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公房:都市中的文艺先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8:21:47

点击下载

作者:李讴琳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安部公房:都市中的文艺先锋

安部公房:都市中的文艺先锋试读:

文前辅文

本书的研究、撰写、出版先后得到以下项目资助,特此致谢: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国费留学生奖学金(2006年度)

国际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之青年教师科研培育项目(项目编号:KYF-2011-T14)

国际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之国关文库出版资助(项目编号:3262015T04)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就设立了日本文学方向的博士点,当时博士生导师由国务院学位办审批,日本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只有刘振瀛先生一位。由于当时日本文学方向的硕士毕业生很少,刘先生招生要求十分严格,很久都没有寻到合适的生源,再加之刘振瀛先生晚年身体病弱,直到1991年刘振瀛先生去世,也没有招收到日本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后潘金生先生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成为博士生导师,日本文学方向的博士点可以继续招收博士生。但因潘先生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专家,当时日本古典文学方向的硕士毕业生、研究者同样不多,所以在一段时期内也没有招收到日本文学方向的博士生,这样就拖到了2000年。这一年,潘金生先生招收了一名硕博连读的博士生,由潘先生和我共同指导。自那时开始,我们日本语言文学的博士点才正式招收到日本文学方向的博士生。本书的作者李讴琳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较早进入北京大学攻读日本文学课程的博士。

初次认识李讴琳是在电话里,2003年“非典”的时候。当时她已硕士毕业,留校在国际关系学院日法系任教。在电话里,她表示要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将来在日本文学研究上有一番作为。对于好学的年轻学者,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由此之后,她在紧张的授课之余修完了北京大学日本文学方向硕士课程的主要课程,并且在2004年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后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博士课程。对于硕士阶段从事日本文化研究、后转向日本文学研究的她来讲,尽管进入课程顺利,但要在日本现代文学的研究上做出成绩,却是需要付出心血和极大努力的。读博期间,她获得了赴日学习研究的机会,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从事研究一年半,这段经历使她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最终确定她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提供了决定性的帮助。

安部公房是日本当代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在日本现当代作家群体中,他的创作可以说是独特的,既具有世界性色彩,同时也未脱离日本本土的现实,他的创作代表着日本当代文学的先锋性、探索性、深刻性。但是,相对于安部公房的文学地位,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显得很不相称,特别是在我国日本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显得十分薄弱,而且对其研究的范畴也十分狭窄。在讴琳确定将安部公房的文学创作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时,国内研究安部公房创作的著述只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邹波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一方面表明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界研究安部公房文学创作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此时研究安部公房创作的艰巨性。经过6年的时光,李讴琳以论文《安部公房文学研究——以196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为中心》在2010年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这部著作就是以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完成的,在这部著述中她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20世纪60年代后安部公房所创作的中长篇小说上。在细致的解读之中,试图以小说中的都市背景为切入点,对安部公房笔下的都市空间、都市人形象进行解析,深入挖掘安部公房对日本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揭示安部公房中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这一研究具有创新意义,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安部公房小说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也可以在安部公房小说作品的研究上与国际同行学者进行对话。

安部公房的文学创作在日本现当代文学中是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不断寻求创作手法的创新,寓意深刻,比喻奇特,有时读起来甚至会让人感觉艰涩难解。我曾翻译过安部公房的代表作《砂女》,这部作品写的是非现实的世界,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于日本现实社会的批评和思考,如果不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多次研读这部作品,要想在翻译过程中捕捉到作品文字背后的深意,准确转译出作者在作品中试图表达的思想、渲染的氛围,以及传递给读者的人生认识都是相当困难的。这部翻译成中文不足10万字的作品,花费了我很久的时间。由此也可以看出,理解、解读安部公房文学作品的难度。

讴琳在这部著述中,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坛状况,对安部公房的早期人生经历和接受的文化熏陶,以及在日本的前卫艺术运动中所进行的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对其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作品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对促使其独特文学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早期作品创作的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60年代后安部公房的小说创作研究则建立在这一梳理、考察、分析的基础之上,应该说这一研究思路十分稳妥恰当,为实现作者的论文研究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讴琳认为安部公房60年代创作的小说融入了都市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苦闷的都市人形象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无奈的屈服、病态的心理,同时还表现了这些都市人身上积极的生活态度;但在70年代的《幽会》和80年代的《樱花方舟号》中,安部公房塑造的小说主人公则显得无助、绝望、懦弱、无力、消极,这些平凡人形象的塑造可以体现出安部公房对大众的关怀和悲悯,人文关怀构成了安部公房中后期创作的一大特点。这部著述的成功与讴琳重视文本细读、坚持以作品为基础的研究策略不无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著述概括描绘出的安部公房中后期小说的特征、所得出的一系列研究结论才是可靠可信的。

当然,讴琳的这部安部公房文学创作研究著作并非尽善尽美,也并不是其安部公房文学研究的终点,只是其在日本文学研究上迈出的一大步。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她今后在安部公房文学研究上再有硕果问世,期待她在学术研究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向学术研究的高峰不断迈进。对于一个在高校任教的为人妻、为人母的女性学者而言,讴琳肩负着许多重担,需要克服的困难绝不会少,但是我相信她还会像其在读博期间初为人母时那样,以学术研究为乐,不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有了这些,我想所有的困难对她来讲,都是不在话下的。于荣胜2016年5月31日

绪论

第一节 安部公房及其文学创作

安部公房(1924~1993年)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下简称“战后”)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涉及小说、随笔、报告文学、戏剧等,涉猎广泛,体裁多样。他不仅在日本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引人注目,其作品被翻译成英、俄、中、捷克等多国语言,拥有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的读者群。安部公房从高中阶段开始接触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战后则积极参加各种前卫艺术运动,曾经接受过共产主义,并且一度加入日本共产党,投身于政治活动。在这样的经历当中,他逐渐形成了远离日本传统私小说的创作风格,其作品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情节离奇,富于想象力,又发人深思,在日本国内外获得了高度的评价。[1]

