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快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1:08:06

点击下载

作者:杨承清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为什么不快乐

你为什么不快乐试读:

前言

今天,你快乐吗?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人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总把快乐寄托在金钱、地位、权势、成就上面,所以快乐就跑到了云端,任你辛辛苦苦地追,却怎么追都追不上。

快乐到底是什么?快乐其实只是人的一种心境。鸟鸣啾啾的清晨,对着一朵美丽的花微笑,你是快乐的;艳阳高照的午后,靠在沙发上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听一段悠扬的乐曲,你是快乐的;满天星光的夜晚,与家人一起轻轻松松地散步,你是快乐的……快乐就像毛毛雨,你伸出手就能接住;快乐就像眨眼睛,只要你想要,你就能做到。

深陷烦恼与愁苦中、与快乐无缘的人们啊,请让下面的快乐箴言赶走你心中的阴霾,带给你明媚的阳光: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露笑容。

闲暇时,不妨静下心来,翻开这本小书,开启一段快乐的心灵之旅。

第一章 快乐在左,我在右

什么偷走了你的快乐

很多人都是不高兴的时候多,开心的时候少。钱不够花时,觉得有钱后就会快乐,可是,当钱多了以后,烦恼也并没有少;困难挡在面前的时候,觉得要是生活中没有了困难是最幸福的事,可是,当面前是一马平川的大道时,新的烦恼又来了……不快乐似乎如影随形,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呢?

有一个富翁虽然家财万贯,可总是快乐的时候少,不快乐的时候多。他想,自己富甲天下,一定能买到快乐。于是他决定带着金银,到远处寻求快乐。

一天,他走在一条山路上,背上的金银压得他劳累不堪、痛苦万分。这时,一个樵夫从后面赶了上来,富翁就与樵夫搭话说:“我是个富翁,虽然有钱,可总是痛苦多快乐少。你看,这道路又窄,我身上背的东西又多,很不开心啊!”

樵夫放下木柴,揩着汗水说:“快乐很难得到吗?放下就是快乐呀!”

富翁听了,觉得背上的金银实在是太重了,于是就将金银放了下来。当富翁直起腰的时候,路边的美景尽收眼底,他一下子觉得轻松了很多,心里舒坦极了。

富翁顿悟:自己不开心,是因为怕被人抢、被人陷害,所以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也就无从谈起。于是,从此以后他将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这样一来,他很快就感到了快乐。

可见,人生的很多不开心,是因为不懂得放下。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常常有人想不开、放不下,将挫折、痛苦、哀伤、恐惧和忧虑压在心头;有人更是一味偏执,结果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钻进了死胡同。放不下,就是和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不会快乐。

那么,有没有转换心境、让自己快乐的方法呢?有,那就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有位哲人曾说:“人生的很多烦恼,是因为我们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尝试换种想法,你的人生就会少去很多烦恼。

一位天使想用自己的神通给不开心的人带来快乐。

天使遇见一个牧童。牧童的样子看起来非常不开心,他向天使诉说:“我的牛丢了,父母会责骂我的。”于是天使帮牧童找到了牛,牧童高高兴兴地牵着牛走了。

天使遇见一个女子。女子非常沮丧,她向天使诉说:“我的钱都被人偷光了,没有回家的路费。”于是天使送给她路费,女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天使遇见一个作家。天使问他:“你快乐吗?我能帮你吗?”作家对天使说:“我不快乐,你能够给我快乐吗?”天使有些为难,因为作家不仅年轻、富有、帅气,而且有才华,他的妻子也非常美貌,看起来他什么都不缺。

最后,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于是天使拿走了作家的才华,毁去了作家的容貌,夺去了作家的财产,带走了作家的妻子,天使做完这些事后,就一声不响地离去了。

10天后,天使再回到作家的身边,看见作家衣衫褴褛地在地上挣扎,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于是,天使把作家的一切还给了他。

半个月后,天使又去看作家,问他:“现在,你快乐了吗?”

这时,作家搂着妻子,笑着回答:“我很快乐,很快乐,谢谢天使。”

由此可见,人生的很多烦恼,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不懂得放下,不懂得珍惜当下,不知道转变看法……这些都是不快乐的根源。快乐是一种感觉,只要你想快乐,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当我们不开心时,不要归罪于贫穷,也不要归罪于卑微,更不要归罪于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心态和行为方式才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要想获得快乐,就要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样,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会感到快乐。

生气与危险的距离

生气会坏事。因为怒气就像炸弹一样,是有爆炸力的。和谐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向镜子中投一块石头,随着刺耳的“哗啦”声,是镜子的破碎和狼藉。英文中生气是anger,危险是danger。生气与危险只有一个字母之差,若一味沉浸在气愤中,就站在了危险的边缘,稍有不慎就会坠入痛苦的深渊。

一个人活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才能过上一种自信、快乐的生活,而想要过上这样的生活,就必须学会不生气。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往往会因工作中的一点问题,说出这样的话:“凭什么让我受这种气,我不干了!”“这个差事又苦又累,我不干了!”“这样的处罚不公平,我不干了。”

可是,一句“我不干了”并不能改变你的境遇,也不能换回他人对你的尊敬,所以,碰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先要把那些倔气、怒气和傲气都收敛起来,再心平气和地思考下一步怎么办。

儿子狠狠地对父亲说:“天天加班不加薪,我要离开这家破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父亲听后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为什么?”儿子很不解。

父亲说:“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多积累一些客户资源,当你拥有大批忠实客户的时候,你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这样,公司就会受到损失。”

儿子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于是开始努力工作,半年后,他拥有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这时,父亲对儿子说:“现在时机到了,你可以辞职了。”

儿子淡淡地道:“不用了,老总和我谈过,准备让我做销售经理,我不离开了。”

生气是发泄不满的方式,这种方式会害人害己。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我们常常被一些令人气愤的事所困扰,所以“气死我了”成了好多人的口头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生气除了给自己增添烦恼、影响自己的心情外,又有什么好处呢?

