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8:10:48

点击下载

作者:和月英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 易犯的错误作者:和月英排版:小不点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01ISBN:9787511001412本书由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当前,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懦弱、自私、冷漠、不负责任,繁重的学习负担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也让很多孩子感到自卑、不善交往、消极、悲观。

有许多人在问:“我们在教育方式上出了什么差错?我们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孩子将来的那一纸文凭,最少能让他们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不会赤手空拳地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生活;

有人说,孩子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是整个家庭的广告,即使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至少可以保证孩子不会走上歧途;

也有人说,自己一生中有太多的遗憾,梦想总被现实雨打风吹去,现在条件优越了,绝不能让悲剧重复发生在孩子身上,要把他们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共同的目标,怎样把孩子培养成龙,却成了家长头疼的难题。在科技将生活变得简单的今天,教育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家长总被孩子一连串的“不可思议”搞得手足无措,在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的循环中焦虑。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出类拔萃,自己的孩子却如此平庸?

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

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

当孩子不能成为父母理想中的样子,当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办?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所做的种种努力,为什么会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父母对孩子所说的那些话、所做的那些事,为什么会让孩子失望?

父母如何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是不是存在一些错误?

……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收集整理了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编写成《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一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列举了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同时,为了帮助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并且,为父母们提供了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采用的科学而正确的教育方法。

多年来,许多人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造就天才的唯一途径。第一章  

 日常家庭教育中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错误1:忙于事业不愿意倾听孩子说话

场景再现

一位事业型女性,在33岁时才生下女儿,但是她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照顾她。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在女儿两岁的时候,就把她送进了幼儿园全托,每周星期六才接回家一次。

女儿刚开始从幼儿园回来,总是有许多话要跟她讲,但是她总是那么忙,刚开始的时候耐着性子听了几次,也都是些小朋友之间的事情。慢慢地她就没有耐心了,总觉得听女儿说话浪费了她做家务和工作的时间。所以,每次女儿和她讲话,她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或干着活,要不就是给人打电话。慢慢地女儿变得不再那么爱讲话了,她开始暗暗高兴女儿终于不再烦自己了。谁知道,不久后幼儿园的老师却打电话给她,说发现她女儿好像得“自闭症”似的,成天不爱跟别人说话,别人跟她讲话她也不搭理别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要她赶快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这时候,她才后悔莫及。

深度诠释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父母常常滔滔不绝地讲话,却很少倾听孩子说些什么,或让孩子有说出他心声的机会。渐渐地,孩子也就懒得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声了,于是,造成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当然不能帮助孩子面对问题,甚至无形中还会造成亲子间的紧张和冲突。为了避免这种不幸的事实发生,如何建立一座稳固的沟通桥梁,达到有效亲子沟通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与孩子沟通,要注意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有的时候,出于自尊心或是别的一些原因,孩子并不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说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又很想让父母明白他们的意图,这时,他们就会改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对父母进行暗示。

父母对孩子正处在苦恼时所表现出来的坏的情绪要敏感。很多孩子在想要父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只是悄悄地说,如果父母不注意听这不明显的信号,这种悄悄话将会听不见。父母应该试着努力去注意孩子反常的、细微的行为信号。比如,孩子衣服不正常的样子、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孩子讲话时,除了注意他的无言的行为之外,还要倾听他所讲的字里行间的意思,想一想孩子希望告诉我们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识别或弄清孩子的动机或基本情绪。凭借着细致与耐心,做到这些都不是困难的。

父母还应特别注意孩子习惯行为的消失,这将是了解孩子内心情感的有价值的线索,当孩子有明显的表现,如不吃、不睡、不玩或精神不如平时集中……就应该试着去推测,或者去直接感觉孩子的情绪状态。

耐心倾听孩子的话是确保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父母不能只想着让孩子把耳朵竖起来听自己的说话,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

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懂得尊重孩子就会更加专注。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的话当成一回事,其生硬的态度当然无法让孩子倾诉自己的心声,所以,当父母决定倾听孩子说话时,首先要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

聆听孩子的心声时,做父母的要注意观察孩子儿倾诉的目的。孩子向家长倾诉一般有三种情况:随便聊聊;排疑解惑;宣泄心中的郁闷。有时三种情况都有。如果孩子只是随便聊聊,那父母也就跟着随便聊聊;孩子的动机是排疑解惑,父母就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先把情况摸清楚,然后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的动机是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父母就要先倾听孩子的倾诉,然后再给他安慰和鼓励。

有一个女孩因第一次高考失败,选择了复读。在住校复读期间,由于已经有了第一次的失败,心里压力很大。母亲为了排解女儿心中的压力,每一次到学校去看望女儿,当女儿向她诉说心中的苦闷的时候,她总是平心静气地倾听女儿的诉说;当女儿说到痛心处扑倒在妈妈怀中失声痛哭的时候,她就让女儿尽情地放声哭泣,等女儿平静后,她才安慰女儿,给女儿以信心和鼓励。

迷津指点

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提到“沟通”,很多人都会认为很简单,就是谈、说、讲。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常听到老板对职员、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或朋友之间说:“来吧!让我们沟通沟通。”事实上,沟通并不完全是说、讲、谈。交谈只是沟通中的一部分,是建立沟通关系中最不重要的一环。有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对象。”并不是因为你善于表达或健谈,而是你能很有技巧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事实上,沟通除了说、讲、谈之外,“听”才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倾听别人的话是表示尊重对方,相信他所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让他人觉得自己有价值、受尊重,于是彼此的关系就在无形中建立了。