评论家秋山骏称安部公房为“伟大的文学实验者”。

评论家佐佐木基一认为,安部公房的文学“和发明相似。从突然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出发,充满知性和理论性地展开主题,如同砌砖一样累积细致的细节,将幻想变作现实……安部公房的文学也是故乡丧失的文学。空间比时间在他的文学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有他喜爱的沙漠的形象,还有以日本战败作为起点出发的、所谓零的一代的特色。和日本文学无缘,反倒成了他获得国际性的原因。在安部公房身上,有着彻底抛掉憧憬故乡的乡愁,在沙漠中赤裸裸、[2]孤独流浪的雄壮”。

川西政明评价安部公房说:“他总是用新的方法在创作小说和戏剧。文学的前卫这个词就是为了安部公房而存在。安部公房改变了战后的方法,日本的文学因为他的小说而现代化。真正的现代都市小说从安部公房开始,并由仓桥由美子、开高健、大江健三郎、日野启三、村上春树等人继承。他们的文学实验所进行的积累,提高了日本文学[3]的国际性。安部公房就是其先驱者。”

这些文字明确地肯定了安部公房文学在日本文坛的重要地位,也简练地概括出了他作品的特征,代表了日本评论界对安部公房文学的普遍看法。而在日本国内对安部公房的国际性一再强调的情况下,外国的评论家却认为,安部公房作品中描写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的生活态度等内容,都深深地扎根于日本的风土。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家唐纳德·金(Donald Lawrence Keene)的评论在海外评论家中具有代表性:“没有任何作家能像安部公房这样日本化……安部的小说和戏剧具有幻想的一面。例如,尽管《砂女》中描绘的沙穴生活是不存在的,但是正确的描写颠覆了读者的常识,让不可能的世界成为可能。而且,无论是怎样的幻想,他都通过极为正确的表现描写日本人心灵深处的东西。这种表现也有滑稽的一面。安部公房的文学总是在悲剧[4]和喜剧的交叉点,准确地反映日本社会的明与暗。”安部公房的作品之所以能为全世界的读者所接受,和他在存在主义、前卫艺术等方面的广泛涉猎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些因素并不代表他远离日本的现实。让他的作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安部公房在自己的作品中关心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的生存状况。这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跨越国界的一个问题。在安部公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这一关注点逐渐清晰,并且成为他作品的最强音。

从1947年自费出版《无名诗集》,到1993年1月尚未完成的作品《飞行男子》《各种各样的父亲》,安部公房笔耕不辍,写下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作品。据新潮社出版的《安部公房全集》,他创作的小说达到112部,戏剧41部,诗歌71首,随笔627篇。此外,还有54部广播[5]剧、电视剧和电影脚本,以及上百篇序言、后记等。他还在1973年成立“安部公房工作室”,自编自导,其崭新的手法对日本及其他国家的戏剧表演产生了影响。在他创作的小说中,《赤茧》在1950年获得战后文学奖,《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在1951年获得了芥川奖,《砂女》在1963年和1968年分别获得读卖文学奖和法国的最佳外国文学奖。在戏剧方面,《幽灵在这儿》于1958年获得了岸田戏剧奖,《朋友》在1967年夺得谷崎润一郎奖,《绿色的袜子》在1974年获得读卖文学奖。此外,安部公房还在1975年获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人文科学博士称号,并在1977年被推荐为美国艺术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名誉会员。

在这些卓越的成就背后,有着安部公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有关人类生存的苦苦思索。安部公房出生于日本东京,却在中国东北长大。身为东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他虽有对自然科学的敏感,却更为醉心于里尔克的诗集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在战后的复兴时期,安部公房凭借小说《黏土塀》(1948年以“在道路尽头的路标旁”为题出版)得到了埴谷雄高的高度评价,并借由这个机缘,加入了埴谷雄高、冈本太郎、花田清辉等人主导的“夜之会”,在1950年和勅使河原宏、瀬木慎一等人共同创立了“世纪之会”。在这些前卫艺术团体的活动当中,安部公房不断吸收超现实主义等西方文学艺术的营养,文思犹如泉涌。1951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墙》出版,其中包括了《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赤茧》等名篇。之后,他和关系密切的野间宏参加了《人民文学》,并且一度加入日本共产党。在此期间,他的小说创作主要集中于中短篇,《闯入者》(1952年)、《饥饿同盟》(1954年)、《R62号的发明》(1956年)、《兽群奔向故乡》(1957年)、《第四间冰期》(1959年)、《石之眼》(1960年)等作品频出。同时,他还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创作,例如《深夜的骚动》(1952年)。而在196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砂女》,则是他早期思考、学习和创作积累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安部公房在日本文坛不可撼动的地位,自此以后,他创作的重心转移到了长篇小说。《他人的脸》(1964年)、《榎本武扬》(1965年)、《燃尽的地图》(1967年)、《箱男》(1973年)、《幽会》(1977年)、《方舟樱花号》(1984年)、《袋鼠·笔记》(1991年)都是此后的重要小说。

除了在小说领域取得成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安部公房在戏剧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幽灵在这儿》(1959年)、《无关系的死》(1964年)、《朋友》(1967年)、《变成棒的男人》(1969年)、《未必的故意》(1971年)、《爱的眼镜是有色玻璃》(1973年)《绿色的袜子》(1974年)也都在戏剧史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安部公房工作室”在舞台上的实践不但给戏剧演出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博得了观众的青睐。同时,安部公房还将自己思考的点点滴滴汇集在《沙漠的思想》(1965年)、《内部的边境》(1971年)、《通向都市的回路》(1980年)、《急于奔向死亡的鲸群》(1986年)等随笔、评论集中。这些文集体现了安部公房在文学创作、人文关怀等各个方面的思考,为我们理解他的深邃思想提供了很多线索。