有些人非常喜欢生气。在上班的公交车上被人踩了一脚,很生气;去餐馆吃饭,等了很久还没上菜,很生气;开车,前面的车开得很慢,很生气……这样重复地过着每一天,于是,没有一天是心情舒畅的,生活布满了乌云。喜欢生气的人不但自己的心情常常不好,还会影响周围人的心情。

詹姆士早晨起床后发现上班要迟到了,就急急忙忙地开车往公司赶。为了赶时间,詹姆士超速了,警察将他拦了下来,并给他开了张100美元的罚单。

詹姆士很生气,到了办公室之后,看着桌上还放着昨天就该寄出的信件,他更是生气。他把秘书卡利叫了进来,狠狠地将她骂了一通。

卡利被骂得莫名其妙,她拿着未寄出的信件,来到前台小姐的座位前,责怪前台小姐没有提醒她寄信。

前台小姐觉得很冤枉,心情恶劣至极。这时,她看到公司里职位最低的清洁工没有将昨天的垃圾清理干净,就借题发挥,对清洁工没头没脑地指责了一番。

清洁工职位最低,没有人可以再骂,她只得憋着一肚子怨气。

清洁工下班回到家,见到读小学的儿子把衣服、书包、零食等丢得满地都是,便把儿子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儿子愤愤地回到自己的卧室,见到家里的狗挡了自己的路,一时怒由心中起,一脚把狗踢得远远的。

狗惨叫着逃出门,一下子撞到一个人身上,被激怒的狗狠狠地抓了这个人一下。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詹姆士。詹姆士更加生气了,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作对,就连狗也跟他过不去。

很多时候,为一些小事计较,只会让自己更加生气。其实,惹詹姆士生气的不是狗,而是他自己。詹姆士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作对,他不清楚的是,一旦他生气,他周围的一切都不会让他感到快乐。一个生性乐观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周围的一切,不轻易为小事生气。

被人踩了一脚,不妨一笑而过,因为在拥挤的时候,你也会不小心踩到别人;等了很久菜也没上来,你可以笑着催一下;有的人车开得慢,你从旁边绕过去就行了。生气,是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摧残,它会使人一味地生活在抱怨和苦恼中。仔细想来,生气就是折磨自己,只能徒增自己的痛苦,只会让自己坠落到更惨的深渊中去。因此,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不顺心的事,并积极地使自己做得更好,用自己的乐观和智慧化解烦恼。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积极追求进步,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不做坏情绪的奴隶

在一个小乡村中住着一对老夫妇,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他们每天都很快乐。

有一天,老夫妇想把家中的马拉到市场上去卖,看看能不能换点更需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这匹马可是他们最值钱的东西了。于是,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

在集市上,老头子先用马换了一头母牛,接着又用母牛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成了母鸡,最后,换来换去,老头子的手里竟然只剩了一袋烂苹果。

在回家的路上,老头子遇到了两个人。他们听完老头子的经历后都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后准会被他的老婆臭骂一顿。但是,老头子说他的老婆绝对不会骂他。

这两个人不信,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于是三个人一起来到了老头子家中。

老婆子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饶有兴趣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当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对老头子充满了赞赏。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太好了,我们还有牛奶喝!”“羊奶也很不错。”“太好了,鹅毛真漂亮!”“很好,我们有鸡蛋吃了!”

当听到老头子最后只换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老婆子不仅没有生气,还大声说:“今晚我们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看到老婆子如此开心,老头子也高兴极了。

结果,那两个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这对老夫妇之所以过得快乐,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计较,凡事能往好处想,这样他们就紧紧地抓住了快乐。所以,当我们“无”的时候,不妨想想“有”,人生的快乐,往往就是看到拥有而忽视缺少。

一个人要是没有乐观的心态,凡事总往坏处想,就会和快乐无缘。凡事往好处想,心情就会不一样。当你因悲观而感到焦虑时,不妨去想象一旦成功后的景象,你将很快化解焦虑与不安。如果在内心把事情的结果都想象得很坏,那你就会沉溺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刘娟在一家合资公司担任公关部经理,最近一段时间她变得异常焦虑。

原来,公司精简人员,人事部正在制订裁员方案,因此在刘娟的脑海里,整天都是自己下岗后落魄的样子。她对丈夫说:“我在这家公司工作6年了,从最初的小职员到现在的公关部经理,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现在公司遭遇了危机,决定裁员。我很害怕自己被裁掉,我已经37岁了,再找工作肯定不好找,就算找到了,我又怎么和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竞争呢?”

这样没日没夜地想着最坏的结果,刘娟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工作也经常出现纰漏,以至于耽误了公司一些很重要的会议,本来不在被裁之列的她,最后真的被裁掉了。

很多人都会遭遇到公司裁员,那么,你是不是也和刘娟一样,总是往坏处想呢?告诉你,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不如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安心心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正道。

一天,一位农夫赶着马车过桥时,不小心连人带车都掉进了深水中。众人正在惊慌之时,突然看见农夫从水里冒了出来。大家忙伸手将他拉了上来。上岸后,农夫竟然哈哈大笑着说:“太好啦,太好啦”。大家惊奇不已,以为他被吓傻了。“掉进河里,车毁了,马也没了,连命都差点没了,你还觉得高兴,你没事吧?”有人好奇地问他。“高兴,当然高兴!”农夫止住大笑,说,“从这样高的桥上掉到河里,我不仅没有淹死,而且还毫发无伤,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是呀,世上没有比活着更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只有明白这个道理,你的人生才会充满欢乐。因为你能看透生活的实质,能找到快乐的源头,所以,你是快乐的。卡耐基说过:“如果我们有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如果我们有害怕的思想,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有不健康的思想,我们就会生病。”当你一味地去想最糟糕的结果,你自然不会开心快乐。但是如果你让自己的大脑运转在美好的事物上,那么,快乐就不会离开你。

情绪是个多面体,转一下就是快乐

当生活不尽如人意时,不妨换一个角度看,痛苦的旋律中也能演奏出快乐的音符。其实,那些能用快乐的姿态诠释人生的人们,并不是命运青睐他们,而是他们懂得如何面对困境、如何从困境中解脱,并积极地苦中求乐。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烦恼与痛苦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但一味地沉浸在痛苦里,那就是自寻烦恼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生活中,如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结果一定会好很多。时刻保持好的心情去面对周围的一切,这样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妙之处。

一个闷热的夏天,牧师在一个大教堂里布道,由于闷热的原因,许多教徒昏昏欲睡。可是,有一位绅士看上去却精神抖擞。他腰背挺直,聚精会神地听着牧师讲道。布道结束以后,绅士显得很开心,有人问这位绅士:“先生,我们都在打瞌睡,你为什么能听得那么认真呢?而且还那么开心,看来你受益匪浅。”

绅士微笑着说:“哪里呀,说实话,听这样的讲道,我也很想睡觉。可我的想法是,我何不用它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耐力呢?现在看来,我的耐力很好。我想,以这种耐心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任何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我因此很开心。”

