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0:03:12

点击下载

作者:晓树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者

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者试读:

前言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olombo Cristoforo约公元1451~1506年)意大利著名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

1451年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他的父亲是一个当地有名的纺织匠,但哥伦布并没有受父亲的影响,从小时候起便对航海和来往于海上的商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他就到海上生活,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在哥伦布25岁那年,也就是1476年,他随着一艘沉船的残骸安全地游到了葡萄牙。以后的几年,他就住在葡萄牙并且结了婚,有了孩子。可是不幸的是,他年轻的妻子不久就过世了。

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1482年开始,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都遭到了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的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和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

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近十年,直到1492年才获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开始远航探险。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120名水手,分乘“圣·玛丽亚”号、“平达”号和“尼纳”号3艘帆船,从西班牙巴洛斯港扬帆西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行。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折腾了70多个昼夜,直到10月12日凌晨才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是现在属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当时哥伦布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哥伦布深信他脚下所踩的陆地正是“印度”,为了寻找《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遍地黄金与满野香料”的地方,他继续航行寻找新陆地。后来,因旗舰“圣·玛丽亚”号触礁,他只好留下三十九人在海地,建立殖民据点(即“圣诞堡”),此后带领其他人于1493年1月,乘另两艘船返回西班牙。经过几个月的远航,哥伦布于1493年3月凯旋。消息传开后,不仅轰动了西班牙,而且也震撼了整个欧洲。西班牙女王在巴塞罗那宫廷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哥伦布首航成功后,又先后进行了三次航行。第二次在1498年9月,规模最庞大,有17艘船、1500船员出海。后来又分别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远航。他先后到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小安的列斯群岛、波多黎各、牙买加、特立尼达以及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

直到1506年逝世,哥伦布一直以为他所到之处就是印度,因此后人把那些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那里的土著也称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的远航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了海上霸业。从此,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作者2009年7月于北京

热衷于航海的少年

发现只孕育在永往直前的坚持之中。我想,它与懦夫大概永远无缘。——哥伦布

热那亚的“小航海迷”

“这么晚了,哥伦布这孩子还不回来……大概又溜到什么地方玩去了。”

从早上就一直忙着工作的父亲多明尼科·哥伦布已经感到很饿了。晚饭的菜肴已全都摆上了桌,母亲苏珊娜费了大半天工夫烹调的鱼和烤鸡,又香又肥,令人馋涎欲滴。

1429年,哥伦布的祖父把哥伦布的父亲多明尼科·哥伦布送到毛纺工人那儿去当学徒。他在1439年出师并成为毛纺织工人中的佼佼者。

1445年他和一个同业的女儿苏珊娜结婚,1451年哥伦布出生了。哥伦布有两个弟弟,那就是巴索罗缪和狄亚哥,最小的妹妹名叫碧安卡。弟弟狄亚哥后来曾随同哥伦布出海航行。

多明尼科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布师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进口的羊毛加以纺梳,染上各种颜色,然后织成布料。他手下有七八位工人,生意相当兴隆。“我的肚子好饿!”巴索罗缪可怜地嚷着。“我们先开饭好了,哥伦布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呢。待会儿他回来时,可得好好训他一顿才行。”多明尼科拿起杯子,一边倒酒一边说。

哥伦布那年13岁,本来在家里帮忙。但是,父亲却认为他的手艺不够灵巧,倒是老二巴索罗缪似乎比较适合于这种精细的工作。因此,就在半个月以前,多明尼科把推销成品的工作派给了哥伦布。

哥伦布的任务是带着布料的样品到各行号去兜售。那些停泊在港口的船只也是他展示样品、招揽生意的好去处。可是,每次在码头上遇到水手们时,他总是只顾听他们谈论外地港埠的种种见闻而忘了自己的推销工作。“哥伦布准是对织布不感兴趣,只想当船员,自己开创一番事业。我小时候不也是一心一意要到海上航行吗?”多明尼科忽地停止了吃饭,心想:“怎么能责备哥伦布呢?”

哥伦布的故居现在还保留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市。哥伦布在这个房子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热那亚

当时的热那亚市还是一个共和国,与威尼斯齐名,是地中海最繁盛的贸易港口之一。港内船舶大多用来贸易。那里帆桅林立,人来人往,景象蔚为壮观。热那亚的码头附近有交易所、银行以及专做船员生意的酒吧、旅馆等;市区内一幢幢豪华巨宅处处可见,那些装饰着雕刻艺术品的美丽庭园和别具匠心的建筑比起王公贵族的宅第来也毫不逊色。

只要是出生在热那亚的男孩子,向往航海是理所当然的事。从船上打杂干起,若有朝一日能拥有自己的船只,将东方各国的珍贵产品运到欧洲各地去销售,那么生活就可以过得很富足,周围的人也会尊称他一声“船长”。资料链接热那亚共和国

热那亚共和国位于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源于12世纪早期,在早期的几个世纪,热那亚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仅次于威尼斯这个大城市。热那亚的重要贸易遍布地中海和黑海。它的主要对手是比萨,但最终热那亚打败了比萨,在13世纪晚期从比萨手中夺取了科西嘉岛。在1283年西西里的安茹和阿拉贡王国争夺西西里控制权的时候,热那亚的商人们幸运地选择了胜出的一方,并主导了西西里经济,给予统治阶级贷款及组织和控制糖和丝绸的生产。除此之外,因热那亚当地是无粮食出产的,所以热那亚要依赖西西里谷物去支持它的人口。因此商人们也垄断了西西里的谷物出口,但马格里布也需要西西里的谷物,所以热那亚以谷物与马格里布作交换,得到了非洲的黄金。

热那亚因1380年跟威尼斯共和国进行塞奥芝亚战役及经历了欧洲14世纪晚期及15世纪的经济紧缩而开始衰落。奥斯曼帝国夺取了热那亚在爱琴海的商业活动,而黑海的贸易亦被挤压。在这段时间,热那亚的大部分领土都被法国及米兰占领。从1499年至1528年,热那亚共和国经历了它的最低谷,热那亚共和国差不多持续地被法国占领。西班牙人和它的盟友,热那亚的“旧贵族”们于热那亚背后筑起山城堡垒围困该市,并于1522年5月30日夺取了热那亚,将热那亚置于残酷的掠夺浩劫之下。当热那亚海军上将安德烈亚·多利亚联合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驱逐法国人并维持热那亚的独立时,复兴的迹象开始了:1528年热那亚的银行第一次借贷给查理五世。热那亚港口