综观安部公房的小说,都市、故乡、沙漠、孤独、日常性、共同体是他创作的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关键词。他在创作中相当细致地刻画事物,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评论家利泽行夫在《前卫文学的课题》中,把安部公房称为“在物和意识的双重结构上[6]来把握现实”的现实主义者、唯物主义者。大江健三郎也认为,“安部公房作品世界的一大特征是,具有紧贴事物的实在感和魅力”,他“对事物进行的科学性的细节描写,也反衬了人类的不安定、暧昧[7]和扭曲”。安部公房的目光绝对不拘泥于个人的小世界,而是关注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社会的发展和日本人生活状态的本质,关注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个人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这些内容当中蕴含着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他对国家的批判还让他带有些无政府主义者的色彩。这样一些因素,使他成为日本文坛上一位特殊的作家,让他的作品在清晰地描绘出日本现实世界的同时,也被世界各国读者接受。

第二节 相关先行研究成果综述

一 日本的研究专著

迄今为止,日本评论界对安部公房的小说、戏剧都有着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出现,专著不多。在作者生前主要有两部,出版时间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其中一部是渡边广士的《安部公房》(『安部公房』、审美文库、1976年),另一部是高野斗志美的《增补 安部公房论》(『増補 安部公房論』、花神社、1979年)。

渡边广士的《安部公房》共有106页,分为4章以及后记共5个部分。四章题目分别为“前卫的迷途——安部公房序论”“安部公房是如何成为小说家的——初期作品”“‘共产’主义者安部公房——《Dendrocacalia》之后”“异化和符号——《砂女》之后”。在这部专著中,渡边广士对安部公房从《在道路尽头的路标旁》到《箱男》为止的主要作品进行了分析。对安部公房如何从诗人转向小说家进行了探讨,并对早期作品中出现的比喻也有自己的阐释。他认为,安部公房“在观察具体事物时有着科学家一般的正确和精密,在构思方面则像数学家一样善于发现、善用方法”,这“让安部公房的观念具体化的故事具有了牢固的骨架,构思出现实世界的反世界性的想象力,也因此而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批判力量”(第26页)。对于《砂女》之后的安部公房,他评价说:“从寓言的乐观主义出发的前卫,终于成为在现实状况中扎根越来越深的迷途旅者”(第41页),但总的来说,是一个“用全新的方法剖析共同体问题的世界性的‘共产主义者’。”(第73页)

高野斗志美的《增补 安部公房论》由花神社于1979年7月20日出版,是在1971年4月1日サンリオ山梨シルクセンター(Silk Center)出版发行的初版上增补而成的,包括正文5章和后记、安部公房主要作品目录。正文部分5章的题目分别为“‘物本身’和一位异教徒的故事”“‘变形之后’”“‘本质’的现存性及其系统的形象”“异端者的仿拟”“未来的记忆”。从“孤独”“自我”等主题和“变形”等写作手法的角度出发,对安部公房从《无名诗集》到《箱男》的主要作品做了详细的论述。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为无名之夜》、《在道路尽头的路标旁》、《Dendrocacalia》、《赤茧》、《梦的逃亡》(1949年)、《魔法的粉笔》(1950年)、《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第四冰河期》(1958年)、《水中都市》(1959年)、《砂女》、《燃尽的地图》、《箱男》等作品。他认为,在和日本传统风土隔离的情况下形成的安部公房的青春,在战争中及战后的荒芜中深化成为虚无主义(第21页)。他认为安部公房利用“没有被意识到的辅助引擎”在20世纪60年代的《砂女》等小说中一直在追问“自由和拘留”的问题,而他小说中的都市正在以最为鲜明的形式证明着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第273~274页)。他决定向古老的共同体语言、共同体思考诀别,带着无法衡量的孤独,射进自己内心深处(第276页)。可以说,这部专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时评论界对安部公房的普遍认识。

在作者逝世之后,他的作品受到了年轻评论家的关注。他们从各自的切入角度出发对安部公房文学的某个侧面进行了研究。目前最新的专著首推女性学者木村阳子的著作《安部公房是谁》(『安部公房とはだれか』、笠间书院、2013年)。在这本书中,木村阳子肯定了安部公房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冲破既有体裁、进行先驱性的创造”,从“リテラリー·アダプテーション(Literally Adaptation)”(第13~14页)的角度出发,跳出了小说的框架,从整体上来研究了安部公房的创作。她指出,安部公房常常用多种媒介来表现同一题材。具体说来,就是将作为核心的原著、构思,用小说、漫画等纸媒,音乐、广播剧等声音媒介,电影、动画片、电视剧等影像媒介,以及戏剧、舞蹈等舞台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木村阳子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调研,采访了上百位与安部公房有关的人士,基于翔实的资料完成了这部专著。书中介绍了安部公方面做出的尝试,也分析了他的重要作品《砂女》、戏剧《猎杀奴隶》。书中还以表格的形式将安部公房在小说、戏剧、广播剧、电视剧、电影、报告文学及综合艺术方面从事的活动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很有参考价值。