这位绅士就是英国首相格莱斯顿。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快乐与否,在于他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他站在忧郁的角度,就总能看到让自己忧郁的理由;如果他站在快乐的角度,也总能看到让自己快乐的理由。”

宋代诗人赵师秀描写梅雨时节时,说:“黄梅时节家家雨。”宋代诗人曾几描写梅雨时节时,说:“梅子黄时日日晴。”宋代诗人戴敏描写梅雨时节时,说:“熟梅天气半阴晴。”

面对同样的事物,三个人的观点却不尽相同,源于他们的心态不同:快乐时,清风明月、碧海蓝天;悲伤时,乌云密布、阴雨连绵。

古时候,有个考生考完试后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在城墙上种菜;第二个梦,他梦到自己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他梦到自己跟一个女孩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第二天一早,考生就让父亲为他解梦。

父亲一听,连连叹气:“看来,你今年一定考不上了,你看,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

戴斗笠打伞不是没有出头之日吗?跟女孩躺在一起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考生一听,一下子心灰意冷起来。

邻居看到考生问:“你怎么不高兴呀?”考生说出了缘由。

邻居一听乐了:“我也给你解一下。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高中。你想想,墙上种菜不就说明你会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说明你很保险;你跟女孩背靠背躺着,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啊!”

考生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精神马上为之一振,开开心心等着放榜的日子。后来,他果然中了第三名。

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看法截然不同,这完全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上面的事例就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问题:让人快乐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心态。

其实,那些能用快乐的姿态诠释人生的人们,并不是命运优待他们,而是他们懂得如何面对困境、摆脱困境,并积极地寻找快乐。

一块石头摆在两个人面前,第一个人把它当做跨越成功的垫脚石,有了它的铺垫,人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二个人则把它视为绊脚石,从此停住追求的脚步。

面对困境,愚者会泥足深陷,不知所措;而智者总能在困境中看到充满希望的一面,并能够达到“苦中作乐”甚至“以苦为乐”的人生境界。

悲与喜、幸与不幸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转换的瞬间就可以改变你的心情。当拿起蜡烛看到只剩下一小截时,快乐的人会想“真好,还有半截可以用来照明呢”;悲观的人则会想“唉,只剩下半截了,不够用啊”;当你抱怨手机被偷不能联系客户时,不妨想“没有手机的日子也很不错啊,至少可以享受清静不被打扰的生活了”。这就是一种转换,它同样可以让人获得快乐。

学会换个角度看生活,生活就会呈现出潇洒、快乐的一面!借你一双慧眼,转到另一面去看世界,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到处都是美好和希望,你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不快乐呢?

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因为绳子的牵绊,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骏马再怎么善于奔跑也不能日行千里……只有剪断束缚自己的那根“绳索”,学会有忙有闲,一张一弛,才能让自己获得自由和快乐。

女子对追求她的男子说:“我太忙,没有时间约会。”老板对员工说:“我太忙,没有时间听你的建议。”父亲对儿子说:“我太忙,没有时间陪你去游泳。”丈夫对妻子说:“我太忙,没有耐心听你的唠叨。”……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于是乎,女子错失了花前月下的浪漫,男子在相思中痛苦;老板继续着他的忙碌,员工因失意而苦闷;父亲多了一份歉意,儿子心中有了埋怨;丈夫多了一份烦躁,妻子又增添了一丝伤感……每个人的不快,都源于一个“忙”字——“忙”成了世人不快乐的根源。

一个年轻人感觉压力太大了,为了寻求开脱,就常到禅院里和老禅师谈经说道。

一次,在去禅院的路上,他看到路边拴着一头牛,于是灵机一动,想借机考考老禅师。

来到禅院,他与老禅师一边品茶,一边谈禅。他问禅师:“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

听到老禅师这样回答,年轻人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师见状,问道:“什么让你如此惊讶?”“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答案的呢?”年轻人说,“今天在来的路上,我看到一头牛被拴在树上,绳子穿过了它的鼻子。这头牛想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您没看见这个情景,却能够出口就答对。实在是太高明了。”

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它们的道理是相通的!”

年轻人顿悟:“对呀,我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了,原来就是被工作、被生活的琐事所牵引呀。我懂了,想获得快乐,就要学会摆脱俗务的纠缠。看来,生活中处处有禅机呀。”

年轻人和老禅师的对话道出了当下人不快乐的一个根源:为了钱,大家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大家上下左右转团团;为了名,大家日日夜夜忙不停。快乐哪去了?幸福哪去了?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牛儿失去了草地;因为一根绳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草原……

人生在世,不能不忙,也不能没有闲暇。有忙有闲,一张一弛,才不会人为地绷断生命之弦,加速燃尽生命的膏油,所以,要学会忙里偷闲。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告诉人们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学会忙里偷闲。忙里偷闲既符合文武之道,也符合自然规律。无论是在繁华街道的一隅,还是在窄小胡同的终点,或者是在茂密树林掩映着的林间小道的拐角处,总会有一两处悠闲的所在,它们静静地在那里等候,黄昏时以一两盏闪烁的灯呼唤着人们前去小憩疗伤。当你在茶馆的角落中呼吸着飘有龙井清香的空气时,当你在流水旁的小亭上点燃一支香烟时,一天的疲惫和满腹的烦闷渐渐随风飘去,你的心中仿佛唱起了一首牧歌,恬静淡然的感觉又重新蔓延开来。

既然大多数人不可能有大把时间休闲,那就只能忙里偷闲。忙里偷闲不是偷懒,而是让紧绷的弦放松,是给滚烫的机器降温,是为新的冲刺加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是每天仍然工作16个小时,他有什么保持旺盛精力的秘诀?他每天上午工作到11点,他看报告、发布命令、打电话,甚至在病床上召开会议。午饭之后他要睡一个小时。晚上8点的晚餐以前,还要上床睡两个小时。因为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注意休息,所以他能精神抖擞地一直工作到60多岁。

我们要善于忙中偷闲,在忙中找个机会放松自己的心情,并且让休息方式多样化。这样,既可以放松绷得紧紧的神经,又可以让身心得到彻底的休息,从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生活中总有做不完的事,爬不完的坡,善于“忙中偷闲”,在悠闲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才是聪明的人。

第三届电信行业高峰会议正在加州的一个度假村举行。每到会议休息时间,一些公司的老总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不是和助手商议方案,就是研究其他公司的资料,忙得团团转。

然而,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一到会议休息时间,环球电信公司的老总亨得利总是独自一人走出会议室,或是沿着度假村的忘忧湖散步,或是到花园中欣赏奇花异草。