在这之后,热那亚经历过成为西班牙帝国中地位较低的附庸国,热那亚银行家们于他们在塞维利亚的账房特别提出资金支持多位西班牙国王的外交活动。历史学家斐而南·布劳代尔甚至称1557年至1627年的这段时期为“热那亚的时代”,“这一朝代是一个文明开化、不为人知、历史学家们长时间忽略的盛世”,现代的观光者在经过热那亚色彩艳丽的巴罗可式的建筑时,都会感受到热那亚拥有着无比丰富的财富。但这些财产并不是热那亚人所共享,事实上热那亚的财富是集中于一个组织严密的银行金融家圈子里,他们是真正的“风险资本家”。

热那亚银行的借贷活动起源于1557年,那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宣布国家破产,令德国银行业务陷于瘫痪,完结了西班牙金融家支配银行业。热那亚银行家给予周转不灵的哈布斯堡王室一笔流动的贷款和一笔可信定期的收入。为偿还贷款,他们将来源不可靠的美洲白银用船迅速地由塞维利亚运送到热那亚,提供资金给银行为他们做更长远的投资。17世纪西班牙的衰落也带来了热那亚的再次衰落,而西班牙王室屡次的破产,亦令很多热那亚商人倾家荡产。威尼斯

18世纪,热那亚继续慢慢衰落,在1768年因科西嘉岛发生地方叛乱而被迫将科西嘉卖给法国,但热那亚比同时期的威尼斯要繁荣。1797年共和国被拿破仑的法国革命军占领,并推翻了以往热那亚历史中统治该市的领主,而以知名的利古里亚共和国代替。

拿破仑在夺取法国权力之后,对热那亚颁布了更保守的法规,但利古里亚共和国只存在了一段短时间,在1805年它被法国吞并,成为法国的亚平宁省、则尼斯省和芒特鲁堤省。

1814年春季,拿破仑被打败之后,英军代表威廉·斑迪克勋爵怂恿热那亚地区的领主们宣布恢复热那亚共和国,但在维也纳会议中热那亚被决定给予萨丁尼亚王国。英军于1814年12月撤退,而热那亚于1815年1月3日被萨丁尼亚吞并。

哥伦布的父亲多明尼科也是怀着对航海的憧憬长大的。因此,他对于哥伦布不能专心推销布料而热衷于打听海外消息的行为很能理解。但是,仅仅怀着希望是不可能成为船员的,到头来也只不过是少年时期的一个梦想而已。

当晚饭快要结束时,哥伦布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了进来。“爸爸,我回来了。刚才我在巴罗尼叔叔那里听他讲马可·波罗的故事,实在很有趣呢!”哥伦布一边喘气一边说着,眼睛兴奋得闪闪发亮。“哦,那是一本名叫《东方见闻录》的书上所写的故事吧。不错,书是写得很好,但内容大部分是杜撰的。这本马可·波罗的游记,根本没有人把它当真。好了,好了,生意到底做得怎样?”马克·波罗“巴罗尼叔叔和麦都洛船长都订购了。可是,我倒觉得那些故事不像是杜撰的。”

巴罗尼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商人,家里收藏着很多书籍,为人很亲切。他告诉哥伦布,等他有能力看书时,要看什么书就尽管向他借。

自从德国人谷腾堡在1445年利用铅字发明活版印刷术以后,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是印刷的书本还是非常珍贵,只有相当富有的人才买得起这种书。

书本上所写的文章,只有具备良好拉丁文基础的人才读得懂。巴罗尼叔叔为了满足哥伦布的好奇心,就把《东方见闻录》的内容扼要地讲给他听。

当天晚上,哥伦布上了床以后,脑子里仍一直在想着马可·波罗所经历过的亚洲土地,久久不能成眠。

《东方见闻录》的启示

哥伦布在工作之暇,开始尽量抽出时间学拉丁文。在罗马帝国时代被定为国语的拉丁文,无论是读或写都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如果不学会拉丁文就没有办法读书。据说,因为哥伦布的父亲和织布师傅们没有能力教他识字,而他又急于看航海术和地理、历史方面的书籍,哥伦布在14岁时就上了巴比亚的学校。“哥伦布,顾客对你上次送来的上等布料反应非常好,很快就卖完了。下次再送十套来吧。你现在的拉丁文学得怎么样?”有一次巴罗尼愉快地向哥伦布问道。“还好,考试的成绩也还说得过去。我今天想请求您答应我一件事情。”“哦,我知道了,是这本书吧?你拿回去慢慢看好了。”

巴罗尼从书架上取下《东方见闻录》交给哥伦布。这本书的作者马可·波罗也是意大利人,但在哥伦布出生前大约一百三十年就已经去世了。知识链接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在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殷商之家。17岁的时候随着他的父亲尼可罗和叔父马非尔前往亚洲旅行。马克·波罗像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试图打开可以跟中亚细亚和东亚细亚直接进行贸易的新路线,使在热那亚强大压力下处于劣势的威尼斯重新振作起来。对他的父亲和叔父来说,这是第二次的亚洲之旅。

1270年从威尼斯出发的马可·波罗一行,越过高原和沙漠,到达了遥远的东方。他所经过的地方包括中国、缅甸、印度等国,行程达数万公里,最后在蒙古皇帝忽必烈宫中做官,经过26年后才重返威尼斯,时为1295年。

他把多年来在亚洲搜集到的金银珠宝缝入衣服中带了回来,因此成了大富翁。接着用这些钱买下了商船,从事大规模的对外贸易。然而,不幸的命运却在前面等着他。

盛行地方主义的意大利各城市经常为商业利益和政治权利而互相斗争。英国、法国、西班牙已纷纷实行中央集权,缔结成民族国家,而意大利却还停留在城邦政治阶段,贵族家族互相械斗,教皇派与皇帝派相争,贵族与平民相争,每个城邦都纷扰不安。热那亚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渐衰退,不再有往日的风光。

热那亚在中世纪时发展得虽然比威尼斯要晚,但是在推广商业和发展海权的成就上并不在威尼斯之下。

当时热那亚和威尼斯这两大贸易港由于商业上竞争的关系,形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双方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分别派出了强大的舰队担任护航。地中海虽大,怎奈冤家路窄,大家见面眼红,为了抢夺财物、占领贸易优势,几十年来打打杀杀从未断过。