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与孩子相处时常常自己说得多,听孩子说得少。甚至在孩子叙述不清时表现出不耐烦,打断孩子的话或顾左右而言他,这样不好。孩子给父母讲他周边发生的事就是和父母交流,分享他认为有趣或有疑虑的事,或者说他有些心里话不好给别人讲。这种时候父母更要耐心倾听,不要忙于下结论,更不能发现有一点不对的地方,就忙着批判训斥孩子。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就会使孩子不再乐意跟父母交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封闭他们心灵的窗口。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在同孩子谈话时,要简短、亲切,尽量不要长篇大论,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孩子说话时,父母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尽量让孩子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在他们一时没接上来时,父母要耐心等一等。

父母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可以有效地化解孩子心中的苦闷、烦恼和压力。当父母对孩子表示重视和尊重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心中的郁闷排解出来,因而变得开心。

称职的父母,一定要聆听孩子说话,以对孩子的信任、尊重,促使孩子表达自己情感,从而与他们有所交流、有所沟通。

1.要对孩子感兴趣

如果你对孩子以及孩子的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你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而且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父母对孩子表示关心、照顾,让他们谈论有关自己的事,孩子便会感到与父母在一起很亲密。

2.要给孩子留出接触的时间

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时需要母亲或父亲,特别是母亲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当孩子经历着内心的恐慌、创伤或有失望情绪时,他们特别需要温情的安慰,孩子也很想知道父母在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愉快时的心情。应使孩子感到父母不是由于忙或急着做其他的事,而无暇听他们说话。

3.听孩子讲话要专心

一个好的聆听者,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一天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父母不要做饭、看报纸和做别的一些家务活,关掉电视、忘掉电话及其他分心的事,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父母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去小房间单独在一起谈谈。”

4.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

父母开始和孩子交谈时,需要向他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结束谈话之前,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详述某一问题的情景,尽量描述它的细节。

5.准确反映孩子的情感

对父母来说,一个极为有效的聆听技巧是要使自己成为孩子感情的一面镜子,用语言帮助孩子反映他们的感受,特别是幼小的孩子,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说出心里话,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

6.帮助孩子弄明白,并说出自己的经验

聆听,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的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在聆听过程中,父母运用经验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7.注意自身的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我们向人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许多父母不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表示“我在听呢,我感兴趣,我在注意”。有几种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正面面向孩子;与孩子紧挨着坐;身体竖直或向孩子倾斜;眼睛互相对视;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此外,应当避免紧张,多表示有兴趣,面部表情和声调都是和蔼的。

8.表示自己有同感

一个好的聆听者,最重要的技巧是摆脱自己对问题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想他人在经历着什么。有了这种技巧父母就能敏锐地感到孩子情绪的波动,并将自己符合实际的看法告诉孩子。

错误2:用许诺的方式欺骗孩子

场景再现

有一天早上,刘芳要去上班,儿子缠着她哭哭啼啼不让走。于是,刘芳对着儿子做开了“思想工作。”她说:“妈妈不上班要犯错误的。”儿子说:“不干。”刘芳又说:“老师说小朋友要听话的,小孩子要听妈妈的话,好不好?”儿子说:“不好。”刘芳想了想这一段时间儿子比较喜欢画画,就说:“妈妈上班可以赚钱,赚了钱给你买画笔好不好?”儿子:“好。”然后痛快地和妈妈挥手“拜拜”,终于放行了。

可是,因为一天的工作太忙,刘芳下班后偏偏忘了给儿子买彩色画笔。晚上回到家,儿子伸手向刘芳要好东西(画笔),刘芳却一时想不起来自己答应儿子什么事了,在儿子的提醒下,刘芳才想起了早上对儿子的许诺。刘芳看着儿子失望的眼神,心里十分内疚。

场景2

上三年级的鹏鹏最近对爸爸非常反感。鹏鹏的学习本来不是那么好,上学期期末考试前,爸爸对鹏鹏说:“要是你期末考试语文得到80分,我送你一个蛋糕。”结果,孩子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83分,而爸爸却再没有提蛋糕的事情。鹏鹏认为爸爸说话不算话。

深度诠释

现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父母对孩子轻易许诺。父母对孩子的许诺一定要慎重、务实。

如果父母已许诺孩子了,就该履行自己的诺言,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才能树立家长的威信,发挥许诺的积极作用。有些家长的许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应付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欺骗性,这是要不得的。许诺前,父母应该考虑该不该许诺;许诺后就要兑现。否则,许诺了又不落实,便会损伤孩子的自尊,而且还会使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失去威信。甚至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对事、对人可以信口就说,无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以致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适当的许诺是完全必要的,但许诺不一定非实物、金钱不可,可以是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带孩子郊游,上公园游玩,看电影等,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果总是在经济上许诺孩子,就会使孩子对钱的欲望增加,养成自私自利的个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所以,许诺应该注重鼓励性、激发性,使孩子从许诺中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进其学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能保护和培养孩子说真话的环境,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说真话的好习惯,长大后定会成为一个很正派、很真诚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因为只有一个人说真话,相信别人,对生活有信心,才会问心无愧地面对各种事情,也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