刚开始,有的老总还以为亨得利不重视这次峰会,或是贪恋山水美景,而忘了公司发展的大事。可出人意料的是,每次会议发言时,亨得利都思路敏捷、精力旺盛、侃侃而谈,一直是整个峰会的焦点人物。

会议结束时,有位老总好奇地问他:“平时总见你漫不经心、游手好闲似的,可一到发言时,你就精神百倍,咄咄逼人,你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是的,我的确是吃了灵丹妙药。我吃的灵丹妙药就是忙中偷闲,去散步,去赏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因此,这会议我是越开越精神呀!”亨得利说。

约翰·列侬曾经说过,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我们为了到达目的地而拼命赶路,以致错过身边美丽的风景,那我们的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你的工作多么繁忙,只要你合理安排,就能够劳逸结合,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来休息。人不是陀螺,转得久了,只会让自己晕头转向,进而影响工作。

上帝之所以赐予我们白天和黑夜,就是要让我们在辛苦了一天之后得到充分的休息,回归夜晚的宁静,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放松。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我们才能在第二天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地迎接新一天的开始,创造新一天的奇迹。

以怨养怨,是将痛苦N次方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对于一个经常抱怨的人来说,抱怨的由头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比如:挤车时,有人不小心踩了或者撞了他一下,他立刻就会抱怨人家想找茬;上班时,老板就事论事地说了说他的毛病,他立刻就会抱怨老板太苛刻;吃饭时,传菜的服务生洒了几滴汤水在他的身上,他立刻就会抱怨人家不长眼睛……就这样,每时每刻,他都可以找出让他抱怨的事情。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把抱怨当成了和人谈话的一种形式,即便是在闲聊天气、交通状况、时事新闻、子女等问题的时候也是口若悬河,让人望而生畏,恨不得立刻逃走!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以怨养怨”。有抱怨就会有痛苦。有些人因为抱怨而痛苦,再因为痛苦而抱怨,如此循环下去,一个抱怨会引起无数个抱怨,一个痛苦会衍生出无数个痛苦。所以,“以怨养怨”是将痛苦N次方,是将其放大了很多倍。

一场瓢泼大雨,把一座多年的老房子浇塌了一个角儿。

老房子的主人特别生气地跳到院子里,指着天空,破口大骂起来:“你个千刀万剐的老天爷,有眼泪没处洒了不是?攒了这么多,一口气喷下来,把我的房子毁了,衣服湿了,粮食冲了,我没地儿住了,没东西吃了,你就心安了……”

正骂得起劲呢,住在隔壁的邻居出来了,安慰他说:“哎呀,算了算了,你跟老天爷计较,有用吗,它能听得见吗?”“哼哼,它当然听不见了,要能听见还不羞愧得一头撞墙去死呀……”“呵呵,这不就得了嘛!”隔壁的邻居继续开导他,“既然老天爷听不见,那你为何还白费劲儿呢?倒不如赶紧找些人手来把房子修一修,然后坐在屋里把衣服烤烤,把粮食拾掇拾掇,免得再下雨又出什么意外!”

可是老房子的主人一跳老高:“不行,我非得好好骂一骂老天爷,把我害苦了……”说着,他又破口大骂起来。

就这样,他气呼呼地骂了好半天,就是不说修房子的事。结果,又一场瓢泼大雨下来,终于把整座房子给浇塌了。

明知道抱怨于事无补,但还是一个劲儿地抱怨而不去努力接受乃至改变,不但会凭空增添不少痛苦与烦恼,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想想吧,如果生活中有两拨人:一拨很少抱怨,也很少说闲话;另一拨整天怨天尤人。如果要从两者中选择其一的话,你会选择哪一拨人去交往呢?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原因也很简单:在充斥着牢骚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正需要一个“不抱怨的空间”!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上一些令人恼怒的事情,控制抱怨并非易事,然而若让抱怨继续下去就会伤人害己。许多时候,一旦意气用事、率性而为,其后果将难以预料。所以说,陷入“以怨养怨”的恶性循环之后,喋喋不休的抱怨只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糟糕。因此,必须想出一个调整情绪的办法并形成习惯,从而尽最大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抱怨。

有一个小伙子,总对一些看不惯的人和事抱怨个不停。

一天,正当小伙子又大发雷霆的时候,他的父亲走了过来,拿给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你抱怨的时候就钉一颗钉子在院子的围栏上。”

第一天,小伙子钉下17颗钉子;第二天,小伙子钉下15颗钉子;第三天,小伙子钉下14颗钉子……慢慢地,小伙子每天钉下的钉子越来越少,因为他发现控制自己的抱怨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小伙子一颗钉子也没有钉下,他赶紧跑去找父亲,却听父亲说道:“从现在开始,只要你控制一次抱怨,就拔出一颗钉子。”

小伙子有些不解,但还是照着去做了。

过了一段日子,小伙子总算把钉下的所有钉子全都拔了出来。

这个时候,父亲笑了起来,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吧,将永远也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了。你抱怨时所说的话,就如同这些钉子留下的疤痕,再多的对不起也无济于事。疤痕已无法抹去,伤痛也一样存在,且真实得让人无法承受。”

听到父亲的话,小伙子认真地点了点头。从此,再也听不到他的抱怨了。

如果你想控制并最终放弃抱怨,那么你就必须学会克制。试想一下,如果你能够把消极、负面的情况当成是积极、正面的机会,那么你就对自己的生活有了绝对的掌控权。

在这里,不妨按照心理学家说的那样“训练自己把半杯水看成是半满而不是半空”。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不再问“为什么”,而是开始问“如何”。如果你注意一下自己抱怨时所说的话,你会发现,你经常这样说:“为什么我的父母不是富翁?”“为什么老板没有让我晋升?”“为什么我不能受到更多的培训?”“为什么我没有做到?”“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应该这样做?”“为什么我就找不到一个与我相爱的人?”