鸟羽耕史的《运动体·安部公房》(『運動体·安部公房』、一叶社、2007年)也是一部重要的研究专著。这本专著以作者2005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安部公房研究——以初期的政治、艺术运动为中心》(『安部公房研究:初期の政治·芸術運動を中心として』)为基础修改而成。他主要采取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将安部公房从20世纪50年代到1962年《砂女》为止的创作活动放在作者当时所参加的各个运动团体当中进行了分析。该书分为“运动体中的安部公房”“艺术运动和文学”“‘纪录’的运动和政治”三个部分,共十四章。第一部分对安部公房在“夜之会”“世纪之会”“下丸子文化集团”“人民艺术集团”“现在之会”,以及加入日本共产党前后的艺术和政治活动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以作者的艺术运动和政治运动为切入点,对主要作品分为两条线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以安部公房40年代的艺术创作活动为中心,分析了作家从“抒情诗人”转向“前卫现实主义”,再开始创作“寓言式”作品的风格变化。第三部分以“纪录”作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对象是安部公房从加入日本共产党到被其开除期间的创作活动,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安部公房的政治活动对其从50年代到1962年为止的纪录文学、小说、随笔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砂女》回答了安部公房在运动团体活动中提出的“艺术和纪录”以及“政治”这两个核心问题,并为其自“夜之会”到“纪录艺术之会”的运动团体活动画上了句号(第279页)。他主张,“阅读不奉行僵硬的意识形态,而在运动团体中以新的认识和社会作为目标改变自我面貌的安部公房的作品,有助于重新认识当今社会”(第218页)。

宫西忠正《安部公房·荒野之人》(『安部公房·荒野の人』、菁柿堂、2009年)得以出版。这部专著从安部公房“用橡皮擦写作”的观点出发,采用实证的方法,以安部公房早期的笔记、相关人士的证言为根据,寻找“忘记擦掉的记号”和“擦痕上留下的隐约线条”,主要讲述了安部公房早期的文学生涯和时代背景。从他的祖父母、父母的移居引出了“边境”的精神,并且对安部公房在中国东北所经历的战败后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在参加“夜之会”“世纪之会”之前就非常热忱的文学追求进行了追踪。除此之外,安部公房最初也是最后的弟子渡边聪写下了《另一个安部系统——我的老师安部公房 其素面和思想》(『もう一つの安部システム―師·安部公房 その素顔と思想』、本之泉社、2002年)也有比较特殊的切入角度。他着眼于语言学与医学、大脑生理学、动物行为学,以及安部公房晚年利用的分子生物学,认为安部公房指出了现代科学的闭塞状况,科学越是专门化,越是需要能够将其统合的头脑。而安部公房卓越的才能和特殊的经历,也让他具有了俯瞰上述学科的优势。

关于作家生平研究方面,2011年,安部公房的女儿安部ねり出版了《安部公房传》(『安部公房伝』、新潮社)。这部专著带有回忆录的性质,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安部公房登上文坛为止的生平,然后以“作家安部公房与人类科学”为主线进行叙述,其中还依据评论家三浦雅士的观点,阐述了安部公房思想根源所在的语言理论。第三部分是“作家活动的周边”,内容涉及安部公房与大江健三郎等人的交往和部分作品。第四部分是对和安部公房有关系的作家、评论家等人进行的采访。这部书不仅作者特殊,而且对之前出版的类似文献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谷真介的《安部公房评传年谱》(『安部公房評伝年譜』、新泉社、2002年)。这部年谱非常翔实,不仅记录了安部公房在创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引用了不少相关人士的发言和评论。同时,这里还收录了安部公房的戏剧、电影、广播作品的目录,以及到出版时为止的参考文献目录。这本书采取实证方法编写,为了解安部公房创作生涯提供了相当详尽的资料。谷真介还曾经编著过《安部公房文学语汇词典 增补版》(『安部公房文学語彙辞典』、早云社、1981年)和《安部公房技巧事典》(『安部公房レトリック辞典』、新潮社、1994年)。这两部词典详细地总结了安部公房作品中生动的比喻、独特的词汇使用技巧等,对了解安部公房的语言运用方法有着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戏剧研究方面还有高桥信良的《安部公房的演剧》(『安部公房の演劇』、水声社、2004年)等专著。因为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安部公房的小说,所以在此不再进行介绍。二 涉及安部公房评论的日本论著

有一些文学评论家在自己的论著中用较大的篇幅对安部公房及其作品进行了论述。例如冈庭升所著的《花田清辉和安部公房——为了前卫文学的再生》(『花田清輝と安部公房―アヴァンガルド文学の再生のために』、第三文明社、1980年)。这部专著由三个部分和后记组成。第一部分题为“‘夜之会’的人们——前卫概论”;第二部分由六章构成,分别是“安部公房的现在——‘战后’的解体和前卫的变质”“变身的理论——花田清辉和安部公房”“动物·植物·矿物——安部公房的世界”“假面的意义——《砂女》和《他人的脸》”“《榎本武扬》论——和‘战后’诀别”“花田清辉的小说——转型期的自我”;第三部分题为“战后文学和前卫——围绕其败北的必然性”。该专著主要对以花田清辉和安部公房为代表的前卫文学进行了评论分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否定性意见。当然,他肯定了安部公房对战后文学的贡献以及到《砂女》为止的成绩,认为《砂女》作为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单纯和贯穿全篇的奇妙生动的生活感”。《他人的脸》则是由“奇特的构思支撑的长篇小说……获得了在全篇表现上的紧张感”(第96页)。但是,对于其后的小说《燃尽的地图》《箱男》及戏剧创作等进行了批评。他认为,《砂女》之后的安部公房作品世界,最多不过是把社会学层面上的现代社会用图式来表示而已,其成立的感性基础实际上是情绪。他还指出,安部公房作品主题的“异化”,“不过是虚假的已知而已”(第37页);《砂女》之后安部公房塑造的人物,“都是在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上,解释着异化,描述着自我存在感的丧失,对变身的愿望进行着自我解释”,“不过是作为抽象规范的大众人(mass man)而已”(第40页),并断定说,此时的安部公房已经从“前卫”转为“现代主义”;并且认为这些作品的程式化是日本前卫艺术运动败北的代表,而这一败北也是该运动从出发时起就包含的危机所导致的。