父母首先要说真话,许诺要兑现,为孩子做出榜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做到不撒谎不作假,说到做到,要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并让孩子懂得为什么不能撒谎说假话。有些父母在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或者在自己很高兴的时候,常常会“哄”孩子,给孩子开空头支票,许下种种并不准备兑现的诺言,这样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从而使家庭教育有失去基础的危险,因为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没法教好孩子的。

只有孩子说真话,父母才能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从而才能适当地给孩子以鼓励、引导、帮助和劝阻、匡正。要是孩子说假话成了习惯,孩子的行为就会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容易走上犯错误、做坏事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撒谎,说真话。

人的一生都是在真与假的斗争中度过的,父母要认真引导孩子从小说真话,一步步养成说真话的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变成一种做人的宗旨。这样的孩子将来才可能有出息、才是最有希望的。

迷津指点

家长对孩子的许诺,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许诺也要讲究艺术,灵活处理,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精神物质奖励有机结合

比如,答应给孩子讲故事、买好吃的、给孩子买课外书、带孩子外出等,如果过多地采用物质刺激的办法,时间长了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会使他成为一个“小财迷”或者“小馋猫”,说不定会变成一个格调低下的人。

2.把握许诺的度

如果家长对事情很了解,估计对孩子许下的诺言有把握实现,那么就可以把话说“死”。这种许诺能给孩子留下不容置疑的印象,会给孩子吃下一颗“定心丸”,孩子学习、做事也就更有劲头。当然,条件不能太高,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另外,不能事事都讲条件,否则孩子会厌烦;也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全满足,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让孩子懂得,他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

3.不能兑现时要给孩子讲清楚

由于种种原因,父母的许诺会有不能兑现的时候。这时千万不能哄骗孩子,使他产生误解,影响父母威信。如果是事情多忘了,父母要作自我批评;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兑现的,也要讲清原因,请求孩子的原谅;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补偿,或推迟兑现的时间。

4.无把握的事拒绝许诺

当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是合理的,但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一时无把握实现,家长就应如实向孩子说明原因,讲清道理,以求得孩子的谅解和理解。当孩子的某些要求根本就是不合理的,如孩子因互相攀比想让父母许诺,家长就不能含糊其辞,而应断然拒绝,千万不可因一时事急,乱开“空头支票”。

错误3: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允许孩子辩解

场景再现

场景1

随着儿子的成长,我明显感到他不听话了,父母的权威在儿子心中打了折扣,以前那种简单粗暴、命令式的家教方法在孩子面前行不通了。和儿子交谈时,还常遭到他的诘问:“老爸,你知道我们心里想什么吗?”“你知道什么叫代沟吗?”有时候孩子还表现出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干脆说:“我知道!”“少啰嗦!”

场景2

在大人心中,小孩永远都是小孩,做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助,而且都必须要顺从父母的意思。如果不顺从或是顶撞,就说小孩一点都不孝顺,没大没小的。小孩处处受大人管束,喜欢做的想做的都不能做,还没做错,大人就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

在大人的心目中,小孩子永远都不懂事。大人说话时,小孩子只要一插嘴,大人就说:“去、去、去,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去一边玩去。”小孩子有时想把心理话跟父母说,也总是会被家长的威严所吓倒,话只能埋在心里了。因为一说错,家长脸一绷,暴风雨就要来了。

深度诠释

中国的父母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总觉得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形成了“父母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少父母不允许孩子与父母争辩,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否则就认为有失父母威信和尊严,这是不正确的。

德国心理学家发现,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事实表明:孩子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候。这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孩子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对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好处;二是这样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空气,增强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但让孩子争辩应该遵守规则,不能允许他们随心所欲,而应是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孩子违反了争辩的规则,父母应该加以制止。值得提醒的是,父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合乎一般的道理,否则,这种争辩就是不平等的,也就谈不上通过争辩来锻炼孩子了。

提倡孩子与父母争辩,并不是句句话、样样事都要争辩,不是有理无理都争论不休。争辩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也是有范围和次数的,应该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而不是漫无边际、大事小事都在争辩,没完没了,那就没有什么益处了。

总之,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是最重要的。通过争辩把事情弄明白,孩子就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很多时候,父母的理解和孩子的理解是有差别的,通过争辩,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有时候还可以对父母产生启迪作用。

父母与孩子争辩,能帮助孩子找到事物的界限,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争辩,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学习一些知识,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争辩的好处。

提倡父母与孩子争辩,这是因为可以活跃家庭气氛,交流思想感情。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亲情和友爱能得到深化。

迷津指点

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智商、口才、进取心、自信心等就值得怀疑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争辩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最好在家里进行。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要热心和有耐心,让孩子在争辩中不断成长。

1.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

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像上级对下级那样,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尊严,不顾及孩子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孩子是错的。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还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破坏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独断的。在家庭中,在教育过程中,都要尊重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与父母一样,他们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父母在生活中尊重孩子,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与孩子交往,这样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对父母更加信服。

2.与孩子建立相互的信任。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发展密切关系的重要方面,因为不信任会使现实关系中出现抵触现象,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合格的家长,必须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去获得孩子的信任。

