地。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用:益母草、丹参、川芎、当归、车前子、茯苓、泽泻、熟地、山茱萸、怀山药、泽兰、牡丹皮、川牛膝等;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用黄芪四物汤加水蛭。对于糖尿病导致的虚脱则用大剂量黄芪。眼部疾患用枸杞子、菊花补肝明目,如杞菊地黄丸。人参、黄芪能补气、改善气虚症状,降低血糖、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三七、丹皮、栀子活血、化瘀、通络,有双向调节糖代谢作用。丹参、川芎、红花、山楂降血脂、改善微循环,除循环障碍。金银花、知母清热除烦,降血糖时配合石膏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降糖作用。葛根生津止渴清热降糖,又可以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降血脂,对于预防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心脑疾病大有益处。上述中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都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唯有准确合理地用药,病证兼顾,标本同治,才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康复。附:秘验方介绍

自拟经验方【组成】太子参、茯苓各15g 薏苡仁30g 桂枝3g 白豆蔻5g 苍术、川朴花、天花粉、泽泻、香橼皮、神曲、栝楼皮、郁金、橘皮各10g【功效】健脾分消、化湿助运。【主治】用于2型糖尿病。症见口渴不多饮,胸闷脘痞,乏力,纳差,恶心,便溏,舌苔腻、舌质淡红,脉滑。【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随症加减。【方解】方中以太子参、茯苓健脾益气为君药,薏苡仁、白豆蔻、苍术、栝楼皮、泽泻化湿助运为臣药,香橼皮、郁金理气宽中,橘皮理气化痰,桂枝温经通脉,神曲健脾消食共为臣药。全方共奏健脾分消、化湿助运之功。【点评】方中以太子参、茯苓为君,重在健脾益气;脾喜燥恶湿,故应用薏苡仁、豆蔻、苍术、栝楼皮、泽泻以燥湿;又加入陈皮、香橼、郁金等理气之品,取气顺痰自利之意;湿为阴邪,故以桂枝温经通脉、蒸腾水湿;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故以神曲健脾消食;诸药相伍切中病机,确实起到健脾分消、化湿助运而诸症得缓。【验案】吕某,女,63岁。

糖尿病史5年,服用诺和龙和二甲双胍治疗,口干多饮多尿症状不明显,血糖维持在7.5~9mmol/L。近半月来,因口渴不多饮,伴头晕胸闷脘痞,倦怠无力,纳食无味,恶心欲呕,尿频便溏。苔白腻、质淡红,脉弦细。查空腹血糖10.3mmol/L。此乃饮食伤脾,冷饮积滞不化,气闭湿阻。治宜健脾分消、化湿助运,药用上述自拟经验方,3剂后大便调,小便正常,口渴减,食欲增,脘闷恶心等消失,苔腻已化,脉转小滑,续进养阴益胃,健脾助运之剂,药用太子参、黄芪各15g,生白术、麦冬、石斛、知母、神曲、香橼皮、橘皮各10g,生地、怀山药、薏苡仁、天花粉各30g,守方随症加减调治两月,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尿糖转阴,空腹血糖7.8mmol/L。(单国辉 整理)运用膏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秦亮甫

秦亮甫,男,1924年生,江苏武进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中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学科组组长。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任法国路易斯巴士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依堡卡特”奖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中国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临证多年运用膏方治疗糖尿病,临床取得很好疗效,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少患者西药的使用剂量,协助平稳降血糖,使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并能减少此病并发症的产生。

治疗本病要注重重肾治疗。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可生燥热,燥热易伤阴精。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治疗重清热,兼滋阴;患病日久伤阴,治以补肾养阴。故膏方中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遗传因素则显示先天不足(元气虚)。糖尿病患者多有疲倦乏力,乏力者,气虚也。糖尿病病久邪恋,往往导致气血两虚。故膏方中用八珍汤的基本组成(生晒参、茯神、焦白术、生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熟地黄)来益气补血。另外加用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芪来加强补气之力。气虚则行血无力,血脉瘀阻,血黏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进一步缺血缺氧,日久便产生各个脏器功能失调,导致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笔者认为血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故加用三棱、莪术来行气破血化瘀,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