波潟刚基于他2002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而出版的《越境的前卫》(『越境の前衛』、NTT出版株式会社、2005年),是近年来采用后殖民主义等较新的理论对日本的“前卫”进行分析的一部专著。这部专著从日本与亚洲的地缘政治学角度出发,从“政治前卫”与“艺术前卫”两个方面,来研究日本昭和时期的文学和艺术运动中的“前卫”,寻找其本质并试图为该时期的文化记录提供资料。虽然这不是一部专门研究安部公房的专著,但是其中的第八章“创造故乡的归国者——安部公房和超现实主义”和第九章“高度成长期的‘前卫’——小说《砂女》和安部公房”涉及了安部公房及其重要作品《砂女》。波潟刚对安部公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家如何作为日本战败后的归国者开始文学创作的,又是如何在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确立纯文学作家地位的,追寻这位最初日本文坛的异端者成为具有代表性作家的原因。其中,第八章具体叙述了安部公房接近超现实主义以及“前卫”的经过,并分析了他的战败经历和关于殖民统治的观点对这一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波潟刚认为他在通过有组织的前卫运动赢得自己地位的同时,也在作品中描写出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不和谐(第234页)。第九章的研究对象是经济高速增长期时的安部公房及其主要小说创作。波潟刚在这一章中对《砂女》的同时代书评做了简述,并评价说,同时代书评之所以大都倾向于用该作品解释作者的政治行为,是因为比起小说自身的高水平来说,他们更加关注作者的思想告白(第240页)。因而,波潟刚在这一章中,重新探讨安部公房的政治性,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小说《砂女》这一文本的多义性,以及出版后作者的形象和作品之间的关联进行考证,寻找考察前卫作家安部公房的新视点。

奥野健男的《文学称霸》(『文学の制覇』、春秋社、1964年)、本多秋五的《物语战后文学史》(『物語戦後文学史』、新潮社、1966年)对安部公房《砂女》之前的作品进行了介绍和简要分析。松本鹤雄的《背理和癫狂 现代作家的宿命》(『背理と狂気 現代作家の宿命』、笠间书院、1972年)以“反日常的理论和自由”为题对《砂女》等作品进行了阐释。鹤田欣也的《现代日本文学作品论 芥川·川端·三岛·安部》(『現代日本文学作品論 芥川·川端·三島·安部』、樱枫社、1973年)对安部公房的《砂女》和《燃尽的地图》两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类似这种涉及安部公房或其作品的论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分别收录在了杂志和论文集中,在下文的具体分析引用中笔者再进行列举说明。《安部公房文学研究参考文献目录》(『安部公房文学研究資料参考文献目録』、桑原真臣、2000年)对于了解安部公房及其作品的研究史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

除了上述研究之外,在日本学界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杂志也编辑过有关安部公房的特辑。例如,《特辑·70年代の前卫·安部公房》(《国文学 解释和鉴赏》1971年第36卷第1号)、《特辑·安部公房 文学与思想》(《国文学》1972年9月第17卷第12号临时增刊号)、《特辑·安部公房——故乡丧失的文学》(《特辑·ユリイカ》1976年第8卷第3号)、《第二特辑·安部公房的现在》(《国文学 解释和鉴赏》1979年第44卷第7号)、《追悼 安部公房》(《群像》1993年第48卷第3号)、《增页特辑·安部公房 日常中的超现实》(《ユリイカ》1994年第26卷第8号)、《特辑·安部公房 无边界的思想》(《国文学》1997年第42卷第9号)。在戏剧方面也有少量特辑,例如《特辑·演剧馆 三岛由纪夫和安部公房(《国文学 解释和鉴赏》1974年第39卷第3号)。安部公房生前的这些特辑,主要收录了当时安部公房创作的同时代书评,还收录了一些安部公房本人参与的对话文章。他逝世后的特辑主要是对他的作品进行再次评价,从文艺理论、写作手法方面进行分析的文章比例有所提高,特辑中也刊登了国外研究者的文章。此外,在不少学术刊物中也散见有关安部公房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后来经过筛选,又被整理为论文集。例如,有精堂1974年出版的《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安部公房和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資料叢書 安部公房と大江健三郎』),番町书房1978年发行的、由佐佐木基一编著的《作家的世界 安部公房》(『作家の世界 安部公房』),新潮社1994年出版的、由高野斗志美编著的《新潮日本文学纪念册 51 安部公房》(『新潮日本文学アルバム51 安部公房』),以及株式会社クレス(Cress)于2003年6月出版的、石崎等编著的《安部公房〈砂女〉作品论集》(『安部公房「砂の女」作品論集』)。在戏剧方面,《安部公房的剧场 七年的历程》(『安部公房の劇場 七年の歩み』、创林社、1979年)中的《安部公房戏剧剧评集》(「安部公房演劇劇評集」)也集中了不少优秀评论文章。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也将借鉴其中部分内容。三 外国研究者在日本的著作及博士学位论文

在安部公房的研究史上,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几位外国评论家在日本出版了相关专著,或是完成了相关博士学位论文。专著主要集中在安部公房的戏剧创作和工作室方面,例如,美国学者南希·K.希尔兹(Nancy.K.Shields)所著《假鱼:安部公房的戏剧》(Fake Fish:The Theatrer of Kobo Abe,Weatherhill New York,1996),由安保大有翻译为《安部公房的剧场》(『安部公房の劇場』、新潮社、1997年),意大利学者赞布罗塔·库克(Gianluca Coci)完成的《安部公房工作室和欧美的实验戏剧》(『安部公房スタジオと欧米の実験演劇』、竹内淳夫译、彩流社、2005年),后者是基于作者在2004年专修大学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此外,还有一本是韩国学者吴美姃的专著《安部公房的“战后”》(『安部公房の“戦後”——植民地体験と初期テストをめぐって』、クレイン、2009年)。这部专著的基础是吴美姃2004年在东京大学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安部公房研究:以“殖民地”经历为基点》(「安部公房研究:植民地経験を基点として」)。在书中,作者联系安部公房在中国东北的经历、在美国的体验,并结合战后的时代性来分析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安部公房早期作品。