1298年,也就是马可·波罗从亚洲回来后的第三年,他在亚得利亚海的库尔卓拉岛(现属南斯拉夫)外海卷入了一场海战之中。

敌对双方的阵容中,威尼斯拥有舰只九十五艘以上,热那亚则有八十艘左右,两支舰队相遇,立即展开激烈的战斗。在一场混战中,有的船相撞;有的船起火燃烧,许多水手从船上掉到大海里去……

战况初起是威尼斯方面占了优势,但是随后风向转变,热那亚舰队乘机发动猛烈地反攻。结果,威尼斯舰队惨遭失败,被俘者达数千人。马可·波罗也和其他俘虏一样,被带上脚链,关进热那亚的监狱里。

马可·波罗在狱中结交了一位名叫罗斯梯谢奴的俘虏。这位擅长文学的难友听马可·波罗说起亚洲旅游的亲身经历,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动笔写成了文章,这就是《东方见闻录》。

大约一年之后,马可·波罗出狱,返回威尼斯。

马可·波罗在世的时候,很多人讥笑他是“吹牛大王”,甚至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也还被人当作“吹牛皮”的代名词来使用。但是,他这本《东方见闻录》却不是在吹什么牛皮,这是欧洲人所写的第一本亚洲游记。然而,对亚洲懵然无知的欧洲人却不肯承认这本书的价值。哥伦布的父亲把它斥为“杜撰的故事”,也是基于同样的心理。

哥伦布从一开始读这本书,就再也无法停下来了。他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完全沉醉于故事之中,觉得自己彷佛就是马可·波罗。元世祖忽必烈

马可·波罗是威尼斯的一个富商的儿子,在他17岁那年,跟随经营贸易的父亲和叔父从威尼斯出发,经过塞浦洛斯、土耳其、小亚细亚等地到达了蒙古,途中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当时的蒙古皇帝忽必烈很器重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曾经在元朝当了17年的官,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他所看到的庄严华丽的宫殿、辽阔无垠的国土、租税和法律制度、被用来支付军饷和进行物品买卖的纸币、大元帝国的庞大财富以及首都燕京的盛况等等,在他所著的《东方见闻录》中都有生动的描述。

书中,使哥伦布最感兴趣的是被马可·波罗称作“黄金之国”的中国的情形。据书中说:

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这个国家,住着黄皮肤的人,他们很有礼貌,又有高度文化,物产也很丰富。

……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黄金,但是国王却禁止输出,而且因为该地民风很保守,东西交通又极为不便,所以西方的商人也没办法和他们来往。

那里的黄金真是多得不可胜数。统治者所住的宫殿屋顶上都用黄金修葺的,宫殿内的房间和道路铺着厚达4厘米的纯金板,窗户是黄金制成,玫瑰色的珍珠也出产得很多。人死了以后,要把珍珠含在嘴里埋葬。此外,那里宝石的产量也极其丰富。

读到这里,哥伦布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

他想:“既然如此,只要我能航行到中国,那里的黄金、珍珠和宝石岂不是唾手可得了吗?”

航海先驱恩利克王子

哥伦布对航海的憧憬比以前更加强烈了。他很想前往“黄金之国”——这个欧洲人未曾见过的地方去看个究竟。但是,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他如愿以偿呢?他可不愿意模仿马可·波罗,采取走陆地的方法。

有一次,哥伦布步出巴罗尼叔叔的商店,凝望着港口出神。他心想:我要当船员,只要上了船,说不定就有机会可以到中国呢!

他在少年时代已经确定了自己将来所应该走的人生之路。

在巴罗尼的商店里,哥伦布遇到了一位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市名叫罗希里科的商人。他经常到热那亚采购商品,之后转运到北欧各大城市去推销。因为他知道巴罗尼的店里有亚洲的名贵纺织品,所以特地前来选购。

在闲谈中,罗希里科很得意地说:“恩利克王子陛下去世时,有些人还担心葡萄牙的探险事业会从此沉寂下来,但是事实上,欧洲第一的盛况仍未改变。那些卓越的舵手和船长们几乎每天都在重绘非洲西海岸的地图呢。”15世纪的葡萄牙

有关恩利克王子的事迹,哥伦布也曾经听人说过。这位喜欢探险的国王,是在五年前的1460年去世的。

葡萄牙位于欧洲大陆西南部状如拳头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与非洲大陆的撒哈拉隔海相望。

这个濒临大西洋的沿海国家,航海业一直就十分发达。不过,亚洲的产品还是要靠地中海的威尼斯或热那亚的商人来供应。

从亚洲各地由商队运来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一般都是汇聚到素有“文明十字路口”称誉的君士坦丁堡的市集来销售的。而这个市集是在信仰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教徒控制之下。伊斯兰教和欧洲人所信仰的天主教是互相对立的宗教,所以他们和欧洲的商人不相往来。

但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却是例外。他们和伊斯兰教徒之间订有特别的协定,可以通过转手买到亚洲的商品。

欧洲人只好付出高昂的代价,向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购买,否则的话,亚洲的香料、珠宝、瓷器和布料都无法到手。

可是,方法还是有的。只要把自己的商船派到亚洲去直接进行贸易就行了。擅长于航海的葡萄牙人,一直在认真地考虑采取这个方法。他们认为,顺着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行,总可以找到通往印度洋的海峡。

哥伦布在有关历史和地理的书本里,也读过古代探险队环绕非洲航行一圈的纪录。古代埃及的尼柯奥王,据传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曾经派遣一支由腓尼基人组成的探险队,自东而西绕过非洲大陆,历经3年之后回到埃及。怀有淘金梦的探险队

又过了100年,加尔达哥的汉诺率领了三万名男女,沿着非洲西海岸由北而南行进,沿途留下了许多殖民地。汉诺此举虽未达成环绕地球一圈的理想,但他仍然相信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一脉相通的。“我们要以古代航海家为榜样,努力打开通往亚洲的航道。”

葡萄牙的航海先驱恩利克王子下定了决心之后,亲自修读了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等课程,然后开办了一所航海学校,选拔了一批干练的海员入校受训。当时,人们对于非洲西海岸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出海啦,伙伴们,冲过波札多尔海角前进吧!”

恩利克王子对船员们下达命令。他所指的海角位于现在的西属撒哈拉,距葡萄牙约有一千五百公里之遥。“哇!那个海角前面的海水是沸腾的,我们这一去,准是有去无回的了!”