所有这些“为什么”对你的影响很大,它们牢牢地控制着你的情绪,让你把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样那样的抱怨之中。现在,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如何才能做到?”“我如何才能让老板给我升职?”“我如何能够不再痛苦?”“我如何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我如何把以往的经历变成一种优势?”当把“为什么”转变成“如何”之后,你就能够得到超出你想象的更有建设性、更富愉悦性的人生,当然你也会迅速地看到你的转变了。

从现在开始不要抱怨出身,不要抱怨环境。虽然无法改变生活,但是可以改变自己;虽然改变不了过去,但是可以努力改变未来。如果我们摆脱了“以怨养怨”的恶性循环,那么我们也就改变了生活。

比较生烦恼

有这样一句话:“不看我所没有的,只看我所拥有的。”无论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卑微的小人物还是伟大的时代宠儿,都不要试图去和别人比个高低或是争个上下。要知道,“人比人,气死人”。《牛津格言》中说:“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快乐,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快乐,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的快乐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

事实上,攀比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农民羡慕白领有钱,白领羡慕农民清闲;当官的羡慕经商的,经商的羡慕当官的。人们总是觉得别人手里的牌比自己的好,总是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抱怨自己的不幸,对他人取得的成就则惊羡不已。

老胡总是在抱怨:

——小张都涨工资了,我却还在原地踏步,到哪儿说理去呢?

——老高买新房子了,他和我一块进的公司,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唉……

——隔壁阿明的孩子怎么就那么争气呢?看看自己的孩子,真是没办法……

事实上,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小张根本就没涨工资,只不过是他爱面子吹牛罢了;老高买的新房子全靠贷款,刚刚买完房子房价就开始跌了;阿明的孩子并没有那么优秀,而他自己的孩子也不见得真的不争气……所以,很多时候,就像漫画大师朱德庸说的那样:“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能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拿自己相对弱的一面与别人强的一面作比较,从而让自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出现焦虑等情绪,觉得不快乐。看着别人有钱,嫉妒;看着别人有权,愤懑;看着别人有闲,羡慕;看着别人晋升,委屈……正所谓“越攀比,越有气;越比较,越伤心”。

星期一早晨,大地房地产公司的销售部经理黄自强突然向总经理提出辞职。鉴于黄自强才华出众、业绩超群,总经理对他多加挽留,不但主动给他增加薪水,而且还承诺在短期内会给他升职。原本想跳槽的黄自强最终打消了辞职念头,留下来继续为公司服务。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人事部经理吕晓军的耳朵里。吕晓军想,我也是个不可或缺的部门经理,不如向黄自强学习,总经理肯定也会给我升职加薪,以作挽留。

经过准备,吕晓军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表示自己也想辞职。

不料总经理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对他说:“那好吧,既然你去意已决,我也不好强人所难。祝你前程似锦!噢,对了,请你尽快补交一份辞呈给我。”

原来,吕晓军一向表现不佳,业绩平平,鉴于他老实、听话,总经理虽然对他早有意见,但是一时间还真找不到适当的机会。这次他主动送上门来,总经理正好顺水推舟。

故事中的吕晓军弄巧成拙,不但没有像黄自强那样得到升职加薪的优厚待遇,反而连原有职位也丢掉了。由于他的盲目攀比才落得如此下场,跟别人攀来比去,你最后除了失望之外,还能得到什么?生活是自己的,只要让自己快乐、舒适就好,何必让有害无益的攀比损害自己的快乐呢?

人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并给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位置。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味盲目攀比,从而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来,最终只能自尝苦果。

有人坦言,最害怕去参加同学会,因为现在的同学会简直就是“攀比会”:比事业、比地位、比房子、比车子、比银子……于是,越比越急、越比越累、越比越气,老实说这种烦恼都是自找的,放下攀比之心,就会少些怨气,生活也会轻松很多。

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这样的“糊涂虫”。

两口子要离婚,签字前,调解员问:“你们为什么要分开呢?”“瞧人家,买了套二百多平的房子,超大的客厅、宽敞的露台、独立的卫浴,还有车子……瞧瞧我家这个窝囊废,什么也买不了。”妻子回答。“哼,一天到晚就知道讽刺我,哪像人家的老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温柔贤惠、精明能干,她差远了……所以我要和她离婚。”丈夫回答。

调解员无语了。就这样,总是羡慕别人,结果,两个人都活在不快乐中,也就越来越觉得生活糟糕透顶,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很多时候,我们看别人的经历一般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从别人的经历里寻找自己的影子,一个是以别人失败的经历为借鉴让自己逃脱。于是,当在别人的拥有里找不到自己的影子或拽着别人的绳子没有从自己的困境中跳离时,就开始怨天尤人或者是破罐破摔。久而久之也就把生活当作了负担,觉得生活充满了痛苦。

比上不足,让这不足促使自己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比下有余,让这有余给自己带来满足,带来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学会自我开释。只要退一步想,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如果一定要在意,那你就在意怎么才能去除盲目攀比、自寻烦恼的心理。

柯阳的老板比他还小一岁,每年能赚几千万,与老板比起来,柯阳觉得自己简直像个要饭的。有一段时间,柯阳非常郁闷,都是人,都是那样工作,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他一度觉得自己很无能,甚至快要到自暴自弃的地步了。

直到有一天,柯阳的大学同学聚会,才让他改变了这种想法。在同学们的眼中,柯阳是他们当中事业最成功的一位,不到30岁,房子、车子全都有了。与柯阳比起来,他的同学全都感叹自己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看到同学们的情况,柯阳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当然,他不是在贬低同学,而是他已经知道了以后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从那以后,他工作更卖力了,面对每年赚几千万的老板心态也平和了。

周立波说:“幸福是看出来的,痛苦是捂出来的。”我们总喜欢把别人表面的幸福和我们隐藏的痛苦做比较,结果我们的痛苦指数在不当的对比中又创新高。我们羡慕鸟儿的翅膀能飞,鸟儿又何尝不嫉妒我们的双腿能跑呢?与其用别人的幸福惩罚自己,还不如用自己的痛苦鞭策自己。人啊!越比越糊涂,越想越想不明白。”

放开财富名利的荆棘

一个人快乐与否,并不完全在于拥有的物质多还是少,只要有一个无欲无求的心态,就能够成为快乐的人。因为富足、奢侈的生活并不等于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我们整天沉迷在物质享受之中无法自拔,我们的人生就会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当别人都在扬帆远航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在原地打转,怎么能有快乐可言呢?所以,我们要看到,对快乐的追求,不要老是唯利是图、唯“物”是图,培养一个知足的心态,才能撷取快乐的果实。

安妮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女人,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房子,她戴名表,穿名牌,开豪华跑车,甚至还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飞机,能够随时到世界各地度假,可她却坦白承认自己并不感觉快乐。

安妮说:“我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梦寐以求的,甚至比我以前想象的还要好得多,可是我并不快乐,经常还会感到悲伤和空虚。财富居然不能够让我快乐!我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才能带来快乐。”