还有几篇留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体现了安部公房小说研究方面的成果。其中有李贞煕于1998年在筑波大学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安部公房小说中看到的日本现代文化——安部公房的文本性》(「安部公房の小説から見る現代の日本文化—安部公房のテキステュアリティ」)、2005年徐洪在广岛大学完成的《安部公房文体研究》(「安部公房の文体研究」)、2007年筑波大学的戈什达斯蒂达尔(Ghosh Dastidar,Debashrit)完成的《围绕安部公房文学中存在的越境性——重新评价其作品中的普遍魅力》(「安部公房文学における実存の越境性をめぐって:作品における普遍的魅力の再評価」)。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出近年来西方和东方学者对安部公房文学关注点的不同。同样在日本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在戏剧方面有所长的西方学者更为关注安部公房的实验戏剧,例如戈什达斯蒂达尔。而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更为接近、祖国有着殖民统治历史的韩国学者,则更多地研究安部公房小说中体现的文化,以及安部公房对伪满洲国和伪满洲国语言的关注。李贞煕的论文主要以安部公房早期的《赤茧》《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Dendrocacalia》《巴别塔的狸》四部短篇小说和《他人的脸》《箱男》以及《飞行男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本的变化,来把握“变形”主题的特性。徐洪的切入点则选择了文体学,他在论文中对《闯入者》《砂女》等主要小说的听觉、视觉、会话表现,以及叙述方式进行了分析。四 中国对安部公房的译介和评论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开始蓬勃发展,但是对安部公房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并不多。虽然早在1980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当代短篇小说选》中就已经收录了由吴树文翻译的《诗人的生涯》,但是当时翻译的作品大都比较零散,通常是和其他作家的作品收录在外国文学作品集或杂志当中。20世纪80年代,收录安部公房翻译作品的作品集或论文共有11部,涉及的作品包括《魔法的粉笔》《墙》《R26号的发明》《赤茧》《闯入者》《砂女》《方舟樱花号》等9部小说,其中《砂女》和《闯入者》曾经两次被翻译出版。进入90年代之后,安部公房的作品不仅在重要的杂志上被译介,还有三卷本的文集得到出版。其中,1993年5月的《世界文学》上刊登了《赤茧》《魔法的粉笔》《闯入者》《洪水》《事业》,前三部已经是第三次被介绍到中国。1996年3月的《外国文学》上收录了《狗》。1997年7月,珠海出版社出版了安部公房文集(三卷),书名分别为《砂女》《箱男》《他人的脸》。文集中除了《砂女》《箱男》《他人的脸》之外,还收录了包括《饥饿同盟》等共计9部小说,另有随笔3篇,戏剧1部。2003年1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又再度出版了其中的《砂女》和《箱男》。2014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都市失踪三部曲”为名,再次出版了《砂女》《箱男》《他人的脸》这三部小说。同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闯入者》,收录了《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赤茧》《魔法的粉笔》《闯入者》等作品。2015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了《箱男》。

相较大陆的译介来说,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起步更早,而且译文的出版物更多地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在书名的翻译上也和大陆有所差异。例如,《沙丘之女》(『砂の女』)曾经由纯文学出版社于1967年和1975年两度出版。除此之外,七八十年代还出版了6部译本,涉及的作品包括《跳蚤奔月》(『月に飛んだノミの話』)和《燃尽的地图》《箱子里的男人》(『箱男』)等小说,其中部分作品在1990年和2000年之后又再次出版。香港地区的版本主要也是台湾地区版本的再版。

在研究领域,目前国内成果主要集中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文学史书籍中的介绍和简评等。早在1983年4月的《外国文学报道》中就刊登了介绍性文章《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但是研究一直停留于简单的作品介绍,直到1993安部公房逝世之后,才出现更多的研究者,尤其是日本文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安部公房。1993年5月,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世界文学》刊登了李德纯先生的《开拓者:异化和荒[8]诞的涌动——献给安部公房的安魂曲》,同时还介绍了《赤茧》等少数短篇小说。叶渭渠、唐月梅在《二十一世纪日本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年)的“20世纪后半叶三大家”中用很大篇幅介绍了安部公房及其作品、创作风格。

2015年5月,日本文学研究者邹波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安部公房小说研究》这一著作,该书选取了安部公房前卫的现实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从现实性的角度探讨安部的认识机制和文学表现中的现实性问题,结合存在主义文学,研究作为前卫作家的安部如何用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认识和表现现实。

除此以外,其他的研究大都还是停留在介绍的层面,其中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安部公房作品的居多。这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流行存在主义思潮也有一定的关系。叶渭渠在《安部公房文集》(珠海出版社,1997年)代总序中的评价可以说是国内的主流观点。他称安部公房为“战后日本存在主义大家……开创了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先河……用象征和寓意的方法来表现现代人所处的孤独状况”(第9页),他“以人作为文学的主题,对人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深切的同情”,并且“通过形象的自然转换和非现实的构成,来探求人的内在性和社会的状况”(第14页)。