治疗糖尿病需要降糖,还需要降脂,且应利水。常用桃树胶、天花粉、制黄精、枸杞子、山药,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另外膏方中泽泻、麦冬、何首乌、地黄、山茱萸、黄芪、白术、茯苓、玄参也有一定降糖作用。常用决明子、生山楂、炒莱菔子、茵陈,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脂作用。另外膏方中制何首乌、泽泻、枸杞子也有一定降脂作用。茵陈还能起到促进代谢的作用,对降糖也有一定帮助。常用茯苓皮、葫芦壳、泽泻、车前草(或炒车前子)、槟榔,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水作用,必要时可以加用牵牛子加强利水之力。另外膏方中芦根、黄芪、白术也有一定利水作用。利水治疗也同时可以起到降脂作用,从而可以降糖。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往往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临床研究发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三者可在同一个人群中出现重叠现象。因此遇到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笔者认为控制好血压,可以提高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罗布麻叶、天麻、石决明、钩藤、珍珠母平肝潜阳降压,炒槐花、夏枯草清肝降压。另外炒槐花中含有丰富芦丁成分,可以很好降压。茺蔚子可以扩张血管起到降压作用。

膏方中的利水药如茯苓皮、葫芦壳、泽泻、车前草(或炒车前子)等也可辅助降压。黄芩、杜仲、桑寄生也有一定降压作用。为防膏方中用药过于滋腻,助湿碍胃,致消化不良,故用焦谷芽、焦麦芽、焦山楂、焦鸡内金消食、健胃、化积。用砂仁、白蔻仁化湿行气、止呕止泻。辅料用阿胶补血滋阴润燥,用奎红枣补血调味,用核桃仁补肾。特别注意血糖高者,熬补膏时不用冰糖、饴糖、蜂蜜、龙眼肉,可用元贞糖或木糖醇代替,减少奎红枣的用量或者不用(一般非糖尿病患者奎红枣用到500g,糖尿病患者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用量)。糖尿病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控制,忌烟酒、辛辣刺激、油腻之品,适量运动,定期随访血糖。

综上所述,笔者用六味地黄丸来滋阴补肾,八珍汤来益气补血,加强清热生津养阴、行气破血化瘀、降糖、降脂、利水,辅以消食健胃化积、化湿行气,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注意积极控制血压。另外,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降糖必须降脂,理脾(胰)还需节食。附:秘验方介绍

六味地黄丸加减膏方【组成】西洋参100g(另煎汁收膏和入) 生晒参150g(另煎汁收膏和入) 南沙参300g 北沙参300g 太子参300g 党参300g 生黄芪300g 茯神150g 焦白术100g 生甘草30g 当归100g 川芎100g 生白芍200g 生地黄200g 熟地黄200g 泽泻100g 山药300g 牡丹皮60g 山茱萸150g 枸杞子250g 制黄精300g 制首乌300g 炒杜仲300g 续断肉60g 炒狗脊150g 焦谷芽100g 焦麦芽100g 焦山楂100g 焦鸡内金100g 砂仁(后下)30g 白莲仁(后下)30g 石斛300g 麦冬150g 玄参100g 芦根100g 桃胶300g 菊花150g 密蒙花150g 青葙子150g 槟榔60g 茯苓皮60g 葫芦壳60g 三棱60g莪术60g 炒莱菔子300g 陈皮100g 阿胶300g(收膏时用) 木糖醇200g(收膏时用) 红枣100g 核桃肉150g。制法是将数十味中药加水煎煮后,除去药渣,反复浓缩药液,缩小体积,再加胶性药物、糖和蜂蜜等熬成稠厚半固体状药膏,开水冲服。【功效】补肾养阴。【主治】用于肾阴虚糖尿病。症见口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服。【加减】随症加减。【方解】方中以六味地黄丸为主(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苍芎、泽泻、山药、牡丹皮、山茱萸)来滋阴补肾。另加用石斛、麦冬、芦根、五味子、南沙参、北沙参、玄参、天花粉、太子参、西洋参起到清热生津养阴的作用。并加用制何首乌、制黄精、枸杞子、炒杜仲、续断肉、炒狗脊、桑寄生、阿胶、核桃来加强补肾之力。用桃胶以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