安妮为钱奋斗了一生,可是当她什么都有了的时候才悟出“有钱不一定快乐”。

有钱不一定快乐,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有多少人能摆脱名利的束缚?别再被钱财名利俘虏了,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快乐。

普拉格在《快乐是严肃的题目》一书中说道:人不快乐,是因为人本身出了问题。是啊,我们可以不年轻、不富有、不健康,但我们不能没有快乐的心。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能力让自己快乐起来,只要你放弃贪婪,学会感恩。

有很多父母在外拼命地挣钱,他们认为有了钱就可以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孩子就会快乐。其实他们错了,给孩子的越多,孩子想要的就越多。作为父母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愿望,而要让他们学会满足,学会感恩,学会从心里说“谢谢”。教育孩子是这样,教育自己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有一个信徒周游世界,一天晚上他走进了街区的一条小巷里,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信徒拉着乞丐的手说:“你需要帮忙吗?我可以送你去医院。”

乞丐却说:“算了,已经没用了,我已经知足了。我喜欢唱歌,把音乐视为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虽然我一无所有,但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已经别无所求了。现在我只想说,感谢神灵,它让我一生都很快乐,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自己。我的一生都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现在我快要死了,但死而无憾。”

话刚说完,乞丐就死了。信徒很虔诚地将他埋葬,并为他祈祷。

后来信徒每到一处都给人们讲这个故事,并总结道:乞丐虽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可他从不缺少快乐,因为他有一颗容易满足的心。

是啊,人最有意义的活法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类不快乐的最大原因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目标得不到实现。《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丰衣足食已不成问题,甚至可以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快乐。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原因就是我们心存贪念,永远不知道满足。只有摆脱贪念,你才能有真正的喜悦、宁静和快乐。

从前,有一个农夫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既发不了财也当不了官,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他终日愁眉不展。

一天,有个道士路过他家,道士看到农夫闷闷不乐,便问其原因。

农夫叹息着说:“为什么我总有这么多的烦恼?为何我既没有一技之长又一贫如洗?”

道士说:“年轻人,你明明很富有啊!”

农夫问:“富有?我除了烦恼什么也没有。”

道士微笑着问他:“那么,假如有人用一百两黄金换你20年的寿命,你愿意吗?”“当然不愿意!”“用五百两黄金换你的健康,你愿意吗?”“不愿意!”“用一千两黄金换你的生命,你愿意吗?”“不愿意!”

道士大笑着说:“年轻人,到现在为止你至少拥有一千六百两黄金了,难道还不够富有吗?”

农夫一下子恍然大悟。

农夫的烦恼来自于未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他只看到了自己缺少的东西,从未看到自己所拥有的。若能知足,则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殆尽。人要是没有一颗知足心,无论获得多少,进步多少,都不会快乐。所以,《佛遗教经》上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虽然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告诉你,知足常乐才是快乐之本。知足吧,你还有家可归;知足吧,你还能吃饱穿暖;知足吧,你还年轻;知足吧,你还健康。倘若这一切都没有了,那也知足吧,因为你还活着。

第二章 降低快乐的“沸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外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外套,你的快乐外套在哪儿?你可以从清代人石成金的《莫恼歌》中找到:“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何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阳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看看想想,你的快乐外套在哪儿?

很多人不停地追逐着名、权、利,追逐着所谓的快乐,但实际上,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能不能穿好自己的快乐外套,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取舍。那些为名、为利、为权、为位而不停追求的人,只会因机关算尽而苦恼,因患得患失而坐卧难安,不会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快乐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细小而平实的琐事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自于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足,不管这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这种状态,只要我们自己沉浸于此,我们就是快乐的。

传说有一位国王,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财富,也很受广大臣民的拥护和爱戴,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快乐的,反而总觉得自己被许许多多的烦恼困扰着。不久之后,这位国王得了忧郁症。全国著名的心理医生都被请来,为国王看病。会诊后,全体医生通过讨论决定,只要给国王穿上一件快乐的外套,病情就会痊愈。此时问题又出现了,这件快乐的外套到底在哪儿呢?万般无奈,国王便派一位大臣去全国各地寻找一个快乐的人,然后将他的外套拿回来。

这位大臣领旨之后,马上启程了。他逢人便问:“你觉得自己快乐吗?”谁知听到的答复都是“我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不是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多的钱,就是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大的权势,或者得不到别人的关爱……

大臣走遍了全国各地,询问了成千上万的人,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快乐的。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从山冈上传来的一阵歌声吸引了他。歌声中充满了快乐的音符,唱歌的人一定是一个快乐的人。他这样想着,便循着歌声往山冈上走去。唱歌的人是一个樵夫,他抱着一捆刚打下来的干柴,上身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衣服,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快乐地唱着歌。

大臣有些意外,试探着开口问道:“你觉得自己快乐吗?”“是的,我觉得自己很快乐。”樵夫说。“你的生活很安逸吗?你所有的愿望都已经实现了吗?你从不为明天的事情发愁吗?”大臣问。“是的。你看,今天的阳光多么温暖,风儿和煦地吹着,我肚子不饿,口也不渴,天空多么蔚蓝,还飘着几朵白云,我一个人在这山上,草是这么柔软,除了你不会再有人来打搅我,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是如此的惬意和舒服,怎么还会觉得不快乐呢?”樵夫说。“你真是一个快乐的人。请将你的外套给我,让我把它献给国王,如果治好了国王的病,你将得到重赏。”大臣说。“外套?我根本没钱买外套。”樵夫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快乐,可目光总是放在那些不能实现或无法挽回的事情上,于是在他们的心里,快乐不是明日黄花,便是远方遥不可及的美景,生命也因此在他们的瞻前顾后之中匆匆地过去了。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在某一刹那间突然发现,其实这一刻的自己才是快乐的——可惜这一刻的快乐却因为漠视,只能再次凋落成他们记忆里的落叶。大多数的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总是喜欢回味或憧憬快乐,却往往忽略了快乐此刻正披着露珠、散发着清香站在他们的身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快乐外套,只是有些人看得见也用得上,而有些人看不见更用不着。快乐与否,往往就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披上这件快乐的外套。