总体来看,日本有关安部公房的先行研究比较多,但是相对于他对日本文坛所做的贡献和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还是不够充分。尤其是从小说研究方面看,首先是专著少,而且从涵盖的创作时期和作品来看并不完整,在论述的系统性上还有欠缺。此外,从小说方面来看,研究成果对其作品主题和内涵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大都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对其晚期作品,包括《幽会》《方舟樱花号》等作品在内的研究屈指可数。将安部公房的小说、随笔结合起来,从他对都市的描写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成果,主要是高野斗志美的《安部公房论》。他认为安部公房“小说中的都市正在以最为鲜明的形式证[9]明着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但是他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而且分析也止步于《他人的脸》。其他的论文虽然为数众多,但是明确地对安部公房作品中的都市空间进行具体探讨的很少。具有代表性的仅是波潟刚在筑波大学1997年第14号的《文学研究论集》上发表的文章《安部公房〈燃尽的地图〉论——围绕作品内的读者、小说的读者,以及同时代的读者》(「安部公房『燃えつきた地図』論―作品内の読者、小説の読者、および同時代の読者をめぐって―」、『文学研究論集』、筑波大学 1997年第14号)。其中,他对主人公来到“F町”的段落有着细致的分析,并且结合了当时东京都的行政规划变革等现实。同时,他在《越境的前卫》中,叙述了安部公房在中国东北的城市生活体验。其他的先行研究中,大都有类似于高野斗志美专著的概括性评论,但是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对安部公房笔下的都市空间和都市人做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挖掘。在中国评论界,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哲学、文艺思潮的影响,关于安部公房的研究更是缺乏系统而且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本书梳理安部公房的早期经历和文学创作,从都市的角度着重对安部公房六七十年代的主要小说进行分析,并对作者晚期的重要小说也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研究领域的空白,实现一定的创新。

第三节 本书的意义、研究范围和方法

一 本书的意义

安部公房的作品大多以东京等都市为舞台,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主要小说当中,对都市人、都市生活,以及都市空间的描写尤为突出,饱含着他对都市人的关怀,还蕴含着他对社会、国家的思考。这种思考虽然是跨越国界的,但是这里出现的都市以及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又有着日本的独特之处。1.都市以及都市文学[10]

都市,即大城市。早在中国的《汉书·食货志上》就曾经出现过“都市”一词:“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11]日游都市。”但是这里的“都市”和现代社会人们常说的都市在含义上却不尽相同。在古代,“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城墙或城墙围绕的范围,是军事、政治中心;市是百货交易中心,是经济中心,后来城与市逐渐合而为一。现代城市指有繁华的街道,人[12]口集中,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地方(对乡村而言)。在日本,都市一般指“首都、都会、都邑、(city)人口的集中区域,形成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希腊、古罗马具有国家的形态,在中世纪的欧洲以行会的产业为基础成为自由都市,随着近代资[13]本主义社会的勃兴而发展,成为社会生活的中枢”。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在对比城市和乡村时指出:“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14]情况,隔绝和分散。”城市有着宽泛的时空范围、复杂的内部结构和丰富的功能,因而没有一个学科能够对它进行一个完整的定义。正如著名的城市学理论家、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指出的那样,“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获得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它那些[15]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

总的看来,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必然产物,要了解都市,首先要了解人类历史上城市的发展。人类最早过着捕猎和游牧生活,直到进入农耕时代,才开始定居。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人类才有机会开始从事其他行业。大约1万年前,最早的城市起源于生产力达到了这种水平的两河流域。在此后的古代历史中,中国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因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而相继出现了如长安、汴京、米兰、威尼斯这样的知名城市。进入15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又让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国家的港口城市崛起。1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浪潮更是席卷全球,尤其让欧洲在19世纪迎来了城市的飞速发展。虽然这种发展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打断,但是战争结束之后,大量人口向城市回流,快速的城市化现象再次出现。

城市化,亦称都市化,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迁向城镇。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用地不断扩大;农业工业化,农[16]村日益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主要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的某些特征向农村扩展。城市人口数量在人口总数量中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程度的基本指标。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出现引起社会结构发生急[17]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从各个学科的角度来看,因为对城市的着眼点不一样,所以人们对其定义也各持己见。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行政体制、历史传统以及标准的不同,同样导致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在世界上通用的定义。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常说的“城市”,更为严谨的称呼是“城市聚落”。人类从小自然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城市(city)、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到城市群(conubation)和城市带或城市连绵区(megolopolis),营建过形态各异、规模不等的聚落。根据基本职能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地域的差别,聚落在根本上可以分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这两种基本类型,而城市聚落又因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例如,城市在前现代、农耕文明阶段便已存在,大都市却是工业化阶段人口和资本大规模聚集的产物,而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则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类进入后工业化阶[18]段和信息社会之后的事情。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认为,城市和都市都是相对于乡村来说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实体,因此有混用这两个词的现象。但据前文引用的词典释义,城市的外延比都市大,都市是城市中规模庞大的一类。东京就是一个典型的都市,本书中使用的“都市”一词,指的就是这样的大城市。城市中的人口密度非常高,而且具有多样性。同时城市也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团体、企业的集中区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但与此同时,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其中,众多城市人的相互接触,以及空间上极强的流动性,是城市人和乡村人很大的两个差异。

自从城市在遥远的古代出现,就不断有文学家对城市进行着书写。早在封建社会,当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兴起以后,适应城市居民需要的市民文学就应运而生,其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中家庭生活和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反映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在揭露和批判封建主义的黑暗统治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带有封建的糟粕和低级趣味。11世纪左右欧洲的市民文学在意大利出现;中国的市民文学从唐代传奇开始,而以宋人话本最为突出,晚期的市民文学已是近代[19]资产阶级文学的先河。但是,古代的城市数量极少,发展不充分,占据人类生活中心位置的依然是乡村和乡村文化,直到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浪潮,才让这一状况有所改变,城市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描写城市人、城市生活为主,传出城市之风味,城市之意识的作品多了起来。我国学者最初认为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被称作城市文学。[20]虽然这一定义相当宽泛,但它还是概括了城市文学在题材上最为主要的方面。随着对城市文学内涵理解的深入,人们开始挖掘城市文学的本质特征,并对城市文学和都市文学的差异进行了思考。虽然“都市”一词出现的历史也很长,但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用它来指称现代的大城市。因此,当前所称的都市文学的范畴就自然比城市文学更小。此外,由于古代的城市主要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而现代都市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所以我国的学者还指出了都市文学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它“包含物和商品的理念”,最终[21]要“归结到物、商品的属性”。这一观点其实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文学对都市的书写。在安部公房早期小说中出现的人到物的变形,就清晰地体现了这种物的属性。2.日本的都市发展及其在文学上的表现