要获得孩子的信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蒙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包括像“死”和“性”等传统禁忌的话题,均作诚实的回答。相信孩子所说的话,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不要这样去问孩子:“你所说的确实是真的吗?”或“不要对我撒谎!”这样会引起孩子怀疑父母不信任他,要用善意代替对孩子的怀疑。当发现孩子不诚实,仍然应该对孩子抱诚实和信任的态度,相信他将来会改变和克服这个毛病,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实承认错误对他是有益的。

3.容忍孩子的疏失

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如果孩子没有犯过错,将无法学会新的事物。在家庭中、学校里、朋友间、工作上甚至任何地方,孩子都可能会犯错,但是千万不要将孩子所犯的错误视为无可补救的大灾害。为人父母者可将自己的错误当做对孩子显示自己人性面的机会。父母也应努力创造一个能容忍孩子犯错,且能开诚布公讨论的平等气氛,使孩子能从错误中成长。

4.对孩子的判断表示信心

父母除了对孩子的能力要深具信心,还应该对其他方面也有信心。父母可以借由尊重并接纳子女在服装穿着打扮、朋友的选择、未来计划、休闲时间的安排等决定,来表示对孩子的信心。父母可以与孩子商量重要的家庭计划或欲购买的物品,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错误4: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自私

场景再现

场景1

一位年轻的母亲给她的宝贝儿子买了一支冰棍儿,或许是想让儿子拿着方便,未经儿子允许,先在冰棍儿下部咬了一口。这可惹怒了宝贝儿子。只见他接过冰棍儿便一下摔在了地上。接下来便是一阵哭闹,结果母亲顺从了儿子的要求,又买了一支,平息了这场风波。

如此年幼的孩子就只顾自己,连一口冰棍儿都不舍得让自己的母亲吃,长大后何谈关心他人呢?

场景2

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一位网名为“白云”的妈妈说,3岁的儿子每次晚饭时,都把自己喜欢的菜拿到面前,不许其他家庭成员来夹菜,有时候还会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很大方地孝顺给爸爸妈妈”;一位署名“乐乐爸爸”的网友则抱怨自己2岁的女儿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甚至不愿意邻居的小朋友来串门,让他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一个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小朋友丁丁,一直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家长买,上了小学后,经常拿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老师隔三差五地把家长叫到学校……

深度诠释

据一份调查,有36%的孩子滋长了不尊重别人,不关心别人的自私心理,70%的孩子逐渐变得任性。

这种情形的出现,多是孩子在家庭中受几代人的宠爱、保护的结果。家庭中长辈关心孩子,人人服从孩子,于是,孩子便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至高无上的心理。有人称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为“小太阳”、“小皇帝”。家长及长辈们的让步,是孩子产生利己主义的一个根源。例如: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冰淇淋,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不去上班了……

家长对孩子可以做出很大牺牲,这是爱的表示,而这种牺牲的后果是什么呢?如果是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或支持他做好事,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的痛苦的利己主义思想。这样发展下去是危险的,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很难说他会有爱国之心,他既不会爱自己的亲人,也不会爱朋友,他爱的只有他自己。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有用的人;即使不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也不要成为“虎狼”之人。

宋代学者谢良佐在训子立志时,说:“其为一生之谋,而有天下之志;其为终身大计,而有后世之虑。”他告诉儿孙要有为天下献身的理想,要为后世考虑,而不为眼前打算。古人尚且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现代文明社会的今天,父母更应当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励志教育。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生活在母爱、父爱或其他爱之中应该对亲人有所“回报”。每一个孩子都应主动回报爱他人,孩子在帮助他人时,家长要珍惜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有些家长出于好心,不忍心要孩子的心爱之物,或不舍得让孩子做事。久而久之,孩子这份可贵的情感就会被磨灭,到时再说“这孩子真没心,真无情”就已经晚了。

其次,家长应引导孩子关心别人,培养孩子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家长自己先要做一个待人热情、关心别人、不自私的人,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有说服力。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应互相体贴、照顾,随时随地嘘寒问暖,从语言到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美好善良的关系,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谦让的必要性,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察颜观色”,看别人情感变化,想别人的心理和愿望,从而愿意做出让步,或者去帮助别人。

例如,孩子在看电视,爷爷打盹了,妈妈不妨引导孩子,“看看爷爷怎么了?爷爷是不是困了?爷爷年纪大了,他要睡觉了,怎么办呢?”使孩子意识到应该关闭电视,让爷爷好好睡觉。孩子做完后,妈妈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应表示赞许。

家庭生活中,应将关心别人,为了别人做出让步,或为别人做事等看做是平常的,是应该的,要使孩子养成自觉性,并形成习惯。

每个家庭应该有这样一条规矩: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吃;即使是单给孩子的东西,也要教育他能给家长吃一点。家长在这时不要推辞或假装吃。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只有他自己应该吃,“给家长”不过是装样子,或“好玩”;一旦家长真的吃了一口,他就会立即“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这样的事生活中太多了。孩子暴露了他的自私心理,也暴露了家庭中不良习惯所带给他的影响。

家庭中还应形成这样一些常规:吃饭先请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或客人坐下,盛饭先给老人或客人盛,好吃的菜摆到老人或客人面前;分吃水果等,要把好的、大的给老人或客人;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等等。使成长中的孩子学会大度、有教养、能谦让。