一天,庄子身穿破衣裳,脚穿着旧草鞋去见魏王。魏王见庄子这身奇怪的打扮,就问庄子:“先生,您今天怎么这副打扮?以前从没见到你这般狼狈。”庄子回答道:“我狼狈吗?我只是穷一些而已。让人狼狈的是道德上不端,而我穿着破衣草鞋,只是穷而不是狼狈。”庄子说完,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还有一次,楚王派使者去请庄子做楚国的宰相。对一般人而言,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做了宰相,就名利双收了。可庄子听了使者的话,却不为所动。使者问他为什么,他用一个巧妙的故事回绝了使者。庄子说:“我听说在楚国有只神龟,三千多年前就死了,但它还是被人们装在竹篮里,盖上麻巾,安放在宗庙的大堂之上供奉着。你想,这只龟是想死后让人供奉呢,还是想活着在水中曳尾而游呢?”使者回答说:“当然是活着了。”于是,庄子说:“知道这个道理,你们就可以走了!我宁愿贫困地生活一生,也不愿被名利尊荣所累,损害生命。你们不要玷污我的名声,我以不做官为快乐。”

自甘贫穷、逍遥快乐一生,也是庄子对生存方式郑重而明智的选择。庄子以这种超脱的方式度过了自己清贫而洒脱、快乐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称颂学习、富有哲理的故事。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子对快乐的理解是饿了吃粗粮,渴了喝白水,困了就将胳膊弯着当枕头,人生的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每个人的身边都不会缺少快乐的元素,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我们不必置身于财富、名利、权贵的边缘,苦苦追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而是要发现自己的那件快乐外套,这样,我们才会享受快乐的人生。

快乐就像毛毛雨,只要伸手就能接住

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一句问候,一抹微笑,一个眼神都会让你感觉到快乐。当我们苦恼的时候,要相信快乐其实很简单,要学会寻找快乐,而不是任凭坏心情折磨自己。快乐就像毛毛雨,只要伸手就能接住,它就在我们身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牙牙学语的小孩,一个小小的棒棒糖就会让他快乐;认真学习的学生,老师的一句表扬就会让他快乐;热恋中的男女,恋人一个会心的微笑就会让他快乐;多年相知的朋友,一个关心的电话就会让他快乐……

快乐可以藏于一首诗词、一幅画、一本书,可以隐于一盏淡酒、一杯清茶、一叶轻舟,它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当你刻意捕捉它时,常常是芳踪难觅,可当你停下匆忙的脚步时,它就会落在你的身上。

看看,快乐是多么简单呀。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开心呢?也许只要稍做改变,你就能得到快乐。

乔治夫人是华尔街一家银行的雇员,负责解答客户的各种问题。她的办公桌就放在银行大门进口处的右边。乔治夫人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因为她每天都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

乔治夫人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镜框,里面有一段名为“一个微笑”的箴言,它是这样写的:

一个微笑不费分文,但给予甚多,它能使获得者变得富有,却并不使给予者变穷。一个微笑只发生在瞬间,但有时对它的记忆却是永远。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富有和强悍得不需要微笑,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贫穷得连微笑都没有。一个微笑能给家庭带来欢乐,也能在同事中传递善意。它为疲倦者带来休息,为沮丧者带来振奋,为悲哀者带来阳光,它是大自然中去除烦恼的灵丹妙药。然而,它却买不到、求不得、借不了、偷不去。因为在被赠予之前,它对任何人都毫无价值可言。如果有人已疲惫得无法给你一个微笑,请你将微笑赠予他们吧,因为再没有比无法给予别人微笑的人更贫乏、更需要一个微笑了。

乔治夫人的一个同事这样说道:“从乔治夫人那里,我学会了微笑的技巧,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现在不但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怎样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快乐的人,并不是一门高深复杂的学问。在乔治夫人看来,快乐很简单——只要学会微笑,就能获得快乐。保持微笑,是一种美丽的生活姿态,它会让你忘记曾经的和正在发生的不愉快,乐观地对待周围的一切。那么,就请从微笑开始吧,对山笑、对水笑、对天笑、对地笑、对黎明笑、对黑暗笑、对成功笑、对失败笑……你就会永远生活在快乐中。

在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保罗失业了,他情绪低落,可能除了拥有一份好工作外,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保罗开心的了。

一个晴朗的下午,太太琼斯还有女儿茱莉亚邀请他一起出去散步。

茱莉亚对情绪沮丧的保罗说:“爸爸,我们步调一致好吗?来,一二一……”

于是,他们三个人挺胸抬头、步履轻快地沿着马路走起来。“抬头挺胸走路真有趣!”保罗说。

他们走了约一英里的路,三个人都觉得全身舒畅,充满活力。

当他们走过莱特大厦和古根汉姆博物馆时,茱莉亚说:“爸爸,看,多美啊!”

这儿是保罗以前上班必经的地方,之前,他都是赶时间上班,从没注意过这些建筑物有多特别,听茱莉亚一说,他便抬起了头。这时,保罗笑了,他突然理解了伟大的建筑师莱特注入这个建筑中的深意来。

莱特大厦高高的尖顶直入云霄,保罗从中感觉到一种振奋,他忘记了失业的苦闷,心中洋溢着快乐。

后来,保罗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上班,每次路过莱特大厦和古根汉姆博物馆时,只要一抬头,他就能感觉到快乐。因此保罗常说:“快乐很简单,就是一抬头的事。”

看看,快乐是件多么简单的事呀!人生的很多趣味就藏在生活的细微处。你偶尔经过的街道、随处可见的树木等都可能蕴含着情趣,让你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快乐如此简单,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

生活中,让人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其实有很多,那些沉浸在烦恼与痛苦中、为寻找快乐而劳累不堪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快乐太简单了,以至于他们意识不到快乐的存在,也就不懂得珍惜。

一个商人在一条山道上常会遇到一个樵夫,每次遇到樵夫,都看到他的脸上挂满了微笑。

有一次,商人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走到樵夫面前问:“老伙计,你穷得叮当响,为什么却那么快乐呢?我非常富有,却很少有开心的时候。难道你家有价值连城的宝贝吗?”

听到商人的话,樵夫哈哈一笑说:“我哪有什么无价之宝呀?我倒想问问你,你那么富有,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呢?”

商人沮丧地说:“我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我虽然妻妾成群,但她们整天只会争风吃醋吵个不停,没有一个人关心我;我年过半百还没有子嗣,因此我时常感觉很孤独。虽有家财万贯,却觉得自己还是一无所有,我活得不开心。”

樵夫道:“我没有你有钱,但我很快乐,因为我的家人都是我的靠山。”

商人问道:“你的妻子一定贤良淑德。”“不,不,我还没有结婚呢。”樵夫回答说。“那你一定有个你喜欢的女孩。”商人肯定地说。“嗯,的确有个女孩给我带来了快乐,她给了我一件让我开心的‘宝物’。”樵夫说。“是吗?”商人好奇地追问,“是定情信物还是……”“那个女孩很漂亮,是跟我一个村子里的一位富人的千金,我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我很喜欢她,但我知道我配不上她。后来她离开了村子,离开前她向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这就是让我开心的‘宝物’!”樵夫快乐地说。

商人简直不敢相信樵夫的话,眼前这个人竟然是因为姑娘的一瞥而快乐成这个样子。他问樵夫:“难道这一点就能让你满足吗?”