不管经验多么丰富的船员,只要一提到波札多尔海角的名字,总是谈虎色变。但是,恩利克王子仍然不断地为船员们打气,希望能揭开波札多尔海角前方“黑暗之海”的真相。到了1434年,埃阿尼斯船长所驾驶的船终于通过了这个海角。“沸腾的海并不存在。”

埃阿尼斯的报导,鼓舞了葡萄牙的水手们。船长巴尔代亚和卡达莫斯等人也陆续跟进。“总之,首先发现通往亚洲航道的荣誉,势必将由葡萄牙所获得;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事要等到多少年以后才能实现。你如果也想当一名成功的航海家,我劝你先接受一些基本训练,然后再到葡萄牙来。哈哈哈……”恩利克王子

听到商人罗希里科这样说,哥伦布成为航海家的梦想就越发强烈起来了。资料链接海洋霸主葡萄牙

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国家,与北非隔海相望。土地面积9.2万平方公里,15世纪末其人口仅110万。11世纪前曾经先后置于罗马人、阿拉伯人、摩尔人的统治之下。1143年,教皇承认葡萄牙王国独立,它是欧洲最早实现民族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国家。1147年,阿方索一世夺取了摩尔人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里斯本。

葡萄牙在立国初期就非常注重发展航海事业,将之作为传统国策,并用王权来保证实施。1375年,犹太制图家贾·克雷斯奎父子在葡萄牙绘制出当时欧洲最完备也最准确的世界海图——“加塔兰地图”,成为葡萄牙航海者的指路明灯。

说到葡萄牙的航海发迹史就必须说到恩利克王子,即有“航海家”之称的恩利克亲王。堂·恩利克王子(1394~1460)是葡萄牙国王诺昂一世的第三子,生于波尔图,他是葡萄牙航海者的精神教父、大航海时代初期葡萄牙航海事业积极的鼓动者和推进者。1415年,诺昂一世与恩利克王子率兵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攻占了北非摩洛哥的穆斯林重镇休达(今塞卜泰)。攻占休达对于葡萄牙的航海发展意义重大。休达扼守直布罗陀海峡的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同时休达还成为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迈向东方的第一步。占领休达后,恩利克王子从穆斯林俘虏嘴里得到了阿拉伯人同非洲黑人贸易的重要情报。恩利克王子是个狂热的基督徒,一生都以同穆斯林作战为己任。当时欧洲流传着非洲存在有一个强大的信仰基督教的黑人王国—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的传说。这个王国的名字在《大航海时代》系列中也出现过多次。恩利克王子对之深信不疑,一心要找到这个据说黄金满地、富得流油的普莱斯特·约翰王国。

1420年前后,恩利克王子在萨格雷斯半岛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航海学校,为葡萄牙培养了大批熟练的航海者。1420年,马德拉群岛被发现,此前被发现的加那利群岛则不得不让给西班牙。1431年,亚速尔群岛被发现,成为大西洋航行的补给基地。1434年,恩利克王子的远征船队首次越过西非的博哈多尔角。1445年,贡萨尔维斯发现佛得角(葡萄牙语“绿色之岬”)群岛。同年,葡萄牙人开始闯入非洲。1448年,恩利克王子在阿尔金建立了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座堡垒,作为大规模掳掠的根据地。从非洲掠得的黄金、象牙、黑奴使葡萄牙人得以继续在摸索中向东方扩张。以后葡萄牙每进至一地,就建立起商站或据点,并用当地获得的收益来支持下一步的行动。航海家恩利克王子毕生从未参加过任何探险远航,他扮演的是葡萄牙这艘航船的领航员。到1460年恩利克王子去世时,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进入繁荣期。

1481年,葡萄牙诺昂二世继承王位,他同时也继承了叔父恩利克的遗志,积极推进航海探险。1483年,迪戈·卡奥带领远征船队到达刚果河口。1487年8月,巴托罗梅乌·迪亚士奉命率船队离开里斯本,考察西非海岸。1488年6月,迪亚士抵达非洲的最南端。由于那里的风暴极为强烈,迪亚士将这个大海角称为“托尔门托”,即“风暴角”。1488年他返回里斯本向诺昂二世报告时,诺昂二世将之改名为“好望角”(大概是想到富饶的东方即将在眼前出现而喜不自禁吧)。

1495年,曼努埃尔一世继位,恰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葡萄牙立刻加紧策划前往印度的航行,达·伽马被选为远航指挥官。华斯科·达·伽马(1460~1524),葡萄牙贵族,出身军旅。1497年7月8日,达·伽马率领由4艘船、约17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由里斯本出发探索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线。船队旗舰“圣·加布里尔”号,长25.6米,宽8.5米,排水量不过300吨。迦马没有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船队首先到佛得角群岛,然后朝南直驶南大西洋,航行了三个月后,再改向东,到达好望角。由此绕开了非洲西海岸对于南下极为不利的气候。在前人没有去过的陌生海域航行几个月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达·迦马无疑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但是人们对他人格的评价是“骄横跋扈,狂暴凶残”。11月22日绕过好望角后,达·迦马船队进入了一片新天地。此后他向北沿非洲东海岸航行。1498年3月2日,进入莫桑比克。4月在马林迪,达·迦马得到了当地著名的阿拉伯领航员马吉德的帮助。在他的指引下,航行23天,穿过阿拉伯海,于l498年5月20日,离开葡萄牙近十个月后,达·迦马到达印度南部最著名的商业中心卡利卡特。在这里,达·迦马不是一个称职的外交官,他带来的粗劣的礼品和货物受到嘲笑。但依靠武力,他还是抢到了宝石和香料。返航时船队就不太幸运了,许多水手在途中死于疾病,其中包括达·迦马的弟弟。最后只剩下两条船,1499年7月10日,“贝里奥”号回到葡萄牙,达·伽马的旗舰则在1499年9月9日才抵达里斯本。生还的水手不到开航时总数的三分之—。但运回香料等货物在欧洲的获利为这次远征费用的六十倍!