两三岁的孩子很愿做事,父母应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让孩子分,拿出玩具请小客人玩,等等。

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应给他出一些“难题”,例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水果有大有小,应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别人弄坏了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等等。在引导孩子解决这些难题的时候,既不要以压制手段破坏他的情绪,使他产生对抗心理,也不要放任自流,随便他怎样。而要顺其自然,他处理得好,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他处理得不好,家长应指导他,事后要与他耐心地谈一谈:为什么不能这样而要那样,为什么这样做不对。使他知道应该尊老爱幼、应该关心别人、应该谦让、应该有牺牲精神等等。

奖励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的许多好品质都是在赞扬声中形成的。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关心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他很希望别人说自己是“好孩子”。许多教育家研究证明:精神鼓励的作用要比物质奖励大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原因就是能避免一些物质奖励带来的弊病。家长对孩子能关心别人,有好东西让大家分享,或做出一定牺牲的举动,要给予肯定、赞许,但不要大惊小怪地予以奖赏。不恰当的物质奖励不利于培养他无私的品格,反而会使孩子为了追求奖赏而去做事,一旦一次没有给奖,下次可能就不做了,这样,会滋生孩子的利己主义。

迷津指点

家长一方面应该要求自己不自私,以正面形象影响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要从小事做起,去逐渐引导孩子克服利己主义心理;家里还应养成良好习惯,使孩子从小觉得就应该先人后己,形成无私大度的品格。

针对孩子的自私行为,心里只装着自己,而没有别人的位置,家长一定要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之中,加强实施对孩子关爱他人的教育。只要父母以自身的行为施以积极影响,善于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孩子们的爱心就一定会逐步培养起来。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享受到最大的爱,如果这种爱仅仅是向儿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溺爱,甚至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只有把大家给予孩子的爱转化为孩子对大家的爱,这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爱的升华。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爱父母,爱他人之后,在未来才有望做到爱岗位、爱祖国、爱人民!

让孩子多体验,体验别人的疾苦,才能激起他们的爱心或同情心,从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

为了让孩子懂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父母应经常拿出当年给孩子拍的照片,向孩子讲述父母为他付出的努力,使孩子听后受感动。孝敬父母、关心父母成为他的自觉行动。可以不断地鼓励孩子经常主动学做家务,从倒垃圾,到收拾碗筷;从学择莱,到洗小件衣服,只要力所能及,都让他去尝试。尽管有时做得不如父母之意,父母也不要批评,而是应当给予鼓励和帮助。

2.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孩子既然学会关心自己,关心父母,为什么不能学会关心他人呢?父母要教育孩子有爱心和同情心。当别人有困难时,要热情相助。比如在公共电汽车上,要主动让座;到邻居家中和小妹妹一起玩儿,把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具送给她;要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助残活动,如为盲童收集挂历做盲文书写纸;节省买冰棍儿的钱为残疾人捐款;主动帮助楼内的保洁员搞卫生等。

能够关心和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智慧。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教孩子把关心他人引向关心集体。

3.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

平时,父母要教育孩子,除了学会关心别人,也关心自己。因为,孩子不会关心自己,就会过分依赖别人。但是,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并非教他自私自利,而是培养他的自理自立能力。比如,关心自己的环境:打扫房间卫生、书本码放整齐、收拾自己的东西;又如关心自己的卫生:洗澡换衣、刷洗鞋袜等;更重要的是学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如自己准备学习用具、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自己用录音机听写生字等。每当孩子做完这些事情,父母要微笑表扬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把学会自己做事,减轻家长的负担当成一种乐趣。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一句话:“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久而久之,孩子逐渐会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增强了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4.让孩子学会关心集体

关心集体,是关心他人的一种深层次的表现。父母应和孩子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如参加艺术节时,父母带上相机,为老师和同学们拍照。为方便班里搞卫生,让孩子经常收集家里的塑料袋,拿到学校装垃圾,还可买来百洁布和去污粉让孩子带到班里使用;新年联欢会,可以找来拉花布置教室用……

5.让孩子学会关心社会

让孩子学会关心社会,是通过家庭与学校、社会教育的配合,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教育他从小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错误5:用错误的方法对待孩子的粗暴行为

场景再现

在美国,一位焦急的母亲给一位博士写了这样一封求助信:亲爱的博士: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5岁,一个7岁;我还有一个10岁的儿子比利。他们兄妹间彼此仇视,处于冷战;而且比利跟父亲的关系也不好;而我则经常对孩子们大吼大叫。在学校里,老师对他的评语是,他非常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他在校园里惹是生非,在校车上闹得鸡犬不宁。每次下了校车步行回家的路上,总得与什么人打一架或者向别人扔块石头。所以,我通常都是自己到校车停靠的地方去等他,把他领回家。

比利天生聪明,但字写得极差,而且很不耐烦坐下来写。他脾气暴躁,性子又急。与同龄人相比,他长得又高又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比利却极少有兴趣做一些建设性、创造性的事情。他酷爱看电影、泡水玩和在泥巴里挖洞。他喜欢吃果冻、饼干、巧克力和口香糖。他的祖母就住在我们家的附近,她总是不断地塞给他这些东西,还给他吃婴儿食品。对他祖母的做法,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比利的老师、伙伴,包括他的妹妹们,对他诅咒和辱骂他人的言语都极为不满。大家都认为他只会惹是生非,不可能做出什么好事来。有一天,他提早放学回家,发现房门锁着,便捡起一块石头打破窗户爬进屋。前几天还把卧室的镜子砸破了。