日本的都市从古代的都城、商业城市发展到现在为数众多的现代都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60年代的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而各个国家并不相同的生产力水平,也造成了各国之间城市化的不同步。日本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到大正时期的1907年、1908年至1920年的几十年间,迎来了第一次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1889年,日本只有31座城市,而到1920年就已经增加到了81座,总人口的20%都居住在城市当中。1925年,东京郊外的人口已经是市区的两倍,现代社会中工薪阶层在市区工作,在郊区居住的生活原型已经形成。以银行、大企业职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人数增加,1920年前后新中产阶级占全国人口的[22]比例达到了8%左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美国文化为基调的现代主义满足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在文化上的需求。在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中,明治政府对西方文化仓促地敞开大门的城市,此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渗透,都市在充满现代感的西洋风情的同时,也充满了消费和享乐的气息。尤其是大城市东京,成为评论家眼中名[23]副其实的“摩登都市”。

像东京这样的都市的崛起,以及都市文化的发展、都市意识的形成,自然也会表现在文学上。都市和都市人的生活很快成为文学家的描写对象。自1885年象征着日本近代文学觉醒的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问世以来,从尾崎红叶、二叶亭四迷、岛崎藤村,再到森鸥外和夏目漱石等文学大家,日本文坛已经是人才济济。而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文学,正处于从大正文学到昭和文学的过渡期,这和关东大地震之后发生飞速变化的都市东京密不可分。

当时的东京,在地震之后很快迎来了复苏,但是江户文化流传下来的古风也因为地震而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文化。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为了生存而奔波的都市人之间,缺少农村中那种极强的横向连带关系,农村中的行为规范在都市中也开始失去作用,同时,市民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但是又还显得暧昧。另外,电影、摄影、印刷技术的提高,使传统媒体也发生了改变,杂志、报纸、收音机、唱片开始普及,从视觉、听觉上给予了人们很大的感官刺激,以新感觉派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人们尝试用文字体现东京的都市空间。此外,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也是无产阶级文学诞生的原因之一。这些多样的元素给日本的文坛带来了新风,像川端康成的《浅草红团》、谷崎润一郎的《痴人的爱》等作品就清晰地表现了东京的都市空间和都市文化,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然而,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军国主义的抬头以及侵略战争的爆发,却使描写都市的文学缺乏肥沃的土壤,失去了茁壮成长的好时机。

二战结束之后,废墟中的日本逐渐迎来经济复苏,并且在1955年开始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进入了又一次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1960年的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55年的50%上升到64%,1970年继续上升到72%。而在1962年2月,东京的常住人口就已经超[24]过了1000万,东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全世界首个千万人口都市。作为日本的首都,东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一直是全国的中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东京生活的都市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江户人”,有的是移入的居民,之后又逐渐形成了第二代土生土长的东京人。在这100多年间,随着历史的变迁,移入的居民和他们的村落故乡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城市和乡村在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使村落故乡和都市的生活方式、文化上存在着很大不同,乡村的生活相对平静,节奏较慢,人际关系简单而人情味浓。因此,对于移居到东京的人来说,他们的家乡成了空间和精神上的双重故乡,让他们在都市的激烈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安慰,能在获胜的时候荣归故里,也能在失败的时候找到疗伤的平静港湾。然而随着都市化进程和城乡差别缩小,尤其是二战之后村落和家的结构逐渐解体,昨日的故乡已经不复存在。这让都市人在无处可依的漂泊感中丧失了归属感,感到孤独和无助。

另外,日本的都市发展,是在其原有的社会基础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的包围中逐步进行的。着眼于安部公房生活的那个时代可以看到,虽然二战后的产业化和都市化的迅速发展很快改变了日本传统的、以家和村落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但是,“迄今为止,日本都市在很多意[25]义层面上都是长期地一边依存于农村,一边发展的”,这是日本都市发展的一大特色。农村中传统的人际关系也影响到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在农村中,人口相对较少,人们彼此认识,这是一种邻人的社会;而在都市中,数以万计的都市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和安部公房生活在同一个时期的上田笃认为,在西欧,都市中虽然也存在例如同业协会等各种集团,但是这些集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复合体,并孕育出了一种伙伴意识,继而形成了一种市民意识,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明确的认知,意识到自己是这个都市的成员之一,也会去维护[26]自己的权利。从“市民”一词最早指古罗马享有公民权的罗马人这一点,也能看出市民所拥有的权利。“对于农村的‘熟人社会’来说,都市是一种‘意识形态社会’”,而日本的都市,“更易于理解地说,不是这种西欧都市的‘意识形态社会’,而是农村式的‘熟人社[27]会’的集合”,只要脱离这个熟人的圈子,所有人就成为彻底的、毫无关系的“他人”,自然感觉缺乏熟人之间的温情。

日本的文学家们用自己的作品表现着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都市人的困惑,关注着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世界。二战刚结束时,战后派作家们吸收了存在论的方法,表现着日常生活中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当“战后”这一特殊时期结束,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日本文学也进入了现代文学的阶段,这是市民社会确立期的文学,也是信息化社会的文学。这里所说的市民社会,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的消费社会。这种市民社会和西欧的近代市民社会有着很大差异,是将欧美的政治经济形态、生活方式、思考方式,[28]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予以采纳后形成的日本式市民社会,而上田笃所说的“熟人社会”就是一大日本特色。这时的日本文坛中,新的元素不断出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例如,川端康成依然在追求日本的传统美,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则显示出西方文化的影响。三岛由纪夫的作品让读者看到人们因为时代变化而感到的不安,还有中青年一代体会到的虚无,而第三新人的作品大都关注个人体验,关注侵蚀普通市民心灵的、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并将这种稳定而平淡生活背后潜藏的危机暴露无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