完成通往印度航线后,1510年,葡萄牙任命的第二任“印度总督”阿尔布魁克带领葡萄牙的武装船舰占领了印度的果阿,建立起继续向东扩张的据点。次年又征服了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强占了这个中国明朝“敕封国”的领土,以这里作为入侵中国沿海的前哨。1515年,霍尔木兹也沦入其手,当年12月,阿尔布魁克死在果阿。至此,经过近百年的探险、屠杀、抢掠,葡萄牙横跨半个地球的东方殖民帝国终于建立起来。

努力成为一名水手

哥伦布变成了一个动不动就望着大海出神,或者埋首苦读地理学和天文学的少年。“航海的心愿,光是凭想象是绝不可能达成的。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只有拼命用功了。”

当时欧洲的地理学和天文学,正处于强大的天主教势力压制之下。天主教的教会当局认为地球的中心是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地——以色列。并且主张地球位居宇宙中心,本身并不动,而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动。指南针

但是,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学者们经过长期以来致力于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已经测定出了纬度,算出了地球圆周的数值,并且将这方面的知识应用到航海上,利用指南针,自由自在地航行于印度和非洲海洋。

有了拉丁文阅读能力的哥伦布,根据各种书本的知识,渐渐发觉欧洲的地理学者犯了一个错误。虽然古代希腊的科学家早就说过地球是圆的,但是天主教的教士们却不承认这种理论,硬说地球是平面的。“爸爸。”

有一天晚上,哥伦布来到工作房,去找独自一个人留在那里工作的父亲。“哦,哥伦布,有什么事情吗?看你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想跟您商量一件事情。”“让我猜猜看,你是想当船员,要我放你走,对不对?”“咦,你怎么知道的?”

哥伦布被父亲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禁吃了一惊。“这点小事都看不出来,我还能当父亲吗?你的心事,只要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了。我年轻时,也是一直梦想着要当船员的。所以,你的心情我很了解,我决不会反对的。”“那您是答应了?”哥伦布的航海梦

本来硬着头皮准备挨骂的哥伦布,看见父亲一下子就同意了他的要求,反而觉得很意外。“对于在热那亚出生的男孩子来说,向往海洋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个人如果能够到海上去尽情发挥自己的力量,那该是多么痛快的事情啊!你如果真的想当船员,即使不辞而别,我也不会责备你。现在,你来找我当面商量,我觉得很高兴。”

父亲说着,脑海里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航海往事。“哥伦布,我问你,上船的事是不是已经有了着落?”“是的,在街上开店铺的巴罗尼叔叔答应我,随时可以介绍我到热那亚舰队去。”“好吧!不过,在舰队当水手,可不是轻松的事。要是碰上了敌人的舰队,打起仗来,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呢!”“爸爸,我心意已定,决不后悔。”

哥伦布一心一意要出海,只要这个愿望能够实现,他当真觉得死而无憾。“哥伦布,有一件事情我必须提醒你。我们姓哥伦布的,并不是贵族,只不过是卑贱的织布工人而已。就算你参加了热那亚舰队,干得很好,也不可能被提升为舰长或司令官,而只能永远当一名水手,领取微薄的薪金。”“这个我知道。”“不过我倒有一个好办法。你要是想真正出人头地,成为船长或司令官,将来一定要离开热那亚才行。你知道,热那亚舰队是地中海最强大的一支舰队,所以你在热那亚舰队学成了船员的基本技能后,应该转往别国的船上另谋发展。这样,你就可以凭借实力得到更好的地位了。”“爸爸,您等着瞧吧,我一定要把哥伦布家族的名声发扬光大,决不会终生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水手。”哥伦布充满自信地说。“对,希望你努力为之。”父亲拍着哥伦布的肩膀,加以勉励。

哥伦布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不过,他的父亲仍然尽力资助他,让他去学校念书。因为哥伦布自幼就喜欢读书,探求各种知识,父亲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

哥伦布进入学校后,对于几何、地理、天文、航海、拉丁语等学科非常感兴趣,用心地攻读。可惜因为家贫的关系,没有多久就休学了。

此后,他就靠自学来获得各方面实用的知识,对于与航海有关的天文、地理、海洋、气象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锲而不舍地用心钻研。

他的境遇和许多成名的伟大人物相似,由于出身贫寒,他养成了坚毅不拔的性格和刻苦耐劳的精神。

他在休学后不久,14岁那年,就开始从热那亚外出航海了。

当他首次乘船驶离热那亚港时,内心里真是莫名地兴奋!

那位老船长名叫科伦保,是哥伦布的远亲,对哥伦布照顾得无微不至。科伦堡是商船的船长,也是热那亚港的海军军官。经常率领舰队袭击威尼斯、葡萄牙等敌国的商船,有时候,也被敌方偷袭而发生激烈的战斗。

在航海途中,这位刚毅的航海家常常利用空闲的时间,向哥伦布叙述种种有关航海方面的事情。哥伦布早年的海上生涯“哥伦布,你要知道,意大利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个城市和港口在政治上互相对立,彼此都在争取对外的通商贸易。”“我们热那亚港虽然不大,但却是个独立的国家。和平时代,虽然可以跟其他国家贸易经商,可是,一旦发生战争,就必须相互攻打,有时候,船被炮火轰沉,死伤无数,情况相当惨烈!

即使没有发生战争,只要发现对方的商船满载货物,就要加以偷袭,把货物抢来占为己有。说起来,这种作风固然是蛮横无理,可是,你不这么做就会吃亏的。因为,你不抢他,他就抢你,这是迫不得已啊!”

年幼的哥伦布听了这些话,一腔热血不禁沸腾起来,更增强了他冒险的决心。

这样的生活,大约继续了十年之久。这段期间,哥伦布学习到不少航海的知识,也磨练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海员精神。

在哥伦布成为热那亚海军的一员之后,哥伦布家里又发生了一个变化。那就是哥伦布的二弟巴索罗缪也改了行,在一所专门绘制海图为业的人家那儿学艺。

这件事情后来对哥伦布的一生事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和帮助。“巴索罗缪这孩子擅长手艺,让他去做绘制海图的工作,比让他实际坐船航海要更适合。好好干吧,不要输给哥伦布大哥!”父亲多明尼科对巴索罗缪也同样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资料链接航 海