他喜欢跟着祖母待在一起,而她总是纵容、溺爱他。我们觉得祖母给了他很坏的影响,可我们自己也好不了哪儿去。我们总是对他大发脾气、高声吼叫,然而,所有的吼叫都无济于事。

深度诠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童年”与“淘气”是自然连在一起的,孩子淘气是天真、幼稚的表现,有其积极的意义。淘气说明孩子有活动能量,精力旺盛;淘气说明孩子心智活跃,心态宽松;淘气说明孩子有探索周围世界的积极性。孩子的许多淘气行为都是出于好奇,是一种探究、解惑行为。俗话说:“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姑娘是巧的。”

对孩子的淘气,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孩子往往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把握能力,所以家长的调教是必要的。在孩子出现淘气行为的过程中蕴含着教育契机,家长应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这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迷津指点

对淘气的孩子来说,说教是没有意义的,而强行制止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出路在于“顺应”和“引导”。

1.尊重与批评相结合

对淘气的孩子,首先是要更多地了解并尊重他们。只要他们说得对,做得对,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绝不能因为他们的淘气而对他们好的表现也视而不见。

孩子不守纪律存心淘气,父母必须严肃地指出,使他们感到自己错了。但批评前要认真调查,区别对待。批评时态度要严肃,但不可过分严厉,尖刻的言辞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以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要使孩子感到父母是爱他的,是帮助他的,而不是羞辱他。

2.相信和要求相结合

父母应该相信每一个淘气的孩子,最后都能成为聪明、守纪律的孩子,切不可看“扁”孩子,打击、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父母应该对孩子提出一定的合理要求,帮助孩子实现转变。要求不可过多、过繁,必须是孩子应该做到,又能够做到的。

3.将孩子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的学习、活动中来

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安排,将他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的学习和各项活动中,使他们感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懂不会的东西,需要用心学习。

4.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上进心,但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言行不由自己。家长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使孩子逐渐能自己管住自己。

错误6:忍视对孩子的“苦难教育”

场景再现

场景1

现代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享受着祖辈、父辈多方面的关心呵护,更多的是四个老人加上父母共六人的疼爱。好吃的,由孩子先吃;好玩的,由孩子先玩。但孩子还不知足,养成了独生子女的以我为中心、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性格,造成了孩子娇生惯养、独断专横、挑穿挑食、“吃独食”等不良习惯。长辈们过分的溺爱,让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他们什么事都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只关心学习成绩,有些孩子对学校一周两节体育课,也不好好上,跑步刚开始,就有人脱离队列,改成步行,自甘落后,毫无吃苦耐劳精神可言,回家还要向父母叫苦,向父母撒娇——“唉,今天体育课,累死我了!”还没有吃什么苦,就让父母们心疼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安慰他们。

场景2

蔡女士的女儿佳佳(化名)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别的小朋友穿了什么新衣服、靴子,买了什么新玩具,佳佳回家就又哭又闹,缠着妈妈给她买。这样下来,佳佳一个人一个月的花销差不多是蔡女士一个月的工资了。

经过慎重考虑,蔡女士决定采用“哭穷”教育。去买东西时,故意让佳佳看看空钱包,唉声叹气地说:“没钱了。”该交水电费时,蔡女士故意让佳佳跟着,眼睁睁地看着钱交到别人手里。一个月后,佳佳果然省了不少钱,很少再乱要钱买东西了。可没过多久,新问题出现了。

孩子是明显省钱了,可逐渐变得抠门儿起来。和小朋友玩时,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与别人共享,理由是:我家没钱,玩坏了就买不起了。

孩子的小抠门儿正让蔡女士头疼,她又发现家里的空饮料瓶越来越多,家快变成垃圾场了。“咱家没钱,我就去外面捡了些空瓶子回来好卖钱。”孩子一脸无辜地说道。

场景3

谈到对孩子的教育时,陈嘉庚先生的儿子陈国庆回忆道:

父亲非常疼爱我们,平时他对我们的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他操劳一生,积攒了大量的钱财,但都捐赠给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

我从大学毕业后,就进了父亲的工厂上班,他对我说:“从现在起,你应当自己养活自己了,不要依靠我,我有钱也好,没钱也好,都不会留给你们。”

那个时候在工厂要从早晨7点一直干到晚上10点才下班,每天吃饭都在工厂里排队吃食堂。

一次,工厂里组织为支援抗战募捐,每人捐3块钱。

那时我的工资才十几块,还得买一些我喜欢的书刊,自己觉得实在困难,就硬着头皮向父亲要钱,但父亲说:“不可以!几块钱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小事情,但我就是要从这些小事上来培养你们自立自强的能力。一个普通工人可以做到的事,难道你就做不到?”