樵夫点点头,说:“对我来说,惦记就是快乐,为什么一定要拥有呢?”

一位名人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樵夫就是一个懂得如何获得快乐的人。试想,如果樵夫看见自己心仪的女孩走后,整日里沉溺在相思中,他岂不是会比商人更难过。

快乐真的很简单,只要你静静地感受,快乐就在你身边,关键看你能不能发现,懂不懂得体会。你可以让自己置身阳光下,就算寒风凛冽,你也能感受到温暖的抚慰;你可以到海边吹吹海风,就算风里夹着腥味,你也能感受到大海的磅礴;你可以坐在书桌前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就算文笔不优美,也能享受到创作的喜悦……用如水的心境和置身世外的心情,感受世间的点点惊喜、点点快乐……

很多时候,快乐就在距离我们很近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伸手可得,比如:给阳台上的花松松土、浇浇水,闻一闻它们的香味儿,很快乐;躺在沙发上晒着温暖的阳光,让自己的思绪随意飘荡,很快乐;到茶馆里品味一壶醇香的新茶,听着轻柔婉转的旋律,很快乐;煮一锅鲜香的排骨汤,耐心地等候家人回来一起品尝,很快乐。然而,倘若你只看到别人拥有的而看不到自己拥有的,那么你就会对环绕在自己身边的快乐视而不见,这样不仅整天会想着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而且还会制造出一件又一件让自己郁闷的事。

清净的心,最容易装下快乐

在生活中,我们常被那些凡尘俗事所困扰。生活中的烦扰太多,心就没有办法安宁。很多人之所以烦躁不已,就是因为内心难以平静。虽然人们都想找一片静谧的空间来抚慰自己那颗烦躁的心,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这个世界太嘈杂了,已经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处所。其实,一个人内心的清净,无须依靠外物,只要他能够静下心来,那么,他的人生就无处不得宁静。

有一位妇人,每天都从自己家的花园里采摘一些鲜花送到附近的寺院里供奉佛祖,以此表示对佛祖的虔诚。

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恰巧遇到住持,住持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用香花供佛,来世一定会得到佛祖的庇佑,洪福无边。”

妇人听了非常高兴,答道:“用香花供佛是应该的,因为我每天来寺庙供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一样,感觉清凉无比,可是回到家中,心就不像在庙里那么安宁了。我想知道,如何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呢?”

住持反问道:“你喜欢鲜花,那你一定知道怎样养护花草,那现在你告诉我,你怎么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妇人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剪去一截花梗。只要保证花梗的一端在水里不腐烂,就能吸收水分,就不容易凋谢!”

住持道:“你知道如何保鲜鲜花,就知道怎样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因为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周围的环境就像瓶里的水,人则是水中花,只要不停地净化自己的身心,转化自己的思想,经常自我反省并不断地改掉缺点,我们就能不断吸收到自然给予我们的营养。”

妇人听后感激地说:“谢谢大师的开导,希望以后能经常见到您,享受寺院禅者的生活,体验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主持道:“施主何必要等到以后呢?就现在吧,也不必一定非要在寺院中体验宁静,其实你的身体就是庙宇,呼吸就是菩提梵唱,脉搏就是晨钟暮鼓,菩提在心中,无处不宁静。”

是啊,只要心无杂念,再嘈杂、奢华、繁忙的热闹场也可成为体验内心宁静的道场,只要你能抛开杂念,哪里不是宁静的地方呢?倘若妄念不除,即使佛祖就在身旁,你也一样无法修行。因此,要解脱烦恼获得快乐,就要先抛开杂念,回归本真。

有一个渔夫,他每天早上出海打鱼,每次只打一会儿,一家人的生活就可以解决了。他一天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和人下棋、聊天以及带孩子玩耍。日子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遇到一个商人。商人对他说:“市场上的鱼很好卖,你要是每天多花点时间去打鱼,不就可以卖到更多的钱吗?”

渔夫问:“然后呢?”

商人说:“有了钱,你可以多买些船,然后请人给你打鱼,赚更多的钱。”

渔夫问:“再然后呢?”

商人道:“拥有更多的资金,你就可以开间海鲜加工厂,成就一番事业。”

渔夫问:“实现这个目标要多长时间呢?”商人说:“最多要十几年吧。”

渔夫说:“实现这个目标后我又能做什么?”商人想了想说:“实现这个目标后,你就可以回到村子,整天和你的那些老朋友在一起聊天、下棋,和你的老婆、孩子一起过快乐的生活。”

渔夫想了想说:“那还是不要折腾了吧,我现在不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是啊,我们为何不能像渔夫那样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生活呢?只要用心感悟生活,平凡中也能体味到深刻。生活就像一杯茶,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品味出清香和甘甜。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其实也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最佳心态。无论外界发生何种变化,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情感起伏,只要保持一种宁静、豁达、淡然的心态,就会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

退一步,收获幸福和快乐

古语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说:我可不愿忍、不想退,那样我就失了尊严,丢了面子,没了威信。也有人说我不敢让,让了别人还会得寸进尺。真是这样吗?逞一时之勇,也许你能夺回面子、获得威信,可是你真的会得到想要的一切吗?

有人认为,快乐就要往前冲。告诉你,不一定。有时候,你的乐园在后面,退一步反而能找到快乐。不是吗?当你身处悬崖边,后面哪怕是一道沟壑,也是你的乐园;当你身处刀山火海,后面哪怕是满地荆棘,也是你的乐园。所以说,快乐不见得非要往前冲,有时候,退一步就是你的乐园。

早晨,一个穿得整整齐齐的小伙子,去隔壁村里迎娶他的新娘。当他走上通往丈人家的窄窄的小桥,眼看就到桥头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车上满是家禽。

小伙子不愿让步,他对农夫说:“大伯,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农夫把眼一瞪,说:“凭什么让你先过?我要忙着去赶集呢,要是去晚了,我带的几只母鸡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小伙子说:“我让的话,迎娶新娘就会晚了。”

结果,两个人谁也不让谁,虽然两个人都很着急,但因为谁也不肯相让,所以只能僵持在桥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