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动。当时中国大陆制造的一些物品在大洋洲以至厄瓜多尔等地均有发现。公元前4世纪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驾驶舟船从今马赛出发,由海上到达易北河口,成为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航。公元前490年,在波斯与希腊的海战中,希腊就曾以上百英尺长的战舰参战。中国汉代已远航至印度,把当时罗马帝国与中国联系起来。唐代为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湾附近。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及地物为导航标志,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之一种。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例。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12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助航设施灯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建造了高六十多米的灯塔。1732年英国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了灯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华设立了浮标。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时期。1405~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至非洲东岸的现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1420年葡萄牙创办了航海学校,船长迪亚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该地为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两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16世纪始,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进入20世纪后,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驶,在现代条件下,需采用现代导航设备,了解国际水运法规,世界各国海上交通管理制度。为保证人身、船舶、货物和海洋环境的安全,船舶上还需设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设备和航海仪表及通信设备等。开辟新航道的背景

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来有三条: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细亚;两条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百般刁难。因此,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价购买,这种贸易造成西欧贸易严重入超,大量黄金外流,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企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弘扬、传播基督福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弘扬和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是西欧民族国家支持哥伦布西航“前往中国”的重要原因。哥伦布本身也是个狂热的督基教徒,他自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他在探寻新航路的始终,都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情绪。当时社会盛行的人文主义思潮,激励了西欧人的进取精神,鼓励他们向海外传播和扩大基督教影响,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特别是探寻新航路和从事冒险事业。古印度金币

开展大规模的航海探险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和皇室的支持,使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于14世纪时在欧洲普遍使用,使航行不致迷失方向。欧洲的造船技术当时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轻便快速的大船。此外,当时欧洲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很先进。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同时开辟新航路的主观条件也已经具备。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已经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过程,专制王朝和社会各阶层都渴望开辟新航路。政府为了发展贸易、改善经济状况和扩大版图,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不少封建贵族成为探险者。

漂流到葡萄牙

公元1476年,哥伦布已经25岁了,他在热那亚海军做了十多年的水手,已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再加上渊博的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使他终于在法国舰队中担任船长,开始崭露头角。年轻时的哥伦布

在1476年8月末的一天,他的船驶离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和3艘友船静静地向前航行。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船上的风帆被映成绚丽的玫瑰色。哥伦布身披大氅,站在甲板上眺望远处。

这时候,一位身材高大,满脸胡须的部下走过来报告说:“对方确实是7艘军舰,他们是从法兰德斯(过去是欧洲的一个国家,现在分属比利时、法国、荷兰)装载了货物,正准备回航,我们要不要来个偷袭?”“当然!”哥伦布果断地说。“可是,我们只有4艘……”“不在数量的多寡,要知道,我们的火力比他们强,士兵们也都勇猛善战,怕什么?”哥伦布打断了他的话。

当时的商船全都装备着大炮等武器,水手就是战士,换句话说,那是商船兼战舰,也是众所周知的贼船,公然地在海上掠夺敌方的财货。

哥伦布继续说道:“这7艘威尼斯军舰从法兰德斯开出的日子算起,大约还要六七天以后才能到达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我们可以先驶到里斯本,埋伏在港外等着他,以逸待劳,如此必能一举成功!”

哥伦布率领的船队,原先计划要驶往北海方面通商贸易,如今得改变行程了。从事贸易的任务转变而为掠夺行为,他们准备在里斯本港外面布下陷阱,等待猎物的到来。

威尼斯的7艘船,毫无察觉,由于船上满载货物,所以航行缓慢,较预计的时间晚了好几天才驶近哥伦布埋伏的地方。

当时的船只都是靠风力行驶的帆船,水手们必须注意风向以操作布帆,向前推进。一旦出现袭击的船,就得马上把握有利于本船行动的风向,使敌船陷于我方的掌握中。

天色微明,东方略略显出一点鱼肚白,哥伦布站在船头,隐隐可以看到葡萄牙的群山峦影,不由地兴奋起来。这时候,除了海风吹动帆篷以及浪涛冲击船身的声音外,四周是一片沉寂。谁会想到,将有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宁静的海上发生。

哥伦布以锐利的目光向四周扫视,然后命令部下以旗语通知各友船做好战斗准备。

这时候,朝霞初上,映在海面上射出耀眼的光芒。3艘友船都忙碌着做各项战斗准备,随时待命,发动攻击。

桅杆上的瞭望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远方。突然间,只听得他大声地呼叫:“看到敌方的船了!”

果然,从瞭望人所指的方向看去,在接近陆地的海面上,有一艘大帆船,扯满了大小帆篷正缓缓地驶近。

接着,一艘跟着一艘,全都靠近陆地,向南方驶去。“发炮!”哥伦布下达了攻击命令。

哥伦布命令水手们全速前进,企图迎头拦截,船帆灌满了风,迅速地来了一个大转弯,飞快地向敌船驶去。

威尼斯船根本没有料到这一场突袭,一时惊惶失措,船身连着挨了几发炮弹,赶紧扯满风帆,企图向港湾那边逃跑。

哥伦布所率的四艘军舰怎肯放过这个机会,也都扬帆全速紧追。由于对方的船只满载货物,吃水很深,在行动上当然不及哥伦布的船只轻捷、快速,所以,没有多久就被哥伦布他们的船追上了。

敌船在惊恐之余,一边逃命,一边胡乱发炮还击,怎奈慌乱中,根本无法命中目标。

哥伦布手握长剑站在甲板上指挥作战,有几艘敌船已经着火燃烧,顿时海上浓烟笼罩,火舌四窜,已难分敌我了。海上战斗

这时候,哥伦布自己的船正接近一艘敌船,哥伦布下令把两头有钩的铁链抛过去,把敌船勾住、拉近。

哥伦布首先挥舞长剑跃上了敌船,勇猛的部下纷纷跟进,喊杀之声不绝于耳。甲板上鲜血四溅,死伤累累。

正在混战厮杀得难分难解时,突然这艘船的布帆被邻船飞来的火苗扫中而燃烧,刹那间整个甲板上浓烟弥漫,呛得人连呼吸都有困难,烈焰几乎会把皮肤烤焦。

不管是敌是友,谁都无心战斗了,还是逃命要紧,于是一个个跳进大海。

哥伦布眼看情势如此,也只得跳海逃生。当他正跃入大海,准备泅水逃离时,忽听“轰”然一声巨响,原来是船上的火药库爆炸,船身被炸得支离破碎。更不巧的是,从船上飞来一块木板,恰好击中他的左脚。“哎唷!”