我当时认为父亲的做法有些严厉,可今天,当我也已经儿孙满堂了,才完全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如果没有那时的艰苦磨炼,就不会有我后来事业上的成就。

深度诠释

人们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之不易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守业者,如果不亲身体验一下创业的艰辛和生活的酸甜苦辣,不到社会实践中去经风雨,见世面,而只知道躺在前人撑起的“大树”下,坐享其成,这样的人自然只能变成不思进取、毫无作为的碌碌无为之辈,能不能守住前人的基业都在两可之间,更不用说再把前人的事业发扬光大了。

疼爱子女是人类的天性,但如何疼爱子女、怎样才算是疼爱子女,却大有文章可做。

陈嘉庚先生就是要从小事上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当初他拒绝为孩子提供就业机会,而要他们凭自己的本事去“闯天下”,看似“冷酷无情”,却使自己的孩子增加了人生阅历,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进而为之后的人生之路和处理纷繁复杂的商务活动积累了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宝贵经验,最终使他们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父母为子女创造好了一切条件,让子女坐享其成。孰不知,这不是对子女的爱,分明是在害他们!试想一下,一个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人又如何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呢?

还有的父母一味娇纵自己的子女,子女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结果使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养成说一不二的骄横之气,时间一长很容易变成纨绔子弟,有的甚至还打着父母的旗号,干一些为富不仁的勾当,最终滑向犯罪深渊,得到的是法律的严惩。“严是爱,宽是害”,家长不仅仅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更要真正去按照这样的态度教育孩子。

迷津指点

家长不要只从制止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人手,而是要从转变孩子的观念做起,要对孩子做到淡化“独生子”观念,把自己的孩子作为非“独生子”看待。在态度上,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家长必须做到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亲身体验。

1.要敢于放手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总有一天他要学会独自面对社会。父母不可能帮他清理完所有人生路上的障碍,所以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脱离成人的保护,自己去探索外部陌生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遭遇挫折,同时,当孩子面临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让他靠自己的能力最终解决问题,不要总是对孩子放心不下。父母只负责教会孩子怎么做就行了,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处理得不够好或是速度太慢,就急不可耐地替孩子做了。

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如果当初我们的父母也替我们包办一切,我们今天还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吗?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熟悉再到熟悉、经过不会做再到会做的过程的。父母必须对孩子放开手脚,让孩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2.使孩子亲身经受挫折的考验

目前社会上,有像“吃苦夏令营”等活动,都是为了让孩子去体验生存的艰难。这些活动紧密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如孩子迷路、生病、丢失东西,甚至品尝一些生活中的忧愁或者父母事业上的坎坷,让孩子懂得人生的路是坎坷的,学习和生活上出现挫折是正常的,帮助孩子认真对待和克服这些困难,从中受到锻炼。“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

3.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种意识,否则,离开了父母,孩子将束手无策。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家庭环境决定孩子自立能力的强弱和成熟的快慢。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比照的对象,孩子很难确立自身的地位,难以形成自觉的独立人格的意识。

4.父母以身作则。适时提供给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

父母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应该教给他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法,看一些能鼓舞士气的书籍、电影,干喜欢干的事,帮助孩子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当然还有自我暗示法、冷静分析法等等,这些都是让孩子对自己面临的情境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估、树立信心,从而最终战胜挫折的方法。

错误7:错把孩子本有的乐观当肤浅

场景再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变得越来越悲观。当别人夸她很漂亮时,她却一点也不感到高兴,反而老是唉声叹气地说:“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很快就会变老,老了就不漂亮了。”她爷爷奶奶听她说这话都差点气出病来。

其实,在学习上,我们对她也没有多大的要求,有时考了第一名,大家都替她高兴,她却一点也不高兴,说“我真担心下次还能不能再得第一名”。新学期开学时,她的座位在教室的最前面,回来后跟我讲,我说那好啊,坐前面听课都听得清些,看黑板也看得清些,谁知她却说:“坐在最前面,老师老在前面晃,我会紧张,而且粉笔灰也多。”结果过了一个月班里重新调整座位,她坐到后面去了,回来后她还是唉声叹气地说:“我坐到后面去了,老师对后面的学生肯定没有对前面的学生关注。”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回家都是高高兴兴的,而她却说:“有什么好高兴的,明天不还是要来吗?”

在生活方面也是这样,有一天,孩子放学回家,我问她:“我们明天买鸭子吃,好吗?”孩子摇头说:“不吃,要是有禽流感怎么办?”我说:“那就蒸肉饼给你吃吧!”孩子还是摇头:“不吃,猪肉里含有瘦肉精。”我愣了一下,说:“那就吃牛肉吧,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孩子依然摇头:“不吃,要是有疯牛病怎么办?”我气不打一处来:“那好,我什么也不买,你就吃白菜吧!”孩子不生气,还是那句话:“不吃,白菜有农药残余。”我听了差点晕过去。这孩子我真不知怎样才能让她乐观起来。

深度诠释

现代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单元楼房的出现又隔绝了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往,父母一般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出门玩,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变得孤独、不合群。尤其是女孩子,父母更是不放心让她自己出门玩,加之本身因为胆怯、害羞等方面的原因更易导致孤僻、悲观的心理。所以,为孩子积累乐观的财富便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若想培育孩子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乐观和风趣的人。因为孩子受父母的关爱最多,所以他们会把父母亲的行为特质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吸收。不仅会吸收父母的乐观精神,同时也会感染父母的悲观情绪。倘若父母经常唉声叹气,疲惫不堪,遇事爱钻牛角尖,经常从消极的观点评论事物,孩子熏染日久,其举止也就会表现出忧心如焚,多愁善感,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带着无病呻吟的悲切态度。