脚感到一阵剧痛,他已经没有办法游泳了。“我不能死在这里。”哥伦布对自己说。

坚强不屈的求生信念,使他鼓起余力向前慢慢游去。天无绝人之路,他总算抓住一块大木板,欣喜地紧紧抱住木板,接着就渐渐地失去了知觉,任凭木板在大海上载浮载沉。

不知道究竟在海上漂流了多久,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处陌生的海滩上,天空中有海鸥翱翔,和煦的海风使他脑子渐渐清醒过来。“我居然还活着,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哥伦布勉强挣扎着爬起来,蹒跚地向岸边走去。

幸运的是,走不多远就有一户打渔的人家,哥伦布走上前去敲门。“我可以进去歇一会儿吗?”“可以,可以,你是出了什么事吗?”相貌看上去很和善的老渔夫一面吩咐老伴儿端出食物待客,一面问他。“我是从圣文生角外海被冲到这儿来的。”“哦,你的运气可真不错!”“请问老伯,这是什么地方?”“是葡萄牙,这儿离里斯本不是很远。”

里斯本是葡萄牙的首都,港口里有很多的外国船只出入。因此,许多优秀的船员都聚集在那里。“那太好了!葡萄牙正是我心里向往的国家,感谢上苍把我带到这里来。”

心地善良的老渔夫安慰他说:“你脚上受了伤,行动不便,不妨先住在我这里休养几天。”“谢谢老伯,您的好心使我感激不尽!”

哥伦布在养伤的这段时间里,经常凭窗远眺,望着那无垠的蓝天碧海,怔怔地出神。他脑海里不断地浮现那本百读不厌的《东方见闻录》中描述的一切。

啊!神秘的东方、谜一样的黄金国……有一天,真能到达那个地方,该有多好!

他自从少年时代起,心中就已蕴藏着这么一个愿望。他的整个心,被这美丽的幻象所吸引,他忘掉了脚上的痛苦,沉浸在美妙的梦幻中。

他对于目前这种从事贸易的生涯不能感到满足,他的志向是航向更广阔、更遥远的亚洲去。

经过几天的调养,哥伦布脚上的创伤已经逐渐痊愈,于是他告别了老渔夫,独自向里斯本出发了。哥伦布的西行梦想

几天之后,一个拄着拐杖的年轻人出现在里斯本的码头上,他就是死里逃生的哥伦布。

他走路仍有点不方便,衣衫破旧。但由于他身材高大、体格健硕,看起来气色很好,而且精神饱满。

里斯本不愧为一个大商埠,港湾里大小船只桅杆林立,显得异常热闹,岸边装货、卸货的人们忙个不停。

岸上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来往。有的是黝黑的皮肤、厚厚的嘴唇,头上顶着货物的非洲土著人;也有衣着华丽,身佩短剑,蓄了一撮短须的高贵绅士;更有一些身上散发出东方高贵香料气味的漂亮淑女……这些都是哥伦布在热那亚从未见过的。

哥伦布在岸旁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以好奇的眼光浏览码头上的景色。卸货工人的吭唷声、满载货物的车轮转动声、马匹嘶叫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图画。

哥伦布正看得出神,突然有一位年老的水手模样的人站在他面前,盯着他微笑。恩利克王子纪念币

哥伦布也向他微笑答礼,并请他在自己的身旁坐下。“我看你这个年轻人,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吧!”老水手慈祥地问道。“是的,老伯。”“这儿很热闹是不是?十多年前的‘王子’精神,仍然存在着。”“老伯,您所说的王子是……”“你这个外国人也许还不知道,我所说的王子是现在的葡萄牙国王的叔父,他非常热衷于航海,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航海王子’。”

哥伦布对致力于寻求新航运的“航海王子”恩利克的传说,早有所闻。由于恩利克不止一次地派出探险船,因此非洲西海岸的情形才渐渐地为世人所知。恩利克王子虽然在十多年前去世,但是,他的未竟事业已由新国王继承下来。“是不是那位恩利克王子?”

老水手听到哥伦布这么一问,顿时笑眯了双眼,连连点头说:“想不到,你这位年轻人竟然知道我们王子的名字!不错,就是恩利克王子。”

当时的船员,经常往来于各地的港口,对于各地的语言都能通晓一二,虽然带着浓重的乡音,但却能充分表达心意,因此交谈起来,还不至于发生困难。

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意大利的商人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滨设立了贸易市场,独占和东方的贸易,把东方的珍奇物品贩运到欧洲出售,获得极大的利润,使得别的国家既羡慕又嫉妒。关于这些,哥伦布也很清楚。

那位老水手滔滔不绝地继续说下去:“恩利克王子希望把意大利商人独占的东方贸易夺取过来,经过一番研究,听说可以从非洲找出一条新航路。因此,一再派遣探险船队去调查非洲西海岸的情况,同时,也希望发现一些新岛屿。资料链接欧洲人的航海历程

15世纪,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还仅限于欧洲、地中海、北非海岸、中东、印度、中国和日本。尽管对于中国和日本认识的唯一依据不过是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但对于“黄金之国”的说法,欧洲人还是深信不疑的。毕竟丝绸、香料等奢侈品是客观的存在。但这些令西欧人垂涎欲滴的商品的交易权却是控制在穆斯林教徒的手中。所有东方的商品从海路或丝绸之路运到东地中海,再由控制地中海贸易权的意大利诸国转卖到西南欧各国。但西欧各国商人不希望用这么高价去买这些在数量上微不足道的东西。于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商人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商人的专利权。他们非常渴望能和东方地区直接贸易,但奥斯曼帝国的存在,使实现直接贸易的途径能是开拓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一、伊比利亚时期

其他欧洲人参加十字军远征也许是凭一时高兴,但伊比利亚人则不同。相对于西欧其他国家,伊比利亚人则认为,进行反穆斯林的斗争是不可动摇的、必须履行的责任,是宗教义务和国家利益的结合。毕竟半岛大部分地区曾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到15世纪,南部的格拉纳达仍为穆斯林的据点。

葡萄牙恩利克王子促成了葡萄牙成为这一行动的急先锋。恩利克王子虔诚地相信非洲有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帝国——约翰王国,恩利克很想找出来,并且和它签订共同攻打北非摩尔人的盟约。恩利克甚至为此建立了一间海军学校和一座天文台。1415年葡萄牙占领北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成为葡萄牙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为。从此,葡萄牙的船队得以自由地出入欧洲和西南非洲。恩利克王子的远征船队开始非洲西北部的探索,陆续发现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位于非洲和巴西之间的中途的佛得角及佛得角群岛。

1488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这大大加强了葡萄牙人对航海的信心,他们确信“如果我们从他们(摩尔人)那里夺取马六甲的贸易,开罗和麦加将会彻底毁灭,威尼斯将得不到香料,除非它的商人到葡萄牙去购买。”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开辟了印度航路。1510年葡萄牙占领印度的果阿,全面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贸易。1519~1522年,麦哲伦舰队环球航行完成。麦哲伦本人虽在航行中死于菲律宾土人冲突中,但葡萄牙却开始了在香料群岛及马来地区的殖民统治。尽管亚洲的葡萄牙帝国就其实际范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它仅包括少数岛屿和沿海据点。但是,这些属地据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葡萄牙人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其间,葡萄牙人还占领了南美的巴西(曾一度被荷兰夺取,旋又夺回),葡萄牙人世界帝国的梦想一度实现了。

必须说明的是,在达·伽马远航之后,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并没有被逐出贸易领域,整个16世纪中,他们成功地与葡萄牙人相竞争。直到下一世纪印度洋上出现更能干、经济上更强大的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时,老资格的意大利中间人和阿拉伯中间人才被排挤掉,传统的中东商队路线才因外洋航线而黯然失色。不过意大利人并未因此而完全退出远东商品的贸易,因为他们成功地贿赂了葡萄牙商人。

与葡萄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人虽稍晚于葡萄牙人的航海活动,但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甚至吞并葡萄牙,成为世界殖民帝国。1415年葡萄牙占领休达,大大刺激了西班牙人,他们首先夺回格林纳达,以确保伊比利亚半岛的完全基督化。但在航线问题上,由于葡萄牙人已完全控制了由非洲南下的航线,因此西班牙人只能向西横跨大西洋,寻找一条全新的航线。为此西班牙人首先从葡萄牙手中夺取拉斯帕马斯群岛,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成为了航海史上更重大的壮举。尽管同葡萄牙人在印度和亚洲的所得显得微不足道,但毕竟使西班牙人成为了新大陆的主人。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发现引起了关于新发现地区的专有权问题。为了解决葡西两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冲突,在教皇的调节下,1494年,两国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条约》,西班牙获得了西印度群岛和新大陆,葡萄牙则确立了在印度的东亚的统治权(包括巴西)。

二、荷兰、法国和英国的崛起及斗争

面对伊比利亚尤其是西班牙世界殖民帝国的形成,相比之下工业化的荷、法、英三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不仅三国的商船队迅速渗透到西葡两国的殖民领域。与葡西两国殖民冒险精神不同的是,三国还更多地采取了海盗行为——即以掠私舰队的手段夺取葡西两国商船队的办法使自己迅速致富。1556年,法国的勒克莱尔船长(“独腿航海者”)以10艘船进攻哈瓦那,洗劫了这座城市,并彻底毁坏了港内所有的船舶,是掠私活动破坏最大的一次。

对于教皇的调节下的《托尔德西里亚条约》,三国并不放在眼里。为此,英国人论证说:“尚未实际占有的权利不起作用。”也就是说,领土要求只有在业已有效占据的地区才会得到尊重。同样,法国人也坚决认为“在西班牙国王未曾占有的地带,他们〔法国人〕不该受到干扰,他们在海上航行时亦如此,他们也不会同意被剥夺海洋或天空。”事实上,法国路易十四的首相黎塞留更是欧洲第一个公开宣布教会只为法兰西国家利益服务的人。1581年原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布独立,荷兰诞生。英法决定援助荷兰,西班牙王国对三国开战,不仅在海上开战,也在陆上开战。西班牙国王的愚蠢决定,使得庞大的帝国开始摇摇欲坠。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帝国走向衰落,英、法、荷三国的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初分别成立,开始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殖民帝国的行动。

这一行动,新兴的荷兰走在了最前面。首先荷兰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好望角和香料群岛。继而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行动,一时“海上马车夫”遍及全球海洋。17世纪初,荷兰的商船队拥有1.6万余艘船只,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面对荷兰的继起,英法两国再度联手。1652~1674年间的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人失去了马六甲、好望角及南非的殖民地,保留住了摩鹿加群岛,并从南美获得了苏里南。但荷兰人的海上霸权地位却一去不复返了。

英荷战争以后,欧洲殖民大国就只有英法两国了。英国于英荷战争后,取得了荷兰的大量贸易权,在海上取得了优势,英国已经变成世界上的商业和海军强国。英国开始把它的殖民触角伸向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则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海洋国家。法王路易十四十分重视海军建设,到1689年,法国舰队的数量上相当于英国和荷兰舰队的总和。同时,法国殖民势力也迅速扩大。在北美,法国占领了加拿大及路易斯安娜;在亚洲,法国占领了印度南部。英法的殖民利益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与法国是传统的敌对国家,历史上就曾为了征服对方,进行过长期的战争。17世纪中期之前,这个矛盾被英西矛盾和英荷矛盾所掩盖。

从17世纪后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初,英、法之间为争夺海上霸权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曲折斗争,主要经历了英格兰王位继承战争、三十年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等。战争的结果,法国失去了在新大陆和印度几乎所有的殖民地。英国则成为了真正的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法国遭到了甚至比荷兰在17世纪、西班牙在16世纪所蒙受的更为耻辱、更为彻底的失败。西班牙和荷兰虽然威信扫地,但各自仍保有大量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和菲律宾群岛,荷兰殖民地在东印度群岛,而法国不仅威信丧尽,还被剥夺了其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诚然,法国在19世纪重新建立起一个仅次于英殖民帝国的新的殖民帝国。但是,对世界历史而言,重要的事实是法国在18世纪丢失了北美洲和印度。这意味着墨西哥以北的美洲以后发展成为操英语的世界的一部分。这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几乎是无限深远的,因为即使在今天,这一影响仍然发生着作用。“为了这件事,王子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和钱财。不幸的是,愿望还没有达成就含恨而终了!现今的国王继承了恩利克王子的遗志,继续热心地开辟这条新航路,所以,很多的船员以及怀着淘金梦的人们纷纷拥到里斯本来,希望能有机会参加这支探险队,里斯本也就因此热闹起来了。”

老水手咽了一口唾沫,又继续发表他的宏论:“以前有一个传说,说从我们这里到遥远的西方海上,有一座高山耸立的岛屿,有时候很明显地显现,有时候却又看不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