很多心理学家都有同感:心情沮丧,时常表现后悔内疚的人,往往看不惯孩子天真烂漫、心情愉快的样子。他们常常错把孩子本有的乐观当肤浅,把自信与活泼看成鲁莽,爱指责孩子,天长地久,孩子也就养成了悲观的态度。

迷津指点

父母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以身作则,或者用其他方法来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能有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情,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信,奋发有为,获取事业和人生最终的成功。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保持乐观的心态,做乐观的人。如果父母乐观,自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同样,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也会变得乐观进取。

1.多和孩子交谈

女孩子的性格是比较情绪化的,所以,做父母的应多留心她们的情绪变化。当孩子有了苦闷,要让她们尽量诉说,发泄其情绪,不要让她们的委屈长期压在心头,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斥责;交谈时要注意回避孩子敏感、忌讳的话题;或者转移孩子的思路,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等。

因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孩子乐观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孩子闷闷不乐时,无论多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进行交谈,鼓励孩子表达心意。但父母切莫让孩子感觉到不高兴,父母也很难过。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自觉自愿地说出缘由。父母应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述,然后“对症下药”。实际上,悲伤一经讲出,孩子的闷闷不乐很快便会消失。

2.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为了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一起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去同学家、邻居家玩等。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邻居、客人要热情、礼貌,这样可以使孩子逐渐养成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良好品德。适时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其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这样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将会大有益处。

3.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家庭生活中,要想让孩子从小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除了要多与孩子交流,做乐观的典范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告诉孩子对人对事重要在于尽力而为,没有必要过分苛求与自责,承认自己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但总体上接纳自我。(2)让孩子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别人无心的过失不宜过分求全责备,能够包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3)培养孩子开阔的胸襟,对人无偏见,对事不固执,为人有原则,但同时也不失灵活性。(4)培养孩子开放的人生态度、接纳未知世界,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机遇、挑战和挫折,绝对的肯定是不存在的,应该敢于面对变化。(5)培养孩子科学的思维,遇事多作科学的思考,不为主观情绪冲动所蒙蔽。(6)让孩子遇事要有个人的主见,遇到是非不定或善恶不分的情况时,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良知的判断;不必为取悦于他人而屈从其未必高明的意见。(7)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不做虚无论者。(8)让孩子自己对情绪困扰负责,不要抱怨他人和社会环境。(9)让孩子多看名人传记或成功学类的书籍。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可推荐他们去打打球,或者陪他们去郊外散散心;给孩子讲述那些孤儿、先天残疾人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从而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孩子的个性除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后天环境的造就。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乐观、开朗、积极、主动。尤其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更要为他们提供积极的社会交往,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第二章    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错误1: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双方各行其事

场景再现

文文是一个聪明又好动的孩子,父母都是研究人员,他们对文文有着很高的期望,但教育方法却不尽相同。父亲提倡启发式教育,而母亲则偏重于打骂。父亲对此有不同看法,有时看不下去就说几句。一天文文匆匆地跑到爸爸身边,叫喊着:“爸爸、爸爸,妈妈要打我,快帮忙!”“为什么?”“说我的作业潦草。”“不用怕,让爸爸和你妈妈谈谈。有我在,她不敢把你怎么样的。”文文放心了,很得意地跑掉了。

爸爸妈妈对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文文早已知道,而更让文文认为有机可乘的是爸爸愿意做自己的挡箭牌,为自己辩护。于是文文常常拿父亲来给自己的行为作掩护。

深度诠释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意见一致,不能相互配合,这是一件憾事,而因此引起争端,使孩子能利用父母间的矛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就更是可怕的事了。

那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许多父母认为,要管教孩子,必须是一个家长要“严”,另一个要“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叫做“父严母慈”,他们认为“一严一慈”,“一软一硬”,可以相互配合,“软硬兼施”,能教育好孩子。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一番道理,好像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搭配和组合。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父亲先打骂,母亲来庇护;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当然,父亲对儿子容易严厉,母亲对儿子容易溺爱。有的时候可能是母亲对女儿比较严厉,父亲对女儿较溺爱,这就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上的教育态度的不一致。

其实,“红脸白脸”相配合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较严厉、苛刻,另一个家长过于温和、宽容;或者一个要求特别严格,另一个又特别迁就、姑息、放任。不难想象,就会出现下列情形:孩子在严厉的家长面前,表现很老实,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有话也不敢说,有理也不敢申辩,有事也不敢做;而不当家长的面,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样的家庭教育,肯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养成不良习惯,比如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等。

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

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老人就都很关心孩子,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毛病,才发现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当,这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是不够关心的。

发现问题怎么办?要达成一致,要与老人沟通,讲清道理,耐心开导,使老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的父母发生分歧,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老人的旧思想太多,给孩子施加不好的影响,如教孩子撒谎、骂人等;一种是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如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再一种情况是老人分担的家务重,对孩子撒手不管。具体事情应具体分析,然后耐心帮助。帮助老人要讲究方法,避免出现婆媳或丈母娘与女婿不和。

迷津指点

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要严都严,不该严,就不严。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每位家长都应该是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否则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后果。

1.让孩子学会钻空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